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南》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

《指南》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

《指南》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
《指南》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

《指南》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疼爱,导致幼儿形成以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服务能力。从幼儿小班入园起,身为老师的我们就开始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及能力,而真正体现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升华是在大班。因此我认为,大班幼儿,应逐渐改变老师时时处处呵护,提醒的方法,要充分培养其自我服务的能力,从中扭转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习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为幼小衔接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指南》指出,“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目标。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生活技能。自我服务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自强、自信、自立的品质,感受快乐、分享与合作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动手能力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课题所说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就是指3-6岁幼儿学习认知照顾管理自己衣、食、住、行等的历程。为此,我们开展了培养大班幼儿服务能力的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服务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服务意识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看似简单,但是如何让幼儿自主有序,自我安排和规划能力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常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会看到孩子在来园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不知道先做什么,常常会问老师接下来该做什么?生活运动准备中一片茫然,七嘴八舌,教室秩序纷乱、嘈杂;离园时幼儿丢三落四。孩子们的学习用品随处乱放等现象。在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中,物质环境的创设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因此,在生活环境创设中,创设杯标、饮水喝水量标志,进餐端饭来回路线图,盥洗洗手、入厕程序图,大小便异常图标,午睡鞋标、衣标、穿脱衣摆放程序标志及评比图,防烫、防电、防滑等安全标志等;在学习环境中创设中,我创设正确坐姿、站姿、举手发言姿势、保护眼睛标志、书包正确摆放标志、学具对应摆放标志及各种整理方法程序图;在游戏环境中创设中,创设各种交通标志、文明行为规范图、排队、下楼梯、爬栏杆及各

种游戏材料的对应摆放图标及安全使用方法程序图等。在环境这一隐性教育影响下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得到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这是自我服务的良好开端。

二、开展教育活动,培养幼儿服务能力。

1.一日活动皆课程,学习游戏化

将自我服务能力教育融入一日活动中,教学活动中安排关于自我服务方面的内容,让幼儿在正规的教学活动中学习自理能力方面的知识技巧;在游戏活动中,则安排一系列生活工作游戏,让孩子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生活体验,得到生活能力锻炼:操作区,投放一些衣服裤、鞋袜、毛线等,让幼儿亲自动手来动一动、试一试,做一做,学习穿脱衣服,扣扣子,系鞋带;在理发屋放置一些娃娃头、梳子、小发卡等,让孩子们给娃娃洗脸、梳头……一日生活皆课程。每当孩子鞋带散时都会找老师绑好,通过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教幼儿学习、练习打结,现在当幼儿的鞋带散时,再也没听到幼儿说:“老师我的鞋带散了,帮我绑一下好吗?”

2.掌握生活技能,提高自我服务

五到六岁的幼儿应该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会收拾自己的房间;清洗碗筷;会收拾叠放衣服等。这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都是较易完成。在幼儿园教师应正确、积极地引导幼儿各项技能的掌握,教给幼儿在生活等方面自我服务的本领。如引导幼儿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处理,并向幼儿提问在入厕方面要注意的问题。幼儿都能合理地说出入厕时要排好队,不推挤,系好衣裤等。作为教师不仅要让幼儿有意识,更需要把技能教给幼儿,让他们能真正地服务自我。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学会了先把里面的裤子穿好,再把上身的内衣、毛衣拉直,然后系到外面裤子的里面的系衣裤方法。又如学习系鞋带对大班幼儿来说也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2.以身作则,提升实践效能

教师是幼儿最直接、最喜欢模仿的对象,教师自身的为人处事对幼儿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幼儿对自己操作材料的整理、摆放意识比较淡薄,平时教师总是以语言提示的形式提醒幼儿将材料摆放到原处。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只能让幼儿机械地完成老师的要求,新《纲要》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因此教师对教室中物品的摆放会做出良好的榜样,如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能及时地收拾、整理教具,将教玩具摆放整齐,或收集到专门摆放教玩具的橱柜里,逐渐发现每次教学活动后,幼儿也能将自己的操作材料摆放到固定处,教师的行为能感染幼儿,从而促进幼儿生活自我服务的能力。

3. 放手尝试,在实践中经受愉快的体验

一次午睡前的活动整理,幼儿各自整理自己玩过的材料、搬动椅子、入厕、脱鞋等,此时午睡室地上有一本散架的书,此时教师走过去,边捡起书边对着一幼儿说:东东,你的书不要了?”教师边说边一页一页开始整理,还拿了订书机装订好东东的书。而东东对教师的语言和行为丝毫没有回应。经过多次的观察,俊俊对自己的物品也常常是丢三落四,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的无意行为(包办代替了本应该是幼儿完成的事情)或担心安全问题的顾虑,而忽视、剥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的机会。其实,就像“给盲人引路”,虽然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我们要彼此相信,只有适度的放手,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让幼儿逐渐学会照顾自己,激起幼儿独立做事情的真实欲望。

4.从服务自己到服务他人

《指南》中提到,“幼儿自己的事情尽量放手让他自己去做,即使做得不够好,也应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指导,让他在做事中树立自尊和自信。”老师们在带班的过程中,由于担心孩子们做事慢, 做事马虎又或者完成得不好,常包办本应孩子自己完成的事, 剥夺了孩子们自我服务的机会。在幼儿大班阶段,幼儿开始从只关注自己转向关注他人,从自我服务转向为他人服务。让幼儿由自我服务发展到为集体服务。如每天安排值日生,给幼儿摆餐具、发餐巾等,让幼儿不仅能生活自理,还会为集体服务、为他人服务,在培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了幼儿优良的品质。因此,我们以“我是值日生”为切入口,每天都设有两名值日生,协助教师分发材料,协助教师整队,喊口号,检查幼儿喝水、洗手秩序等,幼儿对此工作踊跃参与,表现积极,作为教师,在班级管理时应做到"管放结合"。幼儿自己能干的事,教师坚决不要帮,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让幼儿通过参与值日生的劳动,培养幼儿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意识,提高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促进家园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1.观念——摆正心态,相信孩子

家长要对孩子的未来负责,既不能宠溺孩子而事事包办,也不因怀疑孩子做不好而过分保护,更不应抱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的心理而放任自流。家长要摆正心态,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只要从小抓起,从小事做起,让孩子学习自我服务技巧,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就能提高。许多家长都纷纷对老师说:“开展服务能力培养真管事,孩子以前

在家里啥也不想干。现在回到家里,就喜欢洗袜子、洗抹布、擦桌椅、洗碗等等,什么事都抢着干,完全变样了。”

2.态度——正确指导,以身示范

家长和老师都是孩子的学习榜样。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家长尤其应注意以身示范,一是正确示范动作要领。比如教孩子收拾自己的小床,我们就要注意教孩子按步骤先摊平毯子,再摆好枕头,最后铺平被子;二是时时刻刻以身作则,自己的事自己做,及时做,并且努力做好,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孩子积极影响。

3.技巧——耐心对待,反复训练

孩子学习自我服务技巧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们一定要耐心对待。比如孩子学习用筷子吃饭,由于手指协调能力差,筷子可能握不稳拿不齐,家长则要有耐心,不但要手把手地示范,并且要不厌其烦地指导孩子反复练习。

4.行为——循序渐进,养成习惯

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要循序渐进。比如吃饭、穿衣、洗脸、睡觉、洗澡、整理房间,既不能等到孩子大了才学,也不能一股脑儿地教给孩子,应在不同的年龄段培养不同的能力。一般来说,1岁后可以训练孩子自己吃饭;3、4岁时可以训练孩子自己穿简单的衣服鞋袜、独立睡觉;5、6岁以后可以训练孩子整理小床、将玩具分类存放和自己洗脸洗澡等。大班幼儿养成某一习惯也要分阶段,循序渐进逐渐养成。

5.方法——及时肯定,即时纠错

对孩子们来说,表扬能很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包容则能让他们乐于学习。因此,我们要对孩多表扬,少批评。幼儿刚开始自我服务,往往做得很慢,有时甚至“闯祸”。例如,倒豆浆时水壶放不稳将它洒在地上、桌子上甚至身上,不要因此就不让幼儿动手,而要给幼儿示范正确的动作,耐心教他们怎样使用水壶,鼓励幼儿坚持劳动,养成习惯。对幼儿的动手应采取积极鼓励的方法,然后再提高要求,使幼儿体验到独立完成一件事后所获得的快乐,从而增强其做事的信心。只要我们不吝于表扬,多以肯定的语气、欣赏的目光和亲切的笑容赞赏他们,多说“你能行”,孩子就一定能不断进步。

总之,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不是靠一两次的教育、说教就能奏效的。它需要家园正确教养的观念,明确合理的目标,持之以恒的耐心,坚实一致的态度,和蔼浅显的语言,还要有一颗无私包容、甘于奉献的爱心。教师、家长都要为孩子做好示范作用,为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在孩子操作的过程中,要多指导、不包办,多鼓励、少指责,多等待、少急躁。只有教师和家长科学、和谐共育,使其健

康全面的发展,定会充分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好最坚实的基础。

《指南》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

《指南》背景下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如今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倍受家长的疼爱,导致幼儿形成以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服务能力。从幼儿小班入园起,身为老师的我们就开始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及能力,而真正体现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升华是在大班。因此我认为,大班幼儿,应逐渐改变老师时时处处呵护,提醒的方法,要充分培养其自我服务的能力,从中扭转幼儿过分依赖的性格、习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为幼小衔接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 《指南》指出,“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指南》在健康领域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目标。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生活技能。自我服务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能力,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自强、自信、自立的品质,感受快乐、分享与合作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动手能力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本课题所说的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就是指3-6岁幼儿学习认知照顾管理自己衣、食、住、行等的历程。为此,我们开展了培养大班幼儿服务能力的研究,旨在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服务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幼儿服务意识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看似简单,但是如何让幼儿自主有序,自我安排和规划能力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时常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会看到孩子在来园时往往会出现不知所措、不知道先做什么,常常会问老师接下来该做什么?生活运动准备中一片茫然,七嘴八舌,教室秩序纷乱、嘈杂;离园时幼儿丢三落四。孩子们的学习用品随处乱放等现象。在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中,物质环境的创设为重要的教育因素。因此,在生活环境创设中,创设杯标、饮水喝水量标志,进餐端饭来回路线图,盥洗洗手、入厕程序图,大小便异常图标,午睡鞋标、衣标、穿脱衣摆放程序标志及评比图,防烫、防电、防滑等安全标志等;在学习环境中创设中,我创设正确坐姿、站姿、举手发言姿势、保护眼睛标志、书包正确摆放标志、学具对应摆放标志及各种整理方法程序图;在游戏环境中创设中,创设各种交通标志、文明行为规范图、排队、下楼梯、爬栏杆及各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什么是自我管理?所谓自我管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管理。自我管理就是自我管理、组织、自我监督、自我评价、自我提高和自我反省。自我管理中最核心的一个词就是“自我”,靠自己内在的积极性去管理,而不是靠外力靠外人去管理。 自我管理的意义 自我管理,是实现伟大理想,达到目标的是有效的捷径,也是可靠的保证。有人说,那些高考状元、那些硕士、博士、所有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科学家、企业家、政治家、甚至伟人们,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并没有特别的才华,唯有一点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他们的自我管理搞得特别好。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调查,该项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习、环境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经过25年的跟踪调查,那些目标具体清淅的人,是善于自我管理的人,几乎都成为社会上成功的人士,那些自我管理差的人大部分都是中层的人或下层的人。 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主要靠自己——靠自我管理。青少年朋友,我们有黄金般的岁月,我们有健全的身体,我们有无限的潜能,我们有迈向成功的力量,只要我们学会自我管理,我们的理想之舟一定能达到彼岸,我们的美好目标也一定会实现。 1、自我管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自我反省,自我认识。 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设计自己的人生,首先要学会自我分析: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客观地分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点和不足、长处和短处,从而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己。最好的办法是参加上海专家们研究的学习个性化解决方案,参加测试,取得专家们有力的帮助。 2、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幼儿园开始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人一生的坚实基础。当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聚会时,记者问一位科学家,问你在哪所大学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先洗手;自己的事自己做;做错事要表示歉意;早睡早起;要观察大自然”。这位科学家的回答是人们意料之外的。可是这些回答却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良好习惯是多么重要。 可能有的同学认为做家务与提高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可是有人说,多参加家务劳动和以后的学习成绩关系十分密切。一位记者对20个考上大学

【幼儿教育论文】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源初中教师 有研究表明:2~4岁是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初步养成的关键期。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培养其生活的自理能力,培养劳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有这样一则报道:一个独立生活能力极强的五岁男孩,能将自己的生活小空间整理得井井有条,还能主动帮妈妈干活。当记者问其母亲“你的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怎么这么强”时,这位母亲说:“不这样培养,将来他怎么能够生存!” 这才是一个对孩子终身负责的好母亲。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家庭、社会都有深远的意义。今天的幼儿将要走父辈们没有走过的路,将会遇到许多父辈们未曾遇到过的困难和风险,需要应付各种挑战,依靠自己去创造未来的生活。如果家长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将来他们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学前教育是奠基教育,独立能力及劳动习惯培养无疑是一块重要的基石。因此,有远见的家长应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视为面向未来、培养新一代的主要目标。下面笔者想就此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学会自我服务和学会劳动是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 1.家长要认识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的道德价值。 让孩子学会自理,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为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及家庭义务感和责任感,并由此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不仅要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一些生活劳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思想、

习惯、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感、独立自主自强的精神及坚强的意志,有了这些良好的思想品质,就可以“迁移”到学习、工作、事业等方面,对他们一生成长都有好处。 2.尊重并培养孩子自我服务、热爱劳动的意识。 幼儿已有了独立意识萌芽,他们什么都要来个“我自己”。随年龄增长,他们不仅要独立穿脱衣服、洗脸洗手,而且还要自己洗手绢、洗袜子,自己修理或者制作一些玩具,甚至还想自己洗碗、上街买东西,对于孩子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如果经常压制孩子的独立愿望,他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处世消极、无所作为的人,这样的孩子只会什么事都要等大人替他准备好。家长应让孩子树立“我会”、“我能自己做”的自信心。“我行”这种自我感觉很重要,因为它是孩子得以发展的动力。 3.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和收拾玩具等,需要他们付出很大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作为家长,应要求孩子克服困难,坚持让孩子去做事,不管孩子哭闹,不“心软”、“妥协”,依顺孩子。家长若感情用事,不仅不能给孩子勇气,无助于孩子克服困难、经受磨炼、战胜痛苦,相反,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慌、软弱。 要孩子坚持独立、不怕困难,家长应“心硬”些。其实每个孩子刚开始学自理都会感到困难、力不从心,但要做个好孩子的愿望在鼓励着他们,他们会不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直至成功,这就有助于锻炼幼儿的意志,增强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幼儿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及成功的来之不易。可见,学会自理和劳动可让幼儿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增强责任感,促进其独立性的初步形成。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要讲究方法 1.应不失时机地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河东区第二十二幼儿园 刘长影何秋霞

幼儿自我管理的动力来源于自我服务,自我服务是幼儿发自内心的需求。但由于家长的溺爱,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普遍很差。表现为:在幼儿园和家庭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看了图书,玩了玩具不知道主动还原,衣服不会穿脱,鞋子不知反正,不会吃饭等现象。更有幼儿在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面前表现出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可在家里连最简单的自我服务的劳动也不愿意干,什么事情都需要家长做,而家长又一味地依从,这就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家长经常抱怨孩子在家和幼儿园两种表现。可见只有幼儿园、家庭密切配合,对幼儿要求一致,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往往与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有紧密的联系,幼儿园与家庭合作,对幼儿进行早期的行为指导,有益于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 因此我们以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自我管理能力为主要途径,在如何提高小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家园合作策略。 一、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帮助家长建立主人翁的意识。 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因此在日常与家长沟通中,我们不以自己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比家长懂得多的教育知识,具有比他们强的教育能力自居。而是把自己看成与家长一样的幼儿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促进幼儿的发展,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

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自我服务能力讲课稿

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自我服务能力

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自我服务能力 自我服务作为一种最基础的生存技能,熟练者,能从自立走向独立,最终鹤立鸡群,走向成功。《幼儿园教育纲要》健康领域的目标第2点:“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育要求中指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指南》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提出的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的32个学习与发展目标中很多也是最终都是会通过幼儿自我服务而实现的。由此可见,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本次就是从幼儿的自我服务出发,围绕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可采取的策略、家长工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教研,并得出如下观点,供全区教师参考: 一、影响提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因素 (一)包办代替 1、隔代教育或过分溺爱造成的包办代替; 2、家庭、幼儿园的意识和重视度不够,包办代替现象频繁; 3、怕幼儿把事情做不好或做的过程中受到伤害,成人直接完成,幼儿失去了很多锻炼、尝试、发展的机会。。 (二)双重标准 1、家园沟通不到位,得不到家庭教育的配合; 2、隔代教育不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宣贯。 (三)教育方法 1、日常生活中练习力度不够,练习的方式方法不当; 2、没有及时的赏识和鼓励; 3、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没有常态化教育。 (四)其他 1、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是由当前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影响;

2、个体水平差异如:幼儿的惰性、独立性、自信、坚持性等; 3、教育观念与认识问题。 二、提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可采取的策略(幼儿园) (一)转变教育理念 1、根据《指南》等理论精神,要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2、充分认识到自我服务能力建立的作用:自我服务有利于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在自我服务中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在自我服务中还可锻炼自己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团结的意识;在自我服务中,还有利于增强自己的智力,激发创新能力;在自我服务中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在自我服务中还利于调节气氛,增进感情,也会更珍惜自我服务成果; 3、耐心引导,敢于也用于放手,让幼儿自我服务; 4、关注意识培养,明确幼儿的自我服务是幼儿的自我需要,而且不仅只有生活自理方面; 5、把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建立,视为长期的必须持续进行循序渐进的工作坚持下来; 6、要集体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关注个体差异; 7、关注幼儿年龄阶段的差异。 (二)建立幼儿自身自我服务的意识 (三)给幼儿提供自我服务的机会,亲身实践,合理赏识 1、可以纳入课程,进行课程体系建构,有目的、有计划,让教育常态化,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推进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 2、采用游戏形式,给幼儿更多机会;如:区角活动、创游、生活活动 3、设计有针对性的集教活动,进行自我服务能力和内在意识方面的培养教育。如运用具有关于自我服务能力方面教育意义的故事、诗歌、歌曲等,采用集体教育的活动形式,而且注意坚持面向全体幼儿,坚持正面教育; 4、创设环境,为幼儿的自主、独立发展创造民主、宽松、愉快的气氛,尊重幼儿自主成长的要求,多提供能独立完成的事情;

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一、班级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解读 (育儿园(https://www.doczj.com/doc/182749728.html,),育儿,幼儿,幼儿园,宝宝)9424 “自主”,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做主,不受他人支配。“幼儿自主管理”,就是在管理过程中,幼儿通过意识与行为表现出来的认识,支配外界环境的心理状态。“班级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采取的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能力。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主人,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积极地管理,学会自主管理班级,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意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教育要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重视幼儿自身的“体验”“感受”;提倡教师“支持”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让幼儿“主动建构”。大量的“幼小衔接”研究显示:长辈的过度包办使有些孩子升入小学后适应不了,第一因素不是知识准备的问题,而是社会性的成熟程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幼儿是否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现实情况的迫切性决定了在大班着手培养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三、影响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1.家长认识存在误区许多家长对幼儿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认识不够,往往只重视智力开发、知识教育。2.有些教师不够重视一些教师也把知识经验作为教育重点,不重视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有些活动虽然渗透了自我管理的内容,但并未能很好的实施。3.教师没有找到有效的策略有些教师认识到幼儿自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苦于没有好的经验可以借鉴,不知如何有效地开展,所做的一些探究也不尽如人意。4.家园配合不够到位主要指家园要求不一。有的孩子在老师的培养下,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家长一味地包办代替,影响了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四、大班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策略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新课程理念下,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主体。1.教师要高度重视幼儿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认识到幼儿的主体地位,采取合适的方法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认识到大班幼儿有很强的求知欲,善于模仿,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认识到家长参与的重要性,教给家长主动配合的方法。2.幼儿一日活动中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①常规习惯中的自主管理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常规习惯中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规则的出现来源于问题,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规则的制订过程。如幼儿在进出门时容易撞到怎么办?大家共同商议,采用了“靠右行”这一交通规则中的方法。把班级管理的执行权交给孩子,让每位幼儿都轮流当检查员,内化他们的规则行为,其动力来于“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规则”。幼儿以积极的态度去维护,获得了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体验,提高了自主管理能力。有时还可以借助标记提示幼儿自主管理。如幼儿人多就用箭头表示人口和出口,引导幼儿朝一个方向走;在洗手池边贴了一条线,帮助幼儿学会等待;在睡觉的床前画一双鞋子,表示鞋子脱了要摆整齐。这些标记虽说不起眼,对孩子们学习自主管理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②集体组织中的自主管理轮流做值日生。到了大班值日生制度很成熟了,可每周轮一次,依次更换,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选举出小班长。孩子们协商选举小班长,几天后再选。他们自主推荐、自主管理,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协助相对弱的孩子一起管理。小组管理。平时班级的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小组长负责管理本组成员,开始采用轮流当的方式,接着是推选合适人选,后来采取竞争上岗,促使其提高管理能力。孩子既是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家庭指导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家庭指导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基本生活能力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关键期。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获得的过程,既是模仿学习和社会化的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建立自信心与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家长对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模糊认识和误区分析 工作中经常发现:目前许多幼儿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在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少模糊认识:如他们普遍认为幼儿吃饭、穿衣这些生活琐事,大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帮着做何必让孩子劳神费力;有的认为孩子太小,缺乏这种能力是很自然的,待孩子长大以后就可无师自通了等等。因此,长期以来孩子自我服务能力获得的机会处于被剥夺的状态,阻碍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园的密切配合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获得,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只有在双方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努力下方能实现。幼儿园的老师是接受正规幼儿教育训练的,具有现代幼儿教育的理论与技能的专业人员,因此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主渠道;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的许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对家长的模仿而习得。幼儿园与家庭在对幼儿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如果存在着教

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的差异,都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轻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重者还会产生反作用。因此,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园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幼儿园有义务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指导。 三、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家庭指导 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取得家长的有效配合,在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家庭指导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通过家教沙龙,转变家长观念,形成家教共识 为了让家长明确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对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及行为,我们开展了家教沙龙活动《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在我园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家长们就《喂养与健康》的话题,进行了广泛的咨询、交流,并达成共识。通过让家长观摩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竞赛《能干的宝宝》,发现幼儿自我服务的潜能;让家长们在聆听讲座、案例分析、经验分享、探讨交流等氛围中逐步转变观念。家长观念转变以后,家园的配合也就更趋一致。 (二)开展多种活动,加强实践指导,提供方式方法 为了让家长对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有感性的认识,我们经常邀请家长到幼儿园观摩我们的各种教育活动,加强对家长实践能力的指导,教给家长具体的方式方法,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得到家长的认可和赞赏。 1、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与家长教养方式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年龄越小越单纯,可塑性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习惯越易成功。学前教育是奠基教育,独立能力及劳动习惯培养无疑是一块重要的基石。因此,有远见的家长应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自我服务能力视为面向未来、培养新一代的主要目标。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体力、智力的发展以及良好个性的形成,甚至对孩子今后一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学校尤其是幼儿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证明:对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为做好幼教工作,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为国家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做点贡献;家庭是儿童生活和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在日常观察和调查中发现,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想通过这个调查,来探索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与家长的教养方式存在的内在联系,同时,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家长存在那些不良的教养方式,从而为我们正确指导家庭教育,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调查内容

、家长方面:了解家长的教养方式有那些?对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情况如何了解多少? 、幼儿方面:自我服务情况 1、能否独立进餐和保持正确的进餐姿势; 2、是否会自己洗手、洗脸、洗脚; 3、是否会穿鞋子、裤子、袜子和衣服; 4、吃剥皮水果时是否会自己剥皮; 5、能否自己整理床铺; 6、用过的东西能否自觉放回原处; 7、玩过的玩具能否自己收拾好; 8、能否做简单的家务。 三、调查方法和过程 调查采用听介绍,召开座谈会、走访、平时观察和发放问卷等。具体开展了以下一些工作: 、我在全园6个班中抽取了两个班 幼儿进行调查,先后利用两个星期日分别召开了两个班的家长座谈会,在家长会上,我们具体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发放问卷,当堂完成,全部收齐;要求每位家长按照我们以上确定的8项调查内容对自己的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逐项进行具体分析、介绍;让每位家长介绍自己对孩子进行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认识及自己平时所采用的教养方式。 、召开了被调查的两个班级老师会议,让老师们充分对

大班生活自理能力)

大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 生活自理,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 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孩子是一个独立 的人 以后的路必须由他自己走下去 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大班孩子已经具有一定的 自我服务的能力。作为老师;应掌握孩子的特点, 努力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使幼儿 “ 学会生活 ” 。 但现在家长无条件 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 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 …… ) , 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 让幼儿知道, 自己已经长大了, 要不怕苦, 不怕累,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新《纲要》明确要求教师 “ 既要高度重视和满意幼儿 受保护、 受照顾的需要

又要嶟重和满意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 避免过度保护包 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 ” 。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对幼儿 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又有其自身的规律。就目前独生子女的情况看: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爷爷宠奶奶惯的,家长什么事都不要孩子做,几乎事事包办代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使得一些孩子 “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 ,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因此,对幼儿生活自理 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发展对幼儿教育提出的重要任务。所以我们着重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其下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的两点: 一、 用鼓励、表扬的方法,培养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 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由于幼儿年龄小, 坚持性和自 控能力也差,幼儿洗手习惯的培养一直是一个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这也不能怪孩子们,他们没有 “ 不好好洗手就会生蛔虫 ” 的体验,当然也无法引起重视。当洗手的时 候孩子们打湿手随便搓两下就敷衍了事,或者是边洗手边嬉戏玩耍。我考虑到幼儿好表扬特点,从培养幼儿洗手兴趣出发,每天从幼儿中选出一双最干净的小手奖励小红花或五角星,幼儿洗手的兴趣渐渐调动起来了。然后我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我将洗手的全过程按顺序分为五步让幼儿进行练习: 湿手 -- 接洗手液 -- 搓出泡沫

强化孩子的自我管理

第二讲强化孩子的自我管理 牵手两代教案:小学三年级 教学目的 通过本讲学习,目的是帮助家长主动培养孩子对金钱的管理和使用能力,提高孩子对游戏的抗诱惑能力。 教学方法 观看、交流、讨论、讲解法,记录、案例分析法。 切入点 由本班级内的部分学生表演情景剧将一个个典型的案例展示给家长、问题导入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放学回家的路上,一个小学生在学校门口的小杂货摊旁边缠着妈妈或者爸爸给他买小粘贴。班车上的人都在等着。 二、教师做教学现场调查: 1、您的孩子有没有乱花钱的现象?您是怎么对待的? 2、虽然家长或老师一再强调孩子不能乱花钱,尤其是不能

随便买学校附近商店里的三无食品,可孩子总是屡教不改,对此您是怎么认识的? 3、您的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或者迷恋电视吗?孩子迷恋的原因是什么?您是如何对待的? 4、您和孩子有业余游戏的时间吗?业余时间您和孩子一般都做什么? 三、根据家长的发言情况,教师节和案例,分析孩子乱花钱和迷恋网络游戏(或电视)的原因: 1、家长因忙于自己的工作而忽视孩子的情感需求(补充案例) 2、缺乏理财教育(补充案例) 我的零花钱不够用 情景对话 星期二,早餐时。 孩子:“妈妈,给我点钱行吗?” 妈妈:“这一周的零用钱不是已经给你了吗?” 孩子:“我花完了。” 妈妈:“什么?一天就花完了?说说,你都买什么了?”

孩子:“反正就是买吃的、喝的和用的呗。” 妈妈:“既然你提前花完了,那剩下的几天不花钱就是了?” 孩子:“妈妈你抠门,每个星期才给3块钱,根本不够用!我同桌的妈妈可大方了,每个星期给20元的零用钱。今天做完值日后,他请我们组的每位同学都吃了一支大雪糕呢。” 妈妈:“我不管别人,反正每周就给你3元。” 孩子:“哼!真小气!” 妈妈:“你这孩子!” 通过教育故事给家长几点建议 教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猎人,打猎时捡了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就把它们带回家中精心喂养。这几只小狮子慢慢长大了,它们生活无忧无虑,有吃有喝,自在幸福。当然,它们都关在笼子里,猎人给他们设计的笼子也是温暖而舒适的。没想到,一不小心,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猎人到处寻找也没有找到。而其他几只呢?还在受着保护。 一天,那个猎人外出打猎后再也没有回来,习惯了被喂养

教育随笔:浅谈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

教育随笔:浅谈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 水果餐时间,文文突然走到我跟前,手拿一个脚印对我说:“孙老师,鑫鑫的椅子碰到地上的脚印,然后脚印就粘不住了。”我看看脚印说:“掉啦?怎么办呢?”文文说到:“我去粘起来吧!”我对她点点头,她高兴地去找双面胶,然后将脚印粘在原处。区域游戏吋间里,瑶瑶刚进农家乐便发现里面的草堆有破损了,瑶瑶拿着易拉罐做的草堆,走到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问到:“谁是店长?谁是服务员?找他们想办法去吧。”瑶瑶笑眯眯的对我说:“我就是店长啊!”她想了想后,自己去找透明胶和剪刀开始修补草堆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现在平日里班级若有什么东西坏了,孩子们在告诉老师后,老师都会让他们自己想办法修补。久而久之,孩子们再看到班级物品有损坏了,就会主动找工具去修补,而不再是一味地找老师帮忙了。这样以来,教师惊喜地发现,有更多地孩子参与到班级物品的维护中,班级中的集体物品的保管和维护越来越好了。 其实,自进入大班学习生活以来,班级里的很多事情都由孩子们自己来负责和商讨决定了。如开学初,孩子们商讨制定班级的公约。教师组织孩子们围绕日常生活常规,制定大三班班级公约,并让孩子们用图画的形式呈现出來。相比于以往完全靠教师主导制定规则,要求幼儿遵守常规的形式,现在从常规的制定开始,便让幼儿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充分尊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真正的幼儿为主。班级各区域的游戏规则也是幼儿和教师一起商讨并制定,如:在理发店和农家乐的角色分工上,孩子们觉得谁第一个插区角牌,谁就能当店长或服务员。在饭后散步排队的问题上,每次总有孩子会为了抢站第一个位置

而与同伴产生矛盾。于是在组织孩子们商讨后,孩子们一致同意轮流按学号来站第一个位置,这样再也没有发生争抢的事故了。 在大班幼儿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总会觉得大班幼儿由于自主意识强等年龄发展特点导致很难管理,常常让老师们觉得孩子们相较于小中班时很不听话了。其实正是大班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根据大班幼儿发展特点,调整大班班级管理的常规策略。在大班班级管理中,幼儿不再是消极的被管理者,而是积极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重身份。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管理意愿和能力,让幼儿实现自我管理的H标。

优化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四部曲

优化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四部曲 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是指幼儿自己在一日活动中进行自 我安排和规划,树立一定的规则意识,并进行行为内化,从而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游戏等各环节的能力,以使各项活动都能自主、有序开展。经过两年的幼儿园教育,大班幼儿已经形成了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制能力有所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所增强,有了自己的主见,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需要成人把他们当做“大人”一样看待。因此,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有助于培养其独立能力、自觉性和自信心,同时也能减轻幼儿教师的教学负担,达到实施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那么教师在日常班级管理中如何逐步来提升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呢? 一、注重环境细节,培养自我管理意识 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通过环境的创设,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规则,从而形成一定的自律意识。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标识“明”规则 标识可以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加以展示。图文结合是幼儿喜闻乐见,也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形式,如:美工区里,幼

儿人手一套的绘画工具以小组为单位摆放,摆放时与贴在区域柜里的标志一一对应,不仅有利于幼儿取放,而且减少了幼儿的无效等待时间。阅读区里,老师自制的图片标识,提醒孩子们保持安静,看完后要整理好放回原处。厕所里,在男孩的小便槽中,按一定间距贴上一朵朵小花,不仅隐性地提示了可容纳的人数,还提醒孩子们小便要对着小花浇浇水,不能让尿液溅到外面。楼梯上贴小脚印,孩子会自然而然顺着脚印靠右走、有序走等等。标识的创设能让孩子自主、主动地去理解并逐渐掌握“我”应该怎么做,从而达到实施自我管理的目的。 (二)利用布局“定”习惯 小至班级,大至幼儿园其实都像一个“家”,要想“家 庭环境”井井有条、整洁有序,光靠个体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一定的规则,知晓每一件物品的摆放位置,从而养成一定的生活习惯。从一定意义来讲,物品摆放的整洁有序,也可以减少活动中幼儿的无效等待时间,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幼儿的水彩笔、油画棒摆放,可以以组为单位,放到固定的塑料框里。摆放时要先放油画棒盒,注意统一的朝向。在塑料框里剩余的地方放上水彩笔,统一放置到美工区柜里。这种方法同样也可以用在剪刀、画画要垫的报纸等物品的放置上。不仅方便取用,还能让幼儿学会归类摆放的好习惯。幼儿在离开活动室时要养成把椅子

家园合作提高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探析

家园合作提高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探析 摘要: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增强责任感、动手能力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家庭和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机地结合,双方本着尊重、合作的原则,争取更多机会地交流与沟通,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让大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有所提高,为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自理能力;快乐;家园合作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管理自己,这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生活技能。幼儿期是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因为我园大班大部分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批大班幼儿很多以自我?橹行模?缺乏自我服务能力。因此,我们也展开了一些针对性的研究探索。 据前期调查,我园大班幼儿自我服务方面,存在以下情况。生活自理方面:大部分幼儿不会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服,整理床褥、收拾书包文具,丢三落

四的现象很严重;学习习惯方面:独立完成任务的意识和遵守规则的意识较差。由于我园的家长多为农村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很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大人随手可以做,何必让孩子费心机;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缺乏应有的能力,一切代劳也是理所当然的,其实,这都是害了孩子。很多的家长在物质方面是积极给予,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能力培养。其实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方法很多,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含义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就是以3~6岁幼儿为主体,依靠老师和家长,在学习认知和照顾管理自己衣、食、住、行等的历程,以及独立照顾自己生活的自理能力和劳动习惯。 二、提高大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意识,认识幼儿自我服务的价值和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契机处处都有,培养成良好的习惯,乐于参与,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扫地、洗碗、擦桌子、系鞋带、穿衣服、倒水、吃饭、择菜等等,让孩子明白,作为家庭成员的一分子,自

小班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家庭指导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的基本生活能力。相对来说,小班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主要包括自己用餐、如厕、刷牙、漱口、洗手、洗脸、整理玩具等。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关键期。幼儿自我服务能力获得的过程,既是模仿学习和社会化的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独立能力、建立自信心与形成正确自我意识的基础,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家长对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模糊认识和误区分析 笔者工作中经常发现:目前许多小班幼儿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自我服务能力的重要性,在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方面存在着不少模糊认识:如他们普遍认为幼儿吃饭、穿衣这些生活琐事,大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帮着做何必让孩子劳神费力;有的认为孩子太小,缺乏这种能力是很自然的,待孩子长大以后就可无师自通了等等。因此,长期以来孩子自我服务能力获得的机会处于被剥夺的状态,阻碍孩子独立能力的发展,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二、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园的密切配合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获得,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只有在双方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努力下方能实现。幼儿园的老师是接受正规幼儿教育训练的,具有现代幼儿教育的理论与技能的专业人员,因此幼儿园是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主渠道;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的许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对家长的模仿而习得。幼儿园与家庭在对幼儿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如果存在着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的差异,都会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轻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重者还会产生反作用。因此,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需要家园的密切配合,特别是幼儿园有义务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指导。 三、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家庭指导 笔者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取得家长的有效配合,在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的家庭指导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精选-培养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

培养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 [摘要]: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表明,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于个体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对协调社会生活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大的影响。自我评价能力产生于学龄前期。幼儿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那么现状如何?原因是什么?是否有应对的策略与方法?我们尝试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指导家长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自我评价大版块,开展结对帮扶小组等活动,帮助幼儿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帮助幼儿建立真正的自信,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和是非能力的评判,以及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自我评价自信心教师幼儿 一、问题提出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作为自我意识的重要因素,自我评价的发展对幼儿的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健康的发展,以及生活适应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世纪初期,美国社会学家柯里就指出:“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自尊或自卑的自我评价意识有很大作用。人们经常会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令人喜欢的、优越的、能干的人。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只看到自己的不足,什么都不如别人,处

处低人一等,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厌恶自己并否定自己的自卑感,这样的人就会缺乏朝气,缺乏积极性。但是,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比不上自己,这样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自我欣赏,自以为是,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调动自己以及他人的积极性,而且还会遇到社会挫折,产生苦闷。” 国内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评价能力产生于学龄前期。学前儿童在自己的活动中听到成人对别人和对自己的评价,并从这些评价中获得肯定的或否定的情绪体验,进而模仿成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最后才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能力。一般来说,幼儿自我评价的能力一般落后于评价他人的能力。 一般讲,个体对自己生理、心理等方面的评价不可能做到各方面都恰如其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是从不全面到全面,从不正确到正确,何况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那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因为除了认知因素外,还会受到其动机、需要、愿望等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往往容易过高或过低地估计自己。从我园大3班幼儿的情况调查来看,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通病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事事都要我第一、我最好。也有些教师、家长对幼儿要求过高,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便加以责怪和埋怨,久而久之孩子也失去了信心,造成孤僻和自卑。另外,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常常看到大3班幼儿在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前退缩,常听到幼儿对会做、能做的事说“我不会,我不能”。

儿童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个人对于强化与惩罚的心得

个人对于强化与惩罚的心得 作者:清莲若颖 自从接触心理学,我渐渐发现自己现在的大多数行为模 式都是自小养成的。造成这些行为结果的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基本上都可以在心理学里面找到相应的理论阐述。而在这些众多的理论中,强化与惩罚行为养成理论与技术却是最为常见也最为广泛运用的一种。 现在,我就从以下这几方面来谈谈我成长中的一些经历,以及将来在育儿上面的一些实践方案。我们甚至还可以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比如对亲人、对公司的同事,都是可以的。 我们先谈谈正强化。正强化是指给予一种积极刺激。为 了建立一种适应性的行为模式,运用奖励的方式,使这种行为模式重复出现,并保持下来。 关于正强化,我记得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红花”激励法。以前念小学的时候,老师会给我们制做一张小红花表,贴在教室黑板的一侧。每当哪一位同学考试考了满分,不管是数学还是语文,都会给他(她)贴上一朵小红花以示鼓励。每个学期结束,老师还会给获得最多小红花的同学奖励。因为小红花表就贴在黑板边上,时时都能看到,我那时候学习就特别起劲。为了拿到小红花和奖励,我上课都很认真,作业也很认真,考试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现在回想起来,老师运用的就是正强化的行为养成技术。这个方法其实在父母亲那里也有很多运用。比如我主动帮助母亲做家务,母亲就为高兴的夸奖我,亲亲我,表示鼓励,让我后面更主动的帮她做家务。这些方式也是可以运用的育儿上面的。 例如小孩子按时吃饭可以奖励零食。这时积极刺激是给 予零食,被强化行为是按时吃饭;小孩子按时上床睡觉可以获得睡前故事奖励。这时候积极的刺激是讲睡前故事,被强化的行为是按时上床睡觉;还有上面的小红花奖励方案就可以借鉴。可以把奖励的小红花数量分成等级,按照等级设置奖品。这时被强化的行为就是好好学习。 其实小红花方案也可以运用到公司的人员激励政策中。 我们可以为公司的每一个团队或者每个人(可根据公司规模与需要)都制定一张红花表,根据定期的业务表现来授予小红花,年底进行小红花的统计,获得数量最多者,可以奖励丰厚的奖金,这里的积极刺激就是丰厚的奖金,被强化的行为是努力工作获得优良的业绩。 而对于我们的爱人和朋友,其实我觉得在所有的正强化 的刺激物里面,正向情感的表达是最有效与最好的。比如对于他们的每一次好的行为表现,都由衷的表达赞美与欣赏。对于他们的每一次给予与帮助,都真诚的表达感恩与赞叹还有适时

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大班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论文浅谈大班幼儿整理 习惯的培养 文章摘要: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年,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对大班幼儿进行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教育,包含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的态度,井然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时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必须贯彻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必须多种形式地开展一系列活动,教师家长要作表率,严格要求,反复抓,多鼓励,另外家园还要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整理习惯培养大班 陈鹤琴先生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3—6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新《纲要》在社会目标中也提出:“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大班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最后一学年,也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期,让幼儿学会整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形成爱整洁,生活

有序,做事认真仔细有始有终等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动作发展;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还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同时能使教师减轻负担,不用将许多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整理上,好的整理习惯还可以让幼儿顺利的进入小学的生活学习,此后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由此可见,大班幼儿整理习惯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一、班级幼儿不良整理习惯的具体表现 开学初班级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晨间活动结束后,柜子里的物品杂乱无章,几种拼图混在一起,计算操作的材料放在了语言角,美工托盘里放满了废纸、剪刀和双面胶,油泥盖子和罐子分了家。 镜头二:气象观察记录做完,听到琴声幼儿迅速的收拾整理,可是整理的质量却很差,地上有几个笔套,桌上有几支笔没放进笔筒,而观察记录本也没摆放整齐。 镜头三:社会性游戏结束后,小吃店的碗筷没放在规定的地方,围裙头巾没有挂在勾上,服装店的服装有的没叠好有的没挂好,小学校的黑板没擦,笔没放好。 镜头四:图书看完后书架上一片狼籍,有的图

培养幼儿树立自主意识,学会自我管理

培养幼儿树立自主意识,学会自我管理 老师真的很像主人,把幼儿园这个家打扮的舒适、漂亮,而孩子则像一个客人,老师经常抱怨孩子四体不勤、对班级之事漠不关心,做事没有创造性。究其原因,如果我们反问自己就可以得到答案,我们是否需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应该为自己生活的环境付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让他们成为生活的小主人,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要让孩子成为真正的班级小主人,就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努力调动班级每一位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幼儿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针对幼儿年龄小,能力弱,自我管理能力差的特点,我们进行了班级管理的创新与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养成自我管理习惯。 要让幼儿自主,首先老师要变“懒”。这里的“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应该是对教师目标的把握、时机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我们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为基础,科学制定了幼儿自我管理的操作办法,使每一位幼儿在班级生活、学习和游戏中逐步建立自我管理意识、学会合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行为习惯,树立班级主人翁意识。 幼儿自我管理,即让幼儿在生活、学习和游戏中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告状”是平时司空见惯的事,当幼儿跑来告状时,我们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如果老师不参与解决会不会产生不良后果。如果不存在以上问题,我们先引导幼儿“你试试自己解决!”“你和他商量一下该怎样办!”……,不让孩子产生依赖,不是太严重的事,我们都不插手,把问题扔还给幼儿,让幼儿自己解决,事后我们有选择地给予孩子教育和指导。从这些平常事入手,养成幼儿自我管理的习惯。 我们还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一些幼儿自我管理的活动。如建立“宝宝成长档案”、“自我评价表”等。其中重点是“宝宝成长档案”,里面有幼儿自己的成长日记(用图画的形式记录)、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还有老师、父母对自己的综合评价与寄语等。“自我评价表”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选择“团结同学、爱护玩具、上课发言、活动安全、生活自理、锻炼身体”等项目设定的,孩子的自我评价只要贴小星星就可以了。对目标意识的培养上我们只要求初步树立简单的短期目标,如昨天没有得到“小星星”项目,便定为今天的目标。 在班级自我管理方面,我们还尝试建立了一些常规,如班上人人担任班干部(小组长、区域管理员等),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健全班级常规管理建设。我们将班务工作进行分解,然后让每个孩子承包一项或两项(如管理图书架等)。在大班后期,我们尝试班干部竞选制,请幼儿自己发表演说竞选职位。这样,通过教师的“懒”、鼓励和教育,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都会渐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