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楼梦》讲座: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

《红楼梦》讲座: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

《红楼梦》讲座: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
《红楼梦》讲座: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

xx与木xx

——《红楼梦》爱情婚姻悲剧解析

一、从《红楼梦》的主线谈起

《红楼梦》的主线究竟是什么?至少存在五种以上的见解。如宝黛爱情悲剧说,宝黛钗婚恋悲剧说,贾府衰亡史说,王熙凤理家史说,贾宝玉性格史说,爱情悲剧与家族衰亡双重主线说等。

我们赞同第二种见解,或第二、第五两说之融汇,即:

宝黛钗的爱情婚姻纠葛是串连千头万绪的一条明线。而男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命运(亦即性格史或命运史),则构成一条潜在的、深层次的暗线。

通常情况下,一部大书总要构思一个趣味性、悬念性强而又易于被读者把握的故事,去承担穿针引线的使命。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正是最适合广大读者欣赏能力、最便于串联千头万绪的一条主线。

有论者认为,把主线理解为一个婚恋故事,会影响对全书恢弘丰厚内容的总体察,这是一种误会。顾名思义,主线不等于主题。主线的功能主要是穿梭一般地把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顺理成章地构架在一起。中外古今许多名著雄辩地证明,选择婚恋故事做主线,完全能够承担起表现宏伟主题的艺术使命。

《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与保里斯、安德来、阿那托尔、彼埃尔之间的感情纠葛,《红与黑》中于连与德·瑞那夫人、德·拉·木尔小姐之间的感情纠葛,《双城记》中路茜与代尔那、卡尔登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桃花扇》中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结构形式等,不都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艺术经验吗?

宝黛钗三人的婚恋故事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其“主线”位置是不应置疑的。

其一,从创作角度看,这条线索具有舒卷自如的特点。三位当事人的特殊身分,使三人故事与全书各种重要矛盾冲突之间,与各种重要人物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无论是横向发展还是纵向延伸,它都可以机动灵活,大

开大阖,时隐时现,虚实相生,游刃有余地勾连出各类角色,推拉出各种场面,并帮助角色与场景自然转换与不断滚动。此其一。

其二,从欣赏者角度看,三人故事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对大多数读者说来,爱情婚姻故事是最易把握也最让人牵肠挂肚的事儿,其他重要线索(如理家史,性格史,衰亡史等)都不具有如此广泛的可接受性,换言之,不具备较高文化素养与较强艺术鉴赏力的读者,是万万领悟不到的。其三,从改编者角度看,三人故事又是最具有稳定感与可移植性的。各种门类的改编实践已经说明,哪怕最粗疏、最胆大的改编者、移植者,只要其作品以《红楼梦》命名,就不可能将三人故事砍掉。反之,倘出现一部抽掉三人故事却还以《红楼梦》命名的影剧,那倒是不能不令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的了。

要之,宝黛钗三人的婚恋悲剧,木石盟与金玉缘,在结构全书中具有不可取代的主线作用。

二、“xx”与“木xx”辨析

1、说“xx”

xx与xx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2、说“木xx”

(1)“还泪”的传说:

第一回:

……xx道:

“……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

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2)xx的来历

第一回: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提问:

林黛玉的前世是什么?贾宝玉、通灵宝玉、石头、神瑛侍者四者是什么关系?绛珠草——绛珠仙子——林黛玉

石头——通灵宝玉(祖居“青埂”——历劫“怡红”——返回“青埂”)神瑛侍者——贾宝玉(家住“赤瑕”——造凡“怡红”——返回“赤瑕”)

三、钗xx合一的形象设计

1、钗xx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注:

停机xx:

东汉乐羊子远出求学,中道而归,其妻以停下织机割断经线为喻,劝其不要半途而废,以期求取功名。见《后汉书·列女传》。

咏絮才:

晋人谢道韫,聪明有才辩,某天大雪,韫叔谢安问:

“xx纷纷何所似?”韫堂兄xx答道:

“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道:

“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赞赏不已。见《世说新语·言语》。

2、《红楼梦》十二支曲

〔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着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注:

xx:

以薛宝钗(金)、林黛玉(玉)指代金陵十二钗。

〔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xxxx婚姻悲剧)

注:

《xx·xx》:

“(梁鸿)为人赁舂(舂米),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宝黛爱情悲剧)

3、太虚幻境之“兼xx”

第五回:

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与之成云雨之事的女子“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乳名兼美字可卿”。

4、钗、xx考量

(1)形貌之美

就形貌论,作家赞赏林黛玉的“风流袅娜”,也赞赏薛宝钗的“鲜艳妩媚”(在秦可卿身上,两种美得到合一,故曰“兼美”),然而,却把“艳冠群芳”四字给予了薛宝钗,并补之以“任是无情也动人”的评语。

(2)才能之美

就才能论,林黛玉独擅诗才;《红楼梦》才女如林,作家却让薛宝钗领袖群钗,成为唯一一个才学识兼备、既长于舞文弄墨又善于持家理财的女孩。

宝钗是大观园中出类拔萃的诗人,其诗作与林黛玉轮番夺冠,其诗论与林黛玉堪称双绝(第六十四回)。

宝钗又是大观园中满腹经纶,博闻强记,才具众长的学子,被贾宝玉尊为“一字师”;其“画论”竟也精妙绝伦得让人叹服(第四十二回)。

宝钗还是大观园内有胆有识且善解人意的“内当家”之一,在配合贾探春并协助李纨理家之际,已显现出其潜在的管理才能。

(3)性格之美

①xx:

任情xx

xx被喜爱被推重的谜底是:

她毕竟有一份自然人格在。即较多的保存了自我,而较少使用人格面具,有一种不同流俗的任情风采。作家透过平淡无奇浩浩无涯的生活细事,反复皴染出林黛玉未被雕琢净尽的清标、清纯、清奇的人格魅力。

林黛玉禀性中确有一股清标之气,一种“无曲学以阿世”(《汉书·辕固传》),“濯清泉以自洁”(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的童心美。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38回,黛玉《问菊》诗)

林黛王恋情中又确有一种清纯之气。她对贾宝玉的苦恋是无条件的。她不在乎所爱男人的升沉荣辱,她甚至不苛求对方是否完美,她是那种不论毁誉成败都会义无反顾地追随所爱男人的好女人。

林黛玉的诗魂中还确有一种清奇之气。不仅诗作清奇,诗论清奇,其调教出来的徒弟竟也清奇。时至今日,林诗的许多名句仍如凄风残月,牵动着无数读者的心。

当然,xx并不是人格标本。

在表现其禀性清标的同时,也写出了她“气高”、“量褊”、“口舌伤人”、“不善处世”的种种性格弱点。

在表现其恋情清纯的同时,也写出了她的畸形与病态心理,以及贾母关于“老冤家”、“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的牢骚、忧虑与苦闷,等等。

从一定意义上说,恰恰因为林黛玉是个多有性格弱点的人,才成为中外文学史上最动人的悲剧主人公之一,因为,从亚里斯多德到朱光潜一致认为,

“理想的悲剧人物是有一点白璧瑕的好人。”(朱光潜《悲剧心理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0一111页)

附:

再谈xx的悲剧xx(略):

林黛玉的永恒价值,又与其浓郁的悲剧气韵紧紧连在一起。她集中了许多不幸,成为中国文学中寻常可见的感伤主义与别具特色的悲剧精神的大荟萃大发扬者。

她给读者以迄今为止的最大限度的悲剧美的满足。令人惊异的是,作家在设计这一性格时,竟然出现了神话学、民俗学、病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奇迹。

首先,林黛玉的悲剧气韵是与生俱来的。由绛珠仙草脱胎而来的林姑娘,注定要以毕生眼泪还给那位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来的贾宝玉。这一设计,为林黛玉悲剧性格注入了浓浓的天赋色彩。

其次,林黛玉的悲剧气韵,因病弱之躯与不治之症而得到强化。初入贾府的当天,作家先后11处提醒读者,这个小小女孩其实是一个很难疗救的病孩,早在3岁那年,神秘的癞头和尚已经预言她的病恐怕“一生也不能好的了”,除非永远不见外姓亲朋。看来,林姑娘的夭折已属不可避免。

第三,林黛玉的悲剧气韵还因多愁善感而增重。她是一“心较比干多一窍”而又“懒与人共”的极敏感极封闭型,展示着抑郁质少年共有的心理轨迹。

第四,其悲剧气韵又因少失怙(hù)恃、客居荣府而增重。尽管,少失怙恃不是或不一定是林黛玉悲剧气韵的主导诱因,但缺少父母之爱的贫困感总在骚扰着她,并与病弱之躯、抑郁之性互为因果并相互激化着。

第五,其悲剧气韵又因那一份特深沉特扭曲的情爱而增重。

前期,其痛苦来自小儿女的xx;

后期,其痛苦来自“无人作主”的惶恐和“恐不久长”的哀叹。

从而形成了一种以自虐形式表示其自尊,复又以虐人形式表示其痴情的病态性格并获得了生生不灭的悲剧效应。

第六,其悲剧气韵又因其诗才横溢而深入人心。她的名篇名句无不夸张地传达了她的不幸意绪,从而给200年来的读者以强有力的刺激并留下无尽的联想与再创造空间。

最后,其悲剧气韵还因其早夭而获得了无以复加的永恒。林黛玉的不幸夭折,使“历史的必然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得以最后完成。

林黛玉是一名实相符的悲剧美的集大成者。

参考书:

陶尔夫、刘敬圻《说诗说稗·林黛玉永恒价值的还原考察》;张锦池《红楼十二论·论林黛玉性格及其爱情悲剧》;《名家解读红楼梦》

②xx:

宽和xx

薛宝钗同样是作家对人性美的精微体悟与理想设计的艺术载体之一。清代“贬薛派”代表人物涂瀛也不得不承认:

“宝钗静慎安祥,从容大雅,望之如春”,各色人物,“皆在所容”。

下面,对薛宝钗在与长辈相处、与“对手”相处、与“小人”相处,与“刁徒”相处中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性格魅力,做出提示。在与长辈相处中,她是《红楼梦》中唯一真正领悟并实践了孔孟提出的两种孝道之“正价值”的人物。

一方面,她具有“悦亲”的行为惯性,这是无功利色彩的爱心与有教养少女行为规范的统一。

另一方面,她又并非一味地“阿意曲从”,在处理带有原则分歧的观念冲突中,她有时也算得上一个“诤子”。如,面对偏袒儿子执意报复(柳湘莲)的糊涂老娘,薛宝钗以其惯有的宽厚豁达善良明智,冷静果决地进行了有力谏

阻,从而,警醒了薛姨妈,制止了不义的报复行动,并产生了化敌为友的远距离效果。

如何与林黛玉相处?这是薛宝钗人际关系中的一大难题。作为品格端方的女孩,如何应付来自好人的唇枪舌剑的中伤?

作家赋予薛宝钗一个最首要最根本的法宝是“浑然不觉”,一种博大恢弘的自然与人文品格;

其次是必要的退避与礼让,“有容德乃大,修德获福”(《书》);

其三是肝胆相照的胸襟与气量,如“兰言解疑癖”故事中表现的善良动机与坦诚态度等便是力证。

浑然不觉,退避礼让,肝胆相照,是“对手”之间消解误会的好办法,没有端方品格与豁达心胸是万万做不到的。

小人(即自轻自贱,无事生非,飞短流长,浑水摸鱼,唯恐天下不乱的可怜虫们),最难以相处。与这种人物交往,需要较高层次的宽和与善良。薛宝钗无疑这样做了。

就说对待赵姨娘与贾环吧。由于格调气质的距离,她对他们采取了一种不远不近不亲不疏的态度,但在具体交往中,却能做到不歧视,不排斥,体谅包容,一视同仁。如第二十回中一视同仁地带贾环玩耍,第六十七回中一视同仁地馈赠贾环礼物等。

这种胸襟气度,与王熙凤对赵姨娘的卑视,贾宝玉对贾环的疏淡,贾探春对赵姨娘与贾环的冷峻,特别是与那些心比天高的小丫头们对贾环的厌恶与鄙弃派头比较起来,就更能体味到其难能可贵。

任何较大的群体中,还难免出现个把刁徒,即一种不受起码的道德约束的泼皮牛二式的人物。夏金桂就是一例。才貌双绝的香菱不就被夏金桂折磨得死去活来吗?薛蝌不也被欺凌得尴尬不堪吗?可小小薛宝钗的精神状态就健全得多。面对夏金桂旷日持久的骚扰,她竟能安闲自若,居高临下,如入无人之境,充分体现了一个豁达女孩在被迫抵抗、被迫还击时的镇定与弘毅。真真是

宽容而又不失刚正,忍让而又不失尊严,进退适度,绵里藏针,恰到好处。

参考书:

陶尔夫、刘敬圻《说诗说稗·薛宝钗一面观及五种困惑》;张锦池《红楼十二论·论薛宝钗的性格及其时代烙印》

结论:

要之,在人际关系中,任情,率性,清标,是一种美,美在能较多地保存童心;而律己,安祥,宽和,也是一种美,美在能更多地体谅他人。这两种不同格调的美,连同它们全部的可敬与可悲,似乎都揉和到林黛玉与薛宝钗性格中去了。

薛宝钗性格中的安祥美律己美与中国文化人欣赏的另一种性格美即狂狷任情之美,构成了以反衬为表象的正衬与互补。

四、钗、xx人生价值观与爱情婚姻观之比较

1、xx之人生价值观与爱情婚姻观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多角度多层面观照林黛玉性格的浩瀚著述中,以50年代后期出现的“双重叛逆”说,影响最为深远(何其芳《论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其要点是说,贾宝玉与林黛玉不仅是“恋爱上的叛逆者”,而且是“一对叛逆者的恋爱”。此说一出,响应者此起彼应,因而忽略了林黛玉在价值取向、人际关系、情恋方式等主要方面,与贾宝玉之间存在的那个不大不小的距离。

首先是价值取向上的距离。

尽管林黛玉从不曾劝贾宝玉去走什么仕途经济学问之路,尽管她对他的“无事忙”与“富贵闲人”生存状态不问不闻听之任之,尽管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林黛玉带给贾宝玉一种宽松自如的空气,林黛玉毕竟算不上什么封建叛逆者。

比如第九回,听说贾宝玉要重入家塾时,笑道:

“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从林黛玉这一亦庄亦谐的祝愿中看出,假如贾宝玉此去,果真寒窗苦读起来,并果真弄个举人进士或一官半职当当,林黛玉是不会因此与他分道扬镳或貌合神离的。

第三十三回贾宝玉挨打之后的对话,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在目睹了两种价值观的直面较量之后,林黛玉语重心长地劝导说:

“你从此可都改了吧!”这种期待中虽说包含着许多无奈,然文化属性毫不含糊,它明确传达了林黛玉对贾宝玉现有生存方式的怀疑,它期盼贾宝玉从此换一个活法,即劝导他改弦更张。贾宝玉断然拒绝了林黛玉的价值期待:

“你别说这些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第四十二回行酒令中因引用了《西厢记》《牡丹亭》的句典,而受到宝钗的善意训戒时,林黛玉竟“羞得满脸飞红,满口央告”,深悔“失于检点”,并“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

以上材料,是极好的佐证,它说明林黛玉的价值观是具有不确定性与可熏染性的,与棒打也不回头的贾宝玉之间难以划上等号。

第二,与贾宝玉相比较,林黛玉还拥有浓重的等级观念。

无论贾宝玉在行动上多么滞后而且软弱无力,他毕竟有一系列无视门第无视贵贱的弥足珍贵的言谈行止。林黛玉则不然,她自知地守护着侯门少女的尊严。她的“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正是自然禀性与等级意识的双重产物。

由此,才导致了小丫头们对她的疏离与畏远,才引发了她与湘云宝玉之间因“龄官扮相”问题而掀起的轩然大波(22回,宝钗生日),才出现了将刘姥姥称作“母蝗虫”的冷酷的幽默。

要之,林黛玉的“目无下尘”,绝不仅仅是对人品档次的取舍,它包含了对贵族、平民、贱民之别的超常敏感与热心。

第三,在日常行止中,林黛王也表现出维护传统女德规范的自觉性,并由此不时流露出胶柱鼓瑟、矫揉造作的那一面。

“怡红夜宴”(63回,宝玉生日),本是大观园一个潇洒酣畅的人文景观,人人都很尽兴,连少年老成的花袭人也史无前例地投入了那放达忘我之境并做出了“往日老太太、太太带着众人顽也不及昨儿这一顽”的历史结论。在其乐融融的夜宴进行中,却发出过一个不和谐音,那就是林黛玉的惶惑与警告:

“你们日日说人夜聚饮博,今儿我们自己也如此,以后怎么说人?”

“芦雪庵烧鹿肉”也是一道淳美亮丽的风景,贾宝玉、史湘云,甚至贾探春、平儿、薛宝琴、王熙凤等都参与得欢快而执著。在忘情忘形的野餐中,只有一人冷眼旁观并诮语评点:

“那里找这一群花子去!罢了!罢了!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我为芦雪庵一大哭!”这又是林黛玉。或以为这是对林黛玉孤洁幽默的赞赏,其实不然,作者当即借史湘云之口,以“冷笑”面孔反击了她:

“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膻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最后,在婚恋过程中,林黛玉的传统负荷比以往文学中任何一个著名性格都要保守与沉重。从而,又与“叛逆者”本义拉开了距离。无怪乎清人许叶芬感叹说:

“欲近而反疏,欲亲而反戚,胸鬲间物不能掬以示人”,“死黛玉者黛玉也”。(《红楼梦辨》,一粟《红楼梦卷》第一册)

3、xx之人生价值观与爱情婚姻观

由清代至当代,读者评家对薛宝钗的读解一直众说纷呈,甚至冰炭难容。究其原因,主要是形象过于丰满,而批评又过于贫困的缘故。

作家对这一形象的设计,与其他同龄少女有某种不同。其要点是:

作家把她塑造成一个“超我”型的女孩,一个失去了许多童心的“有教养少女”。具体说来:

其一,其人生价值观,是比较正统的。

她对贾宝玉的规劝、讽谏与期待,均是传统型的,并因此遭到贾宝玉的疏离与诮(qiào)谤;

她对林黛玉所做的肝胆相照的谈话,也是以恪守妇德为出发点的,并取得了使对方口服、“暗服”的说教效果。

其二,在为人处世方面,她是比较圆熟的。

在至少七八种场合中,如猜元春灯谜,论金钏死由,诋芸红隐私,施金蝉脱壳,责宝琴诗题、谑黛玉婚事以及对尤三姐之死的过分寡情,对绿玉绿蜡之辨的过分热衷等,均体现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明哲自保、进退矩步的处事原则,比黛湘探琴诸女孩多了一些矫情。

其三,在情感问题上,她又是以理抑情的样板。

在与贾宝玉的二人关系中,最初,薛宝钗也曾两小无猜、顺乎自然地亲近过贾宝玉(见第

8、20、

21、26、

33、36回),但这种纯净而天然的情感很快被她自己扼杀了。这种扼杀又是以她特有的自我超越的形式完成的。她坦荡地认同了二玉的深情,并理性地退出了三人漩涡。然后,便是对人工撮合婚姻的无奈承受。

然后,便是自甘寂寞的凄凉收场了。

如:

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宝钗看通灵宝玉(正反面看了一遍,又重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念了两遍。共计四遍)

又如:

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xx赶上去笑道:

“我的东西叫你拣,你怎么不拣?”林黛玉……因说道:

“我没这么大福禁受,比不得宝姑娘,什么金什么玉的,我们不过是草木之人!”……林黛玉道:

“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正说着,只见宝钗从那边来了,二人便走开了。宝钗分明看见,只装看不见,……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

“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

“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后者还得模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林黛玉以“呆雁”打趣宝玉)

在这场婚姻悲剧的酿造过程中,薛宝钗无疑是有责任的,她的责任并不在于对所谓“宝二奶奶”地位的眷恋或向往,她的毛病在于太过分委屈了她自己,她犯了一个“小事不糊涂而大事糊涂”的错误。以上种种,正是200余年来,许多读者评家不间断地非议薛宝钗的主要诱因。

3、钗、xxxx之比较

(1)爱情意识的自觉

xx: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xx: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xx:

“古鼎新烹凤髓香,那堪翠斝(jiǎ)贮琼浆。莫言绮縠(hú)无风韵,试看金娃对玉郎。”

(2)夫贵妻荣的思想

xx: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xx在柳边。”

xx:

屡屡伺机规箴宝玉,期望其能改弦易辙成为蟾宫之客。

xx:

从不说“这些混账话”。(xx语)

结论:

三者均具有爱情意识的自觉,但伴不伴随夫贵妻荣的思想却决定了黛玉与薛、杜婚姻观的大相径庭。

五、xx的选择

1、宝玉与黛玉、宝钗、湘云三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心里有妹妹,但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忽见人说:

…xx大姑娘来了。?”又“连忙就走”。

如第二十八回xx羞笼红麝串:

……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昨儿见元春所赐的东西,独他与宝玉一样,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幸亏宝玉被一个林黛玉缠绵住了,心心念念只记挂着林黛玉,并不理论这事。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

“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

“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后者还得模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林黛玉以“呆雁”打趣宝玉)

论风姿,一个袅娜风流,公认有种病态美;一个鲜艳妩媚,公认有种健康美;一个灵秀洒脱,公认有种天真美:

都具备着“倾国倾城貌”。

论才学,一个夺魁“菊花诗”;一个讽和“螃蟹咏”,誉称绝唱;一个韵和“海棠诗”,压倒群芳:

都是锦心绣口。

论门第,一个是侯门之后;一个是皇商之家;一个是侯府之女:

与xx都是门当户对。

论亲缘,都是宝玉的表姊妹,结成婚姻皆是“亲上加亲”。

所以三人都有资格成为宝玉的婚姻对象。其中尤以湘云为最,因为唯有她既有应谶“金玉姻缘”之说的金麒麟,又有与宝玉自小“耳鬓厮磨”的感情,二者兼备。

然而宝玉却越来越钟情于黛玉而与宝钗、湘云生分了,这原因何在呢?就在于他认为宝钗和湘云,“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不是吗?宝钗总“见机劝导”宝玉去“立身扬名”,是不必说;湘云一到贾府,就要宝玉改掉调弄脂儿粉儿等“不长进的毛病”,去讲谈些“仕途经济”。这与黛玉纵容宝玉“调脂弄粉”,从不以“仕途经济”相劝,又是何等鲜明的对照!作者以“间色法”描写了史湘云的介入,把黛玉、宝钗、湘云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予以刻划,显然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宝黛之间的知己之爱。

如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xx笑道:

“……”xx听了道:

“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袭人道:

“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宝玉道: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他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

也正是人生观的差异,使宝玉在与宝钗婚后“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

2、钗、xx影子——袭人、晴雯

xx最初与袭人最为亲近(第六回:

初试xx情)

宝玉挨打后,支走袭人,派晴雯给黛玉送帕子。

抄检大观园,晴雯被逐,xx探病。

晴雯死后,xx作《芙蓉女儿诔》。

六、xx家长们的态度

1、xx的态度:

不喜晴雯,想到她眉眼有些像xx。

2、xx的态度:

像爱xx一样xx。

如,第五回xx梦游太虚幻境:

如今且说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便是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日则同行同坐,也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略无参商。……又如,除夕夜放炮竹,贾母将黛玉搂在怀中,王夫人将宝玉搂在怀中。

3、xx为什么不选xx而选xx?

贾府儿孙后继无人,唯有宝玉略可望成,宝钗能规箴他走仕途经济道路,且有理家才能。

贾府贵而不富,薛府富而不贵,需要政治联姻。

xx多病,日食燕窝。

xx有理家才能。七、结论及余论

1、宝黛钗三人的婚恋悲剧,木石盟与金玉缘,在结构全书中不可取代的主线作用。

2、“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3、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是作家笔下至为赞赏的人物。在形貌美,才能美,性格美方面,均构成两峰并峙、双水分流的互补关系,共同体现着作家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全方位探求。

4、值得注意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等的出现,说明中国小说家审视与表现女人的视角有了大的拓展与质的转换。

女人已不再是男人某种政治行为或传宗接代的工具(如《三国演义》),已不再是男人成功路上的灾星与祸水(如《水浒传》),已不再是男人皮肤滥淫的性对象(如《金瓶梅》),已不再是男人水月镜花般的精神补偿(如才子佳人小说与《聊斋志异》)。

《红楼梦》的女人们已构成瑕瑜互见、斑烂多彩的“人”的世界。《红楼梦》对女人的观照甚至已超越了女性问题圈。它将穿着女装的人性美、人情美及其与生俱来或后天形成的种种缺憾一并揭示给人们看,从而,激起一代又一代读者对诸如性格与命运、主观意志与客观法则、自身价值与社会责任及其相互关系的种种思考。

古诗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翻译赏析

古诗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翻译赏析《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作者为清朝文学家曹雪芹。其古诗全文如下: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前言】 终身误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词曲。写的是贾宝玉婚后仍不忘怀死去的林黛玉,薛宝钗徒有“金玉良姻”的虚名而实际上则终身寂寞。曲名《终身误》就包含这个意思。批判了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不近人情,抒发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思念,更表明了贾宝玉对自由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注释】 (1)金玉良姻:指宝玉与宝钗的婚姻。小说中曾写薛宝钗的金锁“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上面所錾的两句吉利话与贾宝玉出生时衔来的那块通灵玉上“癞僧所镌的篆文”,“是一对儿”。薛姨妈也说:“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持“红楼梦反封建论”者认为这段婚姻是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谓美满婚姻。金玉:语意双关,既有贵重的意思,同时指代宝钗和宝玉。木石,语意双关,和“金玉”相对,指代黛玉和宝玉。

(2)木石前盟:“金玉良姻”的对立面,指贾宝玉和林黛玉因前世之盟而产生的爱情。作者虚构宝、黛生前有一段旧缘和盟约:绛珠草为酬报神锳侍者以甘露灌溉之惠,要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两句与宝玉曾在梦中喊骂“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第三十六回)的话相似,但“俺只念木石前盟”应是摹写宝玉婚后所说的话。持“红楼梦反封建论”者认为宝黛恋情是建立在共同反抗封建礼教基础上的爱情。 (3)“空对”句:意思是说宝玉与宝钗虽为夫妻而没有爱情。雪,“薛”的谐音,指薛宝钗,兼喻OrG其冷。高士,文雅有涵养的人,指宝钗。作者以“山中高士”比宝钗,表明了宝钗品性的高洁。 (4)“世外”句:“世外仙姝”,指林黛玉本为绛珠仙子,这里暗寓其已死,亦即所谓“已登仙籍”。姝,美女。林,指林黛玉。 (5)“叹人间”句:这是宝玉对自己与宝钗和黛玉之间两段情缘发出的感叹:直到今天,才终于相信人间之事始终都是美中不足的。 (6)齐眉举案:《后汉书·梁鸿传》中记载,梁鸿家贫,但妻子孟光对他十分恭顺,每次送饭给他时都把食盘举得同眉毛一样高。后因以“举案齐眉”为封建妇道的楷模。这里指宝玉与宝钗维持着夫妻相敬如宾的表面虚礼。虽然宝钗对宝玉很好,但宝玉却始终放不下黛玉,所以说“到底意难平”。案,有足的小食盘。 【赏析】 这首曲子出自《红楼梦》,象征着封建婚姻的“金玉良姻”和象征着自由恋爱的“木石前盟”,在小说中都被画上了癞僧的神符,载

pc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 攻略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 时间∶子 -23:00-1:00 、午 - 11:00-13:00 丑 - 1:00-3:00 、未 - 13:00-15:00 寅 - 3:00-5:00 、申 - 15:00-17:00 卯 - 5:00-7:00 、酉 - 17:00-19:00 辰 - 7:00-9:00 、戌 - 19:00-21:00 巳 - 9:00-11:00、亥 - 21:00-23:00 主线∶王熙凤事件 1、第一天下午,午时至未时要到蓼风轩。 2、七天後,在大观园门口(或荣府大厅)遇到王熙凤。 3、隔晚戌时到怡红院後面见王熙凤,得风月宝鉴。 4、第二天早上去蓼风轩找王熙凤。 5、三天後晚上戌时再去蓼风轩。 6、再三天,於大观园门口遇到王熙凤。 7、又三天,一早去蓼风轩问凤姐。 8、隔晚戌时到蓼风轩,知道大秘密。(四宝) 9、又过了三天的晚上,凤姐来缀锦阁找你。 10、到荣府前院,从包勇得知迎春有钥匙。 11、中午前到迎春那借钥匙(已经搞定迎春才行)。 12、拿钥匙後去聚宝斋看看,真有四宝,先不要拿,从此时算起,十五天内要解决王熙凤事件。(但是若拿四宝,可与凤姐有H 情节,不过就无法解决王熙凤事件) 13、下午去蓼风轩,见到贾涟调戏鸳鸯,替鸳鸯在凤姐前掩饰。 14、数天去蓼风轩西厢,都遇不到尤二姐(约去五次)。 15、若已追到湘云,可托她打听尤二姐下落。 16、某天中午午时去蓼风轩,听到酒窖有奇怪声音。 17、待解决鸳鸯事件,再去蓼风轩,发现尤二姐关在酒窖。 18、去蓼风轩西厢,枕头下有清单。 19、去聚宝斋拿四宝,再去忘秦舍找人证明。 20、回到蓼风轩,找王熙凤对质。 21、解决完王熙凤事件,可和尤二姐有H 情节。 * 林黛玉 1、第四天(六月四日),林黛玉来到贾府。 2、某天晚上到天然庄拿人参养荣丸。 3、七天後,黛玉终肯见人。 4、每天白天可去聊天,某天下午看见黛玉睡姿(约聊天八次後) 5、隔天早上再去,以後可邀出游。 6、与黛玉出游前,到梨香院的薛蟠手上取得西厢记(去找薛潘六次後,第七次晚上再去找他而取得)。在出游时将之赠与黛玉, 便可拿到黛玉的手绢。 7、才华 + 人缘 > 550 ,在沁方亭吟诗胜秦钟(才华值要够高)。 8、庙会(游戏第45天),若好感已有中上,可约黛玉。 9、和宝钗在沁芳源玩,要去追黛玉。(不然追不到黛玉) 10、追到潇湘馆,留下来站岗,每天晚上前都来站岗。 11、连续七天,到下大雷雨,终於被请进去,H 情节(醒来後选择离去)。 12、搞定黛玉後,还要偶尔去陪她喔,不然好感度下降很快。 13、黛玉葬花是在沁芳源,不是在曲径通幽。 (在庙会事件去追宝钗,放弃黛玉) * 薛宝钗 1、到衡芜院聊天培养感情。 2、学业 > 200,好感度到中等,可邀宝钗出游。

红楼梦习题与答案

高二年文学名著《红楼梦》专题训练 一、判断题 1.《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 2.在《红楼梦》中,除了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具有独特、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泼辣能干的探春,怯懦的迎春,孤高的妙玉,温顺世故的晴雯,忍辱吞声的尤三姐,敢于反抗的尤二姐和袭人等。( ) 3.《红楼梦》展现了贾府这一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描写了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下的历史宿命。( ) 4.《红楼梦》中宝玉挨打后,林黛玉“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的一席话,表达了对宝玉的无比爱怜与关心。( ) 5.《林黛玉进贾府》一回中,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分别是:宝玉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凤姐是未闻其声,先写其人。( ) 6.王熙风是《红楼梦》中塑造的非常成功的形象,她贪婪、凶狠、狡诈,“毒设相思局”中她设计害死试图调戏她的贾瑞;她还假意笼络尤二姐,最后借刀杀人。在这个人身上,寄予了作者对她的谴责之意。( ) 7.《红楼梦》中写元春省亲,“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写出了贾府上下的欢欣和忙碌,特别是元春一手搀着贾母,一手搀着王夫人,心中充满了喜悦。( ) 8.曹雪芹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

线索,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日趋衰亡。( ) 9.《红楼梦》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富贵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描写,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人物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 ) 10.《红楼梦》中别号“蕉下客”的贾探春是个大气,具有男子性格的女性,她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但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革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却注定无济无事。( ) 11.《红楼梦》里有句话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其中“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 12.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表达了对王维、杜甫、李白等唐人诗作的欣赏,也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寓情感,不能以辞害意等,这是一种明达通脱的观点。( ) 13.“金陵十二钗”指贾府或和贾府有关系的十二个女性主子,其中年龄最小,辈分也最小的是惜春。( ) 14.曹雪芹笔下的大观园里也有很多风雅之事,比如那个著名的“海棠诗社”,在诗社成员中李纨年纪最大,所以大家推举她作裁判。( ) 15.贾宝玉佩戴的玉叫通灵宝玉,薛宝钗佩戴的是金锁,林黛玉佩戴的是金麒麟。( ) 二、填空题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析

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2《红楼梦》教学素材 红楼梦判词解析 1.正册判词之钗黛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解析: 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一 个天真率直,一个城府极深;一个孤立无援,一个有多方支持;一个作判逆者知己,一个为卫道而说教。脂砚斋曾有过“钗黛合一”说,确切的解说如何,可以研究;但无疑不是否定林薛二人的差别或对立。作者将她俩在一首诗中并提,除了因为她们在小说中的地位相当外,至少还可以通过贾宝玉对她们的不同的态度 的比较,以显示钗黛的命运遭遇虽则不同,其结果却都是一场悲剧。 2.正册判词之元春 画:一张弓,弓上挂着香橼。 判词: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 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 逢大梦归。

解析: 贾府在四大家族中居于首位,是因为它财富最多,权势最大,而这又因为 它有确保这种显贵地位的大靠山---贾元春。世代勋臣的贾府,因为她而又成了 皇亲国戚。所以,小说的前半部就围绕着元春“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和“省亲”等情节,竭力铺写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但是,“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试看元春回家省亲在私室与 亲人相聚的一幕,在“荣华”的背后,便可见骨肉生离的惨状。元春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完全象从一个幽闭囚禁她的地方出来一样。曹雪芹有力的笔触,揭出了封建阶级所钦羡的荣华, 对贾元春这样的贵族女子来说,也还是深渊,她不得不为些付出丧失自由的代价。 但是,这一切还不是后来情节发展的铺垫。省亲之后,元春回宫似乎是生 离,其实已是死别;她丧失的不只是自由,还有她的生命。因而,写元春显贵所 带来的贾府盛况,也是为了预示后来她的死是庇护着贾府大树的摧倒,为贾府事败、抄没后的凄惨景况作了反衬。脂批点出元妃之死也与贾家之败、黛玉之死一样,“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不过,在现存的后四十回续书中,这种成 为“大过节,大关键”的转折作用,并没有加以表现。相反的,续书倒通过元春之死称功颂德一番,说什么因为“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才“多痰”致疾,仿佛她的死也足以显示皇恩浩荡似的。 《红楼梦》人物中,短命的都有令人信服的原因,唯独元春青春早卒的原因不明不白。这本身就足以引人深思。作者究竟怎样写的,从“虎兔相逢”四个字是无法推断的。《恨无常》中有些话也很蹊跷,如说元春“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倘元春后来死于宫中,对筑于“帝城西”的贾府并不算远,“路远山高”、“相寻告”云云,都是很难解通的。这现在也只能成为悬案。不过,有一点,曲子中写得比较明确,即写元春以托梦的形式向爹娘哭诉说“儿 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这岂不是明明白白地要亲人以她自己 的含恨而死作为前车之鉴,赶快从官场脱身,避开即将临头的灾祸吗?由此可知,元春之死,不仅标志着四大家族所代表的那一派在政治上的失势,敲响了贾家败亡的丧钟,而且她自己也完全是封建统治阶级宫闱内部互相倾轧的牺牲品。这样,

浅析《红楼梦》中“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对抗

浅析《红楼梦》中“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对抗 提纲 一、“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提出 二、提出在这场“婚姻保卫战”的对抗中,真正的胜利者不是薛宝钗,而是林黛 玉的结论并分析论证此结论 1从“二宝”角度讲 2从“二玉”角度讲 三、分析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 1缘定前生和“拉郎配” 2贾(假)宝玉和真金锁,真石头与真草木 3显性和隐性 4五行生克 四、附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 浅析《红楼梦》中“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的对抗 (一)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典范,迄今而言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上乘佳作。它以贾、王、薛、史(家亡血史,贾“亡”薛“死”,)四大家族(封建社会末期清王朝的缩影)为活动背景,以“二玉(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王朝后期的个人悲剧、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 文中以“二玉”(贾宝玉,林黛玉),“二宝”(贾宝玉,薛宝钗)的恋情为明线,最终以“二宝”的“金玉良缘”的世俗婚姻看似战胜了“二玉”的“木石前盟”而告终。然而在这场“婚姻保卫战”的对抗中,真正的胜利者不是薛宝钗,而是林黛玉。 (二) 从薛宝钗的婚姻观来看,其追求的是夫荣子贵的封建传统婚姻,或者说是爱情从属于婚姻,婚姻从属于家庭的需要;或者说爱情相对于婚姻是可有可无的,

在整个婚姻的过程中是没有自我对爱情的觉醒意识、追求意识的,视之“冷情”。而根据红学界最新的探佚结果(也是脂砚斋透露的)虽然“金玉良缘”终成现实,但是贾家败落,贾宝玉也出家(或被二仙师带回太虚幻境)宝钗的婚姻也就没有达到其目的,可谓人财两空。 与此相比,黛玉追求的是完全的自我喜好,有自己的爱情意识,个性意识觉醒的爱情。虽然在那个时代,不被家族承认的爱情就成不了婚姻,但是“二玉”业已完成了心心相惜的爱情过程。彼此心有灵犀,被警幻仙姑推之为“意淫”。故此“二玉”的“木石前盟”看似失败,而实际获得了成功。 (三) 那么为什么“木石前盟”相对于“金玉良缘”能获得婚姻本质(爱情的结合)的胜利而遭受婚姻形式(被外界认可为夫妇的婚礼这一形式)的失败呢? 第一,缘定前生和“拉郎配” 二玉的感情姻缘是前世已定的(即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绛珠仙子以泪偿还的“木石前盟”)所以两人感情是先天的,故而贾宝玉见林黛玉的第一面就说“这个妹妹我见过……”.而“二宝”的感情是后天的,是相处之后才产生了感情。 第二,贾(假)宝玉和真金锁,真石头与真草木 薛宝钗之金锁乃是后天人造的。当日二仙师只是送了“莫离莫弃,芳龄永继”的吉谶,并说要将这句话镶在金器之上。金锁并非二仙师所赠,乃是薛母命人打造的(比较薛宝钗,薛母,莺儿对金锁来历的描述可知)。这正好对应着宝玉之玉,以及玉上面的文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可惜之处是宝玉是假(贾)的,所以根据真假命题,一真一假中终是假,因此“金玉良缘”便有了拉郎配的韵味了。同时,作为“宝玉”是假的的贾宝玉,作为石头是真的,林黛玉其前身是绛珠仙草,草木之身。两者都是以真相待,二真必真,所以“二玉”能获得婚姻本质的胜利。 第三,显性和隐性。作为“金玉良缘”的二宝,具有显性的标志物品:金锁,宝玉。同时,金玉良缘又是一直流行着的婚姻观,世人根本无法辨别宝玉的本质和真伪,甚至都把他认为是酒色之徒。作为“木石前盟”的“二玉”没有显性的标志物,又没有当时现行观念的支撑(封建社会的社会力量),就连贾雨村这个能识别宝玉非同凡人之人,脂砚斋也批之为“只识不觉之人,不识既觉之人”。

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无答案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基础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贾.(jiǎ)人转徙.(xǐ)暮霭.(ǎi)峥嵘崔嵬 ....(zhēng róng cuī wéi) B.湮.(yān)没纶.(guān)巾凝噎.(yē)呕哑嘲哳 ....(ǒuyāzhāozhā) C.乍.(zhà)暖猿猱.(róu)悭吝 ..(qiān lìn)倏.(shū)来倏去 D.酹.(lèi)江月监.(jiān)生渚.(zhǔ)清钿.(diàn)头银篦.(bì)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钩连潦倒地崩山摧群山万壑 B.峥嵘谪居冲波逆折篮田生玉 C.咨嗟惘然扪参历井海誓山盟 D.崔嵬整顿司马青衫杜鹃啼血 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大熊猫那憨态可掬、惟妙惟肖的样子,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总会给人们以如坐春风之感。作为国宝,大熊猫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对于熊猫来台,不少台湾同胞早就翘首以盼。两岸有识之士和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排除各种阻挠,终于不孚众望,使大熊猫“团团”“圆圆”顺利赴台。 A.惟妙惟肖B.忍俊不禁C.如坐春风D.不孚众望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香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疾病。 ③见到这一情景,她那满腔怨恨,似乎一下子都了。 A.窜改驱除融解 B.篡改祛除融解 C.窜改祛除溶解 D.篡改驱除溶解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古城淮安历史悠久,钟灵毓秀,洪泽湖、铁山寺、明祖陵、周恩来故居等名胜古迹无不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B.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可观,但也存在广为社会诟病的教育官僚化、精神羸弱、操守失范等。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高瞻远瞩地提出了要“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的新目标。 C.现代公民,需要培养的是适应和利用当代规则进行利益博弈的素质,但《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的内容与当代社会情况是否一致,教育部门提倡学国学,但是学生能否配合,专家认为不容乐观。 D.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出台新的学前教育政策,大幅度增加了对学前教育的公共经费投入,甚至把许多原属于政府管理的大楼拿出来办幼儿园。 6、下列各项名著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有很多充满深意的说法,如“木石前盟”“金玉良缘”,其中“金玉良缘”说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上天赐予的美好爱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名著导读《红楼梦》教案(5)

名著导读《红楼梦》 摘要:为了上好《<红楼梦>导读》的公开课,五十岁的我勇敢应承,采用印发《学案》、下载歌曲、剪辑电视剧等多种手段,认真备课,精心制作课件,终于上了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且受到同仁与专家的好评。现将课堂实录整理如下。 关键词:《红楼梦》导读公开课第五回判词歌词画册 今年四月三号,学校高中部语文教研组长专门找到我,说大家都知道我特喜爱读《红楼梦》,而《必修三》后面有一课《<红楼梦>导读》,全组同仁强烈请求我上一堂介绍《红楼梦》的公开课。想到已是五十岁的人了,且多年没有上公开课了,真不想逞这个能。但一则盛情难却;二则大家平时经常呼我是红学“专家”;三则这内容实在触到了我的爱处。于是也没有怎么推迟就应承了下来。当然我清楚“专家”云者全是恭维,实则相去甚远,不过一个发烧友而已。 应承下来之后才知道困难重重。但已经骑虎难下了,只得咬牙上。 应承当天就开始构思了:以前讲《<红楼梦>导读》,因是最爱,往往课时不加限制,化三四节课是常事。但公开课可不行,只能压缩成一课时。其次,《红楼梦》博大精深,一节课又能讲多少呢?怎样才能增大课堂容量成了关键。如果只按教材顺序从作者讲到思想到人物形象再到艺术手法青蜓点水式完成任务,那一定会失败的。最后确定重点讲《红楼梦》第五回。一方面,这回是全书的总纲,画册、判词、歌词隐喻了人物的性格命运,为后面几十回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这又是全书最难读的一回,很多初读者多次满怀冲动阅读《红楼梦》,最后却在这一回放弃阅读。我又想到了印发《学案》,将我要讲到的判词歌词等难点内容早两天发给同学们,让他们先去查查资料,整理相关内容,这样增大课堂容量就成为了可能。再次得讲点教学手段:这课内容有点偏,网上没有多少现成的课件,只得自己制作了。当天就下载了歌曲《枉凝眉》和电视剧《红楼梦》第一回,并剪辑了王熙凤在全剧中的第一次出场的近三分钟的视频,并下载数十张剧照作课件背景用,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最后就是认真设计教案,精心制作课件了。加之学校也提供了最优秀的班级,腾出新的录课室。大约一个星期吧,万事俱备,只等钟声了。2017年四月十号公开课的上课铃声正式敲响。 课后,得到了同仁的一致好评,市教研室语文教育专家看过录课后,也充分肯定了这节课,并建议送省参评。同时要我写好课堂实录。 下面就是这一节课教学过程的全程实录(方框内的文字为ppt片): 一、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林黛玉进贾府》,对《红楼梦》一书的作者、成书过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对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和贾府的环境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将通过这一导读,使同学们能更进一步了解《红楼梦》,喜欢并爱上《红楼梦》。请默看屏幕上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展示课件)

《红楼梦》讲座: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

xx与木xx ——《红楼梦》爱情婚姻悲剧解析 一、从《红楼梦》的主线谈起 《红楼梦》的主线究竟是什么?至少存在五种以上的见解。如宝黛爱情悲剧说,宝黛钗婚恋悲剧说,贾府衰亡史说,王熙凤理家史说,贾宝玉性格史说,爱情悲剧与家族衰亡双重主线说等。 我们赞同第二种见解,或第二、第五两说之融汇,即: 宝黛钗的爱情婚姻纠葛是串连千头万绪的一条明线。而男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命运(亦即性格史或命运史),则构成一条潜在的、深层次的暗线。 通常情况下,一部大书总要构思一个趣味性、悬念性强而又易于被读者把握的故事,去承担穿针引线的使命。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正是最适合广大读者欣赏能力、最便于串联千头万绪的一条主线。 有论者认为,把主线理解为一个婚恋故事,会影响对全书恢弘丰厚内容的总体察,这是一种误会。顾名思义,主线不等于主题。主线的功能主要是穿梭一般地把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顺理成章地构架在一起。中外古今许多名著雄辩地证明,选择婚恋故事做主线,完全能够承担起表现宏伟主题的艺术使命。 《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与保里斯、安德来、阿那托尔、彼埃尔之间的感情纠葛,《红与黑》中于连与德·瑞那夫人、德·拉·木尔小姐之间的感情纠葛,《双城记》中路茜与代尔那、卡尔登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桃花扇》中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结构形式等,不都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艺术经验吗? 宝黛钗三人的婚恋故事拥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其“主线”位置是不应置疑的。 其一,从创作角度看,这条线索具有舒卷自如的特点。三位当事人的特殊身分,使三人故事与全书各种重要矛盾冲突之间,与各种重要人物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无论是横向发展还是纵向延伸,它都可以机动灵活,大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的名字及她们的主要故事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的名字及她们的主要故事 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十二钗副册:香菱、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夏金桂、秋桐、小红、龄官、娇杏; 十二钗又副册:晴雯、袭人、平儿、鸳鸯、紫鹃、莺儿、玉钏、金钏、彩云、司棋、芳官、麝月。 十二钗正册人物: 1.林黛玉,字颦卿,别号潇湘妃子。原藉姑苏,贾母心爱的外孙女。先伤母,其父亦不久去世。作者形容她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姣袭一身之病;闲静如姣花照水;形动如弱柳扶风一幅古代病态美人图,跃然纸上。她性情孤高,胸怀狭窄,才情之高,为十二金钗之冠。她和宝玉有著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但这一爱情被贾母等人残忍地扼杀了,林黛玉泪尽而逝。 2.薛宝钗,别号蘅芜君,生得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下画而横翠,肌肤也丰泽而白皙。她性情温和贞静,行为豁达大度,处事随分安时,才情之高,亦只她堪与黛玉匹敌。与宝玉原系姨表姊弟。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

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3.王熙凤,小名凤姐儿,浑号凤辣子,贾琏之妻。生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材苗条,体态风骚,粉面含威春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绔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4.史湘云,别号枕霞旧友,原藉金陵。贾母的内侄孙女。生得蜂腰猿背,鹤势螂形,面貌非常美丽。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

“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较量

“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较量 ——就玉、石的两重性论宝黛钗的爱情悲剧 《红楼梦》在结构上喜欢用先鸟瞰后铺陈展开的方法,在描写宝黛钗的爱情上也不例外,在《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幻境时,先翻阅金陵十二钗册子判词,其中就先预见了宝钗、黛玉虽际遇不同,思想倾向彼此对立,但结局却同样可悲可叹。而后聆听了警幻仙姑新制的十二支曲子中的第一首《终身误》,“终身误”意为“误了终身”曲子写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曲中以宝玉自诉的口吻,演唱了宝玉与宝钗的感情始终不能融洽的不幸和对宝钗的冷漠,抒发对黛玉终生难以忘恩负义怀的眷恋之情,充满对封建社会造成他的不幸婚姻的忿懑之情,爱情与婚姻无法在现实中达到统一,造就了宝黛钗的爱情悲剧。 这场爱情悲剧,显然从都知道是封建包办婚姻造成的,宝玉爱的是黛玉,他虽有爱的自由,在爱情上选择了黛玉,却没有选择妻子的权利,只能顺从封建家长的安排,终娶了宝钗。但文中不是平白直接地描述这段爱情悲剧,而是安排了离奇动人的奇缘,良缘牵出了石与木,金与玉的关系,使宝玉身负了玉,石的两重性,玉与石我们理解成个体的“我”和社会的“我”,这个体的我是灵魂自由的,尤其是在封建社会制度重负之下的人却戴着种种枷锁,正是这个体情感与封建社会制度的矛盾,终于造成了三人的历史剧,不仅宝玉,黛玉这些叛逆者,难免成为了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甚至宝钗,她小心冀冀在循规蹈矩,也难以逃脱悲惨结局。 《红楼梦》中宝黛的爱情可以说是所有文学作品中最动人的爱情,作者安排了一个奇警,浪漫,动人的“罕事”——“木石前盟”,赤霞宫神瑛侍者,每日以甘露灌溉三生石畔的绛珠草,后绛珠草修为女体,闻得神瑛侍者下凡,便也下世为人,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以报灌溉之情,于是便有了“还泪”这一凄美动人的说法。因此,宝黛的爱情似乎是宿命的,一开始便缠绵悱恻,教人心碎,“草、木”都是自然的,纯朴的,本初的,于是他们的爱情也是不受任何世俗约束的,纯净的,原生的,自然的,是纯“灵”的。这段奇缘既是前生注定的,所以更深挚,更刻骨铭心,于是便有了宝玉、黛玉的初见惊心,“黛玉一见,便吃了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而这木石初见,便与“玉”产生了冲突,宝玉见黛玉无玉,便“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高低不择,还说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这段文字表面虽没什么,却不由使人顿生一种不祥之感,虽然定玉是钟情于绛珠草的石,却落入凡尘有了玉,黛玉呢?她却拿什么配呢?不想又来了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这第一回合,黛玉便败了,具有隐隐判逆性的黛玉,自然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所谓“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却偏偏宝钗有癞头和尚送的金锁,上錾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正与宝玉上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一对,这又是既定的良缘,但细想来,那木,石是前世的缘,而今生宝玉有玉黛玉却无玉,金玉同是宝,面一天宝,一人宝,宝玉的玉是与生俱来的,而金却是后天和尚给的,因此,这便是王蒙所说的“不平衡的奇缘。宝玉与黛玉的奇缘是天生的,非理性的,无法理解的,原始原生的。宝玉与宝钗也是奇缘,这奇缘是比较合乎逻辑的,能够推理解释的,玉与金锁从质到形状,特别是上面的字恰恰成对成双,了无疑惑,可以说这种奇缘是文化的,符号的,工艺的,后天的,所以缘与缘不平衡,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是互不相容的,文中作者为了说明这一点安排了许多奇妙的细节,如:同是闻香,黛玉袖子里发出的香不是香饼子,香毡子,也不是香袋子的香,而是连自己也不知道的奇香,它也是内在的,原生的,而宝钗身上的香味都是吃了后天千方百计,百般调制的“冷香丸”而来的,显然是外在的,

《红楼梦》1-40 回知识小测word无答案

《红楼梦》1-40 回知识小测 时长 60 分钟 一、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3 分) 1. 下列关于“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西方灵河岸百边,三生石畔,生有一株绛珠草,赤霞宫神瑛侍者每天用甘露灌溉它,绛珠草得以延长生命,后来修成了人,度后来,听说神瑛知侍者要下界,她也要下界,为的是报答神瑛侍者的恩情。 B.神瑛侍者降世时变为宝玉,嘴里含着一块玉,这块玉便是女娲补天时剩下的那块石头,石头能大能小,思慕凡尘,一僧一道将其变成了美玉,含在宝玉嘴里下界历劫。而黛玉的前世便是那绛珠仙草。 C.金是指薛宝钗佩戴的金锁,玉则是贾宝玉佩戴的通百灵宝玉。宝玉玉上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正巧与宝钗锁上“莫失莫忘,仙寿永昌”组成一副对联:于是便有了“金玉良缘”的传言。后上演了一场“调包计”,宝玉与宝钗结为夫妻。 D.赖头和尚送给宝钗金锁,找到有玉的才能相配,是人为的撮合,是现实姻缘。而木石前盟则是前世约定,是自然所然,在前世就已演绎一段情感,延续到现实,影响来生,所谓“三生石上旧精混”,“缘定三生”。 2.下列对于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贪赃枉法的事例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贾雨村一上任判案,从门子处得悉其与王家有关,权衡利害徇私判案。 B.薛蟠为争夺被拐骗的香菱纵容家奴打死了冯紫英,却浑不当事。 C.王熙凤在给秦可卿送丧途中,凤姐贪图三千两银子,拆散情人,使其含恨而自杀。 D.贾赦曾与贾雨村勾结,强索石呆子古扇,逼得石呆子愤而自尽。 3.作者在小说人物命名上有很多谐音,比如荣二府四位小姐分别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表示贾府四春的遭遇命运“原应叹息”,对于这四个人物的命运分析及后灯谜谶语中的命运暗示,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春之谜的谜底是爆竹,暗示荣华的转瞬即逝 B.迎春之谜的谜底是算盘,暗示她命运不通达,为中山狼所摧残 C.探春之谜的谜底是风筝,暗示她日后远嫁 D.惜春之谜的谜底是更香,暗示她日后出家

5月份札记红楼梦讲座有感

听牛老师浅谈《红楼梦》有感 张凌霄(美术) 学校的讲座形式多样,异彩分层,有历史、有名著、有电影、有书画。这不又听了一次牛老师的浅析红楼。又一次得到了很好地学习。听后感觉颇深,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一、总述《红楼梦》在中国、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过:“在西方,代表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古代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浩如烟海的诗文经典流传到今天,仍对普通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厚影响的已为数不多,《红楼梦》便是其中之一。 《红楼梦》代表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不仅在我国家喻户晓,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村妇,也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名字,而且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赢得崇高的国际声誉。可以这么说,研读《红楼梦》,实际上是与五千年中华文化、与百科知识打交道,所以它是永恒的、永远研究不完的,永远是一个世界文化之迷。 二、红学研究的历史时期、主要派别、分支及对后世的影响。 说《红楼梦》是一个世界文化之迷毫不为过,因为我们都知道这部文学巨著前八十回是曹雪芹所写,后四十回是高鹗所续,而且他的续书大大违背了曹雪芹的原笔原意。第五回大家还记得吗?这一回在全书中可是极其重要的一回,曹雪芹通过一些主要人物的判词以及《红楼梦》十二支曲,预示了主要人物的命运和结局,贾府最后应该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可高鹗续的什么?“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_作文素材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感谢您的阅读! 据周汝昌、刘心武先生多年研究,《红楼梦》结尾应有共108人(不含单列的贾宝玉)的情榜,分正榜(黛玉等),副榜(宝琴等),又副榜(晴雯等)等。高考试题库127 绛洞花王贾宝玉(情不情)注:括号内为考语,下同。 金陵十二钗正册 林黛玉(情情)薛宝钗(冷情)贾元春(宫情)贾探春(敏情)史湘云(憨情)妙玉(度情)贾迎春(懦情)贾惜春(绝情)王熙凤(英情)巧姐(恩情)李纨(槁情)秦可卿(情可轻) 金陵十二钗副册 甄英莲(情伤)平儿(情和)薛宝琴(情壮)尤三姐(情豪)尤二姐(情悔)尤氏(情外)邢岫烟(情妥)李纹(情美)李绮(情怡)喜鸾(情喜)四姐儿(情稚)傅秋芳(情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 晴雯(情灵)袭人(情切)鸳鸯(情拒)小红(情醒)金钏(情烈)紫鹃(情慧)莺儿(情络)麝月(情守)司棋(情勇)玉钏(情怨)茜雪(情谅)柳五儿(情失) 金陵十二钗三副册 抱琴侍书入画彩霞素云翠缕雪雁秋纹碧痕春燕四儿小螺 金陵十二钗四副册 龄官芳官藕官葵官蕊官豆官艾官文官茄官宝官玉官菂官

金陵十二钗五副册 二丫头卍儿(卍wàn1。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记。象火炎上升,梵文音室利靺蹉。佛教中以“卍”为佛陀“三十二相”之一。武则天时,定其读音为“万”)瑞珠宝珠智能儿云儿青儿佳蕙绣橘翠墨彩屏坠儿 金陵十二钗六副册 琥珀春纤碧月佩凤偕鸳文花靛儿媚人檀云绮霰可儿良儿 金陵十二钗七副册 张金哥红衣女周瑞女娇杏丰儿银蝶莲花儿蝉姐儿小鹊臻儿嫣红 金陵十二钗八副册 夏金桂秋桐宝蟾善姐鲍二家的多姑娘小霞小吉祥儿小鸩儿小舍儿倪二女傻大姐

红楼梦中“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悲剧冲突

“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悲剧冲突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是知己之爱,也是叛逆者之爱。这种爱情损害了家 世利益,不容于封建思想和制度,而被拆散,形成悲剧。薛宝钗与贾宝玉的“金玉良缘”虽说“终成眷属”,但由于宝玉的出家,亦成悲剧。这两处悲剧都是封建末世时由封建家长所造成的,两者是时代的悲剧,其悲剧性是必然的. 对于宝玉来说,“金玉良缘”是他悲剧产生的根源。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薛姨妈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宝钗和宝玉的婚事,忘掉了那个也曾喊自己“妈妈”的黛玉。薛姨妈如何不知道黛玉的心事!宝钗也在“婚姻由父母做主”的神圣理由下心安理得的嫁给了宝玉。但“金玉良缘”并未给她带来好运,宝玉留给了她一个胎儿和后半牛的孤寂与冷清。宝钗心甘情愿维护本阶级利益的举动并未使她逃脱必然的悲剧。美貌多才的宝姐姐始终缺乏林妹妹所具有的真情,宝玉要求的是精神上的一致而宝钗始终无法认同宝玉“平等、自由”,蔑视功名利禄,厌恶八股的观念,也绝不会支持宝玉反封建礼教的言行。宝玉在袭人、宝钗等人的包围下,无法呼吸无法挣扎,于是他在孤独中放弃了荣华富贵,抛弃高堂娇妻出了家。宝玉的出家比黛玉的逝去更具悲剧的意味,宝玉是清醒的弃世,是坚持自己道路的唯一选择。宝玉用出家表明了自己决不与世妥协。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封建压制下的猛士。在争执和冲突中形成的真情被无情地拆散。“木石前盟”悲剧的必然性在于宝玉与黛玉思想性格与整个社会相背离,封建社会最终压制了本阶级的叛逆者。宝钗是封建统治阶级忠诚的捍卫者,但她不能改变自己的丈夫也无法认同自己的丈夫。“金玉良缘”的悲剧在于宝钗自觉作了封建的牺牲品而宝玉不愿被社会所同化。“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个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必然导致两者的悲剧性。时代的吞没,个性的被压抑,这使得悲剧性质早已注定。“木石前盟”美好爱情的被摧毁引起人们对黛玉和宝玉的无限同情,实际上,“金玉良缘”中美丽聪慧的宝钗也值得我们怜惜,毕竟她的悲剧也是时代造成的,也是把美好的事物摧毁展示给世人看

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

《金陵十二钗》题名与记忆(历史)的关系 曹宣本是位象李显一样能够登基的帝王,但却失去了皇位,把活着的顺治请来就能证明这一点。所谓的“金陵”,实际上指的就是清代的北京,更具体点说,指的就是清皇宫。“金陵王”指的是顺治,因为在他被记成死人时,活着的12个皇子中,他是唯一的一位帝王,故为“金陵王”。而这12个人,就是“金陵十二钗”的史实寓意。所以,金陵王家,实际上是帝王之家的隐语。古代称帝王为王、天王、君王、后王、素王、嗣王等(见梁章钜《称谓录》),都与王字有密切关系,故王家作为帝王之家的代称,就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由于四大家族实际上都是在写帝王之家,故最后通过王家来醒目,就是必不可少的举措了。 金陵十二钗是指:太宗四子叶布舒、六子高塞、七子常舒、九子顺治、十子韬塞;顺治二子福全、三子康熙、五子常宁、六子奇授、七子曹宣、假七子隆禧、假八子永干。所以,“共十二房”的说法,就是指这十二个人。由于人们长期受读小说时所形成的固定思维的限制,从来没有人把“金陵十二钗”的说法和这里的金陵王家共十二房的说法联系在一起,但作为谜语,两者的内在联系,实在是太显眼了。“都中二房”,显然是就顺治和曹宣都被当成了死人这一点来说的。甲戌本写成“都中二房馀”,故意不写成“都中二房,余在籍”,即不写其他十个人还活着,其实是在暗示:作为“都中二房”的顺治和曹宣,实际上与其他十个人一样,都是活着的人,故写出了顺治和曹宣二人的状况,实际上也就是写出了其他十个人的状况了。就是说,写顺治和曹宣二人即“都中二房”,写的是二人被当成了死人的假相,而不写其他十个人,则是在暗示顺治和曹宣也活着的真相。至于己卯本补充上“皆在藉”三个字,则是在“在籍”说法扣活着的寓意中,就此加以进一步的说明:在史书的记载中,其余十个人还都活着。 由此我们就不难发现之所以把这十二个活着的人命名为“十二钗”即把他们都比喻成女子的寓意了:男为阳,女为阴,生为阳,死为阴。虽然这十二个人都是活人,但从顺治和曹宣被当成了死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十个人自然也都应该变成死人,十二个人都活着却都成了死人,也就好比十二个女子即“十二钗”了! 在作品中,具体展现“金陵十二钗”的情节,就是“送宫花周瑞叹英莲”,这里的“宫花”,就是通过十二支假花,来喻指“金陵十二钗”,而一部《红楼梦》也就是《金陵十二钗》,其核心内容,就是写曹宣的悲惨遭遇,故说“叹英莲”。 薛姨妈道:“把那匣子里的花儿拿来。”香菱答应了,向那边捧了个小锦匣来。薛姨妈乃道:“这是宫里头作的新鲜样法堆纱花十二支。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旧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昨儿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儿来的巧,就带了去罢。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两枝,下剩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儿罢。”

婚联(经典)

白头偕老/同道永春/夫妻恩爱/家庭祥和革命伴侣/幸福家庭/花开并蒂/缘结同心花团锦簇/云灿星辉/礼求平等/婚尚自由门迎淑女/户接佳宾/天长地久/花好月圆天成佳偶/金玉良缘/投情合意/携手同心行文明礼/结自由婚/鸳鸯对舞/鸾凤和鸣百年佳偶/百年偕老/百年好合/五世其昌珠联璧合/凤翥鸾翔/乾坤交泰/琴瑟和谐荷开并蒂/月圆花好/花好月圆/凤舞龙飞云开五色/户纳三星/白头偕老/一世良缘天成佳偶/金玉良缘/志同道合 百年歌好合/五世卜其昌 百年歌好合/两美结良缘 百年琴瑟好/千载凤麟祥 并蒂花最美/同心情更真

才高鹦鹉赋/春入凤凰楼吹箫堪引凤/攀桂喜乘龙当门花并蒂/迎户树交柯革命交知己/劳动结同心红莲开并蒂/彩凤喜双飞梅思爱意绿竹贺新人 花好月为圆琴和瑟亦静欢歌随凤舞/笑语伴龙腾几生修得到/一日不可无结成平等果/开出自由花金风吹静夜/明月照新房锦瑟调鸿业/香词谱凤台菊垂金作客/梅点玉为容恋爱心已合/结婚情更浓良辰添吉庆/嘉礼占文明

鸟入同行侣/花开连理枝齐种爱情树/同当幸福人琴瑟春常润/人天月共圆三星喜在户/五世歌好合摄成双璧影/缔结百年欢笙箫奏凤凰/鼓乐迎佳宾四季花长好/百年月永圆堂开蓬莱景/人醉武陵春同饮幸福酒/齐绘四化图望红梅放/乐迎新人来香车迎淑女/美酒贺新郎祥云绕屋宇/喜气盈门庭旭日芝兰香春风琴瑟和杨柳含春意/天涯有知音云恋妆台晓/花迎宝扇开

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 并蒂花开四季/比翼鸟伴百年 何必门当户对/但求道合志同 偶百年欣遇/知音千里相逢 槛外红梅竞放/檐前紫燕双飞 良日良辰良偶/佳男佳女佳缘 同德同心同志/知寒知暖知音 喜共花容月色/何分秋夜春宵 喜迎亲朋贵客/欣接伉俪佳人 知人知面更知心/爱情花常开不谢爱貌爱才尤爱志/幸福泉源远流长百年恩爱双心结/千里姻缘一线牵百事开怀百事咏/两心相重两心知百子帐开留半臂/千丝缕细结同心杯交玉液飞鹦鹉/乐奏瑶池舞凤凰

最新名着导读-《红楼梦》-《高老头》-练习-参考答案

《红楼梦》阅读检测姓名 1.《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的曹雪芹,名霑,雪芹是他的号。他的祖上世代为官,与朝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家族也因朝廷政治斗争而衰败,他本人经历了从“锦衣纨绔”的奢华到“举家食粥酒常赊”的困顿,感受到了世态炎凉,对社会人生有深刻的认识,并将其融入了作品之中。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有 80 回版本和 120回版本之说,一般认为后40回是高鹗所作。现在所说的《红楼梦》即是前80回和后40回的总称。 曹雪芹作本小说的目的,用他本人的话说有两个方面:追悔以往的人生、纪念当日“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的女性。实际上作品远远超出了写个人悲欢,作者还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的社会关系和精神文化的认识。 3. 《红楼梦》涉及到贾府五代人,即“水”字辈、“代”字辈、“文”字辈、“玉”字辈、“草”字辈。教材P13 4.曹雪芹给小说人物命名是匠心独运的,许多的人名谐音组成一个个的谜团。请写出下列人物名的谐音双关语。例: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原应叹息) 抱琴、司棋、侍书、入画( 琴棋书画 ) 甄英莲(真应怜) 冯渊( 逢冤 )贾雨村( 假语村言) 甄士隐( 真事隐 ) 5.“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作品塑造了三个突出的悲剧人物:_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_,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_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作者在小说里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主要悲悼这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 ___悲剧,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6.宝、黛、钗三人的悲剧,是与所处时代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同性格密不可分的,这些人物形象的性格因环境的变化而有其复杂性和变化性。曹雪芹把个人情感变化和社会变化融合在一起,用深刻细腻的细节描写,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