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海关监管场所的建议

建设海关监管场所的建议

建设海关监管场所的建议

建设海关监管场所是保障国家边境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提高海关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建设合理的监管场所至关重要。下面是我对建设海关监管场所的一些建议:

1. 场所选址要合理。海关监管场所应该选址在交通便利、与主要港口、机场、陆路口岸相邻的地区,方便货物和人员的快速进出。同时,选址还应考虑到地理条件和环境因素,以确保场所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2. 设施布局要科学。海关监管场所应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面积。例如,货物仓库、检验检疫区、海关办公区等应有明确的划分,并且相互之间要有合理的连接通道,以便于监管人员的工作和货物的流通。

3. 建筑设计要符合要求。海关监管场所的建筑设计应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建筑物的结构、材料、通风、照明等方面都要经过科学设计和严格把控,以确保场所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4. 安全设施要完善。海关监管场所应配备先进的安全设施,如视频监控系统、防火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等,以确保监管过程的安全和可靠性。此外,还应加强对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未经授权人员无法进入监管区域。

5. 信息化建设要提升。海关监管场所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货物和相关信息的电子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人为错误和失误。

6. 人员培训要加强。海关监管场所的工作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操作流程。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监管人员,才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确保海关工作的顺利进行。

7. 环境保护要重视。海关监管场所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噪音和废气的排放,确保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8. 合作机制要健全。海关监管场所的建设需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紧密合作,建立健全的协调机制。例如,与港口、机场、物流企业等进行合作,共享信息和资源,提高监管的协同效应。

9. 利用新技术手段。海关监管场所应充分利用新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提高监管的智能化水平。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更精准的监管和更高效的服务。

10. 加强国际合作。海关监管场所的建设应加强与国际海关组织和其他国家海关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提高我国海关监管水平。

以上是我对建设海关监管场所的一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为海

关监管场所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以提高我国海关的监管能力和效率。

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 第171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已于2008年1月4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 署长牟新生 二○○八年一月三十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海关对监管场所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监管场所是指进出境运输工具或者境内承运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工具进出、停靠,以及从事进出境货物装卸、储存、交付、发运等活动,办理海关监管业务,符合海关设置标准的特定区域。 第三条监管场所的设立以及海关对监管场所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海关对免税商店的管理另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海关对监管场所实行统一编码、计算机联网和分类管理。 第五条监管场所经营企业(以下简称经营企业)或者管理者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设置标准》(以下简称《设置标准》,见附件1)建设监管场所,配备相应设备,并为海关提供查验场地和办公设施。 第二章监管场所的设立 第六条申请设立监管场所的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企业)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二)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 (三)具有专门储存货物的营业场所,拥有营业场所的土地使用权。租赁他人土地、场所经营的,租期不得少于5年; (四)经营液/气体化工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等特殊许可货物仓储的,应当持有特殊经营许可批件。 第七条申请企业应当向直属海关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注册登记申请书》(见附件2); (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件复印件; (五)场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复印件; (六)存放液/气体化工品、易燃易爆危险品等特殊许可货物的,应当提供特殊经营许可批件的复印件; (七)场所平面图和建筑设计图。 提交上述材料复印件的,应当同时提供原件供海关验核。 第八条直属海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受理、审查经营监管场所的申请。 申请企业符合法定条件的,直属海关应当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批准设立监管场所决定书》(以下简称《批准设立决定书》,见附件3);申请企业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直属海关应当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不予批准设立监管场所决定书》(见附件4),并说明理由。 第九条申请企业应当自海关制发《批准设立决定书》之日起1年内向直属海关申请验收,直属海关根据《设置标准》规定的条件对监管场所进行验收。申请企业无正当理由逾期未申请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批准设立决定书》自动失效。 监管场所验收合格,经直属海关注册登记并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监管场所注册登记证书》(以下简称《注册登记证书》,见附件5)后,可以投入运营,《注册登记证书》自制发之日起有效期为3年。

海关监管仓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海关监管仓库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大唐汇泽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1) 1.1项目基本情况 (1) 1.2可行性研究依据与范围 (3) 1.3项目主要经济指标 (4)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6)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6)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6) 第三章市场分析 (9) 3.1当地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基础 (9) 3.2项目定位及优势分析 (14)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16) 4.1区域概况 (16) 4.2项目选址 (23)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与标准 (30) 5.1建设内容及规模 (30) 5.2建设标准 (31) 第六章建设方案 (33) 6.1技术方案 (33) 6.2总体规划与功能分区 (40) 6.3主体工程方案 (42) 6.4监控信息中心建设方案 (45) 6.5公用工程 (50) 第七章环保、劳动安全与节能 (59) 7.1环境保护 (59) 7.2劳动安全卫生 (61) 7.3节能 (62) 第八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75) 8.1组织机构 (75) 8.2人力资源配置与管理 (76) 第九章建设项目管理、实施进度及招标 (77) 9.1建设项目管理 (77) 9.2建设项目实施进度 (78) 9.3招标方案 (79) 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2) 10.1投资估算 (82) 10.2资金筹措 (84)

第十一章财务分析和社会评价 (85) 11.1财务分析 (85) 11.2社会评价 (89) 第十二章项目风险和对策分析 (92) 12.1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 (92) 12.2风险程度分析 (94) 12.3风险防范措施 (94) 第十三章结论和建议 (97) 13.1结论 (97) 13.2建议 (97)

完善海关物流监管的几点建议

完善海关物流监管的几点建议 国际物流是一个跨国界物流的概念,它是指合理组织货物在国际间流动,即发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活动。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按照国际物流惯例和标准,利用国际物流网络、物流设备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物流作为国际贸易的一部分,它产生的费用是作为流通费用计入商品的销售成本中,通过降低商品的流通费用从而降低商品的销售成本,可以提高企业的利润。因此,国外经济学家把物流视为“第三利润源泉'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化大生产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跨国公司的生产企业尤其是T企业对采购和终端物流服务的时效性要求不断提高,“JIT、“零库存”、“物流全球化”等现代生产和管理模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供应链的内部整合实现低成本、无阻碍的物流运作,成为跨国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处于整个国际物流服务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海关物流监管水平的高低对国际物流的畅通有着直接的影响。近年来,从国际物流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要求海关简化监管手续、提高通关效率的呼声越来越高。海关一方面急

需构筑新型的便捷通关流程,实现国际物流的无障碍通关,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竞争的需要;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物流监控力度,维护正常的进出口贸易秩序,把好国家经济大门。如何实现严密监管下的高效运作,是我国海关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从促进国际物流发展的角度,对现行的海关监管模式重新进行审视,针对海关监管中存在的不符合国际物流发展趋势的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一、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进入新经济时代以来,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国际物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第三方物流是指产品由生产方到销售方的环节不是由生产方自身的物流部门来完成,而是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承担,也就是国际上流行的业务外包(out-sourcing)在发达国家,专业物流占整个物流市场的比例:美国为55%,日本为70%,欧洲为76%。西方国家物流业的发展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要占社会的50%,物流产业才能形成。

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发展的建议

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设发展的建议摘要:主要阐述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并对其予以定义。再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类别和管理模式论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海关特殊监管监管区域对我国经济作用和存在的不足,同时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问题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概念,功能,类别和管理模式 (一)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概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为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十五个保税区作为我国开放度最大的区域。但是,对于保税区的性质定位在国内有不同的解读。作为中央政府的国务院和海关总署认为保税区是海关监管区,自然应在关境以内,所以,十五个保税区监管办法都明确规定了保税区的所有进出境活动都要接受海关监管。但是,保税区所在的地方政府几乎都提出或规定保税区是国际公认的自由贸易区,按照惯例,自由贸易区是境内关外的区域,法理上认为在关境以外,所以,货物进出境是自由的(法律禁止的除外),而自由贸易区与境内其他地区的货物往来才受海关的管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地方政府先试的权力很大,所以,好几个省、市就对外按照自己的口径宣传和开发招商。为了统一和加强对保税区的管理,国务院在九十年代中期召开了保税区工作会议,在会上对保税区的性质争论得相当激烈,难以统一,最后国务院领导在总结时认为,我国的保税区目前还不具备国际公认的自由贸易区的全部要素,所以现在就实施自由贸易区的管理还不行,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有别于一般海关监管区的特殊政策和优惠,逐步往那个方向发展。由此,就产生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说法。当然,其后在国务院的批准下,出台了一些特殊监管措施,如进出境备案制等。到2000年修订《海关法》时正式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写进了法律。但是,《海关法》未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定义。有学者提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赋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由海关为主实施封闭式监管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这一定义较侧重从经济角度来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概括。从海关管理的角度,根据近几年来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所包含的各类经济区域的特征,我们对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定义作如下概括: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特定区域,具有保税加工、储存、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等功能,全封闭且实施特殊税收和管理措施的海关监管区。由此可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有以下特征: 1.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必须经国家批准,一般是设立在对外开放、通关便利且

建设海关监管场所的建议

建设海关监管场所的建议 一、场所选址 1. 选择靠近港口、机场或边境口岸等进出口通道的地理位置,便于监管人员的快速出入和货物的便捷运输。 2. 考虑到海关监管需要的面积和设施要求,选择宽敞的场地,确保能够容纳大量货物和车辆,并提供充足的停车位。 3. 需要考虑交通便利性,选择靠近主要交通干道的位置,方便货物的快速运输和检查。 二、设施建设 1. 建设高标准的仓库和堆场,确保货物的安全存放和分类管理。 2. 配备先进的监控设备和安全防护系统,包括闭路电视监控、入侵报警系统等,确保货物和场所的安全。 3. 设立专门的办公区域和会议室,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便利的会议设施,便于海关人员的日常工作和沟通。 4. 配备先进的通信设备和信息系统,提供实时的数据和信息传输功能,方便海关人员进行监管和查询工作。 5. 建设完善的货物检验和鉴定设施,包括仪器设备、实验室和专业人员,确保对进出口货物的质量和真实性进行准确鉴定。 6. 建设便捷的通关服务区和办事大厅,提供便利的通关服务和咨询,提高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人员配置 1. 根据监管需求,合理配置海关人员,包括监管人员、检验人员、鉴定人员等,确保监管工作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2.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机会,提升海关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监管能力。 3. 建立健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海关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四、合作机制 1. 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包括海关总署、边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建立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提高整体监管效能。 2. 与企业和物流公司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配合,确保货物的顺利通关和监管。 3.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提升海关监管水平。 五、法规制度 1. 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明确海关监管的职责和权限,规范监管行为和流程。 2. 加强对海关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确保他们具备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执行能力。 3. 建立健全的投诉和申诉机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和纠纷,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设立海关监管场所申请报告

设立海关监管场所申请报告设立海关监管场所申请报告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外贸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我国的海关监管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海关监管场所的设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统一部署,我们对海关监管场所的设立提出了申请。现将我们的申请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某某地区海关监管场所(以下简称场所) 2. 项目位置:某某地区3.建设单位:某某地区海关 二、项目概况 1.项目建设情况场所总建筑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主要 分为办公区、操作区、仓储区三大块。其中,办公区位于场所的楼上,占地面积约为600平方米,主要用于海关工作人员办公和日常管理;操作区及仓储区位于楼下,占地面积约为 2400平方米,主要用于货物的装卸、托运、仓储、检验等海 关监管工作。 2.项目建设要求场所建设要根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有关规定 和标准进行设计、建设。主要实行“三区三线”的管理模式。即,在场所内设立办公区、操作区和仓储区,并划分进出口货物和境内货物两条生产线,实行密闭制,确保货物安全。场所的建

设要满足防火、防爆、防盗等安全要求。满足海关工作人员操作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具备合理性、先进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1.加强进出口商品监管海关监管场所是国家海关进行进出 口商品监管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确保贸易安全、防范跨境犯罪具有重要意义,是保证海关稽查和监管工作的前提保障。 2.提高口岸经济效益场所设立后,将为加强该地区口岸物 流环节的监管和管理,促进口岸各类商品的快速通关与运作提供基础保障,进一步提高口岸的经济效益。 3.保障市场秩序海关监管场所的设立,能够深入掌握市场 状况,有效地杜绝不法分子利用海关流程漏洞进行走私、偷税等犯罪行为,促进市场秩序的稳步推进。 四、项目费用及资金来源 场所的建设费用大约为3000万元,预计采用银行贷款的 方式解决资金问题。 五、项目前景预测 随着国家海关进出口商品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海关监管场所的需求也逐渐升温。本项目所在地区所处于有着较高经济活动水平的地带,场所设立将在着力推进区域物流产业前提下,对于促进该地区口岸快速通关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六、项目评估及建议

海关监管区 注意事项

海关监管区注意事项 海关监管区是国家对进出口货物、行李和运输工具进行检查、监管和管理的特定区域,以维护国家安全、实施经济政策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海关监管区的注意事项。 一、法律法规的遵守 海关监管区是在法律支持下进行管理的,因此在海关监管区内经营的企业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包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手续、申报单据的真实性、货物的合规性等。企业要确保报关资料的准确、完整,以免给海关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外,还需遵守海关监管区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如保持规范的仓储管理、记录货物流向等。 二、货物安全与防范风险 海关监管区是一个安全的场所,企业和个人要重视货物的安全和防范风险。首先,在海关监管区内,货物应妥善保管,如及时处理货物包装破损、防止货物遗失等。其次,要做好危险品和易腐烂品的分类、包装和储存。特别是对于易燃易爆品,要按照相关法规要求进行专门储存和管理。同时,企业要加强内外部安全监控,预防盗窃,确保货物的安全。 三、知识产权与合规性问题

海关监管区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环节,企业和个人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首先,在进出口环节,要确保货物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如商标、专利、著作权等。目前,海关对侵权行为进行严格打击,企业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和保护。此外,还要遵守海关监管区的合规要求,如进出口商务合同的合规性、产品质量的符合性等。 四、技术管理与信息化 近年来,海关监管区越来越重视技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企业和个人要积极配合和适应这些变化。其中,海关单一窗口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企业要及时掌握并运用该系统,提高通关效率。此外,应加强对货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和管理,方便海关的监管和追溯。 五、诚信经营与合作 在海关监管区内,诚信经营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和个人要遵守合同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遵守海关的规章制度。与此同时,要加强与海关的合作和沟通,及时解决问题和提供所需的资料。 六、人员素质与培训

天保海关对边合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天保海关对边合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一、背景介绍 天保海关是中国的一家海关机构,负责管理进出口货物的检验、监管 和征税等工作。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边境贸易逐渐成 为了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更好地管理边境贸易和促进 边境地区经济发展,天保海关对边合区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意见和建议 1.加强对边合区企业的监管 边合区企业是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其特殊性质, 容易出现违法行为。因此,天保海关建议加强对边合区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偷逃税款、走私等违法行为,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形成联防联控机制。 2.完善边境口岸设施 边境口岸是进出口货物流通的重要通道,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天保海关建议加大对边境口岸设施改造和升级力度, 提高通关效率,并加强与其他国家海关的合作,推动口岸通关便利化。 3.加强人才培养和交流 边合区企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支持。天保海关建议加

强对边境地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提高人才素质。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家海关的交流与合作,吸取先进 经验,推动我国海关事业发展。 4.促进跨境电商发展 跨境电商是当前国际贸易中发展最快、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天保海 关建议加大对跨境电商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其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加强对跨境电商企业的监管,防止其出现违法行为。 5.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的重要举措。天保海关建议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工作,在 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三、结语 天保海关对边合区建设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旨在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 展和加强对边合区企业的监管。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边境贸易 将会越来越重要,天保海关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边合区建设和促进国际 贸易健康发展。

海关推进口岸管理与监管的工作计划

海关推进口岸管理与监管的工作计划根据您的要求,我将为您撰写一份1500字的文章,题目为“海关推进口岸管理与监管的工作计划”。 海关推进口岸管理与监管的工作计划 (正文开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海关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作为国家边境的门户,口岸管理与监管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为了不断提升口岸管理与监管水平,海关机构需要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工作计划,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贸易环境和安全挑战。 一、海关现状分析 为了确定合适的工作计划,首先需要对海关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海关在口岸管理与监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确保货物和人员的安全,并保障国家税收和法律法规的执行。然而,当前口岸管理与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查验效率低下;合作与协调机制有待完善,限制了高效的口岸运作;还有一些不法分子滥用港口资源,进行非法活动。综合考虑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来改善局面。 二、工作目标与目标

基于海关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几个工作目标来引导工作计划 的制定。首先,提高口岸管理与监管的效率与质量,实现现代化水平。其次,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运作效能。第三,强化与国内外合 作伙伴的合作,推动口岸管理与监管一体化。最后,打击非法贸易和 跨国犯罪活动,确保口岸安全和国家安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以下具体工作目标:提高出入境查验 效率,缩短等待时间;建设先进的口岸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加 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享资源和信息;制定并完善法律法规,打击 非法贸易和偷逃行为;提升海关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提供更 好的服务和支持。 三、工作计划与措施 针对上述目标,我们制定了一套工作计划,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实 现这些目标。首先,我们将加强海关个人的培训和研究工作,提升他 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其次,我们将投资和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 设备,打造高效的口岸信息平台。同时,通过加强与其他国际海关机 构的合作,推动信息互通和共享。第三,我们将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并实施更加严格的审核和检查制度。此外,我们还将加大对风险控制和评估的投入,提前识别和预防潜在的 安全隐患。 四、预期成果与评估方法 通过实施上述工作计划,我们预期可以取得以下成果:一是口岸管 理与监管的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货物和人员通关时间大幅缩短,为

制约海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题目:解构海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1.引言 海关一直被视为国家门户的守护者,其高质量发展对国家安全和经济 发展至关重要。然而,海关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问题,这些问 题不仅影响了其职能履行,还可能对国家的整体利益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围绕制约海关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海关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2.问题分析 2.1 信息化水平不足 以电子口岸为代表的信息化手段在海关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一些国家的海关在信息化建设上仍然存在滞后的现象,导致工作效率 低下,数据精准度不高等问题。 2.2 人员能力不足 海关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和服务意识直接影响着海关的工作效率和 服务水平,然而,一些国家的海关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技能和服 务意识有待提升。 2.3 问题 行为在一些国家的海关中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了海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进而影响了国家的贸易环境和经济安全。

3.建议 3.1 加强信息化建设 海关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电子口岸等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精准度。 3.2 提升人员素质 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对海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建立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海关队伍。 3.3 打击 严厉打击行为,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提高海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增强国际社会对国家海关的信任度。 4.个人观点 作为国家门户的守护者,海关的高质量发展对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我认为,海关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打击行为,以推动海关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形象。 5.总结 海关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但只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人员素质,打击行为,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相信,在国家的有力支持下,海关一定能够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将其职能发挥

海关优化指定监管场地验收措施

海关优化指定监管场地验收措施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海关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海关监管场地作为海关执行职责的重要场所,其验收工作直接关系到海关执法的效果和贸易便利化的推进。为了进一步优化指定监管场地的验收工作,提高海关监管效能,以下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验收标准和流程 海关应制定详细的验收标准和流程,明确监管场地的基本要求和验收条件。标准和流程应涵盖场地的安全性、通关设施、信息化建设、人员配备等方面。海关可以参考国际标准和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我国的监管场地验收标准。 二、加强场地安全管理 海关监管场地的安全管理是保障海关执法工作的重要前提。海关应要求监管场地具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和防范措施,包括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消防设施等。海关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安全评估,确保监管场地的安全性达到要求。 三、推进监管场地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提高海关执法效能的关键。海关应要求监管场地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包括通关系统、风险分析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等。海关可以与其他政府部门和企业合作,共享信息资源,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监管场地的信息化水平。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 监管场地的人员是海关执法工作的重要力量。海关应要求监管场地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执法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海关还应加强对监管场地人员的管理,确保他们履职尽责,不得有违法行为。 五、建立监管场地验收结果评估机制 海关应建立监管场地验收结果评估机制,定期对已验收的监管场地进行评估,检查其运行情况和遵守程度。评估结果可以作为监管场地的绩效考核依据,对不符合要求的场地进行整改或撤销验收。 六、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 海关应与企业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及时解决问题。海关可以组织企业代表参与监管场地验收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监管场地验收工作的优化和改进。 七、加强监管场地的监督和管理 海关应加强对已验收监管场地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以确保场地的运行符合要求。海关还可以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和企业向海关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监管场地的监管力度。 海关优化指定监管场地验收措施是提高海关执法效能和贸易便利化的重要举措。海关应建立完善的验收标准和流程,加强场地安全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建立监管场地验收结

海关总署关于加强海关监管的指导意见

海关总署关于加强海关监管的指导意见 为了进一步加强海关监管,有效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海关总署制定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意见,并就如何加强海关监管提出建议。 一、加强出入境物品的检查与查验 1. 严格落实出入境物品清单申报制度。所有出入境物品的所有人都应该按规定填写申报单,并如实申报物品种类、数量和价值。同时,海关应加强对这些信息的核查和审核,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 提升现场检查查验效率。海关应采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如X光检查、红外线检测等,以提高查验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应加强对查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工作效率。 3. 加强对可疑物品的检查。对于一些可疑物品,如走私品、违禁品等,海关应采取更加严格的检查措施,确保不会有违禁物品进出境。 二、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管理 1. 严格落实边境管理制度。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身份核实和背景调查,确保他们的合法身份和目的。对于可疑人员,应采取进一步审查和盘问。 2. 强化边境巡逻和监控。利用高科技手段,如监控摄像头、人脸识别等,对边境地区进行全天候的监控和巡逻,及时发现和处理不法行为。

3. 加强对禁止入境名单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禁止入境名单制度,及时更新和通报,确保禁止入境人员不能通过海关。 三、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合作 1. 加强与其他海关、公安、税务等部门的联动。建立健全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涉及海关监管的信息,加强跨部门合作,形成合力。 2. 强化对关键领域的监管。特别是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如军事装备、能源资源等,应与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建立紧密的监管机制。 3. 推进电子口岸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设现代化电子口岸,实现海关监管信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四、加强人员培训和监督 1. 加强对海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海关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养,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各项监管工作。 2. 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海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及时处理涉及海关监管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3. 推行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海关工作人员积极履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海关总署将按照上述指导意见,持续加强海关监管工作,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各级海关机关和相关部门也应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推进海关监管工作的现代化和规范化发展。只有通过全社会的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68号附件3: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检疫处理区设置规范

附件3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检疫处理区设置规范 第一章进境原木检疫处理区 一、进境原木除害处理区 (一)基本要求。 1. 区域布局合理,实施封闭管理,与居民区保持安全距离,至少1000米以上。 2. 应当配套建有紧临场所处理区的专用原木装卸区域,处理区周边1000米没有成片林地,无适宜林木有害生物定殖的寄主植物。 3. 木材处理场地场地平整,硬化,雨后无积水。 4. 应当配备通过消防部门验收的消防安全设施,配备带自动报警、排气等装置的检疫除害处理专用药品和药械仓库,并符合危险化学品和消防管理规定。供电供水、排水设施齐全。(二)功能要求。 进境原木检疫处理区分为核心处理区、检疫合格堆场。 1. 核心处理区应当满足年处理200万立方米木材的处理能力。检疫合格堆场面积应与年处理能力相适应。 2. 核心处理区应当为水泥地面,检疫合格堆场应为硬质地

面,满足重载机械全天候作业要求。 3. 核心处理区实施封闭管理,周围应建有隔离围墙(栏),与木材专用码头之间建有专用通道。 4. 核心处理区内配套符合海关要求的处理控制室。 5. 处理设施建设应当达到进境木材处理技术指标要求,符合环保和安全生产等相关规定。 (三)处理设施技术要求。 1. 熏蒸处理。 (1)处理设施要求。采用固定设计,单个熏蒸密闭空间不大于1500立方米,并至少设置2个熏蒸药剂浓度检测点。各熏蒸密闭设施间,应布局合理,便于原木装卸和熏蒸安全操作。必要时,配备加温设备,保证整个处理过程原木表皮下5cm内温度不低于5℃。 (2)处理设备要求。具备投药、汽化、循环、检测、回收、排放等功能。各项功能应实现自动操作与控制。汽化投药出口温度不低于20℃。气体检测设备灵敏度达到0.1g/m3。 (3)熏蒸空间气体循环和气密性要求。密闭条件下,投药后30分钟内熏蒸气体应能实现均匀分布,各检测点之间浓度差小于等于5g/m3。投药后2小时药剂浓度不低于起始浓度的75%,24小时不低于起始浓度的50%。 (4)熏蒸药剂重复利用和排放要求。处理设施设计应能实现熏蒸药剂重复利用,再利用率不低于50%。尾气应适当回收,保

码头冷库建设海关建议

码头冷库建设海关建议 一、背景介绍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海关在保障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码头冷库作为进出口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也需要海关的有效监管和管理。因此,针对码头冷库建设,我提出以下建议,以加强海关监管和推动冷库建设的高效运行。 二、加强冷库基础设施建设 1. 提升冷库建设标准:制定更严格的冷库建设标准,确保冷库设施符合国际标准,以提高冷库运行效率和货物保鲜能力。 2. 完善冷库设施设备:引进先进的冷库设备,如温度控制系统、湿度控制设备等,以提高冷库的工作效率和货物保鲜质量。 3. 加强冷库安全设施:建立完善的冷库安全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防火设施、入侵报警等,以确保冷库内货物的安全和防范恶意破坏。 三、优化冷库管理流程 1. 建立电子化管理系统:推行冷库管理的电子化,包括货物进出库登记、温度记录和仓储信息管理等,提高冷库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冷库信息共享:建立冷库与海关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冷库与海关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以便海关及时掌握冷库的运行状况和货物信息。 3. 强化冷库人员培训:加强冷库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冷库管理和操作技能,以确保冷库的安全运行和货物的质量保障。

四、加强海关监管措施 1. 增加冷库巡查频次:加大对冷库的巡查力度,特别是对涉及敏感货物的冷库,加强对货物进出库的监管和检查。 2. 加强冷库审计工作:定期对冷库进行审计,检查冷库运行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建立冷库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冷库风险评估机制,对冷库进行风险评估,加强对风险较高的冷库的监管和管理。 4. 加强冷库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冷库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1. 加强与国际冷链物流组织的合作:与国际冷链物流组织保持紧密联系,了解国际先进冷库建设和管理经验,借鉴其成功做法。 2. 推动冷库管理标准的国际化: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推动冷库管理标准的国际化,提升我国冷库建设和管理水平。 3. 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共享: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海关建立冷链物流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互通,提高冷链物流的效率和安全性。 六、总结 冷库作为进出口冷链物流的重要环节,其建设和管理对于保障货物质量和海关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冷库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冷库管理流程、加强海关监管措施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可推动冷库建设与海关的有效合作,提高冷库的运行效率和货物的质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查验作业区设置规范

附件2 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场地)查验作业区设置规范 第一章进口汽车查验区 一、查验区设置 (一)查验区为海关对进口汽车进行检验的工作区域,应分为候检区、检测区、合格停放区、不合格停放区等区域,不同的区域应设立相应的标识,各区域规划布局应适应汽车整车进口检验工作流程及技术条件,并配套监管仓库等设施。 (二)查验区应当具有实施检验检测一体化的电子检验软硬件条件;提供满足现场查验业务用房、办公设备、交通工具和必要的附属设施。 (三)应当设置候检区,不少于10个车位;合格停放区不少于10个车位;不合格停放区不少于30个车位,且不合格停放区域应当相对独立。 (四)应当设置用于存放需实施退运、销毁、扣押以及待进一步检验的汽车整车监管仓库,并应当相对独立,符合相关监管要求。 (五)应当设置检测区,满足汽车检测相应技术条件。 (六)检测区应当设置检测车间、检测线、地沟、试车道路、驻车坡道等设施。 1.检测车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应适应承检车型检测的

需要,并方便承检车辆进入和驶出;应通风、防雨,并设置排(换)气装置和排水装置,并有温度、湿度、大气压力测量装置;路面的承载能力应适应承检车型的轴荷要求,行车路面纵向和横向坡度应不大于0.1%,平整度应不大于2.0%。在滚筒反力式制动检验台工位或平板制动检验台前、后,对于10吨(含)以上级检测线6米内和3吨级检测线3米内的行车地面,其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平板式制动检验台工位除外。 2.检测线应当布置在检测车间内,并按检验流程合理分布。出入口应设引车道和必要的交通标识以及安全防护装置 3.地沟的长度应当与承检车型相适应,并设置通行通道及照明装置。地沟边缘应设置防止车辆跌入地沟的安全防护装置。 4.试车道路的承载能力需适应承检车型的轴荷要求,试验车道应铺设平坦、清洁、干燥、硬实的水泥或沥青路面并设有规范的交通标识标线,路面附着系数应不小于0.7。 5.用于驻车制动性能检验的驻车坡道,坡度分别为15% 和20%,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坡道的长度应当比承检车型的最大轴距长1米,宽度应当比承检车型的最大宽度宽1米。参照相关标准采用符合规定的驻车制动检测设备检验时,可不构建驻车坡道。 二、暂存区设置 (一)暂存区是进口汽车在口岸临时存放的区域。暂存 区的面积应与检测业务量相适应,不得与试车道路和行车道路等设施共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