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二维图设计要求

产品二维图设计要求

产品二维图设计要求
产品二维图设计要求

产品图设计要求

一、三视图的布置

1.视图布置要求便于用图者易于查找;

2.视图布置、尺寸链、粗糙度、形位公差整洁、清楚;

3.要素单元位置(x、y、z),各要素状态(x、y、z)无遗漏;

4.设计基准、加工基准、定位基准应统一。

二、设计基准的选择原则:

1.确认设计基准时,应首先考虑零部件的装配位置,它是用哪些面、孔、销进

行定位,通过尺寸链传递到零部件的要求与其它零部件的配合要求;其次考虑其配合要求、形位公差;第三考虑其功能要求,判断其精度、定位、材料、表面处理能否满足。

2.尺寸的标注方法;(从右边或图的下方能清楚读出)

1)以选定的设计基准建x、y、z轴,确定原点(图A);

2)标注控制要素单元基准的x、y、z坐标(图A);3)根据功能要求,确定配合公差、确定粗糙度符号。

其中(x0,y0、z0)为要素单元位置

(x1、y1、z1)为要素形状尺寸

(x、y、z)轴为基准线

4)尺寸标注要求:A、线距相等控制在7mm

B、尺寸线与轮廓线间距在8mm

D、尺寸及公差、粗糙度、形位公差标注区域(B图)

A区:尺寸公差、粗糙度、基准

B区:形位公差

3.技术要求的书写要求;

字体要求为5号宋体字。

(1)未注圆角,未注倒角,去毛刺,倒钝等要求:

(2)未注公差,未注形位公差要求;

(3)坯件要求;

●压铸件、锻件、洗铸件;

●不允许疏松、缩孔;

●执行国家标准;

●锻件必须做探伤检查;

●坯件做时效处理;

●未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

●拔模斜度要求

●表面处理要求

(4)焊接要求(低碳钢、低碳合金钢)

●坡口大小

●焊缝均匀,不允许出假焊、虚焊、夹渣等

●焊缝的宽度、长度,凸出高度或凹陷深度

●焊接后的受力指标(拉力、扭力等)

(5)冲压件技术要求(低碳钢)

●原材料不允许锈蚀

●冲压后基准面校平

●冲压件的定位孔是否采用铰孔或钻孔

●表面处理要求(喷漆、烤漆、镀锌(白、彩)、镀铬)(6)弹簧要求(弹簧钢)

●总圈数

●有效圈数;

●旋向;

●两端面是否磨平;

●硬度要求;

●疲劳特性要求:100万次.力值劣化率不大于2%;

●喷丸处理;

●着色(主要为非等距弹簧);

●其余按弹簧的技术条件;

(7)橡胶件

●工作条件(温度条件、密封用、防尘用、是否转动或移动、减震用);

●表面粗糙度要求;

●去飞边、毛刺. ;

●邵尔硬度;

●抗老化性能;

●耐温、耐油性能;

●转速或移动速度、振动频率要求.

(8)机加工件

●热处理要求:

●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

●渗碳深度(0.3~0.5)或(0.5~0.8).表面硬度78~83HRA

●芯部硬度23~28HRC

●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

●调质处理23~28HRC后再机加工

●高频淬火:硬度45~55HRC

●渗碳深度(0.3~0.5)或(0.5~0.8). 表面硬度78~83HRA

芯部硬度23~28HRC。

(9)电器件

●绝缘性能;

●拉脱力:7kgf ;

●防水要求;

●开关可靠性要求:5万次不允许失效;

●铜线材料要求

●耐温特性;

●抗老化特性。

(10)塑料件

●材料(名称、成份);

●收缩率;

●颜色;

●去飞边、去毛刺;

●耐温(-25℃~55℃);

●抗老化性能。

三、常用材料

发动机部份:

(一)有色金属:

1.ADC12(汽缸头,气缸体);

2.YL112 (盖类件、箱体)。

(二)黑色金属

1.P-V 铸铁(缸套);

2.合金铸铁(C :

3.5~3.8% ,Si :2.2~3% ,Mn : 0.7~1.2% , Cr : 1.2~

1.5% , Mo: 1.2~1.5% , S :<0.1 , P : 0.3~0.6%(进排气门座);

3.粉末合金(C: 0.8~0.9% , Cu : 2~3% ,其它2% , Fe: 余量)(进

排气门导管);

4.Cu —Cr — Mo — HT250 (变速鼓);

5.65Mn (弹簧) — GB/T699 —1999;

6.45 GB/T699 —1999 (拔叉、轴传动) ;

7.20CrMo GB/T3077—1999 (连杆、高速运动轴);

8.10-20(冲压件);

9.35 (螺栓);

10.35CrMo (高强螺栓);

11.40Cr (左右曲柄);

12.Fe — Ni — Mn 烧结合金(五星凸轮).

二、金属材料

1.Q235 ;

2.10 ;

3.20 ;

4.08F ;

5.35.

C、尺寸值在尺寸线中间的位置

产品设计主要工作流程图

标准的产品设计工作流程 每个产品团队都会有自己的工作流程,无论这个工作流程是否最高效、是否体现最大价值,但是我认为只要这个流程能够为实现工作目标提供过程的保障就可以算是好的流程。对于流程本身而言,可以因团队不同或工作任务不同而有差异。一个成熟度的产品团队可以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轻松适应任务的变化,也就是说能够依据不同的工作要求调整对应工作的流程。也只有这种团队才能正真体现最大的价值,称得上是一个敏捷的、能快速响应变化的团队。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以前做产品设计时的团队工作流程。我总结为是一个相对normal的流程。大多时候,一个PM,一个美工,一两个写Html的工程师就足够了。 如下图所示: 工作流程包括: ? 当产品经理做好了产品的需求分析和功能实现批次计划后,开始计划产品迭代过程。? PM做好产品的线框设计,交给前端工程师(Front-End); ? 前端工程师开始依照产品经理的线框做HTML开发,同时要肩负一些交互设计工作,比如,导航,搜索,查询,弹出页面或层设计,menu等; ? 同时,美工开始依照线框,做页面的视觉设计,比如,色彩,按钮,logo,icon等;

? 当HTML和美工设计都ok了,就可以交给Javaer、PHPer等做前后台整合了; ? 然后是产品的一系列测试,包括可用性测试,功能性测试,性能压力测试,产品集成测试,发布测试等。 然而,随着产品精细化设计的要求,特别是web2.0的一些标准逐步引入到产品设计畴。以注重用户体验,注重以人与系统的交互为设计重点,崇尚简约和适度的设计理念被提出来,并逐渐引领了产品设计的主流思想。 在新的产品设计过程中,为了体现web2.0的UE设计元素,实现产品设计的工作精细化,我们逐步优化了新的产品标准工作流程,并定义了产品工作流程的标准输出成果。 如下图所示: 新的产品设计团队标准工作流程被划分为两个领域: 1、产品功能设计领域; 2、产品视觉交互设计领域; 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把产品不再仅仅看作一个由代码构成的系统,而更是一组由用户行为构成的服务集合。从系统角度来看设计更看重的是功能,而从服务角度来看设计更看重的是体验,所以,我们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一条线去关注产品的功能设计,一条线去关注产品的体验设计。

产品设计工作管理制度

产品设计工作管理制度 产品设计工作是指从明确设计任务起,在已确定产品结构进行技术设计和技术服务等一系列技术工作的总称。 第一章产品设计工作的类型和要求 第一条自行设计 自行设计是指本厂进行的新产品设计工作,在自行设计中,设计部门必须根据对产品设计的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几种方案进行比较、验证,选择最佳方案。 第二条测绘设计 测绘设计是指对实物进行仿制所进行的测绘工作。在确定实物后,测绘人员要广泛收集样机,样品的使用说明书及其它技术文件、资料、了解其结构和原设计思想,测绘的图样和实物一致。在测绘中对未弄清原设计思想的应先照搬,经验证确实原设计差错,经审批后方可修改。 第三条工厂化设计 工厂经设计是指本厂将专业设计单位或用户提供的产品设计图样进行必要的补充,使其成为适合本厂生产符合用户要求的产品图样,在工厂化时要弄清产品用途、性能和结构,对产品的材料、尺寸及其它技术要求,要逐一进行严格复核,对图样的设计进行标准化审查。 第四条老产品的修改设计 老产品的修改设计是指用中发生的问题和用户的意见以及本厂的实际需要,运用新技术对原设计进行改进,提高其性能。 第二章产品设计工作的程序 第五条方案设计 (一)编制技术任务书,技术任务书是根据本厂产品发展规划和产品试制计划,合理选择新产品类型。 (二)技术任务内容: 1、设计产品总图,关键部件图和主要零件图,说明发展该产品的理由和依据。 2、确定新产品的设计特点和基本参数,提出产品的总布局和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电

气系统等原理图。 3、在产品的结构、性能、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与国内外同类型产品进行分析比较。 (三)编制技术任务书的要求: 1、应找出新产品成本技术关键,提出试验研究课题对产品进行定型和调研工作。 2、技术任务书应由总工程师或专业副总工程师下达,由设计部门指定产品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写。 第六条技术部门 (一)通过具体的结构设计和计算,实现技术任务书和其它相应技术文件的要求。 (二)技术设计内容: 1、老产品的改进和完善 2、新产品的开发设计 3、外来图纸工厂化设计 4、工装模具设计 5、自制设备设计 6、其它由公司领导确认的设计 (三)技术设计的要求 由设计部门指定的产品项目负责人组织其它设计人员分工负责进行,技术设计由技术部门审定,必要时由总工程师或专业副总工程师组织工艺、生产、销售、供应、质检等部门进行会审。 第三章图纸设计 第七条图纸是技术设计的具体化,是产品设计的最后阶段,其主要任务是,绘制加工和装配用全部图样和编制全部设计文件和制订技术条件。 第八条图纸设计内容 (一)绘制文件总装图纸,部件装配图,全部零件图和包装图; (二)绘制文件目录,图样目录,汇编专用件,标准件,外购件和通用件汇总表和有关材料明细; (三)编写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以及产品出厂的装箱单、装箱目录、合格证书、

_经典--华为的钣金件设计规范_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DKBA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DKBA4031-2003.06 钣金结构件可加工性设计规范 2003-06-30发布2003-07-XX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和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关键词 ............................... 错误!未定义书签。2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3冲裁...............................................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冲裁件的形状和尺寸尽可能简单对称,使排样时废料最少。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冲裁件的外形及内孔应避免尖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冲裁件应避免窄长的悬臂与狭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冲孔优先选用圆形孔,冲孔有最小尺寸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冲裁的孔间距与孔边距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折弯件及拉深件冲孔时,其孔壁与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螺钉、螺栓的过孔和沉头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及设计标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1冲裁件毛刺的极限值............... 错误!未定义书签。 3.8.2设计图纸中毛刺的标注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4折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折弯件的最小弯曲半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钣金设计规范

钣金设计规范 一.范围 本设计规范规定了钣金件设计的一般要求和UPS需注意的要求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UPS产品中使用的钣金零件,其它产品可参考使用 二.常用板金材料及加工工艺 1. 常用的钣金材料对照表 2.常用钣金材料,厚度,规格,表面保护处理。 (1)电镀锌钢板(SECC):耐指纹,具有很优越的耐蚀性,及有较佳的烤漆性,而且保持了冷轧板的加工性。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 用途:UPS机壳、门板、面板及内部结构件。 (2)冷轧板(SPCC): 无防锈能力,表面需电镀或烤漆。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3.0 用途: 山特仅使用3mm SPCC,表面电镀或烤漆。 (3)覆铝锌钢板(SGLD): 是一种包含富铝及富锌的多相合金材料,外观美观,耐划伤性能,耐蚀性,其能力比SGCC高出很多。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3.0 用途:常用于热插拔模块,但价格较贵。 (4)铝板(AL):强度较低,成形性能优良,焊接性和耐腐蚀性好,散热能力强。 常用板厚(mm):0.8、1.0、1.2、1.5、2.0、2.5、3.0、4.0、5.0 用途:使用时表面需做拉丝氧化处理,常用于要求重量轻机器上。 (5)热浸锌钢板(SGCC):外观美观,有两种锌花,小锌花,很难看出锌花;大锌花很明显的可以看到那种六边形的花块。具有耐蚀性、上漆性、成形性、点焊性。 常用板厚:0.8、1.0、1.2、1.5、2.0、3.0 用途:用在对外观要求较好的地方,因价格较贵,基本用SECC代替。 3.NCT钣金加工 (1)冲孔要求 钣金上的开孔尺寸一般大于板厚,否则易损伤模具。NCT冲压的最小孔径见附表

公司软件产品流程图

流程图一般应用于企业、公司、医疗、教学、生产线上,流程图制作软件是这些办公人员必备的武器之一。流程图可以给我们清楚的展现出一些复杂的数据,让我们分析或观看起来更加清楚明了。一个工场的生产流程,一个公司的运营模式都只需要用一张流程图就可以简单的概括出来。下面给大家推荐的流程图制作软件,你尽可以用它们来完成任务。 当你对那些简洁美观的流程图感到羡慕不已,是否好奇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是否想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能。今天,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你只需要点击几下鼠标就能制作出属于自己的可视化流程图。而且一切操作都异常简洁。

流程图的基本符号 首先,设计流程图的难点在于对业务逻辑的清晰把握。熟悉整个流程的方方面面。这要求设计者自己对任何活动、事件的流程设计,都要事先对该活动、事件本身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内在的属性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把握流程设计的环节和时序,做出流程的科学设计。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这是流程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因素。也是设计一个好的流程图的前提条件。

然后再根据事物内在属性和规律进行具体分析,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的作用、功能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用一个进程来表示。在流程图中进程使用方框符号来表达。 既然是流程,每个环节就会有先后顺序,按照每个环节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箭头线在流程图中表示各环节、步骤在顺序中的进展。 对某环节,按需要可在方框中或方框外,作简要注释,也可不作注释。 经常判断是非常重要的,用来表示过程中的一项判定或一个分岔点,判定或分岔的说明写在菱形内,常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判定符号之外引出的路线,每条路线标上相应的回答。 选择好的流程图制作工具 亿图发布第一款支持快捷操作的流程图制作工具从而极大的降低了专业流程设计的门槛,让大多数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绘制出专业的流程图。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Q/HMJ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MJ 0401001-2001 钣金件产品图纸规范 2003-12-20发布 2003-12-20实施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发布

Q/HMJ 0401001-2001 前言 钣金件产品图纸设计规范是由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根据产品开发的需要,因现无有关上级标准特制定此企业标准,在有关上级标准发布实施后本标准将自动废止或视情况修订后重新发布实施。 本标准于2003年12月20日发布; 本标准于2003年12月25日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坤英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2001-04-20批准 2001-04-25实施

Q/HMJ 0401001-2001 钣金件产品图设计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钣金件产品图中应表达的内容及表达规范,利于提高产品图的质量,使之更好地指导生产。 本标准适用于模具公司钣金件产品图的设计。 2 内容 2.1 金属板材冲压、拉伸、焊接等方法加工成型的零件称为钣金件。钣金件设计图样是直接提供给 客户和产品制造单位的,其应提供钣金件加工、检验所必需的全部信息。 2.2 钣金件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注意其工艺性,不应出现平面尖角及应力集中的突变 结构,避免模具或工艺原因难以实现的结构。要遵循JB/T4378.1《金属冷冲压件结构要素》的规定准则。 2.3 钣金件设计图采用二维表达方式,一般不得使用三维图。对于形状复杂,二维图无法表达清楚 的部分结构,在与客户和制造单位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可用三维图表达,应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用PRO/E软件出二维图,(二维图中的圆弧线应删除),配置文件drawsetup内容应统一。 2.4 图形 2.4.1钣金件图样中的图形必须完整,清晰,能够表达钣金件的全部形状。要合理运用视图、剖视图 以及有关的其他表达方式,图面布置要合理。 2.4.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经焊接或铆接成型的组合钣金件,应画装配图。形状较为简单的可只用 一张装配图样表达,各零件用引出线标上件号(1、2、3、……)并在明细表中标注名称、材料等各项内容;形状复杂的应将各零件单独出零件图表达(明细表见附表1) 2.5 尺寸标注 2.5.1钣金件的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应标注完整、清晰、合理,符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尽量选择加 工基准和检验基准作为标注尺寸的基准,基准的投影不需在图中标注。一般情况下,要标注凸模处的成形尺寸,有配合关系的尺寸可直接标注,且与配合件的公称尺寸相同。 2.5.2涂镀表面的尺寸 图样中的尺寸为涂镀后尺寸,但对于无配合要求的尺寸也可视为涂镀前尺寸。对于要求较高精度的尺寸,可以在尺寸后标注“镀前”或“镀后”字样。 2.5.3应用较多的冲裁圆角和折弯内圆角在图中不标注(或不画出),而在技术要求中说明。 2.5.4钣金件的尺寸在功能上无特殊要求时尽量采用一般公差(未注公差)按GB/T15055-m标准执行, (也可按使用要求选择其它级别,如f、c、v),图样中不标注尺寸偏差值,而在技术要求中注明。当此标准规定的公差值不能满足要求时,应优先选用GB/T13914(冲压件尺寸公差)和GB/13915(冲压件角度公差)标准规定的数值,且在图中标注尺寸偏差值。 钣金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一般按GB/13916标准执行,图样中不予标注,当有较高要求时,在 图中按规定标注。 注:关于一般公差(未注公差): 未注公差是产品制造单位的常用精度,用一般加工方法就能保证,一般不必逐个检验。其超差 后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时,接收单位不能拒收,只有超差后损害产品功能时才能被拒收。 2.6 表面处理 2.6.1钣金件需要表面处理(电镀、涂漆、喷粉等)的,应与客户沟通,按客户要求在技术要求中说 明(包括表面处理种类,有特殊要求的层厚、使用、检验要求等)。 海尔集团产品的表面处理要求应符合集团的有关规定。 2.6.2对于只有局部表面需要处理的,应用粗点划线在图中画出其范围并标注相应的尺寸,在引出线 青岛海尔模具有限公司2001-04-20批准 2001-04-25实施

完整的新产品设计流程图

完整的新产品设计流程图 现在一些公司的需求还停留在视觉设计上,随着行业的发展,交互设计、用户研究、用户体验,将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我们整理了较为完整的新产品设计流程图,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关键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我们将在六个阶段根据需要提供产品物。 第一阶段:基础调研 竞争产品分析 寻找市场上的竞争产品,挑选若干代表性产品进行解剖分析。整理竞争产品的功能规格,分析规格代表的需求,用户资料和用户目标;分析竞争产品的

功能结构和交互设计,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解释其优缺点及其原因,成为我们产品设计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领域调研 结合上述分析基础和资料,纵观领域竞争格局、市场状况,利用网络论坛、关键字搜索、访谈等各种手段获得更多用户反馈、观点、前瞻性需求。 产出物:对比分析文档和领域调研报告 第二阶段:产品分析 产品定位 分析产品推出的意义和重点关注的方面,执行性评估,明确列出产品定位,通过讨论修缮取得决策层的认可; 用户定位及分析: 结合竞争产品的分析资料,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获得对目标用户在概念层面的认识;通过用户调研手段(如观察、访谈, 焦点小组等), 了解用户及其使用场景,包括用户心理行为模式,为后继设计提供良好基础。 产品概述 以最简短的文字,向用户清晰、重点突出的介绍产品; 功能需求规格整理 归纳关键功能,结合竞争产品规格整理的认识,从逻辑上梳理需求规格,重在逻辑关系清楚、组织和层级关系清晰。划定项目(设计和研发)工作内容; 产出物:用户分析文档和产品概述、功能规格列表 第三阶段:交互设计(功能结构和交互流程设计) 产品概念模型分析 从产品功能逻辑入手,结合相关产品使用经验和对竞争产品的认识,及对用户的理解,设计概念模型,成为产品设计的基础框架; 功能结构图 在产品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丰富交互各部分,并清晰各功能模块之间的结构关系; 使用场景分析 模拟典型用户执行关键功能达到其目标的使用场景; 交互流程分析 模拟在上述产品框架之中,用户使用场景的关键操作过程(即鼠标点击步骤和屏幕引导路径);推敲调整,使其以最高效的方式交互。

【精品推荐】产品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 WJ/YF-01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 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 设计文件的格式 文字内容和表格形式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2008.8.7发布2008.8.7实施 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1~3 2.设计文件的格式……………………………………………………………………………………4~7 3.文字内容和表格形式设计文件的编制方法………………………………………………………8~18

设计文件的管理制度 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 本标准规定了成都兴业雷安电子有限公司产品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依据标准SJ/T 207.1—1999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1部分:设计文件的分类和组成。 1.基本概念和编制原则 1.1设计文件规定了产品的组成、型式、结构尺寸、原理以及在制造、验收、使用、维护和修理时所必需的技术数据和说明。是产品研究、设计、试制与生产实践经验积累所形成的一种技术资料;也是组织生产和使用产品的基本依据。 1.2 编制设计文件时,其内容和组成应根据产品的复杂程度、继承程度、生产批量、组织生产方式,以及试制与生产等特点区别对待。在满足组织生产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编制所需的设计文件。 1.3产品设计文件应准确、清晰,设计文件之间应协调。设计文件的编制应符合相关的标准。 2.产品分级 2.1 产品及其组成部分,按其结构特征及用途,分成等级。 级的名称及其相应代号为: 零件-7、8; 部件-5、6; 整件-4; 根据产品的分级,设计文件采用分类编号。其方法依据标准SJ/T 207.4—1999 《设计文件管理制度》第4部分:设计文件的编号。 2.2产品及其组成部分(以下统称“产品”)见表1。 3.设计文件的分类 3.1设计文件按其表达的内容分为三种。见表2。

网站(产品)设计流程图

每个产品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可行性评估 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部门、程序部 需沟通人员:销售部 当产品经理确定基本的思路后,会先会跟我们沟通,并说明这个产品的思路、受众及一些自己的想法.接着会拿来一个结构图来和我们探讨实现方面的可行性。我们也会准备相关资料与其进行沟通,主要会从数据报告、功能性及可行性三方面下手,在探讨的同时会指出功能或结构上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这步一定得仔细,UI、UE深入探讨并尽可能考虑到每个实现的细节,待框架打好后,出好的产品很容易.但如果在可行性评估上出现隐患,余下的其它工作也将会遇 到诸多问题。 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估: ?数据报告 通过99Click、Netratings、Counter三套系统来进行数据收集,并在分析报告中指出相应的问题。

?功能性 站在用户角度上,对方案的结构及功能性进行评估,提出并解决操作上的问题。 ?可行性 每个产品初期都是感性的,但在不能保证每个功能都能按原有思路进行实现,具体还需要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探讨、碰撞后形成最终的产品思路。二产品原型 主要执行人员:UI、UE、需求部门 需沟通人员:程序部、销售部 在产品原型方面,主要指的是黑白稿或线稿,除了颜色基本采用黑白的形式,最终出的产品原型将会和实际产品没区别。这个环节会拟定出产品页面的宽度, 广告的形式,导航基本样式,各内容的区域的表现形式等… 当经过可行性评估阶段后,产品经理的思路和自己也基本达成共识,接下来将进行原型设计,我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来实现: 1) 纸稿

一般情况下结构图都是采用word文档描绘,我选择笔和纸的方式,主要还是比较方便、易修改,有任何突发的思路只需要擦一下,就可以直接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由于之前的讨论没有实物参照,在这个环节你一定会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 2) 线稿、黑白稿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管理 产品设计是指从确定产品设计任务书起到确定产品结构为止的一系列技术工作的准备和管理,是产品开发的重要环节,是产品生产过程的开始,必须严格遵循“三段设计”程序。 (一)技术任务书: 技术任务书是产品在初步设计阶段内,由设计部门向上级对计划任务书提出体现产品合理设计方案的改进性和推荐性意见的文件。经上级批准后,作为产品技术设计的依据。其目的在于正确地确定产品最佳总体设计方案、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工作原理、系统和主体结构,并由设计员负责编写(其中标准化综合要求会同标准化人员共同拟订),其编号内容和程序作如下规定: 1.设计依据(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括一个或数个内容): (1)部、省安排的重点任务:说明安排的内容及文件号; (2)国内外技术情报:在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性方面赶超国内外先进水平或产品品种方面填补国内“空白”: (3)市场经济情报:在产品的形态、型式(新颖性)等方面满足用户要求,适应市场需要,具有竞争能力; (4)企业产品开发长远规划和年度技术组织措施计划,详述规划的有关内容,并说明现在进行设计时机上的必要性。 2.产品用途及使用范围。 3.对计划任务书提出有关修改和改进意见。 4.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5.总体布局及主要部件结构叙述: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基本外形,轮廊尺寸及主要部件的布局位置,并叙述主要部件的结构。 6.产品工作原理及系统:用简略画法勾出产品的原理图、系统图,并加以说明。 7.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分析比较:列出国内外同类型产品主要技术性能、规格、结构、特征一览表,并作详细的比较说明; 8.标准化综合要求: (1)应符合产品系列标准和其它现行技术标准情况,列出应贯彻标准的目标与范围,提出贯彻标准的技术组织措施; (2)新产品预期达到的标准化系数:列出推荐采用的标准件,通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标准件,通用件系数指标; (3)对材料和元器件的标准化要求:列出推荐选用标准材料及外购元器件清单,提出一定范围内的材料标准化系数和外购件系数标准; (4)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标准化水平对比,提出新产品标准化要求; (5)预测标准化经济效果:分析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外购件及贯彻材料标准和选用标准材料后预测的经济效果。 9.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 10.对新产品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比较,运用价值工程,着重研究确定产品的合理性能(包括消除剩余功能)及通过不同结构原理和系统的比较分析,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11.组织有关方面对新产品设计的方案进行(A评价),共同商定设计或改进的方案是否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2.叙述产品既满足用户需要,又适应本企业发展要求的情况。 13.新产品设计试验,试用周期和经费估算。 (二)技术设计: 技术设计的目的,是在已批准的技术任务书的基础上,完成产品的主要计算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完成设计过程中必须的试验研究(新原理结构、材料元件工艺的功能或模具试验),并写出试验研究大纲和研究试验报告。 2.作出产品设计计算书(如对运动、刚度、强度、振动、热变形、电路、液气路、能量转换、能源效率等方面的计算、核算);

钣金件图纸画法与规定

钣金件图纸画法与规定 1.目的 规范钣(零)件图的图面画法,达到钣(零)件图绘制的快速统一. 2.图面要求 2.1钣件图和零件图都必须用第一角投影法绘制。不允许第三视角图纸下发车间使 用,除非客户的图纸是很难转化的图片格式或PDF档案格式,但必须清晰注明第三角视图,否则一律按照第一角执行。 2.2钣件图中孔的画法遵照国标画法及相关规定。 2.3一张图面一般只能表达一块模钣,同一功能模钣(或垫脚)分成几部分时,画在同一 张图中,图框中零件数量栏填写总的件数(例垫脚有几支填几).另外在视图的正下方进行编号以示区分,如CC-1,CC-2……等.如果几部分材质不同的话还需在编号的下方注明”材质:***”,如几部分材质相同就只需在图框标题栏中材质栏填写即 可. 2.4钣件图中如有多个钣件(或零件)共享的情况,则必须把共享的零件(可缩小)拷贝到 钣件图的侧面,并在拷出的视图正下方注明零件的编号.一般异形的零件编号在前,共享零件编号最后,圆形零件居前两者之间. 2.5平板零件图中一般只画零件的俯视方向视图(作为主视图),表达不清楚的部分进行 局部剖视. 2.6零件图以表达清楚为原则,主视图一般从模钣图中直接拷贝出来,不要旋转和镜射, 特殊情况除外,绝对禁止将拷贝出来的视图放到其它视图的位置.主视图下方的正视图和右方的右侧视图依表达的需要,确定是否要画.纯粹圆冲子和圆入块类零件可只画一个轴向断面图,投影为圆的视图可以不画. 2.7钣金件的技术要求,涉及材质,厚度,不允许接刀痕、压伤、划伤、毛刺等外观规定,并涉及相应的表面处理,检验标准等规定。 2.8对于多道折弯的零件,压铆、抽芽孔等数量多的孔位零件,压铆孔(或抽芽孔)采用“A”符号标注所有相同的孔,不同的压铆类型如螺母多种,螺柱多种规格,采用“A”“B”“C”等不同符号在图面标注清楚相应规格的数量,避免员工压错。折弯多的运用多个视图表达清楚各道折弯的尺寸。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规范

经典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 一、目的: 公司为了统一各产品部设计人员对钣金工艺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推进设计的标准化,保证所设计产品合理的加工工艺性,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含十项内容。 板材选用规范 孔缺结构设计规范 弯曲结构设计规范 焊接结构设计规范 结构缝隙设计规范 表面涂层种类选用规范 表面镀层种类选用规范 图纸工艺性分析和审查规范 图纸尺寸标准规范 非喷涂不锈钢结构设计规范 二、范围: 本原则适用各产品部的板厚?6mm的钣金结构设计工作。 三、内容: 1.板材选用规范: 1)为了保证材料利用率和冲折最少的换模次数,同一结构上?4mm的板材厚度规格最多不超过三种,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可以采用在薄板上压筋或焊接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如图2); 图1图2 2)板材应优先选用《结构公司常用材料明细表》上登录的材料规格,如必须选用该表以外的材质或板厚,则必须经由工艺室确认后方可选用;(附表1)3)应避免零件的展开尺寸与原材料的外廓尺寸相等,以此避免原材料误差平行转移; 4)对于有装饰面要求非喷涂板材,同类产品花纹方向应一致,有条状纹路(如拉丝不锈钢)的板材,以人立于的产品正前方为视角标准,纹路方向优先选择竖向(上下)和纵向(前后),对于次要零部件或产品的次要部位,为了保持材料利用率可适当采用横向纹路; 5)对于折弯性能差的厚热板件(如电梯门机件)、硬铝、有功能性回弹的零件

(如电插座簧片)等,应有纤维方向的技术要求,对于有避免折弯裂纹要求的零件,料单上应有剪切毛刺方向及折弯方向的要求。 2.孔缺结构设计规范: 1)板材上的各种孔优先选用数控或冲压通用模具表格上登记的规格(附表2,附表3)。 2)钣金结构零件应倒圆,这从安全和模具寿命均有利。短的突出宽度b?2t,长的窄条宽度B?3t。零件圆角、孔径等的最小尺寸值参照(如图3,附表4)。 图3 附表4推荐的最小尺寸(见图2) 3) 右侧的“U”型缺口即可保证良好的工艺性。 4)对于距零件边缘较近的锁、折页、螺母、螺钉等附件的让位孔优先采用缺口型,从经济精度及安装拆卸的工艺性考虑,应尽可能避免封闭型(如图4)。 图4 5)板厚?2mm的钢板适于翻边攻丝,相应的厚板不适于翻孔攻丝,详细规范参照附表4。 附表4板厚与丝孔结构对照表

新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

新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 新产品设计开发进度计划书 新产品设计开发进度计划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XXXXXX公司技术质量部 年月日 新产品设计开发进度计划书 新产品设计开发进度计划书 项目名称项目类型项目起止日期设计开发人员职务职能奖金比例 资源配置(包括人员、生产及检测设备、设计经费预算分配及信息交流手段等)要求: 人员:经验丰富的,能独立承担总体或部件设计; 生产及检测设备:能满足试制及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设计经费预算及分配:预算要全面,细节要考虑到;分配时要保证重点设计 信息交流手段:保证技术开发内部及相关各部门之间过程交流顺畅;计算机软/硬配置好,设计任务能顺利完成。 1 新产品设计开发进度计划书 设计开发阶段的划分及主要内容 先期策划阶段负责部门负责人 产品开发目标书先

期 策依据用户及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调研,进行技术经济指标分析及研发能力、生产、检测等能力做出技术可划 行性评价,编制技术调研报告;制定新产品开发目标书。阶 段 可行性分析及评审 对上述市场调研报告等进一步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主要内容有:新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和市场需求 量;论述产品总体方案设想的正确性、继承性和实现的可能性;产品性能精度、主要技术参数,论述是否 符合使用的产品标准或法规的要求;技术可行性分析;分析提出产品设计周期和生产周期;企业生产能力 和质量保证能力分析;投资经济效果分析(产品成本预测和利润预测等)。通过分析和评审,提出《新产品 可行性分析报告》,并进行评审通过。 立项审批方案 论证经可行性分析、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所形成的文件报公司领导决策。由总经理召集公司领导成员阶段 及各部门代表对上报会议的《新产品开发目标书》进行评价分析,最后经公司办公会议审定,总经理批准 签署《新产品立项报告》,列入年度开发计划,下达技术质量部实施。 成立项目组和评审小组 技术质量部根据立项会议的精神,召开成立项目组成立会议,讨论项目的合适人选。会议由技术质量

钣金工程图纸绘制规范

钣金工程图纸绘制规范 1.0目的: 1、检查和校核由AP100、SolidWorks或AutoCAD所制作展开图的正确性和有无错误。 2、使工程图纸更有效指导生产,方便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 3、使工程图纸绘制规范化、专用术语使用一致性,达到展开图绘制的快速统一。 2.0范围: 钣金图纸展开绘制 3.0权责: 钣金展开工程图由工艺工程师绘制,展开图制作人不得与图纸展开人为同一人,在绘制展开时同时负责校对及审核图纸零件展开尺寸、各种孔位、也径和各种落料尺寸的正确性。 4.0定义: 钣金展开工程图简称为“展开图”,以下均称为“展开图”,它能正确反映零件实际下料尺寸,同时能反映所有与其相关的标准件及其规格要求等要素的生产制程图面。 5.0资料来源: 根据加工落料需要由AP100、SolidWorks或AutoCAD制作的展开图。 6.0内容: 6.1产品展开图,是工艺排配和生产加工的基础,作为生产加工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出图并签核。 6.2展开图管制内容: 6.2.1能正确反映产品结构、按第一视角摆放的各向视图、局部视图及剖视图。 6.2.2产品的重要加工信息及相关产品信息,包括:客户名称、产品名称、图号、版次、材质/料厚等信息。 6.2.3产品特殊结构的数量与规格,如:抽孔、抽芽、沉孔、断差等。 6.2.4所有用于该产品的五金零件规格、数量,如:螺母、螺柱、螺钉等。 6.2.5所有与制程相关的产品技朮要求,如:表面处理、毛刺面方向、拉丝方向等。

6.2.6其它信息,如:张数、制作人、制作日期等。 钣金工程图纸绘制规范文件编号:WQ-JS-001版本: A0五权机电(上海)有限公司第2页,共10页 6.3展开图视图制作: 6.3.1 展开图上各向视图应严格按照第一视角原则摆放。 6.3.2视图须能完整体现产品结构,并力求清晰简洁。 6.3.3必要时须采用放大视图或剖视图以达成产品结构的完整及清楚 6.3.4对于成型像素需作出其剖视图,如抽形、撕裂、凸点、凸包、五金件、断差、地脚等,其绘制方法详见“成型像素、五金件剖视画法及标注”。 6.3.5展开图应严格按照1:1的比例制作,除局部放大的图面外。 6.3.6重要折边或复杂折边应有对应的折弯示意图或剖视图。 6.3.7对于五金件需作出其剖视图时,剖视图按正确的比例绘出,以表达其具体形状及压铆方向,其画法详见“成型像素、五金件剖视画法及标注”。6.3.8所有像素应进行局部剖视,剖视方向只能向左或向上。6.3.9所有剖视图力求清晰,必要时可放大剖视比例或另作局部放大图。6.4展开图的图面布局:6.4.1应严格保证主要视图按1:1比例投影,适当放缩A3或A4图框(尽量使用A4图框)。 6.4.2在保证最大图纸空间利用率的前提下,应保证图面上各要素不会拥挤。6.4.3图面上各要素力求紧凑,避免过度留白。6.4.4像素及标注无重叠现象。 6.4.5图面布局的一般方式(如图所示): 6.5 展开图展开前置作业: 6.5.1 一律采用mm(毫米)为单位, 英制单位一律转换为公制单位 (乘25.4)。6.5.2 如有3D转2D,请注意将其做成DWG文件,然后再在CAD上做后续作业。 6.5.3 需对产品作尺寸公差和结构分析, 以确定零件尺寸取值,此取值定义准数值,无公差带,如0到+0.3。 6.5.4 图纸标注尺寸与实际量测尺寸不符时, 以标注尺寸为准。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文件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XX产品设计开发项目所应遵循的步骤及其全过程的控制和要求,旨在科学化管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提高新产品的开发效率及市场适用性,进一步规设计开发工作。 2.0定义: 2.1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2.2预研:指以实现产品功能为目标,完成产品功能样车的研发活动。 2.3 产品设计:指在预研功能样机基础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成产品样车制作、小批量生产的设计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明确新产品开发方向,并是公司管理委员会和项目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负责领导、组织、主持产品化项目的立项、验收和管理工作。 3.1.2负责批准公司年度《产品发展规划》、《项目任务实施计划》。 3.1.3负责协调所有项目的研发资源,确保关键项目的顺利实施。 3.1.4负责制定公司年度《产品发展规划》,下达《项目设计任务书》 3.2公司管理委员会(见管理委员会章程) 3.3项目评审委员会(见项目评审委员会章程) 3.4研发部经理 3.4.1 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术难点攻关、重大技术路线的确定,总体方案评审,试验报告审核; 3.4.2 重要子项目设计方案审核,重要子项目试验报告审核。 3.4.3 参与设计过程中重要设计活动讨论或者直接参与项目开发。 3.5技术品质部经理 3.5.1参与设计开发个阶段性会议,并提出建议。 3.5.2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后续实现产品化工艺和品质控制问题审查。 3.6项目经理 3.6.1负责立项报告的撰写并报批; 3.6.2负责所报项目立项后所有阶段性技术准备; 3.6.3负责《项目任务实施计划书》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6.4负责项目输入输出的控制; 3.6.5负责整个项目组的日常管理; 3.6.6负责设计进度的控制。 3.7项目组 3.7.1 项目小组的组成:由研发部各类设计人员组成、必要时可申请其它部门人员参加,设置项目经理一名。 3.7.2负责按照《项目任务实施计划书》开展相关的设计活动。 3.8营销部 负责确定客户定制项目的设计要求。 4.流程图

产品设计图及明细表规范

研发部设计图纸及明细表规范 一、绘图软件的使用 为规范图纸资料管理,便于资源共享及客户间的技术交流,本公司统一采用下列三种绘图软件作为设计绘图软件: 1、Auto CAD 2002 二维设计软件; 2、Pro ENGINEER 三维设计软件; 二、图纸幅面和格式的使用 (一)图纸幅面及格式 图纸幅面及格式按机械图样图纸幅面和格式即:GB/T 14689-1993标准选用,其具体的幅面及格式为: 1、A0横置; 2、A1横置; 3、A2横置; 4、A3横置; 5、A4竖置。 (二)图框及标题栏的使用 图框及标题栏使用神电实业有限公司编制的统一图框及标题栏。 三、装配图的制图规范 (一)装配图的图纸幅面及绘图比例 装配图的幅面可在A0~A3幅面内选择,对总成装配图,幅面应尽量选择在A0、A1,其绘制标准及绘图比例应符合GB/T 4458、GB/T 4459、GB/T 14690-1993。 (二)装配图的绘制 1、采用国标规定画法及简化画法; 2、剖视画法; 3、局部放大画法; 4、假设画法; 5、夸大画法。 (三)装配图上应标注如下尺寸: 1、规格尺寸:表达产品或部件的性能和规格; 2、装配尺寸:说明产品或部件内部之间的尺寸; 3、外形尺寸:表示产品或部件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4、安装尺寸:表示产品或部件安装在基础上或其他零件、部件上必需的尺 寸; 5、其他重要尺寸:设计的计算尺寸、运动件的极限尺寸及某些重要的结构 尺寸。 (四) 零部件序号的编排: 1、先编排自制件的序号,尽量使序号从左下脚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排列,自 制件以短水平线引导,若为组合件,可采用连续排列方式; 2、编制标准件及采购件的序号,其编号接在自制件后面,标准件及采购件 以圆圈线引导,若为组合件,可采用连续排列方式;

钣金件设计规范

钣金件设计规范 1.范围 本设计规范规定了钣金件设计的一般要求和空调器需注意的要求 本设计规范适用于内销和出口的空调器产品中使用的钣金零件,其他产品可参考使用2.相关标准 QJ/MK02.001-2001a 房间空气调节器 GB/T 13914-1992 冲压件尺寸公差 QJ/MK05.022-2002 冷轧板喷涂件技术条件 QJ/MK 05.910-2001 连续电镀锌钢板及钢带 QJ/MK 05.912-2001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3.内容 3.1 冲裁件 3.1.1 冲裁件最小冲孔尺寸与孔的形状、材料厚度、材料的机械性能及冲孔方式有直接关系。在设计方孔、圆孔、长方孔、椭圆孔、异形孔等时,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 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见表—1,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见表—2,精冲腰形孔的e min/t见表—3。 表—1 自由凸模冲孔的最小尺寸 注:t为材料厚度,冲孔最小尺寸一般不小于0.3mm。 表—2 精冲圆孔的最小孔径

注:薄料取上限,厚料取下限 表—3 精冲腰形孔的e min/t 3.1.2 冲孔边缘离外形的距离(孔边距)过小时,会影响冲件的质量甚至模具的寿命,最小孔边距见表—4。 表—4 最小孔边距

注:精冲时薄料取上限,厚料取下限 3.1.3 在设计弯曲件和引伸件上的孔时,孔边缘与工件直壁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弯曲件和引伸件冲孔时的孔壁距见图—1。 图—1 弯曲件和引伸件冲孔时的孔壁距 3.1.4 冲裁件转角处需设计合适的圆角半径,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见表—5、表—6。 表—5 普通冲裁件的最小圆角半径 注:当t<1 mm时,以t=1 mm计算 表—6 精冲件的最小圆角半径

20xx产品设计开发工作计划书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 20xx产品设计开发工作 计划书正式版

20xx产品设计开发工作计划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XX产品设计开发工作计划书(一) 一、项目负责人接到正式研发任务通知后,编撰《研发项目建议书》、《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和《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开始组织项目组实施项目开发计划。 二、按《产品设计开发计划书》要求,编制《技术设计任务书》,供初步技术设计评审。《技术设计任务书》要求列有: 1)根据产品的性能、主要结构、系统等方面进行的理论计算过程。 2)确定的产品结构、工作原理、技术性能等方面的设计说明;

3)根据价值工程论证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性价比及成本估算; 4)产品总图或总装示意图及适用标准依据; 5)试验标准、条件及设备等。 三、按《设计开发评审报告》申报初步技术设计评审。在初步技术设计评审中,对《技术设计任务书》的设计方案、结构性能等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合理性与可行性进行全面、系统评价。项目负责人要做好评审后的整改和复评前的准备工作。 四、初步技术设计评审通过后的图纸设计工作包含全套图样目录、各类汇总表、试制鉴定标准及报告和产品说明书,

钣金结构设计规范

钣金结构设计工艺规范 一、目的: 为了统一公司各产品部设计人员对钣金工艺知识的认知和运用,推进设计的标准化,保证所设计产品合理的加工工艺性,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含十项内容。 ● 板材选用规范 ● 孔缺结构设计规范 ● 弯曲结构设计规范 ● 焊接结构设计规范 ● 结构缝隙设计规范 ● 表面涂层种类选用规范 ● 表面镀层种类选用规范 ● 图纸工艺性分析和审查规范 ● 图纸尺寸标准规范 ● 非喷涂不锈钢结构设计规范 二、范围: 本原则适用各产品部的板厚 6mm 的钣金结构设计工作。 三、内容: 1.板材选用规范: 1) 为了保证材料利用率和冲折最少的换模次数,同一结构上 4mm 的板材厚度规格最多不超过三种, 对于强度要求较高的结构可以采用在薄板上压筋或焊接加强筋的方式来实现(如图1,如图2); 图1 图2 2) 板材应优先选用《结构公司常用材料明细表》上登录的材料规格,如必须选用该表以外的材质或板 厚,则必须经由工艺室确认后方可选用;(附表1) 3) 应避免零件的展开尺寸与原材料的外廓尺寸相等,以此避免原材料误差平行转移; 4) 对于有装饰面要求非喷涂板材,同类产品花纹方向应一致,有条状纹路(如拉丝不锈钢)的板材, 以人立于的产品正前方为视角标准,纹路方向优先选择竖向(上下)和纵向(前后),对于次要零部件或产品的次要部位,为了保持材料利用率可适当采用横向纹路; 5) 对于折弯性能差的厚热板件(如电梯门机件)、硬铝、有功能性回弹的零件(如电插座簧片)等, 应有纤维方向的技术要求,对于有避免折弯裂纹要求的零件,料单上应有剪切毛刺方向及折弯方向的要求。 R = t R ≥ 3t 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