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素手编织先民的文化表情_叶水云和她的土家织锦

素手编织先民的文化表情_叶水云和她的土家织锦

素手编织先民的文化表情_叶水云和她的土家织锦
素手编织先民的文化表情_叶水云和她的土家织锦

Na t io n a lit ie s Fo ru

m □聂元松

———叶水云和她的土家织锦

素手编织先民的文化表情

土家织锦———一种由土家族保留的原始编织工艺,它以独特的符号形式,承载着这个民族古老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表情。就在我们尚可追忆的往昔,编织土家织锦还是土家姑娘的必备本领;然而,几乎就在历史的瞬间,土家织锦技艺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在卷入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漩涡中的

湘西,土家织锦是否还有传人在坚守?它该怎样完成从实用饰物到文化记忆藏品的华丽转身?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我们来到了凤凰古城“水云织锦坊”。一个中等身材、皮肤白皙、40多岁的女子从里间出来,很腼腆地招呼我们,她就是织锦坊的主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水云。

秀外慧内,织出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表情

叶水云织锦坊的一幅阳雀图纹的壁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砖红色的底上,一排排规矩的阳雀可爱地排列着,黑色

的头颈,黑色、绿色、粉色的翅膀,红色的眼睛,呼之欲出的姿态与神情,散发出一种古雅庄重之美,剌激着我们的视觉

感官,面对这构图大方织工精巧、色彩鲜明形态古拙的图案,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暗示,它,似乎在对我们述说着一个远古民族的故事……

主人介绍说土家织锦工艺在明清时期就已形成独特的程序,“阳雀花”是土家织锦中最经典的图纹之一,其色彩可以随意搭配,一百个土家姑娘可有一百种不同的配色,可以充分地表达土家姑娘在编织时的心情。

【点击·时评】

▲叶水云和她的土家织锦。图/聂元松

27

Na t io n a lit ie s Fo ru

m

随即,叶水云坐在织机前为我们演示织锦技艺,当她的双手拿着梭罗、篙筒、竹筘在织机上舞动时,庄严而娴静的神态让她焕出一种圣洁的光芒。织机前的她神情投入,思绪似乎已游离于远方,那里有祖祖辈辈的神秘故事和英雄传奇!此时,我们不仅体味到了土家女子的秀外慧内,还感受到了土家织锦工艺原始而神奇的魅力……

叶水云一边熟练地编织,一边介绍:传统土家织锦以丝、

棉、麻为原料,一般以土红、靛蓝、青三种颜色为经线,以五彩色为花纬,用古式织机、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手工挑织而成,在我国织锦中是独一无二的技艺。织造及准备共有纺线、染线、倒线、牵纱、装筘、上机扎综、试织与挑织等多道工序。

土家织锦在传统图案题材的选用、纹式的风格、色彩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图案题材有花鸟鱼虫、

山川景物和表意“吉祥”的文字,还有民间故事、寓言等,与土家人生活和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土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动写照。

土家织锦最独特的艺术特征是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构图中采用概括、变形、夸张等手法,巧妙地将各种自然形体和几何纹样有机地结合,纹样构成以菱形、

横式长方形、斜式交叉形为主,抽象而显其神韵,整个图案极富生活情趣。色彩上,既有五彩缤纷的强烈对比,又有素雅大方的色调调和,土家人尚红、黑色,红色代表光明,

黑色象征庄重,土家织锦多以红为主黑为辅,以黄蓝白等色参差点缀,设色古艳厚重,斑斓多彩,对比中显调和,素雅中见多彩,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明快、活泼之感,强调一种艳而不俗、清新明快的效果,体现出土家人的粗犷、大气。

痴情坚守,织出对先辈的虔诚和感恩

从普通土家女子到蜚声海内外的国家级土家织锦传人,叶水云究竟走过了怎样的人生历程?她的叙说虽然波澜不惊,而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学艺的艰辛,还有那难为人知的坚守与痴情。

叶水云,1967年出生于织锦之乡龙山县苗儿滩叶家寨,12岁即拜自己的姑婆———中国特级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为师,学习土家织锦技艺。她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沉心静气。上世纪80年代,电影对于年轻人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然而当同学、

女伴们都去看电影时,叶水云却安静地守在姑婆的身边,在昏暗的灯光下,陪着姑婆在单调寂寞的织机声中织锦、聊天,听姑婆讲解织锦的配色口诀,每一种图案花纹的内在含义,以及织锦中蕴含的土家人的传奇故事……冬去春来,晨昏交替;心手相传,血脉相承,叶水云的织锦技艺日臻成熟,她的土家织锦作品在工艺上吸取了多种传统挑织技法,精美而细腻。

传统的土家织锦主要用于土家姑娘陪嫁的铺盖被面,图案追求一种强烈跳跃的热闹效果,呈现的是几何纹样的抽象美。为适应现代审美习惯,叶水云对此作了改进,在内容上增加了人物写实图案。不仅如此,叶水云还通过刻苦钻研与反复实践,首创了“半格”表现绝技。即技法上不用同一颜色织满格,这样立体感和层次感更强,在表现人物眼睛上更加逼真、细腻。1994年,叶水云用“半格”法为台湾佛教界创作了一套12件佛教系列壁挂,生动逼真地表现了观音、如来等12位佛教人物的肖像,在岛内引起轰动。然而,就是

为创作这套作品,她花了整整1年的时间!是怎样的信念与执著,使她忘却时光的消耗,成本的计算,迎来这突破性的发展与超越?!

宝剑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日复一日的单调机杼声里,在年复一年的潜心揣摩之中,叶水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织造上,她丰富了传统土家织锦的技巧技法;在用色上,她着色或高贵典雅,或古色古香,或金碧辉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就这样,宴乐狩猎图、人类与和平、

艺术女神、古城凤凰、苗家姐妹回娘家、大岩墙花、大四十八勾、阳雀花、粑粑架等一幅幅代表她和土家织锦最高艺术与工艺水平的作品,在她素手穿梭之间次第展开,这是虔诚与挚爱铸就的先祖文化表情,这是生命与智慧感悟的盛世精神。三十余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与艰难求索,成就了这

位土家女盛年的事业辉煌,也成就了土家织锦历史性的华

竹筘、织机一

到叶水云手中便变得优美而灵动起来。图/聂元松

28

Na t io n a lit ie s Fo ru

m 丽转身。

1995年,叶水云携百幅土家织锦作品在中国工艺美术年会上参展,那洋溢其上的浓郁而原始的民族文化信息,那渗透于其中的绝妙编织技艺,直令专家学者惊艳注目,当代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张仃老先生为之欣然题辞:缕云裁月。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叶水云

“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7年,叶水云的代表作“宴乐狩猎水陆攻占图”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在“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日”

活动中,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盛赞其作品反面似一幅大写意,正面如一幅工笔画,并鼓励她再接再厉,把这一文脉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就在这一年,她被文化部认定为“土家织锦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成为目前我国最年轻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成功是令人喜悦的,但是谈起今天的成就,叶水云却将话题引向了她的师傅兼长辈叶玉翠。她说,姑婆的教育是非常严格的,有一次她织错花却嫌麻烦不愿拆,竟引得平时和蔼可亲的姑婆大发脾气,说如果不认真,就不要学织锦了!土家织锦的每一个图案都有特定的含义,一格都不能织错,必须要用心去织!这显然是令叶水云刻骨铭心的一次教训,“用心去织”从此成为她从业织锦的信条。织锦坊的柔和灯光映照着这位已然成名的土家织锦大师,透过她柔和的脸庞和追忆的目光,我读到了一个土家女艺人对先祖和前辈的那一份虔诚和感恩。

举步维艰,依然要织出珍贵的文化记忆

土家织锦在土家语中称“西兰卡普”,即打花铺盖的意思,是一代代土家女儿最重要的嫁妆。作为生活实用织品的土家织锦,不仅曾经相伴过无数土家女儿度过了无数的昼夜晨昏,更为可贵的是,在它密匝的经纬之间,在它夸张的色彩之中,在它抽象的符号背后,蕴含着当代人久违的先祖文化表情,持久弥坚、弥足珍贵。因此,传承就成为其在当代最迫切、最现实的主题。

聊起土家织锦未来的发展及传承的话题,叶水云的脸上显示出一种无法掩饰的忧虑。曾经和她一起学习织锦的姐妹都选择了放弃,上世纪80年代,湘西大约还有2000人织锦,现在竟不到100人。她先后收了许多徒弟,都学不到半年就走了,而要真正学好织锦起码得花2年以上的时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诱惑,年轻人很难安下心来做这项单调而寂寞的工作。目前,跟随叶水云的徒弟只有3个人,最年轻的也已35岁。织锦辛苦、

单调、不赚钱,后继乏人,传承已面临断代,传统的手工艺在现代化大生产面前,显得那么脆弱……

困扰叶水云的不仅仅是传承的忧虑,还有传统手工艺走向市场的困境。“水云织锦坊”的最高月纯收入仅4000元左右,而门面的月租金今年就已涨至3000元,靠这个维持生计,显然太不现实,民间艺人单凭坚守传统这一信念而独立支撑已是举步维艰。如果不是为了那份对土家织锦的痴情,叶水云或许也会像她的同伴一样选择放弃。是的,辛苦而收获不多等,这些传统民间技艺几乎都会遇到的困境,同样发生在土家织锦上。

虽然如此,叶水云对于自己仍很有信心,毕竟她是幸运的,作为国家级的传承人,目前她的技艺炉火纯青,人还年轻,视力好,精力旺盛,处于最好的创作时期。她计划用4年

的时间专心把土家织锦的经典传统样式和自己创新的图案,用真丝和纯棉编织成一批精品实物,将200多种传统土家织锦图案与技法全部整理出来,并结集出版,使土家织锦在传承中不断提高艺术品位。

走出“水云织锦坊”,我的忧虑里有了几许欣慰,我们所处的时代已开始检讨现代文明发展的失范,关爱历史,呵护记忆,已然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叶水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其权利、义务以及资助将得到进一步的保证与规范。我们有理由相信:土家织锦作为土家人世代相传的文化表情,在叶水云的素手编织里、倾心整理下、执著探索中,在全社会的共同呵护与关爱里,一定会最终完成其

从实用饰物到文化记忆藏品的华丽转身,成为土家人奉献于未来世界的珍贵文化记忆。

(责任编辑蒋文)

【点击·时评】

土家织锦之经典图

纹:“阳雀花”(左)与老鼠嫁女(右)。图/卢瑞

▲29

土家族织 锦 概 述

织锦概述 织锦,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棉等纤维的织品。《汉书》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织锦有经纬起花和纬线起花,分别称为经锦和纬锦,此外还有经纬联合显花。 殷商时代中国就有了丝织物。周代丝织物中出现织锦,花纹五彩斑斓,技术臻于成熟。汉代朝廷设织室、锦署,织锦供宫廷享用。至汉武帝后,中国织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波斯(今伊朗)、古罗马等国。魏晋以后,蜀锦勃兴,在织造工艺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以蜀锦为代表的唐代织锦远销到日本、波斯。北宋时,朝廷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等地建立规模庞大的织造工场,生产各种绫锦。元代设立织染局、织染提举司,机构庞大,集中了大批优秀工匠,以大量生产加金丝的织金锦而著称。同时,民间作坊蓬勃兴起,江南织锦生产进入繁荣时期。经历民国时期动荡,新中国建立以后,织锦工艺迎来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根据各自的生产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审美情趣,创造了异彩纷呈的织锦工艺。中国织锦各种主要有: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四川蜀锦、杭州杭锦和少数民族的土家锦、壮锦、黎锦、傣锦、侗锦、瑶锦、苗锦和爱得利斯锦等。土家织锦与壮锦、黎锦、傣锦合称为“中国民族民间四大名锦”。

土家织锦沿革 土家织锦,土家语称为“西兰卡普”,“西兰”意为被面,“卡普”是花的意思,合起来即打花被面。流传至今的土家织锦是一种三重经线开口的通经通纬、反面挑织、纬线显花的民族锦。其经线俗称“站线”;挑织的纬线俗称“喂线”,又称“花线”。 土家织锦的艺术特色 土家织锦是中华民族织锦的奇葩,是土家人特别是土家女性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追求的华美积淀,也是土家族的民族性格与气质在工艺美术中的载体,更是土家族走向世界的一张精美的文化名片。 民间性是土家织锦与宫廷锦相比而存在的基本特征,它既是土家族重要的文化生活习俗,又美化了摆手舞、梯玛歌等节庆俗、婚俗、生育俗等。 (1)图案取材的丰富性 武陵山区——特别是酉水流域一带,因为高山深谷、交通不便、僻居一隅、与外界联系较少,因而保留了沿袭至今的土家织锦手工生产工艺,保存了极其珍贵的土家织锦技艺和大量精彩纷呈的传统图案。 土家织锦现存植物、动物、器物、天象地舆、钩纹、汉文字和桃花移植类图案等160余种传统图案,其丰富多彩在全国民族民间织锦中是名列前茅的。其中器物类的桌子、椅子、锯子、茶盘、磨盘、窗格、背篓、大小秤钩、龙船,甚至粑粑架、豆腐架等皆以织锦花纹的形式出现在图案中,这在全国民族民间织锦中也是首屈一指的。这体现了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土家人对贫穷但不失温馨的家庭的眷恋,

湘西州州情常识(DOC)

行政区划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省、贵州省和重庆市接壤,辖龙山、永顺、保 靖、花垣、凤凰、泸溪、古丈7县和吉首1市。全州共有90个乡、68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1970个村委会、180个社区(居委会)。其中:龙山县3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20个乡;28个社区(居委会)、434个村委会。永顺县12个镇、18个乡;27个社区(居委会)、300个村委会。保靖县10个镇、6个乡;17个社区(居委会)、196个村委会。花垣县8个镇,10个乡;19个社区(居委会)、288个村。凤凰县9个镇、15个乡;15个社区(居委会)、340个村委会。泸溪县8个镇、7个乡;16个社区(居委会)、134个村委会。古丈县5个镇、7个乡;18个社区(居委会)、140个村委会。吉首市4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7个乡;40个社区(居委会)、138个村委会。 2005年湘西州全面完成了所辖8个县(市)的乡镇村撤并工作,共撤并乡镇56个,乡镇总数由原来的221个减少到164个,撤并幅度为26%。 其中:龙山县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民安镇。设立民安街道办事处;同意撤销华塘乡,设 立华塘街道办事处;同意撤销新城乡,设立新城街道办事处;同意比溪乡与茨岩塘镇合并,设立新的茨岩塘镇;同意西湖乡与红岩溪镇合并,设立新的红岩溪镇;同意坡脚乡与靛房镇合并,设立新的靛房镇;同意凤溪乡与苗儿滩镇合并,设立新的苗儿滩镇;同意八面乡、长潭乡、岩冲乡与里耶镇合并,设立新的里耶镇;同意火岩乡与桂塘镇合并,设立新的桂塘镇;同意辽叶乡、瓦房乡与召市镇合并,设立新的召市镇;同意水沙坪乡与茅坪乡合并,设立新的茅坪乡;同意撤销干溪乡和猛西乡,将干溪乡的细砂坪、木友、耳洞、捞溪、牙龙、扒耳、干溪坪、支家等8个建制村以及猛西乡的水桶建制村 划归洗车河镇管辖;将猛西乡的陈庄、邬都、烈坝、高峰、泽果、中寨、矮王、猛西等8个建制村划 归洛塔乡管辖。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辖3个街道办事处,11个镇,20个乡,共34个乡镇街道。 永顺县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柏杨乡与泽家镇合并,设立新的泽家镇;将和平乡与大坝乡合 并,设立新的大坝乡;将新寨乡与颗砂乡合并,设立新颗砂乡;将羊峰乡、大明乡与石提镇合并,设立新的石堤镇;将杉木乡与龙寨镇合并,将龙寨镇更名为万坪镇;将仓坪乡与塔卧乡合并,设立新的塔卧镇;将官坝乡、桃子溪与砂坝镇合并,设立新的砂坝镇;将连洞乡与灵溪镇合并,设立新的灵溪镇;同意撤销万福乡,将万福乡的白腊、雨咱、那住3个建制村划归勺哈乡管辖;同意撤销麻岔乡, 将麻岔乡的老司城、上河、博射坪3个建制村划归灵溪镇管辖;其余的新庄、乐拉、通达、龙勺、颗砂洞、友谊、落月洞、行坡、湖必、四联、坡寨洞、麻岔12个建制村划归石堤镇管辖;同意撤销保坪 乡。将保坪乡的龙头、湖坪2个建制村划归松柏镇管辖,其余的吴必、毛冲、保坪、劳庄、大龙5个建制村划归王村镇管辖;同意撤销西米乡。将西米乡的星火、西元2个建制村划归松柏乡管辖;其余的

湘西土家族情歌的语言艺术

第27卷第3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5月V ol.27,N o.3 Journal of Jishou University(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May.2006湘西土家族情歌的语言艺术 Ξ 石雯丽 (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 416000) 摘 要:湘西土家情歌是湘西主要的民间文学样式,它通俗质朴、风趣含蓄、富有韵律、形象生动,具有着浓厚的 艺术氛围。 关键词:湘西;土家情歌;语言艺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I277.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06)03-0082-03 作者简介:石雯丽(1968-),女,湖南花垣人,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 湘西土家情歌是民间文学中最早产生,又一直伴随土家人由远古走向今天的主要民间文学样式。“土司地处万山之中,凡耕作出入,男女同行,无拘亲疏。道途相遇,不分男女,以歌声为奸淫之媒,虽亲夫当前,无所畏避。”[1](P170)湘西土家人“以歌为媒”,自由恋爱自古成习。要想成就一段姻缘,唱歌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彼此用歌声表情达意互诉衷肠。“好水洗衣不用槌,好姐连歌不用媒,阵阵山歌架起桥,情哥情姐桥上会。”[2](P50)只要遇到自己心仪的异性,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是在特定节日里(如土家社巴节)都会敞开歌喉,尽情表达爱慕之意,思念之情。“青山田园美如画,吊脚楼住毕兹卡,郎如青山妹似花,歌声恋情传佳话。”[2](P51)湘西土家情歌种类繁多,依据男女的相恋过程,可分为动心歌、试探歌、赞美歌、挑逗歌、初恋歌、迷恋歌、相思歌、反抗歌等等种类。湘西土家情歌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形象的措辞、真挚微妙的情感、富有音乐性的声韵等,展现出独特的生活情景及文化风情,因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下面 从其语言运用角度进行探讨。 一、通俗质朴 湘西土家情歌的语言,多是从口语中提炼出来的结晶,既通俗,又雅致,既质朴,又清新。因此,“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平淡中见新奇,浅显里寓深意,质朴中含清新,清新里显质朴。不论是对唱、叙述、还是描写一件事、吟唱一个人,虽然用的都是通俗的口语,却如泥土般纯朴,绿叶上滚动露珠儿般清新感人,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平易自然、质朴生动。如: 松柏生在大山坡,常年四季叶不落,一根青藤缠上树,扭来扭去解不脱。[3](P61) 我想阿妹想得呆,粪桶当作水桶抬,菜园当作内房进,衣柜当作大门开。[3](P60) 这些情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风花雪月的描写,有的是湘西土家山区人民常见常听的口语, Ξ收稿日期:2006-04-24

素手编织先民的文化表情_叶水云和她的土家织锦

Na t io n a lit ie s Fo ru m □聂元松 ———叶水云和她的土家织锦 素手编织先民的文化表情 土家织锦———一种由土家族保留的原始编织工艺,它以独特的符号形式,承载着这个民族古老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表情。就在我们尚可追忆的往昔,编织土家织锦还是土家姑娘的必备本领;然而,几乎就在历史的瞬间,土家织锦技艺面临着传承的危机。在卷入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漩涡中的 湘西,土家织锦是否还有传人在坚守?它该怎样完成从实用饰物到文化记忆藏品的华丽转身?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我们来到了凤凰古城“水云织锦坊”。一个中等身材、皮肤白皙、40多岁的女子从里间出来,很腼腆地招呼我们,她就是织锦坊的主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水云。 秀外慧内,织出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表情 叶水云织锦坊的一幅阳雀图纹的壁挂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砖红色的底上,一排排规矩的阳雀可爱地排列着,黑色 的头颈,黑色、绿色、粉色的翅膀,红色的眼睛,呼之欲出的姿态与神情,散发出一种古雅庄重之美,剌激着我们的视觉 感官,面对这构图大方织工精巧、色彩鲜明形态古拙的图案,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心理暗示,它,似乎在对我们述说着一个远古民族的故事…… 主人介绍说土家织锦工艺在明清时期就已形成独特的程序,“阳雀花”是土家织锦中最经典的图纹之一,其色彩可以随意搭配,一百个土家姑娘可有一百种不同的配色,可以充分地表达土家姑娘在编织时的心情。 【点击·时评】 ▲叶水云和她的土家织锦。图/聂元松 27

Na t io n a lit ie s Fo ru m 随即,叶水云坐在织机前为我们演示织锦技艺,当她的双手拿着梭罗、篙筒、竹筘在织机上舞动时,庄严而娴静的神态让她焕出一种圣洁的光芒。织机前的她神情投入,思绪似乎已游离于远方,那里有祖祖辈辈的神秘故事和英雄传奇!此时,我们不仅体味到了土家女子的秀外慧内,还感受到了土家织锦工艺原始而神奇的魅力…… 叶水云一边熟练地编织,一边介绍:传统土家织锦以丝、 棉、麻为原料,一般以土红、靛蓝、青三种颜色为经线,以五彩色为花纬,用古式织机、采取通经断纬、反面挑织的方法手工挑织而成,在我国织锦中是独一无二的技艺。织造及准备共有纺线、染线、倒线、牵纱、装筘、上机扎综、试织与挑织等多道工序。 土家织锦在传统图案题材的选用、纹式的风格、色彩的运用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图案题材有花鸟鱼虫、 山川景物和表意“吉祥”的文字,还有民间故事、寓言等,与土家人生活和习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是土家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动写照。 土家织锦最独特的艺术特征是丰富饱满的纹样和鲜明热烈的色彩,构图中采用概括、变形、夸张等手法,巧妙地将各种自然形体和几何纹样有机地结合,纹样构成以菱形、 横式长方形、斜式交叉形为主,抽象而显其神韵,整个图案极富生活情趣。色彩上,既有五彩缤纷的强烈对比,又有素雅大方的色调调和,土家人尚红、黑色,红色代表光明, 黑色象征庄重,土家织锦多以红为主黑为辅,以黄蓝白等色参差点缀,设色古艳厚重,斑斓多彩,对比中显调和,素雅中见多彩,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明快、活泼之感,强调一种艳而不俗、清新明快的效果,体现出土家人的粗犷、大气。 痴情坚守,织出对先辈的虔诚和感恩 从普通土家女子到蜚声海内外的国家级土家织锦传人,叶水云究竟走过了怎样的人生历程?她的叙说虽然波澜不惊,而我们所感受到的不仅是学艺的艰辛,还有那难为人知的坚守与痴情。 叶水云,1967年出生于织锦之乡龙山县苗儿滩叶家寨,12岁即拜自己的姑婆———中国特级工艺美术大师叶玉翠为师,学习土家织锦技艺。她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沉心静气。上世纪80年代,电影对于年轻人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然而当同学、 女伴们都去看电影时,叶水云却安静地守在姑婆的身边,在昏暗的灯光下,陪着姑婆在单调寂寞的织机声中织锦、聊天,听姑婆讲解织锦的配色口诀,每一种图案花纹的内在含义,以及织锦中蕴含的土家人的传奇故事……冬去春来,晨昏交替;心手相传,血脉相承,叶水云的织锦技艺日臻成熟,她的土家织锦作品在工艺上吸取了多种传统挑织技法,精美而细腻。 传统的土家织锦主要用于土家姑娘陪嫁的铺盖被面,图案追求一种强烈跳跃的热闹效果,呈现的是几何纹样的抽象美。为适应现代审美习惯,叶水云对此作了改进,在内容上增加了人物写实图案。不仅如此,叶水云还通过刻苦钻研与反复实践,首创了“半格”表现绝技。即技法上不用同一颜色织满格,这样立体感和层次感更强,在表现人物眼睛上更加逼真、细腻。1994年,叶水云用“半格”法为台湾佛教界创作了一套12件佛教系列壁挂,生动逼真地表现了观音、如来等12位佛教人物的肖像,在岛内引起轰动。然而,就是 为创作这套作品,她花了整整1年的时间!是怎样的信念与执著,使她忘却时光的消耗,成本的计算,迎来这突破性的发展与超越?! 宝剑锋从砥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日复一日的单调机杼声里,在年复一年的潜心揣摩之中,叶水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织造上,她丰富了传统土家织锦的技巧技法;在用色上,她着色或高贵典雅,或古色古香,或金碧辉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就这样,宴乐狩猎图、人类与和平、 艺术女神、古城凤凰、苗家姐妹回娘家、大岩墙花、大四十八勾、阳雀花、粑粑架等一幅幅代表她和土家织锦最高艺术与工艺水平的作品,在她素手穿梭之间次第展开,这是虔诚与挚爱铸就的先祖文化表情,这是生命与智慧感悟的盛世精神。三十余年如一日的不懈追求与艰难求索,成就了这 位土家女盛年的事业辉煌,也成就了土家织锦历史性的华 竹筘、织机一 到叶水云手中便变得优美而灵动起来。图/聂元松 ▲ 28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 2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境内居住着土家、苗、汉、回、瑶、侗、白等30个民族,总人口275.83万人,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辖吉首市和泸溪、凤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七县,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 一、境域位置 地理位置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0'~110。22.5',北纬27。44.5'~29。38'。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系云贵高原东缘武陵山脉东北部,西骑云贵高原,北邻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东部、东北部与湖南省怀化市、张家界市交界;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地区接壤;西部与重庆市秀山县、酉阳县毗连,西北部与湖北省恩施州相邻,系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地。 境域面积湘西州境域,南北长约240公里,东西宽约170公里,土地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的7.3%。州域耕地面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森林面积亦有降有升。 二、沿革区划 建置沿革湘西州域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唐虞之时,有“蛮地”之称,属“三苗”范围。夏,为“荆州之域”。商代,属楚“鬼方”地域。西周至春秋,属楚“黔中地”。战国时属楚黔中郡。西汉属武陵郡。三国时初属蜀,后属吴。西晋、东晋属荆州武陵郡。隋唐五代时期属黔中道。朱为荆湖北路的辰州、澧州。元为湖广行省恩州军民安抚司、新添葛蛮安抚司和四川行省永顺司。明置永顺宣慰司、保靖州宣慰司,其余为岳、辰两州地。清置永顺府和风凰、乾州、永绥直隶厅,东北部为澧州地。民国时期.1914一1922年为辰沅道。1938—1949年为第八、第九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凤凰、乾城(今吉首)、永绥(今花垣)、泸溪等县和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分属沅陵专区、永顺专区。1952年8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6县,并代管永顺、龙山、桑植、大庸(今张家界永定区)4县。年底,代管4县亦属直接管辖。1955年4月,湘西苗族自治区改为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州府设吉首,辖吉首、泸溪、风凰、花垣、保靖、古丈、永顺、龙山、桑植、大庸10县。1982年和1985年,吉首、大庸先后改县设市。1988年,大庸市升为地级市(即今张家界市),是年12月31日,大庸市及桑植县正式划出湘西州。1989年至今,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8县市。 行政区划湘西自治州今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7县,截止2009年未,下辖90个乡、68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全州有172个居民委员会、1975个村民委员会。 三、自然环境 地貌湘西州域地处云贵高原余脉,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贯州境,北部多山,有大小山峰130多座。州内最高点为龙山县境内大灵山,海拔1736.5米,最低点为泸溪县上堡乡大龙溪出口河床,海拔97.1米。受酉水、猛洞河、武水、沅水、辰水等河流的影响,境内地面被切割成众多盆地、台地和高峰、沟谷及陡坡,相互交错,山峦叠嶂,千姿百态。境域碳酸盐岩广布,岩溶地貌发育充分,多溶洞、伏流。境域地貌大致分为三大区域:西北中山山原地貌区占州域总面积的22%,海拔800一1736米,地形切割较深,顶部岩溶发育,干旱少雨,光热偏低,土壤自然肥力较好,适宜发展林、粮、牧业生产;中部中低山山原地貌区面积约占州域总面积的59%,标高50一1000米,丘状起伏,岩溶发育,光、热、水、土条件较好,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粮、林、牧、经济作物和矿业生产;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原地貌区面积约占州域总面积的18.98%,地势比较平坦开阔,光、热、水、土条件较好,为湘西州域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的最佳区域。

湘西土家族

湘西土家族 土家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湘鄂川黔毗连的武陵山地区。即湖南省西部的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古丈等县;湖北省西部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利川 、恩施、巴东、建始、五峰、长阳等市县;四川省的酉阳、秀山、黔江、石柱、彭水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家族人口数为8028133。使用土家语,属汉藏语 系藏缅语族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现在绝大多数人通用汉语;沿酉水(源自湖北鹤峰,注入湖南沅水)流域约20万人仍使用土家语,有的也兼通汉语。 土家族,史籍中称谓较多。秦汉时,以其崇拜白虎被称为“廪君种”,或以使用武器特征称为“板楣蛮”,或以其人呼“赋”为“赛”而称为“责人”;属巴郡南郡蛮”和“ 武陵蛮”的一种。次后,多以地域命族,被称为“溪蛮”,“楼中蛮”,“巴建蛮”,“信州蛮”,“阳蛮”等。宋代,出现了区别于武陵地区其他族别而专指土家的“土民”、 “土蛮”、“土兵”等名称。以后,随着汉人大量迁入,“土家”作为族称开始出现。 土家族的来源,目前说法不一。一说来源于秦灭巴后,定居于湘鄂川黔边的巴人;二说根据湘西龙山、泸溪、大庸等县市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和土家语地名,认为土家族主 要来源于湘西土著,与进入的巴人、汉人融合而成;三说根据《复溪州铜柱记》有关记载和土家族与彝语相近以及土家与云南部分彝族风俗相同等现象,认为来源于唐中叶的乌蛮 。 泰灭巴以后,生活在武陵境内的巴人,以火耕水耨、渔猎山伐为业,繁衍生息。其首领依靠其同种或同姓的种姓血缘关系进行统治,维持内部关系。西汉末年,“武陵夷”田 疆起兵反抗王莽篡权。以后“零阳蛮”、“漤中蛮”、“巫蛮”和“澧中蛮”都起兵反抗压榨。三国时,蜀汉与孙吴长期争夺夔、峡和武陵地区,土家族成为他们相互争夺的重要 对象。蜀吴的长期争夺,使武陵地区各族人民难以安生。这以后的南北朝和隋朝,武陵地区各部势力迅速发展,经常处于各自雄踞一方,中央控制松弛,战争频任,社会动荡。唐 朝开始,中央采取羁縻州县制度,任命归顺的地方首领以州县官职,治理其地,并准其世代承袭,使土家族日趋稳定,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加强。土家族人民在抗击外敌入 侵、支援红军长征。打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 此文献由湘菜连锁加盟品牌“湘西部落”提供。

论西兰卡普的土家文化与图形纹样

论西兰卡普的土家文化与图形纹样 西兰卡普流传至今,在土家文化中,它以其沉淀的历史,、绚丽的色彩、丰富多元的内涵等文化特征彰显于世,以一种不可取代的身份标志着民族的独特性,成为土家文化中的“活化石”。本文中主要是从多方面浅析西兰卡普的特色,从民族文化、西兰卡普的文化特点出发,来分析探讨西兰卡普及当地文化。 西兰卡普与土家文化 1.土家族传承的“西兰卡普”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毗邻的武陵地区。地区山岗缠绕,物产丰饶,有着雄奇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中,创造出土家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西兰卡普。 土家锦在土家语中称“西兰卡普”,意为“打花铺盖”,汉语称“土花布”。西兰卡普主要分布在今湘西龙山县境内的洗车河流域的苗儿滩、捞车河、靛房及坡脚,永顺县境内的对山、凤栖;保靖县境内的普绒、清水等高山河谷地带,这些地区至今还保存着织锦的传统习俗。在服饰文化有男女一式的百褶裙、鸦鹊衣、头包一丈多长的青丝帕,喜欢戴耳环、耳坠、手镯、戒指等首饰[1]。在土家族工艺文化中,土家织锦是土家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土家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

手工艺品。 土家织锦的历史悠久,可上溯到公元前316年巴子国被秦国统一以前的纺织遗存甚至早的年代。据考古发现,在夏朝早有丝织物的文字记载。《大明统一志》有“土民喜五色斑布“的记载。清代乾隆年间的《永顺府志?物产志》有“斑布,即土锦”,“土妇善织纺,布用麻,工与汉人等[2]。土人以一手织纬,或间纬以棉。纹陆离有古致。”西兰卡普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2.西兰卡普的传说 土家族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西兰卡普便是美丽生动的传说之一。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土家姑娘叫西兰,心灵手巧,织出的图案栩栩如生。为了在打花铺盖上织上白果花。每晚去白果树下等待白果花开。嫂嫂嫉妒其美貌,在父亲面前搬弄是非,说西兰败坏门风,父亲在一气之下把西兰打死了。为了纪念西兰,把她织的铺盖称为“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的图形纹样 1.图案分析 西兰卡普又称“土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是土家姑娘精织的特有手工艺品,织工精巧,色彩绚丽。它一般由三小块布组成,每一块小布上都织有和土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国省养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西自治 州国省养护管理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价格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州政办发[2012]36号 【发布部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 【发布日期】2012.11.20 【实施日期】2012.11.20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国省养护管理办法》的通 知 (州政办发〔2012〕36号) 各县市人民政府、湘西经开区管委会,州直有关单位: 《湘西自治州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O一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湘西自治州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细则》、《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州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国省干线公路是指经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由公路管理机构管养的国道、省道、县道及其所属的桥梁、隧道和其他附属设施。 已升级为省道的县道、乡道和村道,在省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未纳入省道养护管理范畴之前,依原管理权属进行养护管理。 第三条国省干线公路养护管理主要包括日常养护、养护维修工程、路政管理等。 (一)日常养护指国省干线公路小修保养,是对国省干线公路及沿线设施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和修补其轻微损坏部分的作业。 (二)养护维修工程指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危桥和隧道改造工程、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水毁修复工程、灾害防治工程及国省道局部改线工程等。 1、大修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较大损坏进行周期性的综合修理,以全面恢复原设计标准,或在原技术等级范围内进行局部改善和增建,以逐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的工程项目。如路基、路面大修等。 2、中修工程:对公路及其沿线设施的一般性磨损和局部损坏进行定期修理维修加固,以恢复原有技术状况的工程项目。如水泥路面面层、沥青路面面层中修等。

土家族简史

土家族概述 作者:小敏彭彭 摘要:土家族是我国一个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中,形成了其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精神文化。 土家族形成 土家族的族源在史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意见,大致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她是古代巴人的后裔,第二种则认她是当地的土著居民,第三认为她是有贵州迁来的乌蛮族的后代。多源论和主源论者的学说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是由纯粹的族源形成的,土家族也不例。现在主流的观点认为,土家族是由古代巴人的两支——廪君蛮和板楯蛮为主源,融合了后来的众多的族群,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最终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 土家族的先民与古代巴人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山海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始为巴人”。巴人分为板楯蛮和廪君蛮。 秦汉以来,以巴人为主体的又融合了彭、冉氏等其他民族成分的土家族逐渐开始形成。唐王朝在今土家族地区实行羁縻州制,致使向氏、彭氏、田氏、冉氏、覃氏、杨氏、白氏、张氏等等,纷纷涌现,得以壮大,从而发展成为上述土家族地区的主要姓氏,这也是构成今日土家族宗族制度突出的重要历史原因。 史籍中将湘鄂西一带土家族称为“土人”、“土民”等,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现在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或“五溪蛮”。宋代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土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彭、田、覃、向,冉、马六大姓氏首领世袭统治地位的确立,标志着土家族稳定的共同地域最后形成。 以后随着汉族居民大量迁入,清末地方志中开始用“土家”名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土家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土家族。 土家族的历史传承: 土家族是一个热爱祖国和富有反抗精神的民族。 早在殷商时期,土家族人的祖先巴人就积极参加反抗历代奴隶主和封建王朝的斗争。《华阳国志》已有关于巴国军队的记载在夏禹“会诸侯于会稽,执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故后人称之为“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周之季世,巴国内乱,将军巴曼子许楚三城以平乱,事平,将军不与楚城,自刎以谢楚

土家织锦图案的传承与研究

土家织锦图案的传承与研究 □ 魏官禄 一、古老的乌江河,悠久的土家族 乌江流域居住着很多个少数民族,土家族就是其中的一支,那里山高河深、山川秀美,养育了勤劳善良、生性纯朴的土家人,他们沿乌江河流而居,祖祖辈辈生活生产在这里。土家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文化,土家人是古代巴国人的后裔,他们崇拜祖先、崇拜太阳、崇拜自然界的各种神灵,有着多元化的崇拜文化,特别是对主宰自己命运的“超诸神灵”更是崇拜,土家人利用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织锦,组成各式各样敬神灵的图案,做成披甲、贡布、神坛用锦等,来与各种神灵沟通,织锦图案成为了神、鬼、人沟通的重要纽带。 土家族是一个精于纺织的民族,其历史可追溯到夏朝时期,“桑蚕、麻”成为贡品。因而“禹会诸候于会稽,执五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华阳国志?巴志》),又记载了武王即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其地土植五谷,牲具六畜、蚕桑、宁麻……”。这说明巴人很早就有了自己的纺织技术,三国时期,在蜀国诸葛亮“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的决策下,土家族地区的人民逐步掌握了汉族先进的染色技术,纺织出五彩的“土锦”。历代方志都有“土人织兰干细布,织成纹章如绫锦”、“布与纻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斑布。”唐宋时期随着土家人经济的发展与对外交流,纺织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女勤于织、户多机声”的社会风气,当时土家族的“布”,被汉人称为“溪布”“峒布”或“峒锦”。元、明、清时期,织布被汉人称做“土锦”、“花布”等,且大量用于服饰,(汉《后汉书?南蛮传》)“土人喜服五色斑衣”(明),“土人以一手织纬,或间纬以锦,纹陆离有古致”“机床低小、布绢幅阔不渝尺”(清)。 土家民间织锦艺术根植于土家人的智慧和勤劳中,积淀了独有的特色艺术文化,土家人自种棉花自纺纱,自己织布自绣花,从植桑、养蚕、缫丝、拧线、种棉、纺线和把丝线染成各种颜色再精心编织,织锦的每一过程都凝聚了土家人的心血和汗水,是用土丝、土绵线编织,是真正的手工艺品,他们纺织的织锦经久耐用。编织是土家族姑娘必备的本领,从小她们就开始学习,以口授的形式,世代传承,因此,模仿形式是她们学习织锦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方式是原始的,有效的传承方式,用前辈的织锦实物为参照,通过家长或长辈的口头传授,经过长期的模仿学习,再进行变化、创造,从形式到结构,从规则到内容等进行创新,在模仿中寻求新的纺织技术和方法,在大自然中寻找图案的基本原形,在生活中寻视新颖的装饰表现,土家族织锦图案有上百种,各种常用的图案纹样默记于心,编织时无需蓝本,待到出嫁时,她们所织出的织锦的多少,技艺的高低,便成了衡量她们的人品,才能的重要标志。 二、土家族织锦上的精美图案艺术 土家族的姑娘们是天生的艺术家,她们有着天生的巧手,有天生的创造图案纹样的灵感,天生的色彩搭配意识,天生的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精妙的纺织工艺,神奇的纺织技术,对称的图案纹样,浓厚的装饰色彩,饱满的纹样构图,五彩缤纷的强烈对比,雅素大方的色调调和。土家人崇尚红、黑色,因红色是暖色,代表阳光,表现光明,黑色是冷色,象征庄重、朴素、织锦以红色为主,以黑色为辅,间之以黄、蓝、白色参差点缀。设色古艳厚重,斑斓多彩,对比中显调和素雅中见多彩,华而不俗,素而不单,给人以明快、响亮、活泼和生机,耐人寻味。织锦内容体现了本民族传统文化又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因素,不断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发展自己,如土家织锦的“福禄 寿喜”“富贵双全”等汉人题材的织锦图案,造型非常简练概括、抽象,大都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来组成有序的图案和单独的纹样图案,图案艺术中有大量的多元崇拜文化表现,最为常见的四十八勾纹,是几何形的抽象纹样图案,是土家人祖先崇拜太阳的表现。土家人也崇拜蛇,蛇形纹样很多,是呈几何的菱形,多织于铺盖上。单独的植物纹样也很丰富,题材有九朵梅、莲花、藤藤花、韭菜花、大白梅花、小白梅花、梭罗花、荷花、南瓜把花、牧丹花,其中岩墙花为最美。台台花是土家织锦中最有代表性的图案,现在也能看到各种变形的虎纹,抽象化的虎头纹。她们把纹样做多个独立的整体图形纹样,将在一个条形带状的范围内做左右或上下的不断反复排列,组成带状的二方连续图案,来装饰腰带和美化服装的边沿,用勾形纹或蛇形纹做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整体单独图形纹样,按一定的大小尺寸进行适当的排列。将纹样做上下左右的反复不断地向四周排列延伸。织成多彩的四方连续图案。土家织锦图案多用象征和抽象表现手法,直线造型,连续对称,图案设计独特,造型奇异,生动活泼,土家族织锦图案与土家族人的生活习俗密不可分,依承交融,图案反映了土家人对自然物象的认识,保存了本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同时也体现了土家族人的豪放、粗犷、大方的民族性格,传统织绵图案是土家族人知识和智慧的结晶,生动地反映了土家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织锦不仅装饰意味强烈而且还寓意着土家人的传统文化习俗和对物寄予的希望情怀。真实地反映了土家人的生活、历史、风俗习惯,图案中的每一个纹样都有美好的象征,吉祥的寓意、幸福的祝愿。如:桌子花图案,其构图讲求严谨、对称、平衡、上下边框多为两层以上的二方连续组合,中间的立体图案以典型的四方连续图案出现。如:如土家族的“福禄寿喜”“富贵双全”,还有王字花、喜字花、万字花。“万”字以祝福人万福万寿,吉祥平安,“喜”字的喜庆吉祥,“四十八勾纹”是土家族先人们对太阳的崇拜反映。这一切都表明了土家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环境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利用传统土家族织锦图案艺术和现代图案艺术设计的教学相结合,打造地域文化特色。 土家族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代表,乌江流域土家族的织锦体现了乌江流域一带土家族人山一般的坚韧性格,勇敢善良的心灵,热爱生活、热爱美,并把这种情感趋向图案化,也体现了当地的土家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反映了土家人的审美情操和民族意识,敬重先祖英雄,崇拜天地自然,以独特的方式显露出土家人的文化个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乌江流域一带的土家族织锦出现了全面的濒危状态,有的传统织锦被人为毁坏,有的织锦大量流失,还有的传统的织锦老艺人死去而艺绝,还有因传承方式的封闭而失传,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抢救土家织锦这一民间艺术,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保护,建立乌江流域土家族民间艺术资料库,把这一带的土家族织锦进行收藏,分类保管,把织锦的传统编织技术记载成文字和图片,应对织锦的地方特色、种类制作工序、工艺和当地的民俗风情进行一一记载保存,把织锦图案,拍成照片、录像、刻成光盘,把织绵图案中的美丽传说,故事等收集整理。长江师范学院为了对这一传统文化的收集保存和研究,出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建立了一支从事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研究的骨干教师,学院成立了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各系院都设有乌江流域的民族民间研究所。我们美术学院也成立了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研究所。学院出版书籍、杂志,发 艺术教育ART EDUCATION 76 ARTS CRITICISM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卷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 卷 总分数 100分时长: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题 ,总计60分) 1.(2分)细胞分裂过程中,先复制加倍再均等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是() A. 染色体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2.(2分)与家兔的结构层次相比,油菜的结构层次中无.() A. 器官 B. 细胞 C. 系统 D. 组织 3.(2分)在沙漠地区,生存的生物种类非常少,影响生物在此生存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土壤 B. 阳光 C. 温度 D. 水 4.(2分)下列哪项不是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要的外界条件() A. 二氧化碳 B. 水 C. 高温 D. 光 5.(2分)青蛙属两栖动物。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繁殖时出现抱对现象 B. 发育类型为变态发育

C. 幼体生活在水中 D. 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6.(2分)在水稻的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7.(2分)下列与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无关 ..的描述是() A. 孔雀开屏 B. 飞蛾扑火 C. 雌鸟孵卵 D. 雌雄鸟交配 8.(2分)在炎热的环境中,树荫下比较凉爽,原因之一是由于树木() A. 进行呼吸作用 B. 进行光合作用 C. 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D. 大量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9.(2分)“春蚕吐丝”这一现象发生在家蚕的哪一个发育时期() 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 10.(2分)人体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A. 输卵管 B. 卵巢 C. 子宫 D. 阴道 11.(2分)正常情况下,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能够维持是因为() A. 呼吸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 B. 呼吸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C. 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光合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 D. 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 12.(2分)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应激性 B. 反应

美丽的土家织锦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 2,学科:美术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坐标纸、颜料, 上网收集土家族及石柱土家族的的各种资料。 教学课题 土家织锦(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保留最完整的一种原始纺织工艺品。土家族相对偏僻的居住环境,使其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织锦纹样也因此一直保留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通过把土家锦引入图案创意教学,让学生了解土家原始的抽象图案构成与强烈装饰风格,感受传统土家织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1、让学生认识土家锦,感受织锦文化。 2、通过本教学,使学生了解土家织锦图案的设计描绘方法。 3、在学习鞋垫图案设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创意出富有土家特色的鞋垫。锻 炼动手创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根据人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中的教学内容,结合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而设计的校本教材,旨在让学生加深对我们土家族文化艺术的了解与学习。培养学生对优秀民间艺术的认同感,珍视本土优秀文化遗产,从而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人教版八年级第四单元中涉及到图案基础设计内容: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尽管内容不多,但却与土家织锦纹样知识之间联系紧密。 教学重点: 1、学习土家族织锦图案的设计、描绘方法。 2、设计的图案具有民族特色、生动、美观。 教学难点: 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图案基础知识的掌握。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土家织锦》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各种资料和图片作成PPT,课堂上

湘西州土家语课本第一册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湘西州土家语课本第一册 教 案 古丈县红石林完小整理

第一课土家声调教学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掌握土家语声调 重点:认识土家声调及掌握调值 难点:从汉语拼音声调转换成土家语声调 方法:讲授 课时:一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拼音字母 二、土家语声调简介 1、土家语声调。比较统一的认为有四个调:55高平,21低降,53高降,35中升。 2、土家语声调:与西南官话相接近。 3、土家语声调:与普通话的高降调、低降调也正好相反。如石蛙,土家语:bǎn bàn,汉语:bàn bǎn;高平调和中升调相接近。 三、土家语调值及声调符号 土家语声调调值 调序: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调号:x r v f 调值:高平55 低降21 高降53 中升35

字例:ax ar av af Tax接tar浮tar砍taf烤 四、土家语拼写法制 1、句头或词头不用大写字母,一律小写; 2、音节的最后一个字母写的是声调调号; 如:laorcir(太阳) 3、以词为单位,词组连写,词与词之间相距一个或半个字符。其他拼法与汉语拼音法则一样。

第二课 a o e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掌握aoe在土家语中拼写土家语的作用,和表示的意义 重点:aoe在土家语中的意义 难点:“e”的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一节 教学内容: 一、板书课题 a o e (学生自学aoe) 重点教“e”字的读音,从汉语拼音的“e”,转读成土家语中的“ê”。讲清为了书写方面,去掉了“e”的帽子“^”。 二、看图学土家语 1、学生预习; 2、教师讲解。 三、课堂训练 从到造句:即说一句话。 如:a axmax axmax sixbax lar。 奶奶奶奶缝衣服。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综述

第27卷第1期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7No.12007年1月 Journ al of S outh-Cen tr al Un 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 man 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 J an.20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综述 冉红芳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本文对近20年来的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力求反映20世纪80年代以来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全貌,并为进一步开展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33X (2007)01-0022-04 土家族织锦文化是土家族妇女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几千年来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本文对近 20年来国内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的成果加以归纳和总结,为关心这一研究的学者进一步开展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土家族织锦文化的宣传介绍 1.20世纪80年代的宣传。土家族织锦的宣传介绍,较早见于田顺新在1980年10月28日的《团结报》上发表的《土家族的“西兰卡普”》一文,然后引起了国内一些记者、学者的注意。如黄河、尹素卿、邓辉、瞿边等陆续在《民族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历史知识》、《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刊物进行报道。这些文章虽然只是简要地介绍了“西兰卡普”的土家语义、传说故事、源流、种类及其用途,但却使之开始作为艺术展品走出国门。 2.新世纪的宣传。时隔近20年,新世纪对土家织锦的介绍由当年的16K 变成了今天的A 4纸,有一种大气的感觉,并用唯美的新视角全方位地介绍了土家族织锦。田大年的《湘西土家锦:山里女人的美丽梦想》一文中,借用史料依据,用优美的文笔描述了土家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唐荣沛在《西兰卡普——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中运用竹枝词展现一幅幅生动鲜活的土家织锦。另外,中新社湖北新闻网(http :w ww .hb .chinanew s .com .cn )2003年11月23日报道:唐洪祥在来凤创办土家族织锦村,成为我国土家族聚居地规模最大的西兰卡普织锦基 地和湖北省唯一的一家西兰卡普专业厂家。2003年10月,唐洪祥的女儿唐华、儿子唐山应法国高级时装公会的邀请,参加了在巴黎文化中心、卢浮宫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服饰文化展览,并向各国贵宾现场表演古老的西兰卡普织锦工艺,得到了中法文化年组委会的赞赏。中国民族博物馆为此特地收藏土家织锦“土家女儿会”一幅和一台有40年历史的木织机。大型织锦“土家女儿会”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此外,还有20多个土家族织锦的网站先后报道了新一代艺人的获奖作品。 二、土家族织锦文化的学术研究 对土家织锦文化研究最早的学者仍是田顺新先生,他的《土家族织锦的历史和传统图案构成色彩的探讨》一文被收录到1985年内部刊印的《土家族研究论文选集》中。尔后,才有了少数学者的关注。近两年在湖北省的高校里掀起了研究热潮。如武汉科技学院的老师们集体选题申报省级课题,在收集资料和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分块研究,对西兰卡普的母体符号特征、审美现象学、历史文化性、图案造型特性与应用等方面,多视角进行诠释,以专栏形式刊出。 土家族织锦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兰卡普”图案题材特征的分析,探讨织锦文化的内涵及其所折射出的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思想。 1.土家族织锦的名称和解释。西兰卡普是土家族织锦的名称,采取通经断纬的方法,手工挑织而 22 a 收稿日期:2006-03-10 作者简介:冉红芳(1974-),女(土家族),湖北省咸丰县人,中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湖北民族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

湘西土家族过年的一些过年习俗调查

湘西土家族过年的一些过年习俗调查 都知道,湘西的山水是世界上最美最好的,知道湘西的民风民情是世界上最醇最酽的。当然,更知道湘西的人是最帅最靓的。可是,湘西的年俗,该是一幅怎样的风物?湘西的年景,该是一道怎样的风情?湘西的年味,又该是一种怎样的风韵? 湘西,是不是最美的一幅春联,飞在时间深处、贴在中国民间? 杀年猪 湘西的年,是最有味道的。湘西的年味,从冬月就开始了。 猪知道湘西的主人是不肯杀猪的,杀猪有专门的杀猪人。猪也知道主人的心和痛,就不在喊了,乖乖地被人拖上案板,一刀,就无声无息了。猪闭了眼睛对主人默念:来世再做认你做主人。 当人们把猪放进一个大木桶里把猪修好,提起来,挂在梯子上或放在案板上时,黑色的猪就焕然一新,变得白白胖胖的了。热漉漉的猪肉,轻轻一拍,猪肉就像风吹杨柳一样,一浪追着一浪的抖动,那真叫肥,那真叫嫩,那真叫鲜! 主人在猪肉前默默第站了许久,然后捡起一把猪毛,点燃一根布条,从大门外开始给猪喊魂,边念着猪的好,边说着自己的错,一直走到猪栏边,把猪毛和布条放下,表示猪又回到了栏里,回到了主人家。主人的心,也就稍稍安稳了。 然后主人就把杀猪人砍好的猪肉,分几块给邻居、亲戚和杀猪的人。让他们分享一下一年辛苦的殷实和温情。 熏腊肉 杀了猪。就是熏腊肉了。 湘西的腊肉全国第一好吃,就是因为熏制的过程特别复杂,特别原生态。他们把猪肉、羊肉或者牛肉、狗肉,先抹上盐,再抹上胡椒粉、花椒粉,然后,放在木桶里放上十天左右,让盐、胡椒、花椒的味道咬进肉里。咬好后,一块一块挂在火炕上,每天用柴火熏。一熏,就是好几个月。湘西多各种各样的杂木,各种各样的杂木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随着烟火熏到肉上,腊肉就有一种特别特别的香味了。特别是那些松枝、翠柏、檀木、桂皮和橘子皮等有特殊香味的木料熏制出来的腊肉,就更香了。 由于熏的时间长,湘西的腊肉没有一点水分,放上几年都不会变质,不会馊臭。吃的时候,用火把皮子烧烂烧焦,用热水洗净,那颜色就漂亮极了。皮子是金黄金黄的,肥肉是昕白昕白的,瘦肉则金红金红的,全都闪闪发亮!炒也行,蒸也行,全都肥而不腻,油而爽口,一锅腊肉,香断一村全街。 如果湘西人给你送腊肉来,不管是猪肉、牛肉、羊肉、狗肉、鱼肉,还是野猪肉、山羊肉、斑鸠肉和猪下水,只要你没有民族禁忌,你一定要收下,那可是天下第一美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