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黑暗时代里最黑的人

戴笠对蝶说:“我做梦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你会坐在我身边。”

戴笠与蝶,一个特务头子,一个电影明星,完全不可能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一件失窃案走到了一起。

行被劫,诬陷他人那是在1942年深秋时节,有一天杜月笙给戴笠打,约他到航琛的汪山别墅,说有重要事情商量。航琛曾为已故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湘的“财神爷”,也是杜月笙的好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杜月笙的家眷从辗转来渝,杜月笙就从交通银行招待所搬到了航琛的汪山别墅。这里环境清幽,是一个策划秘密活动或者谈论事情的最佳场所。

杜月笙要谈的事情无须,是一桩亟待破获的“公案”。他对戴笠说:“蝶被洗劫了,连同她本人的行一共30多箱,全部被抢走了。”“什么时候?在哪儿被抢的?”

戴笠是蝶的铁杆粉丝,从20年代在打流期间,随着蝶在沪上影坛名声鹊起,他就迷上了蝶的电影。到30年代蝶红遍大江南北,他对蝶的电影几乎一部不落,每逢有新片上映他都会抽时间去一睹为快。听说蝶被抢,他的第一反应就像老

朋友遭遇了什么不测一样。

“是志皋托人带信过来说的,让我们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行追回来。”

志皋是杜月笙的“学生子”。抗战爆发后杜月笙撤退,由负责中央赈济委员会的许世英提名、经介石批准任命为该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港澳救济区特派员,分管第九救济区事务。第九救济区辖、广西、三省。杜月笙又将该救济区分为第七、第九两个区,第七区指派时为中央赈济委员会特派委员兼省政府委员的志皋为主任,常驻曲江,成立了“难民救助站”,负责抢运沦陷后滞留的重要人士及其他难民。蝶原没有撤退的打算,但由于日本军方主管电影戏剧等艺术活动的部门要求她与日本电影公司合作,到日本拍摄《蝶游东京》纪录片,她因此决定逃离。

与蝶联系离港事宜的是曲江志皋的“难民救助站”工作人员惠敏,她一直在从事秘密营救各界爱国人士的工作。此次她要营救两位演艺界名人,他们一位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一位是电影“皇后”蝶。在梅兰芳不愿逃离(不久通过另外渠道回到)的情况下,蝶的迫切逃离令她十分高兴。

惠敏是拿着杜月笙打给蝶(杜与是朋友)的电报,化装成小鱼贩找到蝶家的。但她没有想到,蝶的行竟有30箱之多。为了保证人员和货物的安全,她决定把人与行分开走。不料

人是平安抵达曲江了,行却因太显眼被土匪抢走了。

而在蝶他们登船之后,惠敏仍留在联系下一批营救人员,并不知行被抢之事。志皋在听取护送人员的汇报后,立即发电报要求有关人员在沿途设法追查。

蝶发现行丢失后,找到难民救助站,要求志皋赔偿损失。蝶的30多件行中,其实只有几件是她自己的行,绝大部分是帮会头子的阔太太们和国民党高官的小老婆们托蝶捎带的高级走私物资,诸如后方紧缺的昂贵的进口西药、化妆品等。这些东西在购买并不贵,运到出售可以从获暴利。

蝶因代人捎带的货物被劫,担心在那些阔太太面前丢了面子,硬逼着志皋赔偿。志皋只好请杜月笙出面。

说到这些情况,杜月笙对志皋不无抱怨:

“这个志皋真是误事,要不是蝶逼牢,他还自个儿在那硬扛着呢!就凭他手底下那几个虾兵蟹将,有什么本事对付劫匪?就算查到线索又能怎么样?”

戴笠分析说:“行被劫不到一个月,赃物还来不及脱手,查找线索还来得及。”

话虽如此,戴笠也知道,猫走猫道狗走狗道,劫匪的套路军统特工未必能轻易解开,只能试试看。其实他主要在意的不

是行,而是丢失行的人。他对杜月笙说:“这样,我先安排将他们一家接到,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对,还是向当事人了解最直接。蝶一个弱女子,丢失了一家子活命的财物,不知道怎么着急呢!”

于是,戴笠亲自发函邀请蝶一家赴,在蝶欣然接受后,为蝶一家提供了机票。11月24日,蝶一家三口飞抵,住进军统的“豪华宾馆”——漱庐。

漱庐的装修按当时的标准是比较上档次的,也有必要的生活设施,这对一路逃亡身心疲惫的蝶来说,的确是一个休养的好处所。

蝶剧照

几天后,戴笠从罗家湾军统局本部来到漱庐,向蝶夫妇了解行丢失的情况。本来这种事是用不着他亲自出面的,但客人来了主人总该慰问一下,看看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同时,戴笠也确实想亲自了解一下情况,以便向方面布置侦破任务。没想到,蝶一开口大出戴笠所料。她一口咬定是惠敏伙同他人盗劫了她的行。

“有什么根据吗?”

蝶拿不出直接的证据,却有自己的推理逻辑:“是惠敏主动

找上门来提出帮助逃亡的,也是她要把人和行分开的。如果人和行在一起,怎么会发生这种事?”

尽管蝶是戴笠心中的偶像,戴笠对蝶既崇拜敬重,又充满爱慕,但他还是觉得这个分析未免片面。惠敏做的就是营救工作,首先要营救像蝶这样的大名人,怎能不主动找上门去?而30多件行,显然占了抢运难民的位置,好船好位置自然要留给难民而不是行。

更重要的一点,惠敏不是普通人。她是“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泅渡河为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献旗的女“童军”。惠敏是人,生于1915年,自幼在读书,淞沪会战爆发时参加了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在“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的时候,他们40名童子军在夜间冒着生命危险,将各界捐赠的慰问品沿岸用卡车送到路桥北堍东侧,用绳子将一麻袋一麻袋的物品送进四行仓库的侧门。

“八百孤军”战斗到最残酷的时候,惠敏“渡河献旗”,一夜成名。此后,她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到美国出席“世界青年和平第二届大会”,并“周游世界”,“谒见”过多位外国政要,包括罗斯福、荷兰女王、甘地、尼赫鲁等人。

回国后,惠敏曾数次拜见宋美龄。也是在这一时期,戴笠曾在军统局本部特别召见惠敏。说她伙同他人劫财,戴笠无论

如何也不能相信。

而惠敏参加救助工作之前,正在前往美国的途中。她在赴美出席“世界青年和平第二届大会”时,结识了美籍华裔工商巨子国钦,为她在哥伦比亚大学申请了奖学金。可她的赴美旅途刚刚从启程抵达,还没来得及登船,珍珠港事变爆发了,紧接着沦陷,她随着一大批难民逃到,从转往曲江(时省政府所在地),被赈济委员会收容,受志皋邀请参加了赈济会的救援工作。

这样一个不计个人得失的女孩,说她密谋抢劫,谁会相信?但最后戴笠竟然“信”了。财物“失而复得”正如戴笠所料,军统有关外勤单位接到命令后,经过一番秘密走访侦察,一直没有找到蝶行被劫的准确线索。很快,1943年的春节到了。

照例,除夕这天中午局本部聚餐,晚上是一场游艺会。游艺会上戴笠开了“小差”。

在除夕这个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戴笠自然忘不了漱庐的重要客人,他邀请了回国述职的萧勃和刚刚加入军统的外交人才黄天迈及妻子作陪,与蝶一家三口共度除夕。

黄天迈是安次人,生于1907年,父亲是连续供职于前清、北洋、国民政府“三朝”的外交界元老。受父亲影响,黄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