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_研究生开题报告

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_研究生开题报告

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_研究生开题报告
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_研究生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导师:

日期:

研究生处制

健康是人的可行能力和人类福祉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命伦理价值。众多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居民的健康水平与其可获得的公共医疗资源密切相关。然而,我国公共医疗资源配置长期受历史、自然、政策、制度和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而如何公平配置公共医疗资源成为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最大限度地对公共医疗资源进行公平配置,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前政府、学界和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而上海作为是我国大都市,也是医疗资源比较完善的城市之一,因此,以上海为例,研究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探讨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定性结合

同时, 定量方法,对上海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重点分析城乡之间、城市化进程中的老城区和新城

区之间、城市不同身份的居民之间、各地区之间在公共医疗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方面配置的公共性行,并结合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泰尔指数等定量方法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估。并探究影响公共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性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建立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机制及其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宜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本论文的学术成果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公共服务,医疗资源,资源配置,公平性

正文

1. 选题的来源、背景和意义

1.1 选题的来源、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78 年9 月在国际基本保健会议上通过的《阿拉木图宣言》指出:“健康是一种基本人权,达到尽可能高水平的健康是一个世界范围的最重要的社会目标。” 1998 年召开的面向21 世纪的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再次强调卫生健康应保证增强公平性等“人人健康” 的价值观。而提倡健康公平的健康权保护首要的一点是要保证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2008 年3 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两会期间指出“我国现在是用占全球2%的医疗资源支持占全球22%的人口, 今后30 年我们都必须为促进公平而努力” ;2009 年4 月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 —2011 年)的

通知》以及《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均体现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念;近期正在研究实施“健康中国2020 ”战略的着眼点也是促进公平。这些显示,我国政府已高度关注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如何公平分配医疗资源已成为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大多数过度集中在大中型医院,基层社区缺少卫生资源,城市医疗机构区域分布不合理,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了患者就医流向的严重趋高性,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就医时间成本不断增大,社区医疗服务功能被弱化,而农村由于缺乏基础的医疗资源配置。虽然上海市医疗卫生资源在总量上较为丰富,但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身份群体之间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现象。因此,对医疗资源配置作深入地调研分析,千方百计增强社会对卫生领域的投资,充分发挥现有的公共医疗资源潜能,切实解决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差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需求,努力消除不公平状况,才能为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选题的意义

“看病难、看病贵”其根源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不公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界最为关注、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之一。公平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是公平利用医疗卫生资源,维护健康公平,实现“人人公平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前提。

本研究将采用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社会学等分析手段,从学理上定义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内涵,通过对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不同身份群体之间的公平性进行详细分析,推进了对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深化了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理解。同时,丰富了公共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探讨揭示上海市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在公平性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相关政策和措施,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以期完善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宜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推进

全市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

2.1.1 关于医疗资源配置的研究

西方学者对医疗资源配置研究要比国内早很多年,西方国家不但了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医疗分级体系以及分级转诊服务,而且西方学者为了对医疗服务效率测评方法做出评估,出现了许多经济学研究量化的评价方法,他们试图探寻出解决患者在医疗服务中享有高效率和公平的方法。国外医疗资源配置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一、国外医疗机构的分级及其功能定位,医疗服务常被划分为若干个层次,一般为初级、二级、三级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职能有明确的划分,医疗服务结构呈现金字塔状结构。高级医师排列在金字塔顶端,初级医师排列在塔底,遵循1:2:4:8 或者1:3:5:7 的比例进行配置。二、普通私立医疗机构首诊的同时,各级医院之间同时建立相应的转诊制度,将私立医院不能解决的病人向上一级医院转诊,实现双向转诊模式,确定了病因和治疗方案后,则可以将病人转到普通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后续治疗。三、国外政府采取权力下放、公共与私人部门混合提供卫生服务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降低医疗费用开支、满足民众的多层次需求,享有便利就医的条件,促进其配置模式的不断完善。

2.1.2 关于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

美国生命伦理学家H ?恩格尔哈特⑴认为正义原则的大多诉诸可以理解为对利益的关注。并且,“正义原则支持在一种具体的道德观指导下来分配好处,其实是提供了试图行善的特殊例证。”他认为“强加一个单级的(Single tier) 、包揽无遗的(a11 encompassing) 的保健制度是不能得到道德辩护的。”因为“这种保健制度没有认识到道德视界(它们构造保健的利益)的多元性、国家权威在俗世的道德有限性和个人对于他们自己及其财产所具有的权威性。恩格尔哈特于是得出了“不可能既尊重所有人的自由又实现他们的长远的最佳利益”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他强调,由于现实世界的有限性,不可能发现一种具体的资源分配模式对所有人都公平,同时,社会和国家调拨和再分配资源的权威受到了私有财产的限制,个人和团体追求保健的机会也都受到资源的有限性的限制。可见,恩格尔哈特对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是持悲观态度的,他认为完全意义的资源配置公平只存在于我们的理性假设中,而不可能真正实现。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刘远立[2]认为生命伦理学以前都是关心个人层次上医疗保健,

也就是临床层次的医疗保健中的伦理问题,现在应该更多关注群体层次的医疗保健,关注所有疾病以外的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如经济社会地位,社会的不公正,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等等。凯姆利卡[3]认为,如果人们的不平等是由他们所处的环境影响而非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政府有责任纠正这种不平等。马克斯?韦伯⑷认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是政府谋求和维持政治合法性的责任目标,合法性是人们对享有权威者地位的确认和对其命令的服从。哈贝马斯[5]认为,只有政府贯彻公平、

正义、平等的原则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世界人权宣言》中指出,人的尊严是所有人权的核心,人的任何基本权利从根本意义上讲都是为了体现和维护人的尊严。社会契约论者认为,政府权力的产生是公民与政府之间契约的结果,其目的是维护全体公民的公共利益。

2.1.3 关于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标准的研究

关于实现公共卫生资源公平配置的手段的研究,主要应用统计模型分析卫生系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Phnip Musgrove [6]首先将基尼系数用于卫生资源分布不平等性程度的测定中,为评价卫生资源分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Wagstaff 和Doorslaer [7]强调公平第一的原则,并把其作为首要问题,在评价社会公平的各种指标中,深入分析了卫生成本及效益在其中所占的比重;Dolan 和Tsuchiya

采用经典的加权法,在经济公平系统评价的实证研究中,对病人所处的重要地位进行了量化,并对影响卫生服务公平性评价的7 大指标因素进行了总结;Darviri [9]以不同年龄人群为对象,Asante

以卫生资源配置硬件方面为切入点,还有部分学者从地区差异、居民收入、医疗等级、健康需求等不同因素入手,建立相关模型来考虑公平性。

2.2 国内研究

2.2.1 关于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

从配置主体方面,在医疗资源的配置过程中,政府无疑被人们寄予厚望,希望公共财政支出能够促进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彭志丽、何洁仪[11]针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力度,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以发挥医疗卫生资源的整体效益,实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媛嫒[12]认为,对于医疗卫生领域市场化改革,政府要保证

一定比例的财政卫生支出,否则市场机制一旦出现严重失灵,会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福利损失,因此政府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主体上承担着无可替代的主体责任。黄竹林[13]论述了目前我国政府公共卫生等公共服务方面的缺位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相关建议和对策。崔红华[14] 在“公共医疗资源供给的政府缺失与改进”一文中认为我国公共医疗资源在医疗机构布局、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输送及政府财政支出等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因此强调,政府应强化其在公共医疗资源供给问题上的主体责任。

从筹资与支出的公平性方面,毛瑛、张仁吉[15]等人对卫生筹资公平性调查后得到经济收入水平越低的人群,医疗卫生费用占收入的比例越大,表明卫生筹资的不公平性的结论;王小合[16]提出,贫富差距的增大和医疗保障体制的弱化,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居民卫生服务筹资越来越不公平。姚有华、冯学山[17]认为,卫生经费投入要向农村、欠发达地区以及弱势群体倾斜,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刘民权、李晓飞、俞建拖[18]认为,政府卫生支的水平、结构以及负担比例影响了

国民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王春晓,马林,何磅礴[19]更是从我国公共卫生支出的对象、范围

和分类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公共财政支出在医疗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刘宝,胡善联,蒋烽[20]在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分析一文中认为在考虑缩小地区之间健康发展的差距时,人均卫生总费用应成为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决策的基础。

从城乡差距方面,刘明慧[21]认为,应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制度,缩小城乡差别;陈文贤、李蕾等[22]认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

乡的长效机制,医院经费投入要向农村和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倾斜;苗艳青[23]对江苏、山东、河南、

四川4 省8 县,16 个村庄进行人户调查分析后认为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关键。余宇新、杨大楷[24]认为对于城乡间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下降,政府应该坚持城乡统筹,以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医疗保障制度为目标,对于地区间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下降问题,政府应加强地区间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医疗费的投入,增加中西部医疗补贴。朱航辰[25]提出加强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最科学的办法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医疗资源,在政府统一调控下,有目标、有重点地调整医疗资源布局,自上而下地建立起层次分明的医疗网络。

从医院管理方面,龙盱西[26]认为,医疗机构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实现卫生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规模效益,提高竞争能力,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匡莉,刘艳,方积乾[27]从病人来源的分析结果看,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可实行集团化管理。规划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体服务区域。建立管理中心,实行管理资源共享。

2.2.2 关于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标准的研究

要研究医疗资源的配置公平性,必须涉及到评价公平的标准性问题,当前学界对这个问题多是采用一些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医疗资源总量去研究,如张彦琦等研究人员提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中大多局限于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 和洛仑兹曲线(Lorenz curve) ,陈永聪[28]等分析了浦东新区2004 年至2008 年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和公平性,用基尼系数评价了社区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为制定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提供参考。杨红燕[29]运用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等分析工具,分别从筹资公平、服务提供公平和健康公平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公平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

但王谦、匡莉等学者[30]对用纯粹的计量经济学去评价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问题。何平[30]从生

产函数出发,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一个卫生总费用增长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中国1978-2003 年数据进行实证。丁汉升,胡善联[31]利用主成分回归统计分析,对影响着医疗资源费用的公平和效率的国内住院费用和基础卫生费用、卫生人力资源、住院时间、药物和仪器检查费用、人口寿命因素等。他们注意到了机会的不均等对医疗资源配置的重大影响。在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分析中也认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公平意味着生存机会的分配应以需要为导向,人人机会均等。

2.3 述评

2.3.1 关于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的述评

国外文献关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主要从政府责任、需求幸福、基本权利、能力发展等方面论述卫生资源应如何公平分配,研究多偏重于法理和伦理道德。而国内关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配置主体、筹资公平性和城乡差距,医院管理等方面。这样文献中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但是对于医疗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同地区之间(新城和老区) 、城市不同身份居民之间、社区基层卫生服务单位与大型公立医院之间等方面的公平性配置的研究则比较少。

2.3.1 关于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标准研究的述评

关于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标准的研究主要从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等方面论述卫生资源应如何公平分配,研究模型上主要是加权法、统计模型等。同样,国内关于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标准也主要集中在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和计量经济学相关行数上,为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标准提供了一定研究基础。但是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价标准不应仅局限于使用Gini 系数。可将Gini 系数与泰尔指数相结合,从而更加客观地分析问题,避免采用单一指标出现的偏差。同时对于公平性的评价,除了基本的量化系数以外,还应考虑公平性的内涵及基本原则,即需考虑相对性的公平,同时,还应明确公平性评价是动态平衡的过程。

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3.1 研究内容

首先,从理论上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详细的梳理。对公共医疗资源、资源配置等概念进行分析,并界定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内涵及其原则。同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生活水平质量等角度分析公共医疗资源公平配置公平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对上海市当前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梳理,并对其公平性进行评估和分析。分别对城乡之间、城市化进程中的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城市不同身份的居民之间、各区之间的公共医疗资源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现状梳理以及从定性上分析其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并运用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泰尔指数等方法从定量上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估。

再次,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基本因素,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探究照成公共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性的深层次原因。

第四,为优化公共医疗资源的公平性配置,提出并构建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机制。第一,合理调整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调整卫生机构(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医疗服务人员等)、物力资源(设备)、政府投入的财力资源等在不同身份群体、不同地域之间的关系,最终使医疗卫生资源得以公平性配置。第二,在医疗卫生体系内,有效协调各级政府之间,公共卫生有关的各部门之间以及公共医疗资源供需双方之间的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关系。

最后,提出构建和完善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机制的配套措施。

3.2 创新点

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基本概念上,定义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内涵,提出了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原则和标准。

第二,在分析视角上,从身份差别及居住地域区别等角度来分析居民是否能公平的获取公共医疗资源。

第三,在分析方法上,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同时,通过

实地调研与实证分析,考察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影响因素。

4. 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案

4.1 研究方法

(1 )统计描述分析。对上海市医疗资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存量与增量的绝对数和相对数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其动态变化趋势。

(2 )公平性分析评价。运用经济学分析中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原理和方法,以人口、地理分布为切入点,选取卫生人员数(医师、护士)、床位数、卫生事业费等因子为研究对象,分析上海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及其公平性变化趋势。

(3 )影响因素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影响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4.2 设计方案

上海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公共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研

^究------------------- -----------------

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理论分析

公平性内涵的界定公平性原则的界定

< ______________

公平性与资源配置的关系

__

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评估和分析

新城和老城之间

< _____ ___ __

不同身份群体之间

L _ _

区县之间

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影响因素分析

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基本影响因素

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建立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机制

城乡之间

王成分分析

力财

r

相应的配套措施

5. 研究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5.1研究重点

5.1.1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理论分析

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理论分析是本研究的基础,不仅是从定量上确定其指标,更重要是从定性上对公平性进行分析,对公平性的理解以及原则、标准的界定影响着整个研究的价值导向,是评价公共医疗资源配置是否公平的基本条件,所以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理论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

5.1.2 对当前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和评估

在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前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分析和评估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首先,从定性上评价城乡之间、城市化进程中的老城区和新城区之间、城市不同身份的居民之间、各区之间的公共医疗资源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配置的公平性;其次,从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泰尔指数等定量上评估期公平性。

5.1.3 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机制的构建

为提高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构建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机制是本研究最重要的价值,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这部分内容总结和融合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因素,同时探究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机制的各个模块之间的具体关系。明确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机制的模块、层次、结构。

5.2 难点

5.2.1 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原则的界定

对公平性理论的界定,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的关注的焦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公平性的理解个不相同,而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界定也没有一个统一理论概念。而如何界定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内涵、原则、分析公平性与资源配置效率、与均衡发展的关系则是本研究的难点,

5.2.2 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影响因素的实践调研

问卷的内容设计必须充分考虑问卷的调研难度,调研问题的有效性和统计的可行性。由于所要调研涉及到调查对象的选取,调查样本的选择等方面,调研人员还要考虑到被调查对象的是否符合条件、是否能理解等多方面的因素。对调研地点的选取也要具有代表性,根据上海的区县,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区域进行实地问卷调研,并进行问卷回收。

5.3 解决方案

5.3.1 大量搜集资料,多与导师、专家沟通

为使论文能够顺利进行,必须对论文背景有深刻认识,同时深入的理解有关公平性和公共资源配置等理论。另外要及时与导师以及有关专家沟通。导师和其他专家拥有深厚学术功底,可以为论文的撰写知名方向。在开始行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需要广泛的阅读相关书籍、论文,寻找结局方法。不断拓宽思路,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在

进行下一步研究之前,要及时与导师进行沟通,请求指点。

5.3.2 考虑综合因素设计调研方案并认真执行

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的时候,牢牢把关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人员等,一定要确保调查资

料真实、有效,最大限度保证问卷调查的价值,以利于下一步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机制的构建。

6. 完成学位论文的计划安排

第一阶段:2013 年12 月——2014 年1 月收集和整理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撰写文献综述,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明确自己的研究思路,制定出完整的研究计划。

第二阶段:2014 年2 月——2014 年4 月通过网络检索、数据库下载、购买统计年鉴等方式广泛的收集数据,并对有用的数据进行整理

和汇总,并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分析和掌握相关定量模型。进行问卷的设计。

第三阶段:2014 年5 月——2014 年7 月选取调研地点,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评价做好准备工作,选取合适的因素。

第四阶段:2014 年8 月——2014 年9 月进行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机制的构建,并不断修正改进,探索不同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完善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合理建议,完成论文初稿,并准备论文中期答辩。

第五阶段:2014 年10 月——2014 年12 月严格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反复检查论文,不断校正格式及字词句错误,完成论文终稿,并准备论文终期答辩。

7. 经费落实情况

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落实资料打印、复印以及调查研究费用。

8. 预期学术成果及应用价值

(1 )完成学位论文一篇。

(2 )成功发表一篇应用性论文。

(3 )能够根据实证性研究,提出切实可行建议完善我国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9. 参考文献

[1] 恩格尔哈特. 生命伦理学的基础[M] ,范瑞平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6:127-128.

[2] 李晓玢,谢华.论公共卫生事业与财政政策措施[J]. 特区经济,2005(6):176-179.

[3] 威尔?凯姆利卡?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四辑)[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89-190.

[4] 辛衍涛.欧洲卫生保健改革的公正性与公平分配问题[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8(4):157 .

⑸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 Phnip Musgrove. Measurement of Equity in Health[J]. World Health Statistic

Quarterly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1986 ,99(4) :326.

[7] Doorslaer EV, Wagstaff A. Equity in the delivery of heal th care :some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2,11(4):389 —41l.

[8] Dolan P ,Tsuchiya A .Health priorities and public preference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ast health experience and future health prospects[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2005,24(4):703 —714 [9] Darviri C, Demakakos P, Fotini C. Assessment of the health status of Greek centenarians[J].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2008,46(1):67 —78.

[10] Asante A D, Zwi A B. Factors influencing resource allocation decisions and equity in the heal th system of Ghaua[J]. Publ ic Health,2009,123(5):371 —377.

[11] 彭志丽,何洁仪.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的重点难点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

导报,2005( 19):21 —23.

[12] 刘嫒嫒.我国财政卫生支出路在何方[J]. 中国报道,2006(1):65 —66.

[13] 黄竹林.长沙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03,(1):32 —35.

[14] 崔红华.公共医疗资源供给的政府缺失与改进[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2):45-37.

[15] 毛瑛,张仁吉,王美娟?卫生筹资公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B市为例J].中国卫生经

济,2011 ( 11):19 —23.

[16] 王小合?卫生资源配置方法学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03(1):39 —41.

[17] 姚有华,冯学山?关于改善我国卫生服务公平性的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04(1):3 —5.

[18] 刘民权,李晓飞,俞建拖?我国政府卫生支出及其公平性探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

学?社会科学,2007(3):23 —30.

[19] 王春晓.马林.何磅礴.2002-2006 年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趋势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0 (6):304-306

[20] 刘宝、胡善联、蒋烽. 中国卫生总费用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6):36-42.

[21] 刘明慧.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财政补偿机制的路径[J]. 财政研究,2010(4):74 —76.

[22] 陈文贤,李蕾,王霞.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的几点思考[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 S1):102 —103.

[23] 苗艳青.卫生资源可及性与农民的健康问题:来自中国农村的经验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08(3) :47 —55.

[24] 余宇新,杨大楷.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2008(6):56-64

[25] 朱航辰.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职业时空,2009(5):78-94.

[26] 龙盱西.组建医院集团——对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的探索[J]. 卫生经济研究,1999(9):43-48.

[27] 匡莉,刘艳,方积乾. 省会城市不同级别医疗资源分布公平性测量与合理配置研究[J]. 现代医院,2007(11):23-28.

[28] 陈永聪,顾建钧,薛迪.浦东新区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及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资源,2011 (2):80 —81.

[29] 杨红燕.我国城乡居民健康公平性研究[J]. 财经科学.2007(3):90-94.

[30] 王谦.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6(2):67-72.

[31] 丁汉升,胡善联. 我国:卫生资源公共性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1994(2):105-107.

[32] 万俊人等编. 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9.

[33] 张彦琦,唐贵力,王文昌等. 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在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2008(3):12-18.

[34] 王云岭,杨同卫. 论影响卫生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因素[J]. 医学与哲学,2005(7):5-8.

[35] 张朝阳.我国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6):34-37.

[36] 王谦.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6(2):90-95.

[37] 尹奋勤.我国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学术论丛,2008(4):31-37.

[38] 钱亚芳.卫生资源配置与改善医患关系[J]. 医学与哲学,2004(6):67-73.

[39] 韩丽华,潘明星. 政府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89.

[40] 马材芳.江苏省卫生人才预测——灰色模型预测[J]. 中国卫生济,1989(7):57-59.

[41] 王伶,李坚. 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6):97-101.

[42] 霍晶.宁波市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及效率研究[J]. 经营管理,2010(8):101-104.

[43] 王谦.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体制改革,2006(2):35.

[44] 王文科.公共卫生资源配置的政府决策与公平[J].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7 (1):20.

[45] 奕然,李长平,马骏.2002-2008 年天津市1-8 个区县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1):754-756.

[46] 德仁,刘亮.河北省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问题研究[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 (10):57-61.

[47] 张同利,李伙. 安徽省城乡统筹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90-91

[48] 翟晓梅.公共卫生的特征及其伦理学问题[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 (11):22.

[49] 卢风,肖巍.应用伦理学导论[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196.

[50]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4.

[51]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6.

[52] 李中琳.我国公共卫生中伦理学问题[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11):20.

[53] 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58.

[54] AYS C W. The determinants of hospital size: a survivor analysis [J]. Applied

Economics,1986,18:359-377.

[55] Ceilah, Stephen M ? Howard. Changes in critical care beds and occupancy in the United States 1985-2000: Differences attributable to hospital size [ J] . Crit Care Med,2006, 34(8): 2105-2112.

[56] Ang K kim, Saundra H glover, Carleen H stoskopf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d size

and profitability in South Carolina hospitals [ J ] .Journal of Health Care Finance,2002,29(2):53-63.

[57] Phnip Musgrove. Measurement of Equity in Health .WorPhnip Musgrove.

Measurement of Equity in Health. World Health Statistic Ouar —terly[J] .World Health

Statistics, 1986 ,99(4) :326.

[58] Drice M .The consequence 8 of health service privatization for equality and equity in health in South Africa[J] .Soc Sei Med, 1988,27(7):703 —710.

研究生开题报告记录及论文工作计划

研究生开题报告记录及论文工作计划

————————————————————————————————作者:————————————————————————————————日期:

研究生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 论文题目:论我国生态消费的现状及对 策 研究生姓名刘汉端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研究 指导教师郭淑新 培养类别硕士研究生 填表日期2012 年4 月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制表

填表说明 1、研究生论文写作工作,必须通过开题报告论证并经审定后方可开始。 2、本表填写三份,报学院一份,导师、研究生各留存一份。 3、研究生培养类别是指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高师硕士、教育硕士、同等学力五类。 4、如页纸不够,可用A4纸加附页。 5、一律用A4纸打印、装订。

姓名刘汉端性别男入学时间 2010.9 学号 2010020012 论文题目论我国生态消费的现状及对策

本题的根据: 1、本题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从理论视阈看,本文对我国生态消费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是在现代工业文明朝着生态文明迈进的大背景下,基于人类文明的维持和发展与生产活动、消费活动、自然生态的相关性,把克服消费主义的弊病和这种努力必然涉及的人生意义的升华、消费结构的优化、生产方式的变革、自然界内在价值的彰显,放在一起加以探究的。这种探索,对于全面认识生态文明,正确把握消费对人生的意义,有效缓解当今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从实际意义看,生态消费是克服消费主义的针对性举措。它针对消费主义的种种弊病,主张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规范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目的是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的质量,让人类生活在一个生态美好的环境中。它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在高扬人的价值的同时,维护自然界生产生命的价值,使人类的生活内容和自然界的其他生命形式,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本题认为发展和实践生态消费,对于化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资源、环境、生态和气候问题具有釜底抽薪的功效。同时,生态文明要消解的主要矛盾,是人类文明的永续性与自然生态的永续支撑之间的矛盾。生态消费有利于消解这个矛盾,因而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综述国内外有关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在西方,从1970年鲍德里亚出版《消费社会》一著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尖锐的批判开始,消费社会理论在整资本主义世界普及开来,主要集中在对消费主义的批判。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当代生态危机的产生和加剧同资本主义社会所奉行的消费主义价值观紧密联系,要破除消费主义的价值观,必须正确处理需求、消费、劳动和幸福之间的关系。他们理想的方式就是变革高度集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和管理体系,克服异化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和幸福观。 在国内,1994 年《中国2l 世纪议程》提出:“中国只能根据自己的国情,逐步形成一套低消耗的生产体系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使人们的生活以一种积极、合理的消费模式步入小康社会。”由此,我国学界便开始探讨消费模式的转变,生态消费模式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最早提出生态消费模式的是黄志斌和赵定涛,他们在1994 年发表的《试论未来的生态消费模式》一文中提出:现代“非生态化”消费模式的

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思考(一)

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思考(一) 摘要: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本文针对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思考: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和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关键词: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对策城市卫生资源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做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实现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广大卫生管理专家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在调查了江苏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如下思考。1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以区域卫生规划基本要求为原则,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行业管理,根据市区发展规划,对卫生机构的布局、卫生资源的分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层次分明、互相支持、资源共享的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减少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按功能状态进行估价,将功能完好

但闲置的设备,按照其现有价值,有偿调剂到需要装备的单位。对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服务范围,根据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进行重新明确,疾病归口管理,各级、各类机构间建立相互协作、双向转诊的良性关系,而不是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市区医疗机构功能齐全、定位明确、服务规范的新局面。2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是要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二级结构,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1明确政府办医责任,集中力量办好城市医疗中心2.1.1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数量按照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和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总体要求,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将那些主要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在医疗服务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医疗机构由政府继续办好,以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主导基本医疗服务、调控服务市场、平抑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功能。对那些市场机制较难发挥作用的专科医疗机构承担的传染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妇幼保健服务等,主要由政府举办,逐步实行购买服务。急救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等,由政府举办。对政府不再继续举办的医疗机构,要本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分步实施、保证稳定的原则,通过适宜的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地级城市市区办好1~2家综合医院和1家中医院。2.1.2大力扶持城市医疗中心的发展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和规模调整以后,政府要集中力量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大型设

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写

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写 精选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怎么写 导语:是学位论文的一个总体规划和设计,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监督和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先决条件。以下是精选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怎么写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它既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前瞻性分析,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个有益的实践。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在科研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与一般的科研型研究生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开题报告内容与临床资料和统计学方法关系十分密切,更加注重应用性。本文结合自己的管理工作体会,就撰写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和质量保障作一探讨。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在本学科范围内,涉及的内容是与本专业相一致的,避免在以后的中出现问题。②创新性,开题报告选题内容一定要新颖,一般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或者是尚未得出明确结论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也可以是已经得出结论,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差异,在医学上,很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治疗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创新性还表现在对待问题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技术方法学上的创新。③可行性,课题题目应适中,结合

本科室的科研实力量力而行。三年制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承担大量的临床工作,基本上没有单独的科研实践,论文选题范围太大,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很难按时完成。因此在选题时不要“大题小做”应“小题大做”.④实用性,临床医学研究生最终还是要面对患者,选题时多选择应用性课题,因此更要注重课题的实用价值,切忌一味追求偏、难、怪,应着力于服务于医学、服务于患者。选题是研究工作实践的第一步,需要研究者积极思考,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互相比较、多方论证的努力,从事学术研究的各种能力在其中都可以得到锻炼提高。 一般选题范围确定后,就进入收集资料阶段。研究生只有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才能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发现,从而确定自己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并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0,而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归纳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综合叙述后写成的文章,属于二次文献范畴。医学硕士研究生阅读文献量应该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占50%,近三年的文献至少占70%,遇到非常有价值的外文文章,最好将其全文翻译出来,对于阅读以及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书籍宜先看序言和目录,论著宜先看摘要和结果。医学

卫生资源配置及公平性

卫生经济学论文 题目: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综述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综述 摘要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我国卫生卫生事业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应用了文献分析、数据收集、对比分析等方法,阐述了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卫生资源配置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卫生资源,现状,成因,综述 Re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the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hina Abstract: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medical resources plays a important role in health system reform as well as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This paper is don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of the medical resources allocation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foreign advanced experience in the medical resources and the suggestions by us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data collec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Key words:health resources;the current situation;causes;review 引言 卫生资源是社会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信息资源。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卫生事业实现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卫生资源是维护健康的物质基础,其配置状况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状况。因此,卫生资源的公平配置对促进社会公正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系统、全面地进行卫生资源配置研究,在很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诸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逐步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自我发展能力有所增强。但也不可否认,由于对卫生改革缺乏整体制度安排,加之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区域公平性重视不够,也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和突出问题:卫生服务公平性下降,卫生服务整体绩效不高等问题。追根溯源,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是最根本原因,解决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有助于促进卫生发展和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合理配置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服务于发展卫生事业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实现卫生事业的科学发展,成为了当前卫生管理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成因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展卫生资源配置调整提供建议。

对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思考

对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思考 焦禹豪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在飞速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思考,并结合国外先进经验,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医疗卫生资源在医疗卫生行业(或部门)内的分配和流动,它包括了卫生资源两方面的分配,即增量分配与存量调整,又称“初配置”与“再配置”[1]。作为医疗卫生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表现较为活跃的部分,分布不均衡,配置不公平,是我国医疗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最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城乡的不均衡分布,作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卫生系统公平与效率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对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目标的实现有着严重的影响[2]。 首先,在人员数量的配置与供给方面,城乡的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如在执业医生、卫技人员等的配置上呈现出不平衡及不均等的状况;再者,在优质资源与人员质量方面,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配置也有着城乡分布不均导致的结构性失衡状况,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技术大多集中工作于城市的大型医疗机构,而在农村与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这就使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受到限制,进而造成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偏低{3]。这是当前我国卫生系统急需解决的一个迫切性的问题。如何公平、合理地分配与有效利用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纵观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突出的问题就是居民“看病难、看病贵”,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就是我国在不同的区域存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公平的现象,并被国内多项实证研究所证实。其主要表现为医疗卫生资源往往向购买力高、人口密度大的大城市聚集,也将服务集中于那些价格高的药品或盈利水平高的治疗上。实践证明,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非均衡也是城乡卫生二元结构和医疗卫生改革成效不显著的主要原因。2009年启动了新一轮医疗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2009--2011年 )],“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优化、整合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新增卫生资源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资源投入向弱势群体倾斜”[4]。在公共卫生宣传、防病治病和教育中,医疗卫生资源为居民提供了物力、人力、财力的保障和支持,也起着基础性作用。因此,笔者试图研究如何合理分配、公平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实现其公益性,并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5]。 1 . 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1.1 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卫生人力资源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至今,我国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的总量已勉强达到够用,但却存在着卫生人力资源结构的不合理、配置不平衡、管理相对滞后、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根据统计得出的下列结果却说明了一点的问题,首先全国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达446万人,然而高级人员只占5.6%,中级人员占22%,初级人员最多,占72%,其中高级、中级、初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1:4:13。而从学历构成上看,研究生不足2%,本科生有15%,大专生有29%,中专生最

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卫生服务的效率及其测量 效率是卫生服务部门经济学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 ,包括 3 层含义 :技术效率、成本效果和配置效率 ,文章阐述了对有关概念的不同理解及各种测量方法。常用以下方法测量技术效率 : 比率分析法、秩和比法、综合指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 DEA 等 ; 用生产函数来测量经济效率 ; 用成本效果分析CEA 、成本效用分析 CUA和成本效益分析 CBA 评价成本结果。评价配置效率的指标主要有 : 医疗和预防服务的比例、基本医疗和非基本医疗服务的比例、卫生总费用的流向等。 效率是各国政府卫生部门追求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 ,也是卫生服务部门经济学评价的重要原则之一。效率 , 简而言之 , 就是让稀缺的资源产出最大化。它有以下 3 层含义 : 一是不浪费资源 : 指技术效率、经济效率和规模效率 ; 二是以最低成本生产每一种产品 : 指具有成本 2 效果 ; 三是生产人们赋予价值最高的产品类型和数量 , 即配置效率。用通俗的语言来讲 ,效率就意味着“恰当地做事情”即技术效率和成本效果和“做恰当的事情”即配置效率。 一、技术效率 至于技术效率 ( T echnical e f ficiency) ,不同人对此存在不同的认识与理解。 世界银行资助的中国旗舰计划培训教材中指出技术效率可以表示为“从任何给定的投入组合中获得最大的产出”。如果医院的规模比它所要为其社区需要的服务量还要大时 ,可以说该医院技术无效率 ( T echnical ine f ficiency) 。再如一个机构的人员配备相对于需要来说太高时 ,那么就会出现人员闲置状态 , 也是技术无效率的种情况。1991 年 P ass 等人认为技术效率是指既定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最佳状态。1999 年 F olland 等人认为技术效率是指生产既定投入组合的产出最多。P akm er等人认为在资源投入与健康结果( H ealth outc om e) 之间的相关关系中 , 结果改善最大的那个要素投入组合状态才具有技术效率。Huss ey认为技术效率是指既定产出的成本最小或既定投入的产出最大。 总之 , 不同研究者从不同侧面对技术效率提出了不同的定义。 技术效率可以归纳为在不浪费资源的情况下 ,能够充分利用资源 ,以期最大程度到增加产出 , 见图 1 。图中横坐标代表劳动 (L) 投入量 ,纵坐标代表资本 ( K ) 投入量 ,A B 线代表预算线 (Budg et line) 或等成本线 ( I s o- c os t line ) ,表示在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 , 生产者所能够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Q1 , Q2 ,Q3 代表等产量线 ( I s o- quant curv e) , 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一条曲线 ,或者表示生产某一种数量的产品 ,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 3条等产量曲线的产量大小顺序依次为Q1 Q1,E点的产量是既定成本时的最大产量,在Q2 上产量是相同的,除E点外,其它点均在AB线之外,但成本却大于E点,所以E的成本是既定产量时的最小成本。

生态学研究生开题报告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研究生: 学号: 学院: 专业: 学位级别:硕士学位 学位类型: 研究方向: 课题名称: 导师: 指导小组: 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制 2015 年11 月4 日 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开题报告书撰写及开题论证说明

第一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是研究生开展论文研究的必经过程,所有研究生都必须撰写开题报告。 第二条开题报告主要检验研究生论文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如,文献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是否把握,论文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技术路线是否可行,预期目标是否科学等。 第三条研究生必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结合导师所承担的研究课题以及本人研究特长,与导师协商,确定选题,广泛查阅文献,开展预期研究,制定论文工作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第四条“课题来源”指下达课题的部门;“课题性质”指纵向、横向、国际合作、自选课题。 第六条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证要向导师提出申请,申请获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由学院组织开题论证。参加开题论证的教师一般是指导小组成员,包括导师在内,一般不得少于5人。 第六条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论证的教师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对选题依据、研究方案(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及创新性进行评价,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评议结果分“同意”、“不同意”、“修改补充”三种。 第七条研究生通过开题论证后,应及时登录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录入开题相关信息,并根据学院要求提交开题报告等相关材料。 第八条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适时统计《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情况汇总表》并报送研究生院培养办,其他材料留存学院备查。研究生院培养办将不定期抽查研究生开题报告材料。 第九条硕士开题报告书在4000字以上;博士生开题报告书应在6000字。 第十条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需归入档案,请规范填写,可根据内容添加附页; 在撰写前仔细阅读《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总结报告模板

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病人倒地呼救智能开关设计 (一)选题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教育搜集整理当病人突出心脏病、脑溢血、低血糖、癫痫病等突发性疾病时,病人的生命安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病人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助。由此自然促进了急救业务的发展和常用急救知识的普及。但是在国内,整个急救体系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很多隐患可能在病人突发症病后影响急救效率。例如,如果一个心脏病人在路边散步时突然发病倒在路过该怎么办?打?如果附近没有公共呢?找人帮忙?一旦被非专业人员错误处理,导致延误治疗很可能弄巧成拙。打车送医院?资料表明,当病人心跳停止后 5-10min脑细胞就开始死亡。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让专业急敌人员尽快到场才能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我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能不能设计一种装置使得病人因突然发病而跌倒到医生赶到救治的过程得到尽快的简化呢? 我在专利局查阅有关资料之后,发现国内目前尚没有此类产品的设计。一个类似创意的设计是:在一个瓶子内设置两个金属接点,瓶子内部灌一些水银。当人站立时,水银集中在一个接点处,电路断开。当人倒地时,瓶子的倾斜使水银同时接触到2个接点,电路被触发,瓶子内置的警报器发出警报,示意求助。这个设计显然是很粗糙的。 (1)它只是通过身体倾斜的角度来决定是否报警,而不是按照真正的生理状况,必然会出现很高的误报率。 (2)它无非是在最短时间内引起了别人注意,却并没有使整个过程简化,所

以对于提高救护效率不会起到实质影响。 结合我自己的设想和现有设施的缺陷,我希望做出一套“倒地后急救体系”:当病人倒地之后,用一个监测装置感知病人诸如血压、脉搏等生理状况并进行数值分析。医`学教育搜集整理一旦确定病人已经发病,就发出无线电信号给最近的急救站,急救站通过gps定位病人的位置并以最快的速度调度急救人员。 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探讨,几乎没有任何进展,我几乎到了要放弃的地步。但是,在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启发下,有一天,灵感幸运地光顾了我的大脑——声光求助,有线、无线报警都是成熟的技术,关键在于没有一个能判断病人因其他原因跌倒与突然发病而跌倒的智能开关装置。 一旦这个设计能够实现,将会具有重大的实际价值和社会价值。首先它使病人在急救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很大程度降低了突发性疾病的危险性;其次,它会使急救行业出现新的概念、新的运营模式,也会促进相关产品(如gps)的普及和推广;另外,它可以使众多患有突发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以轻松、乐观的情绪面对生活,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由此产生的社会效应将非常可观。 (二)研究方案 1.纵观整个设计思路,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阶段:到医院进一步收集有关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发病摔倒时候的具体生理反应的资料,比如倒地姿势,血压、脉搏的变化状况等。这一阶段的关键任务就是要通过资料分析抓住普通状况下摔倒和因病倒地的不同。而资料估计将以心电图和血压数值的收集为重点。 第二阶段:选择适当的方式接收所需的生理信号。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传感器以接收相对微弱的生理信号。估计这一阶段要考虑的问题是选择什么性能的传感器和如何分布传感器,以达到最理想的试验效果。 第三阶段:设计分析电路。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要通过逻辑电路对传感器

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_研究生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公共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 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导师: 日期: 研究生处制

健康是人的可行能力和人类福祉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命伦理价值。众多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居民的健康水平与其可获得的公共医疗资源密切相关。然而,我国公共医疗资源配置长期受历史、自然、政策、制度和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不公平问题日益突出。而如何公平配置公共医疗资源成为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最大限度地对公共医疗资源进行公平配置,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前政府、学界和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而上海作为是我国大都市,也是医疗资源比较完善的城市之一,因此,以上海为例,研究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探讨公共医疗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运用定性结合 同时, 定量方法,对上海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估。重点分析城乡之间、城市化进程中的老城区和新城 区之间、城市不同身份的居民之间、各地区之间在公共医疗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方面配置的公共性行,并结合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泰尔指数等定量方法对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进行评估。并探究影响公共医疗资源配置不公平性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建立公共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机制及其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措施。从而达到提高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适宜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服务,推进全市医药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本论文的学术成果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公共服务,医疗资源,资源配置,公平性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71300)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将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科研道德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专门人才。基础研究方向毕业生具备较高国际视野,具有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和基础理论问题的潜力;应用基础方向毕业生具备务实钻研的态度,以及较强的解决所在方向/领域的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中关键科学问题的潜能。 博士毕业生具有系统、深入、扎实的生态学基础,熟悉并掌握国内外生态学相关领域科研的最新成果;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初步掌握第二门外语,毕业后能独立从事有关生态学的理论、应用、教学及管理工作,并在科学研究上能做出创新性成果。 二、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一)采用课堂教授、实验教学、讨论和实践(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学习年限内,要求学习者保证规定的在校学习时间。 (二)学制4年,培养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的研究生,可申请提前毕业。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植被生态学 2.城市生态学 3.种群生态学 4.群落生态学 5.功能生态学 6.生理与理论生态学 7.恢复生态学 8.分子生态学 9.生态工程学 10.水生生态学 11.景观与区域生态学 12.景观生态规划与生态修复 13.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管理 14.全球变化生态学 15.生态系统生态学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博士研究生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学位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等公共必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至少修读6学分;学位基础课为学位必修课程;学

位专业课包括以学科群为单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和指向研究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位基础课与学位专业课(必修)课程的学分之和不少于5学分,学位专业课(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跨学科或跨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1门,不少于2学分。博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少应取得15学分。 导师可根据专业培养需求和博士研究生已修读课程的情况,要求博士研究生补修一些选修课程。

生态学-南京大学研究生院

生态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 一、学科介绍 南京大学生态学学科点起源于1952年植物学专业的地植物学(植物生态学)专门化,当年,仲崇信教授招收了该方向的研究生。1981年,仲崇信教授在植物学专业内重新招收植物生态学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984年经当时的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生态学专业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学与环境生物学本科专业和生态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生态学专业发展成为包含植物、动物生态学在内的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生态学博士研究生,同时成为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的组成部分,招聘博士后。此后,成为生命科学学院一级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博士学科点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生态学成为一级学科后,生态学学科点已先后成为一级博士后流动站与江苏省重点学科。 南京大学生态学学科点长期致力于湿地生态、森林生态、盐土生态、分子生态、生态工程、全球变化、城市生态、进化生态、景观生态、草地生态、生物入侵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委、农业部、国家教委(教育部)、海洋局以及江苏省政府的各种科技奖励30余个。1995年以来,先后争取到国家973项目课题、863水专项课题、海洋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与科技支撑项目,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World Wild Fund for Nature (WWF)、Luce Foundation、科技部研究与开发专项基金、江苏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科技攻关计划、江苏重点农业攻关计划、国际合作基金、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和地方合作等科研项目100余个,合同经费9000多万元;目前主持的在研项目50多个,经费375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500余篇、著作(教材)20余部;其中,《生态工程学》在2001年被教育部列为全国研究生教材,《生态学》于2007年成为国家精品课程。 生态学专业目前有在职教师18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副研究员)12名、讲师1名。11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7位教师有国内外博士后工作经历。 教授:安树青博士(后)、田兴军博士、陈建群博士、李建龙博士(后)、孙书存博士(后); 副教授(副研究员):刘茂松博士、赵福庚博士(后)、何祯祥博士(后)、王中生博士(后)、周长芳博士(后)、王强博士、王斌博士(后)、冷欣博士、赵德华博士、徐驰博士、耿其芳博士(后)、严燕儿博士(后); 讲师:牛克昌博士(后); 安树青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湿地生态、生态工程、生物入侵和全球变化。 田兴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生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生态。 陈建群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进化生态与分子生态。 李建龙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变化生态、草地生态、信息生态和城市生态等。 孙书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生态学、功能生态学和多物种种间关系等。 二、培养目标 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学风,树立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思想。 2. 具备生态学专业扎实和宽厚的理论基础知识、系统的研究方向专门知识和坚实的实验技能,熟悉所从事研究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动向。 3. 具备独立申请、主持科研项目和独立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 4. 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与先进的生态学实验技能。 5.掌握1-2门外国语言,能用第一外语进行学术交流。 三、招生方向 1.博士生 (1)湿地生态与生态工程(2)海滨盐土与农业生态(3)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恢复(4)草地生态与利用(5)城市植物生态与环境(6)分子生态与进化生态(7)全球变化与土地利用(8)生物入侵与生态安全

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写作指导

医学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写作指导 既是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前瞻性分析,也是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个有益的实践。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言,在科研选题、研究方法等方面与一般的科研型研究生还是存在很大的不同,开题报告内容与临床资料和统计学方法关系十分密切,更加注重应用性。下面是就撰写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应注意的问题和质量保障作一探讨,希望对你有帮助。 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在本学科范围内,涉及的内容是与本专业相一致的,避免在以后的中出现问题。②创新性,开题报告选题内容一定要新颖,一般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或者是尚未得出明确结论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也可以是已经得出结论,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之间存在差异,在医学上,很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以及治疗等存在很大的差异。此外创新性还表现在对待问题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技术方法学上的创新。③可行性,课题题目应适中,结合本科室的科研实力量力而行。三年制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承担大量的临床工作,基本上没有单独的科研实践,论文选题范围太大,实践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很难按时完成。因此在选题时不要“大题小做”应“小题大做”.④实用性,临床医学研究生最终还是要面对患者,选题时多选择应用性课题,因此更要注重课题的实用价值,切忌一味追求偏、难、怪,应着力于服务于医学、服务于患者。选

题是研究工作实践的第一步,需要研究者积极思考,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互相比较、多方论证的努力,从事学术研究的各种能力在其中都可以得到锻炼提高。 一般选题范围确定后,就进入收集资料阶段。研究生只有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才能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发现,从而确定自己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并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0,而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归纳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进行综合叙述后写成的文章,属于二次文献范畴。医学硕士研究生阅读文献量应该在5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至少占50%,近三年的文献至少占70%,遇到非常有价值的外文文章,最好将其全文翻译出来,对于阅读以及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书籍宜先看序言和目录,论著宜先看摘要和结果。医学文献综述一般分为四个内容:前言、主题、总结和。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动态、研究方法,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提出自己 ___等。整篇综述力求全面、准确、客观,尽量用自己的语言,避免大段引用原文,要在原文的基础上做出总结。文献综述的广度和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开题报告的质量,也是医学研究生科研实践的基本训练内容。

医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医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的影响 一、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选题意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肺心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14岁人群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为4.8‰[1].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肺心病的发病率较高,人群中的平均患病率为0.48%,尤以东北和华北地区较多,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中,肺心病所占的百分比分别为18%~37%和12%~34%.肺心病患者多数预后较差,病死率在10%-15%左右,原发病及呼吸衰竭是其主要死因[2],总体说明患病率仍然居高,仍是危害人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健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基层医院的就诊率增加,使得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此病的研究越来越多。对于

慢性肺心病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感染;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呼吸和心力衰竭;控制心力衰竭;积极处理并发症。但在以往的控制心力衰竭方面主要是增强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扩张血管。在增强心肌收缩力方面,洋地黄类药物应用起来有一些弊端,尤其在慢性肺心病患者,常常合并电解质紊乱,因洋地黄安全范围较小,此种情况下极易导致洋地黄药物中毒,限制了洋地黄药物的应用;减轻心脏负荷方面,频繁的利尿易导致痰液粘稠,带来感染不易控制、窒息等麻烦;扩张血管药物会导致血压不稳定,不利于心力衰竭的纠正。如何做到既保证畅通呼吸道,纠正缺氧,又能够及早控制心力衰竭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哪些指标能够尽早提示我们病情的转归,指导我们的治疗,避免过度医疗,成为慢性肺心病临床治疗重要课题。 丹参川芎注射液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应用广泛,本研究以呼吸内科确诊为慢性肺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检测患者治疗前后,D-二聚体、N端脑钠肽及肌钙蛋白三项指标的变化,评估丹参川芎注射液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效果,这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理治疗,改善患者一、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选题意义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题开题报告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题开题报告中南大学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姓 学 课题 课题 攻读 指导 学科 所在

填表名:方可号: 111311051 名称: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工业区用地优化研究设计项目:长沙黄兴北路棚改项目相关区域控制性详细来源:规划修编、研究性课题:轨道交通两厢用地布局及其经济性分析学位:工学硕士学位教师:龙明东专业:城市规划与设计单位:建筑与艺术学院日期: xx年09月20日 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办制 一、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 选题意义 选择“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工业区用地优化研究”为题,主要原因在于最近所参与的“长沙xxx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项目涉及到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用地规划。生态安全问题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一个新的热点研究领域,它和经济安全、政治安全一样,是构成 __的重要基石之一。目前在国内,生态安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概念尚未统一,生态安全以多样化的形式出现。 土地是 __-生态复合系统,具有生产和生态双重功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目前我国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大多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土地生态安全问题。

本文以对土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为基础,科学地评价和衡量某种活动对土地的影响及其生态效应,进而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结构,为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提供一条重要的途径。 2. 研究价值 21世纪将是生态环保的世纪,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将成为吸引人才、资金和物资的必须条件。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不仅是现实选择,更是城市共同的奋斗目标。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之一,目前生态安全的研究以流域、区域等范围内的生态安全评价、改善为主,多是针对某个大范围区域的国土规划、农业用地和自然保护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的博弈关系展开,对于城区内建设用地等中微观视域的生态安全的系统研究较少,对某种典型建设区(如工业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研究则少之又少。 在城市规划体系内,反规划、非建设用地规划、生态基础设施规划等已经开始了积极解决城市发展的生态安全保障问题的探索。本文以城市建设活动范围内的实质物质空间系统——城市用地的开发利用活动为对象,对湖南天心环保工业园的建设用地总体结构中各主要单项功能用地数量与城市生态安全的关系、用地相关开发强度的限定等内容进行研究,以实现在建设用地不断动态优化过程中,持续地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规避生态风险,加强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做到

法学硕士开题报告

法学硕士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1992年冷战结束,东西方对抗基本结束,但历史远未终结,南北差距以更快的速度拉大。同年,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的地区经济差异和个人收入差距也以惊人的速度拉大。因此平等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形上学思考而且引起了当代国际国内学者的热烈讨论,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角度,结合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成果力图澄清长期以来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些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造成严重危害的错误观念和结论。在目前关于平等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一般只从一个角度或两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而笔者认为对于平等问题的研究必须从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个角度进行研究,必须具有历史的、宏观的、综合的眼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使得我们一方面仍然必须面对价值法则给社会主义带来的资产阶级权利(市民权利)问题,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在市场经济中复归的利润法则(即剩余价值法则)带来的劳动异化问题恶化的现象。即使是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承认价值法则和资产阶级法权的有用性(毛泽东,1958)。同时,即使是市场经济最坚定的支持者也承认在市场经济中异化问题是无解的(吴敬琏,

1993),以至于有些市场经济的支持者主张异化劳动的“人道性”(贺汉魂、廖鸿病,XX)。笔者认为对市民权利(资产阶级权利)的公开鼓吹必然导致价值法则的泛滥和利润法则的复归,而对市民权利拥有得越多,则表明异化的程度越深。因此,劳动异化和资产阶级权利(市民权利)问题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个问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思想解放,而这也意味着平等问题的最终解决与消亡。 二、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本研究从分工这一经济学的原点出发,第一次将劳动异化与资产阶级权利问题结合起来研究平等的历史性与绝对性。指出所谓的资产阶级权利其实是人类的最后一项特权——市民权利,与资产阶级无关。而价值法则一方面作为按劳分配原则等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具有积极意义,但另一方面,对价值法则的公开鼓吹确实会导致它的泛滥和利润法则的复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由于分工的深化,一方面劳动者的“先天特权”——资产阶级权利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人的异化不断深化,因此,主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限制资产阶级权利和削弱劳动异化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随着人类和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类的思想解放,物质利益原则和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下降,

如何写医学研究生开题报告

如何写医学研究生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