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探方法在矿山找矿中应用

化探方法在矿山找矿中应用

化探方法在矿山找矿中应用
化探方法在矿山找矿中应用

探讨化探方法在矿山找矿中的应用摘要:矿产资源勘查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也影响着国家的对外交往和国际地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的问题。特别是石油、铁矿、有色金属等大宗战略矿产的短缺,对外交、运输、经济布局等等已经构成了沉重的压力。当前一大批矿山的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如果不能迅速在一些重点矿山和重要矿种的后备储量上取得突破,很可能还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矿山找矿方法化探

abstract: the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dustry,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 security, also influence the nation’s foreign rel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is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 must be properly handle the problem. especially oil, iron ore, non-ferrous metal and other large sums of strategic mineral shortages, foreign, transportation, economic layout and so on has made a heavy pressure. the current a large number of mining backup reserves severity shortage, if cannot rapidly in some key mining and important minerals reserve a breakthrough of the reserves, and possibly, can lead to serious social problem.

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原则与方法解析

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原则与方法解析 发表时间:2017-10-09T11:56:00.8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作者:胡伟平师维许矿霞潘岩冯阳光 [导读]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已经为进一步保证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有序发展,需要保证遵循相应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方法。其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于下文中简要分析了地质找矿勘察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所采取的方法。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已经成为了矿产资源开发中值得关注的内容,且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为进一步保证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有序发展,需要保证遵循相应的原则,选择合适的方法。其中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工作经验,于下文中简要分析了地质找矿勘察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所采取的方法。 关键词: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原则;方法 导言 在现代化的建设当中,我国的人口数量开始大幅度的增长,社会对各种物质需求也开始不断的提升。想要在今后的国家发展上取得更高的成就,则必须在地质找矿方面有所努力。现如今,很多地方的矿产资源都被开发殆尽,只能是朝着深层次来继续开采,而这样的矿产资源,与浅层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无论是勘察工作,还是开采工作,都必须十分的谨慎。为保证地质找矿工作顺利开展,需要合理改进勘察技术,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更多的保障。 1概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都取得了突飞猛进地发展,工业生产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都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这同时也造成了对矿产资源的消耗量日益增长,如何对矿物资源实施有效地勘察和开采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种背景形势下,地质找矿勘察工作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现阶段,我国的地质勘察找矿技术较以往有了明显改善,很多新技术和设备都被不断地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这促使我国的地质勘察找矿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都获得了提升。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地质找矿勘察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一些比较恶劣的地质勘测环境的适应性不高,这对我国地质勘察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制约。鉴于此,加强对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意义重大。 2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原则 2.1统筹规划原则 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地质找矿工作的实施,一定要从地方的限制性条件出发,不能一味的按照主观上的需求来完成。我国现阶段的自然环境以及各地方的矿产资源情况,总体上并不乐观,为保持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勘察技术当中,坚持“统筹规划”原则。首先,针对地方的矿产资源勘察,应该从整体区域的角度出发,并对该区域的矿产情况有一个深度的了解,既要结合以往的开采情况,又必须坚持矿产资源的合理应用。其次,在规划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相邻地方的矿产问题。有些地方是矿产资源的重点供应地方,有些地方则是重点的消费地方,相邻地方的矿产资源,必须在界限上明确,同时要平衡矿产的供需关系,减少严重的浪费问题。 2.2科学布局原则 找矿勘察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在现阶段取得的成果是比较显著的。可是从调查的结果来看,科学布局的原则,并未在所有的地方积极遵守,有些问题还是会反复的出现,这就对我国今后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等,均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本文认为,在科学布局原则上,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并不是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可以被开发的。我国虽然地域面积辽阔,可有些矿产资源的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即便是浅层的矿产,但是在开发以后,很容易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表现为“得不偿失”的现象,这并不是国家所推崇的内容。第二,在找矿勘察布局的过程当中,一定要考虑到日后的需求问题。现如今的清洁能源得到广泛推广,相关技术的成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矿产资源的需求开始得到控制,如果再进行破坏性的开采,势必会引起反效果,这一点在布局过程中,要特别的注意。 3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方法创新 3.1物、化、地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 对于地质找矿勘察来讲,以往的技术实施,主要是从经验的角度出发,虽然长期积累的经验,能够为矿产勘察提供较多的指导,可是自身带有的偶然性是比较突出的,并且耗费的时间较多,在工作效率上不满足当代工作的需求。现下,“物、化、地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得到了较高的欢迎。该项技术在应用的过程当中,可针对勘察目标进行快速的干预,同时还可以在矿产开采的过程当中,给予较多的指导工作。例如,我国现下存在很多的大区域矿产、老旧矿产等等,通过将该技术应用以后,则可以对矿产资源的开发更好完成,减少错误开发、过渡开发的问题。但是,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物、化、地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的操作,只能是在自身特定的领域当中勘察、开采,但是对于定线圈边界而言,却表现出了很大的不足,很容易造成一些隐患,需要积极的联合其他技术手段来完成。 3.2甚低频电磁法 就地质找矿本身而言,勘察技术手段的应用,完全可以朝着一些新探索的领域来发展。经过多项研究以后,甚低频电磁法应运而生。从地球自身来分析,本身存在着非常强烈的磁场,而电力资源在被开发和应用以后,也积极的投入到了各项设备、技术、手段当中。将电磁技术进行融合,相信可以为地质找矿提供更多的帮助。甚低频电磁法,作为勘察技术的创新内容,自身的可行性是比较高的。现阶段,已经基本采空地下浅层矿产,想要能够合理开发和勘察地质深层矿产,需要不断研究先进科学的勘查方法,以此建立了甚低频电磁法。甚低频电磁法实际上是浅层物探技术的一种,主要就是测量和滤波数据获得相应结果,然后对勘查矿体和数据结果来综合分析控矿规律和存储规律,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矿产的目的,此时能够获得矿区部位,为进一步勘查矿产提供依据。这种勘查方式具备比较准确结果、操作方便快捷,可以十分方便的了解和分析深层地质,是一种理想的地质勘查技术。 3.3拓宽勘察工作领域,突出重点 地质找矿勘察工作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其开展过程中更是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对勘察工作的重点加以明确,把握住工作开展的重心,才能切实提升地质找矿勘察工作的效率。此外,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还应以当前已有的条件为依据,综合应用各种

化探数据处理方法

内蒙古扎赉特旗东芒合矿和哈拉街吐矿 化探数据处理及图件编制方法 1 化探数据质量评价的数据处理(分矿区) ⑴统计重采样和重分析抽查样所占样品总数的比例 比例 = (重采样和重分析抽查样数/工作样总数)100% ⑵作出SSPS数据文件 将重采样和重分析样分别作成SSPS数据文件。文件中列出项目为: ①重采抽查样重采样号元素含量相应的工作样号元素含量 ②重分析抽查样重分析样号元素含量相应的工作样号元素含量 ⑶计算各元素相对误差 重采样和重分析抽查样相对误差均按RE(%) = |C1-C2|/0.5×(C1+C2)×100%计算。 C1为重采样或重分析抽查样的分析含量 C2为重采样或重分析抽查样的相应的工作样的分析含量 | |为绝对值 RE(%)≤30%为合格,>30为超差(不合格);(Au:RE(%)≤50%为合格,>50为超差) ⑷计算各元素的合格率 η= (抽查样品中合格的样品数/抽查样品的总数)100% 合格率(η)应>80%,即这批样品的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⑸列表表示检查或分析质量结果 表××化探重采样抽查各元素的合格率(%) Cu Pb Zn Cr Ni Co Sn V Ag Ti 2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的数据处理(以哈拉街吐为例) ⑴作出SSPS数据文件 作出下列SSPS数据文件: ①文件1:整个矿区数据文件; ②文件2:矿区地层数据文件; ③文件3:矿区岩浆岩数据文件; ④文件4 :下二叠统大石寨组(P1d)数据文件; ⑤文件5 :下白垩统大磨拐河含煤组(K1d)数据文件;

⑥文件6 :华力西晚期侵入岩数据文件; ⑦文件7 :燕山期早期侵入岩数据文件; ⑧文件8 :燕山期晚期侵入岩数据文件; ⑨文件9:已知矿附近一定范围数据文件 每一数据文件的内容项目包括: 序号野外号 X坐标 Y坐标各元素的含量 ⑵整个矿区和各地质单元(各地层、各岩浆岩)样品各元素含量特征统计 统计的参数包括: ①元素含量平均值; ②最大值; ③最小值; ④标准离差; ⑤变化系数(标准离差/含量平均值); ⑥浓度克拉克值(元素含量平均值/该元素的克拉克值) 整个矿区和各地质单元统计结果含量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用表表示。 ⑶整个矿区和各地质单元样品各元素的概率分布特征统计 ①标准离差 ②峰度 ③偏度 ④概率分布曲线特征 ⑷矿区各地层样品各元素的局域丰度和蚀变-矿化叠加系数特征统计 根据地球化学过程的基本定律(A.B.Vstelius,1960),一个矿区地层中元素的“丰度”应该是沉积岩沉积成岩时的初始平均含量,而不应包括后期岩浆、蚀变、矿化作用等地质作用造成的元素含量的增赢或亏损。而矿区内局部地区地层中元素的“局域丰度”,至少应排除最后蚀变-成矿作用叠加的那一部分元素的含量。若本区各地层中元素概率分布及其偏度和峰度特征表明元素呈偏对数正态分布。这说明地层中多数元素都受到了后期不同程度的蚀变-成矿作用的叠加。据此,剔除了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超差样品(即含量大

浅析金刚石矿床特征及找矿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54170821.html, 浅析金刚石矿床特征及找矿方法 作者:伍先军陈建文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第07期 摘要:金刚石是一种珍稀而贵重的矿产资源,在现代社会其应用范围和利用价值越来越大,但是储量和产量相对较小。为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金刚石矿床特征以及选择利用更加合理高效的找矿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金刚石分布现状,分析了金刚石矿床特征,探讨了金刚石矿床成因及找矿方法,对我国的金刚石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成矿特征;矿床成因;找矿 金刚石作为一种宝贵的矿产资源,其在全世界的储量和产量都是非常稀少的[1-3]。据权威数据表明,目前全世界已经探明的金刚石储量大约在25亿克拉左右,其中澳大利亚的金刚石储量最大[4-5]。金刚石作为重要的矿产资源不仅储量有限,产量也不够高。目前全世界每年的金刚石产量大约在1亿克拉左右,这其中有大约80%的金刚石属于工业级金刚石,而更加昂贵价值更大的宝石级金刚石所占比例仅仅占到20%不到,远远满足不了需要。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乃至国防和航空事业的迅猛发展,导致金刚石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其需求量大幅提高。如果按照现在的金刚石开采水平,现有的金刚石储量也仅够开采20-30年。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展开了对金刚石矿的找矿工作,世界金刚石可探明储量也开始增大,好多国家都发现了新的金刚石矿床。人们需要对金刚石矿床特征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入到找矿工作中去,促进和提高现代找矿技术的发展。 1. 金刚石矿床成矿特征 1.1 辽宁瓦房店金刚石矿床特征 辽宁瓦房店金刚石矿区是我国最大的金刚石矿区之一,处于郯庐深断裂带的东侧和金州断裂带西侧,该矿区在长宽各几十千米的范围内,包括了众多的金伯利岩管和岩脉,数据表明共有一百余个金伯利岩体。瓦房店金刚石矿区位于地台凹陷区之内,太古宙和古元古代变质岩和花岗岩构成了该凹陷区基底。该区金伯利岩体侵入新元古界,少量侵入到古生界之中。 该矿区岩脉主要是金伯利岩,其金伯利岩主要是超基性岩石,矿区包括三个矿带。通过分析该矿区一百余个金伯利岩体的赋存特征,岩脉呈现北东东方向,岩管主要呈现北北东方向。金伯利岩管的形态较为复杂多样,多如椭圆形,葫芦形或者菱形。通过对地质构造以及金伯利岩体的研究和理论分析,认为瓦房店金刚石矿区金刚石储量丰富,保守估计储量应在150万克拉左右。 1.2 山东蒙阴金刚石矿床

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

1999年第1期 矿产与地质第13卷1999年2月M I N ERAL R ESOU RCES AND GEOLO GY总第69期 勘查地球化学新进展 (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 林 春) 1998年9月21日至25日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了第六届全国勘查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有地矿、有色、冶金、黄金、石油、核工业、中科院和院校等系统的代表,共121人。大会收到科技论文110余篇,其中固体矿产地球化学勘查99篇,能源矿产地球化学勘查14篇,环境与农业地球化学9篇在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反映了自五届会议(1993年)以来,勘查地球化学工作者所取得的成果,积累的工作经验,反映了我国勘查地球化学的科学技术水平。 1 勘查地球化学工作成果 国土资源部地调局牟绪赞副总工程师报告了地矿部自“六五”以来,完成区域化探扫面575万km2,发现各类元素异常4.3万处,异常检查发现工业矿床580处。有色物化探管理中心李幸凡教授介绍了有色地质地球化学勘查工作,在30个重点成矿区带上完成1 5万水系地球化学普查65万km2,7千km2土壤加密和5千km2详查地球化学,发现大型、特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21处,小型矿床100余处。武警黄金部队地质处郭瑞栋高级工程师回顾了武警黄金部队地球化学找金工作,1992年以来,重视区域化探和矿区异常评价工作,共完成区带化探20万km2,获得5千个金或金为主的异常,发现30个矿产地,找到大中小型矿床16个。 2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法经验 (1)区带普查与重点评价结合,优选异常与地物化、遥感综合查证结合的工作方法。 (2)有色系统以“有色地质成矿区带地球化学普查技术规定”指导研究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地质物探成果,划分不同级次地球化学区,选定找矿靶区进行验证的工作方法。 (3)统计我国63个典型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总结了金矿不同类型、不同规模成矿成晕规律,建立金矿原生晕理想分带序列,建立金矿成矿成晕的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模式和用于“反分带”的盲矿预测准则的工作经验。 (4)研究地壳物质垂直迁移规律,即地壳内存在纳米级物质的垂向迁移,形成与深部矿化相对应的地气异常,应用于发现和查明深部或隐伏矿化地段、查明隐伏含矿构造等。 3 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与展望 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施俊法副研究员从区域性矿产勘查、隐伏区的化探新方法、环境地球化学三个方面论述90年代以来国际勘查地球化学的发展。 (1)在区域农业规划、地方病防治、区域环境背景评价等应用进行十分缓慢。 (2)取样代表性、重现性、时间序列等问题仍是地球化学填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3)地球化学工程学的环境技术和环境调查:衰变、分解或中和、富集或分散、隔离作用等。 (4)转变以往研究评价单个地化异常特征的方法,应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场来揭示矿床周围的地球化学环境及探矿的地质因素。 (5)研制和开发具有较大深度的地球化学方法,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活动态金属离子法 (I M M)、酶浸析法、地电化学法(CH I M)、地气法、元素分子形式法(M FE)和离子晕法等。 5

[找矿,地质,方法]地质找矿工作方法的研究

地质找矿工作方法的研究 1地质找矿工作的原则和意义 1.1地质找矿工作的原则。在地质勘查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勘察的具体要求,环境限制,以及所能达到的技术手段来合理的选择勘查技术,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勘察方案。有些采矿的要求是单一的开采一种矿物质,此时就应该选择用砾石找矿法进行矿源位置的确定,在开采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不同的矿物质的分离,对开采不需要的矿物质要舍弃和保护,不能破坏其他的矿物资源。在地质勘查及找矿技术的原则中,要从大局观来确定地质勘查及找矿的方案,结合地质条件、人口分布及国土资源来进行合理的布局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权衡利弊得失,坚决防止因为单方面的原因而影响了整体的工作进展。 1.2地质找矿的意义。地质找矿手段是地质矿产勘查中不可缺少的,是地质矿产勘查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进行地质找矿手段的利用,才能促进地质矿产勘查的发展,通过对地质找矿手段的利用,从而可以找到更多的矿产资源,也更好的进行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作。地质矿产勘查是各种工业的发展基础,而地质找矿手段的利用是地质矿产勘查的基础,从而有效的利用地质找矿手段促进各个行业的发展,如冶炼工业,石油工业等。只有通过对地质找矿手段的综合合理化利用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2基本的地质找矿方法 2.1砾石找矿法。砾石找矿法是应用方式最为简单的一种找矿方法,它的原理是利用地质的运动来寻找矿源。矿石暴露在空气中会在风化作用下产生许多小的矿砾或者岩石砾岩并受到一些外力的作用(如风力、水流冲击、冰冻)散布于矿床的周围。一般情况下砾石散布的范围会大大超过矿床范围而砾石找矿法正是根据砾石产生的途径和散布的范围进行找矿工作。地质工作者依据砾石产生的原理靠着外力作用搬运矿砾产的地带进行追踪可以找到矿床。但这种找矿方式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有时砾石散布的范围会大大超过矿床范围,部分甚至单独被外力带到很远的地方去。在其周围一定范围没有矿源,给采矿人员带来错误的信息,以至找不到矿源。这种操作简单,准确率低的方式在近阶段也有一定的改进,在寻找矿砾的基础上进行矿砾的单位密度计算与分析,科学的计算将很大程度上减少矿源错误的概率。 2.2地质填图法。在地质找矿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地质填图法适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它能将找矿理论内容转化为易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这种地质找矿法的理论内容十分严谨,首先它将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对地质进行画图处理,对基本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得到准确的地质构造图。根据构造图就可以确定矿源的准确位置,采矿人员将节省寻找矿源的时间,也降低了找错矿源的风险。地质填图法主要通过对基本的地质特征(构造、岩石等)的详细分析随之编制出一定的成矿规律进而完成全面的找矿工作,这是其他找矿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2.3重砾找矿法。重砾找矿法主要针对寻找原生矿和砂矿,使用频率虽然没有地质填图法和砾石找矿法普遍,但是也经常用于地质找矿中。相比于砾石找矿法和地质填图法来说,这种方法的操作方式较为复杂。它是在特定坏境下系统取样,经室内重砂分析和资料综合整理,并结合工作区的地质、地貌特征、重砂矿物的机械分散晕或分散流和其他找矿标志等来圈定重砂异常区(地段),从而进一步发现砂矿床追索寻找原生矿床。而这种方法更多的是在

金矿地质找矿方法

一、确定成矿的地质因素 1、首先应关注硅化带、石英脉、次生石英岩。这是因为金矿化均与硅化关系密切,可以说无硅不成金。当然不是所有的硅质体都产金,但含金的硅质体大多为烟灰色,水色好。这是因为含金的硅质体均含有或多或少的硫化物,因硫化物极细,故使石英呈烟灰色。特别是页片状石英脉(其内可含多条黑色条带如炭质与细粒硫化物的混合物)含金性好。即便是少硫化物的明金型石英脉,在出现金矿包时,往往都有硫化物如辉锑矿、辉铋矿、车轮矿、毒砂、鱼子状铅锌矿等存在。 2、再次关注断裂构造带,特别是韧性剪切带。金矿化无一不与断裂有关,可以说无构不成金。尤其是要关注超糜棱岩、糜棱岩、微砂糖状似石英岩、滑石菱镁片岩,它们往往是富金矿体所在。巨型至大型断裂带本身的含金性往往不佳,而旁侧的次级断裂带往往是金矿体产出部位。 3、第三要注意铁帽、褐红色、褐黄色残坡积物及碳酸盐的溶沟溶槽堆积物的含金性查定。它们不但本身可成为铁帽型、红土型金矿,而且可以指示原生金矿的寻找。 4、第四要注意在锑矿、汞矿、砷矿(特别是雄黄矿、雌黄矿)区找金,就锑矿而言,它既可与金共生构成锑金矿床;也可分离,但相距不远,故有“不在其中,不离其踪”之说。部分铅锌矿的外围也可找金,如青城子铅锌矿外围;铜矿床的下部。铜镍硫化物矿床蚀变带也是找金的好去处。

5、与金矿化有关的蚀变除硅化外,还有铁白云石化、铁方解石化、铬白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冰长石化、细粒黄铁矿化、砷、锑、汞、铋、铊矿化等低温蚀变组合。 6、关注基性岩、超基性岩、煌斑岩、碱性岩、偏碱性花岗质岩石、碳硅泥质岩、不纯碳酸盐岩内的断裂破碎带及其构造蚀变带。 7、开展河流重砂、沟系次生晕及各种化探方法工作,以金找金,是目前最主要的找金方法。 8、根据找金的指示元素找金,如汞、锑、铋、砷、铊、硒、铅、锌、铜、银的元素组合异常找金。 9、以物探方法查明断裂构造及硫化物分布规律来间接寻找金矿。 二、地质地貌调查 是砂金找矿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砂金成矿条件分析和成矿有利地段的预测上。 在找矿阶段,主要是进行河谷路线调查。其中地质调查可采用自然露头法,河流碎屑观察法,用区内已知的产金沟的岩石作对照类比,同时采一些自然重砂样,了解含金性。间接或直接地确定有否砂金补给以及补给的贫富程度。在调查中,要注意了解沟谷的构造背景和与金矿化有关的地质现象。 地貌观察主要划分河谷类型各种地貌单元并确定其分布,了解其规模、成因,沉积物特征及其含金性等,并在1 :50000

浅析常见地质找矿方法与地质勘查技术

浅析常见地质找矿方法与地质勘查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显著增长,资源成为了制约人类发展的首要问题,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对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矿产的勘查和开发时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保证发展机制的长期有效,实现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保护同步进行。本文对常见地质找矿技术与地质勘查进行了简略探讨。 标签:常见地质找矿方法地质勘查技术 地质勘查工作是一项于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都非常有利的地质工作,在多个生产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地位。在找矿工作中,地质勘查工作同样非常重要,其在提高找矿技术水平和找矿效率方面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地质勘查技术和找矿技术还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1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应用的原则 1.1规划合理,适当超前 在勘查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应合理规划,根据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的要求,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公益性地质调查和商业性地质勘查、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地勘领域对外开放以及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进行统筹规划,进一步将地质勘查基础性现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结合适度超前的原则,将地质勘查工作的规划部署提前操作10~15 a左右。 1.2勘查工作的合理布局 结合矿产分布规律,作为勘查矿产资源的重要保障,合理布局勘查工作应被重点关注。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勘查部门一定要与我国的地形地质情况实施充分结合,清晰掌握我国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将其作为依据对勘查工作进行合理布局。另外,在实际勘查和找矿过程中,还需要与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利用以及城镇化格局相结合,统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为商业性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序发展实施引导。 1.3勘查能力的增强 由于我国的勘查能力相对落后,使得我国勘查工作受到较大制约,所以,我国应实施“科技兴地”战略,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应对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的研究力度进行加大,转变地质区位优势为科技创新优势。 其次,我国还应完善成矿理论体系,实现地质勘查技术的有效发展,改善我国目前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不但如此,还需要对相关人才实施大力培养,构建

油气化探方法与应用简介

油气化探方法与应用简介 油气化探是运用地质地球化学的理论和观点,通过研究油气微运移现象或化探异常,达到找油气的目的,并兼顾地质研究的一种直接找矿方法。由它的名字就可以有一个简要的了解:化,地球化学方法;探,普查勘探;即使用地球化学方法来对矿产资源进行普查勘探。 油气化探包括四个测量阶段:区域概查阶段,有利地区的普查阶段,构造(圈闭)的详查阶段,井下勘探阶段。 ㈠.区域概查阶段。该阶段以大地构造单元为分区,含油气异常的固定,以1:20万对区域内进行地球化学调查。该阶段确定区域的背景值,以及造成异常的主要因素;航测法在区域勘探中有重要作用。 ㈡.有利区域的普查阶段。该阶段在确定的有利地区进行面积性油气化探勘探工作,比例尺介于1:20万与1:10万,取样密度不应小于10km2 3~5点。其主要任务:①结合物探和地质资料,绘制化探异常图,缩小有利靶区;②结合构造背景,建立异常模式,预测油气藏类型。 ㈢.构造(圈闭)的详查阶段。在普查圈定的综合油气化探范围内,进行1:5万—1:10万比例尺精度的化探测量,采样点密度为10km2 20~40个点,主要任务布置石油钻探孔位提供依据,具体任务:①通过加密采样点,解剖前一阶段的综合异常,进一步缩小靶区,利用异常指标;②主要研究和运用多种直接指标的分布特征,通过各种方法绘制有一定风险的油气勘探部署图,为钻孔布置提供意见;③要有适当的油气化探基准井,排除地面干扰因素,追索化探指标在纵向

上的变化规律以及油气藏特征。 ㈣.井下勘探阶段。在专门的地球化学钻孔和油气钻探中,进行深层化探测量,主要任务:①系统地研究全部沉积剖面上地球异常指标的特征;②研究油气运移迹象、途径和规律;③岩层时代和油气藏关系的研究。 以上体现了油气化探由区域到局部,在背景找异常的研究方法。谈起油气化探的方法分类,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以下分类;按研究目的层分类:空中化探;表层或近地表化探;深层化探。按研究介质的分类:气体地球化学法;水文地球化学法;岩石地球化学法。按指标分类:烃类气体法;水文地球化学法:生物地球化学法;岩石(土壤)地球化学法;沥青地球化学法;汞测量法;△C地球化学法;同位素地球化学;其他。 这里主要简述以下五种油气化探方法: ㈠.水文地球化学法。水文地球化学法简称水化学找油,主要研究油气盆地内地下水中所有元素、离子、分子和气体的均衡状况、有机质、微生物及各种元素的同位素的含量与本身结构;研究各种元素在地质历史时期中迁移富集的规律;研究地下水成分的形成及变化特征,阐明不同类型水的成因;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在石油的生成、运移、富集和破坏的作用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阐明油气藏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通过水化学成分预测有利的含油气地区。 水化学找油的目的,就是揭示含油气盆地内水化学成分形成过程以及各种化学元素与同位素在一定条件下的分散和集中的基本规律,

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原则和方法

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原则和方法 发表时间:2016-06-08T11:21:42.6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4期作者:杨秋鹏[导读] 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地质勘探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升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工作的效率。 云南南方地勘工程总公司云南省大理市 671000 摘要: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在矿产资源开采和地质勘探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升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工作的效率,该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原则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而高效地完成地质找矿勘察工作。本文先介绍了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原则,然后对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方法做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给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地质找矿;勘察技术原则;勘察方法 1.前言 我国物质资源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矿产资源,是保证国内矿产资源供应的关键。最近几年,国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地质找矿勘察工作来说又得到了新的发展。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进步是我国地质矿产资源得到高效开采的关键,也是当前阶段该行业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为了加快目标实现的步伐,该行业的工作人员必须要遵循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原则,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应用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方法,迅速提升地质勘查工作的效率。 2.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原则 2.1按照规律合理布局 矿产资源作为地质产物的一种,是在一定的自然规律和条件下形成的,而且不同种类的矿产资源通常具有不同的地质条件分布,因此矿产资源分布是具有规律可循的。我国地域广阔,具有很多类型的地质条件。所以,矿产资源的分布类型以及含量都有一定的差异。在对地质找矿进行勘察时,相应的工作人员要参考该区域的地质地貌和自然条件,然后进行分析,合理布局。这样就实现了找矿勘查工作和地区特点的有效结合,保证了规划当地地质找矿勘查工作布局的合理性,不但能大大提高地质找矿勘察工作的效率,还能实现对人力、财力和物力的高效利用,是地质找矿勘察工作的基础条件[1]。 2.2统筹规划合理超前 地质找矿勘察工作不但是我国生产矿产资源的主要方法,同时还是对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响应。为了使地质找矿勘察工作的效率得到保证,政府部门要进行专项资金支持,对地质找矿勘察工作进行帮助和鼓励,另外还要进行积极的监督指导的技术支持。在进行地质找矿勘察工作时,各个地区之间要进行相互支持和配合,利用构建矿产资源产业体系,建造出集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生产的高效通道。站在矿产资源的价值上进行考虑,其不但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还有很高的公益价值[2]。所以为了使矿产资源的商业价值和公益价值得到共同的发挥,在进行地质找矿勘察工作之前一定要进行提前规划,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好相应的预案。 2.3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完成地质找矿勘察工作的信息化勘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该行业的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对过去的经验进行不断的总结,实现理论的升华,为信息化勘察工作的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在该基础上,该行业工作人员还要加大对信息化勘察工作人才的培养,帮助我国地质找矿勘察区域优势的转变,实现人才技术优势的发挥[3]。 2.4突出重点,扩大范围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矿产资源分布,所以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分散,只在小范围内集中。地质找矿勘察工作人员要想提升工作的效率,就必须进行针对性的勘察。通过对该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情况的调查,找出地质找矿勘察的重点,对于矿产含量丰富的区域要进行集中开采,同时还要保护好偏远区域的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开采精度和开采效率的双提升,还能提高开采矿产资源的质量。 3.地质找矿勘察技术的方法 3.1和当今的科学技术相结合 因为现代科学技术在该行业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我国地质找矿勘查技术的发展速度,使得工作效率更高,操作更加简单。所以在对地质找矿勘查技术进行改进时,一定要注重对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改进传统技术中从地表要一直到深部的方式。因为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所以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来探测深部地质的成矿规律和结构特征,不仅更加高效,还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度。 3.2“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 “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是目前我国进行地质找矿勘察技术中的经典,在现实工作中,不但能高效完成矿产勘察工作的目标,还能保证为以后的矿产开采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这点在勘察老矿区的深部和覆盖的最大区域进行工作时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但是“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特定条件下,尽管地质找矿勘察工作可以继续,但是不能保证线圈边界的准确性。除此之外,“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在应用中对勘察的深度有明确的要求,这点导致该方法和“穿透地球”的勘察方法有一定的差距。“地、物、化三场异常相互约束”技术还不能确定地下矿产分布的具体情况,这样就会对开采矿产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大大降低地质找矿勘察工作的效率,影响采矿选址工作的有效性[4]。 3.3应用甚低频电磁法 现阶段,从我国的矿产开采情况来分析,大部分的表露矿和浅部矿已经开采的所剩无几,尤其是浅层的矿产资源,几乎没有剩余,所以为了获得更多的矿产资源,必须对深层的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来满足社会建设的需求。和浅层的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相比,深层矿产开采工作难度要大很多。为了解决这类情况必须对甚低频电磁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这样不仅利于灵活地进行地质找矿勘察工作,还能提速勘察工作的速度,使得工作起来更便捷。甚低频电磁法是利用Fraser滤波等工具来分析和研究测量得到的数据,并能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研究控矿规律和矿体的储藏规律,将研究中发现的不同寻常的地质体、展布方向和产状等作出标记,这样利于进一步开采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时间的掌握对甚低频电磁法应用非常关键,要尽量在最佳的时间内完成[5]。

关于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的

117 表2 钻井设计的轨迹 井段井深(m)垂直深(m)水平位移(m)造斜率(。/30m) 井斜角(。)方位角(。)直井段 27.8627.8600042.56增斜段196.11137.29106.921689.7342.56稳斜段214.13137.37124.94089.7342.56水平段 433 138.36 344 89.73 42.56 6 结语 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区域的成功使用,大大提高了单井采油效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简化钻具的下部组件不仅减少了施工风险,而且减少了靠下部钻具强度来达到提高工具增斜的能力。浅层水平井的“地面定向”的浅水平井技术的应用,避免了钻井施工中使用“陀螺仪”在套管造斜并降低了单井工程的成本,并在同一时间为仪器出套管后的施工难度进行了降低。 参考文献 [1] 杨志明.浅层稠油水平井技术在克拉玛依油田的运用 [J].新疆有色金属,2010,(33). [2] 向文进.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水平井技术的运用[J]. 西部探矿工程,2007,(8). [3] 杲传良.水平井钻井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与发 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4] 向冬梅,张文波.新疆油田水平井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 展望[J].西部探矿,2003,(2). 作者简介:崔良田(1975-),男,新疆克拉玛依人,新疆克拉玛依博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平井钻井工艺。 (责任编辑:秦逊玉) 地质找矿技术是地质勘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地质找矿手段才能不断促进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使地质勘查工作进入一个可以循环发展的链条上。毕竟,只有依靠找矿技术才能找到更多的矿源和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地质勘查的目的。反过来讲这也是我们能够保证勘查资金源源不断进行供应的基础所在。鉴于地质勘查与 找矿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众多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对其展开科学的探讨,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1 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地质勘查技术原则是我们行使地质勘查工作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对地质勘查工作进行科学、合 关于地质勘查和找矿技术的分析 杜湘宁 (江西省地矿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江西 南昌 330201) 摘要: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能源的消耗与利用,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对于各种矿产能源的需求量是非常巨大的。随着我国之前的主要矿产区进入开采后期,新一轮的地质勘查与找矿正在全国大范围内开展。面对新的矿产开采要求,我们有必要将地质勘察和找矿技术与当前的科学技术相结合,不断发展与创新,从而探索新的矿源和资源,以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文章主要从地质勘查技术的原则以及找矿技术创新的方法来展开综合性的探讨。关键词: 地质勘查;找矿技术;原则;技术创新中图分类号: P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6-0117-032012年第26期(总第233期)NO.26.2012 (CumulativetyNO.233)

化探方法

地球化学找矿应用方法简介 1.偏提取法→深穿透法金→属活动态测量法→水提取法: 1.1.超微细粒金:在勘查地球化学中,通常的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只能检测到单体粒径为75μm 粒径(200目)的金。粒径<5μm的超微细粒金又分成微粒金和粒径<1μm的胶体金,胶体金再进一步细分为亚微米金和粒径<0.1μm(100nm)纳米金。当自然金单体粒径<0.000144μm(0.144nm)时则称之为离子金。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岩石、土壤还是水系沉积物中,其<5μm的超微细金约占30%~90%之多。并且,胶体金有很强的活动性,极易与其它物质结合,特别是纳米金已经具有了非同寻常的类气体等性质。这一发现为化探样品采集、分析方法改进以及金由深部向地表迁移机制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粗粒金在化学上的稳定性与粒径<74μm的细粒金特别是超微细粒金在物理和化学上的活动性是导致金的表生存在形式复杂多变的主要原因。 1.2.金的表生存在形式:金在表生环境中的存在形式主要包括自然金颗粒、水溶形式金、胶体金、不溶有机物结合金、吸附和可交换金、氧化物包裹金、硫化物包裹金、碳酸盐包裹金、石英硅酸盐晶格中的金、水中悬浮物金、气体中或气溶胶体金、微生物中的金以及各种动物、植物中的金。其中,超微细金、水溶性盐类、胶体金、络合物金、不溶有机物结合金或吸附金、铁锰氧化物膜吸附金、黏土矿物表面吸附金或黏土矿物层间可交换金等表生存在形式在土壤中表现了很强的活动性。金的表生存在形式有赖于地球化学景观。王学求等(1996)在川西北若尔盖草原覆盖区的A 层土壤中发现了大部分金以有机质保护的胶体形式存在。在以上诸多存在形式中,除铁锰氧化物膜吸附金、黏土矿物表面吸附或黏土矿物层间可交换金等外,其余形式金均可用水提取方法将金提取出来。 1.3.偏提取法:传统的偏提取技术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其基本原理是用弱的溶剂去提取特定的相态,并通过测定赋存在该相态中呈离子态或化合态的金属元素含量来达到强化异常的目的。近年来,该方法倍受国内外勘查地球化学家的青睐,在测定各种活动态金属方面不断获得改进。随着高灵敏度分析技术的出现,为适应金矿勘查的需要和寻找更深矿体的目的,一系列改进的偏提取方法应运而生。我国学者王学求等提出新的偏提取方法即金属活动态提取法考虑了大量<5μm的超微细金的特殊处理,以防其特载体被破坏后再次被胶体等新的载体吸附而不能转入溶液。 1.4.深穿透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找矿目标的变更,一些能够有效探索数百米之下的化探方法逐渐出现。如瑞典Kristansson等(1982)提出的地气法、美国Clarke等(1990)提出的酶提取法、澳大利亚Mann等(1995)提出的活动金属离子法、前苏联的电地球化学法以及我国学者王学求等(1989)提出的金属活动态法和地球气纳微金属测量法。所谓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正是从着眼于

地质矿产勘查深部找矿的方法研究

地质矿产勘查深部找矿的方法研究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相关能源中已经有部分资源处于缺乏状态,很多能源也 无法满足当前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需要积极探索更多的自然资源。地产煤矿资 源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地产煤矿资源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 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开采煤矿资源的工作不断深入,煤矿的储蓄量也在迅速 减少,这对我国的市场经济资源以及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地质矿产勘察工作人 员通过使用多种深部找矿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矿物资源,并进行深程度的矿 产开发利用,从而满足我国当前对资源的需求量。 关键词:地质矿产;勘察;深部找矿 就我国当前时代背景来看,我国依旧存在着诸多的地质矿产资源尚未开发利用,未被发现的地质矿产资源处于我国地下比较深的地段,这对我国深部找矿方 法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相关人员需要通过积极探索更多的深部找矿方法,完善自 己的能力,从而探索更多的矿产资源。基于此,本文从地质矿产勘查深部找矿进 行相关分析,对我国深部矿产研究现状展开探讨,最终对地质矿产深部采矿方法 进行详细的剖析,并提出部分科学、合理的建议,从而为我国地质矿产深部找矿 工作人员提供部分帮助,促使我国社会的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地质矿产勘查深部找矿方法研究现状 我国当前深部找矿的研究现状与国外相比,其在勘察过程中依旧面临着较大 技术相关问题[1]。我国自从21世纪以来,地质矿产勘察工作逐渐从深部的矿产 勘察工作发展成深部矿产勘查工作,且深部找矿也受到了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 的重视。当前大多数深部矿产工作人员,通知地质矿产采样以及内环境的分析, 可以对其内环境展开一系列的数据分析,从而初步估算深部矿产的相关位置。采 样工作对我国深部采矿工作,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并且,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 探查到的内部环境及相关数据制作合理的模型,并针对这些模型的特征展开一些 的研究,从而获得技术上的突破。此外,部分深部矿产勘查工作人员还认为,深 部矿产以及浅部矿产存在着并集的形式,认为我国深部矿产常存在浅部矿产的深处,且二者会由于地球运动出现断裂的情况,这一内容还需诸多工作人员展开不 断的探索,获取更多的实际理论以及相关经验。 二、地质矿产勘查深部找矿方法分析 众所周知,深部找矿其实就是对于隐藏在地下深处的矿物质进行一系列的勘 察[2]。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各地区的历史地理背景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分析 该地区是否具有矿产的可能性。工作人员通过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该地区展 开一系列的研究,最终对该地区的深部矿产做出预判。深部找矿理念和找矿方法 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地质勘探中的方法,在深部找矿工作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国今后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提供很大技术支持。工作人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使 用先进的仪器并结合自身找矿经验,从而判断该地区是否存在矿产以及矿产的部位,当前比较常使用的深部找矿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地球划分学测量找矿方法 我国地下深层次的矿体在形成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所以矿产的 周围常会伴随着矿产伴生物。也就是说,矿体的周围岩石会出现一定的次生晕以 及原生晕。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对这些矿产周围的伴生物质进行勘察分析,并将 其作为深部矿勘察的主要依据,从而展开一系列的勘察工作。矿产周围的这种伴

金矿找矿方法及评价

金矿找矿方法及评价: 砂金的找矿和评价 第一节砂金的找矿方法 砂金的找矿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5种:①自然重砂法,②工程重砂法,③旧采调查,④地质地貌分析,⑤物探与航空新技术方法。其中前3种方法是通过取样调查,了解是否有砂金的存在,并直接确定是否成矿,属于直接的找矿方法;后2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成矿条件分析及评价、研究环境及沉积物某些特点,来推断是否可能成矿,属于间接找矿方法,其中地质地貌调查,是砂金找矿分析的基础。通常在确定到哪里去找砂金矿和在何处何部位布置取样工程方面,主要是由地质地貌分析提供依据。以下分别介绍砂金找矿的具体方法。 一、自然重砂法 自然重砂法是根据砂金颗粒密度(比重)很大,用淘洗盘就能直接选别出来的特点,在松散碎屑沉积的表层或不深处挖坑取样,在野外淘洗直接确定是否有砂金存在的一种方法。取样包括水系沉积的河流重砂取样、阶地砂砾层沉积露头取样和山坡的残坡积层重砂取样。前二种取样,可以了解水系沉积物的含金性、砂金的大致分布范围、阶地含金层的品位及厚度。山坡残坡积层中的取样,是在已知有砂金的小沟山地范围内,用于追寻砂金来源,通过在山坡和坡脚,按一定间距挖掘浅坑取样淘洗,根据见金结果圈定分布范围,缩小岩金找矿靶区。这三种取样中,应用最广的是河流自然重砂法。 河流自然重砂法取样工作,一般是沿水系上游或沿含金的中小支谷由下而上进行。其优点是:工具简单(只要一把锹、一个淘洗盘),取样工作量小(挖浅坑0.3-0.5m深,样重20-40k g ) ,简便易行,一个人也可以干,很快就可以直接获得近地表处的砂金信息。缺点是:由于样品取在浅近地表处,不能反映深处的砂砾层含金情况,而砂金通常主要富集于砂砾层下部靠近基岩处,因此近地表处的河流重砂测量结果,在找矿中一般只有定性意义。自然重砂取样效果取决于取样点位和层位的选择。在平面范围内,取样点应布于有利于砂金富集的地方,如河流突然变宽处,河流转弯凸岸处,河床浅滩的砂砾沉积区,近主、支流交汇处,河床中岩坎石滩卞方,岩衅的上方,边滩或心滩处,水流中大障碍物前面,河床坡降由陡变缓处,“关门山,河谷上方或“迎门山”前方堆积区等处。在垂直剖面方向上,以靠近底岩的砂砾层底部位置为最好。在砂砾岩区,应取在切割砂砾岩层的支沟细谷的下方河床沉积中。在有多级沟网发育的山区,应优先在支谷中取样。取阶地沉积露头样品时,应尽可能取在砂砾层的底部或近基岩面处。每个样品样长0.2-0.5m。样品重量最少不小于20kg或按体积取0.01m3。(约相当于1标准船形淘洗盘满盘砂样)。沿

固体矿产找矿技术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固体矿产找矿技术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勘查对象不断扩宽、科学技术政策支持,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人才不断汇集,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作为技术发展自然规律的反映,在推动固体矿产技术方法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文章主要对固体矿产找矿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相关探讨。 标签:固体矿产找矿技术发展趋势 1固体矿产区域找矿的基本思路 在基础地质科学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指导下,运用各种找矿技术手段和措施,比如物化探,地质探查,遥感,槽鉆坑探工程等等,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系统收集勘探区域内所有的地质矿产信息数据资料,详细的了解或查明勘查区的地质特征、含矿特征、矿产质量、资源储量以及采选冶炼条件等信息。进而为固体矿产区域找矿设计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综合区域找矿以及勘测技术的发展使得找矿的目的扩展到了多矿种矿床多组合系列,充分查找潜藏的矿种以及矿床类型。 2区域找矿技术的主要应用 2.1磁法 由于不同的地质体具有不同的磁场特征,因此,可以通过磁法来对矿物进行勘探。磁法通过仪器对矿产进行探测,能够准确探测出矿产的前提是矿产内部存在着磁性的差异,且这种差异能够达到被仪器所捕捉到,且能够进行识别,三个条件具备则磁法能够很好的应用,该技术的难点也在于探测数据可能的多解性,矿产与岩石间可能具有微小的电磁差异,软件的精确度较低时难以发现之间的区别,也就无法探测出矿产的存在,目前最新的磁法为瞬变电磁法,其不受地形影响且分辨能力强、探测精度高,易于探测到覆盖层下的良导电体,该种方法的探测深度可达300一400m,自上世纪该方法被应用以来已经相继发现了一批隐伏的、埋藏较深的金属矿藏,目前该种方法在国内已处于普及阶段。 2.2电法 其应用的前提是矿产中存在着明显的电阻率差异,从而能够得到接触带的位置、形态及向下的变化趋势,该种方法探测深度可达l000m左右,国内招金集团在多处矿山应用该种方法预测靶区,其中有6处在800一I000m深度范围内发现矿体,该种方法目前在国内处于推广阶段。目前常用的电法勘探方法有电阻率法、充电法、激发极化法、自然电场法、大地电磁测深法和电磁感应法等。 2.3井中物探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