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

浅议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

浅议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

浅议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14-03-25T10:13:17.797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作者:韩广朋

[导读] 合作学习”的动机和个人的责任意识是合作学习能否产生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

韩广朋河北省平乡县冯马学区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启蒙性的科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学好化学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合作、策略

“合作学习”的动机和个人的责任意识是合作学习能否产生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宣传启发,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概念。“合作学习”正是一条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很好途径,能改变以往那种只注重个人竞争为主的学习方式,代之以竞争合作取长补短,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和谐发展。

一、进行合理分组

艾丽斯和威琳曾经说过:“合作学习模式具有两个共同的本质特征,一是积极地相互依赖,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积极地进行分工协作,个体的学习成功依赖于小组的学习成功;二是个体的可依赖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由此可以看出,衡量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好与坏,关键看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状况,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学生的能力、个人性格、学习特点、学习态度、意志品质等,教师要根据这些因素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但是无论如何,教师在建立学习小组的时候都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这样才能够让不同的学生之间形成互补,加强学习小组的能力。

二、确定适当的合作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中,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来打破成员之间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选择的合作探究的问题过于简单,就会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变得没有太大的意义,从而降低他们探究的兴趣。因此,在选择合作探究的课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的课题,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例如,我在上到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奇妙的二氧化碳》时,由于学生对二氧化碳这种气体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处,像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灭火、做碳酸饮料等都能够用到二氧化碳,这样,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学习的重点就不再是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本身了,而是它的性质,以及它的多种用途的理论依据,因此,它更适合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地小组合作学习。又比如,像“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铁的生锈”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合作探究的方案,让学生在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互相交流、得出结论这样一个过程中理解探究的重要性,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教师要注意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把学习活动主体的地位还给了学生,这样,学生在自主地合作学习中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看来,是不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比以前轻松了很多呢?当然不是。其实严格来说,在合作学习中,对于教师的要求反而会更高。在以往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要依据教案来开展教学工作就可以了,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相当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随时随地都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而这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合理地解决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更加积极地发挥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地监控,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合作学习活动始终向学习目标挺进。

四、帮助学生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组织交流活动时教师们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在小组成员取得进步的同时,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蕴含着集体的荣誉。实践中教师时常会发现,当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逐渐产生;当教师的教育评价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他们的团队精神也会逐渐得到培养。

五、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不断地通过示范、引导,使小组成员逐步体会到,除了主动发言、积极协作之外,还要学会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还应积极调控,争取在一节课中让每个小组至少获得一次和教师单独交流分享的机会;选择在哪些活动中与哪些小组交流,用多长时间交流等细节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揣摩。在交流评价的环节,如果时间有限只能使部分小组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教师多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避免造成小组间机会不均等。

六、抓住有利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

①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时候,哪怕是安排单一的学习活动,如书写化学方程式等,学生都有能力参与,都有表现的欲望,但教学中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在全班表现的机会,这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既给了大多数学生实践的机会,又有利于教师从中了解到一些相关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课堂教学。②当急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如果真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如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问题、与教师、与同学的心灵互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他既想让同学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也想了解别的同学的所感所悟。这时如果及时安排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必然能营造出探究的氛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③当需要协作完成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很强的合作学习的要求,如通过观看《化学版青花瓷》视频总结出其中所包含的酸碱知识等。这时教师就抓住契机,适当安排小组活动,确实取得了好的效果。还有些教学内容,学生一个人操作,单调重复,费时低效,也可以小组活动协作完成。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我们的教学焕发出活力,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和价值。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 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化学创新能力是进行化学创造活动获得创造成果的能力,是一般创造能力在化学研究和化学学习领域中的特征表现。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日常的教学活动,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渗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想象,勇于展开讨论,启发学生做结论、下定义,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这样一来,学生不仅看到了创新的成果,而且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创新过程。为此,教师应做到以下四点: 首先,营造培养创新意识的宽松氛围、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利于消除课堂上过分拘谨的场面,有利于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渴望解决问题,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而然就得到了培养和支持。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欲望。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些社会问题,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例如,在讲授化肥的有关知识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人类的粮食问题和环境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如果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设想:要提高粮食产量,就应提高化肥产量;而化肥产量的增加必须消耗更多的能源,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影响人类生存环境。因此,要解决粮食问题,只提高化肥产量不行,必须创新,使学生联系到:现代的生物技术和转基因工程,农村的秸杆还田和燃料沼气化以及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 再次,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不同的教育观念和目标,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启发式和讨论式就是说在教学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引导者和组织者,要提供知识的背景和相关问题,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讨论,从多个角度学习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最后,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生自评,在学生课堂练习之后或实验操作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过程中得失和感受,以丰富学生的体验,然后再对自评给予评价,让学生获得满足,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评,如在教学中设计一些表格让学生用于自评,培养学生自我监控和反省能力。另外对于评价的标准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定,从而保证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多一把尺子,就会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进步。对于学生回答不了的问题,或是答错可暂缓评价,而给予鼓励,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灵璧县禅堂中学吴志飞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来源某些著名化学家的“经典实验”,某些研究工作者的“改编实验”,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让自制教具走进学生的课堂。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制教具 正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实验是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来源某些著名化学家的“经典实验”,某些研究工作者的“改编实验”,实验教学大都使用厂制的常规实验器材,所有实验器材配置基本相同,实验内容要求一致,实验教学的方式也基本相似。这种教学仪器只能满足实验教学的一般性要求,而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不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也受到限制,在新的理念“低成本,少污染,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和废弃物”的原则指导下,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让自制教具走进学生的课堂。激发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想象、探索、研究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性。学生在动手制作和使用教具时将自己的设计、想象与智慧融入其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为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自制教具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具的解释是“教具是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顾名思义,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自制教具首先具有教具的基本属性。其特点是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取材方便,贴近教学。只有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容易掌握;只有取材方便,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材料和工具;只有贴近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有生命力。 二自制教具的基本方法: 自制教具因为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科学合理、使用可靠的原因,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因为自制教具从设计构思到具体制作,都由作者自行创意筹划,而且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自制教具可以在课堂上边讲边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更可以和其他相关课题结合起来,使得自制教具有了更加灵活的表现,可以适应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是工业成品无法实现的。 三自制教具的使用原则: 要在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吃透教材内容是先决条件。要知道教具在课程中的信息位置;教具本身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使用时所需要的环境和配合条件等。 自制教具还要能满足全员参与的这一基本要求。因为是自制教具,成本不高,容易复制,要尽可能多做几个,让每生都有动手使用的机会。有些随堂制作的简易教具,必须人人动手。一般是先由教师或一、二名学生做示范,示范当中穿插着讲解,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或在使用方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19-01-16T09:36:30.543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2期作者:侯强[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摆脱传统一言堂和满堂灌这种生硬死板的教学方法而进行的教学创新, 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长道镇大柳九年制学校侯强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摆脱传统一言堂和满堂灌这种生硬死板的教学方法而进行的教学创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究和学习,提高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性。所以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通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法的开展,不断的优化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初中化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化学思维、化学素养的重要课程。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对当前的初中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对相关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相关教学工作者必须要创新教学方式,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初中化学教学当中,不断的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化学学习需求。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目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形成一种比较完善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特别是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也被我国教育引入,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为我国教学工作带来巨大作用。 (一)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一言堂和满堂灌,这种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对化学课本上一些理论的知识进行定向传输,学生只是对这些知识进行记忆和背诵,不具备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功能。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一种定向思维,死板的接受来自于教师的内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得不到提升[1]。而且,由于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包括化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接受能力、智商等等的不同,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化学当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如果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就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因材施教,根据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学习当中的各个问题各个盲点进行逐个击破,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实践和认知 在小组合作过程当中,学生们通过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让学生能够对一个问题或者是一个新的知识、新的观点进行拆分、理解、探索、研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的碰撞,共同达成一个观点,或者是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深入掌握和理解。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都是全程参与的,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体验,让学生能够对团队当中所解决的问题印象更加深刻进一步推动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和认知。 二、当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效措施分析 在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作用之后,相关教学工作者就要不断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进一步促进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具体来说,相关教学工作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合理的分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组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具有趣味性,在浓烈的学习氛围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究,而且能够通过构建有效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确保合作过程当中的交流与合作。所以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就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比如兴趣爱好、当前的知识基础、性格等方面的因素,让一个小组当中能够相互带动相互促进。比如学习成绩较好的带动学习成绩较差的性格,开朗的带动性格内向的,在一个团队当中通过积极的影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更强。 (二)正确的设计合作内容,确保合作的价值 在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当中存在着许多“合而不作”的现象。就是即便是小组合作的组成是科学的,很多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时候,也不能够积极的进行相关合作内容的探究。这主要是由于教师所设计的合作内容目标不明确,或者是小组当中的分工不明确,导致该教学内容没有合作的价值。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合理的设计合作内容,确保合作的价值,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课时决定是否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同时在制定合作目标的时候,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作用[2]。比如在教学“制取氧气”这一实验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其中,通过实验明白氧气的性质、特征以及相应的化学知识,在实验中,教室可以对一个小组中的成员进行分工,比如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工作准备、操作员、资料记录员以及实验结果汇总和实验器材的整理安置等等,让每一个学生在进行合作实验的时候都有事可做,并且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从而在合作中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接触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对氧气的认知,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总之,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新时期背景下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相关教学工作者要正确看到合作教学的重要作用,通过制定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合作教学模式的构建,不断增强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江涛,陈盛婷,徐书琴,王文瑜.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学模式研究──以习题课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6(01) [2]撒紫岩.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化学“氧气”教学中的实践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河南省鹿邑县玄武镇一中栾志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中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那么如何在初中阶段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打开创新之门 观察是创新的入门阶段。要创新就是要有新发现,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要创新就要给学生造就一双“慧眼”,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行,端正观察态度。无论观察什么都要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第二,在教学中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掌握观察程序,学生全面系统且有主次地观察,提高观察效率。第三,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初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较多,让学生注重课堂实验的观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渠道。第四,开阔视野,扩大观察范围。仅观察课堂实验是很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工农业生产中、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第五,写好观察记录。写观察记录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记录实验条件、过程和现象,尤其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记录,准确地描述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为后面的分析研讨提供第一手的可靠资料。只有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才可能随时捕捉到“奇异现象”,进行认真分析研讨,就可能有新发现、新突破,创出新成果。 二、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开启创新之本 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都出自实验室,实验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在初中阶段,首先要注重验证性实验。初中化学教材中大多是验证性实验,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安排一些探索性实验,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教材上探索性实验不多,在教学中也可以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做探索性实验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设计。在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要放开手脚,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对于难度大、探索性较强的实验,教师可进行必要的指导或与学生共同设计。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外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三、注重生产生活实际,开发创新之源 实际生产生活是创新之源,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厂矿,考察实际生活,探索分析实际生产、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对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效果极佳。 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课外实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扩大视野,开发智力,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研讨化学问题的浓厚兴趣。可用如下形式进行课外化学实验活动:一是组织实验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研究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撰写小论文,编辑实验资料。二是开展化学游戏,寓实验于娱乐之中。应定期举办化学晚会,开展化学游艺活动,通过科学性与趣味性、知识性与娱乐性的完美统一来适合初三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实验技巧,培养创新精神。 四、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突出创新之核心

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育

浅谈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化学新课程已走进学校、走入课堂。初中化学新教材已注重从书本走向生活;从以教师为主走向以学生为主;从注重知识走向注重活动。在新教材这样的要求下如何搞好化学教育,完成初中化学这门学科的素质教育是值得所有化学教师研究的。 1 初中化学教育的问题表现 初中化学教育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形成的,影响该问题的原因是多重的,首先,体现在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压制,在化学教学中还是体现着“满堂灌”的旧有教学模式,并没有很好的体现以实验室教学为主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认知,那么为什么实验室教学始终没有彻底的贯彻落实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教育资源极其有限,在现实课堂中,很多学校都无法满足提供足够的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的基础性要求;其次,初中化学教学受到了。现代教育制度的严重局限,化学教学以高分为目标,更多的还是体现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方法,这是极其不可取的,虽然记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起着不可小视的基础性作用,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记忆,在记忆的过程中进一步的加深理解,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记忆而是理解,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误入歧途了,究其症结,就是单纯追求高分的一个最无聊体现,因为只要你的记忆达标,你就能得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这样做是严重有碍于初中化学的基础性教学的;再次,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本身专业知识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可以说,现在的化学教学是应该立足于生活之上的,应该从生活本身出发,但实际上,我们的很多教师自身生活化的知识都是极其匮乏的,其自身的生活化学知识非常局限;最后,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也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因为学生毕竟是教学全过程的主动者,学生应该主动的去思考而不只是单纯的受动于老师、受动于课堂,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具备此种学习品质的学生永远只是少数,所以,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起到一个“引路人”的作用,发挥自身的优势来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热情,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必备的最起码的素质。 2 初中化学教学的问题解决策略 2.1 课前准备阶段:生活化教学是基础: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生动的实例来切入课程的主题,比如,1977年11月9日,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海湾失火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可以运用这个实例来引出海水起火原因之探讨,这就和化学教学中关于水的组成密切联系起来,事情是这样的:当时,马德里斯海湾的风浪数日都没有停息,在某日,一阵突如其来的强飓风过后,海面上突然燃起大火,而海水为什么会起火呢?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定会引发学生无尽的联想,迫切找到答案的好奇心理就是兴趣的最初导向,而这一切都是一堂完美的化学课教学的开端。 此外,新闻报道也是一大有效途径,比如,2005年3月29日在京沪高速公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 实验报告单

化学实验报告 上册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过程: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过程: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2: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

浅议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

浅议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14-03-25T10:13:17.797Z 来源:《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月供稿作者:韩广朋 [导读] 合作学习”的动机和个人的责任意识是合作学习能否产生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 韩广朋河北省平乡县冯马学区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启蒙性的科学课程,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学好化学对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提高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化学、合作、策略 “合作学习”的动机和个人的责任意识是合作学习能否产生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我们通过各种活动宣传启发,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概念。“合作学习”正是一条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很好途径,能改变以往那种只注重个人竞争为主的学习方式,代之以竞争合作取长补短,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和谐发展。 一、进行合理分组 艾丽斯和威琳曾经说过:“合作学习模式具有两个共同的本质特征,一是积极地相互依赖,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积极地进行分工协作,个体的学习成功依赖于小组的学习成功;二是个体的可依赖性,学习小组的成员各负其责,各尽其力。”由此可以看出,衡量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好与坏,关键看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的状况,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首先就要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学生的能力、个人性格、学习特点、学习态度、意志品质等,教师要根据这些因素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合理分配。但是无论如何,教师在建立学习小组的时候都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这样才能够让不同的学生之间形成互补,加强学习小组的能力。 二、确定适当的合作学习任务 在合作学习中,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来打破成员之间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出智慧的火花。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选择的合作探究的问题过于简单,就会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变得没有太大的意义,从而降低他们探究的兴趣。因此,在选择合作探究的课题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具有一定的探究价值的课题,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例如,我在上到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奇妙的二氧化碳》时,由于学生对二氧化碳这种气体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用处,像是植物的光合作用、灭火、做碳酸饮料等都能够用到二氧化碳,这样,在学习这节课的时候,学习的重点就不再是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本身了,而是它的性质,以及它的多种用途的理论依据,因此,它更适合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地小组合作学习。又比如,像“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铁的生锈”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合作探究的方案,让学生在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互相交流、得出结论这样一个过程中理解探究的重要性,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三、教师要注意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相比,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地位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把学习活动主体的地位还给了学生,这样,学生在自主地合作学习中更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看来,是不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比以前轻松了很多呢?当然不是。其实严格来说,在合作学习中,对于教师的要求反而会更高。在以往讲授式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要依据教案来开展教学工作就可以了,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相当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随时随地都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而这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合理地解决问题,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更加积极地发挥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地监控,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调整,以保证合作学习活动始终向学习目标挺进。 四、帮助学生树立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组织交流活动时教师们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在小组成员取得进步的同时,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蕴含着集体的荣誉。实践中教师时常会发现,当教师一句激励的话语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逐渐产生;当教师的教育评价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他们的团队精神也会逐渐得到培养。 五、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不断地通过示范、引导,使小组成员逐步体会到,除了主动发言、积极协作之外,还要学会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还应积极调控,争取在一节课中让每个小组至少获得一次和教师单独交流分享的机会;选择在哪些活动中与哪些小组交流,用多长时间交流等细节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揣摩。在交流评价的环节,如果时间有限只能使部分小组获得发表观点的机会,教师多采用随机选取的方式,避免造成小组间机会不均等。 六、抓住有利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 ①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时候,哪怕是安排单一的学习活动,如书写化学方程式等,学生都有能力参与,都有表现的欲望,但教学中又不可能给每个学生在全班表现的机会,这时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既给了大多数学生实践的机会,又有利于教师从中了解到一些相关的教学反馈,适时调整课堂教学。②当急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如果真正触发学生思维的灵感,如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与问题、与教师、与同学的心灵互动,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强烈愿望。他既想让同学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也想了解别的同学的所感所悟。这时如果及时安排他们在小组内交流,必然能营造出探究的氛围,碰撞出创新的火花。③当需要协作完成的时候,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蕴涵着很强的合作学习的要求,如通过观看《化学版青花瓷》视频总结出其中所包含的酸碱知识等。这时教师就抓住契机,适当安排小组活动,确实取得了好的效果。还有些教学内容,学生一个人操作,单调重复,费时低效,也可以小组活动协作完成。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索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我们的教学焕发出活力,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和价值。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发表时间:2017-01-03T16:37:09.13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10月作者:臧颖[导读] 摘要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给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给学校老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老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体地位,培养同学们自主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教育 初中化学是同学们正式接受化学课程的开始,必须培养起同学们对化学课程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老师们应该把创新教育带到课堂中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这样的授课形式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厌学情绪,还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一、掌握科学实验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可设计某一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设计完成实验。也可把部分课堂演示实验直接改为学生实验,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从而培养了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实践中,要求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通过实验教学,不断完善学生这些方面的品质。强化课堂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的教学双方协调活动的实验。演示实验具有特殊的魅力,它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演示实验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准确、生动的感性材料,使概念、原理容易理解,使知识形象化,便于记忆。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正确、规范化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并受到良好实验习惯的教育。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例如,在“分子”这一节教学中,笔者补充了氨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溶散)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人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开始燃烧,产生火光。演示结束后,笔者请学生思考三个问题: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3.红磷能不能燃烧?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请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学生反映这样学既能理解,又记得牢。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二、开展科学探究,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以培养创新性思维为核心,提高活动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益。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作些探索: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或感受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说,发表认识成果,开展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迪和引导下,使学生在掌握运用知识和发展智能的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达到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思考力。为此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好第三、四类问题情景,多些探索与实践,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多让学生发表意见,多显示思维活动的过程,克服思维定势,发挥激励作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思维效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是看、听、写、讲。有许多思维过程的飞跃和问题的解决或突破是在讲的过程中实现的,通过讲又可在学生间产生相互激励,集思广益的讨论,思维过程的展现与评议可以打破传统封闭型的教学方式,教会学生思考、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全过程,提高培养创新思维的效益和质量。学生在学习中总是利用自己的旧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知识,并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探索新能力。积极开展活动课教学,在创造性活动中增长学生的创造才干。新课程方案增加了活动课课时,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活动课教材,为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度发展个性和培养特长提供条件。 三、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思维的最高表现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理解。先前的化学教材,在讲二氧化碳的制取时,教材上直接给出了结论:实验室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而现今的教材给了可供选择的反应药品:石灰石、碳酸钙粉末、碳酸钠粉末、稀硫酸、稀盐酸,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先选择药品,再设计实验,最后确定实验室制法中的最佳方案。这样做就是重视了实验探究的过程,注重了实验的发生和发展,这样教给学生的是有较强能力的“活”知识;久而久之,就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现今教材上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也是要求学生自行选择、自己组装,从而确定最佳装置。其实,知识的发展过程,正是前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可以让他们亲自体验化学的思维过程,这无疑是学生的创造思维过程,它既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小结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情动于衷,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是人行动的动力,学习是情感的行为。“亲其师,则信其道。”教学活动如果不能以情感为纽带,那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与智能的和谐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可以说,没有情感参与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说:师生活动是“师生心灵约会”的活动,教学过程一刻也离不开情感的交融。情感投入在现代教育中的功能再现在激发兴趣上,而兴趣能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创造力。 基于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一要义是需要教师的温暖情感,需要教师用创新精神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创新式教育体系,让学生如花儿样绽放在创新教育的天地。 创新教育是我国实行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之一,初中化学教育为了能够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必须在化学课程中引入创新教育,这就对初中的化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在充分发挥同学们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此同时还要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参考文献 [1] 吕凤林.现代教育技术视角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改革[J].中学教学参考,2011(35).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学生分组实验

化学实验教案九年级:李容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 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 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 实验步骤: 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 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 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 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 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一、药品的取用 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二、结物质的加热:取2ml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三、洗涤仪器:将本实验中所用的试管、量筒洗干净。 实验现象: 一、3加入盐酸后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外壁发热。 二、先产生蓝色紫状况淀,受热后,变为黑色的沉淀。 分析及结论: 一、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盐酸也锌粒反应放出氢气。 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生或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 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我们安全、正确、快速的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结果的重要保证。

浅析化学式与化合价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化学式与化合价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 作用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浅析化学式与化合价概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江西井冈山罗浮中学肖清良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4课题“化学式与化合价”,笔者认为:该课题在化学的启蒙教育乃至将来继续深造,都将造成深远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一课题学习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又被初学者称作“分水岭”。 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部分。能够较好地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首先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指出由于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因此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同时还指出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定的,所以化学式的书写必须 O,就是依据电解水的实验结果确定的,纯依据实验的结果。例如,水的化学式为H 2 净物的水通过电解只得到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从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然后,又通过测定该试验在相同条件下的产物氢气和氧气的体积可知: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等于2:1,再通过这两种气体的密度和质量的换算就可确定水分子中 O,其他纯净物的化学式也是的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最终确定水的化学式为H 2 通过相关的实验结果推算出来的。这一点的掌握对于学习书写化学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就更容易理解了,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要求掌握每个化学式确定的实验内容,但要知道任何一个化学式的确定,都经过了类似的实验过程。实际上,初学化学进行化学式书写练习时,主要是应用化合价来推求的。 阐述化学式的含义,教材通过一幅卡通画,以水的化学式为例,分别描绘了四个学生,每个学生讲述了该化学式的一种含义。这种表达方式无疑是恰当好处、清晰明了,指出:化学式都具有这四层基本含义。紧接着安排了一个有关化学用语的讨论,便于学生能分清楚各种常见化学用语的含义,指出其区别。据笔者实际教学中体会到,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对化学用语的掌握往往不是很好,建议此项练习应多加训练。 教材的第二段介绍了化合价,这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概念,因此,课文对化合价概念的处理极其简化。不正面下定义,仅

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树强中学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20XX年10月24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为了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圆满完成初三化学的教学任务,开展化学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正确地掌握学习化学的方法和基本技能,借助于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兴趣小组,让学生把课堂有疑问、不理解的问题,带到课外活动这节课中自己动手,在实际操作中得到答案,这对于学生的兴趣的培养,教学任务的完成是一个有效的辅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克服实验器材不足,药品缺乏、化学教师工作量大等困难,创造条件组织好每一次兴趣活动,为此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实施方案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实验技能练习. 二、指导老师:杨秀明 三、时间安排:时间每周周三下午第四节。 四、活动地点:化学实验室 五、具体安排 第一周: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第二周:研究蜡烛的长度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第三周:药品的取用; 第四周:物质的加热; 第五周:物质的称量; 第六周:液体的量取; 第七周: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第八周:净化黄泥水; 第九周: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 第十周: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十一周: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 十二周:排水法收集氧气 十三周:氧气的化学性质 十四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十五周:二氧化碳的制取 十六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十七周: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十八周: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 十九周: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二十周:盐酸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善于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进行创新教育,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对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拙见: 一、教师角色应转变 创新教育中的教师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既能教书育人,又能研究、创新的学者型教师;不再处于知识传播的主体地位和家长角色,而应该是学生创新活动的欣赏者和评价者。在教学中树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生活观念,就能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既教人以知识,又教人以道义,教人以创造,教人以能力,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二、在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传统实验一般都是配合讲授知识设计的,很少研讨为什么选择这个反应路线?为什么要选用这种试剂?例如,初中学习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教材直接告诉学生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为了增强实验的探究性,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对比法,用碳酸钠粉末、碳酸钙粉末、碳酸钙颗粒分别跟盐酸、浓盐酸、稀硫酸反应的状况,弄清了为什么必须用碳酸钙颗粒跟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但是为什么不选用自己所熟悉的生成二氧化碳的方法,学生十分困惑。实际上学生在学习二氧化碳之前,头脑中已经储存了十几种生成二氧化碳的变化,例如,人和动物呼吸;木炭、煤、蜡烛、酒精、甲烷、一氧化碳等燃烧;炭还原氧化铜;碳酸钙、碳酸氢铵的分解等。如果能引导学生从自己头脑中搜寻这些信息,特别是在群体中自由思考,自由式发挥,互相启发,相互激励,使思维发生链锁反应,这样便促进了思维的发散。 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引导学生敢于冲破旧的条条框框,多方位、多视角、多途径去思考问题,还应引导学生对思维发散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评价,集中于主攻方向,从中找到相对的最佳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聚合思维。在探究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原理时,必须引导学生对大家提出的十几种方法,从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等方面分析、评价,明确了利用缓慢氧化、碳燃烧及碳酸盐分解等方法都不适于在短时间内用简便方法制取较纯净的二氧化碳,所以采用碳酸盐与盐酸制取。在探究二氧化碳制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发散与聚合,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结构中的主要形式,因此整个过程使学生受到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三、利用小活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中学生的特点是想像丰富、活泼好动、求知欲强、敢于创新,但往往缺乏动手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小制作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动脑、动手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创新的机会。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07845

实用标准文案 初中化学学生分组实验一览表 化学 学生实验一(学生实验活动) 化学实验简单的基本操作 PP12 10——实验目的: 1、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了解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2、在认识常用的化学仪器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 3、了解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实验用品: 试管、药匙、细口瓶、广口瓶、镊子、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大理石、氯化钠、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药品的取用 a.取用粉末状固体 b.取用粒状固体 c.倾倒液体

d.滴取液体 e.滴加液体 f.量取液体 2、酒精灯的使用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学生实验二(学生实验活动) 氧气的化学性质P——P173 171实验目的: 1、观察和描述木炭、铁丝、蜡烛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2、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用品: 集气瓶(3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木炭、红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 实验步骤和方法: 1、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火焰上烧至发红,伸入氧气瓶内。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取几根洁净铁丝拧成螺旋状缠绕在火柴上。在酒精灯上点燃,待火柴燃尽时缓缓伸入有少量水的氧气瓶内观察现象。

3、将蜡烛放在燃烧匙内,在酒精灯上点燃,伸入氧气瓶内。燃烧停止后,向瓶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学生实验三(学生实验与活动)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PP77 ——76实验目的: 1、初步学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2、通过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实验用品: 试管、单孔胶塞、导气管、铁架台、铁夹、棉花、酒精灯、火柴、水槽、集气瓶、高锰酸钾 实验步骤和方法: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向试管内装入7g的高锰酸钾,管口放一团棉花; 3、固定试管 4、点燃酒精灯,预热后用外焰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集气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