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XX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

为了贯彻实施苍山县及矿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适应矿坑乡村镇建设发展需要及发展工业园区的需求,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村镇规划标准》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苍山县总体规划》

5、《苍山县土地利用规划》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工业园区规划服务服从于全县总体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

2、外引内联,工业园区形成特色,重点产业形成规模。

3、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建厂规范化,生活社会化,搞好社会综合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综合投资环境。

4、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产业项目的污染治理,加强环

境绿化、美化。

四、工业园区性质的确定

1、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

2、资金来源以外资引进为主,地方自筹为辅。

3、产业项目选择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为辅。

4、技术含量以适用一般技术型为主,高新技术为辅。

5、基础设施条件较优。

依据以上五条,近期重点利用当地页岩矿资源建设建材工业园区。

五、规划范围及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东起单家庄村东,西至西棠林西,南至矿坑村南,北至岚济路北。近期重点沿岚济路和沂邳路两侧各300米形成工业带,远期向纵深发展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工业园区,近期用地规模400.6 公顷,远期用地规模 652.0 公顷。

第二章乡区基本情况及区位分析

一、乡区基本情况

矿坑乡属苍山县辖乡镇,属中小型乡镇,位于苍山县城北部21公里处,与兰山区、费县、罗庄区接壤,毗邻临沂市城区21公里,全乡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辖5个工作区,24个行政村,31000人,沂邳线苍山段(原卞棠线)、岚济两条省道纵横贯通,交通方便。矿坑乡驻地,依村名,

矿坑村建于明永乐年间,多矿藏,尤以铁石、煤、石灰石(包括页岩矿)为主,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全乡耕地面积5.4万亩,山林面积2.2万亩,其中山区开发面积2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地瓜、小麦、玉米、黄烟、桑等。乡内有马庄水库(中二型)、惠民庄水库(小一型)、东风干渠(24华里)等水利工程,可浇地面积1.2万亩。200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6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276元。

㈠、丰富的矿产资源

矿坑乡矿产资源丰富,储有铁矿石,铝钒土、矸土、石灰石等多种矿产资源。矸土主要分布在矿坑、后立庄、惠民等村,石灰石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薛南、兴龙、棠林、娄山沟、后立庄、远立庄、惠民等村,全乡现有的1000余部拖拉机,绝大部分都从事石料开采运输业,从业人员己达2000余人,石料主要运销到兰山、临沭、江苏赣榆等地大型水泥厂和各工地。铝钒土主要分布在矿坑:后立庄、升平等村,铝钒土呈灰色厚层状,泥晶结构,块状构造,该矿石质量好,成分以硬质粘土为主,矿石物理性能较好,其耐火度一般大于1670度,可塑性低,为非可塑性粘土,耐风化性能较高,符合制造耐火材料的要求,因此,市场价格较高,在罗庄等地陶瓷厂供不应求。

㈡、农业现状

1、传统种植农业

全乡地瓜面积3万亩,小麦面积11600亩,花生面积13000亩,玉米面积12000亩。

2.特色种植农业

(1)黄烟、桑在矿坑己有10多年的发展史,农民有植烟种桑的习惯,并在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生产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是我乡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瞄准市场,因势利导,认真执行“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指导方针,加强领导,强化宣传,转变职能,搞好服务,从各个环节抓紧抓实,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2002年,全乡黄烟面积发展到3000亩,主要分布在棠林、薛南、兴龙、湖子峪、灰泉等村,年最高亩产值达到3000多元,仅黄烟一项,年可为乡财政提供特产税60万元;桑园面积达到1000亩,主要分布在朱柳屯、后马、前马等村,2002年,亩均年产值达到2000元。

(2)林果(石榴园、板栗园、梨枣园)近年来,乡党委政府立足乡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善农业主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成片开发和综合治理并举的原则,确立“乡有会战、村自为战,人人都有活干”的工作思路,持之以恒搞好山区开发,大力发展林果业,取得明显成效,96一97年,开发兴龙岭流域面积1万亩,涉及薛南、兴龙、灰泉、湖子峪4个村,栽植优质板栗4 2. 6 万株;98——2001年,连续开发凤凰岭四期工程,治理流域面积1万亩,涉及棠林、后立庄,远立庄、

郭沟、南坡、凤凰等村,栽植优质沂蒙红石榴52.8万株;2002年,对矿坑摩天岭进行开发治理,治理流域面积2000亩,今春栽植优质梨枣4.8万株。

(3)其他经济作物大姜面积300亩,主要分布在朱柳屯、升平等村,常规瓜菜面积(含西瓜面积)2000亩,主要分布在南坡、朱柳、朱柳屯、升平等村。

3、养殖业

矿坑乡山场、草场面积大,余粮多,饲草资源丰富,养殖业发展迅速,目前,全乡养牛数量达5000头,主要分布在灰泉、兴龙、湖子峪、娄山沟、薛南等村,生猪存栏8000头,养羊1.5万只,兔3.2万只。

㈢、工企业现状(民营经济、招商引资)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个体民营经济、积极实施招商引资作为富民强乡,实现财政增收、农民增收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放宽用活政策,不断强化服务,抓投入,上规模,增群体,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个体民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全乡各类大小企业达到78家,其中建筑公司1家,淀粉加工厂8家,纸板厂26家,空心砖厂6家,加油站7家,养貂场1家,其他各类小企业20余家。尤其是今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先后同临沂鲁鹰塑料建材有限公司签定50年土地租赁合同,用于建设中密度板厂,该项目投资1800万元,占地面积146亩,土建工程正在施工之中;同临沂吴天铸业有限公司签定20年租赁合同,用于

建设炼钢厂,该项目投资260万元,占地面积七亩,土建工程正在施工之中;后立庄村委与徐州客商也己签定合同,利用原矿坑水泥厂建设页岩砖厂,该项目投资约200万元。

临沂金泰页岩砖有限公司项目简介

该项目位于矿坑乡棠林村东,岚济路以南,由临沂大洋石化有限公司和大泰公司合资兴建。主要利用本地丰富的页岩资源,生产目前市场上畅销的页岩砖。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500亩,分两期进行。一期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150亩。现正在平整场地、建筑院墙,预计一期工程年底竣工投产。该项目一期工程设计页岩砖年生产能力1.8亿块,二期工程计划投资4000万元,总设计年生产页岩砖达到3.6亿块的能力。按现行市场行情分析,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创产值可达2.2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可安排400人就业。

棠林中密度板厂项目简介

该项目位于矿坑乡棠林村以东,岚济公路以北,由临沂该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面积500亩,分两期进行。一期计划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150亩。现正在平整场地、建筑院墙,预计一期工程年底竣工投产。该项目一期工程设计页岩砖年生产能力1.8亿块,二期工程计划投资4000万元,总设计年生产页岩砖达到3.6亿块的能力。

按现行市场行情分析,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创产值可达2.2亿元,实现利润1000万元,可安排400人就业。

棠林中密度板厂项目简介

该项目位于矿坑乡棠林村以东,岚济公路以北,由临沂鲁鹰塑料建材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主要利用树木的枝干等为原料,生产中密度木制品。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8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300万元,其他投资500万元;占地150亩。现己建成围墙及部分厂房,生产设备己预订,等待安装,预计年底可竣工投产。按现行市场行情分析,该项目年创产值可达5000万元,实现利税500万元,可安排200人就业。

临沂昊天铸业有限公司项目简介

该项目位于矿坑乡娄山沟村以西,岚济公路以南、沂邳公路以东,由临沂兰华集团投资兴建。主要利用矿粉铸造生产出口铁锭。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7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0万元,流动资金400万元;占地45亩。现已基本竣工,建设厂房22间450平方米,安装主炉1座,附炉2座,除尘器2台,即将投入生产。根据现行市场行情分析,该项目年可创产值6500万元,实现利税600万元,可安排130人就业。

苍山众益建材有限公司项目简介

该项目位于矿坑乡矿坑村北,沂邳线以西,由本县王勇等3位客商共同投资兴建。主要利用本地丰富的矸土资源生产耐火砖。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占地100亩,分两期进行。

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200万元,占地50亩。该项目现正在修筑院墙、硬化路面、修建窑体。预计2003年7月下旬竣工投产。该项目一期工程设计耐火砖年生产能力4000万块,二期工程设计达到年生产耐火砖8000万块的能力。按现行市场行情分析,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创产值可达30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可安排150人就业。

㈣、文教卫生现状

我乡现有中学1所,成教1所,幼儿园1所,小学18所;教师总数272人,其中教委8人,中学95人,成教6人,小学168人,幼教3人;在校中学生1128人,小学生2400人,中心幼儿园学生25人。中学、中心小学、成教均为临沂市级规范化学校,幼儿园为县级规范化学校,中学始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49294平方米,建筑面积10200.85平方米,现有办公楼、教学楼、新建实验楼各一座。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初三年级各8个班,共24个教学班。95名教师中,中级职称21人,初级职称74人。教学管理中对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完全实行量化管理。全乡村办小学共101

个教学班,中级职称教师43人。

全乡有乡镇卫生院一所,共有职工21人,其中初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4人,主管会计1人,助理会计师1人,聘请临时工4人,卫生院设有内科、妇产科、防保科、B超室、放射科等科室。全乡24个村中21个村有村级卫生室,主要从事防疫、内科等初级卫生工作,并且全部配有高压锅、紫外线等消毒器械,能进行简单的外科缝合、输液工作。

经济实力大为增强。2002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2.6亿元,比2001年增长1.5%;其中工业总产值实现1.2亿元,增长1.1%;农业总产值达1.4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2276元,比上年增加66元,增长3%。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增强。水、电、通讯、交通等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山区综合开发取得了显著成绩。2002年,乡党委政府把以黄烟、桑蚕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年共发展黄烟1200亩,桑园1000多亩,大姜、大蒜、大棚菜等经济作物也达到了1000多亩。在山区开发过程中,集中会战了摩天岭开发项目,治理流域面积2000亩,动用土石方12万方,投工8万个,投资120万元。与此同时,我们还紧紧抓住市、县扶贫的良好契机,立足山区乡镇实际,用足用活政策,大搞造地工程,先后投资80万元,投工3.5万个,动用机械近万台(次),开挖土石32万方,造地400余亩。

二、区位分析

1、距临沂市区24KM,距罗庄高机关报技术开发区10KM,处于中等城市一级扩散圈层内,依托中等城市,发展自身的区位条件得天独厚。

2、临沂市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使得在本区域发展轻度度或中度污染的产业项目成为可能。

三、自身优势条件分析

1、矿产资源特别是页岩矿藏丰富,有条件就地取材发展建材工业。

2、交通优势:东西向岚济路(解放路)方便和临沂市区的联系,南北向沂邳路,方便与苍山和费县的联系。

3、劳动力资源丰富。

4、现状工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现有四家中型页岩矿厂,一家中密度板厂,落户园区,合同利用外资1.5亿元。

5、乡政府政策上的优惠与扶持。

第三章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

一、规划结构

规划用地结构为“带状、组团式、T型”结构,以岚济路和沂邳路为轴线,分别形成两条产业带。规划两处永久性农田防护绿地,形成三个组团,七个不同的功能区;分别为板材工业园区,高档建材园区,中低档建材园区,预留行政办公,商贸服务业区,居住商业服务区,村办企业园区。

二、用地布局

1、工业用地

⑴板材工业园区,依托现中密度板厂,在岚济路以北,棠林村以东,规划十个板村企业,近期沿路发展6个,远期向纵深发展4个,近期规划总用地65.6公顷。

⑵高档建材园区,依托现状岚济路以南的页岩砖厂,在岚济路以南,沂邳路的东西两侧形成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建材园区,规划总用地94.8公顷。

⑶中低档建材园区,依托现状小型页岩砖厂和耐水砖厂,在变电站以南,矿坑村以北,沂邳路两侧形成规模较小的,档次较低的建材园区,规划总用地79.7公顷。

⑷村办企业园区,规划两处村办企业园一处位于岚济路南、沂邳路以西为棠林村的村办企业用地,规划总用地26.5公顷。

另一处位于矿坑村以南沂邳路两侧,为矿坑村的村办企业用地,规划用地35.9公顷。

2、居住用地

园区居住用地以矿坑村、棠林村、后立庄村的旧村改造为主。

3、行政办公,商贸服务业用地

规划远期在棠林村西,岚济路北,防空洞景观旅游区南,布置行政和商贸服务业用地,结合旅游区的开发,布局餐饮、服务业用地。

结合沂邳路的拓宽,加宽沂邳路矿坑村段,两侧建二层

为主的商业服务楼,为工业区及矿坑村服务配套。

第四章道路交通规划

一、道路等级结构

规划园区道路分为三级:分别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主干路两条分别为岚济路和沂邳路;次干路两条,分别为通页岩矿和向北通费县的路,其余在两条主干路两侧。250—300米间隔各设园区支路。

二、规划道路宽度及断面设计

1、主干路:⑴岚济路:主路面30米,每组路10绿化带,按50米控制。

⑵沂邳路:主路面20米,每侧各10米绿化不定期,按40米控制。

2、次干路:道路红线宽24米,主路面14米,每侧各5米人行道。

3、支路:⑴道路红线18米控制,主路面10米,每侧路4米绿化带。

⑵道路红线14米控制,主路面8米,每侧各3米绿化带。

第五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一、给水规划

⑴工业需水量

工业需水量按面积指标进行预测。

⑵水源地确定

确定惠民庄水库为工业区水源地。

⑶水质水区

水厂出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GB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管网供水水区按居住区五层楼考虑,管网最小满足0.24MPa水区要求。

⑷配水管网

规划配水管网采用环状网与枝状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置,规划管网尽量布置在用水量集中且要求保证率较高的区域,主干沿乡镇主干道敷设。

二、排水规划

1、污水量的确定

工业废水量按其给水量的70%确定。

2、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工业废水排放须达到国标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方能排入污水管道内。

3、污水管网布置

依据乡镇地形特点及现状地形条件,按照充分利用地形坡度的原则,在规划区内,沿主要道路布设污水主干管。

三、电力规划

1、规划区内现有10KV变电站一处,位于工业区南部。

2、电力规划

远期规划配电线路采用电缆,电力线沿道路东北向布设。

四、电讯规划

电讯线路采用地下电讯电缆,电讯线路沿道路西南向布设。

总则

0.0.1 为了贯彻实施苍山县及矿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适应矿坑乡村镇建设发展需要及发展工业园区的需求,编制本规划。

0.0.2 本规划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村镇规划标准》、《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苍山县总体规划》、《苍山县土地利用规划》编制而成的。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图纸,其中文本具有法律效力。

0.0.3 本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工业园区规划服务服从于全县总体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外引内联,工业园区形成特色,重点产业形成规模。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建厂规范化,生活社会化,搞好社会综合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综合投资环境。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产业项目的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绿化、美化。

0.0.4 (1)本次规划目标:分析矿坑乡社会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及区位条件,合理进行规划,完善工业园区交通运输体系与基础设施建设。

(2)科学认证园区性质,合理确定工业区规划建设阶段与相应的指标体系。

(3)合理选择工业园区规模和发展方向,调整用地布局,完善城镇格局。

(4)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工业区绿化率。

(5)结合矿坑乡现状格局,吸收当地历史文化特征,创造出既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现代气息的工业区景观风貌。

(6)近、远期相结合,保证工业区各阶段建设的完整性和对远期发展的适应性及延续性。

(7)以跨世纪小城镇发展的思想发展矿坑乡,将现代化和生态环境的观念充实到本规划中来,使本规划具有超前性和科学性。

0.0.8 凡在本规划区进行建筑活动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遵守并执行本规划。

0.0.9 本规划由矿坑乡人民政府及其乡镇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实施和管理,并负责解释以关条文。

0.0.10 本规划待乡人大通过后,苍山县人民政府批准,即具法律效力。

第一章工业园规划结构及用地布局

第一节规划结构

1.1.1 工业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不得破坏规划结构。

1.1.2 规划区总体结构为:“带状、组团式、T型”结构,以岚济路和沂邳路为轴线,分别形成两条产业带。

1.1.3 利用岚济路,沂邳路解决今后过往交通问题。

1.1.4 整个工业区的道路网架形成纵横的道路网模式。

第二节用地选择与规划区控制范围

1.2.1 用地选择:本规划近期重点沿岚济路和沂邳路两侧各300米形成工业带,远期向纵深发展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工业园区。

1.2.2 规划控制区范围:东起单家庄村东,西至西棠林西,南至矿坑村南,北至岚济路北。近期用地规模400.6 公顷,远期 652.0 公顷。

第三节用地布局

1.3.1 工业用地:板材工业园区,高档建材园区,中低档建材园区,预留行政办公,商贸服务业区,居住商业服务

区,村办企业园区。

1.3.2 居住用地:以矿坑村、棠林村、后立庄村的旧村改造为主。

1.3.3 行政办公、商贸服务业用地:沿岚济路、沂邳路两侧设置。

第二章道路交通规划

2.1.1道路等级结构: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

2.1.2规划道路宽度及断面:

1、主干路:⑴岚济路:主路面30米,两侧各10米绿化带,红线按50米控制。

⑵沂邳路:主路面20米,每侧各10米绿化不定期,红线按40米控制。

2、次干路:道路红线宽24米,主路面14米,每侧各5米人行道。

3、支路:⑴道路红线18米控制,主路面10米,每侧路4米绿化带。

⑵道路红线14米控制,主路面8米,每侧各3米绿化带。

第三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第一节给排水工程规划

3.1.1 工业需水量按面积指标进行预测。

3.1.2 确定惠民庄水库为工业区水源地

3.1.3 供水管网以枝状、环状相结合。供水压力按五层楼设计,最不利点自由水头应满足20米。

3.1.4 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节水意识

3.1.5 严格保护水资源,防止工业污染

3.1.6 排水体系采用雨污分流,雨水管道与边沟相结合,就近排入水体,暴雨重现期1年。

3.1.7 排水管网敷设管线应满足0.3%的最小排水坡度。

第二节电力电讯工程规划

3.2.1 用电电源由本地35KV变电站供给

3.2.2 电力线采用专用变压器供电。

3.2.3 电力线采用放射或供电形式,采用电缆直埋敷设。

3.2.4 路灯采用专用变压器供电。

3.2.5 380V供电单位控制在400米以内。

3.2.6 电源普及率为30%。

3.2.7 电讯线路,采用与电力线异侧直埋敷设。

第四章镇驻地工程防灾规划

第一节抗震防灾规划

4.1.1 按照“预防为主,震平结合”的原则,逐步提高综合抗震能力,分析有关地震资料,工业区各项建筑物、构筑物及基础设施均应相应设防。

4.1.2 主干道系统是乡镇避难疏散及物质调配的主要通道,干道两旁建筑物红线应按规范要求设置。

4.1.3 提高生命工程的抗震能力,供水主干管采用环状管网;变电站采用双电源进线,粮食、通讯、消防、加油站等生命线基础设施强化抗震能力。

4.1.4 乡卫生院做为医疗救护中心,设置地下抢救的地下仓库,政府机关作为震时救灾指挥中心;驻地绿地、各类广场、停车场、空地作为主要避难疏散场地。

附则

1、本规定由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在规划区内所有的活动应按照规划实施,同时按《城市规划法》有关条文进行规划管理工作。

04柘皋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区域协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镇域现状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镇域空间管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镇域空间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镇域村庄布点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镇区综合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绿地与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燃气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环境卫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防洪排涝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消防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抗震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总体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xx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xxxx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目录 一、规划背景 (2) 二、现状概况与分析 (2) 三《潼南县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局部修编》(2005年)解读 (4) 四、规划依据 (4) 五、规指导思想划与原则 (5) 六、规划目标 (6) 七、产业定位与规模 (6) 八、用地布局 (7) 九、土地使用规划 (9) 十、地块指标控制规划 (9) 十一、“四线”规划 (13) 十二、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13) 十三、道路交通规划 (14) 十四、公用工程设施规划 (15) 十五、城市设计导则 (19) 十六、绿化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 十七、防灾规划 (22) 十八、规划实施 (26)

一、规划背景 1、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发展形势和我国加入WTO的举措,既拓展了我国各级城市的发展空间,又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其直接后果就是各地方如何因地制宜,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结合宏观发展背景,加大发展力度,推动地方经济的“起飞”。 2、重庆城乡统筹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等国家宏观战略的启动与实施,潼南面临着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抓住这一机遇,潼南县可以从资金、项目、人才政策等层面争取到国家实实在在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分工的发展,区域产业的转换和资金、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潼南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分工,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潼南位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的北部城镇产业拓展带上和西北经济发展区中,根据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的空间发展战略构想,进一步明确了潼南是以发展商贸、旅游、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中等城市的定位。 4、建设特色工业园是市委、市政府加速推进我市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经济跨跃式发展,尽快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大举措。 5、xxxx工业园区位于潼南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梓潼镇,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重庆市特色工业园区,总体建设规模15平方公里,首期启动2平方公里,园区分为南、北两区,重点发展机械加工、绿色食品加工和化工纸业。 6、随着特色工业园区在潼南建设的确定,给潼南工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平台,随着工业用地规模的扩大,规划需要进行潼南产业及相关基础设施用地空间布局的调整。为进一步拓展深化潼南工业园区(北区)建设,特编制《潼南工业园区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二、现状概况与分析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潼南江北新城东北部,东至规划北区工业大道以西自然山体,西北接火车站片区,西南区部分位于现状万利来化工厂区域,南临涪江。规划区面积836.86公顷。 (二)自然环境 1、区位关系 规划区与江北新城行政中心相距3.5公里,至涪江南岸旧城区距离5.5公里,距xxxx工业园区南区5.5公里,到双江古镇约12公里。 2、交通区位 规划区沿涪江展开,离潼南火车站仅2公里,离奋进大道仅1公里。 3、地形地貌 根据地形分析,规划区地形主要为缓坡地,标高集中在305.0米至325.0米。在坡度上,主要集中在0-10%坡用地。从潼南整个城市规划区来看,本次规划区应该是较为难得的一块平地,比较适合大规模集中建设。 4、水文气象 规划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冬温夏热、热量丰富、降水充沛、季节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文案大全

目录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8 土地整治规划图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 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 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 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 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 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 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文案大全

前言 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 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 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文案大全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

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及规划方法的讨论(一) (2009-03-23 22:00:24) 在当前的经济形式下,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新一轮经济组织形式的重构,必将是一个复杂多变和漫长的过程,逐步将影响到以实体经济为主的中国,尤其是 对以产业聚集为手段、产业成本为竞争力的园区化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产业园区的发展将更多的符合经济活动的核心规律,也将从一般性的成本竞争 转向为效率的竞争和技术能力的竞争,将从一个规模化园区时代逐步走向“功能化 园区”的时代。 一、对产业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模式分析 所谓产业园区,实际上是由于生产行为和交易行为带来的一种空间聚集模式,初期的聚集所带来的相关功能需求和衍生经济行为,造成了园区不同发展阶段的聚集方式和空间特征,也成为我们定义发展阶段特征的主要依据; 我们在这里把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生产要素聚集

第二个阶段,产业主导特征 第三个阶段,创新突破阶段 第四个阶段,现代科技都市

二、产业园区发展(尤其是高新园区发展)的几个趋势 随着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也必然使园区的发展内容和特征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的趋势,也是未来产业园区规划和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趋势一、从注重优惠政策向发展产业集群转变:从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基本经历了由“单个企业→同类企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演变,高新技术产业只有集群化发展,才会激发出更大的能量。从未来高新技术园区政策走向看,优惠政策将可能逐步从区域倾斜转向技术倾斜和产业倾斜(这是国外通行的做法)。 趋势二、由加工型高新区向研发型高新区转型:由于高新技术园区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新技术园区适合打造前端性产业链(研发、设计、中试等)。未来高新技术园区的发展在于比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效率,我国高新技术园区也将逐步走向以研发中心、研发型产业、科技服务业为主体的研发型高新技术园区。 趋势三、从强调引进大型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随着高新产业系统化、交叉性的增大,使得科技研发与转化的复杂性日益加大,从而大规模研发的系统风险大大增加。而随着科技预测性和可控性的加强,在总体方向下,将研发课题

婺源县镇头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发展目标和规划期限 1.1 规划任务背景 1.1.1 镇头镇位于江西省婺源县西部,在建景婺高速公路沿线,与赋春、许村、珍珠山及景德镇接壤,距县城57公里。全镇下辖5个行政村,境内面积86平方公里。 1.1.2 现镇头镇镇区规模小,缺少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无统一系统的规划,因而不能满足镇头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1.3 镇头镇薄弱的基础设施现状,严重制约了镇区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富裕起来的农民向往新生活的强烈要求,因此,规划好镇区的建设发展方向,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1.2 规划指导思想 1.2.1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推进两个根本转变,切实深化各项改革,使改革与创新成为推动镇头镇各项事业增长的强大动力。 1.2.2 从政策导向宏观经济入手,寻求镇头镇镇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合理确定镇头镇的发展目标和规模。 1.2.3 依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镇头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势态,合理安排各项建设用地。 1.2.4 充分利用镇域内的自然资源,加快镇头镇的矿产、竹木、农业等资源开发,加速其工业、农业的产业化进程,使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1.2.5 合理配置镇区的土地资源,以最佳镇区空间结构为导向,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加强镇域生态环境保护,做到经济、社会、环境三统一,促进镇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2.6 依据镇头镇的区位条件,进一步协调和优化村镇体系,明确村镇结构和层次,根据镇域发展条件和资源分布状况,确定产业布局与发展方

向。 1.2.7 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与建设,依托景婺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镇区的交通网络系统,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1.2.8 协调与合理安排镇区建设的顺序,切实保障规划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适应性。 1.3 规划原则 1.3.1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事业,使各项建设合理分布和协调发展。 1.3.2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充分挖掘原有村镇用地潜力,严格控制占用耕地。 1.3.3 从实际出发,科学预测发展需要,确定各项标准,合理利用现有设施,逐步改造完善。 1.3.4 远近期相结合,以近期为主,提高近期规划的完整性和对远期发展的适应性。 1.3.5 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消除公害,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3.6 结合自然条件、名胜古迹和传统特色,创造优美协调,具有现代乡土风格的村镇景观。 1.4 规划依据 1.4.1《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991年第14号令发布) 1.4.2《江西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4.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标《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1.4.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4.5 镇头镇党委、人民政府对本次规划的指导意见 1.4.6《婺源县总体规划》 1.4.7 镇头镇镇域1∶10000地形图及镇区1∶1000实测地形图

河南某镇总体规划文本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崔庙镇经济发展及崔庙镇工业园区建设的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崔庙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崔庙镇村镇体系规划是镇域内村镇发展与布局的重要依据,为政府实现镇域村镇发展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逐步使镇域形成以镇区为中心、城乡结合、协调发展的统一整体。 第三条:崔庙镇总体规划是崔庙镇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对城镇建设进行科学管理的法律依据,镇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四条:本次规划的主要依据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建设部《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1994.08)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1991.09) 《建设部工程技术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建设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河南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 《建制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7.1.1) 河南省实施《矿产资源法》实施办法(1998.7.01)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0] 25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2002)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豫发[2003]9号) 《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规划》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20) 《荥阳市村镇体系规划》(2009—2020) 《崔庙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崔庙镇总体规划》2000年 《崔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崔庙镇区建设现状、发展构思 崔庙镇其它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第五条:本文本应与规划图纸和说明书结合使用,在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除应遵循本文本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现行的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六条:规划期限: 近期:2009――2012年; 远期:2013――2020年。 第七条:强制性条文 文中使用加下划线的部分为强制性内容,该部分内容是对崔庙镇规划实施及监督检查的依据,必须依据规划严格执行。 第二章镇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完整版)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设计规划

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报告第1章苏州市概况 1.1 天然环境 苏州市域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178平方公里(包括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是属于市区。苏州境内位于太湖东部的地区,包括苏州市本身,地势基本平坦。太湖(2,425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以西15公里,它汇集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安徽南部的水流,并由多条河道将水注入长江和大海,五千年前这里还是东海,所以在苏州境内有众多的湖泊、河流和水道与太湖连接。这种纵横交错的河道网络有助于灌溉和运输,同时也能调节长江和太湖的水量和水位。这些风景怡人的水道和湖泊,也使苏州成为众所皆知的“东方威尼斯”。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上海以西最邻近的城市,它的西部是无锡和常州,南部与浙江的嘉兴和湖州毗邻,北部长江对岸是南通市。京沪线铁路和京杭大运河都经过苏州市,此外,完善的公路网络和众多的河流/水道网络也提供了前往苏州的水陆交通途径。 1.2 人口 苏州市在1992年拥有总人口56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856,700人,自1975年以来,苏州市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每年1.85%,虽然增长率在1980年后开始下降(平均增长率是每年1.5%),但是随着苏州市的经济活动增加,外来人口涌人,这里的人口增长率相信

会升高。我们假设这个新的苏州工业园区必须要能应付每年2.0%的人口增长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外来人口对苏州市人口的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这和苏州地区的情形相反,苏州地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自然增长。苏州市参与劳动者总数约占总人口的60,这和中国其他主要城市相似,如下表所示:

上海、天津和苏州的劳动力中少于10%是从事第一产业(比如农业和渔业),大约60%从事第二产业(比如制造业),30-40%则从事第三产业(比如零售业、酒店和金融业)。 1.3 城市发展形式 苏州是中国一大古城,以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迹以及秀丽的风景而著称。古代的苏州市建于公元前514年,建城的地点就在目前14.2平方公里古城的所在地。传统的城市格局以及独特的道路/河道系统大部分都被保留了下来。1981年,中国宣布将苏州市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与文化名城,及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风景旅游城市和沿海开放地区。随着苏州的迅速发展,古城的基础设施已经显得不足,不适应经济和人口增长的步伐。在保护历史古城,同时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宏观规划目标这个基础上,苏州已经将古城指定为历史和文化中心,主要用于发展传统工业以及旅游业,在古城的西部,一个面积26.5平方公里,称为“新区”的地区已经获得相当的发展,以适应该市不断增长中的经济和新时代的需求。域西新区由大运河划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河东主要是住宅区,河西则用于国家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苏州市以西,靠近著名的太湖边的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1)

汤口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规划背景 1.1现状概况及基本特征解读 1.1.1现状概况 汤口镇位于驰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是全国重点镇、省、市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心镇和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为副县级建制镇。 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205国道和103省道交汇地带,东接徽州区,南临休宁县,西接黟县和休宁县,北依黄山风景名胜区和焦村镇。东南距上海510 km,距南京321km,距杭州310km,西南距景德镇310 km;距市政府所在地屯溪73km,距黄山区(甘棠镇)46km,距黄山风景名胜区南大门仅1km。 汤口镇总面积129平方公里,辖6个村,截止到2005年9月13日,全镇常住总人口为11832人。3348户。境内山峦叠嶂,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达93.4%。 2005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5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收入完成2632.9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0.1%,同比增长15.3%;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889元,比上年增加409元。全镇农业增加值865.16万元,同比增加26%。茶叶总产量105吨,同比增长5%,总产值400多万元,同比增长20%。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四景点共接待中外游客63万人次,宾馆、酒店及旅行社等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比可比年份2002年分别增长66%和52%。 1.1.2基本特征 (1)汤口镇位于黄山风景名胜区南麓,是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南大门; (2)镇域内拥有黄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低山游览景区(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黄山野生猴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中、高山游览景区相辅相成; (3)黄山风景名胜区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二级旅游接待服务基地、旅游交通换乘中心; (4)在黄山风景名胜区缓冲带内的五镇一场之中汤口镇为黄山第一旅游重镇,旅游经济及旅游产业快速增长; (7)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呈线型组团,长藤结瓜,建设用地空间狭长; (8)汤口镇区旧城更新、寨西新区拓展,环境容量有限; 1.2上一轮总体规划的回顾与评判 1.2.1值得借鉴之处 上一轮汤口镇总体规划(1996-2010年)编制于1996年,在依据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汤口镇规划建设作了综合部署,有效指导了汤口镇的发展。用历史观点来评判,上一轮总体规划在许多方面至今可借鉴。 (1)提出的“遵循黄山市总体规划和黄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正确处理风景区保护开发与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使汤口镇的社会经济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优良的自然景观的前提下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指导思想仍有指导意义 (2)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重点发展镇区(汤口和寨西),合理发展中心村,逐步缩并自然村(村民小组),与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思想基本一致,反映了上一轮总体规划在镇村居民点规划布局的前瞻性,对今后汤口镇新农村布点规划具有借鉴意义。 (3)"控制汤口,发展寨西",把汤口重点作为一种自然和人文景观来开发,使汤口成为黄山风景名胜区一处重要的景观区域的规划目标难能可贵。 1.2.2不足之处 (1)对黄山汤口镇地域内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价值认识有一定的局限,对旅游资源没有完整地建构科学保护体系,在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上,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协调、统筹发展方面存在不足。 (2)由于缺少汤口镇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层面的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上也就不可能没建立起与黄山风景名胜区相衔接的、明确的目标体系,包括宏观目标、分项目标和分期目标。 (3)对汤口镇作为黄山风景名胜区的缓冲区,其所承担的对黄山生态环境保护价值认识有一定局限性,对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建设生态城镇很难作出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4)1996年编制汤口镇总体规划时期,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理论和实践均在摸索阶段,虽然当时有的城市已有探索,但汤口镇的总体规划没有编制规划区范围内的空间管治规划,也就不可能将汤口镇发展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紧密结合,制定出汤口镇与黄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相适应的空间管治规划政策。

白霓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白霓镇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改革开放的白霓镇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两大主题。一方面,现代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拥挤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既紧张又脆弱,而传统城镇因其平和的生活魅力而具有平衡人们紧张竞争的社会心理的作用,从而赢得现代人的青睐;另一方面,多少年来精心营造的富有湖北民居传统特色的白霓古镇却因其落后的市政设施跟不上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而无法与新时代的生活需求相适应。 白霓镇是崇阳县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对于村、镇二者来说,无论是保护与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都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需要。随着全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未来城镇的发展作出宏观调控和引导,是本次规划编制的主要背景之一。 1999年白霓镇编制了白霓镇新区规划,对于当时的城镇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新的矛盾与要求不断出现,如白霓镇老区的保护与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工业与商贸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等,都急需城镇建设管理与服务工作给予科学、可靠的支持。在此背景之下,本规划的编制工作便具有了特殊的时代意义。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指导思想 1.城乡协调、共同发展,建立城乡融合一体的发展原则。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注重城乡社会的共同进步、经济的共同繁荣和生态系统(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互补。 2.以镇区建设为龙头,提高全镇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完善城镇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多种就业岗位,合理引导人口的迁移转换。 3.协调好村镇建设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关系,发展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集约化生产,逐步合理地缩并零散的自然村,从而有效地节约耕地,使乡村与城镇的发展更加有序。 4.强调文化、历史的延续,建立以人为本、物质与精神并重的社会发展原则,保护和继承传统的文化和技术遗产,保护文物村落特色,充分保证子孙后代延续历史文脉的可能性。 5.“预测长远、决策近期”,建立长期、动态的发展目标,立足于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搞好长远规划和控制,立足现实经济技术条件,抓好近期决策,保证发展阶段的近期决策调整符合长远规划的利益导向。 (二)规划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严格土地管理措施,少占或不占农田耕地。 2.强化白霓镇经济产业特点,发挥旅游资源及区位优势,积极开发旅游业和商业贸易,发展高新技术含量的环保性工业项目,加强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使其在崇阳县城镇职能分工体系中保持特色。 3.坚持高起点规划,贯彻科学性、超前性、现实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4.按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学原则,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环境系统。 1

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XX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 为了贯彻实施苍山县及矿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适应矿坑乡村镇建设发展需要及发展工业园区的需求,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村镇规划标准》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苍山县总体规划》 5、《苍山县土地利用规划》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工业园区规划服务服从于全县总体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 2、外引内联,工业园区形成特色,重点产业形成规模。 3、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建厂规范化,生活社会化,搞好社会综合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综合投资环境。 4、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产业项目的污染治理,加强环

境绿化、美化。 四、工业园区性质的确定 1、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 2、资金来源以外资引进为主,地方自筹为辅。 3、产业项目选择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为辅。 4、技术含量以适用一般技术型为主,高新技术为辅。 5、基础设施条件较优。 依据以上五条,近期重点利用当地页岩矿资源建设建材工业园区。 五、规划范围及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东起单家庄村东,西至西棠林西,南至矿坑村南,北至岚济路北。近期重点沿岚济路和沂邳路两侧各300米形成工业带,远期向纵深发展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工业园区,近期用地规模400.6 公顷,远期用地规模 652.0 公顷。 第二章乡区基本情况及区位分析 一、乡区基本情况 矿坑乡属苍山县辖乡镇,属中小型乡镇,位于苍山县城北部21公里处,与兰山区、费县、罗庄区接壤,毗邻临沂市城区21公里,全乡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辖5个工作区,24个行政村,31000人,沂邳线苍山段(原卞棠线)、岚济两条省道纵横贯通,交通方便。矿坑乡驻地,依村名,

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范本31-109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目录 第一章总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二章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三章用地规划布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第四章工业用地布局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五章地块控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六章市政工程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了科学引导XX工业园区的开发和建设,落实、 深化XX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的建设要求,促进XX工业 园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一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XX城乡规划法》(XX08年)特此编制《XX工业园 区总体规划(XX1XX-XXXX)》(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编制内容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则)和规划说明书 组成,其中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则)具有同等法律效 力,两者应同时使用,不可分割。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XX城乡规划法》 2

枝江市七星台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枝江市七星台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日期:2006-12-15 8:51:13来源: 点击:715 第一章概述 一、地理位置 七星台镇是枝江市九个市辖镇之一,城镇位于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西缘,其东部与古城荆州隔河(沮漳河)相望,北部与问安镇接壤,西部与枝江市中心城区相连,南滨长江。地理位置处 于东经111o51ˊ-112o02ˊ,北纬 30o16ˊ-30o21ˊ之间,镇域国土面积129平方公里。 七星台镇西面距枝江市14公里,至宜昌市60公里,距三峡国际机场40公里,三一八国道、汉宜高速公路穿镇而过,素有宜昌东大门和鄂西咽喉之称。 二、历史沿革 七星台镇是一座新兴的集镇。1949年仅有一家私人作坊、一家茶馆。1954年江口轮船站迁此,又增设了一家简易旅社。1964年县榨油厂(今油脂化工厂)从宜都陆城镇迁此重建。随后,国营新场拖拉机站(今县农具修造厂)、宜昌地区粮食中转站、新场棉花采购站、公社卫生院等单位相继建成。1976年新场(1981年更名七星台)公社机关从江口镇迁来,便开始了有计划的发展。1981年列为乡级镇,1985年12月与七星台区合并为县辖镇,是以油脂化工和商业服务为 主的区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三、自然环境概况 七星台镇属亚热带气季风性气候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气温16.5℃,一月最冷,最低气温-14.8℃;七月气温最高,最高气温38.5℃。 年平均降雨量958.36mm。 七星台镇地势平坦,最低点海拔高程为 36.9米,最高点海拔高程为44.2米,相对高差小

于10米。 七星台水陆交通方便。水上,江岸线长1850米,最小水深10米。 本区域建筑物抗震烈度为六度。 第二章规划总论 一、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七星台镇经济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结合枝江市经济发展总体布局,规划高起点,立足长远,科学预测;合理布局生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创立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科学确定镇城区性质及规模;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以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为原则,建立有效的城镇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合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创造良 好的人居环境。 二、规划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枝江市七星台镇城市规划必须实行的首要原则。规划必须从城市长远发展需求的角度,在保护有限资源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使用资源,力求既能满足今天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能保证未来城 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优化资源配置原则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进行资源配置是城市规划应该坚持的原则。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为七星台镇经济发展服务,同时要节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益。 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苗山镇总体规划说明书0703

目录 第1章规划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基本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规划编制动因?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宏观层面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城镇自身的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既有规划解读 (2) 1.3.1 上位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相关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上版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上版规划实施成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5 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变化?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规划期限、依据、原则与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规划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规划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规划原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经济发展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人口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2.4.3社会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3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劣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机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挑战?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3.2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产业结构调整...........................................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区域协调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城乡统筹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镇域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人口和城镇化水平预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镇域人口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城镇人口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村庄发展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村庄发展潜力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村庄发展规划引导?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镇村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镇村等级规模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镇村职能结构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3.3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镇域公共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4.1 行政管理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2教育机构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4.3医疗卫生设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4文化体育设施?错误!未定义书签。 4.4.5非公益性设施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4.5镇域基础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5.1道路系统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5.2公用工程设施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4.6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1 适宜建设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2 限制建设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4.6.3禁止建设区?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城镇性质与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镇区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建设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存在问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城镇性质与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城镇性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城镇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镇区空间发展策略与用地方向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用地条件评价及发展方向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1自然环境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开发条件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3城市功能发育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 6.2空间发展策略?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规划区范围界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镇区总体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7.1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7.2镇区功能结构 (27) 7.3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1居住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7.3.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7.3.3生产设施用地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4仓储、物流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8章道路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道路用地规划?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