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致企业失败的26个原因

导致企业失败的26个原因

导致企业失败的26个原因
导致企业失败的26个原因

------------------ 时需--------------- ----- ---- --- 马云说:导致创业失败的26个原因

马云说过,“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往往就那么几个”。如果真有

机会遇到马云,我问的第一问题一定是请马云讲讲失败的原因。防微杜渐,用以警告自我,避免触犯失败机关,从而覆水难收,创业者是孤独的。下面是相关失败原因的一个汇总,可以参考一下:

1)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奋斗的中心目标或明确的努力主向,就没有成功的希望。

2)没有非同寻常的雄心抱负(好听点叫理想与追求)。如果对凡事漠不关心,不想在人生中求发展,不愿付出代价,那么这样的人也将成功而往。

3)缺乏自律。纪律来自自我控制,这意味着人必须控制所有的消极思想,只能先控制自己,才能控制环境。自制是人类面对的最艰巨任务,如果无法战胜自我,就会被自我征服。

4)拖拉。这是失败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拖拉“老人”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阴暗角落,正是因为一直都在等待“适当时机”,才开始做那些值得做的事情,其实时机永远不会“适当”。

5)缺乏毅力。不管做什么,大部份人开始时都满怀信心,但却不能善始善终。大部份人一遇到失败就容易放弃。网络上流传的“剩者为王”的概念大抵如

此。

6)消极的个性。因为消极的个性,而将别人拒于千里之外者,不会有成功

的希望。成功来自力量的运用,而力量又来自与他人的合作,消极的个性无法促成合作。

7)缺乏果断的决策力。成功的人士会果断决策,然后如果有必要,再慢慢改进。失败者往往花很长时间才能作出决策,但很快就需要修改,而且要频繁修改。犹豫和拖拉是一对双包胎,只要找到其中一个就一定能找到另一个,所以必须趁它们没有将你完全束缚在失败的车轮上,果断地把它们消灭。

8)过度谨慎。不主动抓住机会的人往往只能捡别人挑剩的机会,过度谨慎和不够谨慎都不可取,人生本来就充满偶然成分。

------------------ 时需Sr彳------- ---- --- --

9)迷信与偏见。迷信是恐惧的一种形式,也是无知的表现,成功人士心胸宽广,无所畏惧。

10)目标不专。“万事通,万事松”,要全心全意专注于一个主要目标。

11)缺乏热情。没有热情,一个人就没有说服力,而且热情有一种感染力,一个人如果拥有热情,并能适当控制热情,往往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12)偏执。心胸狭窄很难取得任何进步,偏执说明一个人不积极获取知识。

13)蓄意不忠。诚实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品质,受无法控制的环境所迫,一个人可能一时不忠诚,也不会带来永久的破坏。但是,如果一个人蓄意不忠,则无

药可救。他的得行为迟早会被发现,他负出的代价可能是失去信誉,甚至失去自

由。

14)自私和虚荣。这些品质问题好比亮起红灯,让人不敢靠近,是妨碍成功的致命因素。

15)没有进行事先详细周密的市场调查,只是道听途说某某行业好赚钱,就

贸然投资进去。在国外做生意通常要委托专门的市场调查公司作专项调查,而我们国人往往头脑一热拍脑袋凭直觉来决策,而且更多的因素是为节省这笔费用而免去这个环节,但是自己又没有能力作系统的市场分析。

16)生意上贪大求新,野心很大,排场不小,但是却往往超过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一些人尤其是曾经成功的商人,不愿意再从最小的公司做起,希望一开始就是大的资金起点,规模搞得很大、固定费用不少,但是一旦业务遇到一些困难,企业就很容易倒闭。

17)没有从自己最熟悉、最特长的业务起步,往往听说什么赚钱,就开什么店,做什么业务,在业务深入到一定程度后,方才发现自己的经验、知识、能力和人际关系都与业务不吻合甚至相差太远,从而导致失去竞争能力。

18)打价格战,国人讨价还价现在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习惯,而业内圈子内不

合理价格竞争也一直在上演,其结果是要么偷工减料以保证利润,要么保证质量而仅微利甚至亏损,如以薄利多销为策略经营,则会有不得不经营低档货的可能。

------------------- 时需-------------- ------ ---- ---

19)缺乏依法经营和自律观念。毋庸讳言,在国内一些人的正常经营是靠钻

法律空子或者走政策边缘而发财的,如把这种思维定势带到创业初期,则必然会导致出现许多法律的不良后果,一些企业以侥幸心理雇用学生黑工、不执行最低工资保障、不给买必要的保险、没有必要的消防措施等,一旦出问题,则损失大得难以承受。

20)思维受限制,不能立足长远,总想赚快钱,寻找短平快项目。有的人嫌赚钱时间太长看不到希望或者急功近利,办企业更想立竿见影,马上就能盈利,而一般1年-2年的创业亏损期却不愿承担,不少人到外地创业,还没有把当地市场情况摸清楚,就贸然投进去,做到一定时候才发现问题,但是抽身已经来不及了,现在我国经济增长相对平稳,尤其在传统产业很少有暴发的机会,只能靠磨时间积累财富。

21)只注重硬件的投入,在软件上却舍不得投资。现在开办的许多服务场所设备、装修都不错,但感觉服务质量、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却不高。

22)在创业初期,财务上没有遵循审慎原则,大多比较冒险,因为对业务前景过于乐观,没有预留足够的准备资金,在生意不顺利时,财务上往往面临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

23)单纯以为商业经营万事不求人,而独在小楼自成一体,这样的经营很难

能获得会计师、律师、商业顾问的专业知识与经验,企业只能在低水平层次上经营,却不能充分利用政府的优惠政策、合法避税,有时还有意无意触犯法律,反

而留下法律上的后遗症。

24)企业的经营理念不清、不执著。有人可能认为1-2个人的小企业、小餐

馆不需要经营理念、哲学,认为那些东西太高了,谈企业文化是大企业的事情,只有紧跟着市场流行变化走才比较实惠。这种想法不能算错,从商业生态的角度上讲,各种各样的企业都有其生存的必要,所以,如果创业经营相对有特点和特色,肯定会更容易获得顾客的认同。

25)没有考虑当地文化的背景。我国的整体市场是由一个个区隔市场组成的,如何获得尽可能多的区隔市场、适合更多当地的需求以及面对各层次员工的雇

用和管理都是要面对的课题,这可比在当地的经营环境更为复杂,因为要避免区

------------------ 时需Sr彳------- ---- --- -- 隔文化的振荡,许多人都把自己局限在当地自己熟悉的小的圈子内,业务的开展范围当然也就非常狭窄。

26)创办人缺少必要的经营企业的经验。许多人尽管在政府、研究机构、大专院校或者大中型企业工作过,但是本身却没有兴办民(私)营企业的经历,即使在先前办成功过企业,那也是与现代的市场规则有着相当差异的,所以现代的创业者办企业尤其不可缺少的是当地的市场感觉和管理经验。

从营销的角度分析旭日升失败的原因演示教学

从营销的角度分析旭日升失败的原因 一个从河北冀州合作社走出来的企业,从爆炸式的增长到突然间的轰塌,一切是那么的突然,来匆匆去也匆匆,留下的只是人们对中国本土企业深深思考,在饮料市场格局与竞争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重温过去对已发展和正发展的中国饮料企业有一定借鉴意义。 从营销的角度来分析旭日升陨落的原因主要有: 一、营销人员的素质偏低 企业的员工是企业中最能动、最重要的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旭日升集团所选择的营销人员都是从冀州本部工厂临时选拔上来的。许多是初中生、高中生,本身素质普遍偏低,加上公司松散性的管理,使许多销售人员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并滋生出腐化现象,并且帮派现象严重。 二、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发展多元化,忽视成本和利润的核算。 旭日升在战略上盲目追求市场份额,过度的快速扩张带来一系列销售管理问题,从而导致失去成本控制,产品越卖越亏。只顾追求销售额,严重忽视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忽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原始积累;公司发展主要是依靠银行的贷款。在经营多元化上除了饮料之外还经营了保健品、茶叶等。旭日升集团的快速扩张和多元化发展是旭日升迅速陨落的首要原因。 三、营销组合策略选择失误 (一)在产品形象方面 旭日升除了茶饮料的产品形象外,几乎没有其他内涵可言,这一点严重表现在旭日升茶饮料拿不出与其他茶饮料不同的竞争法宝,尤其表现在品牌个性的塑造上。不同品牌的茶饮料在口味、品种、质量等方面的同质化是必然的,没有独特品牌形象的茶饮料,将难以产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二)在销售渠道策略方面 通过地毯式轰炸,密集型销售,迅速建立了48个旭日升营销公司、2 000多个营销分公司,连接起无数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形成遍地开花的旭日升营销网络。为了达到考核要求,销售业务员往往与经销商谈妥,只要经销商及时回款,就可以给予更高的返利条件。这样就造成不同地区的经销商可以拿到不同的产品价

真功夫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真功夫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1.故事介绍 麦当劳、肯德基在国内大受欢迎,中餐连锁一直愤愤不平,不断有人跳出来挑战洋快餐。从十几年前的“红高粱”到现在很红火的“真功夫”,“红高粱”早已不知所踪,“真功夫”似乎真的有点功夫,连锁店面越来越多了。 跟公司名字一样,2009年8月,“真功夫”的广州总部爆发的一场真功夫表演,在投资界和创业界颇为轰动:共同创始人及公司大股东潘宇海委任其兄潘国良为“副总经理”,并派到总部办公,但遭到“真功夫”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蔡达标的拒绝后,引发剧烈争执。 要理清“真功夫”的管理权矛盾,还得从头说起。1994年,蔡达标和好友潘宇海在东莞长安镇开了一间“168蒸品店”,后来逐渐走向全国连锁,并于1997年更名为“双种子”,最终更名为“真功夫”。真功夫的股权结构非常简单,潘宇海占50%,蔡达标及其妻潘敏峰(潘宇海之姐)各占25%。2006年9月,蔡达标和潘敏峰协议离婚,潘敏峰放弃了自己的25%的股权换得子女的抚养权,这样潘宇海与蔡达标两人的股权也由此变成了50:50。 2007年“真功夫”引入了两家风险投资基金:内资的中山联动和外资的今日资本,共注入资金3亿元,各占3%的股份。这样,融资之后,“真功夫”的股权结构变成:蔡、潘各占47%,VC各占3%,董事会共5席,构成为蔡达标、潘宇海、潘敏峰以及VC的派出董事各1名。 引入风险投资之后,公司要谋求上市,那么打造一个现代化公司管理和治理结构的企业是当务之急。但蔡达标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努力触及另一股东潘宇海的利益,“真功夫”在蔡达标的主持下,推行去“家族化”的内部管理改革,以职业经理人替代原来的部分家族管理人员,先后有大批老员工离去。公司还先后从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企业共引进约2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占据了公司多数的要职,基本上都是由蔡总授职授权,潘宇海显然已经被架空。 双方矛盾激化。2011年4月22日,广州市公安机关证实蔡达标等人涉嫌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等犯罪行为,并对蔡达标等4名嫌疑人执行逮捕。 蔡潘双方对真功夫的混乱争夺让今日资本顶不住股东压力,而选择退出。2012年11月30日,今日资本将旗下今日资本投资—(香港)有限公司(下称今日资本香港公司)所持有真功夫的3%股权悉数转让给润海有限公司。至此,真功夫股权又再次重回了蔡潘两家对半开的局面。 三年之后,真功夫原总裁蔡达标一案尘埃落定。根据广州中院二审判决,蔡达标构成职务侵占罪和挪用资金罪被维持14年刑期。随着蔡达标刑事案件终审判决生效,蔡达标所持有的%真功夫股权已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有传言股权估值高达25亿元。 2.一般原因分析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蔡达标和潘宇海,在共同经历了创业早期的艰难之后,因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持有不同的看法,其中又掺杂着家族情感的变异,双方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

2002年十大营销失利案例 2002年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不仅仅是成功案例,为数众多的不成功案例具有更强的警戒意义。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证明中国市场并不完全是“流着牛奶与蜜的迦南地”。 一.爱立信手机:反应迟缓,屡失良机 2001年10月,索尼手机和爱立信手机合并的时候,双方高层为这个合资公司制定了高远目标——5年内成为移动多媒体产品业界全球第一。 爱立信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前柯德川在合并时表示:“爱立信和索尼强强联手、互有所长。这家合资公司在世界通信业向移动互联网迈进的发展中将处于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 然而互补性在合资公司成立的前一年半时间内并没有显现出来。倒是2003年2月传出消息,曾为索尼爱立信手机的合并描下美好蓝图的柯德川黯然下课,间接证明索尼爱立信的合并,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市场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更是证实索尼爱立信手机市场表现异常糟糕。2002年3季度,索尼爱立信全球销量比2001年同期两公司的销量下降约40%,而同期却成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丰收之期。 在全球最大的中国手机市场上,2002年国产手机迅速崛起。相比迅速崛起的波导、TCL、厦新等本土新贵,曾经占据中国市场30%份额的爱立信手机表现惨不忍睹——研究数据显示,爱立信的市场占有率自去年年底的11%降至6月底的2%不到。 索尼爱立信怎么了?反应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明确的市场应对措施是其糟糕表现的主要原因。 在手机已经完全成为时尚产品的今天,新机型和新概念产品必须不断推出,才能保持住市场领先地位。而索尼爱立信2002年推出的新机型数量偏少;其推出换代概念产品的速度也严重滞后。以拍照手机为例,曾被爱立信寄以厚望的T800已成业界笑柄,其上市日期一推再推,直到今天还没能在中国正式上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甚至国内的一些二线手机厂商都已经推出了同类产品。 在中国市场上,面对急速崛起的本土新贵,处于磨合期的索尼爱立信不但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更几乎停止了其市场宣传工作,销量急速下滑并不奇怪。 效率低下、反应迟缓,也许正是是索尼爱立信手机在2002年败走麦城的原因。2003年索尼爱立信已把占据10%全球市场占有率当作了目标,能否实现,似乎不容乐观。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面对一个“宠大的”ERP工程来说,上百万元的费用支出,多年的ERP项目实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面对众多的ERP软件,企业从哪里入手,是追求洋ERP,还是选择本土开发的ERP?是定制开发还是选择几个现成的ERP模块?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另外,对于一些走在信息化前列的企业,他们中有许多曾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软件,想让IT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是一些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在现实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孤岛、应用困难、骑虎难下和前景迷茫等等问题同样困扰着这些企业 的决策者。 三露联想“婚变” 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5‰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 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的MOVEX。 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 的失败。 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 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 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 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 标致巨额投入搁浅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不久,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目标是实现全公司订单、生产、库存、销售、人事、财务等的统一管理,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益,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开始投资计划。由于中法合资的性质,法方总经理和专家在决策层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照搬法国标致的模式,决定搞MRPII,设计网络使用20年。1989年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网,1992年又实施了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开始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 入在2000多万法郎。

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面对一个“宠大的”ERP工程来说,上百万元的费用支出,多年的ERP项目实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面对众多的ERP软件,企业从哪里入手,是追求洋ERP,还是选择本土开发的ERP?是定制开发还是选择几个现成的ERP模块?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另外,对于一些走在信息化前列的企业,他们中有许多曾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软件,想让IT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是一些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在现实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孤岛、应用困难、骑虎难下和前景迷茫等等问题同样 困扰着这些企业的决策者。 三露联想“婚变” 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5‰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的MOVEX。 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 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 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 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 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 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 标致巨额投入搁浅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不久,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目标是实现全公司订单、生产、库存、销售、人事、财务等的统一 管理,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益,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开始投资计划。由于中法合资的性质,法方总经理和专家在决策层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照搬法国标致的模式,决定搞MRPII,设计网络使用20年。1989年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网,1992年又实施了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开始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入在2000多万法郎。 假如路子走对了,网络应该发展得很成熟。令人遗憾的是,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的企业信息网事实上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主系统十几个功能模块,已经启用的仅有非生产件的库存管理模块MHF,不到该软件内涵的1/10,1993年后就没有多大进展;MACH7财务系统仅完成凭证录入、过账、对账、关账等功能,报表只能用微机处理;PMS人事系统准确地说只是一个数据库,只有输入、修改、删除功能,没有查询,报表及各种统计均靠微机进行。整个来看,投下巨额资金,网络的效益却与当初的宏图大略相去甚远。 许继项目被迫暂停 1998年初,河南许继集团采用Symix公司现更名Frontstep公司的产品来实施ERP。从1998年初签单,到同年7月份,许继实施ERP的进展都很顺利。包括数据整理、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物料清单的建立都很顺利。厂商的售后服务工作也还算到位,基

销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销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销售失败的原因一、你不够自信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那还有谁相信你呢? 销售失败的原因二、你对自己销售的产品不自信 如果你连自己公司销售的产品都不相信是最好的,那你的表现肯定会很糟糕,我甚至会怀疑你从事这份工作的动机。 销售失败的原因三、没有制定并实现目标,没有做出详细的销售计划 如果没有长期、中期、短期的计划来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和“如何得到所想要”的话,你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销售失败的原因四、你比较懒惰且对销售工作准备不足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如果不能自我激励和充分准备,你就永远超越不了自己。如果你内心没有强烈欲望的话,也不做任何前期的准备,你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销售失败的原因五、不懂得如何接受拒绝 很多时候别人并不是在拒绝你,而是拒绝你所推销的产品或服务。即使是拒绝你,那也是正常的,不拒绝倒不正常了,客户凭什么要接受你? 销售失败的原因六、没有掌握关于自己产品的充足知识 任何销售,拥有丰富的产品知识之后,你才能把精力放在销售上。

销售失败的原因七、没有学会遵守销售中的基本法则 简单点,每天去学点新东西吧!也就是多读书、听录音带、参加研讨会。 销售失败的原因八、不能充分了解消费者,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不懂得倾听和提问的销售是无法真正去发现客户需求的。 销售失败的原因九、不能随机应变 应对变化是销售工作的一大核心。有时候是产品的变化、有时候是市场的变化、有时候更是技巧的变化。既然唯一可以确定的东西就是不确定,那就想办法跟上变化吧! 销售失败的原因十、没有遵守原则 好好想想销售该有的原则吧,打破规则只会让你惹火上身。 销售失败的原因十一、没有团队精神 销售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在战斗。你必须和你的同事先组成团队,才能和你的顾客成为伙伴。 销售失败的原因十二、过于拜金 有销售人员把佣金作为销售的唯一目的,从不考虑能为顾客提供什么帮助。 销售失败的原因十三、没有遵守诺言 做不到这一点对你和你的公司来讲都将是一场灾难。而且你将无法弥补。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销售失败的原因十四、没有建立长期关系 如果把钱看作是工作的唯一动力,只顾多拿佣金,你会变得无法真诚起来,懒于服务,最终走向失败。

失败例子 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例子:跨国并购中的一道难题: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 一、TCI_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的概述 2004年4月26日,TCL宣布吴定祥武汉纺织大学与法国阿尔卡特已经正式签订了 “股份认购协议”,双方将组建一家合资企业T&A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这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整合国际大公司的手机业务。当时的资料显示,T&A 总部设在香港,初始净资产为l亿欧元,TCL通讯出资5500万欧元持有55%的股份,阿尔卡特出资4500万欧元持有45%的股份,由李东生任董事长,万明坚任CEO。2004年8月31日,合资公司T&A正式投入运营,原阿尔卡特投资中国的苏州公司成为T&A的子公司。双方对合资企业的运营最开始有很多期待,目标宏大。预期双方的合作不仅将大大控制整体研发成本,同时可以更快速地推出创新和尖端产品,并提出了将采取“技术创新”和“开源节流”两大策略,以实现双方在交叉期销售、采购、生产及研发领域的四大协l_J效应。对于这一并购案,舆论上也有很多宣传,按照摩根斯丹利的研究报告,T&A成立后,TCL国内外手机的年销量将达到2000万部,一跃成为中国手机销量第一、全球第七的手机生产制造商。 然而,这些只是美好的愿景,只是纸上谈兵。当合资公司T&A开始运营之后,双方的文化冲突就显现出来了,无论是双方的合作目标还是决策方式,管理制度、销售策略及员工待遇方面,都存在难以弥合的文化价值差距。TCL面对双方的文化差距或冲突,完全无力化解企业文化整合这道难题,而且越整合越糟糕,导致合资公司的经营状况迅速恶化,并购后出现严重危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并购后的亏损日益严重。并购之前,TCL在国内的手机市场处于上升态势,而合并后的2004年国内手机销量下降了23.3%,毛利润同比下降了58.6%。 2.并购后的人才大量流失。合资公司T&A的严重亏损使得作为这次并购案的主要决策人和操盘手万明坚难辞其咎,于2004年12月20日宣布因健康原因辞职,更严重的是,他的一些老部下也相继选择离开了TCL,包括TCL负责手机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部门经理或部长。除了原TCL通讯的骨于大量流失外,到2004年底,T&A高层经理中的原阿尔卡特员工也基本离开了,到2005年3月前后,包括扬州公司在内的一线经理人员也相继离职。 3.并购后的合脊企业解体。 由于T&A难以经营下去,2005年5月17日,在香港上市的TCL通讯发布公告,正式宣布TCL 将以换股形式,收购阿尔卡特持有合资公司的45%股份。至此,阿尔卡特正式退出T&A的经营与管理。这对双方带来的是巨大的伤痛,按照双方的相关协议,阿尔卡特这次出售将承担大约2.8亿港元的资产缩水,折价幅度高达81%;而对于TCL来说,阿尔卡特离开之后,它

导致企业失败的26个原因

马云说:导致创业失败的26个原因 马云说过,“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往往就那么几个”。如果真有机会遇到马云,我问的第一问题一定是请马云讲讲失败的原因。防微杜渐,用以警告自我,避免触犯失败机关,从而覆水难收,创业者是孤独的。下面是相关失败原因的一个汇总,可以参考一下: 1) 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奋斗的中心目标或明确的努力主向,就没有成功的希望。 2) 没有非同寻常的雄心抱负(好听点叫理想与追求)。如果对凡事漠不关心,不想在人生中求发展,不愿付出代价,那么这样的人也将成功而往。 3) 缺乏自律。纪律来自自我控制,这意味着人必须控制所有的消极思想,只能先控制自己,才能控制环境。自制是人类面对的最艰巨任务,如果无法战胜自我,就会被自我征服。 4) 拖拉。这是失败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拖拉“老人”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阴暗角落,正是因为一直都在等待“适当时机”,才开始做那些值得做的事情,其实时机永远不会“适当”。 5) 缺乏毅力。不管做什么,大部份人开始时都满怀信心,但却不能善始善终。大部份人一遇到失败就容易放弃。网络上流传的“剩者为王”的概念大抵如此。 6) 消极的个性。因为消极的个性,而将别人拒于千里之外者,不会有成功的希望。成功来自力量的运用,而力量又来自与他人的合作,消极的个性无法促成合作。 7) 缺乏果断的决策力。成功的人士会果断决策,然后如果有必要,再慢慢改进。失败者往往花很长时间才能作出决策,但很快就需要修改,而且要频繁修改。犹豫和拖拉是一对双包胎,只要找到其中一个就一定能找到另一个,所以必须趁它们没有将你完全束缚在失败的车轮上,果断地把它们消灭。 8) 过度谨慎。不主动抓住机会的人往往只能捡别人挑剩的机会,过度谨慎和不够谨慎都不可取,人生本来就充满偶然成分。

企业战略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失败案例分析 20多年前,伴随着改革开放浪潮,诞生了一大批新兴企业,能够存活至今的,大多数已经成为业界翘楚,比如联想集团、万科集团,以及健力宝。 从今年3月23日张海突然被警方拘留审查,到此前的去年12月初三水区政府强力接管;从去年8月23日张海被宣布下课,祝维沙走上前台,到11月16日北京汇中天恒和北方亨泰科闪电般地收购健力宝绝大部分股权;从资本屠夫闪电收购健力宝到创始人李经纬涉嫌贪污…… 最近几年来,由于健力宝在国人和整个食品饮料行业的特殊地位,围绕健力宝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不断挑动着人们的神经。 从李经纬到张海到祝维沙再到李志达,及至后来的复产领导小组,健力宝一次次权利更迭背后,到底潜藏着怎样的因果?五任掌舵人两任涉嫌犯罪,一任被强行驱赶,健力宝纷繁复杂的利益链条深处,到底又潜藏着怎样的因果?从民族饮料第一品牌到如今背负数十亿负债,甚至净资产有可能已为负值的窘况,健力宝产业经营的覆辙中,究竟又有多少值得后人警醒的前车之鉴? 一、长期战略迷失。

健力宝无论在李经纬时代还是张海时代,都严重存在战略迷失的问题,战略迷失导致了两个时期的健力宝缺乏清晰的战略性目标,最终陷入困局。在李经纬时期,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个随遇而安的决策去自然推动的,而张海时期的健力宝则更像是一个患了多动症的小孩,喜欢四处出击。林佑刚评价,很大程度上,李经纬和张海都没有真正把握好饮料产业的发展规律。 二、组织架构不合理 健力宝的治理结构、组织结构及组织功能的设计、关键职位、职级设计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结构的缺陷导致整个组织未能抓住最关键的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跟国内很多企业一样,是一个具有鲜明创业者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企业。如果说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所存在的结构问题是当时国有企业的通病,那张海管制下的健力宝所存在的问题则完全是股东的经营管理问题,治理结构错位、组织功能缺失等,都是张海时期健力宝治理结构缺陷的基本表现。林佑刚表示。 三、流程管理僵化 在张海主政期间,流程在健力宝内部是一个经常被挂在嘴边的词,按流程走是很多中高层喜欢说的一句工作语言,而健力宝内部所制定的流程文件汇总堆起来都超过1米。但健力宝的流程却太完备了,乃至一个内部摄影摄像工作都有一套详细的流程,而人力资源部门的业务流程更是多达23项。林佑刚回忆,健力宝内部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本来一个电话或者一句话可以搞定的事情,却一定要拟一个书面的工作联络单;财务的审批时间时常要拖很久,假如某个领导出差了,很急的事情也要等他回来。 四、营销模式败局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个“死穴”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 在改革中破茧的中国民营企业,不断经历着政策调整和市场风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危局,一次次跌落,一次次爬起。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对我国1000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5.7年。记者综合多种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周期的报道得到的数据是,中国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在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在2.9—5年。 企业家创业的过程难免挫折和无奈。有人形容,商界在某种程度上与娱乐界相似:一批明星隐没,另一批明星升起。乔赢、周作亮、李忠文、姜伟、吴炳新,这些创业者昔日曾经光芒四射,但今天的创业者也许已经不知道他们是谁了,而他们的功成败退也成了教材中的经典失败案例。 本报对以往和目前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探究这些企业和企业家的失败时不难发现个中原因:一个企业失败往往不是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其中几种,而且这几种原因或互为因果,或并列,使本来可以走得更远的企业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令人感叹不已。 “死穴”之一无米下锅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产品是企业获利的源泉,此“产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例如,咨询公司提供的完善服务也是一种产品。企业没有产品投放市场,就像过日子无米下锅,巧妇亦难维系。 好产品首先应该适合市场需要,拥有固定的消费人群,定位准确,在相同产品中具有市场差异性、无可替代性,同时一定要有合理利润。这是看似普通的“铁理”。没有产品就好像水煮鱼、麻辣小龙虾没有鲜鱼、活虾,没有鲜鱼、活虾,扔再多的料也不管用。如果大家都有活鱼活虾,那么辣子、川椒就要以正宗够味取胜;如果都用辣子、川椒,那么火候、配料及至投料时间就要取胜,这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地方。 “器”不“利”是大多数企业做不大的原因。当市场被同类产品不断蚕食,获利空间逐渐缩小,那么处于劣势地位的产品便退出流通。还是拿餐饮业来说,北京市场每个月约有2000家餐馆关张,关张的是那些只能提供味寡色淡、降低食欲的“产品”的餐馆,而拥有“秘制”水煮鱼的沸腾鱼乡、蟹老宋却正在谋划开新店。榜样:拥有“秘制”水煮鱼的沸腾鱼乡、蟹老宋“死穴”之二资金洞穿 问:您觉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大的压力来自哪里?答:资金不足。这是在采访中最常听到的对白之一。资金问题就是企业的死穴之一,一旦点中,不死也伤。很多不利因素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无以为继。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比国企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资金缺乏的苦楚,他们无法涉足一些先期投入大的项目,错失发展机会;企业加速扩张时,往往因为遭遇资金瓶颈,一口气喘不匀,影响整个企业协作;或者企业拥有融资渠道,热衷做项目铺张无度,资金绷的像一条橡皮筋,一旦一个地方断裂,不但无从补救,而且往往殃及整个企业。这样的典型案例比比皆是。 2001年,号称中国第一家专业连锁店的温州百信鞋业,在未得到银行支持的情况下,大量开店,最多时全国有100多家连锁百信鞋城,资金被连锁店消耗殆尽,资

分析销售失败的十个原因

分析销售失败的十个原因 一、客判断户不准确: 选择客户之前必须全面分析公司与品牌的优势与弱点,包括自己本身的优势与弱点自己的优势能否打动客户,与竞争对手相比品牌的优势能否超越对手,其次分析自己推销成功的案例,自己的客户绝大多数是什么类型的客户,说明自己的优势对哪些客户起作用对哪些客户没有作用,综合分析后确定什么样的店铺适合自己的品牌,然后分析选择什么类型的客户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在拜访客户之前早已经确定客户绝不是没头没脑的乱撞,也不是谁给钱谁就是客户,勉强结合或者权宜之计后来会越做越累早晚破裂。选准客户是推销成功的坚强保障。 二、缺乏自信不战而败: 专业水平差拜访优秀的客户就会心虚,无论是品牌还是业务本身都不能让客户满意,况且推销员可能不敢去拜访大客户,只选择那些劣质的客户凑业绩混日子。快乐推销是建立在高素质高水平的基础之上。加强推销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是提高信心的保证。 三、信息交流不对称: 推销员是靠嘴吃饭的职业有一部分推销员口才很不错,打开话匣子以后口若悬河不停顿滔滔不绝如江水,根本不给客户喘息的机会更没有提问的机会绝没有插话的机会,自己讲完了如释重负感觉很好,客户说话了我很忙以后再说吧需要的时候给你联系,推销员还没有缓过神来客户走了。推销不是唱独角戏客户也不是听众,拜访客户要以客户为中心一切话题都围绕客户关心的问题,双向交流真诚沟通推销员要弄清楚客户的真实意图,最适合的方案组织最精炼语言解释客户的问题,有效的沟通必须形成良好的互动,推销员不要忘记不是你说服客户,而是客户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谁也不愿意败在别人手下成为别人的战利品,你愿意被别人说服吗?推销员提出有利与店铺的方案利用策略促使客户下决定。 四、针对性不强: 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针对性不强不能够紧扣主题,很多推销员回答客户的问题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让客户觉得很不实在,总有让人不放心的感觉。回答问题不准确原因之一是推销员理解问题能力欠缺,之二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之三是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之四就是自信心不强,综合原因是职业素养还不够,推销员必须总结梳理从事推销以来,所有成功的方案与话术及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以便遇到相同类似的问题可以巧妙回答从容应对彰显实力。 五、死缠滥打: 客户没有明确表态是做还是不做,推销员为了尽快搞定客户开始强劲的攻势,早上客户上班他上班客户下班他也下班,天天去磨蹭日日去催促,一会用政策截止时间催一会用陪送赠品促,商人重利益没有错但是你不能给客户带来新思路新方法,客户接受你的品牌是客户拖着你走,是客户在帮助你帮助你的公司帮助你的品牌,不是你给客户带来新得利润增长点,你也不能帮助店铺快速发展。你的品牌是又给客户背上新得包袱。死缠滥打会导致应该合作

导致销售失败的十大原因

导致销售失败的十大原因 推销工作越来越难做,挑战越来越大是大家的共识,无论是什么行业都面临销售业绩的诸多挑战,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做到挥洒自如从容应对,那绝对是推销员之中的高手高手高高手!推销职业是创造财富的职业绝不是混饭的工具,推销过程中推销员本身的错误行为是导致失败的关键因素。 一、客判断户不准确: 推销员背负着公司下达的任务匆匆忙忙奔向市场,第一种方式见店铺就谈见人就推销,扫街式的地毯式拜访把所有店铺都拜访一遍,能碰到一个算一个碰不到就赶紧去下一市场,周而复始的疲于奔命。第二种方式向同行请教当地市场谁的店铺比较优秀,谁做的比较大就去拜访谁懂得了解信息少走弯路,但是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优秀的店铺需要优势的品牌,没有优势的品牌店铺的老板当然不感兴趣,做业务选店铺包括接受品牌都讲究“门当户对”,你想高攀别人必须具备高攀的资本。 选择客户之前必须全面分析公司与品牌的优势与弱点,包括自己本身的优势与弱点自己的优势能否打动客户,与竞争对手相比品牌的优势能否超越对手,其次分析自己推销成功的案例,自己的客户绝大多数是什么类型的客户,说明自己的优势对哪些客户起作用对哪些客户没有作用,综合分析后确定什么样的店铺适合自己的品牌,然后分析选择什么类型的客户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在拜访客户之前早已经确定客户绝不是没头没脑的乱撞,也不是谁给钱谁就是客户,勉强结合或者权宜之计后来会越做越累早晚破裂。选准客户是推销成功的坚强保障。 二、缺乏自信不战而败: 由于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推销员水平提高很快,不争的事实就是推销员熟悉推销的流程,熟悉当地市场的客户情况,其实推销员的专业水平并不高,很多推销员不知道“营销的流程”推销的名词解释与市场的概念,天天谈时时用却日用而不知非常可笑,厂家在招聘推销员的时候也是问应聘者,对哪个市场熟悉就分配到哪个市场,除非那个市场有人在做就分配到其他市场,对推销员专业水平的忽视导致客户选择不准确业绩上不来,推销员专业水平不高在客户心目中的影响力很小,虽然熟悉但是客户并不买账。 专业水平差拜访优秀的客户就会心虚,无论是品牌还是业务本身都不能让客户满意,况

导致企业失败的26个原因

------------------ 时需--------------- ----- ---- --- 马云说:导致创业失败的26个原因 马云说过,“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往往就那么几个”。如果真有 机会遇到马云,我问的第一问题一定是请马云讲讲失败的原因。防微杜渐,用以警告自我,避免触犯失败机关,从而覆水难收,创业者是孤独的。下面是相关失败原因的一个汇总,可以参考一下: 1)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奋斗的中心目标或明确的努力主向,就没有成功的希望。 2)没有非同寻常的雄心抱负(好听点叫理想与追求)。如果对凡事漠不关心,不想在人生中求发展,不愿付出代价,那么这样的人也将成功而往。 3)缺乏自律。纪律来自自我控制,这意味着人必须控制所有的消极思想,只能先控制自己,才能控制环境。自制是人类面对的最艰巨任务,如果无法战胜自我,就会被自我征服。 4)拖拉。这是失败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拖拉“老人”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阴暗角落,正是因为一直都在等待“适当时机”,才开始做那些值得做的事情,其实时机永远不会“适当”。 5)缺乏毅力。不管做什么,大部份人开始时都满怀信心,但却不能善始善终。大部份人一遇到失败就容易放弃。网络上流传的“剩者为王”的概念大抵如 此。 6)消极的个性。因为消极的个性,而将别人拒于千里之外者,不会有成功 的希望。成功来自力量的运用,而力量又来自与他人的合作,消极的个性无法促成合作。 7)缺乏果断的决策力。成功的人士会果断决策,然后如果有必要,再慢慢改进。失败者往往花很长时间才能作出决策,但很快就需要修改,而且要频繁修改。犹豫和拖拉是一对双包胎,只要找到其中一个就一定能找到另一个,所以必须趁它们没有将你完全束缚在失败的车轮上,果断地把它们消灭。 8)过度谨慎。不主动抓住机会的人往往只能捡别人挑剩的机会,过度谨慎和不够谨慎都不可取,人生本来就充满偶然成分。

集团投资公司失败案例分析

集团投资公司失败案例 分析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某集团投资公司失败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D公司生死结及其败因 一、D公司之败 D公司老三股崩盘,D公司旗下金融机构负债累累,债权人逼D公司系企业还债,银行对D公司系企业收贷,D公司高层震恐出走,政府介入让H公司托管资产,启动司法程序,最后判处刑事责任。为偿还巨额负债和罚款,清算D公司集团。可见:D公司之死,死在股市投资。 二、D公司败因辩析 论一: 短融长投 短融长投进行庞大的产业整合,是导致资金链最终断裂的原因也是导致D公司失败的原因。 论二: 多元化结构失调 D公司投入整合传统产业资金过大,回报周期和战线过长,领域过宽,伴随着D公司轰鸣碾过金融机构的战车,最终步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阱。 论三:

总体战略迷乱 D公司投资了太多的长期项目,而中短期项目投资太少,用2年时间做10年业务,只能加剧资金链紧张,违背多元化结构的基本原则--产业互补、分散风险、稳健经营。 驳析: 以上观点均误。D公司实际所进行的产业并购整合几乎不花资金或只花少量资金。最后内部计算时确认的实业方面的债务欠款只有几个亿而已(含并购融资负债)。D公司资金链断裂,99%都源于历年累计下来的高息融资成本兑付消耗和股市投资被套牢。 论四: 公司治理缺位 实际上,整个D公司只有T总一人完全清楚实业和金融家底及运营状况。D公司国际重大决策经常是,两个执委代替董事局、董事局代替股东会,最终变成T总一个人说了算的困局。 驳析: D公司公司治理缺位是事实,但公司治理问题实际就是高层民主决策及责任分担问题,这是D公司未能作得更好的原因但却不是死因。 公司治理的最关键层面在于董事会。在D公司,T总对董事局很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西湖会议”、“苏州会议”尽管其他董事都反对,最后T总还是说服了他们,使他们勉强同意了T总的决策。说明T总对于重大问题要由高层民主决策这个制度还是有一定程度

外贸销售失败的十大原因总结

有诸多销售方法,但没用好正确的方法有很多的负面影响导致整个销售过程失败. 1.不能真正倾听 在搜货网做销售新手习惯于以大量的述说来缓解销售过程中的紧张和不安,或者误将客户的沉默当做接受而滔滔不绝。所以,倾听在销售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过多的陈述一方面容易引起客户的反感,另一方面也丧失了获取客户内部信息的机会。如果言多有失,透露了不应透露的信息,就更不好了。根据很多专业销售研究机构的统计,在一个让人轻松自在的销售活动中,客户开口的时间应该是销售人员的两倍左右。这样比较容易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围,并有助于销售人员挖掘客户的需求。 2.急于介绍产品 “急于介绍产品”最可能的后果是在错误的时间,向错误的人说了错误的话。我们经常看到销售人员与首位接电话或见到的人大力鼓吹自己产品的特征和优点,而不管此人是否对采购决策有影响。其实,在介绍之前应该重视的多提问。提问技巧的提高可以极大地改善介绍的针对性和效果。比如说,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的结合使用,运用SPN(询问客户现状的问题、了解客户困难的问题、引申出更多问题的问题、明确产品价值的问题)提问方法等。 而且,在前提拜访,特别是第一次拜访时,介绍产品不应该是交谈的重点。我们知道,一个面对面的交谈通常不超过半小时,而这里面饱含了必要的开场白、提问的时间和大部分客户回答的时间。我们需要重点了解的是尽可能多的背景信息和需求信息。所以,真正有必要介绍产品的时间应该不超过5分钟。只有在客户感觉有必要深入了解时才可以详细说明。 3.臆想客户需求 真正挖掘客户的需求是顺利完成销售活动的保证。很多销售人员受困于客户的一些表面性陈述,而不能真正了解客户的真实想法。这其实都是由于挖掘客户需求的深度不够。要真正了解客户的需求,往往需要挖掘其需求背后的需求,问题背后的问题。“5WHY方法”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当客户提出一个要求时,要连续问“5个为什么”。比如,客户表示“使用部门对你们的新设备很不满意。”在销售人员的询问下,可能客户会说:“因为操作起来很不方便。 如果就此以为找到了原因所在,以为使用部门需要的是一种操作方便的设备,也许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你并不知道操作起来方便是设计方面的原因还是其它原因。继续问第二个“为什么”,原来是“新设备加入的新功能模块不好用”。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个新功能模块不必要,或者在设计上有问题呢?再问一个“为什么”,发现是“使用部门不会使用。”那么,是不是公司没有提供培训或者培训效果不好呢?接着问第五个“为什么”。最后才发现,“一周的培训倒是很充分,但是你们提供的使用手册只有英文的,使用中遇到问题时阅读起来很费力。”最终的问题终于浮现出来了,客户不是需要一个操作更简单的设备,

招聘失败案例分析

招兵买马之误:招聘案例分析 案例:NLC化学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主要以研制、生产、销售医药、农药为主,耐顿公司是NLC化学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医疗药品,随着生产业务的扩大,为了对生产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开发,2000年初始,分公司总经理把生产部门的经理――于欣和人力资源部门经理――口建华叫到办公室,商量在生产部门设立一个处理人事事务的职位,工作主要是生产部与人力资源部的协调工作。最后,总经理说希望通过外部招聘的方式寻找人才。 在走出总经理的办公室后,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开始一系列工作,在招聘渠道的选择上,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设计两个方案:在本行业专业媒体中做专业人员招聘,费用为3500元,好处是:对口的人才比例会高些,招聘成本低;不利条件:企业宣传力度小。另一个方案为在大众媒体上做招聘,费用为8500元;好处是:企业影响力度很大;不利条件:非专业人才的比例很高,前期筛选工作量大,招聘成本高;初步选用第一种方案。总经理看过招聘计划后,认为公司在大陆地区处于初期发展阶段不应放过任何一个宣传企业的机会,于是选择了第二种方案。 其招聘广告刊登的内容如下:您的就业机会在NLC化学有限公司下属的耐顿公司 1个职位:对于希望发展迅速的新行业的生产部人力资源主管主管生产部和人力资源部两部门协调性工作抓住机会!充满信心!请把简历寄到:耐顿公司人力资源部收在一周内的时间里,人力资源部收到了800多封简历。口建华和人力资源部的人员在800份简历中筛出70封有效简历,经筛选后,留下5人。于是他来到生产部门经理于欣的办公室,将此5人的交给简历了于欣,并让于欣直接约见面试。部门经理于欣经过筛选后认为可从两人中做选择――李楚和王智勇。 他们将所了解的两人资料对比如下:姓名/性别/学历/年龄/工作时间/以前的工作表现/结果李楚,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有8年一般人事管理及生产经验,在此之前的两份工作均有良好的表现,可录用王智勇,男,企业管理学士学位,32,7年人事管理和生产经验,以前曾在两个单位工作过,第一位主管评价很好,没有第二为主管的评价资料,可录用从以上的资料可以看出,李楚和王智勇的基本资料相当。但值得注意的是:王智勇在招聘过程中,没有上一个公司主管的评价。公司通知俩人,一周后等待通知,在此期间,李楚在静待佳音;而王智勇打过几次电话给人力资源部经理口建华,第一次表示感谢,第二次表示非常想得到这份工作。在生产部门经理于欣在反复考虑后,来到人力资源部经理室,与口建华商谈何人可录用,口建华说:"两位候选人看来似乎都不错,你认为哪一位更合适呢? 于欣:两位候选人的资格审查都合格了,唯一存在的问题是王智勇的第二家公司主管给的资料太少,但是虽然如此,我也看不出他有何不好的背景,你的意见呢?口建华说:"很好,于经理,显然你我对王智勇的面谈表现都有很好的印象,人嘛,有点圆滑,但我想我会很容易与他共事,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于欣:"既然他将与你共事,当然由你做出最后的决定。"。于是,最后决定录用王智勇。王智勇来到公司工作了六个月,在工作期间,经观察:发现王智勇的工作不如期望得好,指定的工作他经常不能按时完成,有时甚至表现出不胜任其工作的行为,所以引起了管理层的抱怨,显然他对此职位不适合,必须加以处理。然而,王智勇也很委屈:在来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招聘所描述的公司环境和各方面情况与实际情况并不一样。原来谈好的薪酬待遇在进入公司后又有所减少。工作的性质和面试时所描述的也有所不同,也没有正规的工作说明书作为岗位工作的基础依据。那么,到底是谁的问题呢?

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 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面对一个“宠大的”ERP工程来说,上百万元的费用支出,多年的ERP项目实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面对众多的ERP 软件,企业从哪里入手,是追求洋ERP,还是选择本土开发的ERP是定制开发还是选择几个现成的ERP模块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另外,对于一些走在信息化前列的企业,他们中有许多曾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软件,想让IT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是一些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在现实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孤岛、应用困难、骑虎难下和前景迷茫等等问题同样困扰着这些企业的决策者。 三露联想“婚变” 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5‰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 司的MOVEX。 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着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 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 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 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目又重新上马, 真是一波三折。 标致巨额投入搁浅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不久,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目标是实现全公司订单、生产、库存、销售、人事、财务等的统一管理,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益,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开始投资计划。由于中法合资的性质,法方总经理和专家在决策层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照搬法国标致的模式,决定搞MRPII,设计网络使用20年。1989年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网,1992年又实施了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开始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入在2000多万法郎。 假如路子走对了,网络应该发展得很成熟。令人遗憾的是,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的企业信息网事实上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主系统十几个功能模块,已经启用的仅有非生产件的库存管理模块MHF,不到该软件内涵的1/10,199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