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闯关东

闯关东

闯关东
闯关东

期末作业论文

题目:人类迁移史上的“长征”——闯关东历史文化漫谈

姓名:杨俊峰

学号:114040035

班级:11历史A班

人类迁移史上的“长征”——闯关东历史文化漫谈

摘要:有清一代,山东人由于人地矛盾的激化、土地兼并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他们背井离乡而去“闯关东”。虽历经艰险,但塑造了可歌可泣的闯关东精神和促进了民族经济融合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近代中国移民开发的一次壮举。并且它也孕育了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闯关东生存贡献核心价值

一、“闯关东”概述

关,指山海关。山海关城门,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所说的关东,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闯关东”的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但和洪洞大槐树移民最大的区别,在于洪洞移民是官方行为,闯关东是民间自发。闯关东,一个“闯”字突出了这条路线的艰辛。如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伍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但真正意义上的“闯关东”是起源于顺治八年(1651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经历了299年的历史,其中以山东人居多。它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顺治十一年(1654 年)六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颁布了一道命令,允许个体百姓自行赴辽东垦荒。从顺治十一年六月起,有组织地移民与个体自行移民辽东,二者并行。从嘉庆(1796—1820 年)年间起,陆续放垦“边外”土地。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最后一片“边外”土地放垦,封禁至此结束。五年后的1912 年2 月12日,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的统治至此寿终正寝。中国历史进入中华民国时代,“闯关东”进入高峰期。自此以后,“闯关东”形成为一个空前的移民创举。自17世纪中叶开始,三个世纪来,有成千上万的关内流民勇敢地闯入了关东大地。《闯关东——2500 万山东移民的历史与传说》一书作者刘德增认为有2500 万人。到底有多少人闯入关东,有1000万、2000万、2500万、3000万之说,这些尚待学者去论证。已有确切考证的是,从1912 年至1930 年间,“民国时期,大约有400万移民出关谋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到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本为了掠夺东北资源以充实战备,用日军专门设立的掠夺华北劳工的专门机构——满洲劳工协会,在1939 年到1941年的三年中,从山东、河北等地抓捕到东北的劳工达400万人之多。仅1941年一年移民(主要是劳工)总数就达104.4万人。因此,有言曰,“闯关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

二、“闯关东”的原因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人口迁移,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人地关系失调

华北地区生齿日增,地狭人稠,就全国人口而言,鸦片战争之后增

长比较缓慢,但华北人口增长速度却仍然较快,尤其是河南、河北、山东三省。1840 年,山东平均人口密度为207.71 人/ 平方千米,到1898 年人口虽然外流,人口密度仍在上涨,已达246.24 人/ 平方千米。.华北虽历经几千年的开发但耕地面积的增长极为有限。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和人口过剩,土地饥荒,无地少地的农民超过半数等问题,土地兼并,愈演愈烈。耕种数千年的土地,磷、钾等矿质养料无法补充,土地愈种愈薄,收获愈来愈少。

②繁杂、沉重的税务

地租是中国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广大人民最沉重的负担。鸦片战争前,中国多采取实物地租的形式,多数地区一般在一半左右。到了近代,随着土地的高度集中,地租也不断上涨。除此之外,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巨额赔款,又调整税收政策,增加税收。太平天国起义以后南方各省已失去控制,北方各省便成为征敛钱粮和摊派赔款最重要的地区。各省为完成政府的摊派任务,在原来的捐税之外又增加新税如粮税、亩税、亩捐、串票捐等,数不胜数,苛捐杂税愈演愈烈,广大贫苦农民力不能胜,弃田逃亡者比比皆是。

③自然灾害频繁

历史上华北一直是自然灾害多发区。据统计,山东、河南、河北三省自1823 年至1911 年的88 年间,就有400 多个县遭受各种自然灾害,仅1877—1878年的饥荒就使河南、山西、山东、直隶四省约有八百万人死亡。在自然灾害中,水灾波及最广、危害最大。特别是黄河,每逢雨季便泛滥成灾。华北不仅是涝灾频发区,而且旱灾、蝗灾、风灾也常常互为成因,酿成极为严重的灾害。其中发生次数最多、最严重的是旱灾和蝗灾。旱灾和蝗灾有连带关系,一经发生,则赤地千里,颗粒无收,饥民满目。仅从光绪二年至光绪五年(1876—1879 年)的三年间,山西、河南以及山东一部分,毫无雨水。1927 年,直隶、山东两省春季播种期间遭受旱灾和风灾。之后,又遭到蝗虫的侵袭,绝大多数农作物不是干枯而死,就是被蝗虫吃光,几乎颗粒无收,酿成了严重的灾荒。

④干戈频繁,匪患猖獗

华北不仅是自然灾害的多发地区,也是战争频发、匪患猖獗的地区。近代以来,无论是外国的侵略战争还是国内战争都给华北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战争,山东、河北遭到了列强的杀戮和战火的洗劫,人民饱受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和战争之苦。太平军北伐,与清军激战了两年之久,战火燃烧了华北大部。战争中,清军肆虐,生产遭到破坏,生灵遭到涂炭。特别是民国以后,华北在军阀统治时期,不仅是战争的重灾区,也是军阀为了发动战争进行征钱、征粮、征物、征兵的主要地区,军阀所到之处,洗劫一空。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等军阀混战,波及地区广,破坏生产,荼毒生灵。

⑤东北地广人稀,优越的自然优势

东北地域广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富,面积达100 多万平方千米。东北人口稀少,1840 年,辽宁240 万多人,吉林32万多人,黑龙江只有25 万多人,东北三省加在一起还不到300 万人,平均人口密度为6.13 人/平方千米,东北北部的黑龙江人口密度只有0.54 人/ 千米。而山东、河北、河南三省区的面积只不过50 多万千米,同时期三省人

口已达到近7800 万人,人口密度达151.29 人/平方千米,山东人口密度已达到207.71 人/平方千米,就是人口密度最小的河北省也已接近100人/千米。山东、河北、河南三省的人口是东三省人口的26 倍,人口密度是东三省的24.68 倍。到19 世纪末的1898 年,东三省总人口为760 多万人,人口平均密度为14.56 人/平方千米,而黑龙江也只有2.73 人/平方千米。同时期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总人口为8 850 多万人,人口平均密度为171.55 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大的山东已达到246.24 人/平方千米。华北三省土地面积比东三省小一倍,但人口总数却多十倍以上,这就为人口稠密的华北人民迁移东北创造了广阔的地域条件。因此,华北的人口从清末开始大量流入东北,民国时期更形成移民大潮。

东北不仅地广人稀,而且矿产资源丰富,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其中储藏量较大的是煤和铁。铁之埋藏量有7 亿吨,煤有20 余亿吨;金之埋藏量亦富,东北被称为“金穴”。土质肥沃,物产丰饶东北不仅地域广阔,而且耕地面积大,可耕地达3 亿亩之多。且东北土质为黑土,土质极其肥沃,加之东北北部有松花江、嫩江两大河流,南部有辽河,在地理上形成了松辽平原,连亘于黑、吉、辽三省之间。因此土地的生产力不比江、浙两省最饶沃之地差。再者东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何俊文都能达到农作物生长所欲要的标准,形成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余的季风气候,也利于水稻等作物生长,产量也很高。如到20 世纪20 年代末,满洲已耕种之农田约3 050 万英亩,然尚不过全面积的12.5%。1925 年东北已有耕地人均达8 亩之多。就是到了1931 年,人均耕地仍能达到8 亩多。

⑥政府政策因素

a清初,满族统治者将山东“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触犯刑律的“流人”发配到“极边寒苦”的关东。在资源丰富的关东,大量山东“流人”使处于饥寒交迫缺少土地的山东贫民对关东有了了解,产生了闯关东的想法。特别满族统治者的恣意圈地、逼民投充、督捕逃人等措施,加剧对山东社会经济的破坏,更加强了山东贫民闯关东的倾向。

b1644至1667年,清政府《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在这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1861至1911年,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清政府解除东北禁封令,掀起山东贫民闯关东的高潮。

⑦地理位置因素

关东与山东仅隔海相望,山东人闯关东有两条路:一条浮海,从胶东半岛最北端的蓬莱到辽东半岛最南端的铁山岛,直线距离不过100公里,之间的海上交流就非常频繁,胶东一带的农民闯关东大多是浮海北上。一条陆行,从山东陆路到关东,需环绕渤海经过山海关,再借道“辽西走廊”,鲁西、鲁南、鲁北的难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随着“胶济铁路”、“津浦铁路”天津至山东峄县段、“京奉铁路”等路段的开通,从山东可以直接乘火车到沈阳,更为山东人民闯关东提供方便。

三“闯关东”对东北、华北的巨大贡献

①“闯关东”移民推动了东北城市的近代化,为东北地区的开发做出了

巨大贡献

自1860 年清政府采纳移民实边的建议后,成千上万的移民从山东半岛渡海,或从山海关等地出关,由南而北,由西而东,将荒原开垦成农田,建起一个个居民点和城镇,修通了连接各处的道路,又伐木开矿,建起矿山、林场、工厂。随着东北地区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新的县、厅、州、府不断设立,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正式设置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这标志着在短短的40多年内,陆续迁入的上千万移民使东北达到了与内地各省大致相当的水平。“闯关东”的移民构成了东北人口增长的主体,极大地密切了东北与山东等华北各地的联系。在经济上,大批移民不断流入东北,传播了华北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开发了东北地区,极大地增加了可耕地面积,使得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与此同时,源源不断的“闯关东“人,也为东北新兴的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繁荣了东北的商品经济。他们与合法移民一样,为东北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黑土地从蛮荒走向文明做出了特殊贡献,深刻地影响了东北的历史。在民族关系上,大批移民促进了内地汉族与东北各少数民族的交流和融合,汉语逐渐成为东北各民族普遍接受的通用语,中国的语言版图也因此得以重绘,这有利于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大批汉人流民的涌入,使得关东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关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得社会生活绚丽多姿,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东北的社会环境造就的民俗方面,“闯关东”者依然保持着自己固有的风俗。大量的山东人、河北人、山西人、河南人等进入东北,不仅开发了东北的土地,而且带来了民族文化的融合。例如:

a婚俗

满族婚娶礼仪,早期古朴简单。在山东人(多属汉人)进入东北后,婚姻风俗逐渐发生了变化。首先在结婚年龄上,满族旧俗崇尚早婚,有记载曰:“满洲之早婚,在全国可居第一”奉天满族富裕人家男子,“生十三、四岁即结婚,至二十岁以上方结婚者,俱为贫人”①。而在移民之后,在汉族婚俗的影响下,满人的早婚现象逐渐减少,并被明令禁止。在婚姻仪式上,满族也渗入许多汉人传统。汉人历来有婚嫁六礼之习,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满人没有六礼之说,但满人的婚姻也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必须经“问名”、“合婚”、“相看”、“放定”、“迎亲”等礼仪才能成婚,这些显然是受了汉人婚娶的影响。《兴京县志》载:“放定之日,女饰盛服出,用旱烟筒与男家来宾依次装烟,此乃参以满洲之俗”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婚俗是融合促进了满汉之间的通婚,间接的稳定了社会环境,为民族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b丧葬

大量的山东汉族移民的进入,不仅将汉族的婚俗带入新居地,其丧葬礼仪也随之传入,满族丧葬习俗也由于和汉族的不断交往而接受了汉族的丧葬习俗,其固有习俗开始出现变异。有清一代,满族葬俗基本是传承金代风俗,多实行火葬。山东人移民关东后,满族固有的丧葬习俗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按照儒家的传统伦理观念,死者最理想的归宿就是“入土为安”,而满族的火葬是大逆不道的,是一种对死者不尊不孝的行为。因此,在汉族儒家伦理观念的影响下,满族弃用了火葬,渐渐接受了汉族的土葬习俗。到清代后期和辛亥革命后,满族的丧葬风俗已经基本与汉族

丧葬风俗融合。反过来,汉族也吸收了满族的一些有实用价值的丧葬风俗。比如在守孝方面,汉族就吸取了满族简单的治丧仪式,守孝日期缩短,而且在守孝期间,可以进行一切的生产活动,这样的融合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c信仰

随着山东人的大批进入,其民间信仰也移植到了东北。在汉族移民的长期影响下,满人普遍接受了在汉人中流行的佛教、道教,也供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伏魔大帝关羽、玉皇大帝等。在满族民间也大都引进了对土地神、灶神的供奉和敬拜。满族人的信仰结构开始向多元化转化。之后,东北地区的一些庙宇也逐渐增多,在建筑风格和神灵祭祀方面已经与内地几近相似。直到民国时期,满族“祭礼多不讲求,渐同汉仪”。

③汉族移民方面,由于长居它地背井离乡,移民带来的生存危机以及对生存的渴望,促使他们也乐意接受满族的一些民间信仰,寻找在精神方面寄予神灵的寄托,比如东北地区的山东移民也逐渐信奉了满族的萨满教。信仰的融合与多元化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信仰文化的多层次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d生活风俗

从民俗学的角度看,生活风俗分为饮食、服饰、居住等方面,而最能体现民族经济融合的要数饮食风俗。民以食为天,把饮食的地位与古代人民心中至高无上的“天”等同起来,可以看出饮食的重要性。在长时段范围来看,饮食是最能直接地反映一个地区特色文化的媒介。清代山东人闯关东以前,满族人的饮食基本以食肉为主,间食谷米类,饮食结构很单一。而且对肉类的加工主要以煮、晒、烤的原始方式进行加工,基本不借助加工工具。汉人入关后,不仅把汉人的主要食品带到了东北,更重要的是传授给满人食物加工的技艺。满人逐步掌握了烧、烤、炖、炒等烹饪技术,饮食结构逐渐改进,饮食品种逐渐增多,粮食逐渐取代了肉食而占据主导地位。④如《黑龙江外记》所载:“满洲宴客,旧尚手把肉,或全羊。近日沾染汉习,亦盛设肴馔。然其款式不及内地,味亦迥别,庖人之艺不精也。”满族不仅保留了自己的饮食特色,而且吸收了汉族的饮食文化,“满汉全席”就是饮食风俗融合的产物。饮食文化的融合打破了原来满族饮食的结构,丰富了饮食品种,特别是“满汉全席”的产生,更体现了满汉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虽然是宫廷饮食,但是“满汉全席”的产生是离不开汉人特别是山东厨师的功劳。上升到经济层面,既体现了饮食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对饮食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对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⑤上所述,山东与“关东”(东北地区)的关系密切,血脉相连;汉族与满族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又创新发展。尤其是满汉社会风俗的融合,进一步促进了两地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各民族之间不仅在社会方面达到了进一步的交流,而且有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历史上,由于山东人是“闯关东”的主体,山东文化也就大大影响了东北文化。我们可以发现,东北的文化跟山东文化非常相像。东北人讲话也基本上就是山东的口音。可以说,山东有什么文化特点,特别是底层的文化特点,在东北几乎都可以找得到。此外,移民潮的涌入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而且创造了东北特有的“创业文化”,比如创造性、

流动性、平等原则以及由此形成的秩序。⑥

②“闯关东”对于移民输出地的影响

“闯关东”极大地缓解了移民输出地华北各地(尤其是山东)的人口压力,减少了社会动荡,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华北移民在东北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他们将辛苦所得源源不断地输回桑梓故里,为华北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闯关东”在华北地区积淀为一种社会习俗,成为当地发生天灾人祸时普通民众的自然反应。当然,由于“闯关东”者多为一家一户中的壮劳力,这也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导致华北农村社会人口结构的失调,农村劳动力大幅减少,耕地荒芜,等等,因此,“闯关东”对于华北区域社会的发展,亦存在负面的影响。另外,就整个中国而言,由狭乡迁往宽乡的“闯关东”移民,亦使得中国北方广大地区人口的地理分布格局更显合理。

③“闯关东”移民对保卫祖国东北边疆的贡献

近代历史上,东北地区因地广人稀、物产丰富一直成为列强的觊觎之地。在军事国防上,由于大批“闯关东”移民的进入,加强了作为边疆的东北与华北内地的联系,这对于巩固东北边疆亦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康熙年间,清朝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在东北地区的边界。但俄国势力不断向东扩张,大批俄国移民来到远东,到19世纪前期已越过外兴安岭,侵入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内。而清朝却一再重申并加强“封禁”,使黑龙江和吉林两个辖区内人烟稀少,兵力不足,保留着大片无人区。如黑龙江以北几十万平方公里内只有“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不足一万。《尼布楚条约》规定两国边界最东段乌第河以南一块是“待议地区”,并没有划定归属,但俄国势力进入后,不经过任何谈判就占据了这一地区。1858年的《中俄瑷珲条约》和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使中国丧失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的领土,但在条约签订以前,俄国人已造成占有这些领土的既成事实。但已经有中国人定居的地方,俄国还不敢立即侵占,如条约规定,在黑龙江以东的“江东六十四屯”仍归原来居民居住,由中国政府管辖。但对俄国的步步进逼,对东北招民垦荒,移民实边的建议终于为清政府采纳。1860年清政府下令开放今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次年又开放吉林西北草原,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移民。“闯关东”不仅不再是非法,而且经常得到政府的鼓励和资助,移民获得土地和定居也比较顺利。甲午战争后,俄国加紧了对东北的渗透,1897年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并实施移民计划。《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朝每年要支付大量赔款,财政困难。由于移民放垦既能充实边疆,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俄国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东北的觊觎和控制,日本也始终将东北作为侵略中国的首要目标,都制订并实施过向东北移民的计划。“闯入关东的华夏儿女,扎根在祖国东北大地、继承了中国五千年文明、与内地血肉相连的移民和他们的后代,粉碎了侵略者的梦想”。“九·一八”事变后,尽管日本侵略军基本占领了东北,但面对三千万中国人,不得不采取扶植傀儡政权的办法。从历史上看,是当年历尽千辛万苦,百折不挠勇闯关东的移民和他们勤劳勇敢的子孙,开发捍卫了白山黑水,保全了祖国的东北边

疆。1

四、“闯关东”精神的核心价值

①彰显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从“闯关东”的历史看,首先是许多下层民众,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突破各种封禁,“闯”关入东北蛮荒之地,把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其次才是清政府的“开禁”政策。在“闯关东”过程中,无论是季节性的移民还是永久性的定居,人们都是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拼搏。“闯关东”的历史,是一部“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移民史,处处体现出中华儿女不畏艰险、积极进取的精神。自古以来,以农业立国的中国社会,农村、农民、农业始终是首要问题,“闯关东”是20世纪以前中国农村社会面临巨大困境背景下,民众积极寻求自我发展的一条道路。“闯关东”所体现出的创业精神,对于如今欠发达地区重建创业,振兴区域社会经济,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闯关东”引发的诸多问题,亦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先锋《国家历史》认为,“发生在中国东北的这股移民潮,无论是历史,还是规模,以及形成原因的复杂程度,都要远远超过美国的‘西进运动’”,“从更广阔的历史图景来看,闯关东只是恢宏的中国移民图卷中的一页。填四川,走西口,下南洋,建三线,民工潮……几千年来的一次次移民潮,书写了中国的历史,也蚀刻出中国的现实地理。”“闯关东”的历史,再次彰显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的事实。

②形成了“闯关东”精神的多重内涵闯关东是一段悲壮豪迈、又充满血泪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不断与各种矛盾抗争的几千年奋进历史的一个缩影。“闯关东”孕育了一种人文精神,“闯关东”至少体现了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处变不惊的超常智慧、有容乃大的宽阔胸怀和与人相安的和谐性格。为什么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久远不衰?历史的回答是:功在千年传承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诚如大学者张岱年先生所说,“民族精神乃是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理和民族情感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价值目标、共同理想、思维法则和文化规范的最高体现。”回顾“闯关东”历史,总结“闯关东”精神,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闯关东”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敢为人先的拓荒(开发)精神,敢闯禁区的冒险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守边保疆的爱国精神,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是求生存、奔发展,闯天下和走出去、请进来、大开放的精神。归结起来,“闯关东”精神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是闯市场,是寻求新的生存发展空间。这是“闯关东”精神最具时代意义的可贵之

①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454.

②《盛京时报》宣统二年三月初五日.

③马红丽《清朝山东人“闯关东”的成因及影响》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5).

④唐凌《民族经济融合史研究论纲》广西民族研究,

2003(4).

⑤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6: 60.

⑥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89.

⑦西清《黑龙江外记》北京:中华书局, 1985: 62.

处。移民的最初动机是谋取生路,但是开发东北的实践却远远超出这一狭隘界限,孕育出一种悲壮感人的文化精神,它坚忍不拔,一往无前,成为一种“闯关东”的精神。“闯关东”精神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一个“闯”字是对这种精神的高度概括。中国历史曾出现多次大规模移民,如“走西口”、“下南洋”,但是移民东北用了一个“闯”字,以谓其难其险,更体现了“闯关东”人的抗争精神。“闯关东”精神是一种敢于全方位开发的精神。一是敢于向荒蛮之地索要粮食的土地开发精神。早期“闯关东”的移民或者为旗人雇佣开荒,或偷垦土地,体现出一种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使蛮荒变之地变为良田。这种力辟榛莽的土地开发精神还内含一种反传统性。“闯关东”的人们突破了传统守乡恋土的传统观念,在不自觉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特质。面对着莽莽草原、遍地荆榛、天寒地冻、风沙飞扬。他们没有被吓倒。吃玉米面馍,住草窝棚,他们没有叫苦。拓荒本身就是一种敢为人先的创业,即使是受到一些挫折,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创业,而是越创越勇。艰苦奋斗的丰收硕果更增强了他们的创业精神;

其次是敢于向原始资源索取财富的实业开发精神。在“闯关东”的人中,还勃生出一种更为旺盛的追求财富的实业开发精神,这种精神更具有近代的特点。如开采金矿、开采煤矿等。他们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时至今日对我们仍有启发意义。“闯关东”精神是一种进取精神。敢于和磨难进行抗争,无畏于牺牲生命,不屈不挠地与天、地、人英勇奋斗的进取精神。在饱受战乱、天灾、饥饿和苛捐杂税的乡间走出来的倔强的闯关东人,没有被磨难、死亡所吓倒,以一往无前的毅力成功地向前闯。“闯关东”精神是一种拼搏精神。敢于与人生命运进行抗争,无畏于任何阻力,为实现美好的人生追求,敢于置之死地而后生。“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闯关东的人正是有这种不怕困难、不怕死亡的拼搏精神,才实现了人生的追求。“闯关”精神是一种科学精神。为改变贫穷落后的处境与自身的种种不良品性,无畏于任何陈规陋习的束缚,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在闯关东过程中,审时度势,不断变换经营行业,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求得生存与发展。“闯关东”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但它所体现出的则是人类所共有的进取、创业精神,具有排除万难的英雄品格。因此,它具有永恒的价值。

五、“闯关东”精神的现实意义

①闯关东精神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闯关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题材,“闯”字精神本身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和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我们就身处的黑龙江省就是当年闯关东人到达的地方,现在的黑龙江人中很多是当年闯关东人的后裔。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拥有的优势地缘关系,深刻挖掘其内涵,以鲜活的身边事例来再现其精神实质。因此,弘扬闯关东精神具有重要

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

②闯关东精神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闯关东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特点的时代精神,是二者的统一。300年来,近2000万闯关东人大规模迁徙到了东北,其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艰难之巨,是罕见的。闯关东人冒着生命危险,风餐露宿,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到东北、到黑龙江来垦荒。他们不仅开疆拓土,垦荒种地,同时还修建工矿铁路,经营轻工业和商业。在那段艰辛岁月中,他们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顽强的坚持了下来。这种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传承的重要动力。同时,闯关东的过程,又是一次促进中华文化交流、传播、融合和发展的过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进和丰富作用。

③2闯关东人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勇于创造、敢于开拓的创业历程,体现了中国人拼搏开拓的创业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精神激励我们后人努力地去拼搏、去创造、去进取。如今我们在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过程中,特别需要弘扬闯关东敢闯敢为、奋勇抗争、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勇于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将“龙江制造”提升为“龙江创造”、“中国创造”,闯出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弘扬闯关东精神,就是要推进黑土地的文化再造、精神再造,形成标志性的黑龙江精神,即无畏、包容、开放、创新。这种精神是激励黑龙江人奋发图强、开创进取的不竭动力。

“闯关东”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留给后人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它的精神思想和内涵对现在依然有借鉴意义,古往今来,薪火相传。相信我们能够把“闯关东”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书目

张友谊《华民族精神导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刘德增《关东——2500万山东移民的历史与传说》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

董鸿扬《北人:关东文化》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江苏省兴化中学2009级高二语文校本阅读材料“厚积薄发” 主编:高二语文备课组赵永根 近代中国有三次规模较大的人口迁徙: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 闯关东 清代流民“闯关东”现象解读 一、“闯关东”的由来 关东是指以今天的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为主的东北地区,因这一地区处在山海关以东,故名。清前期设禁,前往关东要“闯”,因为那是越轨犯禁的行为。但自近代1860年(咸丰十年)解禁后,前往关东谋生就已合法,“闯关东”一语之所以仍被沿用,是积习成俗使然。 远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关内流民出关觅事,来去自由。清王朝建立之初,流民出关也不必“闯”,相反还得到清政府相当的鼓励。因为关东本来就人烟稀少,加上明末清初战争的影响,人民走死逃亡,导致关外“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但关东又是“龙兴之地”,为强根固本,清廷即屡颁诏令,命地方官“招徕流民”,开垦荒田。1653年(顺治十年)设辽阳府(下辖辽阳、海城二县),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宣布开放辽东,“燕鲁穷氓闻风踵至”者不少,也由此引起清廷的不安。《条例》颁布15年后,也即1668年(康熙七年),清政府宣布关闭山海关的大门,《条例》废止。清廷所以要封禁东三省,当然有许多理由,如关东为人参产地,旗民生计所系,流民入山偷采者成千累万,屡禁不止,成为清廷不得已而封关的原因之一。还有,东北设有围场,供皇室狩猎之用,但围场地面辽阔,无法禁绝“游民借开荒之名,偷越禁地,私猎藏牲”,于是,干脆封禁。再有,清廷深恐流民如猬之集,抢了旗民的饭碗,“必致(旗民)生计日蹙”。这些理由,固然很充分,但保护满族固有的文化则是清廷“闭关(山海关)”尤其不可忽视的根本原因,类似“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的上谕,屡有颁行。在清廷看来,满族的尚武之风不能丢,满族的风俗习惯不能杂糅,要想不使满人“习成汉俗”、被中原文化同化,只好把“自我”封闭起来。加之有清一代“反清复明”之声不绝于耳,更使“满汉之见”难以消散,因而也促使清廷屡颁禁令,一次比一次严厉,不仅要“永行禁止流民,不许入境”,而且下令“逐客”。1740年(乾隆五年)上谕命“寄居奉天府流民,设法行遣……定限十年,令其陆续回籍”。十年后(1750年),流民归籍期限已满,再颁严令,“令奉天沿海地方官多拨官兵稽查,不许内地流民再行偷越出口……令守边旗员沿边州县严行禁阻,庶此后流民出口可以杜绝。”当然,清廷也清楚,仅“闭关”仍不足以抵制“汉俗”的侵袭,流民泛海可至辽东,经蒙古亦可进入关东腹地。有鉴于此,康熙年间清廷又花了几十年时间设置“柳条边”以期禁阻。尽管清廷煞费苦心,但北方流民入关谋事却屡禁不绝,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上谕”称,仅山东流民入关者就达10多万。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据估计,在关东谋生的华北农民(包括已改变流民身份定居关东者)总计达180万人。这些流民都是在“闭关”条件下犯禁闯关、私自进入关东的,所谓“闯关东”之说,即由此而来。 1860年,关闭的山海关大门重新向流民敞开,流民入关东谋生,不再视为非法,只因“闯关东”一词已约定俗成,也就成为流民去关外谋生的代名词了。 二、关内之民为什么要去“闯关东” “闯关东”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又以山东人为最。1911年东三省人口共1841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由山东、直隶、河南等省先后自发涌入的,规模之大,举世震惊。进入民国时期,“闯关东”浪潮仍居高不下。从1912—1949年,流入关东的人口共约1984

闯关东

期末作业论文 题目:人类迁移史上的“长征”——闯关东历史文化漫谈 姓名:杨俊峰 学号:114040035 班级:11历史A班 人类迁移史上的“长征”——闯关东历史文化漫谈

摘要:有清一代,山东人由于人地矛盾的激化、土地兼并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他们背井离乡而去“闯关东”。虽历经艰险,但塑造了可歌可泣的闯关东精神和促进了民族经济融合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近代中国移民开发的一次壮举。并且它也孕育了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精神,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闯关东生存贡献核心价值 一、“闯关东”概述 关,指山海关。山海关城门,一关之隔,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所说的关东,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闯关东”的人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但和洪洞大槐树移民最大的区别,在于洪洞移民是官方行为,闯关东是民间自发。闯关东,一个“闯”字突出了这条路线的艰辛。如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伍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但真正意义上的“闯关东”是起源于顺治八年(1651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经历了299年的历史,其中以山东人居多。它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顺治十一年(1654 年)六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颁布了一道命令,允许个体百姓自行赴辽东垦荒。从顺治十一年六月起,有组织地移民与个体自行移民辽东,二者并行。从嘉庆(1796—1820 年)年间起,陆续放垦“边外”土地。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最后一片“边外”土地放垦,封禁至此结束。五年后的1912 年2 月12日,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的统治至此寿终正寝。中国历史进入中华民国时代,“闯关东”进入高峰期。自此以后,“闯关东”形成为一个空前的移民创举。自17世纪中叶开始,三个世纪来,有成千上万的关内流民勇敢地闯入了关东大地。《闯关东——2500 万山东移民的历史与传说》一书作者刘德增认为有2500 万人。到底有多少人闯入关东,有1000万、2000万、2500万、3000万之说,这些尚待学者去论证。已有确切考证的是,从1912 年至1930 年间,“民国时期,大约有400万移民出关谋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到1941 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日本为了掠夺东北资源以充实战备,用日军专门设立的掠夺华北劳工的专门机构——满洲劳工协会,在1939 年到1941年的三年中,从山东、河北等地抓捕到东北的劳工达400万人之多。仅1941年一年移民(主要是劳工)总数就达104.4万人。因此,有言曰,“闯关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 二、“闯关东”的原因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人口迁移,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①人地关系失调 华北地区生齿日增,地狭人稠,就全国人口而言,鸦片战争之后增

闯关东与东北人性格的形成

闯关东与东北人性格的形成 曹保明 历史经过了千百个春夏秋冬,许多事情已经被人淡忘了。认真地想来,一个历史事件就影响到一个地域人的性格这未免有点夸大,但仔细一思考,这种联系又不无道理。闯关东作为中国历史上4次人口大迁移非常重要的一次,其实不是一下子完成的。清顺治(1644年)年间,逐渐强大起来的东北满族入主中原,统一中国,建立大清,从而把东北作为它的发祥地保护起来,这样中国出了“关里”和“关外”这样的概念。为了进一步保护自己的龙兴之地,清政府又加修了柳条边,严格划分“龙兴之地”的界限,防止中原人越“边”跨“关”进入东北。但是,大约经过了200年左右的时间,到了道光和咸丰年间,由于战争紧迫,加之中原连年天灾不断,迫使一些破产农人不顾清政府的条文戒律,纷纷出关过边北上东进地闯入东北从前的“禁地”,而清政府这时也无心或疏于对边关的把守和管理,终于使“封禁”政策变成一纸废文,于是从那时开始数以千万计的中原人来到东北谋生,历史上这被称为“闯关东”。 事实上,在道光和咸丰年之前,早已有中原的流民不顾朝廷的清规戒律纷纷闯进“关东”,相比后来大股,他们是小股,已经同东北一带的土著和先民融合在一起。他们对东北人的性格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今天,东北流传着这样一条谚语:人帮人,亲上亲。这是东北重要的地域文化的一个总结,而这恰恰是闯关东人留下的性格形态的基础。谋生路上的“帮”来自于求生的一种本能,你帮了我,我就会忘不掉你,一种最初的人性关系便产生了。这是一种地域关系,甚至产生了蔑视血缘的历程。血缘是氏族部落和家庭延续关系的基础条件,但是闯关东者投奔的却往往是“邻居”、“朋友”或“乡亲”。由于双方处于同一境地中,这使得荒寒的北方在需要“人”的时候以最大的热情接纳了他们,而他们——闯关东者也把落脚的希望实现了,这是一种互为的希望和企盼。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中的“义”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思想,使得后来者对先期到达东北并开荒占草又接纳了他们的人表示出无比的感恩之心,于是有了“回报”的愿望。这样,一种奇特的理论出现了——有血缘关系的人反而不如“同乡”、“同行”、“老乡”信得过,这种实践观念促使中原人越来越习惯于遵守接触同乡和朋友的观念,“友情”有时候高过了“亲情”,也为东北人性格的最终成型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这是东北独特的文化遗产,别土无有,别土不生。歌颂同乡、同行在危难中接纳对方,彻底展示出迁移者广泛探索东北的生存渴望和生存心理。在北方,在那大荒片子之中,在夏季墨绿的老林子里,在冬季呼啸吼叫的老北风中,人的异地求生的艰辛被充分地放大开来,人不能不去渴望一种真诚的接纳,而这种情感又与东北本土人的一种心理相合,于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性格产生了。 中原闯关东人对“恩人”的回报,往往是“看行动”,我们今天叫“捞干的”。于是语言成了多余。这个信条在东北人的性格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东北,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朋友,不是亲哥俩而是邻居。一个在山里打猎,一个在屯里种地。二人平时一见面就是在一起默默地饮酒从来没有过多的言语。一次,屯里种地的得了重病可能要死,山里的送来一口棺材,外型很粗糙。儿女们觉得棺材样子不好看,就弃在草垛边了。后来爹好了,没死,棺材就被压在草垛下了。半年后的一天,山上打猎的回村,二人又是坐下默默地喝酒。提起种地的得病没死,打猎的才说,那棺材是他用长在悬崖上的“风交木”做的,那树300年才长到碗口那么粗。别看棺材样子不好看,可有防腐作用。为了给朋友办丧事,猎人特意杀了两口野猪装在里边,看看坏没坏吧。种地的朋友说,孩子们懂个啥呀?于是二人扒开草垛,拉出棺材,一股凉风升起。虽然半年过去了,里边的两头野猪竟然上着白霜。种地的和山上的朋友两人又坐下,默默地饮起酒来。这是典型的东北人性格的写照,不表白,不张扬。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迂腐的性格,“三杠子压不出个扁屁来”,但事实上,更多的人所喜爱的正是这种不表白自己却特别能为别人着想的东北人。 以实际行动去回报对自己有恩的人,当这种性格遭到抵触或者挑战时,东北人往往立刻跳起来,以理抗争,同时要争回面子。东北人爱面子,比爱他们的生命还重要,这时,东北人不怕艰苦不怕死亡和威胁的“虎”劲儿就上来了。

“闯关东的故事流淌在我血液里”

“闯关东的故事流淌在我血液里” 电视剧《闯关东》的编剧高满堂祖籍山东平度,他的上一辈人就是“闯关东”到大连的,因此他对“闯关东”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愫。谈到创作初衷,高满堂满怀深情地说:“历代人闯关东的故事我从童年一直听到中年,已经流淌在我血液里,与我的生命溶在一起了。” 高满堂说,为了创作这个剧本,他与联合编剧孙建业一起驱车7千公里,横跨辽吉黑齐鲁大地,历时一个半月采访,走遍了4个省的图书馆、档案馆,却没有查阅到一部关于闯关东的资料和书籍,两千万人300年间前赴后继闯关东的史实,竟然是一部口头文学。所幸采访到还健在的几个闯关东的老人,最年少的80多岁,说起当年的苦难和抗争,他们有哀伤的泪水,也有吞天吐地的豪气。高满堂感慨地说,如果我们再晚几年写这个剧本,就彻底没有第一手材料,闯关东只能变成永久的传说了。要是那样,我们就有愧于两千万闯关东的祖先。 在电视剧中,朱开山形象的塑造,也是该剧成功的关键。高满堂说,这个人物是在采访过程中不断感受、感悟、提炼、升华出来的。他讲起采访中的一个小故事。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镇的隋大爷当年闯关东时才13岁。过年了,别说鱼肉米面,他家连片菜帮子也没有。娘叫他去挑担水装缸里,

也算没空过个年。水挑回来了,可是临进门,他摔倒了,水桶歪倒在地上。他哭了:“娘,水都洒了,还怎么过年啊!”他娘拾起水桶,看了看,说:“桶底不还剩点水吗?娘给它烧热了,喝口热乎水,咱娘俩也得过这个年!”听到这里,高满堂和孙建业也哭了,他们为先人当年的苦难难过,也被先人们刚强的自尊和坚忍的生存意志所感动。朱开山这个人物的原型,就存在于闯关东的老人们讲的许许多多的故事里,他们的精神至今仍然感动着我们。 高满堂说,我们常说,让历史告诉未来。可是历史不会直接去告诉未来,历史需要通过今天的我们去考察、去反映,才能传达给未来。今天,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一次新的伟大复兴,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重大使命。我们一定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考察、来看待、来反映闯关东的历史。换句话说,《闯关东》就是要写那个年代闯关东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高尚情怀。 创作过程中,高满堂一直在提醒自己,不要沉溺于白山黑水神奇风俗的展示,不要沉溺于传奇故事的编织,必须紧紧抓住民族的魂魄,抓住民族的品格,写深它,写透它。就这样,高满堂八易其稿,一部优秀的剧本产生了。

读《闯关东》有感

读《闯关东》有感 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满堂和孙建业的小说《闯关东》,以19世纪初中国动荡不安的社会为背景,以时间的推移和朱家的生活变化为线索,集中展现了朱开山一家历经磨难、奋斗不息的生活场景,读后令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是自少年时代读过路遥《平凡的世界》之后又一部震撼心灵的作品,现以分析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为脉,谈点自己浅薄的感受,与诸君共勉。 ----忠肝义胆,智勇双全的朱开山 朱开山是作品的主人公,他的一生充满了艰辛与磨难,但他却没有成为一个悲剧人物,关键在于他过人的胆识,敏捷的身手、遇事时的深谋远虑与面对挑战的不屈不挠。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他大难不死,只身一人来到关东,在老金沟淘金小有收获,凭着自己的勤劳实干,在短短几年内为家人打造了一个“窝”,使得妻儿在山东遇灾后可以无畏地来到关东。在听说朋友贺老四出事后,他毅然放弃安稳舒适的小日子,再次来到老金沟,决定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在上有官兵盘查,下有土匪打劫,近有掌柜算计,远有眼线监视的情况下,一些心急运金的同伴惨死他乡。朱开山明访暗查,终于揪出了幕后的黑手,并将他们一网打尽,最终得以安全运金回家。 在元宝镇由于传武逃婚,使得本就生性狡诈、心胸狭隘的韩老海对朱家怀恨在心,纠结乡党事事为难朱家。朱开山自知理亏在先,便处处忍让,真心相待,以求弥补。但这忍让不但没让韩老海见好就收,反倒以为对方软弱可欺,甚至心生歹念,勾结土匪绑架传文。匪首在朱开山动之以威、晓之以理之下终于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却大大激怒了朱开山,他一个下马威便将本就色厉内荏的韩老海收拾得服服贴贴。 哈尔滨开饭庄时朱家又遇上了地头蛇潘五爷。朱开山深知初来乍到的自己要想立稳脚跟必须在忍让的前提下快速打通各种关系。不想,服软越发使对方气焰嚣张,而逞强却让对方手段更加卑劣,一走了之更让对方嗤之以鼻……在潘五爷再度精心设计的“死人”事件被朱开山揭穿后,恼羞成怒的潘五爷终于与朱家一赌定输赢。老天有眼,害人者最终玩火自焚,丢了家产死了儿子。而此时,朱开山以德报怨的心胸终于感化了潘五爷,使对方不得不心服口服。 朱开山在对待日本人的态度上,可以用一句歌词来形容——那就是“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对身染瘟疫的一郎,朱家不离不弃,悉心照料,最终使之得以与家人相聚;而对待居心不良、妄图侵占我中华大地的森田等人,朱开山便与之决一死战!那掰得森天手腕“咔嚓”的声响令人听得舒坦,好不解气;那射向鬼子的颗颗子弹和最终使森田毙命的飞镖令人拍手叫绝,好不解恨!那句“总有一天你们日本人得从中国滚回去”的话骂得痛快淋漓,气壮山河! 朱开山多舛的命运和他处处出奇制胜的结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得不让人相信信念的力量。台湾作家于华在小说《活着》里讲道:“活着,就是承受,承受生活给予我们的幸福与快乐,病痛与灾难”。记得当年参加公务员面试的时候主考官问过这样一道题“你如

浅析闯关东

浅析闯关东 摘要:“闯关东”是17到20世纪中国内地向东北移民运动约定俗成的一种略称。这次移民浪潮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对民族融合产生了不小的促进作用。它构成了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的主体,使东北地区发展为一个移民社会。 关键词:闯关东历史探源影响现实意义 一、闯关东的历史背景[1] 关东是指现在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因为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为关东。闯关东的历史事实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随着满清政府下达关闭山海关的大门开始,黄河下游一带的游民不断徒步跋涉进入关外的举动就被官方鉴定为一种越轨犯禁的行为。为了保护满洲固有的风俗和八旗生计,清朝政府设定的隔离制度非常严酷,丝毫不允许汉人进入满洲的“龙兴之地”,哪怕是迫于生计的压力。1860年以后,随着鸦片战争的严重受挫,清政府对边疆的控制能力日益削弱,与此同时沙俄不断侵蚀边疆,最终导致清政府于咸丰十年正式开禁放垦。“安土重迁”是“乡土中国”的典型特性,且这种特性根深蒂固。然而,在特定情况下,黎民百姓不得不背井离乡——这是“乡土中国”社会的一种“变态”。关内人民不顾一切“闯关东”之举,是有一定的社会历史缘由的,而且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人口压力 清代以后,山东、河南和直隶省人口猛增,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甚至一度成为密度最高的省份。据统计,华北冀鲁豫咸丰元年(1851)人均耕地4.46亩,1912年前后下降至3.66亩,1928年以后又下降到2.93亩。耕地与人口的失调对华北农村压力极大,土地对农村人口来说,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在生存没有保障的状态下移民到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便成了必然。 2、天灾人祸 据资料显示,咸丰五年(1855)黄河改道,殃及鲁、豫、直省,山东省灾情在六分以上的村庄即达7161个,灾民逾700万人。从该年到1912年清朝覆灭的56年中,山东省仅因黄河决口成灾的竟有52年之多,共决口263次,成灾966县次。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八国联军、捻军都曾波及华北地区,到民国时期,连年军阀混战。近代以来,无论是外国的侵略战争还是国内战争都为华北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历真实的闯关东

历真实的闯关东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 从两兄弟到千人村 当年,相当一部分人闯关东选择了水路,从山东出海,漂到大连,再从现在的旅顺、金州海岸上岸,然后北上寻找肥沃的土地。因此,在“闯关东”过程中,大连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有一个叫周家崴子的村庄。村里人绝大多数都姓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周成文。经过几代繁衍,周成文的后人们,把这个原本只有两户人家的村子,变成了一个有两千多人的大村。如今,村民们已脱离了祖宗们的农耕生活。在这里,记者找到了该村的族谱修订负责人周纯官。 周纯官住在一栋三层小楼里,小楼的建筑风格类似欧式别墅。周纯官笑称:“村里现在以加工业为主,开了不少工厂,村民们的腰包都鼓鼓的。跟老祖宗那时候比,俺们现在都是有钱人。” 周纯官点燃了一根香烟,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他沉思着,打开了一段尘封两百多年的记忆—— 公元1715年,也就是大清王朝的康熙五十四年,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及其周边地区)门楼村的周德新、周德纯兄弟,由于生活贫困潦倒,无奈之下,决定离家“闯关东”。 “关外有黄金、有沃土、有人参、有貂皮。”这话让周氏兄弟听着,实在诱惑。于是,两人凑了一笔路费,找到了一条小渔船,准备从海路前往关外。

那个时候,没有任何机械化船只,没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没有雷达,没有探照灯,甚至没有可以休息的船舱,有的只是小舢板,还有船老大多年的航海经验。 出海前,周家兄弟并不知道面临的将是一场生死冒险——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自清朝入关起,有不少乘船“闯关东”的人,由于海风的变化,漂流到了朝鲜、日本等地;至于覆舟于海上者,更是难以计数。 大海是无情的,海浪随时可以把船掀翻在海里,甚至只是一次普通的季风变换,也可能让周氏兄弟永远无法回到老家。但他们已经抱定了必去的信念,几次乞求船老大,“即便死也值了,只要把我们送到关外。”船老大被感动了,在一个夜深风高的黑夜,他们悄悄地驶离了登州府码头。 命大的周氏兄弟,平安抵达了大海的北面——旅顺口。当周家兄弟饥寒交迫地踏上旅顺口的沙滩时,他们有了一个新的称谓——“海南丢”(在山东省的胶东一带,人们把坐船去关外谋生的叫做“上海北”;而在大连,人们把通过海路“闯关东”的人称为“海南丢”)。 周氏兄弟随后就落户在了旅顺口的夏家村,娶妻生子,男耕女织,到老含饴弄孙。如果按照这样的生活轨迹来看,也许周家兄弟的“闯关东”之路过于平淡。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周氏兄弟的冒险天性,在他们的孙子周成文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公元1776年,周成文带着妻子曲氏,来到了周家崴子。那时的周家崴子,甚至算不上一个村落,只有一家蔡姓居民住在那里。于

《闯关东》中的创业经商之道

《闯关东》中的创业经商之道 中央电视台新年大戏((闯关东》以恢宏悲怆的历史背景,悬念迭出的情节设计,性格鲜明的人物性格塑造而征服了观众,引得收视率节节攀升。朱开山等人在金沟淘金、林场伐木、拓荒种地、城中开店、经营煤矿等所透露出的那种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忍辱负重、善用智慧、仁义诚信为本的闯关东精神震撼了观众们的心,其中所体现的创业精神和经商之道令人拍案叫绝。 大仁大义.大诚大信的创业经商理念创业和经商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赚钱了。可是电视剧中的主人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朱开山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仁义 38FEBRUARY200e13 文?鲁山 才是创业的根本。从事创业经商 活动,要回报社会和他人。 他进金沟采金不仅是为了自 己能置办几垧好地,买几匹好骡 马,而是给自己患难与共、含冤 而死的何老四报仇。 他救过土匪头子镇三江,镇 三江以偷盗来的俄国财宝相许,他 没有据为己有,而是用这些财宝为 镇三江上下打点,营救其出狱。 如果说复仇还仅限于兄弟情 谊,那么投资煤矿就升华到了民 族国家尊严。当朱开山的儿子们 瞒着他投资煤矿时,他极力反 对,因为他深知其中的风险有多 大。但当他听说,是与不安好心 的日本财阀争夺采矿主权时,就毫不 犹豫地答应了。 朱开山看重的是仁义,而元宝镇 的商人夏元璋曾多次传授朱开山的三 子朱传杰经商之道,说经商的第一要 紧的在于诚信,一种大诚大信。这种 诚信是一种巧妙的诚实,而非无原则 的诚实。对顾客不欺不诈,买卖公平, 货要地道,价格合理,足斤足量,童 叟无欺。但要保守自己的商业秘密, 而非托盘而出,有啥说啥。 不畏艰险.忍辱负重的创业经商精神 山东人为什么要背井离乡闯关 东?因为当时的山东田地颗粒无收, 强盗横行,用经济学中的话说就是,风 万方数据

真实的传奇——以《下南洋》为例浅析迁徙类题材的电视剧作

真实的传奇 ——以《下南洋》为例浅析迁徙类题材的电视剧作 摘要:我国电视剧的产量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种题材的电视剧层出不穷。 其中,迁徙类题材电视剧作为新的题材形式以其真实的背景,传奇的故事吸引了众多观众,本文以《下南洋》为例,试图分析出迁徙类题材电视剧在剧情设计、人物塑造以及反映出来的独特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特色。 关键词:《下南洋》,迁徙,真实,传奇 引言 所谓迁徙题材电视连续剧,指的是以迁移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作品。近年来,随着观众对电视剧内容取向的不断变化,迁徙类题材电视连续剧成为当前荧屏中活跃的电视连续剧题材之一,《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等都备受观众喜爱。这类电视剧在创作过程中都是以迁徙类的故事情节为主线,反映了人们在迁徙过程中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 电视剧《下南洋》自从在中央电视台8频道黄金时间播出以来,观众反响十分强烈。该剧不仅真实的再现了广东、福建两省的民众到海外谋生的真实历史事实,同时通过电视剧《下南洋》的播出,也让观众了解到真实的客家文化底蕴和文化艺术传承。同时在这部电视剧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创作风格也成为迁徙类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典范。对我国该类型电视剧的创作在内容呈现和风格把握方面提供了切实可循的实际经验。 一、真实的历史背景引发观众共鸣 根据史料记载,南洋这个称呼的由来源于明、清时期。南洋是我国在明清时期发展历程中对东南亚一带的一个整体的称呼。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南洋事实上不仅仅是指一个区域,而是涵盖了包括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也包括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的一个大范围的地理名词。所以,南洋实际上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一个概念1。在电视连续剧《下南洋》中,其所指的南洋也正是这样的一个概念,包含了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以及中南半岛沿海、马来半岛等地的一个空间的范畴,电视剧中所指的南洋是相对于中国而言的。电视连续剧《下南洋》在央视频道开播以来,观众对这部电视连续剧的好评始终不断。加之以前播出《闯关东》、《走西口》两部迁徙类题材的电视剧,观众对这类题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南洋》真实再现了在当时历史发展背景下,客家人民背井离乡前往南洋谋生的历史真实经历。在前往南洋谋生的过程中,客家百姓不仅将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带到了南洋,同时也将客家的文化艺术特色传承到南洋。 清末民初福建、广东两省的民众为了生存,辗转迁徙到海外谋生,依据这段真实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经历,广东电视台创作出了38集电视连续剧《下南洋》。该剧以真实历史为故事背景,这段经历至今成为客家人们心中难以演说的历史记忆2,由此也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为了更清楚的还原历史背景,为了更好的凸显出客家百姓前往异国他乡谋生的经历,该 1刘德生.世界地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李琳.看电视剧《闯关东》谈人口迁移的原因[J].地理教育,2009(03).

“闯关东”的历史真相(1)

“闯关东”是因为啥 王锦思发表于2011年11月24日12:36 阅读(19758) 评论(26) 分类:个人日记 举报icon举报 相关搜索词:闯关东山东山海关清朝东北 王锦思《发现东北》作者、吉林电视台《关东密码》栏目特约撰稿人

2008年,一部名叫《闯关东》的电视剧热播,许多东北人在家里看得不亦乐乎。 有孩子问老爸,这部戏到底哪里精彩? 老爸说,这演的都是咱得祖先,从山东河北来到东北的事。 坦率地说,我对这部电视剧没有丝毫兴趣,包含酸甜苦辣的闯关东被扭曲的方式文艺起来,并且夹杂什么爱国主义之类的说教,显得做作和夸张。 千百年来,中国人不断从中原向周边扩散:走西囗、下南洋,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汉人移民地,清朝以后又开始了闯关东。 清朝初期,满人倾族入关,东北人口剧减。朝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或“祖居圣地”,借口“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保护“参山珠河之利”,实行封禁政策,“永行禁止”流民入境,以备满洲贵族末路时退往关东。 山海关,界定着关外和中原。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背井离乡的河北山东人闯关东。中国有长城,东北有柳条边。柳条边是在封禁地的边界上挖沟垒土修筑一条边墙,高宽各为3尺,墙上植柳树,边墙之外又挖掘边壕,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俨然是长城的缩小版。 柳条边以东的部分称为“边里”,是皇家禁地。柳条边以西

为“边外”,属于蒙古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王公的领地,当时德惠为“边外”,大部分是荒原草场游牧之地。 长城上有关口,比如张家口、居庸关、山海关,柳条边上设有“边门”和“边台”,作为管理机构。“边台”采用编号的办法,依次叫做头台、二台、三台……德惠境内的“五台”地名即由此而来。每一个“边台”设台丁150至200人。 当时黄河下游连年遭灾,关内土地兼并日益严重,战乱和灾荒不断,农民生活艰困,关外广袤肥沃的土地自然是极大的诱惑,于是不断突破清朝的禁令和柳条边,也有“泛海自天津、登州来者”。 清政府也有几次以朝廷名义组织人员前往东北。清初民族矛盾尖锐,统治者采取极其残酷的镇压手段,将“造反者”遣送边陲“烟瘴”之地,山东触犯刑律者多发配“极边寒苦”的东北,这种遣犯史称“流人”。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侵蚀黑龙江边境,加上为防备太平军进犯京畿时农民群起响应,咸丰十年(1860年)放弃了执行200余年的“封禁政策”,鼓励农民出关谋生,出现了一次向关东移民的高潮。 穿关东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值得关注。 《礼记·檀弓下》中有《苛政猛于虎》一文,记载孔子和弟子路过泰山时,遇到一名身世凄惨的妇女的故事。当地虎患严重,可就是因为没有苛刻的暴政,所以她和亲人宁愿一直住在这里,

闯关东观后感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闯关东观后感

闯关东观后感 近日播出的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讲述在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命运变迁的大剧。从已经播出的近三分之一看,基本概述了山东人闯东北的辛酸心路历程,再现了当年山东人“闯关东”的悲壮历史。无论是人物命运的悲欢离合,也无论是生活场景还是民俗以及时代背景,都象磁铁一般牢牢地吸引住了人们的视线。 电视剧《闯关东》之所以一开始就有如此大的吸引力,我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部戏的题材所至。 据记载,在过去的300多年间,约有XX多万山东人迁移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艰辛创业。有一个说法,建国初期,每三个东北人,就有两个是闯关东的山东人或山东人的后裔,而在山东,闯关东者几乎遍及每个村庄。“闯关东”是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为了生存,大批山东人背井离乡,踏上了关东那片辽阔的黑土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闯关东》就是为这些生活在东北的山东人拍的一部电视剧。当年闯关东的人,谁的心里没有一把辛酸史呢?离乡背井,遥望故乡,哪个流浪在异乡的游子不是承担着身体与精神的双层压力呢?所以,电视剧首先就赢得了当年闯关东的人以及他们的后代的青睐是不难理解的。 毕竟电视剧不同于历史书,考虑了可看性,势必要增加一些离奇曲折的情节,何况在这个一切讲究效益的年代。对这点,我们是应该给予 第 2 页共 5 页

理解的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其中穿插了朱开山的三个性格炯异、命运不同的儿子在关东路上遇到的种种磨难和考验。在剧本策划阶段就将其创作定位为:小人物成为大英雄的故事。 “闯关东”这种民族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关东路上的闯荡需要经历一次次的波折磨难,包括土匪、官兵、土豪、乡霸、流氓、流民、善人、妓女、瘾君子、矿工等等各色人物将陆续登场,给山东大汉制造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苦难之下,朱家父子、兄弟、夫妻之间所产生的悲欢离合的故事。这一故事设计与好莱坞大片《指环王》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又与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相似,由此可见中西影视文化在人性的本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认识是相同的,所谓高手过招,点到为止,摘花飞叶看似相似,其内功也自有独得之妙。作为具有史诗色彩的大戏,《闯关东》的故事情节可谓荡气回肠气势磅礴。剧中人物众多,身份地位不同,各个又性格鲜明。以山东人朱家一家为主线,逐渐引出没落格格、商人、艺人、土匪、恶霸、土豪、乡霸甚至日本人等,众多三教九流的人物,演绎出一段又一段脉络清晰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剧中再现了当年闯关东人放排、伐木、淘金、采矿等大场面,使得该剧有了较强的可看性。所以,吸引住众多喜欢听故事、看风俗的大批观众,也就不足为奇了。 《闯关东》吸引观众的还有那些具有强大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主人 第 3 页共 5 页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三次大迁徙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大迁徙 创新实验学院生科104班孙志明2010014971 “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堪称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而电视剧《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恰恰就是对历史真实的写照,几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为了逃离恶劣的生存环境,他们吞下艰辛和无奈,加入规模的迁徙大军去,中国人讲究衣锦还乡,乡土情结特别强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背井离乡?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不能不了解这段历史。 所谓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地域,即今天的东北地区,自康熙初年至十九世纪中叶长达200年的时间内,清廷对关东地区实行封禁,此间黄河中下游诸省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禁令依旧,成千上万的破产农民只好不顾禁令,冒险“闯”入东北谋生,

此即“闯关东”的由来。由于地少人稠灾害频发,兼之地理位置与关东接近,山东圣人之乡心态乡土意识淡化,冒险精神最强,促使流民春往冬归转变为在东北扎根,山东逃荒农民便成了“闯关东”的主流人群。据相关史料记载,“闯关东”的历史源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止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共绵延了300余年的历史,先后历经了四次移民高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大迁徙才尘埃落定。 山东村、河北村等在关东的“复制”,实际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数占绝对优势,他们有充分理由保持齐鲁文化或燕赵文化,所谓“聚族而居,其语言风俗一如旧贯”即是。他们可以不必改变自己,削足适履,去适应当地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使用当地的语言文字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同样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赵中孚在论及“闯关东”的意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社会意义上,东三省基本上是华北农业社会的扩大,二者之间容有地理距离,但却没有明显的文化差别。华北与东三省之间,无论在语言、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家族制度、伦理观念、经济行为各方面,都大同小异。最主要的是东三省移垦社会成员,没有自别于文化母体的意念。” “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

历真实的闯关东

历真实的闯关东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历史上真实的闯关东 从两兄弟到千人村 当年,相当一部分人闯关东选择了水路,从山东出海,漂到大连,再从现在的旅顺、金州海岸上岸,然后北上寻找肥沃的土地。因此,在“闯关东”过程中,大连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在大连市旅顺口区,有一个叫周家崴子的村庄。村里人绝大多数都姓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宗——周成文。经过几代繁衍,周成文的后人们,把这个原本只有两户人家的村子,变成了一个有两千多人的大村。如今,村民们已脱离了祖宗们的农耕生活。在这里,记者找到了该村的族谱修订负责人周纯官。 周纯官住在一栋三层小楼里,小楼的建筑风格类似欧式别墅。周纯官笑称:“村里现在以加工业为主,开了不少工厂,村民们的腰包都鼓鼓的。跟老祖宗那时候比,俺们现在都是有钱人。” 周纯官点燃了一根香烟,阳光透过玻璃,照射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他沉思着,打开了一段尘封两百多年的记忆—— 公元1715年,也就是大清王朝的康熙五十四年,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及其周边地区)门楼村的周德新、周德纯兄

弟,由于生活贫困潦倒,无奈之下,决定离家“闯关东”。 “关外有黄金、有沃土、有人参、有貂皮。”这话让周氏兄弟听着,实在诱惑。于是,两人凑了一笔路费,找到了一条小渔船,准备从海路前往关外。 那个时候,没有任何机械化船只,没有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没有雷达,没有探照灯,甚至没有可以休息的船舱,有的只是小舢板,还有船老大多年的航海经验。 出海前,周家兄弟并不知道面临的将是一场生死冒险——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自清朝入关起,有不少乘船“闯关东”的人,由于海风的变化,漂流到了朝鲜、日本等地;至于覆舟于海上者,更是难以计数。 大海是无情的,海浪随时可以把船掀翻在海里,甚至只是一次普通的季风变换,也可能让周氏兄弟永远无法回到老家。但他们已经抱定了必去的信念,几次乞求船老大,“即便死也值了,只要把我们送到关外。”船老大被感动了,在一个夜深风高的黑夜,他们悄悄地驶离了登州府码头。 命大的周氏兄弟,平安抵达了大海的北面——旅顺口。当周家兄弟饥寒交迫地踏上旅顺口的沙滩时,他们有了一个新的称谓——“海南丢”(在山东省的胶东一带,人们把坐

闯关东的历史背景

一、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习俗而被广泛接受 山海关城东门,界定着关外和中原大地,一关之隔,却从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从背井离乡的山东人开始兴起了闯关东。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满清政府却禁关令依旧。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至1840年东北人口仅突破300万人,比一百年前猛增了七八倍,全国人口达四亿多。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数据来自《中国人口地理》,张善余)。民国38年间,山东人闯关东数量达到平均每年48万人之多,总数超过1830万,留住的山东人达到792万之多,“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因此,现在东北居民的先祖大多属于山东等省份---黄河下游地区的。 二、山东人闯关东分三个时期 一是1644至1667年,《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招至百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23年间“鲁民移民东北者甚多”,许多地区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户益繁息”。二是1668至1860年,为维护满洲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康熙七年清廷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对东北实行禁封政策。三是1861至1911年,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边疆控制日益削弱,沙俄不断

侵蚀黑龙江边境,清政府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于咸丰十年(1860)正式开禁放垦。 三、闯关东是悲壮的历史,是一次移民壮举 存在特定的“闯关东”路线、存在“闯关东”的特定背景。因此,闯关东是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有自发的客观因素,有内在的政治影响深度。“山东人闯关东实质上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运动。”日本人小越平隆1899年在《满洲旅行记》中记载了当年真实的历史画面“由奉天入兴京,道上见夫拥独轮车者,妇女坐其上,有小儿哭者眠者,夫从后推,弟自前挽,老媪拄杖,少女相依,踉跄道上,丈夫骂其少妇,老母唤其子女。队伍进通化、怀仁、海龙城、朝阳镇,前后相望也。由奉天至吉林之日,旅途所共寝者皆山东移民...”。作为世界第一的大民族---汉族,几百年来人口压力就使汉人不断向周边扩散:走西口、下南洋,内蒙古和新疆也成为汉人的移民地。闯关东也成了人口与经济的平衡学。

「闯关东」的历史与文化观

「闯关东」的历史与文化观 「闯关东」的历史与文化观 ⊙ 池子华 「闯关东」问题历来为学术界所关注,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本文转换视角,在理清史实的基础上重在进行文化学考察,或有裨于此问题的深入研究。 一从「闭关」到开放 关东是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 闯关的流民,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而其中又以山东人为最。 关东之要「闯」,说明那是越轨犯禁的行为。其实,在近代自咸丰十年(1860)后,前往关东谋生,不仅不违禁,而且成为合法的了。「闯关东」一语在近代之所以被广泛使用,是因为这一词语早已存在,并已约定俗成。「闯关东」由来已久了。 远在宋辽金元时期,就有汉族流民出关觅事,来去自由,大可不必「闯」。清王朝建立之初,流民出关也不存在「闯」的问题,相反,得到清政府相当的鼓励。关东本来就人烟稀少,加上开国战争的影响,人民走死逃亡,「民人畏出关如虎」。福临入关建都北京,百万满族人随军入关者就

达90万之多,以致关外「荒城废堡,败瓦颓垣,沃野千里,有土无人」1,一片荒凉。关东是「龙兴之地」,为强根固本,清廷屡颁诏令,命地方官「招徕流民」,开垦荒田2。顺治十年(1653)设辽阳府(下辖辽阳、海城二县),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宣布开放辽东,奖励官、民招揽、应招。《条例》规定,「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薄,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名口给月粮一斗,每地一,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3。在这一优惠政策的「激励」下,「燕鲁穷氓闻风踵至」者不少,但规模有限,仍属涓涓细流。尽管如此,清廷却颇感不安,《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颁布15年后,也即康熙七年(1668),宣布关闭山海关的大门,《条例》作废。清廷所以封禁东三省,当然有许多理由,如关东为人参产地,旗民生计所系,流民入山偷采者成千累万,屡禁不止4,不得已而封关。还有,东北设有围场,供皇室狩猎之用,但围场地面辽阔,无法禁绝「游民借开荒之名,偷越禁地,私猎藏牲」5,干脆封禁。再有,清廷鳃鳃以旗民生计为虑,深恐流民如猬之集,抢了旗民的饭碗,「必致(旗民)生计日蹙」。这些理由固然很充分,但在我看来,保守满族固有的文化才是「闭关(山海关)」的深层的原因。「上谕」说得明明白白:「我满洲人等,因居汉地,不得已日与本习相远,惟赖乌喇、

浅论《闯关东》的民俗文化

浅论《闯关东》的民俗文化 《闯关东》这部作品中为大众展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民俗文化现象。从情节和场面看中国民俗。 从二人转看中国民俗 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著名学者叶舒宪把“二人转”称为中国的“吉卜賽”,这是对东北二人转艺术形式的最高评价。 剧中二人转情节的出现是围绕鲜儿苦难的历程组织的。二人转的出现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依次穿插出现:(1)鲜儿拜师学艺,加入二人转戏班子。(2)鲜儿一路苦练二人转唱腔、身段等应了“再苦苦不过戏子”的俗话。(3)鲜儿在陈五爷的取妾婚礼演唱二人转,并受凌辱。(4)多年后鲜儿与师傅相遇在传武的婚礼上并与师傅同台表演二人转为婚礼添喜。(5)鲜儿做了“胡子”后,与震三江劫富济贫,在土财主的寿宴上,演唱二人转。 在剧中每一次二人转情节的出现都有一种民间习俗的展现。二人转戏班中不收女弟子的习俗。鲜儿与传文走散后,在半道上,鲜儿跪到地上祈求王老永收留,可王老永不肯收留,原因有三个(一)戏班子收入微薄,实在养不起一个闲人。(二)戏子在社会上地位极其卑微是连娼妓也不如的下九流。(三)戏班子历来不收女弟子。在这些原因当中后两个原因是主要的。旧社会的戏剧表演艺术家的低下地位是千百来在民众意识形态中,流传的一种陋俗。更有甚者,他们死后都不能葬入自家的祖坟当中,也许班主王老永为了鲜儿这个水灵的姑娘,死后有一方洁净的坟穴,出于一片好心,才拒绝了鲜儿的请求。第三个原因,关东蹦蹦戏班子不收女弟子,这个习俗与其他地域有不同之处。比如白玉霜,在当时评剧艺坛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这种不收女弟子的习俗,实在是鲜为人知。然而出于一片怜悯之心,王老永在大徒弟的劝说下,还是收下了鲜儿这个女徒弟,打破了在关东地区蹦蹦戏班子的规矩。因此,在他们的祖师庙中,王老永三拜九叩,祈求师祖的原谅,正是这一情节,为鲜儿悲惨的遭遇埋下伏笔。 戏班子在荒野中苦练唱功,使人民很容易想起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再苦苦不过戏子”,“三更练功,五更吊嗓。” 关东地域在喜庆场合上,请二人转戏班子添彩。这种习俗在后面剧中出现的三个情节中,均有体现,比如陈五爷迎娶三姨太的婚礼上,传武的婚礼上以及老财主的寿宴上都是如此。"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这种习俗在现在民间仍能找到它的影子,比如,现在关东地区老人六十大寿、六十六大寿、八十大寿的寿宴上,仍有儿孙请剧团唱戏的习俗。 正是关东地区民众对二人转的喜爱。才为二人转的发展提供一片沃土,致使今天的东北二人转成为中国戏曲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从传杰赴宴看中国宴席习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