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历程

(二)存在问题

(三)形势要求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规范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力促产业集聚园区化

(二)加强配套服务与政策调控,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化

(三)实施增量控制与腾笼换鸟,促进用地开发集约化

(四)鼓励产业布局的统筹联动,实现功能配置协同化

四、布局指引

(一)北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二)南部——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区

(三)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四)西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五)生态涵养区——都市绿色产业发展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二)完善用地管理

(三)健全法规标准

(四)强化资金引导

序言

“十一五”时期,本市工业围绕“高端、高效、高辐射”发展方向,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布局实现稳步优化。“十二五”时期,为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做强二产”要求,促进产业集约、集聚、高端发展,促进产业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我委在深入调研分析产业布局现状问题基础上,编制形成《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布局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了全市工业布局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优化安排及保障措施,为本市产业布局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本规划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功能区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等文件编制。

规划实施年限为2011年至2015年。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了从1986年的336亿元到2010年突破13000亿元的快速发展,现代制造业经历了在城区集中、向郊区延伸、向以开发区等园区集聚分布的阶段性变化,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的工业发展空间体系。

1、工业空间集聚格局初步形成。

工业发展形成了以市级以上开发区及重点产业基地为核心、镇村产业基地作为外围补充的空间承载体系,已建成投产工业用地总面积由2003年的约250平方公里增长到2010年的300平方公里以上。

一是重点开发区与产业基地工业呈现集聚发展态势。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16个市级经济开发区以及燕化基地、首钢基地、顺义汽车产业基地等重点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60%以上。形成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顺义临空经济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以燕房合作产业基地、石景山首钢工业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为载体,形成了三个产值500亿元的产业聚集区;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雁栖经济开发区、兴谷经济开发区为载体,形成了一批百亿级的产业基地。

二是镇村产业基地建设取得阶段进展。积极推进产业的纵深发展,在各乡镇形成了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配套、生物医药、印刷包装等一批特色突出的主导产业集聚区。到2010年底,54个市级农民就业基地累计入区企业超1900个,占乡镇规模工业企业个数的60%以上,形成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模式。

2、产业发展业态进一步优化调整。

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抓住首钢、焦化厂等工业企业的搬迁调整契机,依托产业遗留空间资源,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总部基地、研发服务业态集聚发展。在顺义、大兴、房山等城市发展新区,通过重大项目引入,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和高端制造,促进了传统制造业态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

3、产业园区环境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通过拆除各种旧式厂房,建设标准化厂房以及配套基础设施,改善了园区发展环境,增强了对产业项目的吸引力。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市级以上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均已完成“六通一平”,绝大部分已经完成“七通一平”,产业项目落地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4、积极探索并稳步推进产业生态化建设。

加快搬迁调整不符合首都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定位要求的产业,淘汰“三高”企业。发布了《北京市开发区开展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意见》,完成两批共5个生态产业园区的认定挂牌。制订并推进实施了《北京工业能耗水耗指导指标》,工业能效水效有了较大提升。

(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全市产业布局得到逐步优化,但产业用地管理、统筹布局调控等机制体制层面的障碍仍然存在,产业布局不合理、用地效率不高等现象仍然存在。

一是产业布局与城乡发展的统筹尚需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城市南部地区产业就业承载能力不足,制约了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另一方面,产业园区与新城建设的衔接仍显不足,“城”、“业”分离现象仍然存在;此外,镇村产业基地发展面临的规划配套不足、园区化管理与服务功能弱等问题也限制着产业的纵深发展。

二是产业空间资源管理分散的局面有待改进。产业发展用地空间分散,园区规模偏小,16个市级开发区产业用地分散在近30个片区内,与周边乡镇产业基地有效协同不足。开发区、基地存在主导产业同质化现象。

三是产业用地管理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一方面产业项目引进缺乏完善的用地准入标准,工业用地出让的后续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劣势产业腾退机制有待完善,存量工业用地效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四是产业园区配套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部分园区配套水、电、气、热、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尚不完善;远郊区多数产业园区周边教、科、文、卫等城市服务功能配套不足,影响了园区对企业的吸引力。

(三)形势要求

“十二五”时期,是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也是国内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市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将比以往更加复杂,工业调整、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也不断增强,对产业空间布局支撑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

布局调整优化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任务。布局调整优化是促进产业集约集聚升级、发展重要支撑,我市应坚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布局调整优化。

布局调整优化是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金融危机打破了国际发展格局和经济规则,创新能力成为决定未来竞争的核心要素。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十二五”时期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需要产业布局更好地服务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成果研究与转化。

布局调整优化是应对不断加剧的资源环境压力的必然选择。土地资源紧张、水资源不足、能源外部依赖严重等资源环境约束是本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市工业现有的传统资源和要素驱动型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需要通过园区化的管理不断提高工业生态化发展水平,减轻工业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

布局调整优化是突破发展空间限制的重要出路。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很快将面临无地可开发的严重局面。我市工业发展必须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整合用地资源,优化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

布局调整优化是首都经济圈发展的客观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标志着京津冀区域合作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北京作为京津冀首位城市,只有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向园区、向新城集聚,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京津冀都市圈发展。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部署,抓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需求,坚持“空间集聚、资源节约、功能融合、统筹发展、区域合作”原则,深入

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开发区功能配置,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园区化,园区发展生态化、土地利用集约化、功能配置协同化”,为加快构建以“人文、科技、绿色”为特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高端制造业为主体、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保障。

(二)发展目标

以重点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进一步优化园区服务功能,进一步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向新城集中,进一步促进产业空间与功能耦合,最终形成“三级载体支撑、四区一带布局”的产业发展格局。

——战略布局。打造北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南部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区、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西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四大重点产业功能区,发展生态涵养区绿色产业发展带,形成“四区、一带”产业功能区布局格局。

——空间载体。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构建以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基地)、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镇村产业基地三级支撑的产业发展空间,形成功能协同有序的空间承载体系。

——产业集聚。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凸显,国家级产业园区、市级经济开发区、新兴重点产业基地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

——产出效率。到2015年,全市工业用地产出效率达到60亿元/平方公里左右。

——产业辐射。通过物流与产业链衔接拉动,在环京周边区域,形成京津冀产业协作圈,提升北京工业辐射能力,拓展北京工业发展空间。

三、主要任务

(一)规范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力促产业集聚园区化

围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需求,完善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基地)、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镇村产业基地三级产业空间载体服务功能,促进产业链的延伸配套发展,实现产业功能和空间布局的协同。

一是着力强化产业发展极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带动作用,打造世界级的产业发展辐射极。加快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区发展,发挥现有园区政策、技术、资本等资源优势,增强对全市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深入推进现有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结合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培育发展一批新的示范基地,打造产业发展新极点。

二是积极推进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产业布局骨干节点。立足现有16个市级工业开发区,通过园区产业用地整合拓展,加强园区的专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窦店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等一批新兴重点产业功能区的园区化管理,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产业园区外部道路、交通节点、内部交通微循环、员

工住宿、信息网络等服务能力,营造产业发展的优良空间环境。以促进产业集聚提升新城就业服务功能,实现“以业兴城”。

三是加强镇村产业基地体系建设,促进产业布局纵深发展。推进规划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促进乡镇中小企业进一步向基地集中,实现园区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农民就业基地的建设。开展工业大院的清理整顿,采取产业用地置换、劣势产业淘汰、规范升级等措施,实现具有发展潜力与基础的工业大院向农民就业基地转型,为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创造空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加强配套服务与政策调控,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化

一是深入推进园区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发展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念,探索适合不同园区类型、不同产业内容、不同发展规模的园区生态化发展路径。建立分别针对国家级产业园区、市级开发区与新兴重点产业基地、镇村产业基地的生态化管理机制,研究制定考核与准入标准,完善配套扶持政策,形成完整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作体系。推进一批新型生态工业园区挂牌建设。

二是完善园区生态服务基础设施配套。针对工业用水、用能等关键资源环境约束,完善给排水、供热、燃气、供电配套设备设施建设。以新兴重点产业园区建设、镇村产业基地升级发展为契机,重点探索构建以园区为单位的再生水生产与供应设施体系,统筹优化园区能源供应网络设计,促进园区工业能效、水效水平提升。

三是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进一步加强具有较高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大院的清理搬迁调整,进一步推进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小制造业的搬迁,鼓励零散分布中小企业向优势产业功能区的转移。严格禁止在园区外建设化工、制药、印染、电镀、建材、家具制造等污染较重的工业项目。

(三)实施增量控制与腾笼换鸟,促进用地开发集约化

一是完善供地管理,实现增量产业用地的高效开发。加强供地环节监管,增强管理部门对土地出让后开发的监管力度,防止土地的低效利用;推进产业园区新增项目的标准制定工作,严格对入园项目的准入要求,促进产业用地集约利用。

二是促进产业腾退搬迁,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创新管理与服务机制,鼓励低效率企业项目腾退搬迁,鼓励产业用地置换流转。结合镇村产业基地的规范建设,促进低效用地工业企业的搬迁退出;鼓励优势企业对低效产业项目的兼并重组,实现存量用地的二次开发。

三是加强产业用地储备开发,优化项目落地空间环境。拓宽产业用地储备开发融资渠道,加大储备投入力度,为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壮大发展创造优质空间条件。

(四)鼓励产业布局的统筹联动,实现功能配置协同化

一是加强各级园区产业的协同布局,减少同质化竞争。根据功能区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区域细分产业发展定位,统筹国家级重点产业园区、市级产业园区、镇村产业基地产业内容在产业链中的上下游衔接配套关系,形成互为支撑的立体化、纵深化发展的产业分布格局。

二是加强与邻近省市产业布局的统筹。通过大兴、房山、通州及生态涵养区产业与天津、河北邻近城市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以物流服务业为纽带,以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干线为轴,实现京津冀产业发展的区域合作。积极探索建设区域合作产业园区,依托北京产业发展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利用周边区域产业发展用地空间。

四、布局指引

(一)北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

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以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为着力点,围绕北清路、京藏高速、立汤路发展轴线,统筹产业发展空间资源,形成“一核三轴”的产业空间格局;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先导技术研发与创新业态集聚,形成世界领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辐射发展高地。

1、建设中关村科学城自主创新核心高地。

在中关村大街、知春路、学院路区域,充分发挥区域科技资源优势,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建设以中关村科学城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和区域创新的先行示范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辐射中心。

2、整合发展北清路产业发展带。

整合海淀山后产业空间资源,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环保科技示范园、创新园、国际教育园、永丰产业基地、上庄科技园等园区为节点,以北清路为发展轴,统筹开发产业空间资源,打造新材料和信息产业新技术研发孵化基地、环保综合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新区。

3、统筹提升立汤路产业发展带。

加强未来科技城与小汤山工业园的产业发展协同,形成从高端研发到孵化生产的产业链衔接。形成电力通信、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基地。

4、拓展发展京藏高速沿线产业带。

进一步拓展京藏高速沿线中关村科技园区生命科学园、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北京工程机械产业基地、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高端产业功能区的发展空间,完善科技企业研发与服务配套服务,打造国家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生物和医药、节能环保产业孵化中心,做强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

(二)南部——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区

全面落实“城南行动计划”,立足南部地区产业空间资源优势,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北京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产业发展主体平台,辐射带动八大特色专业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和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三极八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成为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基地。积极加强与河北省邻近城市产业的协同布局,发挥南部地区产业对外的辐射作用。

1、进一步做大做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式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促进产业升级,实现二三产融合发展。壮大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装备制造等产业的规模,积极培育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建设移动硅谷产业园、数字电视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做强开发区核心区。

2、积极推进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拓展建设。

以窦店工业基地扩区建设为基础,建设“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统筹推进基地核心区、扩展区、控制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引进高技术、高产值、低污染、的高端制造企业项目,重点发展整车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高端机电装备制造项目,形成以汽车相关产业为龙头的高端制造业发展集群。

3、积极促进石化新材料基地拓展升级。

依托北京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房山工业园区及临近产业空间,打造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石化产品的深加工、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三大产业领域。到2015年,初步形成产业链条相对完整、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较高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

4、协同推进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发展。

在城南地区,打造永定河西航天军工和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大兴生物和医药产业集群、采育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亦庄军民结合产业集群、马驹桥物流产业集群、新空港生产性服

务业集群、长阳核电与电力设备产业集群、永乐经济开发区等八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城南地区产业发展的新节点。

(三)东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以顺义临空经济区和通州新城为核心辐射区,依托东六环、京承、京平高速等交通干线的辐射拉动,结合重点乡镇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以物流服务业为纽带,实现制造业与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建设顺义-通州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与区域产业协作发展新区。加强与河北、天津邻近区域产业互动。

1、强化打造综合性临空产业聚集区。

进一步升级空港工业区、天竺出口加工区、空港物流基地、林河工业区、北京汽车生产基地、国门商务区等六大功能组团产业服务与承载功能,巩固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提升汽车制造、中高端数控机床等高技术制造产业,做强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培育航空信息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打造世界级临空产业集聚区。

2、加快推进通州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建设。依托新城开发,重点发展总部经济、高端商务等产业,建设成为彰显国际新城形象的特色高端商务服务区。带动通州经济开发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金桥产业基地高端产业集聚发展。

3、持续完善特色乡镇产业基地布局。

进一步发挥区域高端产业集群辐射带动能力,完善乡镇产业基地配套服务建设,着力建设仁和、李桥、赵全营、杨镇、马坡等重点乡镇的航空、汽车零部件制造、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实现区域产业纵深发展。

(四)西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以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及石龙经济开发区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和资源优势,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驱动的京西产业转型发展新区。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产业,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努力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建设“宜业、宜居、宜游、宜文”的生态科技创意城。

(五)生态涵养区——都市绿色产业发展带

立足区域生态环境与产业要素特点,强化六大市级产业园区的先导作用,积极发展一批新兴专业化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低污染低消耗型都市工业、节能环保制造与应用示范、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与京津冀临近区域协作发展,提升经济一体化程度。

1、强化六大产业园区的龙头带动作用。

依托市级开发区政策与用地资源优势,利用产业共建契机,积极落实生态工业发展理念,建设雁栖经济开发区、兴谷经济开发区、马坊工业园区、密云经济开发区、延庆经济开发区、

八达岭经济开发区等园区。鼓励高端汽车零部件、生物和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装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产业集约化、生态化发展,形成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的支撑节点。

2、加快发展一批专业化产业基地。

依托农民就业基地和乡镇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延庆东部山区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庙城商用车产业基地、怀柔新能源新材料基地,马昌营、峪口等特色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低污染低消耗型都市工业、节能环保制造与应用示范、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的纵深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建设区域统筹发展的协调机制。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联合投资开发等一体化开发建设协调机制,促进产业用地的联合开发。在土地流转、财政税收、投资收益等方面,探索各区县之间的合作机制。

建立重大项目落地协同推进机制。建立跨部门协同推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产业项目快速落地服务流程,变“绿色通道”为常态审批机制。探索建立产业项目落地一站式服务机制。

(二)完善用地管理

完善产业用地供地管理流程。研究制定产业项目用地管理办法,建立工业项目用地联审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用地供应招拍挂流程,发挥产业管理部门的布局指导作用。

建立产业用地出让后续监管机制。推进监管机制创新,增强土地出让、转让后开发利用监管力度,探索产业用地开发保证金制度及“二次发证”制度,防止土地的低效利用。针对现有存量低效利用的产业用地,建立退出奖励机制,促进用地效率提升。

(三)健全法规标准

制定重点产业园区项目准入标准、退出标准。从产业类型、能效、水效、用地效率等方面,严格对入园项目的准入与退出要求,促进产业集约发展,实现产业园区业态升级。

研究出台产业置换与重组相关政策。明确产业腾退置换鼓励政策,调动企业积极性,指导城区工业用地产业内容的置换升级,探索制定鼓励腾退工业用地发展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机制。

(四)强化资金引导

拓宽资金渠道,统筹现有各类产业发展资金资源,完善市区两级工业用地储备机制,推进产业用地储备。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 课程100分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走势分析课程100分 一、单选 ( 共 10 小题,总分: 40 分) 1. 从21世纪开始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力是什么? A.低碳经济 B.IT产业 C.金融业 D.高科技产业 2. 世界经济格局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 A.由两极向多极化转型 B.由多极向两极化转型 C.由多极向单极化转型 D.由单极向多极化转型 3. 十二五是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几个奠基期?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4. 我们要以什么为目标,协调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A.产业的生态化 B.产业的人本化 C.产业的文明化 D.产业的智能化 5. 哪次会议明确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6. 世界经济形态面临着什么样的转型? A.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 B.从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 C.从知识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 D.从生态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型 7. 最近中央召开了什么会议,对"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规划建议? A.三中全会 B.四中全会 C.五中全会 D.六中全会 8. 转型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A.五种 B.四种 C.三种 D.两种 9. 推进外源增长模式向内生增长模式转型有几个战略着力点?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10. 以现代高速铁路为支撑,在多少半径内,使分散的大中城市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网络城市群? A.在500至200公里半径内 B.在200至100公里半径内 C.在100至50公里半径内 D.在50至20公里半径内 二、多选 ( 共 5 小题,总分: 20 分) 1. 浙江省围绕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了哪些内容? A.生态文化的建设 B.建立生态经济模式 C.环境保护的模式的问题 D.围绕生态文明的机制体制的建设 2. 在"十二五"期间协调好速度与结构的关系,要处理好哪些问题? A.要防止已经形成巨大惯性力的重化工投资再度扩张 B.要走出投资一定会带动就业的误区 C.要提高对经济增长质量目标强化与调控 D.要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 3. 十二五期间我们面临着哪些战略任务? A.目标导向 B.产业升级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 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档案局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八月 目录 前言 “十一五”回顾 一、档案资源不断丰富 二、档案利用服务成效明显 三、档案安全保管不断加强 四、档案行政管理工作扎实推进 五、档案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新形势新要求 指导思想 主要目标 主要任务 一、档案资源建设 (一)加强档案馆资源建设 (二)加强档案室资源建设 二、档案利用服务 (一)做好查阅接待工作 (二)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三)积极开展惠民活动 三、档案安全建设 (一)构筑思想防线 (二)构筑制度防线 (三)构筑技术防线 (四)构筑设施防线 (五)构筑网络防线 (六)构筑应急防线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建设数字档案馆系统(二)加快档案数字化步伐(三)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接收工作(四)推进资源共享和网络化服务五、档案馆馆舍建设 (一)加快市档案馆新馆建设(二)推进区县档案馆馆舍建设六、档案依法行政 (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标准

(二)加大业务监督指导工作力度 (三)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保障措施 一、加强宣传贯彻 二、深化科学研究 三、提升队伍素质 四、强化监督检查 前言 档案工作是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指导“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的科学发展,进一步发挥档案工作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依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项规划之一,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组成部分。规划主要总结“十

高新区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总结

高新区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总结 高新区十二五期间取得的成绩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X高新区按照“在扩总量中调结构、在调结构中促发展”的思路,围绕新材料、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和新能源四大优势产业,坚持“有扶有拉、有保有压、有进有退”原则,实施“引进新建一批、提升改造一批、关停淘汰一批”的结构调整战略,实施重点工业项目XX个,新增产值XX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X%新材料、煤矿机械制造、特种汽车制造和新能源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XX%以上。截至XXXX年底实现工业总产值XXX亿元,“十二五”末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XXX亿元,比XXXX年增长XX% 从工业总量看:XXXX —XXXX年, X高新区实现产值分别达到XXX XXX XXX和XXX亿元,年均增长达X%规模工业产值占X区的比重从XXXX年的XX.X%提高到XXXX年的XX.X% XXX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XXX亿元,实现增加值XX亿元,工业增加值占X区的比重为XX%成为X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工业产业结构看:已经形成了以新材料、煤矿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和新能源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格局,其中:新材料、新能源和煤机制造业实现产值XXX 亿元,占工

业经济总量的XX%从企业规模看:XXXX年底入园企业总户数XXX 户,比XXXX年增加XX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XX户,占总量的XX%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占总量的XX% 二、取得的成效及主要做法 X、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新区:X高新区是X区工业的集聚地,也是X市工业转型发展的引领区和示范区,始建于XXXX 年,前身为X经济开发区,XXXX年经自治区政府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XXXX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先后被批准为“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园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第一批低碳工业试点园区”。高新区是X自治区政府确定的新 材料、矿山及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制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X、产业承载力不断增强:按照建设产城一体化国家级高新区的要求,高新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编制完成了高新区总体规划、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规划环评报告,总规划面积为XX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X.X平方公里,现已形成新材料产业区、矿山机械制造产业区、汽车制造产业区、新能源产业区、现代服务区五个功能区,入驻企业XXX家,其中:机械制造 及配套企业XX家,新材料及配套企业XX家。XXXX年,实现 工贸总收入XXX亿元。

“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研究进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研究进展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进入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历史时期,也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同步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面临着人均耕地少、农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业增产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压力增强、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突出等挑战。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满足新阶段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高技术的重大需求,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步伐。在“十五”现代农业技术主题和相关专项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在863计划中增设了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以下简称“863农业领域”)。“十二五”以来,863农业领域以自主创新为核心,坚持“突破前沿技术、创制重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引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设立了植物分子设计与品种创制技术、动物分子与细胞工程育种技术、农业生物制剂创制技术、农业生物环境控制与修复技术、农林生物质高效转化技术、数字农业技术与装备、食品制造与安全技术7

个主题,覆盖了《纲要》规定的全部农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9个优先主题。项目实施以来,共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150项、国外发明专利58项;制订国家标准30项,地方、行业标准165项;获得国审新品种32个,新产品、新装置481项,软件登记著作权206项;发表EI、SCI、ISPT收录论文7772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54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24项(国家发明奖8项、科技进步奖16项);实现成果转让158项,成果产值15.44亿元。相比“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对农业高技术研发领域的支持比重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幅仅为10.7%,远低于20%的预期;平均每个课题国拨经费的支持强度由“十一五”的197.3万元增加到了1034.7万元,增幅高达424.4%,表明课题集中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承担国拨经费的比例分别为48.5%、39.3%和12.2%,与“十一五”的51.2%、41.4%和7.4%相比,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分别给企业让出了2.7%和2.1%的份额,由此可见“产、学、研”协同创新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在农业前沿技术研发活动中日渐显现;团队人员以中青年 科学家为主的中级职称人员比重有了较大幅度增加,人员学历构成有了较大提升和优化。1、“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研究进展在各级责任主体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近5年的组织实施,863农业领域在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新产品/装备创制、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企业培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

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首都外事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首都外事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涉外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方复合型人才。外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积极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首都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在推动首都外事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首都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随着北京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活动日益增多,国际资源加速聚集,对首都外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以下简称“五个之都”)的战略任务需要,首都外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事人才整体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质量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外事人才培养、选拔渠道不够畅通,人才发展和保障机制需要健全;外事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够系统完善;外事人才的成长环境有待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一支相当规模的立场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开创首都外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外事人才工作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序言 规划意义:老龄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是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编制实施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积极、主动、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对推动首都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性质:本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健全老龄工作体系为目标,提出“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内容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全市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依据。 编制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首都老龄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本市围绕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在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敬老优待服务,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稳步推进,《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得到积极落实。 (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全体人口。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了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上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科学调整机制,196.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上调。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17.2万名参保人员享受到保险待遇。建立了福利养老金制度,61.3万名无社会保障城乡老年居民享受福利养老金待遇。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城乡老年社会救助体系,4万名老年人应保尽保。建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了五保人员供养模式从村民互助向公共财政供养的转变。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2.2万名9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完善了征地超转人员生活保障制度。实行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奖励扶助制度。

北京城市性质的确定和调整

北京城市性质的确定和调整 城市性质是对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是城市发展的总纲。城市性质一旦确定,对城市将来的发展会带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当然城市性质不能依据人们主观意志而定,而应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是说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城市性质也会发展变化的,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调整城市性质,才能保证城市建设得以健康有序地发展。 一、北京城市性质的确定 北京自金建都,经元、明、清到今天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一直是政治中心。1941年日本侵略者占领北京时编制的《北京都市计划大纲》把北京城市性质定为“政治、军事中心、特殊之观光城市,可视作商业城市”。 1945年9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之后,北京改称北平。1946年编制的《北平都市计划大纲》,把城市性质定为“将来中国之首都,独有之观光城市”。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定都北平,将北平改为北京。当时北京经济十分落后,工业总产值只有1亿多元,各种企业1.3万多个,100人以上的企业不过十几家。当时城市人口165万人,而企业职工只有8.3万人,仅占城市总人口5%,有失业人口十多万人,所以人民政府把恢复、改造和发展生产,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 1949年5月都市计划委员会邀集中外专家研究北京城市规划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城市性质除了政治中心外,还应是文化的、科学的、艺术的城市,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大工业城市。 195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草案提出:首都应该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特别要把它建设成为我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和科学技术的中心。规划草案上报后,中央批转国家计委审议。国家计委于1954年10月16日对北京城市性质和规模提出不同意见:不赞成“强大的工业基地”的提法,主张在北京适当地、逐步地发展一些冶金、纺织、精密机械制造和轻工业。 北京市随后对规划草案进行了局部修改,于1954年10月26日将《关于早日审批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请示》和《北京市第一期城市建设计划要点》两个报告同时上报中央。报告中就首都的性质与规模作了说明:“首都是我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学艺术中心,同时还应当是也必须是一个大工业城市。如果不建大工业,而是只建设中央机关和高等学校,则我们的首都只能是一个消费水平极高的消费城市,缺乏雄厚的现代产业工人的群众基础,显然这和首都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我们在进行首都规划时,首都就是从把北京建设成为一个大工业城市的前提出发的”。还说“工业建设的速度不应过慢或过迟”。 中央对报告和规划虽然没有批复,但实际城市性质已就这样确定下来了。 二、在建设大工业城市方针指导下的北京建设和发展 北京在“建设一个大工业城市”方针指导下,经济建设自然以工业为中心来进行,北京工业建设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北京市区工业按规划布局逐步建设 1953年市委规划小组提出了《改造与扩建北京规划草案要点》,在这规划草案中,北京市区工业规划布置了6个工业区,用地73平方公里,占规划城市建设总用地的23.1%。这6个工业区是酒仙桥、通惠河北、通惠河南、南郊、丰台、石景山衙门口。 北京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工业建设,基本上是按照1953年规划草案要点进行的。在这期间,市区新建了35个工厂、新建工业建筑186万平方米。 1953年,在通惠河以北新建了第一棉纺厂,扩建了通惠河南的度量衡厂、制药厂、酿酒厂、化学试剂厂,在丰台扩建了丰台桥梁厂。 1954年,在通惠河北又兴建了第二棉纺厂。在通惠河南新建了玻璃厂,在酒仙桥建设了电子管厂、无线电器材厂和有线电厂。扩建了通惠河南的光华木材厂和清河地区的清河制呢厂。 1955年,在通惠河北新建了第一机床厂、在通惠河南新建了第三机床厂、混凝土预制构件厂、灯炮厂等。 1957年,在通惠河北新建了第一热电厂、扩建了人民机器厂、合成纤维厂、教学仪器厂。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2011年—2015年) 北京市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北京市房山区十二五时期住房保障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在国家和北京市扩大内需政策作用下,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全区“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42.2亿元,年均增长9.9%,完成规划目标的78%;区域税收达到181.8亿元,年均增长27%,完成规划目标的20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68.6亿元,年均增长65.9%,是规划目标的5.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53亿元,年均250.6亿元,是规划目标的2.78倍;全区常住人口规模达到94.5万人,比“十五”末增加7.5万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超过38平方米。 一、十一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发展成就与现状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在北京市政府和房山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把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重大任务,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目前多个住房保障项目已开工,部分项目已竣工入住,住房保障审核窗口、街道(乡镇)住房保障审核窗口已经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规模在北京市十六区县中处于领先水平,相当数量的中低收入家庭通过保障性住房改善了住房条件。 (一)房山区住房保障建设状况 1. “十一五”期间房山区住房保障稳步发展 房山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住房保障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就组织建设了大规模的经济适用住房小区,解决了相当数量的中 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题。近几年来,在中央和北京市各级政府的总体 1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全集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

北京市“十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2001-2005年北京工业发展规划 目录 一、北京工业“九五”时期发展概况 (1) (一)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1) (二)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 (三)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3) (四)国企脱困取得阶段性成果 (4) (五)开放型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5) 二、北京工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6)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6) (二)宏观经济的重要转机拓展了发展空间 (6) (三)首都经济发展战略为北京工业指明了方向 .. 7 (四)适应资源与环境是北京工业调整的重要课题 8三、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8) (一)指导思想 (8) (二)发展目标 (9) 四、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要点 (11) (一)高新技术产业 (12) (二)传统产业 (20) (三)都市型工业 (28) 五、北京工业“十五”时期发展主要措施 (30)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改革产权制度 (30)

(二)健全技术创新体系 (31) (三)形成全方位的开放体系 (32) (四)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新机制 (33) (五)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 (33) (六)强化企业基础管理 (34) (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4) (八)着力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环境 (35) 附件一北京工业各行业工业总产值发展目标 附件二建设10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概要) 附件三实施10项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概要) 附件四“十五”时期北京工业投资动态项目库(第一批)

新世纪初的5到10年,我国将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按照北京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北京工业要紧紧围绕“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发展首都经济,构建新的产业群体。到2005年,北京工业要基本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总量翻番,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知识经济发展基地提供重要的经济、技术和产业基础。为此,特制定本规划。 一、北京工业“九五”时期发展概况 (一)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九五”期间,北京工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总产值(不变价)从“八五”末期的1174.4亿元,增至2000年的2286.6亿元,增长了94.7%,实现年均递增 14.3%。 工业增加值从“八五”末期的459.2亿元增至2000年的737亿元,增长了60.5%,实现年均递增9.9%,五年累计实现增加值3126.8亿元,比“八五”时期增长74.5%(现价)。 工业产品产销率从“九五”初期的98.4%,到2000年的98.5%,五年期间始终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 “九五”期间,北京工业主要经济收益指标显著提高。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八五”末期的85.3亿元,增至

十二五时期全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时期全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生产总值(GDP ):由“十一五”末(2010年)的12359.3亿元增加到“十二五”末(2015年)的22005.6亿元,总量增加近1万亿元,占全国比重由3%提高到3.3%。五年平均增长10.8%,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过2万元、2013年过3万元,增加到2015年的35997元(折合5779美元),相当于全国比例由2010年的68.3%提高到2015年的72.9%。 图1 生产总值及人均水平 2.粮食:实现“十二连丰”,2015年产量达3538.1万吨,比2010年增长14.9%,五年平均增长2.8%。总量占全国份额由2010年的5.6%提高到5.7%。棉花、油料、肉类、水产品等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产量均稳居全国前列。 4000 800012000160002000024000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2000 1000018000 2600034000 42000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 3.工业发展: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969户,实现工业增加值9817.1亿元,比2010年增长93.2%,年均增长14.1%。五年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56%。冰箱、空调、彩电、洗衣机、水泥、汽车等优势产品产量稳居全国前列。

4.经济结构: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由2010年的14∶52.1∶33.9调整为2015年的11.2∶51.5∶37.3,其中三产比重上升3.4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由29.8%提高到3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9%提高到36.9%,六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8.5%下降到26.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由2011 年的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二五”时期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 “十二五”期间一切金融工作应聚焦在四大目标上国内金融业的市场化、有序的金融对外开放、稳定的国际金融环境、有效的调控监管体系。 中国金融环境分析 从今后10~15年的长趋势看,中国经济要保持稳定增长,面临的环境挑战主要有五个方面: 我国人口结构优势在2015年左右开始迅速消退,将构成未来经济增长的约束与潜在负担;环境与各种资源的约束,将增加未来世界和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的压力;困扰中国经济长期未解决的结构失衡(包括当前突出的储蓄消费结构失衡问题等),将在相当程度上伴随并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顽疾,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中心任务;可以预计,今后的10~20年内,以美元为主、“一极多元”、动荡不确定的国际货币、汇率体系,将是长期直接制约中国经济崛起的外部因素。加上我国金融发展长期不足,明显滞后于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构成了较大的约束。 为了应对这五方面的挑战,需要从现在开始,进一步融入金融全球化,充分发挥金融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 从中期即“十二五”时期看,中国经济的发展环境又将突现过去中国以往任何历史时期所不曾有的两大重要特征: 一是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秩序和国际货币体系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更为突出。以20国集团取代7国集团这一世界经济合作机制平台的更替为标志,世界经济金融秩序和进入变革、重整的探索期。探索初期,各国之间利益、实力的角逐与博弈,决定了世界主要货币之间汇率更趋不稳定,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倾向明显抬头,加上危机刚刚过后各国经济调整的艰难性、中期性这一内在态势,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的增长相对于2003~2007年的高增长,将出现一个相对缓慢的增长期。经济的缓慢增长和调整时期国家间利益的冲突,必然会进一步增加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必然会对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金融政策的选择,形成过去任何一个“五年规划”时期所从未出现过的新情况、新挑战。这表明,我国金融业在进一步参与金融全球化中,需要保持外界有一定风险隔离的情况下,加大自我发展,注重把握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平衡。 二是中国自身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既面临着经济要继续保持稳定高增长的内在的强烈要求,同时又面临国际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以及为应对这场危机采取了部分政策措施而产生的新的结构调整压力。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一、总则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 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 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06.12.30)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工业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 一、“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 二、“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环境 三、“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四、“十一五”北京工业产业优化及发展重点 五、“十一五”北京工业发展空间布局 六、政策与措施 前言 本世纪前二十年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市落实“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全面实施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基本框架的关键时期。当前,首都社会步入了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和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新阶段,首都经济发展进入了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的关键阶段,北京工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工业现代化是首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首都的现代化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为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北京工业必须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产业集聚、布局集中、资源集约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十一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对北京工业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适用范围和领域为北京市工业,实施期限为2006年-2010年。 一、“十五”时期北京工业发展状况 (一)工业总量增长显著 “十五”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北京工业的发展,统一思想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出了“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的重大战略决策,确定了北京市工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目标,为北京工业“十五”期间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战略基础。 “十五”期间,北京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增长显著,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从2000年2707.4亿元增至2005年6775亿元,年均递增20.1%,增速大大超过“十五”规划13.4%的目标。“十五”期间,全市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2.4%,比“九五”时期提高2.5个百分点,按现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速达到17.1%,提高了6.7个百分点。 2005年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1782.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6.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1%,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支撑全市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外贸出口和解决城乡居民就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十五”期间,北京工业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首都科技、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在集成电路、软件、消费类电子、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初步形成若干在国内具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有效提升了北京工业的技术含量,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通过振兴现代制造业,促进了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以汽车、装备制造业等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发展迅猛。 2000年至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13.5亿元增至517.5亿元,实现年均递增

“十二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十二五”期间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任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 发布时间:2011-03-10 内容摘要:过去几年尽管国有企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无论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利润增长速度和资产增值速度都远不如私营企业。如果“十二五”期间不主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有可能陷入新一轮困境。“十二五”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国有大型集团性企业的母公司,方向是以股权结构多元化为基础的公司治理机制商业化。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公司治理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有部门发展速度很快,国有经济状况与“九五”期间和“十五”前期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认为国有企业不再需要大力度的改革了。过去几年国有企业改革基本停滞不前,与这种思维有一定关系。我们的研究发现,国有经济状况其实并不像想像的那么好,“十二五”期间,仍需大力推进以大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和公司治理商业化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否则国有经济若干年后有可能陷入新一轮困境。 一、国有企业的市场表现远不如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中国奉行的是实用主义的改革逻辑,也就是说,改革必须要促进发展,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按照这种逻辑,现在国有企业发展得很好,还“折腾”改革干什么?因此,正确评估国有经济的状况,是推动实用主义改革的基础性工作。 只要对数据进行结构化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所谓“国有企业状况很好”其实是一种误判。2003年以来,全国国有资产增值速度达到很高水平,国有部门营业收入和利税大幅度增长,确是实情。这个成绩的取得,与2002年底开始启动的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当然有一定的关系,也得益于上世纪末的国有企业改革三年攻坚,但是必须要看到,过去几年里,非国有部门的表现比国有部门要更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计算可以发现,2003年到2008年,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资产总额、主营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2倍、2.5倍和2.4倍;而外资企业增长2.9倍、3.4倍和3倍;私营企业增长高达5.2倍、6.7倍和9.7倍(见表1)。显然,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长速度远快于国有企业,其中私营企业发展得最快。最被津津乐道的国有资产增值速度,也远远输于私营企业的资产增值速度。在过去几年资产价格快速膨胀的时期里,谁能够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以较多地利用财务杠杆,谁就最有机会实现较快的资产增值。国有企业获得的贷款远远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 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一、“十一五”期间北京口岸发展回顾 (一)口岸体系不断优化 (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三)运营情况持续向好 (四)口岸作用发挥明显 (五)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面临的发展形势 (一)建设世界城市对北京口岸发展提出新标准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北京口岸发展提出新要求 (三)区域合作赋予公路口岸新内涵 三、“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原则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三)规划布局 四、“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建设与管理的主要任务(一)充分发挥首都优势,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二)合理利用铁路资源,拓宽铁路进出通道 (三)加强“出海通道”建设,调整内陆港功能 (四)加强服务创新管理,提高口岸整体工作效率 (五)推进口岸法制建设,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五、“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口岸组织领导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三)提高口岸宣传水平 (四)建设培养口岸人才

前言 北京口岸是首都对外开放的门户,是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为了更好地指导“十二五”时期北京口岸发展,进一步加强口岸建设与管理,提升口岸综合服务水平,改善首都发展环境,增加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打造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和口岸相关行业法规要求,结合首都特点,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期间北京口岸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存在问题,分析了“十二五”时期口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围绕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要求,提出了口岸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总体目标,明确了主要工作任务,并拟定了相关保障措施。 规划实施期限:2011年至2015年

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及结构分析

十二五期间我国财政收入的规模及结构分析 金融G班 2016191G13 付丹丹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稳步攀升,2011-2014 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0% ,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分年度看, 2011 年比上年增长 9.5% ,2012 、 2013 年均增长 7.7% , 2014 年增长 7.3% , 2015 年上半年增长7.0% 。“十二五”期间,预计我国经济年均增长近 8% ,不仅高于同期世界 2.5% 左右的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也名列前茅。 国家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11 年,我国公共财政收入突破 10 万亿元大关,2014 年超过 14 万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68.9% ,年均增长 14.0% 。随着国家财政实力增强,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不断加大。 2014 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超过 15 万亿元,比 2010 年增长 68.7% 。重点领域民生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2011-2014 年,城乡社区事务、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均分别增长 21.1% 、 20.4% 、 17.2%。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经济总量增大,相应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也有所增加,但起伏不大,基本保持稳定。但财政收入增速仍高于GDP增速。 其中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1)经济发展水平2)生产技术水平。十二五期间,我生产技术的进步直接加快了生产速度,提高产品质量,引起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财政收入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的降低,经济效益的提高,剩余产品的价格比例扩大,从而增加财政收入。3)收入分配政策。一国政府在收入分配中越是追求公平,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力度就越大,政府要求掌握的财力就越多,财政收入的规模就越大。4)价格因素5)税收管理水平和税收政策因素。 2014年税收收入实现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了年初预算的99.2%。中央级税收收入和地方本级税收收入,均距离年初目标有小小差距。2014年全国非税收入实现2.12万亿,占全部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15.1%,相较上年决算收入增长13.5%,高过税收收入增长。这2.12万亿的非税收入中,主要来自于地方本级收入。地方非税收入实现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占地方本级公共财政收入比重为22.1%。从2014年数据来看,种类繁多的地方非税收入中,占比最大的为行政事业性收费,其次是包含海域使用金、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等的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再次为包括排污费、水资源费收入等专项收入。金融企业上缴利润大增,2014年中央非税收入增速较高,实现收入4457亿元,同比增长了25.3%。据21世纪宏观经济院获取的预算报告显示,201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实现收入2030亿元,相较去年决算数增长了90%,为预算的158.6%,比预算超收约750亿元,这主要是金融机构上缴利润增加较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