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北京市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在国家和北京市扩大内需政策作用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全区“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2.2亿元,年均增长9.9%,完成规划目标的78%;区域税收达到181.8亿元,年均增长27%,完成规划目标的20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8.6亿元,年均增长65.9%,是规划目标的5.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53亿元,年均250.6亿元,是规划目标的2.78倍;全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94.5万人,比“十五”末增加7.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8平方米。

一、十一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发展成就与现状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在北京市政府和房山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把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目前多个住房保障项目已开工,部分项目已竣工入住,住房保障审核窗口、街道(乡镇)住房保障审核窗口已经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规模在北京市十六区县中处于领先水平,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家庭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了住房条件。

(一)房山区住房保障建设状况

1.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稳步发展

房山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就组织建设了大规模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解决了相当数量的中

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近几年来,在中央和北京市各级政府的总体

1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住房保障发展规划纲要

部署和指导下,房山区专门成立了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住房保障规章制度日益完善,资格审核工作成效显著,住房保障进展速度逐年加快。

房山区住房保障项目不仅要保障本区低收入家庭,很多项目还要分担北京市老城区旧城改造疏解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要在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下展开。

截止2010年底,全区列入政策性住房建设指标的项目共有15个,住宅总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114万平方米。其中,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有6个,住宅总建筑面积达到135万平方米(含配建廉租住房8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66万平方米;限价房项目5个,住宅总面积23万平方米,开复工21.4万平方米;定向安置房项目4个,住宅总面积59万平方米,开复工面积34.5万平方米。

表1 房山区住房保障计划

2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表2 房山区住房保障建设现状

注:城关槠榆树项目竣工35500平方米,408套,完成计划指标16.8%。

2. 2010年房山区住房保障迅速发展

“十一五”末期,随着北京市房价的持续上涨和高位运行,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已无法通过市场化途径改善住房条件。北京市及各区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多年住房保障的实践与经验,加大了住房保障政策调整力度,特别由于中心城区土地的稀缺性,住房保障空间布局已向近郊区转移。房山区政府按照北京市的总体战略要求,提出了2010年住房保障发展计划。

表3 2010年房山区住房保障计划

3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住房保障发展规划纲要

2010年新开工项目情况

(1)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11.2万平方米(1386套)。其中,高佃三村项目开工7.2万平方米(826套),东关伟业嘉园项目4万平方米(560套),完成指标134%。

(2)限价房项目:限价房开工21.4万平方米(2488套)。其中,房山农林路0.51万平方米(60套);窦店聚豪苑项目1.2万平方米(162套);航天花园项目3.4万平方米(438套);长阳起步区4号地项目16万平方米(1828套),超额完成指标。

(3)定向安置房项目:新开工定向安置房27.86万平方米(3090套)。其中,轨道交通房山线西潞东沿村(含后沿村)项目14.79万平方米(1500套);佛子庄险户搬迁项目4万平方米(480套);长沟镇中心区项目9.07万平方米(1110套),完成指标128%。

3. 公共租赁住房发展后来居上,规模较大

为妥善解决夹心层居民的住房问题,房山区将在良乡大学城开工建设14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重点解决房山区新毕业大学生、引进人才以及区内外中低收入家庭的夹心层群体。这也是房山区全面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的重要举措。随着大学城公共租赁住房的开工建设,房山区将以此为试点,建设更多的可持续性保障住房。

4. 限价商品住房以配建为主

为尽快解决不同收入阶层的住房困难问题,房山区在“十一五”期间逐步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供应体系,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规范发展商品住宅,包括加大限价商品住宅建设力度。为尽快启动限价房工程,突破找地难、拆迁难的瓶颈,房山区的限价商品住宅主要以在商品住宅小区配建为主。限价房项目有:

4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1)农林路项目:该项目60套已竣工验收,具备入住条件。

(2)窦店聚豪苑项目:该项目1号楼84户已经完成内墙抹灰,地下室地面已完成,外墙贴砖,水电随进度施工; 2号楼78户已经完成内墙刮腻子,正在安装暖气片。

(3)航天花园项目:该项目438套住房已经主体建设到五层。

(4)长阳四号地项目:该项目共计1828套住房,其中580套已经主体建设到四层,其余1248套正在基础建设中。

截止到2010年8月,房山区共在5个商品住宅项目中配建了限价商品住宅,配建总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约2700套。其中,已开工面积21.4万平方米,2488套。

(二)住房保障规章制度日益规范和完善

房山区在加大住房保障建设力度的同时,一直注重完善相应的制度建设,特别在资格准入与退出方面,严格按照北京市“三级审核、两级公示”的审核程序。

房山区自2007年12月开始受理本区居民申请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及限价商品住房,截止到2010年底,已有273户享受廉租住房补贴。已发放补贴76.4万元;已有1622户通过经济适用住房审核,690户通过限价商品住房审核。按照市住房保障办公室的配售要求,2010年11月30日,对2009年底前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备案轮候的家庭768户进行了摇号,加上2009年7月28日摇中的293户,目前共计摇号1061户。

从目前房山区保障性住房供给和需求看,已经开工建设的保障性住房完全可以满足本区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需要。但由于房山区还要承担北京市住房保障的重任,特别是随着城铁的建设与开通,

5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住房保障发展规划纲要

房山区与中心城区的交通越来越省时便利,将有越来越多的市区中低收入家庭落户房山区,因此,未来房山区住房保障的任务将十分严峻。

(三)住房保障运行方式以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住房保障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几年来,房山区政府各相关主管部门一直非常重视住房保障建设,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在各个环节有明确的责权划分,在住房保障的规范和监管实践上总结探索了很多有益经验。

1.规划设计部门主管部门积极指导各类政策性住房的规划设计,严把规划设计关,优选设计方案,以保障政策性住房更加经济实用、方便舒适,达到“造价不高质量好,户型不大功能全,占地不多环境美”的发展目标。

2.建设主管部门严格做好建设企业的市场准入,所有保障性住房严禁随意指定建设、施工单位和转包挂靠行为。建设主管部门一直重视投标管理,重点抓好资格预审、文件备案、评标、开标等重点环节。优先选择信誉好、设计、施工管理水平高的大型企业作为政策性住房的建设主体,保证了工程质量。

3.建设监管部门强化监督管理。保障性住房涉及普通老百姓的居住质量和安全,也影响到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形象,北京市更加重视对保障性住房质量的监管,实行市、区两级政策性住房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并在部分项目实行业主验房,第三方抽样检测机制。为确保住房建设质量,房山区还每月开展拉网式质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对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加大处罚力度。

6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4.在政策性住房建设中,积极推进住宅产业化,严格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技术导则,大力推广使用先进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力争把每一个保障性住房都打造精品工程。

二、房山区住房保障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全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状况底数不清,这是北京市也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北京市的保障性住房在准入条件上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在住房面积、家庭年收入、家庭总资产方面按照人口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新建立的“三级审核、两级公示”审核体系,主要凭借个人诚信申请、政府实地核查、社会共同监督的方式对申请家庭的申请资格进行审查。由于缺乏健全的房屋权属系统和全社会个人征信系统,政府无法对每个家庭情况做到数据电子化,容易造成不符合条件的和边缘家庭享受保障性住房。

(二)保障资金缺乏长期稳定来源。公共租赁住房是住房保障的长远发展方向,但由于投资大,回报期长,单靠政府财政投入(包括利用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投入)压力较大。从整体制度设计上,还缺乏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机制,包括长期融资机制,减免税收的鼓励政策等。因此,公共租赁住房及各类保障性住房的发展均面临资金瓶颈的威胁。

(三)资格审核和退出监管难度较大。由于对申请家庭缺乏方便高效的资格审核机制,住房档案不健全,缺乏收入征信信息管理系统,在资格审核时需要动员各方力量进行层层把关,但由于工作量大,漏洞难以避免,加大了住房保障管理难度。

(四)土地供应紧张、拆迁难等因素影响到保障计划的顺利实

7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住房保障发展规划纲要

施。在北京市的总体规划中,房山区是生态涵养带,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建设用地有限,特别是交通便利、方便低收入家庭出行的地块更难。拆迁难的问题是影响保障性住房计划完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住房保障人员缺乏,难以适应工作需要。虽然在住房保障工作中,初步搭建了市、区、街(乡镇)三级审核的架构,但基层管理力量薄弱,尤其是街道一级住房保障职能不明确,没有独立的部门对保障性住房进行政策宣传、入户调查、审核公示等基础性工作进行管理,尤其是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其主要工作在于加强后期管理,后期动态监管、定期审核等工作人员的缺乏,必将影响了保障性住房工作的推进。

(六)大市政配套难,保障性住房居住环境和质量受到较大影响。由于保障性住房都处于城市边缘地带,没有现成的市政基础设施可利用,政府缺乏庞大的资金配套建设红线外的市政基础设施,如周边道路工程、随路管线、电力工程、专业管线等。

三、十二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供给与需求预测

(一)廉租住房需求预测

根据北京市及房山区廉租住房准入标准,截止2007年底,全区共有城镇低保家庭3767户(人均月收入330元),人均住房面积低于7.5平方米的低保家庭为502户(到2010年10月已申请廉租住房补贴家庭251户),住房困难户约为7:1,廉租住房扩大覆盖面后(人均月收入580元),按市住建委2000户抽样调查增加户数比3.1计算,最低收入家庭预计为11678户,住房困难户约为1668户。

为解决1668户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我区还需要建设廉租住房8.3万平方米(50平方米/户)。目前城关槠榆树项目已配建2万平方

8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米,需再建廉租住房6.3万平方米。

表4 北京市及房山区廉租住房申请准入标准表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根据北京市及房山区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标准,2007年底以前,通过对全区低收入家庭住房情况调查,基本符合经济适用住房准入条件的家庭约为1500户,需要住房建筑面积9.75万平方米(65平方米/户)。目前全区三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预计提供经济适用住房面积为32万平方米(除配套用房、回迁住房),可解决低收入家庭4923户,因此,目前规划中的三个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可以满足全区经济适用住房家庭需要。

表5 北京市及房山区经济适用住房申请准入标准

(三)限价商品住房建设

全区城镇居民为41.4万人,约为11.8万户,按市限价商品住房准入标准(申请家庭年三人及以下收入低于8.8万元、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以下、家庭资产低于57万元)和市统计局抽样调查

9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住房保障发展规划纲要

数据9%的家庭符合购买条件,全区约有1.06万户符合购买条件。每户平均建筑面积80平方米计划,需要建设限价商品住宅84.8万平方米。其中,有约4000户32万平方米可通过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来解决。

表6 北京市城六区限价商品房申请准入标准

(四)保障性住房总供给预测

2011-2015年房山区将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83万平方米,32700套。土地需求116公顷,总投资112亿元。见下表。

表7 房山区2011-2015年政策性住房建设规划

注:本计划不含“三定三限”和城镇危旧房改造项目。

10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四、十二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发展指导原则和目标

随着房山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提速,中低收入群体在城市化进程中对住房将会出现多层次变化的需求,因此,“十二五”期间,将重点提高政策性住房的供给,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提高公租房供给规模,实现“以售为主、租售并举”向“租赁为主、以租代售”转变,实现住宅地产回归民生职能。加大规划引导调控作用,努力实现定向安置房规模化聚集。“十二五”期间新增政策性住房供应3.27万套左右。

(一)“十二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发展总体原则

“十二五”期间,房山区的住房保障应以低收入和中低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为重点,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为主,限价商品房和棚户区改造为辅。

为加快解决城市居民住房困难问题,“十二五”期间,要继续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通过发放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两种方式保障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应,逐步扩大经济适用房供应范围,积极吸引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社会组织投资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主要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和新就业人员、引进人才、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的住房困难。积极推进旧住宅、棚户区、城中村及城边村改造。提倡在限价房项目、旧住宅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中配建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立保障性住房的长期供应机制。

(二)“十二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发展的规划原则

1.以良乡、燕房两个组团为核心集中建设、以各乡镇为分中心

11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住房保障发展规划纲要

分散建设,以引导人口合理分布。

2.强化轨道交通引导作用,综合考虑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支撑条件对土地利用强度和交通出行的作用,重点在轨道交通沿线用地和站点周边用地集中安排保障性住房及“两限”住房。

3.根据区县功能定位,综合产业布局和人口就业结构,综合考虑就业与居住的均衡发展需求。

4.采用“集中”和“配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设,以集中建设和开发配建作为主要手段,按照“大分散、小集中”的模式进行空间布局,促进社会公平和融合。

5.通过城市设计等手段,优化小区规划布局,完善保障房户型设计,提高保障房居住品质。

(三)“十二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房山区的住房保障总体目标是:着力解决本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结合棚户区改造和新建、改建、政府购置、租赁等方式增加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房源。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本区现有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 2013-2015年,稳步扩大制度覆盖面,适当提高保障标准,努力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扩大保障对象范围;适当建设限价商品住房,解决夹心层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包括符合条件的新就业职工、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

“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加快工矿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到2013年末,基本完成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2014-2015 年,稳步推进非成

12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片棚户区和零星危旧房改造,稳步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居住环境。健全住房保障的组织机构,完善住房保障规章制度和住宅产业新技术引导鼓励政策。

“十二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规划具体目标为:

1.“十二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的目标应在北京市的总体规划指导下,以完善住房保障规章制度、健全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体系为主,建立全面系统的“建设、审核、分配、管理”的住房保障实施体系。

2.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占住房建设总量的比例。按照北京市住房保障发展总体目标和房山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各类政策性住房,即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拆迁安置房和限价商品房等应占到住房建设总量的50%以上,加上各类中低价位、中小套型商品住房等合计应占住宅开发总量的70%。

结合各类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合理确定三类保障性住房的结构比例。

3.要选择交通便利、生活设施相对齐全的区域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住房的面积标准严格执行廉租住房平均50平方米以下、经济适用住房平均在60平方米,限价商品住房平均在80平方米以下,公共租赁住房平均在60平方米以下的设计和建设标准。

4.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形成分层次、多渠道、成系统的住房保障体系。结合房山区“十二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房山

13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住房保障发展规划纲要

区发展定位,公共租赁住房的重点对象应以解决招商引资吸引的人才和高校园区人才和夹心层家庭的住房为主。

5.在保障性住房中全面推进住宅产业化,推广全装修建设模式,大幅度提高节能住宅比例。要在“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建材使用、质量监管、市政配套、后期管理”等方面把好六道关,提高工程建设整体质量水平,全面实施保障性住房全程阳光工程。

6.加强管理,尤其注重公平分配保障房,做到“严格准入、程序公正、过程透明、技术支撑、及时纠错”。建立完善退出机制,逐步完善保障房管理各项制度。

(四)2011年房山区政策性住房发展目标

2011年将通过开工建设、收购等方式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5448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房)2700套,经济适用住房920套,限价商品住房1828套;开工建设、收购定向安置房不少于2620套;竣工交用政策性住房5804套。

1.新开经济适用房项目

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6.5万平方米(920套)。其中,城关洪寺项目住宅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目前开工13.3万平方米,今年计划开工3.5万平方米(500套);长阳高佃三村项目住宅总面积22.8万平方米,目前开工7.2万平方米(826套),今年计划开工3万平方米(420套)。

计划竣工经济适用住房项目15.9万平方米(1922套)。其中东关伟业嘉园项目4万平方米(560套);城关洪寺项目8.5万平方米(930套);长阳北部组团项目3.4万平方米(432套)。

14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2.新开限价房项目

计划新开工限价房长阳起步区4号地项目16万平方米(1828套)。

计划竣工限价房项目5.4万平方米(660套)。其中,城关农林路项目0.5万平方米(60套),窦店聚豪苑项目1.2万平方米(162套);良乡航天花园项目3.7万平方米(438套)。

3.新开公租房(廉租房)2700套。

4.新开定向安置房项目

新开工定向安置房31.43万平方米(2835套)。其中,山区人口迁移项目11.09万平方米(606套);良乡东羊庄项目6.99万平方米(830套);城关马各庄村项目7.54万平方米(830套);京石客运专线张家场村项目5.69万平方米(614套)。

计划竣工定向安置房项目30.46万平方米(3222套)。其中,轨道交通西潞段东沿村项目14.79万平方米(1500套);长沟镇中心区改造项目9.07万平方米(1110套),拱辰1-5街项目6.6万平方米(612套)。

五、十二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发展任务和对策建议

(一)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针对房山区位于远郊区县、城乡居民住房面积普遍较大,但质量品质较差的特点,适当上浮住房保障面积标准,让住房保障惠及更多的本区居民。

(二)切实落实绿色通道审批机制。确保政策性住房建设按时立项、开工和建设;完善优惠政策落实机制,提高政府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建立工程项目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加快建设

15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住房保障发展规划纲要

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特别要使配套工程与住宅主体工程同步竣工交付使用。

(三)全面调查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提高保障工作效率。要尽快开展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档案。同时,建立住房保障跨部门协作制度,发挥部门合力,协调财政、建设、发改委、银行等有关部门职能,共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要确保廉租住房建设用地落实到位,并合理确定区位布局,要确保建立稳定、规范的资金渠道

(四)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的房源。通过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保障性住房建房来加快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在现有住房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还不宜完全实行货币化补贴,仍有必要适当建设一定规模实物性保障房,满足最低和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要调动社会资金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鼓励社会提供低租金的租赁房,解决住房保障房源难题。另一方面,从增强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需求与支付能力角度,通过发放货币化补贴、购房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运用财政资金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解决住房困难问题。

(五)保证保障性住房资金渠道。严格按国发[2007]24号文规定,提取不低于10%的地方土地净收益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国有资金经营预算资金安排,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银行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进行公租房等保障房建设。同时,严格保障性住房的成本控制,努力实现保障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六)加大力度做好后续服务和管理。保障性住房(特别是公

16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共租赁住房)的后续管理极为重要。要根据属地管理原则,构建区、乡镇(街道)、部门间协调联动、与社区管理、物业管理紧密结合的管理体制。

(七)把旧房维修改造作为住房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的老旧住房长期缺乏有效的养护,都是一拆了之。借鉴各国和其他省市的先进经验,应加强对旧住宅区维修养护,加大政府投入,充分利用好存量住房资源,使得住房旧小区的居民可以在原址上改善住房条件和生活,减少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量。政府也可以在维修养护中,收回一部分房源,用作廉租住房。

17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档案局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录 前言 “十一五”回顾 一、档案资源不断丰富 二、档案利用服务成效明显 三、档案安全保管不断加强 四、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五、档案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新形势新要求 指导思想 主要目标 主要任务 一、档案资源建设 (一)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 (二)加强档案室资源建设 二、档案利用服务 (一)做好查阅接待工作 (二)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三)积极开展惠民活动 三、档案安全建设 (一)构筑思想防线 (二)构筑制度防线 (三)构筑技术防线 (四)构筑设施防线 (五)构筑网络防线 (六)构筑应急防线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二)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三)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接收工作(四)推进资源共享和网络化服务五、档案馆馆舍建设 (一)加快市档案馆新馆建设(二)推进区县档案馆馆舍建设六、档案依法行政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

(二)加大业务监督指导工作力度 (三)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贯彻 二、深化科学研究 三、提升队伍素质 四、强化监督检查 前言 档案工作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指导“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项规划之一,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规划主要总结“十

2016年北京海淀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6年北京海淀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地理2016.1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此,回答1、2题。 1、制定“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C.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D.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2、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庞大,青少年比重超过50% B.人口增速和增量均较低,制约经济增长 C.人口流动规模大,增加社会管理难度 D.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依据淡水资源估算,北京市今后5年内人口应控制在2300万以内。政府计划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搬迁至津、冀两地,原址升级为创意、设计等产业基地,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据此,回答第3、4题。 3.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加强地区开放程度,获得区外资源 ③节水节电,提倡居民适度消费④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 A. 受历史因素影响,形成于传统商业区 B. 迁至周边省市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C. 搬迁是为了降低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 D. 搬迁后将带动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图1为“德国南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第5题。 5. 图中 A.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河流 B. 斯图加特的服务范围大于兰茨胡特 C. 中等城市间的距离最远 D.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图2、图3分别为德国某地景观图。读图,回答第6题。

“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研究进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研究进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历史时期,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面临着人均耕地少、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业增产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压力增强、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突出等挑战。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满足新阶段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高技术的重大需求,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在“十五”现代农业技术主题和相关专项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在863计划中增设了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以下简称“863农业领域”)。“十二五”以来,863农业领域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坚持“突破前沿技术、创制重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引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设立了植物分子设计与品种创制技术、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农业生物制剂创制技术、农业生物环境控制与修复技术、农林生物质高效转化技术、数字农业技术与装备、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7

个主题,覆盖了《纲要》规定的全部农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9个优先主题。项目实施以来,共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50项、国外发明专利58项;制订国家标准30项,地方、行业标准165项;获得国审新品种32个,新产品、新装置481项,软件登记著作权206项;发表EI、SCI、ISPT收录论文777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54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4项(国家发明奖8项、科技进步奖16项);实现成果转让158项,成果产值15.44亿元。相比“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对农业高技术研发领域的支持比重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幅仅为10.7%,远低于20%的预期;平均每个课题国拨经费的支持强度由“十一五”的197.3万元增加到了1034.7万元,增幅高达424.4%,表明课题集中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承担国拨经费的比例分别为48.5%、39.3%和12.2%,与“十一五”的51.2%、41.4%和7.4%相比,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分别给企业让出了2.7%和2.1%的份额,由此可见“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在农业前沿技术研发活动中日渐显现;团队人员以中青年 科学家为主的中级职称人员比重有了较大幅度增加,人员学历构成有了较大提升和优化。1、“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研究进展在各级责任主体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近5年的组织实施,863农业领域在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新产品/装备创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企业培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序言 规划意义:老龄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是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编制实施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积极、主动、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对推动首都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性质:本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健全老龄工作体系为目标,提出“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内容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全市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依据。 编制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首都老龄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本市围绕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在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敬老优待服务,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稳步推进,《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得到积极落实。 (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全体人口。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了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上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科学调整机制,196.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上调。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17.2万名参保人员享受到保险待遇。建立了福利养老金制度,61.3万名无社会保障城乡老年居民享受福利养老金待遇。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城乡老年社会救助体系,4万名老年人应保尽保。建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了五保人员供养模式从村民互助向公共财政供养的转变。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2.2万名9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完善了征地超转人员生活保障制度。实行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奖励扶助制度。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北京市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在国家和北京市扩大内需政策作用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全区“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2.2亿元,年均增长9.9%,完成规划目标的78%;区域税收达到181.8亿元,年均增长27%,完成规划目标的20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8.6亿元,年均增长65.9%,是规划目标的5.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53亿元,年均250.6亿元,是规划目标的2.78倍;全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94.5万人,比“十五”末增加7.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8平方米。 一、十一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发展成就与现状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在北京市政府和房山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把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目前多个住房保障项目已开工,部分项目已竣工入住,住房保障审核窗口、街道(乡镇)住房保障审核窗口已经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规模在北京市十六区县中处于领先水平,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家庭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了住房条件。 (一)房山区住房保障建设状况 1.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稳步发展 房山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就组织建设了大规模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解决了相当数量的中 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近几年来,在中央和北京市各级政府的总体 1

2017北京海淀区初三数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海 淀 区 九 年 级 第 二 学 期 期 中 练 习 数 学 2017.5 学校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 成绩 考生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三道大题,29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和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画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 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2016年10月1日,约110 000名群众观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将11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A .4 1110? B .5 1.110? C .4 1.110? D .6 0.1110? 2.下列四个图形依次是北京、云南、西藏、安徽四个省市的图案字体,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3.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A .360° B .540° C .720° D .900° 4.用配方法解方程2410x x --=,方程应变形为 A .2(2)3x += B .2(2)5x += C .2(2)3x -= D .2(2)5x -= 5.下列选项中,左边的平面图形能够折成右边封闭的立体图形的是 A B

C D 6.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AB =AC ,点A ,点C 分别在直线a ,b 上,且a ∥b .若∠1=60°,则∠2的度数为 A .75° B .105° C .135° D .155° 7.如图,AB 为⊙O 的直径,点C 在⊙O 上,若∠ACO =50°,则∠B 的度数为 A .60° B .50° C .40° D .30° 8.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互为倒数....,则关于原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在点A 的左侧 B .一定与线段AB 的中点 重合 C .可能在点B 的右侧 D .一定与点A 或点B 重合 9.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晶,它与白昼时长密切相关.当春分、秋分时,昼夜时长大致相等;当夏至时,白昼时长最长.下图是一年中部分节气所对应的白昼时长示意图.在下列选项中白昼时长超过13小时的节气是 A .惊蛰 B .小满 C .秋分 D .大寒 10.下图为2009年到2015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经营技术收入的统计图. 下面四个推断: ①2009年到2015年技术收入持续增长; ②2009年到2015年技术收入的中位数是4032亿; ③2009年到2015年技术收入增幅最大的是2015年; ④2009年到2011年的技术收入增长的平均数比2013年到2015年技术收入增长的平均数大.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C A C B A O A B A B C a b 2 1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二五”期间一切金融工作应聚焦在四大目标上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有序的金融对外开放、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有效的调控监管体系。 中国金融环境分析 从今后10~15年的长趋势看,中国经济要保持稳定增长,面临的环境挑战主要有五个方面: 我国人口结构优势在2015年左右开始迅速消退,将构成未来经济增长的约束与潜在负担;环境与各种资源的约束,将增加未来世界和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的压力;困扰中国经济长期未解决的结构失衡(包括当前突出的储蓄消费结构失衡问题等),将在相当程度上伴随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顽疾,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中心任务;可以预计,今后的10~20年内,以美元为主、“一极多元”、动荡不确定的国际货币、汇率体系,将是长期直接制约中国经济崛起的外部因素。加上我国金融发展长期不足,明显滞后于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构成了较大的约束。 为了应对这五方面的挑战,需要从现在开始,进一步融入金融全球化,充分发挥金融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 从中期即“十二五”时期看,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又将突现过去中国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所不曾有的两大重要特征: 一是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更为突出。以20国集团取代7国集团这一世界经济合作机制平台的更替为标志,世界经济金融秩序和进入变革、重整的探索期。探索初期,各国之间利益、实力的角逐与博弈,决定了世界主要货币之间汇率更趋不稳定,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明显抬头,加上危机刚刚过后各国经济调整的艰难性、中期性这一内在态势,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的增长相对于2003~2007年的高增长,将出现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期。经济的缓慢增长和调整时期国家间利益的冲突,必然会进一步增加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必然会对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金融政策的选择,形成过去任何一个“五年规划”时期所从未出现过的新情况、新挑战。这表明,我国金融业在进一步参与金融全球化中,需要保持外界有一定风险隔离的情况下,加大自我发展,注重把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 二是中国自身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既面临着经济要继续保持稳定高增长的内在的强烈要求,同时又面临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为应对这场危机采取了部分政策措施而产生的新的结构调整压力。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 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制定“ 二孩” 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 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 平衡 C.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D. 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 消费 2. 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基数庞大,青少年比重超过 50% ____________________ B. 人口增速和增量均较低,制约经济增长 C. 人口流动规模大,增加社会管理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2. 依据淡水资源估算,北京市今后5年内人口应控制在2300万以内。政府计划以产业疏 解带动人口疏解,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搬迁至津、冀两地, 原址升级为创意、设计等产业基地,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强地区开放程度,获 得区外资源 ③节水节电,提倡居民适度消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扩大现有城区面积, 鼓励人口外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 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 A. 受历史因素影响,形成于传统商业区 B. 迁至周边省市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最新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2008-5-27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北京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北京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有力举措,是推进北京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为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科教文化资源丰富,各类创意人才荟萃。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率先提出发展文化产业,“十五”以来形成了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会展、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行业,并呈现出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明显趋势。特别是2003年以来,随着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主体日趋多元,初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文艺演出、影视节目制作、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广告会展、古玩及艺术品交易等传统行业优势进一步凸显;文化旅游、文化体育休闲、动漫网游、设计创意等新兴行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在形成,吸引相关文化机构和企业集群式发展。到2005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资产达到5140.3亿元,实现增加值700.4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0.2%,营业总收入2793.6亿元,实现利润110亿元,

上缴税金123.6亿元;按现价计算,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比2004年增长14%,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初步确立。 当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首都城市功能的定位,首都城市所承担的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国内外市场对中国优秀文化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使北京具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大动力。从国际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发展创意经济有利于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从国内看,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加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北京市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初步形成,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新北京,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都为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宝贵机遇。 同时也要看到,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各个文化行业中心市场功能建设尚不平衡,文化创意人才价值尚未充分发挥,文化生产力素质有待增强,文化创意产业链条尚不够完善,由此造成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企业、驰名品牌还不多,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还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有待完善。正视不足和差距,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需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立足环渤海,面向国内外,把握战略重点,抓住关键环节,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培育市场主体,健全要素市场,大力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十二五时期全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时期全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生产总值(GDP ):由“十一五”末(2010年)的12359.3亿元增加到“十二五”末(2015年)的22005.6亿元,总量增加近1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由3%提高到3.3%。五年平均增长10.8%,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过2万元、2013年过3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35997元(折合5779美元),相当于全国比例由2010年的68.3%提高到2015年的72.9%。 图1 生产总值及人均水平 2.粮食:实现“十二连丰”,2015年产量达3538.1万吨,比2010年增长14.9%,五年平均增长2.8%。总量占全国份额由2010年的5.6%提高到5.7%。棉花、油料、肉类、水产品等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产量均稳居全国前列。 4000 800012000160002000024000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2000 1000018000 2600034000 42000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3.工业发展: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969户,实现工业增加值9817.1亿元,比2010年增长93.2%,年均增长14.1%。五年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56%。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水泥、汽车等优势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4.经济结构: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14∶52.1∶33.9调整为2015年的11.2∶51.5∶37.3,其中三产比重上升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由29.8%提高到3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9%提高到36.9%,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8.5%下降到26.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由2011 年的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 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一、“十一五”期间北京口岸发展回顾 (一)口岸体系不断优化 (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三)运营情况持续向好 (四)口岸作用发挥明显 (五)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建设世界城市对北京口岸发展提出新标准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北京口岸发展提出新要求 (三)区域合作赋予公路口岸新内涵 三、“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原则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三)规划布局 四、“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任务(一)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二)合理利用铁路资源,拓宽铁路进出通道 (三)加强“出海通道”建设,调整内陆港功能 (四)加强服务创新管理,提高口岸整体工作效率 (五)推进口岸法制建设,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五、“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口岸组织领导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提高口岸宣传水平 (四)建设培养口岸人才

前言 北京口岸是首都对外开放的门户,是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为了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发展,进一步加强口岸建设与管理,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改善首都发展环境,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和口岸相关行业法规要求,结合首都特点,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北京口岸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围绕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要求,提出了口岸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并拟定了相关保障措施。 规划实施期限:2011年至2015年

十二五规划全文

十二五规划全文 篇一:国务院文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目录 第一篇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二篇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 第三篇 第九章 发展环境指导思想主要目标政策导向 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 第十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十一章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第十二章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十四章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第四篇 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 第十五章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第十七章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环境 第五篇 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 第十八章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第十九章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第二十章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第六篇 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第二十二章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二十四章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第二十五章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 第二十六章加强水利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 展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海政发[2011]48号 【发布部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11.09.05 【实施日期】2011.09.0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的通知 (海政发〔2011〕48号) 各镇(乡)政府、街道(地区)办事处,各委、办、局,区属各单位: 经区领导研究同意,现将《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二O一一年九月五日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2011年9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 二、指导思想 三、基本原则 四、发展目标 五、重点工作 (一)大力发展公办为主的学前教育 (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 (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职业教育 (五)实施全纳优质的特殊教育 (六)加快发展惠及全民的继续教育 (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八)积极引导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九)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十)支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 (十一)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 (二)加强教育系统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建设 (三)依法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四)不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五)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治校 (六)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七)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八)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执行时期,是海淀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关键时期,是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海淀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时期。根据《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和《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结合海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十一五”期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淀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教育发展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教育体系更加健全,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素质教育有效实施,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教育管理不断完善,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成人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终身学习的能力显著增强,我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目前,海淀区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75%,47%以上的户籍人口接受过高等教育,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5年,教育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发展指标已达到世界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 2012年度课题指南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与《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任务要求,回应首都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促进首都教育科研事业繁荣发展,制定本年度规划课题指南。 一、重大课题 1.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 研究目标:调查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分析影响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提出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1)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约因素。调查北京市各区县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情况及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调查制约北京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因素,分析各因素的可控性及因素间的作用关系。(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和策略。根据北京市义务教育的实际,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北京市义务教育区域间、校际间均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建议。 2.高中特色发展与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研究 研究目标:以高中特色建设试验项目校为重点,调查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现状;厘清高中特色发展与高校人才选拔之间的关系;构建普通高中特色发展与高校人才选拔

多样化相对接的机制;提出促进高中特色发展、改善高校人才选拔方式的措施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1)高中特色发展、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理论研究。梳理国内外高中特色发展、高校人才选拔方式的一般理论。(2)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现状研究。以高中特色建设试验项目校为重点,调查总结当前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的主要途径,人才培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3)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对高中特色发展的影响研究。科学评价当前北京部属、市属高校人才选拔的方式,厘清高中特色发展与人才选拔多样化之间的关系。(4)高中特色发展与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对接机制研究。提出改进高校人才选拔方式的对策建议,提出推动高中特色发展的措施建议,构建高中特色发展与高校人才选拔多样化的对接机制。 3.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研究 研究目标:厘清当前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策略。 主要研究内容:(1)首都高等教育质量状况调查研究。调查首都高等教育质量的总体状况,分析当前首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2)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依据市情、教育实际提出当前首都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3)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策略研究。提出提升首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1、“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全面跃升,农业连续增产,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百分之五十五,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十三五”时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现代军事体系更加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3、完善能源安全储备制度。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工程。加快开放电力、电信、交通、石油、天然气、市政公用等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 4、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 5、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鼓励人才弘扬奉献精神。 6、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7、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8、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适度加强中央事权和支出责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考虑税种属性,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9、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 10、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11、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 12、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13、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完成国防和军队改革目标任务,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取得重大进展,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 14、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 15、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16、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

2015-2016年北京海淀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年北京海淀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地理2016.1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多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我国将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此,回答1、2题。 1、制定“二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促进城乡之间人口数量平衡 C. 缓解人口老龄化的压力 D.拉动房地产和母婴产品消费 2、关于中国人口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基数庞大,青少年比重超过50% B.人口增速和增量均较低,制约经济增长 C.人口流动规模大,增加社会管理难度 D.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依据淡水资源估算,北京市今后5年内人口应控制在2300万以内。政府计划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目前,北京市已启动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搬迁至津、冀两地,原址升级为创意、设计等产业基地,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目标。据此,回答第3、4题。 3.提高北京市人口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加强地区开放程度,获得区外资源 ③节水节电,提倡居民适度消费④扩大现有城区面积,鼓励人口外迁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大红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 A. 受历史因素影响,形成于传统商业区 B. 迁至周边省市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C. 搬迁是为了降低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 D. 搬迁后将带动津冀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图1为“德国南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第5题。 5. 图中 A.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河流 B. 斯图加特的服务范围大于兰茨胡特 C. 中等城市间的距离最远 D. 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图2、图3分别为德国某地景观图。读图,回答第6题。

十二五期间年度工作总结

十二五期间工作总结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县委、县政府与县人事劳动保障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就业局的精心指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战胜了重重困难,胜利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 一、今年所取得的成就 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3798人,城镇净增就业13257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291人,人员再就业770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均为100%;城镇职业培训12298人,其中创业培训95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6389人,其中市内转移1308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929人,其中工业园区定向培训7208人;累计新增担保基金470万元,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795万元,其中扶持个人创业贷款4975万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贷款2820万元,直接扶持就业1942人,带动就业4059人;失业保险参保1.25万人,累计征缴失业保险基金816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值为3.25%,均低于目标的4.5%,就业总体形势稳定。 二、今年的工作回顾 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1月份,城镇新增就业3094人,完成任务的137.51%,城镇净增就业2823人,完成任务的156.8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

业1070人,完成任务的120.22%,人员再就业308人,完成任务的128.33%,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为100%,城镇就业率为94.5%,完成任务的100%;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981人,完成任务的131.07%,其中市内转移3694人,完成任务的236.79%;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869人,完成任务的132.16%,其中园区定向培训3284人,完成任务的117.28%;举办创业培训班14期,培训学员398人,完成任务的113.71%;失业保险参保1.3万人,征缴失业保险基金232万元,完成任务的94.69%;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988万元,完成任务的221.55%,到期贷款回收率达99.8%;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就业总体形势稳定。 2、加大小额贷款对创业的扶持力度。 扩大了小额贷款覆盖面和发放额度,将小额贷款对象扩大到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进城创业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个人创业贷款每笔最高限额由原来的3万元扩大到5万元;农村创业妇女,通过县妇联推荐,不担保仅贴息,可以申请每笔最高额为8万元的创业扶持贷款;对当年新招用失业人员、进城创业农民工和返乡农民达到企业现有职工总数30%以上,并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给予200万元以内的融资贷款扶持。11月,新增财政担保基金70万元到位,累计发放小额贷款618笔,发放金额3988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创业贷款613笔、金额2888万元,发放小企业贷款5笔、金额1100万元;直接扶持创业920人,带动就业1830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