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有效性探讨

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有效性探讨

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有效性探讨
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有效性探讨

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有效性探讨

发表时间:2019-08-09T15:07:08.57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作者:杨超波

[导读] 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效果。

杨超波

宁乡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修复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

恢复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并且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最大限度的避免二次手术,有很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鼻内窥镜

患者发生鼻中隔穿孔普遍都是由于鼻中隔手术中出现操作不当或预后不良所引起,患者一般表现为鼻腔干燥和鼻出血等症状[1]。鼻中隔穿孔分为永久性和贯穿性穿孔,其引发因素多种多样[2]。在传统方式治疗鼻中隔穿孔时,基本都是采用颞肌或髂前上棘阔筋膜修复术的治疗方式[3]。但是该方式的治疗效果不显著,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5.62±2.07)岁。穿孔直径0.5-1.6厘米,平均穿孔直径(1.01±0.26)厘米。实验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5.001±3.24)岁。穿孔直径0.6-1.4厘米,平均穿孔直径(1.13±0.19)厘米。将两组患者的性别、穿孔直径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修复手术治疗,手术人员采用颞肌或髂前上棘阔筋膜修复术为患者治疗。修补材料为患者的髂前上棘阔筋膜,其直径要大于穿孔部位直径2厘米左右。从下鼻道外侧分离患者的穿孔部位,直至分析粘骨膜。在缝合髂前上棘阔筋膜时,选用0-号丝线缝合前上部和后上部。实验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患者手术前使用局部麻醉,在鼻内窥镜下将患者的鼻中隔黏膜两侧和软骨膜做成蒂,并将鼻腔底部左右侧黏膜翻转成黏膜瓣,同时让黏膜瓣尽可能长的翻转。手术人员最后闭合患者的黏膜瓣,无需做缝合处理。患者在术后需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的黏膜光滑,穿孔部位完全闭合为有效,患者需进行二次手术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

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手术和外伤以及特殊感染等原因均是导致鼻中隔穿孔的主要因素,其穿孔部位一般是在鼻中隔软骨处[4]。当造成穿孔的因素为原发性结核或梅毒感染等特殊性感染时,其穿孔部位普遍都在骨部[5]。在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治疗中,传统方式普遍采用颞肌或髂前上棘阔筋膜修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的临床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3114514581.html,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的临床体会 作者:左为明朱欠元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31期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经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鼻出血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中48例1次烧灼治愈,14例2~3次后治愈。结论采用鼻内窥镜下射频止血,能明确各鼻道及鼻顶等及效果隐蔽部位的出血,有效止血。 减少患者因鼻腔填塞紧、时间长引起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关键词】鼻出血;射频;鼻内窥镜 Endoscopicradiofrequemyintreatingepistaxis ZUOWei-ming,ZHUQian-yuan. Earr-nose thnoat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h Jiangxi 343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adiofrequency on epistaxis. Methods 61 cases by radiofrequemy treating epistaxis Under nasal endoscop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62 cases,48 had hemostasis once successfully,14 bled again and were cured by twice-third treatment.Conclusion Radiofrequemy for he mostasis under nasal endoscope can confirm the masked bleeding points in meatus or roof of nose. The local and general complications induced by long tensive packing are released. 【Key words】 Epistaxis;Radiofrequemy; Endoscope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鼻腔填塞止血。填塞不仅对鼻腔黏膜损伤重,而且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也大,患者不易耐受。自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在鼻内 窥镜下用射频治疗鼻出血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2例患者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9~83岁,平均48.8岁。鼻出血部位包括鼻中隔克氏区29例,鼻中隔中后段14例,中鼻道2例,中鼻甲后端7例,下鼻道9例,鼻咽顶1例。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0例,血液病3例。

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18例临床分析

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1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11-20T14:36:07.5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曹红梅 [导读] 目的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 曹红梅(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 062450) 【中图分类号】R76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8-0220-02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鼻中隔穿孔患者18例,采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2-3.5h,平均手术时间为2.5 h。经术后检查和随访,术后5d所有患者的移植物与穿孔缘的黏膜贴合比较紧密;术后10 d穿孔缘的黏膜血管开始增生,黏膜上皮开始逐渐向心性生长;术后6-10周黏膜上皮可见完全覆盖移植物,鼻中隔穿孔愈合。有1例患者因移植物偏小前端出现3mm×1mm的长梭形裂缝,经积极的黏膜减张缝合修补治疗后愈合。继续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穿孔发生。结论内镜下进行鼻中隔修补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内镜手术临床疗效 临床上鼻中隔穿孔的修补方法很多,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1]。其中在手术移植物固定及鼻腔填塞方式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2]。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径路包括前鼻孔径路、前鼻孔蝶形切开径路、鼻翼切开径路、唇龈沟径路、鼻内镜下径路、面中部掀翻径路、显微镜下手术等[3]。常用的修补手术方法包括黏膜瓣翻转修补法、鼻中隔黏膜减张移位缝合法、有蒂或无蒂的鼻甲黏膜瓣缝合法、鼻底黏膜移位缝合法、移植片修补法等[4]。常用的可作为手术移植物的材料包括自体材料和人工材料[5]。常用的自体材料包括鼻中隔软骨片、中厚皮片、颞骨骨膜、阔筋膜、颞肌筋膜等,人工材料包括硅橡胶、塑料等[6]。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为探讨和分析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鼻中隔穿孔患者18例,采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鼻中隔穿孔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龄25-55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年,致病原因:原发性或不明原因的患者有5例,外伤性损伤患者有5例,有害气体造成鼻中隔穿孔患者有5例,医源性损伤患者有3例。穿孔大小为8-20cm,平均穿孔大小为16cm。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鼻塞、鼻腔干燥、结痂、反复出血以及呼吸时有吹哨声等情况。其中鼻干结痂出血的患者有5例,呼吸哨音的患者有5例,头痛的患者有3例,鼻堵的患者有3例,无症状的患者有2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向鼻中隔双侧黏骨膜下注射0.9%的氯化钠溶液10ml和肾上腺素2滴,剥离鼻中隔的黏膜,防止或减少术中出血。对双侧的鼻腔黏膜进行表面麻醉及浸润麻醉,从鼻中隔的皮肤黏膜移行处切至鼻底,延切口的上部与鼻背的平行处,根据穿孔大小剪开黏膜5-15mm,操作时不要伤及筛前动脉。从软骨膜下分离开穿孔周围的黏骨膜,分离筛骨垂直板及犁骨板的两侧鼻中隔黏骨膜。取中鼻甲黏膜、下鼻甲黏膜以及口腔颊黏膜。所取黏膜面积与骨板面积等大的修补材料,除去黏膜下的多余组织,适当调整前后下缘的软骨,保证软骨在粘膜缘内1-2mm。用缝合线缝合两层黏膜夹骨板边缘,取下肢大腿内侧的阔筋膜,用筋膜包绕骨板缝合。缝合鼻中隔前方的切口,鼻中隔两侧可放置明胶海棉,两侧用指套、油纱条适度填塞。术后用抗生素滴鼻剂滴鼻,并用广谱抗生素治疗5-7天。观察内镜下进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2 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2-3.5h,平均手术时间为2.5 h。经术后检查和随访,术后5d所有患者的移植物与穿孔缘的黏膜贴合比较紧密;术后10 d穿孔缘的黏膜血管开始增生,黏膜上皮开始逐渐向心性生长;术后6-10周黏膜上皮可见完全覆盖移植物,鼻中隔穿孔愈合。有1例患者因移植物偏小前端出现3mm×1mm的长梭形裂缝,经积极的黏膜减张缝合修补治疗后愈合。继续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穿孔发生。 3 讨论 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传统鼻中隔穿孔修补手术往往会因为光源的亮度不够,视野不够清晰,鼻内的病变结构暴露不充分,手术操作的径路比较狭窄,手术缝合操作相对困难,瓣膜也不易固定;单层修补的血运较差,缝合的组织不易成活等缺点限制了临床使用[7]。而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用于修复鼻中隔具有较大的优势,主要包括:采用大腿阔筋膜包覆厚度大,阔筋膜一般不会产生滑动移位。双鼻腔宽畅通气好,不需要在狭小的鼻腔内进行缝合,操作简单易行。中隔软骨板及筛骨垂直板表面光滑、质地坚韧,不易吸收和坏死[8]。手术视野清晰,内镜下手术可保证中隔的穿孔严密封闭,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但在进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操作时应轻柔,防止撕裂黏软骨膜,确保黏软骨膜的完整性。正确估计穿孔的面积,确保足够的面积覆盖穿孔。填塞时要轻柔,松紧要适度,防止移植物发生移位。 本研究表明,采用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不需要在狭小的鼻腔内进行缝合,简化了手术操作,是治疗中等程度以上鼻中隔穿孔的有效方法。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晓红,方谨,李海同,钱林荣. 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12例[J].Chin J Ophthalmol and Otorhinolarvngol,2011,3(11):176. [2] 郭虹,张丹.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后患者行胶片夹板固定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7,4(22):63-64. [3] 何昆,戴兴军,李春. 应用同种异体鼻中隔骨行鼻中隔穿孔修补术体会[J].沈阳部队医药,2005,3(18):183. [4] 谭扬,金家岩,杨和钧,刘艳梅.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移植组织的选择与疗效观察[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4(40):306. [5] 覃道芬,陈峰,陈杰,俞晨杰,高下.鼻内镜下三层移植物鼻中隔穿孔修补术[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9,7(9):644-645. [6] 毛浓颜,汪绘纹.鼻中隔穿孔修补术3种鼻腔填塞方法的选择[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3,70:11650-11651.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100例

内容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00例鼻出血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结果:100例微波一次性治愈90例,术后少量渗血加填塞明胶海棉12例,改用凡士林纱条填塞2例,治愈率90%本组无一例鼻中隔穿孔、鼻甲粘连发生。结论:鼻腔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减轻了鼻出血患者鼻腔填塞带来的痛苦,避免止血的盲目性,提高止血效果缩短疗程,止血后不易在出。 【摘要】目的:探讨鼻腔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00例鼻出血患者行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结果:100例微波一次性治愈90例,术后少量渗血加填塞明胶海棉12例,改用凡士林纱条填塞2例,治愈率90%本组无一例鼻中隔穿孔、鼻甲粘连发生。结论:鼻腔内窥镜下微波治疗鼻出血,减轻了鼻出血患者鼻腔填塞带来的痛苦,避免止血的盲目性,提高止血效果缩短疗程,止血后不易在出。 为减轻鼻出血患者的恐惧心理和由鼻腔填塞带来的痛苦避免止血的盲目性,提高止血效果鼻内窥镜下微波对100例鼻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00例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8-78岁鼻中隔前端45例,鼻中隔中后部24例鼻腔后外侧壁10例鼻中隔小血管瘤4例下鼻甲前端5例,鼻底后部8例鼻咽静脉丛2例鼻腔多处出血灶2例。 1.2治疗方法:采用0.1%肾上腺素加2%地卡因或利多卡因棉片置于出血部位做表面麻醉或局部注射麻醉,在鼻内窥镜下找到静止或活动性的出血点,选用球形或针形微波电极轻轻接触出血点,功率30ma-50ma作用时间2-4秒直到出血处热凝止住即可。 如不易看清出血点时,可用湿绵片压住出血区,逐步推开棉片即可看清瞬间从内到外凝固血浆蛋白产生强大封阻作用而迅速安全地止血,被喻为鼻出血治疗中的首选方法。 2结果 微波一次性治愈90例,术后少量渗血加填塞明胶海棉12例,改用凡士林纱条填塞8例,治愈率90%本组无一例鼻中隔穿孔、鼻甲粘连发生。 3讨论 微波止血不同于电凝、激光、冷冻对组织的损伤有一个热或冷的传导过程,导致组织近治疗器段损伤重,远者则轻。而微波治疗只要在辐射场中,同一组织的损伤几乎是一致的。微波热凝止血效果可靠。许多需要做前后鼻孔填塞的病人可避免鼻腔填塞的痛苦并且缩短疗程。微波止血效果十分显著,,且止后不易再出血。热凝程度与辐射器长度有关,辐射后组织完全修复需时两周。微波热凝止血较激光和电凝有效、安全、简便、复发率低。因为激光不能透过不透明物质。鼻中隔区止血时要防止过量引起鼻中隔穿孔。 鼻出血为人体最常见的出血,是整体疾病中的一种局部表现,微波治疗鼻出血应在临床中首选。确定出血部位:鼻出血除外伤外,多发生于单侧鼻腔。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小儿鼾症临床效果分析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小儿鼾症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12T14:43:22.20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2期作者:彭湘玲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小儿鼾症临床效果。 宁乡市人民医院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小儿鼾症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间治疗的鼾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4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在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通过患儿打鼾、鼻塞、呼吸暂停、呼吸受阻症状改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0.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用于治疗小儿鼾症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患儿在手术中的时间和出血量,对于患儿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与传统手术方式比较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小儿鼾症;临床效果 小儿鼾症又被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中和正,在小儿中发病率较高,其主要致病原因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阻塞呼吸道引起的【1】。小儿鼾症以手术治疗为主,在鼻内窥镜下应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是一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依从性高、恢复快等特点【2】。本次研究通过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小儿鼾症的临床效果,现进行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间治疗的鼾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40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8.33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3年;对照组中男21例,女性19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7.98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4年。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在平均年龄、性别、平均病程等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术治疗【3】,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将鼻内窥镜从鼻孔进入鼻腔,在鼻腔内牵拉扁桃体,用离子刀头在扁桃体背膜自上而下逐渐切割,直至扁桃体完全切除,出血点可应用踩踏止血方法,再从双侧鼻孔将细导管伸入口咽部,对软腭进行向上牵拉,并扩大鼻咽部空间,将血管钳固定导管伸入,在鼻内窥镜下,应用刀头消融切除腺样体肥大部分。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在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并在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 1.4疗效评价 通过患儿打鼾、鼻塞、呼吸暂停、呼吸受阻症状改变情况进行评价,显效:患儿术后鼻塞、呼吸暂停、打鼾症状消失;有效:患儿术后鼻塞、呼吸暂停、打鼾症状有明显改善;无效:术后患儿以上症状无变化甚至更加严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资料录入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2.0进行相关性分析,计数资料临床有效率用百分比表示,进行组间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用均数和标准差表示,进行组间t检验,当P<0.05则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中出血量、疼痛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40例患儿显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39例,对照组40理论患儿显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32例,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 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0.0%,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观察组有1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2.5%,对照组有10例患儿复发,复发率为25.0%。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鼾症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因为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导致患儿呼吸不畅发生鼻塞、呼吸阻塞等症状,并且还会引发慢性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等相关并发症【4】。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小儿鼾症受到广泛关注。小儿扁桃体反复发作会造成扁桃体

鼻内窥镜手术操作规程

鼻内窥镜手术操作规程 1. 目的 明确鼻内窥镜手术的适应证,使用和保养方法,以确保安全,正确使用。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操作的医护人员。 3. 工作规范 3.1 鼻内窥镜手术适应证: 鼻内窥镜手术不仅适用于诊断和治疗鼻窦炎性疾病,适应证已扩展到眶尖,眶内和颅底区域,例如,泪囊鼻腔造口术,眼眶和视神经减压术,经筛窦纸样板进路眶内异物取出术,脑脊液鼻漏修补,鞍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鼻窦囊肿和/或良性新生物摘除术,后鼻孔闭锁修复术,等,大约95%的鼻部疾病可以在内窥镜下手术。 3.2 禁忌证:鼻内窥镜手术没有绝对的禁忌证,对高血压,血液病,肝功、血糖不正常者应对症处理后再手术。 3.3 内窥镜、手术器械和电视监视系统均属精密贵重仪器,应有专人保管。 3.4 选择 4.0mm 0°和30°内窥镜及系列手术器械,经电源插板连接冷光源,录像/摄像系统,以及电动切割器。 3.5 在内窥镜直视下或直接观察监视系统手术。 3.6内窥镜手术器械的保养:内窥镜要轻拿轻放,谨防碰撞,摔落;光源导线忌折断,使用时应避免强行扭曲;手术钳,剪,刀,吸引管等在使用后要认真刷洗干净,烘干后涂石蜡油。 3.7 内窥镜手术器械的消毒:内窥镜,光源导线,摄像镜头,电动切割器等可以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每次不少于40分钟。若为脑脊液鼻漏手术,眶内手术,垂体手术等,每次熏蒸时间不能少于60分钟。门诊内窥镜可以浸泡消毒;手术器械,如刀,剪,钳等可以浸泡消毒,也可以高压消毒。 3.8 定期检定:定期对鼻内窥镜进行检修,并做标识和登记。若出现问题应由专业人员检查和处理,切勿私自拆装。 4. 流程图 接通电源——合理操作和使用——内窥镜手术器械的保养——内窥镜手术器

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有效性探讨

经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有效性探讨 发表时间:2019-08-09T15:07:08.57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作者:杨超波 [导读] 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效果。 杨超波 宁乡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探讨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修复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及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 恢复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并且鼻中隔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最大限度的避免二次手术,有很大的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鼻中隔穿孔;修补术;鼻内窥镜 患者发生鼻中隔穿孔普遍都是由于鼻中隔手术中出现操作不当或预后不良所引起,患者一般表现为鼻腔干燥和鼻出血等症状[1]。鼻中隔穿孔分为永久性和贯穿性穿孔,其引发因素多种多样[2]。在传统方式治疗鼻中隔穿孔时,基本都是采用颞肌或髂前上棘阔筋膜修复术的治疗方式[3]。但是该方式的治疗效果不显著,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2例鼻中隔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5.62±2.07)岁。穿孔直径0.5-1.6厘米,平均穿孔直径(1.01±0.26)厘米。实验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5.001±3.24)岁。穿孔直径0.6-1.4厘米,平均穿孔直径(1.13±0.19)厘米。将两组患者的性别、穿孔直径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修复手术治疗,手术人员采用颞肌或髂前上棘阔筋膜修复术为患者治疗。修补材料为患者的髂前上棘阔筋膜,其直径要大于穿孔部位直径2厘米左右。从下鼻道外侧分离患者的穿孔部位,直至分析粘骨膜。在缝合髂前上棘阔筋膜时,选用0-号丝线缝合前上部和后上部。实验组患者在鼻内窥镜下使用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治疗,患者手术前使用局部麻醉,在鼻内窥镜下将患者的鼻中隔黏膜两侧和软骨膜做成蒂,并将鼻腔底部左右侧黏膜翻转成黏膜瓣,同时让黏膜瓣尽可能长的翻转。手术人员最后闭合患者的黏膜瓣,无需做缝合处理。患者在术后需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处理。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的黏膜光滑,穿孔部位完全闭合为有效,患者需进行二次手术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和黏膜恢复时间 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损伤范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手术和外伤以及特殊感染等原因均是导致鼻中隔穿孔的主要因素,其穿孔部位一般是在鼻中隔软骨处[4]。当造成穿孔的因素为原发性结核或梅毒感染等特殊性感染时,其穿孔部位普遍都在骨部[5]。在鼻中隔穿孔的临床治疗中,传统方式普遍采用颞肌或髂前上棘阔筋膜修

鼻内窥镜下治疗咽囊炎临床观察

鼻内窥镜下治疗咽囊炎临床观察 咽囊炎又称鼻咽囊肿,咽囊开口阻塞时,囊内杯状细胞的分泌物不能排出而形成囊肿,继发 感染时会发展为脓肿,脓肿形成后可破裂形成化脓性瘘管。咽囊炎的治疗原则是彻底切除或 破坏咽囊内壁粘膜,以防复发[1]。 我院自2004年3月至2010年7月在鼻内窥镜下对18例慢性咽囊炎患者行电动吸引切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8例患者全部来自我科门诊,男10例,女8例;年龄16-60岁;病程5个月-7年。临床表现:18例患者都有鼻腔后部流脓,呼吸时有腥臭味主诉。15例有鼻咽部异物感,6例有枕部持续性或间隙性钝痛,8例有耳鸣或胀闷不适,13例伴有慢性咽喉炎,8例伴有 慢性鼻炎,2例伴有慢性扁桃体炎,4例患有鼻中隔偏曲,伴鼻中隔糜烂、慢性鼻窦炎、舌 根囊肿各1例。鼻内窥镜下鼻咽部检查见鼻咽顶部中央圆形光滑隆起肿胀,直径约4-20mm, 呈灰白色半透明状,粘膜充血,部分患者可见囊口,挤压囊口的上方会有脓液流出,少数患者 可见有干痂附着。全部患者行螺旋CT冠状位扫描及内镜下活检证实为慢性咽囊炎,即“鼻咽 囊肿”。 1.2仪器设备使用浙江桐庐三和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鼻内窥镜和上海晶杰医用仪器厂生产的 吸切器以及筛窦开放钳等。 1.3术前准备(1)术前均经内窥镜检查,已明确诊断为慢性咽囊炎。(2)对鼻腔鼻窦炎症 明显者,给予罗红霉素0.5g每日2次或者头孢拉定0.5g每日3次以及泼尼松10mg1日3次 口服,连服3-5天。(3)术前常规检查血小板,出凝血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4)术前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予苯巴比妥0.1g肌肉注射。 1.4治疗方法用1%盐酸丁卡因行口咽部、鼻腔、鼻咽部喷雾表面麻醉2次,再用1%丁卡因 加0.1%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鼻咽部粘膜表面麻醉,约10分钟取出,然后用2%利多卡因局部 多点注射浸润麻醉。从前鼻孔经鼻腔较宽大一侧进入0度鼻内窥镜,直达鼻咽部,充分暴露 鼻咽囊肿组织,先用筛窦开放钳经鼻腔咬破囊壁,钳破囊壁组织后可见黄白色囊液流出或有 干酪样物质。然后用晶杰公司生产的鼻腔自动切割吸引器,用直径2mm切吸钻头导入鼻腔 后端,在鼻内窥镜明视下直达囊壁,在瘘口处钻头对准囊壁,由中心向四周环形切割,清除 囊壁,使术腔尽量光滑,将切除的囊壁组织吸入到吸引器内,术区用肾上腺素棉条压迫止血,彻底止血,检查无囊壁残留后退出鼻内镜。 手术后输液或者口服抗生素治疗3-5天,用薄荷油及自制氯霉素地塞米松滴鼻夜滴鼻7-10天,术后1周、1月及3月分别复查,询问患者临床症状;检查鼻咽部情况;观察鼻咽部有无囊 肿复发;有无痂皮、分泌物等。术后3个月评定疗效。 2 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8分钟,平均5分钟,手术过程中出血约2-5ml,没有大出 血病例。术后1周复查,16例患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检查见鼻咽部病灶消失,轻度充血, 少数病例有血痂附着,创面愈合情况良好。术后3-4周复查,所有手术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鼻内镜检查见鼻咽部无异常病灶,伤口愈合,粘膜光整,咽鼓管圆枕、咽隐窝及其他附 近组织均无损伤;术后3月、6月随访复查无复发病例,没有出现有并发症的病例。 3 讨论 咽囊的位置隐蔽,过去诊疗有一定困难,容易误诊、漏诊。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广 泛应用,此类不易暴露的病灶得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且疗效确切。

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鼻内窥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 鼻出血或称难治性鼻出血,特点是鼻深部出血,并且反复发作不易控制,是耳鼻咽喉科的难题之一。这种鼻出血来势凶猛,有时甚至会危及人体生命。目的对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实施鼻内镜填塞止血的治疗方法,探讨此项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鼻内镜治疗鼻孔填塞止血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16例均获成功,出血停止,3天后逐漸将油纱条撤出,未再出血,随访3个月,效果良好。结论患者16例均符合评价标准中治愈的标准:①手术后出血情况停止;②随访3个月以上,无出血并发症。故内镜下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有效手术方法。 标签:鼻内窥镜鼻出血治疗;鼻内窥镜;鼻出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鼻出血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40~69岁,平均50.5岁。均为合并高血压患者,病史10~20年,血压110~130/180~220 mmHg。均行前后鼻孔堵塞2~3次,仍间歇性出血(1~14 d,平均5.5天),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理想。合并糖尿病患者2例,冠心病1例,鼻外伤史1例,肝功能、血常规、PT、APTT及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1]。 1.2 手术方法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采取仰卧位,头部略抬高。用1%地卡因加盐酸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麻醉鼻腔粘膜2次,并肌注0.1%阿托品0.1 mL,安定10 mg,立止血1000 u。以吸引器开路,在0°或30°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依次检查黎氏区、嗅裂、中鼻甲后端、鼻中隔后端、下鼻甲后端、woodruff静脉从、鼻咽顶部等易出血区,找到出血点后,用微波探头在出血血管周围环形烧灼,然后再烧灼血管断端,封闭血管。如未能发现明确出血点,可根据血液来源方向在局部用油纱条行微堵塞,同样可以达到止血目的。 1.3 评价标准 治愈:手术后出血情况停止;随访3个月以上,无出血并发症。 有效:出血量明显减少或出血次数明显降低。 无效:出血量没有改善,或者出血量明显增多,创面变大。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青年人腺样体肥大

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青年人腺样体肥大 发表时间:2011-05-20T14:50:07.000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1年第4期供稿作者:曾鼎勋[导读] 我科于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鼻内窥镜下对15例腺样体肥大青年患者施行射频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曾鼎勋 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湖北麻城438300) 【关键词】鼻内窥镜射频青年人腺样体肥大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1)4-00 我科于2009年2月—2010年2月,在鼻内窥镜下对15例腺样体肥大青年患者施行射频治疗,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16—28岁。病程2个月~8年。其中6例睡眠打鼾,4例有鼻塞流涕不适,1例发音稍含糊,3例无症状。检查,全部病例均在鼻内窥镜下见鼻咽顶后壁淡红色软组织增生,压迫咽鼓管咽口及圆枕,部分堵塞后鼻孔,慢性充血。7例可见表面附有粘液性分泌物。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平卧头后仰位。在鼻内窥镜下,用1%麻黄素的卡因液20ml加0.1%肾上腺素1ml的纱条,作鼻腔及鼻咽部粘膜表面麻醉。10min后取出纱条,用吸引器吸净鼻腔及鼻咽部分泌物。采用兹光牌GKSP-1型耳鼻喉双极射频治疗系统,强度调至3一档,调出功率14~20W,持续时间3~6S。在鼻内窥镜直视下,将射频治疗头导入鼻咽部,看清肥大的腺样体后,对准腺样体从周围向中心多点插入,反复多次接触,使组织坏死脱落,直至局部变白为止。4例作2次治疗,其余均作1次治疗。术中基本不出血,术后1—3d术后粘膜水肿较剧,1周后水肿基本消退,伪膜开始脱落,约2周完全脱落,创口愈合良好,粘膜光滑无充血:术后鼻腔应用1%氯霉素黄麻素液点鼻,给予抗感染及普米克令舒鼻腔雾化吸入1周。术后1个月复查。 2 结果 术后1个月复查,15例临床症状均消失;鼻内窥镜下检查见鼻咽部清洁,创面愈合良好。随访1个月一半年,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对长期睡眠打鼾、鼻腔通气困难而无显著鼻腔疾病的青年患者,应考虑到腺样体肥大。应用鼻内窥镜在直视下治疗青年人腺样体肥大,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笔者认为该治疗具有如下优点:①视野清晰,操作安全方便准确,创伤小;②射频工作温度较低(40℃~70℃),致肥大腺样体组织蛋白凝固,毛细血管闭塞,病灶萎缩平复,同时在创面形成较薄的凝固层,起到止血、促进创面迅速愈合及防止再粘连的作用;③低温消融,无碳化,无烟雾,止血较彻底,术中出血少。④术后不需填塞,痛苦少。通过以上病例的治疗观察,我们认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青年人腺样体肥大,不失为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 【概述】 鼻中隔穿孔(perforation of the nasal septum)多是鼻中隔手术损伤的结果,虽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但其症状却经常困扰患者。 【治疗措施】 对穿孔边缘粘膜有溃疡、肉芽组织者,应去除结痂,用25%硝酸银液烧灼,并涂软膏,以促其愈合。有的小穿孔临床上无任何症状,无须外科修补。穿孔较大、症状明显者,应行穿孔修补。 鼻中隔穿孔较小者修补较易成功,对大于1cm者则颇感困难。修补能否成功涉及诸多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健康的鼻粘膜。术前应仔细检查鼻腔,改善鼻粘膜状况,有炎症者应积极治疗而不要急于手术,嗜烟酒者应忌烟酒一个月以上,穿孔缘的溃疡、糜烂,更应积极治疗。②合理的切口选择。选择切口的原则是便于操作,以保证修补所用瓣膜能完好对位和张弛有度的缝合。如选用唇龈沟切口,尚应注意口腔及牙体有否感染性疾病。③覆盖穿孔的组织瓣膜有良好的营养供给,因而要求组织瓣膜有足够的宽度。 (一)鼻中隔粘膜瓣修补法 1.减张缝合法适用于位于鼻中隔前下方的小穿孔。局部表面和浸润麻醉后,将穿孔边缘去少许以形成新鲜创面。在穿孔边缘的前上方1~2cm处做一弧形切口,其长度应超过穿孔直径。自穿孔创缘分离鼻中隔两侧粘骨膜至弧形切口,以松解粘骨膜,然后将其向

后下拉并覆盖穿孔,将此中隔软组织瓣膜片后下方1~2cm处,将其组织瓣膜牵拉向前上遮盖穿孔,并在穿孔的前上缘处缝合。 2.鼻中隔粘膜瓣转位修补法在鼻中隔左侧粘膜上,自穿孔上方绕过穿孔后缘至穿孔下方,做一弧形切口。再自切口起点绕过穿孔前缘做另一弧形切口,两者汇合成一梭形,中间为穿孔,上下各为一三角形粘膜瓣,然后将穿孔上下两个三角形粘膜瓣自尖端向穿孔边缘剥离,形成以穿孔缘为蒂的粘膜瓣。将穿孔上面的粘膜瓣向下翻,下端粘膜瓣向上翻。这样便形成了穿孔部右侧粘膜。左侧穿孔的覆盖与单侧减张缝合法相同,但要保证粘膜瓣的宽度。 (二)鼻甲粘膜瓣修补法 1.中鼻甲粘膜转位法将穿孔缘切除少许以形成新的创面。在同侧中鼻甲上做到“U”形切口,由上而下剥离粘膜瓣至蒂部,将此粘膜瓣向下翻盖于穿孔并将其缝合于穿孔周围的创缘上。对侧鼻腔填塞,2~3周后切断蒂部。 2.下鼻甲粘膜转位法方法同上,所不同的是于下鼻甲表面做正“U”形切口,粘膜瓣向上翻盖于高于下鼻甲水平的鼻穿孔上。 (三)鼻底、鼻中隔粘膜修补法于一侧鼻腔下鼻道外侧壁做一前后方向切口,自此切口向下至鼻底,再向上分离粘骨膜和粘软骨膜,分离范围尽量大,向上可达穿孔上缘。对侧同法处理。然后在穿孔上缘前后向切取一窄条粘膜瓣,将双侧粘膜瓣向上转位位置盖于穿孔上,双侧分别对位缝合。

鼻内窥镜手术 相关解剖

鼻内窥镜手术相关解剖 一. 鼻腔外侧壁 鼻腔外侧壁结构复杂,自上而下呈阶梯状排列着三个鼻甲,分别称为上鼻甲,中鼻甲和下鼻甲。大约84%的成年人还可以有最上鼻甲。每个鼻甲的下方有相应的鼻道,分别称为上鼻道,中鼻道和下鼻道。 中鼻甲的解剖变异包括中鼻甲气化,中鼻甲反向弯曲等。 鼻腔外侧壁双测中鼻甲气化(箭头) 中鼻甲气化可以形成中鼻甲粘液囊肿,巨大的中鼻甲粘液囊肿还可以侵犯眼眶。 1999年,Armengot 等报告一例。患者女性,65岁,因复视,左眼球突出,内眦部隆起就诊于眼科。鼻内窥镜检查发现左侧中鼻甲异常增大,但表面粘膜光滑。CT 显示左侧鼻腔,相当于中鼻甲部位巨大膨胀性病变,其周围骨壁变薄,且突入眼眶,诊断为泡性中鼻甲黏液囊肿侵犯眼眶。在内窥镜下切开中鼻甲菲薄的骨壁,即有大量棕色液体流出,眼球突出和内眦隆起消失。 中鼻道内有下列重要结构: 1.鼻丘: 鼻丘(agger nasi)位于中鼻甲前端的前方,钩突前上方的鼻腔外侧壁上,呈小丘状隆起,内 含1~3个气房,称为鼻丘气房,是额隐窝气房气化泪骨形成的,代表前组筛窦的最前端。 鼻丘气房

鼻丘气房过大,可以妨碍额窦引流。切除鼻丘气房,充分暴露额隐窝,可以保证额窦引流通畅。 2.钩突: 钩突(uncinate process)为一钩状结构,内有一块薄骨片,外复粘膜。钩突的前上部在鼻丘后下方与筛骨连续,几乎呈矢状位,自前上向后下走行。钩突下部借鼻甲突与下鼻甲相连,后部(尾部)附着于腭骨垂直突。钩突的平均长度为14~22mm,高度约4mm。 钩突上缘与筛泡之间的间隙为半月裂,钩突还参与构成筛漏斗的内壁。 正常窦口鼻道复合体CT图正常中鼻道 3. 筛泡: 筛泡(ethmoid bulla)呈半圆形隆起状,位于中鼻甲外侧,钩突和筛漏斗的后方。筛泡平均长18mm(9~28mm),平均高5.4mm(2~13mm)。筛泡代表前组筛窦最大和最恒定的气房。 4. 半月裂: 钩突与筛泡之间有一新月形裂隙,称为半月裂(hiatus semilunaris)。半月裂向外与筛漏斗相通。半月裂如同一道门,经过这道门可以进入筛漏斗。 5. 筛漏斗: 筛漏斗(ethmoidal infundibulum)呈漏斗状,是一个真正的三维空间。筛漏斗的前内界是钩突,外界是筛骨纸样板(偶有上颌骨额突和泪骨参与),后界是筛泡,向内经半月裂(下半月裂)与中鼻道交通。筛漏斗的前界为盲端,前上部称为额隐窝(frontal recess)。筛漏斗宽度为2~5mm,深度取决于钩突的高度,从0.5~10mm不等,平均深度为5mm。

鼻窦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护理

鼻窦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11-21T11:28:06.263Z 来源:《中国医药卫生》2013年第10期供稿作者:王劲草 [导读] 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鼻出血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先进和准确的技术手段。 王劲草 安徽省医科大学第二附院医院 (安徽 230601 )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护理。 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7月50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行射频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内容进行分析。 结果一次性治愈率达97.5%,无1例并发症发生。 结论精心的护理对提高鼻内镜下射频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治愈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鼻出血内镜射频护理 [中图分类号]R76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3)10-116-02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3~70岁;入院前均有反复发作的鼻出血史,行鼻腔填塞效果不佳;排除血液病及凝血机制障碍、高血压病史。 治疗方法:患者取半卧位,首先用1%丁卡因加少许麻黄素的棉片做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和收敛。使用0度鼻内镜、射频治疗仪及探针、吸引器等。先抽吸鼻内积血或渗血,将鼻内镜伸入鼻腔内寻找到出血点后,将射频治疗仪功率调到3到4档,治疗时间定为4秒,手动控制,再将输出功率阴极贴上生理盐水纱块,让患者用手将其平压于同侧面颊或颈上。以射频探头接触出血点,产生白斑,尽量避免伤及邻近正常组织。同时对患者应用止血药物、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 2 结果 50例有出血病灶的患者中49例一次治愈,1例两次治愈。所有患者无1例并发症发生。 3 护理 心理护理:鼻出血患者常情绪紧和感到恐惧,应予以安慰,使之镇静,在患者面前,护理人员应镇静自若,紧张而有序地工作;对患者不良反应及问题,应认真有效处理,使患者心里踏实,有安全感;对患者的一些过激行为予以谅解,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及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治疗。 术后护理:向患者耐心解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及内镜下射频治疗的优点,告知在表面麻醉下治疗并无太大痛苦,消除因反复鼻腔堵塞而出现的惧怕手术的恐惧心理,使其配合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 术中护理:①取半卧位:术后半卧位有利于患者鼻腔呼吸相对通畅,当天尽量卧床休息,避免过多活动引起出血。②尽量保持鼻腔通畅,注意保暖,避免打喷嚏,切忌用手挖鼻。③饮食护理: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温热半流质食物,忌辛辣刺激性强及过硬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而再次引起鼻出血。 4 讨论 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鼻出血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个先进和准确的技术手段。鼻内镜具有广角、直视、清晰、损伤小的优点,目前已在鼻出血的诊断治疗中广泛应用。寻找到出血部位后,可在直视下行射频治疗准确止血,避免了盲目堵塞带来的鼻腔黏膜操作,二者配合使用提高了诊断治愈率,使止血准确、有效。避免了因鼻腔填塞引起的头痛、呼吸睡眠障碍并发症的发生。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效果观察

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LTPRA)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CHR)患者下鼻甲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被确诊为CHR的患者16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79例)和对照组(82例)。试验组采用鼻内窥镜下LTPRA术式,对照组采用鼻内窥镜下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式。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 AS)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后1、3、6个月的鼻塞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V 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恢复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下LTPRA治疗CHR患者下鼻甲肥大具有术野清楚,操作简便,准确、安全,对组织损伤小,术中、术后反应轻微,见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of low 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TPRA)treatment on inferior turbinate hypertrophy under nasal endoscope.Method:A total of 161 patients with 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 (CHR)from March 2013 to September 2015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79 case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LTPRA on middle turbinate under nasal endoscope,82 cases of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urbinate partial resection under nasal endoscope.The operation time,blood loss,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V AS scores after operation at 1,3,6 months of nasal congestion improvement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V AS scores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after operation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moreover,the operation time,blood loss and recovery tim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low 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reatment on inferior turbinate hypertrophy under nasal endoscope is characterized by clear vision,simple,less bleeding,light damage,light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reaction,high accuracy,safety and cure rate.It is worthy of popul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asal endoscopic;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Low-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Inferior turbinate resection 慢性肥厚性鼻炎(chronic hypertrophic rhinitis,CHR)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表现为黏膜水肿、黏膜下组织增生,易导致患者严重鼻塞。研究显示,下鼻甲的增生肥厚是CHR患者发生鼻塞的主要病因[1-2]。提示临床应以保护下鼻甲功能的同时,缓解或去除其增生肥厚为治疗目标。以往多采用微波、单极射频、激光等对下鼻甲黏膜进行烧灼或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也易造成鼻腔干燥、下鼻甲萎缩、术后大出血等并发症。最近临床研究显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low temperature plasma radiofrequency ablation,LTPRA)具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