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环境保护法》下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融资新模式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下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融资新模式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下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

发展融资新模式研究

随着《环境保护法》的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在此环境背景下,绍兴地区的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

现企业转型发展和融资,成为了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产业源远流长,发展历史悠久,产业链条完整,具有产品品种多、市场广、技术含量高等优势。但是,传统纺织印染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

不容忽视,如污染排放、资源浪费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

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需要走向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转型之路。

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绍兴地区的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需要遵守新的环保法规,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强化环保意识,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印染企业可以采用节水、节能、减排等环保技术,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同时,印染企业可以推行闭路反复利用、生态零排放等绿色工艺,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把污染物转化为资源。

此外,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需要与传媒、金融等行业合作,实现融资新模式。传媒行业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宣传环保形象、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加

用户信任。而金融行业可以提供各种融资方式,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例如,印染企业可以通过公司债券等融资方式,为环保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对符合国

家环保政策规定的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

总之,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新《环境保护法》的全面实施,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需要顺应形势,走向环保型转型之路。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推广环保工艺,实现

资源节约,降低排放,减轻环境负担,同时通过与传媒、金融等行业合作,实现融资

新模式,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浙江省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2-10

《纺织染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送审稿) 编制说明 2014年2月

目录 1、项目背景 (1) 任务来源 (1) 工作过程 (1) 2、纺织染整行业概况 (4) 我省纺织染整行业概况及分布 (4) 纺织染整行业相关政策、标准 (6) 3、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分析 (10) 纺织染整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隐患 (10) 现行国家标准不能满足我省行业环境监管的需求 (10) 纺织染整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需求 (11) 4、总体思路、编制原则与技术路线 (12) 总体思路 (12) 编制原则 (12) 技术路线 (13) 5、纺织染整行业产排污及污染防治技术分析 (14) 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 (14) 原辅料分析 (14) 工艺流程、产排污节点及污染特征 (23) 行业产排污现状 (30) 行业污染防治技术 (38) 5.3.1目前常用的定型机废气处理技术 (38) 5.3.2清洁生产工艺 (40) 5.3.3无组织废气 (41) 5.3.4工程实例 (41) 6、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45) 标准适用范围 (45) 标准结构框架 (46)

术语与定义 (46) 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47) 6.4.1指标筛选原则 (47) 6.4.2污染物控制项目 (47) 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相关标准的比较 (49) 6.5.1颗粒物 (49) 6.5.2染整油烟 (51) 6.5.3臭气浓度 (52) 苯系物 (53) 苯 (59) 甲醛 (60) 甲醇 (61) 氯乙烯 (62) 二甲基甲酰胺(DMF) (63) 挥发性有机物(VOCs) (63) 无组织排放要求 (66) 指标限值汇总 (66) 7、与国家标准的比较 (68) 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68) 本标准与相关标准的比较 (68) 8、达标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70) 技术可行性分析 (70) 经济可行性分析 (71) 社会和环境效益 (72) 9、标准征求意见情况 (74) 10、附表 (75)

新《环境保护法》下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融资新模式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下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 发展融资新模式研究 随着《环境保护法》的不断完善,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在此环境背景下,绍兴地区的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实 现企业转型发展和融资,成为了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产业源远流长,发展历史悠久,产业链条完整,具有产品品种多、市场广、技术含量高等优势。但是,传统纺织印染产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 不容忽视,如污染排放、资源浪费等,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因此, 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需要走向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转型之路。 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绍兴地区的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需要遵守新的环保法规,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强化环保意识,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印染企业可以采用节水、节能、减排等环保技术,减少废水、废气的排放。同时,印染企业可以推行闭路反复利用、生态零排放等绿色工艺,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把污染物转化为资源。 此外,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需要与传媒、金融等行业合作,实现融资新模式。传媒行业可以有效地帮助企业宣传环保形象、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增加 用户信任。而金融行业可以提供各种融资方式,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融资支持。例如,印染企业可以通过公司债券等融资方式,为环保投入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对符合国 家环保政策规定的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 总之,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新《环境保护法》的全面实施,传统纺织印染企业需要顺应形势,走向环保型转型之路。通过引入先进技术、推广环保工艺,实现 资源节约,降低排放,减轻环境负担,同时通过与传媒、金融等行业合作,实现融资 新模式,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支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新《环境保护法》相关修改解读一

新《环境保护法》相关修改解读一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修改提示: 本条是关于立法目的的规定。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是环保法的直接目的;保障公众健康是环保法的根本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我国新时期的发展观和基本理念,是对修订前的环境保护法的重大修改。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修改提示:

本条是关于环境定义的规定。本法对环境作广义理解,环境是 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第三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 的其他海域。 修改提示: 本条是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本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我国行使国家主权的空间,包括我国的领陆、领水、领空;也包括延伸意义的领域,如驻外使馆;还包括在境外的飞行器、停泊在境外的飞行器、船舶。根据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包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根据本规定的适用范围,任何外国人、外国组织在中国从事各 种活动,也要遵守本法的规定,不得损害环境、破坏生态。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实施现场检查的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被检查者保守商业秘密。 修改提示: 本条是关于环保执法主体和现场检查制度的规定。此次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在法律中明确了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享有现场检查权;同时,将被检查的单位由“排污单位”修改为“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有必要强调的是,环保部门委托环保监察机构行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权时,不论环境监察机构的性质如何,它依据委托行使职权的性质属于行政执法性质。

新《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综合解读

新《环境保护法》四个配套办法综合解读 一、按日计罚 (一)法律依据:第五十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 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 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该条款就是说,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当地环境污染状况的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的需要,在“违法排放污染物”的情形之外,规定其他环境违法行为适用按日连续处罚。比如《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规定“未批先建”可以进行按日计罚。 (二)适用范围: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者)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的,适用本办法。由于环境监察部门属于委托执法机构不属于法律授权部门,具体操作可以解释为由行政机构决定、环境监察人员现场实施。 (三)适用情形: 与新环保法同步实施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明确提出,对5种违法排污行为可实施按日处罚,这5种违法行为包括: 1、超标超总量: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或地方对污染物排入环境的浓度的限量规定;总量控制指标则是国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环境质量要求推算出达到该目标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目前我国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 2、逃避监管: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

(新广发〔2015〕32号)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新广发〔2015〕32号 消息来源:中税网https://www.doczj.com/doc/3619211296.html,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局、财务局,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出版局: 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出版业实际情况,现就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出版方式、提高出版效能,进一步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进一步提高出版业的影响力传播力和竞争实力,推动出版业更好更快发展。 2.基本原则。必须始终坚持党管出版,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贯穿到出版融合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自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正确处理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关系,以传统出版为根基实现并行并重、优势互补、此长彼长;坚持强化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理念观念、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生产方式创新;

坚持一体化发展,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实现出版资源、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坚持内容为本技术为用、内容为体技术为翼,运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坚持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 3.工作目标。按照积极推进、科学发展、规范管理、确保导向的要求,立足传统出版,发挥内容优势,运用先进技术,走向网络空间,切实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深度融合,实现出版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的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传播体系和管理机制。力争用3-5年的时间,研发和应用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确立一批示范单位、示范项目、示范基地(园区),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出版机构,建设若干家具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出版传媒集团。 二、重点任务 4.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始终坚持贴近需求、质量第一,严格把关、深耕细作,将传统出版的专业采编优势、内容资源优势延伸到新兴出版,更好发挥舆论引导、思想传播和文化传承作用。探索和推进出版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建立选题策划、协同编辑、结构化加工、全媒体资源管理等一体化内容生产平台,推动内容生产向实时生产、数据化生产、用户参与生产转变,实现内容生产模式的升级和创新。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综合运用多媒体表现形式,生产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和多终端传播的出版产品。强化用户理念和体验至上的服务意识,既做到按需提供服务、精准推送产品,又做到在互动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不断增强用户的参与度、关注度和满意度。 5.加强重点平台建设。整合、集约优质内容资源,推动建立国家级出版内容发布投送平台、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发布平台、出版产品信息交换平台、国家数字出版服务云平台、版权在线交易平台等聚合精品、覆盖广泛、服务便捷、交易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纺织工业发展规划(2016 —2020 年)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 际化新优势的产业,是科技和时尚融合、生活消费与产业用 并举的产业,在美化人民生活、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 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等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纺织工业规模效益稳 定增长,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明显提升,在全球纺织产业中地位进一步巩固。“十三五”时期,是我 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建成纺织强国的冲刺 阶段。为促进纺织工业转型升级,创造竞争新优势,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编制本规划。 一、现状和形势 (一)“十二五”发展成效 1. 规模效益稳定增长。“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纺织 企业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分别增长 8.5%、9.2%和11.5%,2015 年主营业务收入70714 亿元,利润总额3860 亿元;全行业纺织纤维加工量年均增长 5.1%,

2015 年达5300 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总量50%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年均增长 6.6%,2015 年达到2912 亿美元,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世界同类贸易的比重比“十一五”末 提高 3.1 个百分点。 2. 结构调整持续深入。2015 年,服装、家纺、产业用纺 织品纤维加工量比重由2010 年的51:29:20 调整为46.6:28. 1:25.3 ;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中化纤比重达84%,比2010 年提高14 个百分点;纺织品服装出口一般贸易比重由2010 年的74%提高到2015 年的76.9%;出口市场进一步多元化,新兴 市场份额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营业务 收入占全国比重达到23.2%,比2010 年提高 6.4 个百分点。“十二五”期间,我国纺织服装企业海外投资步伐持续加快, 纺织工业技术、标准、产能、设计、品牌、营销渠道等国际 合作全面开展。 3. 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14 年,大中型纺织企业研究与 试验(R&D)经费支出257 亿元,比2010 年增长81%,研发投入强度为0.67%;有效发明专利数5381 件,是2010 年的8.6倍。“十二五”期间,人均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0%左右;16 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筒子纱数字化自 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碳纤维、 间位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海洋生物基纤维等实现技术突破; 信息化集成应用及智能制造形成若干试点示范。

浙江省科技服务业集聚、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浙江省科技服务业集聚、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 绿色创新的重要性 - 浙江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和环境规制的发展概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 国内外绿色创新相关研究的发展概况 - 与本研究相关的前人研究的文献综述 三、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 理论框架的构建(包括科技服务业集聚、环境规制、绿色创新等理论) - 研究假设的构建 四、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研究方法(包括实证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 - 数据来源(包括浙江省科技服务业相关数据、环境规制相关数据等) 五、绿色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 绿色创新效率的测量方法 - 实证分析结果的描述和解读 六、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 - 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创新效率的理论模型 - 实证分析结果的描述和解读

七、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 - 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理论模型 - 实证分析结果的描述和解读 八、浙江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综合影响 - 浙江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综合效应的理论模型 - 实证分析结果的描述和解读 总结和结论 - 研究结果的总结和结论 - 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严重化,绿色创新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不断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绿色创新,并将环保理念融入其经营策略中。绿色创新不仅能够带来环境效益,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浙江省是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先行者,其中杭州市更是被誉为“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看门人”。同时,浙江省也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法规的实施也较为严格。因此,浙江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和环境规制在绿色创新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本次研究将探讨浙江省科技服务业集聚和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推动浙江省绿色创新的发展,为其他地

新《环境保护法》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已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该法规对企业的环境保护要求更加严格,对企业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将以新《环境保护法》为切入点,探讨企业受该法规影响的具体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企业、影响、对策 正文: 一、新《环境保护法》对企业的影响 1.加强环境压力测试 新《环境保护法》要求地方政府对新建项目进行环境压力测试,企业在申请环评前必须完成环境压力测试并提交相关报告。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加关注自身的环境影响,同时面临更加严格的审批程序。 2.加大环保罚款力度 新《环境保护法》提高了环保罚款的上限,同时明确规定了环保罚款的计算标准。企业如果对环保事故负有责任,将面临更加严重的罚款及其他法律后果。 3.强化企业环境保护责任

新《环境保护法》鼓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环保措施,同时规定企业必须对其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并承担相关环保责任。企业需要认真履行环保责任,积极采取环保措施,确保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 二、应对新《环保法》的对策 1.完善环境管理制度 企业需要建立完整的环境管理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减排计划,并投入资金改造设备,提高公司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质消耗和排放量。 2.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企业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感。同时,企业也需要积极培训环保人员,提高环保技术水平。 3.加强企业自律管理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经营情况,加强内部自律管理,建立环保管理机制和日常监管制度。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结论:

新《环境保护法》下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融资新模式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下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转型发展 融资新模式研究 摘要: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对传统纺织印染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浙江省绍兴地区这样集聚了众多纺织印染企业的地方。本文通过对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的调研和案例分析,提出了一种转型发展融资新模式,旨在帮助这些企业在环保压力下完成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关键词:环境保护法,传统纺织印染,转型发展,融资新模式 正文: 一、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的制造业产业链逐渐被拆分和重构。其中,纺织印染行业不仅是制造业领域的重要产业,而且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转型升级产业。然而,纺织印染行业在自然资源的消耗、环境污染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近年来,大力推行新环保法,多地纷纷对实施环保规定进行调整。此外,互联网金融、众筹等新兴金融模式的逐渐普及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因此,如何协调纺织印染企业的发展与环保要求,成为了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面临的困境

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行业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产品陈旧,技术水平不高,无法适应市场需求。此外,纺织印染工艺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和能源的高消耗、毒性物质易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何解决环保压力所带来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问题,成为了绍兴地区传统纺织印染集聚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转型发展融资新模式分析 (一)建立绿色生产线 针对传统纺织印染行业所存在的环保压力,可以建立绿色生产线,从源头控制污染,采取节能减排、环保技术、养生透气的新型材料等技术手段,将企业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限制在环保法规要求之内,推动传统行业的绿色转型。 (二)拓展绿色金融渠道 传统纺织印染企业为了完成环保升级,必须有资金的支持。此时,可以考虑向金融机构融资,但由于行业特殊性,传统金融机构通常难以接纳,因此,建立绿色金融渠道,以诸如线上众筹、另类融资等方式,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向这些企业流入,提供新的融资支持渠道。 (三)建立专业金融服务平台 针对传统纺织印染企业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融资难题,可以

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低碳经济环境下纺织印染行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纺织印染行业是高污染行业之一。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减排、降耗的大环境下,其行业改革发展动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面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暖、开展可持续经济设计的重要保障。传统纺织印染行业也迫切需要转变行业发展模式,以适应低碳经济标准。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以及在纺织印染行业推进低碳经济改革的意义。碳经济、纺织印染行业、印染行业 1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理念是立足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等一系列措施,实现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目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因此,从这个角度看,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现代经济模式,更是缓解能源危机和全球变暖的战略。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低碳经济的内涵也在经济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拓展,涵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方面。一方面,通过政策创新,科技创新以改革、完善制度等方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的低碳经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生产行业高耗能、低产出的市场模式受到诟病。相比之下,低碳经济更注重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2)低碳经济有利于清洁发展模式的实施。传统生产行业以化石原料为主要能源,碳排放量高;但是,在低碳经济模式下,一方面需要控制化石能源的消耗,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力发展研发清洁能源技术和产品,积极推广应用,平衡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的关系。(3)低碳经济模式下,除了依靠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企业提高意识和投入更多技术研发资金外,还需要老百姓的支持,改变过去高低碳生活模式和消费理念,让低碳模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2 纺织印染行业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绿色经济发展理念需要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低碳经济的概念不仅指低排放标准,还包括建立低污染治理体系。 2.1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节能减排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借助先进技术和装备,全面提升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促进产品开发,提高面料的质量和稳定性,提高面料的档次和附加值,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 2.2 提高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

绿色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转型研究

绿色发展背景下的企业转型研究 随着人类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逐渐浮现,人们 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增长的理念。从产业层面来看,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主要的参与者,其发展和转型也受到了这一理念的影响。本文将讨论绿色发展背景下企业转型的必要性和实践方法。 一、绿色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绿色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它对于保 障人类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是保障人们生存和健康的前提条件,而绿色发展则是人类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 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也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传统经济发展与 环境破坏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地区。在这些地区,过度开采矿物和其他资源、随意排放污染物、疏忽地处理废弃物等行为已经导致水体、大气和土壤的严重污染,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绿色发展理念的出现,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这些负面影响,还可以优化资源利用、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二、企业转型的必要性 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企业在实现绿色发展理念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控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通过改变产品生产过程的方式,企业可以采用更加精细和节约的方法去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绿色发展还可以促进企业形象的提升。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企业也是一 种重要的文化商品,其形象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通过实现绿色发展并证明自身环保理念的执行力,企业不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品牌信赖度,还可以向消费者传递环保理念等信息。

新时期环保新政下印染行业的环保对策

新时期环保新政下印染行业的环保对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印染行业在新时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环 保压力。近年来,环保新政的不断出台和严格实施,印染行业面临着更加严格的环保要求 和监管。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印染行业的环保工作,成为了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 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环保对策。 一、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印染工艺 在新时期,印染行业要加强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印染工艺。通过技术创新,可以降低 印染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环保型染料和助剂、先进的印染技术等,可以实现印染生产的绿色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印染企业还应加强绿色印染工艺的研发和应用,推广绿色印染工艺,逐步淘汰落后的 传统印染工艺,推动整个行业向绿色发展方向迈进。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实现印染行 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严格控制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印染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印染行 业要严格控制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印染企业应重视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和排放,建 立健全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系统,确保排放达标。还应加强对环境污染物的监测,确 保环境污染物排放达标,不影响周边的环境质量。 印染企业还应加强对环保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只有通过严 格控制排放,才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 三、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印染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印 染行业要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印染企业应加强能源节约,鼓励采用清洁能 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还应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和利用,推动原材料的循环利用,减少原材料的浪费。 印染企业还应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推广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废物的资 源化再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印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环保意识,推动企业自律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路径与模式研究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路径与模式研究 一、引言 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普遍增长的同时,环境问题逐渐凸显,给人类生存 和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因此,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路径与模式,旨在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二、了解经济发展的需求 经济发展是指社会的物质财富的生产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分配扩大。传统的经济 发展模式追求高速增长,但忽视了环境的承载能力。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我们需要了解社会经济的需求和资源状况,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三、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旨在维护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 境问题的严重性已经被广泛认识到,包括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态系统破坏等。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是我们对后代负责任的表现。 四、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较大,包括过度消耗资源、能源利用效 率低下、污染排放等。这些问题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环境的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阻碍。 五、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探索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旨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它强调经济的可持续性、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提倡绿色发展、低碳经济

和循环经济等新模式。通过推动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实现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环境的持续改善。 六、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它 倡导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改变,通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不仅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还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七、低碳经济的推动 低碳经济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来实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它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推动能源转型,减少碳排放,实现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还可以刺激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八、循环经济的实践 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利用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废弃物,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它主张将废物变废为宝,通过回收利用和再制造等措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循环经济不仅有助于减少资源消耗,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九、政府与企业的合作 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新路径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制定相 关政策和法规,提供经济激励和技术支持,引导企业实施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企业应加强环境管理和责任意识,积极推动绿色生产和创新,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十、总结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寻找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的新路径和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等

重磅丨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十二条”详解

重磅丨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十二条”详解展开全文 关于进一步明确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简称“新《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现进一步明确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如下: 依法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和危害,损害应担责;遵守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要求;严格按照排污许可证排污,不得超标、超总量;规范排污方式,严禁通过逃避监管方式排污;全面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安装使用监测设备并确保正常运行;积极配合环保监管部门人员接受现场检查;主动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环境保护税);全面如实公开排污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履行环境风险防范责任;依法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和举证责任,稳妥处理厂群关系(详见附件)。以上“十二条”为排污企业主要应承担的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另有明确规定的其它责任或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后有新规定的,按其执行。 各企业要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做到“十二条”上墙公示,按照环保规范要求,加强内部管理,增加资金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确保依法达标排放,防止污染和危害,接受社会群众监督。 各地政府和相关环境监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宣贯工作要落实到每家排污企业。按照打造全省“执法最严、服务最优”地市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督促排污企业落实整改,切实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从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有效促进合法规范企业可持续发展。 附件: 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十二条”详解

一、依法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和危害,损害应担责。 新《环境保护法》第6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如果造成损害,应该承担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新《环境保护法》第42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对于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32、53条分别规定了国家实行申报登记制度。第55条规定,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第57条,从事收集、贮存、处置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从事利用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向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经营许可证。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经营活动。 如果排污者未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和危害,比如环保设施运行出问题不及时检修、除尘设备老化不及时更换等,就可能超标超总量排污,还有可能给周边环境及生命财产造成污染损害,造成一定损害结果。违法排污和超标超总量排污可能被查封、扣押排污设施、设备,处以罚款,责令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责令限产、停产整治,甚至拘留相关责任人,直至责令停业、关闭。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犯罪。 依据新《环境保护法》第64条规定,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

浙江省纺织业转型发展之路的思考

浙江省纺织业转型发展之路的思考 1. 引言 1.1 浙江省纺织业的发展现状 浙江省纺织业作为中国传统的优势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发展经验。近年来,浙江省纺织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浙江省纺织业产值规模巨大,产品种类繁多,涵盖纺织原料、纺织品、服装等多个领域。 浙江省纺织业以其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出口量居全国前列。浙江省纺织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浙江省纺织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压力增大、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这些都对纺织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浙江省纺织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快速发展后,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是浙江省纺织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市场营销策略的转变,加强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共赢发展。 1.2 浙江省纺织业面临的挑战

浙江省纺织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激烈、产能过剩、环 境保护压力增大、技术升级需求等方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 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纺织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同行业的 挑战。由于长期以来纺织业资源过剩,导致了产能过剩的局面,一些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环境保护压力增大,要求企业节能减排,采取绿 色生产方式,而一些传统纺织企业环保设施较为薄弱,需要加大环保 投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对产品品质、技术含量等方面的要 求越来越高,因此纺织业亟需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浙江省纺织 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需要通过转型升级来应对这些挑战。 2. 正文 2.1 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创新是浙江省纺织业转型发展中至关重要的 一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竞争的加剧,传统的纺织生产 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浙江省纺织业必须进行产业 结构升级,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结构升级是浙江省纺织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引进先 进生产设备和技术,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断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浙江省纺织业必须加 大科研投入,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和试题答案

新《环境保护法》试题及答案 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个小题,共30分,每个小题1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新环保法明确规定,本法自起施行。每年6月5日为。(C ) A、2014年10月1日;联合国环境日 B、2014年11月1日;世界环境日 C、2015年1月1日;环境日 D、2015年1月1日;世界环境日、 2.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中规定,禁止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的。(ABC) A、技术; B、设备; C、材料和产品; D、工艺; 3.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损害担责的原则。(ACD) A、预防为主; B、防治结合; C、综合治理; D、公众参与; 4.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CD ) A、社会教育机构; B、职业技术学校等; C、教育行政部门; D、学校; 5.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和负责。(BC ) A、科学性; B、真实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6.新环境保护法第十六条中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根据和,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AB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B、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C、国际环境质量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协会标准; 7.国家采取财政、税收、价格、政府采购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等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ABC) A、环境保护技术装备; B、资源综合利用; C、环境服务; D、环境保护研发;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和,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AC )

EOD项目最新申报要点及投融资模式简析

EOD项目最新申报要点及投融资模式简析 目录 一、定义 (2) 二、实施EOD模式必要性和意义 (3) 三、EOD模式的优势 (3) 四、EOD模式相关政策文件 (4) 五、EOD模式试点申报要求 (6) 六、EOD项目申报前期准备和申报流程 (8) 七、EOD适宜的项目应用领域 (9) 八、EOD项目的三大落地方式 (11) 1、PPP (11) 2、ABO (11) 3、“流域治理+片区开发” (11) 九、EOD融资筹措方式 (11) 十、EOD项目回报资金来源及路径 (13) 十一、相关注意事项及建议 (14) 十二、EOD项目案例分享 (15) (一)蓟运河(蓟州段)全域水系治理、生态修复、环境提升及产业综合开发EOD项目 (15) (二)云南滇中新区小哨国际新城 (16)

一、定义 EOD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持,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具体来看,包含三个核心要点,一是“融合”:肥瘦搭配,推进公益性生态环境治理与关联产业开发项目有效融合。二是“一体”:一个市场主体统筹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作为整体项目一体化推进,建设运维一体化实施。三是“反哺”:在项目边界范围内力争实现项目整体收益与成本平衡,减少政府资金投入。 EOD模式运行机制图

二、实施EOD模式必要性和意义 实施EOD模式是践行“两山”理念,加强生态环保投融资,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探索。 (一)EOD模式是实现发展和保护融合共生的重要方式。通过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创新,以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产业开发价值,以产业收益反哺生态环境治理,实现发展和生态保护融合共生。 (二)EOD模式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产品品质,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产业增值溢价,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式。 (三)EOD模式是加强生态环保投融资的关键举措。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由公益性项目转变为具有开发价值的经营性项目,为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创造条件,实现多元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三、EOD模式的优势 1、国家开发银行等按照独立审贷、精准施策、市场化运作和风险可控原则,选择符合信贷条件的试点项目,在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非绝对)。 2、根据项目所属行业,市场化主体资信评级、还款资金来源、信用结构等因素,给予优惠利率、延长贷款期限等信贷支持。

新修订201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

新修订2014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知识 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法是那年制定的。() A 、1984 年 B 、1989 年 C 、1990 年 D 、1996 年 2.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自起施行。() A 、2014 年 6 月 1 日 B 、2014 年12 月31 日 C 、2015 年 1 月 1 日 D 、2015 年12 月31 日 3. 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项。() A 、基本国策 B 、政策 C 、方法 4. 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 、县级 B 、县级以上 C 、地市级 D 、省级 5.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环境影响评价 B 、环境监察 C 、环境监测 D 、环境监理

6.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A 、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刑事责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 、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D 、刑事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7. 新《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指。() A 、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 B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 C 、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D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8.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 、责令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整改 B 、公开进行通报批评 C 、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D 、责令停产整顿 9. 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应当采取措施,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A 、重点排污单位 B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D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