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内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内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

2-2、蜗牛(一)

实验内容: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运动

实验材料:2-3只小蜗牛、放大镜、镊子、饲养箱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运动。

2、用小棒或铅笔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

实验现象:蜗牛的身体柔软,外面有壳,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躲避危险等。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2-4、蚯蚓

实验内容:观察蚯蚓的身体和反应

实验材料:几条蚯蚓、玻璃碟子、放大镜、镊子、水

实验步骤:

1、从饲养盒里用手指轻轻拿起蚯蚓,放在白纸上,用放大镜观察蚯蚓。

2、用镊子轻轻触碰蚯蚓的身体,观察它的反应。

3、用浅盘装少量常温下的水,把蚯蚓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反应。实验现象:蚯蚓的身体柔软,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2-5、蚂蚁

实验内容:观察蚂蚁的身体和活动

实验材料:装入昆虫盒的蚂蚁、放大镜、水盆、瓶盖

实验步骤:

1、在一个浅盘子里装一点儿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

2、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和活动

实验现象: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

2-6、金鱼

实验内容:观察金鱼的身体、捕食和呼吸

实验材料:2条小金鱼或鲫鱼、玻璃缸、滴管、食用色水、鱼食、镊子

实验步骤:

1、用肉眼观察金鱼的身体和运动。

2、轻轻地往鱼缸里放几粒鱼食,观察金鱼的捕食。

3、用滴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悄悄地伸入水中,在鱼的嘴前面挤出红水,观察鱼鳃的活动。

实验现象: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腮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

3-2、哪种材料硬

实验内容:比较各种材料的硬度

实验材料: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各两根

实验步骤:

1、准备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各两根。

2、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面处,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3、根据观察到的结果,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实验现象:铁钉能在木条、卡纸、塑料尺上刻划出条痕;塑料尺只能在木条、卡纸上刻划出条痕;木条只能在卡纸上刻划出条痕;卡纸不能在其它三种材料上刻划出条痕,

实验结论:4种材料硬度的排序是:铁钉、塑料尺、木条和卡纸。

实验内容:认识金属材料的特性

实验材料:铁、铜、铝等金属条或薄片,砂纸、杯子、热水、木条、塑料条、金属饮料罐等

实验步骤:

1、观察用砂纸打磨后的铜、铁、铝等金属的颜色和光泽。

2、观察利用金属延展性制成的物品——金属饮料罐。

3、将木条、塑料条、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比较它们的传热性能。

4、将金属条分别与木条、塑料条相刻。

实验现象:金属相对于普通木头、纸和普通塑料而言是比较坚硬的;用砂纸打磨后的金属有金属光泽;金属的延展性好;将木条、塑料条、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金属条的传热性能最好。

实验结论:金属的特性主要有: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等。

3-3、比较韧性

实验内容:比较各种材料的韧性

实验材料:4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铁片、塑料条和卡纸条、回形针、钩码

实验步骤:

1、把4根相同宽度、厚度的木条、铁片、塑料条和卡纸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的距离,做好记录。(可以在桌子的一侧粘一张纸,分别标上尺子没有伸出桌面时重物的位置和弯曲后到达的位置,然后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

2、分别测量木条、铁片、塑料条和卡纸条伸出桌面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去的距离,做好记录。

3、根据弯曲度的大小,即物品的弯曲程度越大,说明构成物品材料的韧性越好,得出4种材料韧性的排序。

实验现象:塑料尺的弯曲程度最大。

实验结论:不同的物体韧性是不同的,上述四种材料中,塑料尺的韧性最好。

3-4、它们吸水吗

实验内容:比较各种材料的吸水性

实验材料:大小和厚度差不多的的纸片、塑料片、铁片和木片各1片,滴管、稀释的红墨水。

实验步骤:

1、把大小和厚度差不多的的纸片、塑料片、铁片和木片平放在桌面上。用滴管分别滴一滴稀释的红墨水在上面。

2、从侧面观察这四种材料的吸水现象。

3、重复做一次实验。

实验现象:从侧面看,滴在金属片和塑料片上的水滴比滴在木片上的水滴更圆、更高,滴到纸上的水滴则很快就看不到了。

实验结论:水无法渗透到金属和塑料中去,能部分渗透到木头中去,纸的渗透性是很强的。

实验内容:纸的观察

实验材料: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铅画纸和餐巾纸的特点。

2、用折、撕、揉等方法对纸进行细致的观察。

实验现象:纸是由纤维组成的,纤维之间有空隙。

实验结论: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纤维之间有许多空隙,所以容易吸收、渗透水分。

实验内容:我来造一张纸

实验材料:餐巾纸、杯子、水、筷子、棉布、

实验步骤:

1、把一小块餐巾纸撕碎,放在杯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实验现象及结论:棉布上留下的是一张未干的纸,不易揭下,待干后,可完全揭下。

3-6、研究砖和陶器、瓷器的性质

实验内容:研究砖和陶器、瓷器的性质

实验材料:砖、陶器、瓷器、铁钉、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实验步骤:

1、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二种材料的平面处,判断材料的硬度。

2、把砖、陶瓷、瓷器三种材料平放在桌面上,用滴管分别滴一滴稀释的红墨水在上面。从侧面观察这三种材料的吸水现象。

3、把三种材料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

4、把三种材料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的距离,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砖、陶器、瓷器这四种材料在水中是沉的,不容易折弯,瓷器最坚硬,吸水性最差。

实验结论: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都是材料的物理性质。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实验内容:辨别常见的有毒和无毒的塑料制品

实验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制品

实验步骤:取一小块清洁的样品,放入水中,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现象:能漂浮在水面的是无毒的聚乙烯、聚丙烯制品;沉在水底的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制品。

4-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实验内容:观察水和食用油之间的区别

实验材料:烧杯、玻璃片、蜡光纸、塑料瓶、水槽、滴管、水、食用油

实验步骤:

1、从多种角度对水和油进行比较:用眼比较水和食用油的颜色、透明度;用鼻子比较它们的气味;倾斜杯子比较它们的流动情况、在杯壁的残留度。

2、比较液滴:用滴管在玻璃、蜡纸上滴液滴,观察液滴的形状。

3、比较水和油的轻重:将水和食用油倒入同一个烧杯,观察水和食用油在烧杯中的位置。

4、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点:将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容器中,观察水和食用油的状态。

实验现象:水重,食用油轻;水完全透明,食用油有点透明;水不黏手,食用油黏手;水没有气味,油有气味;水无颜色,食用油是淡黄色的;水在杯壁上很快流下,食用油会黏在杯壁上慢慢流下;水流动快,食用油流动慢;水滴更圆,食用油不够圆。

实验结论: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

4-3、谁流得更快一些

实验内容:比较水、食用油、洗洁精之间的流动性

实验材料:水、油、洗洁精各小杯、玻璃片1块、滴管3支

实验步骤:

1、用滴管分别在玻璃片的一端滴上水、油、洗洁精各一滴。

2、拿起玻璃片的一端,使玻璃片上的水、油、洗洁精滴液从同一高度倾斜向下流。

3、观察水、油、洗洁精滴液在倾斜玻璃片上的流动速度。

实验现象:流动速度由快到慢分别是:水、食用油、洗洁精

实验结论: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4-4、比较水的多少

实验内容:比较不同瓶子中水的多少

实验材料:3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量筒、水

实验步骤:将3个塑料瓶里的水分别倒入量筒,测量出每个塑料瓶里水的体积。

实验现象:1号瓶里的水有()毫升,2号瓶里的水有()毫升,3号瓶里的水有()毫升,水最多的是()号瓶。

实验结论: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4-5、我们周围的空气

实验内容:证明空气存在的实验

实验材料:2个塑料袋、小纸条、水槽

实验步骤:

方法一:挤出袋子中的气体吹动小纸条。

方法二:将袋子中的气体在水中挤出来。

实验现象:挤出袋子中的气体,小纸条被吹动了;将袋子中的气体从水中挤出来,可以观察到气泡。

实验结论: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

实验内容:比较空气和水

实验材料:蚊香、火柴、塑料袋、水槽

实验步骤:

1、用肉眼观察空气和水。

2、比较空气和水的重量:将袋子中的气体在水中挤出来。

3、比较空气和水的流动:点燃蚊香,观察烟的飘散轨迹。

实验现象:空气和水都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将袋子中的气体在水中挤出来,可以观察到气泡向上冒;点燃香,烟会按不同方向飘散开来。

实验结论: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不同点:水看得见,空气直接看不见,水重,空气轻,水可以摸到,空气摸不到。

4-6、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一)

实验材料:塑料瓶、吸管、橡皮泥、水

实验步骤:

1、在瓶子里装一些水。

2、在橡皮泥中间插入二根吸管,一根吸管的下端长一些,能伸入水中,另一根吸管的下端短一些,不伸入水中。

3、在瓶口用橡皮泥堵住,向没有伸入水中的吸管不断吹气。

实验现象:瓶子里的水被挤了出来。

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二)

实验材料:烧杯、水槽、餐巾纸、水

实验步骤:

1、将水槽装上水。

2、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的纸。

实验现象:烧杯内的纸没有湿。

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三)

实验材料:玻璃杯2个、水槽、水

实验步骤:

1、把一只玻璃杯口朝下,竖直压入水中。

2、用另一只手把第二只杯子斜着放入水中,使杯子灌满水。

3、在水下把两只杯子移到一起,倾斜第一只有空气的杯子,使它里面的气泡飘到第二只杯中。

实验现象:第一只杯中的空气飘到第二只杯中,把第二只杯中的水赶走了。

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内容: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实验材料:2只注射器、水

实验步骤:

1、用两只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

2、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的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活塞,观察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气的不同。实验现象:注射器的活塞向下压或向上拉,水的体积不会发生变化,而空气占据的空间可以被压小或拉大。

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4-7、空气有重量吗

实验内容:空气有重量吗(一)(小天平测量空气的重量)

实验材料:1根细木棍、图钉、气球、笔帽、橡皮泥、气筒、线

实验步骤:

1、在一根细木棍上用尺子确定一个中心点,,用图钉在中心、两端固定,拴上细线。

2、在木棍的一侧拴上一个没有充气的气球,另一侧拴上笔帽,再提起系在木棍中心点的细绳,利用给两端加贴橡皮泥的方法使木棍达到平衡。

3、用气筒给气球打气,将充气后的气球挂上,观察小天平的变化。实验现象:小天平的气球一端会有一点倾斜下沉。

实验结论:空气有一定的重量。

实验内容:空气有重量吗(二)(天平称量皮球的重量)实验材料:皮球、天平、

实验步骤:

1、将皮球充气到圆满,用天平称一称其重量。

2、将皮球充足气,用天平称一称其重量。

3、比较、分析两次称得的数据。

实验现象:充足气的皮球更重了。

实验结论:空气有重量,但很轻。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适用于2019年教育科学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01 《水沸腾了》 实验名称:水沸腾了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目的:探索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温度变化及气泡变化) 参考器材: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烧杯(50ml)、100℃温度计 实验过程: 1、三脚架上面放好石棉网 2、在烧杯中加入50ml左右清水,把烧杯放在石棉网的石膏上 3、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入三脚架正下面,用镊子调整灯芯,使灯的外焰燃烧石棉网 4、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每两分钟记录一次。 5、水沸腾时,观察温度以及水中、水面、水面之上的现象。 6、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 实验结果: 1、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升高,会产生气泡,由少到多,由小变大 2、水在沸腾时,温度为100℃,水中翻滚,有大量气泡,到水面气泡破裂,水面之上产生大量雾气 3、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02 《水结冰了》

实验名称:水结冰了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目的:观察水结冰过程中各种变化(温度变化及体积变化) 参考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 实验过程: 1、在试管里加入1/4的水,记号笔画好水痕,用温度计测量试管里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结果: 1、试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03 《水融化了》 实验名称:水融化了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目的:观察冰的融化过程(温度变化及体积变化) 参考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 实验过程: 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结果: 1、冰块在融化,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04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实验名称: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目的:观察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参考器材:食盐、小苏打、天平、烧杯50ml、玻璃棒、药匙、A4纸 实验过程: 1、用天平分别称20克食盐和20克小苏打,再用小药匙把它们都平均分为8份 2、取一小份食盐,加入到盛水50ml的杯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小份食盐,继续搅拌。溶解后,再加入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 3、按照同样方法往另一个成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小苏打,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 1、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课题: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烧杯、水槽、餐巾纸、水。 操作步骤: 1、将水槽装上水。 2、将餐巾纸塞进烧杯内,紧贴在烧杯底部。 3、将烧杯口朝下,竖直扣入水槽中,观察实验现象。 4、把烧杯竖直地从水槽中提出来,观察烧杯内的纸湿了吗? 实验结论: 空气占据空间。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要轻拿轻放。 2、将烧杯从水槽中提出来时,烧杯不能倾斜。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2、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课题: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1、将一个烧杯盛冷水,一个烧杯盛热水。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冷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冷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4、测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读数。

实验结论: 实验测得冷水的温度是(),热水的温度是()。 注意事项: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放入水中时,下端不能碰到烧杯的底与壁。 3、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 12、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课题: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小石头、橡皮、泡沫块、回形针、蜡烛、水槽、水。 操作步骤: 1、把实验材料分别放入水中。 2、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实验结论: 物体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注意事项: 1、实验时,不要把水弄到桌面上。 2、实验完毕,要将实验材料上的水擦干。 3、做完实验后要整理好实验器材。 13、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课题:液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烧瓶、橡胶塞、玻璃管、红墨水、小皮圈、烧杯(2个)、冷水、热水。 操作步骤: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内容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内容、材料及现象 2-2、蜗牛(一) 实验内容: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运动 实验材料:2-3只小蜗牛、放大镜、镊子、饲养箱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和运动. 2、用小棒或铅笔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反应. 实验现象:蜗牛的身体柔软,外面有壳,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躲避危险等.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2-4、蚯蚓 实验内容:观察蚯蚓的身体和反应 实验材料:几条蚯蚓、玻璃碟子、放大镜、镊子、水 实验步骤: 1、从饲养盒里用手指轻轻拿起蚯蚓,放在白纸上,用放大镜观察蚯蚓. 2、用镊子轻轻触碰蚯蚓的身体,观察它的反应. 3、用浅盘装少量常温下的水,把蚯蚓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反应. 实验现象:蚯蚓的身体柔软,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 2-5、蚂蚁 实验内容:观察蚂蚁的身体和活动 实验材料:装入昆虫盒的蚂蚁、放大镜、水盆、瓶盖 实验步骤: 1、在一个浅盘子里装一点儿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让蚂蚁在瓶盖上爬. 2、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和活动 实验现象: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 2-6、金鱼 实验内容:观察金鱼的身体、捕食和呼吸 实验材料:2条小金鱼或鲫鱼、玻璃缸、滴管、食用色水、鱼食、镊子 实验步骤: 1、用肉眼观察金鱼的身体和运动. 2、轻轻地往鱼缸里放几粒鱼食,观察金鱼的捕食. 3、用滴管吸一些红色食用色素调制的水,悄悄地伸入水中,在鱼的嘴前面挤出红水,观察鱼鳃的活动. 实验现象:金鱼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鳞片,用鱼鳍游泳,用腮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 3-2、哪种材料硬 实验内容:比较各种材料的硬度 实验材料: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各两根 实验步骤:

三年级上册部分实验操作规范指导

三年级上册部分实验操作规范指导 一、实验名称:不借助双手的力量,你能站起来吗?(第1课 科学在我们身边 ) 实验器材: 操作方法:一个人双脚着地,端坐在凳子上,另一个人用食指顶住他的额头,防止他的身体向前3倾斜。 注意点:(1)双脚着地。不能踮起脚尖或脚跟。(2)端坐在凳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大腿和小腿直角,大腿和身子直角。(3)用手指顶住额头,防止他向前拱胸。必须保证两个直角。 实验结果:站不起来 特别说明:一定要注意实验科学科学道理的说明,如果不能说明,至少要让学生知道这个实验说明的道理和安全带的原理是一样的。 二、实验名称: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第6课 哪杯水更热) 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 操作方法:使用温度计的方法,课本已经有详细描述,我主要说一下这个节课的教案设计,《第8课 哪杯水多可以采用相似授课过程》。 (1)观察构造:让学生观察结构(玻璃管、刻度、液柱、玻璃泡,单位,单位刻度,测量范围等) (2)猜测原理:热胀冷缩 教师模拟:喷泉实验烧瓶+玻璃管(水+颜色,效果更明显)。 (3)介绍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端正的态度、准确的要领(模仿26页小姑娘的姿势及眼神)三年级学生刚接触科学实验,必须仔细了解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规范动作使用实验器材。 (4)测量 (5)读作、写作 附:温度计、量筒的操作规范指导 1、仪器名称:温度计

操作方法:(1)测量前,观察所要使用的温度计,了解它的测量范围和分每一小格对应的温度值。(2)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3)玻璃泡全部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注意点:(1)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量液体中。(2)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要有数字和单位。 2、仪器名称:量筒 操作方法:(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3)不能用量筒配制溶液或进行化学反应。不能加热,也不能盛装热溶液以免炸裂。(4)量取液体时应在室温下进行。(5)量取已知体积的液体,应选择比已知体积稍大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误差过大。(6)使用量筒时应根据需量取的液体体积,选用能一次量取即可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操作要领是:量液体,筒平稳;口挨口,免外流;改滴加,至刻度;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不慎加入液体的量超过刻度,应手持量筒倒出少量于指定容器中,再用滴管滴至刻度处。 注意点:(1)不能手拿着量筒读数.(2)读数时不能俯视或仰视,要平视。(3)要依据需要量取液体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量筒 3、仪器名称:胶头滴管 操作方法:(1)先排空再吸液。()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头。()胶头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交叉污染。 注意点:(1)夹持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持在橡皮胶头和玻璃管的连接处,不能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夹持,这样可防止胶头脱落。(2)吸液时: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橡皮胶头,赶走滴管中的空气后,再将玻璃尖嘴伸入试剂液中,放开拇指和食指,液体试剂便被吸入,然后将滴管提起。(先排空再吸液 )禁止在试剂内挤压胶头,以免试剂被空气污染而含杂质。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3)吸完液体后,胶头必须向上,不能平放,更不能使玻璃尖嘴的开口向上,防止液体倒流,污染试剂或腐蚀胶头;也不能把吸完液体后的滴管放在实验桌上,以免沾污滴管。

三年级科学实验操作5个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实验一探究溶解快慢与搅拌的关系 一、实验名称:探究溶解快慢与搅拌的关系 二、实验目的:探究溶解快慢与搅拌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相同烧杯2个、质量相同的食盐两份、搅拌棒等 四、方法步骤: 1.向两个烧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水。 2.取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杯水中。 3.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 4.观察并记录。 5.实验结论: 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快慢与液体是否被搅拌有关。搅拌能加快溶解。 五、整理器材 探究溶解快慢与搅拌的关系记录单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实验二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一、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探究空气占据空间能否变化 三、实验器材: 两个完全相同的注射器、水等 四、实验步骤: 1.用两只注射器,分别吸入同样多的水和空气。 2.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活塞,观察并记录。 3.用手指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上拉活塞,观察并记录。 4.完成实验记录单。 5.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可以反生变化。 五、整理器材 空气能否被压缩实验单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实验三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是怎样运动的 一、实验名称: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是怎样运动的 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是怎样运动的 三、实验器材: 木板、木块(或铁架台)、小六棱柱(可用六棱柱铅笔代替)、立方体木块、小球等 四、实验步骤: 1.搭建合适的斜面。 2.先预测,然后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做两次。 3.先预测,然后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同一位置,观察它的运动状态。做两次。 4.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小球的运动状态。 5.完成实验记录单。 6.实验结论: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不同。 五、整理器材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更新) “吹蜡烛”实验 (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材料】蜡烛、火柴、瓶子、木块、漏斗。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并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木块用力吹蜡烛,不能把蜡烛吹灭。 3、隔着瓶子用力吹蜡烛,蜡烛被吹灭。 4、把蜡烛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不能被吹灭。 5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很容易被吹灭。 【实验结论】对着木块、漏斗小口吹蜡烛,蜡烛不容易吹灭;对着瓶子、漏斗的宽口吹蜡烛,蜡烛很容易被吹灭。 【注意事项】注意安全,防止烧伤。 【整理器材】废物入桶,仪器整理归位 。 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第7课,水温的变化)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常温下一杯热水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材料】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细线、计时器。 【实验步骤】 1、将温度计用细线拴牢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 4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实验现象】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注意事项】 1、温度计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2、测量过程中,要保持温度计与烧杯位置不变。 3、不能将温度计拿出烧杯读数 4、注意不要被热水烫伤。。 【整理器材】废水人桶,整理好其他仪器。 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 (第11课,有趣的浮沉现象)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知道水有浮力。 【实验材料】钩码、橡皮筋、尺子、烧杯、水。 【实验步骤】 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2、把烧杯装上多半杯水,手提钩码放入水中。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有什麽发现? 【实验现象】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短。

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 实验一 实验名称:用感官辨认物体 实验器材:几个杯子,分别装有等量的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等,并编号。玻璃棒。 实验步骤: 第一:用眼睛观察,辨别出酱油。 第二:用鼻子闻,可以辨别出白酒、白醋。 第三:用舌头尝,可以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观察顺序。 实验二 实验名称:哪杯水热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 1、在1号、2号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差相对不大),用手来触摸一 下,判断并说出哪杯水热。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1号杯中水的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1号烧杯水中,观察、 读数。 4、测2号杯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2号烧杯水中,观察、读 数。 5、比较两次测得的温度。 实验结论:实验测得1号杯中水的温度是(),2号杯中水的温度是()。 实验三 实验名称:热水温度变化的实验 实验器材:烧杯、水温计、铁架台、计时器 实验步骤: 1、将温度计悬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从此时起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观察15—20分钟。 实验结论: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 实验四 实验名称:哪杯水多 实验器材:广口瓶、锥形瓶、玻璃杯、量筒、水。 实验步骤:

1、在光口瓶、锥形瓶、玻璃杯中倒入水。 2、估测哪杯水多 3、用量筒分别测出广口瓶、锥形瓶、玻璃杯中的水的体积,掌握量筒的使 用方法。 4、比较三杯水的多少。 实验结论:广口瓶()ml、锥形瓶()ml、玻璃杯()ml 实验五 实验名称:探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实验器材:各种形态的不倒翁 实验步骤: 1、玩不倒翁,并观察不倒翁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拆开不倒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结论:上轻下重,底面半球形是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实验六 实验名称:认识水 实验器材:水、烧杯、筷子、牛奶、橡皮、木块、各种饮料、不同形状的空饮料瓶或杯子等。 实验步骤: 1、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水、牛奶、饮料等。 2、观察水、牛奶、饮料等,进行颜色、透明度的比较。 3、用鼻子闻和用筷子尝水、牛奶、饮料等进行嗅觉和味觉的比较。 4、把水、牛奶、饮料等倒入不同形状的饮料瓶或杯子中,观察比较水、牛奶、饮料等在倾倒时的状态,并与木块、橡皮的形态作比较。 实验结论: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实验七 实验名称:有趣的浮沉现象 实验器材:气球、铁钉、泡沫塑料、木块、橡皮泥、钩码、橡皮筋、水槽、水等。 实验步骤: 实验一: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1、把气球、铁钉、木块、橡皮泥、钩码、橡皮筋、泡沫塑料等放入水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用手反复压浮在水面上的气球,体会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二: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实验 1、把钩码挂在橡皮筋上,提起,用尺子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2、再把其放入水中,测量橡皮筋的长度。 3、比较两次橡皮筋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八

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汇总

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一单元 一、实验名称:研究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 实验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色笔,长杆铅笔9(用来卷纸条) 实验方法: 1、将准备的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的卷在一枝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地快速伸展,卷曲,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我的发现:小人动起来了。 结论:这是人眼的一种暂时记忆能力——“视觉暂留”造成的。 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材料:一张红色彩纸、回形针、铅笔、彩笔、剪刀。 实验方法:(一)先做一只纸鹦鹉 1、从活动记录上描下鹦鹉图形,并用剪刀沿边线剪下来。 2、将剪下的鹦鹉图形贴在红色彩纸上,沿轮廓剪

下。 (二)试试让纸鹦鹉站起来 1、把回形针插在纸鹦鹉身上,看看回形针放在哪里,纸鹦鹉可以“站” ,在指环上不掉下来。 我的发现:我发现回形针放在支撑点的下面,纸鹦鹉就能“站”在指环上不掉下里。结论:纸鹦鹉“站”在指环上不掉下来的秘密是(重物放在支撑点的下面,使 纸鹦鹉上轻下重,保持平衡的缘故。) 三单元 一、实验名称;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实验材料:一株完整的小草,大试管,试管架,小铲,少许油,水,直尺,橡皮泥 实验方法:1、先用小铲挖一株完整的小草,尽量不要伤到小草的根。 2、把小草根放进大试管中,试管中加水,水面滴少许油,再用橡皮泥封好口,防止水分蒸发。 3、用直尺测量水面的的高度,做好记录。 4、坚持观察一周做好观察记录。 5、比较记录结果。 我的发现:水面高度逐渐下降。 结论:植物每天要“喝水”,生命离不开水。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在三年级科学上册中,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科学的原理,并培养观察、实验设计以及数据分析等科学实践能力。本文将介绍几个适合三年级学生的简单科学实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 实验一:水的气态变化 材料:水、锅、盖子、冰块 步骤: 1. 将水倒入锅中,覆盖上盖子。 2. 将锅放在炉子上,开火煮沸。 3. 当水开始煮沸时,迅速将冰块放在锅的盖子上。 观察: 当冰块接触到盖子时,你能看到什么现象?水蒸气在哪里形成?它是如何产生的?解释这些现象。 实验二:物体的浮沉 材料:一个杯子、三个不同材质的物体(例如:木块、纸张和小铁件)、水 步骤: 1. 把杯子装满水。

2. 逐个将不同材质的物体放入杯子中。 观察: 观察这些物体在水中的表现。它们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到杯底?有什么规律可寻?解释这一现象。 实验三:植物的水运输 材料:一束花或叶子(尽量保持新鲜),一杯彩色水(可用染色剂或食用色素调制) 步骤: 1. 用剪刀将植物的茎切成斜面后,立即将它放入装满彩色水的杯子中。 2. 观察一段时间后,取出植物,切开茎,观察其内部。 观察: 彩色的水进入了植物的茎和花瓣吗?如果是,它们是如何被吸收和传输的?植物的茎具有怎样的特殊结构帮助水运输? 实验四:空气的存在 材料:一个小茶杯、一张纸 步骤: 1. 将茶杯倒置放在桌子上。

2. 在茶杯上方轻轻放上一张纸。 观察: 纸有何反应?结论是什么?有什么因素使得纸保持在茶杯上方? 通过这些简单的实验,三年级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和推理,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实验不仅提供了直观的感受,还培养了他们 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老师在实施实验过程中应引导学 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答案,加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总结: 科学实验是三年级科学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能 够亲身参与科学研究,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在实验中,学生可以观察、记录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教师在实验过程 中的引导和帮助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应当充 分利用实验这一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索科学的奥妙。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小实验 - 汇总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实验 一、实验名称:动画小人 实验材料: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铅笔、彩笔, 实验步骤: 1将白纸对折,对折后要大小相等,分别画上大小相等、神情不一的小人, 2把上面的纸条紧紧卷在一支铅笔上 3左手按住纸条的底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的伸展、卷曲实验现象:纸条随着铅笔伸展卷曲,上面的小人好像动起来了 实验结论: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学 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材料:卡纸、回形针、铅笔、剪刀、彩笔、白纸 实验步骤: 1在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3不加回形针先试着让鹦鹉站在指尖上,看能不能站起来 4试着在纸鹦鹉不同部位加回形针,看能不能站在指尖上 实验现象: 1当不加回形针时纸鹦鹉不会站在指尖上 2只有把回形针加到纸鹦鹉尾部时,纸鹦鹉站在了我们的指尖上 实验结论: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三、实验名称:观察不是一家的蚂蚁相处情况。 实验材料:试管、橡皮塞、玻璃杯、蚂蚁 实验步骤: 1、采集不是同一家的两窝蚂蚁,分别放在两支试管里,盖上橡皮塞。 2、把不同一家的蚂蚁各放一只到玻璃杯里,然后观察。 3、再放几只试试。 实验现象:看到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实验结论: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四、实验名称:小草吸水 实验材料:大试管、试管架、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小草、水、直尺 实验步骤: 1将小草放到装有水的试管中,用直尺量好高度,在水面上滴几滴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2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放到阳台上,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用直尺测量试管内水的高度 实验现象:发现试管里的水每天都在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每天都在喝水 五、实验名称:西红柿含水有多少 实验材料:西红柿、刀、纱布、量杯、天平 实验步骤: 1、用刀把西红柿切碎放在纱布上包起来, 2、用力挤捏,使挤出的水流进量杯里,直到挤不出水为止。 3、分别用天平称量挤出的水和剩下的残渣。 实验现象:挤出的水比剩下的残渣重许多。 实验结论:西红柿含水量很高,约在80%至90%左右。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小实验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探究 小实验 一、实验名称:动画小人 实验材料: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铅笔、彩笔, 实验步骤: 1将白纸对折,对折后要大小相等,分别画上大小相等、神情不一的小人, 2把上面的纸条紧紧卷在一支铅笔上 3左手按住纸条的底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快速的伸展、卷曲 实验现象:纸条随着铅笔伸展卷曲,上面的小人好像动起来了 实验结论:我们只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把小发现变成大科学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材料:卡纸、回形针、铅笔、剪刀、彩笔、白纸 实验步骤: 1在活动记录上描下或剪下鹦鹉图形 2将鹦鹉图形贴在卡纸上,沿轮廓剪下,鹦鹉就做好了 3不加回形针先试着让鹦鹉站在指尖上,看能不能站起来 4试着在纸鹦鹉不同部位加回形针,看能不能站在指尖上 实验现象: 1当不加回形针时纸鹦鹉不会站在指尖上

2只有把回形针加到纸鹦鹉尾部时,纸鹦鹉站在了我们的指尖上实验结论: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三、实验名称:观察不是一家的蚂蚁相处情况。 实验材料:试管、橡皮塞、玻璃杯、蚂蚁 实验步骤: 1、采集不是同一家的两窝蚂蚁,分别放在两支试管里,盖上橡皮塞。 2、把不同一家的蚂蚁各放一只到玻璃杯里,然后观察。 3、再放几只试试。 实验现象:看到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实验结论:不同一家的蚂蚁会相互撕咬 四、实验名称:小草吸水 实验材料:大试管、试管架、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小草、水、直尺 实验步骤: 1将小草放到装有水的试管中,用直尺量好高度,在水面上滴几滴植物油,防止水分蒸发 2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放到阳台上,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用直尺测量试管内水的高度 实验现象:发现试管里的水每天都在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每天都在喝水 五、实验名称:西红柿含水有多少

三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实验操作指导

三年级科学上册重点实验操作指导 一、实验名称:比较材料的软硬 实验目的: 1、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 2、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 木片、纸片、金属和塑料片各两个 操作步骤: 1、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尺。 2、再分别用卡纸、铁片和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 3、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在表格里。 注意事项: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X”。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二、实验名称:材料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目的: 1、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2、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 只,装半水槽水。实验步骤及方法: 1. 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 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J”表示,浮可用“f”表示), 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 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 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注意事项:实验后桌面要干净。 三、实验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目的: 1.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全册内容)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全册内容) 1)取两份质量相同的食盐。 2)同时倒入两个盛有相同温度、同样多水的烧杯中。 3)将其中一个烧杯加热至水温升高到50℃,另一个烧杯始终保持室温。 4)搅拌两个烧杯中的食盐,观察哪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 实验现象: 被加热和被搅拌的烧杯中食盐溶解的快。 实验结论: 1)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2)搅拌也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度。 姓名 测量物体的质量 小组成员 了解如何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不同重量的物品 实验过程

1)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子上,调整天平的平衡。 2)将待测物品放在天平的盘中,等待天平达到平衡状态。 3)记录天平上两个盘子的重量,再减去空盘子的重量, 即可得到物品的 质量。实验现象 天平上两个盘子的重量会随着物品的重量而发生变化,但总重量始终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 使用天平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姓名:未提供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能否占据空间 实验器材:塑料杯、水槽、泡沫塑料 实验过程: 1.在塑料杯底部粘上一个纸团。 2.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方便观察水位变化。 3.慢慢地将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观察纸团是否湿。

4.在瓶子里装一些水,用气球将瓶口密封,将一根吸管插入水中,然后用嘴对着吸管往瓶子里吹气,观察结果。 实验现象: 1.纸团没有湿。 2.水从吸管里排出来。 实验结论:空气能占据空间。 姓名:未提供 压缩空气 实验名称:空气能否被压缩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是否能被压缩 实验器材:注射器、橡皮 实验过程:

1.用两个相同的注射器,分别抽进同样多的水和空气,然后用橡皮堵住注射器管口,用力向下压注射器的活塞,观察现象。 2.等压不动时松手观察现象。 3.反复做3至4次。 实验现象: 1.用力压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变小,水的体积不变。 2.当松开手时,盛有水的注射器内活塞不动,盛有空气的注射器内活塞又弹回来。 实验结论:空气能被压缩。 姓名:未提供 空气有质量吗 实验名称:空气有重量吗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是否有质量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主要实验设计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主要实验设计 第一单元 实验一: 实验名称:水到哪里去了 实验材料: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2个、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

6. 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第二单元 实验一: 实验名称:感受空气 实验材料:大塑料袋, 实验步骤: 1.选择装空气的合适工具大塑料袋 2.吹起塑料袋,扎紧袋口,感受空气,观察空气。 3.用眼睛和鼻子观察空气。 4.用手挤有塑料袋,发现袋子鼓起瘪下,发现空气能流动,容易被挤压。 5.抛气球,感受空气很轻。 6.松开袋口,发现空气容易泄露。 实验二: 实验名称: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实验材料:水槽一个,矿泉水瓶改装透明水杯一个,矿泉水瓶盖两个(其中一个带孔),双面胶,面巾纸一些,打气筒一个,矿泉水瓶一个,橡皮泥一团,吸管两根,适量水。 实验步骤: 1.在水槽里装入适量的水,放入一些大块漂浮的泡沫,塑料杯底粘住一个纸团。将没孔杯子缓慢竖直的倒扣,完全按进水中,观察水位的变化,观察纸巾湿了吗。 2.将盖子换成有带孔的,用手按住洞口,缓慢竖直的倒扣进水中。松开手指观察孔及纸巾的情况。 3.将打气筒连接瓶盖,往里打入空气,观察水位变化 4.矿泉水瓶装入适量的水,淹没两根吸管,用橡皮泥封住瓶口。往吸管里吹气,不能尝里面的液体,另一根吸管的出水口用水槽接住水。 我的解释: 实验三: 实验名称:压缩空气 实验材料::容量为30ml的注射器两个,橡皮擦,水适量。 实验步骤:1.学习注射器上的刻度。 2.将两个注射器分别吸入15ml的水和空气(达到相同的刻度) 3.用橡皮擦堵住注射器管口,将活塞往下压,记录刻度。(实验 前可以将猜测画下来)。 5.松手,记录下观察的结果。 6.慢慢用力往上拉活塞,然后松手,你又发现了什么? 7.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做好记录。 课堂活动记录 画出注射器的活塞位置

三 年 级 科 学 上 册 实 验 操作步骤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本册教材共5个单元,典型的实验操作有16个,这16个实验均为学生的分组实验。 第一单元《科学在我们身边》 1、实验名称:减少空气阻力 (第3课科学在我们身边) 实验目的: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实验材料: 蜡烛、火柴、瓶子、木块、书本、文具盒、小漏斗。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实验现象: 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实验结论: 流线型的物体能减少空气阻力。 注意事项: 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 3、实验名称:辨认物体 (第4课怎样认识物体) 实验目的: 学会辨认物体的方法。 实验材料: 矿泉水、酱油、白醋、盐水、白糖水、白酒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辨别出酱油。 2、用鼻子闻,可辨别出白酒、白醋。 3、用舌头尝,可辨别出白糖水、矿泉水、盐水。 实验结论: 辨别物体特征时,要遵循一看、二闻、三尝的实验顺序。

1、在用“闻”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不要直接靠近实验物体,要用手扇动,使气体飘过来闻。 2、在用“尝”这种方法时,提醒学生要用筷子或玻璃棒蘸取少量的物品来尝。 4、实验名称:测量水温 (第6课哪杯水热)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温度计。 实验材料: 水温计、烧杯、水 操作步骤: 1、用手拿温度计的上部。 2、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水中,不要接触容器壁和容器底。 3、等温度计内的液柱静止后,读出温度。 4、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顶端相平。 实验结论: 温度计能准确的测量水温。 注意事项: 在测量之前要先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根据估计的温度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一定注意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 5、实验名称:水温的变化 (第7课水温的变化) 实验目的: 了解水温变化的规律 实验材料: 铁架台、烧杯、水温计、计时器。 实验步骤: 1、将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 2、在烧杯内倒上温度大约80摄氏度的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3、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记录下来。每隔两分钟记录一次,持续实验15—20分钟。 实验现象: 热水的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下降。 实验结论: 热水降温的过程是先快后慢,降到一定温度(室内温度)不再下降。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操作指南 实验一、吹纸片 一、实验题目:吹纸片 二、实验要求:吹纸片 三、实验器材:2张纸片 四、操作步骤: 向2张纸片中间吹气。 实验二、吹乒乓球 一、实验题目:吹乒乓球 二、实验要求:吹乒乓球 三、实验器材:漏斗、乒乓球 四、操作步骤: 1、用手轻轻托住乒乓球,从漏斗颈口向下吹气,再慢慢放开手,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 2、在下面放个盆,避免球到处乱跳;吹气要均匀,快速,连续,可以多试几次,了解这种现象与空气流动有关。 实验三、吹小塑料球 一、实验题目:吹小塑料球 二、实验要求:吹小塑料球 三、实验器材:吸管、剪刀、小塑料球(塑料子弹) 四、操作步骤: 吸管10cm,将一头剪开3个叉,折开,顶上一个小塑料球,从下向上吹气。 实验四、记下现在的我 一、实验题目:记下现在的我 二、实验要求:记下现在的我 三、实验器材:纸、笔、卷尺(纸尺)、秒表、体重计 四、操作步骤: 1、借用测量工具进行观察。 2、能描述现在的自己,并简单记录,能合作完成活动。 3、观察我们的身体分为几大部分,引导学生借助工具测量并记录身高、腰围、臂长、体重等,测1分钟心跳,并记录结果。(可记在书中图上) 实验五、仔细观察找特征 一、实验题目:仔细观察找特征 二、实验要求:仔细观察找特征 三、实验器材:镜子、放大镜等 四、操作步骤: 1、使用工具观察、寻找特征。 2、能借助工具观察肉眼不能准确看出的特征;能指出有些特征会改变,有些不会;能描述自己的特征。

3、2人或4人1组,用镜子、放大镜仔细观察自己与其他同学的不同特征。 实验六、留指纹 一、实验题目:留指纹 二、实验要求:留指纹 三、实验器材:印泥 四、操作步骤: 1、手指轻按印泥,再往纸上一按。 2、能观察出不同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能指出指纹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七、观察蚯蚓 一、实验题目:观察蚯蚓 二、实验要求:观察蚯蚓 三、实验器材:蚯蚓、直尺、绳子、放大镜等 四、操作步骤: 1、目测估计蚯蚓长度、重量; 2、与同学合作测量蚯蚓的长度,用放大镜观察蚯蚓的细微结构,描述蚯蚓的动物方式等情况。 实验八、观察凤仙花 一、实验题目:观察凤仙花 二、实验要求:观察凤仙花 三、实验器材:凤仙花、直尺、卷尺、放大镜、笔记本。 四、操作步骤: 借助工具观察植物细微结构,得出这种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组成。 实验九、物体的沉浮(一) 一、实验题目:物体的沉浮。 二、实验要求:判断物体的沉浮。 三、实验器材:盛水玻璃缸一个、硬泡沫塑料一块、气球、易拉罐、手绢。 四、操作步骤: 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用。 2、将泡沫塑料放入水中,观察讨论它受到浮力没有。 3、泡沫受到的浮力,是什么方向的力。 4、用手反复向下按它,体会一下浮力是一个什么方向的力。 5、依次用吹鼓的气球、木块、封口的易拉罐实验一下,它们受到浮力的方法是什么样的。 6、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十、物体的沉浮(二) 一、实验题目:浮和沉。 二、实验要求:使学生区分浮和沉的现象。 三、实验器材:木块、泡沫塑料、竹片、橡皮泥、螺丝钉、石块、玻璃球、水槽、水。 四、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实验操作步骤

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操作步骤 三年级上册 一、实验名称:比较材料的软硬 实验目的: 1、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2、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 木片、纸片、金属和塑料片各两个 操作步骤: 1、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片和塑料尺。 2、再分别用卡纸、铁片和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 3、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在表格里。 注意事项: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三种材料的平面处。 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 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 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二、实验名称:比较材料柔韧性 实验目的:

1.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 2.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同物理特性。 实验材料: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 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3.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实验步骤及方法: 1、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 2、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事项:1、实验的公平性 2、一定要把尺子压住。 三、实验名称:造一张纸 实验目的: 了解纸的制作工艺,理解纸吸水的道理。 实验材料:水、水杯、纸巾、棉布、毛巾 操作步骤: 1、把一小块废纸撕碎,放在杯子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

2019年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名称及操作步骤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操作方法指导 (共计20个)•实验名称:模拟猫足肉垫的作用(1.动物的四肢)实验器材:2个方凳、4块方巾、4根线绳实验目的:研究猫足的肉垫的作用。 实验步骤: 1.用两个方凳的4条腿来模拟猫足,其中一个凳子的腿上扎上4块小毛巾,模拟猫足的肉垫。 2.同时用同样的力量、同样的高度和同样的速度,让“猫”“走”起来,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实验现象及结论: 1.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小,不容易打滑;而没有“肉垫”的方凳,“走”起来声音大,容易打滑; 2.实验说明:猫足的肉垫有消音、防滑的作用,有利于猫捉老鼠。 •实验名称:观察鱼(2.动物的皮肤)实验器材:(1)鱼缸、鲤鱼;(2)气球、洗洁精、水槽、线绳。实验目的:观察鲤鱼身体表面的特征及作用。 实验步骤: 1、观察鲤鱼身体背部和腹部的颜色,思考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 2、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的鳞片、黏液和侧线有什么发现?想一想,这些特点对鱼的游泳有什么作用?

3、用装水的气球模拟鱼的身体,涂上洗洁精,再摸一摸,推想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什么作用?实验现象及结论:鱼的背部和腹部的颜色不一样,背部为暗褐色,腹部为浅色,近乎白色,这种保护色不容易被天敌发现,能起到保护作用;鲤鱼的鳞片硬硬的,能保持鱼的外形,保护内部器官;表面附有黏液,滑滑的,能在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侧线能帮助鱼在水中躲避障碍物,感知水流的变化。 •实验名称:观察鸟翅膀的特点(3.动物的翅膀)实验器材:(1)羽毛、小盘、滴管、烧杯、剪刀;(2)2张方形折纸实验目的:观察鸟的翅膀,认识鸟的翅膀适应环境的特点。实验步骤: (一)1、掂一掂,感受鸟的羽毛的总量。 2、在羽毛上滴上水,观察有什么现象? 3、用剪刀剖开羽毛看结构。实验现象及结论:鸟的羽毛轻;不易沾水;羽毛中间有空隙。这些特点说明鸟的羽毛具有质量轻,防水,有护体、保温、适于飞翔等功能(中间为空隙,以减轻羽毛的质量)。 (二)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 2、在室内无风的条件下,将两架纸飞机从同一高度同时放飞。 3、观察哪架纸飞机飞行时间长。实验现象:“翅膀”越大的纸飞机飞行时间越长,越平稳。实验结论:鸟的翅膀展开的面积越大,飞行时间越长,越平稳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身体”(凤仙花)(5.“植物的身体”)实验器材:一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完整的植物,小铲、水。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