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企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企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企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企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企业失败的原因很多,有些是企业无法左右的政治、经济、自然等外部因素。但最为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企业内部缺乏竞争力和管理不善。据有关研究表明,管理无能主要表现为对特定经营创业缺乏经验或在生产、销售、人事、技术等方面的管理经验不平衡。财务管理不善,致使资金周转失灵,竞争能力不足。根据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实际情况表明,90%以上的企业失败应归因于管理上的无能,而地震、水灾等不测事件导致企业失败的仅为5%。可以说,管理上的无能是造成公司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此外,公司之外的因素也会起作用,年轻的公司比老公司更有可能倒闭。

从营销的角度分析旭日升失败的原因演示教学

从营销的角度分析旭日升失败的原因 一个从河北冀州合作社走出来的企业,从爆炸式的增长到突然间的轰塌,一切是那么的突然,来匆匆去也匆匆,留下的只是人们对中国本土企业深深思考,在饮料市场格局与竞争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重温过去对已发展和正发展的中国饮料企业有一定借鉴意义。 从营销的角度来分析旭日升陨落的原因主要有: 一、营销人员的素质偏低 企业的员工是企业中最能动、最重要的资源,在企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旭日升集团所选择的营销人员都是从冀州本部工厂临时选拔上来的。许多是初中生、高中生,本身素质普遍偏低,加上公司松散性的管理,使许多销售人员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并滋生出腐化现象,并且帮派现象严重。 二、盲目追求市场份额,发展多元化,忽视成本和利润的核算。 旭日升在战略上盲目追求市场份额,过度的快速扩张带来一系列销售管理问题,从而导致失去成本控制,产品越卖越亏。只顾追求销售额,严重忽视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忽视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原始积累;公司发展主要是依靠银行的贷款。在经营多元化上除了饮料之外还经营了保健品、茶叶等。旭日升集团的快速扩张和多元化发展是旭日升迅速陨落的首要原因。 三、营销组合策略选择失误 (一)在产品形象方面 旭日升除了茶饮料的产品形象外,几乎没有其他内涵可言,这一点严重表现在旭日升茶饮料拿不出与其他茶饮料不同的竞争法宝,尤其表现在品牌个性的塑造上。不同品牌的茶饮料在口味、品种、质量等方面的同质化是必然的,没有独特品牌形象的茶饮料,将难以产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二)在销售渠道策略方面 通过地毯式轰炸,密集型销售,迅速建立了48个旭日升营销公司、2 000多个营销分公司,连接起无数的经销商和零售商,形成遍地开花的旭日升营销网络。为了达到考核要求,销售业务员往往与经销商谈妥,只要经销商及时回款,就可以给予更高的返利条件。这样就造成不同地区的经销商可以拿到不同的产品价

十大营销失利案例分析

2002年十大营销失利案例 2002年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不仅仅是成功案例,为数众多的不成功案例具有更强的警戒意义。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证明中国市场并不完全是“流着牛奶与蜜的迦南地”。 一.爱立信手机:反应迟缓,屡失良机 2001年10月,索尼手机和爱立信手机合并的时候,双方高层为这个合资公司制定了高远目标——5年内成为移动多媒体产品业界全球第一。 爱立信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前柯德川在合并时表示:“爱立信和索尼强强联手、互有所长。这家合资公司在世界通信业向移动互联网迈进的发展中将处于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 然而互补性在合资公司成立的前一年半时间内并没有显现出来。倒是2003年2月传出消息,曾为索尼爱立信手机的合并描下美好蓝图的柯德川黯然下课,间接证明索尼爱立信的合并,并未达到理想效果。 市场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更是证实索尼爱立信手机市场表现异常糟糕。2002年3季度,索尼爱立信全球销量比2001年同期两公司的销量下降约40%,而同期却成了诺基亚和摩托罗拉的丰收之期。 在全球最大的中国手机市场上,2002年国产手机迅速崛起。相比迅速崛起的波导、TCL、厦新等本土新贵,曾经占据中国市场30%份额的爱立信手机表现惨不忍睹——研究数据显示,爱立信的市场占有率自去年年底的11%降至6月底的2%不到。 索尼爱立信怎么了?反应速度慢、工作效率低下、缺乏明确的市场应对措施是其糟糕表现的主要原因。 在手机已经完全成为时尚产品的今天,新机型和新概念产品必须不断推出,才能保持住市场领先地位。而索尼爱立信2002年推出的新机型数量偏少;其推出换代概念产品的速度也严重滞后。以拍照手机为例,曾被爱立信寄以厚望的T800已成业界笑柄,其上市日期一推再推,直到今天还没能在中国正式上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甚至国内的一些二线手机厂商都已经推出了同类产品。 在中国市场上,面对急速崛起的本土新贵,处于磨合期的索尼爱立信不但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更几乎停止了其市场宣传工作,销量急速下滑并不奇怪。 效率低下、反应迟缓,也许正是是索尼爱立信手机在2002年败走麦城的原因。2003年索尼爱立信已把占据10%全球市场占有率当作了目标,能否实现,似乎不容乐观。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面对一个“宠大的”ERP工程来说,上百万元的费用支出,多年的ERP项目实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面对众多的ERP软件,企业从哪里入手,是追求洋ERP,还是选择本土开发的ERP?是定制开发还是选择几个现成的ERP模块?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另外,对于一些走在信息化前列的企业,他们中有许多曾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软件,想让IT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是一些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在现实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孤岛、应用困难、骑虎难下和前景迷茫等等问题同样困扰着这些企业 的决策者。 三露联想“婚变” 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5‰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 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的MOVEX。 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 的失败。 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 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 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 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 标致巨额投入搁浅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不久,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目标是实现全公司订单、生产、库存、销售、人事、财务等的统一管理,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益,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开始投资计划。由于中法合资的性质,法方总经理和专家在决策层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照搬法国标致的模式,决定搞MRPII,设计网络使用20年。1989年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网,1992年又实施了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开始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 入在2000多万法郎。

民营企业失败的十大原因

民营企业失败的十大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民营企业不断崛起、发展、壮大,成了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如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有不少民营企业很快便被淘汰出局,消失得无影无踪。沧海横流,大浪淘沙,人们对于民营企业的“死”,早已是见怪不怪了。尽管有不少人在研究民营企业的成功之后再掉过头来研究其失败,但却很少有人做系统分析,并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研究它们是怎样“死”去的。倘若能够将其总结出来,于人于己都是颇有裨益的。企业就如同人一样,如不能精心照料,任凭其风吹雨打,则少不了要得病。生病后又得不到有效的救治,很快会病入膏肓。 故曰:企业的第一种死法是病死。这类企业要么是先天不足——内部机制不健全;要么是机制老化——按部就班,诸如论资排辈、荣辱“难”共、毁誉相争,权益不公;要么是高层分裂,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结果轻而易举地被对手各个击破。总的来说,是由于肌体内部产生了病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久疾而终,是为病死。 市场经济讲的是优胜劣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是前有封堵,后有追兵,企业不堪挤压,市场份额越做越小,人才越走越少,效益越来越差。故曰:企业的第二种死法是被“挤死”。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国有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挤压下,迫使你不得不退出某个行业,被“挤死”了。 企业的第三种死法是被拖死。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始终未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不善,导致成本上升;分配不公,导致士气低落;企业没有创新能力,导致企业产品积压;职业经理人玩过程,导致企业资产流失严重。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我的一位朋友办了一家琴行,并聘请了两位职业经理人去打理经营,他俩虽然没有股份,但他们能够在职消费。结果,他俩在一起商量什么呢?琴行赚了钱,老板自然高兴,但我们没有分红的份,不加大经营成本更待何时?于是就决定买摩托车,买手机,还要在家中安装电话,并一个劲地在职消费。钱是赚来了,眨眼又不知去向,老板没有红利可得,这企业还能办下去吗?还有那么一家全国性的集团公司,子公司老总一多半都是职业经理人,这些人很厉害,一上手就把你投资人套牢,钱他们挣着花着,客户资源紧紧地攥在他们自己手中。他需要多少你都得投入,他掌握资源,你不能轻易换他,否则你的损失会更大。当你的考核体系标准制订不到位的时候,当你的利润指标制订偏高的时候,一开始他不说他完不成,变着法儿应付你,拖一个月是一个月。你不会去为几百万、上千万,轻易去撤换一个人。等到他即使玩不下去了,他也不会去跟你说,玩到一定时候就再找找原因,反正拿你的高工资,拿你的年薪。长此下去,企业就会被拖死。投资者仿佛成了无限责任承担者,无限地被他拖着走。此外,你还要承担道义的责任、投资的责任、社会的责任,这是民营企业拎不清的地方。本来投资到位后,我就问你要回报,你经理人做不下去了,我就得咬着牙斩仓、割肉。但是投资人一般做不到,民营企业多半是讲感情的,他很难做到这一点。又要照顾自己的社会影响,又要照顾什么兄弟感情,结果人家觉得是你非要他做,你老板只要还愿意给钱,他当然去玩了。最后是老板也被拖死。 企业的第四种死法叫做找死。主要原因是决策错误,当一个公司对项目的决策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时候,这叫做自己找死。比如说,自己所选的项目与人才结构不匹配,与自己的实力不匹配,与自身的能力不匹配,与自己的文化不匹配,特别是再犯一些已经犯过的错误,犯一些不该犯的常识性的错误。没有人要你这么做,也没有谁命令你一定要干这个项目。这是一种很低级的错误,不仅对项目判断不了,对自己也判断不了,以为自己什么都能做,这叫做找死。比如,某著名企业在一个自己熟悉的行业刚刚有所进展,却没有形成人才结构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冲入保健品市场,并在市场虚假信号的误导下,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又投重资直入房地产业,使资金需求迅速放大了几倍,远远超过了自身能力,结果原有的阵地丢了,保健品也垮了,房地产也只好留下一个个的大坑。 企业的第五种死法叫做被压死。在民营企业里面有很多这种现象,盲目地扩张,贪多求大,不注重基础建设,不练内功,内部管理混乱,虽自知效益低下,却敢去大笔贷款,甚至不怕高息贷

企业文化失败的五个原因

企业文化失败的五个原因 企业文化建设的三种典型状态,严格的说是不可取的状态,分别是“没有自己的文化、文化冲突不统一、文化高调不落地”。在德路科?中国企业研究中心长达7年的跟踪观察中,这100多家企业为我们提供了活生生的案例,从中我们总结了五条教训,这五条教训也揭示了企业文化管理失败的原因。本文将一一阐述。 (1)文化是看不见的 企业文化是什么?学术界给出了五花八门的定义,把文化分为若干个层次,我们暂不用去理会,听听宏基施振荣先生的一句话,“企业文化是员工的共同价值观”。足矣!作为一个企业大家庭,应当有共同的事业追求目标,大家为之而拼搏奋斗;应当有共同的是非标准,大家用它来评判周围的人和事;应当有共同的做事原则,大家用它来指导每一天的工作。这些,就是企业文化,并不玄乎。 企业文化不是什么?这个问题听起来好笑,但是不好回答,因为不是文化的东西太多了。但是,80%的企业却把一些不是文化的事务视作了文化,这是一个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普遍错误。例如,办公室和工厂内外到处张贴的标语、所谓的誓师大会性质的宣传、集体文体活动和生活化聚会、对员工生活福利的支持和关怀。如果说这不是企业文化,HR同行的百姓们估计不认可,因为大家都在做这些事情,不可能都在做错事。事实上,这些都是文化建设的一种形式,一件事情,不是文化本身,我们不能把现象看成了本质。许多企业还没有提炼出具有企业个性的、员工普遍认同的文化理念,只是最高领导头脑发热想出了几个漂亮的词语,就开始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宣传和活动,操之过急了。切记,企业文化不是文体、文艺和宣传。 (2)文化的源泉在深处 企业文化从何而来,不是从其他企业那里学来的,事实上,企业文化是最不可学的东西;也不是人力资源部门制定的,HR部门彻底断了这个念头吧,不可能!其源泉在深处不可见。 企业文化源自于不知不觉的历史传承中。正如人生的成长经历,决定一个人的价值观一样,企业的成长历史,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企业的价值观,这在企业的历次重大决策中尤为明显。如果您对企业的资深员工进行一次促膝长谈,一定会发现,他们都有非常相同的感触,这就是传统,现在就是文化,没有成文但是深入人心的文化。不过,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企业内部的人员,往往由于置身其中而不知,至少是没有抽象提炼出来。如果您要了解一个企业的内在文化(不是墙上的标语),只需要

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4大知名企业失败案例分析 面对一个“宠大的”ERP工程来说,上百万元的费用支出,多年的ERP项目实施,中小企业如何应对?面对众多的ERP软件,企业从哪里入手,是追求洋ERP,还是选择本土开发的ERP?是定制开发还是选择几个现成的ERP模块?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中小企业老板。另外,对于一些走在信息化前列的企业,他们中有许多曾花了不少钱,买了不少软件,想让IT技术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可是一些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在现实应用中效果并不理想,信息孤岛、应用困难、骑虎难下和前景迷茫等等问题同样 困扰着这些企业的决策者。 三露联想“婚变” 北京市三露厂在1998年3月20日与联想集成,后来划归到神州数码签订了ERP实施合同。合同中联想集成承诺6个月内完成实施,如不能按规定时间交工,违约金按5‰来赔偿。ERP软件是联想集成独家代理瑞典Intentia公司的MOVEX。 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化妆品行业的著名企业,1998年销售额超过7亿,有职工1200多人。一方是国内IT业领头羊的直属子公司。这场本应美满的“婚姻”,因为Intentia软件产品汉化不彻底,造成了一些表单无法正确生成等问题出现了“婚变”。后虽经再次的实施、修改和汉化,包括软件产品提供商Intentia公司也派人来三露厂解决了一些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汉化、报表生成等关键问题 仍旧无法彻底解决,最终导致项目的失败。 合作的结果是不欢而散,双方只得诉诸法律,在经历了15个月的ERP官司之后,经过庭内调解,结果三露厂退还MOVEX计 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和获得200万元的赔偿。 哈药“城门失火” 2000年,哈尔滨医药集团决定上ERP项目,参与软件争夺的两个主要对手是Oracle与利玛。一开始,两家在ERP软件上打得难解难分,一年之后,Oracle击败利玛,哈药决定选择Oracle的ERP软件。然而事情发展极具戏剧性的是,尽管软件选型已经确定,但是,为了争夺哈药实施ERP项目的“另一半”,2001年10月,利玛联手哈尔滨凯纳击败哈尔滨本地的一家公司华旭,成 为哈药ERP项目实施服务的“总包头”。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到了2002年3月份,哈药ERP实施出现了更加戏剧性的变化。利玛在哈药ERP项目的实施团队全部离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整个哈药项目也被迫终止。而最近又有消息说哈药ERP项目又重新上马,真是一波三折。 标致巨额投入搁浅 广州标致汽车公司成立不久,开始着手MRPII项目的设备,目标是实现全公司订单、生产、库存、销售、人事、财务等的统一 管理,以提高公司运行效益,增进企业经济效益。 1988年公司开始投资计划。由于中法合资的性质,法方总经理和专家在决策层中起决定作用。他们照搬法国标致的模式,决定搞MRPII,设计网络使用20年。1989年企业已经组建了自己的企业信息网,1992年又实施了比利时MSG公司的MACH7财务系统,1993年开始实施零配件销售管理系统SMS。总投入在2000多万法郎。 假如路子走对了,网络应该发展得很成熟。令人遗憾的是,广州标致汽车公司的企业信息网事实上已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主系统十几个功能模块,已经启用的仅有非生产件的库存管理模块MHF,不到该软件内涵的1/10,1993年后就没有多大进展;MACH7财务系统仅完成凭证录入、过账、对账、关账等功能,报表只能用微机处理;PMS人事系统准确地说只是一个数据库,只有输入、修改、删除功能,没有查询,报表及各种统计均靠微机进行。整个来看,投下巨额资金,网络的效益却与当初的宏图大略相去甚远。 许继项目被迫暂停 1998年初,河南许继集团采用Symix公司现更名Frontstep公司的产品来实施ERP。从1998年初签单,到同年7月份,许继实施ERP的进展都很顺利。包括数据整理、业务流程重组,以及物料清单的建立都很顺利。厂商的售后服务工作也还算到位,基

销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销售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销售失败的原因一、你不够自信 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那还有谁相信你呢? 销售失败的原因二、你对自己销售的产品不自信 如果你连自己公司销售的产品都不相信是最好的,那你的表现肯定会很糟糕,我甚至会怀疑你从事这份工作的动机。 销售失败的原因三、没有制定并实现目标,没有做出详细的销售计划 如果没有长期、中期、短期的计划来明确“自己想要什么“和“如何得到所想要”的话,你就不可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销售失败的原因四、你比较懒惰且对销售工作准备不足 作为一名销售人员,如果不能自我激励和充分准备,你就永远超越不了自己。如果你内心没有强烈欲望的话,也不做任何前期的准备,你就永远没有成功的可能。 销售失败的原因五、不懂得如何接受拒绝 很多时候别人并不是在拒绝你,而是拒绝你所推销的产品或服务。即使是拒绝你,那也是正常的,不拒绝倒不正常了,客户凭什么要接受你? 销售失败的原因六、没有掌握关于自己产品的充足知识 任何销售,拥有丰富的产品知识之后,你才能把精力放在销售上。

销售失败的原因七、没有学会遵守销售中的基本法则 简单点,每天去学点新东西吧!也就是多读书、听录音带、参加研讨会。 销售失败的原因八、不能充分了解消费者,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不懂得倾听和提问的销售是无法真正去发现客户需求的。 销售失败的原因九、不能随机应变 应对变化是销售工作的一大核心。有时候是产品的变化、有时候是市场的变化、有时候更是技巧的变化。既然唯一可以确定的东西就是不确定,那就想办法跟上变化吧! 销售失败的原因十、没有遵守原则 好好想想销售该有的原则吧,打破规则只会让你惹火上身。 销售失败的原因十一、没有团队精神 销售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在战斗。你必须和你的同事先组成团队,才能和你的顾客成为伙伴。 销售失败的原因十二、过于拜金 有销售人员把佣金作为销售的唯一目的,从不考虑能为顾客提供什么帮助。 销售失败的原因十三、没有遵守诺言 做不到这一点对你和你的公司来讲都将是一场灾难。而且你将无法弥补。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 销售失败的原因十四、没有建立长期关系 如果把钱看作是工作的唯一动力,只顾多拿佣金,你会变得无法真诚起来,懒于服务,最终走向失败。

导致企业失败的26个原因

马云说:导致创业失败的26个原因 马云说过,“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往往就那么几个”。如果真有机会遇到马云,我问的第一问题一定是请马云讲讲失败的原因。防微杜渐,用以警告自我,避免触犯失败机关,从而覆水难收,创业者是孤独的。下面是相关失败原因的一个汇总,可以参考一下: 1) 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奋斗的中心目标或明确的努力主向,就没有成功的希望。 2) 没有非同寻常的雄心抱负(好听点叫理想与追求)。如果对凡事漠不关心,不想在人生中求发展,不愿付出代价,那么这样的人也将成功而往。 3) 缺乏自律。纪律来自自我控制,这意味着人必须控制所有的消极思想,只能先控制自己,才能控制环境。自制是人类面对的最艰巨任务,如果无法战胜自我,就会被自我征服。 4) 拖拉。这是失败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拖拉“老人”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阴暗角落,正是因为一直都在等待“适当时机”,才开始做那些值得做的事情,其实时机永远不会“适当”。 5) 缺乏毅力。不管做什么,大部份人开始时都满怀信心,但却不能善始善终。大部份人一遇到失败就容易放弃。网络上流传的“剩者为王”的概念大抵如此。 6) 消极的个性。因为消极的个性,而将别人拒于千里之外者,不会有成功的希望。成功来自力量的运用,而力量又来自与他人的合作,消极的个性无法促成合作。 7) 缺乏果断的决策力。成功的人士会果断决策,然后如果有必要,再慢慢改进。失败者往往花很长时间才能作出决策,但很快就需要修改,而且要频繁修改。犹豫和拖拉是一对双包胎,只要找到其中一个就一定能找到另一个,所以必须趁它们没有将你完全束缚在失败的车轮上,果断地把它们消灭。 8) 过度谨慎。不主动抓住机会的人往往只能捡别人挑剩的机会,过度谨慎和不够谨慎都不可取,人生本来就充满偶然成分。

失败例子 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

失败例子:跨国并购中的一道难题:TCL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分析 一、TCI_收购阿尔卡特失败案例的概述 2004年4月26日,TCL宣布吴定祥武汉纺织大学与法国阿尔卡特已经正式签订了 “股份认购协议”,双方将组建一家合资企业T&A从事手机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这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整合国际大公司的手机业务。当时的资料显示,T&A 总部设在香港,初始净资产为l亿欧元,TCL通讯出资5500万欧元持有55%的股份,阿尔卡特出资4500万欧元持有45%的股份,由李东生任董事长,万明坚任CEO。2004年8月31日,合资公司T&A正式投入运营,原阿尔卡特投资中国的苏州公司成为T&A的子公司。双方对合资企业的运营最开始有很多期待,目标宏大。预期双方的合作不仅将大大控制整体研发成本,同时可以更快速地推出创新和尖端产品,并提出了将采取“技术创新”和“开源节流”两大策略,以实现双方在交叉期销售、采购、生产及研发领域的四大协l_J效应。对于这一并购案,舆论上也有很多宣传,按照摩根斯丹利的研究报告,T&A成立后,TCL国内外手机的年销量将达到2000万部,一跃成为中国手机销量第一、全球第七的手机生产制造商。 然而,这些只是美好的愿景,只是纸上谈兵。当合资公司T&A开始运营之后,双方的文化冲突就显现出来了,无论是双方的合作目标还是决策方式,管理制度、销售策略及员工待遇方面,都存在难以弥合的文化价值差距。TCL面对双方的文化差距或冲突,完全无力化解企业文化整合这道难题,而且越整合越糟糕,导致合资公司的经营状况迅速恶化,并购后出现严重危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并购后的亏损日益严重。并购之前,TCL在国内的手机市场处于上升态势,而合并后的2004年国内手机销量下降了23.3%,毛利润同比下降了58.6%。 2.并购后的人才大量流失。合资公司T&A的严重亏损使得作为这次并购案的主要决策人和操盘手万明坚难辞其咎,于2004年12月20日宣布因健康原因辞职,更严重的是,他的一些老部下也相继选择离开了TCL,包括TCL负责手机生产,研发和销售的部门经理或部长。除了原TCL通讯的骨于大量流失外,到2004年底,T&A高层经理中的原阿尔卡特员工也基本离开了,到2005年3月前后,包括扬州公司在内的一线经理人员也相继离职。 3.并购后的合脊企业解体。 由于T&A难以经营下去,2005年5月17日,在香港上市的TCL通讯发布公告,正式宣布TCL 将以换股形式,收购阿尔卡特持有合资公司的45%股份。至此,阿尔卡特正式退出T&A的经营与管理。这对双方带来的是巨大的伤痛,按照双方的相关协议,阿尔卡特这次出售将承担大约2.8亿港元的资产缩水,折价幅度高达81%;而对于TCL来说,阿尔卡特离开之后,它

中国十大失败企业的反思.pdf

中国十大失败企业的反思 企业的管理存在一些基本的定律,即便是违反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企业就会失败,企业的失败往往都是因为违背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或几条。但是,即使遵循了所有这些基本定律,企业也未必一定能成功,因为企业成功只有必要条件,没有充分条件。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无论应用什么现代企业管理理论,都必须首先遵循而不是违背这些基本定律,以它们为战略起点,只有这样,企业才具备了基本的安全性。这是《大败局》披露的10个著名企业的兴衰给笔者的启示。 定律一:没有利益,就没有生存的意义 三株失败后,总裁吴炳新发表了一份数百字的《吴炳新自白书》,第一句话就是:“没有利益,就没有生存的意义”。企业的根本利益是什么?利润。可惜的是,三株虽然认识到了利润的价值,却错误地选择了一种竭泽而渔的实现方式,“以一个极端冷酷的、狂热的功利主义者,采取对竞争对手的无情打击和带有阴谋色彩的颠覆,在产品上的夸大无度”,结果既导致了自身的困境,又冲击了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健康发展,使企业失去了盈利的产业基础。 亚细亚采取的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所谓“战略家风范”的方式。企业经营顺利时,热衷于场面热闹、宣传轰动,却对能赚多少钱看得很淡,认为这是“战略家风范,不争蝇头小利”,结果是营业额一个亿一个亿地往上窜,而利润却从没有超过1000万元。这种“战略家风范”式的管理风格,在后来企业出现困境时成了最致命的缺陷。 瀛海威则是又一种情形。企业因过早地进入了一个错误的行业,根本不知道何处可产生利润,连“第一桶金”都挖不到,结果是因无法给股东起码的投资回报,“踌躇满志”的创始人张树新被迫去职,企业也随之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企业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成的初始动力,企业必须以获取最大化利润为根本目标。不过,企业的最大化利润目标只有通过合理利润或满意利润的方式才能实现。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及不通过合理利润方式来实现,企业不可能可持续发展。 定律二:基础管理的地基必须打牢 亚细亚开业9年竟没有进行过一次全面彻底的审计,外单位向公司借款800万元,只需跟总裁王遂舟打声口头招呼即可,而不需办任何手续。三株发展到鼎盛期时,机构重叠,人浮于事,互相扯皮,甚至出现一部电话三个人管、各分支机构对总部大量造假的怪现象。飞龙在财务上缺乏详细的管理规章,只管财务不管实际,使得占用、挪用和私分公司货款的现象比比皆是。由于基础管理不牢靠,这些企业缺乏必要的自稳机制和免疫机制,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房子,一有外来冲击,企业就应声而倒。 基础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可以用海尔集团的“抗斜坡球”理论来说明。海尔的“抗斜坡球”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好比是一个沿着斜坡往上滚动的球,市场竞争和企业内部职工中可能出现的惰性形成对球体向下的内外两种压力。如果没有一个向上的大于这种压力的推力,球就一定会往下滑。对于企业来讲,这个向上的推力就是强化基础管理。为此,海尔要求职工“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全面地对每人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海尔之所以能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个“死穴”

失败案例分析:中国民营企业的13个“死穴” 在改革中破茧的中国民营企业,不断经历着政策调整和市场风雨,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危局,一次次跌落,一次次爬起。国家经贸委于2001年对我国1000多家民营中小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5.7年。记者综合多种关于中小民营企业生存周期的报道得到的数据是,中国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在7-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在2.9—5年。 企业家创业的过程难免挫折和无奈。有人形容,商界在某种程度上与娱乐界相似:一批明星隐没,另一批明星升起。乔赢、周作亮、李忠文、姜伟、吴炳新,这些创业者昔日曾经光芒四射,但今天的创业者也许已经不知道他们是谁了,而他们的功成败退也成了教材中的经典失败案例。 本报对以往和目前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探究这些企业和企业家的失败时不难发现个中原因:一个企业失败往往不是一种原因造成的,而是其中几种,而且这几种原因或互为因果,或并列,使本来可以走得更远的企业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令人感叹不已。 “死穴”之一无米下锅 “公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产品是企业获利的源泉,此“产品”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例如,咨询公司提供的完善服务也是一种产品。企业没有产品投放市场,就像过日子无米下锅,巧妇亦难维系。 好产品首先应该适合市场需要,拥有固定的消费人群,定位准确,在相同产品中具有市场差异性、无可替代性,同时一定要有合理利润。这是看似普通的“铁理”。没有产品就好像水煮鱼、麻辣小龙虾没有鲜鱼、活虾,没有鲜鱼、活虾,扔再多的料也不管用。如果大家都有活鱼活虾,那么辣子、川椒就要以正宗够味取胜;如果都用辣子、川椒,那么火候、配料及至投料时间就要取胜,这也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地方。 “器”不“利”是大多数企业做不大的原因。当市场被同类产品不断蚕食,获利空间逐渐缩小,那么处于劣势地位的产品便退出流通。还是拿餐饮业来说,北京市场每个月约有2000家餐馆关张,关张的是那些只能提供味寡色淡、降低食欲的“产品”的餐馆,而拥有“秘制”水煮鱼的沸腾鱼乡、蟹老宋却正在谋划开新店。榜样:拥有“秘制”水煮鱼的沸腾鱼乡、蟹老宋“死穴”之二资金洞穿 问:您觉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最大的压力来自哪里?答:资金不足。这是在采访中最常听到的对白之一。资金问题就是企业的死穴之一,一旦点中,不死也伤。很多不利因素的最终结果就是导致资金周转困难,企业无以为继。 民营企业融资困难,比国企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资金缺乏的苦楚,他们无法涉足一些先期投入大的项目,错失发展机会;企业加速扩张时,往往因为遭遇资金瓶颈,一口气喘不匀,影响整个企业协作;或者企业拥有融资渠道,热衷做项目铺张无度,资金绷的像一条橡皮筋,一旦一个地方断裂,不但无从补救,而且往往殃及整个企业。这样的典型案例比比皆是。 2001年,号称中国第一家专业连锁店的温州百信鞋业,在未得到银行支持的情况下,大量开店,最多时全国有100多家连锁百信鞋城,资金被连锁店消耗殆尽,资

分析销售失败的十个原因

分析销售失败的十个原因 一、客判断户不准确: 选择客户之前必须全面分析公司与品牌的优势与弱点,包括自己本身的优势与弱点自己的优势能否打动客户,与竞争对手相比品牌的优势能否超越对手,其次分析自己推销成功的案例,自己的客户绝大多数是什么类型的客户,说明自己的优势对哪些客户起作用对哪些客户没有作用,综合分析后确定什么样的店铺适合自己的品牌,然后分析选择什么类型的客户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在拜访客户之前早已经确定客户绝不是没头没脑的乱撞,也不是谁给钱谁就是客户,勉强结合或者权宜之计后来会越做越累早晚破裂。选准客户是推销成功的坚强保障。 二、缺乏自信不战而败: 专业水平差拜访优秀的客户就会心虚,无论是品牌还是业务本身都不能让客户满意,况且推销员可能不敢去拜访大客户,只选择那些劣质的客户凑业绩混日子。快乐推销是建立在高素质高水平的基础之上。加强推销员的专业素质培训是提高信心的保证。 三、信息交流不对称: 推销员是靠嘴吃饭的职业有一部分推销员口才很不错,打开话匣子以后口若悬河不停顿滔滔不绝如江水,根本不给客户喘息的机会更没有提问的机会绝没有插话的机会,自己讲完了如释重负感觉很好,客户说话了我很忙以后再说吧需要的时候给你联系,推销员还没有缓过神来客户走了。推销不是唱独角戏客户也不是听众,拜访客户要以客户为中心一切话题都围绕客户关心的问题,双向交流真诚沟通推销员要弄清楚客户的真实意图,最适合的方案组织最精炼语言解释客户的问题,有效的沟通必须形成良好的互动,推销员不要忘记不是你说服客户,而是客户自己做出明智的选择,谁也不愿意败在别人手下成为别人的战利品,你愿意被别人说服吗?推销员提出有利与店铺的方案利用策略促使客户下决定。 四、针对性不强: 回答客户提出的问题针对性不强不能够紧扣主题,很多推销员回答客户的问题闪烁其词,顾左右而言他让客户觉得很不实在,总有让人不放心的感觉。回答问题不准确原因之一是推销员理解问题能力欠缺,之二是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之三是专业水平有待提高,之四就是自信心不强,综合原因是职业素养还不够,推销员必须总结梳理从事推销以来,所有成功的方案与话术及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以便遇到相同类似的问题可以巧妙回答从容应对彰显实力。 五、死缠滥打: 客户没有明确表态是做还是不做,推销员为了尽快搞定客户开始强劲的攻势,早上客户上班他上班客户下班他也下班,天天去磨蹭日日去催促,一会用政策截止时间催一会用陪送赠品促,商人重利益没有错但是你不能给客户带来新思路新方法,客户接受你的品牌是客户拖着你走,是客户在帮助你帮助你的公司帮助你的品牌,不是你给客户带来新得利润增长点,你也不能帮助店铺快速发展。你的品牌是又给客户背上新得包袱。死缠滥打会导致应该合作

质量管理体系十大失败理由

质量管理体系十大失败原因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众所周知。然而,在实际生产经营中,质量管理这张答卷却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出色回答。依我所见,其中主要原因有10个。 之一:缺少远见 远见是指洞察未来从而决定企业将要成为什么样企业的远大眼光,它能识别潜在的机会并提出目标,现实地反映了将来所能获得的利益。远见提供了企业向何处发展、企业如何制定行动计划以及企业实施计划所需要的组织结构和系统的顺序。缺少远见就导致把质量排斥在战略之外,这样企业的目标及优先顺序就不明确,质量在企业中的角色就不易被了解。要想从努力中获得成功,企业需要转变其思维方式,创造不断改进质量的环境。 之二:没有以顾客为中心 误解顾客意愿、缺少超前为顾客服务的意识,虽改进了一些工作但没有给顾客增加价值,也会导致质量管理的失败。例如,传递公司着迷于准时传递,努力把准时从42%提高到92%,然而令管理者惊讶的是公司失去了市场,原因是公司强调了时间准时却没有时间回答顾客的电话和解释产品。顾客满意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变化的目标,要想质量管理成功就必须集中精力了解顾客的期望。 之三:管理者(特别是最高管理者)贡献不够 调查表明,大多数质量管理活动的失败不是技术而是管理方面的原因。所有的质量管理权威都有一个共识:质量管理最大的一个障碍是质量改进中缺少上层主管的贡献。管理者的贡献意味着通过行动自上而下地沟通公司的想法,使所有员工和所有活动都集中于不断改进,这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只动嘴或公开演说不适合质量管理,管理者必须参与和质量管理有关的每一个方面工作并持续保持下去。在一项调查中70%的生产主管承认,他们的公司现在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改进顾客满意的因素上。然而他们把这些责任授权给中层管理者,因而说不清楚这些努力成功与否。试想,这样的质量管理能够成功吗? 之四:没有目的的培训 企业许多钱花费在质量管理的培训上,然而许多企业并没有因此得到根本的改进。因为太多的质量管理培训是无关紧要的。例如,员工们学习了控制图,但不知道在那里用,不久他们就忘记所学的了。可以说,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的培训实际上是一种浪费,这也是质量管理失败的一个因素。 之五:缺少成本和利益分析 许多企业既不计算质量成本,也不计算改进项目的利益,即使计算质量成本的企业也经常只计算明显看得见的成本(如担保)和容易计算的成本(如培训费),而完全忽视了有关的主要成本,如销售损失和顾客离去的无形成本。有的企业没有计算质量改进所带来的潜在的利益。例如,不了解由于顾客离去而带来的潜在销售损失等。国外研究表明:不满意的顾客会把不满意告诉22个人,而满意的顾客只将满意告诉8个人。减少顾客离去率5%可以增加利润25%~95%,增加5%顾客保留可以增加利润35%~85%。 之六:组织结构不适宜 组织结构、测量和报酬在质量管理培训、宣传中没有引起注意。如果企业还存在烦琐的官僚层次和封闭职能部门,无论多少质量管理的培训都是没有用的。在一些企业中,管理者的角色很不清楚,质量管理的责任常常被授给中层管理者,这导致了质量小组之间的权力争斗,质量小组缺少质量总体把握,结果是争论和混乱。扁平结构、放权、跨部门工作努力对质量管理的成功是必须的。成功的企业保持开放的沟通形式,发展了全过程的沟通,消除了部门间的障碍。研究表明:放权的跨部门的小组所取得的质量改进成果可以达到部门内的小组所取得成果的200%到600%。 之七:质量管理形成了自己的官僚机构 在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中,通常把质量管理授权于某质量特权人物。质量成为一个平行的过程,产生带有自己的规则、标准和报告人员的新的官僚层次和结构,无关的质量报告成为正常。这个

导致销售失败的十大原因

导致销售失败的十大原因 推销工作越来越难做,挑战越来越大是大家的共识,无论是什么行业都面临销售业绩的诸多挑战,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做到挥洒自如从容应对,那绝对是推销员之中的高手高手高高手!推销职业是创造财富的职业绝不是混饭的工具,推销过程中推销员本身的错误行为是导致失败的关键因素。 一、客判断户不准确: 推销员背负着公司下达的任务匆匆忙忙奔向市场,第一种方式见店铺就谈见人就推销,扫街式的地毯式拜访把所有店铺都拜访一遍,能碰到一个算一个碰不到就赶紧去下一市场,周而复始的疲于奔命。第二种方式向同行请教当地市场谁的店铺比较优秀,谁做的比较大就去拜访谁懂得了解信息少走弯路,但是忽略了最重要的问题优秀的店铺需要优势的品牌,没有优势的品牌店铺的老板当然不感兴趣,做业务选店铺包括接受品牌都讲究“门当户对”,你想高攀别人必须具备高攀的资本。 选择客户之前必须全面分析公司与品牌的优势与弱点,包括自己本身的优势与弱点自己的优势能否打动客户,与竞争对手相比品牌的优势能否超越对手,其次分析自己推销成功的案例,自己的客户绝大多数是什么类型的客户,说明自己的优势对哪些客户起作用对哪些客户没有作用,综合分析后确定什么样的店铺适合自己的品牌,然后分析选择什么类型的客户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在拜访客户之前早已经确定客户绝不是没头没脑的乱撞,也不是谁给钱谁就是客户,勉强结合或者权宜之计后来会越做越累早晚破裂。选准客户是推销成功的坚强保障。 二、缺乏自信不战而败: 由于行业的竞争比较激烈推销员水平提高很快,不争的事实就是推销员熟悉推销的流程,熟悉当地市场的客户情况,其实推销员的专业水平并不高,很多推销员不知道“营销的流程”推销的名词解释与市场的概念,天天谈时时用却日用而不知非常可笑,厂家在招聘推销员的时候也是问应聘者,对哪个市场熟悉就分配到哪个市场,除非那个市场有人在做就分配到其他市场,对推销员专业水平的忽视导致客户选择不准确业绩上不来,推销员专业水平不高在客户心目中的影响力很小,虽然熟悉但是客户并不买账。 专业水平差拜访优秀的客户就会心虚,无论是品牌还是业务本身都不能让客户满意,况

导致企业失败的26个原因

------------------ 时需--------------- ----- ---- --- 马云说:导致创业失败的26个原因 马云说过,“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失败的原因往往就那么几个”。如果真有 机会遇到马云,我问的第一问题一定是请马云讲讲失败的原因。防微杜渐,用以警告自我,避免触犯失败机关,从而覆水难收,创业者是孤独的。下面是相关失败原因的一个汇总,可以参考一下: 1)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没有奋斗的中心目标或明确的努力主向,就没有成功的希望。 2)没有非同寻常的雄心抱负(好听点叫理想与追求)。如果对凡事漠不关心,不想在人生中求发展,不愿付出代价,那么这样的人也将成功而往。 3)缺乏自律。纪律来自自我控制,这意味着人必须控制所有的消极思想,只能先控制自己,才能控制环境。自制是人类面对的最艰巨任务,如果无法战胜自我,就会被自我征服。 4)拖拉。这是失败最普遍的原因之一,拖拉“老人”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阴暗角落,正是因为一直都在等待“适当时机”,才开始做那些值得做的事情,其实时机永远不会“适当”。 5)缺乏毅力。不管做什么,大部份人开始时都满怀信心,但却不能善始善终。大部份人一遇到失败就容易放弃。网络上流传的“剩者为王”的概念大抵如 此。 6)消极的个性。因为消极的个性,而将别人拒于千里之外者,不会有成功 的希望。成功来自力量的运用,而力量又来自与他人的合作,消极的个性无法促成合作。 7)缺乏果断的决策力。成功的人士会果断决策,然后如果有必要,再慢慢改进。失败者往往花很长时间才能作出决策,但很快就需要修改,而且要频繁修改。犹豫和拖拉是一对双包胎,只要找到其中一个就一定能找到另一个,所以必须趁它们没有将你完全束缚在失败的车轮上,果断地把它们消灭。 8)过度谨慎。不主动抓住机会的人往往只能捡别人挑剩的机会,过度谨慎和不够谨慎都不可取,人生本来就充满偶然成分。

企业上市失败十大原因

掌控资本游戏话语权:企业上市失败十大原因 上市融资是手段不是目的,本末倒置最终将会被上市梦想所吞噬。十年间,殒命在上市途中的企业可以列一串长长的名单,他们失败的故事除了带来长长的唏嘘,更有不尽的教训。 中国股市正在经历新一轮的大滑坡,但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几年,中国股市连续创造了许多全球第一,特别是新股上市一枝独秀。2010年,中国股市创出全球融资第一的好成绩,虽然这个好成绩是以中国股市全球跌幅第二,以及股民的巨大损失换来的。但对企业来讲,这的确是一场令人向往的财富盛宴。 如果将上市当作唯一的目标,在冲刺IPO的路途中,企业经营最终会失去理性。虽然有不少企业成功冲关融资,完成了漂亮的一跃,但也有一些企业一头栽倒在上市路上。立立电子首开IPO申请先批后撤的先例;安徽九华山上会未通过,打破了内地企业二次上会没有失败的传说;深圳海联讯境外上市未果转投创业板,却被疑其股权结构转换方面存在瑕疵。 上市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对失败教训的借鉴,在企业准备发行上市阶段尤为重要。怎样掌控资本游戏话语权?如何降低上市犯错率?虽然企业上市失败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根据最近两年的案例,我们依然可以归纳出企业上市失败的十大典型原因。 一、盈利能力问题 因为盈利能力问题被否决往往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业绩依赖严重。如税收依赖和关联方依赖,前者的问题常见于科技创新型企业,该类高科技企业往往在一定时期内享受增值税退税、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有些业绩看起来不错的企业往往在剔除税收优惠后,业绩便表现平平甚至不升反降。 未过会的南京磐能电力,通过分析其招股说明书发现,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公司所享受的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金额,占了公司同期利润总额的41.4%、42.29%、29.96%和25.78%,而如果以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基数计算,这一比率还将会更高。 而安得物流则引起关联方依赖的讨论。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在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内,安得物流与大股东美的集团及其附属公司的业务收入占同期业务总收入的8.19%、32.53%、

七种公司永远做不大,十种老板永远不成功

七种公司永远做不大,十种老板永远不成功 这七种公司永远做不大 1、格局小的企业1999年2月,牛根生对孙先红说:我给你100万的宣传费,对谁也不要说。先红问:为什么不能说?牛说:现在总共筹到300万,拿出100万做广告,我怕大家知道后接受不了。我就要一个效果:一夜之间,让呼市人都知道。于是1999年4月1日早上,一觉醒来,人们突然发现道路两旁冒出了一溜溜的红色路牌广告,上面高书金色大字:蒙牛乳业,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但在现实中,许多老板肩上扛着品牌大旗心里打着小算盘,乐于小打小闹,希望以小的投入来获得大的回报,从没想过以大的投入来换取更大的回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格局。格局小的老板,想的永远是自己,希望从一颗鸡蛋中吃出黄金;而格局大的老板,则能着眼于未来,在大环境中定义自己的事业。 2、心态小的企业 俗话说: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许多企业之所以做不大,就在于只谋子不谋势。谋势就是定战略,有了战略,路再长,总有一天会走到;没有战略,走得越猛,死得越早。置战略需求于不顾,希望用1分钱换来100元的效果的主,很难走出穷的境界,因为占便宜本身就代表没有境界。死抠一城一池,是活三年的企业,因为它不抬头看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是活三月的企业,因为它不低头看地。不看天,山雨欲来浑然不觉,要被洪水淹死;不看地,夜半悬崖大步流星,要被群山淹没。 3、短视的企业 立竿见影、刀下见菜,是大多数老板的想法,当然这也没有错,因为解决目前的生存问题是第一位的。但是,生存问题属于战术问题,而发展问题属于战略问题,解决生存问题必须刀下见菜,但要搞定发展问题则需要细水长流最后水到渠成。现实中,很多老板都有短视心态,以为整一个亮点马上就能换回巨大的效益,于是一个活动搞下去或一期广告投下去看到没什么效果就马上停止。 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因为品牌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长期工程和系统工程,既要有独特的个性,又需要系统的提炼及提升;对于客户而言,品牌又是一种认知识别和体验识别,他们需要你能记住你的特别理由,因此也就需要你在诉求点上要坚持深入。4、缺外脑的企业 曾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中国,资源第一位,机遇第二位,能力第三位,学历第四位,不少老板比别人做得成功,就在于他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为他创造了部分条件。而很多老板之所以做不大,原因就在于他缺少足够的社会资源,单打独斗当然也就孤掌难鸣。 说到社会资源,很多人都会想到领导支持这个词语,其实这并不全面,向领导、职能部门传递企业的正面信息,获得政策范围内的支持,这只属于整合营销传播的一个方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