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制度

一、感染监测范围

血液透析是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一种血液净化方式,依赖血透存活的患者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比以往有明显提高,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低下、严重营养不良等症状,部分患者还需依靠重复输血维持生命,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机会。感染的致病菌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常见的致病菌。目前病毒性肝炎仍然是世界各国血液净化中心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乙、丙、丁型肝炎主要是通过体液传播,含有血液成分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均可成为肝炎的传播媒介。

二、肝炎病毒的监测与控制

1.人体肝炎病毒的检测

(1)所有进行血透前的患者都应进行全套肝炎病毒的监测,并将此作为本底调查,包括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工作人员也应定期进行检查(一般每年一次);

(2)透析前预防注射乙肝疫苗;

(3)患者初次透析前三个月应每月进行一次肝炎病毒检测,以后每季度检测一次,连续一年后,改为每半年一次;

(4)有感染症象时随时进行检测,以便及早发现肝炎病毒的感染。

2.医疗用品感染病毒的检测

(1)为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透析管道应专人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需重复用的要严格进行有效的消毒,消毒液必须能杀死病毒肝炎等病原体;

(2)定期对这些物品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特别是肝炎病毒的检测。三、细菌和内毒素的监测与控制

1.应重点进行透析用水、透析液、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内瘘针、血路管、双腔管等的细菌和内毒素监测,一般每月一次,要求透析液进水口细菌总数<200cfu/ml,离开透析器的透析液细菌总数<2000cfu/ml,不能检出致病微生物,内毒素检测应阴性。

2.发现感染症象时应随时检测,及早发现感染的可能来源。

3.拿取分流器,插入瘘管针头,更换或拆卸设备,以及抽血等,均应戴手套,为了避免被血液污染,工作人员必要时应穿隔离衣、戴眼罩。

4.预防外瘘管被污染,透析结束后在外瘘管内注入适量肝素,以保持通畅,如发现局部血栓或感染,应尽早拔除瘘管。

5.预热透析液的水箱易污染革兰氏阴性杆菌,可加入适量的消毒剂。

6.使用后的可火化的物品均应焚烧,其余物品也应用高效消毒液浸泡处理。

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医院及血液透析专科有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流程,科室检查、落实制度、流程有记录,对存在问题与缺陷有改进措施。 2、血液净化中心(室)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及工作人员、患者、污物三通道必须分开。 3、透析液的配制符合要求,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透析液、反渗水、血液透析滤过置换液的细菌及内毒素检测达标,有完整的监测记录。 4、新入科病人(包括外院血透转入患者)、输血前、首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应进行HCV、HBV、梅毒、艾滋病等经血传播疾病的实验室检查,第3个月复查,以后每6个月检查一次。 5、经血传播疾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透析机必须固定使用,不得与正常患者交叉使用,同时不同经血传播疾病之间的透析机也不得交叉使用,治疗后机器应彻底消毒。 6、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做到标准预防。

7、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需的保障与有效的监控措施。 8、杜绝经由血液透析机内部的污染传播:有严格的透析机消毒制度,如:班次之间、不同患者之间的消毒,一天治疗结束后的终末消毒,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患者出现与透析相关的热源反应,透析器出现破膜产生漏血污染透析液管路,动脉压或静脉压过高时出现血液从感应器接口反冲入机器而污染透析机内部等情况时,需要通知工程师打开机器进行彻底清洁方可确保透析机终末消毒的成功。 9、杜绝经由血液透析机外部污染的传播:与前同,每班治疗结束后都要对透析机行表面清洁、消毒与维护;当有血液喷溅时对血污染的及时、特殊、有效处理;须做好班次之间、不同患者之间的消毒,一天治疗结束后的终末消毒,定期对机器进行维护保养。 10、有医院感染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并能定期演练。 11、严格落实透析器复用管理规范,严格执行透析器复用的制度和流程,科室有监督检查,对复用过程发现的问题有改进措施。 12、医疗废弃物管理符合有关规定。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管理制度 一、感染监测范围 血液透析是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一种血液净化方式,依赖血透存活的患者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比以往有明显提高,但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大多伴有严重贫血、低蛋白血症、免疫功能低下、严重营养不良等症状,部分患者还需依靠重复输血维持生命,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感染机会。感染的致病菌通常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常见的致病菌。目前病毒性肝炎仍然是世界各国血液净化中心最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乙、丙、丁型肝炎主要是通过体液传播,含有血液成分的分泌物或排泄物均可成为肝炎的传播媒介。 二、肝炎病毒的监测与控制 1.人体肝炎病毒的检测 (1)所有进行血透前的患者都应进行全套肝炎病毒的监测,并将此作为本底调查,包括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等,工作人员也应定期进行检查(一般每年一次); (2)透析前预防注射乙肝疫苗; (3)患者初次透析前三个月应每月进行一次肝炎病毒检测,以后每季度检测一次,连续一年后,改为每半年一次;

(4)有感染症象时随时进行检测,以便及早发现肝炎病毒的感染。 2.医疗用品感染病毒的检测 (1)为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透析管道应专人专用,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需重复用的要严格进行有效的消毒,消毒液必须能杀死病毒肝炎等病原体; (2)定期对这些物品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特别是肝炎病毒的检测。三、细菌和内毒素的监测与控制 1.应重点进行透析用水、透析液、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内瘘针、血路管、双腔管等的细菌和内毒素监测,一般每月一次,要求透析液进水口细菌总数<200cfu/ml,离开透析器的透析液细菌总数<2000cfu/ml,不能检出致病微生物,内毒素检测应阴性。 2.发现感染症象时应随时检测,及早发现感染的可能来源。 3.拿取分流器,插入瘘管针头,更换或拆卸设备,以及抽血等,均应戴手套,为了避免被血液污染,工作人员必要时应穿隔离衣、戴眼罩。 4.预防外瘘管被污染,透析结束后在外瘘管内注入适量肝素,以保持通畅,如发现局部血栓或感染,应尽早拔除瘘管。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合集五篇)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合集五篇) 第一篇: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 一、感染控制监测 (一)透析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监测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二)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控:细菌培养应每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透析机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三)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 个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内毒素<2 EU/ml;采样部位同上。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四)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 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1次。 (五)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1、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 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 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2、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6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3、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4、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5、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1~3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三)建议对乙肝阴性患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二、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一)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 (二)对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三)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 1、紧急处理办法: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3、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 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四、传染病报告 血液透析室(中心)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传染病应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相关部门。 五、结合我科室实际应注意血液净化患者感染控制重点环节 1、每3个月复查乙肝两对半定量,丙肝定量检查 2、授权委托书签署意见并签字 3、血液透析可感染疾病的知情同意书 4、血液净化患者治疗须知 5、血液透析患者预交费知情同意书 6、注射乙肝疫苗知情同意书及签署拒绝同意书 7、血液净化谈话记录 8、血液净化进入透析状态的患者需根据患者情况严格分区管理 第二篇: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制度 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制度 1、血液净化中心划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篇: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2、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具备相应的工作区,包括普通血液透析治疗区、隔离血液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和医务人员办公区等基本功能区域。 3、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4、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 5、设有隔离透析治疗区,配备专门治疗用品和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对需要隔离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制度、标准预防措施。 7、建立严格的接诊制度,对所有初次透析的患者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的相关检查,每半年复查1次。、监测结果阳性的患者应当分别在各自隔离透析治疗间进行专机血液透析,治疗间不同病种的血液透析机不能混用。 9、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所使用物品应达到以下要求,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10、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采用一次性耗材。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有医院统一采购。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11、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当对透析单元内透析机等设备设施表面、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对透析机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对透析单元

医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医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第一篇:医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XS医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1.血液净化室应当环境整洁而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间、治疗室,相对清洁区包括水处理室、工作人员和病人更衣区、接诊区、办公区等;污染区包括医疗废物存放处等。 2.清洁区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卫生学监测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3.消毒、灭菌物品应标明消毒、灭菌有效期限,过期物品重新消毒。 4.按照厂家要求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消毒和冲洗方法及频率参考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每次消毒、冲洗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保证透析机供水安全。血液净化室应当为水处理设备建立消毒和冲洗记录。 5.透析机应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处理,具体消毒方法参见透析机的相关说明书。 6.药物包括肝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应当现配现用。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章程制度。 7.血液净化室使用的浓缩液必须获得卫生行政部门的临床使用许可证。应当定期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医务人员要注意自我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9.病人在进入血液净化室前需要完善相关指标包括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的检查,并定期复查,对明确有传染性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应当隔离透析或到专科医院透析治疗,HIV病人应转专科医院透析。 10.透析废水应排入医院污水系统。废弃的一次性物品应进行无害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制度 1、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 行)》、《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 2、清洁区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养细菌应v 500cfu/m3。 3、为防止交叉感染,每次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 (如透析机外部、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擦洗消毒;对机器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工作人员严格遵循手卫生要求,工作人员手卫生监测细菌数< 10cfu/cm 2 ;监测物品表面细菌数v 10cfu/cm 4、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5、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 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6、新入血液透析患者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 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sAg HBsAb及HBcAb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 HBV-D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 HCV-RNA^肝功能指标的检测。每6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 HIV感染指标。 7、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 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 8、重复使用的消毒物品应标明消毒有效期限,超出期限的应当根据物 品特性重新消毒或作为废品处理。

9、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物品(包括穿刺针、透析管路、透析器等)的规章制度。 10、透析废水应排入医疗污水系统。 11、废弃的一次性物品具体处理方法参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 行分类和处理。 二、透析用水安全管理制度 一、反渗水水质监控制度 (一)每日监测纯水的 PH值维持在5-7的正常范围,电导度10us/cm, 每周检测游离氯 <0.1mg/l ,再生后软水硬度 <17ppm。 (二)每月进行细菌培养,要求细菌数 <200cfu/ml (于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采样)。 (三)每季度测定反渗水内毒素至少 1 次,要求内毒素 <2EU/ml 。 (四)每年测定反渗水化学污染物,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业标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 YY0572-2005 )的要求。 二、透析液质量监控制度 (一)透析液有国家药物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和合格证。 (二)每月进行透析液细菌培养,结果 <200cfu/ml (厂家报)。 (三)每季度检测透析液内毒素,结果 <2EU/ml (厂家报)。 (四)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每台透析机至少每年检测 1 次。 三、感染控制监测内容 1、对于首次透析的新入患者、由于它中心转入的患者、怀疑可能感染乙肝

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 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负责制定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 2. 环境布局合理,功能流程符合需要,各区标识清楚:普通病人透析区、隔离病人透析区、水处理间、配液室、治疗室、侯诊室等基本功能区域符合需要,严格区域管理。 3. 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制度、无菌操作技术规程,遵循标准防护原则。入室前需洗手、更衣、戴帽子、换鞋、操作时需戴口罩、手套、防护眼罩。 4. 水处理间、配夜间、治疗室按环境卫生学标准进行管理,室内物品放置有序、保持清洁,每日空气消毒1-2次。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消毒与水质检测。A、B液应现用现配,配液桶、配液池等日清洁、周消毒。消毒后的管路及容器监测消毒液残留浓度达标后可使用。 5. 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应在专区、转机透析,各区域人员、物品固定,不得互用,医务人员不得跨区域行诊疗护理活动。 6. 血液透析治疗结束后的消毒 (1)每班次透析结束后,透析治疗室/区应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透析结束后应进行有效的空气净化/消毒。 (2)每班次透析结束后,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3)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参照《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WS/T 512-2016)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如透析

机外部、透析床/椅、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清洁消毒。对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的区域(地面、墙面),按要求使用消毒液擦拭。 a. 血液透析室(中心)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根据环境、物体表面及其污染程度选择有效的清洁剂或消毒剂。 b. 采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对透析机外部等物品表面擦拭消毒;如果有血液污染,应立即用2000mg/L浓度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使用布巾擦拭或者使用可吸附的材料清除血迹后,再用500mg/L 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并做好消毒工作的记录。 c. 每次透析结束后,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必须使用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消毒液或具有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或备案的消毒液商品。采用中心供液自动透析系统、无透析液内部管路的透析机,可自动冲洗后开始下次透析,无需进行机器内部管路消毒;但每日透析结束后应进行透析系统的整体消毒,并做好消毒工作的记录。 d. 透析过程中如发生透析器破膜或传感器渗漏,应在透析结束时立即进行透析机消毒,传感器渗漏至根部时应更换透析机内部传感器,经处理后的透析机方可再次使用。 (4)按照水处理系统的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护士站桌面、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5)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不同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应明确标识,并分别清洗、消毒,分开干燥存放。 7. 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

医院血液透析室传染病管理制度

医院血液透析室传染病管理制度(一)透析患者传染病相关项目监测 1.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应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 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 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每6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 感染指标。 2.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 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3.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转阳,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4.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1~3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5.建议对乙肝阴性患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二)传染病病人的管理 1.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感染病区的机器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疗,应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 2.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 3.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 4.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要求

患者遵守血液净化室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并签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透析器复用患者应同时签署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5.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对乙肝和丙肝患者作明确标识。 6.经血传播的疾病如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流行性出血热等,血液透析器均使用一次性,不得复用。急诊病人按传染病病人对待,使用一次性透析器。 7.HIV 阳性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8.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传染病应按照传染病报告年度报告,同时报告感染预防控制科。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血透室建筑布局应当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区域分开的基本要求。 2.工作人员进入血透室,应穿工作服及专用鞋。病人需更换专用鞋进入透析室,限制无关人员的进入,预防交叉感染;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和标准预防原则。 3.血透室医务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应具备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知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相关制度和规范。 4.病房应每天湿式清扫,物体表面每天擦拭,遇污染时及时消毒处理,定时空气消毒,自然通风,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并有记录。 5.清洁区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Ⅲ类环境的要求,每次透析结束更换床单、被套、枕套,对透析机内部、外部进行消毒,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如病床、小桌板等)及地面应进行清洁消毒。清洁工具分区使用,分类放置。 6.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传染病监测,患有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不得从事血液净化室的工作;且不得在血液净化室进餐、吸烟等。 7.病人血液透析前须进行经血液传播病原体的筛查。首次透析的患者或由其它室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维持性透析患者每6个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8.使用的透析器、透析管路等其他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可复用的血液透析器应符合卫生部《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要求。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传染病患者不得复用透析器。 9.应配备完善的手卫生设施: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干手纸、手消毒液等;严格遵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戴口罩、帽子及一次性无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10.特殊感染疾病患者,应分区、分机隔离透析,配备专用透析操作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专区处理血液透析器,使用的设备和物品等应有明显的标识,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11.血液透析中出现发热或感染病人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血培养,暂

血液透析中心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13.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 (一)建筑布局 1、应设置在相对独立、安静与清洁的区域,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手术间,辅助区包括洗手间、办公室、候诊区、污物间。 2、手术间内部设施、温控、湿控要求应当符合环境卫生学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3、地面、墙面、天花板等应光滑、无孔隙、防潮、耐清洁消毒。 (二)人员管理 1、科室应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监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手术医师、监控技师、监控护士组成,督促落实各项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2、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所有人员入室前应做手卫生。(三)手术管理 1、患有皮肤化脓性感染及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不得参与手术。 2、手术前应按照手术人员要求进行外科手消毒、戴医用外科口罩和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外科手套。

3、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手术部位消毒时由从内向外的方式涂擦至少2遍,待其自然干燥以后,再铺设从头到脚的大无菌巾。 4、应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注意保温等。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无菌器官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6、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非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如手术器械等由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回收、清洗、灭菌。 7、医务人员应遵守标准预防原则,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 8、手术床上用品一人一用一更换。 (四)消毒隔离 1、保持手术间空气清洁,层流洁净手术间术前30分钟开机,术后达到自净时间;普通介入室无人情况下紫外线照射消毒,有人情况下按要求开启空气消毒机。 2、窗台、墙面、地面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湿式擦拭,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血液净化室结构 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清洁区包括: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包括:透析准备室(治疗室);污染区包括: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 二、人员管理 (一)医护人员的管理 1.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范。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入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操作时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戴防护面罩。 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个人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暴露。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标志物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4.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血液净化操作技术、设备维护、消

毒等方面的知识,定期接受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二)患者的管理 1.患者更换清洁拖鞋后方能进入透析室,非患者必须用品不得带入透析室内。 2.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sAg、HBsAb及HBcAb均阴性的患者建议给予乙肝疫苗的接种。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复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标志,每年复查梅毒和HIV感染指标。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3.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患者,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血培养和透析液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三、工作环境管理 1.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500cfu/m3。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清洁库房应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Ⅲ类环境的要求。专用手术室管理同常规手术室。治疗区域内设置必要的手卫生设备和干手设施。浓缩液配制室应位于透析室清洁区内相对独立区域,周围无

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透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的管理 1、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区应当换工作鞋,医生和护士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操作 时,应当戴口罩、帽子,穿工作衣,戴一次性的消毒手套:对不同的病人进行操作时应该更换手套. 2、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时必须衣帽穿戴整齐,离开污染区时,应换鞋并消毒双手。 3、每班透析结束后应进行机器的内外消毒,并记录,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体表面及地 面进行消毒擦洗。开窗通风半小时,地面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拖地,病人床单位每人次一更换。每天治疗结束应紫外线消毒空气1小时,并做好记录。 4、病床每周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一次,每个区域的拖把及抹布 要有标识,分开使用。 5、透析器及血路管均一次性使用,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 冲。 6、每个病人使用后的血路管等医疗垃圾,应用医疗垃圾袋单独包扎后放入医疗垃圾桶 并加盖,专人送到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理地点处理,并有登记。 7、工作人员应每年参加医院组织的体格检查,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工作人员应接种乙 肝疫苗。 二、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 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的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在透析操作中优生以以下几点: 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 元时,应脱下手套。 3、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操作时应戴口罩和手 套:深静脉插管、静脉穿刺、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伤口、处理或清洗透析机时. 4、在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挥 手并更换手套. 5、以下情况应强调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擦手:脱去个人保护装备后;开始操作前结束 操作后;从同一患者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及伤口前后;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后;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后。 三、环境的管理 1、血透室必须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有病人和工作人员各自通道,不交叉,各区域布置合理。 3、透析室、治疗室、水处理间配备有紫外线,每天透析结束空气消毒1小时。 4、保持整个环境的整洁,要求各个房间每天拖地两次,每天擦拭桌面及物品表面一次, 有明显污染时要立即打扫.注意拖把及抹面分别要分开使用。 5、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要分开存放,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并及时加盖. 6、每月底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排除各个卫生死角。做好防四害工作. 四、治疗物品转运 1、护士按治疗需要在治疗室(透析准备间)准备治疗物品,并将所需物品放入治疗车, 带入治疗单元的物品应为治疗必须且符合清洁或清毒要求. 2、治疗车不能在传染病区和非传染病区交叉使用。 3、不能将传染病区患者的物品带入非传染区.

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整版

编号:TQC/K456 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 理制度完整版 In the collective management,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form a collective force and establish a system that conforms to the market rules,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fully embodies the modern moral concepts and behavior norms. 【适用指导方向/规范行为/增强沟通/促进发展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完 整版 下载说明:本规章制度资料适合用于集体管理中,为使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形成一种集体合力而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律,符合现代管理原理,并能充分体现现代化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血液净化室在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基础上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设置在清洁、安静的区域。 二布局合理,清洁区和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设普通病人血液净化间、隔离病人血液净化间。 三管理要求: 1 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透析器、管路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