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第18卷 第1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V ol .18 N o .1

2005年3月 JOURNA L OF PETROCHE MIC A L UNI VERSITIES Mar.2005

文章编号:1006-396X (2005)01-0020-04

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胡应喜, 张丽芳, 刘 霞, 毛圣婕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工系,北京102617)

摘 要: 以季戊四醇、亚磷酸三乙酯、十六醇为原料合成了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探索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配比等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用量为0.4g ,反应时间Ⅰ、Ⅱ为2h ,反应温度Ⅰ为130~140℃,反应温度Ⅱ为160~170℃,物料配比(n (季戊四醇)/n (亚磷酸三乙酯)/n (十六醇))为1∶2.08∶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产品为白色腊状固体,熔点为42~44℃,产率在98%以上。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谱图和核磁共振对产品进行了物性和结构表征。

关键词: 亚磷酸酯; 抗氧剂; 热稳定剂; 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中图分类号: T Q31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人们普遍追求制品高性能化和高附加值化,在树脂加工中,对防止氧化、改善色泽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磷类抗氧剂能够较好地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因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因具有较好耐水解性、耐热性、耐抽出,与树脂相溶性好,产品无毒或低毒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8]。而在国外,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作为一类性能优良的含磷抗氧化剂,在整个抗氧剂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相比,国内这类产品的品种和产量都很少,远不能满足我国塑料工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抗氧化剂系列产品的开发对促进我国塑料工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有关二亚磷酸季戊四醇二(十六醇)酯的报道则比较少,目前合成此物质的方法是:以季戊四醇、三氯化磷、十六醇为原料,在质量分数为1.5%四甲基氯化铵的催化作用下回流8~10h [9],反应时间长,PCl 3对环境和设备有污染腐蚀作用。本文以亚磷酸三乙酯、季戊四醇、十六醇为原料,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合成了二亚磷酸季戊四醇二(十六醇)酯,收

率达98.2%。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 器

SXHW 型电热套:河南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D25-2F 型电动搅拌机调速:杭州仪表电机厂;X -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750型FIR 红外分光光度计:美国尼高力公司;240C 型元素分析仪:美国P -E 公司;A L300FT 核磁共振谱仪:日本J E O L 公司。1.2 试 剂 季戊四醇:化学纯,北京金龙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亚磷酸三乙酯:分析纯,南开大学精细化学实验厂;十六醇:化学纯,广东西陇化工厂(汕头);二丁基氧化锡:化学纯,北京化工三厂;碳酸钾: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氢氧化钾: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氢氧化钠: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2 实 验

2.1 

实验原理

收稿日期:2004-08-30

作者简介:胡应喜(1963-),男,陕西咸阳市,教授。

2.2 实验方法 将6.8g (0.05m ol )季戊四醇、21.6m L 亚磷酸三

乙酯加入250m L 的三口烧瓶中,在0.4g 二丁基氧化锡的催化作用下于130~140℃搅拌反应2h ,并不断蒸出生成的乙醇;反应完后,蒸出乙醇以及未反应的亚磷酸三乙酯,加入24.2g 十六醇,于160~170℃搅拌反应2h ,且将乙醇持续蒸出,反应结束可得到澄清液体,冷却即可得白色蜡状产物,熔点为

42~44℃,与文献[9]报道值(40~42.8℃

)一致。3 结果与讨论

3.1 催化剂的选择

实验中,选用NaOH 、K OH 、K 2C O 3以及二丁基氧

化锡作为催化剂,并各以0.5g 的量在(季戊四醇、亚磷酸三乙酯、十六醇)摩尔比1∶2.06∶2,第一步在130~140℃搅拌2h ,第二步在150~160℃反应2h 条件下进行实验,考查了它们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NaOH 、K OH 、K 2C O 3作催化剂时副产物乙醇量极少,说明这3个物质不是该反应的有效催化剂,而用二丁基氧化锡时,乙醇产生明显(接近理论值),收率为94.5%,故选择二丁基氧化锡作为该

反应的催化剂。

3.2 催化剂质量对反应的影响 在(季戊四醇、亚磷酸三乙酯、十六醇)摩尔比1∶2.06∶2,第一步在130~140℃搅拌1~2h ,第二步

在160~170℃反应1~2h 条件下进行实验,考查了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看出,催化剂质量少,反应速率慢,转化率低,产率低,当催化剂质量超过0.4g 时,产率变化不大,因此催化剂质量为0.4g 。

表1 催化剂质量对反应的影响

T able 1 The influence of catalyst qu antity on

the yield of the product

催化剂质量/g 0.20.40.60.8产率,%

86.6

94.5

94.4

94.5

3.3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

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比较大,其中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各分为两阶段。为考查它们对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剂和催化剂质量一定时,设计一组正交实验,方案如表2,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正交实验方案表

T able 2 The table of scheme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水平

A :反应时间Ⅰ/h

B :反应时间Ⅱ/h

C :反应温度Ⅰ/℃

D :反应温度Ⅱ/℃

E :

物料配比3

1 1.5 1.0110~120150~1601∶2.04∶2

2 2.0 1.5120~130160~1701∶2.08∶23

2.5

2.0

130~140

170~180

1∶2.12∶2

3物料配比是指n (季戊四醇)/n (亚磷酸三乙酯)/n (十六醇)。

由正交实验结果知:

(1)在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一定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A 2B 3C 3D 2E 2,即反应时间Ⅰ为2h ,反应时间Ⅱ为2h ,反应温度Ⅰ为130~140℃,反应温度Ⅱ为160~170℃,物料配比为1∶2.08∶2。

(2)对反应影响因素最大的是第一阶段的反应

时间,因为时间短,反应不充分,对第二阶段反应有一定的影响,导致产率降低;其次是第二阶段反应时间,时间短,反应不完全,也会使产率降低;再次是第二阶段温度,温度低反应慢,温度高,易烧结炭化,产

1

2 第1期 胡应喜等.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表3 正交实验表

T able 3 The table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实验号

因素

A

B

C

D

E

产率,%

11111180.921222284.831333387.342112288.552223392.262331184.873121379.583232191.493313287.3101133283.6111211386.8121322187.7132123188.6142231293.5152312392.4163132388.2173213182.5183321291.8

k 184.6884.3885.9085.7285.48k 290.0088.5387.4388.8388.25k 386.7888.5588.1386.9287.73R

5.32

4.17

2.21

3.11

2.77

y =87.2

品发黄,影响产品质量,产率也不太高;接着是反应

物配比,影响最小的是第一阶段反应温度。 在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用量为0.4g 及最佳条件下,平行进行3次实验,产品收率分别为98.2%、98.2%和98.4%,熔点为42~44℃。

4 产品结构表征

4.1 元素分析

用240C 型元素分析仪对产品(C 37H 74O 6P 2)进行元素分析,结果如表4,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

表4 产品元素分析

T able 4 E lemental analysis of the product %实验结果

元素

C

H P 理论值65.6810.959.17实验值

65.24

10.88

9.43

4.2 红外分析

利用K Br 压片法对产品进行红外光谱图分析。

主要基团的红外特征吸收峰为:2921cm -1,2852cm -1,1467cm -1,1380cm -1,(—CH 3、—CH 2—伸缩和弯曲振动);1130cm -1(季碳伸缩振动);1031cm -1(P —O —C 振动吸收);721cm -1(—(CH 2)n —(n >4)面内摇7摆振动),与目的产物结构中的主要基团红外特征吸收一致。

4.3 1

H NMR 分析 产品的结构如下

:

以C DCl 3为溶剂,T MS 为内标,对产品进行1H NMR

分析,结果见表5。产品中有5种不同类型的氢,由表5可见,产品中氢质子的化学位移计算值与实测

值基本吻合,而且氢的数目与目的产物相同,因此说明产品的结构与目的产物结构相同。

表5 产品中氢的化学位移及归属

T able 5 H ydrogenous chemical shift and its belongings in product

项目

H 原子编号

1

2345计算值δ(10-6)

0.91

1.33

1.43

4.07

3.55

22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第18卷

续表5

项目

H 原子编号

1

2345实测值δ(10-6)

0.92

1.30

1.48

3.53

3.61

峰形

三重峰

多重峰

三重峰

单峰

单峰

H 原子归属

CH 3-CH 2--CH 2--CH 2--CH 2-不同类型H 原子数

6

52

4

4

8

参考文献

[1] Ingenuin H ,William P E.3,9-dichloro -2,4,8,10-tetraoxa -3,9-diphosphaspiro [5,5]undecane -9-oxid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me[P].US:4456567,1984.

[2] G ary V M ,James F Y.Process for preparing bis (dialkylphenyl )pentaerythritol diphosphites[P].US:4665211,1985.[3] Manji S I ,Chinehite E M ,Haruki O O.Method for producing hydroxyphenylpropionic acid ester[P].US:4754045,1988.[4] D onald R S ,Satyanarayana K.Hydrolytically stable pentaerythritol diphosphites[P].US:5438086,1995.

[5] Y ANG X ing -yu (杨兴钰),H UAN Shuang -yan (宦双燕),X U Ping -y ong (徐平勇).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 ,N ’-phenylenediamino -dibenzyl -α-amino -1,3,2-dioxaphosphorinane phosphonate ester (N ,N ’-对苯二胺基-二苄基-α-氨

基-1,3,2-二氧磷杂环膦酸酯的合成及表征)[J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sci.)(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2):191-195.

[6] G AO G ui -chun (高桂春),LI ANG Pei -ji (梁沛基).Preparative method of phosphite ester therm ostabilizer (亚磷酸热稳定剂的制

备方法)[P].C N :1123284,1996.[7] QI AN Jian -hua (钱建华),LI U Lin (刘琳),LI U Chun -sheng (刘春生).Synthesis of tris (2,4-Di -tert -butylphenyl )phosphite

(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的合成)[J ].S peciality petrochemicals (精细石油化工),2001,105(6):37-38.

[8] LI U X ia (刘霞),H U Y ing -xi (胡应喜),LI Y an -yun (李燕芸).New process on synthesis of diphosphite ,distearin alcohol and

pentaerythritol (二亚磷酸二硬脂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新工艺)[J ].Journal of petrochemical universities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

报),2002,15(2):37-39.

[9] ZH ANG Qiang -hua (张强华).Synthesizing of antioxidant -dihexadecyl pentaerythritol diphosphite (抗氧剂十六烷基季戊四醇双

亚磷酸酯的合成)[J ].Chemical engineer (化学工程师),2001,87(6):9-10.

(Ed.:YY L ,Z )

(上接第3页)

[4] Hassan A ,Ahmed S ,Ali M A.A comparis on between beta -and USY-zeolite based hydro cracking catalysts[J ].Applied catalysis ,

2001,220:59-68.

[5] Buchanan J S ,Ols on D H ,Schramm S E.G as oline selective ZS M -5FCC additives :effects of crystal size ,S iO 2/Al 2O 3,steaming ,

and other treatments on ZS M -5diffusivity and selectivity in cracking of hexene/octene feed[J ].Applied catalysis ,2001,220:223-234.

[6] Raichle A ,Scharl H ,T raa Y.Producing synthetic steam -cracker feed from cycloalkanes (or aromatics )on various zeolite catalysts[J ].

S 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 ,2001,135:4264-4271.

[7] SH AO Feng -qin (邵凤琴),DU Y a -ming (杜志明),Y ANG Qiu -xin (杨秋新).The in fluence of the m odified H

βzeolite on poly -alkene olig omerization (改性H

β沸石催化剂的性能对混合烯烃聚合反应的影响)[J ].Journal of petrochemical universities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2,15(3):41-45.

[8] Chen C Y,Z ones S I.Reforming of FCC heavy gas oline and LC O with novel borosilicate zeolite catalysts[J ].S 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 ,2001,135:4223-4230.

(Ed.:YY L ,Z )

3

2 第1期 胡应喜等.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hydrogenation ,sim ple flow.

K ey w ords : Cl/SiO 2/γ-Al 2O 3; Catalyst ; Reducing olefin ; T echnology

C orresponding author.T el.:+86-413-6860958;fax :+86-413-6860958;e -mail :js6033@https://www.doczj.com/doc/141093797.html, GREEN SYNTHESIS OF BENZA LDEH YDE 1,3-BUTANE DIOL ACETA L/LIU Chun -sheng ,LUO G en -xiang.School o 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Liaoning Univer sity o f Petroleum &Chemical Technology ,Fushun

Liaoning ,113001,P.R.China/Shiyou Huagong Gaodeng Xuexiao Xuebao ,2005,18(1):17~19Received 28April 2004;revised 27May 2004;accepted 16December 2004

Abstract : The acetalization of benzaldehyde and 1,3-butanediol by vanadium phosphorus oxide was studied.The effects of reactant ratio ,reaction time ,catalyst am ount ,the species and am ount of deaquation reagent on the yield of benzaldehyde 1,3-butanediol acetal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 ost suitable condition for the reaction are as following :the am ount of benzaldehyde is 0.1m ol ,the m ole ratio of 1,3-butanediol to benzaldehyde is 1.3,the mass am ount of catalyst is 0.12g ,cyclohexane as deaquation reagent is 6m L and refluencing time is 50min.The yield benzaldehyde 1,3-butanedid acetal is up to 88.7%.The process is characterized by green synthesis ,with the mild reaction condition ,low pollution with easy manipulation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low catalyst am ount.The product is characterized by refractive index and IR.

K ey w ords : Benzaldehyde 1,3-butanediol acetal ; G reen synthesis ; Catalysis ; Vanadium phosphorus oxide C orresponding author.T el.:+86-413-6860548;fax :+86-413-6860548;e -mail :lcs1093@https://www.doczj.com/doc/141093797.html, SYNTHESIS OF DIPH OSPHITE DICET YL A LCOH OL AN D PENTAET YTHRITOL/HU Ying -xi ,ZH ANG Li -f ang ,LIU Xia ,MAO Sheng -jie.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Beijing Institute o 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

Beijing 102617,P.R.China/Shiyou Huagong Gaodeng Xuexiao Xuebao ,2005,18(1):20~23Received 30August 2004;revised 22October 2004;accepted 23November 2004

Abstract : Dicetyl alcohol pentaetythritol diphosphite was synthesized using pentaerythritol ,triethyl phosphite and cetyl alcohol as raw material.The effects of catalyst quantity tem perature ,reaction time and m ole ratio of the raw material on the reaction were studied and the m ost suitabl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 was assured by orthog onal experiments.The experimental result shows that reaction time Ⅰand Ⅱis 2h ,reaction tem perature Ⅰis ranged from 130℃to 140℃,reaction tem perature Ⅱis ranged from 160℃to 170℃,and n (pentaerythritol )/n (triethyl phosphite )/n (cetyl alcohol )=1∶2.08∶4.The product ,under this conditions ,is a white waxy s olid and the melting point is 42~44℃,the yield of the production is above 98%.The structure of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1

H NMR.

K ey w ords : Phosphite esters ;Antioxidant ;Thermal stabilizer ;Dicetyl alcohol pentaetythritol diphosphite C orresponding author.T el.:+86-10-81292133;fax :+86-10-81292124;e -mail :huyingxi @https://www.doczj.com/doc/141093797.html, AGING KINETICS OF COLORE D PAVING ASPHA LT/G AO Ming 1,XIAO Bin 2,LIAO K e -jian 13,CONG Yu -feng 1.1.Liaoning Univer sity o f Petroleum &Chemical Technology ,Fushun Liaoning 113001,P.R.China ;2.

K ingDream Public Limited Company o f Jianghan Oil Field ,Qianjiang Hubei 433123,P.R.China/Shiyou Huagong Gaodeng Xuexiao Xuebao ,2005,18(1):24~27

Received 18May 2004;revised 7June 2004;accepted 3December 2004

Abstract : The changes of n -pentane asphaltene content of tw o colored paving asphalt (70#,90#)that made by ourselve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aging process.Aging kinetics of colored asphalt based on the change of n -pentane asphaltene content was studied as well.S ome correlative kinetic parameters and the aging kinetics equation of colored pavsing asphalt were obtained.The calculated value by the equation accord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which shows that

V ol.18 N o.1

 Mar.2005

JOURNA L OF PETROCHE MIC A L UNI VERSITIES

季戊四醇生产工艺

df文档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姓名:石敏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应用化学指导教师:白国义20100501 摘 要 摘 要 双季戊四醇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不论是在实验室研究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双季戊四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以甲醛、乙醛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对单、双季戊四醇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为提高双季戊四醇的选择性,系统地考察了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终温、单季戊四醇加入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反应终温为46℃,n(甲醛):n(乙醛):n(氢氧化钠) = 6.0:1:1.2 时,加入质量分数为 6 wt%的单季戊四醇,乙醛的转化率接近100.0%,单季戊四醇的选择性为91.2%,双季戊四醇的选择性为 4.7%。接着,以双季、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考察了阻聚剂和酸催化剂的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在酸醇摩尔比为7.5:1,对苯二酚加入量 3 wt%,对甲苯磺酸加入量为4 wt%时,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收率为90.6%。此外,还建立了一种基于TiO2 光催化剂的单(双)季戊四醇废水处理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的TiO2 催化剂用于单(双)季戊四醇的废水处理,并发现TiO2-HY 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通过XRD,SEM,XPS 等系列表征,发现TiO2-HY 催化剂粒径22.6 nm,以金红石相存在。pH 为6,50 mL 废水中催化剂加入量为0.06 g 时,在光照16 h,废水中总有机物的降解率可达90.5%。 关键词 双季戊四醇合成 衍生物 废水处理 TiO2 I Abstract Abstract Dipentaerythritol (DPE) is an important fine chemical intermediate, which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both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Synthesis of DPE and its derivative, together with the technology for the disposal of its wastewater,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synthesis of pentaerythritol (PE) and DPE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using formaldehyde, aldehyde and 骚年美女网https://www.doczj.com/doc/141093797.html, NaOH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The influence of the molar ratio of the reactants, final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dosage of PE were optimized. The conversion of aldehyde is nearly 100.0% and the selectivity of PE and DPE are 91.2% and 4.7%, respectively, while the final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46℃, the molar ratio is n(formaldehyde): n(aldehyde): n(NaOH) = 6.0:1:1.2, and the dosage of PE is 6 wt%. The synthesis of dipentaerythritol hexaacrylate was also studied, using DPE, crylic aci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The influence of dosage of inhibitor and acid catalyst were optimized. The yield of dipentaerythritol hexaacrylate is 90.6%, while the molar ratio is n(crylic acid): n(DPE) = 7.5:1, t

43种化妆品保密配方

1配方:(收敛性化妆水)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明矾 1.5 乙醇 11.0 苯甲酸 1.0 甘油 5.0 硼酸 3.0 香精 0.5 吐温20 2.5 蒸馏水 75.5 2配方:(雪花膏)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硬脂酸 10 苛性钾 0.2 十八醇 4 香精 1 甘油单硬脂酸酯 2 防腐剂适量硬脂酸丁酯 8 蒸馏水 64.8 丙二醇 10 3配方:(美白雪花膏) 质量% 质量% 蜂蜡 1.2 防腐剂 0.5 硬脂酸 6 抗氧化剂 0.2 鲸蜡醇 3 丙二醇 3

豆蔻酸异丙酯 2.5 薏苡仁提取物(固体) 0.5 聚氧乙烯山梨糖醇 3 香精 0.3 单硬脂酸酯角鲨鱼烷 6 蒸馏水 73.8 4配方:(瓶装冷霜)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蜂蜡 10 乙酰化化羊毛醇 2 白凡士林 7 蒸馏水 41.4 18# 白油 34 硼砂 0.6 鲸蜡 4 香精、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各加适量斯潘80 1 5配方:(盒装冷霜)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三压硬脂酸 1.2 双硬脂酸铝 1 蜂蜡 1.2 丙二醇单硬脂酸酯 1.5 天然地蜡75℃7 氢氧化钙0.1 18# 白油 47 蒸馏水 41

6配方:(特效营养霜)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A1甘油 10 B1硬脂酸 12 A2 α-丙二醇 5 B2甘油单硬脂酸酯 5 B3羊毛脂 1 D1 BHT 0.03 B4吐温 0.2 结构式: C(CH3)3 (H3C)3 OH B5尼泊金乙脂 0.01 C1乙醇 0.5 C2对氯-3,5-二甲基苯酚 0.05 C3蒸馏水 63.49 C4珍珠 0.3 C5丹皮 0.25 C6玉竹 0.3 C7薏苡仁 0.25 C8磷酸酯 0.8 D2柠檬酸 0.02 E1白油 0.8 E2香精适量

季戊四醇项目书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10000吨/年季戊四醇、副产6000吨甲酸钠和600吨双季戊四醇。总投资:44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153万元,流动资金1247万元。 2产品概况 2.1、产品概况 季戊四醇是石油、化工、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可用于制造合成性干油,加入季戊四醇的油可提高光亮度、耐热性、还可制造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石油抗冻添加剂、季戊四醇环氧树脂、氯化聚醚工程材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漆料工业,对于发展石油、化工、轻工业有着重要意义。我国季戊四醇主要用于醇酸树脂涂料、合成润滑油、松香酯、季戊四醇硝酸酯等,也在多种场合代替甘油使用,特别是生产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 季戊四醇产品一般包括单季戊四醇(PE)、双季戊四醇(DPE)和三季戊四醇(TPE),不同级别产品用途有所不同,一般认为双和三季戊四醇是系列产品的高档产品,主要用于合成高档涂料和润滑油。 2.2、产品理化性质 季戊四醇为白色粉末结晶、无臭,略有甜味。季戊四醇微溶于水,15℃时1g溶于18ml水,溶于乙醇、甘油、乙二醇、甲酰胺,不溶于乙醇、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酸、乙醚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中。

季戊四醇与醛、酮反应生成缩醛和缩酮,与硝酸反应生成四硝基季戊四醇,与有机酸、酸酐反应制成有机酯,与卤化氢反应生成季戊四醇卤化物,与稀烧碱溶液同煮无反应。 2.3、产品质量指标(执行标准) 3 市场前景 3.1树脂领域的用量 我国季戊四醇主要用于生产醇酸树脂,另外在聚氨酯、松香酯、润滑油、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医药和炸药等领域也有应用。2005

年季戊四醇的表观消费量约为12.8万吨。其中,醇酸树脂对季戊四醇的消费量约占总消费量的64.8%、润滑油约占6%、聚氨酯约占7%、松香酯约占6%、其他领域约占16%。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的醇酸树脂具有快干、高硬度、光泽好和不易褪色等特点。2005年我国醇酸树脂领域消费季戊四醇约8.29万吨。我国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涂料生产国,随着国内涂料工业结构调整和汽车、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推动季戊四醇在醇酸树脂中的应用。预计今后几年该领域对季戊四醇需求将保持年均8%~10%的增速,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约12万吨。 3.2替代甘油用量 季戊四醇作为甘油代用品,主要用来生产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进而合成聚氨酯泡沫材料。2005年我国聚氨酯工业消费季戊四醇约0.89万吨。近年来我国聚氨酯工业发展迅速,加上国内外甘油市场供求波动和货源偏紧,今后消费量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10年该领域对季戊四醇的需求量将达到约1.7万吨。 3.3合成润滑油领域需求量 季戊四醇与C5~C10脂肪酸反应生成的脂肪酸酯,主要用于生产高档合成润滑油;季戊四醇脂肪酸酯还是一种耐高温和性能优异的增塑剂,用于耐高温、高绝缘性PVC电缆的生产;另外一些新的不破坏臭氧层的新型制冷剂需要大量季戊四醇脂肪酸酯类润滑剂。2005年该领域消费季戊四醇约0.77万吨,预计2010年我国润滑油领域对季戊四醇的需求量将达到1.8万吨。

万吨级草铵膦中间体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的工业装置

万吨级草铵膦中间体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的工业装置 李强雷青菊 摘要:以三氯化磷为起始原料,生产氯基亚磷酸二乙酯,再与格式试剂发生烷基化反应后,粗品经固液分离,精馏后得到高纯度的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由于大生产装置的安全性、复杂性、环保要求等,致使国内化工装置普遍偏小、简陋、安全隐患突出。因此,有必要建设万吨级高度安全、自控、环保的大型装置。 Abstract::with phosphorus trichloride as raw materials, production of chlorine radical phosphorous acid e t hyl ester two, and alkylation reactionwith Grignard reagent, the crude product by the solid-liquid separation,rectified to obtain high purity methyl phosphorous acid ethyl ester two. The production device security, complexity,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resulting in the domestic chemical device generally small, simple, security risks outstanding.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large device million ton high secur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utomatic control. 关键词:甲基氯化镁烷基化精馏甲基亚磷酸二乙酯装置生产 随着草甘膦与百草枯部分剂型产品的禁用,以及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灭生性除草剂草铵膦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除草剂。 With the disabled glyphosate and paraquat part product formulations,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herbicide glufosinatewill become the world's first major herbicide. 在国内,生产草铵膦所需的原料成本六成以上来自中间体甲基亚磷酸二乙酯。 In China, the production of glufosinate required raw materials cost sixmore than from the intermediate methyl phosphorous acid ethyl ester two. 为降低草铵膦的使用成本,迫使厂家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启用新技术新装备,所以降低甲基亚磷酸二乙酯的生产成本尤为关键。 In order to reduce the use cost of glufosinate, forcing manufacturers toconstantly optimiz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opening of the newtechnology and new equipment, so reducing the methyl phosphorous acid ethyl ester two production cost is crucial. 一、粗品的合成 (1)歧化装置。来自亚磷酸三乙酯贮罐的三乙酯,经计量后与一定量的溶剂、催化剂进入混合釜,搅拌降温一定时间后,转入歧

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第18卷 第1期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V ol .18 N o .1 2005年3月 JOURNA L OF PETROCHE MIC A L UNI VERSITIES Mar.2005 文章编号:1006-396X (2005)01-0020-04 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的合成 胡应喜, 张丽芳, 刘 霞, 毛圣婕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化工系,北京102617) 摘 要: 以季戊四醇、亚磷酸三乙酯、十六醇为原料合成了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探索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配比等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为二丁基氧化锡,用量为0.4g ,反应时间Ⅰ、Ⅱ为2h ,反应温度Ⅰ为130~140℃,反应温度Ⅱ为160~170℃,物料配比(n (季戊四醇)/n (亚磷酸三乙酯)/n (十六醇))为1∶2.08∶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产品为白色腊状固体,熔点为42~44℃,产率在98%以上。通过元素分析、红外谱图和核磁共振对产品进行了物性和结构表征。 关键词: 亚磷酸酯; 抗氧剂; 热稳定剂; 二亚磷酸二(十六醇)季戊四醇酯中图分类号: T Q314.2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人们普遍追求制品高性能化和高附加值化,在树脂加工中,对防止氧化、改善色泽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磷类抗氧剂能够较好地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因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而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类抗氧化剂因具有较好耐水解性、耐热性、耐抽出,与树脂相溶性好,产品无毒或低毒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8]。而在国外,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作为一类性能优良的含磷抗氧化剂,在整个抗氧剂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此相比,国内这类产品的品种和产量都很少,远不能满足我国塑料工业发展的需要,因而,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抗氧化剂系列产品的开发对促进我国塑料工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有关二亚磷酸季戊四醇二(十六醇)酯的报道则比较少,目前合成此物质的方法是:以季戊四醇、三氯化磷、十六醇为原料,在质量分数为1.5%四甲基氯化铵的催化作用下回流8~10h [9],反应时间长,PCl 3对环境和设备有污染腐蚀作用。本文以亚磷酸三乙酯、季戊四醇、十六醇为原料,二丁基氧化锡为催化剂合成了二亚磷酸季戊四醇二(十六醇)酯,收 率达98.2%。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 器 SXHW 型电热套:河南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D25-2F 型电动搅拌机调速:杭州仪表电机厂;X -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北京泰克仪器有限公司;750型FIR 红外分光光度计:美国尼高力公司;240C 型元素分析仪:美国P -E 公司;A L300FT 核磁共振谱仪:日本J E O L 公司。1.2 试 剂 季戊四醇:化学纯,北京金龙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亚磷酸三乙酯:分析纯,南开大学精细化学实验厂;十六醇:化学纯,广东西陇化工厂(汕头);二丁基氧化锡:化学纯,北京化工三厂;碳酸钾: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氢氧化钾:分析纯,北京化工厂;氢氧化钠: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2 实 验 2.1  实验原理 收稿日期:2004-08-30 作者简介:胡应喜(1963-),男,陕西咸阳市,教授。

基于环三磷腈-磷酸酯反应型磷-氮阻燃剂的合成、热降解及应用

2015年5月 CIESC Journal ·1976· May 2015第66卷 第5期 化 工 学 报 V ol.66 No.5 基于环三磷腈/磷酸酯反应型磷-氮阻燃剂的合成、热降解及应用 胡文田,杨荣,许亮,宋艳,李锦春 (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 )、对羟基苯甲醛及亚磷酸二乙酯等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一种反应型磷-氮膨胀阻燃 剂六(4-磷酸二乙酯羟甲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PHPCP),HPHPCP 结构经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核磁共振(NMR )证实。热失重(TG/DTG )表明HPHPCP 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及良好的成炭性,氮气氛下的起始分解温度为162.7 ℃,800℃时残炭量大于40%(质量分数);利用HPHPCP 的羟基结构,应用于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可以显著 提高聚氨酯硬泡的阻燃性能,添加30%的HPHPCP 就可以使聚氨酯氧指数达到27%。 关键词:阻燃剂;合成;热降解;硬质聚氨酯泡沫 DOI :10.11949/j.issn.0438-1157.20141850 中图分类号:O 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438—1157(2015)05—1976—07 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reactive nitrogen-phosphorus flame retardant HU Wentian, YANG Rong, XU Liang, SONG Yan, LI Jinchu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Changzhou University , Changzhou 213000, Jiangsu , China ) Abstract :A novel reactive flame retardant named hexakis (4-diethyl phosphate hydroxymethyl phenoxy) cyclotriphosphazene (HPHPCP) was synthesized from hexachlorocyclotriphosphazene (HCCP), p -hydroxy benzaldehyde and diethyl phosphit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intermediate and HPHPCP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proton and 31P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HPHPCP was determined vi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Halogen-free flame-retardant rigid polyurethane foams (RPU) were prepared by using HPHPCP as a reactive flame retardant. The effect of HPHPCP content on the thermal and flame-retardant properties of RPU was investigated with TGA, and limiting oxygen index (LOI). The temperatures of 5%(mass) loss (T 5%) of HPHPCP in nitrogen and air were 162.7℃ and 153.0℃, and the residues at 800℃ of HPHPCP in nitrogen and air were 42.1% and 12.0%(mass), respectively. HPHPCP could enhance thermal stability of RPU. The T 5% of RPU-20%HPHPCP was 193.9℃, 20℃ higher than pure RPU. Moreover, limiting oxygen index (LOI) of RPU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HPHPCP, and LOI of RPU-30%HPHPCP was 27%. Key words :flame retardant; synthesis; thermal degradation; rigid polyurethane foam 2014-12-15收到初稿,2015-01-23收到修改稿。 联系人:李锦春。第一作者:胡文田(1987—),女,硕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3024);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BY2013024-07)。 Received date : 2014-12-15. Corresponding author : LI Jinchun, lijinchun88@https://www.doczj.com/doc/141093797.html, Foundation item :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473024) and the Industry-Academic Joint Innovative Fund of Jiangsu Province (BY2013024-07).

SALACOS 5418V 【 四异硬脂酸季戊四醇酯 】

SALACOS? 5418V 【 四异硬脂酸季戊四醇酯】 特 性 1.由季戊四醇和异硬脂酸组成的四酯。 2.无色透明的液体状油,基本无气味。 3.具有4个酯的结合,形成立体结构。 4.属于受阻酯,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物 理 性 项目 规格值 症晒弃瞳聞喘号鯉峙 酸值 1以下 - 皂化值 180~200 180~200 狽峙5以下 25以下 重金属 20ppm以下 20ppm以下 砷 2ppm以下 2ppm以下 烧余残渣 0.50%以下 0.50%以下 法 定 书 成分代码 520782 医药部外品圻創规格 ?有化学物质编号 (2)-649 CAS-No. 62125-22-8 EINECS-No. 263-423-1 INCI NAME PENTAERYTHRITYL TETRAISOSTEARATE 表示名称 四异硬脂酸季戊四醇酯

平成16年4月 SALACOS 5418V的技术情报 <折射率与粘度的比较> 折射率 (25℃) 粘度 mPa?s (20℃) SALALCOS 5418V →1.467 423 <低极性油> SALACOS 99 1.436 6 T.I.O 1.455 30 SALACOS 5408 1.450 124 <高极性油> COSMOL 43V 1.466 448 COSMOL 222 1.460 5500 <唇膏 配方例> (重量%) Light type Heavy type SALACOS 5418V37.9928.00 氢晒聚异丁烯 * 50.00** 50.00 SALACOS 3318 4.0010.00 COSMOL 222 4.008.00 NOMOCORT HK-G 3.00 2.00 黄色5号 0.010 珠光颜料(彩色薄片) 1.00 2.00 合计 100%100% * 低粘度型(18), ** 高粘度型 (24) Light type:顺滑的延伸性,不黏腻、清爽的使用感觉。 Heavy type:使用后双唇艳丽、亮泽且能持续保持。 不论选用的是哪一种,油脂都能在嘴唇上形成薄膜以防止干燥。 (本配方仅供参考,还未进行稳定性、防腐、专利等方面的确认。)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简介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ntaerythritol stearate)简称为PETS,工业产品通常为白色硬质高熔点蜡状物,溶于乙醇、苯等溶剂中。 产品质量指标: 注:部分指标可根据客户需要作相应的调整 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 性状: 白色硬质高熔点蜡状物,溶于乙醇、苯. 用途: 1、增塑剂,在橡胶塑炼过程中起塑解和润滑作用. 2、稳定剂,用于聚氯乙烯等聚合物的加工稳定剂、增塑剂和内润滑剂. 3、润滑剂,用于高档润滑油配合剂、金属切削及轧制薄钢板的润滑剂. 热解重量分析结果显示,350℃时,PETS仍没有明显的重量损失;375℃时,重量损失约2.5%;至400℃时,它才开始分解(重量损失约7%) 应用范围及特性:季戊四醇硬脂酸酯用于聚碳酸酯及合金、尼龙(PA66、PA6)、ABS、聚苯氧醚(PPO)、聚苯硫醚(PPS)的内外润滑剂和脱模剂;热塑性聚酯(PBT、PET)的润滑剂与分散剂;其他热塑性工程塑料如PA、POM、PP、ABS、PVC、HIPS、PE的润滑剂与分散剂;聚丙烯(PP)、聚乙烯(PE)的抗静电剂、润滑剂、分散剂、抗雾剂;聚苯乙烯(PS)的抗静电剂、抗雾剂;聚氯乙烯(PVC)的抗静电剂、润滑剂、抗雾剂;聚氨酯(PU)的滑爽剂、抗雾剂;热固性塑料的润滑剂。(FDA认可,允许用于食品包装材料)。PETS 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低挥发性;良好的脱模和流动性能;. PETS主要用途为:高效润滑剂、聚氯乙烯稳定剂、并且是增塑剂和橡胶助剂的原料 莘县飞翔油脂主营产品:单硬脂酸甘油酯;单甘酯;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VC内外润滑剂;分散剂;高温橡塑润滑剂PETS;脂肪酸锌;增塑剂A;豆油脂肪酸;脂肪酸甘油酯。

100ta偕二亚膦酸二乙酯的合成工艺设计

《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课程设计作业100t/a偕二亚膦酸二乙酯的合成工艺设计

目录 1前言 1.1偕二亚膦酸二乙酯结构简介 (1) 1.2偕二亚膦酸二乙酯药学和技术文献总结 (1) 2工艺设计 (6) 3物料衡算 (7) 3.1甘特图 (7) 3.2物料衡算 (7) 4物料平衡图 (12) 5设备选型 (13) 5.1反应釜选型 (13) 5.2减压蒸馏设备的选型 (15) 5.3降膜蒸发设备选型 (16) 5.4精馏设备选型 (17) 5.5设备一览表 (18) 6工艺流程图 (19) 7工艺流程简介 (19) 8三废排放与防止方案 (20) 9过程技术与GMP规范响应性描述 (24)

10设计小感 (26) 11附录--放大设计 (30) 12参考文献 (31) 13小组成员信息表 (32)

偕二亚膦酸二乙酯合成工艺设计说明书1前言 1.1偕二亚膦酸二乙酯的简介 中文名称:偕二亚膦酸二乙酯即亚甲基二膦酸四乙酯 英文名称:Tetraethyl methylenediphosphonate 分子式:C 9H 22 O 6 P 2 分子量:288.2149 密度:1.148g/cm3 沸点:168℃ 化学结构式: 1.2偕二亚膦酸二乙酯药学和技术文献 1.2.1偕二亚膦酸二乙酯药学文献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100t/a维生素A的合成中间体偕二亚膦酸二乙酯的工艺合成路线的研究。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是最早被发现的维生素,在结构上与胡萝卜素相关,是由P一白芷酮环和两分子的2一甲基丁二烯构成的不饱和一元醇。 维生素A的化学结构式为:

维生素A药理作用 维生素A是有机体内所必需的一种营养元素,对于人体的生长、代谢和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生理功能包括:(1)维持正常视觉;(2)促进机体的生长与发育;(3)维持上皮组织的完整与健全;(4)加强机体免疫力;(5)抑制癌细胞。另外,维生素A还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有害的自由基。 偕二亚膦酸二乙酯药理作用 偕二亚膦酸二乙酯是稳定的,不会发生危险聚合反应,但要避免其与氧化剂反应。偕二亚膦酸二乙酯具有毒性和刺激性,接触材料后会产生哮喘样症状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这可能是由于暴露于高浓度和高度刺激性化合物被称为反应性气道功能障碍综合征(RADS)。偕二亚膦酸二乙酯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可引起呼吸道刺激等一系列身体的反应,并引起进一步的肺损伤。蒸气吸入可能引起困倦和眩晕,伴有嗜睡,警觉性降低,反射消失和缺乏协调。在较高温度下吸入会增加危险。高浓度气体/蒸气吸入肺部造成刺激与咳嗽和恶心,中枢神经抑郁症伴有头痛和头晕,反射,疲劳。

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和表征

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的合成和表征 张晖;李云驹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13(000)013 【摘要】丙烯酸盐灌浆材料由于具有粘度低、流动性好、能灌入细微裂缝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的帷幕防渗和裂缝修补。常用丙烯酸盐灌浆材料采用酰胺类交联剂,具有一定毒性。使用非酰胺类交联剂进行替代,可以降低灌浆材料毒性,扩大其使用范围。以季戊四醇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出丙烯酸盐交联剂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并探讨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和反应时间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合成条件。合成季戊四醇二丙烯酸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反应体系总质量的2.0%,酸醇摩尔比为2.6,反应温度为105~115℃,反应时间为4小时,产率为58%。产物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使用该交联剂制备化学灌浆材料,用于磷石膏的浇筑固化,可大幅度降低磷石膏堆存成本,提高磷石膏堆存的安全性。% Acrylate chemical grouting materials are widely applied in seepage proof curtain and crevice repair in concrete work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such as low viscosity, good fluidity, and excellent injection capability for tiny cracks. However, most of the commercial products of acrylate grouting material use amide-containing cross-linking agent and have certain toxicities. Non-amide cross-linking agent can be used to lower the toxicity and to exte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grouting materials. Starting from pentaerythritol and acrylic acid, the cross-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聚 氨 酯 丙 烯 酸 酯 的 合 成 及 应 用 姓名:樊荣 学号:2009296015 专业: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樊荣 2009296014 化学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体系综合了聚氨酯树脂和丙烯酸酯树脂各自的优点,使得该体系具有耐溶剂性,耐低温性,耐磨性,耐热冲击性,柔韧性和良好的粘结性,成为目前研究比较活跃的体系。本文就对近年来聚氨酯丙烯酸酯的一些合成方法、性能研究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景做一个简单的综述。 关键字:聚氨酯丙烯酸酯合成性能应用前景 Synthesis of polyurethane acrylate and its application Fan rong 2009296014 chemical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06) Abstract: polyurethane acrylate (PUA) system integrated polyurethane resin and acrylic resin and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so that the system is solvent resistance, low temperature resistance, wear resistance, thermal shock resistance, flexibility and good adhesion, becomes the present study comparing active system. The article in recent years polyurethane acrylate some synthetic method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of king to do a simple review. Keywords: acrylate polyurethane ,synthesis ,properties , potential applications 前言 聚氨酯丙烯酸酯(PUA)的分子中含有丙烯酸官能团和氨基甲酸酯键,固化后的胶黏剂具有聚氨酯的高耐磨性、粘附力、柔韧性、高剥离强度和优良的耐低温性能以及聚丙烯酸酯卓越的光学性能和耐候性,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辐射固化材料。该体系涂料已经广泛应用于金属、木材、塑料涂层,油墨印刷,织物印花,光纤涂层等方面.目前,PUA已成为防水涂料领域应用非常重要的一大类低聚物,鉴于PUA固化速度较慢、价格相对较高,在常规涂料配方中较少以PUA为主体低聚物,往往作为辅助性功能树脂使用,大多数情况下,配方中使用PUA主要是为了增加涂层的柔韧性、降低应力收缩、改善附着力。但是由于PUA树脂优异的性能,对PUA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聚氨酯丙烯酸酯也逐步向跟其他类型的树脂共聚形成杂化体系,向水性体系发展,特别是水性体系因直接采用水稀释降低粘度,使制成的涂料更加环保和健康,减少了活性单体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PUA树脂价格贵的不足,可以扩大PUA树脂的应用范围,同时减少甚至不使用单体,有效地降低了防水涂料的收缩,减少固化时的内应力,增加涂料的附着力和提高涂膜的柔韧。

论文 季戊四醇锌的合成在型材中的应用

季戊四醇锌的合成及其在型材稳定剂中的 应用 陈肇汉1,王途耿1,沈冠华2,郝向英2 (1. 肇庆市森德利化工实业有限公司,广东肇庆 526060; 2.肇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肇庆 526061) 摘要:采用固相法合成了季戊四醇锌。探讨了反应温度、物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n(氧化锌):n(季戊四醇)为 1:2,反应温度为 190℃,反应时间为 4h ;热老化烘箱实验结果显示:添加单一热稳定剂1份时,所合成季戊四醇锌的热稳定时间为25min,而氧化锌、季戊四醇简单混合物的热稳定时间为10min,热稳定时间延长了150%左右,表明所合成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其它热稳定剂、辅助热稳定剂复配,发现季戊四醇锌与环氧大豆油、水滑石、β-二酮有较明显的协同作用。利用季戊四醇锌复配出型材专用稳定剂CZX-228A。 关键词:热稳定剂季戊四醇锌型材热老化 聚氯乙烯( PVC)是世界五大通用塑料之一,PVC以其高强度、耐腐蚀、耐磨、绝缘性好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在塑料、建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PVC材料由于分子结构的原因,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降解,导致颜色加深,各项性能也随之降低,因此在PVC中必须加入热稳定剂以防止或减缓其在热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热降解。 PVC热稳定剂种类繁多[1-2],主要有盐基性铅盐、金属皂、有机锡化合物、有机稳定剂和复合稳定剂五大类。盐基性铅盐一般具有比较优良的耐热性和耐候性,电绝缘性好,但透明性差,有毒性,广泛用于不透明的聚氯乙烯硬质和软质制品。金属皂类主要是C8~C18脂肪酸的钡、钙、镁、锡、锌盐。钡、钙、镁等的皂类初期稳定作用小,长期耐热性好,镉锌等的皂类初期稳定作用大,长期耐热性差。有机锡类热稳定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耐光、耐候性好,耐硫化污染,无结垢性,但是成本高,无毒品种少,多数产品有异味,这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在全球环保的主题下,许多国家和组织出台了一些限制有毒、有害、污染物质的法律法规。欧洲议会于2000 年通过环保法案76/769/EEC-PVC材料环保要求绿皮书,2003 年8 月开始,在电器类材料中禁止使用铅盐,2015 年全面禁用铅盐热稳定剂。全球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法规有欧盟RoHS、REACH、WEEE,EN71,中国的GB9685-2008,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是对一些重金属、有害添加剂在一些领域的生产及应用进行了限制。因此,使用PVC无毒配方,开发高效无毒的热稳定剂新品种就成了当务之急。 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钙锌热稳定剂因其无毒、气味少而被公认为环保热稳定剂。钙锌盐研究比较广泛的有羧酸型钙/锌,如:一元羧酸钙/锌,二元羧酸钙/锌等。但这一类钙锌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锌烧”,需进一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

季戊四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 李凯,王兴国,单良,金青哲,钮新星,刘元法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14122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摘要:以油酸和季戊四醇为原料,对甲基苯磺酸为酯化催化剂,合成可再生的润滑油基础油季戊四醇油酸酯。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携水剂用量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酯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对工艺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酯化率达到96%以上。反应粗产品用分子蒸馏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产品为纯度很高的季戊四醇油酸酯。关键词:季戊四醇油酸酯;生物润滑油;酯化;分子蒸馏 1 季戊四醇的生产技术及进展 1.1 生产技术现状 季戊四醇是由甲醛和乙醛在碱性缩合剂存在下反应制得的,同时副产甲酸盐。用氢氧化钙作为碱性催化剂的季戊四醇生产工艺称之为“钙法”。“钙法”产品质量较好,原料成本低廉,但该方法操作步骤多,后处理必须增加沉淀和过滤步骤以除去钙离子。此外,产品中残余“钙灰”在高温下对季戊四醇的分解有催化作用。2价钙离子也会催化甲醛缩合为甲醛聚糖的副反应,对提高季戊四醇收率不利。 用氢氧化钠作为碱性催化剂的季戊四醇生产工艺称之为“钠法”。氢氧化钠法的价格虽然较贵,但由于副产物甲酸钠易溶于水,使后处理步骤减少。此外,产品中“钠灰”的存在不致促进季戊四醇的分解反应。根据反应温度的不同,“钠法”又可分为高温法和低温法。高温法是使反应温度控制在40-80℃,在反应终了时升温至85℃,以甲醛自身的Cannizzaro 反应破坏过量的甲醛。低温法则将反应温度控制在25-30℃,以减少副反应。但无论那种方法均存在不合理的方面:(1)季戊四醇的合成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的阿尔德尔反应是吸热反应,第二步的Cannizzaro反应是放热反应,缩合过程要求温升曲线平缓否则副反应就会发生。尤其当温度超过20℃,反应速率加剧,反应热难以及时移出,副反应加快,副产物增多,使季戊四醇的收率下降,还增加了后分离工序的难度,影响了产品的产量和质量;(2)传统的结晶方法也存在不足,大量的产品尚未结晶分离下来,就随2次或3次母液排放了,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污染了环境。(3)与季戊四醇等物质的量副产甲酸钠价值低且难以分离,不利于产品规模的扩大。(4)强碱催化体系对设备的腐蚀较为严重。 在工业生产中,将一定量的甲醛加入反应器,在搅拌条件下把一定量的乙醛和氢氧化钠逐渐加入反应器,加料时间持续5小时,保持反应温度33℃。反应热由冷冻盐水撤走,乙醛和碱进料结束,缩合反应完成。碱性反应混合物用甲酸中和至pH值为6,过量甲醛通过蒸馏脱除,经真空浓缩使季戊四醇浓度达到35%-40%,再经过冷却结晶,此时甲酸钠仍在反应溶液中,然后过滤,水洗得到含少量甲酸钠的灰白色季戊四醇产品。溶液再经真空浓缩得到甲酸钠结晶,经离心过滤得到甲酸钠,残液冷却再回收季戊四醇。为了得到高纯度的季戊四醇,将含有少量甲酸钠的灰白色季戊四醇再溶于热水中,过滤脱除高级季戊四醇,经再结晶、离心、干燥、得到高纯度的单季戊四醇。 .2 生产工艺进展 虽然国外采用低温钠法生产季戊四醇的工艺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现有生产工艺仍

有机合成中间体(2011)

有机合成中间体 1、甲基亚磷酸二乙酯 别名:氯代亚磷酸二乙酯 英文名:Diethylmethylphosphite;Diethylchlorophosphite 分子式:C5H13O2P 分子量:136.13 CAS:15715-41-0 用途:重要的农药及医药中间体。 产品介绍:无色液体含量95%98% 2、3,5-二氯硝基苯 CAS:618-62-2 英文名称:1,3-dichloro-5-nitro-benzen 3,5-dichloronitrobenzene 分子式:C6H3Cl2NO2 分子质量:192.00 熔点:64-65℃ 用途:重要的农药,医药及化工染料中间体。 3、3,5-二氯苯胺 CAS:626-43-7 外观:淡黄色块状固体。 熔点:51-53°C 含量:98% 用途:本品用作杀菌剂的原料,由它制得陇望蜀二甲菌核利、菌核利、乙烯菌核利、菌核净、异菌脲、乙菌利、氯苯咯菌胺和甲菌利;还可用于合成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调节剂。医药工业用于制造治疗疟疾病的喹啉衍生物。 染料工来用于制偶氮染料和颜料。在工业卫生方面用于制造杀虫剂和有害生物驱除剂. 4、二苯甲醇

英文:Benzhydrol 别名:双苯甲醇 CAS-NO:91-01-0 外观: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63-69°C 含量:》99% 产品用途:本品用于有机合成,医药工业作为苯甲托品、苯海拉明的中间体。 包装:25公斤/纸板桶 5、2-氨基-3-甲基苯甲酸 CAS:4389-45-1 含量:≥99% 外观:类白色结晶粉状 6、2,3-二氯吡啶 化学名称:2,3-二氯吡啶 CAS号:2402-77-9 含量: 97% 分子式: C5H3Cl2N 分子量: 147.99 包装:25 kg/桶 主要用途:医药和农药的重要中间体。 7、2-氟-5-三氟甲基吡啶

季戊四醇磷酸酯用途

季戊四醇磷酸酯用途 季戊四醇磷酸酯俗称酒精,它有如下用途: 1、做燃料,季戊四醇磷酸酯可以调入汽油,作为车用燃料----季戊四醇磷酸酯汽油。它可以改善油品的性能和质量,降低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 2、饮料,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季戊四醇磷酸酯)是其主要成份,啤酒中季戊四醇磷酸酯含量为3-5%,葡萄酒含季戊四醇磷酸酯6%~20%,黄酒含季戊四醇磷酸酯8%~15%,一些烈性白酒中含季戊四醇磷酸酯50-70%(均为体积分数); 3、食品工业中的香精,增加香味; 4、有机化工原料,季戊四醇磷酸酯可用来制取乙醛、乙醚、乙酸乙酯、乙胺等化工原料,也是制取、染料、涂料、洗涤剂等产品的原料; 5、做有机溶剂,季戊四醇磷酸酯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季戊四醇磷酸酯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例如藿香正气水感冒止咳糖浆、养阴清肺糖浆、人参蜂王浆等; 6、做消毒剂(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季戊四醇磷酸酯作消毒剂等)。 不同浓度酒精的作用 ⅰ99.5%的酒精称为无水酒精。生物学中的用途: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在有机溶剂无水季戊四醇磷酸酯(或丙酮)中,所以用无水

季戊四醇磷酸酯可以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ⅱ95%的酒精用于擦拭紫外线灯。这种酒精在医院常用,而在家庭中则只会将其用于相机镜头的清洁。 ⅲ70%~75%的酒精用于消毒。这是因为,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阻止其进入细菌体内,难以将细菌彻底杀死。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不能将其体内的蛋白质凝固,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其中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 ⅳ40%~50%的酒精可预防褥疮。长期卧床患者的背、腰、臀部因长期受压可引发褥疮,如按摩时将少许40%~50%的酒精倒入手中,均匀地按摩患者受压部位,就能达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褥疮形成的目的。 ⅴ25%~50%的酒精可用于物理退热。高烧患者可用其擦身,达到降温的目的。因为用酒精擦拭皮肤,能使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酒精蒸发,吸热,使病人体表面温度降低,症状缓解。但酒精浓度不可过高,否则可能会刺激皮肤,并吸收表皮大量的水分。 总之,酒精在国防工业、医疗卫生、有机合成、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