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整册教案集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整册教案集

长春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集

一正气歌

1—1 苏武牧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3.认识3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入

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

2.理解难度词语;

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整体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请大家自读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

(苦、艰难、生不如死等相关词语)

二、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的处境有怎样的感受?

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相机指导:相机引导

1.“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寒冷,而又结冰,可见天气(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我们学过《第一场雪》,文中提到,西。。。,可见天气(特别寒冷)。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锦帽貂裘,也难以抵抗寒风的侵袭呀,可是我们的苏武,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会被扣押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难以御寒的布衫,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九年,228个月,6935天,别说一天,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心酸。

2.这“难中难”仅仅是雪地与冰天,也就罢了,苏武又随时面临着什么的威胁?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只能吞毡,这么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热水,对于苏武来说,过分吗?这么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饭,过分吗?悲,我们的苏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帮助他御寒?我们的苏武,他只能吃难以下咽入肚后难以消化的毛毡!这根本不能称做食物的东西,怎能帮助他御寒?同学们,苏武只是一个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块没有知觉的石头,他的感觉并不迟钝,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感到心酸?

四、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

1.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

(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

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

那是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这十九年里,没人知道,苏武的头发已如娘亲一样雪白。那是与妻子不能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尽管思亲如此愁苦,但我们的苏武却任……(生接读)

六、加上了一个“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再加上一个任字,可见这时的情景,虽然苏武的处境让我们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敬佩。

七、带着心酸,怀着敬佩,让我们伴着音乐,读一读全篇课文。

八、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九、板书设计

苏武牧羊

穷苦坚贞不屈

(心酸)(敬佩)

1——2 过零丁洋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结合资料理解诗歌意思,感受文天祥在诗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气节。

3.理解课后两组诗句的意思。

4.认识一个生字,学会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坚定的高尚情操。

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1、查阅有关文天祥的资料。

、文天祥生平简介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1236年生于江西庐陵(今江西吉安南)淳化乡富田村。其父爱读书,也很重视孩子们的学业,设法聘名师就教。文天祥无论寒暑都要在贴满格言警句的书斋中与弟弟一起诵读、写作、谈古论今。18岁时,文天祥获庐陵乡校考试第一名,20岁入吉州(今江西吉安)白鹭洲书院读书,同年即中选吉州贡士,随父前往临安(今杭州)应试。在殿试中,他作“御试策”切中时弊,提出改革方案,表述政治抱负,被主考官誉为“忠君爱国之心坚如铁石”,由理宗皇帝亲自定为601名进士中的状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简介作者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二十岁考中状元,官至右丞相兼枢密使。祥兴元年(1278年)冬,在广东潮阳兵败被俘。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绝。次年被送至大都(今北京市),囚禁四年,始终坚贞不屈,被元军杀害。其作品有《正气歌》、《指南录》、《过零丁洋》、《文山先生全集》等。

三、简介写作背景

1278年,文天祥率兵与元军作战于广东潮阳一带,不幸在五坡岭被俘。元军把文天祥囚于船上,元将劝他写信招降宋将张世杰,文天祥拒绝。经过零丁洋时,他面对浩渺沧海,感慨国家命运,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明自己的心志。

四、学生听读范读录音,强调学生注意朗读节奏、重音及感情基调。

五、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提示。

六、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感知诗文主要内容。

七、指名个别学生朗读,师生对其朗读进行适当点评。

八、学生齐读诗作,增强对诗歌内容的感知。

九、组织学生结合课本注释,逐句阅读理解诗作,引导、帮助学生说说诗文的大意。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参考译文:我这一生辛辛苦苦,靠着精通一种经书,并通过考试才进入了政界,可是却在兵荒马乱中渡过了四个年头。

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

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

参考译文:祖国的大好河山被敌人践踏得支离破碎,象被狂风吹散的柳絮一样;自己的一生动荡不安,象被风吹雨打的浮萍一样浮沉不定。

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前者各表地名,后者各表心绪。表达对抗战局势的忧恐不安和对自身处境的自怜、哀怨。

参考译文:兵败撤退渡过惶恐滩时,与部下谈起那些危难经历,心中惶恐不安;而今身陷敌手,将士们死的死,散的散,只身被押解渡过零丁洋,更感到孤苦零丁。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民族气节。

参考译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宁愿让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也决不屈服于敌人的刀下!

教师小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十、品味探究: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试说说自己的看法。

十一、拓展延伸

推荐学生课外阅读《正气歌》,感受文天祥高尚的节操。

十二、巩固练习

1、《过零丁洋》一诗押韵,韵脚是。

2、《过零丁洋》前三联与尾联在感情格调上有何区别?

十三、作业

1、熟诵并默写这首诗。

2、课外积累与“人生自古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类似的表达“爱国”、“壮志”的诗词名句。

1——3 《狱中题壁》、《自题小像》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2.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3个生字,学会3个生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谭嗣同和吉鸿昌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初读课文《狱中题壁》。

了解课文的内容。

2.再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全诗内容,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体会诗人的情感。

汉朝的张俭和杜根,都因揭发朝中权贵、上书要求太后归权皇帝而受打击迫害,他们吃尽苦头,但在当时就受到人们尊敬.死后更留下好名声。谭嗣同自比张、杜,觉得扪心无愧。他态度从容,决意含笑就义。他又想到了康有为和王五,他们的“去”和自己的“留”是肝胆相照的,犹如巍巍两昆仑,皆为顶天立地的人物。

谭嗣同衷心祈愿这两位“生者”继续实现“死者”未竟的志愿。

结合注释和预习资料,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注意从词句入手感受诗歌的意思。

3.自主研究。

如何理解并体会“我自横刀向天笑”这句诗中所表现的豪情壮志?

4.诵读。

第二课时

一.回顾,总结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回顾本板块的学习内容及相关学习方法,提炼学习古诗的一般步骤。学生小组研究。得出关于学习方法的结论。

二.根据方法,自学《自题小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照归纳的方法进行自学。

三.交流学习体会。

1、学生交流学习收获。

2.理解诗歌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

四.总结板块主题。回顾本板块学习的内容,体会一下,板块主题中的“正气”应该是怎样的含义?

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归纳。

对本板块主题有一定的认识,归纳出“正气”的宽泛含义。.

表达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苏武牧羊在胡十九年受尽磨难,但始终没有改变一心为汉的浩然正气,把这一点作为指导习作的重点内容。

2.综合运用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苏武的知识,并加以适当联想,使习作内容丰富生动。

二、教学策略

1.理解是基础,想像是关键。本次习作要以《苏武牧羊》课文为主要依据,重点表现出苏武坚贞不屈的气节。

2.仅仅改写课文不够,还应该组织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使习作更加翔实。但也不要把这篇作文写成记实性的文章,那样就变成了历史研究。相关提示请参看教材中的“表达提示”。

3.评价本次习作可以着眼以下几点:一是看是否表现出了人物的品质;二是有没有把歌词所描绘的画面以及自己所了解的故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想像是否丰富而合理。

综合学习活动

一、教学目标

1.养成关注电视、广播、报纸等各种媒体中的热点新闻的习惯。

2.针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进行辨析,尽量得出合理的结论。

3.初步学写研究报告。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策略

1.首先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的传媒具有多面性的特点,信息量大,需要培养及时关注并辨析热点问题的能力。

2.要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新闻,关注世界。

3.要指导学生对听到的、看到的诸多问题进行归类、梳理,选择出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合理的、正确的结论。

4.指导学生通过“研究报告”这种形式表达出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报告”可以谈自己对问题的看法、谈自己对某一问题利与弊的分析;谈自己的建议、也可以报导某些有代表性的新闻。

5.评价要贯穿活动过程的始终为基础,要着眼于学生准备情况、研究讨论的主动性和研究报告的客观性这几方面。“研究报告”也不必求大求全,更不要把它看作是活动的唯一成果,要更着眼于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能力。

二、汉语家园

贴春联

教学目标:

1、学会七个一类生字。

2、理解文中五幅对联的含义。

3、联系上下文从贴对联中体会革命者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红岩》小说的背景。

2、对联简短文字所承载的精神力量。

教学准备:

1、《红岩》小说概要。

2、制作幻灯片。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齐读课题,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教师酌情补充。(渣滓洞集中营)

二、指导预习

1.指名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教师小结:这篇课文节选自优秀长篇小说《红岩》。小说具体而生动的向我们描述了革命前辈所进行的狱中斗争。

三、默读课文

1.大体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

2.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几件事,其中重点写的是哪几件?

3.在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反馈自学情况

1.联系课文理解下列词语。

博得:取得,得到。

劣绅和土豪:指旧社会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恶霸。

谨防:小心地防备。

黑名单:这里指特务准备逮捕或枪杀革命者的名单。

3.大体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

4.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几件事,其中重点写的是哪几件?

叙述了“唱歌”、“交换礼品”、“贴春联”、“表演节目”四件事。重点写了“贴春联”这件事。

5.给大家读一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简单说说你的理解。

五、指导学生小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第二课时

一、小组学习

在组内将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起讨论理解。

二、教师点拨,突破难点,学习“贴对联”部分

1.默读思考:仔细体会课文中春联的含义,它们有什么特点?划出直接评价春联的两句话。

(女牢的对联意思是说,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特别是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即将彻底崩溃,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就要来了。)

(楼一室的对联是说,敌人的迫害并没有磨垮革命者的意志,相反,使革命者领悟到了更多的革命道理,深刻地领会到马列主义的真谛。)(楼二、三室的对联生动地表现了革命的大好形势,表达了革命者迎接光明,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楼七室对联中幽默的语言反映了革命者对恶劣的监狱环境的轻视。“乐”字表现了对敌人残酷迫害革命者的暴行的讽刺)。

(抓住“乐观”、“诙谐”引导学生理解每幅对联的含义。“乐观”是说对联表现出难友们并没有被敌人残酷的迫害所吓倒,而是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诙谐”是说每幅对联幽默有趣,巧妙地讽刺了敌人。)

(抓住特务头子“猩猩”的丑行,进一步体会对联的含义和战斗作用。)

(“猩猩”或是“妄加评论”或是“挑起眉梢”或者把“挑剔的眼光”凝固在有的字句上,“猩猩”尴尬的丑态从另一个方面表明,这些对联既精辟中肯、一针见血、发人深省,又适当含蓄,使同志一看就懂,而特务则不会懂或根本看不懂,或者看懂了也不敢承认,可见革命者巧妙的斗争艺术。)

2.小结。这一幅幅对联都用了双关语。双关语表面上是一个意思,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把对联的两种解释都注在旁边。

三、指导有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贴对联”这部分,要表达出作者对革命者无限敬仰、对反动派无比蔑视的感情。如,“这里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在加点处前稍顿,把加点的字稍强调一些,便有助于揭示对联的真实含义。“猩猩也许看不懂,也许看懂了又不敢承认,居然妄加评论道:‘这对联倒有些修仙炼道的味了。’”把加点的字适当强调,再把猩猩说的话稍夸张一些,有一点阴阳怪气的语气,便有利于表达蔑视敌人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具体描述了我们的革命前辈在1949年元旦到来之际,在渣滓洞监狱里通过各种形式的联欢活动巧妙地同国民党反对派作斗争,表现出革命者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革命必胜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板书设计

贴春联

革命者无限敬仰

反动派无比蔑视

对子歌二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对子歌,争取背诵下来。

2、初步了解对联中对仗的特点。

3、感受对子歌中所写的古代人景情趣。

重点及难点:

生僻词的意思及对子歌中的古代情趣。

教学准备:

对联的初步知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对联是汉语家园的一种特有的文学样式。学习对对联的基础是古代蒙学的

对子歌,我们上学期已经接触了《对子歌》,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二首。

二、利用多种方式熟读课文

1.范读课文。注意其中的字音。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生朗读并正音。

4.齐读课文。做到正确。

5.上下联对比接读。(男女生或小组间)

三、学习对子歌(一)

1.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还原古文。

2.注释

牛女:牛郎、织女二星。

河,银河。

参商:二星名。《左传•昭元年》载,传说高辛氏有二子,长阏伯,季实沉。兄弟不睦,日寻戈矛。帝迁阏于商丘,主辰;迁沉于大夏,主参,使之永不相遇。

斗:北斗七星。

戍旅:守边塞的兵卒。

3.交流互补。

四、当堂积累

1.齐读,齐背。

2.同桌互相考:我出上联你对下联。

五、留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对子歌》(其一)并背诵下来。

3.预习《对子歌》(其二)。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

1.指生背诵《对子歌》(其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2.提问《对子歌》(其一)中的个别对联。

二、继续学习《对子歌》(二)

1.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语言还原《对子歌》(其二),边默读边标记。

3.小组交流学习所得。

三、教师点拨

四、总结全文

1.你喜欢哪几句?为什么?

2.做课后题

五、留作业

1.抄写《对子歌》(其二)并背诵。

2.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对子歌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对仗工整

3—1和时间赛跑

教学目的:

1、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要指导学生读准"梭、若"等字的字音,注意"哀、持、梭、若"等字字形的教学。

教学难点:

注意区分"持、特","哀、衰","棱,梭"。"若"的第5笔是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式引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谁先猜到:“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

学生可能猜到谜底“时间”。

然后教师问:“同学们对时间这个概念,是怎么认识的。”

引出对时间不断流逝永不复返的认识。

教师小结: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小组学习、小组汇报,组内发现易错生字,加以强调。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

三、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大留意时间的流逝,时间似乎总是有,用也用不完。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想法吗?

文中的作者是一个敢于和时间赛跑的孩子,由于他对时间的执著,这个长大后的孩子要告诉她的孩子:

2、为什么他会这样说呢?我们仔细学习课文

3、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具体指导

二、分析课文

(一)出示思考题

1、爸爸看到"我"为失去外祖母哀痛的样子,和我说了什么话?画在书上。重点理解: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了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

2、作者当时是怎样想的?

3、作者又是怎样感到时间流逝的?

4、小组合作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不懂的问题。

(二)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出现的关于时间的谚语,说说是什么意思?

(三)、爸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时间一去不回头,作者是怎样明白的?(四)作者小小年纪看到时间过得飞快,心里非常着急,而且还很悲伤,他决定

和时间赛跑。

(五)为什么作者要与时间赛跑,并要告诉他的孩子们?当时他会是什么心情?1这两段中,有一句话,可以概括作者的全部感受,它是(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作者说,这是将来它要交给自己的孩子的。

此时此刻,如果你有什么要告诫和勉励自己,你会说——

如果,你请你与自己的同学、朋友共勉,你会说——

2、同学们,时间就是生命,古往今来,有很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慨叹时光如流水的优秀篇章,你都知道哪些?

9、我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篇散文《匆匆》,它是朱自清先生所作,他的文笔清丽、婉约,与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同样,都在慨叹时间的匆匆,太匆匆。你愿意听一听这篇散文吗?

10、师范读,配乐

11、我们细品了林清玄《与时间赛跑》,有欣赏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吗?

三.总结

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大留意时间的流逝,时间似乎总是有,用也用不完。你们读了这篇文章有什么想法吗?

四、作业

自选:

1、寻找关于时间的谚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背下来。

板书设计:

和时间赛跑

光阴似箭←时间→日月如梭

珍惜时间

“真美”和“真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让学生理解“真美”和“真糟”两种评价方式的积极作用和不足之处。

4、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两种不同评价的理解。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小组学习、小组汇报,组内发现易错生字,加以强调。

3、组织朗读练习。

二、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告诉大家,你都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浏览课文,理清层次。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

三、学习第一部分(1—14自然段)

1、学生默读1—14自然段,边读边想你都读懂了什么?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结合具体的语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学习第二部分(15—17自然段)

1、学生默读15—17自然段,提出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2、学生质疑(可能提出的问题):

3、以学定教,合作探究。

4、班内交流,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两种不同形式的爱。

5、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并铭记在心。

五、联系实际谈感受。

在本文作者看来,爱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慈爱,一种是严爱。在平时生活中,你有过同样的感受吗?

六、谈话总结

1、学生交流。

同学们,生活的道路上常会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的事,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学会平衡,就会与爱同行,扬帆远航!

七、自选作业:

(1)同学之间相互推荐有关亲情的文章进行阅读。

(2)自由组合,把1—14自然段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

(3)联系自己的实际,以“爱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板书设计

“真美”和“真糟”

↓↓

鼓励提醒

↘爱↙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优秀教案范例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菩萨 蛮·书江西造口壁》优秀教案篇一 1.熟知作者及其生平。 2.了解鉴赏宋词的基本特色。 3.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层次,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 4.体悟古典诗歌中融注的深沉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了解掌握宋词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通过诗中形象及语言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介绍新知 1.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生于北宋灭亡十三年之后的金人统治地区。 2. 辛弃疾南来后,正值南宋统治集团中妥协投降势力嚣张得势之时,他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他写了《美芹十论》,六、七年之后,再写《九议》。他反复上书,议论恢复大计,批驳悲观论点,但均未被采纳。 3.辛弃疾是南宋最负盛名的伟大词人,是我国文学最重

要的作家之一。由于恢复失地、抗金救国的伟大理想不能实现,他就用词这一文学武器来进行斗争,来抒写他积郁于心的复杂情感。他的重要词篇,表现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坚强决心,批判了南宋王朝偏安江左、妥协投降的错误政策,抒发了自己虚度岁月、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他还写下一些歌咏祖国壮丽河山与描绘农村风土人情的作品。 二、分析诗歌,明确主旨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模仿诵读,熟悉作品,了解诗歌内容。 3归纳主旨 学生归纳:词人痛恨金兵之猖狂,国耻之未雪,于是满怀忠愤,以悲凉的意境来表达他光复失土、忠诚爱国的深情。 三、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欣赏诗歌意境。 1.题目为“书江西造口壁”,为什么开篇从几百里路之外的“郁孤台”写起?(结合课后注释2和下文词句回答)李勉登台北望长安,表示心念朝廷;词人从郁孤台写起,下文又写“西北望长安”,也是为了表达怀念中原、渴望收复中原的愿望。暗用典故。词中的长安应代指汴梁。 2.既然李勉因嫌郁孤台名不雅,改名为“望阙台”,词人为什么还用“郁孤台”开篇? 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独立之感,郁孤台三字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过零丁洋》说课稿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过零丁洋》说课稿 篇一 说教材 课题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它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抗元英雄文天祥在广东五坡岭战败被俘后,为了表明自己誓死忠于大宋、坚决不投降元朝的决心而写的一首诗。这首诗抒写了自己的经历和被俘后的心情以及誓死不降元的决心,充满了爱国热情,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说教法 让学生在有节奏地朗读全诗的基础上,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进而弄懂写法,直至理解主题。 通过预习解决生字、词,大致理解文意,通过检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 课上着重学习此诗的表现手法,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操。 说学法 在预习、探究的中解决生、字词。 用比较的思维方法进行阅读,提高思考能力。 品味感情充沛的语言。 初步了解一下对仗手法的运用。 简单了解一下名句的含义。 (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探究,熟练朗读诗文,了解作者生平,

搜集有关资料,有利于下面环节的顺利进行) 说目标 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 (为理解全诗意思和文本的主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为学生积累知识提供了方法;为学生朗读诗文提供了技巧。)理解诗的表面意思以及表达的主旨。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提,也就是说只有理解了诗文的表面意思,才有可能去理解把握诗文的主旨,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也正是教学本诗文所要达到的目的。) 理解对仗手法的运用。 (这是律诗的主要特点之一。)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这样才做到了既教书,又育人。) 说重点 学习用比较式思维来阅读文章的方法。 【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好坏清晰,优劣分明,真善美和假恶丑更加明晰。关键是要学生找准(或者老师指引找准)切入点。所以把它定为重点。也正是下面难点确立的理由之所在】 把握文章主旨,理解名句含义。 (也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和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名句含义”之所以把名句当做重点,是因为它具有深刻的含义,它是千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整册教案集

长春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集 一正气歌 1—1 苏武牧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苏武受到的苦难,产生对苏武的崇敬之情。 2.能够根据注释,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3.认识3个生字,学会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词句,使学生真切体会苏武威武不屈的精神。 [教学准备] 幻灯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入 今天我们进入《苏武牧羊》的学习,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查找的关于苏武的资料和信息。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排除读音障碍; 2.理解难度词语; 3.读准音词,再读全篇。 三、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苏武在北海边经受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和他坚定的态度。第二部分讲述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贞不屈的态度。 四、整体朗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请大家自读课文,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苏武十九年的牧羊生活呢? (苦、艰难、生不如死等相关词语)

二、请大家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苏武生活的穷困与愁苦,你对他的处境有怎样的感受? 三、苏武的哪些经历让你感到心酸?找出来并谈一谈你的体会。 相机指导:相机引导 1.“雪地又冰天”雪落地而不化,可见天气已经寒冷,而又结冰,可见天气(十分寒冷),而牧羊又在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我们学过《第一场雪》,文中提到,西。。。,可见天气(特别寒冷)。在这样的天气里,就是锦帽貂裘,也难以抵抗寒风的侵袭呀,可是我们的苏武,那个并没有料知自己会被扣押的苏武,他穿着什么呀?难以御寒的布衫,他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十九年,228个月,6935天,别说一天,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心酸。 2.这“难中难”仅仅是雪地与冰天,也就罢了,苏武又随时面临着什么的威胁?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渴了只能吃雪,饿了只能吞毡,这么冷的天,如果能喝上一口热水,对于苏武来说,过分吗?这么冷的天,吃上一口娘做的家常饭,过分吗?悲,我们的苏武,只能吃冰冷的雪,冰冷的雪,怎能帮助他御寒?我们的苏武,他只能吃难以下咽入肚后难以消化的毛毡!这根本不能称做食物的东西,怎能帮助他御寒?同学们,苏武只是一个普通人啊,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而不是一块没有知觉的石头,他的感觉并不迟钝,这一切,怎能不让我们感到心酸? 四、想象一下,历尽难中难,他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屈服了吗? 1.这就是苏武,一个怎样的苏武? (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虽然历尽了……,但是他却一心想着……) 五、身处异乡的苏武,当听到匈奴吹着的音乐,会想些什么? 那是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这十九年里,没人知道,苏武的头发已如娘亲一样雪白。那是与妻子不能相见的愁苦,这愁苦整整十九年。尽管思亲如此愁苦,但我们的苏武却任……(生接读) 六、加上了一个“任”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再加上一个任字,可见这时的情景,虽然苏武的处境让我们感到心酸,但他的精神却让我们感到敬佩。 七、带着心酸,怀着敬佩,让我们伴着音乐,读一读全篇课文。 八、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九、板书设计 苏武牧羊 穷苦坚贞不屈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蜀相》课文教案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蜀相》课文教案《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 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 文《蜀相》课文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个一类字,3个二类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3、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对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 神的赞扬。 教学重点: 结合历史背景,体会“老臣心”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惜和对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 赞扬。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解题 1、同学们,请看课题,谁能说一说“蜀相”是什么意思?齐读课题。 2、指名朗读这首诗。指导朗读,注意把调值读够,把音读饱满。 3、齐读古诗,注意要读标准。 二、解大意 1、指名说这首诗的大意。 2、解释“长”、“频烦”诗中的与我们现在所写的“频繁”意思相同。“自”、“空”。 3、谁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介绍写作背景。

4、遥隔526年,作者来到武侯祠又轻轻地呼唤了一声“丞相”,从这一声丞相当中, 你体听到了什么?(思念、崇敬、仰慕) 三、理解诗文前四句,感受武侯祠的景象。 5、看武侯祠的图片,当年诗人来到武侯祠,这里是一番怎样的景象。读诗的前四句,边读边想象,当年的武侯祠是什么样的。伺机指导学生朗读。 6、作者也许在问丞相“丞相啊,这凄凄的碧草你还看得见吗,这婉转的声音你还听得见吗?”我们带着作者的这种思念再来读读前四句。 四、理解诗文后四句,感受丞相的“老臣心” 7、武侯祠的冷寂,肃穆该勾起作者多少的哀思啊。你看看后四句你读懂了什么,哪 些没读懂,哪些地方似懂非懂,一会儿可以把问题提出来。(学生默读) 解读“老臣”,字典中并没有这个词,书下注释也没有,能不能通过读,感受到什么样 的人可以称为老臣。再前面我们听到了作者轻轻地呼唤了一句“丞相”,在这里他又深情地 赞叹了一句“老臣”。借助“开济”了解“老臣”,请了解蜀汉知识的同学说说丞相是如何辅助先帝开创基业,又是如何辅佐幼主继承大业。 出示《三国志》里的文字,看你能不能理解“老臣心”是一种怎样的情怀。 丞相的心里,放不下的是什么? 看画面,虽然丞相已经离开我们1700多年了,但是人们还是要到他的祠堂前表达自 己对他的崇敬。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心里默读“老臣心”直到你脑海里不只是这三个字。 谁来说说你脑海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情形。 8、英雄为什么会“泪满襟”? 齐读诗的后四句。英雄都指哪些人?老师为大家讲一位这样的英雄。岳飞到武侯祠看 到《出师表》,抄录下了这篇表文。 听到这个古诗你是否又生出很多疑问,追念丞相,履行忠诚,那是我们一生都要做的事。齐读《蜀相》 板书: 蜀相 老臣心泪满襟 教学目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5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1、了解书法大家蔡襄的作品及风格。 2、了解福建的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对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 3、让学生充分领略福建文明作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 课前准备: 搜集“蔡襄”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蔡襄(1012-1067),字君谟,汉族,仙游人,原籍仙游枫亭乡东垞村,后迁居莆田蔡垞村,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号忠。主持建造了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而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 二、阅读资料,感受柳永。

1、阅读书本资料“书法大家蔡襄”。 2、文中介绍了蔡襄,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3、蔡襄是宋代著名书法家,其风格是什么? 三、了解蔡襄,分享体验。 1、阅读书本中的“相关链接”,了解唐宋闽籍书法大家。 2、福建历史上还有很多的著名书法大家,你知道他们是谁? 四、总结课题,课后延伸。 1、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知道了什么? 2、回家后可以向亲戚朋友们介绍你所了解的福建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建的历史文化。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1.在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并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 2.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 二、找出课文中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1.找出有关的句段,并读一读。 2.读后体会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同桌互相说) 3.全班交流。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回顾·拓展八教案教学设计(1)《月光曲》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月光曲》那种不断跳跃的音符所蕴涵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使我们虽然没有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但已经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就像大海一样由弱到强,由轻到重,起伏不定,扣人心炫,并让学生明白写文章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凡卡》教案三篇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凡卡》教案三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课前有效预习,能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义,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找出课文中体现凡卡学徒生活悲惨的重点句段,抓住重点 词语体会、感受,有感情朗读,感受凡卡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同情 心和对黑暗社会的憎恨。 3、体会小说中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和对比反衬的写作手法。领 悟把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和动手标记,理清文章条理,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凡 卡写信的内容以及描写他的神态、联想的段落,了解他的内心,体会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精读,学习文章表达手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了解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命运, 激发学生憎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凡卡写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 受的苦难。 教学难点:理解凡卡写信过程中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领悟 文章将作者叙述、信的内容和回忆插叙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方法。 五、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着眼细节,精读细嚼,深入体味,从而较深刻地理解, 受到思想感染。

教学媒体: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了解一个“无与伦比的艺术家”。他一生创作3470多篇小说,被世人誉为“短篇小说”。他就是俄国文学巨匠——契诃夫。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以前感动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短篇小说《凡卡》。 (设计意图:了解作者资料,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二、直奔主题,感受悲惨 1、板书课题。 2、说到小说,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来感动人的心灵。(出示课件)看,这就是本课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你能说出在课文中他们的角色吗?(指生说) (设计意图:形象直观,进入人物角色体验。) 3、在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能用上这几个人的名字说一下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检测预习,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水平。) 4、凡卡给爷爷写信,在信中,凡卡向爷爷诉说了什么?好,谁来说。(板书:学徒生活) 5、同学们,凡卡在鞋匠家的学徒生活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你会选择什么?(痛苦、悲惨、猪狗不如、艰苦——)(随机板书:悲惨)

最新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表达美德在我身边优秀教案(精品)

《表达美德在我身边》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传统美德”,在完成习作的同时受到道德教育。 2.文通字顺地完成习作,能够与同学交换修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明白,一个人的美德要通过事情来表现。 教学难点 文通字顺地完成习作,能够与同学交换修改。 教学方法 谈话法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资料生字卡片、课件,使用“手机“拍照,分享给全班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是习作指导课。来,让我们齐读课题。 (2)谁来读读习作要求?通过习作要求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幻灯片)(3)学生汇报(身边的人、美德)。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 (一)揭示课题。 1.我们以前已经学习过如何写写人这类的文章了,那么通过以前的学习,你知道如何把人物写的生动具体吗? (板书:人、典型事例、细节描写) 2.“人离事不活,事离人不转”写人的和记事都离不开事的描写,那么这两种不同类型的作文中对事件的描写有什么区别呢?(写人的文章是以人物的外貌、神态、动做等描写为主,重在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记事的文章则侧重于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 (二)述说原委,领悟方法。 1.看录像,学选材。 (1)同学们,我们知道要想写出人物的美德,必须选取能表现人物美德的典型事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录像,录像中为我们介绍了一位有着许多优秀品质的同学,想认识他吗? (2)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录像中讲了他做的哪些事,通过这些事,你感受到了他身上的什么优秀品质。(放录像) (3)他叫什么名字啊?他做的什么事,让你感受到了他身上的哪种优秀品质呢?(孝顺奶奶、热爱劳动、生活简朴、热爱读书) (4)小结:马鹏飞的事迹告诉了我们,细微之处见真情,美德不一定必须轰轰烈烈,其实,只要你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感恩的心,你就会发现——美德就在我们身边。 2.说故事,赞美德。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备课辅导-长春出版社

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备课辅导 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潘文久 一、教材概述 本册教材继续沿用板块组元的特点,共设计了11个板块,依次为:正气歌、汉语家园、感悟成长、异域风情、童年、抒怀、小英雄的故事、《西游记》与《水浒传》、饮食文化、信息与生存、推敲。其中,共有31篇课文,8次习作训练,2次口语交际,3次综合学习活动。课后练习分为四个类型:朗读或默读、思考与交流、拓展与运用、积累。 大家都知道,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学习分为五个领域: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把这五个领域处理成识字与写字、阅读与积累、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四个主要领域,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包含其中。其中,“识字与写字”包括识字、写字、汉字文化;“阅读与积累”包括篇章、生活、文化等;“表达与交流”包括口语交际、书面表达和解决问题。这是本套教材突出的特点之一。 二、教材主要特点 《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此已经做了详尽地阐释。这里我把自己在阅读教材过程中,感受比较强烈的内容再次理出来,与大家交流。 1.依据学科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选文既有传统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又有新入选的课文(《豆腐颂》《苏武牧羊》等),其中包括充满热爱祖国(《小英雄雨来》)、热爱生活(《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树立理想、热爱读书(《忆读书》)、珍惜时间(《和时间赛跑》)、亲近自然(《科罗拉多大峡谷》)、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等人文教育的因素,从中既能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又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追求文质兼美,体现精品典范。

本文【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版块表达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

本文【长春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版块表达斑斓的大天然教案】所属专题栏目是【长 春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课本阐发本次习作要修业生不雅察一处感爱好的优美的风景,并写下来。可供不雅察的风景有许多,包罗一些天然景不雅,如日出日落、冬去春来、云飘雪落等;包罗一些人文景不雅,如著名的公园、胜景奇迹、寂静的墟落或是当代化的多数市等。要修业生选择一处如许的风景,想一想本身最感爱好的地方,细致不雅察,并把它写下来。在形貌中抒发本身对优美风景的称赞之情。讲授目标1.引导门生学会选择,而且能过细不雅察。在不雅察时做到不雅察有序、不雅察有物,同时要捉住宅选风景的奇特之处细致不雅察。2.形貌时要做到用词正确、生动,并能适时加以议论,借物抒怀。讲授发起〔一〕讲授预备1.相干的风物图片2.课前安插门生自选一处风景过细不雅察,并作一些不雅察记载。〔二〕讲授历程1. 引导门生审题,弄懂文题的要求,并能按照本身的爱好去选择。2.回想学习过的写景的作文的根本写法。3.怎样表达本身的情绪?这是作文时最必要细致思索的。不雅察时就应该满含情绪,用一双含情的眼睛去不雅察本身所选择的风景,在写作时才气融入本身的情绪,使得笔下的风景布满了生命力。4.要充实运用生存积聚,把所选的风景的奇特之处写出来。5.阅读一些写景的作文或是名家名篇,学习他人的写作要领,尤其是本板块学到的一些说明事物的要领,也可以实验着去运用。6.写后要重复诵读,学习本身修改。7.课时摆设:发起1课时。综合学习运动天下遗产探秘课本阐发本次综合学习运动重要是引导门生对天下遗产举行探秘。分三个步调来举行。搜集信息重要是引导门生通过本板块课文的学习,相识什么是天下遗产,知道世界遗产重要分为天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而且我国又是拥有遗产种别最齐备、文化与天然双重遗产数目最多的国度,北京是环球拥有天下遗产工程最多的都会。指导门生去搜集天下遗产的相干资料,尤其是我国的天下遗产资料。搜集的资料主要包罗笔墨资料和图片资料,也可以是影视资料。我们搜集的图片和资料这局部内容重要是引导门生举行互助交换,相互先容本身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内容,彼此学习,彼此增补,资源共享。交换展示这局部内容重要是引导门生展示本身的交换结果,按照同砚们的探究学习,对怎样庇护天下遗产提出本身的发起,使门生熟悉到庇护天下遗产大家有责。最好把提出的发起在交换事后写下来,同时引导门生学习写发起书。讲授目标1.引导门生有目标地开展综合学习运动。2.引导门生弄清天下遗产的领域,尤其是相识中国的天下遗产,在学习中增长知识,进步本领,树立民族自大心和自大感。3.在交换中学习互助,敢于提出本身的发起,熟悉到庇护天下遗产是每一小我私家的责任,并能加强环保意识。讲授发起〔一〕讲授预备搜集有关天下遗产的资料。〔二〕讲授历程1.引导门生明白本次综合学习运动的内容和要求。本次综合学习运动要对天下遗产举行探秘。2. 让门生明白举行本次综合学习运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搜集信息。起首要引导门生搜集哪些信息,即天下遗产信息,包罗天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可以搜集天下各国的,也可以重点夸大要搜集的是中国的天下遗产。其次还要引导门生怎样去搜集资料,即可以看书看报、查阅图书、上网查询、走进图书室,有条件的还可以实地走访、照相。搜集的信息可以是笔墨的,也可以是图片的。然后还要引导门生整理信息,对本身搜集到的信息可以或许举行提炼。末了引导门生善于发现题目,看看本身搜集的相干的天下遗产在庇护方面另有哪些疏漏,怎样做会更好,有本身的公正的发起。3.展示本身搜集到的信息,尤其是图片信息,并能联合图片信息做相干先容,互相学习,相互增补。先在小组内举行,然后选出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第2课,丁香结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1单元,第2课,丁香结 2 丁香结《丁香结》是作家宗璞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从丁香花开得格外繁茂、美丽,想到自己斗室外年年绽放的三株白丁香,又由丁香花联想到象征愁怨的“丁香结”。最后发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的感慨。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课文第 1~3 自然段为第一局部,从姿态、香味、形状、颜色几个方面细致描写了“城里街旁、城外校园、我的斗室外”的丁香花。第 4~6 自然段为第二局部,由关于丁香结的古诗词引发,描绘了雨中丁香独特的神韵,写到自己在偶然的观察中明白“丁香结”说法的来由,最后从丁香结寄予的愁思想开去,产生了新的思考,即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全文语言精美、意蕴丰富。“虚实结合”的手法是本文最大的写作亮点。实写了丁香花的形态,虚写了寄托在丁香花上的志趣和人生态度。作者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介绍了丁香花的颜色、样子、气味。如对丁香花的色彩运用了写意式的描写,“白的潇洒,紫的朦胧”“一片莹白”“参差的绿”与“两扇红窗”等这些色彩交相辉映,自是好看。再如对花形采用了工笔白描,“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薄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开满一树??”从局部到整体,条理清楚,字里行间富有节奏感。在虚写丁香结的局部,作者巧妙联想,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丁香结的内涵。如第 4 自然段段首分别引李商隐和李環的诗句,从多愁的诗句联想到自己曾目睹的摇曳在多愁细雨中的丁香,发出“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的感慨。最后,再由“丁香结”这个意象联想到人生的经历,有了新的思考,意蕴深刻而自然。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XXX设计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 目录 第一单元 1草原 2丁香花 3古诗三首 4花之歌 作:变形记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七律长征 6狼牙山五壮士 7开国大典 8灯光 口语交际:演讲 作:多彩的活动 语文园地 第三单元

9竹节人 10宇宙生命之谜 XXX 作:让生命更美好 1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2桥 13穷人 14在柏林 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作:笔尖流出的故事 语文园地四 快乐读书吧 第五单元 15夏天里成长 16盼 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作:围绕中心意思写 第六单元

17古诗三首 18只有个地球 19三黑和土地 20青山不老 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作:学写建议书 语文园地六 2 第七单元 21文言文二则 22月光曲 23京剧趣谈 口语交际:聊聊书法 作:我的拿手好戏 语文园地七 第八单元 24少年XXX 25好的故事 XXX我的伯父XXX 27有的人纪念XXX有感

作:有你真好 语文园地八 3 1.草原 教学目标 1.认识“丘”、“渲”等7个生字,会写“毯”、“XXX”等9个生字。会写“草原、线条、优美”等22个词语。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义,并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读出本人的感受。背诵第1自然段。3.体会汉蒙情深、民族连合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糊口情景,并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抓住“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体会景色美以及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并有感情地朗读。教学准备: 1.准备具有浓郁的蒙古族特色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天堂》《蒙古人》(最好蒙语演唱)。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诉衷情》教案三篇

长春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诉衷情》教案 三篇 篇一 语文课学习意在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于《诉衷情》一词的学习,重点在于感受陆游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本课教学设计重点是朗读,让学生通过读、研读等多种方法,结合对陆游及写作背景的简介,体会这首词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3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词。 (3)体会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示范朗读及播放影音文件的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学生能够理解词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态度 体会陆游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幻灯片出示,走近陆游。 猜猜他是谁?(陆游)谁来根据自己的了解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陆游是宋朝的爱国词人,曾写下了大量以爱国为主题的诗词,而且他的词多以豪迈悲壮的感情基调为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首《诉衷情》,让我们共同走进这位词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做一次心灵的对话。(出示这首词)谁想把这首词读给大家听?(师板书:诉衷情) 2.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结合课前预习扫除生字新词障碍。 3. 汇报:谁能当老师,教大家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认字、组词、解释、造句) 4. 学会了生字新词,谁能流利地为大家朗读这首词? 5. 生齐读课文。 二.整体读词,感悟情感。 通过刚才同学们对作者的介绍,我们知道陆游一直坚持抗金的主张,但屡次遭到当权派的打击,被迫晚年退居山阴。这首《诉衷情》就写于他隐居山阴时期。 1. 听老师朗读这首词,感受词人写这首词时的心情。(配乐)(生说:悲伤、郁闷、无奈等)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6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全6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篇1)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惯、圃”等11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够联系题目,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教学难点: 1、掌握运用具体事例来阐述观点的方法。 2、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表”) 2、问: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出示表内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说出表里面有哪些东西? 生看图回答。 师总结: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板书“生物”),他认为表里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认识,这个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16课《表里的生物》。 3、板书课题,生齐课题。 二、出示预示提示 1、学会“惯、圃”等11个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在文中找出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4、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听课文录音。 三、整体感知 1.画生字,自己交流,自己汇报。 (1)生自己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教学进表 1 草原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通过自主读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抓关键词,结合画面去体会描写的草原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 2 .制作课件:草原分布图;中国画欣赏图片;草原风光图;视频《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学生准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 .搜集与草原有关的图片、文字。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你去过草原吗?在你的印象中,草原是怎样的呢? 2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草原吗?出示“ 草原分布图” ,使学生了解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新疆及西藏地区。 3 .讲述:很多年前,被誉为“ 人民艺术家” 的老舍先生第一次到内蒙古大草原去参观访问陈巴尔虎旗,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参观访问记——《草原》。今天,就让我们与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赏那儿的美景,结识蒙古族同胞,一起感受草原独特的风情。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呈现情境,激起学生对草原的向往,产生“ 走进” 大草原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达到“ 未成曲调先有情” 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文,提示: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2 .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1)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 ( 读词语,拼读加点字,然后在括号里写出拼音 ) :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9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9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总结计划、心得体会、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ummary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通用8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 (通用8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全册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9个生字,重点理解“咆哮、拥戴、呻吟、搀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理解文本在布局、人物刻画和环境描写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感人之处,体会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无私奉献、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咆、哮、嗓、党”等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惊慌、拥戴、沙哑、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为第二课时感悟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4.体验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正确读写生字词。 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品读第1—6自然段,感受洪水的可怕和村民的惊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山洪暴发视频,教师激趣导入。 导语:黎明的时候,山洪暴发,来势汹汹,给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带来了可怕的灾难。村民们是怎样躲过这场灾难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桥》这篇课文。 2.出示课题,质疑思考:桥,让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通过播放山洪暴发的视频,学生们或许能联想到:这座桥一定是一座特殊的、承载着人们生的希望的桥。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学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圈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把生字读正确,并自主识记字形。 (3)圈出文中不懂的单词,与同桌讨论。 2.教师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1)确保阅读下面的单词,注意正确阅读变色的单词。 咆哮嗓子党员流淌沙哑揪出呻吟废话 ◆需注意的字音:“嗓”是平舌音,“呻”是翘舌音。 ◆需注意的字形:“哮”的右边是“孝”,不是“考”。 (2)词语分类学习。教师出示词语,学生读一读,再结合课文把它们分成三类。 咆哮、惊慌、清瘦、放肆、狂奔、势不可当、拥戴 狞笑、沙哑、跌跌撞撞、乱哄哄、揪出、你拥我挤 明确:①描写洪水的词语:咆哮、放肆、狂奔、势不可当、狞笑 ②描写村民的词语:惊慌、跌跌撞撞、乱哄哄、你拥我挤 ③描写老汉的词语:清瘦、拥戴、沙哑、揪出 预设:理解词语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因此把本课中描写洪水、老汉和村民的词语按照“集中学习再归类整理——回归课文理解”的思路来进行学习,改变了孤立教学词语的方法。同时,通过把词语分类,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洪水的可怕、村民的慌张和老汉的镇定。 (3)学生梳理课文脉络,总结课文主要情节。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8个生字的写法和正确发音,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咆哮、惊慌、嗓子、、跌跌撞撞”等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 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课文,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 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2.积累有特色的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 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对老支书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感受老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当时的形势危急以及人们紧张的心情,找出描写雨、洪水、桥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桥的图片,问同学们这些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2.回顾之前学过的与桥有关的课文,让学生分析不同课文 的内容。 3.介绍本课要研究的《桥》课文,让学生设想一下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课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预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圈画生字生词,并研究正确发音。 2.理解生字词汇的含义。 3.分段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效果。 4.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 5.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给课文分层。 设计意图: 通过初步感知,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为后续的细读、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1.出示课件9,自学提示(一) 1)浏览课文,用“”画出有关老汉的语句,圈出关键词,说说从 这些词中可以体会到什么。(2)边读边想这些句子在表达上有 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交流并汇报。出示课件10: ①老汉的脸色很平静,但眼睛里却闪着坚定的光芒。(描写 老汉的神态) ②老汉把自己的船交给了支书和儿子,自己却留在了村里。(老汉的行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