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对胡蝶说:“我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你会坐在我身边。”

戴笠与胡蝶,一个特务头子,一个电影明星,完全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一件失窃案走到了一起。

行李被劫,诬陷他人那是在1942年深秋时节,有一天杜月笙给戴笠打电话,约他到刘航琛的汪山别墅,说有重要事情商量。

刘航琛曾为已故四川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刘湘的“财神爷”,也是杜月笙的好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杜月笙的家眷从香港辗转来渝,杜月笙就从交通银行招待所搬到了刘航琛的汪山别墅。这里环境清幽,是一个策划秘密活动或者谈论保密事情的最佳场所。

杜月笙要谈的事情无须保密,是一桩亟待破获的“公案”。他对戴笠说:“胡蝶被洗劫了,连同她本人的行李一共30多箱,全部被抢走了。”“什么时候?在哪儿被抢的?”

戴笠是胡蝶的铁杆粉丝,从20年代在上海打流期间,随着胡蝶在沪上影坛名声鹊起,他就迷上了胡蝶的电影。到30年代胡蝶红遍大江南北,他对胡蝶的电影几乎一部不落,每逢有新片上映他都会抽时间去一睹为快。听说胡蝶被抢,他的第一反应就像老朋友遭遇了什么不测一样。

“是陈志皋托人带信过来说的,让我们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行李追回来。”

陈志皋是杜月笙的“学生子”。抗战爆发后杜月笙撤退香港,

由负责中央赈济委员会的许世英提名、经蒋介石批准任命为该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港澳救济区特派员,分管第九救济区事务。第九救济区辖广东、广西、福建三省。杜月笙又将该救济区分为第七、第九两个区,第七区指派时为中央赈济委员会特派委员兼广东省政府委员的陈志皋为主任,常驻曲江,成立了“难民救助站”,负责抢运香港沦陷后滞留的重要人士

及其他难民。胡蝶原没有撤退的打算,但由于日本军方主管电影戏剧等艺术活动的部门要求她与日本电影公司合作,到日本拍摄《胡蝶游东京》纪录片,她因此决定逃离香港。

与胡蝶联系离港事宜的是曲江陈志皋的“难民救助站”工作人

员杨惠敏,她一直在香港从事秘密营救各界爱国人士的工作。此次她要营救两位演艺界名人,他们一位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一位是电影“皇后”胡蝶。在梅兰芳不愿逃离(不久通过另外

渠道回到上海)的情况下,胡蝶的迫切逃离令她十分高兴。杨惠敏是拿着杜月笙打给胡蝶(杜与胡是朋友)的电报,化装成小鱼贩找到胡蝶家的。但她没有想到,胡蝶的行李竟有30箱之多。为了保证人员和货物的安全,她决定把人与行李分开走。不料人是平安抵达曲江了,行李却因太显眼被土匪抢走了。

而在胡蝶他们登船之后,杨惠敏仍留在香港联系下一批营救人员,并不知行李被抢之事。陈志皋在听取护送人员的汇报后,立即发电报要求有关人员在沿途设法追查。

胡蝶发现行李丢失后,找到难民救助站,要求陈志皋赔偿损失。

胡蝶的30多件行李中,其实只有几件是她自己的行李,绝

大部分是帮会头子的阔太太们和国民党高官的小老婆们托

胡蝶捎带的高级走私物资,诸如后方紧缺的昂贵的进口西药、化妆品等。这些东西在香港购买并不贵,运到重庆出售可以从中大获暴利。

胡蝶因代人捎带的货物被劫,担心在那些阔太太面前丢了面子,硬逼着陈志皋赔偿。陈志皋只好请杜月笙出面。

说到这些情况,杜月笙对陈志皋不无抱怨:

“这个陈志皋真是误事,要不是胡蝶逼牢,他还自个儿在那硬扛着呢!就凭他手底下那几个虾兵蟹将,有什么本事对付劫匪?就算查到线索又能怎么样?”

戴笠分析说:“行李被劫不到一个月,赃物还来不及脱手,查找线索还来得及。”

话虽如此,戴笠也知道,猫走猫道狗走狗道,劫匪的套路军统特工未必能轻易解开,只能试试看。其实他主要在意的不是行李,而是丢失行李的人。他对杜月笙说:“这样,我先安排将他们一家接到重庆,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对,还是向当事人了解最直接。胡蝶一个弱女子,丢失了一家子活命的财物,不知道怎么着急呢!”

于是,戴笠亲自发函邀请胡蝶一家赴重庆,在胡蝶欣然接受后,为胡蝶一家提供了机票。11月24日,胡蝶一家三口飞抵重庆,住进军统的“豪华宾馆”——漱庐。

漱庐的装修按当时的标准是比较上档次的,也有必要的生活设施,这对一路逃亡身心疲惫的胡蝶来说,的确是一个休养的好处所。

胡蝶剧照

几天后,戴笠从罗家湾军统局本部来到漱庐,向胡蝶夫妇了解行李丢失的情况。本来这种事是用不着他亲自出面的,但客人来了主人总该慰问一下,看看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同时,戴笠也确实想亲自了解一下情况,以便向广东方面布置侦破任务。

没想到,胡蝶一开口大出戴笠所料。她一口咬定是杨惠敏伙同他人盗劫了她的行李。

“有什么根据吗?”

胡蝶拿不出直接的证据,却有自己的推理逻辑:“是杨惠敏主动找上门来提出帮助逃亡的,也是她要把人和行李分开的。如果人和行李在一起,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尽管胡蝶是戴笠心中的偶像,戴笠对胡蝶既崇拜敬重,又充满爱慕,但他还是觉得这个分析未免片面。杨惠敏做的就是

营救工作,首先要营救像胡蝶这样的大名人,怎能不主动找上门去?而30多件行李,显然占了抢运难民的位置,好船好位置自然要留给难民而不是行李。

更重要的一点,杨惠敏不是普通人。她是“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泅渡苏州河为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献旗的女“童军”。杨惠敏是江苏镇江人,生于1915年,自幼在上海读书,淞沪会战爆发时参加了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在“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时候,他们40名童子军在夜间冒着生命危险,将上海各界捐赠的慰问品沿苏州河北岸用卡车送到西藏路

桥北堍东侧,用绳子将一麻袋一麻袋的物品送进四行仓库的侧门。

“八百孤军”战斗到最残酷的时候,杨惠敏“渡河献旗”,一夜成名。此后,她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到美国出席“世界青年和平第二届大会”,并“周游世界”,“谒见”过多位外国政要,包括罗斯福、荷兰女王、甘地、尼赫鲁等人。

回国后,杨惠敏曾数次拜见宋美龄。也是在这一时期,戴笠曾在军统局本部特别召见杨惠敏。说她伙同他人劫财,戴笠无论如何也不能相信。

而杨惠敏参加救助工作之前,正在前往美国的途中。她在赴美出席“世界青年和平第二届大会”时,结识了美籍华裔工商巨子李国钦,李为她在哥伦比亚大学申请了奖学金。可她的赴美旅途刚刚从重庆启程抵达香港,还没来得及登船,珍珠

港事变爆发了,紧接着香港沦陷,她随着一大批难民逃到惠州,从惠州转往曲江(时广东省政府所在地),被赈济委员会收容,受陈志皋邀请参加了赈济会的救援工作。

这样一个不计个人得失的女孩,说她密谋抢劫,谁会相信?但最后戴笠竟然“信”了。财物“失而复得” 正如戴笠所料,军统广东有关外勤单位接到命令后,经过一番秘密走访侦察,一直没有找到胡蝶行李被劫的准确线索。很快,1943年的春节到了。

照例,除夕这天中午局本部聚餐,晚上是一场游艺会。游艺会上戴笠开了“小差”。

在除夕这个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戴笠自然忘不了漱庐的重要客人,他邀请了回国述职的萧勃和刚刚加入军统的外交人才黄天迈及妻子作陪,与胡蝶一家三口共度除夕。

黄天迈是河北安次人,生于1907年,父亲是连续供职于前清、北洋、国民政府“三朝”的外交界元老。受父亲影响,黄天迈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界,一路顺风顺水。然而在驻法国巴黎领事馆总领事任上,他因经济问题奉调回国,被军法执行总监部拘捕,关进土桥看守所。

此时军统与美国海军的合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急需外交人才,军法局长徐业道(军统干部)向戴笠推荐了黄天迈。戴笠亲自到监狱做过考察后,向蒋介石保释并请求留用黄天迈。正是天不绝人,已贫病交加的黄天迈否极泰来,不仅有

了住房、有了军统局总务处送钱送物的多方接济,而且一跃而成为戴笠身边的“红人”。

这顿年夜饭不仅是为胡蝶一家接风,也是为黄天迈夫妇压惊。此时的黄天迈在军统还是“客卿”身份,不久便被任命为处理

英美等国合作业务的海外区长兼机要秘书。请来这样两个人作陪,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胡蝶作为著名影星,见多识广,其生活品位及追求洋派生活方式定然不亚于陈华,戴笠自然要装点门面,不能给人留下一介武人之印象。两名驻欧大使馆外交人员为我所用,给戴笠撑足了面子。

由于胡蝶夫妇与黄天迈夫妇都带着孩子,这顿年夜饭既充满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又不乏家庭生活中的其乐融融。两位外交人员口才极佳,绝不会让宴席上出现片刻的冷场。倒是习惯了发号施令、在军统各种场合都是中心人物的戴笠,这会儿心甘情愿当起了绿叶,给胡蝶夫妇留下了亲和儒雅的印象。

对自己倾心的女人,戴笠一向有足够的耐心与细心,所以在推杯问盏、谈笑风生中,他还是捕捉到了胡蝶内心深处郁结的不快与无奈,他能理解一个受尽追捧的女人丢失财物、沦为难民、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种种不适。当然,还有寄人篱下对自尊心的伤害。也就在这一刻,他决定不惜一切手段,为胡蝶“找回”财物。

说到伤害自尊,或许用在胡蝶的丈夫潘有声身上更为确切。

尽管戴笠并没有怎么注意潘有声,但他觉得,一个男人跟着太太寄人篱下,这其实是非常有伤自尊的。倘若这种日子延续下去,那岂不成了吃软饭的男人?

也是在这一刻,他决定在适当的时候为潘有声找个差事,最低限度能养活自己。或许这个打算的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从见到胡蝶的那一刻起,那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女神”已然跌落凡间,变得近在咫尺,触手可及,这让他

不能等闲视之。

但他很清楚,这个目的能否达到并不取决于他,因为胡蝶既不是周志英,也不是余淑恒。只能是姜太公钓鱼,上不上钩就看“缘分”了。总之不能伤害双方感情,大不了像陈华、王

映霞,再收获一个红颜知己。

春节后不久,在萧勃返回美国的时候,戴笠开具了一份为胡蝶购置丢失物品的清单。他知道找回那些行李的希望十分渺茫,不如为她购置一些,一方面讨其欢心,另一方面也算是对行李被劫案做个了结。

因为胡蝶行李被劫地点的情况十分复杂,当时香港和珠江三角洲已经沦陷,在沦陷区与广东后方地区交界的三岔路口,经常有日军前来侵扰,更有形形色色的土匪歹徒专门在这一带抢劫难民的钱财,很多难民的行李在这个三岔路口被抢劫,包括胡蝶的行李。

在这样一个众多强人出没的地带,要弄清是哪一伙人抢了胡

蝶的行李并非易事。在军统广东相关外勤单位侦察无果的情况下,倒是广西方面在桂林的市场上发现了走私的西药等货物。显然,除了胡蝶的那些阔太太朋友们走私这些洋货,一般难民是没有能力大批购置这些东西的。无奈这些东西的主人是谁却无法辨认,倒是一件貂皮大衣被认出是胡蝶的衣物,但销赃歹徒拿到钱后早就溜了,线索就此中断。

所以戴笠认为,与其花费人力物力盲目寻找行李,不如购置一些了事。当然这些东西不能太多也不能太贵重,否则被拒收反而会弄巧成拙,哪个女人不认识自己的心爱之物呢?

戴笠开具的购置清单,都是不太贵重而又是胡蝶喜欢且急需的物品,诸如法国香水、意大利皮鞋、丝绸睡衣等。与陈华接触多年,戴笠对这些洋派女人的喜好了如指掌。

3月2日,戴笠与梅乐斯乘飞机自重庆飞往桂林,然后赴湖南衡阳,福建建瓯、建阳等地中美合作所办事处巡视。这些物品运到重庆时,戴笠尚未返回重庆,他指派亲信秘书王汉光送到漱庐,交到胡蝶手中。

王汉光只说是寻找回来的物品,其他并不多说。胡蝶打开一看,这些东西虽然与自己被抢劫的大致相同,但都是全新的,并贴有美国商标,显然是新购置的。

胡蝶十几岁进入影艺界,风月场中男男女女那点事她比戴笠见识得多。军统不是警察局,不是破案单位,戴笠也不是赈济会成员,即使看杜月笙的面子,他也有大把的理由予以推

脱。他既然应承下来,破案也就罢了,对她的种种照顾,她怎能不心领神会?她肯接受他的帮助,心甘情愿住进漱庐,自然有自己的想法。

可戴笠不在眼前,她连一份感激之情都无法表达。“女神”

跌落凡间离开福建,戴笠前往湖北老河口视察缉私署豫鄂办事处,然后去洛阳视察,再启程赴西安,下榻西安玄风桥十四号。不料事情没办完突然咳嗽、发烧,全身无力,经诊断为肺病。

戴笠一向身体强健,根本不相信自己会得肺病,硬说是水土不服所致,但是全身无力,只好卧床治疗。

消息传到重庆,蒋介石发来手书慰问函,云:“贵恙如何,甚念,希珍重为盼。中正三月二十八日。”

这封慰问函让戴笠感慨万千。当时戴笠身兼多职,位高权重,将达到他一生中权力的顶峰。但他明显地感到与蒋介石之间有了隔膜,感觉到蒋介石对他的态度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变化,这变化的缘由是多方面的,所以这封慰问函对戴笠来说十分重要,不待病体痊愈,他便启程赴甘肃,部署在兰州建立机场航空检查所事宜。

而就在此间,胡蝶又收到一件重要礼物——一枚重1.1克拉、价值5000元的钻戒。

胡蝶画报

这件礼物并非戴笠所购,而是胡蝶自己的物品。在戴笠交给

广东特务组织的寻找丢失物品清单中,这枚戒指被列在首位——这是胡蝶最钟爱的物品。凑巧,广东特工在江东一家寄卖店里发现了这枚戒指。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戴笠正在西安卧病在床,他立即指令购买那枚钻戒并秘密监视那家商店,以便顺藤摸瓜,挖出盗匪。

不料戒指买到后线索就断了,原来那家商店正是盗匪的销赃黑店,幕后老板正是盗匪本人。如此贵重物品这么快就卖出去了,引起了盗匪的怀疑。于是关门大吉,唯一的线索就此被切断。

当然,戴笠醉翁之意不在酒,紧要东西找到就好,破不破案并不重要。

拿到这枚珍贵的钻戒,胡蝶喜出望外。不用看,用手摸她都能知道这是自己的东西。可戴笠不在重庆,她实在无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4月初,戴笠回到重庆。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与休息,一进家门(曾家岩公馆)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下子瘫倒在了床上。发烧、咳嗽,只得一边打针吃药,一边在病床上指挥军统局的工作。

没有通知胡蝶,尽管他心里一直在想着她。但是,不通知不等于隐瞒,有人说这是欲擒先纵,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对于心中的“女神”不敢轻易去碰触,就像桌上的花瓶,万一

不小心碰掉摔碎,岂不鸡飞蛋打?但是,胡蝶一直在打听戴

笠的归期,一到重庆就病倒的消息怎能瞒得过她?有天中午戴笠刚刚睡着,胡蝶悄然登门,一直负责照顾戴笠的副官贾金南悄声告诉她:“戴先生刚刚打过针,现在睡着了。”

贾金南是戴笠最早跑单帮时配备的勤务兵,多年来一直跟在戴笠身边,后来升为副官,仍然负责照顾戴笠的饮食起居,对戴笠的性格爱好了如指掌。戴笠对胡蝶的心意他心知肚明,所以见胡蝶上门,赶紧让到客厅,又沏茶又倒水,然后进到戴笠的卧室,见戴笠仍然闭着双眼,正要转身离去,却被戴笠叫住了:“谁在外边说话?”

“戴先生,是胡蝶小姐看你来了。”

“噢。”仿佛是意料之中的事,戴笠轻声说,“让她进来吧。”

这是胡蝶第一次走进戴笠的卧室,她完全没有想到,戴笠举办宴会一掷千金了无吝色,且将漱庐装修得豪华考究,他自己常住的公馆却是另一番景象。如果说客厅的布置还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卧室就太过简单了,只有一张写字台、一把椅子和一张床。衣服很整齐地摞在双人床的一侧,文件码在写字台上,看来病中还在批阅文件。

戴笠自幼好面子讲排场,在外人面前绝不掉价,在外国人面前更是讲求“中国式”排场,中美所成立后宴请美国人极尽奢侈,这也成为许多知情人对他的诟病。但他个人生活却很随意,可以简单、简朴,但必须干净、整洁、卫生。讲求卫生是他自幼养成的习惯。

见胡蝶走进来,戴笠拿掉额头上的湿毛巾,想翻身坐起来。胡蝶忙按住他。

“你不要起来,躺着说话就好。”胡蝶边说边用手摸摸戴笠的额头,“这么烫!怎么会把自己累成这个样子?”

说着,胡蝶拿起戴笠随手放在床边的湿毛巾,在床边的盆里泡泡,拧干,给戴笠敷在额头上。戴笠的目光,就随着胡蝶的动作来回转,一直停留在胡蝶的脸上。待胡蝶在床边上坐下来,正是四目相对时。两人静静地望着对方,戴笠动情地说:“瑞华,当年在电影院看着银幕上的你,我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你会坐在我身边。现在就是让我去死,我也死而无憾了。”

接下来,胡蝶天天到曾家岩公馆照顾戴笠。戴笠巴不得这个病多缠绵些日子,可他原本在外治疗得已无大碍,不过到“家”后精神一放松,才感觉没好利索,稍加治疗也就完全康复了。可身边有美女陪伴,他也就借机在公馆里多“窝”了几天。

内容节选自《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作者:杨帆

惊人手段!军统戴笠竟是这样培训美貌女特务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惊人手段!军统戴笠竟是这样培训美貌女特务的 导语:戴亲自刑讯后,又在上海四川路新亚酒店将孙凤鸣的妻子崔正瑶捕获。他对这个女子用尽各种酷刑,甚至叫人用藤条抽打,用小针刺乳头等办法逼供 戴亲自刑讯后,又在上海四川路新亚酒店将孙凤鸣的妻子崔正瑶捕获。他对这个女子用尽各种酷刑,甚至叫人用藤条抽打,用小针刺乳头等办法逼供,这是戴笠亲自指挥对女犯进行性虐的有案可寻的例证。 以残酷无情著称的戴笠,号称“蒋介石的佩剑”、“中国的盖世太保”、“中国最神秘人物”。“杀人魔王”戴笠,恶名昭著,他任国民党军统局长8年,曾密令残杀了许多革命烈士,是双手沾满烈士鲜血的刽子手,欠下血债累累。 1935年11月1日,王亚樵主持进行了轰动民国的刺杀汪精卫案。 为了策划在国民党中央四届六中全会上刺杀蒋介石,王亚樵等人先在南京组织了“晨光通讯社”,趁国民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之机,派孙凤鸣以记者身份混入会场,把手枪放在照相机内混过了检查。但照相时蒋介石恰巧没有参加,孙凤鸣当即决定刺杀国民党第二号人物汪精卫。因为孙放在照相机内的是一支三号小左轮枪,洞穿力不大,所以只把汪精卫击伤而未毙命。刺客当场被张学良、张继等人抱住摔倒在地,并被汪精卫和蒋介石的卫士开枪打成重伤。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抓住蒋介石吵闹,她认为一定是蒋介石派人刺汪,所以自己不愿出来照相。蒋介石蒙受冤枉之后,便将戴笠大加训斥,限期要他破案以洗清自己。 戴笠亲自指挥对女犯进行虐待 戴笠连夜进行排查,他给垂死的孙凤鸣连续注射强心剂亲自审问,孙拒绝回答而亡。戴又通过孙凤鸣领取大会记者入场证的线索,将当时在中央军校工作的一个司书逮捕。戴亲自刑讯后,又在上海四川路 生活常识分享

一代护主救国奇才戴雨农

一代护主救国奇才戴雨农 2017-04-06啸西风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左派文人章士钊的这幅挽联反映了人们对这个“旷世奇才、时代英豪”以及“混世魔王、政治杀手”的认识反差。中国军统局局长戴笠死后,举国悼念,很少流泪的蒋介石几次流泪感慨:“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使汝绩;奇衲从天隆风云变幻痛予心。”后来蒋公还说:“戴雨农同志不死,我们今天不会撤退到台湾。”周恩来在会上也说:“戴笠之死,我们的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他为“中国的希姆莱”,日本人、汉奸和地下党都把他视为“催命恶魔”,普通民众说他是“抗日勇士”,朋友称他是怪物,醉心事业,连皮肉痛苦都能忘记,非怪物而何?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让我们来看看一代奇人的奇才、奇遇与奇功。

一代护主救国奇才 从小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戴笠,年届30岁才考入黄埔军校。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路。 从戴笠30岁给自己取的名字就能窥见他早年生活的起伏。“戴笠”取自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骑马,他日相逢君须下。”人们常用“乘车戴笠”来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1897年5月28日,戴笠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一个殷实家庭,原名春风,字雨农。小时候母亲蓝太夫人找人算命,说他宿命不错,但命中缺水,“父在母先亡”。戴笠4岁丧父,6岁读私塾,14岁入江山县立文溪高等小学,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因勇于

自承过失,三个月后就被学校开除。很快他以第二名考入联合师范,但未入学即投效浙军第一师模范营充学兵,后部队作战失败,流落宁波,蓝太夫人闻讯亲往接其回家,18岁时娶毛秀丛为妻。 为了找寻救国救民的良方,戴笠20岁时重新外出闯天下,那时他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有“苏杭第一才子”的美誉,因其年少侠义,曾与帮会往来。后在湖州与王亚樵、胡宗南、胡抱一金兰换帖结为兄弟。22岁时,戴笠与许世友等人在少林寺习武,希望能以高超的武艺除霸安良,三年后回浙江开办春风武馆。24岁时他在上海与青红帮老大杜月笙结为兄弟,27岁苏浙战争时,他在故乡发起自卫团,凭藉仙霞险要阻止闽军入浙,使江山县免于涂炭。 人说“三十而立”,“人过三十不学艺”,然而戴笠的生活可以说是30岁后才开始的。从小就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他,1926年(民国15年)快30岁时,听说“革命朝气在黄埔”,就自改其名为戴笠,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骑兵科,当时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只比戴笠大十岁。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道。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对胡蝶说:“我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你会坐在我身边。” 戴笠与胡蝶,一个特务头子,一个电影明星,完全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一件失窃案走到了一起。 行李被劫,诬陷他人那是在1942年深秋时节,有一天杜月笙给戴笠打电话,约他到刘航琛的汪山别墅,说有重要事情商量。 刘航琛曾为已故四川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刘湘的“财神爷”,也是杜月笙的好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杜月笙的家眷从香港辗转来渝,杜月笙就从交通银行招待所搬到了刘航琛的汪山别墅。这里环境清幽,是一个策划秘密活动或者谈论保密事情的最佳场所。 杜月笙要谈的事情无须保密,是一桩亟待破获的“公案”。他对戴笠说:“胡蝶被洗劫了,连同她本人的行李一共30多箱,全部被抢走了。”“什么时候?在哪儿被抢的?” 戴笠是胡蝶的铁杆粉丝,从20年代在上海打流期间,随着胡蝶在沪上影坛名声鹊起,他就迷上了胡蝶的电影。到30年代胡蝶红遍大江南北,他对胡蝶的电影几乎一部不落,每逢有新片上映他都会抽时间去一睹为快。听说胡蝶被抢,他的第一反应就像老朋友遭遇了什么不测一样。

“是陈志皋托人带信过来说的,让我们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行李追回来。” 陈志皋是杜月笙的“学生子”。抗战爆发后杜月笙撤退香港, 由负责中央赈济委员会的许世英提名、经蒋介石批准任命为该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港澳救济区特派员,分管第九救济区事务。第九救济区辖广东、广西、福建三省。杜月笙又将该救济区分为第七、第九两个区,第七区指派时为中央赈济委员会特派委员兼广东省政府委员的陈志皋为主任,常驻曲江,成立了“难民救助站”,负责抢运香港沦陷后滞留的重要人士 及其他难民。胡蝶原没有撤退的打算,但由于日本军方主管电影戏剧等艺术活动的部门要求她与日本电影公司合作,到日本拍摄《胡蝶游东京》纪录片,她因此决定逃离香港。 与胡蝶联系离港事宜的是曲江陈志皋的“难民救助站”工作人 员杨惠敏,她一直在香港从事秘密营救各界爱国人士的工作。此次她要营救两位演艺界名人,他们一位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一位是电影“皇后”胡蝶。在梅兰芳不愿逃离(不久通过另外 渠道回到上海)的情况下,胡蝶的迫切逃离令她十分高兴。杨惠敏是拿着杜月笙打给胡蝶(杜与胡是朋友)的电报,化装成小鱼贩找到胡蝶家的。但她没有想到,胡蝶的行李竟有30箱之多。为了保证人员和货物的安全,她决定把人与行李分开走。不料人是平安抵达曲江了,行李却因太显眼被土匪抢走了。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对蝶说:“我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你会坐在我身边。” 戴笠与蝶,一个特务头子,一个电影明星,完全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一件失窃案走到了一起。 行被劫,诬陷他人那是在1942年深秋时节,有一天杜月笙给戴笠打,约他到航琛的汪山别墅,说有重要事情商量。航琛曾为已故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湘的“财神爷”,也是杜月笙的好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杜月笙的家眷从辗转来渝,杜月笙就从交通银行招待所搬到了航琛的汪山别墅。这里环境清幽,是一个策划秘密活动或者谈论事情的最佳场所。 杜月笙要谈的事情无须,是一桩亟待破获的“公案”。他对戴笠说:“蝶被洗劫了,连同她本人的行一共30多箱,全部被抢走了。”“什么时候?在哪儿被抢的?” 戴笠是蝶的铁杆粉丝,从20年代在打流期间,随着蝶在沪上影坛名声鹊起,他就迷上了蝶的电影。到30年代蝶红遍大江南北,他对蝶的电影几乎一部不落,每逢有新片上映他都会抽时间去一睹为快。听说蝶被抢,他的第一反应就像老

朋友遭遇了什么不测一样。 “是志皋托人带信过来说的,让我们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行追回来。” 志皋是杜月笙的“学生子”。抗战爆发后杜月笙撤退,由负责中央赈济委员会的许世英提名、经介石批准任命为该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港澳救济区特派员,分管第九救济区事务。第九救济区辖、广西、三省。杜月笙又将该救济区分为第七、第九两个区,第七区指派时为中央赈济委员会特派委员兼省政府委员的志皋为主任,常驻曲江,成立了“难民救助站”,负责抢运沦陷后滞留的重要人士及其他难民。蝶原没有撤退的打算,但由于日本军方主管电影戏剧等艺术活动的部门要求她与日本电影公司合作,到日本拍摄《蝶游东京》纪录片,她因此决定逃离。 与蝶联系离港事宜的是曲江志皋的“难民救助站”工作人员惠敏,她一直在从事秘密营救各界爱国人士的工作。此次她要营救两位演艺界名人,他们一位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一位是电影“皇后”蝶。在梅兰芳不愿逃离(不久通过另外渠道回到)的情况下,蝶的迫切逃离令她十分高兴。 惠敏是拿着杜月笙打给蝶(杜与是朋友)的电报,化装成小鱼贩找到蝶家的。但她没有想到,蝶的行竟有30箱之多。为了保证人员和货物的安全,她决定把人与行分开走。不料

军统头子戴笠的传奇一生

戴笠全传 一、初露锋芒 戴笠发迹以后, 回忆起这一段时期的生活, 曾称自己是“跑单干”。用现在的话讲, 就是“情报个体户”。因此, 他常常埋怨这份工作是没有衙门的苦差, 不是人干的, 其辛酸苦辣, 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 是难以体会的。 当时, 戴笠最大的苦恼, 是由于地位不高, 人微言轻, 辛辛苦苦搜集到情报, 却不能及时送到蒋介石手中。以戴笠一个上尉联络参谋或少校副官的身份, 不用说难以面见蒋, 就是蒋的官邸或办公室也往往进不去。蒋身边数十名侍从参谋或副官, 大都是黄埔一、二、三期的老大哥, 军职也比戴高得多, 每见到戴笠这个六期末毕业的打流人员, 颇有些不屑一顾的神态。 不但是黄埔老大哥轻视戴笠, 就是蒋介石身边的佣仆之流, 如警卫、勤务、司机、厨师、娘姨等, 也常给戴笠白眼。远远看到戴笠,第一句话就是“小瘪三又来了”。听到这些话, 戴笠虽引为奇耻大厚, 但为了打开通往蒋介石身边的大门, 又不得不低声下气去巴结他们。有时他们起哄, 大敲戴笠的竹杠, 戴笠常常被搞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口袋里连吃晚饭的铜子也不剩。 直到戴笠发迹以后, 仍不敢对这些人怠慢, 经常在暗中赠金送礼, 巴结奉承。这样, 戴笠但凡有了情报, 就从官邸后门递到厨房,交到厨师或勤兵务后中, 由他们放到蒋介石的办公桌上。 在蒋介石身边的侍从人员中, 戴笠巴结最多的要数毛庆祥。毛北伐时,由其父介绍绐蒋介石任北伐军总司令部机要秘书, 凡军政大员的任命、作战命令的颁发, 以及蒋与各方联络通信, 各方面递送的情报资料或情况反映等, 都要经过毛庆祥之后。 戴笠深知毛庆祥的地位非同一般, 于是就拼命只要毛庆祥有所暗示, 戴笠无不尽力去办。开始毛庆祥对戴笠的情报也懒得转呈, 后来见戴笠对自己十分谦卑讨好, 做事勤快, 毛庆祥有所感动, 加之戴的情报确有价值, 也就旨代为转呈。有时甚至打破常规程序, 随接随呈。因而戴的情报放在蒋的办公桌上总是十分及时, 往往要比别人的快半拍或一拍。蒋看了也就格外欣赏有加, 不但对戴笠送的情报仔细审阅, 而且如果有一段时间看不到戴笠的情报, 还要向毛庆祥查

一代奇人戴笠

一代奇人戴笠 封面人物 06-01 08:26 按语:?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左派文人章士钊的这幅挽联反映了人们对这个?旷世奇才、时代英豪?以及?混世魔王、政治杀手?的认识反差。中国军统局局长戴笠死后,举国悼念,很少流泪的蒋介石几次流泪感慨:?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使汝绩;奇衲从天隆风云变幻痛予心。?后来蒋公还说:?戴雨农同志不死,我们今天不会撤退到台湾。?周恩来在会上也说:?戴笠之死,我们的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他为?中国的希姆莱?,日本人、汉奸和地下党都把他视为?催命恶魔?,普通民众说他是?抗日勇士?,朋友称他是怪物,醉心事业,连皮肉痛苦都能忘记,非怪物而何?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让我们来看看一代奇人的奇才、奇遇与奇功。 生平篇:戴笠一代护主救国奇才 从小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戴笠,年届30岁才考入黄埔军校。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路。

从戴笠30岁给自己取的名字就能窥见他早年生活的起伏。?戴笠?取自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骑马,他日相逢君须下。?人们常用 ?乘车戴笠?来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1897年5月28日,戴笠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一个殷实家庭,原名春风,字雨农。小时候母亲蓝太夫人找人算命,说他宿命不错,但命中缺水,?父在母先亡?。戴笠4岁丧父,6岁读私塾,14岁入江山县立文溪高等小学,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因勇于自承过失,三个月后就被学校开除。很快他以第二名考入联合师范,但未入学即投效浙军第一师模范营充学兵,后部队作战失败,流落宁波,蓝太夫人闻讯亲往接其回家,18岁时娶毛秀丛为妻。 为了找寻救国救民的良方,戴笠20岁时重新外出闯天下,那时他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有?苏杭第一才子?的美誉,因其年少侠义,曾与帮会往来。后在湖州与王亚樵、胡宗南、胡抱一金兰换帖结为兄弟。22岁时,戴笠与许世友等人在少林寺习武,希望能以高超的武艺除霸安良,三年后回浙江开办春风武馆。24岁时他在上海与青红帮老大杜月笙结为兄弟,27岁苏浙战争时,他在故乡发起自卫团,凭藉仙霞险要阻止闽军入浙,使江山县免于涂炭。 人说?三十而立?,?人过三十不学艺?,然而戴笠的生活可以说是30岁后才开始的。从小就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他,1926年(民国15年)快30岁时,听说?革命朝气在黄埔?,就自改其名为戴笠,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骑兵科,当时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只比戴笠大十岁。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道。 为了革命理想甘当无名英雄 一位美国军官这样描述中等身材、体格魁梧的戴笠:?他走起路来像是脊粱骨上了钢条,步子大而有力,像是中国戏台上的英雄人物夸大了的步伐。他那犀利审视的目光,像是要把人的五官和个性记下来以备日后之用。?不过年轻时戴笠很为

戴笠和军统在抗战中的贡献

戴笠和军统在抗战中的贡献 (2012-12-07 09:01:17) 戴笠:一代护主救国奇才 中华民国军统局局长戴笠死后,举国悼念,很少流泪的蒋介石几次流泪感慨:“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使汝绩;奇衲从天隆风云变幻痛予心。”周恩来在中共会上也说:“戴笠之死,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他为“中国的希姆莱”。 从戴笠30岁给自己取的名字就能窥见他早年生活的起伏。“戴笠”取自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骑马,他日相逢君须下。”人们常用“乘车戴笠”来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戴笠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骑兵科,当时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只比戴笠大十岁。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介石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 为了革命理想甘当无名英雄 一位美国军官这样描述戴笠:“他走起路来像是脊粱骨上了钢条,步子大而有力,像是中国戏台上的英雄人物夸大了的步伐。他那犀利审视的目光,像是要把人的五官和个性记下来以备日后之用。” 戴笠所领导之军统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业务多至数十种,不光是人们常说的暗杀、情报这几种,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其工作人员累计达十万以上。由戴笠一手组成的“忠义救国军”与各地游击部队,以及战后吸收输诚中央之伪军,总数不下一百万人之众。 戴笠和军统的抗日功绩 1933年蔡廷锴假借抗日之名宣布福建省独立。戴笠派人策反其将领,不到三个月蔡宣布下野出国流亡。1934年6月13日,戴笠破获了日本驻南京副领事藏本英明自导自演的失踪案,使日本出兵阴谋在国际间颜面无存。1936年7月,陈济棠与李宗仁发动“两广政变”,不过戴笠早已从海、陆、空三方面暗中部署,一夕间多名将领被他策反,两个月内兵不血刃地结束叛变。至于西安事变,戴笠一再向蒋介石汇报“西北军心不稳”,蒋依然前往。待蒋被抓后,戴笠冒死陪同宋美龄赴西安救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淞沪抗战之前,戴笠很坚定地对其他人说,这次我们一定要打了。戴笠说:“哀兵必胜,猪吃饱了等人家过年,是等不来独立平等的。”这句话给其他人的震撼很大,后来成了军统抗日的经典创见。 1937年戴笠负责成立的苏浙抗日武装别动队(后称为忠义救国军),在敌后方起到了很大作用。淞沪大战前,戴笠赶到上海,吩咐军统的人从日本人的眼皮底下抢来了五六千只军火库武器。戴笠还找到杜月笙,在短短一个月内成立了一万人的“苏浙别动队”,在掩护正规军撤退时,一万人只回来了两千人。 当时戴笠白天忙于组织对日情报战和武装别动队,晚上他坐车从上海到南京,向蒋介石汇报战况和分析情报。当时日本人对戴笠的悬赏金额,犹在对毛泽东悬赏之上。

戴笠墓背后的秘闻

戴笠墓背后的秘闻 确认尸体 戴笠墓颇具传奇之处,最大的地方倒不在于墓之本身,而是墓内一件特殊的随葬品――清朝皇帝乾隆下葬时的随葬宝物――一把“九龙宝剑”。这把剑惹出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至今真相难明。 1953年2月,毛泽东来到南京中山陵时,特地询问戴笠墓一事。当听说“已被废除了”,毛泽东惜称:“不要把它搞掉,留着当反面教材嘛!” 戴笠是飞机失事死亡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大特务头子,最早到达出事现场的是戴笠副官贾金南,他在失事当天到达现场搜救。 贾金南虽然是戴笠的亲信,对戴笠体貌特征很熟悉,但所有尸体都被烧得焦黑,他分不出谁是谁。戴笠嘴内左臼齿下面镶有六颗金牙,凭这点记号,贾金南才初步确定了戴笠的尸体。又结合从夹得紧紧的左膀内取出的残存破衣片,这才肯定下来。衣片系戴笠生前穿着物,但尸体的右手和小腿已找不到。因为当地是接连三天大暴雨,戴笠在“困雨沟”内暴尸三天。 装殓

其余的尸体仅是根据生前身材高矮肥瘦等特征,大致分了一下。 贾金南找出戴笠尸体后,其他军统的要员便纷纷下山各乘自备汽车赶回南京。抱着戴笠半截尸体的贾金南被拒绝搭乘,最后他只得抱着戴笠的尸体,坐在大卡车上一路颠回了南京。 尸体运回南京三天后进行装殓。因戴笠的面部已完全烧毁,殡仪馆的技师按照其生前的照片,制作了一副假面具套上,装入一具楠木棺材中。其余的人只用一块白布,画上眼鼻,蒙在脸上装殓。 承建墓地 戴笠墓由当年实力雄厚的上海陆根记营造厂承建。 戴笠墓所用石料与中山陵一样,都是从苏州运来的优质花岗石,沈醉当时负责监造。整个墓地大约1500平方米,墓呈长方形,四周镶嵌花岗石,墓前竖立一块花岗石墓碑,上书“戴雨农将军之墓”,系国民党元老吴稚挥手迹。 戴笠墓十分豪华、气派,碑前设供奉石桌,两侧置石凳,墓道是水泥建造,左右环绕,成为当年陵园一景。 下葬 1947年春,依风水先生卜选“吉日”,将戴笠下葬。下葬的前一天,毛人凤将沈醉拉到一边,商量一个问题:如何把戴笠墓穴筑得牢固一些,使得别人无法打开棺材。因戴笠

戴笠与影后胡蝶的风流情史

戴笠与影后胡蝶的风流情史 8月的香港, 苍松翠柏蒙上了硝烟尘垢, 房屋在炮火的洗礼中坍塌, 在日寇的铁蹄之下, 民不聊生。曾闻名中国的童子军团献旗手杨惠敏及其夫赵乐天双双奉命护送难胞回内地。当时名震国际国内影坛的巨星胡蝶也在其中。行前, 胡蝶将所置的衣物、首饰、相册, 国内外所获奖品, 包括因主演《自由之花》而在意大利米兰国际电影节上所获奖品, 以及用胡蝶头像作为商标的搪瓷制品共39 件行李箱, 托杨惠敏托运回国。孰料, 天有不测风云, 在广东东江突遇海盗, 39 箱金银细软被洗劫一空。胡蝶大半生的积蓄不翼而飞。战乱之际谁又会理会这些海盗土匪呢? 几经周折, 胡蝶终于找到老友上海警备司令杨虎、“海上闻人”杜月笙, 请求帮助。火急攻心, 胡蝶滞留桂林, 大病一场。 杨虎当时立即将此事告知军统老板戴笠。真是天上掉下大馅饼, 戴笠喜出望外, 胡蝶早已是戴笠心中的一盘天鹅肉。明眸皓齿、仪态万方、清丽端庄、丰韵动人的胡蝶, 以及她主演《啼笑烟缘》、《姊妹花》等影片内的一颦一笑, 都使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军统老板垂涎三尺, 魂牵梦绕。 “这事就包在老兄身上, 一定不能委屈了咱们的大明星。”戴笠大包大揽地承担起了本不属于他的案子。 “那多谢老板美意了。” “请你马上转告胡蝶夫妇, 入渝的机票我会给他安排, 望她放心养病, 中

国的电影事业缺她不可啊!”一副侠肝义胆的神情。 杨虎领命而去, 果然, 一周内重庆军统机构就把机票办好, 并且隆重地把胡蝶夫妇接到了特意腾出的重庆进中四路151 号公馆。并免费向胡蝶夫妇提供了全套食宿用具、勤杂人员。落魄之时的胡蝶夫妇对此自是千恩万谢。 胡蝶虽然过上胜似从前的舒适生活, 却对那39 只细软箱念念不忘, 食不下咽, 睡不安眠。戴笠忙前忙后, 又是安排厨师烹调可口饭菜, 又是叮咛手下人员购买名贵中药, 自己更是天天慰问, 关怀备至, 连胡蝶的丈夫潘有声都自愧不及。 但胡蝶本就不是什么伤风感冒、胃痛肝疾什么的, 病根就是宠物失盗。戴笠自谙心病还须心药治之道, 首先命湖南株洲军统将杨惠敏、赵乐夫提审归案, 其后又命人四处收罗金银细软, 将胡蝶的失物清单一一购置, 把可以买到的东西尽快买来。 “瑞华, 鄙人才能疏浅, 失物只先追回部分。案犯正在审理之中, 万望海涵。”在胡蝶面前戴笠竟毕恭毕敬, 斯文了许多。 “戴先生, 我们夫妇在此落难之际, 能得到您的热情关照, 此恩此德, 不知该如何报答。”憔悴的胡蝶显出一丝感激的冲动, 脸上泛起一阵红晕。 “瑞华, 千万别这么说。能为你效劳实是我三生有幸, 我一直最喜欢看你演的电影: 什么《啼笑姻缘》、《姊妹花》、《空谷幽兰》、《火烧红莲寺》、《自由之花》, 从来一部不落。你的演技绝伦, 什么角色你一演都能演活, 因而只要是你的片我都百看不厌。你是我们中国特有的艺术之花, 是我们中国的骄傲啊!”说到激动之处, 他情不自禁地握住胡蝶的手。 “谢谢戴先生的夸奖, 蒙戴先生厚意胡蝶, 今后定当更加努力,上演更好的影片。”时下中国炙手可热、大权在握的戴笠能对自己如此关照, 十七八岁就涉足影坛、大紫大红的一代影后能不谙风月之事。对戴笠的的举措早已心领神会。况且再看到戴笠以追查名义购置的心爱之物, 虽然不是原物, 却胜过原物, 更加春意盎然。双颊绯红、含情脉脉地望着戴笠, 一颦一笑, 再加上那一对又圆又深的小酒窝, 樱桃小口, 皓齿洁映, 更显娇媚动人。 胡蝶接着说道:“今生能结识戴先生这样的枭雄豪杰, 当倍加珍惜自己的年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戴笠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戴笠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毛泽东的好友章士钊的这幅挽联,反映了即使是国民党的反对派,也不得不认真看待这个“旷世奇才、时代英豪”,尽管戴笠被反对派刻意涂画为“混世魔王、政治杀手”的认识反差。中华民国军统局局长戴笠死后,举国悼念,很少流泪的蒋介石几次流泪感慨:“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使汝绩;奇衲从天隆风云变幻痛予心。”后来蒋公还说:“戴雨农同志不死,我们今天不会撤退到台湾”;周恩来在中共会上也说:“戴笠之死,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他为“中国的希姆莱”。 但日本人、汉奸和中共地下党都把他视为“催命恶魔”。那么,戴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他是一代奇人、奇才,对国家和民族建有奇功。 从小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戴笠,年届30岁才考入黄埔军校。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路。 从戴笠30岁给自己取的名字就能窥见他早年生活的起伏。“戴笠”取自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骑马,他日相逢君须下。”人们常用“乘车戴笠”来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1897年5月28日,戴笠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一个殷实家庭,原名春风,字雨农。小时候母亲蓝太夫人找人算命,说他宿命不错,但命中缺水,“父在母先亡”。戴笠4岁丧父,6岁读私塾,14岁入江山县立文溪高等小学,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因勇于自承过失,三个月后就被学校开除。很快他以第二名考入联合师范,但未入学即投效浙军第一师模范营充学兵,后部队作战失败,流落宁波,蓝太夫人闻讯亲往接其回家,18岁时娶毛秀丛为妻。 为了找寻救国救民的良方,戴笠20岁时重新外出闯天下,那时他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有“苏杭第一才子”的美誉,因其年少侠义,曾与帮会往来。后在湖州与王亚樵、胡宗南、胡抱一金兰换帖结为兄弟。22岁时,戴笠与许世友等人在少林寺习武,希望能以高超的武艺除霸安良,三年后回浙江开办春风武馆。24岁时他在上海与青红帮老大杜月笙结为兄弟,27岁苏浙战争时,他在故乡发起自卫团,凭藉仙霞险要阻止闽军入浙,使江山县免于涂炭。 人说“三十而立”,“人过三十不学艺”,然而戴笠的生活可以说是30岁后才开始的。从小就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他,1926年(民国15年)快30岁时,听说“革命朝气在黄埔”,就自改其名为戴笠,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骑兵科,当时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只比戴笠大十岁。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道。 一位美国军官这样描述中等身材、体格魁梧的戴笠:“他走起路来像是脊粱骨上了钢条,步子大而有力,像是中国戏台上的英雄人物夸大了的步伐。他那犀利审视的目光,像是要把人的五官和个性记下来以备日后之用。”不过年轻时戴笠很为自己这张长长马脸自惭形秽,特别是他患有鼻炎,经常发出像马哼的声音。很相信命运的他偶然看见相书上写:“观君之相如马,此主大贵,君之前程无量。”

高中高考课外阅读资料戴笠: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

问渠——只为您每天多读一点 我们将不定期推送问渠系列阅读材料 读书实乃人生一大幸事。一壶清茶,个把时辰,几本好书,清醒的幸福渗透在书页翻动的风里,沁入昏睡的心灵,于是整个世界便明亮了。 铁骨铮铮的民族英雄——还原一个真实的戴笠 “生为国家,死为国家,平生具侠义风,功罪盖棺犹未定;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乱世行春秋事,是非留待后人评!”毛泽东的好友章士钊的这幅挽联,反映了即使是国民党的反对派,也不得不认真看待这个“旷世奇才、时代英豪”,尽管戴笠被反对派刻意涂画为“混世魔王、政治杀手”的认识反差。中华民国军统局局长戴笠死后,举国悼念,很少流泪的蒋介石几次流泪感慨:“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使汝绩;奇衲从天隆风云变幻痛予心。”后来蒋公还说:“戴雨农同志不死,我们今天不会撤退到台湾”;周恩来在中共会上也说:“戴笠之死,共产党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美国总统罗斯福称他为“中国的希姆莱”。

但日本人、汉奸和中共地下党都把他视为“催命恶魔”。那么,戴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真实的历史告诉我们,他是一代奇人、奇才,对国家和民族建有奇功。 从小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戴笠,年届30岁才考入黄埔军校。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路。 从戴笠30岁给自己取的名字就能窥见他早年生活的起伏。“戴笠”取自晋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骑马,他日相逢君须下。”人们常用“乘车戴笠”来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1897年5月28日,戴笠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县保安乡一个殷实家庭,原名春风,字雨农。小时候母亲蓝太夫人找人算命,说他宿命不错,但命中缺水,“父在母先亡”。戴笠4岁丧父,6岁读私塾,14岁入江山县立文溪高等小学,17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因勇于自承过失,三个月后就被学校开除。很快他以第二名考入联合师范,但未入学即投效浙军第一师模范营充学兵,后部队作战失败,流落宁波,蓝太夫人闻讯亲往接其回家,18岁时娶毛秀丛为妻。 为了找寻救国救民的良方,戴笠20岁时重新外出闯天下,那时他在江浙一带小有名气,有“苏杭第一才子”的美誉,因其年少侠义,曾与帮会往来。后在湖州与王亚樵、胡宗南、胡抱一金兰换帖结为兄弟。22岁时,戴笠与许世友等人在少林寺习武,希望能以高超的武艺除霸安良,三年后回浙江开办春风武馆。24岁时他在上海与青红帮老大杜月笙结为兄弟,27岁苏浙战争时,他在故乡发起自卫团,凭藉仙霞险要阻止闽军入浙,使江山县免于涂炭。 人说“三十而立”,“人过三十不学艺”,然而戴笠的生活可以说是30岁后才开始的。从小就怀有“希圣、希贤、希豪杰”的他,1926年(民国15年)快 30岁时,听说“革命朝气在黄埔”,就自改其名为戴笠,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骑兵科,当时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只比戴笠大十岁。由于成绩突出,戴笠被蒋称为“文可安邦,武能定国”,毕业后任蒋介石的秘书、保镖兼副官,从此踏上了民主革命的大道。 一位美国军官这样描述中等身材、体格魁梧的戴笠:“他走起路来像是脊粱骨上了钢条,步子大而有力,像是中国戏台上的英雄人物夸大了的步伐。他那犀利审视的目光,像是要把人的五官和个性记下来以备日后之用。”不过年轻时戴笠很为自己这张长长马脸自惭形秽,特别是他患有鼻炎,经常发出像马哼的声音。很相信命运的他偶然看见相书上写:“观君之相如马,此主大贵,君之前程无量。”从那以后戴笠就常常以马自居,在其27个化名中,常有“马行”之类的假名,当然由于命相缺水,戴笠的化名中带水字旁的最多,如“沈沛霖”、“洪森”等,以补命中不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