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湖北部优】《学习描写景物》课堂实录

【湖北部优】《学习描写景物》课堂实录

物色尽而情有余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实录

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民族中学谷业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准确抓住景物特征,提炼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2、引领学生调动真情体悟融情于景,提升发现与感受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提炼方法,生动描写景物特征。

教学难点:调动情感,体悟学习融情于景。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景物开展观察活动。

2、教师准备好纸片、树形图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激趣,明确景物含义

(微视频)导入:悬空白瀑、雨后彩虹、醉人花香、恋花玉蝶、穿空乱石、嶙峋奇岩、锦绣名城、精巧建筑、彤云密布、四时更替、润物雨水……自然景象、植物动物、古迹名胜、城乡风光、天象气象、时序时节……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

生:景物(板书)。

师: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统称景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描写景物(呈示课题)。

师:景物可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致。无论何种,唯有写出特色,才能流芳百世。纵情第三单元的优美篇章中,我们饱览了奇山异水的变幻之趣,领略了鸟鸣鳞跃的蓬勃之气,也沉浸于如水月华的空明之境(图文展示)

过渡语:掩卷回味,大千世界,无限风光,似尽收眼底。而这份真切的感受源于历代文人善于观形察色,悟情品理。

二、校园聚焦,初试描写景物

师:前不久,我们开展了“发现校园之美”的观察活动,老师注意到转角的那颗石榴树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兴趣。所以,老师课下拍了段它的小视频,请大家欣赏,看看你能把它描写出来吗?

1、播放景拍,学生试写。

2、交流评点,曝光问题。

生1:校园的石榴树开花了,看上去很红。

师:你们这一组谁来点评一下?(可以结合阅读经验评评)

生2:虽然点明了石榴花红的特点,但是描写不够具体。

生3:石榴树开花了,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生4:这句话很简单,但从视觉、嗅觉两个角度描写石榴开花,将石榴花气味清香的特点描述出来了,但语言较平淡。

师:不过,他们在描写景物时都要抓住了一个特征(红和清香),想想,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形状、颜色、质地、声响和气味等。

师小结:看来观察景物要细致,要调动各种感官,从视、触、听、味和嗅觉等方面入手。

师:明确特征以后,用方法把它描写出来才是关键。

过渡语:怎样才能把景物的“特征”描写出来呢?让我们从名家经典中借鉴一些方法吧!

三、经典共析,引导提炼写法

1、析读课外名著片段

出示课外同步阅读的《昆虫记》片段

在池塘的底下,躺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沿着池

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张开它们沉沉的盖子,眨巴着眼睛,好奇

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

——节选自《昆虫记》指名读。

师:这段文字写出了小田螺们的什么特点?

生1:沉静。

生2:稳重。

生3:好奇和可爱。

师:作者是如何将这些特征写出来的啊?

生4:透过“轻轻地、缓缓地、小心翼翼地、慢慢、沉沉的”等修饰词突出它的沉静与稳重。

生5:还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用“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展望”等语言赋予小田螺以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的可爱和好奇的情态。

师小结:灵活运用修饰语,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生动起来,也可以使景物的特征更加鲜明。

2、回味课文精彩描写

师:第三单元的山水美文可谓描写景物的“标杆”,让我们大声诵读回味你觉得精彩的描写语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提炼描写景物的方法,希望等会儿能一睹各小组的风采。

①小组合作,提炼技法。

明确记录员(及时记录,字迹工整,写在卡片上等),发言人(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落落大方等),其他人积极参与并发表意见。

②小组发言人代表本组交流并展示成果(实物投影,粘贴叶纸)。

生1:《三峡》中“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是一日的晨昏变化,“夏水、春冬之时、晴初霜旦”,属于一年的四季变化。按照一定顺序来描写景物,能使文章脉络清晰,逻辑明朗。

师小结:除了一日变化、四季更替的时间顺序,还有由远及近、由内而外的空间顺序;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的逻辑顺序。

生2:《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因月光之皎洁联想到积水之空明,由竹柏影子纵横交错联想到水中“藻、荇交横”摇曳生姿。发挥联想和想象,能使表达出彩,使内涵丰富。

师小结:注意联想和想象并非胡思乱想,要符合写作对象的特征,符合生活逻辑。

生3:《答谢中书书》中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静景与动景的选取与互相辉照,以化静为动的写法,以动中蕴静的技巧,做到了动静结合。

师小结:描写景物,要做到绘形绘声绘色,就要或多或少用到上述归纳出来的方法。

四、自主修改,习得融情于景

1、初改,生动描写景物

师:有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大家再来观赏石榴树,这次可以在视频内容的基础上拓展迁移,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如平日对这株石榴树认真观察过的经历,从文章里间接认识到的石榴树形象,然后运用至少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来修改此前的句子,努力做到描写更加生动,让石榴树的特征得以鲜明。

①运用方法,修改完善。

师走下讲台,观察指导。

②毛遂自荐,当堂交流。

生1:我对刚刚前面同学抓住石榴花“红”的特点(指初试描写环节中生1写的句子:“校园的石榴树开花了,看上去很红。”)进行了补充和完善。(通过)按顺序描写和发挥联想和想象(使“红”的特征更加鲜明)。(改后的句子为):隔远眺望,只见翠绿的石榴树中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红,随着微风轻轻摆动。走近一看,那花苞红得更耀眼了,好似火,好似灯笼一般。而这抹令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的红,却是久久地荡漾在了我的心底。

师:由远及近再联想,突显石榴花的“红”。

生2:放眼望去,石榴树上星星点点的红,点缀着整棵树木的绿意,再走近些,似乎能听到树上的嗡嗡声,瞧!原来是一群勤劳可爱又活泼的小蜜蜂啊。

师:你用了什么方法?

生2:由远及近

师:还有动静结合,在静态的石榴树中融入了蜜蜂的动态。

2、再改,习得融情于景

①再析经典探融情于景

过渡语:语言就像树的叶子,生动的语言就像茂盛的树叶。但是,生动的语言还要靠真挚的感情来支撑。情,是文章的根。就像作家碧野说的那样(齐读):作者写景是为了抒情。景是自然界的存在;写景是通过作家的感受再现于作品的。它除了自然的美外,同时包含着作家抒发感情的美。

师:描写景物还要注意“融情于景”,怎样才能做到呢?

师: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昆虫记》的片段,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1:对小田螺的喜爱。

师:作者是如何将对小田螺的这份喜爱表达出来的呢?

生2:展开联想“水中乐园”,拟人化的写法突出小田螺的可爱情态,从而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师:融情于景,可以是把情感蕴藏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描写方法中,含蓄地流露出来。

师:片段中有直接抒情的词语吗?

生4:有。“美丽”、“乐园”。

师:描写景物的时候还可以透过词、句直接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种融情更加直接。

师:融情于景,可以是将情感寄寓在生动的描写中,也可以直接透过词语来抒发感情,更多的时候这两种是交织在一起的。接下来,大家再来修改修改之前的片段,做到“融情于景”。

②学生自主修改后交流。

生5:在去男寝的拐角处长着的那颗石榴树,绿叶十分茂盛,覆盖着石榴树每一处。花如火一样绽放,在绿叶中愈燃愈烈,看似高傲的红花却从不拒绝蜜蜂、蝴蝶的邀请。任它们飞舞,看来,石榴花喜欢她的新舞伴,他们在风中舞蹈,多么的快乐,多么的和谐。有一天,花也许会落,但清香久久不会散去,也许我们(指同学)有一天会分开,但在青春的记忆里,你们永远在我身边。

师:(学生自发鼓掌)有一天花儿会落掉,但我们的青春不散场。

生6:石榴树的花开了,远远地看,这块绿布上散着星星点点的红,再走近,这些小花竟是(删)像小灯笼一样呢,使我想起那句“大红灯笼高高挂”。又让我不禁想起儿时与小伙伴在树下嬉戏,嚷着要等石榴结果了一人捧一个来尝鲜的情景。如今光阴逝去,物是人非,那石榴树下的嬉戏,已经成了记忆最干净的曾经,也会成为我永远怀念的过去。

师:(掌声响起)怀念纯真的年代。

③师小结:描写景物,一要抓特征,二要炼语言,三要融真情。做到这些,也就做到了“物色尽而情有余”,即形貌写尽而情味有余,所谓的文质兼美。

五、放宽视野,记录更多美好

1、课外作业:大家不妨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以“校园里的”

为题,写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要求:用心观察;抓住特征;丰富语言;融入真情。

2、老师寄语:同学们,当迈出校门,环顾宜昌,放眼世界,我们便置身更为广阔的天地,有机会接触更多五彩缤纷的景物。(播放视频)当你为大千世界的一花一草,一沙一石所触动,不放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这份美好……

【湖北部优】《学习描写景物》课堂实录

物色尽而情有余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实录 湖北省宜都市潘家湾民族中学谷业军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准确抓住景物特征,提炼生动描写景物的方法; 2、引领学生调动真情体悟融情于景,提升发现与感受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提炼方法,生动描写景物特征。 教学难点:调动情感,体悟学习融情于景。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景物开展观察活动。 2、教师准备好纸片、树形图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激趣,明确景物含义 (微视频)导入:悬空白瀑、雨后彩虹、醉人花香、恋花玉蝶、穿空乱石、嶙峋奇岩、锦绣名城、精巧建筑、彤云密布、四时更替、润物雨水……自然景象、植物动物、古迹名胜、城乡风光、天象气象、时序时节……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 生:景物(板书)。 师: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统称景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描写景物(呈示课题)。 师:景物可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致。无论何种,唯有写出特色,才能流芳百世。纵情第三单元的优美篇章中,我们饱览了奇山异水的变幻之趣,领略了鸟鸣鳞跃的蓬勃之气,也沉浸于如水月华的空明之境(图文展示) 过渡语:掩卷回味,大千世界,无限风光,似尽收眼底。而这份真切的感受源于历代文人善于观形察色,悟情品理。 二、校园聚焦,初试描写景物 师:前不久,我们开展了“发现校园之美”的观察活动,老师注意到转角的那颗石榴树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兴趣。所以,老师课下拍了段它的小视频,请大家欣赏,看看你能把它描写出来吗?

1、播放景拍,学生试写。 2、交流评点,曝光问题。 生1:校园的石榴树开花了,看上去很红。 师:你们这一组谁来点评一下?(可以结合阅读经验评评) 生2:虽然点明了石榴花红的特点,但是描写不够具体。 生3:石榴树开花了,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生4:这句话很简单,但从视觉、嗅觉两个角度描写石榴开花,将石榴花气味清香的特点描述出来了,但语言较平淡。 师:不过,他们在描写景物时都要抓住了一个特征(红和清香),想想,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形状、颜色、质地、声响和气味等。 师小结:看来观察景物要细致,要调动各种感官,从视、触、听、味和嗅觉等方面入手。 师:明确特征以后,用方法把它描写出来才是关键。 过渡语:怎样才能把景物的“特征”描写出来呢?让我们从名家经典中借鉴一些方法吧! 三、经典共析,引导提炼写法 1、析读课外名著片段 出示课外同步阅读的《昆虫记》片段 在池塘的底下,躺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沿着池 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张开它们沉沉的盖子,眨巴着眼睛,好奇 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 ——节选自《昆虫记》指名读。 师:这段文字写出了小田螺们的什么特点? 生1:沉静。 生2:稳重。 生3:好奇和可爱。

初中作文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从名家名篇中学习写景技巧》教学实录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从名家名篇中学习写景技巧》教学实录 推荐絮语: 八上第三单元的写作专题是“学习描写景物”。 这个写作专题,主题很大。“学习描写景物”,可以讲的很多。如,讲“抓住景物的特征”,讲“描写景物的特征,描述人的多感官感受”,讲“对一个景物,从仰视、俯视、近观、远观等多视角描写”,讲“描写一个景物,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讲“描写一个景物,写其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讲“写景注意融入情感”…… 一节课,只有45分钟。 且看看蒋老师是如何在写作能力培养目标化策略前提下,实施“精细化分解策略”的。看看他是如何在精细化分解之后,再采用“精细化扩充策略”和“精细化拓展策略”,从而聚焦“写景注意融入情感”这一写作指导的。在聚焦的同时,其他的写景方法,他也在自然地“勾连”和“穿插”。 他展示给我们的课题,是《从名家名篇中学习写景技巧》。 一、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在写人记事作文中应该穿插写点景,可为什么你们的作文中一般不写景呢? 生:脑袋里没货,空的,写不出来呗。(众生笑) 生:背的好词好句写的时候好像都用不上。(挠头)(众笑) 生:不知道什么地方该写,什么地方不该写。 生:怕写得不合适,弄巧成拙! 师:你们很真实地反映了写作中遇到的问题,想不想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呀? 众生:想! 师:好!今天我们来向大师们取经,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师板书课题一一《从名家名篇中学习写景技巧》) 二、学习探究 ㈠叙事前,如何用写景来衬托人物心情 师:我们先来看一下,叙事前,如何用写景来衬托人物心情。 屏显: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仓皇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力。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了。 ——鲁迅《故乡》 师:这是鲁迅先生在《故乡》开头写的一段景,你们自由地读一读,想一想文字所构造的场景,体会一下“我”当时的心情。 生自由朗读。 讨论交流: 生:我觉得当时环境太惨了,心情很悲凉。 师:怎么个惨法?

名师作文课: “学习描写景物”课堂实录

名师作文课:“学习描写景物”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开始上课了。告诉我你们是哪个班的?一起说。 生:12班。 师:好。盐城市建湖县城南实验初中八年级12班。我们今天上一节作文课,学习描写景物。本来布置你们看一看语文书八年级上册65页“学习描写景物”的知识短文的,主办方忘掉布置,你们都没看。现在书又没带。丁老师就大概的提示一下吧。看屏幕……这是知识短文中的死的知识,我们下面要用起来,要活起来,好不好?别坐得这么工整,放松哦!你们坐得这么工整,丁老师有点害怕。 师:(板书:油菜花)油菜花,你能用一个词形容一下吗? 生:魅力油菜花, 师:你说油菜花很有魅力。你来说。 生:金黄的。 师:金黄的,能不能换一个雅一点的词?哦,不错,金灿灿的油菜花。这是从颜色角度说的。 生:灿烂的油菜花。 师:灿烂的油菜花,灿烂得像笑脸。(台下笑。) 生:一大片一大片的。 师:从数量上形容。一大片一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灿烂得像一张张笑脸,你来说。(转一男生)你见过吗?(生迟疑)用最朴实的话来说。 生:生机勃勃的。 师:生机勃勃的,说到内在精神上去了。由外而内的,是内在特征。 生:我觉得油菜花被微风吹过,像一大片金色的麦浪。 师:金色的“麦浪”。(台下笑)哦,波浪。由静态到动态。非常好。你来说说看。 生:油菜花的香弥漫四周。 PPT显示: 师:(打开图片)刚才大家说出的是印象中的油菜花。看这里:油菜花漫山遍野。我们进入这张照片的情境中,看看这里的油菜花有什么特点?我们以油菜花为主体,你还看到

了什么? 生:我看见了在一片油菜花中……(台下笑。) 师:有一个有个女孩是吧?我们看到的是她的…… 生:背影。 师:可见我们站在哪里看的?站在她的背后看的,还有什么? 生:绿树和天空。 生:还有房子。 师:这绿树中隐隐约约有房子。婺源是油菜花最多最美的地方。听说过吗?(生摇头)有人去过吗?都没有哦。看我们的写作任务:如果在婺源看油菜花,你就是这幅照片的拍摄者,你要向你的爸爸妈妈描绘这幅画面,你该如何写?但这个写作任务跟平时的“看照片写景物”有什么不同?任务里还强调了什么? PPT显示: 写作任务: 如果在婺源看油菜花,你就是这幅照片的拍摄者,你要向你的爸爸妈妈描绘这幅画面,你该如何写? 生:向别人描绘。 师:向谁? 生:向爸爸妈妈。 师:我们写出来给谁看?给爸爸妈妈看的,怎么跟爸爸妈妈说话?我是谁?这个时候我是照片的拍摄者,对不对?所以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写作对象的主体是油菜花,还要注意作者的身份,读者的身份。“我”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爸爸妈妈呢?看这幅美景拍下来的时候,“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写起来吧!给大家8—10分钟,写150字到200字,看谁写得又快又多,能够写得好就更好了。 (学生动笔写。10分钟。) 师:差不多了,放下笔,大家自己读一读。读不通的那个地方,可能句子就有问题。对照这张图表,看看你做到了哪几点?自己读,拿出红笔,对照自己的文字自我评价一下,我做到哪几点。看看我在拍摄的现场吗,我跟爸爸妈妈有对话吗。照片上你写的它的形、色、态了没?这是看得到。还有哪些是看不到的呢?什么东西看不到?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word配套教案含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说课稿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主课件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经典美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欣赏景物,写法指导,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2、结合例文引路和范文赏析,学写描写景物的作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经典美文的赏析与学生习作的分析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学生写作实践,集体评议。 教学过程: 一、景物导入 图片欣赏东升旭日潺潺小溪陡峭山峰 二、写法指导 【多选角度,描绘立体图画】 自然景物有颜色、味道、质地、形状等各方面的特征,而要把它展示出来,给读者立体的感受,就要善于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侧面入手描绘。如在写景时,很多人只习惯于描绘看到的事物,这样难免单调。其实,我们不妨充分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描写景物,从而构建一幅立体的图画,带给读者真切的感受。 【善用修辞,绘出景物的个性】 修辞好比语言的调色板,在描绘景物时,巧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方法,不但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而且能突出景物的个性特征。 【寄寓深情,增强景物的魅力】 写景不能呆板地对景物进行介绍说明,要融进自己的感情,并以此来感染和启迪读者。带着感情写作,就能给景物涂上一层鲜明的色彩,即使平凡的景物也会变得充满魅力。 【动静结合,写出景物的生气】 自然万物,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则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因此,描写景物,既要写出静止时的优美景色,又要写出运动变化的动态美,这样文章才不会呆板沉闷、缺乏生机。写这类文章,一般是先采取静态描写,然后再根据事件的发展和需要,进行动态描写。这样写,文章才会生动活泼。 三、例文引路把握技巧 品读经典,掌握写景的方法与技巧。 诵读原文第四段。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画面从哪些角度写月下的荷塘? 【交流点拨】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 (2)如果让你拍摄月下荷塘的画面,你怎样安排镜头? 【交流点拨】远——近,上——下,静——动。

学习描写景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学习描写景物。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使描写更加生动。 在描写景物时,要注意安排好描写的顺序,使描写更加生动。比如在描写一座山时,可以先从山的外貌、形状、高度等方面入手,再描写山上的植被、动物、景观等,最后再进行感性的描写,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山的美丽和神秘。 三、练与拓展 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写一下自己最喜欢的景物,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了解了景物描写的含义和技巧,学会了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描绘出生动形象的景象。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写作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技巧,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空间顺序:在描述一个地方时,可以从一个固定的观察 点出发,按照视线移动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位置上的景物,这样可以让读者像身临其境一样感受到整个场景。

2.游览顺序:随着观察者位置的转移来描写景物,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像游览一样逐步领略整个场景,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3.时间顺序: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时间里,其景物是有变化的,可以按照一定的时段依次写,如春、夏、秋、冬,晨、午、暮、夜等。选用哪一种时间顺序,应视描写对象的特点而定。 4.点与面的结合:在写景状物时,不仅要写主体物,还要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 5.融入情感:在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6.运用修辞: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形象,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作文指导:

1.校园一景:可以选择校园内的一个特定地点,按照空间 顺序或游览顺序进行描述,突出其独特之处,可以适当融入个人情感。 2.窗外:可以从自家窗户所看到的景物出发,按照时间顺 序或空间顺序进行描述,适当融入个人情感和联想,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增加文学性。 3.我爱某季: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按照时间 顺序或空间顺序进行描述,突出该季节的独特之处,可以适当融入个人情感和联想,增加文学性。 校园一景是指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不需要面面俱到。除了景物描写,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在写作时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在描写校园景色时,需要注意选择描写范围。可以将窗户当作一个“画框”,只描写“画框”内的风景,也可以将视野扩大 到窗外能看到的所有景物;可以选取窗外景物的一个局部进行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方案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方案 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3.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教学重点】1.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2.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教学难点】1.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2.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七年级时我们跟随朱自清体会过春的生机勃勃,跟随老舍欣赏过济南的冬天的独特魅力,跟随宗璞驻足过紫藤萝瀑布前,领悟生命哲思。本单元我们又借着郦道元的文章游览了雄奇壮丽的三峡;立足陶弘景的发现总结了山川之美的共性;透过崔颢的诗歌登上了历尽沧桑的黄鹤楼;隔着时空长河陪伴孤独的王维领略了奇异的边塞景象……四季更替,各有特色,世间美景,美不胜收。有没有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想要把它们描写出来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如何描写景物。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创作欲望。二、技法指导技法回顾1.提出问题首先让我们回顾《三峡》《答谢中书书》《春》《紫藤萝瀑布》四篇课文中的相关内容,提炼作者进行景物描写时采用的方法,自主总结景物描写技巧。2.成果展示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回顾分享,教师展示参考答案:(1)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①描写景物要抓住其外在的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的特征。如《春》中对雨的描写:“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了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②描写景物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3

妙笔生花绘美景 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景物描写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调动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 2.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的情趣。 2.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3.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景物描写定义; 2、使学生领会景物描写的作用; 3、使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 课时安排:第一学时 一、课前导入: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学过的关于“春夏秋冬”的美文和诗句: 我们曾沿着朱自清的足迹,看朗润的山,,涨起来的水,红红的太阳,欣欣然地感受春回大地的美景; 我们随着老舍的脚步走向济南的冬天;我们更是在烈日炎炎中感受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清爽;秋日里,我们和刘禹锡大谈“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豪情,景皆是情,情皆是景,让我们一起从经典中学习景物的描写。 二、坏境描写的定义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坏境的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又称景物描写)如:四季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泊、花草树木等 社会环境描写如:节日风俗、风土人情、街市面貌、居室陈设、民俗民风等三、景物描写的作用

片段一: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 生:阴晦、冷风、苍黄、萧索、没有一些活气、悲凉等词渲染了荒凉的、死气沉沉的气氛; 同时也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情; 为下文人物(闰土、杨二嫂等)的悲苦的命运做了铺垫 片段二:“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的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散步》 生:这段文字写出了南方早春万物更新、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下文我、母亲、妻子、儿子的出游提供的和谐的场所。同时美景也为下文的故事奠定了和谐的基调。 片段三:“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爸爸的花儿落了》 生:夹竹桃是爸爸种的心爱的话,夹竹桃垂落、败落暗示着爸爸的去世,我已不再是小孩子,是说我长大了,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也正是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片段四、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像,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最后一课》 生:1870—1871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普鲁士兵占领的格林等地,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正说明了这一点,本文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所以这是社会环境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小结: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渲染(怎样的)气氛;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烘托人物(什么样的)心情。 突出文章主题,暗示人物命运。 暗示(怎样的)时代背景。 为人物的活动提供场所。 四、景物描写的方法: 片段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 生1:先写植物再写动物 写植物从低到高写 写动物时从高到低写

统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一等 奖创新教学设计 八上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多种感官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进行描写景物。 教学难点:寓情于景,适当融入自己的情感于景物描写之中。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孩子们今天进入学习之前,让我们一起来观看这段视频,欣赏这绝美秋色。播放电影里边绝美的秋景画面,让学生感知秋天的美好。 (播放视频) 师总结: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影,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在雄奇瑰丽的大自然中,四时美景,美不胜收。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挥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揣摩学习,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二、思绘景内容(写什么) 观图思考,图中景物有何特征? 提示:可从颜色,形状,突出特点,给人感受等方面去说。 师总结:描写景物之前,先调动感官观察景物外观:形状、颜色、气味、质地等;再观察自然环境和时间变化的影响下,景物所呈现的不同状态。还可以切换观察的视角,如从局部到整体,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然后用语言描述出来。 三、悟绘景方法(怎么写) 师:结合同学们刚刚的观察和概括,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如何用优美的语言将所见景色描绘出来呢?在写景的过程中我们能用到哪些方法呢?老师总结为以下几点:

1.悉心观察:突出特征 请同学们读下面这个例句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朱自清《春》) 这段描写中,朱自清抓住春雨特征,巧用比喻,突出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春雨特征。 2.巧用手法:生动形象 除了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调动听觉、嗅觉、触觉等其他感官,采用修辞,描写多种感受。 如“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宗璞《紫藤萝瀑布》) 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嗅觉互通,生动传神地写出紫藤萝花的繁盛和美丽。 又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作者调动感官,巧用修辞,从视觉和嗅觉入手,运用拟人和比喻,描写了花儿的态、色、声、味,并通过联想与想象,使景物描写有画面感和动感。 3.合理布景:写出层次 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景物可以仰观俯察、近望远眺,或动静结合,或抓住同一景物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进行描写。 如:“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文段采用了仰观和俯察两种视角,从高到低,从远到近;随之又改用平视的视角极目远眺;由静转写动,描绘了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目标导航】 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景物。 2.通过赏析经典美文与分析习作相结合,培养想象与联想能力。 3.学会在观察和欣赏过程中与别人交流,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1.如果让你在校园内,或在你家附近,观察一处景物,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什么新发现。把这些观察角度和观察结果写下来。字数不限。 2.找出你以前的写景作文,根据“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要求进行修改,尽量多增加一些描写角度,丰富文章的内容。不少于500字。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你的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边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 为了让景物描写更加生动,写作时可以采用多种角度,比如:可俯视、仰视,

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写想象虚景。通过多个角度描写景物,景物特点能展现得更加充分,鲜明,让读者如临其境,更真切地感受到景物的魅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多角度地描写景物。 【写作要求】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景物,全面了解景物的主要特点。 2.增加一些描写的角度,力求具体生动。 3.写秋之景,立体地感受景物之美,并适当地写出自己的感受。 【技法点拨】 1.立足一点,多角度观察就是选一个合适的固定位置,变换各种视角,对景物进行观察,然后做细致描写。例如《答谢中书书》,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观潮》,远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近看“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这样,观景的角度各有变化,景物形态、色彩、情状各不相同,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2.移步换景,景随镜换就是走动起来,变换远近距离、高低位置和各种视角,观察同一景物的不同侧面、局部,以及不同景物的各个方面,然后依次进行描写。例如《社戏》写“我”得到家长的同意之后,跟小伙伴们乘船“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沿途所见夜景,包括自然景物和人文景观,都一一展现。写返程时所见景物,有清晰之景,有虚幻之景,有远景,有近景……作者笔下的这些景物各不相同,各呈异彩,细读之后会生出无穷的美感。 3.调动感官,全面描写如果我们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描摹景物,那我们的文章就会生动得多。调动多种感官去体味,让景物呈现出丰富瑰丽的声、色、味、态;注意动态、静态的调和,实景、虚景的互补;注意手法多样,兼顾正面与侧面等,多角度地描写景物。例如《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作者写春风的柔和,先从触觉的角度写春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习描写景物》优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优课教学设计 学习描写景物【教学目标】1.学会从多方面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 要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寓情于景,尝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4.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大自然中,春有春的 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古往今来,多少文 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二、观察图片来绘景出示图片,学生观察,感受其美。 课件出示:设问1:同学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预设湖水、植物、太阳。 追问:还有吗?大家往远处看。 预设房屋。 再问:请大家注意,当问你看到了什么时,一定要说具体。可以说你 看到了什么植物,它的形态是怎样等。 预设蒲苇好像在摇动;黄昏前阳光温暖昏黄;湖面上波光粼 粼;远处的房屋静默着。

设问2:哪位同学能描绘一下这幅图画的景物特征?预设夕阳徐徐落下,水面上泛起一道道美丽的涟漪,一抹一抹的橙红似乎都溶解在湖里了。湖边的蒲苇随风摇曳、向前铺展,远处的房屋在温暖的阳光下静默着。 追问:此种景色下,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预设我想要拥抱它,拥抱这 一天里最后一抹灿烂!【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并感受画面的景物 之美,引起心灵共鸣,激发学生描绘美的兴趣与欲望。 三、诵读推敲学写景师:同学们赏读下列语段,推敲推敲,学习其写景方法。 【设计意图】以学过的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明确描写景物需先仔细观察,用心感受,抓住景物的特征——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同时,运 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景物描绘得更生动形象。 2.多感官描写课件出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 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 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预设用视觉写“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觉写“花里带着甜味儿”,还用听觉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 地闹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眼、耳、鼻等各种感官,仔细观察、用心 感受景物色、声、味等特点,并将其表达出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3.写之有序,条理清晰课件出示: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 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课堂导入教学设计)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导入教学设计 ——许昌市建安区长村张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赵娟【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能写出描写景物的作文,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已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学情分析】 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描写能力的培养,是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不能追求面广量大,否则会导致浮泛而不扎实如蜻蜓点水,如浮光掠影,无所收效。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只选择了景物描写这一小部分,力求开口小而挖掘深,为以后更重要的人物描写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设计思路】 课堂导入之前,组织学生开展“手机摄影比赛”的活动,学生拍摄出很多优美的景物,这刚好是学生写作的最好的触发点。课堂一开始,就展示学生“最美窗外—手机摄影大赛”的作品,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因此获得成就感,激发了学生进行“描写景物”的兴趣。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课前我们开展“最美窗外—手机摄影大赛”的活动,已经有许多作品展示出来:许昌丞相府秋菊的烂漫,枫叶的绚烂,桂花的香甜,还有双龙湖游园的静美……各种窗外之景美不胜收,大家能把它们描写出来吗?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二、【“景物描写”是什么】 课件出示;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描写景物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三、【探究“写景”的方法】 (一)写景方法:抓住特征 描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

部编版初中八上语文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教案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教学目标】 1.学会从多方面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的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寓情于景,尝试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描写中。 4.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明确什么是景物描写,在阅读的基础上学会描写景物。 2.教学难点:明确叙述与描写的区别。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写作实践”的范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 大自然中,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热情,秋有秋的魅力,冬有冬的神奇。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面对名山大川,四时美景,挥笔写下了精美的篇章,他们的创意、笔法都值得我们玩味揣摩,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 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出示课件1) 二、精读细研,学习写景 教师:如何学习写景,我们一起来仔细研究一下: (学生默读课本,如何归纳回答。) 学生1:描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出示课件9) 教师:这样说太笼统了,哪位同学举例详细分析一下。 学生2: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现在形状、色彩、声音等方面。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人的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如《紫藤萝瀑布》对花的描写:“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教师补充: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观察某一个景物时,我们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也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出示课件10)教师:哪位同学还可以举例说明? 学生3:如《三峡》一文,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教师:同学们,常言道“一切景语皆情语”,哪位同学说说写景与情感的关系? 学生4:写景还要注意融入情感。(出示课件11)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很好。 教师追述:相同的景物在不同人的笔下往往是不同的,而同一人笔下的同一景物,在不同的心境下,也会发生改变。描写景物时,要恰当地融入情感,使客观的景物鲜活起来,也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教师追问:哪位同学举例说明一下。 学生5:如《雨的四季》,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观特征,又主观地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性格”和内涵,使它们更有生命气息,更有感染力。(出示课件11)三、探究合作,写作实践 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如何写景,下面一起来写作实践吧. 教师出示:(出示课件3) (一)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校园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300字以内。 教师:同学们,我们出示了“写作实践”题(一),下面我们根据题目,一起讨论一下写作思路。 (学生阅读“题目”,讨论自己写作方向。) 提示:(出示课件4) 预设1:“校园一景”,意味着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选取校园的一个局部进行细致具体的描写。 预设2:除了描写景物外,还可以写一写师生在其中的活动,展现出校园景色的特点。 预设3:写作时可按一定顺序,例如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 教师:下面,我们再看看“写作实践”题(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案教学设计3

2020 年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学期 多角度描绘光景 教课目的 1.指引学生学会多角度察看光景。 2.经过讲堂小练笔,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育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提高审美情味。 学情剖析 大多数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合时的融入光景描绘,可是学生们只会对光景作简单的状态介绍,这只好算得上简单的光景表达,他们不会调换多种感官进行描绘,也不会采纳正面描绘和侧面描绘相联合的表现手法,更不会综合运用一些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使文章内 容生动形象起来,让文章的语言漂亮多姿。 要点难点 1.指引学生学会多角度察看光景。 2.培育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提高审美情味。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课方案( 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我听我赏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冷风冬有雪。”一年四时,风景各不一样。 “横当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相同风景,因角度不一样而给人不一样感觉。 如何写好美景?今日我们就学习写景的方法——多角度描绘光景。(板书 ) 二、我思我答 ( 一) 察看篇 如何描景状物,老师老是告诉我们要仔细察看光景,才能写好光景,那么你知道怎么察看吗? 1.定点察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彷徨 2.移步换景: 横当作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 3.动用多种感官: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二) 描绘篇 人间万物都是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都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即即是同一事物, 在同一时间,因为察看角度的不一样,也会体现出不一样的形态。所以,我们在描绘光景 时,为了防止其单一,就应当联合各样手法,对光景进行多角度、全方向的描绘。 4.正面、侧面,动静,虚实联合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我品我析 1.定点察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彷徨 察看光景时上看、下看、远看、近看,变换各样察看角度。就像一个拍照师,一会把镜 头摇远,一会把镜头拉近呈大特写,一会仰望、一会俯视,一会平视,这样文章才有动感。

8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多角度、有层次地观察景物。 2.学会运用不同的写景顺序来描写景物。 3.养成细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把景物写鲜活。【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风景各有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风景,因角度不同而给人不同的感受。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风景,美不胜收。怎样才能把这些美好的景物描写下来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描写景物。 二、写作导航 (一)基本技巧 1.描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雨是最寻常,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春》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突出春雨既细且密、闪闪发亮的特点。) 2.描写景物,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紫藤萝瀑布》作者从色彩写到气味,又赋予气味以色彩,将视觉和嗅觉互通,传神地描绘出藤萝花的美丽和繁盛。) 3.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景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可以写静态、动态,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如《三峡》一文,描写了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致,让人感受到三峡多样的美。其中春冬季节的景象,俯仰结合,动静相衬,描写灵活生动,读来让人身临其境。 4.写景还要注意融入情感。《雨的四季》中,作者用极富情感的描写,既展

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的写作教学设计思路 “学习任务群”是核心素养取向下课程组织的创新方式,深刻影响到统编语文教材编写体例,而且“有着丰富意涵,是引领语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华丽转身的原点所在”,对统编语文教材的写作教学实践进行了积极的理念重建。这迫切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答,主动探索设计思路,推动写作教学范式的变革,为统编语文教材下写作教学实施提供可兹借鉴的思路。下面以统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写作教学为例,探讨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的写作教学设计创新思路。 一、创设任务情境,规定写作交际语境 任务情境是学习任务群的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随着中高考语文试卷写作命题任务情境化,以及“交际语境写作”“过程写作”“任务驱动写作”等新型写作理念的发展,创设任务情境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逐步成为写作教学设计的共识。任务情境是对写作起点进行定位,涉及“话题、作者、读者、目的、内容、文体”等六个要素,创设任务情境要具有完整性(包含上述六个要素) 、真实性(真实或拟真的实境) 、合理性(切合学生生活经验) 、趣味性(唤醒表达欲望) 、普适性(每个学生都能写)等五大特征。统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附后三道写作实践题,对写作话题、内容以及技法进行了提示和解释,但缺乏作者、读者的身份、写作目的、文体要求,根据完整性、真实性、合理性、趣味性、普适性五大特征,我们可以适当创设以下任务情境。 表一:“学习描写景物”任务情境表 原题创设任务情境 1 对同学们来说,最熟悉的地方莫过于 校园了。想一想, 你所在的校园有什么风景?校园里的风景有什么独特之 处?围绕"校园一景”写一个片段。你已在校园中学习生活两年,对校园中的风景已是熟稔在心。你准备就校园中最为独特的一处景色制作一段短视频发送给身在外地的朋友。请为这段视频写一段解说词。 2 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 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草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 写一篇作文。你因感冒在家卧床休息。床边的窗子是你眼睛和心灵联结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通道,请你以《窗外》为题,撰写一篇日志,描写写窗外眼中所及之景及内心情感。 3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 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 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 以《我爱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远在异乡的小明是你旅行时相识的好友,你作为他的朋友,写一封信描绘一下家乡某一个季节的景色。除了写某一个季节独有的景致,还可写一写某个景物在某个季节的特点。要把情感寄寓在字

2022年部编版语文《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精品教案(推荐)

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1.理解景物描写的目的, 领会景物描写的考前须知并掌握景物描写的技巧. 2.提高评价与写作的意识和能力. 3.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 从而去热爱大自然, 热爱生活. 一、导入新课 东升的旭日, 斑驳的树荫, 陡峭的山峰, 潺潺的小溪……世间万物, 千姿百态, 四季景象, 美不胜收. 在你的记忆中, 哪些景物让你印象深刻?你能把它们描写出来吗?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借鉴方法, 整体感知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品味别人的好文章, 借鉴他人的创作方法,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写作. 下面两段文字分别出自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位作家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文段一】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 没名字的, 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 像星星, 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文段二】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看吧,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好似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 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 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 一道儿白, 一道儿暗黄, 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 这件花衣好似被风儿吹动,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儿薄雪好似突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 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 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目标导学二:深入探究, 研习方法 1.抓住景物的特点. 各地的景物都有自己的特征, 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庐山的秀美、黄山的奇峻、雁荡山的幽雅、西子湖的妩媚、钱塘江的汹涌、桂林山水的秀丽, 各具特色. 不同的视角, 会看到景物不同的风貌特征;四季的变化, 也会使景物改妆换貌. 文段一抓住春天的美和生机勃勃的特点展开描写, 文段二那么抓住济南雪后小山“秀气〞的特点展开描写, 景物特点突出,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多感官描写景物. 描写景物的特征, 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入手. 两段文字主要从视觉入手展开描写, 其中文段一还从嗅觉方面写出了花儿的甜香. 3.多角度描写景物. 为了使景物描写更加饱满、生动, 对某一个景物, 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望, 可以写静态、动态, 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情态. 4.善用各种修辞. 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文段一还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如文段一中写春花“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 白的像雪〞, 巧用比喻把花的绚丽多彩写得形象生动. 文段二“等到快日落的时候,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 那点儿薄雪好似突然害了羞, 微微露出点儿粉色〞那么用拟人的手法写出薄雪在夕阳照射下的娇美情态. 5.发挥想象. 两段文字都运用了想象的手法.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新)部编版八上《第三单元写作 学习描写景物 》公开课教案

写作学习描写景物 1.明确表达与描写的区别以及描写的作用。 2.掌握描写的方法。 3.学会对景物进行描写。 一、导入新课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东升旭日〞光芒万丈,“陡峭山峰〞争高直指,“潺潺小溪〞泠泠作响,大自然的美景时时刻刻都吸引着我们的目光,牵动着我们的情思。我们怎样可以更好地用文字将这些美景展现在文章中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描写景物吧。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知识讲解 1.什么是景物描写? 明确:所谓的景物描写,是指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对景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一种表达方式。 2.晚秋的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饱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染上了凋谢的颜色。 目标导学二:写作引导 1.描写可以从多种角度,比方:可俯视、仰视,也可近观、远望;可写静态,也可写动态;可从宏观着眼,也可从微观入笔;可写视觉形象,也可写听觉、嗅觉、触觉等形象;可以写现实景,也可以写想象虚景。 2. 名家引领 风雨 贾平凹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子,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哗地一声,乱了满天黑点,绿全然又压扁开来,清清楚楚看见了里边的房舍、墙头。 〔明确:第一段是“远景〞,写“树林子〞是从宏观角度。〕 垂柳全乱了线条,当抛举在空中的时候,却出奇地显出清楚,霎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叶背翻过来,是一片灰白;又扭转过来,绿深得黑清。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明确:这一段是“近景〞,写柳条“抛举在空中〞“乱得像麻团一般〞“叶背翻过来〞“全然倒伏〞是从微观角度。〕 一头断了牵绳的羊从栅栏里跑出来,四蹄在撑着,忽地撞在一棵树上,又直撑了四蹄滑行,末了还是跌倒在一个粪堆旁,失去了白的颜色。一个穿红衫子的女孩冲出门去牵羊,又立即要返回,却不可能了,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离台阶只有两步远,长时间走不上去。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明确:这一段写“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的情形,还有“苍蝇〞“在屋檐下的电线上〞是仰视。〕 一个鸟巢从高高的树端掉下来,在地上滚了几滚,散了。几只鸟尖叫着飞来要守住,却飞不下来,向右一飘,向左一斜,翅膀猛地一颤,羽毛翻成一团乱花,旋了一个转儿,倏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