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新医改政策有关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方案

解读新医改政策有关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方案

解读新医改政策有关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方案
解读新医改政策有关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方案

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1-2015)

关于印发《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1-2015年》和《湖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县卫生局,发展改革委(局),财政局: 为了推进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组织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布局和功能”的要求,省卫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制定了《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1-2015年)》和《湖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认真贯彻执行,抓紧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各市州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于2011年4月前报省审批后实施。 附件:1、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1—2015年) 2、湖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意见 二0一一年一月五日 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1—2015年)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政策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推进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特制订《湖北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2011-2015年)》(以下简称《标准》)。 第二条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从湖北实际出发,借鉴国内先进经验,科学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加强卫生行业管理,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全省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第三条基本原则 (一)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卫生资源配置与准入方面的规划和监管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民营资本举办医疗卫生事业,促进有序竞争,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二)坚持实施属地化与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 (三)坚持统筹规划与区别发展。从全局出发,按照控制总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的要求,统筹规划全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同时,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实施不同的配置政策,新增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农村和社区卫生等薄弱环节。 (四)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卫生资源配置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加快发展步伐,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地区领先。同时,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逐步整合,严格控制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document on fair and balance 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编订:JinTai College

关于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及分析文档 小泰温馨提示: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以xx市xx镇为例 主要调查xx市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本地人与外地人的入学资格条件对比、现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和转移,进城农民工子女剧增,而学校等公共资源配套建设滞后,加之城区教育投入历史欠帐较多,义务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关键词:教育、资源、差距 xx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全市城区(包括七个县、市、区城区)现有人口近130万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17.2万人,在校生20.7万人,专任教师7473人,师生比1:27.7,高于省定标准。专任教师学历

合格率98.36%。共有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106所,班级2971个,其中大班额2330个。生均校舍占地面积为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3.55平方米。XX年全市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9.5%、96%,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视听残入学率和智残入学率达到80%和85%以上。在学者看来,xx整体教育已处在相对均衡的高位,类似于“橄榄球”形状。理想的优质教育结构就是优质的学校略多一点,薄弱的学校少一些,而腰部则很壮实。而不是像金字塔结构,多数薄弱学校在底层,少数优质在顶层。XX年是xx教育体制改革的丰收年,均衡是改革的关键词,多项措施已经或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间学校;扩大小升初电脑派位范围。把市属优质初中全部纳入电脑派位范围,并且面向全市派位,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入读优质初中。在高中阶段:统筹普通高中发展,激发各级政府办学活力;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指标生比例达到40%,均衡全市普通高中生源,提高普高整体质量,扩大普高优质学位。此外,完善扶困助学制度,提高资助标准,扩大资助范围,健全资助体系,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增加积分入学指标数,让越来越多的外来工子女入读公办学校。近年来,我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在教育均衡化方面

人力资源配置方案

人力资源配置方案 人力资源又称为人力异动,包括人员的晋升或降职、调进、调出、辞职、辞退、资遣等内容。适当的人力异动有助于企业的健康运转,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将有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管理。 目录: 一、人员晋升管理文书 二、员工工作任命更改通知书 三、员工调离管理办法 四、员工资遣管理办法 五、公司辞退与辞职管理办法 六、公司人员停薪留职办法 七、员工离职管理办法 八、离职人员物品移交程序书 九、离职财务结算管理规定 十、员工退休管理方案 附:人力资源配置管理用表 一、人员晋升管理文书 概念解说: 员工晋升是人力资源配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晋升某一位员工时必须有相应的考核制度及晋升程序为依据。 编写要点 企业在制定员工晋升制度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晋升的依据; (2)晋升的程序; (3)晋升的权限。 范文: ××公司员工晋升管理办法 一、为了提高员工的业务知识及技能,选拔优秀人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特制定本晋升管理办法。 二、晋升较高职位依据以下因素: 1、具备较高职位的技能; 2、相关工作经验和资历; 3、在职工作表现与操行; 4、完成职位所需要的有关训练课程; 5、具备较好的适应性和潜力。 三、职位空缺时,首先考虑内部人员,在没有合适人选时,考虑外部招聘。 四、员工晋升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 1、定期。每年×月和×月根据考核评分办法(另行规定)组织运营状况,统一实施晋升计划; 2、不定期。在年度进行中,对组织有特殊贡献、表现优异的员工,随时予以提升;

五、晋升操作程序 1、人事部门依据组织政策于每年规定的期间内,依据考核资料协调各部门主管提出的晋升建议名单,呈请核定。不定期者,另行规定; 2、几经核定的晋升人员,人事部门以人事通报形式发布,晋升者则以书面形式个别通知。 六、晋升核定权限 1、副董事长、特别助理与总经理由董事长核定; 2、各部门主管、由总经理以上人员提议井呈董事长核定; 3、各部门主管以下各级人员、由各级单位主管提议,呈总经理以上人员核定,报董事长复核; 4、普通员工由各级单位主管核定,报总经理以上人员复核,并通知财务部门与人事部门。 七、各级职员接到调职通知后,应在指定日期内办妥移交手续,就任新职。 八、凡因晋升变动职务,其薪酬由晋升之日起重新核定。 九、员工年度内受处罚未抵消者,次年不能晋升职位。 十、本文书自20××年×月×日正式生效。 二、员工工作任命更改通知书 概念解说 在员工调换工作岗位后,通常要给本人通知性文件,说明由原任职位调往新的工作岗位,这就是员工工作任命更改通知书。 编写要点 撰写工作任命更改通知书时应注意: (1)认真检查员工的姓名及职位; (2)将原任职工作及新任工作阐述清楚; (3)写明新任命日期。 范文 ××公司员工工作任命更改通知书 一、姓名文号 二、职位日期 三、所属部门 四、新任命工作 1. 2. 3. 4. 5. 6. 五、原负责工作 1. 2. 3. 4. 5.

卫生资源配置及公平性

卫生经济学论文 题目: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综述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综述 摘要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我国卫生卫生事业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应用了文献分析、数据收集、对比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卫生资源配置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卫生资源,现状,成因,综述 Re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hina Abstract: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health system reform as well a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This paper is don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of the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in the medical resources and the suggestions by us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data collec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Key words:health resources;the current situation;causes;review 引言 卫生资源是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资源。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卫生事业实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卫生资源是维护健康的物质基础,其配置状况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状况。因此,卫生资源的公平配置对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系统、全面地进行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诸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步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自我发展能力有所增强。但也不可否认,由于对卫生改革缺乏整体制度安排,加之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公平性重视不够,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卫生服务公平性下降,卫生服务整体绩效不高等问题。追根溯源,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是最根本原因,解决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有助于促进卫生发展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发展卫生事业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实现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成为了当前卫生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卫生资源配置调整提供建议。

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卫生服务的效率及其测量 效率是卫生服务部门经济学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 ,包括 3 层含义 :技术效率、成本效果和配置效率 ,文章阐述了对有关概念的不同理解及各种测量方法。常用以下方法测量技术效率 : 比率分析法、秩和比法、综合指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 DEA 等 ; 用生产函数来测量经济效率 ; 用成本效果分析CEA 、成本效用分析 CUA和成本效益分析 CBA 评价成本结果。评价配置效率的指标主要有 : 医疗和预防服务的比例、基本医疗和非基本医疗服务的比例、卫生总费用的流向等。 效率是各国政府卫生部门追求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 ,也是卫生服务部门经济学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效率 , 简而言之 , 就是让稀缺的资源产出最大化。它有以下 3 层含义 : 一是不浪费资源 : 指技术效率、经济效率和规模效率 ; 二是以最低成本生产每一种产品 : 指具有成本 2 效果 ; 三是生产人们赋予价值最高的产品类型和数量 , 即配置效率。用通俗的语言来讲 ,效率就意味着“恰当地做事情”即技术效率和成本效果和“做恰当的事情”即配置效率。 一、技术效率 至于技术效率 ( T echnical e f ficiency) ,不同人对此存在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世界银行资助的中国旗舰计划培训教材中指出技术效率可以表示为“从任何给定的投入组合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如果医院的规模比它所要为其社区需要的服务量还要大时 ,可以说该医院技术无效率 ( T echnical ine f ficiency) 。再如一个机构的人员配备相对于需要来说太高时 ,那么就会出现人员闲置状态 , 也是技术无效率的种情况。1991 年 P ass 等人认为技术效率是指既定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最佳状态。1999 年 F olland 等人认为技术效率是指生产既定投入组合的产出最多。P akm er等人认为在资源投入与健康结果( H ealth outc om e) 之间的相关关系中 , 结果改善最大的那个要素投入组合状态才具有技术效率。Huss ey认为技术效率是指既定产出的成本最小或既定投入的产出最大。 总之 ,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对技术效率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技术效率可以归纳为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 ,能够充分利用资源 ,以期最大程度到增加产出 , 见图 1 。图中横坐标代表劳动 (L) 投入量 ,纵坐标代表资本 ( K ) 投入量 ,A B 线代表预算线 (Budg et line) 或等成本线 ( I s o- c os t line ) ,表示在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 生产者所能够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Q1 , Q2 ,Q3 代表等产量线 ( I s o- quant curv e) , 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或者表示生产某一种数量的产品 ,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 3条等产量曲线的产量大小顺序依次为Q1 Q1,E点的产量是既定成本时的最大产量,在Q2 上产量是相同的,除E点外,其它点均在AB线之外,但成本却大于E点,所以E的成本是既定产量时的最小成本。

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方案模板

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配置,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人岗匹配,有效控制人力成本,根据公司生产改革发展目标,结合公司实际,提出以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一、优化配置目的 优化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人岗匹配和人员能动性,合理的控制公司的人工成本,为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二、优化配置原则 (一)总量控制、岗位需要原则 (二)先优后劣、淘汰庸人原则 (三)人员适配、稳定人才原则 三、优化配置范围和方法 对显元化工科技公司的车间普工、后勤职能部门、学生用工进行优化配置。 (一)对于生产车间的固定岗位普工主要采用根据日常行为表现、工作中的表现、思想态度和年龄身体状况进行内部优化,留存一些年龄适中,表现良好的愿意同公司一起成长的员工; (二)对于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以配置劳务派遣用工和外协为主,减少公司直接编制性用工; (三)对于后勤职能办公室人员和中层管理者采用《岗位说明书》学习和监督观察考核,最后根据岗位职责和胜任标准综合评分衡量评

估等方式来决定岗位胜任力,如不适合者进行优化,保证岗位与人力相匹配,原则上一个人能做两岗的工作量,不配置第二人。对于关键性技术性岗位通过外部优化招聘的方式进行配置。 (四)对于公司学生用工的优化,采用先谈话后培养再胜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了解,对公司的认可性和工作的兴趣选择性,一些踏实能吃苦的可着重培养,对难管理不听话得过且过的人进行淘汰出局。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开展人力资源现状调查分析,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1、设计公司和各岗位组织架构图(已完成) 对公司目前总架构和各部的架构进行划分、清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配置,能合的岗位进行合并,不能合的进行员工工作量的控制来合并工作内容。 2、各部门人员满编缺编情况调查(已完成) 既然进行优化需要各部门人员的数量进行了解和各理配置,根据各岗位的情况进行编制了解,有四方面:所需编制、现有编制、所缺编制、储备编制。对于满编的部门需要了解人员工作量的合理性,是否需要合岗或者合工作内容;对于缺编的人员进行了解,先保证内部优化后外部优化,是否可以从目前不开工的岗位上进行调岗,管理层岗位和技术性岗位缺编的可以外招,对于临时性的岗位是否可以选用外协工和劳务派遣工;对于储备编制调查储备的原因,根据公司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一、编制《标准》的基本工作步骤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发[1997]3号)和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计社会[1999]261号),推动我区区域卫生规划,指导各地市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卫生资源,在自治区政府直接领导下,自2000年8月开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牵头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编制工作,经过近1年的积极努力,提出了《标准》(试行)。基本工作步骤是: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1999年7月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卫生规划协调领导小组",由自治区政府吴恒副主席任组长,自治区计委、财政、卫生等多个部门参加,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经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上做了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区域卫生规划编制内容包括分析社会经济、居民健康和卫生资源状况,确定主要卫生问题,制定规划目标和资源配置标准,提出对策措施和实施监督评价。为此,2000年8月专门成立了《标准》编制领导小组,由自治区卫生厅高枫厅长任组长,并从广西医科大学、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区防疫站、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区妇幼保健院等单位抽调了十多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家及技术骨干组成《标准》编制组。 (二)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由于编制组成员来自不同单位、从事不同的工作,为使大家能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首先组织编制组成员学习相关文件,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统一认识,提高理论和政策水平。 (三)查阅大量文献,把握研究发展动态通过光盘检索,查阅了数百篇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有关研究发展动态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为编制工作的开展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四)外出参观学习,减少工作的盲目性鉴于国内部分省份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已完成了具有本省特色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为少走弯路,争取时间,编制组选派七位同志分两组前往海南、四川省和山东、辽宁省参观学习其编制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做法和经验,还派员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讨会",为《标准》的编制工作做了技术力量的准备。 (五)编制技术方案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是《标准》科学、可行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借鉴兄弟省份做法的同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技术方案》(以下简称《技术方案》),于2000年11月24日组织并通过区内专家论证。明确了编制《标准》的主要技术方法。参加论证会的专家名单见附件Ⅰ。 (六)召开"全区《标准》测算工作会议" 为确保测算所需数据的准确可靠,于2000年12月2日召开"全区《标准》测算工作会议",各地市卫生局的计财科科长和统计员,作为本地市《标准》测算所需基础数据收集工作的负责人和技术指导参加会议,接受统一培训,明确编制《标准》的目的意义、技术指标的界定、要求等。 (七)成立数据管理小组根据《技术方案》的要求,在《标准》的编制和测算过程中,不但要分析全区近十年广西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同时还要掌握广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为此,专门成立了数据管理小组并组建了专用计算机室,建立分析用数据库,保证了基础数据的安全、准确和资源共享。 (八)开展调研,集思广益为使制订出的《标准》更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先后在梧州市、贺州地区、柳州市、柳州地区、玉林市、南宁地区等六个地、市召开《标准》调研会,对《标准》(讨论稿1)和《技术方案》广泛收集修改意见。参加调研会的有各地、市、县卫生局的领导及各相关科室主管、各级各类医院(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及其他专科医院、其他部门医院)院长、各级(地、市、县)卫生防疫站站长、乡镇中心卫生院(卫生院)院长等共214人。与会的领导、专家就广西目前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现状、存

可靠性评估

可靠性概念理解: 可靠性是部件、元件、产品、或系统的完整性的最佳数量的度量。可靠性是指部件、元件、产品或系统在规定的环境下、规定的时间内、规定条件下无故障的完成其规定功能的概率。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 可靠性的技术是建立在多门学科的基础上的,例如: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材料、结构物性学,故障物理,基础试验技术,环境技术等。 可靠性技术在生产过程可以分为: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制造阶段可靠性、使用阶段可靠性、可靠性管理。我们做的可靠性评估应该就属于使用阶段的可靠性。 机床的可靠性评定总则在GB/T23567中有详细的介绍,对故障判定、抽样原则、试验方式、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故障检测、数据的采集、可靠性的评定指标以及结果的判定都有规范的方法。对机床的可靠性评估时,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即时的方法,做出准确的评估和数据的收集。 可靠性研究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产品历史经验数据的积累; 2)通过失效分析(Failure Analyze)方法寻找产品失效的机理; 3)建立典型的失效模式; 4)通过可靠性环境和加速试验建立试验数据和真实寿命之间的对应关系;5)用可靠性环境和加速试验标准代替产品的寿命认证; 6)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产品寿命的变化规律; 7)通过软件仿真在设计阶段预测产品的寿命; 大致可把可靠性评估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前提工作、重点工作。 准备阶段:数据的采集(《数控机床可靠性试验数据抽样方法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张宏斌) 用于收集可靠性数据, 并对其量化的方法是概率数学和统计学。在可靠性工程中要涉及到不确定性问题。我们关心的是分布的极尾部状态和可能未必有的载荷和强度的组合, 在这种情形下, 经常难以对变异性进行量化, 而且数据很昂贵。因此, 把统计学理论应用于可靠性工程会更困难。当前,对于数控机床可靠性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却很少有人提及, 甚至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目前, 可靠性数据的收集基本上是以简单随机抽样为主,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只采用了某一个厂家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生产的机床进行统计分析。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就是: 这样收集的数据不能够很好地反映数控机床可靠性的真实状况, 同时其精度也不能够令人满意。 由于现在数控机床生产厂家众多、生产量庞大、机床型号多以及成产的批次多,这样都对数据的收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数据采样时: (1)必须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法来得到可靠性数据; (2)简单随机抽样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抽样方法,但是必须抽取较大的样本量才能够获得较高的精度和信度; 针对以上的特点有三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可以选择:简单随机抽样、二阶抽样、分层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元中,抽取n个单元,保证抽取每个单元或者几个单元组合的概率相等。

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_研究生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导师: 日期: 研究生处制

健康是人的可行能力和人类福祉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命伦理价值。众多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居民的健康水平与其可获得的公共医疗资源密切相关。然而,我国公共医疗资源配置长期受历史、自然、政策、制度和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而如何公平配置公共医疗资源成为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最大限度地对公共医疗资源进行公平配置,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前政府、学界和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而上海作为是我国大都市,也是医疗资源比较完善的城市之一,因此,以上海为例,研究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探讨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定性结合 同时, 定量方法,对上海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重点分析城乡之间、城市化进程中的老城区和新城 区之间、城市不同身份的居民之间、各地区之间在公共医疗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方面配置的公共性行,并结合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泰尔指数等定量方法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估。并探究影响公共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性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建立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机制及其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宜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本论文的学术成果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公共服务,医疗资源,资源配置,公平性

可靠性指标

第五章 指标的统计与分析 可靠性主要指标依据《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选择了经常用于分析的六个关键指标分类,包括供电可靠率、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用户平均停电次数、平均停电用户数、停电持续时间。要掌握这些指标的定义和计算。 第一节 可靠性主要指标 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 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停电小时数,是反映供电系统对用户停电时间的长短指标,记为AIHC-1, h /∑?=每次停电每次停电持续时间用户数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户) 总用户数 若不计外部影响时,则记为AIHC-2, 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则记作AIHC-3。 结合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示意图讲解 2、供电可靠率 供电可靠率指在统计期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是反映的供电系统对用户供电的可靠度的指标,记作RS 1, 1100%??=-? ???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供电可靠率统计期间时间 若不计外部影响时,则记作RS 2; 若不计系统电源不足限电时,则记作RS 3。 结合可靠率指标计算中各类时间关系示意图讲解 3、用户平均停电次数

供电用户在统计期间内的平均停电次数,是反映供电系统对用户停电频率的指标, /∑=(每次停电用户数)用户平均停电次数(次户)总用户数 4、平均停电用户数 在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停电的用户数,是反映平均停电范围大小的指标,其公式如下 /∑=(每次停电用户数)平均停电用户数(户次)停电次数 5、预安排停电平均持续时间 在统计期间内,预安排停电的每次平均停电小时数。本指标统计的是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预安排工作的持续停电时间,主要反映了总体预安排工作的合理性, h /∑=(预安排停电时间)预安排停电平均持续时间(次)预安排停电次数 6、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 在统计期间内,故障停电的每次平均停电小时数。本指标统计的是统计期间内平均每次故障停电的持续停电时间,主要反映了平均每次对故障停电恢复能力的水平, h /∑=(故障停电时间)故障停电平均持续时间(次)故障停电次数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实施方案冯志强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控制人工成本实施方案冯志强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控制人工成本 实施方案 冯志强 摘要

我公司当前正处在国有企业“三供一业”改制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如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控制人工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我经过在人力资源部7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经验,学习创新,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控制人工成本。经过对人工成本及管理知识的学习,制定人工成本标准及目标,建立人工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建立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对我公司未来三年人力资源做出合理规划。 一、人工成本知识和管理

1、人工成本概念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使用劳动力而发生的全部费用,货币或实物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费用;提供便于劳动者生产、生活、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设施和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2、人工成本管理 企业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开发人力资源效益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在经营过程中,界定人工成本构成,建立人工成本指标体系,制定人工成本标准,确定人工成本控制目标,建立人工成本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人工成本统计、分析评价方法,健全人工成本预警制度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3、人工成本分析的指标体系 1)定义:人工成本指标体系是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人工成本水平及与相关经济指标关联程度的—系列指标名称、定义和计算、分析方法的总称。 2)目的:便于人工成本的统计、分析,加强人工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误区:把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看作是衡量和判断企业人工成本最恰当的指标,总成本中的人工成本含量指标并不是一个让人一目了然的指标。仅凭这一指标的变动,并不能对人工成本的高低做出准确的判断

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研究

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研究 发表时间:2019-09-22T01:20:04.1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作者:刘亮[导读] 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贵州乌江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贵阳市 550002摘要:科技的进步,促进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多。天然气作为清洁的化石能源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建设当中,其需求量迅猛增长。天然气管网作为连接上游气源和下游市场的生命线,在国民经济和能源安全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确保供气管网系统安全可靠至关重要。本文就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评价指标展开探讨。 关键词: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指标;供气可靠性 1可靠性指标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指标是开展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评价的前提,也是后期实行可靠性管理的基础。可靠性指标体系的应用对象分为系统和单元两方面,其中系统包括管网、管道、站场3个层级,单元则包括管段、压缩机组、阀门、工艺管道、储气库、LNG接收站、资源及市场等各级系统的主要组成要素。结合天然气管道生产实际,管网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应至少包含以下3类:狭义的可靠性类,反映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健壮性类,反映系统抗干扰能力;维修性类,反映系统发生故障后通过修复,从而恢复正常工作能力。可靠性指标体系的不同应用对象由于各自不同特点,可能适用上述3类指标中的2种或3种,如管网系统只涉及可靠性及健壮性两类指标,管道、站场系统以及一般设备单元泽可适用全部类别指标。(图1) 图1 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指标分类示意图对每个对象的广义各类可靠性指标而言,考虑到其多项指标间的逻辑计算关系及管理的需要,需将每类指标划分为基本指标、中间指标、综合指标3个层次(图2)。其中,基本指标为可在现场直接测量或能够利用基本参数简单计算而获得的指标;中间指标是能够反映对象某项特定性能,并能利用若干基本指标计算而获得的指标;综合指标则是狭义的可靠性类/维修性类/健壮性类的综合性能指标。一般而言,基本指标和中间指标数量不限,而综合指标数量较少,一般为1。此外,根据天然气管道管理需要,某些对象还可设置附属指标,其虽然不参与基本指标、中间指标及综合指标的计算,但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对象可靠性(狭义)、维修性及健壮性方面的能力,属于常用管理指标。在确立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具体指标时,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①能够准确反映出对象的性能,指标具体含义精准、无异议;②尽量不使用需要现场打分或专家咨询等主观手段获取分值的指标;③确保指标计算所需基础数据能够通过统计或现场检测的方法获取,否则该指标不能有效使用。 图2 天然气管网系统可靠性(广义)指标分层示意图 2管网系统水力可靠性评价指标天然气管网水力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完成规定的供气任务的能力,用于对系统的供气能力进行评价。采用输出可用度AT、载流可用度Ao以及时刻t水平c的可用度Ac(t)等指标对油气生产运输系统的水力可靠性进行评价。 3供气可靠度供气可靠度指管网系统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完成规定供气任务的概率。系统平均供气不足时间SAIDI指在给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管网系统因各类原因导致的不能满足供气任务的时间均值。系统平均供气不足频率SAIFI指在给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管网系统因各类原因造成下游用户缺气的平均次数。具体表达式为: 4天然气管道行业的可靠性评价方法天然气管道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时间内,系统按照规定运行条件完成规定输送任务的能力。考虑到天然气管道的任务输量及最大承压等因素,相对原油管道,天然气管道系统的冗余度较小,且用户需求多样,管道的局部失效就可能引发大面积连锁事故的发生。限于此,天然气管道系统对管体结构安全性和供气保障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维和率先提出了天然气管道系统可靠性的概念,并对系统可靠性的评价方法和管理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对于单条天然气管道系统的可靠性分析,重点在于管体结构可靠,在统计学方法的基础上明确各管道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天然气管网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奠定基础。而对于天然气管网系统的可靠性管理,需综合系统工程理论和现代物流理论的研究方法,统筹规划各子系统的可靠性历史结果,运用统计和概率的方法反映管网系统的可靠程度。天然气管道系统可靠的基本要求为保障运行安全,因而对于可靠性的研究也应以满足需求侧的供应要求作为评价标准,在保障管体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自身功能。目前,可将天然气管道可靠性评价方法分为结构可靠性和供气可靠性两类,以实现“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科学管理,保障管道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结语

关于实现社会(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实现社会(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公正问题调研报告 2013级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方向)第三小组 课题负责人:222 课题组成员:XX XXX XXX XXX 报告执笔人:111 一:调研课题背景 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强化对人的基本自由的尊重,现代社会人人都有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见解、国籍、社会出身、财产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平不但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而且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在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平等已经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最为推崇的教育理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基础教育配置不公平问题。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需求的无限性,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配置特别是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切身利益,也是实现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调查目的 中国,一个泱泱大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而纵观其教育的发展程度,并不让人满意,我国的教育发展存在很多局限性,其中教育资源配置是否公平合理,成为了首当其冲的问题。为了探讨实现社会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公正问题,我们开展了我们的调查,旨在通过对不同人,不同数据的分析,得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对社会的危害性的大小,进而寻求解决方法。 三:调查方式,对象 面对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公共公正问题,我们采取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制作了100份问卷,在5月2号至3号期间,随机发送给xx的在校大学生,希望了解各个不同省份的学生对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主观感受,以便于寻求解决之法。 (有效回收问卷100份,男35份,女65份)四:调查要点 全面分析我国的教育现状,着重于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对不同省份的学生对于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五:调研报告 关键词:教育资源城乡公平 ⒈基本概况:现阶段我国教育资源配置总体呈现不均衡特征,表现如下: ⑴.教育资源在各区域间配置不平衡 ⑵.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间配置不平衡 ⑶.教育资源在各学校间配置不均衡 ⑷.教育资源在城乡间配置不均衡 ⒉材料分析: 根据我们的问卷统计及分析,在当代大学生中,对于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公

卫生资源配置

摘要 卫生资源属于经济资源,如何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从而提高其合理性、公平性和有效性是我国现今共同关心的战略性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卫生事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卫生资源量与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我们拓宽卫生资源的筹资渠道,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需求。为此,我们需要了解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卫生资源;现状;改革

Abstract Health resources belong to the economic resources, how rational allocation and effective use of health resources, so as to improve its rationality, fairness and effectiveness is a strategic problem of common concern in China today. In recent years, construction of health service in our country achievement be obvious to peopl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resources and health services, an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ople's growing health care demand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which requires us to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of the health resources allocation structure, optimizing health resources,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health resources rate, thus maximum limit satisfy people's demand for health care. Therefore, we need the status of health resource allocation of China's understanding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pecific solutions. Key Words:Health resources; current situation; reform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案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护理人力资源配备方案 护理人力是卫生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实施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是保证病人安全,维护护士权益的重要举措。我院实施护理垂直管理是护理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因此,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人力资源调配原则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合理动态调配护理人员,充实临床护理队伍,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科学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推动护理垂直管理和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深入。 二、目标: 达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医院满意”。 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为核心,合理动态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 三、配置依据: 1、满足病人护理需要原则:病人的护理需要,是编设护理人员数量结构的主要依据,同时还要根据科室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2、管理结构原则:主要体现在护士群体的结构比例,包括不同学历和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 3、优化组合的原则:依据不同年龄个性,特长等对护理人员进行优化,合理组合,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做到各尽所长,优势互补。 4、经济效能原则:根据各科室病人情况,合理配置使用护理人员,在保证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减少人力成本的投入。 5、动态调整原则:全院护理人员由护理部统一管理,根据科室病员及护理人员情况进行动态调配。 四、配置原则

1、制定遵偱人力资源调配原则和标准,根据病人数量、护理工作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适时调整护士岗位人员。 2、数量上配置:根据各病室的专科特点和实际需要配置人员数量,加强科室人员配置。 3、年龄层次的配置,老、中、青三结合,避免科内护士因年龄老化或年轻化影响护理工作。 4、临床科室责任护士平均每人负责的患者≤10人,并且 护理能力与患者危重程度成正比。 六、配置要求 护士人力资源调配要注重科学性、适时性和安全性,要注重专业技术、个人能力、人力资源有效利用等要素,在关注护理质量和护理强度因素的同时,更要注重护理管理和护理人员情感等潜在影响因素,实施护理部现场评估,统一调配,跟踪管理,使护理管理工作更贴近临床、贴近患者、贴近社会,保证护理安全。 七、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

资源配置中“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73期2009年第35期Serial No.73 No.35,2009摘 要: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公共资源配置低效率和不公平的现状以及私人资源配置的高效率与不公平 的现状,导致了效率与公平的对立。要解决资源配置中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建立相应的以公平为基础,以效率为导向的正义理论及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更加接近于资源配置的公平状态,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公共资源;私人资源;效率;公平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09)35-0026-02 收稿日期:2009-09-16 作者简介:李霞(1976-),女,山东聊城人,讲师,从事伦理学和思政教育研究。 资源配置中“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 李霞 (青岛科技大学政法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当今世界有两种资源配置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在整个社会资源划分为公共资源和私人资源的产权制度约束条件下,社会资源无非在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之间进行配置,私人部门的资源由市场提供与配置,在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思想指导下,经济主体的分配收入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公共部门的资源由政府提供与配置,公共部门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与不公平现状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不同的经济主体对利益占有的巨大反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体现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指导思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生产力意义。但是,公平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底线,具有终极价值的意义,是不能以“兼顾” 而论之的。要实现经济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就是要保证资源配置的机会平等体现起点式的公平。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资源的平均配置一定是公平配置,但资源的公平配置并不必然是资源平均配置。因为经济主体的偏好不同,合理的资源配置就是能够保证经济主体和地位权力平等的基础上,以公平为基础,以效率为导向。罗尔斯在《正义论》 中曾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是普惠原则,一是差异(补偿)原则。一直以来,效率和公平都成为了争论的话题,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应适宜地调整为“以公平为基础,以效率为导向”。[1] 社会资源的配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共资源的配置,另一类是私人资源配置。由于这两类资源配置中效率与公平 的冲突与对立,从而导致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以及利益格局占有的巨大反差。 (一)公共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与不公平的现状 公共资源即属于公共产权范畴———就是特指国家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需要,并在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 使用权、受益权等方面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体现“公有、公用、公治、公益”的性质特征的资源。公共资源配置按照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职能可分为公共权力资源配置和社会化服务资源配置。 1.公共权力资源的配置的领域主要包括财力性公共资源领域和资产性公共资源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经济主体可以利用政府的职权取得对公共资源占有的支配权,获得资源配置的优势地位,为自己获得超出一般水准的利益。这些获利群体的存在对社会公平的影响是极具破坏性的。公共权力资源的配置对公共资源的支配和使用偏离了满足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轨道,不仅损害了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也必然降低会公共资源的实际利用效果,导致公共资源陷入低效率、不公平的状态。 2.与社会公共权力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不公平一样,社会化服务资源的配置同样缺乏效率与公平。公共服务性资源配置的领域主要是指一些需要有特殊价值判断准则因而不宜引入或不宜全部引入市场机制的领域。这些领域包括:党的各级组织及其机构,公共安全部门、政府行政部门、公共教育、基础科学研究部门等。这些领域资源的配置虽然不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其中的有些部门甚至还是“负效益”,但是,这些特殊领域的存在,却是社会经济领域高效益得以实现的必要前提。它们的“效益”体现为其他领域的受益,体现为整个社会福利的增加。分析这一公共资源配置的格局,最大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效率缺失,另一个是公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的 理念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