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2017-02-24 来源:医脉通作者:吴一龙我要投稿

GINA哮喘

字体:

收藏(

215 )评论(1人参与)视频播放S 视频播放E ppt播放S ppt播放E 调研专用qinjian add(20140610) (S) 调研专用qinjian add(20140610) (E)

2017年2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发布了哮喘更新指南,本文是更新的重点内容。

1. 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

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是2017 GINA和GOLD推荐的术语,用于描述具有哮喘和慢阻肺两种疾病特征的患者。这些患者常见于临床,但很少纳入临床研究中。哮喘慢阻肺重叠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实体,是指“哮喘”和“慢阻肺”,它可能包括由不同的基础机制引起的几种不同的表型。

既往的术语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或ACOS不再建议使用,因为这个术语经常被用于一种单独的疾病。

2. 更新肺功能测量

肺功能测量频率

?肺功能评估应在诊断或治疗开始时进行;控制治疗后的3~6个月后,评估个人最佳FEV1;并且此后定期(periodically)

对定期(Periodically)进行了说明:

?大多数成人:应至少每1~2年测量肺功能

?高风险患者频率应该更高

?儿童根据严重程度和临床过程,频率应该更高

肺功能轨迹

?患有持续哮喘的儿童肺功能生长可能降低,一些患者在早期成人生活中可能有肺功能加速下降的风险。

资源匮乏地区

?贫穷通常与肺量受限有关,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记录FEV1和FVC。

3. 呼出一氧化氮(FENO)的改变

哮喘的诊断

?列出了增加或降低FENO的其他因素。

? FENO对诊断或排除哮喘没有帮助

未来风险的评估

?过敏患者FENO升高已被添加至哮喘发作的独立预测因子列表中。单次测量

?某个时间点的单次FENO测量结果应谨慎判读。

控制治疗

?由于缺乏长期的安全性研究,目前不推荐FENO决定对诊断或疑似哮喘的患者使用ICS治疗。

?根据目前的证据,GINA建议使用低剂量ICS治疗大多数哮喘患者,以及那些症状不常见的患者,以减少哮喘恶化的风险。

4. 治疗方案的改变

2017 GINA 哮喘阶梯治疗(图)

步骤5重度哮喘的治疗

?抗-IL-5:瑞利珠单抗(Reslizumab)增加至美泊利单抗(SC)中治疗≥18岁的患者。

从低剂量的ICS进行降阶治疗

?增加LTRA可能有帮助。

?降阶治疗至按需使用ICS和SABA目前证据不足。

口服糖皮质激素(OCS)的不良作用

?当处方短期OCS时,记住告诉患者常见的副作用(睡眠障碍,食欲增加,反流,情绪变化)。

维生素D

?至今没有高质量的证据表明补充维生素D可以改善哮喘控制或减少哮喘发作。

慢性鼻窦性疾病

?用鼻部类固醇治疗可以改善鼻窦症状,但不改善哮喘结果。

阶梯管理中,SLIT可作为某些患者的附加治疗

?对于室内尘螨(HDM)敏感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尽管使用ICS治疗,但有急性加重,FEV1>70%预测值,可考虑增加舌下免疫治疗(SLIT)。

5. ICS和儿童生长

? ICS可能在治疗的前1-2年减少生长速度,但不是渐进性的或累积性的。

?一项长期预后的研究显示,仅0.7%的成人身高有差异。

?哮喘控制不佳本身对身高产生不良影响。

6. 其他更新

?在婴儿期,长期咳嗽和没有感冒症状的咳嗽,与家长报告的医生诊断的哮喘有关,与婴儿喘息无关。

?更新了现实生活中的依从性策略。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2017 GINA哮喘指南更新要点! 2017-02-24 来源:医脉通作者:吴一龙我要投稿 GINA哮喘

字体:
收藏( 215 )评论(1人参与)视频播放S 视频播放E ppt播放S ppt播放E 调研专用qinjian add(20140610) (S) 调研专用qinjian add(20140610) (E) 2017年2月,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发布了哮喘更新指南,本文是更新的重点内容。 1. 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 哮喘慢阻肺重叠(Asthma-COPD overlap)是2017 GINA和GOLD推荐的术语,用于描述具有哮喘和慢阻肺两种疾病特征的患者。这些患者常见于临床,但很少纳入临床研究中。哮喘慢阻肺重叠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实体,是指“哮喘”和“慢阻肺”,它可能包括由不同的基础机制引起的几种不同的表型。

既往的术语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或ACOS不再建议使用,因为这个术语经常被用于一种单独的疾病。 2. 更新肺功能测量 肺功能测量频率 ?肺功能评估应在诊断或治疗开始时进行;控制治疗后的3~6个月后,评估个人最佳FEV1;并且此后定期(periodically) 对定期(Periodically)进行了说明: ?大多数成人:应至少每1~2年测量肺功能 ?高风险患者频率应该更高 ?儿童根据严重程度和临床过程,频率应该更高 肺功能轨迹 ?患有持续哮喘的儿童肺功能生长可能降低,一些患者在早期成人生活中可能有肺功能加速下降的风险。

哮喘诊疗指南解读(GINA2018)

1、哮喘得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患者得症状与肺功能由正常状态变为急剧恶化,甚至有些急性发作患者在以往并未被诊断为哮喘,首次急性发作即表现为哮喘得发作症状。 2、应筛选具有致命性哮喘危险得患者,进行反复得评估。 3、哮喘急性加重期得管理就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患者记录哮喘日记,进行自我管理,症状加重期初期得管理与院内急性加重期得管理。 4、所有得哮喘患者都应建立适合自己病情得哮喘记录,以便更好地应对哮喘急性发作。 (1)哮喘记录应包括何时及如何改变药物使用,口服激素及症状治疗失败时得相应处理措施。 (2)哮喘症状急性恶化患者应立即至就近急诊治疗。 (3)患者得行动计划应根据症状或呼气峰值流速而安排。 5、为哮喘急性发作提供初始及急症处理设施。 (1)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呼吸频率、脉搏及氧饱与度、肺功能评估急性加重得程度,同时应用氧疗或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SABA)治疗. (2)患者出现急性发作应立即转移至急诊治疗,如出现嗜睡、昏迷或寂静胸提示重症哮喘,应送往 ICU进一步治疗,转运过程中应用 SABA 及异丙托溴胺、控制性氧疗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3)治疗措施包括重复吸入SABA、早期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控制性氧疗,1小时后根据患者症状、氧饱与度、肺功能评估治效。 (4)异丙托溴胺仅推荐用于重症哮喘。 (5)静脉给予硫酸镁可以用于初始治疗无效得重症哮喘。 (6)胸部X 线检查不建议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7)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肺功能、初始治疗得反应、最近及既往急性加重情况及家庭护理能力决定就是否住院治疗。 (8)出院后应继续进行后续治疗,包括维持或逐步加量药物治疗 2 ~4周,并根据病情改善情况逐步减药减量. 6、抗生素不用常规推荐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7、哮喘急性发作后得后续管理工作 (1)回顾患者症状控制情况及有无急性发作得危险因素。 (2)对大多数患者而言,给药维持治疗 2 ~4周以预防进一步加重。 (3)检查吸入装置有无异常。 什么就是哮喘发作? 哮喘急性发作表现为逐步加重得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及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等,这些变化常常表明患者需要改变治疗得方案。哮喘急性发作得情况既可以发生在既往诊断为哮喘得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哮喘患者发现得首次表现。哮喘得急性发作可与上呼吸道感染、花粉或过敏原接触,空气污染相关,也可与哮喘吸入装置得不规范使用相关。然而部分患者也可在没有接触已知危险因素得情况下突然急性发作。重症哮喘亦可发生在轻症哮喘及控制良好得哮喘患者中。 如何识别具有高死亡风险得哮喘患者: 1、既往因哮喘急性发作接受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2、在过去几年曾有因哮喘急性发作需住院治疗或急诊紧急处理得病史 3、近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停用糖皮质激素患者 4、目前没有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哮喘诊疗指南解读(GINA2018)

1. 哮喘的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患者的症状和肺功能由正常状态变为急剧恶化,甚至有些急性发作患者在以往并未被诊断为哮喘,首次急性发作即表现为哮喘的发作症状。 2. 应筛选具有致命性哮喘危险的患者,进行反复的评估。 3. 哮喘急性加重期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作,包括患者记录哮喘日记,进行自我管理,症状加重期初期的管理和院内急性加重期的管理。 4. 所有的哮喘患者都应建立适合自己病情的哮喘记录,以便更好地应对哮喘急性发作。 (1)哮喘记录应包括何时及如何改变药物使用,口服激素及症状治疗失败时的相应处理措施。 (2)哮喘症状急性恶化患者应立即至就近急诊治疗。 (3)患者的行动计划应根据症状或呼气峰值流速而安排。 5. 为哮喘急性发作提供初始及急症处理设施。 (1)根据呼吸困难程度、呼吸频率、脉搏及氧饱和度、肺功能评估急性加重的程度,同时应用氧疗或短效β2 受体激动剂(SABA)治疗。 (2)患者出现急性发作应立即转移至急诊治疗,如出现嗜睡、昏迷或寂静胸提示重症哮喘,应送往 ICU 进一步治疗,转运过程中应用 SABA 及异丙托溴胺、控制性氧疗及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 (3)治疗措施包括重复吸入 SABA、早期应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控制性氧疗,1 小时后根据患者症状、氧饱和度、肺功能评估治效。 (4)异丙托溴胺仅推荐用于重症哮喘。 (5)静脉给予硫酸镁可以用于初始治疗无效的重症哮喘。 (6)胸部 X 线检查不建议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7)根据患者临床表现、肺功能、初始治疗的反应、最近及既往急性加重情况及家庭护理能力决定是否住院治疗。 (8)出院后应继续进行后续治疗,包括维持或逐步加量药物治疗 2 ~ 4 周,并根据病情改善情况逐步减药减量。 6. 抗生素不用常规推荐用于治疗哮喘急性发作。 7. 哮喘急性发作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1)回顾患者症状控制情况及有无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 (2)对大多数患者而言,给药维持治疗 2 ~ 4 周以预防进一步加重。 (3)检查吸入装置有无异常。 什么是哮喘发作?哮喘急性发作表现为逐步加重的咳嗽、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及肺功能进行性下降等,这些变化常常表明患者需要改变治疗的方案。哮喘急性发作的情况既可以发生在既往诊断为哮喘的患者,也可以表现为哮喘患者发现的首次表现。哮喘的急性发作可与上呼吸道感染、花粉或过敏原接触,空气污染相关,也可与哮喘吸入装置的不规范使用相关。然而部分患者也可在没有接触已知危险因素的情况下突然急性发作。重症哮喘亦可发生在轻症哮喘及控制良好的哮喘患者中。 如何识别具有高死亡风险的哮喘患者: 1. 既往因哮喘急性发作接受气管插管或机械通气 2. 在过去几年曾有因哮喘急性发作需住院治疗或急诊紧急处理的病史 3. 近期使用口服糖皮质激素或停用糖皮质激素患者 4. 目前没有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2014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最新更新

2014全球哮喘防治倡议(GINA)最新更新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的英文名称asthma起源于古希腊文aazein,意指“急促的呼吸”。两千多年前,希波克拉底第一次使用这个词来描述这种病况;两千多年后,支气管哮喘全球防治倡议(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INA)委员会成立并发展,努力改善全球的哮喘诊治工作。GINA委员会自 1993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哮喘的防治策略。GINA 指南在1995年首次出版后,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整理并反映哮喘领域最新进展,保持指南的权威性,指导全球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治疗哮喘。2014年5月,GINA 委员会根据近年多项研究数据再次对GINA 指南进行了修订,相较于之前版本,2014 GINA 指南在哮喘定义、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作出了较多更新,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的内容进行解读,以便各位查缺补漏,深入理解新版指南的变化。 新定义:哮喘者异质性疾病也 2014 GINA 指南第一个重要更新在于对哮喘的定义:哮喘为一种异质性疾病,常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包含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呼吸道症状病史,如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同时具有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既往指南中强调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2014 GINA 指南则强调哮喘是“一种异质性疾病”。该定义基于共识达成,考虑的是哮喘的典型特征,同时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相区别。

新诊断:重视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的意义 与修订后的哮喘定义保持一致,哮喘诊断需要基于识别特征性呼吸道症状模式,如喘息、气短(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同时强调识别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 针对存在以下典型呼吸道症状的患者,临床医师需要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而获得呼气肺功能的过度变化证据是诊断哮喘的必要组成部分: (1)超过1个症状(喘息、气短、胸闷和咳嗽),尤其在成人患者;(2)夜间或早晨症状常常加重; (3)症状表现和强度随时间变化; (4)症状是由病毒感染(感冒)、锻炼、接触过敏原、天气变化、大笑或刺激物如汽车废气、烟雾或强烈气味触发。 2014 GINA 指南对哮喘初始诊断流程总结为以下几步: 图1.哮喘初始诊断流程

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方案)

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方案) 一、背景 全球哮喘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澳大利亚、瑞典、美国以及中国的研究,都显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进展,哮喘的患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发达国家儿童哮喘的患病,高于发展中国家,沿海地区高于内陆地区,城市的儿童哮喘患病率高于乡村。2000年,我国进行了儿童哮喘率的调查,显示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重庆的儿童哮喘患病率最高,为3.34%,而患病率最低的是我国的拉萨,仅为0.52%。 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也就是GINA方案,为我们给出了一个全球哮喘的预防与治疗的指导。GINA方案,是在全球范围内,治疗哮喘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每两年都会有更新。我国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由全国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医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发行,在2004年,也进行了第二次的修整。 二、儿童哮喘的诊断与治疗name="02" id="02"> (一)哮喘的定义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 T 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的增加,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儿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二)病因 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过敏)炎症,炎症使气道呈现高反应状态(即呼吸道对各种理化及生物刺激因子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敏感及强烈的反应),并在一定促发因素的作用下,引起易感者气道痉挛即哮喘发作。 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抗原后,使平滑肌立即发生痉挛,此为速发性哮喘反应。更常见的是不少患者在接触抗原数小时乃至数10小时后方始发作哮喘,称为迟发性哮喘反应,这是气道慢性非特异性(过敏)炎症的结果是气道粘膜水肿、炎性细胞浸润、腺体分泌增中、粘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加上管腔内粘液栓阻塞是哮喘发作的重要机制。 (三)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 1. 易患因素 每个人会有不同的体质,特应性的体质,也就是过敏体质的人是哮喘发作的易患因素。 2. 致病因素 (1)室内致敏原

2006 版GINA 指南的哮喘定义、诊断和分级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年/4月/26日/第B16版 综合 2006版GINA指南的哮喘定义、诊断和分级 ——《哮喘管理和预防的全球策略》2006年修订版精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周新 哮喘未控制可造成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哮喘控制现状不容乐观。据2000年亚太地区哮喘现状研究调查(AIRIAP)显示,只有少于5%的哮喘患者达到GINA指南定义的哮喘控制标准。因此,只有改善哮喘控制状况,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负担。 虽然哮喘临床表现变异很大,但气道炎症始终是不变特征。哮喘诊断应基于症状和肺功能检测进行综合评估,肺功能检测包括测定FEV1和PEF,这两个指标不仅对诊断哮喘至关重要,同时也是评估哮喘控制水平的重要指标。 哮喘控制可用多种方法定义,通常的“控制”指疾病得到预防甚至治愈,但对于哮喘而言,更实际的目标是控制哮喘的临床特征,即达到哮喘临床控制。 2006版GINA指南强调依据哮喘临床控制水平而非哮喘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此指导哮喘治疗,体现出GINA推荐的哮喘管理重点从急性加重转至哮喘控制的重大变化。 哮喘的疾病负担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目前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不同国家的哮喘总体患病率为1%~8%。每年全球约有25万人死于哮喘。哮喘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造成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尽管控制哮喘的费用看似很高,但由于未正确治疗造成的医疗花费更高。2006版GINA指南推荐的哮喘管理模式成本效益比较高。相信哮喘控制得到改善后,全球的哮喘疾病负担必将显著减轻。 哮喘的定义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作用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高反应性相关,而气道高反应性可引起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反复发作,尤其在夜间和清晨。这些症状发作通常与肺内广泛可变的气流阻塞相关,这种气流阻塞通常可自发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哮喘的诊断 通常基于发作性气急、喘息、咳嗽和胸闷症状确立哮喘的临床诊断。 对于年龄>5岁的患者,肺功能测试(肺活量或呼气峰流速)可评估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可逆性和易变性,并证实哮喘的诊断。肺活量检测是评估气流受限的首选方法,一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改善≥12%(或≥200 ml),则支持哮喘诊断。由于许多肺部疾病可导致FEV1降低,故评估气流受限的另一项重要指标是FEV1/用力肺活量(FVC),该比值低于0.75~0.80提示气流受限。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呼气峰流速(PEF)改善≥20%(或≥60 L/min),或PEF变异率>20%,同样提示哮喘的诊断。测试过敏状况有助于鉴别引起哮喘的危险因素。对于出现哮喘症状但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测试气道反应性有助于确立哮喘诊断。 哮喘的分级 1. 根据哮喘严重程度分级 哮喘的严重程度应同时包括潜在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随时间变化。以往根据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分级的方法,对患者需要何种治疗及对治疗的反应如何预测价值较低,因此,2006 版GINA指南不再将其作为制订和调整当前治疗方案的依据,仅推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