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

(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

(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

(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

(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不要让敌人尾随。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要识别并预测敌人的攻击意图,并准备随时转入攻击。

(4)如果投不掉副油箱就应立即离开交战空域;双机编队中若被击落一架,另一架应及时退出战斗。

(5)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若己机低空性能优越,要充分利用之.尽且与敌在低空周旋.并适时退出战斗。

战斗机性能差距是现实,但空战局面不是性能差距的简单推导,否则战争早消亡了。战术能在相当程度上杭衡技术,战场上也几乎不存在纯教科书式的单机对抗。下面请专家结合不同机型的情况介绍超视距空战基本战术,以期能对空战实际情形有所感受,并体会到敌人的思路和己之对策。空战分进攻性空

战和防御性

空战两种基本类型,有不同的战术原则。理解这些原则是了解空战战术的基础。

空战队形

目前各国第三代战斗机主要采用双机(四机)雷达跟进队形、双机密集队形、双机橄榄形编队、三机防御和支援队形等。

双(四)机雷达跟进队形此队形多用于中距空战和侦察,搜索和警戒范围较大,灵活性强,便于相互策应和掩护。各机型运用这一队形特征不同。F-15:距离20千米,高度差600米,观察角0~10°。F-16:距离15~20千米,高度差0~600米,四机编队时,机组内保持防御队形。“幻影”2000:距离20~30千米(一般是25千米),高度差6 00~1000米(一般是600米),间隔3~8千米。这种队形属大间隔、大距离队形,发现目标后可迅速调整变换,迅速转向目标。

双机密集队形此队形是相对于中距战中的雷达编队队形而言,不是传统意义的密集队形。这是F-16在超视距接敌中使用的主要队形,主要用于二对一、二对二的对抗。双机横向间隔4千米以内,前后距离保持在1千米以内,高度差0~200米。

双机橄榄形队形这是F-15、“幻影”2000的主要队形。通过双机相互对向和背向盘旋保持队形和逐步前进,高度差600~2000米,各机的盘旋环形航线相互衔接,基本上构成一个不规则的橄榄形,F-15的半径为9~20千米,“幻影”2000为8~18千米。盘旋期间,始终保持一架机头朝向敌机、一架背向敌机,不断互相转换,保持攻击和防卫的连续性。其中对向飞行距离较短,多

在10 ~20千米,一般不超过20秒,以保持编队不断前进。前位机在距目标25~40千米便转弯回头,以便及时回避威胁及诱敌深入。随着双方距离不断接近,双机轮番进入对向敌机的频率增加。

三机防御和支援队形此队形主要用于战术进攻,是美空军常用的三机战术队形,编队的间隔、距离不大于5千米,最小800米,双机置前配置为防御队形,置后配置为支援队形,各单机间插空布局,具有较大的战术空间。三点前后相守,左右交联,进攻点多,队形变换灵活。

各阶段战术要点

中远距空战过程一般经过目标搜索与识别、接敌、攻击三个阶段,也有搜索完了直接发射远程导弹攻击的。第一阶段,F-15、F-16除了用机载雷达和电子光学设备对目标进行识别,通常还出动两架飞机对目标进行监视。其中一架飞机以最大速度从目标附近飞过,进行目视识别,并将目标信息传给另一架飞机,由另一架攻击。特殊情况下(如无远距雷达监控,双机不宜疏开),双机要么直接攻击未被识别目标,要么接近目标目视观察,然后攻击。

接敌和攻击阶段在中远距空战中是个统一的过程。飞行员在接敌的同时进行机动,占据有利位置。锁定目标后,机载雷达转入“自动”状态,并向计算机传递

必要数据,计算使用武器的各项指数。在接敌过程中,飞机通常以大俯仰角进入射击区。满足必要条件后,发射导弹。

以双机以上编队行动时,F-15、F-16通常分成突击编队和掩护编队,按高度向纵深沿正面疏开。突击编队位于佯动编队的前面或后面,距离通常为2000~5000米。

“幻影”2000的中距战比较注重通过相互间密切策应和掩护,创造中距攻击条件。它的中距战术分三种态势。

主动态势下直接攻击“幻影”2000双机保持跟踪队形,前后距离约4千米,从约110千米外与机载雷达性能稍逊的目标机双机正对头或斜对头接敌,速度550~650千米/小时,目标机双机保持密集队形。“幻影”2000双机加速到0.9马赫,以240千米/小时速度差、600~900米负高度差接敌。距离目标机37~74千米时,“幻影”2000锁定目标机双机,同时实施中距导弹攻击,然后进入近距实施格斗。

均衡态势下机动攻击“幻影”2000双机与机载雷达性能相近的目标机双机正对头或斜对头互相接近。双方同时发现对方时一般距离70~80千米,“幻影”2000在距目标机约56千米危险空域之外实施“对向”和“背向”监控警戒战术,伺机接敌并实施中距攻击。

被动态势下伺机攻击“幻影”2000双机保持防御队形与机载雷达性能较优的敌机双机正对头或斜对头接近,敌机在距离70~80千米时首先发现“幻影”2000并迅速占位,“幻影”2000也获得机载威胁告警系统或地面引导单位及空中预警机的提示后,迅速变换成球状编队接敌,实施“对向”和“背向”监控警戒战术,并逐步加快“对向”与“背向”转换频率,造成敌机连续丢失目标。当接近至

40~50千米时,“幻影”2000双机同时“对向”加速接敌,集中力量攻击威胁较大的一架,然后再攻击另一架目标机。

双机编队攻击战术

双机编队在中远距空战中的战术主要有:直接攻击、钳形攻击、釜底攻击、水平疏开、垂直疏开、组合疏开等。

直接攻击在攻击机与目标相向或同航向飞行时,使用导弹攻击。当目标处于中空或高空时,攻击机在目标探测距离和导弹最大发射距离方面占较大优势,可在空中或地面指挥所指挥下进行攻击。如条件允许,攻击机可以1000~2000米的负高度差进入目标前半球或后半球,当机载雷达探测并识别目标后发射导弹。攻击前通常打开电子战设备干扰对方,防止其进行攻击,而后飞机在上仰时以最大允许发射距离发射导弹。

钳形攻击是指利用两个编队从不同方向(侧面)同时攻击目标。如果对方发现一个编队并向其转弯,另一个编队即可占据有利战术位置对目标进行尾后攻击。此时,地面或空中指挥所对飞机进行引导,并观察空中情况和协调各型飞机的行动。其中有两种典型情况。

一是侧冀迁回,占位攻击。双机保持跟进队形从70千米外接敌,高度大约在4800~9200米,速度800~1000千米/小时,目标机高度3600~9500米。距离40~60千米发现目标机,距离30~40千米时前位长机向一侧反转诱敌,后位僚机接敌并发射中距导弹,长机再反转进入攻击。若僚机攻击前被目标机锁定,则僚机实施反转诱敌,由长机转入攻击。

二是双向迂回,左右夹击。双机保持跟进队形,高度4800~9200米,速度800~1000千米/小时。距离30~60千米雷达发现目标机,15~40千米

锁定,双机同时向两侧分开,并反转迁回,再回头对目标机实施包抄夹击。

釜底攻击是F-15、F-16等型机混合编队进行空战的主要战术,经常与“钳形攻击”组合使用,适用于中队以上编队空战。在空中预警机发现目标后,F-16双机立即机动至目标侧翼,并进行防御机动,吸引对方,迫使对方中队进行双机水平疏开,其中对方一个双机编队跟踪F-16双机,而后F-15双机投入战斗,对F-16双机在低空从相反方向投入战斗,与F-15形成“钳形攻击”。如果隐蔽攻击失败,F-16将吸引对方跟踪,并展开近距空战。远处的F-15在情况适宜时,有选择地发射中距导弹攻击。

水平疏开在低空空战和条件不允许进行垂直机动时使用。其要领是数架或双架飞机同时施放有源干扰,并按预定角度沿水平面脱离原航线向两侧做修正转弯。完成疏开后,继续接近目标,使敌无法发挥导弹发射的距离优势,同时可保障攻击编队顺利进入导弹的有效发射距离,向目标转弯后,先敌实施发射。

战斗开始前,为达成攻击的隐蔽性,战斗机双机须编成密集梯队战斗队形,前后距离200米以内,左右间隔100米以内。当与目标距离达到60~65千米(约为最大探测距离的70%)时,敌雷达进入自动跟踪状态,编队立即改变队形。当发现在捕捉到目标的同时也被敌雷达截获时,飞行员立即施放干扰15~20秒,而后以30°~45°的角度脱离原航线,向两侧做修正转弯,并直飞60~70秒。

直飞时间取决于修正转弯的角度,角度越大,直飞时间越短。直飞过程中为防止目标脱离雷达跟踪区域,飞行员应尽量缩小角度,修正自己的位置。

这些机动动作可最大限度缩短对方导弹发射距离,破坏其雷达自动跟踪,迫使其重新判断形势,重新定位和锁定目标,重新准备导弹发射。即便对方双机编队长机雷达锁定没有被破坏,从发现己方双机疏开到重新定位也需要50~60秒。利用此间隙,己方双机可进入导弹的有效发射距离,向对方转弯,并根据情况做如下选择:双机同时对对方实施攻击;长机对对方实施攻击,僚机对长机进行保障,或相反。假如己方双机完成疏开后,长机仍处于对方雷达锁定之中,长机应在转向目标后,重新施放干扰,掩护僚机对对方实施导弹突击。假如僚机处于对方雷达锁定之中,僚机进行保障,长机对对方实施导弹突击。

如果疏开后己方双机仍无法脱离对方干扰扇面,机载搜索雷达将受到极大影响,突击飞机应使用光学瞄准具和红外导弹。红外定位器发现目标距离短,开始时易丢失目标。这时另一架飞机应使用雷达搜索,并利用遥控密码通信提供目标指示,减少突击飞机的搜索时间。

垂直疏开这是梯次配置的战斗机编队在接近目标过程中,以垂直方式疏开的战术动作,可先敌发射导弹和破坏对方导弹引导。该动作适用于中高空小编队空战,既可在进入导弹发射区域前使用,也可在刚进入时使用。机载雷达发现目标后,编队以密集队形接敌。达到锁定目标距离时(55~60千米),双机开始施放干扰,完成“垂直疏开”动作。具体方法是:长机开加力,以0.9马赫的速度爬升到适宜高度,僚机高度下降500米。

“垂直疏开”战术动作可以取得三个效果。第一,至少会有一架飞机脱离对方的探测范围(很可能是僚机),为实施隐蔽先敌突击创造条件。第二,长机具有高度上的优势,增大了导弹发射的允许距离,可为先敌发射创造条件。第三,获得较大高度差。高度差越大,先敌发射的时间越充分。高度差为2000米时,先敌发射的时间为5 秒;高度差4000米时,先敌发射的时间为8~10秒;高度差7000米时,先敌发射的时间为15秒。在高度差9000米时,攻击机可获得绝对的先敌发射优势。

这里有一些战术要领。第一,长机应在进入优势区前即占据较大高度。第二,必须准确把握“垂直疏开”的时机,过早会暴露意图,过迟可能会被敌导弹击中。“垂直疏开”的准确时机是敌机载雷达转入自动跟踪状态时。第三,当对方占有高度优势时,优势越大,双机长机转入爬升的时机应越晚,而僚机应在对方发射导弹后迅速下降高度。即使高度差非常大,比如15000米,双机也不应同时下降高度,否则可能会落入对方导弹杀伤区域。第四,当双机具有高度优势时,既可爬升,也可下降。如果能在敌导弹发射后,双机迅速爬升和下降,机

动效果会更好。为使敌导弹在最后阶段偏离目标,双机在爬升的最后阶段适宜做不规则横滚。

组合疏开这是“水平疏开”和“垂直疏开”战术动作的组合。其要领是在接近目标过程中,飞机脱离原航线,向两侧完成修正转弯,同时改变飞行高度,达成编队疏开。“组合疏开”战术动作用于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前、接近目标的初始阶段和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后。

在接近目标的初始阶段,长机可在完成修正转弯的同时,完成爬升动作。僚机可在完成修正转弯的同时,完成下降高度动作。双机同时占据预定高度。在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后,长机在完成战术转弯的同时完成爬升,僚机完成战术修正转弯的同时下降高度,或相反。或长机爬升,僚机在水平面做战术修正转弯。

以F-16为例说明。其组合疏开战术有以下四种。

其一,左右(上下)分开,先后攻击战术。F-16双机保持密集队形从40~55千米处接敌,双方高度均为6300米。距离37千米时,F-16双机改为防御队形或跟踪队形(距离1.8千米)。距离30千米时,双机左右分开,间隔保持5.5千米左右,长机爬高至7200米,僚机则下降至5100米,对目标机实施中距导弹攻击。距离11~19千米时,前位长机下滑接敌,僚机则反转拉开距离,并创造发射中距导弹条件。当前位长机完成近距攻击后,僚机恢复航向,在距离目标机约11千米时进入接敌,对目标机实施近距导弹或机炮攻击。

其二,左右分开,相互支援,下滑接敌战术。F-16双机保持防御队形,在55~60千米外与目标机单机构成正对头态势,高度7300~9700米,开加力速度0.9~1.0马赫,目标机高度6000~7600米。距离约37千米时,F-16发射中距导弹,然后关加力防止前冲,双机左右分开。目标机则下滑至3000米摆脱,

F-16长机再反转对目标实施攻击,僚机也反转支援长机,并下降到3000米至目标机侧后方实施中距或近距攻击。

其三,大间隔雷达跟踪队形接敌,前后截击战术。F-16双机保持前后跟踪队形(间隔4~7千米),高度7000米,在距离约56千米时与目标双机正对头接敌,目标机高度约6400~9150米。F-16发现目标后,开加力加速至0.9马赫,爬高至9150米以上,双机拉开至19~28千米,保持600米高度差,变换成大间隔雷达跟踪队形。前位F -16首先选定其中一个目标实施中距攻击,然后反转脱离,防止遭敌中距攻击。后位F-16则改为前位,对另一个目标机实施中距攻击。如中距未能全歼目标机,再转入近距,力争占位目标机后方4~7千米实施近距导弹或机炮攻击。

其四,防御队形接敌,同时攻击目标战术。F-16双机保持防御队形,高度约为4600~10600米,从55~60千米外与目标机双机对头接敌。目标机双机保持前后跟踪队形,间隔0~4千米,高度大约为5400~6600米。距目标机约27千米时,F-16双机左右疏开,并对目标机实施中距攻击。距离16~18千米时,F-16双机分配目标。相距13千米时,目标机双机横向间隔扩大至7千米左右,F-16双机则采取目视接敌,依威胁程度选择优先攻击目标,分别实施近距导弹攻击,攻击距离约7~9千米。

中队以上编队战术

中队编队通常由攻击和掩护编队组成。攻击编队主要是前出至对方编队侧翼,从低位突然实施导弹突击。掩护编队主要任务是:及时发现敌人;随时将目标信息传给突击编队长机;佯动吸引敌机;在接敌紧急阶段施放干扰;火力支援攻击编队,并对其实施掩护。攻击和掩护编队的间隔和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间隔大小应保障两编队同时进入导弹发射距离。距离大小应保障突击编队在掩护编队进入对方发射区域前实施攻击。

“侧方攻击”战术攻击编队在200~500米低空飞行,位于掩护编队前18~20千米,间隔15~20千米,观察瞄准系统置于光学瞄准状态。掩护编队在中空飞行,观察瞄准系统处于工作状态。起飞后或在投入战斗前,均保持这种队形。

当攻击机双机进入锁定目标距离(60~65千米)后,掩护编队开始准备攻击,由其长机实施目标锁定。如果对方已先期锁定,掩护编队长机可施放干扰破坏敌雷达跟踪,僚机向左或向右完成修正转弯,并下降到低空,以期进入对方侧翼。在掩护编队佯动掩护下,攻击编队进入最佳发射距离(5~10千米),打

开搜索雷达,以大坡度转向目标。发现目标后,急跃升,从侧下方突然对对方实施突击,掩护编队长机继续对对方施放干扰。如果对方在突击编队发射导弹后开始机动,将落入掩护编队僚机的导弹攻击之中。攻击编队应位于掩护编队的前面,在掩护编队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前先敌实施突击。

“对头攻击”战术当攻击编队位于掩护编队后面,或距目标同样距离时,通常使用“对头攻击”战术。战术动作与“侧方攻击”基本相同。掩护编队做好攻击准备,在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域后,向左或向右完成修正转弯,对方机载雷达即会跟踪掩护编队飞机,为攻击编队隐蔽实施对头攻击创造条件。

使用某主动雷达制导导弹时,两编队的距离为20~25千米。掩护编队根据使用不同导弹的距离要求,在进入对方导弹发射区前完成修正转弯。当掩护编队飞机机动后处于攻击位置时,攻击编队的飞机应进入导弹发射区域。当两编队与对方距离相等,即攻击编队正好处于掩护编队下方时,可对敌实施攻击。

多目标攻击战术

一架战斗机在中远距同时或连续攻击多个目标的基本程序通常包括:起飞引导、空中搜索、目标跟踪、攻击准备、攻击、退出攻击等六个阶段。

起飞引导阶段与单目标中距攻击基本相同。当拦截多个同时接近的目标时,通常将拦截机引导至能够兼顾多个空中目标的中心区域。

空中搜索阶段搜索方法与进行单目标中距攻击基本相同。当机载雷达探测

到多个空中目标后,飞行员根据战斗需要选择单目标或多目标跟踪。

多目标跟踪阶段在此阶段,机载雷达从“方位一速度”或“方位一距离”状态自动转入了??标进行威胁判断、根据敌机群规模列出目标危险等级,选择最危险的2~6个目标,进行攻击排序及导弹分配,武器管理系统对导弹开始通电、加温和自检。

攻击准备阶段在此阶段,火控计算机需完成雷达扫描中心、飞行最佳引导指令、多枚导弹允许攻击区计算,并给多枚空空导弹分别进行惯导对准、任务装定。当目标满足发射导弹条件,火控系统发出导弹“解锁”指令。

攻击阶段飞行员发射第一枚导弹后,便进入下一个攻击阶段。在此阶段,飞行员仍需操纵机载雷达保持对多个目标的跟踪及空情监测,并继续完成后续导弹的瞄准、发射以及对所有导弹的指令制导。

退出攻击阶段当最后一枚导弹导引头自主截获目标并进入了末导阶段,火控系统发出允许脱离指令,飞行员机动脱离,当导弹命中目标后,多目标攻击的整个过程完成。

实施中远距同时或连续多目标攻击,是技术成份大于战术成份的攻击行动。由于其攻击距离远,对飞行员的传统意义上的战术动作要求不高.但对机载雷达、火控系统要求很高。需要机载雷达、火控系统计算等多个相关系统,对多个空中目标同时进行搜索跟踪、目标识别、战术计划制定、威胁等级判断、攻击排序、火力分配、雷达照射兼容性检查、雷达扫描中心计算、最佳引导指令计算、操纵指令计算、空情监视以及多枚空空导弹的瞄准、发射、制导等多方面工作。

指挥引导战术

第三代战斗机作战半径大,指挥引导方法由单一的指挥机构实施的集中引导,变为由若干个指挥引导网来统一实施的分散引导。战斗机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在上、下、左、右60°方位,距离120千米左右都可以发现目标,并可在80千米以上截获目标。在接敌阶段,指挥机构只要概略通报目标的方位、距离,就可协助飞行员截获目标。战斗机的全向攻击能力使其不仅可采用对头、斜对头的攻击方式,在前半球发现和截获目标,也可用雷达在尾后发现和截获目标,发现距离最远可达50千米,截获距离最远可达40千米。

在引导战斗机接敌过程中,应以战术方案的协同,从有利的方向、高度出航和接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低空、大负高度差的方法接敌。在适当的距离上再上升至有利的作战高度。

虽然战斗机的探测距离可达120千米,但由于武器射程限制,雷达过早开机不但没必要,反而过早暴露,也使雷达受敌方干扰,易先遭敌攻击。一般可在地面机构或预警机指挥下,对头、斜对头时在距离目标80~60千米、尾后攻击在20~30千米时打开雷达.按指挥所的通报进行搜索发现。为破坏敌机的发现条件,在雷达开机的同时实施电子干扰。

战斗机雷达搜索发现目标的最大高度差为±10千米,可根据目标情况采用各种高度差弓}导接敌。在速度方面,由于受脉冲多普勒雷达的限制,在对头攻击时,雷达能发现大于210千米/小时飞行的目标,而对小速度目标不易发现。尾后攻击时,战斗机速度大于目标速度150千米/小时以上才能稳定跟踪目标。同时,采用大速度接敌可增加导弹射程,以达到先敌攻击。发射后,应下令己

机减速从而使敌机的攻击距离减小。根据情况适时改变己机接敌速度是争取空战主动性的关键。基本引导方法有下面几种。

对头、斜对头攻击战术这是主要攻击方法。这里又分两种态势。

其一,在均势或优势条件下。飞机起飞后,在指挥机构引导下采用改变飞行剖面的方法,在适当距离时,迅速上升至有利的作战高度,一般是低于目标2000~4000米,M数为0.8~0.9。与敌机构成对头或斜对头态势,夹角0°~60°,此时距离应在120千米左右。距离目标80~60千米时雷达开机进行搜索,发现目标后,火控系统转入“自动”状态,截获目标后,飞行员按平显提示,操纵飞机对目标进行中距瞄准攻击。当实施对头、斜对头攻击未果,或近距离机载雷达未发现敌机时,迅速以大坡度转弯脱离,视情引导己机实施侧方或尾后占位攻击。

其二,在劣势条件下。如果敌机的超视距作战能力要强于己机,己机升空后受指挥机构引导的过程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在距离80千米时,己机雷达仅保持“初通”。距离50千米时,引导己机以大坡度实施水平转弯机动或“U”形机动控根据情况实时下令己机大坡度回转。回转同时才打开雷达与目标再次形成对头或斜对头态势。地面通报目标的方位、距离,协助飞行员迅速截获目标,飞行员按平显提示,操纵飞机对目标进行中(近)距攻击。然后迅速以大坡度转弯脱离或半滚倒转脱离,地面再视情引导己机实施侧方或尾后攻击。

尾后攻击战术在不具备对头条件或对头攻击失败时,可用尾后攻击。升空后,在指挥所引导下改变剖面,低空隐蔽接敌,适当距离时迅速上升至有利作战高度(取正负高度差2000~4000米),以180~200千米/小时以上正速度差接敌,接敌转弯前开雷达搜索,转弯后以小于30°的航向夹角追赶目标,

距离20千米左右发射导弹,进行中(近)距攻击。

指挥引导战术要点依靠地面指挥引导选择正确的出航方法、战术摆位、开雷达时机,对空战起着决定作用。

在摆位时,虽然第三代战斗机的雷达探测范围是左右60°,但如不是正对或斜对目标飞行,可能造成目标瞬间偏出探测区域的现象,影响雷达发现和截获目标。因此若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空中发现目标在平显左右20°范围内。再者,由于脉冲多普勒雷达所限,对高速逼近的目标很有效,而对垂直于己机航迹飞行或与己机同向飞行的目标发现概率小,距离近。因此,应根据态势变化及时引导己机机动,尽量形成对头或斜头态势。在进行尾后攻击时,应不断测定目标速度,及时指挥己机增速,以保持较大速度差,便于战斗机远距发现和截获目标。

为使战斗机尽早发现目标,地面尽可能准确通报目标方位距离,协助飞行员手动截获目标。但如果较近距离仍未截获目标,应提醒空中飞行员用自动状态探测和截获。对头进入时距离应掌握在35 千米,尾后进入时距离应掌握在20千米。

战时电磁环境异常复杂。一方面战斗机自身要积极实施反干扰,同时要发挥编队主观能动性。在情报保障良好时,尽量用成功率较高的具体引导,使有限的兵力得到最合理运用。在敌施放强烈干扰,无可靠情报保障时要结合目视引导。在敌施放间歇干扰时,应抓住点滴情报,结合敌情判断进行推测引导。在只有部分警戒雷达情报条件下,可直接使用有较大灵活性的具体引导。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超视距空战战术编队图解大全 编队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 (1)在兵力上要处于数量优势,同时编成利于攻击的队形。 (2)空战中尽量攻击敌长机,并分割敌僚机,使之丧失战斗力。 (3)长机要主动攻击敌机,僚机要时刻观察敌长、僚机行动,掩护长机行动。如条件具备,应主动攻击敌机,并及时报告长机。 (4)长机出现弹药耗尽、负伤、机械设备故障等情况时,僚机应主动承担空中指挥任务。 (5)退出战斗时,编队应向战区的己方一侧、有地面防空火力掩护地区退出。剩余油料较多、位置有利的飞机,应积极掩护其它飞机先行退出战斗。 编队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 (1)当双机编队被敌机追踪时,应根据敌机的位置和距离,采取向外上下分开的机动动作,迫使敌顾此失彼。 (2)编队其中一架被跟踪时,其它飞机应全力实施火力掩护,努力使敌机放弃攻击。 (3)尽量用一架(双)飞机引诱敌机,其余飞机对敌攻击;防御的双(单)机向敌机转弯,诱使敌机跟随,另一对己机寻找机会攻敌。 (4)当敌机数量明显多于自己编队,或编队失去战斗力的飞机较多时,应主动退出战斗。 单机进攻性空战基本原则 (1)进入作战空域和判明敌机已开始实施攻击时要投掉副油箱。要不间断地观察敌情。要尽量减少无线电通话。在作战地域要以更大的速度飞行。

(2)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敌人。要把对方的飞机当成最好的飞机。在攻击前要实施目的明确的机动。 (3)要尽可能从敌机尾后或下方进行攻击。如果己机机动性不及对手,应以高度优势攻击。当有速度较快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 (4)未确认敌机时不要攻击。攻击机动动作和射击、发射动作要协调一致。 (5)遵守战斗纪律,要有全局意识和牺牲精神。 单机防御性空战基本原则 (1)发现己机处于被动时,要迅速采取果断动作,摆脱敌机追踪和导弹攻击。当有更快速或更高位置的飞机掩护时,可减速飞行,以获得同伴支援。 (2)要注意来自太阳方向的敌人。不要让敌人尾随。敌机位于己机尾后时,要向敌机方向做“S ”减速机动。 (3)任何防御的目的是摆脱敌人转入进攻。要识别并预测敌人的攻击意图,并准备随时转入攻击。 (4)如果投不掉副油箱就应立即离开交战空域;双机编队中若被击落一架,另一架应及时退出战斗。 (5)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若己机低空性能优越,要充分利用之.尽且与敌在低空周旋.并适时退出战斗。 战斗机性能差距是现实,但空战局面不是性能差距的简单推导,否则战争早消亡了。战术能在相当程度上杭衡技术,战场上也几乎不存在纯教科书式的单机对抗。下面请专家结合不同机型的情况介绍超视距空战基本战术,以期能对空战实际情形有所感受,并体会到敌人的思路和己之对策。空战分进攻性空

揭去二代机的高空高速战法的美丽外衣-转日落共青城

揭去二代机的高空高速战法的美丽外衣-转日落共青城 共青城, 战法, 高空, 外衣, 日落 一位中国空军的军事科学博士接待来访的俄罗斯空军代表团时声称“在战术战法上,我们绝 对不能盲跟着西方跑,我们将坚持高空高速,那是我们自己的优势”但是在进一步的交流 发现这位军事科学博士本身并不内行,甚至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概念。验证了格里申少将早先 的判断,中国空军一些研究部门的学者们与实际操作飞行员之间是完全脱节的。正因为“高 度和高速就是能量优势”这样理论才大行其道,有关“ F 一2 2 采取中高作战”的说法 更鼓舞了这种观点人士的。但他们却丝毫无视F 一2 2 是一种雷达和红外隐身的飞机这一根 本基础。在现代空战中,如果自己不是雷达和红外隐身飞 机,且又在制信息权和制电磁权上没有绝对的单向透明优势,这样的高空高速是没有任何 意义的。而毫无疑问,中国空军现有的任何一个型号飞机都不是雷达和红外隐身的,也不 享有美军式的制信息权和制电磁权上的绝对单向透明优势。 国际上现代拦截“非传统大型高空高速目标” ( 指除了图一 2 2 M 3 这样缺少自身 空战能力的大中型轰炸机之外) 的空战战术基本要领,通常都是变高度剖面接敌。即条件许 可的情况下应以10 0 0 - 4 0 0 0 ~ 负高度差进入,利用雷达下视受到地面杂波干扰的道 理,发挥雷达上视对于对方雷达下 视的先发现优势,进入与对方前斜对头或后斜对头区域,争取使对手处于自身雷达弱效区 或盲区,从而实现本机先锁定先攻击。只在本机雷达锁定目标后快速上升,最后完成导弹攻 击。整个接敌一攻击飞行剖面是一个变高度剖面,而非全程一直保持着优势高度。中国空军 原来的一些拦截战术却与此不同。看起来受到上世纪6 0年代空战思想影响很大。中国方面 “正高度差方( 即高空方)完全能依靠大型警戒雷达和指挥所来即时掌握曾经一度坚持认为, 空情的变化,从而使自己的高空高速优势转化为空战优势”,但这在各国空军都被证明有些 脱离实际。负高度差( 即低空) 进入的先发现优势,使本方有丰富的战术变化选择,对方 难以用大型警戒雷达和指挥所对空情的通报保障来完全一一及 时应变。所以,固守“发挥高空高速优势”的做法是不适宜的。这些所谓的“高空高速 拦截战术”在多次的对抗演习中显示战果不良,于是在中国空军内部就出现了“拥有三代 战机,还要有驾驭三代战机的人和战法,不能用二代机的战法去操纵三代战机”的讨论, 并得到了空军总司令部的支持( 中国空军对歼击机的划代标准与我们不同,他们将苏一2 7 称为三代机)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还发现:中国空军在较早时对现代超视距( B V R ) 空战战术战法的认识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偏 差。他们的一些中距空战战术战法似乎是认定“在空情保障下, B V R空战的双方只能以 近似双方互相对头接近的方法进入空战”,于是B V R 空战的模式就简单地格式化,“胜负 主要取决于双方的雷达各在多少距离上发现对手,然后各用多少时间完成锁定和发射,最 后谁的导弹用多少时间先击落对方”。这种僵化刻板的空战想定模式与国际强军的超视距空战 战术战法有很大差距,实际上完全无视战术机动带来的丰富变化,总体还处于美国空军上 世纪6 0 年代中距空战的认识水平。现代各空军 强国的超视距空战战术战法没有一个是离开战术机动的,把超视距空战简单设定为“双方 一直对头接近”和“不需要大机动动作”是一件非常离奇的事隋。前往利佩茨克空军飞行 战斗使用和改装训练中心参加交流的中国飞行员透露说,中国空军的有些战术战法并不是由 飞行员制定的,而是由一些理论部门研究出来的“杰作”。我们发现在中国空军内部存在着 一种情况,由于人才培养体制的原因,造成部队飞行员和飞行员出身的领导航理基础比较 低,眼界也不够开阔,因而被一些高学历的研究人员贬斥为“不过是高级的体校毕业生”。 而一些高学历研究人员又常常是完全不懂实际飞行又没有在作战部队工作过的理论型学者, 他们的工作特点是善于冥思苦想,但经常脱离实际情况。这种闭门造车,或者只是翻译参

陆军任务指挥清单

陆军任务指挥清单 任务指挥清单 ⑴第一部分:概述 任务指挥清单包括3种不同的能力:传输、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和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是主要的传输项目。战术作战指挥(TBC)、陆军全球指挥与控制系统(GCCS-A)、联合作战指挥平台(JBC-P)、陆军全球作战支援系统(GCSS-Army)是关键的应用程序。陆军重要管理系统(AKMS)和通信安全系统(COMSEC)是主要的网络服务项目。我的目标是将这些任务指挥清单中的组成部分整合入可以为21世纪的远征陆军提供及时和相关信息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无缝的连通性实现的,而不用考虑等级、位置或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陆军将以今天的基本网络结构为基础,安排所有的网络采购项目,利用作战的经验教训,为战区推动的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整合入可以使用的商业或官方技术,进行累积部署,在和陆军轮换模型保持一致的基础上增强网络能力。 陆军2012财年的网络投资反映了它如何为作战人员部署新能力的基本变化。一开始,将并行网络现代化努力转化为传感器、士兵、平台、指挥单位的连贯网络将由指挥与控制应用程序和服务组合连接起来,并且由一个强大的传输网络联系起来。采用这种方法,陆军将确保清单的平衡,更加注重采购其他各旅所需的设施,而不是注重长期单个项目的研究与发展。为了完成这一工作,陆军将使用一个全局性的结构、共同的操作环境、成熟民的用互联网技术来推动网络部分的标准化,从而形成一个合适的由软件来界定的无线电系统。在使用多层传输网络的情况下(地面、空中和太空),陆军的目标是通过扩大覆盖区域、为部署的部队提供更大的带宽增强网络能力。 现代化计划支持陆军网络战略的内容,其内容包括:第一,培养能力。我们将以尽可能多的结构形式来提供一个强大的网络能力,为更多的部队扩大传输能力,提高下车作战士兵的连通性,包括超视距传输能力和设计一个可以升级但能够承受的连指挥所能力。第二,共同作战环境实施。我们将为联合作战指挥平台、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和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建立一个共同点网络结构,实现共同作战环境实施,该结构将使用于士兵、平台和指挥所环境的软件产品能够快速发展。第三,通过为平台交付一个可以承受的综合计算机系统增强网络整合。第四,通过将任务指挥分解为用于指挥所环境的软件组合和实现单个移动任务指挥能力,增强任务指挥。 第一个措施能够将下车作战部队的领导者融入网络。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和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的发展会把数据扩大到我们的平台和下车作战的部队,因此提高部队的态势感知能力。第二,为了克服复杂地形或多山地形的挑战,陆军将部署联合作战指挥平台系统,这套系统是一个累积性的系统,但它是一套经过士兵验证和重大升级的蓝军跟踪系统。第三,战术级作战人员信息网包括一个移动的高带宽能力,未来还可以增加空中的平台,从而拓宽网络,减少对卫星的依赖,并同时为超视距用户增加作战数据。 陆军考虑将一个更大的网络作为作战效能倍增器,这个网络的覆盖范围将从支援基地扩大到单支下车作战部队的领导人。这个包罗一切的视野被称为全球网络事业建设(GNEC)。它包括,确保正在部署/已部署的作战人员能够获得更大的网络能力和服务。通过部署军用和民用卫星长期向战术编队传输信息的能力,作战人员能够获得这些网络能力和服务。这种

空战术语

空战术语 2008-12-08 11:23 3/9 line——从一侧机翼到另一侧机翼的一根线,飞行员使用它来判断另一架飞机位于他的前方还是后方。 AB——加力 ACM——空战机动 ACT——空战战术 AI——空中拦截 Angles——用千英尺表示高度的快捷方式,例如,“Angles 20”表示高度20,000英尺。 Angle-off——敌机航向和你的航向之间的角度差,也称为航向交叉角或HCA Armour star hands——肥厚,笨拙的手,驾驶飞机时容易出错 Aspect angle——你的飞机相对于敌机尾部的角度 Attack geometry——进攻战机的追击路径 Bar——雷达波的一次扫描 Basic Fighter Maneuvers(BFM)——在一对一空战环境中的基本空战机动Belly check——执行180度的翻滚,检查机身下方空间 Boresight mode——雷达束固定指向机首前方,第一个进入雷达束区域的目标将被自动锁定 Butterfly setup——一个战斗训练进入计划,两架战机开始以一字并列编队飞行,然后互相转离45度。在距离4英里之后,两架战机互相返回进入迎面相遇。BVR——超视距 Corner velocity——飞机具有最快的转弯速率和最小转弯半径时的速度 Crawl back up in the cockpit——有时,飞行员会遇到一种称为“任务饱和”的现象,即瞬间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而飞行员的能力无法处理应付如此之多的事情,导致他发生智力上的退化。 Dissimilar Air Combat Tactics(DACT)——在多架对抗多架的空战环境中,两方的战机种类不同(如,F-16对F-14)。 Drag——不大于60度方位角的机动 Energy——BFM中,飞机执行机动的潜能 Enhanced Envelope Gun Sight(EEGS)——一种新的F-16和F-15机炮准星,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机炮漏斗。 Escape window——脱离战斗的安全路径,代表从战斗中安全脱离的机会 Flight path marker——飞行路径指示符 Food fight——一场令人兴奋的多机空中缠斗 Fox2——发射AIM-9P导弹的无线电呼叫 G force——地心引力,1G相当于重力 GCI——地面控制拦截 Gun cross——机炮准星 Heading crossing angle(HCA)——敌机航向和你的航向之间的角度差,也称为Angle-off。 HEI——高爆燃烧弹,F-16战机上M61A1机炮的弹药种类 High alpha——高攻角 High yo-yo——执行异面机动的经典空战动作

夺取绝对空优

夺取绝对空优——麦克唐纳道格拉斯 F-15 鹰战斗机发展史 “没有一磅重量用于对地攻击!”——这句话大概很多人都听说过,也知道这是在麦.道 F-15 战斗机发展过程中一个著名的口号。在很多文章里面,都提到美国空军由于在越南饱受教训,转而重视机动性,发展出以 F-15 为代表的一批第三代战斗机。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如果 30 余年前没有几个关键性人物、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个秘密团体的出现,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 F-15 将是一架美国版的米格-25。 从二战到越南 二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和军方对战争的态度有了极大转变。他们认为,未来的战争必将是一场核大战,因此所有的军事资源、军事理论都为此大幅度调整。在这场大变革中,战术空军司令部成为“重灾区”之一——在核战争中,战略空军是打击主力,战术空军也就沦入给人打下手的境地。 战斗机设计重点也发生巨大转变,转而强调核武器投射能力和防空截击能力。因为,根据五角大楼将军们的想法,在想定的核战争条件下,夺取制空权的不是战斗机,而是轰炸机——用核弹将对手的一切毁于地面。传统的空战机动变得陈旧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拦截。战斗机要求具备超音速能力、先进的传感器、导弹武器以及必要条件下的超音速机动空战能力。 这种想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早在二战期间就有人认为,随着战斗机速度提高和可用过载增大,使得先进战斗机进行空战机动变得不可能——然而直到 F-15 出现,战斗机的亚音速可用过载仍未达到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早期 F-15 的极限过载是 7.33g)。然而接下来的不列颠空战证明,空战机动的技巧在空战中仍然是极其必要的,“空战无用论”随之销声匿迹。 无独有偶,就在美国军方再度提出类似观点之后不久,又一次检验机会出现——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空军在朝鲜空战中表现尚可。但也吃了米格-15 不少苦头。飞行员除了对米格-15 的垂直性能表示欣赏外,对自己战斗机重型化、多用途化导致机动性下降的现

空战术语

空战术语 ?黑视 飞行(航天)员在飞行中因持续性正加速度作用而引起的中心视觉丧失和视野发黑的症状。 飞行中加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头部血压降低,发生视觉模糊。随着加速度值的增大,或作用时间的延长,周边视觉消失,即出现黑视。正加速度环境消失,其意识和视觉会很快恢复正常。 ?着陆 飞机从安全高度(见起飞)下滑过渡到接地滑跑直至完全停止的整个减速运动过程。 ?下滑 飞机航迹略微向下倾斜,有动力或无动力的准定常直线飞行。下滑性能包括:下滑角(航迹与水平面的夹角)、下降率(单位时间下降的高度)和下滑水平距离等。滑翔机的下滑是无动力下滑的典型例子。飞机升阻比(升力与阻力之比)越大,下滑角越小。对应于最大升阻比的下滑称为最有利下滑,此时下滑角最小,下滑水平距离最长。 ?战斗半滚 一种特技飞行动作。飞机在垂直面内跃升,同时绕横轴仰翻成倒飞状态,到达顶点时又绕纵轴滚转180°转入平飞。 ?软着陆 航天器经专门减速装置减速后,以很低的速度在地球或其他星球表面实施的安全着陆。 ?低速综合机动 俗称“低悠悠”(Low-speed Yo-yo),低速综合机动是先俯冲,增加自己的飞行速度,然后爬升攻击。它更适于追击距离有点远的目标。有时在攻击直线飞行的轰炸机时,这个动作也很管用,因为最后的爬升段可以降低飞行速度,适合对低速目标射击,还能减少对方尾部火力对自己的伤害。 ?高速综合机动 俗称“高悠悠”(High-speed Yo-yo),先爬升后俯冲,适用于自己比敌机速度快、容易冲前的情况。 ?半滚倒转

破S,学名叫“半滚倒转”,又叫“分离S”。它来源于英文“Split S”,其中的“S”就代表剪式飞行(Scissors)。破S的动作是在盘旋横滚中,突然完成一个180°的横滚,机腹朝上,然后拉杆,使机头迅速转向下方俯冲。这可以增加自己的速度,弥补先前在剪式飞行中的损失,然后在合适的高度改平,脱离敌机的攻击。 ?剪式飞行 剪式飞行,是空战中的双方都转向对方,交叉而过,然后双方又反向急转,如此重复下去。 双方好像两条蛇一样,交叉地前进。也可以说是在编辫子。 ?眼镜蛇机动 眼镜蛇机动,最早由苏联飞行员普加乔夫驾驶苏-27完成。这是现在存在比较多争议的一种机动动作,因为它只在飞行表演中展示过,尚未有实战检验。眼镜蛇机动需要战斗机本身具备非常好的过失速操纵能力,这样才能在大迎角的情况下不失控。发动机还得强劲,在机头重新落下后能迅速加速。由于眼镜蛇机动会让战斗机的速度急剧下降,因此很容易让追击的敌机冲到前面,方便自己在随后用红外制导格斗导弹攻击。但反对者却认为,战斗机完成这个动作后就成了一个低速目标,高度也没有增加,很容易成为另一架敌机和导弹的活靶子。 ?桶滚 桶滚,看起来像是飞机贴着一个桶壁的外面,螺旋形地往前飞。这个机动过程中,飞机的飞行状态变化不大,但飞行路线变成了螺旋形,结果飞得距离多,实际前进的距离少。桶滚一般是先向上方爬升,然后朝转弯方向相反的方向横滚,待滚转到敌机外侧时再改为正常飞行。这样能把自己的速度优势转化为高度优势。在追击中,进攻一方采用这个机动可以防止自己因速度过快而超越敌机,从而继续留在敌机的后半球。防御一方采用这个机动,则能让追击者冲到前方。 ?英麦曼转弯 英麦曼转弯,是一战时期德国飞行员马克斯·英麦曼创造的一种机动动作,学名叫作“向上跃升接半滚改平”。它是首先抬高机首进行垂直爬升,同时进行滚转。 ?盘旋急转 盘旋急转,这是所有空战机动中最基本的动作。但不同飞机,转弯最快的条件也都各不相同。而且盘旋急转是一个高过载机动,一旦完成一个急转弯,应该马上作出其它动作。否则,长时间的急转会让自己的飞行速度迅速降低,机动性也降低,成为更容易击中的靶子。 ?空投

全面分析F22

全面分析F-22A战技性能启示中国四代战机发展 目前任何国家依靠第三代战机和现有地面海面防空武器系统都不可能真正阻止美国空军F-22A猛禽战机的突防和打击。

12架F-22A猛禽战机可以压制48架苏-27SM战机 12架F-22A猛禽战机可以压制48架F-15C战机 请为图片评星 214人评星您的评星 声明:本文为《现代兵器》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离子鱼 空中力量在现代化战争中已经成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用来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机则是其中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虽然现代化战争中的系统对抗已经使整个军事航空力量构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整体,但是高性能战斗机的存在仍然是这个作战系统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第四代战斗机是目前各军事航空技术强国重点发展的先进航空武器装备,其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也与第三代战斗机存在明显差别。世界航空技术最先进的美国长期引导着国际先进战斗机发展的方向,而真正按照第四代战斗机标准设计完成并达到服役状态的只有美国的 F一22。 第四代战斗机的设计需求和技术措施 美国空军刚刚形成战斗力的F一22代表着目前战斗机性能的顶峰,同样也是现代化军事航空技术产生革命性进步的代表,并已经成为其他国家衡量战斗机技术性能指标的标准。F一22来源于美国空军为取代F一15所发展的新一代ATF战斗机,美国空军对其设计要求是经过持续近10年严格系统工程处理和分析后的结果。ATF的基本设计要求是拥有超过第

三代战斗机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和以较小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为基础的隐身(低可探测)能力、拥有优于任何第三代或其改进型战斗机的持续和瞬时机动能力,并具有一定的非常规机动能力、高出勤率和高可靠性。 F-22的飞行性能和机载电子设备技术水平要远远超过第三代战斗机,之间的技术差距比之前几代战斗机要大的多。按照冷战思维提出的F一22也是最后一种不惜工本来强调性能的先进战斗机,该机在研制和装备的成本费用上同样明显超过第三代战斗机,即使是美国也无法承担大量装备的高昂成本。美国空军采购648架F一22的计划已经调整到180架,显然现代化战斗机在强调技术性能等方面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成本的影响。通过美国空军对F一22采购规模的变化,就可以感受到成本对装备形成的压力。 美国空军发展F一22这种各方面性能指标明显领先于对手的高技术装备,其目的就是通过先进装备所形成的技术优势来保证战术上统治地位。美国的军事航空工业在世界范围内仍然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通过对第四代战斗机中属于先行者和技术标杆的F一22各方面性能指标的分析,将会对其他国家发展类似技术标准的第四代战斗机起到参考和引导作用。我国航空工业通过J一10获得第三代战斗机的科研和生产能力后,周边军事技术力量的变化将促使其必须开始第四代战斗机的发展,而分析和了解该机对于我们有着指导性的重要意 义。 超音速巡航这是F一22综合战术性能要求中一个基础性的重要指标。所谓超音速巡航中的“巡航”并不是常规意义中最省油的飞行速度,而是指战斗机可以在 发动机比较省油的条件下进行持续超音速飞行,对于四代机是指在发动机不开加力的情况下获得第三代战斗机在加力状态下才能够获得的超音速飞行能力。战斗机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对战术使用有很大帮助:在执行对空作战任务时,超音速巡航有利于快速占位和接近目标,能够为机载导弹武器提供更大的初始速度以提高射程;当战斗机处于被动状态时,有利于摆脱敌机的跟踪和攻击,也可利用飞行速度来换取高度和增加能量方面的优势。 F一22提出超音速巡航技术要求,主要是根据两方面的战术需要:首先是可以使其具备比典型第三代战斗机更强的高速性能。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战斗机为了保证航程和作战半径要求,在绝大部分飞行时间里都是采用较省油的高亚音速飞行,只有在接敌和攻击的时候才会将飞行速度提高到超音速。第四代以前的战斗机虽然都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但是因为依靠发动机加力获得的超音速性能需要消耗大量燃料,因此在燃料限制下很难保证飞行速度适合战术条件的要求。而F一22能够在发动机不开加力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飞行速度,使其在与其他不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的战斗机作战时,占据明显的先攻击、先命中战术优势——可以始终保持飞行速度以迅速完成空战占位机动,并使机载导弹的射程得到大幅度提高。超音速巡航不但使战斗机能够在超视距空战中占据上风,而且还可以在保持速度优势的同时具有足够的作战半径和持续作战时间,以满足在较大空域范围内进行多场空战时对续航 能力的要求。

J20性能深度分析3

航空爱好者来说,总希望能比较出各种先进战斗机的长短和优劣,而且最好能把战斗机的综合战斗力用数字的形式一目了然地表示斗性能相关的关键参数都是保密的,而且是要经过试飞测试才能获得的。加上不同的文章、不同的资料来源出于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因此,即使对专家而言,想找到现成数据,从比较客观的角度去衡量战斗机的能力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网友评论】 空理论:科学评估的基础 是不能给战斗机的空战能力打分呢?不是的。现在人们已经发展了不少评估战机能力的方法。这些根据对未来空战的分析判断,确定诸方面的权重,然后根据对战机气动外形的分析、对工业科研能,再结合少量的公开数据,战斗机的空战能力评分:对不同战斗机之间相同的项目的一一按同一标进而量化飞机的作战效能。 我们就在上一专题对现代空战的分析判断的基础上,用一一评估了世界第四(五)代战斗机的作战能排序。由于被评估的不少参数并没有确定数据,所以在我们在每一项评估中都给出了所依据的技术,说明了所采用的评分理由。和缺乏细分分析,没有理论依据的随性打分完全不同。而整个理论介对广大对于现代战机技术本质知之不多的读者来说,也具有较强的参考性。【详细】 —极为重要的基础性指标 最开始,我们必须通过分析,确定出战斗机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的相对比值——“升阻比”。顾名是飞机飞行中所获得的升力与阻力的比值。这一数值几乎就等同于空气动力效率,愈大愈好。飞行比越大,其空气动力性能越好,对飞行越有利。 空气动力分析复杂性,我们先给出最终结论表格,再一一解释。F-22、YF-23、歼-20、T-50、F-35型的现代战斗机的升阻比评估如图,其中的原始增益,是相对常规布局的第三代战机而言的。【详 调查 你认为那种的机动性最好? F-22 YF-23 F-35 歼-20 T-50 超机动性=过失速

论空中力量和空中战争在未来局部战争中的作用

论空中力量和空中战争在未来局部战争 中的作用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七年后飞机被用于军事领域,诞生了以飞机为主要武器装备的军事力量——空中力量。1909至1910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批军用飞机和飞行员,初步形成空中力量。一战中,随着歼击机性能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多,各主要参战国先后建立了歼击航空兵组织。从此,空战日趋激烈,空中作战的样式也更加多样,战法也更加灵活,从此空中作战掀开了新的一页。 20世纪是空中力量从诞生走向成熟的世纪,而21世纪可能是空天力量主宰战争的世纪。21世纪,各国已开始的新的战略调整将更加深入,空中力量在各国军事力量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空中力量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支援作战发展到空中交战,最后发展到空中力量的战略性运用,这个历程用了近90年。 1 空中力量的发展历程 1.1 空中力量作为战争主体力量的雏形形成过程 空中力量经过短短100年的发展,已经从附属于陆海军的地位,逐步发展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主体力量。应该说,空中力量作为战争的主体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开始萌芽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场空前规模的世界性战争,不仅以航空兵空袭开始,而且以航空兵核空袭而结束。这决不是偶然的,它标志着空中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已经开始脱离陆海军的附属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战役乃至战争的进程和结局。突出表现在:航空兵的作战行动,不仅对一些决定性陆上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海战场上,航空兵也开始成为主攻力量。据英美对二战时战略轰炸的调查称:"在西欧的战争中,盟国的空中力量是

决定性的力量。在空中战场空中力量的胜利是全面的。在海战场,空中力量与海上力量相联合,使敌人的潜艇给我方以最大的海上威胁的情况宣告结束。在陆战场,它帮助扭转战局,使盟国地面部队取得了压倒的优势。"这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空中力量作为战争主体力量的雏形已经形成。 1.2 空中力量作为战争主体力量的形成过程 空中力量的大量投入,有时甚至是单独使用,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如果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中力量的作用还主要表现在保证和配合陆海军作战行动上。而在战后,特别是80年代发生的局部战争中,空中力量则独立承担了许多对战争胜负有决定影响的战略战役任务。从第三次中东战争、1982年黎巴嫩战争和英阿马岛之战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80年代末的局部战争,已经开始由空军配合陆海作战,演化成为以充分发挥空中力量纵深打击能力为特征的空地(海)一体作战,空中力量作为战争主体力量的地位已初步形成。 2 解析近几场局部战争中空中力量的使用 2.1、越南战争中的空中作战 2.1.1新式航空武器的使用,标志着空中战争已经进入现代化新时代 以激光制导炸弹为突出代表空空导弹大量而经常地使用于空战,是始于越南战争。电子战的力量成了空中作战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空中作战开始出现一条“无形的战线”。MSQ型雷达轰炸系统、前视红外装备。微光电视和各种传感器………用于空战。空中预警指挥飞机也在越南战争中初露锋芒,充当了多机种协同作战、发挥整体能力必不可少的空中指挥中心。 2.1.2 越南战争应运出新的空中作战样式和方法 12月22日13点28分,2架米格-21歼击机从内排机场起飞,拦截来自老挝方向的美军F-4机群。米格双机由歼击航空兵团指挥所引导,接到指挥所指令后,沿220度航向,开始向8000米高空爬升。穿出云层后,米格长机接到指挥所指令,开始左转弯,左转至90度后,发现了

世界五大战斗机

世界五大战斗机 一、F-22猛禽战斗机 F-22,世界上第一种也是目前唯一一种投产的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它所具备的“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隐身、可维护性”成为第四代超音速战斗机事实上的划代标准。雷达反射面=两张A4纸。可以在视距外进行精确打击,配合飞机隐身能力,使F-22能先敌发现目标,先敌发射武器,掌握战场主权F-22有三个内部武器舱对空对地一机多用,作为“第四代战斗机”,F-22也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既可用于空中格斗,又有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多用途飞机有以下一些优越性:一是有利于缩短研制周期,二是可节省研制经费,三是利于提高作战灵活性和整体作战能力.尾部安装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装置,能够不受云、雾以及其他恶劣天气的限制。一般攻击误差在13米之内,并可达到95%的系统可靠性。

二、F-35战斗机 F-35是20世纪最后一个重大的军用飞机研制和采购项目。性能数据:最大平飞速度1700千米/时,巡航速度740千米/时,作战半径1111千米(F-35A/F-35B)/833千米(F-35C)。动力装置:一台Pratt & Whitney JSF119-611加力涡扇发动机(F-22所使用的F119-PW-100发动机的派生产品),推力165千牛。(Rolls Royce /Allison升力风扇推力80千牛) 三、苏-35战斗机

苏霍伊设计局著名的三翼面(鸭翼、主翼、平尾)设计方案是苏-35拥有惊人机动能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鸭翼设计大幅提升了苏-35的机动性能。1982年,在苏-35两侧加装了可分别操纵的鸭翼,其前缘后掠角为53.5°,翼展6.43m,面积3m2,偏转角-51.5~+3.5°,由液压装置驱动。这个设计相当于在机身前段增加了翼面积。机长:21.9米,机高:5.9米,翼展:15.3米,最大起飞重量:34.5吨,最大战斗载荷:8吨,最大航速:2.25马赫,最大航程:3600公里、4500公里(带副油箱).最大加速度:9g外挂点数量:12个.发动机最大推力:29000公斤力(带推力矢量双发涡扇发动机)设计单位:苏霍伊设计局,北约绰号:超侧卫 四、台风战斗机 "台风"的诞生几经波折。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洲的几个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酝酿共同研制一种"未来欧洲战机",用来替代各国上一代的"狂风"等战斗

深度强化学习在智能空战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为了适应未来无人空战趋势,本文探索了深度强化学习在空战中 的应用前景,分析了深度强化学习在智能空战中的应用可行性,并建立了基于卷 积神经网络的空战DQN学习模型,构建了奖励数学模型,为未来空战智能化提供 了一条可行的思路方案。 关键词:深度强化学习;智能空战 中图分类号:TJ765.4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战斗机空战就是使用机载武器攻击目标并保护自己不被敌机命中的作战活动。超视距空战是现在空战的主要作战形式,过程瞬息万变,飞行员实需要时判断何 时攻击目标,何时进行躲避,何时再进入攻击流程。目前飞机火控系统能够为飞 行员提供武器包线、攻击列表等信息,但没有为飞行员提供足够的战术决策支撑,因此对飞行员要求极高。 目前对机器学习在智能空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单场景下的空战智能决策: 文献[1]研究了基于神经网络和强化学习的空战决策模型,文献[2]基于AlphaGo 原理阐述了无人作战飞机智能自主空战的关键技术。但上述方法对真实作战场景 下的空战智能决策研究较少。 本文在上述文献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深度强化学习的概念和特点,对真实 空战中的输入、输出和决策过程进行数学建模,构建了深度强化学习在空战中的 应用方法。 1深度强化学习

1.1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是指智能体根据环境状态和策略选择动作,改变环境的作态,并根据环境的奖励持续优化动作选择策略,从而获得能够使得奖励最大化的策略[3]。 1.2强化学习在空战的可行性 现代空战就是使用传感器发现目标,发射武器,防御敌方攻击,随后根据态势信息是否再次进入攻击流程。整个作战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子问题: 1)什么时候锁定?锁定目标会引起敌方告警,锁定太早会暴露意图,太晚会贻误战机。 2)什么时刻打击?导弹射程有限,发射太早会导致导弹失效,太晚会导致风险倍增。 3)什么时刻脱离?雷达制导导弹需要制导,太早会导致导弹失效,太晚会导致风险倍增,不利于二次进入; 4)什么时候再进入攻击?当飞机背对敌方,就没有作战优势,因此回转迎敌时,如果时机把握不当,就会成为敌方的活靶子。 空战缺少样本集,同时,空战中每一个动作的价值并不会在当先立刻呈现,比如发射一枚导弹,该动作的价值需要几十秒以后才能体现,这是强化学习的优势:智能体通过不断判断空战态势环境,根据策略选择战术动作,战术动作会改变战场态势环境,同时获得环境给予的奖励,根据奖励优化策略,最终能够获得一个能够击败敌人的空战决策策略模型。 1.3强化学习和深度学习的结合 强化学习最常用的算法是Q-Learing算法。Q-Learing算法的决策依据是一张表Q(s, a),代表了在状态s下,采取动作a的价值,只要选择最大价值的动作即可获得最大价值。

PSO优化加权信息融合的多机多目标空战决策分析

PSO优化加权信息融合的多机多目标空 战决策分析 摘要:经过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将多机多目标协同空战作为重点以及相关的 背景,之后建立出了具有对抗性特点的决策模型。选择速度、距离等重要的要素,构建出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评价函数,使用多因子加权信息融合的方法进行相关的 评价,态势因素权值应用的是PSO算法动态寻找最优。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PSO优化加权信息融合得多级多目标空战决策进行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 在有效提高空战决策模型准确度、可信度等各方面起到一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PSO;优化;加权;信息融合;多机多目标;空战决策; 在多机协同多目标空间作战展开的过程当中,正常的情况之下,都会应用速度、 距离以及武器性能等重要的因素来对空战的实际态势进行准确的评价以及分析。 通过对具有传统特点的态势评价当中的因素进行分析,会发现因素的全系数的大、小一般是按照相关的经验和数学仿真模式所得到的,准确率并不是很高,在适应 的过程当中,适应能力也非常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伴随着时间的不 断推移,空战态势的改变,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并不会保持在不变的状态当中, 而是会伴随着态势的不断变化,它们的影响权重也会产生改变,应该运用怎样的 方法,才能够将这些因素进行融合,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一项问题。协同空战当中,需要及时做出空战决策,而且还能够按照不同信息来对作战方案进行科学、 合理的调整。基于此,本文下面主要对PSO优化加权信息融合的多机多目标空战 决策展开深入的探讨。 1、PSO算法介绍 在对鸟群和鱼群社会行为研究的过程当中,所提出来的一种最新型的进化计算 方法就是粒子群算法,最主要的作用和最终的目的,就是将优化问题妥善地解决,主要的思想内容包括:经过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合作与相关的竞争来找到全局最优解。因为PSO算法在实践的过程当中非常的容易,而且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全 局最优,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将其加入了解决非线性、多峰值具有复杂性特

航空军事领域的人机混合智能技术

航空军事领域的人机混合智能技术 作者:邓平煜裘旭益姚子羽 来源:《航空科学技术》2020年第10期 摘要:本文对未来航空军事领域的发展趋势——人机混合智能技术进行了阐述。人机混合智能技术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航空军事领域的典型问题,本文提出了运用人机混合智能技术解决未来空战中感知、判断、决策和执行问题的基本解决方案,最后对人机混合智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人机混合智能;空战;OODA;人机融合;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DOI:10.19452/j.issn1007-5453.2020.10.001 人机混合智能作为人工智能2.0的重要方向,是一种颠覆性的人工智能技术,它旨在通过人机协作的方式,提高人与系统综合的性能,使得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結合成为最高效的解决复杂任务问题的基本方式[1]。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以环境高复杂、边界不确定、博弈强对抗、响应强实时和样本稀疏为主要特征的航空军事问题上还存在较大挑战,在航空军事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还十分有限,人机混合智能概念的出现给解决航空军事智能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2-4]。本文针对当前航空军事领域的典型问题——空战,提出采用人机混合智能方法的一般技术途径,可供相关科研人员参考。 当前航空军事领域的空战问题主要集中在感知、判断、决策和执行(博伊德“OODA”循环)等方面[5-7],如图1所示。在这4个方面运用人机混合智能方法实现能力突破,就能在未来航空军事问题的解决上占得先机。采用人机混合智能技术解决感知问题的核心是实现战场态势的知识弥散与聚合;解决判断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战场全域全维度的时空因果价值评估;实现智能决策的重要方法是将人类规则和智能网络进行复合优化;实现高效执行的主要途径是将新概念人机交互技术与自动化技术进行有机融合。最终形成基于人机混合智能的未来空战问题复杂任务解决范式。 1态势感知中的知识弥散与聚合

一个小球在空中飞行时

一个小球在空中飞行时 空中对抗机动飞行实时评估方法研究火力与指挥控制Froto&CmmadCnrlieCnrlonoto第37卷第7期Jl21u,0221年7月02文章编号:0204(020—01010—6021)703—5空中对抗机动飞行实时评估方法研究万路军姚佩阳,,孙鹏张永庆,大连160)160(.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安707,.空军大连通信士官学校,宁1西1072辽摘要:对空战对抗中机动飞行评估实效性差、确度低的问题,据数据链传输的各种实时信息,用理论建模与案针准根采例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建模拟空战机动飞行环节的实时评估模型。 在分析评估所需数据的基础上,出新的数据更新方法,构提设计了数据链信息下传流程。 以战术机动数据为依据,构建战术优势函数,过对飞机战术态势的准确评判,现对机动飞行通实的评估。 通过近、视距空战两种场景仿真,证了评估方法能有效提高机动飞行评估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超验关键词:中对抗,动飞行,空机战术优势

函数,估评中图分类号:7.V214文献标识码:AReltmeEvlainMehdfrFlgtMaiuainirConeiga—iautotooihnpltonAiutrnWAN—uYAOe—ag,UNeg,HANGn—igLujn,PiynSPnZYogqn。 (.lcmmunctonEngiernInttt1Teeoiaineigsiue,AireEnnerngrFocgieiUniestvriy,Xian7107’ 07,Chia,n2AiFreo.rocmmuitnPtfientueDln10,hn)CncieyOfcrstt,ai60CiaaotIia16Absrc:migahoeofbaculefcieanacrcffitmailtoniheartatAintteprblmdatafetvndicuayolghnpuainticntrng,tsoueihipaeasitsprsocaewihheyttormodlnadxaeignemplocsbsdnhra—iefaeaeoteeltmeifr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