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树重茬建园技术

果树重茬建园技术

果树重茬建园技术
果树重茬建园技术

果树重茬建园技术!

当前一些地区80年代栽植的苹果园由于沿用传统

管理技术及模式,目前果园树体高大、枝量多导致

园内严重郁闭,病虫害危害重,产量低而不稳,经

济效益低,在苹果产业由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

转变的大格局下,老果园再植技术尤显重要,因此

县园艺站、果树果品研究所技术人员结合当前工作

重点,在借鉴部分专家和余湾王坪、仁大南门、李

店王沟、深沟凡沟等重茬建园经验基础上,现将重

茬建园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重茬建园病因

重茬病害及起因

重茬病也叫再植病,是指在原果树地块栽培新树苗

时,树苗发生的生理异常。由于果树栽种时间长,重茬病害比蔬菜粮食尤为严重。

重茬建园导致园相不整齐、树体生长弱、易形成小

老树

病因主要包括:

a.

病原:线虫(根腐线虫,剑线虫,根结线虫等)、

真菌(疫霉菌,镰刀菌,柱胞菌等)和细菌(假单

胞菌,放线菌等)

b.

c.

d.

土壤化学: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土壤盐分过高等

e.

f.

g.

土壤排水:板结、不透水层、地貌特征等

h.

i.

j.

营养衰竭:阳离子交换量,氮、磷、钾、及各微

量元素

k.

(2)重茬建园具体措施及办法

1)开挖营养沟、晾晒(换土)。秋季采后刨树、撒施农家肥并深翻、冬前开挖定植沟(60公分~80公分,宽不低于100

公分)、生土熟土(上层土30公分~40公分与下层土30公分~40公分)分开放置、拣出残根、春季回填时生土在上。

有条件的果园可采用换土有效减轻再植病。

2)栽植前树穴土用防治连作障碍专用菌肥或用多菌灵处理。?

定植沟内挖40公分见方的树穴,将4斤防治苹果连作障碍专用菌肥与穴土充分混匀。

?

?

在定植前一个月将40克多菌灵(有效成分80%)与40公分见方的穴土充分混匀。

?

?

3)间作花生、牧草等一年生矮秆植物,树盘范围撒播葱种,即葱树混栽。

4)用抗性砧木、壮苗建园(最好为营养钵苗木)

建园技术

林果生产技术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丘陵地较适宜建果园的坡为( ) A.南坡、北坡B.东南坡、北坡C.南坡、北坡D.东南坡、东坡2.果园小区的形状以长方形为好,长宽之比为() A.3:1~5:1 B.2:1~3:1 C.4:1~5:1 D.2:1~5:1 3.丘陵地带小区的长边与等高线( ) A.垂直B.平行C.垂直或平行D.呈一定的偏角 4.在整个园地规划中,果树栽培面积应占总面积的( ) A.50%~80%B.80%~85% C 90%~95%D.95%以上 5.在整个园地规划中,防护林面积应占总面积的( ) A.5~10﹪B.10%~25%C.25%~35%D.35%以上 6.调节温度和湿度效果明显的是() A.不透风林带B.透风林带C.均明显D.都不对 7.果园防护林常用的灌木树种有( ) A.紫穗槐B.大青杨C.小叶杨D.水曲柳 8.对果园防护林树种的选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长快,树体高大,枝叶繁茂B.经济价值高 C.根孽少,不串根D.与果树有共同的病虫源 9.一般不透风林带的方向应于风向() A.垂直B.平行C.呈一定偏D.无法确定 10.临近果树的平行防风林带应与果树保持的距离为() A.5~10m B.10~15m C.15~20m D.20~25m 11.防护林营造时,主林带最好用() A.乔木B.灌木C.乔灌木混合配置D.三项均可 12.在梯田内栽植果树时,栽植位置应距梯田阶面由外向内的() A.2/3处B.1/3处C.梯田内沿D.田埂上 13.撩壕是坡地果园改长坡为短坡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一般撩壕的沟宽为( ) A.20~30 cm B.30~40 cm C.40~50 cm D.50~70 cm 14.改长坡为短坡的水土保持措施是( ) A.等高栽植B.梯田C.撩壕D.鱼鳞坑 15.改坡地为台地的水土保持措施是( ) A.等高栽植B.梯田G.撩壕.D.鱼鳞坑 16.授粉树配置时,如果两个同为主栽品种,互为授粉树时,可采用()A.4:4式B.8:l式C.3:1式D.4:l式 17.适于梯田、撩壕采用的果树栽植方式是( ) A.长方形栽植B.正方形栽植C.三角形栽植D.等高栽植 18.当前生产中应用最广的栽植方式是() A.长方形栽B.正方形栽植C.三角形栽植D.带状栽植 19.葡萄生产和密植栽培应用较多的栽植方式是()

苹果树建园技术要点

苹果树建园,栽植技术要点 一:选址 1.气候条件由于苹果喜光,适于冷凉干燥气候,所以应选择通 风,透光地带。 2.地势苹果适于山地,坡地栽培,坡地应选择25度以下的地区 栽培。 3.土壤条件苹果喜微酸性沙壤土,适于土层深厚且含有大量有 机质,含盐量低(0.4%以下),地下水位1.5米以下。 4.社会经济条件建园时应考虑地理位置(山地,丘陵),交通条 件(便利),经济状况(发达)。 忌:盐碱地,风口,低洼处,常年冰雹发生地,阴面等地不可栽培。二:土地准备 土地整平,放线(定直角—勾股定理),除草,挖沟穴,施基肥(腐熟有机农肥)。 苗木准备: 树种,品种的选择:具有独特的经济状况(品种应具备生长健壮,抗逆性强,丰产,质优。具诱人的果色,适宜的成熟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应市场需要,经济效益高。 苗木要选择三年生优质苗,尤其根系质量要好。在苗木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湿降温,苗木在未栽植之前的保存过程------假植。即:在阴凉地挖斜45度的坑,坑的深度依苗子多少而定,坑的长度稍长于苗

子的长度(便于苗的舒展),铺一层苗覆一层土,最后铺一层保湿膜,膜上再覆一层土(隆起)。 种植前浸根: 挖宽1.2米,深50-60厘米,长度视苗子多少而定,底下铺一层厚棚膜,注入水,然后加入杀菌剂(勇壮550),生根粉,浸种一昼夜。 苗木按大小分级,按分级的大小进行成行栽植(便于管理),根部沾泥浆(一锨磷肥,十掀土,少量生根粉,杀虫剂,混匀)。 授粉树配置: 苹果树授粉属于虫媒授粉,由于自花授粉结实率低,所以采用异花授粉。授粉树栽植时每隔3-4行栽植一行,每隔6-8棵栽植一棵。 不同品种授粉树的选择: 元帅系(富士系,津轻,嘎拉,千秋,金冠系,绿光,烟青)。 富士系(金冠系,元帅系,王林,津轻,世界一,千秋)。 嘎拉(绿光,元帅系,烟青,金晕)。 乔纳金,新乔纳金(王林,富士系,元帅系,嘎拉,金冠,绿光)。三:定植: 栽植密度:1 矮化中间砧1.5~2*4~5米 2 矮化自根砧1.5*4~5米 3 乔化砧3~4*5~6米(33—34棵/亩) (1)定点挖穴(沟)按设计的栽植距离用测绳定点(线),并做标记后开始挖穴(沟)。深度80—100厘米,穴径(沟宽)不少于100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

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 按照农业部水果标准园创建方案的要求,为规范创建工作,统一验收标准,特制定本规范。 一、园地要求 (一)环境条件。标准园的土壤、空气、灌溉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相关水果产地环境条件行业标准。 (二)标准园规模。集中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 (三)功能区布局。生产资料存放、生产区、生活区布局合理。具备采后处理、产品初步检测等设施设备。 (四)果园基础设施。交通便利,园内水、路设施配套,做到涝能排、旱能灌,果园主干道硬化,能通过运输车辆。园区主干道入口处设立植物检疫警示牌。 (五)栽培模式根据各地的生态条件和和生产实际,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露地、促成、延迟、避雨),具备必要的促成、延迟、避雨、防寒、防风设施。 二、栽培管理要求 (六)品种和砧木选择。选用抗逆性强、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同一果园,要求主栽品种一致,纯度99%以上。除果园土壤类型或抗病性等特定需要外,同一个果园,相同的接穗品种应采用相同的无病毒砧木,砧木纯度98%以上。无检疫性病虫为害。

(七)土壤管理。适宜采用生草栽培的果园,在适宜季节应采取生草栽培或种植绿肥,要求草和绿肥种类与果树没有共生性病虫害,且为浅根、矮秆和非藤蔓类。适宜覆盖的果树,旱季或冬季提倡树盘覆盖或全园覆盖。保持树盘下及周边地表疏松。地表严重板结的,在非雨季适度中耕。 (八)肥水管理。根据年周期内不同物候期对肥料的需要量和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果树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三种方式,力争做到配方施肥。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所施用的肥料不应对果园环境和果实品质安全产生不良影响。灌水时期、方法、用量合理。提倡节水灌溉(喷灌、滴灌),科学合理用水。 (九)花果管理。综合应用土肥水管理和植保措施,维持正常开花结果,无明显大小年。产量连续3年高于当地省(市、区)相同树龄果园平均水平20%以上。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外观等基本整齐,优质果率80%以上。果实内在品质达到该品种的固有特征。 (十)树体管理。合理密植或通过间伐、修剪等措施控制树冠。株间无严重交叉。树冠通风透光良好,无严重枝叶重叠,树冠内病虫害枝和枯枝少。植株生长整齐,树冠大小、高度、树形基本一致。无严重病虫害树,缺株率≤2%。 (十一)病虫防控。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等综合防治措施,全面应用杀虫灯、性诱剂和粘虫色板,病虫危

果树重茬建园技术

果树重茬建园技术! 当前一些地区80年代栽植的苹果园由于沿用传统 管理技术及模式,目前果园树体高大、枝量多导致 园内严重郁闭,病虫害危害重,产量低而不稳,经 济效益低,在苹果产业由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 转变的大格局下,老果园再植技术尤显重要,因此 县园艺站、果树果品研究所技术人员结合当前工作 重点,在借鉴部分专家和余湾王坪、仁大南门、李 店王沟、深沟凡沟等重茬建园经验基础上,现将重 茬建园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重茬建园病因 重茬病害及起因 重茬病也叫再植病,是指在原果树地块栽培新树苗 时,树苗发生的生理异常。由于果树栽种时间长,重茬病害比蔬菜粮食尤为严重。 重茬建园导致园相不整齐、树体生长弱、易形成小 老树

病因主要包括: a. 病原:线虫(根腐线虫,剑线虫,根结线虫等)、 真菌(疫霉菌,镰刀菌,柱胞菌等)和细菌(假单 胞菌,放线菌等) b. c. d. 土壤化学: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土壤盐分过高等 e. f. g. 土壤排水:板结、不透水层、地貌特征等 h. i. j. 营养衰竭:阳离子交换量,氮、磷、钾、及各微 量元素 k. (2)重茬建园具体措施及办法 1)开挖营养沟、晾晒(换土)。秋季采后刨树、撒施农家肥并深翻、冬前开挖定植沟(60公分~80公分,宽不低于100

公分)、生土熟土(上层土30公分~40公分与下层土30公分~40公分)分开放置、拣出残根、春季回填时生土在上。 有条件的果园可采用换土有效减轻再植病。 2)栽植前树穴土用防治连作障碍专用菌肥或用多菌灵处理。? 定植沟内挖40公分见方的树穴,将4斤防治苹果连作障碍专用菌肥与穴土充分混匀。 ? ? 在定植前一个月将40克多菌灵(有效成分80%)与40公分见方的穴土充分混匀。 ? ? 3)间作花生、牧草等一年生矮秆植物,树盘范围撒播葱种,即葱树混栽。 4)用抗性砧木、壮苗建园(最好为营养钵苗木)

3果树建园技术教案.doc

课题第三章建园技术 教学 形式讲授 教学 地点 教学 准备 教具:其它:4课时 课堂记事月LI节班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园址选择和规划设计、果树的定植及栽植方式。能力目标:学会果树栽植技术和果树定植后的管理措施。德育目标:提高学生栽植技能及栽后管理。 重点难点果树的定植及栽植方式。 果树定植后的管理措施。 关键多观察,多实践。 课堂小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园址选择和规划设计、果树的定植及栽植方式,初步掌握果树栽植技术和果树定植后的管理措施,为农业生产实践直接服务,日觉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作业1.授粉树的配置方式是什么? 2.果树的栽植方式有哪些?其中哪种最常见? 3.果树定植应做到哪“五个一” ? 4.果树定植后的管理有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第二章建园技术 一、园址选择及规划设计四、果树栽植方式 二、防护林的类型五、果树定植时期和方法 三、授粉树的配置六、果树定植后的管理 课后记

教案附页 教学过程及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提示组织教学 应知应会 1.授粉树的配置方式是什么? 2.果树的栽植方式有哪些?其中哪种最常见? 3.果树定植应做到哪“五个一”: 4.果树定植后的管理有哪些内容? 复习提问 1.果树种了的贮藏方法有哪些? 2.种了生活力鉴定有哪些方法? 3.种了消毒有哪些方法? 4.播种前土壤准备工作有哪些? 新课讲授 第三章建园技术 一、园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一)地势 平底或丘陵地均可。 (二)土壤 沙壤土、壤土排水、通气性好,对果树生长极为有利。 二、果园防护林的类型 (一)优良授粉树应具备的条件: 花芽、花粉、花期一致、互为授粉树。 (一)果园防护林的类型 分为不透风林带和透风林带两种。 三、授粉树的配置方式 分为:告知目标激发兴趣。 复习提1可,温故知新,激发新知。 展示多种图片?,使学生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了解 举例说明:透风林带和等。

柑橘建园技术

柑橘建园技术 一、园地选择: 果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建园是长久之计,应认真选择园地。高起点、高标准、根据根据不同地形,进行不同方法整治,从而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 1、山地果园:选择山地种植水果时,要侧重考虑地形、海拔、坡度、坡向、水源和土壤等因素。一般要求坡度小于25度 2、平地果园:选择时要注意地下水位、排水方便和适宜的土壤。采取开深沟、筑土墩的相应建园措施,土壤以沙泥相间或砂壤土为宜,土壤呈微酸性、中性,过酸的土壤必须经改良后方可种植。沿海多台风,还应考虑避风或适当建造防风林地。 3、海涂果园:地处我国沿海省份,地域宽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海涂土壤质地粘重,含盐量高,碱性强,对果树不利,必须改良土壤,种果树前种吸盐植物田菁,建造防风林等方能成功。 4、沙滩果园:沙滩多为石砾、砂粒、缺少土壤,保水、保肥、保热差,昼夜温差大,又常遇风害,应选适宜的气候、避风(或可建防风林)地外,还应考虑肥源、水源。 5、房前屋后的家庭果园:要求因地制宜,见缝插针,能种则种,不必苛求。 二、园地规划:

果园规划应坚持山、水、田、路统一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果园规划的内容包括小区划分、道路系统、排灌系统、梯地建设(山地果园)、绿肥基地、品种(品系)选配、防护(风)林设置和附属设施(如场部、保管室、贮藏库、包装场、养猪场等)的布局。 1、小区:园地规划时,可以地形、道路、排灌沟、防护林等为界,在气候、土质尽可能一致的前提下划分成若干小区。小区是果树园管理的基本单位,大小因地制宜,一般以30-200亩为宜。小区的形状可采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山地果树园长边随等高线走向弯曲,以减少水土流失。各部分占果园面积的比例:梯田85-90%,道路占5-7%,排灌水池、沟渠占5-8%。坡度较大的山地,小区面积可小至30-50亩,呈梯形或不规则自然形,梯地面积占果园面积的80-85%,道路占8-10%,排灌系统占7-10%。 ①道路:果园规划时,必须根据果园的大小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做好道路系统的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园内干道。以贯通或环绕全园为主,与外界公路相连接,要求通货车,(2)机耕道。横贯各小区,与干道连结,便于拖拉机全园运输,宽2-4米,最小转弯半径大于3米,上下坡度不大于10度。(3)人行道。宽0.5-1米,沿小区顺坡分水线和水平方向,每50-60米距离设置一条,与干道、机耕道和每台梯地相连。(4)梯田便道。在每台梯面背沟旁,宽为0.3米,与人行道相通。(5)有条件的果园,还可采用单轨机械车或索道车上下运输。要求车道1.6米,坡度小于10度,土基坚实,安装牢固。 ②排灌设施:新建的果园,应以蓄引为主,辅以提水,排灌结合,尽量利用雨水和地

全年果树建园实施方案

全年果树建园实施方案 为了科学有效、安全合理的使用扶贫资金,提高新建果园质量和成活率,做大做强果品支柱产业。按照X年全县果园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1+18”精准扶贫方案,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县计划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完成45333亩果园基地建设,主要分为三大块:一是新建5000亩以上果园基地6处,共建果园35333亩,其中X镇席家局流域花椒7000亩,X镇席家沟及散渡河流域花椒7333亩,X镇X沟流域花椒6000亩,X镇X流域花椒5000亩,X镇三合堡流域5000亩,X镇东北片带5000亩。二是小规模建园,主要是扶持未达到户均两亩果园的贫困户分散建园,共新建果园1万亩,其中X镇2000亩,X镇800亩,X镇2000亩,X镇3200亩,X镇1000亩,X乡1000亩。三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或流转大户发展矮化密植果园,对规模达到100亩以上的矮化密植果园,每亩支持建园补助4000元。 二、建设原则及要求 今年果园建设应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要求: (一)培育产业,精准脱贫。稳定、持久的脱贫必须要求有产业支撑,为此,要对贫困村户均未达到两亩果园的贫困户继续予以扶持,在建设南北浅山区两个百里林果带的基础上,按照进一步优化全县果品产业布局,整片带推进高质量建园。 (二)创新机制,承包建园。积极探索推业主承包建园机制,对县上确定的重点建园基地,要通过招投标全部采用业主承包建园机制,并进一步健全完善承

包建园资金的筹集、分期支付、违约责任等管理制度,提高规模建园的质量。 (三)预留地块,合理间作。各建园乡镇对规划的建园区域,要扎扎实实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签订预留地块协议等方法,坚决杜绝种植冬小麦和油菜。对近年已栽植基本成形的区域要做好合理间作,以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促使早结果,早收益。 (四)依靠科技,规范栽植。各乡镇要严格落实规范的建园技术规程,重点建园基地必须按照规范性技术要求,做到“大坑、大肥、大水”,严把工程整修、机械挖坑、苗木处理、栽植定杆、施肥浇水、树盘覆膜、埋土防冻七个关口,确保栽一片成一片。 (五)行政推促,抓点示范。采取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包点抓面、科级干部驻村包片、业务部门包技术指导的领导责任机制,进一步强化行政推促力度,形成领导包抓、部门指导、乡村落实、业主建园的机制,形成发展果园的强大合力。 (六)适地适树, 遵从民意。在低海拔或海拔相对较高但具有小气候、适宜苹果生长的地区栽植苹果;在浅山区适宜栽花椒的地区栽花椒。在我县南部浅山地区,因土壤中性微酸,适宜发展砧木为山定子的元帅系三代以上和富士系较为抗旱、着色好的苹果品种。我县北部浅山地区,因土壤中性偏碱,适宜发展砧木为海棠或新疆野苹果的元帅系三代以上和富士系抗旱丰产品种。另外,针对近年花椒价格持续走高、示范效应明显的机遇,对愿意栽植花椒的地域,在树种栽植上还应充分遵从群众的意愿,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主动性。 三、建园及栽植时间 为提高苗木成活率,建园应在苗木自然落叶后进行;建议从10月25日前后(10月23日霜降)进行起苗栽植,不宜过早,栽植时,从起苗调运到栽植之

苹果建园技术(课件)

苹果建园技术 苹果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建立果园是苹果栽培的一项重要基本建设,建园质量的好坏将对苹果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在建立苹果园时,就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和长远打算,并精心地组织实施,使所建苹果园既符合现代商品生产要求,又具有现实可行性。以优质、高产、高效为生产目标,立足于优质高档果品生产,走高产高效之路。 苹果建园技术主要包括园地的选择、果园的规划、整地、栽植、栽后管理五部分内容。 一、园地的选择 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其他条件等 1.气候条件 ①温度 苹果喜欢冷凉干燥、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适宜苹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为7℃-14℃,生长季(4-10月份)的有效积温2500℃-3000℃,平均气温12℃-18℃最适于苹果的生长。红苹果成熟前适宜的着色温度为10℃-20℃。土壤温度对苹果根系生长的影响很大,温度3℃时,开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18℃-20℃。土温升高到30℃时,根系停止生长,低于-10℃时则根系受冻。 ②水分 年降水量560-750毫米。有灌溉条件,每年最好能保证一次以上灌水。涝时排水良好。 ③光照 年日照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基本上就能满足苹果生长发育的需求。 ④其他 灾害性气候条件地区: 冻害、晚霜危害、雹害、风害、干旱、涝害等危害严重地区不宜建园,或设法减少危害。比如经常发生雹灾的果园最好用防雹网来预防,同时还可以预防鸟害。 2.土壤条件

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耕性良好,疏松透气,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平地或山区丘陵平均坡度在20°以下的缓坡地;土壤微酸性至中性为宜(pH在5.4-6.8最佳);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9%以上(优质丰产果园在1.5%上;要达到优质丰产的要求,有机质要在3%-5%);厚度在0.9米以上,地下水位在2m以下;土壤质地以壤土和沙壤土较为适宜。 3.地形条件 地形划分为平地、山地、丘陵地等。 (1)平地 平地优点: 水分充足,水土流失少; 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多; 根系深,产量较高; 地形变化较小,便于机械化操作; 交通方便,投资较山地少。 平地缺点: 通风、日照、排水不如山地果园; 果实色泽、风味、含糖量、耐贮力等不如山地果园。 (2)山地 山地果园的优点:空气流通,日照充足,温度日差大,果实着色好,优质丰产。 山地垂直分布的复杂性:坡向、坡度影响垂直分布,充分利用小气候,生产优质果品。 (3)丘陵地 丘陵地是介于山地和平地之间的过渡性地形。 丘陵地分深丘和浅丘。 深丘的特点:与山地近似。 浅丘的特点:坡度较缓,土层深厚,气候条件差异不大,交通方便,投资少。

现代化苹果园建园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2219229313.html, 现代化苹果园建园技术 作者:杨建军 来源:《山西果树》2014年第02期 建立现代化的苹果园,首先要按照果树生长的特点,结合其他因素选定主栽品种和授粉品种,而主栽品种必须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其次,从生态优良、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应因 地制宜,着眼长远,满足苹果商品化、产业化、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现代型苹果园必须坚持“一统、二优、三保、五配套”的原则,即实行统一规划,选用优良品种和优质苗木,实施保栽大苗、保肥、保水措施,做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相互配套。 1品种选择与搭配 适地是品种选择的重要原则之一。其次根据未来苹果产业发展趋势,选择的品种必须以区域化、良种化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长短结合,选用市场欢迎和畅销的优良品种。 原则上搭配的品种最好选择成熟期与主栽品种相同或相衔接的,以便同时或先后采收,管理较方便。同时,搭配的品种与主栽品种能相互授粉,且数量不能低于主栽品种的1/5。 2栽植密度与方式 建园之前,须对土壤进行严格清理与消毒,包括消除前茬作物的残枝败叶、树桩残根,对土地进行翻耕、晾晒、灌水,促进有机残体的腐烂分解;增施有机肥,使土壤的活土层达到60 cm以上,有机质含量超过1%,必要时在定植穴内换土。 2.1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要适宜。栽植过稀,光能利用率低,单位面积产量低;栽植过密,早期产量上升快,但后期果园郁闭,管理不便,产量和品质会迅速下降。现代果园要求合理密植,既要有利于提高早期产量,又要有利于持续高产优质;既要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又要便于管理。栽植密度要根据品种特性、地势、土壤、气候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确定,土壤瘠薄的山地、荒滩或使用矮化砧木的苗木可适当密植,平原、肥沃土壤可稀植。根据实践经验,乔化砧果园一般密度为5 m×6 m,短枝型和半矮化砧为4 m×5 m,矮化砧3 m×4 m,极矮化苗2 m×3 m。 2.2栽植方式 目前建园的栽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山西果树SHANXIFRUITS 2014(2)1长方形 栽植。当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特点是行距大于株距,通风透光,便于机械化作业和采收。②正方形栽植。株距和行距相等,相邻四株相连而成正方形。其优点是通风透光良好,管理方便。但若用于密植,树冠易于郁闭,通风透光条件较差,且不利于间作。③三角形栽植。各行树互

杨梅建园技术

杨梅-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规程 文章关键词:树冠,杨梅,要领,病虫害,主枝,侧枝,主干,农药,品种,土壤正文: 1 范畴 本部分规定了浙江省无雄害杨梅园地条件、建园、定植、树冠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本部分适用于浙江省无雄害杨梅的生产。 2 规范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DB33/T×××-2002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通常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一切的变动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校正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但是,胀励凭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钻研能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通常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4285-1989 农药安定使用准则 GB8321.1-2000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一) GB8321.2-2000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二) GB8321.3-2000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三) GB8321.4-1993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四) GB8321.5-1997 农药雄道使用原则(五) 网站内容来源于:https://www.doczj.com/doc/2219229313.html,/content.asp?id=1746 标题:杨梅-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规程 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原则

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原则 DB33/174-199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品级 3 建园 3.1 园地挑选 3.1.1 天气条件 年均匀气温15~21℃,≥10℃的有效积温4500℃以上,均匀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初夏果膨大转色期降雨量大于160mm。大气尽对湿度正在80%以上,有益生长和生产优良果品。 3.1.2 地形地貌 宜正在山坡地栽培,坡度小于25°,海进步度正在700m以下,一般最合适100m~400m。 3.1.3 土壤 凡蕨类、杜鹃、松、杉、毛竹等植被生长良好,pH值4.0~6.5(pH4.4~5.5的酸土壤最合适)土层深沉,排水良好的红壤和黄壤,但忌连作。 3.2 园地规划 果园应规划门路零碎,种植小区和水保工程,建筑准则化梯田或鱼鳞坑,保存相近植被以供苗木遮荫。山顶和陡坡要保存林带,防御水土流失。 3.3 品种挑

果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ICS ××. ×××. ×× DB11 L ×× 备案号:×××—×××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018 果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 guideline for orchards water-saving irrigation engineering (征求意见稿) 2018-××-××发布2018-××-××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工程规划 (2) 5.1 规划原则 (2) 5.2 规划要求 (2) 6 工程设计 (2) 6.1 一般规定 (2) 6.2 设计参数 (2) 6.3 设备选型 (3) 6.4 管网设计 (4) 7 工程建设与管理 (4) 7.1 工程施工与试运行 (4) 7.2 工程验收 (4) 7.3 工程管理 (4)

前言 为提高果园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水平,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增加农业效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文勇许迪龚时宏廖人宽杨林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果园节水灌溉工程规划、设计及建设与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内的果园节水灌溉工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20203 农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50085 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50485 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SL/T246 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滴灌drip irrigation; trickle irrigation 利用滴头、滴灌管(带)等设备,以滴水或细小水流的方式,湿润植物根区附近土壤或栽培基质的灌水方法。 3.2 微喷灌microspray irrigation 利用微喷头、微噴带等设备,以喷洒的方式,实施灌溉的灌水方法。 3.3 涌泉灌bubbler irrigation 利用稳流器稳流和小管分散水头,实施灌溉的灌水方法,也称小管出流灌。 3.4 微灌micro irrigation 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流变成细小水流或水滴,湿润植物根区土壤的灌水方法,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或小管出流灌)等。 3.5 首部系统control head 集中安装在微灌系统入口处的过滤器、施肥(药)装置及量测、安全和控制设备的总称。 3.6 施肥(药)装置fertilizer system 用于向灌溉水内加入肥料(药)的装置,包括压差式施肥(药)罐、文丘里施肥(药)器、施肥(药)泵等。 3.7 设计耗水强度designed daily water requirement of crop 设计年灌溉植物耗水高峰期月平均日耗水强度峰值。 3.8 设计供水强度designed water application rate 满足设计耗水强度、过滤器冲洗等其他需求的供水强度。 3.9 果园水分生产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 of orchards 单位蒸散发量(mm或m3)形成的果实产量。 3.10 计划湿润层planned wetted soil dept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