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附件1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实施指南

第一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和参考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品牌 (1)

3.2 品牌培育 (1)

3.3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1)

3.4 品牌战略 (1)

3.5 品牌培育方针 (2)

3.6 品牌培育目标 (2)

4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2)

4.1 总要求 (2)

4.2 管理职责 (2)

4.3 组织的环境 (3)

4.4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3)

5 品牌战略和方针 (3)

5.1 总则 (3)

5.2 战略和方针的制定 (3)

5.3 战略和方针的部署 (4)

5.4 战略和方针的沟通 (4)

6 资源 (4)

6.1 总则 (4)

6.2 财务资源 (5)

6.3 人力资源 (5)

6.4 供方和伙伴 (5)

6.5 自然资源 (6)

6.6 知识、信息和技术 (6)

7 过程管理 (7)

7.1 总则 (7)

7.2 过程的策划和控制 (7)

7.3 过程的职责和授权 (7)

7.4 品牌培育的关键过程 (8)

8 监视、测量、分析、评审和改进 (10)

8.1 总则 (10)

8.2 监视 (10)

8.3 测量 (10)

8.4 数据信息分析 (12)

8.5 管理评审 (13)

8.6 改进 (13)

引言

建立和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持续增强组织的品牌培育能力,提升品牌价值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品牌培育的成功取决于品牌培育过程与组织管理的其他方面(如质量、财务、风险、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的协调一致。

品牌战略的实质就是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培育品牌有助于组织提高特定顾客群体对其产品的认知程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培育品牌还有助于组织发挥在信誉、文化、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提高顾客对其产品的忠诚度和美誉度,创造品牌溢价,提升组织盈利能力。

品牌培育是系统性的活动。本指南意图指导组织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提高品牌培育的有效性和效率。培育品牌的过程受组织内外部环境、目标、产品以及规模和结构影响,本指南无意统一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结构、文件或方法。

本指南着重说明了与培育品牌直接相关的过程。对诸如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标准规范,以及保证和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等过程,没有进行专门的阐述,但这些过程及其结果仍将作为品牌培育过程成熟度评价的重要因素。

本指南制定过程中考虑了ISO组织阐明的质量管理原则以及品牌培育的理论和实践。本指南对品牌领域不同流派、理论和方法不带有倾向性观点,鼓励组织学习和实践适合自身需要的品牌培育知识和方法。

依据本指南建立、保持并持续改进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为组织应用品牌培育知识和方法创造更好的环境。

本指南为评价组织的品牌培育能力提供了框架。该评价有助于组织持续改进品牌培育过程,改善品牌培育的绩效。

本指南不是对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出要求,因此没有采用与ISO9001相似的结构和内容,而是选择了与ISO9004:2009相似的结构和内容,以更好地指导组织提高品牌培育能力。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是组织总的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应与组织管理体系中的其他部分,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诚信等管理体系协调一致,以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本指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提出并解释。

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赛宝认证中心、中国质量协会。

1 范围

本指南为组织建立和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持续改善品牌培育绩效提供指导,并为评价组织的品牌培育能力和绩效提供了框架。

本指南适用于不同性质、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工业企业。对其他类别组织的品牌培育活动也具有指导作用。

本指南不适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

2 引用和参考文件

本指南参考了以下文件和标准:

《关于加快我国工业企业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科[2011]347号)

ISO9004:2009 《组织持续成功管理—一种质量管理方法》

GB/T19001—2008(ISO 9001:2008,IDT)《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0—2008(ISO 9000:2005,IDT)《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ISO10668:2010 《品牌评价—货币化品牌评价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品牌

为组织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其载体是用以与其它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分的名称、名词、符号、设计等,或者它们的组合。在本质上代表组织对交付给顾客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

3.2 品牌培育

组织为提升品牌价值而开展的旨在提高履行承诺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并使这一承诺和竞争优势被其顾客获知和信任的全部活动。

3.3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在品牌培育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

3.4 品牌战略

组织为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改善品牌培育绩效而制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

注:品牌战略通常包括品牌培育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延伸规划、品牌管理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3.5 品牌培育方针

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关于品牌培育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注: 通常品牌培育方针与组织的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品牌培育目标提供框架。3.6 品牌培育目标

在品牌培育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注1:品牌目标依据组织的品牌培育方针制定。

注2:通常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品牌培育目标。

4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组织应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以确保组织可以:

a) 更高效地利用资源;

b) 培养顾客的忠诚;

c) 提升品牌价值;

d) 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注: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文件可包括:

a) 形成文件的品牌培育方针和品牌培育目标;

b) 品牌培育手册;

c) 组织确定的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组织应妥善管理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和记录。

4.2 管理职责

为建立并保持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和效率,最高管理者应当:

a) 进行品牌培育的长远规划;

b) 不断监视和定期分析与品牌培育相关的环境;

c) 平衡地满足相关方对品牌的需求和期望;

d) 持续保持相关方的参与,并让其了解组织的品牌培育活动和计划;

e) 创造适于品牌培育的工作环境;

f) 预测未来的品牌培育资源需求;

g) 识别品牌培育过程中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

h) 建立品牌培育程序,确保其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i) 定期评价品牌培育过程,并持续改进和创新。

4.3 组织的环境

组织应监视不断变化的环境,识别、评价和管理与品牌培育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及时做出变革和创新的决策,以保证品牌培育管理体系适应环境变化。

4.4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组织应通过识别和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提升品牌培育能力和绩效。各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不同的、不断变化的,组织应通过多种方式,协调和满足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典型的相关方及其期望见表1。

5 品牌战略和方针

5.1 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建立品牌战略,包括短期和长期目标。

5.2 战略和方针的制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品牌战略和方针与其总体战略相适应。应持续监视组织的环境,确定是否需要评审和更新其品牌战略和方针。应建立制定和评审组织战略和方针的程序。

为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的品牌战略和方针,组织应:

a) 持续监视和定期分析与品牌培育相关的组织环境;

b) 识别并确定相关方及其需求和期望;

c) 评价当前和未来的资源与能力需求;

d) 适时更新品牌战略和方针。

这些过程应得到必要的计划和资源支持。

5.3 战略和方针的部署

5.3.1 总则

为实施品牌战略和方针,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以下过程:

a) 把品牌战略和方针在组织各层次上转化为可度量的目标;

b) 设定每个目标完成的时间表并规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职责和权限;

c) 评价品牌战略风险并确定适当的应对措施;

d) 提供部署必要活动所需的资源;

e) 执行为达到目标所需的活动。

5.3.2 过程和实践

为了确保其过程和实践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应执行以下活动:

a) 预测相关方对品牌的不同需求和期望所引起的潜在冲突;

b) 了解当前绩效,分析以往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类似问题重复发生;

c) 评审品牌培育相关过程,并在必要时进行更新;

d) 提供所有必需的资源;

e) 监视、测量、分析、评审和报告。

5.3.3 部署

为了部署品牌战略和方针,组织应当识别品牌培育相关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a) 明确组织结构、体系和过程之间的关系;

b) 识别过程相互作用中存在的潜在问题;

c) 确定改进的优先次序;

d) 为在组织各个层级上建立、调整和展开目标提供框架。

5.4 战略和方针的沟通

组织应就品牌战略和方针进行沟通。沟通过程应当包括反馈机制和周期性的评审,并与组织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相结合。沟通包括纵向沟通和横向沟通,并根据对象不同调整沟通内容。

6 资源

6.1 总则

组织应识别品牌培育所需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资源管理政策和方法应与品牌战略相适应。

为确保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应制定提供、分配、监视、评价、优化、维护

和保护资源的程序。

组织应识别和评价与资源相关的风险,持续监视当前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寻找资源利用的改进机会,同时寻找新资源、新技术,并优化过程。

组织应定期评审资源的可用性和适用性,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这些评审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6.2 财务资源

组织应确定与品牌培育相关的财务资源需求,并为组织当前和未来品牌培育准备所需的财务资源。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以监视和控制财务资源的有效分配和使用。

6.3 人力资源

组织应创造并保持使员工充分参与品牌培育活动的内部环境,并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与品牌培育的相关性,以及如何为实现品牌培育目标做出贡献。

组织应确保与品牌培育有关的职责和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品牌培育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人员,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 确保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品牌培育的绩效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c) 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品牌意识。

6.4 供方和伙伴

6.4.1 总则

伙伴可能是与品牌培育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技术和财务机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或其他利益相关方。伙伴可能提供各种类型的资源。

组织与其伙伴是独立、互利的关系。当组织发展伙伴关系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包括:

a) 与伙伴分享信息,适当时使其贡献最大化;

b) 支持伙伴,并为其提供资源;

c) 与伙伴分享利润或者共同承担损失;

d) 提升伙伴的品牌价值和绩效表现。

6.4.2 选择、评价和改进供方和伙伴的能力

组织应当建立并保持程序,识别、选择、评价其供方和伙伴,以持续提升他们的能力,确保其提供的产品或者其他资源满足组织品牌培育的要求或期望。

组织应与其供方和伙伴以定期的评价和业绩的反馈为基础,加强与供方和伙伴的关系,并考虑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平衡。

6.5 自然资源

组织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是实现品牌培育目标的影响因素之一。组织应当考虑短期和长期获取、使用自然资源的风险和机会。

组织应在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采取措施降低环保风险。组织应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追求环境影响最小化。

注1:当自然资源成为组织竞争力和品牌定位的关键因素时,要把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作为品牌培育的关键过程。

注2:降低环保风险的目的在于规避可能的信誉和品牌形象损害。这与环境管理体系(EMS)相关的要求有所区别,但并不矛盾。

6.6 知识、信息和技术

6.6.1 总则

组织应当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将与品牌相关的知识、信息和技术作为重要资源来进行管理。这些过程应包括对上述资源如何识别、获取、使用、维护、保护等活动。适宜时,组织应与相关方分享这些知识、信息和技术。

6.6.2 知识

组织应识别、建立、维护并保护与品牌培育相关的知识库,以满足组织当前和未来的需要。组织还应考虑如何从内外部渠道获取满足品牌培育所需的知识,并确保重要知识的有效沟通。

6.6.3 信息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以收集可靠和有用的数据,并将数据转化为品牌培育过程中进行评价和决策所必需的信息。该过程应包括数据和信息的存储、传递、维护和使用等活动。

组织应确保与品牌培育相关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获得性。

6.6.4 技术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以识别和管理与品牌培育有关的技术,提高相关产品的知识产权含量。组织在识别和管理技术时需要考虑:

a) 组织内外部当前的技术水平和未来趋势;

b) 经济成本和效益;

c) 技术变革的风险;

d) 竞争环境。

7 过程管理

7.1 总则

品牌培育过程对于某个组织而言是特定的。对不同的组织,因其内外部环境、目标、产品、规模和结构的差异,品牌培育过程通常是不相同的。

每个过程中的活动应当被确定,并与组织的规模和特点相适应。组织应通过“过程方法”对过程进行管理,以保证其对于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组织应确定每个过程的管理者并明确其管理职责和权限。

7.2 过程的策划和控制

组织应当策划和分析品牌培育的过程,识别这些过程之间的关系,明确这些过程与品牌培育相关职能的联系。品牌培育过程的策划和控制应当与组织的品牌战略和品牌培育目标相适应。

在品牌培育过程的策划和控制中应当考虑:

a) 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b) 市场发展趋势的短期和长期预测;

c) 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d) 需要达到的品牌目标;

e) 法律法规中有关品牌培育的要求;

f) 潜在的财务和其他风险;

g) 过程的输入和输出;

h) 品牌培育过程和其他业务过程的相互作用;

i) 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j) 要求或者需要的品牌培育记录;

k) 监视品牌培育绩效的测量和分析;

l) 针对缺陷和风险的改进和预防措施;

m) 品牌培育的提升或创新活动。

品牌培育过程的策划应考虑到组织对于获得新技术、开发新产品、降低成本、提升质量和增加价值等方面的需要。

7.3 过程的职责和授权

组织应当对品牌培育的每个过程任命负责人,并给予建立、保持、控制和改进过程的

职责和权限。过程负责人可以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取决于过程的实际和组织的文化。

组织应当确保过程负责人的职责和权限在组织内被认可,并保证其有足够的能力履行被赋予的职责。

7.4 品牌培育的关键过程

组织应根据品牌战略,确定品牌培育关键过程,并重点管理。关键过程对于不同的组织通常是有差异的,而且会因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同。组织品牌培育的关键过程可以是以下过程,但不限于此。

7.4.1 品牌定位

组织应在明晰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品牌定位。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确定满足目标顾客需求并明确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品牌整体形象。应根据技术和产品发展趋势,适时进行品牌定位的更新,以引导目标顾客新的需求。

在品牌定位过程中,应确保:

a)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b) 具有满足目标顾客群体需求的能力和潜力;

c) 识别竞争优势,并具有技术和产品发展的前瞻性;

d) 确定组织品牌与产品品牌、母品牌和子品牌之间的关系,明确品牌体系的改进需求;

e) 对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以及品牌培育的其他过程提供指导。

7.4.2 品牌设计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品牌设计的过程,以塑造品牌形象。品牌设计应与品牌定位相适应,体现品牌的有形特性和无形特性。

品牌设计过程的输出应包括有助于品牌识别的以下信息:

a) 与产品相关的:产品特性、产品质量、原产地等;

b) 与组织相关的:组织特性、市场地位等;

c) 与顾客相关的:品牌个性、顾客价值、使用体验等;

d) 与形象相关的:视觉形象、品牌历史等。

7.4.3 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

组织应针对目标顾客识别潜在的需求,有计划地创新技术和开发产品,提高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含量、功能特性、质量水平和顾客价值。

7.4.4 品牌传播

组织应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原则,在品牌识别的整体框架下,选择多种传播手段将特定的品牌推广出去,以建立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

组织应根据品牌特点选择、设计传播方式并组织实施,达到提高品牌知名度、信

任度、美誉度和忠诚度的目的。

传播内容发布前应由授权人员批准,对传播效果应进行监视和评价,并对传播方式和内容进行改进与创新。

7.4.5 品牌更新和延伸

组织应在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对品牌更新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策略和步骤。品牌更新可采用对品牌形象、品牌定位、产品及其包装等进行更新的方式。

在评估、策划和实施品牌更新时,应考虑以下原则:

a) 致力于解决品牌和产品面临的突出问题;

b) 以技术、产品、管理创新为基础;

c) 新、老品牌元素应相互促进,达到效益整合最佳状态。

组织应对自己及竞争对手在不同品牌和产品线上的定位、销售额和利润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品牌延伸决策。品牌延伸决策可包括:

a) 延伸或削减产品线的决定;

b) 产品线组合长度、深度和黏度的调整;

c) 品牌延伸方式的选择;

d) 子品牌、副品牌的运用;

e) 品牌延伸风险的规避等。

7.4.6 信誉和风险管理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过程,以确保诚信经营,防止信誉损害。包括:

a) 真实、规范地披露产品技术、质量和功能等信息,并在发布前得到审批;

b) 消除任何形式的主观故意欺诈行为;

c) 客观上损害顾客合法权益时,积极依法履行责任。

组织应对与品牌培育相关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建立风险规避和紧急事件响应程序。在规避风险和处理紧急事件时应充分考虑相关方的需求。必要时,组织应定期进行风险重新评估和应急预案有效性测试。

7.4.7 品牌保护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品牌资产的管理和保护过程,确保品牌资产的识别、使用、保护和处置处于受控状态。

品牌资产保护过程应包括:

a) 品牌资产保护状态的调查、评估和分析;

b) 对侵害品牌资产权益事件的处理;

c) 与政府和有关机构就品牌资产保护事宜的沟通;

d) 品牌资产保护措施的制定和改进。

注:品牌资产可包括品牌忠诚度、品牌认知度、品牌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及其他专有资产(如商标、专利、知识产权、渠道关系等)。

7.4.8 品牌文化塑造

组织应系统性地塑造和传播品牌的文化内涵,提升品牌形象,培育品牌忠诚。

品牌文化内涵要与产品特征相适应,并符合目标顾客群体的需求特征。

8 监视、测量、分析、评审和改进

8.1 总则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评审和改进过程:

a) 证实品牌培育达到预期目标;

b) 确保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c) 评价并改进品牌培育能力和绩效。

8.2 监视

组织应当建立并保持过程以监视组织的环境,搜集和管理所需的信息,以:

a) 识别利益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

b) 评估品牌培育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c) 确定替代产品、竞争产品或新产品的需求;

d) 评估当前和未来的市场和技术变化对品牌培育的影响;

e) 预计当前和未来的法律法规要求的改变;

f) 评估组织当前品牌培育过程的能力。

8.3 测量

8.3.1 总则

组织应在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相关层次和职能上,对照品牌战略和目标,评估组织实现其策划结果的能力。适当的关键测量和评价指标,以及合适的搜集信息方法,对测量和分析过程的成功非常关键。

组织搜集确定关键测量和评价指标所需信息的方法应当是适当和可行的,典型的方法包括:

a) 以访谈、问卷等形式对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满意度调查;

b) 标杆对比;

c) 绩效评审,包括供方和伙伴;

d) 监视和记录品牌培育过程及其结果的变化。

8.3.2 品牌培育的关键绩效指标

组织应对影响品牌培育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绩效测量,并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s)。

组织应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识别、跟踪、并进行趋势预测,必要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见8.6.2)。

最高管理者应当将关键绩效指标作为调整品牌战略和改进品牌培育过程的基础。

关键绩效指标应当与组织的性质、规模、产品和过程相适应,并与组织的品牌培育目标相一致。

组织在选择关键绩效指标时,应确保提供的信息是可测量的、准确的和可靠的,对于采取改进措施是有用的。

关键绩效指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a) 主要目标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渗透率;

b) 品牌溢价率;

c) 不同档次产品的比重;

d) 研发投入率、新产品产值率;

e) 主要产品实物质量水平;

f) 自主知识产权变化情况;

g) 品牌传播投入情况及传播效率;

h) 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i) 诚信和信誉表现;

j)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和效率;

k) 在利润和财务方面的表现等。

8.3.3 内部审核

组织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组织内部审核,以评价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审核应由具备能力的人员实施,为保证评价的独立性,审核人员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

内部审核可作为识别问题、风险、不符合项,以及监视过程运行的有效工具,也可用于识别好的做法或者改进机会。

内审的输出应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

a) 指明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中的不符合项,并实施改进;

b) 建立品牌培育内部标杆;

c) 在组织范围内推行品牌培育的良好实践;

d) 增进在品牌培育过程中的沟通和理解。

内部审核的结果通常形成报告,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8.3.4 自我评价

品牌培育自我评价是基于成熟度模型,对品牌培育能力和绩效表现进行的测量。

自我评价的结果为以下方面提供支持:

a) 了解品牌培育能力和绩效表现水平的变化;

b) 品牌培育能力和绩效表现的持续改进;

c) 品牌培育过程、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d) 识别或深化改进的机会。

自我评价的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注:关于自我评价的更多信息参见《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第二部分评价指南》8.3.5 标杆

标杆是组织用来寻找内部或者外部最佳实践的测量和分析工具。组织既可以设立内部标杆,也可以将竞争对手品牌培育过程或结果设立为竞争性标杆,还可以选择非竞争对手作为通用标杆。

组织在设立和保持标杆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a) 确定拟设立标杆的品牌培育过程或结果的范围;

b) 选择标杆对象,确定沟通或保密的方针;

c) 确定需要进行比较的特定指标和对应的数据搜集方法;

d) 搜集和分析数据;

e) 识别表现的差距,指出改进的方向;

f) 制定、实施和监视相应的改进计划。

8.4 数据信息分析

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数据信息,以证实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数据信息分析应包括来自监视、测量、内部审核和自我评价的结果,以及其他来源的数据。

数据信息分析应支持有关品牌培育问题能够基于事实进行决策。这些问题包括:

a) 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在长期内的潜在变化;

b) 创造最多价值的品牌、产品和过程;

c) 满足潜在需求变化的新品牌、新产品、新技术和新过程;

d) 资源的高效利用;

e) 顾客对品牌认知度、忠诚度的变化;

f) 品牌价值的变化;

g) 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

h) 法律法规和资源方面可预期的变化及其对品牌培育的影响。

8.5 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按规定的时间间隔开展管理评审,以确定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组织应从多种途径搜集数据,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

a) 监视组织的环境;

b) 对组织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过程及结果的测量;

c) 内部审核的结果;

c) 自我评价的结果,以及与标杆对比的情况;

d) 顾客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反馈。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说明组织的品牌战略、方针和目标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响应性,并对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改进提出要求。

8.6 改进

8.6.1 持续改进

组织应从品牌方针、品牌目标、评价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活动等方面,持续改进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8.6.2 纠正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针对产生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的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不符合的发生或重复发生。纠正和预防措施应与不符合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组织应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附件1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实施指南 第一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和参考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品牌 (1) 3.2 品牌培育 (1) 3.3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1) 3.4 品牌战略 (1) 3.5 品牌培育方针 (2) 3.6 品牌培育目标 (2) 4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2) 4.1 总要求 (2) 4.2 管理职责 (2) 4.3 组织的环境 (3) 4.4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3) 5 品牌战略和方针 (3) 5.1 总则 (3) 5.2 战略和方针的制定 (3) 5.3 战略和方针的部署 (4) 5.4 战略和方针的沟通 (4) 6 资源 (4) 6.1 总则 (4) 6.2 财务资源 (5) 6.3 人力资源 (5) 6.4 供方和伙伴 (5)

6.5 自然资源 (6) 6.6 知识、信息和技术 (6) 7 过程管理 (7) 7.1 总则 (7) 7.2 过程的策划和控制 (7) 7.3 过程的职责和授权 (7) 7.4 品牌培育的关键过程 (8) 8 监视、测量、分析、评审和改进 (10) 8.1 总则 (10) 8.2 监视 (10) 8.3 测量 (10) 8.4 数据信息分析 (12) 8.5 管理评审 (13) 8.6 改进 (13)

引言 建立和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持续增强组织的品牌培育能力,提升品牌价值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品牌培育的成功取决于品牌培育过程与组织管理的其他方面(如质量、财务、风险、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的协调一致。 品牌战略的实质就是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培育品牌有助于组织提高特定顾客群体对其产品的认知程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培育品牌还有助于组织发挥在信誉、文化、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提高顾客对其产品的忠诚度和美誉度,创造品牌溢价,提升组织盈利能力。 品牌培育是系统性的活动。本指南意图指导组织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提高品牌培育的有效性和效率。培育品牌的过程受组织内外部环境、目标、产品以及规模和结构影响,本指南无意统一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结构、文件或方法。 本指南着重说明了与培育品牌直接相关的过程。对诸如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标准规范,以及保证和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等过程,没有进行专门的阐述,但这些过程及其结果仍将作为品牌培育过程成熟度评价的重要因素。 本指南制定过程中考虑了ISO组织阐明的质量管理原则以及品牌培育的理论和实践。本指南对品牌领域不同流派、理论和方法不带有倾向性观点,鼓励组织学习和实践适合自身需要的品牌培育知识和方法。 依据本指南建立、保持并持续改进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为组织应用品牌培育知识和方法创造更好的环境。 本指南为评价组织的品牌培育能力提供了框架。该评价有助于组织持续改进品牌培育过程,改善品牌培育的绩效。 本指南不是对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出要求,因此没有采用与ISO9001相似的结构和内容,而是选择了与ISO9004:2009相似的结构和内容,以更好地指导组织提高品牌培育能力。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是组织总的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应与组织管理体系中的其他部分,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诚信等管理体系协调一致,以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本指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提出并解释。 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赛宝认证中心、中国质量协会。

公司品牌管理制度

公司品牌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品牌管理,确保品牌资产保值和增值,塑造金世源良好的品牌形象,保护企业信誉,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的品牌内涵包括公司名称、商标、徽记。 第三条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商标法》和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而制定。 第四条本制度所称公司名称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注册。 第五条本制度所称商标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注册的艺术图形和商标名称。 第二章品牌管理机构 第六条公司品牌的管理机构包括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和公司办公室。 第七条公司总经理办公会是公司名称、商标和徽记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其职责包括: (1)审批各部门关于金世源名称、商标、徽记的使用申请; (2)审批各项金世源名称、商标、徽记管理制度; (3)审批金世源品牌发展规划; (4)审批金世源品牌年度推广计划; (5)对相关金世源品牌的各项重大事项进行决定。

第八条公司办公室是公司名称、商标和徽记管理的执行机构,在总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其职责包括: (1)制订和修订金世源名称、商标、徽记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组织制订金世源品牌发展规划,组织制订金世源企业品牌年度推广规划; (3)组织制订金世源品牌宣传推广规范,并对各部门的宣传内容进行审核; (4)组织进行品牌资产评估; (5)组织对品牌相关重要问题的研究; (6)管理金世源名称的注册、变更等事务; (7)管理金世源商标的注册、保护、续展、使用和转让等事务; (8)组织对涉及金世源商标侵权的维权活动。 第三章公司名称、商标、徽记的使用管理第九条凡使用公司名称、商标、徽记的单位,必须提出书面申请,报公司办公室。公司办公室要对申请单位的资格、声誉、产品质量水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能力进行严格的审查,提出意见,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批。 第十条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批通过的申请,由公司办公室在法律顾问的协助下,草拟并组织签订公司名称、商标、徽记的使用授权协议,协议中要明确规定授权方和被授权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一条经公司批准成立的分公司,允许称“公司××分公司”,

关于开展2016年工业品牌培育工作的通知【模板】

关于开展2016年工业品牌培育工作的通知 湘经信科技〔2016〕273号 各市州经信委: 为加强工业企业品牌建设,提升我省工业品牌竞争力,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6年工业企业品牌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厅科函〔2016〕358号)要求,现将2016年工业品牌培育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开展工业品牌培育试点工作 (一)推荐2016年工业品牌培育试点 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2016年工业品牌培育试点(近年已被确定为工业品牌培育试点的企业不再申报)。试点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 1、在全省或有关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 2、拥有自主品牌,具有一定的品牌管理基础,有实施品牌战略的意愿。 3、诚信经营,信誉良好。 4、产品质量稳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 5、建立了质量、环境、安全等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二)指导试点企业开展品牌培育活动

试点经工信部确定后,要指导试点企业认真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组织学习,宣传动员。组织试点企业学习工信部《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评价指南》等品牌管理体系建设指导文件。组织试点企业有关人员参加全国、全省品牌培育培训交流活动。在试点企业内部开展宣传动员,增强全员品牌意识。 2、建立完善品牌管理体系。依据《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建立完善品牌培育战略,梳理品牌培育职责和主要过程,编制发布品牌管理体系文件,按照体系文件要求开展品牌培育活动,实现品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3、开展自我评价。依据《品牌培育管理体系评价指南》和《品牌管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编制指南》,组织开展品牌管理体系自我评价,编制自我评价报告。 4、总结经验,提炼案例。试点工作成效显著的,要进行全面总结,对试点过程中给企业带来最深刻的变化、最显著的成效,以典型经验案例的形式总结提炼出来。 二、抓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工作 今年5月,经企业申报、市州经信委审核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省经信委认定了一批“湖南省工业品牌培育示 范企业”。要继续抓好已认定“湖南省工业品牌培育示范 企业”品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进一步完善 自我评价报告和典型经验案例材料,加强宣传推介和学习 交流。12月初,省经信委将从今年认定的“湖南省工业

品牌管理手册(全案)

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品牌管理手册 机密 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二零零五年十二月

修改记录

序言 品牌管理是公司整体市场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成熟度的逐步加强,以及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管理成为公司获取竞争优势和争夺顾客的重要手段之一,品牌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制定公司品牌管理规范,管理与发展公司品牌策略,增强公司全体员工的品牌意识,通过品牌管理达到品牌效应,产生巨大的附加效益,加强公司的市场地位,同时也为公司良好企业形象的树立和企业文化的建立、发展推波助澜。 为了顺利建立公司的品牌管理体系,完善公司的品牌管理,促进品牌发展,特制定本制度手册。 本手册是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品牌管理方面的战略性文件,规定了公司品牌的核心价值及定位,是公司品牌管理与识别一致性策略运用的最高原则。

目录 序言 (4) 目录 (1)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品牌管理组织 (3) 第三章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的品牌体系 (11) 第四章品牌视觉形象体系 (17) 第五章品牌日常管理 (20) 第一节品牌决策信息调研系统 (20) 第二节品牌规划 (22) 附件:《品牌战略规划》建议框架 (25) 第三节品牌传播推广 (30) 附件:《品牌推广计划》建议框架 (35) 第六章公司品牌流程汇编 (39) 第一节公司品牌管理的相关流程: (39)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本手册旨在通过对品牌管理过程中关键内容的明确阐述,指导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品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营销目标的顺利实现,达到品牌营销的目的。 二、依据 本操作手册依据下列文件制定: 1.《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岗位说明书汇编》 2.《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管理流程设计报告》 3.《天津滨海快速交通发展有限公司VI手册》(视觉识别系统) 三、使用对象和适用范围 使用对象:公关部、相关职能管理部门 使用范围:公司内部 四、手册管理方法 由公司公关部负责组织每年一次的手册修订工作,公关部拥有对本手册的解释权。 由公关部负责手册的发放、更换和回收管理工作,并制作手册领用记录。 公关部负责本手册版本管理。版本号为:版本/修订号。手册初始发布版本为A/0版。以后年度内对手册相关内容每进行一次调整时,修订号递增,同时在手册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轻工行业》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轻工行业》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轻工行业》起草组 二〇一七年八月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轻工行业》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行业标准制定任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项目编号为: 2017-0755T-QB,计划于2017年完成。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二.起草单位和起草组组成 本标准起草单位: 。 起草组组成: 。 三、目的和意义 品牌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品牌不仅是一个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综合反映,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已成为全球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制高点。虽然我国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与工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较,工业企业品牌建设明显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工业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重大障碍。因此,培育品牌对中国轻工企业来说愈益重要,企业亟需品牌培育理论方法的指导。 综合国内外研究情况可以看到,当前品牌培育的理论方法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并没有形成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统一模式,而且当前的主流流派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品牌管理流派缺乏系统性考虑,过于强调品牌管理的某一方面对品牌的重要作用,而忽视了品牌管理的全局性和系统性;二是部分品牌管理流派虽然认为品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但还停留在理论模型阶段,没有给出明确的实施路径,对于指导组织建立品牌管理工作机制不具有操作性。企业在培育和建设自己品牌过程中,也各有各的方式、思路、方法和路径。2011年,为指导工业企业做好品牌 建设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工作,并印发《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第一部分 实施指南》和《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第二部分 评价指南》作为了试点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目的是通过指导企业实施战略导向的系统化品牌培育,增强企业的品牌培育能力。目前该两个实施指南

-风险管理——品牌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品牌风险管理体系

————————————————————————————————作者:————————————————————————————————日期:

品牌是一种复杂的关系符合,它包含了产品、消费者与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总和。品牌是这三者关系属性通过一定时期的商业整合与互动所形成的相对统一的符号化的关系模式,并为关系三者创造和带来价值的一种商业行为。 品牌战略分单一品牌战略和多品牌战略,由此而产生了单一品牌的品牌延伸风险和多品牌的战略风险: 品牌延伸风险 品牌延伸,是集团公司进行品牌管理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指一个品牌从原有的业务或产品延伸到新业务或产品上,多项业务或产品共享同一品牌;或以原品牌的核心概念来创造新的延伸性品牌。用来进行延伸的品牌,即核心品牌,既可以是产品品牌也可以是企业品牌。品牌组合是企业经营者提供给顾客的一组品牌,它包括所有的品牌线和品牌名目。品牌组合的概念给品牌经营者提供了进行品牌延伸的大方向,经营者可在以下4个方面进行品牌延伸: 第一,企业可增加新的品牌线,以扩大品牌组合的广度。品牌线是指密切相关的组品牌,它们可以用类似的方式发挥功能,销售给同类型消费者群,使用同一类型的销售渠道,或者售价在一定的幅度内变动。品牌组合的广度是指企业具有多少条不同的品牌线。 第二,企业可延长现有的品牌线,以成为拥有更完全品牌线的企业。 第三,企业可为每一品牌增加更多的品种,以增加其品牌组合的深度。

第四,企业可使品牌线有较强或较弱的粘度,这取决于品牌经营者是考虑仅在单一的领域内还是在若干领域内获得良好的声誉。品牌组合的粘度是指各条品牌线在最终用途、生产条件、分销渠道或者其它方面相互关联的程度。 品牌延伸策略作为一种有效的经营策略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企业界的重视,精心策划、良好实施的品牌延伸有许多优点,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但是,品牌延伸也是有风险的,如果运用品牌延伸策略不当,盲目进行品牌延伸,其结果必然是掉入品牌延伸的陷阱,导致失败。 一、品牌延伸策略的内部风险 1.损害原品牌的品质形象 无约束、无策略的品牌延伸的真止危险之处在于品牌形象的消耗,而品牌形象是品牌价值的来源之一。产品品牌是产品独特性的代表,即只有能充分体现产品属性的品牌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有利地位,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莱斯托夫”效应,如“奔驰”意味着稳重和气派。如果视目标市场的差异于不顾,在各个细分市场上进行品牌延伸,不但会造成目标市场的混乱,更可悲的是使原具有独特属性的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品质形象受到极大损害。例如,一向以质优价贵着称、象征身份和体面的美国“派克”钢笔,以其高品质的形象成为“钢笔之王”。后来公司采取品牌延伸策略,把“派克”品牌用于每支售价仅3美元的低档笔,由此破坏了“派克”钢笔在消费者心目中的高贵形象致使派克公司非但没有打入低档笔市场,反而在高档笔市场大为失利,更悲惨的是为竞争对手克罗斯公司进入高档笔市场打开了方便之门。 2.淡化原品牌定位个性

品牌建设制度

品牌建设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建立和实施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事务所品牌管理能力,提升品牌价值和竞争力,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度和公信力的整体提升,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品牌建设工作是事务所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品牌建设过程应与事务所的内部治理、诚信文化、制度建设、质量控制和风险防范等管理活动保持协调一致。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不同组织形式和规模的事务所,及其所属的其他专业服务机构。 第四条术语与定义 (一)品牌,是指为事务所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其载体是用以与其他竞争者相区分的名称、符号、标识、设计等,或是它们的组合。在本质上代表事务所提供给客户的产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 (二)品牌建设,是指事务所为提升品牌价值而开展的旨在提高履行承诺能力、增强竞争优势,并使这一承诺和竞争优势被其客户及利益相关者获知和信任的全部活动。

(三)品牌管理体系,是指事务所在品牌管理方面指挥和控制的管理体系。 (四)品牌战略,是指事务所为增强品牌管理能力,改善品牌管理绩效而制定的总体发展规划和行动方案,包括品牌建设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管理规划等方面的内容。 (五)品牌管理方针,是指由事务所最高管理层正式发布的关于品牌建设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六)品牌相关方,是指事务所的合伙人、员工、客户、合作伙伴、监管机构、新闻媒体、投资者和社会公众。 (七)品牌资产,是指由品牌形象所驱动的一系列资产的集合,其物质载体是品牌名称和品牌标识,构成要素包括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忠诚度、品牌联想和附着在品牌上的其他资产,实质内容是为客户和事务所提供附加利益。 第二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第五条事务所品牌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总领,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建设主题和诚信建设主线,以品牌建设为总抓手,深入推进行业发展“五大战略”,通过品牌建设工作,有效整合行业各项建设成果;通过建立和实施品牌管理体系,增强事务所品牌管理能力,提升品牌价值和竞争力;通过品牌内涵的塑造,夯实事务所品牌建设的质量基础,展现事务所良好的品

浅谈烟草商业品牌培育体系

浅谈烟草商业品牌培育体系 中国加入WTO之后,国内烟草企业与国外烟草强势大品牌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2006年,国家局出台《中国卷烟品牌发展纲要》,提出用6至5年时间,着力培育10多个全国重点骨干品牌。这标志着中国卷烟品牌,将步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整合力度将会加大,品牌集中度将会加强。一方面烟草生产企业为做大品牌,进一步整合品牌,另一方面,烟草商业为与“双十”接轨,加强与工业协作,不断引入新品牌培育。而一个卷烟新品牌的培育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卷烟结构的调整,也关系到卷烟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消费者三者之间的满意程度。因此,品牌培育对商业企业来说,是当前服务于工业品牌整合的重要任务,是网络服务能力、网络价值的重要体现,只有建立起真正成熟可靠有持续发展力的品牌培育体系,才能在市场化的经济大潮中占据先机得到利益的保障。贺州市烟草公司近年来在品牌培育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培育体系,现与大家探讨。 一、品牌培育的前期准备 (一)、成立品牌培育委员会 1、指导思想: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竞争平台”,减少非市场因素的干扰,使真正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有优势的品牌脱颖而出,最终实现工业、商业、经营户“三赢”。

2、工作职责:贯彻落实国家局品牌培育政策,收集品牌信息,统筹辖区品牌规划,负责品牌引入、培育效果的评估。 (二)、品牌引入原则。一是依据品牌方面,选择经历了市场的考验和国家标准的考核,是国内卷烟中的佼佼者,根基深、底子厚、发展前景乐观,具有十分深厚的发展潜力,能入围“十强”的卷烟品牌。二是依据工业企业方面,从加强工业企业沟通出发,引入辅助品牌,为下步引入强势品牌做好铺垫。三是针对存在市场空间,有市场需求,以储备或过度为目的品牌。 (三)、加强前期市场调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工作是品牌培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深入调研、把握节奏,一个新品牌能否取得消费者的喜爱,取决于多个方面,包括口味是否符合吸食习惯、定价是否合理、品牌知名度的高低、品牌文化和价值能否被认同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只有多听取消费者和零售户的意见和建议,才能掌握有效信息,为新品牌引入做好前期市场分析和预测。 (四)、编制品牌计划(采供部负责)。在做好预测的基础上,相应确定一份近期或长期的品牌培育计划,把哪些是重点品种、哪些是辅助品种、哪些是储备品牌详细明确。尽量做到有梯次的整体推进,正确处理提高品牌集中度与卷烟增量拓展工作的矛盾,避免短期行为和同质化竞争现象的发生。(如:同一时期培育10多个品牌;同时培育一个价位的多个品牌。)

品牌规划管理与运营

品牌:规划、管理与运营 ,2001-11-21,作者:,访问人数: 4880 伴随着消费者强调自我和个性需求的追求,市场日益转向多样化、个性化、细分化和复杂化,企业间的竞争也由规模实力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竞争逐步转向销售手段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中国的消费市场已逐步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在“品牌消费”时代,企业能否培育出自有品牌,并塑造成知名品牌,将决定一个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强品牌规划管理与运营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成为企业现代化和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品牌的规划与塑造 在一个由众多企业、产品组成的市场汪洋中,如何让消费者识别、记住、忠诚于你的企业与产品,靠的是品牌。在过去的22年来,对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企业来讲,品牌经营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是令人欣喜的进步。但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一些民族品牌惨遭肢解(不是被抢注商标,就是被收购、被挤垮),真正发展成名牌的极其有限。一个地区或企业如何去塑造一个强势品牌、知名品牌,已成为政府、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国内企业界面临的迫切问题。 面对加入WTO后的冲击与挑战,国内企业如何才能实现顺利突围?众所周知,随着品牌消费时代来临,品牌已成为“质量、可靠性的一种不言自明的保证”,其重要性已超过以往任何时候。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曾经说过的:我们可口可乐哪怕被一把火烧毁,我照样是亿万富翁,因为大火只能烧毁我的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而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可口可乐”品牌只要没有被毁掉,凭借“可口可乐”这商标就可毫不费力地吸引投资或获得银行贷款……可口可乐都能快速重生。品牌不仅成为企业或产品走向市场、走进消费者的桥梁与纽带,也成为企业抗拒风险、化解风险的利器。正如经济学家指出:“品牌不仅能实现超值利润(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支付高价,投资商也愿意为品牌承受较高股价),而且品牌可以减缓经济周期处于低谷时所带来的冲击。品牌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巨大价值,将远远超过厂房设备等有形资产本身”。纵观发达国家企业塑造品牌之历程,均经历规划培育品牌、发展品牌、经营品牌的三个阶段。 品牌规划要素 品牌将通过哪些途径去塑造?首先是目标性,即拟定的市场与消费群体。通过导入CIS (Corporate Tdentity System),树立产品包装设计理念,强化产品外形象设计、品牌性格设计,也就是说一个企业的品牌战略推展过程,是一个规划、计划与策划的过程。同时品牌的规划、计划与策划必须针对消费者、竞争者及其品牌、产品,要切实避免硬碰硬的对抗。具体而言,就是对消费者的分析不能仅停留在数据分析阶段,必须加强与消费者的共鸣性与互动性;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必须有“区隔观念”,即审视自己企业的优劣态势,给自己品牌赋予独特的内涵。其次,避免品牌仅仅表达固定的产品属性,必须具有较强的延伸能力。因为固定的产品属性只能产生短期的、易于仿效的品牌优势。其三,远景与诉求必须贴近人的心理需求,培育自有品牌,最终目标是塑造强势品牌。只有定位高远,才能成为强势品牌,而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第一部分实施指南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第一部分实施指南 第一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

目录 1 范围 (1) 2 引用和参考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品牌 (1) 3.2 品牌培育 (1) 3.3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1) 3.4 品牌战略 (1) 3.5 品牌培育方针 (1) 3.6 品牌培育目标 (2) 4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 (2) 4.1 总要求 (2) 4.2 管理职责 (2) 4.3 组织的环境 (2) 4.4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 (3) 5 品牌战略和方针 (3) 5.1 总则 (3) 5.2 战略和方针的制定 (3) 5.3 战略和方针的部署 (3) 5.4 战略和方针的沟通 (4) 6 资源 (4) 6.1 总则 (4) 6.2 财务资源 (5) 6.3 人力资源 (5) 6.4 供方和伙伴 (5) 6.5 自然资源 (5) 6.6 知识、信息和技术 (6) 7 过程管理 (6) 7.1 总则 (6) 7.2 过程的策划和控制 (7) 7.3 过程的职责和授权 (7) 7.4 品牌培育的关键过程 (7) 8 监视、测量、分析、评审和改进 (10) 8.1 总则 (10) 8.2 监视 (10) 8.3 测量 (10) 8.4 数据信息分析 (12) 8.5 管理评审 (12) 8.6 改进 (13)

引言 建立和实施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持续增强组织的品牌培育能力,提升品牌价值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品牌培育的成功取决于品牌培育过程与组织管理的其他方面(如质量、财务、风险、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的协调一致。 品牌战略的实质就是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培育品牌有助于组织提高特定顾客群体对其产品的认知程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培育品牌还有助于组织发挥在信誉、文化、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提高顾客对其产品的忠诚度和美誉度,创造品牌溢价,提升组织盈利能力。 品牌培育是系统性的活动。本指南意图指导组织增强品牌培育能力,提高品牌培育的有效性和效率。培育品牌的过程受组织内外部环境、目标、产品以及规模和结构影响,本指南无意统一品牌培育管理体系的结构、文件或方法。 本指南着重说明了与培育品牌直接相关的过程。对诸如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标准规范,以及保证和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等过程,没有进行专门的阐述,但这些过程及其结果仍将作为品牌培育过程成熟度评价的重要因素。 本指南制定过程中考虑了ISO组织阐明的质量管理原则以及品牌培育的理论和实践。本指南对品牌领域不同流派、理论和方法不带有倾向性观点,鼓励组织学习和实践适合自身需要的品牌培育知识和方法。 依据本指南建立、保持并持续改进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为组织应用品牌培育知识和方法创造更好的环境。 本指南为评价组织的品牌培育能力提供了框架。该评价有助于组织持续改进品牌培育过程,改善品牌培育的绩效。 本指南不是对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提出要求,因此没有采用与ISO9001相似的结构和内容,而是选择了与ISO9004:2009相似的结构和内容,以更好地指导组织提高品牌培育能力。 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是组织总的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应与组织管理体系中的其他部分,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诚信等管理体系协调一致,以保证组织总目标的实现。 本指南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提出并解释。 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赛宝认证中心、中国质量协会。

品牌宣传推广管理办法

品牌宣传推广管理办法 一、目的 为贯彻公司企业品牌下的业务品牌战略,简历完整的品牌体系,对品牌进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充分发挥宣传推广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使品牌管理和宣传推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二、品牌管理职能划分 一)市场部为全公司品牌管理和宣传推广工作归口管理部门,统筹公司品牌管理和宣传推广各项工作。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根据公司品牌管理和宣传推广工作的各项制度、办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品牌和业务宣传推广管理办法、工作流程及实施细则。 2、负责公司广告宣传费用预算的管理,组织编制各类广告宣传费用预算,负责公司业务广告宣传费用预算的执行,对公司各业务板块的有关广告宣传费用的使用进行指导、审查核监督。 3、负责根据公司企业品牌、全业务品牌的传播策略、方案,组织实施公司总部和省分公司各项品牌及业务的宣传推广。 4、负责根据营销计划,制定宣传推广计划,负责业务宣传推广的组织、实施和效果评估。 5、负责监督管理公司VI正确使用,对合作伙伴使用VI标识进行授权、撇讯、指导和监督,并对其发布各类广告授权、管理、审核、监督。 6、负责主办或组织参加各类境内或境外展览展示活动。 7、负责对子公司品牌管理和业务宣传推广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8、负责组织各类品牌宣传推广经验交流、业务培训活动。 9、负责媒介资源的管理,选择并管理广告代理商,统一采购计划各类媒介资源和其他共享

媒介资源,执行统一媒体投放,同时负责公司相自媒体资源的统筹管理。 二)市场部按照公司统一制订的品牌及宣传推广策略,管理企业对外形象宣传。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根据公司企业对外形象宣传工作的各项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订全区企业对外形象宣传管理办法、工作流程及实施细则。 2、负责对外形象宣传费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 3、负责对企业对外形象宣传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三)公司其他业务对外形象宣传工作的各项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企业对外形象宣传管理办法、工作流程及实施细则。 1)负责根据营销需要,制订业务及服务宣传草案,并作为营销策划方案草案的组成部分,送交市场部研究审批,参与宣传策划方案和广告设计的审核,并配合市场部做好宣传推广方案的实施。 2)配合市场部进行相关产品、服务的公关推广活动策划组织。 3)配合市场部主办或组织参加的各类展览展示活动,提供参考内容、资料及业务讲解,提供展览展示活动所需要的网络支持,协助展览展示活动实施。 4)编制公司年度广告宣传费用预算。 四、根据公司总体要求负责开展企业形象与产品、服务的宣传,并根据营销需要组织产品、服务推广活动和促销宣传。主要职责如下。 1)负责执行公司品牌管理和宣传推广的各项制度、办法。 2)负责各项品牌管理及业务宣传推广的具体落实。 3)负责制订各项品牌和宣传推广管理实施细则。 4)负责根据营销计划,制订宣传推广计划和预算,配合物资采购管理部门选择并管理广告

浅谈企业品牌策略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中山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浅谈品牌策略 姓名: 学号: 专业: 入学时间: 指导教师及职称: 所在电大:

摘要 21世纪的世界已进入品牌国际化的竞争时代,品牌已成为一种新的国际语言进入到千家万户。以品牌来建立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树立企业的形象,是企业有效的市场竞争手段,也成为企业市场竞争战略的重要部分。品牌将成为企业成功与否的标志。那么如何选择品牌战略?选择什么样的品牌战略?便成为企业决策者首要关心和考虑的问题。国外企业在推行品牌战略上早于国内,有许多先进的经验值得借鉴。随着中国入世,许多外国品牌涌入中国。尽管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并试着接受和推行品牌战略,然而更多的国内企业并没有认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品牌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品牌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开展品牌策略、把品牌做大做强的几种途径。 关键字:企业;品牌;品牌策略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品牌的含义 第二章品牌的塑造 2.1、品牌初创 2.2、品牌维护 第三章我国企业品牌作用及现状分析 3.1 品牌的作用 3.2 我国企业品牌战略发展的现状 第四章我国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4.1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 4.2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品牌战略 4.3 重视品牌质量 4.4培育有特色的品牌文化 4.5 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 4.6加强品牌公关与宣传 4.7 不断实施品牌创新,谨慎实施品牌延伸第五章中国企业前景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浅谈企业品牌策略 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企业经营的竞争已由产品的生产和服务的竞争,转向更高阶段的品牌之间的竞争。品牌既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特有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种标准和承诺。它既是企业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又是企业定位市场的依托。品牌战略的系统研究和实践,仅起步于八十年代末。一九八八年,菲利浦.莫里斯公司和雀巢公司的两大著名收购行动,使品牌价值资产化得到市场正式确认,标志着现代品牌时代的来临。中国企业的品牌战略理论和实践近年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大力推行品牌战略,有助于树立企业先进的市场观,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意识。 一、品牌的含义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给品牌下的定义是: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设计,或者是它们的不同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劳务,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劳务相区别。品牌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包括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而品牌的广义理解应该是企业品牌,而不仅仅是产品。也就是说,品牌应该包容:企业的产品、产品的商标和企业的文化。应该说,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认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即认同企业的产品——企业的服务——企业的文化。 品牌的含义分为6个层次: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用户。因此品牌最持久的含义是其价值、文化和个性,包含视觉、情感、理念,它们构成品牌的

如何建立品牌管理体系

金晶品牌管理手册 运用品牌优先发展战略已成为多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共识。。 一、品牌资源构成 ●资源1:企业名称(字号) 这是企业无形资产中商誉的主要载体。金晶的企业名称与商标名称一致。 ●资源2:企业CIS系统 导入企业的所谓“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主要通过企业图案标识体现,一般一个企业只有一套CIS。随着金晶发展,成立合资公司,会不断出现新的产品商标。 ●资源3:商标 经注册或未注册的在商品上的标识,企业可能有多个注册商标。截止目前已拥有:玻璃及纯碱商标: 在线镀膜玻璃商标: 汽车节能玻璃商标: 防火玻璃商标: ●资源4:商品名称 企业对商标的称呼,可与商标一致或不一致。 ●资源5:名人

企业家或职工杰出代表在社会知名度极大,也可作为企业的一种品牌资源。 二、品牌资源管理策略 平台方案1:品牌资源同一化策略 将以上几种品牌资源同一化,即统一企业名称、商标名称、商品名称、CIS,有的甚至用企业家(老板)命名企业、商标、产品。发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采作统一商标。 ——优点: l 有利于消费者、公众很快识别企业— l 资源同一化,减少内部混乱 l 创造名牌的成本较低 l 能够最快、最集中地创造出知名品牌 l 减少企业运作中的品牌印刷、制作费用 l 有利于无形资产载体聚集 l 有利于新产品销售 ——缺点: l 使用风险大,任何一个恶性、不利事件都集中到品牌上,容易受到伤害 l 不利于商品多元化。不同质商品(如餐巾纸和卫生纸)都用一个品牌,混淆品牌定位,引起混乱,甚至啼笑皆非 l 形成后有不合理处难以修正 平台方案2:品牌资源差异化策略 以上几种品牌资源差异化,即不统一名称、标识,有的可能是绝对差异化,五种资源各不相同;有的相对差异化,如企业名称、CIS统一,商标和商品名称统一。

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 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关于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烟草在线专稿摘要:品牌培育作为促进卷烟上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办法,必须不断加强,以更好的服务于行业“卷烟上水平”发展大局,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品牌培育工作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当前行业卷烟品牌培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工作对策,以期促进行业品牌培育工作上升一个新的水平。 “卷烟上水平”是增强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力,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行业当前工作的一项主要目标任务。卷烟上水平集中体现在品牌发展上水平上,而品牌培育则是实现品牌发展上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当前烟草品牌培育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加以研究,以促进品牌培育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品牌培育工作的重要性 对于商业企业而言,培育重点骨干品牌是全面实现“卷烟上水平”和增效益的关键所在和必由之路。特别是在取消烟草专卖制度的将来,是否能做好品牌培育是商业企业能否占领市场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商业企业的企业竞争力之所在。 对于工业企业而言,省外市场的开拓与企业所在地的当地市场具有更熟悉的市场环境,更稳定的市场基础,更密切的工商关系相比其投入的人力物理更大,投入与回报也必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难成正比,特别是企业所看重的销量指标,更是难以在短期内见成效。但是,要想发展,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以“两个十多个”为目标,在保证省内市场的前提下大力开拓省外市场,而能否在省外市场站稳脚跟,就看品牌培育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做好品牌培育,将直接决定工业企业的命运。 当前行业品牌培育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仍然存在一定的地方保护主义。 综观全行业,大多数商业企业在众多全国性重点品牌当中选择培育重点往往更偏重于地产品牌,省外品牌同为全国性重点骨干品牌,却得不到或者很难得到同省产卷烟同样的待遇,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品牌培育工作的效果。 缺乏品牌经营策略。 1、定位不准。不少企业对市场调研分析不够,在品牌定位上急功近利、试图立竿见影、经验主义盛行、拷贝成风,缺乏品牌文化理念的支持和创新意识。一些品牌投放时定位模糊、没有鲜明特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2、维护不力。不少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多采取“广种薄收”,少有“精耕细作”,不能保持品牌长久的生命力。特别是在品牌营销过程中,服务、信息反馈工作跟不上,对品牌文化的积累、拓展不够,开发新产品欲望强于保护老品牌意识,往往是舍弃原来已经有一定市场基础、消费需求的老品牌,以新品牌取而代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品牌的市场信誉和形象。

品牌营销推广体系

生产企业要想建立产品和企业品牌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因为,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束缚着企业在商业运做品牌。但是,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我个人认为只要企业做到以下几个体系的建设,做品牌也就不是什么困难的。 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导致其在品牌的创立、培育、发展和维护等方面做的均不是很成功。以下三个体系是企业建设品牌的基础,不可能一次性的全部建立,要分步骤,有计划的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产品的特性来区别对待。这些体系只是一个提纲,供大家思考和借鉴。 一、企业品牌战略制定和规划体系 1、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组织体系和流程 2、企业的品牌战略的主要内容以及品牌的定位、规划和目标 3、企业品牌的形象识别系统:品牌视觉、主张和象征等元素是否具备以及符合品牌产品 二、企业品牌管理和名牌申报体系 1、企业品牌管理的职能部门以及品牌管理制度、流程和保护体系 2、品牌培育、维护、发展体系的建立、维护和运做 3、品牌的危机处理体系及组织、制度、流程以及保障 4、品牌产品的生产标准、质量保证能力、产品检验管理情况,质量管理人员等相关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比例

5、品牌产品企业是否有市级或国家级技术中心,以及以此为中心的产品技术创新体系 6、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组织体系和流程,目前企业品牌产品所持有的专利数量以及保证专利的作用制度 7、名牌申报的组织结构、保障措施以及名牌的维护体系 三、企业品牌营销和推广体系 1、企业品牌营销和推广的组织结构,流程以及是否有单独的销售机构 2、品牌的主要传播方式,品牌推广的计划和预算费用占销售的比例 3、品牌产品近两年主要的营销方式、今年的计划和目标,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和维护 4、品牌产品主要的销售区域、模式,销售渠道的类型以及相关的管理办法 5、近年主要连续参加的展会、论坛以及相关的推广会议计划,希望达到的目的

县域公共品牌培育完整方案

目录 一、指导思想 (2) 二、主要目标 (2) 三、建设内容 (3) 四、工作步骤 (3) 五、品牌管理建设 (4) 六、保障措施 (5) 附件1:品牌释意 (8) 附件2:“XXXX”公共品牌管理办法 (8) 附件3:公共品牌产业、产品范围 (16) 1、公共品牌XXXX注册范围表 (16) 2、品牌涵盖商品表 (16) 附件4:公共品牌授权企业名单及子商标清单复印件 (16) 1、授权企业名单 (17) 2 、子商标清单复印件 (17) 附件5:公共品牌网货产品供应平台展示 (17) 附件6:公共品牌产品网销店铺清单及实体店展示清单 (17) 1、XXXX品牌产品销售淘宝系列店铺 (17) 2、XXXX品牌产品销售微店系列店铺 (17) 3、XXXX品牌产品展销线下体验店 (17) 附件7:公共品牌相关产品质量体系管理办法(试行) (18)

XXXX县公共品牌建设方案 为扩大我县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辨识度,提高我县绿色产业(包括蔬菜、中药材、马铃薯、百合等相关产业)竞争力,打造我县农特产品统一标识,做好我县网货公共品牌培育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以农业龙头企业、电商企业为主体,以公共品牌为引领,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落实相关产业、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和品牌培育能力,通过推广宣传县域公共品牌,从而带动企业品牌发展。 二、主要目标 打造以注册商标“XXXX”命名的“生态、安全、绿色”为内涵的公共品牌,与我县其他地理商标、企业商标共同组成“母子”商标体系,同步发展,共同成长。通过培育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营销,提升我县农产业及绿色产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通过2-5年的努力,把“XXXX”打造成全省、全国的知名商标。培育销售收入过千万、过亿的龙头企业,带动电商创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充分发挥公共品牌的带动作用,建立完善的创业创新发展市场机制,力争到2020年实现我县农产业综合产值提升、电商销售大幅提

区质量品牌培育计划

区质量品牌培育计划 《区质量品牌培育计划》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坚持把质量强区和质量xx建设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根本之道,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力,标准是核心力,品牌是竞争力”的工作理念,着力结构调整,着力转变方式,着力产业升级,推动工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由速度向质量转变、由产品向品牌转变,推动质量发展与质量安全齐头并进,质量提升、品牌带动、标准引领同步推进,为全面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作出贡献。 质量品牌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夯实质量、计量、标准化、检验检测体系等企业质量保证基础工作,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为名牌产品的培育、成长保驾护航。 (一)质量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比率达到80%以上,其中重点骨干企业有效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实现全覆盖。

(二)质量标杆引领作用不断提升。全区争创 ___质量奖1个,市长质量奖1家,区长质量奖2名,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引领行业发展的优秀企业。 (三)知名品牌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区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xx名牌产品2个以上、省著名商标2件,培育xx市知名产品1个以上、xx知名商标2件,争创知名品牌示范区1个。 1、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优先引导重点骨干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并逐步向中小企业推广;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导入六西格玛管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5S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在中小企业中广泛开展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群众性质量活动。至2020年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比率达到60%以上。(牵头:区 ___、区经信委;参与单位:区科技局) 2、推进关键领域质量攻关。鼓励企业联合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攻克一批提升质量的关键技术、工艺,以及重大装备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等共性质量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具有高端技术及市场前景的产品。围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实施专利技术产业化推进计划,重点支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