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商调商的方法

试商调商的方法

试商调商的方法
试商调商的方法

试商、调商有规律

(一)“四舍五入法”和“口算法”。

1、用四舍法试商

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1、2、3、4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的尾数舍去,把它看作和除数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但“四舍”初商容易大,如43O÷62,把除数“四舍”看作60,试商7,7与62相乘,得434,积比被除数大,说明商7大了,应该改商6,6与62相乘,积是372,43O减去372,余数是58,比除数62小,说明商6合适。由此可知,除数若往小看,初商容易大。计算时同学们可记住“四舍商易大,初商可减1”的规律。

2、用五入法试商

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5、6、7.8、9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为整十数来试商。但“五入”初商易小,如197÷28,把除数“五入”看作30,试商6,6与28相乘得168,197减去168得29,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应该改商7,7与28相乘得196,197减去196得1,余数比除数小,说明商7合适。从这道题看出,把除数往大看,初商容易小。因此要记住“五入商易小,初商可加1”的规律。

3、用口算法试商

这种方法适用于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情况。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4、5、6时,也可以看成几十五直接口算。

特别是当除数是14、15、16、24、25、26等。

例如:教材81页例5,计算时。学生一般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把26看作30试商,也可能有学生直接用乘法“25×5=125”想商。这就是为什么在前面我们要学生熟练几十五乘几的乘积。这里学生如果对一些数的乘积记得十分清楚,这个商就来得很快。但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得出正确的商,都应给予肯定。但在交流不同的算法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各自试商方法的不同之处,即使同一种试商方法,在试商的过程中也会有各自的巧妙之处:如有学生在把26看作30试商时,当发现商8小了,不是将8改写成9再试商,而是根据余数32里面还有一个26,直接确定商9,而且进一步知道余数是6,整个过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灵活处理。在了解了不同的方法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到:有的计算直接用一位数乘两位数能很快地确定应商几。但允许学生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这三种试商方法,是人教版教材上介绍的,由于除数有时看大或看小,就出现了初商过小或过大的情况,就需要把初商调大或调小。为了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试商规律,正确、迅速地试商,我们还要不断的练习梳理,在练习梳理时,练习的设计也很关键。

(二)其它的试商方法。

1.同头无除商八九(可参考数学书第79页第10题)

被除数与除数首位上的数相同(俗称同头),但被除数第二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第二位上的数,不够商一(俗称无除),那就可以在下一位上用8或9试商。例如:239÷26,被除数与除数的首位都是2,称之为同头,23小于26,不够商1,就称之为无除,直接用9试商。

(1)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最高位相同,而第二位的差数不超过首位时,通常可以商“9”,如440÷46、802÷8、900÷98等。

(2)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最高位相同,而第二位的差数超过首位时,通常可以商“8”,如410÷46、152÷18、325÷38等。

2.除数折半商四五

除数折半是指被除数的前一位或两位数正好是除数前两位数的一半或接近一半时,可以用45试商。

例如330÷68,除数的68的一半是34,33接近34,但小于34,可以直接商4;又如350÷68,除数68的一半是34,35接近34,但大于34,可以直接商5。也就是说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并小于除数的一半时商4,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并大于除数的一半时直接商5。

3.差数试商法

当除数是11、12……19,被除数的前两位又不够除,初商估为9,往往要下调好多次才能找到合适的商,太麻烦了,为此我们可以在试商时先看除数与被除数前两位的相差数,(简称为差数)来定初商.

如果差数是1、2,则初商为9;

如果差数是3、4,则初商为8;

如果差数是5、6,则初商为7;

如果差数是7、8,则初商为6.

如132÷14=9 (6)

除数14与被除数前两位“13”差数是1,初商估9;经过除数个位上的4调商后,商定为9.

再如10336÷17=608

17和“10”差数是7,初商估6.所以百位上商定为6. 17与136前两数“13”的差数是4,初商估8.经个位调商,商定为8.

4.看被除数与除数的个位上的数字

例如:252÷48,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字是2,除数的个位上的数字是8,就可以背8的口诀中个位上有2的,那就是四八三十二,所以商可能是4。我们要根据具体的题目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5.特殊的方法

当被除数的首位不是1时,怎样试商.

如5757÷19=303

用差数法不合适.用高位试,低位调,来往下调二次商初商3.还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19看成20,这种方法是当除数大于15而小于19时,运用五入法,用20来试商,这样商易小,可看低位,再确定是否往上调.如果除数是小于15而大于10时,可用舍掉的方法.

再如5876÷13=452

13小于15,用10试商,可商5.看低位下调初商4.

两位数除法试商歌

一二丢,八九收,

当作整十来试商;

“四舍”商大减去一,

“五入”商小加上一;

同头无除商八、九,

除数折半商四、五;

除完不忘做比较,

余数必小要记牢。

()里最大能填几的练习是提高学生试商能力的好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如()×8<44,通过多次练习,学生感觉到不可能填1、2、3、4,因为和8相乘的积离44太远,五八四十,和44比较接近,六八四十八,超过了44,()里填5。学生在多次实际计算中逐步提高试商的能力。

以上补充的算法对学生的要求相对也较高,我们在教学中不会强加给学生,而是顺其自然,随着学生计算熟练程度的增加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通过观察发现规律,让学生在自我感悟中掌握不同的试商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关键,我们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提高试商的速度,可以学习一些巧妙的灵活的试商方法.实用:奥数专家周斌给您推荐的五种学习方法

学习没有捷径,但是有技巧。

第一种:记笔记。

这方法其实很普遍也很简单,但恰恰是很多同学不容易做到的,记笔记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把老师的精华记录下来方便复习,二是练习学生的书写能力,三是可以让学生养成边听边写的学习能力,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效的。

第二种:错题本。

很多孩子都马虎,但有些马虎其实是同学对知识点理解不清晰造成的,这类的题目一定要记录下来。还有的是出题者故意设计的陷阱,这也可以记录下来,定时复习,久了之后很多马虎自然而然地就避免了。

第三种:题目分类本。

和错题本一样,专门记录自己做过的试题,分类指的是将自己做过的试题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极其简单,自己一看就会的。一类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思考找到突破口的,还有一类就是难度很大,需要综合运用很多知识并进行推理才能解答的,后两类都应该是我们的记录重点。在对试题分类的过程中同学自然地就增强了对试题的进一步理解。

第四种:旧题新解。

不定时的翻翻原来做过的试题,但是重点是思考有没有新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样不断地增加思考有利于形成学生思考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多角度考察问题的思路,并随时利用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第五种:学习小组。

定期地和小组成员分享好试题,好方法,好技巧,好经验,即可以增加同学之间的情感,又可以在交朋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东西,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协调能力。

五入调商

五入调商 执教:刘娜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9页 教学目标: 1、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探索在“五入”法试商的基础上,学会调商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 2、让学生在不断调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对自己和他人计算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 4、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感受计算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学会用五入法的方法试商后进行调商。 教学难点:能学会用五入法的方法试商后进行调商。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指名板演 410÷84,其他学生同时计算。 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相机板书:初商太大,需要调小。 2、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五入调商(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呈现例题:四年级二班有36人,一共借书252本,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请同学们齐读题目,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这道题需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已知条件? 2、根据自学提示自主完成该题: (1)根据所求的问题,列出算式,估算结果 (2)尝试用竖式解答 (3)如有困难,可以寻求小组成员的帮助

(4)完成书本第十九页的竖式,算式和答句的书写,并验算 3、让学生说说自己在试商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又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相机强调:余数等于除数,说明了初商太小了。原因是在被除数不变的情况下,用五入法看除数,除数变大了,商也就偏小了。所以需要把商调大。(板书:初商太小,需要调大) 4、比较 252÷36和 272÷34这两道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组内成员互相讨论,合作完成下题。 相同点:都要() 不同点:四舍方法试商,除数变(),初商偏(),要调() 五入方法试商,除数变(),初商偏(),要调() 师总结:四舍方法试商---除数看小了---初商易偏大--调小 五入方法试商---除数看大了---初商易偏小--调大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本19页练一练 学生先独立找出错误的地方,再交流,然后订正,校对。 3、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198÷28 540÷67 四、课堂总结 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怎样试商?试商后会出现哪些情况?你怎样解决? 板书设计: 五入调商 252÷36=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四舍调商”的基础上教学的,“四舍”是初商过大需要调小,“五入”相应的就是初商过小需要调大。教材的编排上,“五入”和“四舍”是类似的,引导学生对两道例题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两节课的内容联系起来,放在一起考虑。对于方法的掌握,学生的问题不是很大,就是有些学生的计算速度不行,确切的说是口算能力还有所欠缺。在练习中,出现错

《灵活试商》教案

《灵活试商》名师教案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81页例5、做一做及相关练习题。 例5教学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试商方法。教材直接呈现除法试题,先让学生利用所学方法自主探索,接着对比不同学生的试商方法,进一步了解试商的过程,增强灵活试商的意识,提高灵活试商的能力。 (二)核心能力 通过对比不同试商方法,增强灵活试商的意识和能力,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的灵活性。 (三)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不同的试商方法,体会把14、16、24、26等可以看成15、25试商比较简便,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法灵活试商。 2.进一步熟练计算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3.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四)学习重难点 依据数据特点,灵活试商。 (五)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灵活试商)》名师课件、课时作业。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先用四舍五入试商的方法计算240÷26=,然后想一想还有没有不同的试商方法,如果有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比较这些方法哪一种更简便,准备好在课堂上一起讨论。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1)口算。

15×5=15×8= 16×4= 25×4= 24×5=26×3= 15×6= 14×7= (2)()里最大能填几? 25×()<124 25×()<230 15×()<108 15×()<124 (3)你会算吗?请独立笔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笔算除法,希望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能进一步掌握灵活试商的方法,更快更准确地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出示题目(1)、(2)进行抢答,题目(3)集体练习,一方面,可以复习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的试商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口算和最大能填几的练习为灵活试商做好铺垫。】 2.问题探究 课件出示例5: 240÷26= 师:课前已经进行了预习,对于这样的算式,你是怎样解决呢? (1)思考1分钟,理顺思路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试商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自己尝试一下,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3)派出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 预设1:把26看作30来试商,商8,8和26相乘,积是208,240减208,余数是32,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改商9。 预设2:被除数和除数的最高位相同,都是2,而且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用“同头无除商9、8”法。 预设3:把26看作25来试商,4个25是100,8个25是200,余下的40里面还有1个25,所以可以商9。 (4)分析比较 师:哪种方法试商比较快?

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三)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10课时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三) 教学内容: 练习四第9-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计算,边计算边思考,计算后再思考,在思考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2、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3、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的方法。 难点:正确地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1、出示口算题 360÷4 240÷6 200÷40 450÷90 360÷40 240÷60 200÷80 490÷70 学生口算。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复习笔算 1、练习四第9题。 256÷32 140÷18 256÷34 108÷18 (1)指名读题,计算 (2)同桌之间交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什么情况下要把初商调大, 什么情况下要把初商调小。 (3)指名汇报。 2、练习四第10题。 (1)独立计算并验算,先完成的将算式抄在黑板上。 (2)全班交流、订正。 3、练习四第11题。

(1)先算一算,再说一说每题是怎样试商、调商的。 (2)小结。 三、解决问题 1、练习四第12题。 (1)指名学生读题,列式。 (2)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 2、练习四第13题。 (1)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出示2个问题)。 (3)学生独立完成。 (4)小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5)全班交流并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四上4教案:四舍法”试商调商导学案(修改)

导学案

(1)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计算? 从竖式中可以看出,是把除数( )看成( )来试商,先想:84里面最多有( )个20,所以84除以21的商可能是( );再算:( )×( )刚好得84,所以确定84除以21的商是( )。 (3)这道题是用( )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 (4)我也能用这样的方法很快找出下面各题的商。 想一想:为什么要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1)同桌对学 同桌互相交流预学单第1、2题,教师巡视、参与倾听和交流 (2)全班交流,拓展提升 指名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进行解惑。 3、归纳概括,构建模型 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梳理自学成果,完善认知结构。 (二)独学教材76页例3(2) 1、课堂独学后解决下列问题 程。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学时间。独学活动分分 两个层次进行,先让学生在课前独学例3第(1) 个问题。课中通过生生对学、交流及教师的启发、引领和释疑,让自主建构“四 舍”法试商的方法。接着,再让学生独学例3第(2)个问题,再通 过生生对学、小组交流、教师释疑等活动,建构用“四舍”法试商调商的方法。这一设计,不仅发挥学生的主体 98 43 ( ) 8 5 32 ( )

(1)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计算? 竖式中把除数()看作()进行试商。想:430里面有()个(),商(),再用()乘()得(),结果发现(),所以对()进行调整,改商()。再用()乘()得(),最后用()减()得(),发现余数()除数,说明商()合适。 (3)我能把笔算过程完整地写出来。 430 62 (4)从这道题我们发现,初商不一定合适,不合适的时候就要根据试商的结果对()进行调整。 2、合作交流,释疑解惑 (1)同桌对学后四人小组再对学 同桌互相交流预学单第(2)(4)题,教师巡视、参与倾听和交流 (2)全班交流,拓展提升 指名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进行解惑。 3、归纳概括,构建模型 在学生展示交流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梳理自学成果,完善认知结构。 三、当堂检测 1、根据试商情况,找出准确的商并写在上面的□里。作用,而且让学生亲身经历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而且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四舍”法试商、调商的方法。

试商的方法

一些灵活试商的方法 (一)“四舍五入法”与“口算法”。 1、用四舍法试商 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就是1、2、3、4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的尾数舍去,把它瞧作与除数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但“四舍”初商容易大,如144÷21,把除数“四舍”瞧作20,试商7,而这道题的商就是6。由此可知,除数若往小瞧,初商容易大。计算时学生们可记住“四舍商大减去1”的规律。 2、用五入法试商 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就是5、6、7.8、9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为整十数来试商。但“五入”初商易小,如246÷27,把除数“五入”瞧作30,试商8,而这道题的商就是9。从这道题瞧出,把除数往大瞧,初商容易小。因此要学生理解并记住“五入商小加上1”的规律。 3、用口算法试商 这种方法适用于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情况。当除数个位上的数就是4、5、6时,也可以瞧成几十五直接口算。 特别就是当除数就是14、15、16、24、25、26等。 例如:教材85页例4,计算时。学生一般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把26瞧作30试商,也可能有学生直接用乘法“25×5=125”想商。这就就是为什么在前面我们要学生熟练几十五乘几的乘积。这里学生如果对一些数的乘积记得十分清楚,这个商就来得很快。但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得出正确的商,都应给予肯定。但在交流不同的算法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各自试商方法的不同之处,即使同一种试商方法,在试商的过程中也会有各自的巧妙之处:如有学生在把26瞧作30试商时,当发现商4小了,不就是将4改写成5再试商,而就是根据余数36里面还有一个26,直接确定商5,整个过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灵活处理。在了解了不同的方法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您认为哪种方法简便?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到:有的计算直接用一位数乘两位数能很快地确定应商几。但允许学生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这三种试商方法,就是人教版教材上介绍的,由于除数有时瞧大或瞧小,就出现了初商过小或过大的情况,就需要把初商调大或调小。为了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试商规律,正确、迅速地试商,我们还要不断的练习梳理,在练习梳理时,练习的设计也很关键。 (二)其它的试商方法。 1、同头无除商八九 被除数与除数首位上的数相同(俗称同头),但被除数第二位上的数小于除数

除法的试商和调商

第3 讲除法的试商和调商 一、两、三位数除法的试商 (1)“四舍”法试商 当除数的的个位上的数小于5时,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初商的结果偏大。 (2)“五入”法试商 当除数的的个位上的数大于或者等于5时,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十位上的数加上1,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初商的结果偏小。 总结:试商时,初商“四舍偏大”,“五入偏小” 二、初商后的调商方法 (1)初商过大的调商方法: 初商后,商与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过大,将商的值减1,再调商。 (2)初商过小的调商方法: 初商后,商与除数的积小于被除数,但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说明商过小,将商的值 加1,再调商。 重点:升和毫升的单位进率计算、除法算式列式、除法的验算 难点:试商 1.比较大小。 9×2×3○9×(2×3)44×55○33×66 75÷15÷5○75÷(15÷5)34×52○43×25 No. 3 Date Time Name

2.计算354÷72,先把72看作()来试商,第一次试商是(),72×()=(), ()>(),所以商是()。 3.一个数除以28的商是11余10,被除数是()。 4.建筑工地上有364袋水泥,如果每26袋水泥装一车,一共要装()车。 5.竖式计算并验算。 90÷28= 186÷28= 737÷77= 6.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该把商的值()。 A.调大 B.调小 C.不变 7花坛里有玫瑰392朵,牡丹49朵,玫瑰是牡丹的多少倍?(写出调商过程)

8.一列火车长245米,每秒行驶25米,全车要通过一座930米的大桥,需要多少秒? 1 竖式计算 289÷32 567÷43 328÷68 875÷25 197÷18 826÷72 3、已知花店3天卖出了48朵花,照这样计算,把下表填写完整 花数256 464 天数14 24 (1)花店3个礼拜卖出多少花? (2)花店经过改良后,每天卖出27朵花,15天可以多卖多少朵?

灵活试商的方法

灵活试商的方法 建始县花坪民族小学杜万建 试商,是笔算除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计算速度和计算正确性的关键环节,是同学们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一个难点,下面介绍几种灵活试商的方法: 1、用四舍法试商 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1、2、3、4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的尾数舍去,把它看作和除数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但“四舍”初商容易大,如144÷21,把除数“四舍”看作20,试商7,而这道题的商是6。由此可知,除数若往小看,初商容易大。计算时学生们可记住“四舍商大减去1”的规律。 2、用五入法试商 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5、6、7.8、9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为整十数来试商。但“五入”初商易小,如246÷27,把除数“五入”看作30,试商8,而这道题的商是9。从这道题看出,把除数往大看,初商容易小。因此要学生理解并记住“五入商小加上1”的规律。 3、看成几十五试商

这种方法适用于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个位是4、5、6时,可以看成几十五直接口算。特别是当除数是14、15、16、24、25、26等。 例如:教材81页例5,计算时。学生一般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把26看作30试商,也有学生直接用乘法“25×8=200、25×9=225”想商。这就是为什么老师曾经补充了要学生熟练几十五乘几的乘积。这里学生如果对一些数的乘积记得十分清楚,这个商就来得很快。例如:15×2=30,15×3=45,15×4=60,15×5=75,15×6=90,15×7=105,15×8=120,15×9=135;25×2=50,25×3=75,25×4=100,25×5=125,25×6=150,25×7=175,25×8=200,25×9=225。还有12、13、14、16等和一位数的乘积尽可能的多记一些。 4、同头无除商八九 被除数与除数首位上的数相同(俗称同头),但被除数第二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第二位上的数,不够商一(俗称无除),那就可以在下一位上用8或9试商。例如:239÷26,被除数与除数的首位都是2,称之为同头,23小于26,不够商1,就称之为无除,直接用9试商。 5、除数折半商四五 除数折半是指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正好是除数的一半或 接近一半时,可以用4、5试商。

试商调商的方法

试商、调商有规律 (一)“四舍五入法”和“口算法”。 1、用四舍法试商 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1、2、3、4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的尾数舍去,把它看作和除数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但“四舍”初商容易大,如43O÷62,把除数“四舍”看作60,试商7,7与62相乘,得434,积比被除数大,说明商7大了,应该改商6,6与62相乘,积是372,43O减去372,余数是58,比除数62小,说明商6合适。由此可知,除数若往小看,初商容易大。计算时同学们可记住“四舍商易大,初商可减1”的规律。 2、用五入法试商 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5、6、7.8、9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个位上的数“五入”为整十数来试商。但“五入”初商易小,如197÷28,把除数“五入”看作30,试商6,6与28相乘得168,197减去168得29,余数比除数大,说明商小了。应该改商7,7与28相乘得196,197减去196得1,余数比除数小,说明商7合适。从这道题看出,把除数往大看,初商容易小。因此要记住“五入商易小,初商可加1”的规律。 3、用口算法试商 这种方法适用于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小、个位上的数又不接近整十数的情况。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4、5、6时,也可以看成几十五直接口算。 特别是当除数是14、15、16、24、25、26等。 例如:教材81页例5,计算时。学生一般会根据“四舍五入”法把26看作30试商,也可能有学生直接用乘法“25×5=125”想商。这就是为什么在前面我们要学生熟练几十五乘几的乘积。这里学生如果对一些数的乘积记得十分清楚,这个商就来得很快。但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得出正确的商,都应给予肯定。但在交流不同的算法时,还应让学生了解各自试商方法的不同之处,即使同一种试商方法,在试商的过程中也会有各自的巧妙之处:如有学生在把26看作30试商时,当发现商8小了,不是将8改写成9再试商,而是根据余数32里面还有一个26,直接确定商9,而且进一步知道余数是6,整个过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灵活处理。在了解了不同的方法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到:有的计算直接用一位数乘两位数能很快地确定应商几。但允许学生认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快速灵活试商方法

快速试商方法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计算。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快速试商是本单元的难点。 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弄清四舍试商可能偏大、五入试商可能偏小的原由: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口诀,记住调商的诀窍,可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我在教学中给学生编了这样四句口诀,琅琅上口,浅显、好记、适用范围广: “四舍”试商常常大,减1再试正恰当; “五入”商小加1好,余数要比除数小。 其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时,试商难度最大。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情况,利用口诀试商。 ①除数大于20时,计算量较大,大多数学生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口算困难。对于这样的习题,教材第15页介绍了我国古代人民在实践中总结的两条计算口诀很适用: 同头无除商八、九;除数折半商四、五。 意思是:被除数和除数最高位相同(同头),但前两位又比除数小不够除(无除),商可能是8或9;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接近除数的一半,商可能是4或5。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当被除数的前两位和除数很接近时(同头),三位数必然接近除数的10倍,即大约8倍或9倍;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也就是0.5倍,三位数必然是接近除数的5倍。 由这两句还可以推出,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一半还要少一些,商可能就是2或3了,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比除数一半多一些,商就可能是6或7。理解并掌握这两句口诀对试商显然帮助很大。但“同头无除商八、九”一般更适合除数是比较大的两位数的除法计算。 ②当除数是20以内的两位数时,人们在长期的计算中总结出了下面的规律: 差一差二商个9,差三差四8当头; 差五差六初商7,差七差八先商6; 差数是九5上阵,快速试商无忧愁。 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如果能把这三组口诀记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试商,就可以大大提高试商和计算的速度。 注:运用这些口诀有时候也是要调商的,必须通过实际的计算才能确定准确商是多少。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灵活试商》优秀教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除法灵活试商》优秀教案_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折半商五、同头无除商九八两种试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方法: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灵活选用试商方法,提高试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策略解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折半商五、同头无除商九八两种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被除数、除数的数字特点,灵活选用试商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题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里最大能填几? 30×()<95 61×()<540 48×()<380 (二)探究试商方法 1.全体笔算,比比谁算的又快又准。 130÷26=5 312÷39=8 243÷48=5 (3) 432÷48=9 603÷67=9 115÷23=5 2.根据求得的商,给算式分类。 预设: (1)分三类:商等于5的是一类,商等于8的是一类,商等于9的是一类。 (2)分两类:商等于5的是一类,商等于8或9的是一类。 3.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规律。 (1)折半商5 ①130÷26=5 243÷48=5……3 170÷34=5 想:上面三道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正好是除数的(),这类题的商一定是()。 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试商5,记作折半商5。 ②把刚作过的243÷48=5……3,改成:247÷48=4……45,引导学生想: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的一半(),这类题的商应是()。 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或接近一半时,试商5或4,记作折半商5。 观察比较:196÷39;140÷26 师:你有什么想法?有没有更合适的试商方法,可以减少试商的次数,提高计算速度?【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商有规律,肯定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关系。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折半商5”的规律。 (2)同头商9或8 270÷29=9……9 603÷67=9 312÷39=8

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用“四舍”法调商教案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用“四舍”法调商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⒉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⒊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1.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⒈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计算。 70÷969÷20520÷60 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用整十数除怎样试商。 ⒉口答: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8330×()<158 40×()<25020×()<98

二、新授 ⒈引入新课。 ⒉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可以怎样列式? ⑵探索“272÷34”的笔算方法。 ①提问:272÷34可以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34看作30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②学生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师巡视指导。 ③交流算法。 提问:用9乘34得306,272比306小,怎么办? 提问:为什么要改商8,指名回答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④学生独立完成竖式 学生完成竖式计算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 ⑶师归纳概括、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准确的商,并让学生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⑷阶段小结

除法的试商有几种方法

除法的试商有几种方法 据此得出“同头无除”题型定商方法:“同头无除”(两位数除三位数)定商时可以先比较两个十位,相差是比 被除数(除数)首位小(或等于)的题一定商9,相差数比被除数(除数)首位大2(或以上)商8(或商 小于8)。相差数比被除数(除数)首位大1商根据个位的大小而定(有可能商9,也有可能商8)。 当然“同头无除”的题不是所有的题要么商9要么商8,当然也有特殊的情况,如220÷28,220÷29这些题商7,109÷19这道题商5。像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可能会更方便,更快捷。 1、同舍同入法:把被除数跟着除数一起舍或入,然后试除,例如,112÷28,如果把除数看作30,则被除数 看作120(同入);如果把除数看作20,则被除数看作110(同舍)。 2、三段舍入法:这也是书本中的方法。把除数首位的下一位数划分为三段:1、2、3为下段;4、5、6为 中段;7、8、9为上段。下段,上段按四舍五入法试商,中段看中间数试商(即除数是几十四、几十五、几 十六时,看作几十五去试除),用中间数试商,需要熟记中间数的倍数,要求较高,一般,仅当除数是十几、二十几、三十几时,中段才用15、25、35去试除。 3、口算试商法:有些除法的商很容易由乘除法的口算得到,例如:75÷15,商是5;100÷25,商是4。 4、同头无除商9、8:当被除数与除数的首位相同(即“同头”),但又不够除(即“无除”)时,一般可以用 9或8作初商,例如,112÷13,初商9,商过大,再改商为8,当除数是几十而又同头无除时,还可以按除 数与被除数前两位的差找商:差1、2试商9,差3、4试商8,差5、6试商7,差7、8试商6,初商过大 再改商。例如,112÷14,14和11差3,试商8。具体来说,这种情况又分为两种:①当被除数与除数的首 位的数相同,而被除数的下一位比除数下一位小,并且差超不过(或等于)首位上的数时,一般商9。如:764÷78 5784÷588 254÷27②当被除数与除数的首位的数相同,而被除数的下一位比除数下一位小,并且差超 过首位上的数时,一般商8。如:125÷14 516÷58 5、头数差半商作5: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接近除数的一半时,可以用5或4去试商。例如,247÷ 46,被除数 的前两位24比除数46的一半稍大,用5作初商,又如,227 ÷46,被除数的前两位22比除数46的一半稍小,用4作初商。 6、参考试商法:在除法的计算过程中,有时可以根据已经求出的某一位上的商来判断另一位上的商.。 7、倍数直商法:当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时,就没有必要用“四舍五入”法来进行试商,直接商就可以了。如:168÷42 2640÷132 126÷42具体说可分为三种情况:①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或三位正好是除数的一半或极接近 于一半时,一般可以商5。如:264÷42 495÷93 1945÷388②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或三位小于除数的一半时,一 般可以商4、3这两个数。如:148÷36 2184÷526③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或三位大于除数的一半时,一般可以 商6、7这两个数。如:505÷72 1238÷198。 总之,在计算除数是两、三位数的除法时,注意观察除数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灵活掌握试商方法,可以使计算简便。如:2646÷42=63,十位上商6后,余数是126,而126恰好是252 的一半,因此个位上就可直接商3。 当然,全部掌握这些技巧是有些难度的,也不需要孩子们能够具体地归纳出来,但通过这样的分析,会感 觉到除法的技巧和趣味,从而掌握得更到位。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推荐】《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四舍调商)》教案

《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四舍调商)》教案 教学内容:第8、9页 教学重、难点:初商偏大要调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四舍法试商发现初商过大需要调商的探索过程,会用这种方法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 2、让学生初步感受用试验、调整的办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3、培养学生认真的计算,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说把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试商的结果是几? 210÷42 274÷29 450÷63 362÷48 2、出示一个学生的作业练习(用竖式呈现:69÷20=3……9) 让学生说说这题在计算中主要错误在哪里? 正确的过程应该是怎么样的? (强调:乘要乘原来的除数,而不是整十数) 二、学习新知: 1、光盘演示第8页例题图 看图后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有34人,共借书272本,要求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 学生列式,指名说说该算式的意思。 2、试商 板书横式和除法竖式 结合复习,让学生说说该题的试商方法: 把34看成是30,272除以30商9 顺着学生的说法,共同继续完成竖式(学生做在自备本上) 估计:学生会很快地发现问题 组织讨论:9乘34得306,272比306小,说明了什么? (每人借9本要306本,所以每人借书不满9本。)

(说明了试商偏大,实际的商应该稍微小一点……) 商9偏大了,那可以把9调整成几呢? 改成商8,学生继续完成除法竖式。 完成后,问:商8合适吗? 3、探讨小结: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试商,是把除数看成是接近它的某一个整十数,为什么这题也这么想,却会出现试商偏大的结果了呢? 学生讨论,再全班交流。 (试商的时候,把除数看小了,这样就可能出现商偏大的情况。) 当发现试商偏大的时候你该这么办?(板书:试商——调商) 大胆想象一下,试商最理想的是正好,可能会出现偏大,还可能出现什么?(偏小) 4、完成答句 三、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4题 1、根据试商情况,说出各题准确的商(题略) 先让学生观察竖式,明确相互县的问题,再分别说出准确的商 (注意表达的清晰到位,如第1题:把23看成20,4乘23得92,92比88小,说明商偏大了,可以改成商3。) 2、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错误,并改正。再组织全班的交流 3、完成前面两题。 要求学生独立做在自备本上,做完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试商与调商的过程,再次体会该方法。 指名板演,注意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出现了试商后偏大,需要调商(调小)的情况,请大家在作业中要注意。 五、布置作业: 第3题剩下的,第4题和第5题

除法试商方法总结

浅谈《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其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是试商的方法。本章节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关键阶段,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此之前接触的都是简单的计算,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计算教学的一次“飞跃”。首先,计算步骤的复杂程度大大增加,特别是试商的时候有时需要调商,要经历几次计算才能成功,既算除又要算减,而且这些计算都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同时完成,不像三位数或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试商可以一次成功;其次,试商后的商应写在哪一位,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学生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试商的能力如何,又直接影响除法计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为了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初步理解商的位置与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的道理,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练习、感悟来总结出各种试商方法,从而归纳出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学生在多种试商方法中,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快捷、省时、省力的有效方法,从而实现了计算快、对、巧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趣味,边被动为的主动去学习。以下是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而总结出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方法。 1、口诀试商 如: 948÷3=316 从高位除起,9个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百(口诀三三得九)在百位上商3,4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十在十位上商1(口诀一三得三)余 1个十把18个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个一,在个位上写6.所以948÷3商是316。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就能求出商。口诀试商是其它试商方法的基础,可通过口算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从而进行下面的试商方法学 习。 2、高位试,低位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用高位试,低位调,是减少调商次数的好方法。 如:8182÷32=256 除数是两位看被除数前两项.81÷32,高位试:8÷3商2.低位调:2×2= 4, 32×2=64.商合适,在百位上商2,以此类推。 又如:2132÷26=82 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213÷26.高位试:2÷2试商9.低位调:6×9=54,商大了,下调1,商8,余数小于除数,商合适。

四年级数学教案《四舍法试商》

四舍法试商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73—74页信息窗3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并能熟练笔算相关题目。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法试商的方法并能笔算。 教学难点:掌握初商后需要调商的试商方法。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图片导入:同学们,草莓被誉为“果中皇后”,吃草莓的好处除了能减肥,还有清热去火、调和脾胃等其他好处。小明利用科学技术种植了一大片草莓,现在到了丰收的季节,大家看看下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372千克草莓一 共装了62箱。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抛出问题: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 温馨提示: ⑴说一说,把题目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下。 ⑵列一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来吗? ⑶比一比,与上节课比较这个算式中除数有什么变化? ⑷估一估,商大约是多少? ⑸试一试,你能尝试着用笔算解答吗?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同学们完成的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交流一下吧! 1.汇报列式。

师:把题目信息和问题连起来怎么说? 学生可能说:372千克草莓一共装了62箱,平均每箱草莓多少千克? 师:你是如何列式的呢? 学生列式: 372÷62 2.通过找不同,发现新问题。 师:比较所列算式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能得出:上节课学习的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计算,除数是整十数,这个题的除数不是整十数了。 3.汇报估算结果与方法。 师:谁能说一下,你估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说:估算的结果是6 。 师追问:你是怎么估算的? 学生可能会说: ①把372看做360,把62看做60,所以商可能是6. ②把62看做60,用372除以60,商6余一点,可以先用6试一试。 4. 尝试笔算。 研究372除以62的笔算方法。(此时,可让学生再交流一下) 温馨提示: ⑴想一想,商是几位数,你是如何判断的? ⑵写一写,用372除以62,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上? ⑶试一试,372÷62应该商几? 学生继续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 ①被除数的前两位是37,比62小,所以商是一位数。 ②根据“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所以商应写在个位2的上面。 ③根据估算,试商6比较合适。 师进行及时质疑:为什么? 预设①:6个60是360,所以可以把62看成60来试商,6个62是372,所以是372÷62=6(吨)。 【友情提示】如果发现有的学生把62看成60来试商,可引导学生讲明道理,说说想法。 预设②:如果学生不会把62看成60来试商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如:“是否可以把62看成一个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呢?” 学生试着进行运算,并很快得到答案。 课件展示过程并讲解。 小结:这种“把62看成60来试商”的方法,称之为“四舍法”试商。 5.质疑:如何理解“四舍法”试商呢?(此时,教师可以试着提问几个学生,让他说一下,如果学生说不上来的话,可以适当引导。) 结论:当除数个位上的数是1、2、3、4时,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把除数的

《笔算除法_灵活试商》教学设计

《笔算除法灵活试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折半商五、同头无除商九八两种试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过程方法: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灵活选用试商方法,提高试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策略解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折半商五、同头无除商九八两种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观察被除数、除数的数字特点,灵活选用试商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题卡。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里最大能填几? 30X()<95 61 X ()<540 48X ()<380 (二)探究试商方法 1.全体笔算,比比谁算的又快又准。 130 吃6=5 312 完9=8 243-48=5 (3) 432詔8=9 603为7=9 115弋3=5 2.根据求得的商,给算式分类。 预设: (1)分三类:商等于5的是一类,商等于8的是一类,商等于9的是一类。 (2)分两类:商等于5的是一类,商等于8或9的是一类。 3?弓I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规律。 (1)折半商5 ① 130 弋6=5 243-48=5……3 170-34=5 想:上面三道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正好是除数的(),这类题的商一定是()。 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试商5,记作折半商5。 ②把刚作过的243-48=5……3 ,改成:247-48=4……45,弓I导学生想: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的一半(),这类题的商应是()。 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或接近一半时,试商5或4,记作折半商5。 观察比较:196-39; 140-26 师:你有什么想法?有没有更合适的试商方法,可以减少试商的次数,提高计算速度? 【设计意图】弓I导学生思考:商有规律,肯定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关系。进一步引导学 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总结折半商5”的规律。 (2)同头商9或8

苏教版四年级获奖教案《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

苏教版四年级获奖教案《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 试商后需要调商的笔算除法(四) 教学内容: 练习四第14-2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2、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 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的方法。 难点:正确地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 1、出示练习四第14题,口算下面各题。 320÷80 120÷60 100÷50 140÷20 90×6 80÷40 630÷70 720÷90 280÷70 学生先默算,再指名口答。 说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 二、笔算

1、练习四第15题。 (1)先指名说出各题的商是几位数。 (2)让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2、练习四第16题。 (1)出示第一组的两题: 612÷18 552÷18 (2)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估计一下每题的商最高位是几。 (3)同学们算一算,指名板演。 (4)集体订正。 (5)提问:你今天比昨天估计的准了些吗?为什么? (6)在作业本上完成后面两组题。 648÷32 845÷23 608÷23 845÷28 3、在作业本独立完成第17题。 三、解决问题 1、练习四第18题。 (1)指名读题。 (2)同学们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集体订正。 2、练习四第19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练习四第20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3)请同学比较一下,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四、思考题 1、在计算正确的商之后,我们可以先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这样的算式: ()÷72=() ()÷27=26 (18) 2、根据这样的算式,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反思: 本节课进一步练习用四舍五入法来试商,第4题通过计算和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把除数看作与他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学生方法掌握了,但多数计算速度较慢,出错的较多。在教学第5题时多让学生说商是几位数,为什么再计算,练习内容不是很多,重点掌握计算方法,个别学生还需单独辅导。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试商、调商)教学反思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试商、调商)教学反思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本课的备课及课堂教学反思如下: 1.设计追求简约 在备课过程中,我只是借助教学用书分析了教材,明确了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及练习的编者意图;然后从网络上下载了两篇教学设计,发现设计都很繁琐,不合简约要求,于是根据教学目标及简真课堂的三个环节领受、领悟、提升,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设计了较为简洁、清晰的教学流程。用课件辅助教学,细想也只能起到小黑板的作用,也就是根据试商情况写出正确的商和改错两题,便于集体校对。简约的设计让我在课堂教学中能清晰地把握教学流程,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 2.过程力显扎实 我们都知道,试商和调商的过程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要求较高,口算能力直接关系到笔算的正确率与速度。课始我安排了本节课要用到的相关口算与最大能填几,目的是为了给学生的试商打下基础。由于该班学生是本人刚接的,一些训练还只是刚刚开始,有些学生一时还不能适应,这些都有待今后的持续训练。 本课重点是让学生经历试商,发现问题后再调商,感悟调商过程的必要,领会商变大的原因,掌握调商的方法。这一过程经历了尝试、合作、交流,再独立笔算,再小结等环节。力求突出并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课后,本人感觉学生是领悟了调商,但多数学生是重复耗费了更多的时间,因为学生在尝试做272÷34时,就已经知道将初商改小后重新计算,并算出了正确的结果。在巡视时,发现了这一情况,我将原先设计的教学流程作了一定调整,但惟恐学生难以掌握调商的算理,接着还是按照预设的流程进行教学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所用时间较多,导致后面教学时间就显得比较紧张。 3.结果争达高效 高效课堂是我们追求的共同目标。本课的试商速度与准确率直接影响到调商,是本课取得高效的最关键环节。前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而且商不需要进行调整,学生已经习惯了在竖式上直接试商,因此本堂课学生试商后发现商嫌大就擦掉后重新计算,这样不但影响了计算速度练习书面上也欠美观。于是我让学生们讨论怎样试商会更好,开始没有几人能想到其它方法,在我的提示之下,一个学生说可以在草稿上试商,可是他还是用的除法竖式。我再次提示,是否可以只用初商乘以除数的方法来试商,乘法竖式是否比除法更方便,于是孩子们才想到应该是这样的。但是,由于时间等因素,我并没有让学生们作以乘法替代除法进行试商,然后调商的练习,多数学生还是用的除法竖式进行试商,整个计算过程没有能明显加快速度,也没能特别提醒学生或鼓励学生试商时不要急躁,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试商调商,使得计算能够正确。在草稿纸上列出整齐而准确的过程,需加强训练。总之,要真正达到简真课堂的目标,我的课堂教学还需要继续努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