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艽_威灵仙药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_吴晨

秦艽_威灵仙药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_吴晨

秦艽_威灵仙药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_吴晨
秦艽_威灵仙药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_吴晨

DOI:10.13193/j.issn.1673-7717.2021.01.050

秦艽-威灵仙药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吴晨1,魏昀1,张志红2,高慧琴1

(1.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甘肃中医药大学期刊编辑部,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目的探讨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相关疾病”网络间的关系。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秦艽-威灵仙药对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STRING、DAVID、CTD等数据库查询药对作用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预测其作用通路和生物过程以及药对可治疗疾病的种类,进而讨论秦艽和威灵仙配伍后产生的药理作用规律。结果(1)秦艽-威灵仙药对共检索得到活性成分13个(11种),二者共有活性成分2个;(2)oleanolic acid和lematosideA'_qt是秦艽-威灵仙药对治疗疾病的关键活性成分,此外还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植物甾醇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三萜化合物等成分在药对治疗疾病过程中发挥药效;(3)通过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重要靶点55个,degree值排名前五的重要靶点分别为GAPDH、MAPK3、MAPK1、PTGS2和ESR1;(4)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相关疾病网络分析得出药对可以治疗包括类风湿关节炎、肝细胞癌、实验性肝硬化、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肥胖症等473种疾病;(5)共富集到GO生物过程28条,发现药对活性成分参与机体半乳糖代谢过程、类固醇生物合成过程、胰岛素抵抗过程、氮代谢过程、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过程、血管平滑肌收缩过程、药物代谢的合成过程等;(6)富集KEGG信号通路: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主要对肿瘤、神经传导、炎症、内分泌等4大类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秦艽-威灵仙药对的活性成分丰富,作用靶点多样,影响通路和生物过程繁杂,对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和化学药物损伤等方面的疾病具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R28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21)01-0206-07

Network Pharmacology Analysis of Qinjiao(Gentiana Macrophylla)-Weilingxian

(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Couplet Medicines

WU Chen1,WEI Yun1,ZHANG Zhihong2,GAO Huiqin1

(1.College of Pharmacy,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730000,Gansu,China;

2.Editorial Department,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730000,Gan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ctive components,action targets,pathways and diseases of Qin-jiao(Gentiana macrophylla)-Weilingxian(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couplet medicines.Methods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s,targets,diseases and pathways were enriched from 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STRING,DAVID database,etc.The relationship of targets protein,key pathways and kind of illness were predicted by STRING and DAVID database.Results(1)Thirteen different active ingredients and2same active ingredients were searched.(2)Oleanolic acid and lematosideA'_qt were key active ingredients,which were abstracted from Qinjiao(Gentiana macrophylla)-Weilingxian(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couplet medicines.Iridoid terpenes,phytosterols,saponins,iridoid glycosides and triterpenes also played important roles.(3)Fifty-five important targets were found by analysis and top5targets were GAPDH,MAPK3,MAPK1,PTGS2and ESR1.(4)There were473kinds of diseases,which included rheumatoid arthriti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xperimental liver cirrhosis,breast neoplasms,prostatic neoplasms and obesity,which can be cured by couplet medicines.(5)Twenty-eight biological processes were searched by GO analysis,which included galactose metabolism,steroid biosynthesis,insulin resistance,nitrogen metabolism,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n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6)Pathways in cancer,pathways in nerve conduction,pathways in inflammation and endocrine can be affected by couplet medicines.Conclusion Qinjiao(Gentiana macro-phylla)-Weilingxian(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couplet medicines which have lots of ingredients tha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many targets act on several pathways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the couplet medicines are good for curing cancer,nerve con-duction,inflammation and endocrine.

Keywords:network pharmacology;Qinjiao(Gentiana macrophylla);Weilingxian(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couplet medi-cines;chemical components;mechanism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81960725)

作者简介:吴晨(1994-),男,陕西宝鸡人,硕士,研究方向:中药与复方应用。

通讯作者:高慧琴(1962-),女,甘肃兰州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士,研究方向:中药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E-mail:2739137732@qq.com。

602

秦艽为龙胆科植物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或小秦艽(Gentiana dahurica Fisch.)的干燥根,味辛、苦,性平,入肝、胆、胃经[1]。《神农本草经》云:“秦艽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2]。由于大部分祛风湿药皆辛燥伤阴,而秦艽药性平和,质地柔润,能祛风湿而不伤阴液,故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3]。威灵仙为毛莨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 Pall.)或东北铁线莲(Clematrs mandshusica 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辛,性温,入膀胱经,长于祛风湿、止痹痛,主治风湿痹痛、筋骨酸痛、骨骾咽喉等,尤善治风邪偏盛的行痹,医家王肯堂言其为“止痛之要药”[1,4]。

网络药理学以计算机科学、分子生物学、药学等学科为基础,可从整体角度对中药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的机制进行现多层次的解析[5-6]。秦艽和威灵仙是临床常用的祛风湿药,二者所含化学成分极为丰富。为探讨其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秦艽-威灵仙药对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信号通路和相关疾病等规律,以期从整体角度对秦艽-威灵仙药对的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进行多层次解析。1资料与方法

1.1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的筛选

依次以“秦艽、威灵仙”为关键词通过TCMSP(http://lsp.nwu.edu.cn/tcmsp.php/)数据库[7]检索各药的成分。以生物口服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OB)≥30%和类药性(drug-likeness,DL)≥0.18作为筛选标准[8]并补充文献报道中常见成分,汇总秦艽-威灵仙药对的活性成分。

1.2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富集与分析

将药对活性成分通过PubChem平台(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9]转化为Canonical SMILES标准化学格式后,导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http://www.Swiss tar-getprediction.ch/)[10]对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进行统计汇总,最终得到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

1.3网络构建及分析

1.3.1“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网络模型构建与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版本3.2.1)构建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网络模型,借助Analyze Network板块分析其自由度(degree)并以为degree值为标准筛选重要节点,从而分析其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筛选重要活性成分。

1.3.2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将方法1.2中汇总得到的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https:// string-db.org/)中,构建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图,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分析相互作用数据,筛选重要靶点。

1.3.3“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关疾病”网络模型的构建及分析将收集所得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导入CTD毒性基因组学数据库(http://ctdbase.org/)[11]统计秦艽-威灵仙药对可作用的相关疾病,对筛选所得疾病结果进行整理,利用Cytoscape 软件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关疾病”网络模型,研究影响不同疾病发生的相关靶点。

1.3.4GO生物过程与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将得到的所有作用靶点导入Cytoscape3.2.1软件,借助ClueGO模块和DAVID数据库(https://david.ncifcrf.gov/)富集分析GO生物过程与KEGG信号通路[12],构建生物过程网络和“活性成分-信号通路”网络,研究分析活性成分与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2结果

2.1活性化学成分的筛选结果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秦艽共检索到27个成分,威灵仙共检索到57个成分。以OB≥30%和DL≥0.18为标准筛选并补充文献报道常见成分,秦艽-威灵仙药对共筛得13个(11种)活性成分,其中属于秦艽的活性成分6个,威灵仙的活性成分7个,二者共有活性成分2个(Oleanolic acid、Beta-si-tosterol),详见表1。

表1秦艽威灵仙药对主要活性成分分类及相关参数

成分代号成分名称分子量OB/%DL所属中药MOL000358Beta-sitosterol414.7936.911.32秦艽MOL000359Sitosterol414.7936.911.32秦艽MOL000263Oleanolic acid456.7829.020.76秦艽MOL003166Swertiamarin374.3821.900.42秦艽MOL000646Gentiopicrin356.3622.980.39秦艽MOL000651Sweroside aglycone196.2268.680.08秦艽MOL001663Oleanolic acid456.7832.030.76威灵仙

MOL002372

(6Z,10E,14E,18E)-2,

6,10,15,19,23-hexam-

ethyltetracosa-2,6,10,

14,18,22-hexaene

410.8033.550.42威灵仙

MOL000358Beta-sitosterol414.7936.910.75威灵仙MOL000449Stigmasterol412.7743.830.76威灵仙MOL005594ClematosideA'_qt456.7837.510.76威灵仙MOL005598Embinin606.6333.910.73威灵仙MOL005603Heptyl phthalate362.5642.260.31威灵仙2.2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的富集与分析结果

首先,将筛得的13个(11种)活性成分的标准化学格式导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后,挖掘得到209个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接着,通过Cytoscape3.2.1软件构建分析“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模型(见插页ⅩLⅡ图1),其结果显示:网络中共包含220个节点。其中,秦艽所含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Oleanolic acid的degree值最大,与89个靶点直接相连;威灵仙所含的皂苷类化合物ClematosideA'_qt的degree值排名第二,与82个靶点直接相连。推测Oleanolic acid和ClematosideA'_qt 是秦艽-威灵仙药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活性成分。其余的活性成分按照degree值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环烯醚萜类化合物Swertiamarin连接54个靶点;植物甾醇类化合物Beta-sitoster-ol、Sitosterol和Stigmasterol各连接50个靶点;皂苷类化合物Sweroside连接41个靶点;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Gentiopicrin连接33个靶点;Embinin连接21个靶点;三萜化合物(6Z,10E,14E,18E)-2,6,10,15,19,23-hexamethyltetracosa-2,6,10,14,18,22-hexaene连接18个靶点;其他类化学成分Heptyl phthalate连接16个靶点。由上述汇总可见,秦艽-威灵仙药对具有丰富的活性成分,且不同活性成分能够作用于多种靶点,为秦艽-威灵仙药对治疗疾病的可能性与多样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702

2.3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

将STRING数据库分析所得的蛋白相互作用数据(见插页ⅩLⅡ图2)导入Cytoscape3.2.1软件分析(见插页ⅩLⅢ图3),其结果显示:整个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平均degree值为11.231,其中≥11.231的靶点共55个,推测这55个靶点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或是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重要靶点。重要靶点中de-gree值排名前五名的靶点依次是:GAPDH(dergee=67)、MAPK3(dergee=60)、MAPK1(dergee=52)、PTGS2(dergee= 41)和ESR1(dergee=32)。其中,GAPDH广泛分布于各种生物组织中,参与糖酵解反应,将甘油醛-3-磷酸催化转化为d -甘油酸1,3-二磷酸,进而负责机体能量供应;此外,GAPDH 还可以激活基因转录,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传导信息,联系代谢和基因转录。MAPK3通过响应细胞外信号传导,被上游激酶激活后进而对细胞核产生磷酸化作用,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等过程。MAPK1同属于MAP激酶家族,也称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功能与MAPK3相近。PTGS2参与花生四烯酸向前列腺素H2的转化过程,而前列腺素H2是前列环素的重要前体,对炎症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PTGS2在间接意义上对炎症的调控具有重要作用。ESR1是雌激素受体的两种主要类型之一,是激素调节转录因子的重要代表,在女性生殖组织的生长分化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发挥作用。

综上,秦艽-威灵仙药对有效成分作用的重要靶点主要参与到:细胞的信号传导;细胞增殖与分化;炎症调控;激素调节等过程,对挖掘秦艽-威灵仙药对的药理作用具有指导意义。2.4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相关疾病的网络分析结果将2.2中得到的209个秦艽-威灵仙药对的活性成分直接作用靶点导入到CTD数据库,构建“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关疾病”的网络模型。如插页ⅩLⅢ图4所示,网络中包含节点859个,富集到相关疾病473种。进一步分析发现,degree值排名前14名的疾病分别是: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实验性肝硬化(Ex-perimental liver cirrhosis)、乳腺癌(Breast neoplasms)、前列腺癌(Prostatic neoplasms)、肥胖症(Obesity)、胃癌(Stomach neo-plasms)、高血压病(Hypertension disease)、癌症(Cancer)、自闭症(Autistic disorder)、化学性肝损伤(Chemical and 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可卡因引发的相关疾病(Cocaine-related disor-ders)、腺癌(Adenocarcinoma)、痛觉过敏(Hyperalgesia)等疾病分别属于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心血管疾病、化学药物损伤等疾病种类,通过分析可知秦艽-威灵仙药对重要活性成分在治疗疾病领域方面具有多样性。

2.5GO生物过程富集结果

中药通过其活性成分可作用靶点所在的生物通路发挥药效,故将209个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导入Cytoscape3.2.1软件ClueGO模块进行GO生物过程富集,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生物过程共有28条并将其进行可视化分析(见插页ⅩLⅣ图5)。分析P<0.01的生物过程可知,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在机体内主要涉及:半乳糖代谢过程、类固醇生物合成过程、胰岛素抵抗过程、氮代谢过程、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过程、血管平滑肌收缩过程、药物代谢的合成过程等,丰富的生物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药对能够治疗多种疾病的原因,为挖掘有效成分作用靶点信号通路的研究奠定基础。

2.6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

通过检索DIVID数据库中的KEGG信号通路,共富集到与秦艽-威灵仙药对作用靶点相关的KEGG信号通路80条。本研究以P<0.01且Count≥10为筛选标准,共筛选出15条重要的信号通路(见表2)。分析发现,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主要对肿瘤、神经传导、炎症、内分泌等4大类信号通路产生影响。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癌症、癌症蛋白多糖的合成、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胶质瘤、低氧诱导因子-1、酪氨酸激酶受体-2等;神经传导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血管平滑肌收缩、5-羟色胺能突触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等;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乙型肝炎、TRP通道的炎症介质调节等;内分泌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类孕酮介导条件下的卵母细胞成熟等。排名前15的信号通路中共有8条与肿瘤相关的通路,推测秦艽-威灵仙药对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开发和研究价值。

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信号通路”网络(见插页ⅩLⅣ图6),分析发现degree值排名前五的活性成分别是:Swertiamarin与17条信号通路相关;Swero-side aglycone与14条信号通路相关;Heptyl phthalate与12条信号通路相关;ClematosideA'_qt与10条信号通路相关;Gentiopic-rin与5条信号通路相关。这与前文所做的药对活性成分结果预测相近,重要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和皂苷类化合物,为秦艽-威灵仙药对的活性成分在治疗肿瘤、炎症和内分泌等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

此外,发现药对含有的同类活性成分并非都能作用于同一信号通路,不同的活性成分也可能通过不同的靶点最终作用于同一条通路,亦或作用于同一靶点后经历复杂的生物过程最终作用于不同的信号通路,论证了秦艽-威灵仙药对有效成分在发挥药效上具有协同作用的特性。

表2秦艽-威灵仙药对主要KEGG信号

通路(P<0.01且Count≥10)

通路名称数量P-Value Pathways in cancer300.0000000 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250.0000000 Proteoglycans in cancer170.0000250 HIF-1signaling pathway140.0000002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140.0000069 Hepatitis B130.0002444 Bladder cancer110.0000000 Progesterone-mediated oocyte maturation110.0000325 Inflammatory mediator regulation of TRP channels110.0001693 Serotonergic synapse110.0004477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100.0000062 Glioma100.0000217 PPARsignaling pathway100.0000355 ErbB signaling pathway100.0002034 Prostate cancer100.0002644

3讨论

OB在口服药物的开发中发挥作用,好的药物吸收度和合

802

适的药物分配非常重要,决定了药物是否能被有效吸收[14];DL是指一个分子包含一些特定的功能基团或者具有与大多数药物相同或相似的物理特征[14],在药物开发中,DL被广泛应用于评判药物先导化合物是否有可能成药,提前排除那些非类药的化合物,可以降低新药开发失败的风险,同时提高药物开发效率、节约开发成本[7]。故此,本文借助OB和DL对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筛选,提供更加可靠的研究结果。

本文通过网络药理学对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关疾病”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了讨论并阐释了其对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的影响。秦艽-威灵仙药对共检索得13个(11种)活性成分,其中属于秦艽6个,威灵仙7个,共有活性成分2个;活性成分直接作用靶点209个,关联通路22条,预测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肝细胞癌、实验性肝硬化、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肥胖症等473种疾病,阐述了秦艽-威灵仙药对治疗疾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疾病”的多层次网络特点。借助Cytoscape统计学分析发现,与药对活性成分相互作用较强、degree值较高的靶点有:GAPDH、MAPK3、MAPK1、PTGS2、ESR1,由此可推断这些靶点为秦艽-威灵仙药对发挥药效的重要靶点;同时,这些靶点作用的degree值排名前15的信号通路分别是:Pathways in cancer、Neuroactive ligand -receptor interaction、Proteoglycans in cancer、Vascular smooth muscle contraction、HIF-1signaling pathway等,推测该药对在肿瘤、神经传导、炎症和内分泌等方面会产生影响。

刘飞等[15]发现秦艽-威灵仙配伍后制得水煎液中的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苦苷的含量增加并产生了一种新的成分,可以从物质基础角度阐释秦艽和威灵仙配伍以达到中药“协同增效”的理论。苏杉等[16]给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以秦艽-威灵仙水煎液灌胃,较疾病模型组大鼠而言,给药组大鼠的足跖肿胀度、AI评分、血清IL-6含量、踝关节VEGF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减小,说明秦艽-威灵仙药对配伍对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除此之外,HE Y X等[17]从东北铁线莲中分离的三萜皂苷mandshunosides A-B能对HCT 116和HT-29两种结直肠癌细胞产生抑制作用。汪海英等[18]通过对秦艽的研究发现:250μg/mL,500μg/mL和1000μg/mL的秦艽总苷对淋巴癌细胞U937的增殖具有较好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9.7%,30.9%,34.2%)并能诱导该细胞凋亡。邓莉等[19]发现秦艽和威灵仙共有成分齐墩果酸对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够减轻实验性关节炎症状。戴伟等[20]也发现铁线莲皂苷对胃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以上论述阐释了秦艽-威灵仙药对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与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相近,为进一步挖掘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本研究借助网络药理学确定了秦艽-威灵仙药对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活性成分能够影响的相关疾病,并对作用靶点所涉及的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其相互作用关系,为之后的药理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但由于本研究仅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对秦艽-威灵仙药对的物质基础与药理作用做出分析,未将所得结果进一步进行实验验证,存在一定局限性,所以,其结论尚需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70-271,250-251.

[2](清)冯兆张撰,田思胜校注.冯氏锦囊秘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65.

[3]高学敏,钟赣生.中药学[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60-172.

[4]王肯堂.证治准绳(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5.

[5]HOPKINS A L.Network pharmacology:the next paradigm in drug discovery[J].Nature Chemical Biology,2008,4(11):682-690.[6]ZHANG B,SHAO LI.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etwork pharma-cology:theory,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3,11(2):110-120.

[7]RU J,LI P,WANG J,et al.TCMSP:a database of systems pharma-cology for drug discovery from herbal medicines[J].Journal of

Cheminformatics,2014,6(1):13.

[8]汝锦龙.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的构建和应用[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9]WANG Y,XIAO J,Suzek T O,et al.PubChem:a public information system for analyzing bioactivities of small molecules[J].Nucleic

AcidsResearch,2009,37(Web Server):W623-W633.

[10]GFELLERD,AURE LIEN GROSDIDIER,WIRTH M,et al.Swis-sTargetPrediction:a web server for target prediction of bioactive

small molecules[J].Nucleic AcidsResearch,2014,42(Web

Server issue):W32-W38.

[11]SZKLARCZYK D,FRANCESCHINI A,KUHN M,et al.The STRING database in2011:functional interaction networks of pro-

teins,globally integrated and scored[J].Nucleic AcidsResearch,

2011,39(Database issue):D561-D568.

[12]OGATA H,GOTO S,SATO K,et al.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J].Nucleic AcidsResearch,1999,27(1):

29-34.

[13]TINGJUN HOU,XIAOJIE XU.Recen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Virtual Screening in Drug Discovery:An Overview[J].Cur-

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2004,10(9):1011-1033.

[14]W PATRICK WALTERS,MARK A MURCKO.Prediction of‘drug-likeness’[J].Adv Drug DelivRev,2002,54(3):255-271.[15]刘飞,罗奎元,马腾茂,等.HPLC测定秦艽配伍药对前后特征性成分的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23(13):92-

97.

[16]苏杉,王蓉,赵敏,等.秦艽寒热不同配伍对风寒湿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白细胞介素-6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中

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9,26(3):39-44.

[17]HE Y X,LI L,ZHANG K,et al.Cytotoxic triterpene saponins from Clematis mandshurica[J].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Re-

search,2011,13(12):1104-1109.

[18]汪海英,袁冬萍,李福安.秦艽总苷对人肝癌细胞等几种肿瘤细胞的体外作用[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9,30(3):173-176.[19]邓莉,冯健,何成松.齐墩果酸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及其机制研究[J].天然产

物研究与开发,2018,30(7):1138-1142.

[20]戴伟,方申存,刘平.铁线莲皂苷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NF-κB表达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0,30(8):1074-1078,1104.

902

XLⅡ

秦艽-威灵仙药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正文见206-209

页)

注:菱形为活性成分节点;圆形为作用靶点;从红色到黄色degree值降低。

图1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

作用靶点”网络模型

注:线条的粗细代表靶蛋白相互作用的强弱,线条越粗则相互作用越强。

图2秦艽-威灵仙直接作用靶点的STRING数据库分析

XL

注:从红色到黄色的degree 值降低。

图3

秦艽-威灵仙直接作用靶点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注:箭头形为靶点;圆形为疾病节点;从红色到黄色degree 值降低。图4

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关疾病”网络分析

XL

图5秦艽-威灵仙药对

GO分析网络

注:三角形为成分节点;圆形为通路节点;从红色到黄色degree值降低。

图6秦艽-威灵仙药对“活性成分-信号通路”网络

网络药理学综述

网络药理学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胡佳伟20141525 14硕士7班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药理学科学概念及发展,结合网络药理学特点,综合中药及其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阐述两者现代研究中结合与应用。网络药理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 这与中医药整体观与辩证论治的原则不谋而合。本文对现阶段中医药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网络药理学形成的概况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初步应用做了简要综述, 主要介绍了网络药理 学的原理及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应用。 关键字:网络药理学、现代中药研究、应用现状 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数千年实践经验的集结, 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的发展创新, 取优弃粕, 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及独特的学术体系, 在人类防病治病、维护健康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整体观”、“辨证论治”和“个体诊治”即是其精髓所在。随着单靶点高选择性的化学药物在临床应用上的毒副作用大、对复杂疾病的治疗效果差等缺点, 公众“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 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一股中医药热。中药具有针对证候进行治疗的特点。但是,网络药理学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它是以现代医药学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网络方法进行构建的[1]。所以进行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进行嫁接是中药网络 药理学的一个桥梁,病症结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中药具有多成分综合作用的特点。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 概念应运而生。 1、网络药理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网络药理学是在系统生物学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基于“疾病基因靶点药物”相互作用网络的基础上, 通过网络分析, 系统综合地观察药物对疾病网络的干预与影响, 揭示多分子药物协同作用于人体的奥秘[2]。这与中医学从整体的角度去诊治疾病的理论, 中药及其复方的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协同作用的原理殊途同归, 无疑为跨越中西医间的鸿沟架起了桥梁, 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指明了方向。

薄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薄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摘要:薄荷作为我国传统中药,因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查阅文献本文主要针对其临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薄荷在临床应用上提供更新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薄荷;药理作用;综述 The advance on the research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Mentha haplocalyx Abstract: Mentha haplocalyx 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ina.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were taken for its wide range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ainly through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its clinical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provide updat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nt. Key word s: Mentha haplocalyx;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review 薄荷为唇形科薄荷属植物,又名水薄荷、苏薄荷、鱼香草、人丹草、升阳草、夜息花、番荷菜等。其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关于薄荷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本草》,薄荷有疏风、散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牙痛等[1]。现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薄荷属植物约有30种,薄荷包含了25个种,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薄荷属植物12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新疆地区[2]。野生的薄荷有椒样薄荷、欧薄荷、留兰香等。薄荷富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左旋薄荷酮、异薄荷酮等。此外薄荷还含黄酮类、有机酸和氨基酸成分[3-5].。现对近年来薄荷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做一概述。 1、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中药复方解析暨网络药理学实用技能

中药复方解析暨网络药理学实用技能 研究技术会议 各企事业单位: 网络药理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理论,用生物信息学和网络分析方法对生物系统进行分析,从系统水平研究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多靶点药物分子设计的新兴交叉学科。传统的中药复方机制研究需要解决中医方剂成分不清、靶点不清、机制不清的问题,将网络药理学方法应用到中药研究中,使得原先难以定性的机制得以预测和验证,在发表论文方面已获得较高认可。目前网络药理学方法得到了中药方面科研工作者的广泛认可,该方法亦是协助大家在无工作基础、尤其是缺乏实验条件时进行中药机制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次会议主要针对没有生物信息学分析基础和网络药理学基础的初学者,化繁为简,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可快速实现网络药理学全套分析流程,从而更好的实现网络药理学关键技术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推广。 一、时间地点: 年月日月日(第一天报到,授课两天)河南*郑州 二、学习目标: 通过天的系统培训,学习中药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系统解读篇网络药理学文献,分析各种研究套路; 、各种疾病、药物、蛋白质、小分子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中药的有效成分及靶点的查询、靶点预测,小分子的筛选,疾病基因及西药靶标的查询,转录组数据的查询和分析; 、信号通路分析,网络构建和分析方法,重要靶点的分析方法。 、网络药理学的基金申请和课题设计。 三、参会对象: 国内各级医院临床医生、药师、科研单位研究人员、高校老师、硕博士研究生、对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感兴趣的广大师生(尤其适合初学者和无基础的学员,无需任何基础,也无需学习任何语言,轻松解析中药复方) 四、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与上机操作相结合; 、专题研讨与案例讲解分析结合; 、课后加微信群答疑。 五、主讲专家: 慕臻生物科技教育平台特约主讲专家,国内知名双一流重点高校博士生导师、从事网络药理学研究十余年,主持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发表数十篇论文,其中含多篇分以上文章,为多家期刊编委及审稿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各类软件操作经验,已在全国开展过多期中药培训班,受到广大学员的一致强烈好评。 六、报名方式: 请各单位老师接此通知后,尽快确定参会人员。认真填写报名回执,并发至:。收到您的报名回执后,会务组将尽快与您联系,并通知参会报到等相关后续事宜。 洛阳慕臻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二零一九年七月十九日 八、参会费用:元人(含会议费、会务费、会议注册费、证书费、教参资料费、午餐费、茶歇费等;住宿可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优惠方式: 1 / 3

山药的研究进展及其抗衰老的网络药理学山药 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抗衰老 网络药理学

山药(Rhizoma Dioscoreae)为薯蓣科薯蓣属植物,初名薯蓣,后改称为山药,常以其块茎入药,是人类最早食用的药物之一,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药食同源药[1]。我国自夏、商就开始种植山药,明清以来逐渐应用为药材,山药在我国分布广泛,其中河南焦作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了山药道地产区[2]。《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中均将山药列为上品[3],有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之功效,现代研究也表明山药具用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诸多的药理作用,是一种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药食同源药。人口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正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截止2017 年,欧洲、亚洲、北美洲和非洲的60 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分别已达到25%、24%、28%、9%,且均呈上升趋势[4]。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截至2018 年年末,我国60 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4949 万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7.9%[5]。老龄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抗衰老的研究也成为了世界级的研究热点与难点。研究表明山药及其复方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拮抗致老因素对机体的损伤,降低机体生理衰老而达到抗衰延年的目的[6]。本课题组依托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603D3112002)先后对包含山药在内的12 种晋产优质中药饮片品种进行饮片规范化炮制加工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现对山药研究进展及运用了网络药理学对山药抗衰老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和分析,为后续药效机制研究奠定基础的同时,也为山药进一步的利用和开发提供参考。1 山药的成分国内外对山药的成分研究报道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淀粉、氨基酸、多糖、微量元素、脂肪酸、皂苷、多酚等,现将各类成分综述如下。1.1 淀粉李静静等[7]研究不同品种山药淀粉的含量,发现不同种山药淀粉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普遍占山药总重量的11% -14%,此外,还发现不同种山药中支链淀粉含量均高于直链淀粉,为直链淀粉的2-3倍。1.2 氨基酸陈艳等[8]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山药中的氨基酸,发现山药中含有苏氨酸、撷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赖氨酸等17种氨基酸,但色氨酸未被检测到。廖朝晖等[9]等除了在山药中检测到了上述的17种氨基酸外,还利用荧光光度计在山药中检测到色氨酸,共计18种氨基酸存在于山药中,如图1 所示,其中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就有8表示。 1.3 多糖陶乐平等[10]从山药中提取到一系列性质各异的多糖,发现热水提取物中的多糖主要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冷水提取物中的多糖则主要由甘露糖组成;顾林等[11,12]利用Sephadex G-100、DEAE 分离纯化山药中的多糖,再用GC-MS 分析多糖成分,研究发现山药中的多糖主要是由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阿卓糖组成;蔡婀娜等[13]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山药中的糖类成分,发现山药中含有鼠李糖、岩藻糖、木糖、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基于上述报道,山药中多糖的主要成分见图2。1.4 微量元素张重义等[14]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电直读光谱仪对山药中的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山药中含有33 种微量元素,如表1 所示,其中K、P、Mg 含量较高;Pb 、M o 、Sr 、Ti 、Li 、Ni、Cr 、Ba 、Na 和Ca 含量较低。1.5 脂肪酸王勇等[15]以石油醚对山药中的脂肪酸进行提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山药中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山药中共含有27种脂肪酸,如图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18 中,饱和脂肪酸9种Avula B等[16]利用甲醇对山药中的皂苷进行提取,再采用超高效液相-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HPLC/QTOF-MS)技术对其中的皂苷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共得到17种皂苷成分,如图4所示。 1.7 多酚类周丽等[17]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电喷雾串联质谱法(UHPLC-DAD-ESI-MS/MS)对山药甲醇提取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进行分析研究,检测得到了16种酚类成分,分别为5-O-咖啡酰奎宁酸、迷迭香酸、芦丁、槲皮素、芥子酸、芥子酸葡萄糖苷、丁香酸衍生物、香豆酸衍生物、阿魏酸衍生物、芥子酸二葡萄糖苷、2种未知花色苷和3种阿魏酰奎宁酸异构体,其中7种酚类的结构已被成功鉴别, 许效群等[18]研究发现山药多糖对DPPH、·OH 及· O2 - 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抗氧化能

红景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2006年第12卷第4期2006.V01.12.No.4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hineseJournalofBasicMedicinei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319 【综述】 红景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 滕静如1,熊佳鹏2,肖诚3,王昕4 (1.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4.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 2.江西中医学院,南昌330006;3.中日友好医院临床研究所,北京100029) 关键词:红景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3250(2006)04.0319.02 药典记载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甘、苦、平,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和倦怠气喘…。目前常用的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有: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alinensis.A.Bor)或大花红景天(R.hodiolacrenulataHOhba)。全世界共有90多种红景天属植物,我国有73种,主产区西藏有32种。主要有效成分有红景天甙、酪醇,此外含有淀粉、蛋白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微量元素。 红景天的现代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红景天具有与人参、刺五加类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而且不会出现人参的过度兴奋作用和刺五加的致便秘作用。前苏联研究发现,它具有“反压力”作用及刺激神经系统、降低忧郁症状、消除疲劳及预防高原反应等,对于改善病患因工作能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不振、躁动不安、高血压、头痛及疲惫等原因导致体力或精神不佳的状况有很好的效果。 1现代药理研究 1.1抗缺氧抗疲劳抗低温 陈亚东等心。发现,高山红景天可延长小鼠缺氧存活时间、转棒耐力时间和游泳持续时间,并明显提高耐寒能力。其作用机理可能为:加快血液循环,提高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提高机体的ATP含量,减少血乳酸形成,增加肌酸磷酸激酶含量和改善血清总蛋白含量;提高机体运动后NO、NO合成酶的活性,升高机体血氧饱和度,增强组织携氧能力;改善心肌功能,使机体运动肌群血液供应增加,从而使大量运动形成的疲劳得到改善‘31;加速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耗竭状态中恢复,因而有利于身体提高抗刺激反应的能力¨-。 1.2抗氧化衰老 文静等。51发现,红景天提取物可通过提高体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减少组织中羟自由基含量,达到对组织蛋白质和细胞膜的保护。金永日、姜文华等【6、刊还发现,红景天有促进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和降低细胞死亡率的作用,并能阻止肝细胞内脂褐素形成,抑制大白《朋j细胞过氧化脂质形成和增强血清SOD的活性,通过增强身体消除自由基的能力,阻止过氧化反应,从而增进细胞代谢与合成,促进细胞生长,提高细胞生命活力,达到抗衰老的作用。 1.3对心血管系统影响 1.3.1对动脉、血压及血液的影响张早华、储戟农等。8、91发现,红景天注射液可扩张冠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能在不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左心室压力的情况下,使心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明显增加,心脏有效作功得到加强;并能显著增加冠状静脉窦血氧含量,降低心肌耗氧指数及心肌耗氧量,从而改善心肌的供血供氧,改善心脏血管的顺应性,从而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另外,徐业芬等¨驯在研究红景天对血流变学及血生化影响时发现,它还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数、血红蛋白肌糖原、肝糖原含量。 1.3.2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李剑等¨叫发现,红景天能通过改变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1卜1及Tie一2的表达,达到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而在它对心肌梗塞作用时储戟农¨21等发现,它能明显减轻心肌损伤程度,缩小心肌梗塞面积,减轻梗塞区重量,并能显著降低血清CK及MDA的含量,增加血清SOD活性,从而起到心肌保护的作用。 1.4对免疫系统影响 多种红景天对小鼠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赵文等发现。13I,红景天能明显提高脾脏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小鼠特异的抗体分泌细胞数;对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异型小鼠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均有增强作用;但可降低白细胞介素2的活性,及辅助性T细胞百分率及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比值。 1.5抗辐射作用 姜义¨4J发现,红景天可对抗x线辐射、微波辐射对机体的影响,减少因x线辐射引起的脾细胞破坏以及外周血畸形红细胞、心脏和肝脏脂质过氧化  万方数据

分子肿瘤药理学综述

近年来 FDA 批准抗肿瘤药物靶点概况及新靶点相关研究 【摘要】 肿瘤已经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随着肿瘤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抗 肿瘤新靶点和新机制被发现,为肿瘤治疗提供新途径。本综述总结近年FDA 批准的抗肿瘤药 物的靶点概况及近年抗肿瘤新靶点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FDA 新靶点 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 目前国内外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肿瘤药物有 100 多种, 抗肿瘤药物关注的靶标大多集中于把肿瘤细胞杀死, 但部分未杀死的细胞和几乎 难以杀死的肿瘤 "干细胞 "( 或者称为肿瘤起始细胞 )仍旧存活, 如何将这部分癌细胞杀死是治 疗癌症的一大难关。 随着对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凋亡过程的深入研 究,抗肿瘤药物的发展由传统的细胞毒药物转向以分子为靶向的药物, 因为这类药选择性高、 毒性低。文章主要介绍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相关靶点及抗肿瘤药物新靶点的研究进展。 1近年FDA 比准的抗肿瘤药物概况 近几年, 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了研究热点, 它是以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分子为靶点, 从 而抑制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 浸润和远处转移, 对正常细胞损伤小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分 析近年 FDA 批准上市的新药 : 获批的抗肿瘤药物数量在上市新药中仍占主要地位, 获批的抗 肿瘤药物确以靶向药物为主,并且从单靶点药物向多靶点药物转移 【1】。 1.1 单靶点小分子抗肿瘤药物 1.1.1 PI3K/AKT/mT0 R 信号通路抑制剂 PI3K/AKT /mTO R 是与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关系密切的信号传导通路之一, 性肿瘤中处于高度激活状态,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而阻断某些驱动 B 细胞存活的信号通路发挥抗肿瘤作用。 1.1.2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5】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作为三磷酸腺苷 ( ATP) 与酪氨酸激酶结合的竞争性抑制剂,也可作为 酪氨酸的类似物, 阻断酪氨酸激酶的活性, 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已成为靶向抗肿瘤药物开发 最多的领域。阿西替尼是FDA 于2012年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1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 制剂,能有效抑制VEGFR1、VEGFR2、 VEGFR3, 临床上主要用于其他治疗 无效的晚期RCC 患者。 1.1.3 MAPK 信号通路抑制剂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MAPKs) 是胞内一类丝氨酸 /苏氨酸蛋白激酶, 能将细胞外信号转导至 细胞及核内,参与细胞运动、凋亡、分化及生长增殖等多种生理过程。部分突变的丝氨酸 / 苏氨酸蛋白激酶(B R AF)是该通路重要的转导因子, 位于MAPK/R K 通路入口。研究显示, 黑色素瘤患者存在 B R AF 蛋白突变, B R AF 蛋白的活性激增, 引起肿瘤细胞恶性增殖。 MAPK 信号通路已成为一个有希望的抗黑色素瘤治疗靶点。 dabrafenib 为B R AF 抑制剂,适用于携 带B R AF V600E 突变的、手术不可切除性黑色素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成人患者,不适用于有 野生型 B R AF 的黑色素瘤患者治疗。 FDA 还批准曲美替尼 ( trametinib) 作为首个上市的分 裂原活化MEK 抑制剂。trametinib 作为一种口服片剂,其适应症与dabrafenib 相同,但是 不适用于既往接受过 B R AF 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1.1.4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 PARP) 抑制剂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 PARP) 抑制剂可通过阻断肿瘤细胞中一种与细胞修复相关的酶, 杀死肿瘤细胞来达到治疗特定基因突变型癌症患者的效果。 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奥拉帕尼 (olaparib) 是一种口服小分子,首个上市的 PAR 抑制剂,具有治疗DN 够复缺陷的肿瘤的 潜力。 olaparib 国际多中心 II 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 其作为一种单药疗法, 可用于携带 BRCA 突变的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维持性治疗。 2014 年12 月胶囊剂型的药物已被 FDA 批准 用于治疗有缺陷的BRCA 基因晚期卵巢癌患者,片剂正在全球进行 III 期临床试验。 该通路在多种恶 2014 年1 月13 日美 国吉利德科学公司申请 idlalisib 用于治疗耐受无痛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 iNHL) ,该药是首 个上市的磷脂酰肌醇 -3 激酶( PI3K) delta 口服抑制剂。 idlalisib 通过抑制 PI3K delta

网络药理学综述

网络药理学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胡佳伟 20141525 14硕士7班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络药理学科学概念及发展,结合网络药理学特点,综合中药及其复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阐述两者现代研究中结合与应用。网络药理学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 这与中医药整体观与辩证论治的原则不谋而合。本文对现阶段中医药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网络药理学形成的概况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初步应用做了简要综述, 主要介绍了网络药理学的原理及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作用及应用。 关键字:网络药理学、现代中药研究、应用现状 中医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是数千年实践经验的集结, 经过历代医家不断的发展创新, 取优弃粕, 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及独特的学术体系, 在人类防病治病、维护健康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整体观”、“辨证论治”和“个体诊治”即是其精髓所在。随着单靶点高选择性的化学药物在临床应用上的毒副作用大、对复杂疾病的治疗效果差等缺点, 公众“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 国际社会逐渐形成一股中医药热。中药具有针对证候进行治疗的特点。但是,网络药理学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它是以现代医药学数据库为基础,通过网络方法进行构建的[1]。所以进行中医药与现代医学进行嫁接是中药网络 药理学的一个桥梁,病症结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中药具有多成分综合作用的特点。网络药理学 (network pharmacology) 概念应运而生。 1、网络药理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网络药理学是在系统生物学与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基于“疾病基因靶点药物”相互作用网络的基础上, 通过网络分析, 系统综

细辛醚药理学研究进展

53 第13卷 第12期 2011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3 No. 12 Dec . ,2011 α-细辛醚,又称α-细辛脑(α-asarone)是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主要成分之一,化学名为2,4,5-三甲氧基-1-丙烯基 苯。同时也是细辛[1],假蒟[2] ,胡萝卜籽[3],Guatteria gaumeri Greenman [4] 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鉴于临床上对α-细辛醚以及以α-细辛醚为主要成分的中草药有广泛的应用,文章对α-细辛醚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予以综述。 1 镇静、抗惊厥、抗癫痫 早在1961年Sharma JD 等实验发现α-细辛 醚能够延长戊巴比妥、环己烯戊巴比妥、乙醇对小鼠的催眠作用时间。并且可以对抗由电休克、戊四氮、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并具有抗乙酰胆碱 的作用[5] , 随后Dandiya PC 等研究也发现α-细辛醚具有相似的作用,比如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抑制大鼠条件逃避反应,博弈行为,并与氯丙嗪和利福平具有协同作用。α-细辛醚可以对抗电休克引起的惊厥但并不具备与利福平和氯丙嗪的协同作用,甚至增加了与氯丙嗪组合使用组的大鼠死亡率,其确切 机制有待阐明[6] 。近年来研究表明, α-细辛醚很可能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下调Bax 表达来抑制PTZ 点燃癫痫未成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并可以显著提高幼鼠的电刺激诱导的反应性以及电致惊厥阈[7]。临床上也有α-细辛醚抢救癫痫持续状态病 人疗效显著的报道,但由于样本量较小[8], 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加以确认。 2 抗氧化 噪音可以诱导大脑内产生过量的氧自由基, Manikandan S 等发现α-细辛醚可以使噪音诱导的大鼠脑内升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以及降低的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还原型谷胱 甘肽蛋白质巯基含量恢复正常[9] 。Pages N 等发现60mg/kgα-细辛醚可以完全避免电刺激、戊四唑、印防己毒素、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毛果芸香碱点燃癫痫实验中小鼠的发作和死亡,并且对镁缺乏依赖的听原性癫痫发作也有作用。由此进一步研究发现α-细辛醚可以诱导纹状体、海马、皮 质的抗氧化物酶[10] 。 3 其他神经保护作用 Lee HS 研究发现α-细辛醚与NMDA 受体特异性结合位点结合,通过阻断NMDA 受体功能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对抗NMDA,谷氨酸盐诱导的兴 奋性神经毒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11]。此后, Gu Q 等研究称α-细辛醚可以通过刺激谷氨酸盐转运蛋白EAAC1介导的谷氨酸盐的摄取,抑制EAAC1 介导电流由此抑制神经兴奋性毒性[12] 。Limón ID 等经研究认为α-细辛醚很可能通过抑制海马和颞颥皮质的NO 产量过剩对Aβ(25-35)诱导的神经毒性起到保护作用,并改善大鼠的空间记忆 功能[13] 。 α-细辛醚药理学研究进展 王玉璘,王少侠,郭虹,胡利民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天津 300193)摘 要:药理学研究发现α-细辛醚具有镇静,抗氧化,降血脂,利胆,杀虫,抑菌,抗炎,平喘,神经保护等作用。 文章详述了α-细辛醚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α-细辛醚;镇静;抗氧化;降血脂;抑菌;抗炎;神经保护 中图分类号:R22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1) 12- 0053- 03 收稿日期:2011-06-17基金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9DFA31070);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科学点专项研究基金项目(200800630002);国家自然基金(面上 青年)项目(81001654)作者简介:王玉璘(1986-),女,天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神经药理和代谢研究。通讯作者:胡利民(1966-),男,内蒙古人,研究员,研究方向:中药神经药理和毒理研究。E-mail :huliminth@https://www.doczj.com/doc/1210172490.html,。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f α-asarone WANG Yu-lin,WANG Shao-xia,GUO Hong,HU Li-min (Ins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odern Chinese Medicine,Tianjin 300193,China)Abstract : α-asarone have the effects of sedation,antioxidation,lowering blood lipid,choleretic,insecticide,bacteriostasis,anti-inflammation,relieving asthma and neuroprotective function. This review focuses on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es and mechanisms of α-asarone for the futur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 sedation ;antioxidation ;lowering blood lipid ;choleretic ;bacteriostasis ;anti-inflammation ;neuroprotective function

红景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综述

红景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红景天是藏医药的重要特色药材,主要生长于高海拔地区。本文主要介绍红景天的功效和研究进展,旨在为红景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加深大众对红景天及其应用的了解。 关键词:红景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红景天的基本性质及情况 红景天,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根粗壮,圆锥形,肉质,褐黄色,根颈部具多数须根。根茎短,粗状,圆柱形,被多数覆瓦状排列的鳞片状的叶。从茎顶端之叶腋抽出数条花茎,花茎上下部均有肉质叶,叶片椭圆形,边缘具锯齿,先端尖锐,基部楔形,几无柄。聚伞花序顶生,花红色。7-9月采收。 药典记载红景天为景天科植物大花红景天的干燥根及根茎,其性甘、苦、平,益气活血、通脉平喘,用于气虚血瘀、胸痹心痛、中风偏瘫和倦怠气喘[1]。目前常用的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有:山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A.Bor)或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 HOhba)。全世界共有90多种红景天属植物,我国有73种,主产区西藏有32种。主要有效成分有红景天甙、酪醇,此外含有淀粉、蛋白质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种微量元素。 红景天的现代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红景天具有与人参、刺五加类似的“适应原样”作用,而且不会出现人参的过度兴奋作用和刺五加的致便秘作用。前苏联研究发现,它具有“反压力”作用及刺激神经系统、降低忧郁症状、消除疲劳及预防高原反应等,对于改善病患因工作能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不振、躁动不安、高血压、头痛及疲惫等原因导致体力或精神不佳的状况有很好的效果。现已知本属植物含红景天甘的有有14种。目前作药用或保健品应用的种类有: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红景天R. Rosea L,库页红景天R. sachalinensis A.Bor.,狭叶红景天R. kirilowii(Regel)Maxim.,深红红景天R. coccinea(Royle)A.Bor。大花红景天主要成份为:红景天甘(Salidroside)及其甘元酪醇(Tryosol)、6-氧-没食子醯基红景天苷、 1,2,3,4,6-五氧-没食子醯基-β-D-呲喃葡萄糖、草质素-7-氧-α-L-呲喃李糖甘、草质素-7-氧-(3-氧-β-D-呲喃葡萄糖基)-α-L-呲喃李糖甘;另外还含有黄酮苷、没食子酸、山奈酚、槲皮素、酪萨维(Rosavin)、酪生(Rosarin)、酪萨利(Rosin)等结构等。红景天根中含有黄酮甘Rhodionin、Rhodiosin、Rhodiolin,约有30种挥发油,其中Sosaol含量最高,占约26%,还有

药理学复习提纲综述

药理学讨论课题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理学系 2011. 2 第一篇药理学总论 第1章绪论

【目的要求】 1.熟悉药理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 2.了解药物和药物发展史,药理研究在新药开发和研究中的作用和新药研究的大体过程。 【讨论题】 1.药物、毒物、新药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2.药理学概念、研究内容及任务。 3.试述新药研究的过程。 第2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药物作用机制,受体与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机制。 2.了解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讨论题】 1.什么是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理效应选择性与药物作用特异性的关系?2.什么是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分类及各类的定义及主要特点是什么? 药理效应与疗效、副反应之间的关系? 3.以某药为例,可从其量效曲线上获得哪些重要信息?阐明这些信息的意义。4.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的定义及意义? 5.用简明的方法描述药物作用机制的类型。 6.反应激动药内在活性和亲和力的参数有哪些? 7.竞争性拮抗药对激动药量效曲线的作用如何? 8.如右图所示,A、B两药的量效曲线平行,最大 反应相同,他们的pD2值和K D值谁大? 9.受体和配体的概念,受体类型及跨膜信息传递 机制有哪些? 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目的要求】 1.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规律,各种基本参数及其概念。

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讨论题】 1.什么是pKa?已知药物的pKa和环境pH后,怎样计算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离子化程度? 计算:⑴丙磺舒是一弱酸,pKa=3.4,其在胃液(pH=1.4)和血浆中(pH=7.4)的解离率分别是多少? ⑵某弱酸性药物的pKa=3.5,它在pH=7.5的肠液中可吸收多少? ⑶某弱酸性药物在pH=7.0的溶液中90%解离,其pKa值约为多少? 2.生物利用度的含义?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的计算公式和用途?什么是首关消除?有何意义? 3.零级消除动力学的定义及特点?如何计算按零级消除动力学代谢的药物的t1/2? 4.药物按一级消除动力学代谢有何特点?如何计算药物的t1/2? 5.用公式表达血浆清除率、消除速率、表观分布容积、给药速度。 6.连续恒速给药,根据需要怎样调整给药速度? 7.在病情危重时需立即达到有效血浓时,怎样计算负荷剂量? 8.拟给家兔静脉注射酚红,酚红在体内以一级消除动力学方式代谢,可通过测定酚红的血浆浓度,计算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t1/2)、表观分布容积(Vd)等。请设计详细的实验方案,并分析可能出现得实验结果(如结果偏大或偏小)。若实验结果不理想,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第4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的原则 【目的要求】 1.掌握合理用药的原则。 2.了解影响药物效应的各种因素。 【讨论题】 1.何谓安慰剂及安慰剂效应? 2.合理用药原则有哪些? 第二篇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5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讨论

班级:09医美姓名:杨阳学号:09613044 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讨论 【摘要】中药药理学是基于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研究中药治疗作用及其机理、发展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创造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一门学科。在讨论到中药药理学的基本任务及中药药理研究的现状与发展后,着重从基本药效问题、关于复方研究问题、关于治法原理研究问题、关于动物模型问题及关于中药的临床药理学研究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的建议是: 应当有一个高屋建瓴的全面规化, 应当提倡和实施百花齐放的方针, 应当制定中药药理研究的相关原则、规范与评价标准。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发展现状问题建议(展望) 自从1985年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建设发展以来, 其学科定义、学科构架与学科任务也与时俱进不断被发展与完善, 并随时作为一种评价标准以考核学术发展方向与进步。近年由于多种因素正以宏大的力量推动着中药药理研究的步伐, 也影响着中药药理学科的正常发展, 于此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并做出一些规划来解决问题,展望未来。 1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作为一门学问, 学科定义是基本固定的, 但学科的任务却可因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需求而有所变化。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仍可归纳为3个方面, 即: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结合物质基础的研究, 阐明中药主要治疗作用及作用机理,揭示中药治病的现代科学基础, 并指导临床更为合理用药和准确用药。基于传统用药经验和现代药理-化学相结合的研究结果, 推动传统中药的进步, 发展现代中药与创新中药。!以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为基础, 总结、发现中药作用的规

律、特点与优势, 联系中医药基本理论的发展与进步, 创建现代中药药性理论。基于此, 如果说中药药理学不只是一个中医药学的研究方法, 而恰恰也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那么"现代中药药性理论"的创建就是一个试金石。没有一个理论, 没有一套专门的技术, 没有一种规律性的东西, 没有形成一种全面系统的知识,中药药理学何以能以"学"名! 2中药药理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如果以1985年10月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作为中药药理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那么从那以后, 在以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为核心的我国中药药理学研究大致经历过了几个历程, 即从1985年学会提倡的"不论用什么思路和方法, 也不论从那一个角度进行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都是应当值得欢迎的";到1987年~ 1990年锐意提倡中药的复方药物特别是中医经典名方的研究;再到九十年代周金黄教授提倡的五个结合, 中药药理的基础研究迅速发展,成果突出, 也基本形成了中药药理学的基本学科构架。这些成果, 大都来自于我国的药理学工作者, 来自于与药理学相关而有志于进行药理研究并勤于学习掌握了药理学基础与技能的人员。那后, 随着社会需求与形势的变化, 中药新药的研究成为了中药药理研究的一大热点并持续至今。同时, 尽可能地接受现代生物医学最新成果而用其于进行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也成为中药药理研究的另一大热点, 也同时持续至今。加之由于大批研究生课题的需要而导致了对某些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既广又细。另一方面, 由于中药药理研究本身既需要广泛的学科交叉, 但同时又因一种"利益"的趋使, 导致了一些非药理研究人员忽略了药物与药理研究本身的学科基础与技术特点,满足于依样画葫芦,在取得一定研究成果的同时,也难免出现了一些研究结果的脱离客观实在,造成了不少论文的浮燥, 一些连基本医药

网络药理学概论

网络药理学概论 现代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组学”的发展,以及系统生物学视角的引入、创新的生物信息学工具的研究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对于药物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MOA)的研究,并发展出一系列标志性的、创新的研究范式(paradigm)。现代化学生物学(chemical biology)的发展,积累了海量的关于小分子化合物的细胞学筛选结果,其对细胞的作用机制的刻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例如,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Broad研究院完成的Connectivity Map项目,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测量了多种药物作用于人类细胞后引起的基因表达变化图谱,并形成一个统一的参考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可以对各种药物进行聚类分析,从而依据与已知药物基因图谱的相似性来预测未知药物的作用机制。在给定某种疾病状态的基因图谱的情况下,可以在这个参考数据库中查询与输入的图谱(pattern)显著负相关的基因图谱,其对应的药物就是该疾病状态的候选药物(调节剂)。运用该策略已经获得了一批药物作用机制的新认识,以及筛选得到的新药(或药物的新用途)(Lamb, Crawford et al. 2006)。近期,美国NIH的发展路线图(Roadmap)中The Molecular Libraries Program 项目的实施,使得PubChem数据库中的药物筛选结果迅速增长。 上述研究范式初步体现了“系统药理学”(systems pharmacology)的概念。传统意义上的药物作用机制(MOA)是考虑药物结合的单个蛋白质或者基因,以及药物在细胞和体内如何分布和被代谢。系统药理学则是以全基因组为考察范围,观察药物对全局基因网络(例如以转录因子为主要控制因素的转录调控网络)的作用模式。因此,“网络药理学”(network pharmacology)是一个更为具体、更有操作性的概念。2007年,Andrew L Hopkins 在Nature Biotechnology撰文明确提出“Network pharmacology”的概念,2008年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进一步发表了“网络药理学:药物研发中的下一个研究范式”的综述文章。由于生命和疾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其中涉及到多基因、多通路、多途径的分子功能网络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单一靶标的作用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往往比较困难。因此,针对多基因疾病相关的“分子群”寻找组合式药物靶标将成为药物研究和开发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们从2004年开始在网络生物学(network biology)上作技术积累,进行蛋白质物理相互作用网络(Physical interaction network)、遗传相互作用网络(genetic interaction network)的数据集成和挖掘,已经在未知基因功能预测方面得到应用(Genome wide prediction of protein function via a generic knowledge discovery approach based on evidence integration, BMC Bioinformatics. 2006; 7: 268)和2010年Cancer Informatics。 最近,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在体遗传相互作用(in vivo genetic gene-gene interaction)网络,该遗传网络可以从基于高通量基因表达谱的数据库中鉴定。该网络作为疾病特异性的系统生物学模型,类似一个“作战地图”,与小分子化合物的基因调节信息(如Connectivity Map中的基因表达谱)结合,理论上可以在网络水平上分析各小分子化合物的作用模式,从而对其作用机制、疗效、毒性做出分析和预测。可作为临床前药物电子筛选的方法和工具(Pre-Clinical Drug Prioritization via Prognosis-Guided Genetic Interaction Networks)。

胰岛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胰岛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摘要:目的:本综述主要对胰岛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进行学习,并懂得它的临床应用,最终对胰岛素的未来发展进行论述。方法: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教材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分析总结对胰岛素的药理学进行了研究,对其未来进展有一定认识和看法。结论:通过对胰岛素药动学和药理学性质的深入认识,对胰岛素提取前景和给药途径有新的认识和研究。 前言:糖尿病是一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高,危害性较大。胰岛素是人体胰岛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因此,一直以来,胰岛素都是糖尿病人控制血糖的主要药物。从20世纪20年代,加拿大科学家班廷和同事发现其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并到后来对其药理性质的研究以来,研究人员都不断在给药途径和提取途径上进一步研究和探索,都期待得到能够用于临床的胰岛素新剂型。 正文: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相对分子质量为56000的小分子蛋白质,由含21个氨基酸的A链和含30个氨基酸的B链通过二硫键相连,并且该药物主要由猪、羊、牛等胰中提取。现已经有重组的人胰岛素,是经FDA批准后(1982年)第一个投放市场的生物工程蛋白质药物。另外,还可将猪胰岛素Bl链第30位的丙氨酸用素氨酸代替而获得人胰岛素。 药动学性质 胰岛素口服无效,因易被消化酶破坏。皮下注射吸收快,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于10%,半衰期约10min。主要经肝、肾灭活,经谷胱甘肽转氨酶还原二硫键,再由蛋白水解酶水解成短肽或氨基酸,也可以被肾胰岛素酶直接水解。其起效时间为0.5~1h,1~5h作用达到最高峰,持续5~8h。静脉注射作用出现快,但消失也快,血浆半衰期小于9min。 药理作用 胰岛素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和贮存起着多方面的作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可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各种代谢的紊乱,并可延缓或防止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 1.糖代谢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等的细胞膜葡萄糖载体将葡萄糖转运入细胞,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促进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诱导肝内葡糖激酶,使葡萄糖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同时诱导丙酮酸脱氢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等活性,使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加速;加速糖原合成,抑制糖原分解;通过阻抑糖异生中的关键酶,拮抗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的糖异生作用。 胰岛素使血糖的葡萄糖来源减少,而去路增加,因此,胰岛素不足时,可引起血糖增加,当高于肾阈值时,就会发生尿糖。 现在对胰岛素作用机制的研究有了显著进展,发现胰岛素和对其敏感的组织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的转运,多种酶的激活或抑制,细胞的生长发育等。 2.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抑制脂肪酶活性,减少脂肪分解生成游离脂肪酸和酮体;增加脂肪酸和葡萄糖的转运,使其利用增加。 3.蛋白质代谢可增加氨基酸转运,促进蛋白质合成,同时又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4.钾离子的转运促进钾离子内流入细胞,增加细胞内钾离子浓度,故有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