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健骨科病例分享】手肘疼痛一例

【中健骨科病例分享】手肘疼痛一例

【中健骨科病例分享】手肘疼痛一例

展开全文

陈某,女,52岁。

主诉:左手肘部疼痛不适半年,加重月余。

病史:病人因工作原因,需长期握刀剁饺子馅,半年前出现左肘及前臂肿痛,经拉伸和针刀治疗后,局部肿痛消失,唯余在左肘关节伸展状态,肩关节外展、后伸时,肘关节出现牵拉样疼痛。在肘部伸直状态下,肩关节外展三十度、后伸二十度时,肘部疼痛剧烈。

体格检查:左侧肘部无明显压痛点,在肩关节中立位或外力固定患侧肩胛骨时,左肘屈曲、伸展、旋前、旋后功能正常,无不适。左肩关节外展、后伸时手肘疼痛明显,功能受限。

诊断:肩袖肌群劳损

处理:1、拉伸肩袖肌群

2、教患者肩部自我拉伸

结果:由于患者只有做肩关节外展并后伸的动作时,肘部疼痛才明显,而肘局部没有肿胀压痛,我们就考虑是参与肩关节外展、后伸运动的肌肉产生的问题。对肩关节外展、后伸的主动肌群先做拉伸(离心收缩),后做激活强化(向心收缩);而对拮抗肌则以拉伸(离心收缩)。通过调节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平衡,一次治疗后,病人症状基本消失,随访一周无复发。

思考:

这种病症很容易被误诊为网球肘或肩周炎。病人的工作握刀剁馅,需要长时间重复同一肩、肘、腕协调动作,而远端肘、腕功能的完成,必须靠近端肩胛带肌群(稳定肌群)把肩关节稳定住才能完成,长时间的高张力除了损伤前臂、肘部肌肉外,与其毗邻的近端关节亦会连带损伤。当主要矛盾解决后,次要矛盾显现,治疗时就应该以针对这个次要矛盾的病因进行治疗,而不是盯着局部不放。

稳定肌:使身体特定部位成为稳定基座,以便相邻关节活动的肌肉群。

(中健骨科许诗婷、王廷臣整理)

一例植物人促醒后案例分享

一例植物人促醒个案分享 湖南博爱康复医院(湖南省工伤康复中心) 病例简介: 患者某某,男,47岁,脑外伤后意识、认知功能丧失、有睡眠觉醒周期5月转入我院 现病史简介: 2017.3.8高处坠落伤及颅脑,急送入某市人民医院行双侧额颞顶部去骨瓣减压术,昏迷。2017.5.25入某某市中心医院对症支持治疗,呈持续植物状态。期间发生的并发症:继发性癫痫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骨化性肌炎 2017.8.25转入我院神经损伤康复科促醒及康复治疗。 诊断:1.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 持续性植物状态 2.创伤后脑梗死 3.泌尿系感染 4.继发性癫痫 5.压疮Ⅱ度 6.骨化性肌炎 康复评估: 一、PVS评估: 2017.8.26 眼球偶尔有意注视1分,刺激后肢体无运动0分,不能执行指令0分,仅发出哼哼声1分,半流饮食1分,偶有流泪1分,总分4分,持续性植物状态 二、PT/OT/ST评估: 关节活动度,左侧:肩前屈0/110°,外展0/110°;右侧:前屈0/120°外展0/130°,手肘、腕主动活动不能,被动活动无明显受限。左髋屈曲0/35°右髋屈曲0/50°,双膝主动活动不能,被动活动正常。左踝背屈-55°/-50°,右踝背屈-60°/-55°(足下垂挛缩畸形)。四肢肌力:NT。肌张力:四肢肌张力3级。 端坐位及长坐位平衡:NT。 肢体形态:鹰嘴上10cmL/R为22.1/22.3cm,鹰嘴下10cmL/R:21.7/21.8,髌上10cmL/R:32.3/32.4cm,髌下10cmL/R:27.6/27.5cm。 BI评分0分,ADL属完全依赖。 三、康复评估之三 通用ICF评估: 治疗方案简介 一、护理方面:

闭孔内肌生理、损伤与治疗分享

闭孔内肌生理、损伤与治疗分享 前言 周先生于8年前跑步时不慎摔倒后,出现右侧臀部剧烈疼痛。8年来一直走访国内外大小医院,遍寻名医却治疗无果,症状越发加重。经朋友介绍,来到中健骨科。经检查,诊断为“骨盆旋移症并发闭孔内肌损伤”;治疗2个月后,症状明显缓解。 关注我们公众号的朋友应该对骨盆旋移症并不陌生了。那什么是“闭孔内肌”?“闭孔内肌损伤”又是怎么一回事?“闭孔内肌损伤”又该如何治疗呢? 下面我们将为您徐徐道来。 一、基础生理 闭孔内肌,是位于人体骨盆深处的一块细长肌肉。它就像两座山间的铁索桥一样,链接着坐骨与股骨(盆底与大腿)。

它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周围骨面,肌束向后集中成为肌腱,由坐骨小孔出骨盆转折向外,止于转子窝;由L5至S4神经支配。 其主要功能为外旋大腿,坐立位时可使大腿外展。 闭孔内肌是人体大腿“外旋肌群”六兄弟之一。虽然同属于大腿外旋肌群,但闭孔内肌并不像它“著名”的兄弟——梨状肌那样,受到广泛的认识和关注。梨状肌综合症、坐骨神经痛等常见的疾病名称,不单医生就连老百姓都已经耳熟能详了。 二、常见损伤 虽然知名度不高,但其实,闭孔内肌是十分容易损伤的一块肌肉。

因为其“独特”的生理结构以及位置关系,在股骨过度内旋、内收,或突然的闭链状态下髋骨外旋,都有可能对闭孔内肌造成损伤——最典型的例子,应该就是人体突然侧向滑倒,髂骨翼外侧面先行着地,且呈面朝地面的状态。 三、常见症状 当闭孔内肌损伤后,会产生一系列的症状如:臀部、会阴部的疼痛,不能坐或只能以一侧臀部坐;屈髋、内旋、内收动作的受限;甚至会继发影响泌尿生殖系统产生不适或功能异常。 四、常见误区 很多专科医生可能都没有到认识闭孔内肌的重要性,遇到类似的病例时,常常会下“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等诊断,并实施腰部手法治疗/理疗、腰骶部神经封闭/阻滞、甚至针对梨状肌或椎间盘的手术治疗等。 五、治疗方法 我们认为,整复骨盆旋移、拉伸疗法和针对性的等长收缩激活、离心收缩强化训练,是治疗闭孔内肌损伤的很好的方法。 整复骨盆可以首先把肌肉的支撑连接空间关系回归正常位置。拉伸疗法,可使保护性痉挛而过度收缩的闭孔内肌得到的松解。等长收缩对抗训练,可激活未受损伤的闭孔内肌肌束和其他外旋肌重新参与工作,减轻受损肌束张力。离心收缩对抗训练,使闭孔内肌的肌束、肌丝重新排列并得到强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自我修复,提高肌肉质量,恢复并强化闭孔内肌的生理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