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ABS系统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汽车ABS系统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汽车ABS系统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汽车ABS系统是一种用于提高行驶安全性能的重要装置,它能够防止车辆在紧急制动时打滑。如果驾驶者不了解ABS系统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可能会导致操作不当或错误的判断,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正确使用ABS系统对于驾驶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向您介绍汽车ABS系统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帮助您安全驾驶。

首先,了解ABS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正确使用的基础。ABS系统通过监测车轮的转速和刹车操作,来判断车轮是否会打滑。一旦系统检测到车轮即将打滑,它会通过自动调整刹车压力,来保持车轮的最佳抓地力。这种连续的刹车压力调整可以使车辆保持转向能力和稳定性,从而避免打滑和偏离方向。

其次,正确的刹车技巧是使用ABS系统的关键。当需要紧急制动时,驾驶者应该踩紧制动踏板,并保持稳定的踩压。不要踩住刹车踏板并保持持续的踩压,这样会导致车轮继续抱死,从而无法发挥ABS系统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踩紧刹车踏板后,感觉到脚踏板抖动或者听到系统运作的声音时,尽量保持稳定的踩压,直到需要减速或避免障碍物时松开刹车。

此外,驾驶者在使用ABS系统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首先,不要过分依赖ABS系统。尽管该系统能够提供额外的安全性能,但它并不能消除所有风险。驾驶者仍然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并合理控制车速、安全距离等。其次,维护和保养ABS系统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关键。请按照车辆制造商的建议进行定期的系统维护和检查,并确保刹车液的质量和适量。最后,了解不同路况下ABS系统的特点也很重要。在湿滑路面上,ABS系统的效果会更加明显,但在某些特定路况下,如冰雪路面,系统的作用可能会减弱。

总结起来,汽车ABS系统是一项重要的安全装置,它能够提供额外的制动保护,防止车辆在紧急刹车时打滑。驾驶者需要了解ABS系统的工作原理、正确的刹车技巧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正确使用ABS系统能够提高行驶安全性能,减

少事故风险。然而,驾驶者仍需时刻保持警惕和注意其他安全措施,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也是保证ABS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只有正确理解和使用ABS系统,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1概述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就是对制动防抱死系统和驱动防滑系统的统称。制动防抱死系统 (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 ABS。驱动防滑系统(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简称 ASR。它也被称为驱动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 TCS。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关系:Fμ=μG Fμ——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N G ——轮胎与路面间的垂直载荷,N μ——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 由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垂直载荷和附着系数会随许多因素而变化,因此,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实际上是经常变化的。 1.1车轮滑动率对附着系数的影响 车轮相对于路面的滑动可分为滑移和滑转两种形式,引入车轮滑动率的概念可以表征车轮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的比例。 (1)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轮可能相对于路面发生滑移,滑移成分在车轮纵向运动中所占的比例可以由负滑动率表征。 SB =(rω-v) / v ×100%(1) -100%< SB <0,车轮滑移所占成分越多, SB 越大。 (2)汽车在驱动过程中,驱动车轮可能相对于路面发生滑转,滑转成分在汽车纵向运动中所占的比例可由正滑动率表征。

SA=(rω-v) / rω×100% (2) 0< SA <100%,车轮滑转比例越大, SA 越大。 通过试验发现,在硬实路面上,弹性车轮与路面间的附着系数μ和滑动率 S 存在如下图1所示的关系。 图1 附着系数与滑动率的一般性关系 1.2防滑控制系统的作用与工作原理 使汽车能够自动地将车轮控制在纵向和横向附着系数都很大的滑动率范围内。制动防抱死系统在制动过程中,通常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10%~20%的范围内;驱动防滑系统在驱动过程中,通常将车轮滑移率控制在5%~15%的范围内。 制动防抱死系统 (ABS) 都是在制动过程中,通过调节轮缸(或制动气室)的制动压力使作用车轮的制动力矩受到控制,从而控制车轮的滑移率。而防滑驱动控制系统(ASR) 在驱动过程中通常可以通过调节发动机的输出转矩、转动系的传动比、差速器的锁紧系数等控制作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力矩,以及通过调节驱动车轮制动轮缸(或制动气室)的制动压力控制作用于驱动车轮的制动力矩。实现对驱动车轮牵引力矩的控制。 2 防滑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

ABS使用说明书

???? 主车 ABS-D 说明书 威伯科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目录 1. ABS系统简介?????????????? 3 2. ABS系统的组成?????????????? 3 2.1 ABS系统组成部件????????????? 3 2.2 ABS系统的布置?????????????? 3 3. ABS工作原理和部件安装??????? 4 3.1 齿圈的安装???????????????? 4 3.2 传感器?????????????????? 4 3.2.1传感器的安装?????????????? 4 3.2.2 传感器与齿圈的配合?????????? 5 3.2.3 传感器的测试?????????????? 6 3.3 电磁阀?????????????????? 6 3.3.1 电磁阀的安装?????????????? 6 3.3.2 电磁阀的测试?????????????? 6 3.4 ASR差动制动阀 ????????????????6 3.5 双通单向阀??????????????7 3.6 导线的连接?????????7 3.7 驾驶室线束?????????????7 3.8 电子控制单元ECU ????????????????7 3.9 开关与指示灯?????????????7 3.9.1 ABS/ASR灯??????????7 3.9.2 开关???????????????8 4 如何判断ABS正常工作 ?????????????????8 4.1 观察ABS指示灯 ????????????????8 4.2 紧急制动????????????????8 4.3 确认ABS在工作??????????????9 5 ABS系统诊断方法???????????????9 5.1 诊断仪??????????9 5.2 PC诊断???????????10 5.3 便携式诊断仪??????????10 5.3.1诊断仪连接10 5.3.2 故障查找????????????????10

汽车ABS详解

目录 一、A B S系统简介 (1) 1、A B S的优点 (1) 2、东仪A B S系统特点简介 (1) 3、A B S系统的组成 (2) 4、A B S系统的配置形式 (2) 5、A B S系统的工作原理 (3) 二、A B S系统各部件的安装 (3) 1、齿圈 (3) 2、传感器 (4) 3、电磁调节阀 (5) 4、电路线束 (6) 5、E C U(电子控制器) (6) 6、A B S警告灯 (7) 7、A B S系统工作正常的判断 (7) 三、A B S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8) 1、闪码诊断 (8) 2、A B S系统实时监视器诊断 (9) 四、A B S系统失效分析及后果分析………………………….….……1 1 1、A B S系统失效时应注意的问题…………………….………1 2 2、A B S的正确使用…………………………………….………1 2 五、非A B S系统故障的种类……..……………………………….….1 3 六、售后服务……………………………………………………...….1 3 附录一东仪A B S故障诊断流程图(静态)................................1 4 附录二东仪A B S接线端子图...............................................1 5 附录三东仪A B S接线端子图(牵引车)................................1 6 附录四东仪E C U(电子控制器)外形安装尺寸. (17) 附录五东仪电磁阀调节阀外形安装尺寸 (18) 附录六东仪A B S用户跟踪服务卡 (19) 一、A BS系统简介 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英文缩写。 ABS是行车安全历史上最重要的三大发明(另两项是安全气囊与安全带)。ABS也是衍生其它安全装置(如ESP 行车动态稳定系统与EBD刹车力分配系统)的基础。 ABS系统通过常规制动系统起作用,可提高车辆的主动安全性。 ABS系统在制动过程中可防止紧急刹车时车轮抱死现象(尤其是雨、冰雪天气及在湿滑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保证驾驶车辆的稳定性,维持横向牵引力(避免紧急刹车时车轮侧滑)和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与路面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度和制动距离最优化。 如果ABS系统(防抱死制动)失效,仪表盘ABS报警灯报警。此时车辆恢复常规制动,仍可安全驾驶车辆(为了确保安全,必须尽快到指定维修站点检修排除故障,使ABS系统功能恢复正常)。 1、ABS系统优点(装备ABS系统的车辆在实施紧急制动时可以实现) ①可保持驾驶车辆的行驶方向稳定性(没有侧滑或挂车折叠)和驾驶车辆的转向可操控性; ②缩短车辆紧急刹车的制动距离; ③减少交通事故; ④稳定风险成本,减轻了司机精神负担;

ABS基本知识

一、ABS的功能 1、什么是ABS ●在驾驶员刹车时,ABS,即防抱刹车系统,自动调节制动器中的压力,以防止因制动力过高,并使制动力工作在最佳值附近。 ●ABS是通过电子控制的制动系统,只在制动时才能工作。 ●汽车制动系统有液压和气压两种,因此ABS也有液压和气压两种。液压式A BS调节制动轮上的液压,而气压式ABS是调节制动气压。 2、制动时车轮抱死汽车侧滑失控的现象 ●当制动力太大车轮抱死时,汽车容易发生侧滑并引起失控,失去方向稳定性。 ●当后轮先于前轮抱死,出现后轴侧滑时,汽车就会发生急剧的打转而失控,造成车祸,即使前轮没有抱死仍具有转向能力,驾驶员也很难来得及通过打方向盘来控制车子。随着车速的提高,汽车因车轮抱死发生侧滑和失控的机会和严重性就急剧上升。 ●如果前轮抱死,汽车就失去转向能力,汽车在弯道上时,驾驶员就无法通过打方向盘来使它拐弯。如果前面有障碍物,例如别的车子,驾驶员也无法通过打方向盘来避免。 ●一般来说,只要后轮不抱死,汽车通常不会出现侧滑失控等情况,即使前轮已抱死,车子仍能保持直线减速,具有方向稳定性。 3、制动时车轮抱死汽车侧滑失控的现象—在高附着系数的路上紧急刹车时的特点:●附着系数高,车子减速度大;●车子减速度大,纵向重力转移严重; ●纵向重力转移使前轮垂直载荷增加,后轮垂直载荷减少; ●后轮垂直载荷减少使之极限附着力降低而容易抱死;●卡车(重心高、空载)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果不限制后轮的制动力或制动不够,后轮很容易并很早就会抱死,车子很容易因后轮抱死而失控; 4、制动时车轮抱死汽车侧滑失控现象—在低附着系数路上(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刹车时的特点:●附着系数低,车子减速度小;●车子减速度小,纵向重力转移不多;●前后轮都因其极限附着力很低而容易抱死;●如后轮先于前轮抱死,车子容易失控。 ●后轮垂直载荷减少使之极限附着力降低而容易抱死;●卡车(重心高、空载)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果不限制后轮的制动力或制动不够,后轮很容易并很早就会抱死,车子很容易因后轮抱死而失控; 4、制动时车轮抱死汽车侧滑失控现象—在低附着系数路上(潮湿路面或冰雪路面)刹车时的特点:●附着系数低,车子减速度小;●车子减速度小,纵向重力转移不多;●前后轮都因其极限附着力很低而容易抱死;●如后轮先于前轮抱死,车子容易失控。 5、ABS基本控制原理●测量车轮速度;●估算车速和减速度;●计算车轮的滑动率;●估算地面的附着系数及其变化;●通过调节车轮上的制动压力来控制车轮的滑动率,使之总是处在最佳值。 6、ABS种类 ABS主要分两大类:●后轮ABS:后轮ABS只控制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前轮不受控制。●四轮ABS:其中四轮ABS又分两种:①三通道四轮ABS:ABS控制所有四个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两个前轮得到分别独立控制,

挂车abs使用说明(4s2m--6s6m)-用于合并

挂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山东海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2017年8月

目录 前言:挂车ABS综述----------------------------2 1、系统概述-----------------------------------7 2、挂车ABS的工作原理-------------------------9 3、系统安装-----------------------------------9 4、电路连接----------------------------------12 5、系统测试----------------------------------14 6、性能和故障的判定--------------------------14 7、ABS的诊断与维修--------------------------15 附表:ABS故障闪码对照表------------------17

挂车ABS综述 ▲ABS工作原理 汽车防抱死制动控制系统(Anti— 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是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以期获得最有效的制动效率和制动操纵稳定性,从而尽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害的一种机电一体化系统。它由控制器(Electronic Control Unit,简称ECU)、调节器、轮速传感器三部分组成。在应急制动时,司机脚踏板控制的制动压力过大时,轮速传感器及控制器可以探测到车轮有抱死的倾向,此时控制器控制作动系统减小制动压力。当车轮轮速恢复并且地面摩擦力有减小趋势时,控制器又控制作动系统增加制动压力。这样使车轮一直处于最佳的制动状态并有效地利用地面附着力,以得到最佳的制动距离和制动稳定性。 ▲该套系统全面满足欧洲ECE R13法规以及GB13594-2003的要求。目前所生产的挂车ABS 系统,电子控制器及压力调节器是分离的,具有安装灵活、方便的特点。现有6S/6M、6S/4M、4S/2M、4S/3M、4S/4M等配置(S传感器、M调节器亦即ABS电磁阀)。 挂车ABS主要元件包括:轮速传感器,它记录车轮的速度;压力调节器,在ABS起作用时,它调节车轮制动缸的压力,又称电磁阀;电子控制器(ECU),它是ABS的核心组件,由高性能的单片机(烧录有ABS的控制程序)及集成电路组成,它根据对车轮速度传感器的信号处理来控制压力调节器(ABS电磁阀),进而控制车轮的制动力矩。 ▲挂车ABS的性能 ★有力保障制动安全 ★防止制动过程中挂车甩尾侧滑 ★减少轮胎磨损 ★提高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可操纵性 ★具有完善的故障诊断功能 ★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挂车ABS组成 ■电子控制单元(ECU) ■制动压力调节器(ABS电磁阀) ■轮速传感器及齿圈(安装于车桥中) ■线束及接插件

汽车ABS系统的原理、分类、使用

汽车ABS系统的原理、分类、使用 买车时,ABS系统已经成为必备的装备之一,但您是否真正了解ABS系统呢?为了让您更好的了解ABS系统,下面针对ABS 系统进行简单介绍: 制动性能是汽车主要性能之一,它关系到行车安全性(不过多少人买车有真正关注过这个,特别是一些小排量的车)。评价一辆汽车的制动性能最基本的指标是制动加速度、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及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历史: 制动力调整装置设计思想的提出在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有人获得了这方面的一项专利(具体是谁就不知道了)。五十年代,世界上第一台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在1950 年问世,首先被应用在航空领域的飞机上,Knorr 公司(位于慕尼黑,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以生产制动系统著称的公司)的防抱制动装置(ABS) 开始用于火车。当时的纯机械式测试接收记录装置还不能适应汽车技术的较高要求,所以当时的车用ABS起的效果不是很好。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终于得出:

“测试车轮转数的传感器以及调节转数的控制仪是实现目标所必不可少的” 这是车用ABS系统研制的重要理论依据! 70年代,奔驰公司开始设想并在新闻界宣称要在轿车、载货车和大客车上使用电控式ABS,但尚无成熟的、大批生产的产品。1978年,奔驰公司首次在S级豪华型轿车上装用了ABS。1984年,开始在S级、SL级轿车和190E汽油喷射汽车上成批装备了ABS。从1992年10月至今,在德国,ABS已属各类轿车的基本装备。 目前,最新的ABS已发展到第5代,现今的ABS还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 1、电子牵引系统(ETS) 2、驱动防滑调整装置(ASR) 3、电子稳定程序(ESP) 4、辅助制动器

ABS系统

学习单元ABS系统

【理论知识】 ABS的理论基础 当车轮抱死滑移时,车轮与路面间的侧向附着力将完全消失。如果是前轮(转向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后轮还在滚动,汽车将失去转向能力(跑偏)。如果是后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前轮还在滚动,即使受到不大的侧向干扰力,汽车将产生侧滑(甩尾)现象。这些都极易造成严重交通事故。因此,汽车在制动时不希望车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是希望车轮制动到边滚边滑的滑动状态。控制此种状态的系统被称为制动防抱死系统(Anti Lock Braking System)。 汽车制动时的车轮运动状态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轮会出现三种不同的运动状态: 轮速Vω=车速V :车轮纯滚动 轮速Vω< 车速V,会出现两种情况 轮速Vω不等于零:车轮边滚边滑

轮速Vω等于零: 车轮抱死拖滑 汽车制动中,车轮从纯滚动到抱死拖滑,必须受到一个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此外力由地面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提供。地面提供的外力称为地面制动力“Fx”。“Fx”受制动器制动力“Fu”和附着力“F ”的影响。 Fx、Fu、F 三者之间关系: 当Fx< F 时,Fx =Fu,且随Fu的增大而增大。 当Fx=F =Fz·φ时,Fu再增大,Fx=Fxmax=Fz·φ,Fx不再随Fu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车轮已抱死)。 若需增大Fx,必须增大F 。F 取决于附着系数“φ”,“φ”又受滑移率“S”的影响。 三、“S”对“φ”的影响 1.车轮滑移率“S” 定义:S =[(V-Vω)/V]×100%=[(V-r.ω)/V]×100% 2.滑移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分析结论: 15% < S < 20%为制动稳定区域;S > 20%为制动非稳定区域; 将车轮滑移率S控制在20%左右,便可获取最大的纵向附着系数和较大的横向附着系数,是最理想的控制效果。 四、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 1.制动开始时: 让制动压力迅速增大,使S上升至20%所需时间最短,以便获取最短的制动距离和方向稳定性。 2.制动过程中: 当S上升稍大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降低制动压力,使S迅速下降到20%; 当S下降稍小于20%时,对制动轮迅速而适当增大制动压力,使S迅速上升到20%; 结论: 车轮在制动过程中,以频率5~10 HZ/S 的增压、保压、减压的不断切换,使S稳定在20%是最理想的制动控制过程,已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提升汽车使用安全性。 ABS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1.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控制装置 和ABS警示灯组成,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 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也可 能不尽相同。组成如图1所示

交通运输安全设备使用说明书

交通运输安全设备使用说明书 一、安全设备介绍 交通运输安全设备是为了提高车辆和乘客的安全性而设计的装置。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交通运输安全设备:防撞杆、安全气囊、防抱死刹车系统以及倒车雷达。 二、防撞杆的使用方法 防撞杆是一种安装在车辆前部和后部的装置,用于减少碰撞时对车身的损害。在使用防撞杆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确保防撞杆安装稳固,不要有松动的现象。 2. 驾驶时要保持足够的距离,避免与前车或后车发生接触。 3. 防撞杆不能代替其他安全设备的作用,仍需注意其他交通规则和驾驶技巧。 三、安全气囊的使用方法 安全气囊是一种在车辆碰撞时迅速充气以保护乘客的装置。使用安全气囊时,请遵循以下几点: 1. 驾驶员和乘客应系好安全带,安全气囊的作用是在安全带的基础上提供额外的保护。 2. 安全气囊只能在发生严重碰撞时才会充气,不可将安全气囊当作触发器测试。

3. 安全气囊充气后会迅速排气,避免靠近安全气囊位置,以免受伤。 四、防抱死刹车系统的使用方法 防抱死刹车系统(ABS)是一种能够防止车轮在紧急制动时抱死的 系统。以下是使用ABS的注意事项: 1. 紧急制动时,不要松开刹车踏板,保持踩下去的力度不变,直到 车辆完全停下。 2. 使用ABS时,方向盘可能会抖动,这是正常现象,不要惊慌。 3. ABS只是帮助避免车轮抱死,仍需采取正确的驾驶技巧和注意安 全距离。 五、倒车雷达的使用方法 倒车雷达是一种能够辅助驾驶员判断后方距离的装置。以下是使用 倒车雷达的步骤: 1. 启动倒车雷达系统后,将挡位置于倒车档。 2. 当距离障碍物越来越近时,倒车雷达会通过声音或图像提示驾驶员。 3. 驾驶员应当保持警觉,不仅依赖倒车雷达,还需通过后视镜和侧 后视镜观察周围环境。 六、安全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

汽车防抱死系统操作方法

汽车防抱死系统操作方法 汽车防抱死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是一种能够防止汽车制动时车轮抱死的系统,通过调节制动压力,实现车轮动态保持在既抓地又转向的状态,提高了汽车制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面将详细介绍汽车ABS系统的操作方法。 1. 开启ABS系统 当驾驶员打开发动机时,汽车ABS系统会自动启动。在发动机启动后的几秒钟内,ABS系统会自检,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这个过程中,驾驶员要注意仪表板上的ABS指示灯是否亮起,如果灯亮起并持续闪烁或保持亮起状态,就意味着ABS系统存在故障,需要及时修复。 2. 制动时的操作 当驾驶员需要制动时,应按下制动踏板。在普通制动系统中,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油压会立即传递到制动器,使车轮停止转动。然而,在ABS系统中,情况略有不同。当驾驶员迅速踩下制动踏板时,ABS系统会自动监测到车轮的转速变化。 3. 防抱死操作

一旦ABS系统检测到其中一个车轮即将抱死,它会迅速调节制动压力,使车轮保持既抓地又转向的状态。这是通过ABS系统中的传感器和阀门来实现的。传感器可以测量车轮的转速,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然后控制单元将根据数据调节制动压力。 4. 刹车踏板的震动 在防止车轮抱死的过程中,驾驶员可能会感受到刹车踏板的轻微震动。这是正常现象,意味着ABS系统在工作中,并且有效地防止了车轮抱死。驾驶员应保持稳定的踩下制动踏板,不要因为震动而松开或不断踩下。 5. 维持正确的制动压力 在使用ABS系统时,驾驶员应尽量保持踩下制动踏板,不要松开或不断踩下。ABS系统通过控制制动压力来保持车轮的转动状态,松开制动踏板会导致制动压力下降,车轮可能会抱死。 6.驾驶员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ABS系统时,驾驶员应注意以下事项: - 在必要时,及时维修故障的ABS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 不要过分依赖ABS系统,仍需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制动踏板。

汽车ABS刹车系统功能解析与使用要点

汽车ABS刹车系统功能解析与使用要点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安全驾驶已经成为现代人对汽车的一项重要要求。为了提高汽车的刹车安全性能,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刹车系统在近年来开始广泛应用。本文将对ABS刹车系统的功能解析和使用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ABS刹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ABS刹车系统是一种能够防止汽车轮胎斜向打滑的刹车系统。它由感应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组成。感应器主要用于检测每个车轮的转速,控制单元根据转速的变化来判断轮胎是否即将打滑,执行器则负责控制刹车力的大小。 ABS刹车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紧急刹车时保持车轮转动,在制动过程中避免轮胎锁死。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ABS系统会根据车轮转速的变化来自动调节刹车力的大小。如果某个车轮即将锁死,系统会迅速降低刹车力,从而让轮胎恢复旋转,减少滑动摩擦,增加制动效果。这样一来,驾驶员就能更好地控制车辆,避免出现刹车时的侧滑现象,提高行驶安全性。 使用ABS刹车系统具有以下几个要点: 1.保持稳定的脚踏力度:当面临紧急刹车的情况时,驾驶员应冷静保持稳定的脚踏力度。ABS刹车系统会自动调节刹车力的大小,不需要过度用力踩刹车踏板。过度用力踩刹车踏板可能会导致车轮锁死,减少刹车效果。 2.避免踏刹车踏板时转向:在紧急刹车时,驾驶员应尽量避免在踩刹车踏板的同时转动方向盘。这样能够更好地保持车辆的稳定性,避免转向时出现不可控制的侧滑现象。 3.不要松开刹车踏板:在使用ABS刹车系统时,驾驶员应注意不要在刹车的过程中松开刹车踏板。如果中途松开刹车踏板,系统会停止工作,可能导致车轮锁死,使刹车效果变差。

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英文缩写

ABS是防抱死制动系统的英文缩写,中文称为防抱死制动系统。世界是最早的ABS系统是首先应用在飞机上的,后来又成为高级轿车的标准配备,现在大多数轿车都装有ABS。 一、滑移率与附着系数 1、滑移率 在汽车制动过程中,随着制动强度的增加,车轮的运动状态逐渐从滚动向抱死的拖滑变化,车轮滚动成分逐渐减少,而滑动成分逐渐增加。制动过程中车轮的运动状态一般用滑移率来说明。 滑移率是指制动时,在车轮运动中滑动成分所占的比例,用S表示。 S=(v—wr)/v×100% 式中v——车轮中心的速度(m/s) r——车轮滚动半径(m)] w——车轮角速度(rad/s) 车轮纯滚动时,S=0;纯滑动时,S+100%,边滚动边滑动时,0

汽车ABS制动系统基础知识

汽车ABS制动系统基础知识 摘要:制动系统的好坏还直接影响车辆的平均车速和车辆的运输效率,也就是保证运输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进入21 世纪以来ABS(Anti-Lock Brake System,简称ABS)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这里将简单介绍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汽车;ABS; 防抱死 Abstract:The average vehicle speedandvehicle braking system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of the vehicle transport efficiency,alsoisan important factor to ensure thetransport economic benefi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typerformance of the car,since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BS(Anti-LockBrakeSystem,referred to as ABS)system is applied more andmore widelyin the automobile..Herewill introduce therelated content of ABS anti lock brakingsystem. Key words:automobile;ABS;anti lock 一、ABS的组成 通常,ABS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基础上+车轮速度传感器+ABS电控单元+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制动控制电路等组成的。 1.前轮速度传感器 2.制动压力调节装置 3.ABS电控单元 4.ABS警告灯 5.后轮速度传感器 6.停车灯开关 7.制动主缸 8.比例分配阀9.制动轮缸 10.蓄电池11.点火开关 二、ABS的作用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简称ABS。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候,车轮容易因制动力超过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而安全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摩擦力下降,驾驶员无法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制动过程中极易出现侧滑、甩尾和冲到公路外的危险情况。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快,制动时车轮安全抱死会出现更大的危险性。因此,出于安全考虑,汽车必须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工作原理:它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油的压力使得气囊重复作用,如此在一秒钟内可作用60~120次,相当于不 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因此,ABS防抑死系统,能避免在紧急刹车时方向失控及车轮侧滑,使车轮在刹车时不被锁死,不让轮胎在一个点上与地面摩擦,从而加大磨擦力,使刹车效率达到90%以上。 感器、电磁阀、计算机(电脑)和液压控制单元(液压调节器)组成。防抱死系统的特点主要有四个: 1、增加制动时的稳定性

汽车的前轮先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车轮的行驶方向,容易出现撞车的危险。倘若汽车的后轮先抱死,则会出现侧滑、甩尾,甚至出现汽车“掉头”的严重事故。ABS可防止四个轮子制动时被完全抱死,从而提高了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能缩短制动距离 ABS能使车轮处于既滚动又拖动的状况,拖动的比例占20%左右,这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最大,即所谓的最佳制动点或区域。普通的制动系统无法做到这一点。 3、防止轮胎过度磨损 磨耗不均匀,使轮胎损耗增加。经测定,汽车在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所造成的轮胎累加磨损费,已超过一套防抱死制动系统的造价。 4、使用方便,工作可靠 ABS系统的使用与普通制动系统的使用几乎没有什么不同,制动时只要把脚踏在制动板上进行正常的制动即可。遇到雨雪路滑,驾驶员再也没有必要用一连串的点刹车方式进行制动,ABS会使制动保持在最佳点。要注意的一点是:ABS工作时,驾驶员会感到制动踏板有颤动,并听到一些噪音,都属于正常现象,不用过分紧张。ABS工作十分可靠,并有自诊断能力。

ABS和TCS的基本结构和使用

ABS和TCS的基本结构和使用 摘要 ABS又名防抱死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它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 TCS,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又名循迹控制系统。是根据驱动轮的转数及传动轮的转数来判定驱动轮是否发生打滑现象,当出现打滑现象时,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开度、减小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这样就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提高加速性,提高爬坡能力。 关键词:汽车,防抱死系统,汽车牵引力控制系统,制动,稳定性,打滑。 汽车上传感器组成相关的系统作用于汽车,从而增加了汽车的稳定性,加速性发挥车辆的最大性能! 1.ABS的基本结构和使用 1.1ABS的基本结构 1.1.1ABS的基本概述和发展历史 防抱死制动系统是利用阀体内的一个橡胶气囊,在踩下刹车时,给予刹车油压力,充斥到ABS的阀体中,此时气囊利用中间的空气隔层将压力返回,使车轮避过锁死点。当车轮即将到达下一个锁死点时,刹车油的压力使得气囊重复作用,如此在一秒钟内可作用8~30次,相当于不停地刹车、放松,即相似于机械的“点刹’。ABS能防止车辆发生侧滑或方向失控,它避免了车轮在刹车是不会发生抱死,不让车轮在一个点上和地面发生摩擦,从而增加了摩擦力增加了车辆的安全性。 ABS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期,早在1928年制动防抱理论就被提出,在30年代机械式制动防抱系统就开始在火车和飞机上获得应用,博世(BOSCH)公司在1936年第一个获得了用电磁式车轮转速传感器获取车轮转速的制动防抱系统的专利权。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制动防抱系统的发展成为可能。第一台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在1950年问世,首先被应用在航空领域的飞机上,1968年开始研究在汽车上应用。进入70年代后期,数字式电子技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迅速发展,为ABS系统向实用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ABS价格的降低,ABS现在也使用与普通的汽车上,现在已经十分普及,在十万元以上级别的轿车上都可见到它的踪影,有些大客车上也装有ABS。装有ABS的车辆在遇到积雪、冰冻或雨天等打滑路面时,可放心的操纵方向盘,进行制动。它不仅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发生,还能减少对轮胎的摩损,但它并不能使汽车缩短制动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有所增加。 1.1.2 ABS的基本结构 ABS有双参数控制和单参数控制之分。 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ABS警示灯组成。 1.车轮转速传感器 为了检测车轮的转速,一般会在各车轮上都安装一个轮速传感器。而在前轮驱动汽车上,可使用3传感器方式,即在前差速器前部安装一个车轮转传感器,然后在左右后轮各安装一个车轮转速传感器。齿轮脉冲信号发生器装在车轮上,齿轮脉冲信号发生器产生的脉冲数

ABS的两种控制方式

“ABS” 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 “ABS”的控制方式 ABS系统中,能够独立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的制动管路称为控制通道。如果对某车轮的制动压力可以进行单独调节,这种控制方式称为独立控制;如果对两个(或两个以上)车轮的制动压力一同进行调节,则称这种控制方式为一同控制。在两个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一同控制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大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称这种控制方式为按高选原则一同控制;如果以保证附着力较小的车轮不发生制动抱死为原则进行制动压力调节,则称这种控制方式为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按照控制通道数目的不同,ABS系统分为四通道、三通道、双通道和单通道四种形式,而其布置形式却多种多样。四通道ABS对应于双制动管路的H型(前后)或X型(对角)两种布置形式,四通道ABS也有两种布置形式. 控制装置和ABS警示灯等组成,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

和控制逻辑也可能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不尽相同。在常见的AB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组成,电动泵组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在常见的ABS系统中,每个车轮上各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将有关各车轮转速的信号输入电子控制装置。电子控制装置根据各车轮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对各个车轮的运动状态进行监测和判定,并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制动压力调节装置主要由调压电磁阀组成,电动泵组成和储液器等组成一个独立的整体,通过制动管路与制动主缸和各制动轮缸相连。制动压力调节装置受电子控制装置的控制,对各制动轮缸的制动压力进行调节。 ABS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常规制动,制动压力保持制动压力减小和制动压力增大等阶段。在常规制动阶段,ABS并不介入制动压力控制,调压电磁阀总成中的各进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开启状态,各出液电磁阀均不通电而处于关闭状态,电动泵也不通电运转,制动主缸至各制动轮缸的制动管路均处于沟通状态,而各制动轮缸至储液器的制

ABS与汽车制动系统

ABS与汽车制动系统

————————————————————————————————作者:————————————————————————————————日期:

ABS与汽车制动系统 汽车的制动性也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自从汽车诞生之日起,汽车的制动性就显得至关重要;并且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和汽车行驶车速的提高,其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明显.制动性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太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情况有关.所以,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行驶的重要保障。 汽车的制动性及其评价指标 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并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以及汽车在一定坡道上能长时间停车不动的驻车制动器性能称为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制动性主要由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和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三方面来评价。 一、提高汽车安全性的制动控制系统 有汽车参与的交通事故中,事故的预防、事故的回避、乘客保护等安全领域与汽车的运动性能有密切的关系。事故预防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驾驶员,事故发生瞬间对乘客保护主要是汽车的被动安全设备起作用,而事故的回避则与汽车的制动控制系统有紧密的关系.在事故预防环节中人和环境的作用是主要的,在事故回避环节中车的作用是主要的。在汽车中,提高安全性的制动控制系统除了ABS、TCS、ESP(VSC、VDS)等,另外还有BAS(Brake Assist System,制动器辅助系统). 制动辅助系统BAS是当紧急刹车时,根据踩的速度、力度,制动系统自动感知而输出更强的制动力。它的工作原理是,令刹车泵里的真空量增加,使你一脚踩下去,制动力度大大提高,从而提高了驾驶安全性.即使车子已经熄火了,它还会使刹车制动能力保持一段时间。它的功能是在紧急制动时,提供一个附加的制动力来帮助没能及时形成较大制动力的驾驶员,制动助力加快制动踏板的移动;当司机施加在制动踏板上的制动力不太大时,增加制动力,使车辆的紧急制动性能最佳.有关调查显示,约有90%的汽车驾驶员紧急情况刹车时缺乏果断,而BAS 则能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的速度,探测车辆行驶情况。紧急情况下,当驾驶员迅速踩下制动踏板力度不足时,BAS便会启动,并在不足1秒的时间内把制动力增至最大,从而缩短紧急制动刹车距离. ABS虽然能够缩短刹车距离,但如果驾驶员采用点刹时,车轮往往不会抱死,ABS 没有机会发挥作用。而制动辅助BAS,则让现有的ABS具有一定的智能。当驾驶者迅速用力踩下刹车踏板时,BAS就会判断车辆正在紧急刹车,从而启动ABS,迅速增大制动力。 二、 ABS系统的保养与正确使用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作为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在现代汽车上运用已经很广泛了。由于其在制动过程中的控制方式及工作过程与以往普通的制动系统有所区别,因此在使用保养方面也与传统的制动系统有所不同,否则会引发ABS系统故障。 总结多年的维修经验,笔者认为车主在使用装有ABS系统的汽车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 四要 (1)要始终将脚踩住制动踏板不放松。这样才能保证足够和连续的制动力,

ABS在汽车上的应用

ABS在汽车上的应用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一、ABS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4) 二、ABS优点 (5) 三、ABS系统各组成部件的功能 (5) 四、ABS的类型 (7) 五、ABS的工作原理及调节过程 (7) 六、ABS的故障诊断方法及实例 (11) 七、ABS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2) 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英文资料 (16) 英文译文 (17)

摘要 ABS是应用于汽车上的电脑控制刹车系统,在刹车过程中它能够防止车轮抱死。当车轮抱死时,车轮停止转动并且会在路面上滑转或侧滑。相比于不滑转的车辆来说它需要更长的刹车距离。不仅刹车距离长,驾驶员也会失去转向能力。这样非常危险。因此为了能在尽可能短的距离内保持直线停车,必须防止车轮抱死。ABS可以对车辆进行控制。它是通过限制车轮制动压力来实现的。它能够使车轮不抱死的情况下拥有最大的制动力。在工作过程中,各轮的传感器发送电脉冲信号到控制单元。当车轮在刹车过程中被监控到抱死,电脑就会发送指令到控制阀来限制轮缸的压力。它是一种主动的安全系统,可以在两方面是你受益:你会制动的更快,在制动时你还可以转向。 关键词: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控制应用

Abstract An anti-lock brake system is a computer-controlled brake system that prevent wheel lockup during braking applied in vehicle.When wheel locks,it stops rotating and the tire skids or slides over the road surface,thus,the vehicle requires a greater distance to stops than if the tire were not skidding.In addition to a greater distance,the driver loses directional control of vehicle when it skids.It is dangerous.Therefore, to shop vehicle in the shortest possible distance and in as straight a line as possible,the wheels must be prevented from locking.ABS system can maintain control of the vehicle.It works by limiting the pressure to any wheel.this allows maximum stopping force to be applied

ABS、TCS、VDC等汽车行驶主动安全技术[精选多篇]

ABS、TCS、VDC等汽车行驶主动安全技术[精选多篇] 第一篇:ABS、TCS、VDC等汽车行驶主动安全技术 先进制造领域关键技术(30)————ABS、TCS、VDC等汽车行驶主动安全技术 一、技术概述 防抱死制系统(Anti-Lock Braking System简称ABS)是一种防止制动过程车轮抱死的汽车主动安全装置。ABS系统在制动过程中通过传感器感知车轮与路面的滑移,由电控单元做出判断,并通过电磁阀组成的作动器,调整制动力的大小,使轮胎滑移率保持在一个理想的范围,来保证车辆制动时有较大的纵向制动和抗侧向外力的能力,防止可能发生的后轮侧滑,甩尾,前轮跑偏,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和转向操纵的能力,并能提高附着系数利用率,缩短制动距离,减少轮胎磨损。 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TCS)是ABS基础上的扩展。当汽车在恶劣路面行驶时,通过控制发动机扭矩、驱动轮制动力矩、差速器锁死等,控制车轮上的驱动力,防止车轮打滑,取得最好的驱动牵引效果。 车辆行驶动力学调整系统(Vehicle Dynamic Control 简称VDC,德国BOSCH公司又称之为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 简称ESP),是在ABS和TCS的基础上,增加汽车转向行驶时横向摆动的角速度传感器,通过ECU控制内外、前后车轮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确保汽车行驶的横向动力学稳定状态。VDC的开发成功使所有的工作状态下都能对驾驶员提供主动有效的行驶安全保证。 二、现状及国内外发展趋势 ABS在国外从80年代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到目前已是一种较成熟的技术,90年代初发展到TCS,近两年发展到VDC。技术发展有下列趋势: --继续提高系统的集成度,减少体积和重量; --在原来基础上开发和改进传感器,如零频率响应轮速传感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