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族元素调控高效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

主族元素调控高效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

主族元素调控高效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应

设计思路:

通过调节有机配体的结构和金属离子的配位方式,合理设计出高效的磷光铱配合物。同时,考虑到配合物在生物体内应用的可行性,需要选择合适的主族元素作为配位离子。

实验步骤:

1. 合成有机配体:采用合适的合成路线,合成出具有相应基团的有机配体;

2. 配合物的合成:将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反应,采用适当的溶剂和条件进行热合成或者溶剂热法合成;

3. 结构鉴定:对合成出的配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质谱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

4. 光物理性质测试:对合成出的配合物进行光物理性质测试,包括荧光光谱、量子产率等;

5. 应用研究:分析配合物在生物成像和荧光探针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一步优化设计和合成。

应用前景:

1. 生物成像: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物理性质,可以在细胞和活体水平

上进行含磷光同步成像;

2. 荧光探针:利用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可以制备出高灵敏度的荧光探针,用于检测生物样品中的多种物质,如离子、蛋白质等;

3. 其他应用:还可以在量子点荧光探针、有机发光二极管及OLED领

域等得到应用。

总结: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合成,可以获得高效的磷光铱配合物。该配合物具

有良好的光物理性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在生物成像、荧光探针等

领域均能发挥重要作用。

海南师范大学办公室文件

海南师范大学办公室文件 海师办〔2016〕29号 关于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立项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根据《关于报送2016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16]12号)等文件精神,以及《关于组织做好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海师办[2016]12号)安排,经组织申报,各单位初评推荐,聘请校外专家评审,并经公示无异议,现确定我校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立项147项,其中推荐国家级项目共计24项,推荐省级项目48项(详见附件1)。各有关单位、各项目组要认真抓好项目的管理及实施工作,确保项目取得良好效果,具体要求如下: 一、完善项目立项材料 (一)创新训练项目的负责人需填写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合同(纸质版两份)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承诺书(纸质版三份);

(二)创业训练、创业实践项目的负责人需填写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任务书(详见附件3,纸质版四份,电子版一份)。 (三)所有材料的模板可在教务处网页的资料下载专区下载,各相关学院于6月14日前将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合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承诺书收齐汇总后送交教务处实践与实验管理科;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任务书于6月14日前送交招生就业处,电子版发送到邮箱jy@https://www.doczj.com/doc/3819215571.html,。因省教育厅未公布2016年度项目编号,故所有推荐为国家级、省级项目的项目编号可暂不填写。 二、强化项目过程管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研究过程”,通过以项目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整体过程: (一)创新训练项目组在开展项目研究活动时,要认真填写《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过程记录册》(模板可在教务处网页的资料下载专区下载),保存好每次实验的实验报告等,这些过程材料将作为项目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的重要材料依据。 (二)创业训练项目组在开展项目研究活动时,可参加各类创业培训,并认真开展市场调研,做好活动记录,要提供详实的数据分析,填写财务报表(模板可在教务处网页的资料下载专区下载),完成《大学生创业计划书》(模板可在教务处网页的资料下载专区下载)和《市场调研报告》等,接受校内外专家评审。条件成熟可按政策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新型金属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精)

新型金属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分析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简写成ECL)的 机理及分析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作为一种检测方法,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光信号,ECL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联吡啶钌及其衍生物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电致 化学发光物质。然而这些昂贵试剂在分析应用中不断被消耗会导致分析成本变 高的问题,使它们的应用受到限制。所以此类ECL试剂的固定化研究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例如联吡啶钌采用的固定化方法有:Langmuir–Blodgget、自组装、聚合、溶胶-凝胶法等等,但大多数钌配合物本身是水溶性的,固定化之后的灵敏度和检测限均不是特别理想。由于金属铱配合物与联吡啶钌配合物具有相 似的基态、激发态氧化还原电位,且许多金属铱配合物本身具有水不溶性,因此,研究金属铱配合物的固定化及其应用意义比较大。在这个背景下,本文展开了如下的工作:1.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醇/(pq)2Ir(N-phMA)修饰电极的研制。改进 了碳纳米管在水溶液中的分散方法,引入了聚乙烯醇(PVA)作为分散剂,采用滴涂法制备出多壁碳纳米管/聚乙烯醇/(pq)2Ir(N-phMA)修饰电极。以三丙胺为共反应物,通过对碳纳米管的量、铱配合物的浓度、修饰剂的用量、扫描速率、酸度等条件的优化,使得修饰电极达到最佳的发光效率。2.论文首次报道了NH4+作 为共反应物,在(pq)2Ir(N-phMA)电致化学发光中参与发光过程,并能够被灵敏的检测。研究了NH4+作为共反应物参与反应的机理问题,用修饰电极检测了一系 列的氨基酸和其它的共反应物,并概括总结了芳香胺,脂肪族胺和无机铵的发光 规律。肉类在腐败过程中产生氨气,并且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释放的氨气也越多。本课题对样品产生的气体进行了采集,对气体样品中的氨气进行测定,从而 对肉类的新鲜程度进行判断。3.合成了一种多联吡啶钌配合物 (bpy)2Ru(phenCl4)(PF6)2,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 行了表征。此化合物在紫外和可见光区都有吸收,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波长是440nm,这是典型的金属到配体(MLCT)的跃迁,其光致发光性能也显示出MLCT迁 移特征,并且随溶剂不同,其最大发射波长从630nm变化到649nm。值得注意的是,此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受酸度影响不大,尤其在强碱条件下,其背景电致化学发光很小。这与联吡啶钌有很大不同,其电致化学发光强度随酸度增大而显著增大,不适合在碱性条件下使用。 同主题文章 [1]. 顾文芳,李建军,程介克. 电致化学发光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J]. 地质地球化学. 1995.(03) [2]. 陈国南. 电致化学发光的最新进展' [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S1) [3]. 陈国南,林振宇. 生物活性物质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J]. 世界科技 研究与发展. 2004.(04) [4].

一种2-苯基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一种2-苯基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晏彩先;恭恬洁;李杰;刘伟平;常桥稳 【摘要】采用无水无氧真空线技术(Schlenk),以氯桥二聚体(ppy)2Ir(μ- Cl2)Ir(ppy)2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与配体苯甲酰丙酮反应合成出磷光材料配合物Ir(ppy)2(bza).通过调整反应物比例,缩短了反应时间,产率提高至83%.采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1H-NMR、13C-NMR)、质谱和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确定了产物的分子结构.%A new phosphorescent iridium complex, bis(2-phenylpyridine)(1-benzoylacetone)iridium(Ⅲ) [Ir(ppy)2(bza)], was prepared from [(ppy)2Ir(μ-Cl2)Ir(ppy)2]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The preparative process involved cycometalation of chloride-bridged dimer [(ppy)2Ir(μ- Cl2)Ir(ppy)2] with 1-benzoylacetone in an moisture- and oxygen-free environment by adding anhydrous sodium carbonate. The yield could be increased to more than 83%by optimizing the molar ratio of [(ppy)2Ir(μ-Cl2)Ir(ppy)2] to 1-benzoylacetone.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bis(2-phenylpyridine)(1-benzoylacetone)Iridium(Ⅲ) was verified by elemental analysis,1H-NMR,13C-NMR and MS along with FT-IR diffraction data. 【期刊名称】《贵金属》 【年(卷),期】2017(038)003 【总页数】4页(P57-60) 【关键词】有机化学;2-苯基吡啶;铱配合物;合成;结构 【作者】晏彩先;恭恬洁;李杰;刘伟平;常桥稳

二嗪磷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表征

二嗪磷光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质表征由于最近几年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在平板显示器内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因此有关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研究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根据简单的统计数据,荧光发光材料仅限于量子效率只有25%的辐射衰变的单线态激子。 相比之下,磷光分子可以收获单线态和三线态激子,因此理论上磷光发光材料可以达到100%的内部量子效率。而在这些材料中,铱配合物材料是目前最热门的一种磷光材料。 原因是铱配合物的三线态寿命很短,并且有很好的发光性质。通过改变基团的取代种类和位置就可以改变材料的发光波长,从而可以实现显示屏的红、绿、蓝等彩色显示。 本文主要研究了二嗪磷光铱(II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及其发光性能表征。工作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二嗪磷光铱配合物(MPPM)2Ir(acac)[MPPM:2-苯基-4,6-二甲基嘧啶, acac:乙酰丙酮]、(MPPM)2Ir(pic)[pic:吡啶甲酸]、(MDFPPM)2IrN4[MDFPPM:2-(2,4-二氟苯基)-4,6-二甲基嘧啶, N4:5-(2-吡啶基)-1H-四唑]、(MDFPPM)2Ir(pic)、 (DFPPM)2IrN4[DFPPM:2-(2,4-二氟苯基)嘧啶]。 其结构用核磁共振(1HNMR)进行了表征、并且利用红外光谱作为辅助性表征。 (2)培养得到部分磷光配合物(DPP)2Ir(acac)、(DPPF)2Ir(acac)、 (MDPPF)2Ir(acac)、(MDPP)2Ir(acac)、(MDFPPM)2IrN4、(DFPPM)2Ir(acac)的晶体,并测定其单晶结构。 结果表明二嗪磷光铱配合物(DPP)2Ir(acac)有两种晶型:一种是空间群是 P21/n,一种空间群是P-1;(DPPF)2Ir(acac)有两种晶型:一种是空间群是C2/c,

常用的磷光基团

常用的磷光基团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磷光基团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基团,具有发光性质,常用于荧光标记和生物成像领域。磷光基团是指在分子中含有磷原子的官能团,其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和发光效果,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基团。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磷光基团及其应用。 1. 磷光基团——三苯基膦基团 三苯基膦是一种常用的磷光基团,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三苯基膦基团可以通过简单的反应合成,应用于生物成像和荧光标记等领域。其荧光波长范围较宽,发光强度高,对溶剂和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研究和实践中。 2. 磷光基团——二(二乙基胺基乙基)膦基团 二(二乙基胺基乙基)膦是一种具有较强荧光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的磷光基团。它可以用于生物成像、细胞示踪和荧光标记等领域。该基团具有较长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可以克服背景干扰和提高信噪比,是一种理想的磷光标记试剂。 3. 磷光基团——含磷酸酯基团

含磷酸酯是一类含有磷元素的有机分子,具有优异的荧光性能和 生物相容性。含磷酸酯基团可以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制备,应用于荧 光探针、生物成像、环境监测等领域。其荧光特性稳定、发光强度高、寿命长,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磷光基团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学基团,具有优异的荧光 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荧光标记、环境监测、 光电器件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磷光基团将在更广泛的 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限2000字】。 第二篇示例: 磷光基团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基团,其在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具有 重要的应用。磷光基团是一种含有磷元素的有机分子结构,在受到激 发后可以发出磷光。磷光基团常常被用作标记物、荧光探针和生物传 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磷光基团的发光机理是通过激发态的磷原子在激发态退潜后向基 态跃迁释放出光子。磷光基团的发光波长通常在400至800纳米之间,具有较长的寿命和较高的量子产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成像、化 学分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常用的磷光基团包括:铱配合物、氰基磷腙基团、磺酸硫基团、 磷酸酯基团、磷光基团等。这些基团具有不同的发光性质和化学稳定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磷光基团进行应用。

oc发光材质颜色

oc发光材质颜色 【实用版】 目录 1.OC 发光材质简介 2.OC 发光材质的颜色种类 3.OC 发光材质颜色的应用领域 4.OC 发光材质颜色的发展趋势 正文 【1.OC 发光材质简介】 OC 发光材质,即有机发光材料(Organic Light Emitting Material),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主要通过有机半导体材料在电流作用下产生发光现象。相较于传统的无机发光材料,OC 发光材质具有低功耗、高亮度、对比度高、视角宽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技术、照明技术等领域。 【2.OC 发光材质的颜色种类】 OC 发光材质可以发出各种颜色的光,常见的颜色包括红、绿、蓝、黄、紫等。这些颜色的产生主要依赖于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掺杂元素和分子结构设计。例如,红色发光材料通常采用磷光材料如磷光铱配合物,绿色发光材料则通常采用磷光铱配合物或磷光有机金属配合物,蓝色发光材料一般采用磷光有机金属配合物等。 【3.OC 发光材质颜色的应用领域】 OC 发光材质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技术和照明技术中,如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有机照明等。这些应用领域的发展对 OC 发光材质的颜色种类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显示技术中,高色域、高对比度、快速响应等特性对 OC 发光材质的颜色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照明技术中,高效率、低功耗、高稳定性等特性对 OC 发光材质的颜色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4.OC 发光材质颜色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OC 发光材质颜色在显示技术和照明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将得到更广泛的拓展。未来,OC 发光材质颜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颜色种类的丰富:随着材料研究和制备技术的进步,OC 发光材质的颜色种类将更加丰富,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2)性能的提升:OC 发光材质的性能将得到持续优化,包括发光效率、色度稳定性、寿命等方面的提升,以满足各类应用领域的严格要求。 (3)环保和可持续性:OC 发光材质的制备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采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原材料,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第1页共1页

铜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讲解

铜离子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吴天昊袁航张俊焦卓浩唐琦王琪席鑫张存忠次仁旺加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1301班 指导老师张寿春 摘要:铜元素是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中的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金属酶和金属蛋白的活性部位均含有双核铜(Ⅱ)结构单元。此外,铜的配位点较多,有很好的配位性能,能够跟绝大多数配体形成铜配合物,使得铜在配位催化上的研究更加方便。铜配合物在催化、光电材料等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文介绍了一些配合物的常用合成方法并对铜离子配合物的应用前景作出了介绍与展望。 关键词:配位化学;金属配合物;铜离子;合成方法;光学应用;医学应用 1.引言 近年来.由于金属配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尤其过渡金属对探索和研究药物分子抗菌、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催化、光学材料以及电学材料等方面具有新型功能的金属配合物的研究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铜元素在动植物中是普遍存在的,它是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金属酶和金属蛋白的活性部位均含有双核铜(Ⅱ)结构单元.铜化合物具有多变的配位结构和活化小分子的催化特性,常被用作双取代过氧化物分解的催化剂。此外,铜的配位环境易于调变,结构的易变性导致合成了多种单核或多核的铜配合物。铜配合物以其独特的性能、结构优势,在催化、光电材料等方面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我国的铜资源丰富,分布广泛,铜的开采技术也相当成熟,因此,获取铜的成本并不高,这为铜在配位化学各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 2.铜离子配合物简介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属于重金属,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3d104s1 最常见的价态是+1和+2。铜的配位环境易于调变,结构的易变性导致合成了多种单核或多核的铜配合物。 2.1 Cu(I)配合物 中心离子为一价铜离子的单核配合物称为Cu(I)配合物。Cu(I)的核外电子排布为d10,d轨道填充电子全满使铜原子的电荷排布趋于对称。为维持该对称,亚铜配合物倾向于四面体构型。配体位于四面体的顶点,彼此远离并降低静电排斥。

金属铱配合物

金属铱配合物 介绍 金属铱配合物是由金属铱离子与配体形成的化合物。铱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属于铂金系元素,具有很高的密度和熔点。金属铱配合物在化学、医药和材料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将从合成方法、结构特点、性质和应用等方面深入探讨金属铱配合物的相关内容。 合成方法 金属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配体置换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合成方法,即通过将金属铱离子与已有的配合物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目标配合物。置换反应可以利用不同配合物的亲合性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将铱氯配合物与配体进行反应,从而获得相应的金属铱配合物。 氧化还原法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被转移给金属铱离子,形成配位键。这种反应可以通过添加还原剂或氧化剂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添加还原剂将铱离子还原为低价态,与配体形成配合物。 水解法 金属铱配合物可以通过水解反应合成。水解是一种将金属离子与水分子反应生成金属配离子的反应。在水解反应中,金属铱离子与水反应生成金属铱配离子,然后与配体形成配合物。 气相法 金属铱配合物可以通过气相反应合成。在气相反应中,金属铱离子与气体分子进行反应,形成金属铱配合物。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气体压强和温度来控制反应的进行。

结构特点 金属铱配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取决于金属铱离子的电荷和配体的性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金属铱配合物的结构特点: 配位数 金属铱离子可以形成不同配位数的配合物,常见的配位数有4、6、8等。配位数取决于金属铱离子的电荷和配体的性质。一般来说,正电荷的金属铱离子配位数较小,而负电荷的金属铱离子配位数较大。 配位结构 金属铱配合物的配位结构可以是线性的、平面的或立体的。线性配位结构是指配体沿一条直线排列,形成一条线。平面配位结构是指配体在一个平面内排列。立体配位结构是指配体在三维空间内排列。 配位键 金属铱配合物中的配位键可以是离子键、共价键或金属键。离子键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电荷转移作用形成的键。共价键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的键。金属键是指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金属-金属键形成的键。 性质 金属铱配合物具有多种性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性质: 热稳定性 金属铱配合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能够在高温下保持其结构和性质不变。这些配合物的高热稳定性使它们在高温条件下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光学性质 金属铱配合物具有丰富的光学性质,包括荧光、磷光、光致异构等。这些性质使得金属铱配合物在光学材料和光电器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新型π共轭有机氟硼络合物的研究进展

新型π共轭有机氟硼络合物的研究进展 尹振明;刘丽娟;李彤 【摘要】π共轭有机氟硼络合物作为重要的荧光染料之一,以其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大的摩尔吸光系数、良好的化学和光学稳定性备受关注,在有机合成、药物化学、新型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应用广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π共轭有机氟硼络合物的合成研究,主要是N,N二齿、O,O二齿和N,O二齿类络合物,介绍了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能及应用情况. 【期刊名称】《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7)002 【总页数】8页(P1-7,16) 【关键词】有机氟硼络合物;荧光分子探针;分子识别;氟离子 【作者】尹振明;刘丽娟;李彤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无机-有机杂化功能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功能分子结构与性能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27 硼(B)是最外层少于4个电子的仅有的非金属元素,属于第三主族.硼原子的价电子结构是2s22p1,能够提供成键的电子是2s2p.硼原子有1个空p轨道,π共轭体系与之形成络合物后,共轭性可通过硼的空p轨道得到增大,从而赋予络合物

一些新的特性,包括:①硼元素最外层的空p轨道与π共轭体系的π*轨道间可形成 p-π*共轭,从而降低最低空轨道(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的轨道能级;②由于存在空p轨道,硼容易与氟离子等发生络合作用, 打破p-π*共轭而引起体系光电性能的变化;③为了提高硼π-共轭化合物的稳定性,在硼原子上引入大体积的芳香基团后硼取代基也会表现出较大的立体位阻效应[1]. 由于硼π-共轭化合物的这些特性对于构筑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非常重要,因此许多 π共轭体系的有机氟硼络合物被设计合成出来.这些络合物具有发射强度和消光系 数大、量子产率高、化学稳定性和光学稳定性较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光伏电池、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传感器等领域. 关于π共轭体系的有机氟硼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热点,设计合成的主要有N,N 二齿、O,O二齿和N,O二齿有机氟硼络合物.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发表的此类络 合物的合成研究,介绍了多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能及应用情况. 1.1 BF2-二吡咯甲烯类化合物(Boron-Dipyrromethenes,BODIPY) BODIPY是最具代表性的N,N二齿有机氟硼络合物[2],其结构式如图1所示.这类化合物由硼桥键和甲川桥键把2个吡咯环固定在1个平面上,使分子具有刚性 平面结构,在激发光的作用下能产生强烈的荧光发射.这类化合物还具有摩尔吸光 系数高、光稳定性好、激发波长位于可见光区、发射波长可调到近红外区域、结构易于修饰、不易受环境影响等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记、化学传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和光学治疗等领域. 2006年,Mcdonnell等[3]利用2种供电子的碱性胺基团取代母体发色分子,构 建了1个供电子-拉电子-供电子体系,通过引入取代氨基转移分子内电荷,从而实现对酸性物质的检测.合成的化合物1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在799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823 nm处有最大发射峰.当逐渐加入三氟乙酸时,最大吸收峰蓝移至738 nm处,最大发射峰蓝移至753 nm处.随着三氟乙酸的继续加入,最大吸收

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海南师范大学教务处 海师教函〔2016〕98号关于开展2015年和2016年大学生 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和中期检查的通知 各学院: 根据《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3〕2号)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精神,为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情况,学校拟于近期开展2015年和2016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检查。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中期检查 (一)检查对象: 2016年国家级、省级、校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二)提交材料: 1、项目中期检查表:在本文附件1中,填好后,按A4纸规格打印,一式三份; 2、中期成果:按项目立项书准备好相关材料; 3、各阶段的原始记录材料:如实验日志、实验报告等。

(三)检查要求: 由各学院组织专家组根据项目立项书中的工作进度目标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逐项检查。 1、专家组成员必须是相关学科的副教授职称以上(含)或博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专家人数必须达到3人及3人以上。 2、中期检查务必在2016年12月16日前完成,具体时间安排须提前报教务处实践与实验管理科备案,以便教务处随机派员抽查。 3、中期检查要严格按照《海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检查结果要及时向项目组成员反馈,并将一份签字加盖公章的中期检查表提交到教务处实践与实验管理科备案存档,中期检查结果将作为划拨经费的主要依据。 二、项目结题验收 (一)检查对象:拟于本学期结题的项目。 (二)提交材料: 1、项目结题验收表:在本文附件2中,填好后,按A4纸规格打印,一式三份; 2、项目总结报告:需要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电子版发至教务处实践与实验管理科信箱sj@https://www.doczj.com/doc/3819215571.html,,文件名为“学院名称-负责人姓名-结题验收”); 3、项目成果:项目立项书中列出的研究成果,如论文、设

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汇总

20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汇总 2009-11-04 16:30 项目批准号/申请代码1 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依托单位批准金额项目起止年月 10975001/A050104 两类特殊情形下的量子态秘密分享张战军安徽大学 35 2010-01至2012-12 30900228/C050102 布氏锥体虫CCCH锌指蛋白TbZFP1、2和3的结构和相互作用的研究张学成安徽大学 20 2010-01至2012-12 30970565/C050102 拟南芥VSP蛋白的晶体结构和催化特性研究张敏安徽大学 28 2010-01至2012-12 20903002/B0304 气相醇类分子C-H基团高分辨拉曼光声光谱研究喻远 琴安徽大学 22 2010-01至2012-12 50973001/E0311 智能高分子/陶瓷复合膜的设计、制备及性质研究谢安建安徽大学 37 2010-01至2012-12 30970032/C010201 淡水水华优势菌铜绿微囊藻群体形成的分子机制研 究肖亚中安徽大学 30 2010-01至2012-12 60931002/F010602 计算电磁学高稳定度辛算法研究吴先良安徽大 学 200 2010-01至2013-12 20976001/B0608 甾体化合物中新型微生物甲氧基化反应机理研究童望 宇安徽大学 33 2010-01至2012-12 20902001/B0202 碱土-碱金属簇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能盛鸿婷安徽大学 19 2010-01至2012-12 20971001/B010303 超分子模板方法设计与合成微-介孔多级孔道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及其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裘灵光安徽大学 33 2010-01至2012-12 50971001/E010503 长程有序镁基合金吸/放氢过程中结构演变与储氢性 能张庆安安徽工业大学 36 2010-01至2012-12 50902001/E0209 高倍率Li4Ti5O12基负极材料设计、性能、应用及其界面行为研究伊廷锋安徽工业大学 20 2010-01至2012-12 50975003/E050303 板带连续生产过程薄板-辊子-支承复杂系统的耦合振动研究徐培民安徽工业大学 38 2010-01至2012-12 50975001/E050701 基于半转机构的类两足步行机构理论与实验研究王孝义安徽工业大学 33 2010-01至2012-12 50903001/E030905 含铱配合物的磷光介孔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童碧海安徽工业大学 20 2010-01至2012-12 60973050/F020513 有理插值新方法及其在三维数字模型信息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赵前进安徽理工大学 30 2010-01至2012-12 40972105/D0208 声波振动环境下煤体瓦斯解吸与放散机理研究严家 平安徽理工大学 42 2010-01至2012-12 40972188/D0214 人工多圈管冻结壁形成过程的水热力耦合研究汪仁 和安徽理工大学 40 2010-01至2012-12 30971870/C110305 茶树硒营养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及其调控机理研 究朱林安徽农业大学 26 2010-01至2012-12 30901132/C040301 胶质层对应拉木物理力学性质影响机制的研究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