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示范教案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示范教案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感受乐曲情感;

2.了解协奏曲及奏鸣曲式。

3.学会哼唱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奏鸣曲式结构;

2.了解乐曲各部分主题,体会音乐情绪及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是哪几个吗?

学生回答:《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

1. 介绍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

个女的了。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2. 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思考:乐曲分为几个主题?

学生回答:三个主题:相爱、抗婚、化蝶。

3. 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显示独奏乐器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且往往有独奏乐器单独演奏的华彩乐段,以表现高度的演奏技巧。在现代协奏曲创作中,也有以花腔女高音独唱(无词)与乐队协奏的声乐协奏曲。

4. 介绍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通常所说的奏鸣曲式,是指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它的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

5. 再听乐曲,分析乐曲结构。

(1)聆听引子

思考:这段音乐用哪种乐器演奏?模仿了哪种动物的叫声?

学生回答:长笛;鸟叫声。

教师补充:这段音乐用长笛和双簧管演奏,营造出了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场景。

(2)聆听呈示部

思考:

a)这段音乐展现的是什么内容?

b)这段音乐用到了哪些乐器?体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

学生回答:

a)展现的是梁祝相遇相爱的过程。

b)用到了小提琴、大提琴;音乐情绪欢快活泼。

教师补充:展现了梁祝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长亭惜别的场景。

(3)聆听展开部

思考:这段音乐展现的是什么内容?体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

学生回答:展现的是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的场景;体现了悲伤、悲痛的音乐情绪。

教师补充:体现了封建势力的残暴无情。

(4)聆听再现部

思考: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场景?

学生回答:梁祝化蝶。

教师补充:给人们创造了神化的意境,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6.分组演奏

全班分为三组,分别演奏三个主题,共同演奏一首完整的乐曲。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逐步引导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音乐情绪和情感。

三、小结

感人的爱情故事,动人的音乐旋律,在这份美好中我们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化蝶》,继续聆听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的简单总结,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提出下节课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做好预习。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3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内容 1、欣赏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3、学唱歌曲《化蝶》。 4、补充欣赏歌曲《梦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封建礼教的残酷和人民的反抗精神,以及人们对美好爱情赞颂。 2、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3、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教材简析 1、越剧《十八相送》选段是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时的一段内容,此段内容是以喜剧情趣的笔调、用对唱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的热情、真挚。 2、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作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3、歌曲《化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歌词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故事。 教学重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的欣赏及讨论。 教学思路 本课以越剧《十八相送》为“源”,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爱情故事的讲述为线索,在重点片段的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想象、表现方式,认识音乐在表现人物和情感中的作用。并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对梁祝的全新的演绎方式。 教学过程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2重点难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梁祝 一、导入: 播放《梁祝》音乐片段,教师语言导入。 教师:彩虹万里白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请把你们课前收集的有关《梁祝》的资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二、新课教学: (一)出示课件 1、请学生(分小组)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上台来与大家进行分享(各种传说、故事背景等等)。 老师:我想同学们都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请你们分小组上台来介绍一下你们所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 学生:分小组介绍。 老师:谁来讲讲你所知道的《梁祝》的故事。 学生:讲述故事。 老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的精彩,说明是用了心去收集的。(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学生分享)。 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爱情就是这样,它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体现。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心魄的绝唱。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紧密相随的蝴蝶,在云南民间传说中是指美凤蝶。从它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世人的爱情楷模和民族伟大情操的典范,它深刻蕴育着民族精神和忠贞理想,中国人民深深喜爱梁祝,世界人民也同样是喜爱梁祝!人民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示范教案

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感受乐曲情感; 2.了解协奏曲及奏鸣曲式。 3.学会哼唱主题旋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奏鸣曲式结构; 2.了解乐曲各部分主题,体会音乐情绪及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我国古代民间四大爱情故事是哪几个吗? 学生回答:《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传说》、《牛郎织女》。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 1. 介绍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的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在半途遇见了也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在越州三年期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内心暗暗地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道祝英台是个女的,更不知道她的心意。有一次清明节放假、二人去镜湖游玩的时候,祝英台借景物屡次向梁山伯暗示,可是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甚至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最后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才恍然大悟。可是这件事全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

个女的了。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走前,祝英台留一封信告诉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是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所以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道马文才已经抢先一步提亲、并且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地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了,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一番,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后来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是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且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阴风惨惨,梁山伯的坟墓竟然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地跳进去,坟墓马上又合起来,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2. 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思考:乐曲分为几个主题? 学生回答:三个主题:相爱、抗婚、化蝶。 3. 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显示独奏乐器个性及技巧的大型器乐套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且往往有独奏乐器单独演奏的华彩乐段,以表现高度的演奏技巧。在现代协奏曲创作中,也有以花腔女高音独唱(无词)与乐队协奏的声乐协奏曲。 4. 介绍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通常所说的奏鸣曲式,是指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奏鸣曲式。它的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 5. 再听乐曲,分析乐曲结构。 (1)聆听引子 思考:这段音乐用哪种乐器演奏?模仿了哪种动物的叫声? 学生回答:长笛;鸟叫声。 教师补充:这段音乐用长笛和双簧管演奏,营造出了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场景。 (2)聆听呈示部 思考: a)这段音乐展现的是什么内容?

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本课教学内容 1、运用绚丽多彩、抒情动人、神奇的中国民间越剧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简单导入课堂,增强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 2、涉及两个名词解释⑴曲式⑵协奏曲;涉及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认识,学好必要有关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贯穿音乐欣赏中,让学生由难到易掌握音乐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三个部分,降低学生欣赏音乐难度,在轻松愉悦中体验音乐。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 1、地位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多方面艺术技巧的探索过程,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 在国内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外国音乐家称之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曾改编为高胡协奏曲、清唱剧、舞剧,外国舞蹈家将它改编为美丽动人的冰上舞蹈。《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国际乐坛的“彩蝶”。 (三)、教材重点、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唱音乐片断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大纲 音乐教学大纲要求的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要突出学科特点,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欣赏中外优秀具代表性作品,开阔学生音乐视野,选择重视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弘扬祖国音乐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案标题:《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案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爱情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案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2.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这个故事的了解程度。 二、阅读理解(15分钟) 1. 分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让学生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自己的答案。 3. 整理学生的回答,进行讲解和讨论。 三、文学鉴赏(15分钟) 1. 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文学价值。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故事中的某个情节或人物进行深入探讨,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3. 整合各组的讨论结果,进行全班分享和讨论。 四、口头表达(15分钟) 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根据《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情节,扮演其中的角

色并进行对话表演。 2. 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其他组进行评价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3. 引导学生思考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是否更深入。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 1. 总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文学价值。 2.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估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收获和表现。 3. 教师进行课堂评价,提出建议和指导,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教案扩展: 1. 鼓励学生阅读完整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进行更深入的文学分析和评论。 2.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可以写一篇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读后感或者改编故事的小说。 3. 进行相关的艺术活动,比如学生可以创作一幅插画,表达对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理解和感受。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爱情故事之一,也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戏剧《牡丹亭》的主要情节。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强烈的爱情观念和人性的深度思考。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份教案,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故事,并通过讨论和阅读来加深对其中情感、人物和主题的理解。 教学目标: 1. 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主题。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爱情、命运和人性的思考和思辩能力。 教学准备: 1. 电脑或投影仪。 2. 纸和铅笔。 3. 复印故事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10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PPT展示或者简短的讲解来向学生介绍梁山伯 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包括两人的相识、相爱和最终因命运而分离。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在一生中是否曾经有过类似的故事或者感受,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参与。 Step 2:阅读理解(20分钟)

提供一篇阅读短文给学生,要求他们阅读后回答问题,以检验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细节把握能力。问题可以包括: 1. 两个主要人物是如何相遇的? 2. 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爱情受到了哪些困难的挑战? 3. 故事中的悲剧结局是如何发生的? Step 3:人物分析(20分钟) 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和心理动机。可以鼓励他们引用故事中的细节和对话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然后请几个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总结。 Step 4:情感表达与主题分析(20分钟) 让学生重新观看或阅读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对话,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情感表达和传递的主题。学生可以在小组或独立的情况下思考以下问题: 1. 故事中的爱情是如何被表达和描述的? 2. 主要人物的爱情观和价值观在故事中如何体现和发展? 3. 故事中传递的主题是什么?你同意故事中的观点吗?为什么? Step 5:拓展活动(2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选择一种形式(绘画、写作、表演等)来表达自己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个性思考,以融入个人表达。然后,请学生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讨论。 Step 6:总结与反思(10分钟)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分析《梁祝》,提高学生感受、分析、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 2、掌握音乐体裁:小提琴协奏曲。 教学重、难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方法 1、聆听为主,讲授、设问、观看投影相结合。 2、充分利用多媒题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梁祝》片段。(课前开始播,打上课铃后关掉) 2、教师:大家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教师:那么对它的音乐呢?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作品简介 何占豪(1933—),作曲家,浙江人。主要作品:小提琴齐奏曲《姊妹歌》、弦乐四重奏《过节》、《烈士日记》、交响诗《刘胡兰》、民乐合奏《节日赛马》、越剧《孔雀东南飞》配乐等。 陈钢(1935—),作曲家,上海市人。主要作品:《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及交响诗《屈原》等。 三、作品体裁、作者简介(教师讲授,多媒体课件闪示。) 小提琴协奏曲: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四、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奏鸣曲式的体裁,这部作品就是应用了奏鸣曲式的创作方法。请同学

回忆一下这种音乐体裁的结构图。(旨在复习奏鸣曲式的结构图。) (一)、呈示部 1、引子: 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有一种乐器模仿了什么动物的叫声?这段音乐的旋律使大家的脑海里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播放“引子”音乐) 明确:引子部分一开始用长笛模仿鸟的叫声吹奏出一段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2、主部:(播放“主部”音乐) 欣赏前设问:请同学们注意听,在音乐中使用了哪些乐器演奏?为什么用这些乐器来演奏为的是来表现什么呢? 先是由小提琴奏出富有诗意的爱情主题。接下来大提琴以浑厚圆润的音调与小提琴的轻盈柔和形成对答。最后由全体乐队再次奏出爱情主题,表示出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不断加深和互相爱慕的深情。 3、连接部与副部:(播放“连接部与副部”音乐) 连接部:是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的曲调,它是由越剧过门发展变化而来的,是一段节奏自由的华彩。 副部:设问:这一部分的节奏与前面的主题有什么区别?由此想象一下,这一段音乐描写了梁祝故事里哪一部分的情节?欣赏完后回答。 明确: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跳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荡,独奏与乐队交替出现,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4、结束部:(播放“结束部”音乐)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与大提琴情意绵绵的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二)、展开部 这部分描写了“抗婚”、“楼台会”、“哭灵、控诉、投坟”这三个情节,在欣赏时老师做相应的提示:(播放“展开部”音乐) 1、“抗婚”: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森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独奏小提琴用散板的节奏,陈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乐队强烈的快板,衬托出独奏小提琴坚决反对封建势力的反抗主题。这两个主题逐渐激化,形成英台抗婚的怨愤场面。虽然乐队全奏,曾给人一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以铜管为代表的封建势力给予了重大压力。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首页相册课件标签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 2010-3-18 19:18:00 | By: feifeimama ] 推荐 梁山伯与祝英台 教学内容: 1、了解梁祝这一爱情故事的表现形式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片段 3、初步演唱歌曲《化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片段,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 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2、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3、了解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化蝶的歌词导入课堂: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 千古传诵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问:大家知道这几句话说的是谁的故事吗?学生回答 问“大家谁能说一下你所知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学生回答 问:同学们是通过哪种途径知道这个故事的呢?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梁祝》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和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祝的凄美爱情所感 染,人们更是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老师为大家出示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全国和梁祝有关的戏剧种类有43种。如:京剧、吕剧、越剧、豫剧、昆曲、沪剧、河北梆子等。 和梁祝有关的曲艺种类有23种。如: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山东琴书等。 各地流传的有关梁祝的歌谣、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另外还有小说、电

影、电视、动画片等体裁。 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和梁祝有关的音乐吗?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音乐家时如何用音乐来表现梁祝这个爱情故事的。 二:赏蝶 (一)教师提问: 1、当只有小提琴演奏时的演奏形式叫什么?(小提琴独奏) 2、当由小提琴当独奏乐器协同乐队共同演奏大型乐曲时的演奏形又叫什么呢? (小提琴协奏曲) 首先,我们就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首曲子是曲作家何占豪、陈钢于1956年创作的,当时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作题材,并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的创作了这部作品。本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一作品的部分选段。 (二)、欣赏《梁祝》音乐片段。 1、欣赏“爱情主题”。 问:这段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问:这段主旋律有什么提点?生回答: 教师总结:旋律优美动听、委婉曲折、节奏舒缓,情绪明朗。 2、欣赏“同窗三载,共读共玩”。 师:在梁祝同窗共读期间,两人经常一起游玩,音乐是如何来表现这一情景的呢?在欣赏中思考音乐的速度(快速)、节奏(紧凑)和情绪(快乐)。 3、师:三年的同窗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梁祝二人在结下深厚友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离别,这就有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这一场景。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该如何为这段音乐设计速度、节奏、情绪。(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速度:慢速节奏:舒缓情绪:忧伤 4、师:祝英台回到家中后就遭遇了太守之子马文才的提婚,在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大于天”的礼制约束下,祝英台的反抗显得那样的无力。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段代表着封建势力的音乐。请大家在欣赏中思考:在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教具录音机、多媒体、钢琴 教学目的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一、课前预习及导课。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

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2、这一民间传说与史实有很大的出入。梁祝二人可谓是千年等一回。据史册记载,梁山伯是明朝的一个县官,因秉公办案,有“梁青天”的美称。梁山伯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葬在山青水秀的胡桥镇。可是在挖掘墓地时,发现一墓穴,穴中有一块刻着“祝英台女侠之墓”的石碑。石碑背面记载着祝英台的身世:“祝英台乃是南北朝时代的陈国人,一生行侠仗义,后来遭贪官马文才父子陷害致死,当地人们偷偷将其安葬于胡桥镇。由于梁祝二人都是为百姓办好事的人,人们便把他俩合葬在一起。从那以后,在民间就产生了各种各样关于梁祝感人致深的故事。 二、授新课 引子:乐曲一开始由长笛奏出了华彩的旋律,呈现出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 授课年级:八年级 授课课型:音乐鉴赏 授课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民音乐第16册第二单元《乐海泛舟》.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与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与小提琴丰富的表现力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聆听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能正确理解并感受该曲各乐段所表达的故事内容与感情. 2、学生能够辨别该曲中独奏乐器的音色. 3、通过聆听该曲,对比分析乐曲结构,得出协奏曲概念. 教学重点:1、聆听各段,理解各段所表达故事内容,并辨别出独奏乐器. 2、聆听全曲,分析乐曲结构,理解协奏曲概念. 教学难点:1、学生聆听《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获得情感体验. 教具准备:多媒体、黑板、钢琴、小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这件乐器叫什么名字吗? 生:...... 师:嗯,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呀.在上新课之前呢,由老师用这把小提琴给大家演奏一条旋律,同学们想听吗? 生:...... 师:好的,但是请同学们听得时候注意老师演奏的这条旋律,尽量把它背下来.同学们坐好,注意听了啊. 〔演奏《梁山伯与祝英台》主题旋律〕 师:有没有同学能够哼唱一下老师刚刚拉的旋律?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条旋律是哪首曲子中的? 生:...... 师:嗯,非常好,看来同学们了解得真多啊.老师刚刚拉的好听吗? 生:...... 师:其实老师拉的并不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师们演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好不好? 三、作品创作背景简析: 师: 但是,在听之前,我想知道同学们想知道有关这个曲子的哪些问题呢? 生:......

人音版音乐八下第2单元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2

人音版音乐八下第2单元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2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梁祝》音乐片段,教师语言导入。梁祝是古代四大爱情故事之首,大家都比较熟悉。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用音乐表达的《梁祝》。 二、新课教学: 1、请学生(分小组)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上台来与大家进行分享。(各种传说、故事背景等等)。 师:我想同学们都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请你们分小组上台来介绍一下你们所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 生:分小组介绍。 师:谁来讲讲你所知道的《梁祝》的故事。 生:讲述故事。 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的精彩,说明是用了心去收集的。(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学生分享)。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爱情就是这样,它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体现。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心魄的绝唱。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紧密相随的蝴蝶,在云南民间传说中是指美凤蝶。从它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世人的爱情楷模和民族伟大情操的典范,它深刻蕴育着民族精神和忠贞理想,人民深深喜爱梁祝,世界人民也同样是喜爱梁祝!人民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愫,在其中赋予着高尚的精神寄托。小提琴

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用它那优美动听的音乐向世人讲述着古老而优美动人的传说。 2、介绍乐曲。 A、协奏曲的概念。(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B、奏鸣曲式的结构。 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教师简单介绍) 师:刚才有同学介绍了这首乐曲主要是反映了人们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梁祝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去倾听音乐述说的故事吧!(请学生边听边思考,听完后分别归纳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中有哪些故事片段,并谈谈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形式不限。)故事就在一个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日子里开始了。 3、欣赏乐曲。 教师和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分别以讲故事的形式结合画面和音乐进行解说。 A、呈示部:引子—主部主题—副部主题。 师:很久很久以前,在我国南方的一座村庄祝家庄,聪明美丽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在途中与善良、淳朴而贫寒的青年书生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音乐活泼、欢快),两人同窗三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音乐转慢)。梁祝二人同窗三载就要分别,梁山伯送祝英台送了十八里,最后在长亭依依惜别,这真是三载同窗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 B、展开部: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 师:低沉的音响预示出不详的事情就要发生。谁来给我们讲讲接下来将要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学生讲述: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誓死不屈,再加上官僚马太守的威胁,为了父母和祝家庄,祝英台被迫屈服。 师:这段激烈音乐表现了矛盾冲突的高潮,越来越激化,音乐中似乎也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大封建势力的重压。 师:听,这时大提琴与小提琴对答式的手法“一问一答”(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庄探望并打算提亲,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如诉如泣的曲调缠绵悱恻的音调,把两人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谁来说一说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 生: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就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下定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在一个深夜里,她穿上了新娘嫁衣,独自来到梁山伯的坟前祭奠,向苍天哭诉后碰碑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全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3、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 从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获得音乐情感的体验。 教学准备: 多媒体 一、导入: 播放《梁祝》音乐片段,教师语言导入。 教师:彩虹万里白花开,花间彩蝶成双对,千年万代分不开,梁山伯与祝英台。同学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家喻户晓,下面请把你们课前收集的有关《梁祝》的资料同大家一起分享。 二、新课教学: (一)出示课件 1、请学生(分小组)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上台来与大家进行分享(各种传说、故事背景等等)。 老师:我想同学们都听说过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请你们分小组上台来介绍一下你们所收集到的有关梁祝的资料。

学生:分小组介绍。 老师:谁来讲讲你所知道的《梁祝》的故事。 学生:讲述故事。 老师:同学们讲得都非常的精彩,说明是用了心去收集的。(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学生分享)。 知道梁祝故事的人,听过梁祝音乐的人,都永远会为这种千古传咏的爱情故事所深深撼动,爱情就是这样,它是两情相悦两厢倾慕两性向往生死相随之最完美体现。而更让人永世不忘的就是那感人心魄的绝唱。梁祝的化身,就是那翩翩起舞紧密相随的蝴蝶,在云南民间传说中是指美凤蝶。从它诞生以来,就一直成为世人的爱情楷模和民族伟大情操的典范,它深刻蕴育着民族精神和忠贞理想,中国人民深深喜爱梁祝,世界人民也同样是喜爱梁祝!人民用不同的音乐形式来表达这种情愫,在其中赋予着高尚的精神寄托。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用它那优美动听的音乐向世人讲述着古老而优美动人的传说。 2、展示课件(介绍乐曲) (1)协奏曲的概念。 (是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相互竞奏,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曲。传统的协奏曲通常由三个乐章组成。进入20世纪后,协奏曲的表现形式有许多新的发展和变化。) (2)乐曲的创作背景。(学生介绍) (3)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教师简单介绍)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教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让学生倾听音乐讲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 在对比、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过程中,学生能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音乐。 3.知识与技能 (1)哼唱爱情主题旋律。 (2)了解协奏曲、奏鸣曲式的基本概念,以及作曲者。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运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音乐。 难点:感受不同的音乐感受,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等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4、导入随老师钢琴伴奏朗诵歌曲《化蝶》歌词,并提问:同学们知道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吗? 师:《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

绝唱和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祝”的凄美爱情所感染,人们更是用各种各样不同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比如说:全国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有关的戏曲种类多达 43 种,如京剧、吕剧、越剧、豫剧、昆曲、沪剧、河北梆子等;曲艺种类多达 23 种,如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山东琴书等。 5、老师提问:描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音乐表现形式有哪些?今天,就请同学们欣赏这首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6、老师提问:只有小提琴演奏的演奏形式叫什么?由小提琴作为独奏乐队协同乐队共同演奏大型乐曲的演奏形式又叫什么呢? 7、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 (1)引子 聆听音乐,并思考:在这段音乐中,哪种乐器模仿了哪种动物的叫声?这段旋律为大家呈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呈示部 完整聆听呈示部音乐,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具有怎样的音乐情绪?它的速度、力度、音区有什么特点?主奏乐器是什么?聆听爱情主题,边听边思考:这段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它是如何运用音乐来刻画“爱情”的?随音乐哼唱爱情主题旋律。 完整聆听呈示部主部音乐,边听边思考:爱情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变化?边听边记录三个主题出现的顺序。 (3)展开部 完整聆听展开部,边听边思考: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它的音乐

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

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 教案标题:梁山伯与祝英台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古代爱情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 掌握歌曲《梁祝》的歌词和曲调。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梁祝》的音乐录音。 2. 《梁祝》的歌词卡片。 3. 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4. 图片或视频资源,用于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源,向学生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背景和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感受,以及他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和喜爱程度。 主体: 1. 播放《梁祝》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2. 分发《梁祝》的歌词卡片给学生,让他们跟随歌词一起听歌,并尝试跟唱。 3. 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曲调特点和情感表达,讨论歌曲中传达的爱情主题和情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段歌词或乐曲中的片段进行表演 或演奏。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进行舞蹈、戏剧表演或乐器演奏等形式的 展示。 5. 学生展示并互相欣赏彼此的表演或演奏,鼓励他们互相给予肯定和建议,培 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结: 1.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他们对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和《梁祝》音乐的 理解和感受。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喜爱程度,并提供相关资源供他们进一 步探索和欣赏。 拓展: 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他与爱情主题相关的音乐作品,并进行欣赏和分析。 2. 组织音乐分享会或音乐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和表达能力。评估: 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对故事背景的理解、对歌曲的理解 和表达能力等。 2. 收集学生的作品或表演视频,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 1. 结合音乐教学与语文教学,让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和表演,深入理解《梁山伯 与祝英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引导学生学习和演奏其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文化素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衡水杯”一等奖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单表述乐曲中不同段落的音乐要素的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辨别,找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音乐素材与越剧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熟悉明间故事、发挥想象,感受音乐中不同的音乐情感,能够体验音乐情感的变化,并能简单地描述或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 二、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中不同的音乐情感。 三、教学难点 表述乐曲中不同段落的音乐要素的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PPT展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舞蹈视频。 师设问:这是一首有关什么故事的舞蹈?故事的内容大家了解吗?除了舞蹈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艺术形式来表现它? (学生自由回答) 师归纳总结:这是我国的明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它讲述的是一对男女青年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在严酷封建势力的逼迫下双双殉情,最后化作蝴蝶翩翩飞去的动人故事。除了舞蹈可以演绎这个故事之外,电影、戏曲、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都曾今展示过。 (二)新课学习 1.作曲家介绍 (1)何占豪,浙江人,曾在浙江越剧团乐队工作,后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小提琴,并同几位同学组成民族乐派实验小组,探索小提琴作品创作和演奏上的名族风格,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种探索的成果。 (2)陈钢,上海人,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习音乐,10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伐勒学习钢琴,新中国成立后参加部队文工团,15岁开始进行音乐创作,曾写过一些无伴奏合唱和钢琴曲。1955年进入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四年级时与何占豪合作写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来又创作了《苗岭的早晨》。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旋律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旋律。 (2)欣赏三种不同的地方戏曲。 (3)演奏主题旋律。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与祝英台》

初中音乐教案《梁山伯及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赏析教学目的 1、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及祝英台》引子和呈示部,能区分长笛、双簧管、小提琴的音色,能哼唱主部主题。 2、了解梁祝的故事情节。 3、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 4、欣赏过程中音乐的表现手段及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及情感抒发相结合,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重点难点 通过聆听,记住音乐主题。 教学过程 一、师唱《化蝶》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今天我们欣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及祝英台》,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被称为中国的罗密欧及朱丽叶。 二、新课教学: (一)出示课件:介绍作者,协奏曲的概念以及熟悉美丽传说。 1、出示题目: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及祝英台》。 2、作者简介。 3、简单介绍梁祝二人的性格特点。 4、看视频,真切感受梁山伯及祝英台真挚的爱情。 (二)欣赏乐曲。(出示课件) 1、展示整个乐曲的结构: 引子(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呈示部(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十八相送)——展开部(封建势力、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再现部(仙境、化蝶、传颂) 2、引子片段欣赏 (1)欣赏引子1音乐

感受长笛用纯净甜美的音色吹奏出明亮跳跃的华彩旋律,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春天美景。 (2)欣赏引子2音乐 了解双簧管以宽广、厚重、圆润的音色,奏出优美的背景过门音调,取自越剧的过场音乐。 (3)再次欣赏引子部,加深感受。 3、呈示部片段赏析 (1)小提琴奏出一段优美的爱情主题后,大提琴的低音及之形成对答,抒发了梁祝相爱的甜美。这段音乐可谓全曲的中心。 4、随乐而动 随音乐做古典神韵组合:提沉。 5、欣赏副部主题音乐。 这段节奏明朗、欢快,多处运用调音的演奏方式,使旋律活泼、跳跃,独奏及乐队交替,生动地表现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的愉快生活。 6、填表格,区别“引子部”“主部主题”“副部主题”在乐器使用、速度及音乐情绪等方面的区别?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梁祝》音乐引子,呈示部中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感受了梁山伯及祝英台从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可美好的事情总不能那么随心所愿,英台被一纸家书召回,两人的故事还在上演,只是,情绪不再是欢快的了。最后,请大家欣赏十八相送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束。(这段音乐转为慢板,再度出现小提琴及大提琴情意绵绵对话,其中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女扮男装的祝英台欲言又止,矛盾害羞的内在情感,表现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依依不舍的情景。)

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3单元《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1 花城版

梁山伯与祝英台 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魅力。 2.知识与技能: a、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协奏曲这一体裁知识以及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 b、能够熟唱“爱情主题”的歌曲《化蝶》。 3.过程与方法: 聆听音乐,以故事情节为线索对作品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展开联想,领略音乐作品的韵味。 2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通过初中以来音乐课的铺垫,在专业上对基本的乐理知识,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的关键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具备欣赏乐曲的基础知识。同时心理的成长使得初二学生具备情感共鸣的基础。 3重点难点 1.大提琴及小提琴音色在音乐作品中的形象的捕捉。 2.对《梁祝》呈示部及展开部的赏析,《爱情主题》、《封建主题》《反抗主题》的情绪情感领会。 3. 展开部分的艺术处理,特别是“抗婚”中作曲家的艺术创作手段的运用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4. 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的手段理解分析本音乐作品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出大提琴、小提琴音色并且基本了解交响乐团的构造。 2.能够听辨出根据音乐辨析乐曲的主题,并能进行基本模唱。 3.能够运用音乐的手段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4.1.2学时重点

掌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情感。 4.1.3学时难点 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故事导入 千古传诵的故事,柔美、深情的旋律,能打动许多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下面请同学们一同欣赏。 活动2【讲授】音乐欣赏的基本思路 第一、在音乐欣赏的同时,传播一定的文化知识,运用古诗词,诗歌等形式辅助欣赏,让学生具备欣赏所需的文学底蕴。第二、从本专业出发,通过基础乐理的讲述,使得学生对基础乐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欣赏的基本技能。第三、运用通感等方式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 活动3【活动】片段欣赏 列举几段不同情绪的音乐,以分组的形式分别对这些音乐进行讨论,并分析。用故事带入、情景带入来表达自己对所听音乐的理解。说与做结合。 活动4【作业】课堂拓展 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美丽故事,并尝试聆听梁祝这一乐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