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检察院督促综合保护浙东运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检察院督促综合保护浙东运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检察院督促综合保护浙东运

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文章属性

•【案由】XX(行政行为)公益诉讼

裁判规则

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为抓手,积极推动行政机关系统保护,综合治理。同时,注重建立上下游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实现运河保护长效治理。

正文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检察院督促综合保护浙东运河环境行政公益

诉讼系列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综合性保护跨区域司法协作外来生物

【基本案情】

浙东运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贯通于西晋,兴盛于唐代,于南宋时成为重要的航运河道。浙东运河河面、河堤处违章搭建以及垃圾非法倾倒严重;沿岸居民污水直排屡屡发生;沿线古纤道、太平桥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受毁损未及时修缮;沿河古树受白蚁蛀蚀未进行除害;电捕鱼、“地笼”捕鱼等非法捕捞行为以及外来生物福寿螺泛滥成灾,已严重破坏水系生态环境。

【调查和督促履职】

2019年12月,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检察院针对浙东运河文化遗产、生态环

境、航运及行洪安全等情况,依托绍兴河长通APP信息联动平台、12345政务信息平台,结合网格化管理机制,实时收集相关线索,并借助水上执法艇巡查、无人机巡航等方式进一步排查核实,共发现线索57条。为实现浙东运河的上下游跨区域司法协作,2020年4月6日,柯桥区检察院牵头,杭绍甬共六地检察机关签订《关于建立萧柯越虞余江检察机关保护浙东运河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六地检察机关在各交接区域联合巡查11次,发现和相互移送线索30余条。

2020年1月至10月,柯桥区检察院针对垃圾倾倒、违建、污水直排、非法捕捞的线索调查情况,以提出检察建议、磋商、圆桌会议等方式督促职能单位履职。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市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柯桥区农业农村局以及各镇街积极履职,共计清除沿河各类垃圾7600余吨,设置监控6个,查处非法倾倒垃圾9起,作出行政处罚5起;拆除企业不当取水管构筑物、废弃水塔、沙运设备、自建房等违建37处,涉及面积8500多平方米;修复沿岸居民破损污水管11处;收缴电捕工具3套、各类“地笼”378个,增殖放流180余万尾。

2020年3月27日,柯桥区检察院针对古纤道等文物受损的调查情况,向市柯桥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提出检察建议。该局立即组织专家勘察现场,针对石板断裂、塌陷等问题多次研讨修缮方案层报上级部门。经反复论证,最终对浙东运河受损的6处文物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对5处附属设施进行提档升级。4月1日,柯桥区检察院针对巡查中发现的沿岸古树保护不善问题,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柯桥分局提出检察建议。该局联合白蚁防治部门对古树进行除蚁、复壮,使得运河沿岸9棵古树焕发新颜,养有所依。

2020年6月17日,柯桥区检察院针对外来生物福寿螺破坏水系生态环境的调查情况,依托行政和检察机关联席会议,开展了“守护‘美丽河湖’暨福寿螺专项清剿启动宣传会”,镇街、职能单位、“微动力”等志愿者组织共300余人参加了宣传会。2020年10月底,累计清除福寿螺(卵)七万余公斤。

2020年11月,柯桥区检察院经与市柯桥区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柯桥区旅游发展集团协调沟通,并聘请文物、水利、环保等专家,在太平桥公园建成浙东运河保护公益诉讼创新实践基地,成为浙江省检察院首批认定的创新实践基地,为全面深入宣传大运河公益保护提供了有效物质载体。

法院评论

【典型意义】

检察机关依托河长通APP等智慧科技手段,结合水上执法艇巡查等方式摸排核实线索,以不同方式分类督促各个职能单位有效履职,加强对大运河的协同全方位保护。在办案过程中,检察机关始终秉承系统保护理念,紧紧围绕大运河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有效地开展综合性保护,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的健康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同时,通过建设公益诉讼创新实践基地,提升公众对大运河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检察院督促综合保护浙东运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检察院督促综合保护浙东运 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文章属性 •【案由】XX(行政行为)公益诉讼 裁判规则 检察机关主动融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公益诉讼检察监督为抓手,积极推动行政机关系统保护,综合治理。同时,注重建立上下游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实现运河保护长效治理。 正文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检察院督促综合保护浙东运河环境行政公益 诉讼系列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综合性保护跨区域司法协作外来生物 【基本案情】 浙东运河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贯通于西晋,兴盛于唐代,于南宋时成为重要的航运河道。浙东运河河面、河堤处违章搭建以及垃圾非法倾倒严重;沿岸居民污水直排屡屡发生;沿线古纤道、太平桥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受毁损未及时修缮;沿河古树受白蚁蛀蚀未进行除害;电捕鱼、“地笼”捕鱼等非法捕捞行为以及外来生物福寿螺泛滥成灾,已严重破坏水系生态环境。 【调查和督促履职】 2019年12月,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检察院针对浙东运河文化遗产、生态环

境、航运及行洪安全等情况,依托绍兴河长通APP信息联动平台、12345政务信息平台,结合网格化管理机制,实时收集相关线索,并借助水上执法艇巡查、无人机巡航等方式进一步排查核实,共发现线索57条。为实现浙东运河的上下游跨区域司法协作,2020年4月6日,柯桥区检察院牵头,杭绍甬共六地检察机关签订《关于建立萧柯越虞余江检察机关保护浙东运河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六地检察机关在各交接区域联合巡查11次,发现和相互移送线索30余条。 2020年1月至10月,柯桥区检察院针对垃圾倾倒、违建、污水直排、非法捕捞的线索调查情况,以提出检察建议、磋商、圆桌会议等方式督促职能单位履职。绍兴市生态环境局柯桥分局、市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柯桥区农业农村局以及各镇街积极履职,共计清除沿河各类垃圾7600余吨,设置监控6个,查处非法倾倒垃圾9起,作出行政处罚5起;拆除企业不当取水管构筑物、废弃水塔、沙运设备、自建房等违建37处,涉及面积8500多平方米;修复沿岸居民破损污水管11处;收缴电捕工具3套、各类“地笼”378个,增殖放流180余万尾。 2020年3月27日,柯桥区检察院针对古纤道等文物受损的调查情况,向市柯桥区文化广电旅游局提出检察建议。该局立即组织专家勘察现场,针对石板断裂、塌陷等问题多次研讨修缮方案层报上级部门。经反复论证,最终对浙东运河受损的6处文物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对5处附属设施进行提档升级。4月1日,柯桥区检察院针对巡查中发现的沿岸古树保护不善问题,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柯桥分局提出检察建议。该局联合白蚁防治部门对古树进行除蚁、复壮,使得运河沿岸9棵古树焕发新颜,养有所依。 2020年6月17日,柯桥区检察院针对外来生物福寿螺破坏水系生态环境的调查情况,依托行政和检察机关联席会议,开展了“守护‘美丽河湖’暨福寿螺专项清剿启动宣传会”,镇街、职能单位、“微动力”等志愿者组织共300余人参加了宣传会。2020年10月底,累计清除福寿螺(卵)七万余公斤。

检察机关大运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办案典型案例

检察机关大运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办案典型案例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布日期】2021.06.04 •【分类】其他 正文 检察机关大运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办案典型案例 2021年6月4日 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 1.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检察院诉某公司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 2. 江苏省沛县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京杭大运河违建码头行政公益诉讼案 3. 天津市静海区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大运河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系列案 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 4. 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大运河沿岸谢馥春旧址行政公益诉讼案 5. 安徽省濉溪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大运河淮北段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

6.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大运河金口新河故道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 7.河北省沧州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谢家坝行政公益诉讼案 8.山东省临清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大运河国家重点文物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 9.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隋唐大运河陈留段文物遗迹行政公益诉讼案 10.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大运河水工遗存“斗门老闸”行政公益诉讼案 公共安全保护 11.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大运河水上交通安全行政公益诉讼案 其他 12.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检察院督促综合保护浙东运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13. 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检察院督促综合整治大运河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系列案

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检察院诉某公司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关键词】 民事公益诉讼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源头治理一体化办案 【要旨】 检察机关依托一体化办案机制,对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同时将案件办理与服务企业相统一,督促企业加快排污处理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源头解决水污染问题,保护大运河生态环境。 【基本案情】 2019年3月下旬至2019年4月2日,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某公司污水处理站负责人沈某某为降低该公司排放污水中污染物总氮浓度,以逃避环保部门监管,指使污泥操作工王某某、佘某某等人采用轮流定时关闭或打开污水站标排口的污水出水口阀门以及清水管道阀门的方式,干扰在线自动监测设备自动取水样,并排放总氮等污染物浓度超标的污水2万余吨至厂区北侧河道中,该河道直通京杭大运河。经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评估,某公司污染环境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费用为595155元至618130元之间,鉴定评估费用90000元。 【调查核实】 浙江省德清县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发现线索后,立即向浙江省湖州市检察院移送。湖州市检察院经过分析研判,认为该案案情重大疑难复杂,遂启动两级检察机关一体化办案机制,围绕某公司的污染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损害等方面展开调查、核实、取证工作。检察机关于2019年8月15日对某公司环境污染案启动民事公益

杭州法院发布2020年度环境资源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杭州法院发布2020年度环境资源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21.06.03 •【分类】其他 正文 杭州法院发布2020年度环境资源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 杭州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不断深化生态环境司法治理的杭州实践。在第50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杭州法院发布环境资源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坚持人民至上、生态优先、系统治理和最严密法治,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司法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伪造资质,违法回收并露天焚烧装修废物,触犯三罪 被告人郑某某污染环境案 【基本案情及裁判结果】

被告人郑某某以非法获利为目的,在明知是危险废物且没有处置资质的情况下,采取私刻公章,编造危险废物处置联单等虚假资料的方式,以每吨3000-3700元不等的价格,多次回收浙江某装饰有限公司、布业公司的废胶水、沾染过废胶水的布料、包装桶、装有废胶水的塑料桶、铁桶等废物,并运至淳安县临岐镇夏中村瑶源自然村等地,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进行露天焚烧,非法处置共35余吨,涉案金额达11.04万元。焚烧期间被人发现,后郑某某将剩余废胶水桶运走并丢弃在淳安县老潭唐线文昌垃圾填埋场山脚下。 淳安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郑某某违反国家规定,倾倒、处置有毒物质共计35余吨,涉案金额达 11万余元,严重污染环境,且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伪造公司、企业印章,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伪造公司、企业印章罪,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52000元。宣判后,郑某某未提出上诉,公诉机关未提起抗诉。 【典型意义】 因处置危险废物的要求、成本较高,一些不法分子为非法获利,舍身犯险,通过私刻公章,编造虚假资料的方式假冒有处置资质者,向生产企业收取较高处置费用,回收危险废物后,却不按规定处置,随意焚烧、丢弃,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于这类行为,应依法严厉打击,充分评价其私刻公章的行为、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行为,进行数罪并罚,且不得适用缓刑。本案的判处,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置企业、个人也敲响了警钟,应当严格按照法定要求、处置标准处理严重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 电击捕鱼,14千克渔获物判赔9090元

浙江法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浙江法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2018.06.05 •【分类】新闻发布会 正文 浙江法院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 1、被告人张某二、张某生、罗某明、任某芳、任某刚、张某污染环境案 【基本案情】 张某二经罗某明介绍,与浙江鑫晟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设的污泥处理中心负责人任某芳签订协议,约定将该污泥处理中心的污泥有偿交由张某二制砖处置利用。此后,任某芳与任某刚在明知污泥未经有效处理的情况下,运送给张某二。张某二、罗某明与张某生谈妥由张某生提供给长兴县泗安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制砖使用。张某二安排张某与罗某明一同前往高速路口接收运输污泥的货车以及污泥利用处置转移联单,张某生负责接收污泥并在现场指挥倾倒。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间,张某二、张某生、罗某明在长兴县泗安新型墙体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无法继续接收污泥的情况下,将从鑫晟污泥处理中心运输出的污泥倾倒在该厂外的土坑中,共计32619.76吨。经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鉴定,倾倒污泥行为导致倾倒点附近水体、土壤的监测指标远高于基线值,造成环境污染,每吨污染物清理费用为223.52409元,上述污泥的清理费用共为729.13万元。案发后,由省环保厅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后续处理问题会议并形成纪要,要求绍兴市环保局和柯桥区分局负责对涉案的印染污泥进行清运处理,清运工作自9月8日开始,至10月25

日完成。最终在2016年10月31日前由鑫晟公司基本完成了基坑倾倒污泥的清理处置工作,总计清理污泥31864.06吨。 【裁判结果】 长兴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二、张某生、罗某明、任某芳、任某刚、张某违反国家规定,倾倒、处置有毒有害物质,后果特别严重,其行为均已构成污染环境罪,根据各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案发后的自首、立功等情节,判决:被告人张某二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被告人张某生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被告人罗某明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被告人任某芳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被告人任某刚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被告人张某犯污染环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张某生、罗某明不服,提出上诉。湖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12月12日公开开庭审理,由院长担任审判长,湖州市检察院检察长出庭履职,并当庭宣告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典型意义】 本案是一起典型的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涉案人数多,跨域倾倒印染污泥数量巨大,给湖州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污染物来源于污泥处理中心,影响更为恶劣。本案二审时,湖州市法、检两长首次同庭履职,体现了湖州两级法院、检察院对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的高度重视。裁判结果体现了对环境污染犯罪的零容忍态度,有利于形成严厉打击环境资源犯罪的高压态势,有效发挥刑罚的震慑作用。案件审理过程中还充分体现修复性司法理念,在惩治犯罪的同时,多元联动促

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办案力度 依法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办案力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作者: 来源:《中国防伪报道》2022年第03期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12件检察机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具体案例见P45)。这批典型案例有何特点?透露出哪些信息?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请問本次发布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有什么考虑?检察机关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方面成效如何? 答: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药品安全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为民办实事破解老大难”专项监督活动,持续聚焦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并以法治方式促进食品安全的协同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办理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案件3万件,同比上升10%。其中,办理食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6万多件,督促查处假冒伪劣食品48万千克;办理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000多件,督促查处假药劣药和走私药品1400余千克。 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食品药品安全总体形势不断好转,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新问题层出不穷,公益诉讼办案工作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最高检此次发布检察机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典型案例12件,其中涉及食品安全领域案件4件,药品安全领域案件8件,紧盯食品药品生产、销售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关注的新问题,并对如何办理新类型案件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 二、请问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有哪些特点? 答: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加大药品安全领域全流程、全方位监督力度 最高检党组高度重视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工作,明确要求各地检察机关加大药品安全公益诉讼办案力度。此次发布的8件药品领域典型案例涉及药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等多个环节,包含药品生产质量、非法经营、虚假宣传、医疗机构用药安全等多类问题。 如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检察院对生产、销售假药的违法者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广西自治区南宁市兴宁区检察院对农贸市场周边的非法行医、卖药、发布虚假医疗广告等“顽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大运河水工遗存“斗门老闸”行政公益诉讼案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大运河水工遗存 “斗门老闸”行政公益诉讼案 文章属性 •【案由】XX(行政行为)公益诉讼 裁判规则 检察机关发挥诉前程序统筹协调、督促多个职能部门综合治理的独特优势,推动联合整治,即时整改和长期保护统筹推进,以个案监督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整体和长效保护。 正文 浙江省余姚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大运河水工遗存“斗门老闸”行政 公益诉讼案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文化遗产保护联合整治保护规划 【基本案情】 “浙东运河-虞余运河余姚段”是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运河水工遗存,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姚市马渚镇斗门村的“斗门老闸”是浙东运河上的重要节点和水工设施,是运河水工遗存重要遗产要素,体现运河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传承意义。因保护不到位,“斗门老闸”所在河道水域被占用违章搭建,大运河遗产保护标识标志被拆除,周边环境又脏又乱,严重影响了“斗门老闸”保护,也降低了其作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调查和督促履职】

2020年3月,浙江宁波余姚市检察院在开展大运河保护专项检察公益诉讼活动中,发现浙东运河-虞余运河余姚段的“斗门老闸”遗产保护点未得到有效保护。2020年6月3日,余姚市检察院立案办理该案。经实地勘察、走访调查、咨询专家,查明:“斗门老闸”由水闸、厢式船闸及水闸与厢式船闸之间的分水墩组成,后分水墩地块成为村民芦某某的宅基地,厢式船闸被改建为原马渚自来水厂取水口,浙东运河申遗资源调查和保护整治期间,分水墩和厢式船闸未能恢复原形制。目前,“斗门老闸”闸厢式船闸东侧闸门上砌有围墙遮挡厢式船闸整体风貌,西侧原闸门位置4.2米宽的河道被侵占,其覆盖水域建有平房及钢棚,均系申遗后违法搭建,严重破坏大运河世界遗产历史风貌。调查还发现,基层大运河遗产保护工作存在专门性工作机构和地方性法规缺失、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增违法行为交织、大运河活态遗产多部门联合保护不到位等问题。2020年8月11日,余姚市检察院向市文广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及时履职,有效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 检察建议发出后,余姚市检察院积极发挥检察机关统筹协调、督促行政机关的独特优势,组织市文广局、马渚镇人民政府召开圆桌会议,对现存违法行为整治和大运河遗产保护问题进行磋商,明确由马渚镇人民政府协助余姚市文广局进行违法建筑拆除,重新启动分水墩农户拆迁安置工作,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和管理,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制定厢式船闸修复方案;市文广局提供专业支持,做好修复方案审定、备案和资金争取,完成《大运河(宁波段)保护管理规划——余姚分册》编制。 2020年10月9日,市文广局书面回复整改情况。同时,为进一步落实大运河遗产保护长效机制,成立了大运河余姚段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强部门联动和日常管护。根据大运河浙东运河宁波段保护规划,对包括“斗门老闸”在内的部分大运河遗产分阶段实施整治、提升。其中“斗门老闸”遗产点远期的景观及水利航运设施展示项目已在规划设计中,待完成报批流程

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

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 讼工作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宁波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1.04.26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5.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检察机关 正文 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 的决定 (2021年4月26日宁波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 为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和《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结合本市实际,作出如下决定: 一、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对于深化法律监督,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市检察机关应当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充分运用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起诉、支持起诉、提起诉讼等方式,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本市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和个人,应当支持和配合检察机关依法开展公益诉讼工作。

二、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雄烈士保护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领域的公益诉讼工作。 检察机关应当遵循积极稳妥、程序规范的原则,依法探索公共安全、安全生产、个人信息保护、特殊群体权益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历史文化古迹和文物保护、海运航道保护、港口安全管理等领域的公益诉讼工作。 三、检察机关应当通过磋商、公开听证、诉前检察建议等方式,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自我纠错,确保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及时有效维护。发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存在被严重侵害风险隐患的,可以向行政机关发送检察建议,督促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发送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检察机关应当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诉前检察建议,可以采用直接送达、公开宣告等方式送达,必要时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参加。对于社会影响大、群众关注度高的公益诉讼案件,可以将检察建议报送党委、人大常委会,抄送人民政府和监察机关。 检察机关应当提升诉前检察建议的质量和水平,依法、精准监督,发挥诉前检察建议在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和促进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工作中发现行政规范性文件存在合法性问题的,可以向有关制定主体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报送人大常委会。 四、行政机关应当认真研究、及时书面回复诉前检察建议的落实和整改情况,因生态环境修复、行政处罚时限等客观因素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完毕的,应当向检察机关书面说明情况,并附整改方案,整改完毕后,及时书面回复整改情况。行政机关的书面回复应当附相关证明材料。 检察机关应当依法监督诉前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对行政机关不回复、不落实诉

大运河公益诉讼保护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大运河公益诉讼保护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布日期】2021.06.04 •【分类】问答 正文 大运河公益诉讼保护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2021年6月4日 2020年2月,最高检针对部分地区大运河公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决定予以立案办理。办案采取最高检领办、各级检察机关分办的思路,部署沿河检察机关开展大运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办案活动,至今年4月活动结束。经过一年多的监督办案,在沿大运河八省(直辖市)检察机关的共同努力下,大运河公益保护取得明显成效,涌现出一批办案质量好,社会效果佳,具有复制、借鉴意义的典型案例。2021年6月3日,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大运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办案典型案例,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最高检对大运河公益保护予以立案办理的背景是什么? 胡卫列:众所周知,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大运河总长3200公

里,贯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作为一个线性活态的巨型文化遗产被全世界所瞩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大运河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的指示精神。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统筹规划、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最高检十分关注大运河的生态环境和文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9年9月,最高检在履职过程中发现,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地大运河部分河道存在污水横流、文化遗迹遭受破坏等问题。经过初查,发现以上问题在大运河8省(直辖市)一些地区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大运河地域广泛、情况复杂,仅靠一省之力很难系统有效解决大运河公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推进大运河保护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各方力量。为更好推动大运河系统治理、长效保护,最高检决定对大运河公益保护予以立案办理。 记者:专项办案活动开展以来最高检具体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胡卫列:在最高检立案之初,我们考虑本案区域跨度大、各地公益损害情形不一的情况,确定了由最高检领办、沿河各级检察机关分办的思路,着重围绕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开展办案。 一是深入现场,全面掌握公益损害情况。最高检分别于2020年7月和10月到山东聊城、枣庄,江苏徐州、常州、扬州,河北沧州、衡水,安徽宿州进行调研督导,与辖区检察机关和行政单位联合巡查河道210公里、文物遗迹50余处,召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