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1

教材说明:

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教学目的: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

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1、导语: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

3、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画法步骤

(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抬头的;向前爬的;向后爬的;低头的。(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课外作业: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螺旋线表现出蜗牛的基本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并能丰富画面。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蜗牛。

2、幼儿用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蜗牛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张很有趣的图片,上面有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动物,你没看!

图片上的小动物是什么

仔细看看蜗牛的身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壳的外形特征。

2、理解“螺旋线”

教师边讲边做动作:蜗牛小时候也很小的,后来它一点一点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越长越大,后来就长成了一只大蜗牛。

教师:你们说蜗牛的身子是怎样长大的呢?

引导幼儿做书空练习。

3、幼儿绘画,教师辅导。

教师:可爱的小蜗牛画好以后,再给小蜗牛布置一个漂亮的家好不好?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小蜗牛的家布置的漂亮一些呢?

启发幼儿可添上些花、草。

绘画要求

用好看的颜色给蜗牛画出螺旋形的背壳,将蜗牛画大。

引导幼儿多画一些蜗牛,并能丰富画面。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了解蜗牛的外形特征,用流畅的线条和简单的图案大胆地装饰。

2、喜欢黑白线描画,能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卡片:划线——蜗牛(每人一张)

2、水彩笔人手一盒。

【活动过程】

一、采用看图猜谜的形式引出主题。

1、谜语: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打一动物)

2、出示蜗牛图片

请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让小朋友划线说说蜗牛长的什么样?

二、引导幼儿回忆在花丛里寻找小蜗牛的情景

1、教师:上次下雨后小朋友找到了许多小蜗牛,想一想你说怎样和小蜗牛玩的,小蜗牛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

2、请幼儿互相交流怎样画小蜗牛。

三、观察线描画:蜗牛

1、引导幼儿观察、欣赏、了解线描画形象的图案,以及装饰特点,

引导幼儿参照装饰的手法,自主的进行装饰画的活动。

2、教师:今天我们要装饰的和以前的有些不同,请先看看图片,在想一下和以前的有什么不同?

3、一起欣赏图片,然后作比较。

(1)引导幼儿发现,颜色不同,以前是用各种颜色的笔来装饰的,现在只有黑和白两种颜色。

(2)教师:我们把这种用黑色笔再用简单的图案和线条的装饰画叫做黑白线描画。

四、装饰蜗牛

1、现在我们要用黑白两种颜色来装饰小蜗牛。

2、依照虚线,从中间开始,正确的画圆线。

五、提出装饰要求

装饰的时候一定要细心,沿虚线正确的划线。可以添画一些漂亮的花草,来丰富画面,增加装饰和美化效果。

六、幼儿操作

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语言指导和帮助,提高幼儿作画的水平。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

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

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精选4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1 教材说明: 本课教材中的蜗牛主要是用螺旋线画出不同动态的蜗牛,并添画环境。 教学目的: 1、掌握蜗牛的基本形象特征,正确地画出不同形态的蜗牛; 2、通过画蜗牛,学生能掌握画圆形动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善于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圆形并用基本形画蜗牛。 教学难点:画出蜗牛的不同动态。 教具准备: 1、老师准备:彩色粉笔、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活动画一幅。 2、学生准备:塑料水彩笔、美术课本、图画纸。 教学方法: 讲述法、演示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1、导语:在夏天的雨季里,同学们都见到过蜗牛爬行的情景,看它那背着自己的“小屋”在草地上自由自在蠕动的姿态,真惹人喜爱。那么大家想不想把它那可爱的样子画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蜗牛。 2、板书课题:蜗牛 3、新授: (1)讲解怎样画蜗牛。演示画法(边演示边讲解)。画法步骤

(用彩色粉笔画): 请同学们练习两遍画法。 (2)讲解怎样画各种姿态的蜗牛。师:蜗牛喜欢在潮湿的地方活动。它们有向前爬行的,有向后爬行的,有抬头的,有低头的等各种不同的姿态。这些神态各异的蜗牛,我们该如何去画呢?(出示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一幅)抬头的;向前爬的;向后爬的;低头的。(教师设问,各种姿态的蜗牛哪里在变动?) (3)教师总结蜗牛动态画法规律。强调:蜗牛不同动态的画法主要是肉体的变化,圆壳不动,因此画蜗牛先画圆壳,再根据蜗牛的不同动态画出肉体及触角。 (4)启发引导学生绘画:师:蜗牛喜欢在什么地方爬行?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让蜗牛自由自在地爬行。(出示范画:蜗牛在潮湿的草地上爬行。)教师:请同学们看示范画,画面上的蜗牛是在干什么?上:天空上有什么?(乌云)是什么颜色?下:草地上有什么?(花草、蘑菇)是什么颜色? 4、课堂练习。 教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只蜗牛,会喜欢什么样的活动呢? 教师:如默默地爬行,与另一只蜗牛亲热地说话等。 教师:请两名同学说出自己要画的场面。 作业要求:在草地上画出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最少五只)。 注意事项: ①抓住蜗牛圆壳和肉体的画法特点。 ②注意圆壳和肉体的比例关系。 ③色彩要活泼鲜艳。 (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课外作业:在生活中观察各种蜗牛的动态并写生蜗牛。 板书设计: 课题(板书) 演示画蜗牛的步骤 蜗牛动态变化分析图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三年级科学教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新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3课《蜗牛》教案

《蜗牛》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拨、佛、番”等15个生字,会写“拨、免”等16个字,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我”对蜗牛由嘲笑变敬佩的原因。 3.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我”对蜗牛由嘲笑变敬佩的原因。 2.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音乐导入 1.音乐欣赏:小蜗牛。说一说,你们听到了什么? (这首歌唱的是小蜗牛。) 2.同学们了解蜗牛吗?谁来说说你知道的蜗牛是怎样的? (它的背上有一个硬硬的壳。它爬的很慢。它喜欢趴在草叶子上。) 3.作者笔下的蜗牛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 (板书:3.蜗牛)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生字词语。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也要做上标记。让我们跟随作者的回忆在书海里遨游吧! 三、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阅读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课文,划生字。 (2)自由选择方法识字。可边读课文边将不认识的字画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先读课后的生字,读准字音,再读课文。如果课文中除了生字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2.现在课文中的生字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蜗、邻、拨、仿、佛、危、险、触、巡、番、胆、痕、弃、挪、免。 (1)去音认读。 (2)注音领读。 4.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5.重点认读:拨、佛、番。 “拨”字左右结构,部首是“扌”,共8画,读作“bō”。 “佛”字左右结构,部首是“亻”,共7画,读作“fú”。 “番”字上下结构,组词“番茄”,读作“fān”。 6.小组内循环读课文,把读错的字找出来,互相纠正。 7.开火车读准字音。进行“蜗牛组词”的活动,小组循环给这些生字组词。 四、情景朗读 导学:让我们一起认识作者笔下这只可爱的蜗牛吧!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蜗牛》教案

《蜗牛(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科学动物单元的第二课,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四种小动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所以本课观察活动的开展,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特征,逐步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所知道的蜗牛;第二部分,观察蜗牛的身体;第三部分,观察蜗牛的运动;第四部分,饲养蜗牛的方法。 学情分析 蜗牛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小动物,它行动缓慢,易于观察研究,因此非常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观察研究活动,在本课的学习中,还将发展学生观察、饲养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研究蜗牛,初步感知蜗牛的身体特点等。经历探究蜗牛的科学观察过程,学会尊重、合作交流。

难点:学习科学观察的方法,并在探究中对获得的新发现进行描述。 评价任务 1.观察并描述蜗牛的身体特征及运动方式。 2.学会饲养蜗牛并能坚持饲养观察蜗牛的生活。 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2~3只蜗牛、1个放大镜、1条树枝、1条线、1块玻璃、1个饲养箱。 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 1.《寻访小动物》一课拓展:今天我们一起去“寻访”了校园里各种小动物,这种动物你们见过吗?(教师出示自己饲养的蜗牛) 2.这是老师在田野里抓来饲养的小动物蜗牛,你想去观察一下吗?你准备怎样去观察?如何记录? 3.想知道老师是怎样饲养蜗牛的吗?先回去寻找并观察蜗牛,用你的观察记录到老师这儿换一个“小锦囊”(蜗牛的饲养方法)。 4.用两周时间观察并饲养蜗牛,尝试记录,写一篇科学日记。 【设计意图: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实践。让学生真正地置于真实的生命世界中观察自然状态下真实的蜗牛,饲养真实蜗牛,真实的观察、如实的记录描述,使教学具有真实感,使学生具有真实体验。为接下科学概念构建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引入 1.谜语导入: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走,别说它的力气小,能够背起屋子走。(打一动物)。(蜗牛)你们曾经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蜗牛? 2.画曾经看到过的蜗牛:我们在课前已经用两周的时间观察和饲养蜗牛了,你能画一只蜗牛吗? 3.观察蜗牛、饲养蜗牛你有哪些发现? 【设计意图:谜语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画蜗牛、汇报发现,暴露学生前概念。】

蜗牛三年级教案(共12篇)

蜗牛三年级教案〔共12篇〕 篇1: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的教案 教学目的: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别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方法:观察与讲解结合 学法: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 【教学准备】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历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老师讲授:蜗牛睡觉休眠了,它会用黏液膜封住壳口,不再活动。问2: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来?学生答复:轻轻摩擦、轻敲、浇水- 解决:将蜗牛放入水中,蜗牛由于呼吸受到阻碍,就会完毕休眠开场活动,并努力爬出水面。 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多媒体展示 4.老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如蜗牛是益虫还是害虫? 5.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结合蜗牛的身体特征和多媒体课件

科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蜗牛》

《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躲进壳内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并学习使用放大镜做更细致的观察。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观察活动。 【教学难点】学生观察过程中对蜗牛的态度及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准备】 1、分组:2-3只蜗牛、放大镜、树枝、绳子、玻璃、饲养槽。 2、与学生相同的但大一号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儿歌吗?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一段儿歌视频,看看儿歌的主人公是谁?(播放视频)同学们知道歌曲的主人公是谁了吗?对,蜗牛。蜗牛可爱吗?(课件展示蜗牛图片)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更全面的了解一下---蜗牛。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自己试着分析蜗牛的身体构造。 学生观察、分析、小组内交流补充。 (2)、教师展示蜗牛身体构造图,全班进一步交流探讨。 (3)、学生试着画蜗牛简图。(师随后示意纠正) (4)、全班交流展示。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 1、组织学生讨论观察蜗牛运动的方法和记录的方法。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解答学生问题和给与指导。 2、学生观察、记录蜗牛的运动。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新的问题(小组讨论)。 3、关注: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是否用到适度刺激的方法观察蜗牛的反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交流和记录情况。 四、饲养蜗牛 1、教师介绍饲养蜗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饲养、观察蜗牛并记录发现和产生的新问题。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象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备课(精彩4篇)

最新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备课(精彩4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象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备课篇一 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用什么方法观察?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 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得像蜗牛的动物和长得像蝗虫的动物? 四、观察蝗虫的大小。 1.怎么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2.测量蝗虫的大小。 ☆测量什么? ☆怎样测量? 3.测量并描述一只蝗虫的大小。 五、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 六、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 ☆知道这鸟有多大吗?老师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同时告诉大家,这只蜂鸟跟蜜蜂差不多大小。 ☆瞧,大小的观察和描述,有时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 2.体验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3.了解蜗牛的身体特点和蜗牛的食物。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头之类的。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的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缘茎触须等。 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观察过蜗牛吗?能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吗?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1.观察蜗牛的准备。区分蜗牛的壳和蜗牛的身体,确定蜗牛的身体为本次观察的重点;确定"了解蜗牛的身体,回答'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的问题"为观察目的; 2.提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要求: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观察头部的眼睛、触角和嘴。 3.进行分组或个人的观察活动。 4.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尝试按一定顺序,有一定条理,有重点地描述蜗牛身体的特点。 三、蜗牛壳的观察。 1.观察蜗牛壳的讨论。观察过蜗牛壳吗?蜗牛的壳是怎样的?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 2.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蜗牛壳螺线的观察的内容。螺线形状的观察描述和螺线名称。螺线旋了几圈?怎么数?螺线的展开方向,左旋和右旋。

3.左旋蜗牛和右旋蜗牛;头发的旋涡;海螺、牵牛花等等自然界的左旋和右旋。 4.从一条螺线的观察内容到蜗牛壳的其他观察内容--提出观察蜗牛壳的新的问题,发现蜗牛壳的更多的观察内容。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1.蜗牛怎样吃食物? 观察吃菜叶的蜗牛,观察吃黄瓜的蜗牛。观察蜗牛的齿舌。描述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2.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 ☆讨论:看看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观察活动:在蜗牛的周围放一些食物,观察蜗牛朝什么方向爬,去吃什么食物。 3.蜗牛能在多远的地方发现食物? 五、交流与小结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说说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小学科学1《菜叶上的蜗牛》(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1《菜叶上的蜗牛》(教学设计)《菜叶上的蜗牛》(教学设计) 一、引言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生活在我们不经意间的地方,而我们常常忽略了它们的 存在。本次教学设计将带领学生们一起探索菜叶上的蜗牛,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目标 1. 学生能够描述蜗牛的外观特征; 2. 学生能够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包括食物来源和运动方式; 3. 学生能够认识蜗牛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段短小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对蜗牛的兴趣。可以展示蜗牛在菜 叶上爬行的场景,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提出问题,如“你们看过蜗牛吗?”、“你们 知道蜗牛是怎样生活的吗?”等。 2. 导学 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蜗牛的外观特征,让学生们观察和描述蜗牛的形状、颜色、贝壳等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和描述蜗牛的触角、眼睛、足部以及贝壳的作用。 3. 探究

将蜗牛放在一个有菜叶的容器中,并观察蜗牛的行为。学生可以观察蜗牛是如 何在菜叶上爬行的,以及它们吃菜叶的方式。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与同学分享。 4. 讨论 引导学生们思考蜗牛在生活中的作用,为什么它们选择生活在菜叶上?蜗牛对 菜叶有何影响?引导学生们明白蜗牛靠吃菜叶为生,同时也将菜叶上的脏污物吃掉。鼓励学生们就蜗牛的作用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 通过总结讨论的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蜗牛的生活习性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蜗牛是一种废物处理生物,它喜欢爬行在菜叶上,帮助清理菜叶上的污垢。 6. 拓展 鼓励学生们进一步探究蜗牛的其他特征和习性,如蜗牛的运动速度、生殖方式等。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进行网络搜索,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蜗牛的特点和习性。 四、深化合作学习 学生们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态系统,探索该生态系统中的 其他废物处理生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作用。小组成员通过合作交流,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写成一篇小组报告。 五、验收 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检查自己的小组报告,确保文章内容准确、全面且符 合题目要求。老师可以提供一个参考标准供学生自评和互评。 六、延伸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Word版,54页)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教 学 设 计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完整版)《小蜗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课文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很适合一年级小学生阅读. 学情分析 故事配以连环画的形式呈现,目的是让学生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所以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分角色朗读及小组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和阅读,在反复地观察、朗读、识记、想象等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会写4个字。 3、认识偏旁:王字旁“王”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说明了要珍惜时间,时间有限制的,生命也一样,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做出无限的事。 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板书:小蜗牛) 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ù zài hái zi wán quán biàn huífāyá 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 hǎo jiǔwō niúwán bɑpáyɑpá 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 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有错及时纠正。 4。学习新部首“

人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教 学 设 计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四周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视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四周的材料 1、视察我们四周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陶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四周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化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供应已有知识阅历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探讨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爱好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探讨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了解课外须要完成的一些科学协助学习内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验过的科学发觉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探讨,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共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沟通。 2、探讨沟通,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探讨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内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内容须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内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内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内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盼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胜利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蜗牛 5

“蜗牛”(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内容分析: 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蜗牛”这节课正是基于这一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吃食和饲养方面的情况,虽然小学生年龄尚小,但他们自从学爬、学走、学讲时起,就已经可以自己学习,通过模仿和自己反馈的机智学会了不少东西。因此,在观察蜗牛时,我们也不能把他们看作一张白纸。活动时应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智力结构,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实践和一系列思维过程去认识事物,主动探究事物。这样,获取的知识必然是生动、具体、深刻、鲜明、丰富的,也是终生难忘的。 《蜗牛》一课是学生真正观察小动物的起始课,学生还是第一次学习观察小动物、描述小动物。因此,开好这个头,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常大。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我重在让学生经历按一定顺序去观察的过程,不要求学生获得知识的完整,只要是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只要没有错误,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就行让学生通过活动建构自己的关于蜗牛的意义。 二、活动目标: 科学概念:在有结构的观察活动中,获得蜗牛的身体结构、外形特征,食物等方面的直接认识。 过程与方法:经历初步的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细节观察的过程,培养在观察中不断生成一些新的问题的能力,进行一些猜测和推测的能力;学会表达交流自己观察的情况,学习如何整理事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蜗牛以及身边的小动物的兴趣,培养对小动物的亲近感。 三、活动准备 每个小组课外捕捉若干蜗牛,每人准备好放大镜,一组一张白纸,一张记录纸;食盐、苹果、面包、菜叶、萝卜、葱头等 四、活动过程和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21年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课《蜗牛(一)》∣教科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二课《蜗牛(一)》∣教科版

《蜗牛(一)》教学设计 课题蜗牛(一)单 元 第二 单元 学科科学年 级 三 年 级 学习目标1.知道蜗牛的特点在于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了解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爬行中留下粘液痕迹。 重点经历对蜗牛外形、运动、反应等方面的活动观察。 难 点 对观察到的信息的整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 动 设计意 图 导入新课 出示谜语:没有脚, 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 走,有谁把它碰一碰, 赶紧躲进房里头。 (打一 动物)谜底蜗牛。蜗牛属于 软体动物,腹足纲;取食植 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 今天让我们一起观 察蜗牛。 猜谜 语,观 察蜗牛 图片。 用谜语 的方式 导入课 题即生 动有趣, 有调动 学生的 注意力。

讲授新课 出示各种各样的蜗牛图 片,让我们观察蜗牛吧! 我们可以观察蜗牛的触 角、外壳、眼、头、口和 腹部等部分。我们要按照 一定的顺序观察,而不是 漫无目的的观察,这里要 借助一个观察工具放大 镜,让我们制定一个观察 计划。 观察对象蜗牛 观察工具放大镜 观察方法用小棒或铅 笔轻轻碰触 蜗牛的身 体,借助工 具放大镜仔 细观察蜗牛 的身体结构 和它的身体 反应,做好 记录。 观察蜗 牛 制定观 察计划 做好观 察记录 引导学 生要按 照一定 的顺序 观察 加强观 察方法 的指导。 养成善 于观察 的好习 惯。

注意事项观察要耐 心,静静地 观察,不要 打扰它的生 活。 蜗牛的壳上的螺线有按照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但是最常见的是按照从里向外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观察蜗牛的触角、眼睛和嘴。 睛,蜗牛的视力很差,它在微弱的光线下面要看得 远些,在强光下面反而看不远了。 蜗牛是用什么器官吃东西,它有牙齿吗》 蜗牛是一种生活在陆了解蜗 牛的生 活环境 总结出 学生没

小学科学《蜗牛(二)》教学设计

《蜗牛(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研究蜗牛的食物、休眠、排泄三方面的问题。关于蜗牛的繁殖,教科书中没有详细介绍,只是要求学生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去发现这个现象。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第二部分,观察蜗牛的吃食;第三部分,观察蜗牛的排泄和呼吸;第四部分,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 学情分析 本课紧接上一课的内容,继续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由于学生在此前饲养了蜗牛,因此对蜗牛的活动时间、吃食方式、食物种类和排泄等方面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梳理零碎的经验片断,串联起整体的对蜗牛的认识,将有利于学生建立动物生活习性的整体印象,促进学生对生命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与休眠、呼吸、吃食与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评价任务 1.观察并描述蜗牛的休眠、吃食与排泄。 2.能对蜗牛提出更多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2~3个挨饿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师准备:与学生相同。

教学过程 一、旧知引新知 问题1:上节课我们观察了什么小动物? 问题2:我们知道了蜗牛的哪些事? 学生集体回答。 二、新课教学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问题1:饲养蜗牛的同学还发现了蜗牛的哪些行动特点? 学生回答:吃黄瓜,傍晚活动很活跃,有时候睡觉了…… 教师讲授:蜗牛睡觉休眠了,它会用黏液膜封住壳口,不再活动。 问题2:蜗牛睡觉了怎么让它醒过来? 学生回答:轻轻摩擦、轻敲、浇水…… 教师讲授:将蜗牛放入水中,蜗牛由于呼吸受到阻碍,就会结束休眠开始活动,并努力爬出水面。(课本P29图中其中一只蜗牛正爬到杯壁)【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问题1:蜗牛吃什么? 实验:观察蜗牛吃食物(准备食物青菜、面包、苹果、雪梨、花生等以等距离放在蜗牛面前) 问题2:蜗牛最喜欢吃什么食物? 问题3:蜗牛有牙齿吗?怎么吃食物? 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并发言陈述自己发现的问题与现象,期间师生互动。 教师归纳小结:蜗牛较喜欢吃菜类植物,蜗牛靠口吃食物,它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虽然它嘴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却有25600颗牙齿。(课件图片展示)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2.观察呼吸方法: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蜗牛壳,当蜗牛的身体扭动时,就能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观察蜗牛》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学会合作探究;观察蜗牛的运动,发现蜗牛运动中蕴藏着的奥秘,与同学分享。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合作探究,感受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发现知识的乐趣。 3、科学知识目标:通过观察,知道蜗牛是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的,它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它爬行留下的黏液有什么用处等。 课前准备: 1、学生5或6人为一个小组(桌子抽屉里事先放好放大镜、一块玻璃片、一块木板、小刀、钢丝、滑板、树皮) 2、学生自带铅笔、直尺等各种文具。 3、用纸盒装若干蜗牛,塑料杯若干只,用报纸盖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大家快看屏幕,这些是什么?”老师边展示几组漂亮的蜗牛图片边问。 生:“蜗牛!”“蜗牛!”学生已陶醉在精美的画面中,脱口说道。

师:“仔细想想,你在哪里见到过或捉到过蜗牛?” 生:“夏天,下过雨后的墙上,墙角边。”“路旁的草丛里。”“草地里。”“树下。”“砖缝里。”……学生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不断地相互补充着。 师:“这说明蜗牛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生:“阴暗,潮湿的环境里。”学生顺理成章地归纳出了结论。 师:“那我也想请大家说说就目前你对蜗牛的认识有哪些?” 生:“有壳!”“没有骨头,身体软绵绵的,能缩进壳里去,也能从壳里伸出来!”“身上有粘液!”“头上有四条伸出的角,我想大概是它的触角,两条长,两条短!”“没有脚,但它却能爬行!”……看来学生已对蜗牛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师:“真不错,今天啊,老师已经把蜗牛请进了我们的课堂,等一下我们再一起来观察蜗牛,但为了使我们能更大、更清晰地看清蜗牛,我们还得使用一件工具,这是什么?”“放大镜!”“以前用过吗?”“用过的!”学生非常自信的回答着。“请大家用放大镜先观察一下放在桌子的纸片上写了什么字?”老师用2号字在每张纸片上印上了“观察蜗牛的运动”四个字,大约过了10秒钟左右,“观察蜗牛的运动!”“观察蜗牛的运动!”回答声此起彼伏。看来学生对放大镜地使用已经不成问题了。 二、观察蜗牛的爬行 “现在,每组可以把蜗牛从烧杯内轻轻地取出来然后轻轻地放在玻璃板上用放大镜从上到下仔细地观察,它可是一条小生命呦,要小

三年级上册(何彩迎)《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

三年级《蜗牛》集体备课记录表

描述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引发情趣。 2.认识生字。 3.熟读课文。 4.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听:院子里,邻居家的小姑娘青青,坐在一个小板凳上,摆动着地上的一只小蜗牛,口中还念着“蜗牛、蜗牛,先出犄角后出头……” 问:你们见过蜗牛吗?会唱这首童谣吗? 板书课题:蜗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蜗牛》。 学生齐读课题。 问:你喜欢蜗牛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导入:打开书,看看作者对蜗牛的看法是怎样的? 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会。 3.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抽读字、词卡片。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整体感知: 指名回答:作者对蜗牛有什么看法? 四、质疑: 你有什么问题?(作者为什么会转变看法?) 五、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并检查。 3.师生研究难记字: 痕:里面不是良,不要加点。 稍:与“梢”区分。 袋:右上面不要加点。与“代”区分。 畏:下面左边不要加撇。 免:与“兔”区分。 熟:与“热”区分。 悉:注意读音是一声。在词里读轻声。 4.师生研究难写字熟: (1)分析间架结构,找出最难写的部分。 (2)重点观察位置。看看怎样写紧凑。 (3)练习书写,展示、互评。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3.查找关于蜗牛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检查字词,理解课文,学习三、四自然段,理解词语,体会蜗牛的“胆小”,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步骤: 一、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抽读卡片,巩固读音与字形掌握,强调易错处。 2.听写字词。 3.学生互查,改错。

《小蜗牛》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蜗牛》教学设计优秀4篇 《小蜗牛》教学设计篇一 一、设计意图:大自然千奇百态的变化源于四季交替的神奇魔力,让幼儿从小认知四季的不同景色特征,了解各异的气候特点,可以激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索欲,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目标: 1、初步认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能对季节的景色特征,气候特征有初步的认知。 3、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重难点: 1、重点:初步认知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2、难点:能对季节景色特征和气候特征有初步的认知。 四、活动准备:PPT、音频 五、活动过程: 1、美丽的草原上,有一群小蜗牛,他们快乐地生活着。 小蜗牛慢慢地长大了,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们决定去旅行。《快乐的小蜗牛》 春天,它们来到了一座美丽的花园,花园里鲜花盛开,勤劳的小蜜蜂正忙着采花蜜,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花和蝴蝶》小蜜蜂和蝴蝶送给每只蜗牛一串美丽花环,祝愿他们旅途愉快!小蜗牛们可开心了,带着花环又出发了。 2、它们爬呀,爬呀,终于,在夏天的时候,来到了一个池塘边,他们看到小青蛙们在荷叶上快乐地歌唱,原来他们正在开演唱会。《小跳蛙》欣赏完小青蛙们的演唱会,小蜗牛继续去旅行。 3、秋天到了,小蜗牛来到小猪的农场,今年农场大丰收了,小猪们正忙着收庄稼呢。小蜗牛也来帮忙,小猪们谢谢蜗牛们的帮助,送给他们一些粮食带在路上吃。 小蜗牛告别了小猪,背着粮食往前走。《快乐小猪》

4、冬天来了,吹起了北风,下起了大雪。小蜗牛来到一座森林里,小老虎和小狮子们肚子饿的咕咕叫,正在寻找食物。《狮王进行曲》。 小蜗牛把自己的食物送给了他们,小老虎和小狮子们高兴极了,都谢谢小蜗牛。 小蜗牛钻进小房子里,关紧房门,呼呼地睡觉了。 5、第二年春天,小蜗牛醒来了,从小房子里钻出来,呀!小动物们都来了,他们说:“小蜗牛我们一起去旅行吧!” 小动物们一起快乐地踏上了旅途!《欢乐颂》 《小蜗牛旅行记》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以小班幼儿的实际认知为基点,灵活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积极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情绪,通过生动的图片,欢快的音乐和较为形象的乐曲,来帮助幼儿认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征,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小蜗牛》教学设计篇二 一、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儿童歌曲《快乐的小蜗牛》为切入点,设想将艺术领域的绘画和歌唱等自然地进行融合,探索不同于单纯美术课和音乐课的新型艺术课教学方法,获得艺术课的教学实践经验。所以,本课学习目标确定为: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蜗牛的形象特点,并能创造性地描绘蜗牛;跟唱歌曲《快乐的小蜗牛》,体会欢快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艺术游戏过程中的成功感和愉悦感。针对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和策略: 1、猜谜语游戏导入课题。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喜爱猜谜语,喜欢动物。所以我将学生较熟悉的兔子和小鸟的形象编成谜语让学生猜,再引出蜗牛的谜语,便自然过渡到课题学习了。 2、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与想象。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出现歌曲《快乐小蜗牛》精彩的动画和音乐,让学生边欣赏片中拟人化的蜗牛形象,边引导学生进入蜗牛形象的想象之中,并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