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右岸转子磁轭叠装施工措施(完整)

右岸转子磁轭叠装施工措施(完整)

右岸转子磁轭叠装施工措施(完整)
右岸转子磁轭叠装施工措施(完整)

向家坝水电站

右岸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合同编号:XJB/ME-JA-200904-SJ

右岸转子磁轭叠装

施工措施

编制:王成学

审查:刘永生

批准:李津沛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向家坝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1.概述

1.1.简介

ALSTOM发电机转子无主键和副键,键槽板直接起了键的作用。键槽板共28根。键槽板尺寸根据支架焊接、测量后的实际尺寸进行加工,磁轭堆积时临时固定,进行磁轭叠装。磁轭和键之间无间隙,叠装后热套,热套过盈量为3.4mm,通过在键槽板与磁轭间加垫来达到,热套采用20台热风机加热,用防火保温被保温,最大功率780kW,最高热风温度<250℃。磁轭径向收缩力通过垫片、键槽板传递到转子支架上。制动闸板共28块,安装在转子支架下环板的下部,外侧紧靠磁轭键,水平度靠垫片调整。

转子磁轭铁片厚4mm,一个圆周28张,单张约33.888kg;每小段交替错位叠装;无通风槽片,用调整片补偿磁轭径向、周向波浪度;叠片使用长250mm,500mm的工具销定位;叠片过程中分4次预压紧,1次最终压紧。中间压紧用风扳机进行,最终压紧用风扳机和液压拉伸器进行。磁轭上下压板各28块,下压板挂在磁轭键的挂钩上,压板之间不焊接。

1.2.主要技术参数

转子组装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转子组装主要技术参数

2.编制依据

本施工措施的编制及检查、检验标准主要依据由下列技术文件组成:GB8564-2003、SDJ249.3-88、SDJ249.4-88、DLT 5230-2009

向家坝水轮发电机安装标准;

向家坝水电站水轮发电机安装说明书;

向家坝发电机转子装配工艺守则;

向家坝发电机转子磁轭叠装工艺守则;

向家坝水轮发电机交货明细表;

图纸2010000 转子装配

图纸3110000 转子支架

图纸2110000 磁轭装配

图纸3110180 转子支架大力筋

图纸2110001 磁轭装配磁轭

图纸2110001 转子测圆架

图纸2210180-184 磁轭调整片

图纸2110190 磁轭磁轭上压板

图纸2110127 磁轭装配磁轭叠片图

3.施工工艺流程

右岸转子磁轭叠装施工措施(完整)

向家坝水电站 右岸电站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工程合同编号:XJB/ME-JA-200904-SJ 右岸转子磁轭叠装 施工措施 编制:王成学 审查:刘永生 批准:李津沛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向家坝机电安装工程项目部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七日

1.概述 1.1.简介 ALSTOM发电机转子无主键和副键,键槽板直接起了键的作用。键槽板共28根。键槽板尺寸根据支架焊接、测量后的实际尺寸进行加工,磁轭堆积时临时固定,进行磁轭叠装。磁轭和键之间无间隙,叠装后热套,热套过盈量为3.4mm,通过在键槽板与磁轭间加垫来达到,热套采用20台热风机加热,用防火保温被保温,最大功率780kW,最高热风温度<250℃。磁轭径向收缩力通过垫片、键槽板传递到转子支架上。制动闸板共28块,安装在转子支架下环板的下部,外侧紧靠磁轭键,水平度靠垫片调整。 转子磁轭铁片厚4mm,一个圆周28张,单张约33.888kg;每小段交替错位叠装;无通风槽片,用调整片补偿磁轭径向、周向波浪度;叠片使用长250mm,500mm的工具销定位;叠片过程中分4次预压紧,1次最终压紧。中间压紧用风扳机进行,最终压紧用风扳机和液压拉伸器进行。磁轭上下压板各28块,下压板挂在磁轭键的挂钩上,压板之间不焊接。 1.2.主要技术参数 转子组装主要技术参数见表1 表1—转子组装主要技术参数

2.编制依据 本施工措施的编制及检查、检验标准主要依据由下列技术文件组成:GB8564-2003、SDJ249.3-88、SDJ249.4-88、DLT 5230-2009 向家坝水轮发电机安装标准; 向家坝水电站水轮发电机安装说明书; 向家坝发电机转子装配工艺守则; 向家坝发电机转子磁轭叠装工艺守则; 向家坝水轮发电机交货明细表; 图纸2010000 转子装配 图纸3110000 转子支架 图纸2110000 磁轭装配 图纸3110180 转子支架大力筋 图纸2110001 磁轭装配磁轭 图纸2110001 转子测圆架 图纸2210180-184 磁轭调整片 图纸2110190 磁轭磁轭上压板 图纸2110127 磁轭装配磁轭叠片图 3.施工工艺流程

金安桥转子组装技术方案

金安桥水电站 转子组装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校核: 审核: 批准: 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金安桥水电站厂房施工项目部 2009年 7 月 25 日

目录 一概述 (2) 1.1 转子简介 (2) 1.2 转子主要工程量 (2) 二施工依据及技术要求 (2) 2.1 主要施工依据 (2) 2.2 安装主要质量要求 (3) 三转子组装施工准备 (5) 3.1 转子组装场地布置 (5) 3.2 转子磁轭冲片清扫 (6) 四转子组装技术方案 (7) 4.1 转子组装工艺流程 (7) 4.2 转子支架组合 (7) 4.3 转子支架焊接 (11) 4.4 转子支架立筋加工 (16) 4.5 转子制动环装配安装 (16) 4.6 转子磁轭叠装 (17) 4.7 转子磁轭键装配 (21) 4.8 转子磁极挂装 (23) 4.9 转子耐压及清扫 (25) 4.10 转子吊装 (26) 五工期计划及资源配置 (27) 5.1 工期进度计划 (27) 5.2 主要设备及工器具 (27) 5.3 施工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29) 六质量安全措施 (29) 6.1 质量保证措施 (29) 6.2 安全保证措施 (30) 6.3 文明施工措施 (31)

转子组装施工技术方案 一概述 1.1 转子简介 金安桥水电站安装4台套额定转速93.8r/min,额定功率为600MW的水轮发电机。其转子由转子中心体、圆盘式分瓣转子支臂、转子磁轭装配、转子磁极装配及其它附件组成;转子上部与上端轴联接,下部与发电机主轴联接,转子支架下部设56块制动闸板。现场组装时先将转子中心体与圆盘式分瓣转子支臂把合成整体并按专门的工艺文件焊接成一体;转子磁轭由3mm厚的高强度冲片现场叠压而成,并通过热打键的方式使磁轭与转子支架形成一个整体;64个转子磁极挂装于磁轭外侧。 1.2 转子主要工程量 转子主要部件尺寸和重量见表1: 表1 转子主要部件尺寸和重量表 序号名称外形尺寸重量(t)备注 1 中心体Φ4720×2996 53.6 2 转子扇形支臂Φ12930×3310 156 分8瓣,单瓣重 19.25t 3 转子磁轭装配712 4 转子磁极装配405.44 共64个,单个重 6.335t 5 转子引线装配 3.22 转子装配总重1323 二施工依据及技术要求 2.1 主要施工依据 (1)GB/T8564-200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2)制造厂家提供的水轮发电机安装说明书(AF-096)。

发电机转子磁轭叠片工艺01

发电机转子磁轭叠片工艺 浙江江能建设有限公司 2001年9月30日

目录 一、转子装配 二、磁轭构成及其作用 三、磁轭铁片堆积 (一)、堆积前的准备 (二)、铁片堆积 (三)、铁片压紧 (四)、磁轭堆积质量要求 四、电站转子磁轭冲片堆积实例 五、关于磁轭热打键问题 六、结语 附:1、临安青山殿水电站发电机转子磁轭叠片工艺; 2、安徽港口湾电站发电机转子组装措施; 3、两电站有关设备参数对照表。

一、转子装配 发电机转子装配,一般包括主轴、转子支架(又称轮辐)、磁轭(又称轮环)、磁极等部件组成。 1、主轴:用来传递转矩,并承受转动部分的轴向力。通常用高强度钢整体锻成;大中型转子的主轴均作成空心的。 2、转子支架:主要用于固定磁轭,并传递扭矩,均为铸焊结构。直径较大时,因受运输条件的限制,转子支架又分成轮毂和轮臂两部分,中型机组,一般为轮辐式转子支架。 3、磁轭: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转动惯量和固定磁极,同时它又是磁路的一部分。直径小于4米的磁轭可用铸钢或整圆的厚钢板组成。大于4米时则由3~5毫米厚的钢板冲成扇形片,交错叠成整圆,并用双头螺栓紧固成一整体,然后用磁轭键固定在转子支架上。磁轭外圆有“T”形槽,用以固定磁极。 机组在运转时,磁轭即具有一定的转动惯量,又要承受巨大的离心力,故在高转速、大直径的机组中,扇形片采用高强度钢板冲成。 4、磁极:它是产生磁场的主要部件,由磁极铁心、励磁线圈和阻尼条三部分组成,并用“T”形结构固定在磁轭上。 磁极铁心由1~1.5mm厚的钢板冲片叠压而成,两端加极靴压板,并用双头螺杆紧固。 励磁线圈由扁裸铜条或铝条绕成,匝间粘贴石棉纸或玻璃丝布作绝缘。对地绝缘采用绝缘套筒和垫板。

水轮发电机转子组装工艺导则

水轮发电机转子组装工艺导则—监控检测重点及要求

概述 本工艺导则主要阐述在工地进行转子支架(中心体)套装、磁轭叠片、挂极等工序的水轮发电机转子组装,对于厂内整体组装发货的转子,在此不作阐述。 水轮发电机转子组装: ●转子组装现场场地要求 ●转子组装准备 ●转子支架(中心体)热套 ●支臂组合 ●装转子测圆架 ●磁轭叠装 ●转子挂极 ●检查试验 一、转子组装现场场地要求 1、转子组装应在安装间进行,并应充分保证组装场地的湿度、温度、和足够的照明,满足有关安装要求。 2、转子现场组装设备应摆放整洁,应预留转子磁轭冲片摆放以及磁极摆放的空间以及人员走动空间。 3 、转子磁轭迭片时,应搭建牢固和安全的叠片平台及扶梯,以便于转子磁轭的叠装。 二、转子组装准备 1 、转子组装前,安装单位应根据图纸以及设备到货验收清单,按

电站机组编号对该机组转子组装所需的各部件进行详细的全面清点,并及时提交属于该机组编号的设备到货缺件清单和现场丢失清单。 2 、根据工地的安装进度,在转子磁轭叠片前,应首先利用有机溶剂对转子磁轭冲片分类逐一进行清洗,除去冲片表面油污、锈迹和毛刺,并用干净抹布将冲片表面清擦干净,并按(0.2kg)重量进行冲片分类。 3 、磁轭冲片重量分类完成后,应从每类磁轭冲片抽取10张冲片,用千分尺测量每张磁轭冲片的实际厚度,要求每张磁轭冲片测量点应不少于12点,且测量点沿每张冲片外边缘尽可能均匀分布。并根据各类冲片的测量结果,计算出每类冲片的实际平均厚度。并将其每类冲片的测量结果作记录。 4 、检测转子磁轭通风槽片上衬口环高度,要求衬口环之间的高度差不应大于0.3mm,且所有导风带应低于衬口环,否则,应对其进行处理。 5 、根据图纸有关要求,参照每类磁轭冲片的实际平均厚度,确定转子磁轭叠装表;叠装时,应根据磁轭冲片重量分类,将单张重量大的磁轭冲片叠装在转子磁轭下端。 6 、全面清理转子装配所需的所有安装调整工具,并将其按转子部件组装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分类。 三、转子支架(中心体)热套 1、主轴起吊(竖轴)准备 a. 主轴吊装前,应检查、处理发电机主轴支墩基础法兰以及各支墩

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原理

二相三相轮流导通星形三相十二状态 无刷直流永磁电动机工作原理 模型仍然采用星形连接的ABC三组线圈进行励磁,图1是星形接法线圈与电子换向器的连接图,由换向器中六个开关晶体管BG1至BG6组成的桥式电路切换通过ABC三个线圈的电流。例如BG1与BG5导通时电流从A线圈流进B线圈流出;如果BG2与BG4与BG6导通时电流从B线圈流进从A线圈与C线圈并联流出。 新的模型由一个六凸极结构的内定子与两极永磁外转子组成,我们将通过这个模型来展示三个线圈电流的切换顺序,图2是六凸极结构的内定子。

图3是凸极上绕上励磁线圈的定子,线圈的绕向见图5 在定子外周有外转子,外转子有一对永磁体磁极,粘贴在外转子磁軛上,外转子可在定子外周自由旋转,见图4

图5是该模型的正视图,用来表演线圈磁场的切换与转子跟随转动的过程,在六个凸极上绕有线圈,由径向相对的凸极线圈组成一个线圈组,图中黄色的是A组线圈、绿色的是B组线圈、红色的是C组线圈,三个线圈组按星形连接,标有ABC三个字母的是三个线圈的输入端。在外转子磁軛内贴有圆弧状永磁体磁极,蓝色的是N极朝轴心、红色的是S极朝轴心。图5右边是内定子磁场方向箭头,在下面的磁场随开关切换流程图中将附在内定子上旋转,代表定子产生的磁场方向。以此图作动画来演示线圈磁场的切换与转子跟随转动的过程。 根据图1的星形接法线圈与电子换向器的连接图与下面动画的截图来说明开关晶体管是如何控制产生旋转的磁场,图中标注的“红色A+、B+、C+”表示相应线圈与电源正极接通,“蓝色A-、B-、C-”表示相应线圈与电源负极接通。 当开关管BG1、BG5、BG6导通时,电流由A组线圈进B组、C组线圈出,形成的磁场方向向下,规定此时的磁场方向为0度、转子旋转角度为0,见图6左。 当开关管BG1与BG5导通时,电流由A组线圈进B组线圈出,形成的磁场方向顺时针转到30度,转子也随之转到30度,见图6中。 当转子转到30度时,开关管BG1、BG3、BG5导通时,电流由A组与C组线圈进B组线圈出,形成的磁场方向顺时针转到60度,转子也随之转到60度,见图6右。

水轮发电机转子磁轭的结构怎样如何固定

水轮发电机转子磁轭的结构怎样?如何固定? 通常,当定子铁芯外径小于3250mm时采用无支架的磁轭结构,它由轮毂、幅板和磁轭圈三部分组成,可以整体铸造,也可由铸钢磁轭圈、轮毂与钢板组焊成;当定子铁芯外径大于3250mm时,采用扇形叠片磁轭的结构。 扇形叠片磁轭是由扇形磁轭冲片采用交错的方式一层一层叠装 而成,在叠装过程中以销钉定位,层与层之间相错一定的极距。根据发电机通风系统的要求,决定磁轭是否需要分段,如采用径向通风,则每段的厚度为250~500mm,段间放置通风槽片,以形成风沟。在磁轭上、下端装有压板(也有用制动环代替下压板的),最后用拉紧螺杆将磁轭压紧。磁轭通过磁轭键、卡键和锁定板楔固定在转子支架上。 转子旋转时,特别是机组过速时,在磁极和磁轭离心力的作用下,磁轭会径向胀大,使磁轭与转子支架之间出现间隙。为防止过速时因磁轭与支架分离而产生偏心振动,必须保证磁轭与支架同心;所以,磁轭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常采用以下两种固定结构。 最常用的是径向键结构,磁轭键是用35号或45号锻钢经热处理加工成的一对斜楔,其斜度为1:200。在磁轭叠装完成并且磁轭圆度等技术指标合格后,将斜键打紧。为了保证在低于分离转速(一般为1.4倍额定转速)时,磁轭与转子支架间仍有一定的过盈量,打键时必须将磁轭加热,这就是常说的热打键。现在也有不采用斜键,而是用直键,磁轭加热后,在磁轭键的背后加垫,满足过盈量的要求。 切向键结构,打键时磁轭不需加热,发电机在正常和过速运行时,

磁轭可以自由膨胀并与支架保持同心(该磁轭结构亦称浮动磁轭)。因此,对其整体的要求比径向键固定的更高些。并且由于磁轭冲片间的摩擦力大于冲片的离心力,对螺杆的强度要求较高。 为防止磁轭的轴向移动,常用卡键将它固定,卡键被锁定板固定,锁定板通过磁轭拉紧螺杆固定在磁轭的上压板上。锁定板与卡键之间应有lmm的配合间隙。 立式水轮发电机广泛采用机械制动,在磁轭下面装有制动环(也有装设在支臂下面或支臂与磁轭之间的)。小容量水轮发电机采用整圆制动环,大容量水轮发电机则采用分块制动环。制动环通过磁轭拉紧螺杆固定在磁轭的下面。

发电机转子结构

发电机转子结构 发电机转子由主轴、轮毂、轮臂、磁轭、端压板、风扇、磁极、制动闸板等组成,如左上图所示。 其中:1-主轴2-轮毂3-转臂4-磁轭5-压板6-风扇7-磁极8-制动闸板 主轴是用来传递转矩,并承受转动部分的轴向力,通常用高强度钢整体锻成,或由铸造的法兰与锻造的轴筒拼焊而成;轮毂是主轴与轮臂

之间的连接件;轮臂是用来固定磁轭并传递扭矩的,大、中型机组的轮臂一般为焊接结构;磁轭的主要作用是产生转动惯量和挂装磁极,同时也是磁路的一部分,直径小于4m的磁轭可用铸钢或整圆的厚钢板组成,大于4m时则由3~5mm的钢板冲片叠成一整圆,用键固定在轮臂外端;磁极是产生磁场的主要部件,由磁极铁芯、励磁线圈和阻尼绕组三部分组成,并用“T”形结构固定在磁轭上。 由于大型水轮发电机的转速较低,因此,大型水轮发电机的磁极数要比汽轮发电机多的多。又因为大于4级的磁极在制造上很困难,所以,大型水轮发电机的磁极基本上是凸极式。另外,由于水轮发电机导水机构的关闭需要一定的时间, 为防止水轮发电机突然和电网解列(即甩负荷)时机组的转速升得过高,要求转子具有足够大的转动惯量。转动惯量通常用飞轮力矩--来表征。正因为这一原因,大型水轮发电机的转子都显得很笨重。 大型水轮发电机的转轴通常采用分段轴结构。水轮发电机转轴由顶轴、转子体和主轴三部分构成。由于中间一段是转子支架中心体,没有轴,因而又称“无轴结构”。转子支架(轮毂和轮臂)与主轴的联结采用空心轴。空心轴可提高锻造质量,还可以作为混流式水轮机的补气孔或轴流式水轮机操作油管的通道。 转子支架是安装磁轭、磁极及主轴的中间部件。在运行中要承受扭矩、重力、离心力等的综合作用。大型水轮发电机的转子支架有组合式(辐射型)和圆盘式两种。

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原理

外转子无刷直流电机的运行原理 1 无刷直流永磁电机的发展历程 交流同步电机具有良好的运行性能,但是其启动性能差;交流感应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的特点,但是其调节性能差;直流电机因其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和启动性能而被业界广泛使用。但是,对于有刷直流电机而言,由于存在电刷和换向器的机械接触机构,并产生换向火花、电磁干扰、寿命短和可靠性等问题,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长期以来,人们希望能够在保持有刷直流电机的良好调节性能和启动性能的前提下,消除其不足之处。随着微电子器件和电力电子器件方面的进步为实现这种理想创作了必要条件。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人们终于用电子换向代替机械换向;把原先处于电机内部的旋转电枢变成处于外部的静止电枢;把原先处于电机外部的静止磁场变成处于内部的旋转磁场,从而使有刷直流电机转变成了无刷直流永磁电机(BLDCM)。 2 无刷直流永磁电机的工作原理 在无刷直流永磁电机中,电枢绕组被设置在定子上,永磁体磁极被设置在转子上。定子各相电枢绕组相对于转子永磁体磁场的位置,由转子上的位置传感器通过电子方式或电磁方式所感知;并利用其输出信号,通过电子换向电路,按照一定的逻辑程序去驱动与电枢绕相连接的相应的功率开关晶体管,控制电流开关或者换向到相应的电枢绕组。随着转子的转动,转子位置传感器不断发送出信号,致使电枢绕组不断地的依次通电,不断地改变通电状态,从而使得在某一磁极下的线圈导体中流过的电流方向始终不变,这就是无刷直流永磁电机的无接触电子换向的本质。 无刷直流永磁电机可以被制作成内转子式、外转子式和双定转子式等类型结构,分别作下简单介绍如下: ⑴内转子式结构 一般而言,电机的定子在外面,转子在里面。在传统的有刷直流永磁电机中,定子磁场在外面,转子电枢在里面。无刷直流永磁电机出现后,使电枢从里面走到外面,有转子变成了定子。这种结构称之为“内转子结构”,如图1.1 ⑵外转子式结构 在实际使用中,有时为了满足某些电机机械的特殊技术要求,把无刷直流永磁电机的定子电枢做到里面,而把带有永磁体的转子做在外面,这种结构称之为“外转子结构”,如图1.2 ⑶双定转子式 双定转子式结构实际上是在内部相互配套的两台电机,它具有两个转子、两个定子和两个工作气隙,外面的一台电机是外转子式结构,里面的一台电机是内转子式结构。根据内外转子上永磁体的不同配置,又分为N-N型和N-S型,分别如图1.3和图1.4 。。。。。。。。。。。。。。。。。。。。。。。。此处P6 图1.1.。。。。。。。。。。。。。。。。。。。。。。。。。。。。。 。。。。。。。。。。。。。。。。。。。。。。。。此处P6 图1.2.。。。。。。。。。。。。。。。。。。。。。。。。。。。。。。。。。。。。。。。。。。。。。。。。。。。。。此处P6 图1.3.。。。。。。。。。。。。。。。。。。。。。。。。。。。。。

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大立筋安装技术研究 徐崴

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大立筋安装技术研究徐崴 发表时间:2018-07-05T15:55:17.36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作者:徐崴[导读] 摘要:转子大立筋为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管理重要内容,决定了整个转子圆度与同心度,需要严格按照专业规范来进行,保证每个细节实施的专业性,排除各类质量隐患的存在。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40) 摘要:转子大立筋为水轮发电机组安装管理重要内容,决定了整个转子圆度与同心度,需要严格按照专业规范来进行,保证每个细节实施的专业性,排除各类质量隐患的存在。水轮发电机转子运行时,转子磁轭需要承受非常大的离心力,尤其是现在机组容量不断增加,受巨大的离心力影响,将会造成磁轭叠片产生严重变形,磁轭与转子支架之间的间隙增大。为保证水轮发电机转子各部件具有足够的强度 与平衡性,必须要重点做好转子大立筋安装控制,本文对安装技术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大立筋;安装技术 1前言 水轮发电机转子在运行时,转子磁轭承受的离心力很大。特别是大型机组,巨大的离心力会使磁轭叠片产生明显的径向变形,从而使磁轭与转子支架产生径向分离间隙,转子直径愈大,分离间隙就愈大。随着大容量机组的不断出现,为保证磁轭与转子中心体在机组分离转速条件下运行时不致于产生分离间隙,对转子的组装,尤其是对大立筋的安装及转子磁轭热打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大立筋安装分析为满足社会发展要求,水轮发电机组的容量不断增加,为保证其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必须要做好前期安装作业的管理。因为机组在运行时,转子磁轭受离心力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大型机组,很容易造成磁轭叠片变形,加大磁轭和转子之间的缝隙,并且随着转子直径的增加,产生的间隙越大。因此,为保证机组磁轭安装的稳定性与平衡性,必须要在以往经验基础上,提高对转子安装工艺的重视,重点做好大立筋安装技术控制,严格按照要求完成磁轭热打键各项操作。其中,转子热打键的目的是维持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使磁轭和转子中心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两者的可靠配合。同时向磁轭与支臂之间施加一定机械压紧量,一般可通过热加垫或热打键的方式实现,即将冷打键作为基础,对磁轭进行加热处理,使其膨胀后加大磁轭与中心体间隙,并将键打入到规定深度,等到磁轭冷却后,便可以保证磁轭和中心体之间的有效配合,可以将机组运行中产生的向心力抵消掉,维持机组的可靠运行。 3转子大立筋安装技术 3.1组装大立筋 一般在完成转子支架焊接作业后,变可进行大立筋的组装和调整,保证组装过程中对称原则的落实,且为避免外部因素对安装效果的影响,需要在实际安装与调整中对磁轭重量进行分析,适当提高挂钩面高程。正式对大立筋吊装前,要再次检查转子半径与垂直度,在确认达到标准后,采取对称组装的方式完成大立筋安装工艺。其中,为提高大立筋安装安全性,需要分为上、中、下三个位置来设置可调钢支撑,控制好设置位置,垂直度与专业标准误差不得超过0.15mm,半径偏差需要控制在-0.2~0mm范围内,弦距偏差应控制在0.15mm以内。另外,还要对大立筋挂钩面高程进行调整,控制其与中心体下法兰相对高程偏差在2mm以内,相邻大立筋之间高程差在1mm以内。最后还需要在大立筋与转子支架之间焊缝位置,填塞垫片来满足安装要求。按照专业规范对各项尺寸进行调整后,利用临时固定装置和顶丝对大立筋进行顶死处理,避免其在安装磁轭叠片时出现位移。在完成大立筋全部安装工艺后,便可进行转子磁轭叠装作业,全程均要利用水准仪对大立筋挂钩面和中心体下法兰面间距进行控制,并配合塞尺对磁轭和大立筋两侧间隙进行调整,提高最终安装结果。 3.2大立筋调整 将+Y方向大立筋看作为基准筋,利用内径千分尺对半径进行测量与调整,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兼顾挂钢琴线来对大立筋周向、径向垂直度进行测量,并按照要求进行调整,保证将最终偏差控制在0.15mm以内。对于大立筋的调整,需要磁轭叠装尺寸作为依据,完成大立筋安装后,根据磁轭叠片图与磁轭堆积表进行磁轭预叠装,可确定预叠装高度为100mm。将+Y方向看作为起始点,顺时针开始作业,利用测圆架与内径千分尺完成预堆磁轭半径与圆度测量工作,并进行适当调整,确认达到设计要求。另外,将均匀涂抹二硫化钼的导向销钉插入到已经调整好的磁轭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手动调整转动,安装和管理更为方便。通过对各项尺寸参数的反复测量与调整,应用基准筋来对基准筋半径、高程、垂直度进行检查确定,在确定合格后,可以通过旋转大立筋底部设置的支撑螺杆,对大立筋和转子中心体下法兰高度差进行调整。 4大立筋安装重点及难点 4.1安装尺寸控制 在大立筋安装调整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基准大立筋调整完成后,在进行其他大立筋调整时,由于其弦距、径向垂直度的调整会相互影响,因此,应对大立筋弦距以及径向垂直度实施同步调整。 (2)大立筋控制尺寸是依靠磁轭尺寸来进行控制调整的,因此,在大立筋安装调整完成后,对于预装部分的磁轭,应在保证磁轭圆度的情况下,对大立筋进行检查调整,且应直至其满足完全垂直的要求。应保证磁轭与大立筋之间没有径向间隙。磁轭每压紧一次,在磁轭控制尺寸检查完成后,都应该按上述要求来检查大立筋。 4.2焊接过程控制 在大立筋焊接时,应随时监测其变形情况。根据变形情况来改变焊接顺序以减少变形,必要时还应中断焊接,待焊缝在石棉被覆盖下缓慢冷却至与环境温度一致时,再测量大立筋轴向及周向的垂直度,从而调整焊接顺序。 4.3热加垫温度控制 磁轭加热时,按照规定的加热温度及温度上升速度,加热温差不能超过10℃,否则应对其实施调节。由于加热时间较长,在热传导的作用下,转子的支臂及大立筋的温度会随着磁轭温度的上升而上升膨胀,这样就会导致磁轭与大立筋的间隙不易达到设计要求,因此可采用在转子支臂喷水雾的方法,以使转子支臂降温收缩。热加垫完成后,慢慢降低磁轭温度直至室温。转子磁轭冷却到室温的时间至少需要48h。在此过程中,应当每30min记录一次温度,包括磁轭内侧和外侧的上、中、下各个部位,以及磁轭和转子支架的顶面及底面,在圆周方向的每极测一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