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2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2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2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2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2

9、住宅建筑控制要求

9.1住宅建筑高度和层数的划分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结合惠州实际情况确定。平顶房屋建筑高度按室外地坪至建筑屋面面层及女儿墙高度计算,坡屋顶建筑高度按室外地坪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屋顶上的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烟囱等,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的25%,且高度不超过4 米的不计入高度之内。住宅建筑层数,低层住宅为1—3 层以下,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5 米;多层住宅为4—6 层,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9.5 米;中高层住宅为7—9 层,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8.5 米,高层住宅为10层及10 层以上。

9.2住宅建筑间距

9.2.1住宅建筑间距的确定,是为了保证住宅能有一个良好的室内外空间环境。既要满足室内的日照、采光要求,又要保证室内人活动的安全性和通风卫生条件,还应满足室内居民私密性的需求。同时,从建筑群体考虑,应满足工程管线埋设和城市设计空间环境要求。

住宅间距分正面间距和侧面间距两个方面,凡泛称的住宅间距系指正面间距。决定住宅建筑间距的因素很多,根据惠州所处地理位置(低于北纬25 度的地区)与气候状况以及居住区规划实践,除了国家标准规定的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外,通风、安全及视线干扰等问题也应作为主要因素。

9.2.2确定住宅建筑间距是综合考虑了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和视觉卫生等要求,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参考国内其它城市对住宅间距控制的成功经验,结合惠州的自然条件和用地实际情况,针对新区和旧区的不同要求,对不同层数、朝向、方位的住宅建筑,确定住宅建筑的正面间距以日照标准的要求为主,侧面间距则以其它因素为主,并作了具体规定。

9.2.2.1平行布置的低层、多层、中高层(小于28.5 米)住宅建筑间距:在新区平行布置的建筑朝向(含南北、东西朝向)不应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1.0 倍;在旧区不应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8 倍(含南北、东西朝向);当南侧建筑为5 层以上(含5 层)的点式住宅且面宽小于24 米时,可按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8 倍控制;5层以下住宅建筑间距不应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0 倍。

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间距:以南侧建筑高度25 米为基数,当建筑高度大于25 米且小于或等于49 米时,建筑高度每增加3 米,间距增加1米,建筑高度增加不足3 米,按3 米对待;当建筑高度大于49 米时,建筑高度每增加4 米,间距增加1 米,建筑高度增加不足4米时,按4 米对待。

9.2.2.2垂直布置的低层、多层住宅建筑间距:南北向的间距在新区不应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8 倍,旧区不应小于0.7 倍;东西向的间距在新区不应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7 倍,在旧区不应小于0.6 倍。当垂直布置的住宅建筑侧面宽度大于24 米时,应按平行布置的间距规定控制。

9.2.2.3多层和低层住宅的侧面间距必须按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控制,但住宅侧面有居室窗户的应按垂直的住宅间距控制。

9.2.2.4高层住宅与多层或低层住宅平行布置时的建筑间距:高层位于多、低层住宅南侧,其间距不宜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5 倍,且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4 米;高层住宅建筑位于多、低层住宅北侧,其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8 米,旧区不小于17 米。

9.2.2.5高层住宅与高层住宅平行布置时,其建筑间距不宜小于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5 倍,且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4 米。

9.2.2.6高层住宅与多层或低层住宅垂直布置时,其间距必须按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控制,但高层住宅侧面有居室窗户的,其最小间距不宜小于18 米。

9.2.2.7高层住宅与多层或低层住宅的侧面间距应按垂直布置的住宅建筑间距控制。

9.2.2.8当居住建筑不是正南北向平行布置时,也可采用表9.2.2.8 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换算。

表9.2.2.8

9.2.2.9 居住建筑相邻布置,相邻建筑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60°时,其间距按建

筑垂直布局的间距要求控制。

9.2.3居住建筑间距的计算

(1)居住建筑挑出檐口、梯间、厨房、厕所等时,如梯间挑出不大于1.3 米,厨房、厕所挑出不大于0.9 米,挑出部分可不计入间距范围;如阳台挑出长度大于1.5 米时,其间距应另外加阳台挑出平均宽度的一半计算。

(2)居住建筑山墙宽度如大于12 米或有居室窗户且仅靠该窗户采光时,视其山墙面为主立面,其间距按主朝向间距要求控制。

(3)北侧居住建筑底层如作为停车库、商铺或全部架空时,其与南侧建筑的间距可减去北侧建筑底层层高。

9.2.4采用不同方位间距折减系数计算住宅建筑间距时,相关建筑室外地坪高差应按相应间距系数折算为水平距离予以增减。

9.2.5南侧住宅底层为商店或其它非居住用房时,其间距的计算不应扣除底层的高度。但同一住宅裙房之上的几幢建筑,计算间距时建筑高度可从住宅裙房屋顶以上算起。

10、非居住建筑控制要求

10.1 非居住建筑间距

10.1.1非居住建筑覆盖面较广,本章侧重于对民用非居住建筑的一般控制要求。对于非民用建筑的控制要求,特别是有各种工艺流程的特殊要求的工业、仓储、交通运输类及其他专业性较强的非居住建筑,应根据国家各项专业技术规范进行控制,不宜进行简单的统一规定。本章的建筑间距分为三类控制,包括日照间距、高度倍数和

最小间距,非居住建筑间距须同时满足三类控制要求。

10.1.2考虑到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托儿所、幼儿园与学校等类建筑对日照要求较高,本《标准与准则》采用日照计算的方式来控制其日照间距。日照标准依据新颁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附录A 的附表A.0.3 “公共服务设施各项目的设置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教室长向与周边相邻建筑间距不应少于25 米是考虑到噪声的影响,并参考《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的有关设计规范要求确定的。托儿所、幼儿园与学校备注中所提的最小间距18 米是考虑到视觉卫生、通风、消防与防灾等因素综合确定的。病房、住宿楼与周边相邻建筑间距不应小于24 米也是考虑到视觉卫生、通风、消防与防灾等因素综合确定的。

10.1.3民用非居住建筑间距的确定与居住建筑不相同,主要考虑的是管线埋设、消防与防灾要求,适当考虑日照、采光、通风及视觉卫生要求,特殊地段还考虑城市设计的特殊要求。

10.1.3.1由于居住建筑的建筑间距的要求比非居住建筑高,因此,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相邻时,建筑间距按居住建筑间距控制。

10.1.3.2目前惠州非居住建筑的间距多数只满足消防间距要求,而对管线埋设、消防与防灾、通风及视觉卫生要求考虑很少。上海对非居住建筑的间距的管理控制进行了探索,形成一系列规定,值得借鉴。本条款的制定参考了《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四章第三十三条规定,对高层非居住建筑间距的规定主要针对100米以内的高层建筑;对于高度超过100 米的超高层非居住建筑,在不小于本条款规定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安全、城市设计等的要求,合理确定建筑间距。

11、建筑退让用地界线

11.1建筑退让相邻用地界线

11.1.1建筑退让相邻用地界线距离,应以满足消防、日照、地下管线、交通安全、绿化和工程施工等各方的规范为前提,同时服从惠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划要求。

11.2住宅建筑退让相邻用地界线一定距离,主要是为了保证城市和住宅建筑本身有一个良好环境,避免相邻地块建筑之间的相互干扰。为区别不同情况,表11.2 针对建设标准的高低和实施难易程度,制订了“宜退让距离”和“最小退让距离”二个标准,据实控制。

11.2.1当住宅的主要朝向为东西向或多层和低层住宅侧面宽度大于12 米、高层住宅侧面宽度大于24 米时,其各个方向都具有正面的功能,因此也应按主要朝向的退让距离控制。

11.2.2当住宅与公园、绿地、广场及水面等开敞空间相邻时,建筑退让用地界线主要应满足城市景观方面的要求,由于考虑的因素较多,具体情况也差别较大,其退让距离应由该地区的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确定。

11.3非居住建筑退让用地界线是为了保证相邻地块内的不同类型建筑之间有合

理的间距,保证城市公共空间及各类公共建筑有一个良好的城市布局,同时避免各相邻地块不同类型的建筑相互干扰,主要考虑保障管线埋设、消防与防灾的要求。非居住建筑退后用地界线是按非居住建筑所需间距的一半来控制,并与居住建筑退后用地界线的最小值控制要求统一,因此非居住建筑退后用地界线与居住建筑退后用地界线的最小值是一致的。非居住建筑退后用地界线后仍须满足非居住建筑退后用地距离表11.3 的有关规定。

11.4建筑退让道路红线

11.4.1城市建筑临道路一侧退让红线是为保证城市道路的良好空间景观与功能要求,有城市设计要求的重点地区内的建筑,临道路一侧可按城市设计要求退后用地红线;没有城市设计要求的一般地区的非居住建筑,应根据道路的等级不同按表

11.4.1—1、11.4.1 —2 规定退后临道路一侧的用地红线。

11.4.2高层建筑(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其它建筑高度≥ 24米的非居住建筑<不含单层24米的建筑>)外墙面临道路时退让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除必须符合表11.4.1 的规定外,应视建筑使用性质加退建筑红线距离,加退起点为5 米,在此高层住宅建筑基础上每增高1 层,再加退0.5 米,非居住高层建筑(公共建筑)每增高1 层加退1 米,建筑高度小于道路两边建筑控制线的不再加退。

11.4.3临宽度在18 米以下的步行街或风貌街,临街建筑若建骑楼,其骑楼人行道宽、高尺寸符合规划要求的,可不退道路红线。

11.4.4建筑退让道路红线在满足以上规定同时,还应满足城市绿化和市政工程管线相关控制规定,若两侧不一致时,则择宽退让。

11.4.5建筑退让道路红线用地内,除规划允许建筑绿化小品外,不得作停车场,不得修建围墙、门房及其它建(构)筑物。

11.4.6新建、改建、扩建建设工程时,自身应配置的附属设备用房及设施(如:电力开闭所、配电房,通信、联通、有线电视、计算机网络等音频及视频信息网交接间,天然气调压间或调压器,供水泵房、储水池、水箱、水表间,垃圾收集间,污水处理池等),不得超出建筑红线;消防结合器、消火栓、室外消防环管、各类检查井等,不得超越道路红线。

11.4.7道路交叉口需局部扩宽时,建筑退让道路红线按原道路等级确定。

11.4.8重要道路交叉口处建筑退让红线距离,由城市规划部门依据城市交通规划,详细规划另行确定。

11.4.9临道路建筑物须设立独立地下室时,其室外墙面应分别退后用地界线和道路的红线距离,在满足消防、地下管线布置、人防疏散、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等技术要求前提下,退后用地界线最小值不小于5 米,退后道路红线距离与“建筑退让道路红线” 表11.4.1-1 一致。

11.4.10建筑物半地下室、踏步、台阶、花池、化粪池、临道路围墙、大门等退让道路红线距离须与建筑物退让距离相同。雨蓬挑出不应大于2 米,阳台挑出不应大于1.5 米,但不得挑出本用地界线。

11.4.11为确保城市景观的一致性、连续性,凡临时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距离,须与永久性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距离相同。

11.4.12因工业区建筑功能与用地性质与城市道路与建筑有别,工业区内建筑退让道路红线距离按《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控制。

11.5用地面积计算方法

11.5.1各用地主权单位面积,以四至用地红线边界计算。

11.5.2凡临24 米以下(含24 米)道路的用地单位,按道路中心线以内的用地面积计算;凡临大于24 米道路的用地单位,以道路红线计算。

12、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12.1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准则

12.1.1由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可逆转性,地下项目的建设应在地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指导下有序进行,并与地上空间的开发相结合,保证功能与空间的连续性、已建设施的安全性以及新旧设施的兼容性。

地下空间具有独特的抗震、抗风、抗爆及防化等防御功能,是建设人防及防灾工程的优先选择。地下项目的建设应符合城市人防及防灾规划及规范要求,兼顾平战双重功能。

12.1.2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应坚持以下原则

(1)分层分区利用原则包含两方面含义:一是将不同功能或相互关联较少的设施置于不同的竖向层次和区域;二是根据城市不同时期对地下空间利用的不同需求,将开发重点控制在不同的竖向层次。

城市地下空间应坚持人、物分离,由上至下的竖向分层次序为:有分配(接纳)功能的市政管线层;人员活动频繁的空间层(商业、娱乐、轨道交通人员集散层和人行地道等);少人或无人的物用空间层(存车、储物、物流及设备等)。

(2)综合利用原则:将同一地区地上地下空间的多种功能综合考虑,整体开发,有利于土地价值的充分体现。

(3)公共优先原则:作为地面空间的延伸资源,地下空间的利用应优先满足公共利益需要,如安排必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和服务设施等项目。

(4)分期建设原则:地下空间开发应当在长期规划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分期实施,优先考虑有效地解决近期突出的城市问题,如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项目的安排。根据土地价值、使用功能及建设条件等因素划分不同的区域和时期进行开发。

12.1.3地下空间分期利用应从浅层开始,在充分利用并发挥浅层空间优势基础上逐渐向深层发展,并使浅层空间与深层空间的开发相协调。

12.1.4人员活动频繁的地下空间在配置相应的治安、环卫、安全、通信、服务及无障碍等公共设施。

地下空间内部各种引导标识应明确清晰,简洁易懂,尺寸规范,国际通用;在色彩、形状和质感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字体及图示的观看距离、大小和角度与人的视

觉习惯一致。紧急疏散标志及导向标志应优先于广告设置。

12.1.5地下设施露出地面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建设应符合有关城市设计的要求。

12.2人行地道

12.2.1依据《地下铁道设计规范》(GB50157-92)第4.2.17 条,人行地道长度不宜超过100 米。

12.2.2对人行地道内的防灾疏散空间,要求公共地下人行道任何地点50 米距离内要建设防灾有效的地下空间,对应地面人行道的部位设置通向地面的出入口,以满足采光、排烟和紧急疏散的要求。

12.3 地下公共停车库

城市中心区的地下停车库以解决30分钟以内的停车需求为主,服务半径200米左右;居住区地下停车库以解决区内长时间停车和夜间停车需求为主,服务半径250~300 米左右。

第三部分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与山体保护

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3.1惠州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惠城区中心的西湖则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赋存着珍贵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其保护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物资要素方面,主要包括:历史古城的格局风貌、景观风貌与名城历史发展、文化传统形成有联系的自然环境景观和反映名城空间特征及传统风貌的历史地段、历史建筑群、文物保护单位等;二是非物资性要素的无形文化遗产,如地方民风民俗、民间工艺、节庆活动等,应站在承上启下的高度加以保护。

13.2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在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上,依照《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管理各级文物单位,保护好文物建筑本体,视线景观及周围环境,对于区域内尚未核定文物保护单位而具有历史价值的街区、古建筑、近现代历史建筑以及保存较好的古村落应予以登记保护,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方案,以防体系不全、层次不清而造成保护工作整体上的失误。

13.3划定保护范围和界线

13.3.1为利于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的保护,市区内的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建筑均应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界线,同时根据保护对象的需要另划定环境协调区的界线。见图13.3.1

13.3.2城区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定保护范围的,必须遵照国家《文物保护法》和《惠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管理办法》执行。尚未划定保护范围的,由市人民政府组织核定保护范围,依照以上法规实施管理。

13.4建设管理与控制

13.4.1建筑高度控制是历史城区风景名胜保护的重要内容和措施,对视线通廊内建筑高度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保护名城整体上视觉关联性和尺度,有利于保持历史城区的景观特征和魅力,避免出现视觉污染。保护范围内建筑高度的控制应根据保护对象的要求,综合对眺望景观、标志景观、自然环境及其相互间的视线分析,提出高度控制要求,见图13.4.1

13.4.2历史城区所形成的道路格局和特色街巷的空间是其历史风貌和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严格保护。该区交通组织以疏解为主,尽可能减少其交通量,避免城市快速路、主干道、高架桥等现代交通设施在该区设置,以利历史城区风貌的保护。

13.4.3完善市政设施是保持历史城区活力和永续利用的必要前提,有利于历史城区的保护,但市政基础设施占地多、体量大、工程管线复杂,对历史城区和风景名胜区用地,风貌影响大,有的还有安全隐患和次生污染,为此,重大市政工程设施应避开该区,安排到历史城区以外,区内工程管线敷设尽可能采取工程措施埋入地下,同时对必需的通信、广播、电力、电视等装置要有高度、外观装饰控制要求,保护历史城区风貌。

13.4.4为保障历史文化街区和文保单位环境风貌的完整性和保护对象的原真性,在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内,不得增建、新建与保护对象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或构筑物。

13.4.5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主体,被保护对象有破损的应视其对象的价值及保存状况,分别采用“修缮,维修、改善”等不同方式,有计划的按原状修复。

13.4.6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以保持历史风貌的完整性、文物古迹、历史建筑的完好性为目标,以该区域详细规划为依据,调整与保护目标相矛盾的用地性质、建筑及道路。

13.4.7根据目前惠州旧城的实际情况,历史街区的传统商业骑楼街、商业街老字号店铺等应严加保护,原则上不进行改建、扩建,可进行维修加固。有倒塌危险的建筑,按该处同类传统建筑恢复,并保持原有外观形式不变。按规划要求必须新建的建筑,层数限制在1—3 层,建筑高度不超过10—11米。

13.4.8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项目,其建筑性质、风格、体量、色彩等方面,应与历史街区环境统一,不得破坏整个街区的环境风貌。

14、风景名胜区保护

14.1风景名胜区保护应认真贯彻“保护、利用、管理、发展的方针” ,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

14.2根据市域赋存的风景名胜资源,认真进行调查和评价,按照国家风景名胜区分级规模标准,确定相应级别,编制风景区规划,科学管理,永续利用。

14.3风景区规划、利用应遵循下列原则

14.3.1应当依据资源特征、环境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统筹兼顾,综合安排。

14.3.2应严格保护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原有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良性循环,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充实科教审美特征,加强地被和植物景观培育。

14.3.3应充分发挥景源的综合潜力,展现风景游览欣赏主体,配置必要的服务设施与措施,改善风景区运营管理机能,防止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倾向,促使风景区有度、有序、有节律地持续发展。

14.3.4应合理权衡风景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综合效益,权衡风景区自身健全发展与社会需用之间关系,创造风景优美、设施方便、社会文明、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风景游憩境域。

14.4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要内容

14.4.1风景资源评价;

14.4.2确定风景区性质,划定范围及外围控制地带;

14.4.3划分景区及其他功能区;

14.4.4确定游览接待量和浏览活动组织管理措施;

14.4.5确定保护和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措施;

14.4.6统筹安排公用、服务及其他设施。

14.5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建设管理

14.5.1风景名胜区内的一切景物和自然环境,必须严格保护,不得破坏或随意改变。

在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各项建设,都应当与景观相协调,不得建设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妨碍游览的设施;在游人集中的游览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以及休养、疗养机构;在珍贵景物周围和重要景点上,除必须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增建其他工程设施。

14.5.2认真做好封山育林、植树绿化、护林防火和防治病虫害工作,切实保护好林木植被和动、植物种的生长、栖息条件;风景名胜区及其外围保护区地带内的林木,不分权属都应当按照规划进行抚育管理,不得砍伐。确需进行更新、抚育性采伐的,须按省、市林木更新、抚育性采伐规划,经市规划、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古树名木,严禁砍伐;在风景名胜区内采集标本、野生药材和其他林副产品,必须经风景区管理机构同意,并应限定数量,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

14.5.3对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景物、文物古迹、古树名木,都应当进行调查、鉴定,并制定保护措施,组织实施。

14.5.4风景名胜区应当根据规划,积极开发风景名胜资源,改善交通、服务设施和游览条件;按照规划确定的游览接待容量,有计划地组织游览活动,不得无限制地超量接纳游览者。

14.5.5风景名胜区应当充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的特点,开展健康、有益的游览和文化娱乐活动,宣传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普及历史、文化和科学知识。

14.5.6风景名胜区应当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游览者的安全和景物的完好。

14.5.7风景名胜区内的居民和游览者,应当爱护风景名胜区的景物、林木植被、野生动物和各项设施,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

15、山体保护

15.1山体保护分类

15.1.1城区自然山体分为规划建设区内自然山体和规划建设区外部自然山体保护两类。

15.1.2规划建设区内自然山体是指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保留的规划建设区范围内的自然山体,该类山体虽山势形态大小不一,均与各类建设用地相连,天然的森林植被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的珍贵资源。该类山体计入规划区建设用地指标,属城市有效建设用地。

15.1.3紧邻规划建设区四周的背景自然山体是指环绕城市规划建设区以外,并与其紧密相连的低山丘陵或高山溪谷等自然山体,该类山体虽形态各异、功能有别,

均是城市的背景和绿色天然屏障,该类山体不计入规划区城市建设用地指标。

15.2 山体保护与利用

15.2.1区内自然山体应严格保护,保护其地形地貌和森林植被。为有效利用土地,节约用地,创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规划可将具有风景游览价值的山体、山谷、生物等资源的低山丘陵划为城市公共游憩用地或单位附属绿地,美化城市环境、

提升城市品质。严禁开山、炸石、采砂、毁林垦植等破坏自然山体的行为,更不得任意将其夷为平地,改变其地貌特征。

15.2.2背景自然山体除环城四周的自然山体外,还包含位于城区三大组团之间的红花嶂、白云嶂、铁炉峰等生态敏感区,东江、西枝江二岸的自然山体均应严格保护,保护其山体地貌和森林植被的完整性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凡未经批准,严禁在区内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挖树木花草、开垦、烧荒、开矿采石、挖砂等活动。

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可综合利用的自然山体资源,在规划的指导下,可拟建规模容量不一、性质有别的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区外绿地,为市民提供更多的郊野游憩环境。

15.2.3区内自然山体因国家和城市对外交通和重大市政工程设施建设,需要动用局部自然山体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应规范对该地段的施工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管理。

第四部分道路交通与市政工程设施

16、道路交通

16.1城市道路

16.1.1道路等级

高速公路进入城市规划区后即视为城市快速路。

16.1.2道路网规划

16.1.2.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中城市道路的道路面积率为15%—20%,本标准有所提高,目的是将目前宽而稀的路网布局模式逐步调整为窄而密的路网布局模式,以适应不断提高的城市化和机动化水平下城市交通的需要。

16.1.2.2表16.1.2.2 中道路网密度是平均值,新区宜采用上限,旧区在条件困难时可采用下限。若建成区现状道路网密度达不到表中规定的指标,可以结合城市改造逐步实现。

下表将本标准与准则的道路网规划指标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中的相应指标进行了比较。

道路网规划指标比较

表16.1.2.2

16.1.2.3道路网的通行能力应与土地的开发强度相协调。建筑毛容积率大于4 的片区及商业集中地区等开发强度较大的片区,应进行交通影响专项研究,使道路网的交通承受能力与土地开发程度相协调。

16.1.3道路断面规划

16.1.3.1道路断面各组成部分的技术标准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JJ75-97)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JJ37-90)规定执行。

16.1.3.2当人行道宽度不能满足市政管线的敷设要求时,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与人行道的合计宽度必须满足市政管线的敷设要求。市政管线包括电力、电信、燃气、给水、雨水及污水等工程管线,其敷设技术标准按《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的规定执行。

16.1.4城市桥梁规划

16.1.4.1城市立体桥的设置应慎重。必须设置立体桥,应从城市道路网整体上考虑,根据交通需求并结合用地、景观等因素对立交形式进行综合分析,尽量降低其不良影响。

16.1.5城市道路交叉口

16.1.5.4交叉口转弯半径及视距三角形的控制参数按《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的设计要求控制。

16.2城市公共交通

16.2.1轨道交通

16.2.1.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既应与道路、水运及航空等交通系统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又应与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轨道交通系统合理衔接。

轨道交通站点的用地规划应地上、地下统一考虑,应尽可能缩短乘客徒步往返于常规公交站点以及居住、工作、购物、文娱地点和其它人流出入较多的活动中心的距离,并合理规划人行系统以加强联系。

城市用地规划必须充分考虑轨道交通线路和场站对周围土地开发的影响。为了增强轨道交通服务的可行性,应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线路和站点周围的地土资源:规划时应考虑人口及就业中心的合理分布,以确保轨道交通系统可为其提供最理想的服务。

16.3城市步行交通

16.3.1步行交通设施包括专供行人使用的禁止车辆驶入的地区、道路两侧的人行道、步行街、人行天桥、地下人行通道、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等。

步行交通设施的技术标准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划》(CJJ69-95)及《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规定执行。

16.3.2在商业集中区等一些行人流量大路段,如果其中的机动车交通可以改行其它道路且不会导致交通的恶化,而客货运输活动又能妥善解决,则可考虑设置步行街(区)。

消防及救护通道是城市的生命线,步行街(区)的设置不得防碍其使用功能。参照《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的规定,选择街道设置步行街(区)的一般目标及准则见下表。

选择街道设置步行街(区)的一般目标及准则

表16.3.2

16.4.1自行车交通是一种适于中、短途出行和环保的交通方式。自行车交通设施包括自行车专用道、道路两侧的自行车道以及自行车停放处等,其各项设施的技术标准见《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 -90)的相关规定。

16.5机动车停车场(库)

16.5.1公共停车场是指为从事各种活动的出行者提供停车服务的停车场所,包括路内公共停车场和路外公共停车场。公共停车场大多设置在城市商业区、城市中心、分区中心、交通枢纽点及城市出入口干道过境车辆停车需求集中的地段。

配建停车场是指为各类建筑和居住区配套建设的停车场所,主要为与该建筑和居住区业务、生活活动相关的驾车者提供停车服务。

16.5.2使用表16.5.4 时应注意

(1)机动车配建停车指标是一个动态指标,应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机动车拥有水平相适应,并须根据实际需求及城市的发展情况不断进行修订。

(2)装卸货泊位一般设置在相应建筑物附近,上下客泊位及出租车候客专用停车位一般以港湾式临时停车位的方式设置在相应建筑向市政道路出入口附近的合适位置。

(3)在市民对出租车有很大需求的地方合理设置出租车专用停车候客设施,既便于市民的出行,又可避免因出租车经常无序停靠而对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

(4)停车设施技术标准按《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规定执行。

(5)除特别规定情况及公共交通发达地区的配建停车位宜采用下限值外,其它地区宜采用上限值。

16.5.3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应符合城市交通规划和发展策略,停车场的设置应从城市交通大系统的角度考虑,并把它作为一种交通调控的有效手段进行管理。

机动车配建停车场与公共停车场是一个整体,其中配建停车场是城市停车场的主体,其指标须根据实际需求及城市的发展情况不断修订;公共停车场是配建停车场的补充,主要用于弥补停车设施不足和调节停车需求,二者应统一考虑。

16.5.4机动车公共停车场的布置应符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2220 -95)的有关规定。

16.5.5机动车路内停车位通常用以应付短时间的停车需求。

16.5.6在货运车辆有很大需求的地方合理设置货运公共停车设施,可避免因货车经常无序停靠而对道路交通造成的影响。

16.6公共加油、加气站

16.6.1城市内不宜建油罐总容量为61—150 立方米、其中单罐容量大于50立方米的加油、加气站。主要原因是该类加油站储罐容量大,加油数量多,对周围的影响威胁也较大。

公共加油、加气站的服务半径宜为0.9 公里。

16.6.2城市加油、加气站应大、中、小相结合,以小型站为主,其用地面积应

符合表16.6.2 的规定。

公共加油、加气站的用地面积指标表16.6.2

16.6.3加油、加气站出入口既要尽可能靠近道路特别是城市的主要干道和城市的出入口,以方便汽车加油,又要尽量避免干扰交通运输和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

17、给水工程

17.1水资源

本节内容根据《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编写。惠州市水资源丰富,但是大部分为过境水资源,本地水资源并不丰富,且惠州市所处的东江水资源,同时作为东莞、深圳的供水水源,水资源矛盾将日益突出,因此在编制城市规划过程中,水资源的问题作为重要的规划内容。

17.1.1城市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的平衡是指水质符合各项用水要求的水量之间的平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8号《城市供水条例》第十条规定:“编制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应当从城市发展的需要出发,并与水资源统筹规划和中长期供求规划相协调”。因此,当城市采用市域内本身的水资源时,应编制水资源统筹和利用

规划,达到城市用水的供需平衡。

《水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新建跨流域引水工程,必须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引入流域的用水需求,防止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因此,当城市采用外域水源或几个城市共用一个水源时,应进行区域或流域范围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并与国土规划相协调,以满足整个区域或流域的城市用水供需平衡。

17.1.2本条指明应在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城市产业结构,由于水是一种资源, 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因此应采取确保水资源不受破坏

和污染的措施。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城市应分析其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水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和特定的技术水平下,在维持自身循环和环境质量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当水资源管理得到最大程度优化时,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所能承载的具有一定生活质量的人口规模或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它是水资源与人类开发利用实践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综合体现。

17.1.3造成城市水资源不足有多种原因,诸如:属于工程的原因、属于污染的原因、属于水资源匮乏的原因或属于综合性的原因等,可针对各种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建造水利设施拦蓄和收集地表径流;建造给水工程设施,扩大城市供水能力;强化对城市水资源的保护,完善城市排污系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采取分质供水、循环用水、重复用水、回用再生水、限制发展用水量大的产业及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雨洪利用等,在有条件时也可以从外域引水等。

17.1.4水源选择是给水工程规划的关键。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应对水资源作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现有资料的收集工作,以便尽可能使规划符合实际。若没有水源可靠性的综合评价,将会造成给水工程的失误。确保水源水量和水质符合要求是水源选择的首要条件。因此必须有可靠的水资源勘察或分析研究报告作依据,为防止对后续的规划设计工作和城市发展产生误导作用,应进行必要的水资源补充勘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发挥水资源的综合功能”。因此,城市给水水源的选择应以区域或流域水资源规划及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为依据,达到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的目的。缺水地区,水质符合饮用水水源要求的水体往往是多个城市的供水水源。而各城市由于城市的发展而导致的用水量增加又会产生相互间的矛盾。因此,规划城市用水量的需求应与区域或流域水资源规划相吻合,应协调好与周围城市和地区的用水量平衡,各项用水应统一规划、合理分配、综合利用。

城市给水水源在水质和水量上应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给水工程规划应紧扣城市总体规划中各个发展阶段的需水量,安排城市给水水源,若水源不足应提出解决办法。

17.1.5针对惠州市现有河流水系,应严格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以防止污染。具体水源保护区的管理规定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行。

17.1.6明确选用地表水作为城市给水水源时,对水源水量的要求。城市给水水源的枯水流量保证率可采用90%~97%,水资源较丰富地区枯水流量保证率宜取上限,干旱地区、山区(河流枯水季节径流量很小)枯水流量保证率宜取下限。当选择

的水源枯水流量不能满足保证率要求时,应采取选择多个水源,增加水源调蓄设施,市域外引水等措施来保证满足供水要求。

17.1.7明确选用地表水作为城市给水水源时,城市给水水源的卫生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中有关水源方面的规定和《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的规定。若水源水质不符合上述标准的要求,同时无其他水源可选时,在水厂的常规净水工艺前或后应设置预处理或深度处理设施。

17.1.8由于惠州沿海部分地区淡水资源十分紧缺,为此提出可将污水经处理后用于工业冷却和生活杂用水,以解决沿海地区缺乏淡水资源的困难。

17.2用水量预测

17.2.1参照深圳市用水量标准,结合惠州市本地实际,制定适宜本地实际的用水量标准。对于分区规划及以上层次的规划用水量按照规划人口与用地进行计算。按照用地确定的用水指标应有个取值范围,土地开发强度大的地区可采用上限,土地开发强度小的地区可采用下限。对于部分工业用地内包含单身宿舍,如果单身宿舍用水量不能单独计算,工业用地指标可适当提高。

17.2.2在详细规划阶段,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已经确定,用水指标采用与建筑面积相关的指标。对于建筑分类较细的情况,用水量计算可根据不同建筑的用水特点,采用“近似”的方式套用相应的用水标准。

17.2.3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用水量的预测直接影响水源的选择,水厂及设施的规模,因此预测的准确性极为重要。所以,在总体规划中应采用多种方法对用水量进行复核,以提高其准确性。用水量复核可采用人均综合指标法、地均综合指标法、用水量递增法和相关比例法等预测方法。

17.3水厂及泵站

17.3.1提出对地表水水厂位置选择的原则要求。

水厂的位置应根据给水系统的布局确定。因为水厂位置是否恰当则涉及给水系统布局的合理性,同时对工程投资、常年运行费用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应对水厂位置的确定作多方面的比较,并考虑厂址所在地应不受洪水威胁,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交通便捷,供电安全可靠,生产废水处置方便,卫生环境好,利于设立防护带,少占良田等因素。

17.3.3本条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0-98)确定。主要提出地表水、地下水水厂的控制用地指标。此指标系《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规定的净配水厂用地控制指标。

水厂周围设绿化带有利于水厂的卫生防护和降低水厂的噪声对周围的影响。

17.3.4本条规定了泵站位置选择原则和用地控制指标。城市配水管网中的加压泵站靠近用水集中地区设置,可以节省能源,保证供水水压。但泵站的调节水池一般占地面积较大,且泵站在运行中可能对周围造成噪声干扰,因此宜和绿地结合。若无绿地可利用时,应在泵站周围设绿化带,既用利于泵站的卫生防护,又可降低泵站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用地指标系《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中规定的泵站用地控制指标。

17.4输配水

17.4.1提出城市给水系统原水输水管(渠)的规划原则。由于原水在明渠中易受周围环境污染,又存在渗漏和水量不易保证等问题,所以不提倡用明渠输送城市给水系统的原水。

17.4.2关于输水干管条数和安全供水措施的规定。为了保证供水安全,本条文规定输水干管不宜少于两条或采取其他安全供水措施。

17.4.3提出城市给水工程的供水水压目标。满足用户接管点处服务水头28m 的要求,相当于将水送至6 层建筑物所需的最小水头。高层建筑所需的水压不宜作为城市的供水水压目标,仍需自设加压泵房供水,避免导致投资和运行费用的浪费。考虑到近期改造难度比较大,城市供水系统可逐步改造,远期达到水压要求。

17.4.4关于配水管网设计水量和设计水压计算及校核的规定。为合理确定配水管网的管径、水泵扬程及高位水池的标高等,必须进行配水管网的水力平差计算。为确保管网在任何情况下均能满足居民用水要求,配水管网除按最高日最高时的水量及控制点的设计水压进行计算外,还应按发生消防时的水量和水压要求、最大转输时流量及干管事故水量等三种情况进行校核;如校核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调整某些管段的管径。

17.4.5提出了城市配水管网布置的要求。为了配合城市和道路的逐步发展,管网工程可以分期实施,近期可先建成枝状,城市边远区或新开发区的配水管近期也可为枝状,但远期均应连接成环状网。

17.4.7 由于镀锌钢管易老化,形成二次污染,故禁止在生活给水管道上采用。目前各种新型管材较多,应合理选用以减少二次污染。

17.4.8市政道路上的给水管管径不宜过小,以满足消防要求并留有余地。当给水管管径较大时,以输水为主。为保证输水安全,不宜在管道上设过多的接口,故需设配水管。

18、排水工程

18.1排水体制

18.1.1提出排水体制选择的依据。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市规划、本地的降雨情况和污水排放标准、现有排水设施、地形和水体等条件综合考虑确定。

排水体制在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下,同一城市的不同地区,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分流制,经济条件差而自身条件好的可采用部分分流制、部分合流制,待有条件时再建完全分流制。

18.1.2提出了新建、扩建或改造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的要求,对于确实实施有困难的地区可以通过近远期相结合的办法(例如截流式合流制等排水体制),逐步改造为分流制;同时也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布设截流初期雨水的分流制排水系统的合理性,以适应城市发展的更高要求。

18.2污水量

18.2.1根据用水性质采用不同的污水排放系数这种方法计算的污水量比较合理。

生活给水中除洗涤、沐浴与冲厕外,其他用水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损耗,故其污水

排放标准取90%;道路广场与公共绿地浇洒用水中除部分渗入地下外,其余大部分进入雨水排水系统,故不计入污水量。

18.2.2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污水系统在水量估算时,宜考虑地下水渗入量。因当地土质、管道及其接口材料和施工质量等因素,一般均存在地下水渗入现象。但具体在不同情况下渗入量的确定国内尚无成熟资料,国外个别国家也只有经验数据。日本采用每人每日最大污水量10%~20%。据调查,上海浦东城市化地区地下水渗入量采用10m3/ (km2·d),具体规划时按计算污水量的10%考虑。根据惠州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结合管道和接口经常采用的材料以及当地施工质量等情况确定,按照计算污水量的10%考虑。

18.3城市雨水量

18.3.1城市防洪、排涝系统是防止雨水径流危害城市安全的主要工程设施,也是城市废水排放的受纳水体。城市防洪工程是解决外来雨洪(河洪和山洪)对城市的威胁;城市排涝工程是解决城市范围内雨水过多或超标准暴雨以及外来径流注入,城市雨水工程一般属于防洪工程范围。如果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不完善,只靠城市排水工程解决不了城市遭受雨洪威胁的可能。因此应相互协调,按各自功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18.3.4径流系数的选用,在区域雨水量估算中宜采用城市综合径流系数。我们认为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排水工程规划中,宜采用城市综合径流系数(表

18.3.4-1),即按规划建筑密度将城市用地分为城市中心区、一般规划区和不同绿地等,按不同的区域,分别确定不同的径流系数。在选定城市雨水量估算综合径流系数时,应考虑城市的发展,以城市规划期末的建筑密度为准,取值不可偏小。在详细规划阶段,用地性质已经确定,汇水区域内各种汇水条件也已经明确,宜采用分类别的径流系数(表18.3.4-1),即按不同的汇流区域选用不同的径流系数。相比直接套用综合径流系数更合理一些。

4-2

地区情况径流系数ψ

建筑密集区(城市中0.60 ~0.85

建筑较密集区区(一般0.45 ~0.60

建筑稀规区区公园、0.20 ~0.45

综合径流系

径流系

表18.3.4-1

表18.3.

种屋面地面种类

、混凝土和沥

石路面

00

96 ..

有关广东省与湛江市“三旧”改造的相关规定要点

有关广东省与湛江市“三旧”改造的相关规定要点 一、相关政策文件: ——《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工作的通知》湛府函〔2012〕338号 ——《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三旧改造工作的若干意见》(湛府〔2014〕76号) ——《根据《湛江市区“三旧”改造项目开发强度核准细则》(湛城规(办)〔2011〕48号) ——《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粤府〔2009〕78号) ——《关于提升“三旧”改造水平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粤府〔2016〕96号) ——《广东省“三旧”改造税收指引》 二、相关政策条款 (一)三旧改的定义与范围,“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三旧”改造范围:城市市区“退二进三”产业用地;城乡规划确定不再作为工业用途的厂房(厂区)用地;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类、淘汰类产业的原厂房用地;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厂房用地;布局散乱、条件落后,规划确定改造的城镇和村庄;列入“万村土地整治”示范工程的村庄等。 属于“三旧”改造的房屋和土地,未经确权、登记,不得改造 (二)“三旧”改造的各类方式与流程 1、由市、县人民政府依法收回、收购土地使用权。 收回或收购土地使用权,可用货币方式向原使用权人补偿或支付收购款,也可以置换方式为原使用权人重新安排用地。——广东2009年规定 2、符合城乡规划及年度计划的情况下,原土地使用权人自行进行改造。 自行改造应当制订方案,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同意后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所涉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可采取协议方式补办出让手

续,涉及补缴地价的,按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定办理。——广东2009年规定 以出让或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涉及改变土地用途或其他使用条件的(现有工业用地改造后不改变原用途只提高容积率的除外),经审批机关批准后由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权人重新签订出让合同。….均须经地价评估、集体决策和公示程序后,按照市场价缴交或补缴土地出让价款,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抄送当地审计部门。——广东2016年规定 3、市场主体,可以收购相邻多宗地块,申请进行集中改造。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收购人的申请,将分散的土地归宗,为收购人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收购改造应当制订改造方案,经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同意后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涉及补缴地价的,按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的统一规定办理。——广东2009年规定 对于独立分散、未纳入成片改造范围的“三旧”用地,原土地权利人可以优先申请自行改造或者合作改造,对于纳入成片改造范围的“三旧”用地,原土地权利人可以优先收购归宗后实施改造;原土地权利人无法实行收购归宗的,当地政府可以统一收购储备和组织改造,并通过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等公开交易方式确定项目改造主体。——广东2016年规定 一边临市政道路、并且面积小于1公顷和改造地块非临市政道路、并且面积小于10亩以下的项目,原则上应与周边地块进行整合。 4、旧厂房的改造即“工改商” 旧厂房、旧城镇改造涉及将工业用地等土地用途改变为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下称“工改商”项目),国有土地使用权由当地政府依法收回的,必须按规定采用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所得出让收益可按规定用于补偿原土地权利人。由原土地权利人自行改造的,除应当按规定补缴地价款及相关税费外,应当按照城乡规划要求,将不低于该项目用地总面积15%的土地无偿移交政府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或者其他公益性项目建设。——广东2016年规定 5、旧村庄的改造: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旧村庄改造,原

2019-2020年惠州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doc

目录 1、总则................................................................................................... 1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 2、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 3、居住用地 (15) 4、公共设施 (22) 5、工业用地 (32) 6、仓储用地 (36) 7、城市绿地 (38) 第二部分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 (46) 8、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 (46) 9、居住建筑控制要求 (49) 10、非居住建筑控制要求 (50) 11、建筑退让用地界线 (51) 12、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53) 第三部分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与山体保护 (54)

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54) 14、风景名胜区保护 (56) 15、山体保护 (57) 第四部分道路交通与市政工程设施 (58) 16、交通设施 (59) 17、给水工程 (61) 18、排水工程 (64) 19、电力工程 (67) 20、通信工程 (72) 21、燃气工程 (75) 22、管线综合 (78) 第五部分其它设施 (79) 23、环境卫生 (79) 24、综合防灾和减灾 (83) 25、三区、四线空间管治 (88) 第六部分附则 (89) 26、本“标准与准则”实施 (89) 27、本“标准与准则”用词说明 (89)

28、名词解释说明 (89) 附件名词解释 (90) 1、总则 1.0.1 2005年3月惠州市人大九届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市政府制定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作为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惠州市规划局曾于1993年制定了《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下简称“93版《惠标》”,用以指导全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对于城市合理有序地进行开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和新的发展目标对城市规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本次修订的《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下简称“本《标准与准则》”)重点对1993年以来执行的标准与准则进行了从结构体系到具体内容上的全面检讨,结合惠州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了修订工作,修订工作主要针对以下形势的变化而进行: (1)中央制订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 (2)惠州市提出了建设“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广东省现代化数码产业名城”的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各类设施条件; (3)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城市规划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4)城市市区面积的扩大和城市发展空间的战略性转移,要求尽快整合“一市二城三片”的布局结构; (5)近年来国家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等技术规范进行了修订,广东省建设厅为规范全省城乡规划的编制与管理,相继颁发了《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等一系列行业标准,需要与之保持一致。 本《标准与准则》修订工作,应遵循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原则;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城市规划和建设应当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湛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湛江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房屋拆迁管理,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建设项目 顺利进行,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结 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需要对被拆迁人货币补 偿或产权调换及被拆迁人对房屋承租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有利于危旧房改造、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文 物古迹。 第四条拆迁人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被 拆迁人、房屋承租人应在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本办法所称拆迁人,是指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 本办法所称被拆迁人,是指被拆迁房屋的所有权人或其合法继承人。 办法所称房屋承租人,是指与被拆迁人具有合法租赁关系使用被拆迁房屋的单位或个人。 第五条湛江市房产管理局是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对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 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市属各县(市)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及对业 务人员进行培训。各县(市)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屋拆迁工作实施 监督管理。 国土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负责与城市房屋拆迁有关的土地管理工作。 湛江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实施本办法所规定的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市房屋强制拆迁工作。 各县(市)的城市房屋强制拆迁工作的实施部门由各县(市)人民政府确定。 建设、规划、财政、公安、物价、工商、税务、教育、信访、市政、司法行政、电信、供电、供水、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二章拆迁管理 第六条拆迁人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结合在大学城地区建设一批集科普教育、知识传播和文化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文化设施,将提升南方新城作为城市文化中心的功能;完善陈江和惠阳副中心文化设施,全面推进社区文化站网点规划建设。 199江北中心区将建设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科技馆、展览馆、图书馆和青少年宫。长远来看,计划在南部新城中心区增加一些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大型文化娱乐设施,特别是扩大大型会展设施,提高惠州会展、文化、商业交流的能力和水平。 建立和完善市、区、街(镇)、社区四级群众文化设施,形成布局均衡、功能齐全的文化设施网络 加强文化保护单位和历史街区、特色村落和特色民居的保护和修缮,挖掘其文化和旅游内涵,依托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分布广泛的“小而精”主题博物馆和展览馆等。,做好四东地区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弘扬地方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第八十四条在体育 199南部新城组团北侧规划一个市级体育中心,可举办综合性体育赛事和国际大型单项体育赛事,包括体育场、辅助训练场及配套管理设施用地、体育学校和省级以上有影响力的专项体育训练基地。结合周边地形条件,建设大型体育公园。保护江北中心区现有的体育中心计划在惠阳和陈江各增加一个体育中心。惠阳体育设施集中在棕榈岛高尔夫球场附近的滨水区和新桥区西部。陈江体育设施 集中在陈江中心区南部,与集团文化中心相结合。按照“两个运动会、

一个游泳池、一个博物馆”的标准,将设立一个体育活动中心,每个规划用地面积不少于8公顷。该规划强调配合区内公共服务分中心的建设,并设置游泳场馆、网球场、篮球排球场等体育设施,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各类学校和大型工矿企业的体育设施提倡社会化使用,避免资源浪费。第八十五条医疗卫生 将全面提高全市医疗服务水平。在XXXX,保健服务的现代化将基本实现,XXXX的病床总数将在xxxx达到一家医院。保留惠阳区2个市级和1个慢性病防治机构,将惠城区慢性病防治机构改为惠城区医疗机构。取消市、区卫生防疫站,设立市卫生监督办公室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每组设立卫生监督办公室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中心)。市、区两级设立 个妇幼保健机构。惠城区和惠阳区各保留一所妇幼保健院,并设立一所市级妇幼保健院。在城市保留一个健康教育机构,在惠阳-大亚湾保留一个健康教育机构,在陈江-仲恺保留一个健康教育机构。保留一所市级卫生学校,新建一所“1XXXX年人口规模及相关标准安排的敬老院”,逐步建立市、区、社区(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第八十七条农村配套设施 增加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医疗、教育、生活用品供应等)建设投资。)在农村居民点,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和 农业生产资料支持,改善农村综合发展环境第十四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第八十八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原则 (1)文物的维护必须遵循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严格保护其原貌、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用地分类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四章建筑间距与退让距离 第五章公共设施 第六章道路交通 第七章市政及其它公用设施 第八章城市景观与环境设计 第九章户外广告设置 第十章城市综合防灾 第十一章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前的规划核实 第十二章附录

1 总则 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提高湛江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 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1.2 本《规定》以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法律、规范与标准为依据,参考国内先进城市和地区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湛江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和建设实际制定,是湛江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依据。 1.3 湛江市域城市规划区内与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有关的工作,必须执行本《规定》的要求。湛江市原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性的规范性文件和规定,凡与本《规定》内容不一致时,以本《规定》为准。 1.4 凡本《规定》尚未涵盖到的相关技术性规定内容,原则上按国家和广东省颁布的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或就具体问题由湛江市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按法定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1.5 本《规定》经湛江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湛江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如需对本《规定》的内容作增补或修订,应按法定程序进行。 2 城市用地 2.1 城市用地分类 2.1.1 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用地统计工作。 2.1.2 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 大类、53中类、81小类。 2.1.3 在湛江市域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实施规划管理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应符合表 2-1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的要求。 2.1.4 城市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划分和分类,规划选址确定用地性质以中类和小类进行划分。表2-1 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

012 案例三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

案例三:: 案例三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2-2020年)1 第一部分项目概况与工作框架 一、项目概况 项目概况 湛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热带海滨港口城市。解放以来,历届市政府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都很重视。20世纪50-60年代,湛江曾掀起过园林绿化建设的高潮,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全国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颗璀灿的南国明珠,并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1970年代后,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湛江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曾长期停滞不前。2002年后,湛江市政府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力度,城市景观焕然一新,全市人民无不为之欢欣鼓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得到有效促进。 2003年初,湛江市政府进一步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宏伟目标,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和《广东省城市绿化条例》,科学地指导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积极组织编制了《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与《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步推进,同期报批,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和“绿地优先”的现代园林城市规划理念。 经过全市人民的努力奋斗,《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得到了有效的贯彻实施,城市绿化的数量和质量均有大幅度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都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12月,建设部经严格考核后,正式命名湛江市为“国家园林城市”,湛江成为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热带花园城市。 工作框架 二、工作框架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工作历时15个月,规划成果的内容框架如下: 1 规划文本 规划总则与目标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1 《湛江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于2003-2004年间进行,主编单位是湛江市市政园林局、湛江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参编单位有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中山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广州市精一规划勘测科技有限公司等。笔者作为湛江市政府的高级顾问应邀主持了该规划的编制,具体参与指导湛江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成功。本书编辑时,对部分规划内容作了简化或缩写。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版2017年

. 1 总则 1.1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提高湛江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和空间,特制定《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技术规定)。 1.2 本技术规定依据国家和广东省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参考国内先进城市的同类技术规定,结合湛江城市规划发展要求和建设实际情况制定。 1.3 本技术规定尚未涵盖到的有关城市规划管理内容,应按国家和广东省现行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 1.4 为提高湛江市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应贯彻落实住建部颁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的要求。 1.5 本技术规定作为湛江市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技术依据,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及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工作均应按本技术规定的相关要求执行。城市规划区内村民住宅(民房)的规划建设要求另行规定。 1.6 本技术规定在施行过程中如需增补或修订的,应按相关的法定程序进行。

2 建设用地与开发强度 2.1 建设用地分类 2.1.1 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按《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规定执行。在规划图纸中同一地类的大、中、小类代码不能同时出现使用。 2.1.2 规划选址和规划条件确定用地性质应以用地分类中类或小类进行划分,并标注类别代码。 2.1.3 建设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进行分类,多种性质用地以其地面使用的主导设施性质进行分类。规划多种性质混合使用地块,其用地类别代码为各类土地用途代码并列,之间以符号“/”分隔。 2.2 建设用地管理 2.2.1 应统筹安排各类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完善功能布局,保护景观和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新建项目用地应以规划道路为界限,按城市规划单元成片实施。 2.2.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应按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兼容性确定建设用地使用性质。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建设用地兼容性作出规定的,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未对建设用地兼容性作出规定的,在不违反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前提下,建设用地兼容性按表2.2.2规定执行。确需改变建设用地使用性质,且超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兼容性范围的,应先行依法修改控制性详细规划。 2.2.3建设用地范围内存在多种规划用地性质,且规划要求单独占地的,应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来划定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并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中明确各类用地面积;不需要单独占地的,应在规划条件中明确各类设施的建筑面积及位置。

惠州市东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惠州市东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章总则 1.1 规划依据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绿地分类标准》(J 185-200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理》、《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惠州市现行城市规划标准与规范、惠州市规划建设局的评审意见和其它部门的相关文函和会议纪要。 1.2 规划原则 ⑴.加强与惠州市正在组织编制的上层次规划衔接的原则; ⑵.处理好村民用地,增强规划可实施性原则; ⑶.充分发挥优势原则; ⑷.统一规划、整体开发的原则; ⑸.弹性控制原则。 1.3 规划范围 东临三环路,西邻新开河,南抵西枝江,北接广汕公路,总用地面积为304.25公顷,控制人口规模约为6.5万人。 1.4 生效日期 本规划经惠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之日起生效。 1.5 使用原则 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及一切开发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文件的规定。本文件未包括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及惠州市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规定。

第二章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2.1 发展目标 ⑴.建设成为惠州市区配套设施完善、社会服务齐全、具有现代特色的居住 社区; ⑵.建设成为惠州市两江四岸风景带的重要景观节点。 2.2 功能定位 惠州市区的以居住为主的社区。 第三章地块划分及编码 3.1 地块划分及编码 3.1.1 建立地块控制指标和细分地块控制指标的指标系统。地块是以道路界线和自然界线为边界。细分地块是在地块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 3.1.2 地块编码采用二级编码方式,由编制区代码——地块代码组成。编制区代码采用DJXC(东江新城拼音缩写)代码,地块代码采用阿拉伯数字代码,由DJXC-01至DJXC-37,共计37个地块。 第四章建设用地性质控制 4.1 土地使用性质控制 4.1.1 规划区土地使用性质基本按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 85-2002)分至中类,增加了村民自留居住用地、老村庄用地、市级公共设施用地、市级教育设施用地(实验高中用地和实验小学用地)、排涝站用地和自然生态绿地类别,并规定村民自留居住用地的用地代码为R*,老村庄用地的用地代码为R&,市级公共设施用地

湛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湛江市(市辖区)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对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做出全面梳理,从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的理解,洞悉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和居住用地面积现状 (1) 第二节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现状统计 (3) 三、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占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比重统计 (3) 四、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湛江市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同全国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6 第三节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占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湛江市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城市居住用地面积(2016-2018)统计分析 (9)

惠州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惠州市城乡规划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代拟) 2017年07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制定目的】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制定、实施和修改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管理机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惠城区行政区域内(芦洲镇、横沥镇除外)城乡规划管理的具体工作,指导和监督全市的城乡规划工作。 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城乡规划管理机构根据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委托和三定方案规定的职责,承担本区域内城乡规划管理的具体工作。 博罗县、惠东县和龙门县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做好其辖区内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 发改、国土、房管、交通、水务、城管执法、环保、农业、卫生、公安、财政、人防、园林、林业、教育、文物等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做好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城乡规划委员会】市、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当设立城市(乡)规划委员会,对本辖区内的城乡规划、建设的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城市(乡)规划委员会委员由人民政府(管委会)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其中专家和公众代表人数应当超过全体成员的半数以上。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由人民政府(管委会)从委员中指定。 城市(乡)规划委员会审议的内容和议事规则由其章程作出规定。 第五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国家、省有关标准和规范,制定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向社会公布后实施。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doc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文本评审稿) 广东省湛江市人民政府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课题组 2011年3月

《湛江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长:阮日生湛江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组长:魏小安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林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李连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梁志鹏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吕冠嵘湛江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成员:李卫湛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林红市旅游局局长 罗锡平市城市规划局局长 杜林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罗滇南市建设局局长 张文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罗辉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陈康华市农业局局长 梁车生市林业局局长 车斯文市城市综合管理局局长 李更盛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局长 梁培市财政局局长 陈刘市环境保护局局长 许敏市体育局局长 黄丽萍市发展与改革局副局长 陈振华市旅游局副局长 周广超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 陈奇石雷州市副市长 李启明廉江市副市长 麦东生吴川市副市长 符贤徐闻县副县长 曾伟川遂溪县副县长 肖培舜赤坎区副区长 黄毅霞山区副区长 叶焕泉麻章区副区长 詹汉强坡头区副区长

课题组名单 首席专家: 魏小安教授博导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 课题负责人: 王林教授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专家组长: 许春晓博士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主要专家: 郑焱博士教授博导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翟辅东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叶文智中国旅游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著名旅游营销专家 吴甫成教授湖南省地理学会秘书长 赵玉燕博士后北京大学 粟路军博士厦门大学 蔡卫民博士北京理工大学 熊礼明博士四川大学 刘江龙博士后中南大学 李映辉博士教授长沙大学 唐健雄博士后中南大学 刘焱博士湖南大学 周亮博士中南大学 张慧硕士长沙大学 王洁硕士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周慧硕士长沙大学 许杰兰硕士北京大学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实施细则的通知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实 施细则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湛府办[2010]23号 【发布部门】湛江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0.09.26 【实施日期】2010.09.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实施细则的通知 (湛府办〔2010〕23号) 各区人民政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 《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实施细则》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实施细则

为进一步鼓励和推动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建设,提高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的维护管理水平,建立长效的运行管理机制,美化城市夜景,提升城市综合环境,依据《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管理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城市景观照明的范围是指《湛江市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管理规定》第八条规定的范围。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由市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中心城区城市景观照明电费补贴比例: (一)行政机关、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含中央、省驻湛机关事业单位、驻湛部队)非商业楼宇、中心城区其他住宅楼或商住楼住宅部分的城市景观照明用电电费,按100%比例补贴; (二)企业和非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非商业楼宇的城市景观照明用电电费,按70%比例补贴; (三)中心城区经营性娱乐场所、旅业、酒店及商场的城市景观照明不予补贴; (四)现有城市景观照明设施经改造符合市城市综合管理部门要求的,可享受本条第(一)、(二)项相应电费补贴。 第四条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2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2

9、住宅建筑控制要求 9.1住宅建筑高度和层数的划分 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结合惠州实际情况确定。平顶房屋建筑高度按室外地坪至建筑屋面面层及女儿墙高度计算,坡屋顶建筑高度按室外地坪至建筑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屋顶上的附属物,如电梯间、楼梯间、水箱、烟囱等,其总面积不超过屋顶面积的25%,且高度不超过4 米的不计入高度之内。住宅建筑层数,低层住宅为1—3 层以下,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5 米;多层住宅为4—6 层,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9.5 米;中高层住宅为7—9 层,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8.5 米,高层住宅为10层及10 层以上。 9.2住宅建筑间距 9.2.1住宅建筑间距的确定,是为了保证住宅能有一个良好的室内外空间环境。既要满足室内的日照、采光要求,又要保证室内人活动的安全性和通风卫生条件,还应满足室内居民私密性的需求。同时,从建筑群体考虑,应满足工程管线埋设和城市设计空间环境要求。 住宅间距分正面间距和侧面间距两个方面,凡泛称的住宅间距系指正面间距。决定住宅建筑间距的因素很多,根据惠州所处地理位置(低于北纬25 度的地区)与气候状况以及居住区规划实践,除了国家标准规定的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外,通风、安全及视线干扰等问题也应作为主要因素。 9.2.2确定住宅建筑间距是综合考虑了日照、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和视觉卫生等要求,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参考国内其它城市对住宅间距控制的成功经验,结合惠州的自然条件和用地实际情况,针对新区和旧区的不同要求,对不同层数、朝向、方位的住宅建筑,确定住宅建筑的正面间距以日照标准的要求为主,侧面间距则以其它因素为主,并作了具体规定。 9.2.2.1平行布置的低层、多层、中高层(小于28.5 米)住宅建筑间距:在新区平行布置的建筑朝向(含南北、东西朝向)不应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1.0 倍;在旧区不应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8 倍(含南北、东西朝向);当南侧建筑为5 层以上(含5 层)的点式住宅且面宽小于24 米时,可按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8 倍控制;5层以下住宅建筑间距不应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0 倍。 中高层、高层住宅建筑间距:以南侧建筑高度25 米为基数,当建筑高度大于25 米且小于或等于49 米时,建筑高度每增加3 米,间距增加1米,建筑高度增加不足3 米,按3 米对待;当建筑高度大于49 米时,建筑高度每增加4 米,间距增加1 米,建筑高度增加不足4米时,按4 米对待。 9.2.2.2垂直布置的低层、多层住宅建筑间距:南北向的间距在新区不应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8 倍,旧区不应小于0.7 倍;东西向的间距在新区不应小于该两幢建筑平均高度的0.7 倍,在旧区不应小于0.6 倍。当垂直布置的住宅建筑侧面宽度大于24 米时,应按平行布置的间距规定控制。 9.2.2.3多层和低层住宅的侧面间距必须按消防间距或通道要求控制,但住宅侧面有居室窗户的应按垂直的住宅间距控制。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市的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简称城市规划法)和《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任何单位(含部队、中央、省驻湛单位)和个人在湛江市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严格执行按《城市规划法》规定的程序编制并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湛江市1994~2010年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见附件一)。 第四条 湛江市规划局是湛江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指导湛江市所属各县(市)规划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负责组织编制湛江市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组织编制详细规划和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各项专业规划,参与审批建设项目选址;负责全市规划区各项建设项目的统一规划,并核发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审批各项建设工程有关设计文件和图纸,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参加建设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查处违反规划用地和违法建设的行为。 第二章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 第五条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

建设的原则。充分合理利用城市的基础设施,提高综合开发水平,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第六条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逐步完成规划区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各项建设要按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指标,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房屋建设和配套基础、公共设施同步进行。 第七条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局组织编制,对于可需要开发建设地区的修建性详细规划,也可由开发建设单位根据市规划局提供的规划设计要点委托有规划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局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评议后报市人民政府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由市规划组织有关部门评议和审批。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须报市规划局审查后再报市人民政府审批。经批准的规划成果必须送城建档案馆存档。 第八条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应按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逐步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纳入城市统一规划管理。 第九条工业项目的规划应按不同的生产类别进行合理布局,防止造成环境污染。有污染的项目应安排在远郊工业区内,市区内的污染工业应逐步外迁或转产。 工业小区必须按规则要求配套必要的环保、市政、能源、交通等设施。在政府统一开发的工业小区内建设的项目,只承担项目用地范围内的配套设施;经政府批准单独征地、自行开发建设的项目,除承担本项目范围内的配套设施外,还要合理分摊工业小区内公共使用的配套设施的费用,并在项目建设前与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协议,以确保配套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步建设,同时使用。 工业小区(或工业项目)的生活配套设施的安排,除一类工业可在其用的30%以内范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惠州市人民政府

目录 1、总则 (1)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1) 2、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1) 3、居住用地...................................................................................... . (9) 4、公共设施 (13) 5、工业用地 (20) 6、仓储用地 (21) 7、城市绿地 (22) 第二部分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 (25) 8、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 (25) 9、居住建筑控制要求 (27) 10、非居住建筑控制要求 (28) 11、建筑退让用地界线 (29) 12、城市地下空间利用 (31) 第三部分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与山体保护 (32) 1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32) 14、风景名胜区保护 (33) 15、山体保护 (34) 第四部分道路交通与市政工程设施 (35) 16、交通设施 (35) 17、给水工程 (39) 18、排水工程 (42) 19、电力工程 (44) 20、通信工程 (47) 21、燃气工程 (49) 22、管线综合 (51) 第五部分其它设施 (52) 23、环境卫生 (52) 24、综合防灾和减灾 (54) 25、三区、四线空间管制 (58) 第六部分附则 (59) 26、本“标准与准则”实施 (59)

附录A 用词说明 (60) 附录B 名词解释 (60)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1、总则 1.0.1为认真落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实现惠州市建设“珠三角东部现代化经济强市、广东省现代石化数码产业名城”的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惠州市人大九届三次会议“认真做好《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编制工作”和“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的精神,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同类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的现行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惠州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与准则属地方性技术规定。 1.0.3在惠州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的惠城、惠阳—大亚湾、陈江—仲恺三个组团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中心城区以外的各县(区)、建制镇参照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惠州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 2、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 2.1城市用地与分类 2.1.1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它相关因素。 2.1.3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8中类、83小类。 2.1.4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惠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方技术审查工作办法

惠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方技术审查工作办法(试行) 1 总则 为加强惠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管理,保证规划成果的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指引》(试行)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规定,在现有专家评审、部门征询、公众参与等程序的基础上,决定增加第三方规划设计机构技术审查程序,为规范第三方技术审查组织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惠州市区(含惠城区、惠阳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及所辖各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上报审批前的审查工作。各县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方技术审查机构应具有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资质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经验。 第三方技术审查机构出具的审查意见,与专家评审意见、部门意见、公众意见共同作为规划主管部门的审查报批依据。 第三方技术审查主要依据为城乡规划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管理办法,其它相关依据与所审查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依据相同。 2 校审组织 计划与委托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制定年度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计划时,统筹安排第三方技术审查(以下简称“校审”)工作。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在收到规划编制送审方案后,选定委托第三方校审机构开展校审工作,明确总体要求并签订委托合同。第三方校审工作也可在项目专家评审前启动开展。 材料准备 由区规划主管部门(或镇政府)及规划编制单位配合市规划主管部门向第三方校审机构提供校审所需材料,材料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 (1)控规送审方案文件(纸质)及相关电子文件(含cad矢量文件)各一份。 (2)上层次及相关规划资料(含cad矢量文件)。 (3)规划设计基础资料(含cad矢量文件)。 (4)各阶段公众参与意见及回复、相关部门审查意见、专家评审会议记录和专家评审意见及回复(可附于公众参与报告中)。 (5)若规划已通过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则提供对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意见落实的说明,详细阐述除城市规划委员会意见之外的修改。 校审单位对材料进行初步梳理后,可结合校审需求提出补充及答疑。 审查分为校审报告编制验收、按照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期跟进三个阶段。 第三方校审机构依照本办法开展技术审查后,对存在疑义的校审意见与设计方进行技术答疑,继而形成校审报告并提交市规划主管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公示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6条城市性质 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主的制造业基地,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第7条城市职能 (1)中心城市职能:惠州市是珠三角东部的次中心城市,随着规划区经济实力的提高,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突出。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东部交通门户的地理区位条件和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对博罗、龙门、惠东、河源、汕尾等地将会发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和服务功能,包括商务、教育、就业、居住、旅游等方面。 (2)产业职能:惠州为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积极培育石油及化学产业集群;形成电子信息业产业集群,形成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业发展优势(如服装、毛织、运动器材、灯饰等)。建立起旅游业产业集群。 第8条城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产业强市,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和宜居城市。第一阶段:到2010年,积极推进拥有惠州产业特色的工业化发展速度、质量和规模,梳理和整合空间资源、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加大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基础性投入,构建良好发展环境,夯实发展基础,为城市的全面腾飞提供支持。 第二阶段:到2020年左右,推进现代化建设质量,建设魅力独特、经济强盛、生态环境优良、城乡协调、文化及旅游产业发达、社会文明、适宜人居的城市,全面提升城市战略地位。 远景发展:全面实现现代化,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强市,

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旅游城市、文明城市和宜居城市。 第9条经济发展目标与策略 (1)到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700亿元,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到2 020年,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5800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 (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3)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石油化学工业,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内源型经济;倡导循环经济策略,走集约、循环发展之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加快物流业、旅游业、服务业发展;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惠州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10条社会发展策略 (1)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2)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改善创业环境,建设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4)加快建设信息社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 (5)切实保障城市安全。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第11条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1)推进区域生态网络建设。以建立稳定、持续和高质量的生态网络体系为核心,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流域的综合治理,确保城市与区域的生态安全。 (2)强化重点地区的生态建设。以积极的规划理念和财政政策,关注地区生态要素构成,划定禁建区和限建区域,保护河湖水系、山体林地、湿地等生态敏感区,加大生态廊道、区域绿地、环城绿地、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