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基本设施

二、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

三、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准备

四、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

五、透析结束后的消毒

六、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

七、感染控制监测

八、院内感染和传染病上报

九、血液透析室(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手

卫生规范

血液透析室( ( 中心) )感染控制的基本设施

(一)基本设施

1.血液透析室(中心)的结构和布局血液透析室(中心)应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晰、功能流程合理,满足工作需要;区域划分应符合医源性感染控制要求。清洁区域: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

潜在感染风险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

污染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进入潜在感染风险区域和/或者污染区域的被污染物品,未经消毒不得返回清洁区域。

2.血液透析治疗室应合理设置供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每一个分隔透析治疗区域均应配置洗手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者设备等。手卫生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工作和感染控制的需要

3.透析治疗室每一个血液透析床/椅间距不小于 1m。每 1 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等。

4.应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手套、口罩、工作服、防护面罩等。

5.透析治疗室应具备通风设施和/或者空气消毒装置,光线充足、通风良好,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的Ⅲ类环境。(二)传染病隔离治疗室/区

1.具有传染性的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疾病患者,应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也可进行居家透析治疗。

(1)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患者,应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

1)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HBsAg (+)或者 HBV-DNA (+)。

2)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HCV-RNA (+)。建议有条件的单位检测 HCV 抗原,有助于减少 HCV 感染窗口期的漏诊, HCV 抗原(+)应隔离。注意事项:对于急、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期间 HCV-RNA 转阴的患者:

Ⅰ. HCV-RNA (+)定义为采用高灵敏度检测方法 HCV-RNA≥15IU/ml。Ⅱ.自患者 HCV-RNA 检测结果首次报告转阴之日起 6 个月内,患者继续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透析,但相对固定透析机位,并在该患者每一个透析日将其安排在该机位第一个进行透析。透析前严格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对透析机进行消毒,对透析床单元严格按照医源性感染管理要求进行清洁、消毒,更换相应的物品,并做好记录。期间应当每月 1 次监测 HCV-RNA。Ⅲ .对于监测 HCV-RNA 持续阴性达到 6 个月以上的患者,可安置于普通透析室/区进行透析,相对固定透析机位,安排末班透析。透析结束后应当严格按照要求进行透析机和透析床单元的清洁和消毒。由隔离透析治疗室 /区转入普通透析治疗室 / 区的患者应当在 1、3、6 个月各检测 1 次 HCV-RNA。

Ⅳ.新导入或者新转入 HCV 抗体(+)且 HCV-RNA (-)的患者:如存在切当临床资料证实 HCV-RNA(-) 持续 6 个月以上,则无需隔离透析,但需要在普通透析治疗室/区持续末班透析 6 个月,每月 1 次监测 HCV-RNA;对不能确认 HCV-RNA (-)持续 6 个月以上的患者,可按照上述Ⅱ方案安排血液透析。

(2)乙型肝炎病毒重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应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专机血液透析。如条件实在有限,可在乙肝透析治疗区透析,但相对固定透析机位,并安排末班透析。

(3 )梅毒螺旋体: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rapid plasma reagin test,RPR)高滴度(+)、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olulizedred unheated serum test,RUST) 高滴度 (+)、梅毒螺旋体 IgM 抗体 (+) 或者暗视野显微镜下见到可活动的梅毒螺旋体。

(4)艾滋病病毒(HIV):HIV 抗体(+)、HIV-RNA (+)。

2.传染病隔离透析治疗室/区应配备专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且不能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和普通透析治疗室/区交叉使用;隔离治疗室/ 区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明确标识。

3.同时设置普通透析治疗室/区、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隔离透析治疗室/区的血液透析室(中心),并且未设置隔离透析室/ 区独立物品通道,物品的流动应分别从:清洁区→普通透析治疗室/ 区→丙型病毒性肝炎隔离透析治疗室/区→乙型病毒性肝炎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被污染且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逆向流动。

4.传染病隔离透析治疗室/区的护理人员相对固定,同一班次的护理人员不能交叉管理传染病隔离透析治疗室 /区和普通透析治疗室 /区的透析患者;传染病隔离透析治疗室/区的护理人员应加强防护,佩戴防护面罩和穿隔离服等。

5.建议 HIV 阳性或者确诊传染性梅毒的血液透析患者到指定传染病专科医疗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接受透析治疗,或者进行居家透析治疗。

6.合并活动性肺结核的血液透析患者应在呼吸道隔离病房或者到指定医疗机构接受透析治疗。

7.呼吸道传染病疫期内,透析前应检测患者体温,可疑和确诊患者应在呼吸道隔离病房接受透析治疗。

8.合并呼吸道感染/传染病的患者进入透析室,应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血液透析室( ( 中心) ) 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

血液透析室(中心)应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原卫生部令第 48 号)、《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80 号)、《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原卫生部令第 37 号)、《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检测结果转阴患者血液透析管理方案》 (国卫办医函[2022]1000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建立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流程和预案,并组织血液透析室(中心) 医护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每年至少 1 次培训与考核。相关的规章制度至少包括:

1.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防控的组织机构和全员培训制度。

2.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制度。

3.医源性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4.医源性感染监测和报告制度。

5.传染病患者隔离制度。

6.传染病新发、播散报告制度。

7.设备设施及一次性使用医疗物品的管理制度。

8.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9.库房管理制度。

10.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1.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准备

1.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的血源性或者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感染

的风险,要求患者遵守血液透析室(中心)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并签署透析治疗知情允许书。

2.首次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由其他血液透析室(中心)转入或者近期接受血液制品治疗的患者必须在透析治疗前进行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标志物(包括抗原和/或者抗体) 的检测,推荐同时检测 HBV-DNA 和 HCV-RNA。存在乙型肝

炎病毒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 HBV-D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HCV 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 HCV-R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

乙型肝炎病毒抗原阴性但存在不能解释的转氨酶异常升高患者,应

进一步行 HBV-DNA 和 HCV-RNA 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

结果。 3.首次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由其他血液透析室(中心)

转入、既往或者现患肺结核的患者,应进行胸部 X 线和/或者肺部CT 以及结核感染标志物检查。

4.呼吸道传染病疫期内,透析前应检测患者体温,发热患者应进行相

关呼吸道传染病检查。

5.建立患者病历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上对合并传染性疾

病的患者作明确标识。

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

1.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应当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室/区。

2.以中心静脉导管或者移植物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的患者,血管通路的连接和断开均应进行无菌操作技术。

3.进入患者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达到灭菌水平。

4.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达到消毒水平。

5.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一人一用一灭菌。

6.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包括注射器等)不得重复使用。

7.血液透析室(中心)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8.治疗药品配制

(1)治疗过程中所需的肝素溶液、低份子肝素制剂、红细胞生成刺激剂、铁剂等药品的配制,必须在透析治疗准备室针对每位患者进行配制。

(2)配制后的药品直接送至每位患者的透析单元,标识清晰,一人一用。已经进入透析治疗室/区的药品不可返回进入透析治疗准备室。

(3)指定患者配制的、已进入透析单元的未使用药品不能用于其他患者。

9.对于需要紧急血液透析治疗、且血源性传染疾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尚未回报的患者,可安排用于急诊的血液透析机治疗,透析结束后对血液透析机表面和内部进行严格消毒。

透析结束后的消毒

1.每班次透析结束后,透析治疗室/区应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透析结束后应进行有效的空气净化/消毒。

2.每班次透析结束后,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

3.每次透析结束后,应参照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WS/T61512-2022)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如透析机外部、透析床/椅、小桌板等)及地面进行清洁消毒。对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的区域(地面、墙面),按要求使用消毒液擦拭。

(1)血液透析室(中心)环境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根据环境、物体表面及其污染程度选择有效的清洁剂或者消毒剂。

(2)采用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者其他有效消毒剂对透析机外部等物品表面擦拭消毒;如果有血液污染,应即将用 2000mg/L 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使用布巾擦拭或者使用可吸附的材料清除血迹后,再用 500mg/L 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4.每次透析结束后,按照透析机使用说明书要求对机器内部管路进行消毒,必须使用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消毒液或者具有所在地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的消毒液商品。采用中心供液自动透析系统、无透析液内部管路的透析机,可自动冲洗后开始下次透析,无需进行机器内部管路消毒;但每日透析结束后应进行透析系统的整体消毒。

5.透析过程中如发生透析器破膜或者传感器渗漏,应在透析结束时即将进行透析机消毒,传感器渗漏至根部时应更换透析机内部传感器,经处理后的透析机方可再次使用。

6.按照水处理系统的使用说明书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

7.护士站桌面、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8.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不同区域使用的清洁工具应明确标识,并分别冲洗、消毒,分开干燥存放。

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

医疗废物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进行分类管理,封闭转运。排出的污水应遵循《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22 的要求处理。

1.遵循医疗污物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原则。

2.使用专用包装袋或者容器,包装应防渗漏、遗撒和穿漏。

3.按规定的时间、路线移送到暂时存放的专用设施,并定期清洁消毒。

4.存放时间不得超过 24h。

感染控制监测

( 一 ) 透析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监测

1.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份医务人员手抽样进行病

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2.空气平均细菌菌落总数应≤4CFU/(5min•9cm 直径平皿),物体表面

平均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U/c m2 , 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后手表面

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 。

( 二 ) 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1.首次开始血液透析的患者、由其他血液透析室(中心)转入或者近期接受血液制品治疗的患者,即使血源性传染疾病标志物检测阴性,

也建议 1~6 个月期间内重复检测传染病标志物。

2.长期透析的患者应每 6 个月检查 1 次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及艾滋病病毒标志物,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3.存在不能解释的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的血液透析患者,应进行

HBV-DNA 和 HCV-RNA 定量检测。

4.血液透析室 (中心) 浮现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sAg 或者 HBV-DNA) 或者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CV 抗体或者 HCV-RNA)阳转的患者,应

即将对密切接触者 (使用同一台血液透析机或者相邻透析单元的患者) 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或者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抗原和/或者抗体)检测,包括 HBV-DNA 和 HCV-RNA 检测;检测阴性的患者应

1~6 个月后重复检测。

5.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易感(HBsAb 阴性)患者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6.建议丙型肝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

(三)传染病隔离透析治疗区患者的解除隔离标准与实施方案

1.患者解除隔离标准合并血源性传染疾病、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满足下列全部条件,可考虑解除隔离:

(1)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 HbsAg (-)和 HBV-DNA (-)。

(2) 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HCV-RNA (-)。检测 HCV 抗原时, HCV 抗原(-)。

(3) 梅毒患者:规范治疗 1 年以上, IgM 抗体 (-)、RPR 和 TRUST 阴性或者低滴度、暗视野显微镜下无梅毒螺旋体。

2.满足上述标准的患者,可实施解除隔离透析治疗的方案

(1)传染病标志物检测首次转阴之日起 6 个月继续在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相对固定透析机位,透析日安排第一个透析。监测传染病标志物,每月 1 次,连续 6 个月。

(2)传染病标志物持续阴性达到 6 个月以上患者,可安排在普通透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相对固定透析机位,透析日安排最后一个透析。转入普通透析治疗室/区后的 1、3 和 6 个月各检测 1 次标志物,持续转阴者按普通透析患者每 6 个月监测 1 次标志物。

(3)传染病标志物监测过程中,如果浮现传染病标志物阳转,则转回隔离透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如果持续传染病标志物阴性,则在普通透析治疗室/区进行血液透析。

(四) 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监测

1.每年每台机器应至少进行 1 次透析液的细菌和内毒素检测。透析

用水和透析液培养方法参照 YY0572-2-2022 标准规范执行,可选择胰化蛋白胨葡萄糖(tryptone glucose extract agar,TGEA)培养基、R2A 营养琼脂培养基或者其他确认能提供相同结果的培养基,不能使用血琼脂培养基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推荐17~23℃的培养温度和

7d 的培养时间。

2.应使用鲎试剂法测定内毒素,或者其他确认能提供相同结果的检测方法。

3.每月 1 次进行细菌检测,细菌数量≤ 100CFU/ml;细菌数量>

50CFU/ml 应进行干预。

4.至少每 3 个月进行 1 次内毒素检测,透析用水内毒素≤0.25EU/ml, 透析液内毒素≤0.5EU/ml;超过最大允许水平的 50%应进行干预。

5.透析用水的细菌或者内毒素水平达到干预水平,应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消毒;透析用水的细菌和内毒素水平合格,而透析液的细菌或者

内毒素水平超标,应对所有同型号透析机进行透析液细菌和内毒素

检测,并校验透析机消毒程序。对于不符合或者达到干预标准的

水处理系统和/ 或者透析机,必须重新消毒且符合标准后方可使用。

院内感染和传染病上报

(一)血液透析室(中心)发生院内感染的上报要求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原卫生部令第 48 号):

1.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 12h 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 5 例以上医源性感染暴发。

(2)由于医源性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由于医源性感染暴发导致 3 人以上人身伤害后果。

2.医疗机构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 10 例以上的医源性感染暴发事件。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源性感染。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源性感染。

(二)血液透析室(中心)新发传染病患者的上报要求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令第 37 号):

1.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患者或者疑似患者,或者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 2h 内上报。

2.其他乙、丙类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患者诊断后, 24h 内上报。

3.新发传染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应填写传染病报告表

血液透析室(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手卫生规范

( 一 )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

1.工作人员上岗前应掌握和遵循血液透析室 (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

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原则上至少 1 次/年)进行健康体检以及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和艾滋病病毒标志物监测,并管理保存体检资料;建议乙型肝炎病毒易感(HBsAb 阴性) 的工作人员注射乙型肝炎病毒疫苗。

3.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医护人员在执行可能暴露于血液、体液的操作(血管穿刺及血管通路连接与断开等操作)时,应遵循标准预防的个人防护装备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所需的个人防护装备。处置传染病患者时,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的防护意见》 (国办发【2022】1 号),在基于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传播途径采取额外的隔离措施,并选择不同防护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

4.工作人员遇锐器伤后处理应遵循《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GBZ/T 213 的要求处理。

(1)紧急处理办法: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伤口部位的血液,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黏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碘伏或者其他消毒液(如 75%乙醇)进行消毒并用防水辅料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源性感染管理办公室备

案。

(3)锐器伤后传染病预防措施

1)被 HB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①未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者,应注射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和接种疫苗;②接种过疫苗、并且 HBsAb 阳性者,无需处理;③接种过疫苗、并且 HBsAb 阴性者,应注射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和接种疫苗。④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不明确,应注射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和接种疫苗,同时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根据结果确认是否接种第 2、3 针乙肝疫苗。建议在最后一剂疫苗接种 1~2 个月后进行病毒抗体追踪检测。

2)被 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目前不推荐采用接触后预防性药物治疗。建议于接触 4~6 个月后进行丙肝抗体和丙氨酸转氨酶基线检测和追踪检测。

3)被 HI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应有专业人员对暴露级别进行评估,根据暴露级别和病毒的载量水平,咨询专业医师考虑是否进行预防性治疗。

(二)工作人员手卫规范

血液透析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中应严格遵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13。

1.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洗手和/或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患者前;

(2)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3)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者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4)接触患者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

具等物体表面后。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3.下列情况应洗手,不可单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

(1)当手部有血液或者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

(2)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

微生物;

(3)便前便后;

4.下列情况医务人员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1)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

物污染的物品;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护理、治疗或者处理传染患者污物;

5.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戴手套前和脱手套后应进行手卫生。

6.戴手套的时机

(1)接触患者或者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戴清洁手套;

(2)注射药物、抽血、处理血标本、处理插管及通路部位、处理或

者清洗透析机等操作时戴清洁手套;

(3)接触不同患者、进入不同治疗单元、清洗不同机器时应洗手或

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并更换清洁手套;

(4)进行深静脉插管、拔管和连接血管通路以及移植物内瘘穿刺时戴无菌手套;

(5)处理医疗污物或者医疗废物时要戴清洁手套;

7.不戴手套的时机

(1)透析前准备(透析机检测、安装及冲洗管路和透析器);

(2)测量患者血压等体检操作;

(3)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并进行洗手或者卫生手消毒;

(4)配制各种药品;

(5)接触医疗文件;

(6)接触门把手、电脑、键盘、电话等公用物品;

(7)接触手机等个人用品。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基本设施 二、血液透析室(中心)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 三、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准备 四、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规范化操作 五、透析结束后的消毒 六、医疗污物及废物处理 七、感染控制监测 八、院内感染和传染病上报 九、血液透析室(中心)工作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和手 卫生规范

血液透析室( ( 中心) )感染控制的基本设施 (一)基本设施 1.血液透析室(中心)的结构和布局血液透析室(中心)应遵循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原则,做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晰、功能流程合理,满足工作需要;区域划分应符合医源性感染控制要求。清洁区域:治疗准备室、水处理间、清洁库房、配液间、复用后透析器储存间及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 潜在感染风险区域:透析治疗室、专用手术室/操作室、接诊室/区及患者更衣室; 污染区域:透析器复用间、污物处理室及洁具间。进入潜在感染风险区域和/或者污染区域的被污染物品,未经消毒不得返回清洁区域。 2.血液透析治疗室应合理设置供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每一个分隔透析治疗区域均应配置洗手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者设备等。手卫生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应满足工作和感染控制的需要 3.透析治疗室每一个血液透析床/椅间距不小于 1m。每 1 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透析废液排水接口等。 4.应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手套、口罩、工作服、防护面罩等。 5.透析治疗室应具备通风设施和/或者空气消毒装置,光线充足、通风良好,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的Ⅲ类环境。(二)传染病隔离治疗室/区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合集五篇)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合集五篇) 第一篇: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 血液净化室感染控制制度 一、感染控制监测 (一)透析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监测每月对透析室空气、物体、机器表面及部分医务人员手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监测,保留原始记录,建立登记表。 (二)透析用水的水质监控:细菌培养应每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透析机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三)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 个月1 次,要求细菌数<200 cfu/ml,内毒素<2 EU/ml;采样部位同上。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 次。 (四)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 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1次。 (五)透析患者传染病病原微生物监测 1、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新入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 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 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2、对长期透析的患者应该每6月检查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1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3、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能解释肝脏转氨酶异常升高时应进行HBV-DNA和HCV-RNA定量检查。 4、如有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乙肝、丙肝阳性,应立即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乙肝、丙肝标志物检测。 5、对于暴露于乙肝或丙肝怀疑可能感染的患者,如病毒检测阴性,在1~3月后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三)建议对乙肝阴性患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二、医务人员感染监测及防范 (一)工作人员应掌握和遵循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制度和规范。 (二)对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乙肝和丙肝标志物监测。对于乙肝阴性的工作人员建议注射乙肝疫苗。 (三)工作人员遇针刺伤后 1、紧急处理办法:轻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流动水冲洗(粘膜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然后用消毒液(如75%的酒精)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 2、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3、被HBV 或HCV 阳性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推荐在24 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于1~3 月后再检查,仍为阴性可予以皮下注射乙肝疫苗。 四、传染病报告 血液透析室(中心)发现新发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或其他传染病应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报告制度报告相关部门。 五、结合我科室实际应注意血液净化患者感染控制重点环节 1、每3个月复查乙肝两对半定量,丙肝定量检查 2、授权委托书签署意见并签字 3、血液透析可感染疾病的知情同意书 4、血液净化患者治疗须知 5、血液透析患者预交费知情同意书 6、注射乙肝疫苗知情同意书及签署拒绝同意书 7、血液净化谈话记录 8、血液净化进入透析状态的患者需根据患者情况严格分区管理 第二篇: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制度 血液透析室感染控制制度 1、血液净化中心划分为清洁区、半清洁区、污染区。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基本设施要求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的结构和布局参见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章节。 (二)应在血液透析治疗区域内设置供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三)应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四)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感染病区的机器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疗,应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 (五)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 (六)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 (七) HIV 阳性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二、治疗前准备 (一)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

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二)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要求患者遵守血液净化室(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并签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透析器复用患者应同时签署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三)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对乙肝和丙肝患者作明确标识。 三、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 (一)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进入血液净化室(中心)。于更衣室更换干净整洁工作服。 (二)进入工作区,应先洗手,按工作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三)医务人员操作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的要求穿戴个人防护装置。(四)处理医疗污物或医疗废物时要戴手套,处理以后要洗手。(五)复用透析器的工作人员应戴好手套、围裙、面罩、护目镜。 四、工作人员手卫生 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应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 年颁发的有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见附录。在透析操作中做到以下几点:(一)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二)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或透析单元内可能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应戴手套,离开透析单元时,应脱下手套。 (三)医务人员在进行以下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血液净化中心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隔离制度 1、从事血液透析工作人员应严格贯彻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 2、透析治疗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空气培养细菌应<500cfu/m3。 3、为防止交叉感染,透析患者使用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更换,每次透析结束,对透析单元内所有物品表面进行擦拭消毒,地面进行清洁,地面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使用消毒液擦拭。 4.物品表面细菌数<10cfu/cm²。明显被污染的表面应使用含有至少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5.血液净化中心应分为辅助区域和工作区域。辅助区域包括工作人员更衣室、办公室等。工作区域包括透析治疗区、治疗室、水处理间、候诊室、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开展透析器复用的,应当设置复用间。 6.医务人员上班时间要衣帽整齐,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7.诊疗换药处置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前,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8.血液净化中心、治疗室、复用透析器存放室应安装空气消毒机并定时通风换气,每日2次常规消毒,当日透析结束后进行空气消毒、擦洗地面,床头桌用浸泡消毒液的抹布每日湿擦,抹布要专用并定期消毒。如果没有明显的污染区域可应用低浓度消毒剂;如果血液污染到透析机,应立即用1500 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的一次性布擦拭去掉血迹后,再用500mg/L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机器外部。 9.透析患者及家属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内应换鞋或穿鞋套,普通透析患者与经血源感染的透析患者应分区进行透析治疗,每次透析结束应换下被服,沾有污物随时更换,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限制家属在透析治疗室随意进出血液净化中心。 10.有易感染手术透析患者,安置单独病房,专人看管。 11. 透析前透析患者应查肝炎全项及艾滋病毒,无阳性者透析,若肝炎阳性,HIV阴性,继续透析的危重透析患者给予做CRRT,HIV阳性者通知传染病院转院。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开始3个月为预防感染窗口期,在隔离间透析,3个月后复查乙型肝炎全项、艾滋病、梅毒抗体,阴性者转入大血透间继续透析,HBsAg阳性透析患者改行腹膜透析或转他院治疗。艾滋病、梅毒抗体阳性透析患者转传染病院,并行院感上报。乙型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并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护理人员相对固定。 12.对长期透析的透析患者应该至少每6个月检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一次;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医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医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第一篇:医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XS医院血液净化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制度 1.血液净化室应当环境整洁而安静,按实际需要合理布局,严格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透析治疗间、治疗室,相对清洁区包括水处理室、工作人员和病人更衣区、接诊区、办公区等;污染区包括医疗废物存放处等。 2.清洁区空气和物体表面的卫生学监测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执行。 3.消毒、灭菌物品应标明消毒、灭菌有效期限,过期物品重新消毒。 4.按照厂家要求定期对反渗机和供水管路进行消毒和冲洗。消毒和冲洗方法及频率参考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每次消毒、冲洗后应当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保证透析机供水安全。血液净化室应当为水处理设备建立消毒和冲洗记录。 5.透析机应按照要求定期进行有效的水路消毒处理,具体消毒方法参见透析机的相关说明书。 6.药物包括肝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应当现配现用。认真执行一次性医疗物品的管理章程制度。 7.血液净化室使用的浓缩液必须获得卫生行政部门的临床使用许可证。应当定期进行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医生和护士在对病人进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对不同病人进行操作时,必须更换手套。医务人员要注意自我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9.病人在进入血液净化室前需要完善相关指标包括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的检查,并定期复查,对明确有传染性的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应当隔离透析或到专科医院透析治疗,HIV病人应转专科医院透析。 10.透析废水应排入医院污水系统。废弃的一次性物品应进行无害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第1章 血液透析(滤过等)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建立及资格认定 1 .开展血液透析治疗的单位必须是经过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机构,并通过该级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校验。 2 .新建的血液净化室(中心)应向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该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审核合格后经县级或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准入。 二、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 血液净化室(中心)应该合理布局,清洁区和污染区及其通道必须分开。必须具备的功能区包括,清洁区:医护人员办公室和生活区、水处理间、配液间、清洁库房;半清洁区:透析准备室(治疗室);污染区:透析治疗室、候诊室、污物处理室等。有条件应设置专用手术室、更衣室、接诊室、独立卫生间等。 (一)候诊室 患者候诊室大小可根据透析室(中心)的实际患者数量决定,以不拥挤、舒适为度。患者更换拖鞋后方能进人接诊区和透析治疗室。 (二)更衣室 工作人员更换工作服和工作鞋后方可进人透析治疗室和透析准备室。 (三)接诊室(区) 由医务人员分配透析单元,给患者称体重、测血压和脉搏,确定患者本次透析的治疗方案及开具药品处方、化验单等。 (四)透析治疗室 1 .应当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并保持安静,光线充足。具备空气消毒装置、空调等,保持空气清新,必要时应当使用通风设施。地面应使用防酸材料并设置地漏。 2 .应配备供氧装置、中心负压接口或配备可移动负压抽吸装置。一台透析机与一张床(或椅)称为一个透析单元。每一个透析单元应当有电源插座组、反渗水供给接口、废透析液排水接口。 3 .应当具备双路电力供应。如果没有双路电力供应,则停电时血液透析机应具备相应的安全装置,使体外循环的血液回输至患者体内。 4 .配备操作用的治疗车(内含血液透析操作必备物品)、抢救车(内含必备抢救物品及药品)及基本抢救设备(如除颤仪、简易呼吸器等)。 (五)透析准备室(治疗室) 1 .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中规定的Ⅲ类环境。 2 .用于配制透析中需要使用的药品如肝素盐水、鱼精蛋白等。 3 .储存备用的消毒物品(缝合包、静脉切开包、置管及透析相关物品等)。 (六)专用手术室 是否设置专用手术室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决定。 1 .手术室管理同医院常规手术室。 2 .达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可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和移植血管搭桥造瘘术。 3 .达不到医院常规手术室要求,仅能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拔管、换药和拆线等操

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推荐阅读)

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推荐阅读) 第一篇: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透析室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一、建筑布局 布局合理,设有普通病人血液透析间(区)、隔离病人血液透析间(区)。治疗室、水处理室、储存室、办公室、更衣室、待诊室、处置间、污洗间等分开设置。 二、人员管理 1、医护人员的管理 ①工作人员进入血液净化室时应穿工作服、工作鞋、操作时戴口罩、戴帽子。 ②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④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HBV、HCV、HIV等经血传播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查和免疫注射。 ⑤加强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提高个人防护和医院感染控制意识。 2、患者的管理 ①患者应更换清洁拖鞋后方能进入透析室,非患者必须用品不得带入透析室内。 ②在进行首次透析治疗前及透析治疗后每年对患者进行经血传播疾病相关标志物的检查,乙肝患者透析应在隔离透析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丙肝及急诊患者应专机透析。 ③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患者,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血培养和透析液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三、工作环境及质量控制管理 1、环境管理 ①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每日通风换气不少于2次,限制流

动人员,治疗和护理操作时禁止探视。 ②透析室地面、桌面、透析机表面等物体表面保持清洁;有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污染时用500mg /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床单、被套及枕套一人一用一更换。 2、透析设备的使用管理 ①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控制。定期监测消毒剂有效浓度;消毒剂配制和保存方法适当,有效含量准确。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定期消毒或灭菌。 ②每透析一人次应根据透析机的型号和要求进行清洗消毒。③每月对透析用水进行细菌学监测,每季度对透析液内毒素进行检测。 ④禁止一次性使用的透析器、管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透析器按照《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程》合理复用。 3、水处理系统的维护与消毒 水处理设备包括前处理、反渗机,前处理包括沙滤装置、除铁装置、吸附装置、过滤器、离子交换装置等。 ①处理系统必须进行日常维护。在细菌超过50CFU/ml或内毒素超过1EU/ml 应提前进行干预并监测水质。提倡在供水管路中安装内毒素过滤器。水处理系统维护的主要包括:反渗机和供水管路的清洗、消毒;前处理的再生与更换;反渗膜的清洗与更换。 ②据设备的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并登记,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③沙滤器每周多次或每天进行反冲,防止沙滤器阻塞,影响出水压力和过滤器。水处理系统消毒应该包括反渗机本身和供水系统,建议至少每6月进行一次。 第二篇: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一、分区布局 布局和流程应当满足工作需要,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区分清洁区和污染区。具备相应的工作区,包括普通透析治疗区、隔离透析治疗区、水处理间、治疗室、候诊区、接诊区、储存室、污物处理区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感染控制操作规程 建立防治交叉感染,特别是病毒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在血液透析患者中传播的标准化操作规程,达到预防和控制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性疾病传播目的。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感染控制基本设施要求 (一)血液净化室(中心)的结构和布局参见血液净化室(中心)结构布局章节。 (二)应在血液透析治疗区域内设置供医务人员手卫生设备:水池、非接触式水龙头、消毒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或设备。 (三)应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设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 (四)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患者必须分区分机进行隔离透析,感染病区的机器不能用于非感染病患者的治疗,应配备感染患者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 (五)护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照顾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护理人员不能同时照顾乙肝和丙肝阴性的患者。

(六)感染患者使用的设备和物品如病历、血压计、听诊器、治疗车、机器等应有标识。 (七) HIV 阳性患者建议到指定的医院透析或转腹膜透析。 二、治疗前准备 (一)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的患者或由其它中心转入的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乙肝、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检查。对于HBV抗原阳性患者应进一步行HBV-DNA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对于HCV抗体阳性的患者,应进一步行HCV-RNA 及肝功能指标的检测,保留原始记录,登记患者检查结果。 (二)告知患者血液透析可能带来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要求患者遵守血液净化室(中心)有关传染病控制的相关规定如消毒隔离、定期监测等,并签署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透析器复用患者应同时签署透析器复用知情同意书。 (三)建立患者档案,在排班表、病历及相关文件对乙肝和丙肝患者作明确标识。 三、工作人员着装及个人保护装置穿戴 (一)工作人员从专门的工作人员通道进入血液净化室

血透室院感操作规程

血透室院感操作规程 血透室院感操作规程 一、概述 血透室是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特殊场所,由于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对院感的防控要求十分严格。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血透室的院感操作,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二、基本要求 1.医护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干净整洁、符合规范的工作服,并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 2.每次换班前后都要进行必要的手卫生,包括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3.血透室内应保持空气清新,原则上每隔2小时开窗通风5-10分钟。 4.严禁在血透室内食用、吸烟、喧哗等违规行为。 三、患者接待 1.患者进入血透室前必须进行登记,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和透析治疗方案。 2.对每位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可能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对于具备传染性的患者,应单独安排治疗床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在患者进入血透室前,应检查其透析器面积、透析器摩擦力等设备是否符合规范,并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患者透析记录单上。 四、设备操作 1.血透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功能完好。 2.每次透析前,医护人员应检查透析器、透析血路和超滤器等设备是否清洁,如有污染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3.透析患者的屏蔽垫和短路器应在每次透析前后进行更换,杜绝交叉感染的风险。 五、消毒操作 1.血透设备和透析室应每天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地面、墙壁、床位等。 2.透析室内医护人员必须经常进行手卫生,特别是在接触透析血液或患者体液之前、之后。 3.透析液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温度准备,严禁使用已过期的透析液。 4.透析器回收后应进行立即洗涤和消毒,以防止细菌滋生。 六、医护人员操作 1.医护人员在进入透析室前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和防护用品,并对自己进行手卫生。 2.在整个透析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随时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血透室院感标准

血透室院感标准 一、引言 血透室是为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提供血液透析治疗的特殊医疗场所。由于 患者免疫力低下,血透室的院感防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血透室院感标准,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二、血透室院感标准 1. 空气质量控制 (1)血透室内的空气应定期检测,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血透室内应安装合适的空气过滤设备,定期更换过滤器。 (3)保持血透室内的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通风设备。 2. 消毒和清洁 (1)血透室内的设备、工具和表面应定期进行消毒,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 毒剂。 (2)血透室内的地面、墙壁和天花板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3)血透室内的床单、被罩、毛巾等物品应定期更换和清洗,使用高温消毒。 3. 患者防护 (1)患者在进入血透室前应进行全面体检,确保没有传染性疾病。 (2)患者在血透室内应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他人或物品。 (3)血透室内应设置洗手设施,并提供洗手液和纸巾供患者使用。 4. 医务人员防护

(1)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院感防控知识和操作规程。 (2)医务人员在血透室工作期间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和隔离衣,避免交叉 感染。 (3)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自身没有传染性疾病。 5. 废物处理 (1)血透室内产生的废物应分类处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 (2)废物容器应定期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滋生和传播。 6. 定期检查和评估 (1)血透室应定期进行院感防控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2)发现问题和隐患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7. 健康教育 (1)血透室应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和医务人员传授院感防控的知识和 技能。 (2)定期组织培训和讲座,提高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 三、总结 血透室院感标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重要保证。通过空气质量控制、消毒 和清洁、患者防护、医务人员防护、废物处理、定期检查和评估以及健康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血透室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 一、引言 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是为了保障血液透析室内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与健康而 制定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透析室院感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二、血液透析室环境要求 1. 温度和湿度控制 血液透析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2℃-26℃之间,湿度应保持在40%-60%之间, 以提供舒适的环境。 2. 通风要求 血液透析室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和污染物的 滋生。 3. 光照要求 血液透析室内应保持充足的自然光照或合适的人工光照,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和工作效率。 4. 噪音控制 血液透析室内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水平,以提供安静的治疗环境。 三、血液透析室设备要求 1. 透析机和相关设备 血液透析室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透析机和相关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透析液准备设备 血液透析室应配备透析液准备设备,包括透析液配制机、水质检测设备等,以确保透析液的质量和纯度。 3. 消毒设备 血液透析室应配备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柜、消毒器等,用于对透析器、透析液管路等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四、血液透析室操作规范 1. 医护人员要求 血液透析室的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熟悉透析操作规程和院感防控措施。 2. 洗手和穿戴要求 医护人员在进入血液透析室前应进行洗手,并穿戴规范的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 透析器使用和维护 医护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透析器,并定期对透析器进行检查、清洗和消毒,以确保透析器的安全和有效性。 4. 透析液管路管理 医护人员应定期更换透析液管路,避免管路污染和滋生细菌,确保透析液的纯净度。 5. 废弃物处理 血液透析室应建立规范的废弃物处理制度,包括透析器、透析液管路等的废弃物分类、收集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防止交叉感染。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3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3 血液净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是指医疗机构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按照规范程序进行操作、保证治疗安全及有效性的一系列操作规范。下面是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以2023年版本为例): 1. 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2. 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应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治疗目的、方法、风险和预期效果,并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 在设备操作前,应确认所有仪器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且校准合格。 4. 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时,应采取无菌操作,包括对透析器、导管等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无菌操作。 5. 透析器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并确保透析器与设备的兼容性。 6. 在透析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及时处理出现的异常情况。 7. 透析液的配制应遵循相关规定,确保透析液的质量符合要求。 8. 在透析过程中,应按照透析液替换计划进行操作,注意保护

患者的循环功能。 9. 针具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完好无损,禁止多次使用或与他人共用。 10. 用药应遵循医嘱,注意用药剂量的准确性和药物的相容性。 11. 透析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床旁 护理,包括拔引导管、固定透析器等操作。 12. 透析过程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并清洁设备,消毒透析器, 妥善处理一次性用品。 13. 透析后,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监测和 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处理。 14. 操作结束后,应做好相关记录,包括透析前后的患者病情 变化、透析过程中的操作记录等。 以上是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3年版本的主要内容,医疗 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完善,并定期进行操作规范的培训和更新。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程序,用于清除身体中的废物和毒素,维持体液和电解质的平衡。为了确保该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了一系列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以下是一个标准操作规程的示例,供参考。 一、操作前准备 1.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医嘱,并核对血液净化操作的类型和相关的药物、治疗参数等。 2. 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血液净化的目的和过程,获得患者的同意。 3. 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并符合操作要求。 4. 准备所需的设备和物品,包括血滤器、导管、透析液、抗凝剂等。 5. 空气无菌操作,准备操作台和操作区域。 二、操作过程 1. 患者准备 a. 记录患者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生命体征。 b. 将患者置于舒适的姿势,准备适当的体位。 c. 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确保无感染、创伤、水肿等情况。 d. 注射局部麻醉剂,清洁输血区域的皮肤。

2. 设备连接和引流 a. 清洁和消毒导管和连接部位。 b. 连接输液管道,确保无气泡。 c. 在合适的压力下连接血滤器,确保连接紧密。 d. 开启适当的引流速率,注意监测患者的反应。 3. 透析液制备和监测 a. 依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要求,准备透析液。 b. 确保透析液的温度、pH值、电解质浓度等符合医嘱。 c. 监测透析液的流速和质量,确保其稳定性和纯度。 4. 血液净化操作 a. 根据医嘱,控制血滤器的滤过速率和抗凝剂的用量。 b. 注意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c.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重、血液压力、透析液和回吸液的流速等参数。 d. 与患者保持沟通,注意观察其症状和反应。 5. 操作完成及后续处理 a. 操作完成后,关闭适当的引流和输液管道。 b. 从患者身上拆除导管和血滤器。 c. 清洁和消毒导管部位,避免感染。 d.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其他生命体征,观察其反应和状况。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 1. 引言 血液净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广泛应用于肾脏病、血液病、中毒及代谢性疾病等多种医学领域。为了规范和提高血液净化技术的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明确了血液净化的操作流程、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对血液净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内容概要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血液净化设备和消毒要求; 2) 患者的评估与血流动力学监测; 3) 血液通路建立与护理; 4) 血液净化术前准备; 5) 血液净化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 6) 血液净化后的处理与随访。 3. 操作规程详解 依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1版》的要求,我们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血液净化设备和消毒要求

在进行血液净化之前,需要对血液净化设备进行充分的消毒,以预防 交叉感染。消毒工作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使用规范的消毒剂和方法,并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与更新。 2) 患者的评估与血流动力学监测 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血液净化过程 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调整治疗参数,保证治 疗效果。 3) 血液通路建立与护理 建立血液通路是进行血液净化的重要步骤,需要严格按照规程操作, 避免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建立的血液通路,护理 工作也至关重要,要保持通路通畅、无漏血漏液,并做好相关护理措施。 4) 血液净化术前准备 在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调试,对治疗途径进 行梳理和准备,以确保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还需对患者进行术前的 心理护理和情绪安抚,增强治疗的合作性。 5) 血液净化过程中的观察与护理 在血液净化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反

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是指对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所需的各项操作规程的统一规定和要求。血液净化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 泛应用于各种肾脏疾病、血液病、代谢病等患者。而且,血液净化操 作规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仅涉及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关系到医护人 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安全性。了解并严格执行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 介绍 在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明确了血液净化操作的各个环节,包括设备操作、术前准备、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医护人员的 个人防护以及术后处理等。这些规定旨在规范血液净化治疗的全过程,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最高的医疗标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2. 设备操作 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设备操作环节。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对于各种设备的操作均有明确要求,包括设备的准备、使用和清洁消毒。这些要求旨在确保血液净化设备的正常运转,以及避免因设备操 作不当而对患者造成伤害。 3.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是血液净化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规定了患者术前的检查和准备工作,包括血液透析器的 选用、血管通路的保养和准备、抗凝剂的使用等。这些规定着重强调

了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只有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治疗的进行 顺利。 4.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血液净化治疗的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的操作 规程。这些规定包括对患者的观察、设备的监测、血流动力学的调节等。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对这些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5. 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 在血液净化操作规程中,个人防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规定了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佩戴的防护用具,以及在操作后的个人清洁和消毒工作。这些规定是为了保障医护人员 自身的安全,避免因治疗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6. 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是血液净化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中,对术后处理也有详细规定,包括患者护理、设备清洁消毒、治疗效果的评估等。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治疗结束后的一系列工作都得 到妥善处理,以达到治疗效果的最佳状态。 总结 2021年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是对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各环节的规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1.目旳: 严格控制血液透析环节质量,防止血液透析有关感染旳发生。 2.范围: 合用于液透析室。 3.定义:无 4.内容 4.1基本规定 4.1.1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晰,符合功能流程合理和洁污分开旳基本规定。 4.1.2每个透析单元使用面积≥3.2m2,单元间距≥0.8m。 4.1.3治疗室和透析区应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新干燥。 4.1.4配置便捷、有效旳手卫生设施;每个透析单元配置以便取用旳速干手消毒剂。 4.1.5隔离患者使用旳设备和物品应专用,且标识明显,不得和一般透析患者混用。 4.1.6严禁反复使用一次性透析器(滤器)。 4.1.7使用后旳一次医疗用品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4.2医务人员管理 4.2.1上岗前接受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 4.2.2患有血源性传播疾病旳医务人员,在进行所有侵入性操作时、接触黏膜组织和破损 皮肤、接触患者有戴手套指征时,均应戴双层手套。 4.2.3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包括HBV、HCV、HI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有关标志物检查。 并予以疫苗防止注射。 4.2.4遵照原则防止原则,严禁用同一注射器向不一样旳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肝素封管。 4.2.5严禁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透析器、透析管路及穿刺针等。 4.2.6严格遵守《手卫生管理制度》《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规范》。 4.2.7发生职业暴露时,按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处置规程》处置,并向院感办汇报。 4.2.8护理人员应固定,护理乙肝或丙肝阳性患者旳护理人员不能同步护理乙肝和丙肝阴

性旳患者。 4.3患者管理 4.3.1对于第一次开始透析旳新入患者或由其他医疗机构转入旳患者必须在治疗前进行 HBV、HCV、HIV和梅毒螺旋体等感染标志物检查。 4.3.2对长期透析旳患者应每6月检查HBV、HCV病毒标志物1次,每年监测HIV和梅毒感染标 志物保留原始记录并登记。 4.3.3如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HBV、HCV感染标志物阳性时,应立即对亲密接触者进行HBV、 HCV感染标志物检测。 4.3.4对有HBV或HCV暴露,怀疑也许感染旳患者,如输血等,假如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阴 性,在1~3月后反复检测病毒标志物。 4.3.5对于伴有发热旳透析患者,应提供口罩、手消毒剂,尽量安排单间隔离透析。 4.3.6提议对乙肝阴性患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4.3.7告知患者血液透析也许带来血源性传染性疾病,规定患者遵守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 制度、定期监测等,并签订透析治疗知情同意书。 4.4环境物品保洁管理 4.4.1空气:治疗室、透析区、物体表面应到达《医院消毒卫生原则》(GB15982-)中规定 旳Ⅲ类环境规定,并保持安静和空气清新。 4.4.2墙面、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旳环境,每日透析结束后,用清水湿式擦拭;透析过 程中发生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采用清洁、消毒处理。 4.4.3不一样区域使用旳清洁工具应分开放置,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悬挂晾干。 4.4.4每一位患者透析结束,应更换床单、被套及枕头,患者使用过旳物品做到一人一用 一更换或消毒,有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或消毒。 4.4.5隔离透析患者使用旳物品应标识明确、单独使用,如透析机、治疗车、病历、血压 计、听诊器、血糖仪等。每次透析结束后,应使用消毒剂擦拭,再用清水擦拭。 4.4.6护士站桌面、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保持清洁,必要时使用消毒剂擦拭消毒。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版)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3年版)一、血液透析管路透析器预冲操作规程 (一)目的 1.正确操作血液透析机器。 2.正确安装血液透析管路和透析器。 3.使血液透析管路和透析器充满生理盐水并进行预冲和排气。 4.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5.为下一步的治疗做好准备。 (二)准备 1.护士:衣帽整洁,戴口罩、帽子。 2.机器:有电源、水源,透析液供给接头清洁完好。 3.环境:空气清洁、环境整洁,尽可能避免人员走动。 4.物品:治疗车上层:基础治疗盘物品、生理盐水500ml,生理盐水500ml+ 肝素20mg。 治疗车下层:输液网套、干燥清洁废水桶。 碳酸氢盐A、B透析液桶 (三)评估 1.血液透析机器电源、水源正常。 2.A、B透析液集中供液或A、B透析液桶配制正确,连接到位。 3.一次性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等耗材需标签清晰、无失效、无破损、无潮湿。(四)标准操作程序(以东丽TR8000为例)(备注) 按STOP键

↓ 按STAND-Y按键,机器开始进行自我测试,机器面板显示STAND-BY1 ↓ 将A、B透析液管路连接于集中供液A、B接头或插入A、B透析液桶内 ↓ 打开外包装袋,关闭动脉夹,动脉端预冲短管针头连接于生理盐水500ml上,安装血液透析血路管道,以自然引流或按priming键安装动脉端泵管于血泵内 ↓ 打开动脉夹,打开血泵,以Qb=100ml/min流量预冲动脉管路,排尽空气,关闭血泵 ↓ 连接透析器及静脉端管路,透析器动脉端向下,静脉端朝上,确认静脉除气壶已经放入空气探测器内 ↓ 静脉管路末端连接一次性废液袋,悬挂于输液架上 ↓ 打开血泵,以Qb=100ml/min的流量预冲全部血路管和透析器,排尽空气,液体收集进入废液袋中 ↓ 静脉管路必须放进空气检测器和管路夹中,调节静脉除气液面水平距离顶端1cm,连接静脉压感应器于工作状态 ↓ 按机器自动预冲键,并以肝素盐水500ml,Qb=100ml/min的流量预冲,预冲结束自动关闭血泵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