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

一、从孔子到孟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1.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

【译文】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奋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4.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事物还来得及。

7.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文】平治天下这样的大任,如今这世上,除了我,还能有谁?

二、人的起点

1.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樊迟没有想通这番话。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人的原始天性是相似的,只是在后天不同的环境中受到不同的影响后才会产生区别,最终形成千差万别的个性。

4.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译文】孟子说:“人不用学习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两三岁的小孩子没有不知道亲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没有其他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5.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译文】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

三、仁者爱人

1、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译文】我没看到过喜欢仁的人讨厌不仁的人,喜欢仁的人觉得没有事物可以超过仁,讨厌不仁的人他实行仁就是不让不仁的人的行为发生在自己身上。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3、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仁德的人,自己想站得住首先使别人也能站得住,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4、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归仁焉。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

【译文】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作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5、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

6、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7、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8、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译文】孔子说:“君子认为义是最可贵的,君子只有勇没有义,就会捣乱造反;小人只有勇没有义,就会做土匪强盗。”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是不可以的。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1、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②然小人哉!

【译文】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普通人也应该做到的啊。

1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13、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

1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们,这是有益的。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四、修养的境界

1、【原文】曾子(曾参,孔子弟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第一》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在三个方面反省自身: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2、【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

【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

3、【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第七》

【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心胸狭窄,经常忧愁烦恼。”

4、【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第九》

【译文】孔子说:“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5、【原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6、【原文】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第七》

【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7、【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论语·述而第七》

【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8、【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第十》

【译文】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

9、【原文】“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译文】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 一、从孔子到孟子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1.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人将至云尔.” 【译文】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奋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4.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译文】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事物还来得及。 7.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文】平治天下这样的大任,如今这世上,除了我,还能有谁? 二、人的起点 1.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樊迟没有想通这番话。孔子便说:“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论语〉〈孟子〉选读》默写教师稿

1、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P3 2、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论语》)P13 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p21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P5 6、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论语》)P13 7、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P31 9、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P5 10、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孟子》)P15 1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p22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P31 1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P5 14、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孟子》)P15 15、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p22 1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17、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P26 18、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19、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p22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P32 2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P8 22、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P15 23、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P22 2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P32 25、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P8

【新】五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孟子》(国学诵读精品资料)-2019人教部编语文最新改版

教学资料范本 【新】五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孟子》(国学诵读精品资料)- 2019人教部编语文最新改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一)

国学经典再现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我是小助手 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时习:“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愠:音yùn,恼怒,怨恨。 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鲜:少的意思。 我是小翻译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考考你的智慧 1.学习的一个好方法是。 2.“说”的读音是:。 3.你知道的古代启蒙读物都有哪些呢? 弘扬传统文化 贾逵隔篱偷学 东汉时期,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名叫贾逵,十五岁时就成了名闻乡里的小先生,向他求教的人络绎不绝。

高考《论语》《孟子》名句及翻译

高考《论语》《诗经》名句及翻译 《论语》名句解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论语孟子中的名句 (1)

《<论语><孟子>选读》之名句整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章》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七》) 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七》) 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十四》)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七》 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十八》)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九》)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十五》) 10.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11.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章》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十五》) 1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十五》) 1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里仁〃四》) 1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十五》) 1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二》) 19.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四》) 20.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九》) 21.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十三》) 2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2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二》)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七》) 2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七》) 27.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九》)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2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3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梁惠王上》) 3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3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十三》) 3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十三》) 3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六》) 35.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脩〃三》) 3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二》) 3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二》) 39.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五》) 4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七》)

高中语文《仁者爱人》学案2苏教版选修《论语孟子选读》

《仁者爱人》学案 一、基本要求: 1、背诵1.6、5.26两章。 2、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思,并重点掌握“立”、“达”、“盍”、“诸”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默写下列语句:就近取譬;被发左衽;一匡天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朗读并标注本课句式特殊的句子。 5、明确“忠恕”内涵。理解“仁”的丰富内涵。 二、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出则弟()尧舜()()能近取譬 ()盍各言尔志() 车马衣轻裘()()厩焚()()师冕()固相师之道也()不能死,又相之 ()管仲相桓公()()子见齐衰者 ()()瞽者()弋不射宿()()被发左衽()()自经于沟渎 () 2、通假字(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入则孝,出则弟:通,解 释 ②.与师言之道与:通,解 释 ③.管仲非仁者与:通,解 释 ④.吾其被发左衽矣:通,解 释 3、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活用的类型,并解释) ①.尧舜其犹病诸() 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③.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④.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 ⑤.愿无伐善,无施劳() 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⑦.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 ⑧.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⑨.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 () ⑩.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⑾.一匡天下() ⑿.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 () 4、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弟: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 ②.一:吾道一以贯之()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③.仁: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④.其:尧舜其犹病诸() 吾其被发左衽矣() 吾其还也() 知其不可而为之()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⑤.事: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5、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类型,并翻译句子) ①.吾道一以贯 之: ②.何谓 也: ③.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 也: ④.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 也: 6、其他重点字词解释

《论语》、《孟子》名句

《论语》、《孟子》名句 《论语》、《孟子》名句集锦 《论语》及《孟子》中的名句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论语》、《孟子》名句,欢迎阅读。 《论语》名句集锦 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仁义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在我看来就像浮云一样。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他(孔子)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 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译文】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时常烦恼忧愁。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到了最寒冷的冬天,这样以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谢的。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学过的知识就可以得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认真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一块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可以为我所取法的人:我选取那些有点优点而学习,看出那些缺点而改正。 1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2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名句1--4单元 (1)

《〈论语〉〈孟子〉选读》背诵名句 从孔子到孟子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7、高山仰止,景行行至。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0、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11、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2、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3、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14、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5、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 16、《鱼我所欲也》 人的起点 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5、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6、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7、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8、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仁者爱人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0、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1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2、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4、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15、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修养的境界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8、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9、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0、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

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背诵

《论语》选读: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子夏为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其何以行之哉?”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选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老子选读: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6、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家著作的经典读物,其中涵盖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各个学派的经典著作,是中国文化学习的必修课。下面是《先秦 诸子选读》中必背的篇目。 1.《论语》 《论语》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记录了孔子的言行和教诲,全 书共二十篇,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篇目。它强调了人的修养和行为规范,提出了“仁爱”、“诚信”等重要观念,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道德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2.《道德经》 《道德经》是老子所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共有八十一章,被誉为道家思想的重要篇目。该书提出了“道”和“德”的重要观念,“道”是超然物界的存在,而“德”则是人 类行为的规范。书中强调了个人修养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 3.《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内容主要涉及到人性、政治和 道德等方面,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它强调了人的天性和人类之间的道德关系,讲述了 如何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手段来达到国家和社会的和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家韩非所著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主要论述的是在不 同社会阶层之间如何实现政治和经济上的平衡。该书分为五十四篇,包含了许多精辟的例 证和道德观点,为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管子》是战国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所著的一部思想著作,共分为八十篇,主要讨论了 国家治理和政治策略的问题,对中国古代的国家管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该书强调了以法 治国和法律的严格执行来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也提倡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加强统一 和合作。 《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所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共分为三十篇,主 要讨论了人类之间的爱和亲情等问题。书中提倡了兼爱、非攻、节用等一系列墨家的主张,成为了墨家学派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代表。 《鬼谷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性著作,作者为鬼谷子,共有六篇,主要探讨 了未来的预测、处世之道等问题。该书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预测和人生哲学的重视和 探究。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仁义礼智译注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11【原文】 6·23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12【原文】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义作为根本,用礼加以推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用忠诚的态度来完成,这就是君子了。” 13【原文】 15·33 子曰:“知及之(1),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2)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注释】 (1)知及之:知,同“智”。之,一说是指百姓,一说是指国家。此处我们认为指禄位和国家天下。 (2)涖:音lì,临,到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但仁德不能保持它,即使得到,也一定会丧失。凭借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会不敬;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可以保持它,能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但动员百姓时不照礼的要求,那也是不完善的。”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论语(13则)

高中背诵古诗文内容及解析—论语(13则) 《论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作品简介 《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少数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现存二十篇,四百七十余章。班固《汉书·艺文志》解释《论语》命名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东汉时,《论语》就已成为“经”书,作为学童识字后的必读书目,一直延续到清末。南宋时朱熹将《论语》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该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儒家经学元典《十三经》之一。 解读 孔子这段话论何谓“好学”。他认为,“好学”的君子应该是勤奋敏捷于事务,对工作持积极的态度,说话应谨慎小心,去有道之人那里,与有道之人打交道,这样就能向有道之人学习,以有道之人为榜样,改正自己的缺点。所以,君子从来不是把饮食的饱足和居住的安逸放在首位去追求,而是把积极工作、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改正自身的缺点放在首位。孔子所论“好学”的实质,是如何提高自己的人

格修养。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解读 孔子既提倡“仁”,又提倡“礼”、“乐”。“仁”即仁爱之心,是孔子的最核心思想,“礼”和“乐”都以“仁”为本。所以,在孔子看来,对于人来说,“仁”最重要。做人如果“不仁”,也就谈不上“礼”和“乐”了。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解读 孔子所说的“道”,其内涵非常丰富,既指他所提倡的“仁义之道”,又指真理、道理、法则等。孔子这两句话表达了他对“道”的极度重视和执着的追求精神。他认为:人只有学习、追求道义,才能称得上人。闻道无早晚,只要最终领悟了为人的真谛,死而无憾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解读 孔子此话是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只懂得利益。君子应把道义放在首位,小人总是把利益放在首位。重义轻利,是儒家的基本思想。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论语》《孟子》选读1

《论语》《孟子》选读 从孔子到孟子 【夫子自道】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我十五岁时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不会疑惑,五十岁能知道不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人提出的意见,七十岁能从心所欲地做事情,但不会超越礼法。 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译:我要是有这些车马轻裘,愿意和朋友们共享,即使用坏了,穿坏了也不可……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对于年老的,使他得到安乐;对于朋友,就信任他;对于年少的,就关怀他。 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5、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6、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译: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睿智的人不迷惑,勇毅的人不畏惧。 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译: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如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内容

第一单元:孔子—论语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聪明)也。” 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你懂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 2子曰:“过(过:名→动,犯错误)而(转折)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谓:表判断) 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 4子曰:“躬自厚(厚:形容词→动,严格要求)而薄责于人,则远(形容词→动,远离) 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 怨矣!” 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通毋,不要)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形容词→动, 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 快速完成)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宾语前置)?” 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7子曰:“岁寒,然后(这样以后)知松柏之后彫diao (通凋)也。” 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动词,停止)昼夜!” 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饭(名→动,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 我如浮云。” 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1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状语后置)?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 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君 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1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di)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12子曰:“不愤(郁结)不启(开导),不悱(不知该怎么说)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孔子说:“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不是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 则不复(不再次教)也。” 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就是说不能由一件事情类推而弄明白其他许多事情),就不再次去教他。”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通惘,欺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孔子说:“只是学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是空想而不学就会陷入危险。”

高考语文《论语选读》课文知识点背诵梳理汇总

《<论语>选读》课文知识点梳理 第一课为政以德 孔子主张运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反对暴政与刑杀;以仁义道德来教导百姓,用制度礼义来说服百姓,百姓才有廉耻之心而走正道。 1.“德”与“礼”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与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 2.民生与教化 孔子的天道观是唯物的,崇尚自然的。他不会高唱仁爱的赞歌而忽视老百姓的温饱。子贡问政时,他先强调“足食”,然后才是“教之”。当然,在孔子的思想中,物质与精神都不容忽视而更倾向于精神。当两者必选其一时,孔子做出“去食”的选择,这正体现了儒家“舍生取义”的思想主张。 3.先富后教 孔子提出“富民”和“教民”的思想,而且是“先富后教”,这是正确的。但这并不是说“富”比“教”重要。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何异? 4.正己——率先垂范,克己奉公。 以德治国,首先治理者要有良好的的道德素养,以德服人,百姓才会信服。因此为政者经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君子要带头向善,百姓才会蔚然成风。

《论语_孟子选读》名句

《论语·孟子选读》前四章名句 (一)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8.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9.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闻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 10.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1.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12.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13.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14.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5.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16.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17.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18.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1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二) 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2.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6.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7.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8.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9.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0.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高考论语孟子名句及翻译

高考论语孟子名句及翻译 高考《论语》《诗经》名句及翻译 《论语》名句解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也很愉快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做事灵敏、言谈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6.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

诸往而知来者。” 【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