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

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2)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识字6 古对今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

做到尽善尽美,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篇二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

“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古和今,圆和方,严寒和酷暑,春暖和秋凉,晨和暮,雪和霜,和风和细雨,朝霞和夕阳,桃和李,杨和柳,莺歌和燕舞,鸟语和花香。(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生齐读、女生齐读、全班齐读。)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设计意图: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

“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发现每行每句的特点,依据“对”字找到每组相对词语,这一做法紧紧抓住了文本的精髓,为接下来的识字活动提供条件,创建平台。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学生汇报课文中会认的字,教师相机贴字卡并注意将相同结构的字放在一起。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你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暑、晨、朝”是翘舌音;“凉、霞”是三拼音节。

4.自主识字:这么多的生字宝宝,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先来分分类吧! (1)左右结构的字:酷、凉、细、朝、杨。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教师相机指导。

酷:

①儿歌记忆:酉时告诉你。

②加一加:酉+告=酷。(酷暑、酷爱、冷酷) 凉:①换一换方法:“惊”字左边换成两点水旁就是“凉”。②这个字的两点水旁与温度低有关,如:冰、冷、冻等。(冰凉、凉水、凉气) 细:猜字谜:田边种丝瓜。

朝:①字歌:十日十月。(朝阳、朝霞)

②多音字,还念cháo。(朝代、汉朝、朝南) 杨:①换一换:“场”字部首换成“木”念“杨”。(杨柳、杨树、白杨) ②形声字识字法:木字旁表示和树木有关。 (2)上下结构的字:寒、暑、晨、霞。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暑、晨:这是一对“亲兄弟”,讲讲它们这对汉字兄弟的故事吧!(“暑”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者”代表人,太阳爬到人的头上,人们就会很热,所以就造出了“暑”;“晨”字下面的“辰”是星辰的意思,夜晚的星空中出现了太阳,就代表早晨来临,所以就创造了“晨”。) 寒:带宝字盖儿的字一般都与“家”有关,下面两个点的意思是家里冻冰流下两滴水,就是“寒”。

霞:雨字头,表示与天气有关。

(3)全包围结构的字:圆。(迈步游戏:学生举字卡“员、圆”站在同一起点,指名组词,相应字卡向前一步,看谁先到终点。如:生说“队员”,拿“员”的学生向前一步。) (4)独体字:严、夕。

猜字谜:亚字长个小尾巴(严);多一半(夕)。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

“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分类玩字词卡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从而师生交流多种有趣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编字歌、讲故事、形声字识字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送字回文,诵读韵文

1.开火车读韵文,每人读一行。分节读韵文,要求流利。

2.诵读游戏:“小手盖一半”。规则是用手将每行课文的前半部分或者后半部分盖上,进行对对子读课文。

3.小组每人读一遍,尝试背诵。

设计意图:游戏中巩固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学习生字,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是对文本韵律的体会与理解,也是引领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重要环节。

五、书写汉字,总结全文

1.写字表中“李、香”两个字我们应该注意哪笔?(捺要写舒展)书空、描红、试写、对照。

2.语:应注意左小右大。组词:语文、语言、外语。

3.播放欣赏对子歌歌曲。这篇韵文其实是我国古代对子歌的一小部分,我们可以再搜集一些有关对子歌的其他内容,积累和背诵。

设计意图: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教学写字,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和写字能力。同时,完成学习任务后,以一首优美的《对子歌》收尾,给整节课画上句号,同时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板书设计

古对今古

——今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桃——李柳——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②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①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②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①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②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③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②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①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②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③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④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⑤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

3、背诵课文

①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②分小组背,男女生比赛背。

五、课文小结

同学们,对子是我国特有的,这节课从这些对子中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和风细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

课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以及课下的反思总结,自己学到了很多教学方面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去尽量改善自己做得不够的地方,争取做到尽善尽美,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学生对于识字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兴趣是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呢?便是我们教学者课下需要深究的问题。

.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

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优质教案

识字6 古对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 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 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ǔ暑l凉 ch晨āo朝x霞 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 (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 木+子= 禾+日= 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3.写出下列汉字的反义词。 今——() 圆——() 暖——()四、学习第2节对子 1.指名读第2节。 2.出示图片,对应认识字词。 3.播放日出、日落动画视频,理解“晨—暮”“朝—夕”两对反义词。 4.理解词语:和风细雨。 (1)引导学生想象: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阳春三月,沐浴在阳光下,春风拂面,这春风跟冬风有什么不一样? (2)引导学生回想春天的雨和夏天的雨的区别,出示图片分别展示。4.写出带有“雨”字头的字。 5.我会说。 和风对,朝霞对。 五、学习第3节对子 1.自由读第3节,引导思考:“桃”“李”“柳”“杨”分别指的是什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区别。 2.齐读最后一句,引导学生发现成语,再指名朗读。(相机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 3.播放视频,强化感悟“鸟语花香”。 4.组织学生为插图配成语。 6.一字组多词。 香()()() 语()()() 7.“李”可以作为姓氏,你还知道哪些姓氏? 六、整体回顾,感悟课文 1.学生领读、个别读、齐读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悟: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3.启发思考:当你看见眼前的景物时,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对子的精妙。8.我会说。 桃对,柳对。 莺歌对, 鸟语对。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5.填一填。

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 篇一 教科书剖析: 篇二 教科书剖析: 篇三 【教材剖析】 《6古对今》采用对对子的形式识字,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构造雷同,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画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教学目的】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标准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通过朗诵,认识“鸟语花香、早霞、夕阳”等七个词语,借助图片钬联络实际理解“早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搜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正确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习题,书写“古” ⑴我们已经读过一次对韵歌了,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背一背? ⑵师引导: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标题是“古对今”。 ⑶(板书:gu对今),读课习题。 ⑷指导书写“古”:看教师范写,交流: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书写两遍,写完评议。 二、初读对韵歌,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教师与学生合作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 学生1: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2: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三、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⑴用PPT出示早晨、早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晨、暮、早霞、夕阳”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⑵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⑶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1)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2)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木+子=禾+日= 四、重复朗诵,读出节奏 ⑴自读检查。 (1)指名轮读,一人一个小节。相机正音。 (2)同桌对读,正音。 ⑵听教师读,注意哪里停顿。模仿教师读出节奏。 ⑶师生对读,师前半句,生后半句;然后交换。 ⑷同桌对读。 ⑸集体拍手读,同桌对拍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特点。 独体字:夕;左右构造:细、凉、语;上下构造:古、李、香。 2.老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1)指导“细”、“凉”、“语”的书写。 “细”左窄右宽,左高右低,“田”的第一笔竖在竖中线上; “凉”右部“京”注意点和竖钩的竖直相对; “语”言字旁的店和横折提的竖对正,右部“五”的最后一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 (2)指导书写“古”、“李”、“香”。 “古”横宜长,“口”注意上大下小; “李”上下等宽,“木”的竖要短,“子”的弯钩要与“木”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香”上半局部舒展,包住下边,“禾”的竖要短,“日”要与“禾”的竖对正,重心才能平稳。 (3)指导书写“夕”。 “夕”:撇和横撇的撇基本平行,注意倾斜角度,横撇的横要短,点在撇和横撇连贯点的下面。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六、作业设计 1.认字,写字。 2.熟读课文。 3.找找对子歌,并请大人指导读正确。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吗?(学生答复)你们学得真好。 2.开火车,读生字。 3.读词语游戏:水果大卖场。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反思

古对今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

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上——下)(大——小)(天——地)(古——今)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一年级下册语文优秀教案《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

《古对今》教案 —、文本教学解读 《古对今》以对韵歌的形式呈现,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课文以广阔的时空切入,落在四季的轮替,宏观大气;又以自然的轮回、万物的生长铺陈开来,神奇美丽,呈现了音韵和美的画面意境。教学本课,要关注多种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生字新词的识记和理解,帮助学生感知“对子”的节奏和韵律;借助画面感强的词语加强学生想象力,使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又有效。 1.识写生字。 本课作为识字教材,要充分挖掘文本所能提供的多样化识字途径,引导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鼓励一字多法,一法多用。 “暑、晨”等字笔画较多,可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抓住主要部件“日”进行生活化联想,达到形意结合,而不必做过多的字形分析。而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办法识记。此外,字理识字是学生感到新奇的办法。如“朝”的甲骨文“”,看中间的太阳已经升起,再看旁边的月亮还没有落下,说明清晨的时候称为“朝”。 此外,定位联想,熟字组词,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识记新字的方法。总之,要创设多种情境,强化实践运用,在运用实践中培育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热爱。 2.朗读儿歌。 本课使学生感受到汉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形式:意蕴相对、音韵相合,在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中让我们看到了一幅山清水秀、桃红柳绿的美丽画面。全文相对的词语既有双音节词的形式出现,如“严寒”“酷暑”“鸟语”“花香”等,也有单音节词的形式出现,如“古”“今”“雪”“霜”。其中新词较多,如“莺歌燕舞”“微风细雨”“鸟语花香”等,有极强的画面感,读起来令人浮想联翩。 因此,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鼓励放声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感知文本的和谐音韵和富有节奏的语言特色。再通过师生互读、生生互读等形式,使学生将儿歌读得琅琅上口;同时也要充分运用学生的肢体动作,辅助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意境。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背景介绍 《古对今》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的差异,并引导学生注意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好习惯和坏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生活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2.引导学生注意现代生活中的一些好习惯和坏习惯。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2.PPT课件。 3.知识点整理表。 教学流程 1. 导入 1.向学生介绍课文《古对今》的主题。 2.通过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回答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2. 学习 1.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古对今》。 2.分小组讨论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并记录下来。

3.整理知识点表格,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 4.阅读理解,让学生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5.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知识点整理表,并让其他同学补充和修正。 6.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好习惯和坏习惯,并帮助学生分类和整理。 7.小组展示现代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并让其他小组评价和补充。 3. 总结 1.让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收获。 2.分享一些现代常见好习惯和坏习惯,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评价 1.学生能够区分古代和现代生活的差异。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知识点。 3.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并能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学生能够分析现代生活中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并努力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反思与改进 1.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注重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3.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多地让学生进行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优秀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古对今》教学设计部编版摘要对韵歌节奏明快,读来朗朗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 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关键词对韵歌识字诵读《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旨在以对韵的形式识字。 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已有初步了解。 《古对今》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更加丰富,包括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识字密度较高。 作为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新增加的一篇课文,它既是识字教学的材料,又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所以,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字,调动学生对对韵的兴趣,还要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对韵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诵读。 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这值得思考和研究。 笔者在《古对今》这课的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一整体诵读,正音知韵对韵歌句式整齐平仄相和音调和谐,学生

在初学课文时需整体诵读韵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初步感知其韵律美。 (一)范读引领,整体感知教师需在学生诵读前进行范读,在范读中注意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重读。 学生通过听教师的范读,不但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音,还可以在教师入情入境的诵读中进入对韵的情境,感知韵味。 教学《古对今》时,教师在范读中,引导学生关注字音和朗读特点。 范读后,学生自主交流生字读音,教师适时点拨,重点指导学生读准暑晨朝的读音。 最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韵文,巩固生字的读音,感受对韵歌的特点。 (二)自主练读,体悟韵味尾字押韵是对韵歌的一大特点,学生如能发现这一现象,在诵读时就能更好地感受到韵文的韵律美。 《古对今》这课中,每一小节的第二行和最后一行的尾字分别是方凉霜阳杨和香。 学生自主练读后,教师指名两位学生分句诵读,顺势引导学生发现第二位学生读的对子中,尾字韵母都为??,从而水到渠成地渗透押韵这一概念。 找到韵脚后,学生再读韵文,就能更好地感受韵味。 二深入诵读,记形明义对韵歌不同于普通儿歌,形式上虽短小精

一年级语文识字六古对今教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一年级语文识字六古对今教案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部分《6 古对今》教学设计教案 识字6古对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圆、严、寒”等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对对子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组对子歌。 2.展示图片。(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景物的图片,说说画面的景色。让我们一起走进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二、读文识字,发现规律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请学生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3.老师与学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4.通过读课文,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甲:文中的字和词都是一对一对的。 学生乙:文中的词语都是描写大自然的。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对子和词语。 5.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1)借助拼音读准确。1.将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y圆ǔ暑 l凉 ch晨āo朝x霞2.加一加,认生字。 纟+田= 冫+京=(2)让学生说说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①加一加识字:木+子→李禾+日→香 ②加偏旁识字:纟+田→细冫+京→凉讠+吾→语 (3)猜字游戏。讠+吾= 木+子= 禾+日=三、学习第1节对子 1.出示图片,让学生对比图片,说出图片内容,教师随机引入课文。 (1)古人与今人对比图(古今)。 (2)铜钱(外圆内方)。 (3)四季对比图(严寒,酷暑,春暖,秋凉)。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来学习第1节对子。 2.课件出示第1节对子,指名学生朗读。 3.结合第一、二幅图片,让两名学生合作读出课文中的对子。 4.结合第三幅图片,四个同学合作读对子。 5.教师点拨:了解大自然四季变化的特点。(可结合识字1《春夏秋冬》所学)3.写出下列汉 【篇二】一年级语文识字六古对今教案部编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小学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 教学设计 一、活动导入 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你们想玩吗?(想)老师说一个字,同学们要说出和它意思相对的字,例如老师说“我说上”,同学们就要说“我对下”,你们明白了吗? 师:我说上。生:我对下。 师:我说左。生:我对右。 师:我说长。生:我对短。 师:简单吗?(简单)那我要加大难度了,准备好了吗?师:我说云。生:我对雨。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 《古对今》教案篇一 【设计理念】 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依然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样一个原则。本单元作为一个集中识字的识字单元,识字密度高,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集中识字,或了解汉字的字理字源,或者图文关照形象识字,或同类列举归类识字,努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地识记生字。同时,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感受汉文字的结构魅力的同时,领略汉语言音韵节奏的和谐之美,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 【教材分析】 《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作为一篇新增加的课文,它既是一份密度较高的识字教学的材料,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丰富,意象宏大,包含了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等等等,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之美。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这种中国文化独有的形式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本课识字密度大,有12个需要认识的生字,7个需要会写的生字。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调动学生对韵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 1.会认“圆、严、寒”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的对仗美、音韵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的同时,更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快乐识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 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请你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全部都是这样对对碰的词语。看老师写课文的题目。齐读课题。 二、自主读课文,初步认生字。 1、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争取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开火车拼读生字。 三、分散记生字,形意相结合。 1、偏旁小助手帮助识字。 (1)出示早晨的图片,认读“晨”“朝霞”,借助图画理解生字的意思。 (2)出示傍晚的图片,认读“暮”“夕阳”,借助图画理解生字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日字旁的字?总结: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到一起集中识记,可以更快地记住更多的字。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络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到达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络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左——右远——-近开——关 男——女粗——细高——低 安静——热闹英勇——胆小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6 古对今教案

6古对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 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 古对今, 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 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 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香。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 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 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左——右远——-近开——关 男——女粗——细高——低 安静——热闹勇敢——胆小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 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 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 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 6、(1)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方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教案及 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原文 古对今, 圆对方。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 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 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香。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 1 / 8

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2 / 8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3 / 8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古对今》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反思《古对今》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教师板书:《识字6 古对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 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 ,指名认读、 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 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名师教案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名师教案 古对今 课时 2 授课时间 课标要求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寒”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教学重点)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等词语。(教学重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评价任务

1、学生是否会能准确认读12个生字,会写本课7个生字,组词理解。 2、是否能熟练朗诵课文。 3、是否理解会理解运用“朝霞、夕阳、严寒、酷暑”等词语。 所需条件 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应图片、生字词卡片,查找资料了解笠翁对韵相关对韵知识 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对子:古对今 6古对今 夕阳严寒 和风细雨鸟语花香 学习过程 修订建议

第一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介绍对子。 (二)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出示圆形、严寒、寒冷、酷暑、暑假、早晨、朝霞、晚霞、杨树等图片,结合图片认读词语。 (三)引读课文,指导朗读 1.明确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 (1)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用“——”划出新词。 2.自读检查。 指名轮读,一人一个小节。相机正音。 同桌对读,正音。 3.听老师读,注意哪里停顿,模仿老师读出节奏。 4.师生对读,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然后交换。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说课稿第1篇】 一、说教材: 《古对今》是一篇识字课文。它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读着课文就如自己身处大自然里,听着鸟儿的欢唱,闻着花木的芬芳。大自然充满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文章的语言优美,如“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等,学生虽然不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但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电视、图画等媒体已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会认“圆、严、寒、酷”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李、香”等7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所蕴涵的自然美 三、说学情 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

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说课稿第2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 式识字。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课文 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 美好景象。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 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