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治疗不但以药物祛病除邪,更重视饮食调养的作用。供应病人足够的营养,配合治疗,达到治病的目的。

一、关于饮食调养的原则

食物过冷过热,都可以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特别是给神志不清者或小儿喂食更需注意,以免引起烫伤或腹痛、消化不良。病情不同,要求饮食的冷热也不同,一般说,热证患者喜冷而寒证患者喜热,可以随病人之所好适当调节食物的温度。

二、食物的分类及性能

按传统分类,可以归纳为粮食类、蔬菜类、瓜果类、畜类、禽类、水产类;从食物的性能归纳,又有辛辣类、生冷类、发物类、硬固类、补养类的不同。每类食物具有不同的性能及营养特点,两者互有联系。以食物性能结合品种归类如下:

(一)辛辣类指姜、葱、蒜、韭、胡椒、酒等辛辣食品,属于热性动火类。因此,阳证、热证、疮毒、目疾、皮肤病等均应禁忌。对寒证疾病则有治疗作用。如酒能温经通络,可用于痹症;姜、葱能辛温解表,用于风寒感冒等。

(二)生冷类指一切瓜果、生冷拌菜以及冷饭、冷菜等食物。由于瓜果类性凉多寒,大多能清热解渴,故适用于热证疾病,脾胃虚寒者应少食或忌食。瓜果及凉拌菜类,宜先用开水烫后再吃,避免不洁而影响脾胃。

(三)发物类食物中都有诱发疾病的品种,如蔬菜中的香蕈、

蘑菇、笋、雪菜、芥菜、芫荽、菠菜、香椿芽;瓜果中的南瓜;禽畜中的猪头、鸡头、翅、脚;水产种的黄鱼、带鱼、鲞鱼、鲳鳊鱼、虾、蟹等均属发物类。

(四)硬固类:指油炸、煎烤以及未煮烂的食物,容易发生脾胃系疾病。故脾胃虚弱者药注意禁忌,即使是健康人,对油炸煎烤类的食物也不能常食,因这类食物硬固难以消化是一个方面,同时火性较大,日久积热、生痰,易成噎膈。

(五)补益类食物均有一定的补养作用,一般有平补、清补、温补的不同。平补类如猪肉、牛肉、鲫鱼、黑鱼、青鱼、白鱼、蛋类等;清补类如百合、甲鱼、鸭、鳗鱼、淡菜、海参(阴阳并补)等;温补类如羊肉、狗肉、鸡肉、雀肉等。

三、关于饮食宜忌

(一)饮食宜忌与疾病的关系:食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而疾病亦有寒热虚实之辩、阴阳表里之别。食物的性味必须与疾病的属性相适应,否则会引起反作用而影响治疗。在指导病人饮食时,常须根据病人体质、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以达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饮食调养配合治疗的目的。例如:寒证应忌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宜食温性暖性食物;热证应忌辛辣醇酒炙煿等热性食物,宜食凉性食物;阳虚者忌寒凉,宜温补类食物;阴虚者忌温热,宜淡薄滋润类食物。又如:“肝病禁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肾病忌甘,肺病忌苦”。以及“水肿病忌

食盐,黄疸泄泻忌油腻,疮疖肿毒、皮肤瘙痒忌鱼虾蟹,经常头晕、失眠、性情急躁忌胡椒、辣椒、韭菜等”。即如《金匮要略》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为害则成疾”。

另外还应注意病人脾胃强弱的问题,有些病人脾胃运化能力较弱,即使是相宜食物亦不能强迫进食;再一种是病后胃气除复,如贪图口腹可导致食复的发生。即《景岳全书》所说“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助邪;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

(二)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的性能各不相同,有相互协同作用,亦有相互克制作用。性能相使者,食之无妨,并可加强其调养作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中羊肉与生姜,两者可相互协调发挥作用,羊肉得生姜而加强温补,故可治疗虚证腹痛。食物性能的相克有二种情况,一是利用食物之间性能的相克,对人体有益。如水产大都为寒性,可加葱姜同煮,取其辛温而解其寒气;一是食物之间的性能各不相同,发生矛盾,影响人体健康,如一般习惯,蟹与柿子不同食,鳖鱼与苋菜不同食等等,应当注意饮食的调配。

(三)食物与药物的关系:食物对药物的性能也有协同和相反之区别。协同相宜者如赤小豆配鲫鱼可加强利水作用;当归加羊肉生姜可加强补血作用;黄芪加薏米可加强渗湿利水作用;苏叶加鱼、鳖可解毒去腥等。性能相反者,如鳖甲忌苋菜,薄荷忌鳖、肉,甘草忌鲢鱼,天门冬忌鲤鱼,荆芥忌鱼鳖,土茯苓、使

君子、铁屑忌茶,白术忌桃、李、大蒜,蜂蜜忌葱,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地黄、参类忌萝卜,因萝卜有消食、耗气作用,若于参类地黄同服,能使参类及地黄失去补气之作用。

一般在服药期间,凡属生冷、油腻、腥类及不易消化,特别是有刺激性食物,均应避免为宜;护理人员一定要了解食物与疾病的关系,与食物的宜忌,掌握病情了解用药,密切与医生配合搞好饮食护理,使饮食起到增加营养,配合治疗的作用。

四、常见病症饮食宜忌

饮食宜忌的原则是根据疾病症候类型而确定的。原则上阳虚、寒证疾病,禁忌生冷瓜果以及其它凉性食物;阴虚、热证疾病,禁忌辛辣烟酒以及其它热性食物。寒证宜温,如姜、椒、葱、蒜、酒类;热证宜凉,如瓜果、马兰头、菊花等。虚者当以补养,但需分别阴阳,阴虚者宜清补,如百合、甲鱼、淡菜、海参、银耳;阳虚者宜温补,如羊肉、狗肉、雀肉类。在此基础上结合脏腑病变部位配予适当的饮食;采取以脏补脏的脏器疗法,如肺病以肺补之,胃病用猪肚,肾病用猪腰,糖尿病用猪胰,甲状腺肿用羊的甲状腺,贫血、目疾用猪肝…等,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以五脏及时病分别介绍各系常见病症的饮食宜忌。

(一)肺系病证包括咳嗽,哮喘,肺痈,肺痨,悬饮,矽肺等病症。临床多以咳嗽、咯痰为主症。涉及现代医学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脓疡,肺结核,胸膜炎等疾病。若兼有发热者,暂按时感温病饮食处理。

饮食原则:宜清淡素食,水果,忌辛辣烟酒,油腻,甜粘食物。咳嗽痰黄、肺热盛者,宜选萝卜、橘子、梨子、枇杷等清热化痰;痰中夹血者,宜以藕片、藕汁清热止血;痰白清稀、肺寒者,应禁忌生冷水果。病久可以适当进食瘦肉、鸡、蛋等营养食品。恢复期表现为肺阴虚者,选用百合、甲鱼、银耳等滋阴补肺。哮喘患者常与过敏食物有关,故应禁忌发物类。

(二)心系病证包括心悸,胸痹,失眠等病症。尤以心悸为主。涉及现代医学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脏病,高血脂症,动脉硬化,冠心病等。至于心衰出现喘咳、咯血、水肿等症状者,分别参考肺、肾系病症的饮食宜忌。

饮食原则:以心悸为主症,结合血脂检验值分别对待,血脂正常者,一般营养食品均适宜;血脂增高者,以清淡素食为主,少进瘦肉、鱼类食品。忌动物脂肪、腰子、猪肝、脑以及烟酒辛辣、浓茶、咖啡等刺激品。

(三)脾胃系病证指胃脘痛,呕吐,噎嗝,泄泻,便秘等病症。均属脾胃运纳功能失常所致,并与肠有密切联系。涉及现代医学消化系统部分疾病,如急慢性胃炎,肠炎,食道癌,胃癌等疾病。

饮食原则:宜进营养丰富,软、烂、热、易于消化的食物,忌生冷、煎炸硬固类以及壅滞阻气的食品。脾胃有寒者,宜食姜、椒类;胃热者可酌进水果,胃酸过多,吃些含碱面食,胃酸缺乏,饭后宜进食适量醋或山楂片。腹泻者以少油半流或软饭为宜,忌

苋菜、茼蒿、茄子以及生冷瓜果等寒凉滑润食物。胃及食道癌患者,根据吞咽进食情况,给予适当的饮食类别,除忌辛辣刺激品外,无特殊禁忌,以营养丰富的荤素菜为宜。

(四)肝胆系病证包括黄疸,臌胀,眩晕,中风,癫痫,郁证等病症。这些疾病与肝的疏泄功能有关,涉及现代医学多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高血压,脑溢血,癫痫。神经官能症等。

饮食原则:宜进清淡蔬菜及营养丰富的瘦肉、鸡、鱼类。忌辛辣烟酒刺激品,少进动物脂肪。肝胆疾病急性期以素食为宜,缓解期或恢复期可进荤食;肝脾肿大者,宜选食甲鱼、淡菜;龈、鼻出血者宜食藕粉、藕汁、橘子。肝硬化腹水宜低盐或无盐饮食。肝昏迷时应控制动物蛋白类食物。高血压、脑溢血参照心系病症饮食原则。但脑溢血昏迷初期宜素流质饮食,3-5天后仍昏迷不醒者,可适当增加牛奶、瘦肉汤等荤汤,清醒后给予半流质饮食。

(五)肾系病证包括水肿,淋浊,消渴,癃闭,阳痿,遗精,痿证等病证。涉及现代医学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尿路结石,乳糜尿,性神经衰弱等疾病。

饮食原则:宜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及多种动物性补养类食物。忌盐、碱过多和酸辣太过的刺激品。水肿者,可选食荠菜、冬瓜、葫芦、赤豆、苡仁、鲫鱼、黑鱼、蒜头等利尿消肿的食物。肾虚者,可选食猪、牛、羊、鸡、狗肉、蛋类等补养品;若需专力于补肾填精,可选用甲鱼、乌龟、胎盘、猪、牛、羊脊髓、筋

类;用于补肾壮阳的有虾子、海参、羊睾、狗肾等食物。肾炎宜予低盐或无盐饮食。乳糜尿应忌脂肪、蛋白类食物。糖尿病需控制主食,用蔬菜、瘦肉等充饥。

(六)时感温热病证泛指因外感时邪而至的时令病,临床以发热为主症。如感冒,风温,春温,湿温,中暑,霍乱,痢疾等病证。涉及现代医学传染病范畴,如肺炎,伤寒,流脑,乙脑,急性胃肠炎,菌痢等疾病。这类病症常伴见肺胃二系的症状,故当其热退后可分别参照肺系和脾胃系有关病证的饮食宜忌。

饮食原则:宜予清淡素净食物及新鲜水果汁。忌辛辣油腻硬固类食物。

1、时病初期,发热不高,可食素半流或少油荤半流饮食。

2、高热期,宜予素流质及清凉饮料,如米汤、藕粉、绿豆汤、

橘子水、西瓜水等。

3、热退初期(1-2天内),宜素半流;如食欲渐振,肠胃消化

功能正常,可改为荤半流,但以少油少量为宜。

4、恢复期(进食荤半流饮食3-4天后)病情日渐好转,可改

软饭或普食,但仍宜清淡少油,以免反复。

五、介绍一些食物的治疗作用

(一)有降脂、降压、防止血管硬化作用的食物。如海藻、紫菜、山楂、黑木耳、香菇、大蒜、洋葱、茶叶、荷叶、莲心、芹菜、海蜇、蜂蜜等。

(二)有消炎作用的食物:如大蒜、菠菜、芦根、马齿苋、冬瓜

子、油菜等。

(三)有解毒作用的食物:如番茄、绿豆为清热解毒;生姜、醋可解鱼鳖之毒;茶叶、白扁豆解药无毒;山羊血、空心菜可解蕈类中毒;大蒜则抑菌解毒;蜂蜜解百毒。

(四)有降糖止渴作用的食物:如猪胰、马乳、山药、豌豆、茭白、苦瓜、洋葱、黄鳝等。

(五)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西瓜、冬瓜、黄瓜、苦瓜、绿豆、扁豆、乌梅、菠萝、田螺等。

(六)有祛湿利水作用的食物:如西瓜、西瓜皮、冬瓜皮、菜叶、绿豆、赤豆、玉米须、葫芦、鲤鱼、黑鱼等。

(七)有强健脾胃作用的食物:如生姜、乌梅、鸡内金、麦芽、陈皮、花椒、茴香、葱、蒜、醋、山楂等。

(八)有清咽利喉作用的食物:如青果、乌梅、苦瓜、凉薯等。(九)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核桃仁、芝麻、松子、柏子仁、香蕉、蜂蜜等。

(十)有镇咳祛痰作用的食物:如白果、杏仁、桃仁、冬瓜仁、橘、梨、冰糖、萝卜、动物胆等。

(十一)有止血作用的食物:如花生内衣、黄花菜、木耳、莲蓬、藕节炭、丝瓜络炭、乌贼骨等。

(十二)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如饴糖、大枣、花生、莲子山药等补脾胃;羊肉、乌龟肉、胡桃、韭菜子、海参、虾等可补阳;桂圆、红枣、桑椹、荔枝等可补血;鱼肚、甲鱼、黑白木耳等可补

阴;动物肝脏能补肝明目。

(十三)有透疹作用的食物:如香菇、芫荽、胡萝卜、黄花鱼、鲜鲫鱼、鲜虾等。

(十四)有涩肠止泻作用的食物:如大蒜、马齿苋可用于热性泄泻;焦山楂、焦麦芽、焦谷芽、炒陈皮等用于伤食泻;薏仁、莲子、炒山药等用于脾虚泄泻。

(十五)有驱虫作用的食物:如槟榔、使君子、乌梅、大蒜、南瓜子、椰子、胡萝卜等。

(十六)有生奶作用的食物:如鲫鱼、猪蹄、鱼头、生南瓜子等。(十七)有预防感冒作用的食物:如醋、大蒜、葱、生姜、淡豆鼔、白头菜等。

中医饮食调护

中医饮食调护 中医饮食护理 饮食调护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在对健康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的调护和指导。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体能维持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合理的饮食护理是疾病康复的重要条件~又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说明注意饮食营养对保持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不节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要求:“食能以时、味不重珍~衣不火单热”和“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只有这样才能周身无灾~保持健康。 中医治疗历来重视食疗~《内经》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又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既可减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又能补精益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要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在用药除去大部分疾病后~随即用饮食调养正气~祛尽余邪~否则一味用药治疗~必损人体正气。 饮食虽能维护人体的生长发育~但如果饮食失宜、饱饥无常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瓜果菜~或肥甘厚味无度~或暴饮暴食等均可导致疾病发生。 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重视四气五味 饮食护理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它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其实施也是按中医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古代医家通过实践对每一味食物看

作同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性味~因此~也因每味中药一样对机体功能和疾病有某种调整和治疗作用。 二、因时因地因人择食 祖国医学认为~时间、地域及个体差异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时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地有东南西北之分~人有肥瘦盛弱之别~所以在饮食上也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因时制宜:夏季气候炎热~阳热偏盛~应多食寒凉滋润属性的食物~如绿豆~苦瓜。春季宜食用辛凉、疏散的食物~秋季宜用平补或温补的食物~以散寒扶正~冬季气候寒冷、阴寒偏盛~应多食温补热属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根据食物的不同属性~使人体顺应气候变化~以维持人体的内外环境相对平衡。在病人的护理中~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异~合理地调配饮食~能有效地配合病人治疗~促进健康。 2、因地制宜:东南地区气温偏高~温气重~宜食清淡、渗湿食物,西北地区气温偏低~燥气盛~宜食温热、生津、润燥食物。在护理工作中~结合地域特点为病人提供不同的饮食也是十分重要的。 3、因人制宜:儿童身体娇嫩~宜用性平~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气血、阴阳虚弱~宜进补气助阳或养血滋阴之品~如对成年体质壮实的外感风寒患者~可选用发散作用较强的食疗方如姜糖饮~姜糖苏叶饮~葱白粥,对老年体虚者而外感风寒者~食疗时宜配补益食品~如人生桂枝粥~木耳粥等。体质属寒者~宜食热性食物以辛辣烟酒等,女子以血为本~饮食应以补阴补血为主~尽量选择多汗多液食物~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海鲜腥发之物。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病人个体差异而制定不同的膳食方案。 三、辨证选择食物

中医护理—生活起居的护理内容

中医护理—生活起居的护理内容 中医护理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的医学护理方法。它强调人体与自然的和谐,注重改善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以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在中医护理中,生活起居的护理内容占有重要地位,它涵盖了患者的饮食、起居、情志、运动等多个方面。 一、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饮食是人体营养的主要来源,也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因此,饮食护理在中医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中医提出了以下饮食护理原则: 1、合理搭配:饮食要合理搭配,保证营养均衡。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等都要适量摄入,避免偏食或挑食。 2、定时定量:饮食要定时定量,避免过饥或过饱,这对患者的身体恢复和疾病治疗都有很大帮助。 3、清淡易消化: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4、结合病情:患者的饮食还要结合病情进行调节。例如,对于热证患者,应避免食用热性食物;对于寒证患者,应避免食用寒性食物。 二、起居护理 起居护理是指对患者的生活习惯进行调理。在中医护理中,起居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起居习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不良的起居习惯则可能加重病情。以下是起居护理的一些要点: 1、规律作息:患者应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适量运动: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恢复。 3、情志调养:情志调养是中医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患者应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波动或过度劳累。 4、个人卫生:患者应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清洁。 5、避免过度劳累: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身体恢复。

病人的饮食护理

病人的饮食护理 一、饮食与疾病的关系 (一)饮食护理的意义 饮食护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病人病情需要,给予适宜的饮食,达到治疗疾病或防病健身的一种方法。饮食是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蓄养的源泉。中医学十分重视饮食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科学的食谱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之一.而对于患病之人,饮食的调护更是疾病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措施。 饮食与中药同源,且同中药一样,也具有四气五味和升降沉浮的特性,因而许多食物具有治病补体的作用。利用饮食调护配合治疗,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二)饮食的性味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饮食同药物一样,具有寒、凉、温、热等性,辛、甘、酸、苦、咸等味,以及升、降、浮、沉等作用趋向,只有其性能一般不如药物强烈,有部分食物兼有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在中医饮食调节中,一般按照下列方法将常用食物分类. (1)热性食物具有温里驱寒、益火助阳的作用,适用于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多辛香燥烈容易助火伤津,凡热证及阴虚者应禁用.如白酒、生姜、葱、蒜、辣椒、花椒等。 (2)温性食物具有温中、补气、通阳、散寒、暖胃等作用,适用于阳气虚的寒证或是寒症较轻者.这类食物比热性食物平和,但仍有一定的助火、伤津耗液倾向,凡热证及阴虚有火者应慎用或忌用。如羊肉、狗肉、鸡、桂圆等. (3)寒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适用于发热较高,热毒深重的里实热证。 寒性食物易损伤阳气,故阳气不足、脾胃虚弱病人应慎用.如苦瓜、莴苣、茶叶、绿豆等。 (4)凉性食物具有清热、养阴等作用,适用于发热、痢疾、痈肿以及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里热证。凉性食物较寒性食物平和,但久服仍能损伤阳气,故阳虚、脾气虚弱病人应慎用.如李子、芒果、柠檬、梨等. (5)平性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因而不致积热或生寒,故为人们日常所习用, 也是病人饮食调养的基本食物。但因其味有辛、甘、酸、苦、咸之别,因而其功效也有不同,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体质状况灵活选用。如大豆、玉米、豆浆、猪肉、鸡蛋、花生等. (6)补益性食物具有益气、养血、壮阳、滋阴的作用。根据其寒凉温热的不同,分为温 补、清补和平补三类。 1)。清补类食物:一般具有寒凉性质,有滋阴、清热的作用,适用于阴虚证或热性病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寒证和素体阳虚者慎用或禁用.如鸭、鹅、甲鱼、豆腐、莲子、冰糖、绿豆、菠菜、白菜等。 2). 温补类食物:一般具有温热性质,有温中、助阳、散寒的作用,适用于阳虚证、寒证 或久病体弱,禀赋不足需进行补养和调护者.热证和阴虚火旺者慎用或禁用。如羊肉、狗肉、核桃、桂圆、鸽、鲫鱼等。 3)。平补类食物:所谓“平",是指此类食物没有明显的寒凉或温热偏性,适用于各类病证, 尤其常用于疾病的恢复期,也适用于正常人补益。如牛奶、鸡蛋、猪肉、鸡肉、银耳等。 (7)发散性食物多腥、膻、荤、臊,食之易于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诱发旧病尤其是皮肤病,或加重新病.比较典型的发物有大部分海腥类,食用菌类,家禽类中的猪头、鸡头、公鸡、母猪、鹅肉、狗肉、驴肉、各种野味、各类病死畜肉,蔬菜中的蘑菇、香椿、葱、蒜、生姜、辣椒,淡水产品中的鲤鱼、虾、蟹,以及紫菜、胡椒、花椒、白酒等。 2。按食物的味分类食物具有辛、甘、酸、苦、咸等不同的味.

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护理 主讲人:徐卫中医治疗不但以药物祛病除邪,更重视饮食调养的作用。供应病 人足够的营养,配合治疗,达到治病的目的。 一、关于饮食调养的原则 食物过冷过热,都可以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特别是给神志不清者或小儿喂食 更需注意,以免引起烫伤或腹痛、消化不良。病情不同,要求饮食的冷热也不同,一般说,热证患者喜冷而寒证患者喜热,可以随病人之所好适当调节食物的温度。 二、食物的分类及性能 按传统分类,可以归纳为粮食类、蔬菜类、瓜果类、畜类、禽类、水产类;从 食物的性能归纳,又有辛辣类、生冷类、发物类、硬固类、补养类的不同。每类食物具有不同的性能及营养特点,两者互有联系。以食物性能结合品种归类如下: (一)辛辣类指姜、葱、蒜、韭、胡椒、酒等辛辣食品,属于热性动火类。因此,阳证、热证、疮毒、目疾、皮肤病等均应禁忌。对寒证疾病则有治疗作用。如酒能温经通络,可用于痹症;姜、葱能辛温解表,用于风寒感冒等。 (二)生冷类指一切瓜果、生冷拌菜以及冷饭、冷菜等食物。由于瓜果类性凉 多寒,大多能清热解渴,故适用于热证疾病,脾胃虚寒者应少食或忌食。瓜果及凉拌菜类,宜先用开水烫后再吃,避免不洁而影响脾胃。 (三)发物类食物中都有诱发疾病的品种,如蔬菜中的香蕈、蘑菇、笋、雪菜、芥菜、芫荽、菠菜、香椿芽;瓜果中的南瓜;禽畜中的猪头、鸡头、翅、脚;水产种的黄鱼、带鱼、鲞鱼、鲳鳊鱼、虾、蟹等均属发物类。

(四)硬固类:指油炸、煎烤以及未煮烂的食物,容易发生脾胃系疾病。故脾胃 虚弱者药注意禁忌,即使是健康人,对油炸煎烤类的食物也不能常食,因这类食物硬固难以消化是一个方面,同时火性较大,日久积热、生痰,易成噎膈。 (五)补益类食物均有一定的补养作用,一般有平补、清补、温补的不同。平补类如猪肉、牛肉、鲫鱼、黑鱼、青鱼、白鱼、蛋类等;清补类如百合、甲鱼、鸭、鳗鱼、淡菜、海参(阴阳并补)等;温补类如羊肉、狗肉、鸡肉、雀肉等。 三、关于饮食宜忌 (一)饮食宜忌与疾病的关系:食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 咸之味。而疾病亦有寒热虚实之辩、阴阳表里之别。食物的性味必须与疾病的属性相适应,否则会引起反作用而影响治疗。在指导病人饮食时,常须根据病人体质、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以达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饮食调养配合治疗的目的。例如:寒证应忌生冷瓜果等凉性食物,宜食温性暖性食物;热证应忌辛辣醇酒炙煿等热性食物,宜食凉性食物;阳虚者忌寒凉,宜温补类食物;阴虚者忌温热,宜淡薄滋润类食物。又如:“肝病禁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肾病忌甘,肺病忌苦”。 以及“水肿病忌食盐,黄疸泄泻忌油腻,疮疖肿毒、皮肤瘙痒忌鱼虾蟹,经常头晕、失眠、性情急躁忌胡椒、辣椒、韭菜等”。即如《金匮要略》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为害则成疾”。 另外还应注意病人脾胃强弱的问题,有些病人脾胃运化能力较弱,即使是相宜 食物亦不能强迫进食;再一种是病后胃气除复,如贪图口腹可导致食复的发生。即《景岳全书》所说“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助邪;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 (二)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的性能各不相同,有相互协同作用,亦有相互克制作用。性能相使者,食之无妨,并可加强其调养作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中羊肉与生姜,

中医饮食调护

中医饮食护理 饮食调护是指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在对健康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的调护和指导。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体能维持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合理的饮食护理是疾病康复的重要条件,又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说明注意饮食营养对保持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不节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要求:“食能以时、味不重珍,衣不火单热”和“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只有这样才能周身无灾,保持健康。 中医治疗历来重视食疗,《内经》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又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既可减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又能补精益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要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在用药除去大部分疾病后,随即用饮食调养正气,祛尽余邪,否则一味用药治疗,必损人体正气。 饮食虽能维护人体的生长发育,但如果饮食失宜、饱饥无常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瓜果菜,或肥甘厚味无度,或暴饮暴食等均可导致疾病发生。 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重视四气五味 饮食护理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它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其实施也是按中医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原则。古代医家通过实践对每一味食物看

作同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性味,因此,也因每味中药一样对机体功能和疾病有某种调整和治疗作用。 二、因时因地因人择食 祖国医学认为,时间、地域及个体差异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时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地有东南西北之分,人有肥瘦盛弱之别,所以在饮食上也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因时制宜:夏季气候炎热,阳热偏盛,应多食寒凉滋润属性的食物,如绿豆,苦瓜。春季宜食用辛凉、疏散的食物,秋季宜用平补或温补的食物,以散寒扶正,冬季气候寒冷、阴寒偏盛,应多食温补热属性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等。根据食物的不同属性,使人体顺应气候变化,以维持人体的内外环境相对平衡。在病人的护理中,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异,合理地调配饮食,能有效地配合病人治疗,促进健康。 2、因地制宜:东南地区气温偏高,温气重,宜食清淡、渗湿食物;西北地区气温偏低,燥气盛,宜食温热、生津、润燥食物。在护理工作中,结合地域特点为病人提供不同的饮食也是十分重要的。 3、因人制宜:儿童身体娇嫩,宜用性平,易消化的食物;老年人气血、阴阳虚弱,宜进补气助阳或养血滋阴之品,如对成年体质壮实的外感风寒患者,可选用发散作用较强的食疗方如姜糖饮,姜糖苏叶饮,葱白粥;对老年体虚者而外感风寒者,食疗时宜配补益食品,如人生桂枝粥,木耳粥等。体质属寒者,宜食热性食物以辛辣烟酒等;女子以血为本,饮食应以补阴补血为主,尽量选择多汗多液食物,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海鲜腥发之物。所以,在护理工作中,应根据病人个体差异而制定不同的膳食方案。 三、辨证选择食物

骨折中医饮食护理

骨折病人的中医食疗护理 骨伤科

骨折患者中医食疗原则 “伤筋动骨一百天”,由于骨折的恢复期长,在接受复位及固定治疗过程中,合理的饮食调护是加速骨折愈合的重要措施之一。 骨折患者中医食疗原则——辨证施膳。 骨折早期食疗 1.临床表现 骨折后1~ 2 周的时间。可见患处肿胀, 瘀斑, 疼痛剧烈, 关节屈伸不利等, 舌质红, 边有瘀斑, 苔薄黄或有瘀点, 脉弦紧。 2.病机骨折筋伤, 血脉破损, 血离经脉, 瘀积不散, 气滞血瘀,经络受阻所致。 3.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饮食原则:宜清淡,易消化、易吸收食物 5.宜食物 宜进食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不可过早进食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肥鸡、炖甲鱼等。 代表方 1、三七、当归各10g,肉鸽1只,共炖熟烂,汤肉并进,每日1次,连续7天。 2、桃仁粥《食医心镜》桃仁15g,红糖适量,将桃仁捣烂,水浸,研汁去渣,入粳米,红糖,同入沙锅中,加水400ml用文火煎成稀粥即可,日1~2 次。 3、消肿汤鲜猪长骨1000g,黄豆250g,紫丹参50g,桂皮,盐适量,同煎至豆烂,喝汤食豆。更适于老人,体质虚弱者。 4、祛瘀生新汤三七片12 g, 生地黄30 g, 大枣4 枚, 瘦猪肉300 g。 制法: 瘦猪肉剔除脂肪、筋膜, 洗净。共入砂锅, 加水1 200m l, 武火煮沸15 min, 改文火煮60 min 至瘦肉熟烂, 加盐葱, 饮汤吃肉。 功效: 化瘀止痛, 养阴生津。适用于创伤骨折早期或手术手法复位后体内有瘀, 积瘀化热, 胃纳不佳者。 用法: 早晚各温服一小碗。 5、骨碎蟹肉粥骨碎补、蟹肉、藕、合欢花、米仁、姜葱、黄酒、粳米。 功效: 散血结, 续绝伤。适用于跌打损伤, 骨折初期肿痛, 心神不宁等症。 制法: 把骨碎补研细, 蟹洗净、去鳃, 藕去皮切成条块与米仁、粳米、合欢花同入砂锅中, 加水如常法煮粥, 至米花粥稠后再加姜葱黄酒, 待表面有油为度。 用法: 每日早晚温热顿服一小碗。

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饮食是中医养生保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饮食可以对 身体起到调养和防病的作用。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为:均衡饮食、 食疗养生、风寒湿邪谨慎、禁忌食物、个体化饮食。 ⒈均衡饮食 中医饮食强调五谷为基础,包括稻米、小麦、玉米、高粱、粟米、豆类等。应当合理搭配主食和副食,以确保摄入充足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适量摄入各类食物,不偏食、偏好单一食物,以确保身体得到全面的营养。 ⒉食疗养生 中医饮食护理注重食物的药用价值,通过食物的药物作用来达 到养生的目的。食疗养生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质、疾病和季节进行调养,例如在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中医饮食 还注重食疗方面的研究,根据不同病症提供相应的食疗方。 ⒊风寒湿邪谨慎 中医认为外邪入侵是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风、寒、湿邪 是常见的外邪。中医饮食护理中,对于寒性体质和患有风寒湿病症

的人,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湿重的食物。应选择温热性食物,以增加体内阳气,驱散寒湿邪气。 ⒋禁忌食物 中医饮食护理中,有一些禁忌食物是应当避免的。例如食用过多的辛辣刺激食物,会伤害脾胃功能。食用过多的生冷食物容易导致寒邪侵袭身体。食用过多的油腻食物会增加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等。应当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安排饮食,避免以上禁忌食物。 ⒌个体化饮食 中医饮食护理强调个体化,即根据每个人的体质、病情和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例如,根据体质的不同,对于阴虚体质、阳虚体质和湿热体质的人,饮食调养方案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档涉及附件: ⒈中医饮食护理食谱示例 ⒉食疗方剂推荐 ⒊饮食禁忌清单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 ⒈饮食法:指饮食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食品安全法、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

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调护的重要性 中医饮食调护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疗效,加速病人康复。如果临床辩证准确,药食相须,寒温相宜,五味相适,就可以达到最佳效果。反之,药食相冲,寒温失当,五味过偏,就会影响药物疗效,甚至会使病情恶化。 一、中医饮食疗法特点 中医饮食疗法是一种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食物配方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它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食。中医饮食疗法提倡先食疗后药药疗。人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饮食应与五脏及自然气候等相适应。疾病和食物都有寒热虚实的属性,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 二、中医饮食四性五味

食物的四性是指它们的寒热温凉属性,而五味是指它们的酸苦甘辛咸味道。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质或气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凉性或寒性 食物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如马齿苋、蒲公英、苦瓜、连藕、蟹、番茄、柿子、紫菜、西瓜、香蕉、黄瓜、茄子、白萝卜、冬瓜、梨、薏米仁、鸭蛋。温性或热性食物适用于寒性体质和病症,如芥子、肉桂、辣椒、花椒、韭菜、小茴香、葱、香菜、蒜、南瓜、木瓜、酒、醋、龙眼肉、杏仁、鸡肉。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适用于一般体质或寒凉、热性病症的人,如洋葱、南瓜子、土豆、香椿、玉米、百合、葡萄、猪肉、蜂蜜、青鱼、牛奶。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 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食。饮食应与五脏及自然气候等相适应。疾病和食物都有寒热虚实的属性,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寒症宜忌:感受寒邪的实寒证宜温热性食物,阳虚阴虚的虚寒证宜温补性食物,无论实寒还是

中医医学护理与饮食健康

中医医学护理与饮食健康 中医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用组成部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用方法之一。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病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1.饮食调养在健康中的作用 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合理的饮食,使人能获得各方面的营养,预防各种疾病和促进病体康复都有重要的意义。中医有“治病当论药功,养病方可食补,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因此,饮食护理在中医护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饮食护理是中医护理学的重用组成部分,也是辨证施护的重用方法之一。运用正确的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施食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或康复病人的保健方面,进行营养和膳食方面的调护和指导,合理安排膳食,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强调了饮食调养在人类养生,确保健康中的作用。 2.在中医治疗与护理中,饮食有着重要的作用 《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里所说的“毒药”是指治疗性药物,以攻邪治病为主;而谷、果、畜、菜是为食疗性食物,以调养机体为主,即为饮食护理。药食合用,则“补精益气”。进一步指出了五谷、五果、五畜的气味属性以及在治病、防病当中的作用。 3.中医饮食护理的基本观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膳。 3.1整体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3.1.1首先是天地人合一即是人与自然的相统一,因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所以饮食护理就有了因时而异、因地而异等原则。 3.1.2其次是指把人体当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看待人体是由肝、心、

中医饮食养生护理方法

中医饮食养生护理方法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神农氏尝百草的滋味、水泉的甘苦,开拓了我国远古人找寻和认识药物与食物长期实践光辉的食养一页。那么,你知道中医饮食养生护理方法有哪些吗?下面就由店铺给你介绍中医饮食养生护理方法,希望你喜欢。 中医饮食养生护理方法有哪些 一、因后天之本,及早食养:祖国医学一直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故倡导养生特别是食养至迟也须从青、中年开始,经过饮食调理以保养脾胃实为养生延年之大法。如味甘淡薄也足以滋养五脏,故劝人尽量少吃生冷、燥热、重滑、厚腻饮食,庶不致损伤脾胃。如能长期做到顾护中气(即脾胃生发的功能)而恰当地食养,则多可祛病长寿。 二、食养关键在于饮食有节:节制饮食的要点关键在于“简、少、俭、谨、忌”五字。饮食品种宜恰当合理,进食量不宜过饱,每餐所进肉食不宜品类繁多,要十分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讲究卫生,宜做到先饥而食,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并慎戒夜饮等。此外,过多偏食、杂食也不相宜。 三、先食疗、后药饵:食疗在却病治疾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此尤其对老年人,因多有五脏衰弱,气血耗损,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故先以饮食调治更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盖此因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程度不一的慢性病或身体虚弱,一则难坚持长期服药,二则有的不太习惯,三则易发生不良反应,故先食疗而后必要时用药多较妥当。 四、多讲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食宜细嚼缓咽,忌虎咽狼吞;宜善选食和节制饮食,对腐败、腻油、荤腥、粘硬难消、香燥炙炒、浓醇厚味饮食更宜少进;淡食最宜人,以轻清甜淡食物为好;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宜;坚硬或筋韧、半熟之肉品多难消化,食宜熟软,老人更直。 中医中的九种体质的养生方法

中医饮食护理试题及答案

中医饮食护理试题及答案 中医饮食护理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养生方法,它通过合理的饮食 搭配,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 健康,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下面是一些与中医饮食护理相关的试题 及答案。 试题一: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请列举三点。 答案: 1. 调和五味:中医饮食讲究五味的平衡,即酸、甘、苦、辣、咸的 综合调配。合理搭配不同食物,使五味相互补充,达到平衡的效果。 2. 注重烹饪方法:中医饮食强调食物的烹饪方法,如清蒸、煮、炖、煎、炒等。不同的烹饪方法能够使食物的营养成分得到更好地保存和 释放。 3. 结合个人体质:中医饮食养生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采取针对性 的饮食调理。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需要的营养和食物也会有所不同。 试题二:以下哪些食物属于中医饮食中的“五谷”?请用√或×标记。 答案: √ 小麦 ×鸡蛋

√ 玉米 √ 大米 ×牛肉 试题三:中医养生推荐的适宜饮用的茶类有哪些?请列举三种。 答案: 1. 绿茶:具有抗氧化、降脂减肥的作用,适宜常饮。 2. 黄茶:有助于消化和饮食调理,适宜在饭后饮用。 3. 菊花茶:可清热解毒、明目养肝,适宜长期饮用。 试题四:中医饮食护理中如何进行肠胃调理? 答案: 1. 注意食物的细嚼慢咽:细嚼慢咽能够增加口腔中唾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避免匆忙进食,咀嚼充分。 2. 合理搭配饮食:中医饮食护理讲究五谷杂粮的搭配,避免偏食和过食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 饭后散步: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能力。饭后散步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试题五:中医饮食护理对于哪些人群特别适用? 答案:

中医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中医食疗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中医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中医食疗学论文-中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备急千金要方食治》明确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中医饮食护理,在医疗饮食护理实践中有着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辅助治疗方面意义非常重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已经知道谷物、肉类、水果、蔬菜能够补益正气,祛除病邪,并强调用药治疗时必需配合食物调养,掌握和使用这些食物来治病,是中医独特的饮食护理。 1 中医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能增强体质,抵御外邪,防止疾病的发生,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中医学认为食物和药物性味相同,也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所以古代有药食同源之说,但若饮食不当,如饮食不足

或过多、食无定时、性味过常、饮食不洁等,则会损害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或病情恶化,注意饮食营养对保持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不节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1]. 因此,对未病之人进行饮食护理可以补益身体,预防疾病,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则能调治疾病,缩短疗程,尤其是慢性疾病和恢复期的饮食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谓治病当论药功,养病方可食补。许多疾病后期,只要饮食护理适宜,不必投药,其病便能自愈,结合病类、病情、病状、病程选择具有针对性的中医饮食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巩固、促进患者康复。 2 中医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 2.1 饮食有节饮食应有节制,不可过饥或过饱,过饥则气血来源不足,过饱则易伤脾胃之气,进食要有规律,三餐应定时、定量,并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切记饥饱不调,暴饮暴食,以免伤及脾胃。

结合中医理论谈饮食护理-最新年文档

结合中医理论谈饮食护理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bout diet care Zhao Liwei (Univers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ngchun, Jilin, Changchun 130021) 【】diet for patient care is the diet to restore not only the sick body to ensure supply of adequate nutrition, but also to effectively meet the health care, to achieve treatment purposes. 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非常重视饮食的调养。根据历代医家的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总结中医饮食护理大致可包括以下内容: 1 饮食调养原则 1.1 饮食有节,冷热适中,软硬适宜 《内经》总结上古之人长寿的经验之一,就是饮食有节。“节”就是节度与节制。要求吃饭要定时、定量,不可过饥过饱。一般而言,普通病人可一日三餐,脾胃虚弱者宜少食多餐。 食物的温度也要适当。病人对饮食冷热的要求不尽相同,一般说,阳证患者喜冷饮,阴证患者喜热饮。可以随病人之所好,适当调节饮食的温度,切不可过冷过热。

患者对事物的软硬要求也不同,应当加以重视。一般高热、昏迷的病人,宜给流食,如牛奶、豆浆、米汤等。脾胃虚弱患者及老年人、小儿宜半流食,如面条、稀粥类;也可根据情况进软食,如混沌、馒头、熟软的米饭等。特别是高年之人,脏腑衰弱,牙齿不利,食物稍硬就不易消化。《寿亲养老新书》中指出:“老人之食大抵宜其温热熟软,忌其粘硬生冷。”普通病人食物也不可过硬,但过软也会影响食欲,所以要软硬适度。 1.2 饮食清洁,不宜偏食 俗话说“病从口入”,进食不清洁的食物或腐败变质的食物,可引起胃肠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病。《金匮要略》也曾告诫我们:“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因此,必须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夏秋季节,气温较高,空气潮湿,食物易于腐败,不可给病人吃剩饭。 饮食不宜偏嗜。饮食多样化,才能起到全面营养人体的作用。若饮食偏嗜,则会引起机体脏腑阴阳的偏盛偏衰,从而发生疾病。《素问?生气通天论》曾指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如过食肥甘厚味,可致湿热痰浊内生,易生疮痈、消渴之病;偏嗜辛辣,可使胃肠积热而致大便干燥,或酿成痔疮下血之症。 1.3 少食肥甘,清淡为宜 肥甘是泛指肥腻甘美的厚味食物,如动物脂肪、甜腻食品、煎炸之物等。这类食品虽味美香甜,但不可多食。《内经》曾指

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 1、辨证选择食物 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在饮食调护在应按病证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 所谓“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的食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食性选择的原则。由于寒凉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或解毒的作用,因此可选用于热证。如粮食中的陈仓米、小米、高梁米、大麦、苡仁、赤小豆、绿豆等;凡属热性温性的食物,同样具有温中、祛寒之功效。如:糯米、黄米、小麦等甘温食物,可选用于寒症病人。如脾胃虚寒、腹痛、泄泻等症,可用葱、韭、姜、蒜、辣椒等辛热之品,以达健脾通阳温中之效。而各种水果及一些瓜类,性味多偏寒凉,多有清热解渴之效,可选用于温病热盛伤津者。 所谓“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食味。食物的五味不同,具有的作用也不相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又指出:“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别,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如辛味,有能宣散、行气血、能润之功效,对于表寒证及气血阻滞病证应注意选用之。甘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在人体五脏气血阴阳任何一方虚证时可用甘味缓和拘急疼痛等。如糯米红枣粥可治脾胃气虚或胃阳不足;糯米酒加鸡蛋,煮熟后食用以供产妇补益等,均取糯米、红枣之甘味,再合其温性,而求其补气、温阳、散寒之功效。又如酸味,有收敛固涩之效,适用于气虚、阳虚不摄而致的多汗症,以及泄泻不止,尿频,遗精,滑精等病证。再如苦味,有能泄、能燥、能坚的作用,多用于解除热证、湿证、气逆等病症。例如:苦瓜味苦性寒,用苦瓜炒菜,即取其苦能清泄之功,而达到清热、明目、解毒的目的。常吃苦瓜,对热病烦渴,中暑,目赤,疮疡肿毒等证极为有利。同样,咸味有软坚散结,亦能泻下的作用。用治热结,痰核,瘰疬等

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作用及原则浅析(一)

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作用及原则浅析(一) 【关键词】中医饮食护理 中医饮食的护理,在医疗饮食护理实践中有着独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辅助治疗方面意义非常重大。下面就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作用和应遵循的原则作些探讨。 1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 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和体能维持必不可少的物质来源,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说明注意饮食营养对保持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不节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要求:“食能以时、味不重珍,衣不火单热”和“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只有这样才能周身无灾,保持健康。 饮食对于疾病的治疗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每一种不同病况对饮食的取舍,无论主观是否存有意识,都是一种实际存在的选择。这种选择会在患者治疗中影响其进程的差异性。所以,自觉与不自觉地实施饮食护理是其客观存在,作用与反作用是其主观的区别,这就是中医饮食护理的特点。 2中医饮食护理的作用 中医治疗历来重视食疗,《内经》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

常政大论》中又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既可减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又能补精益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要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在用药除去大部分疾病后,随即用饮食调养正气,祛尽余邪,否则一味用药治疗,必损人体正气。 饮食虽能维护人体的生长发育,但如果饮食失宜、饱饥无常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济生方·宿食门》中说的:“善摄生者,谨于和调,一饮一食,使入胃中,随消随化,则无滞留之患;若禀受怯弱,饥饱失时,或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瓜果菜,停蓄胃脘,遂结宿滞,轻则吞酸呕恶,胸满噎噫,或泄或痢;久则积聚,结为症瘕,面黄赢瘦,此皆宿食不消而主病焉。”说明了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瓜果菜,或肥甘厚味无度,或暴饮暴食等均可导致疾病发生。当然也可因偏食或摄入不良而致病。 有的放矢地结合病类、病情、病状、病程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中医饮食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或是巩固、改善疗效,反之,则会影响或是延误病情的治疗。如:在1例肝硬化引起胃大出血的病例中,我们用中医饮食护理配合治疗方案的实施,在不同病程时期佐以最佳食疗手段,取得了非常好的辅助效果,对于病情的巩固和康复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当病人经治疗渡过了大出血危险期,可以少量补充流质时,我们选用粳米作为基料,辅以花生仁、新鲜蚕豆叶汁及包菜汁熬粥,因为粳米、花生仁衣及蚕豆叶汁和包菜汁都有收敛、止血的作用,

中医饮食护理(全文)

中医饮食护理(全文) 食物的种类与作用 五谷类:以米、麦、豆、杂粮为主。发热病人应以米汤、粥、米饭、药粥为主要饮食,也可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食物。脾虚腹泻病人则可将糯米、山药、扁豆、莲子煮粥食之,再以炒谷芽煎服以健脾止泻。炒麦芽煎水喂婴儿可以止吐。肾炎水肿或贫血水肿者,则可令其多吃花生、黄豆以补血,多食蚕豆、赤豆、薏苡仁以利水消肿。 蔬菜类:冬瓜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糖尿病。大蒜杀菌,对肠道感染有效。菠菜是绿叶蔬菜中最好的健脑食物。胡萝卜物美价廉,维生素A含量最丰富,经常食用可以防止维生素A缺乏症,而且还是健脑益智食品。藕、芹菜、黑木耳等凉性食物,牙龈出血、鼻出血属阳亢者食之,可以清热凉血兼止血。芥菜、雪里蕻、香菇、冬笋等,过敏体质者则应谨慎食用。 瓜果:适用于热性病人,脾肾阳虚证少吃,虚热证则可以多吃。梨有清热利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可以治疗咳嗽。桔子润肺化痰、解酒止咳。香蕉润肠通便。西瓜清热解毒利尿。苹果健脾止泻。红枣健脾开胃,理气解郁,同时还可以补血和防止神经衰弱。核桃能“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去五痔”,还可以“养血、补髓、清目、安神”,同时核桃对老年人有补肾壮精的作用。桂圆“久服可提神、聪明、爽身”,防止神经衰弱。 肉类:以猪、牛、兔、狗、羊为主。猪肉、牛肉性平,猪胆

清热化痰,一年四季均可食用。羊肉、狗肉性温,三九天宜吃。羊排中的骨髓补肾、补血,羊胆清热明目;鸡性温,外伤病人长期伤口不愈,喝鸡汤托毒排脓,鸡胆治疗百日咳疗效较好。 鱼类:黄鱼、鲳鱼、鳊鱼补气益血;鲫鱼、黑鱼温阳壮水;鳝鱼、虾补肾壮阳;鳖补肾填精髓。特别是对于老年人,不论是门诊还是住院期间,我们都是这样宣传并作为医嘱。 饮食调理 一般调理:饮食适当,营养广泛,能适应人体各器官的需要,但应注意进食量不宜过多,味不宜过重,不宜偏食。饮食烹调应注意软、烂、荤、素搭配原则。①饮食清淡为中医饮食原则之一。患病之体,脏腑功能紊乱,脾胃每多受累,使运化功能减退,给予清淡食品,不仅易于消化吸收,亦可减轻胃肠负担,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但是,单纯素食蛋白质质量较差,维生素A和B2、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减少,利用率较低,不能满足患者的生理及病理要求。如消渴症,脏腑物质转化功能失调,组织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使患者日趋消瘦。此时,需要供给较多的优质蛋白――动物蛋白,以弥补身体的大量消耗。可见,只有在素食的基础上,搭配适量的荤腥之品,才能满足病体之需。如《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才能“补益精气”。补充荤腥食品,要切忌过量。否则,过食肥甘厚味,则可助湿生痰。②饮食节制,饥饱有度。饮食无节,饥饱失常,均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甚至可加重病情。过饥,水谷精微不足,精气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 饮食是人体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是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得以濡养的源泉,也是人体气血津液的来源。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所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饮食不节故也。”说明注意饮食营养对保持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不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不节是多种疾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要求:“食能以时”、味不重珍,衣不热”和“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只有这样才能身无灾,保持健康。中医治疗历来重视食疗,《内经》中强调:“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又说:“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药物配合饮食治疗,既可减少“毒药”对人体的损害,又能补精益之,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要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要在用药除去大部分疾病后,随即用饮食调养正气,祛尽余邪,否则一味用药治疗,必损人体正气。饮食虽能维护人体的生长发育,但如果饮食失宜,饱饥无常也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济生方·宿食门》中说的:“善摄生者,谨于和调,一饮一食,使入胃中,随消随化,则无滞留之患;若禀受怯弱,饥饱失时,或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瓜果菜,停蓄胃脘,遂结宿滞,轻则吞

酸呕恶,胸满噎噫,或泄或痢;久则积聚,结为癥瘕,面黄赢瘦,此皆宿食不消而主病焉。”说明了饮食不节,或过食生冷瓜果菜,或肥甘厚味无度,或暴饮暴食等均可导致疾病发生。当然也可因偏食或摄入不良而致病的。鉴于饮食时对人体生命活动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有这样重要的作用,护理上应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做好饮食调护。中医饮食护理的原则1、辨证选择食物病证有寒、热、虚、实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别,在饮食调护在应按病证的性质不同,选择相宜之食品。所谓“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 性质的食性。《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的治疗原则,同样适用于食性选择的原则。由于寒凉性食物,具有清热、泻火或解毒的作用,因此可选用于热证。如粮食中的陈仓米、小米、高梁米、大麦、苡仁、赤小豆、绿豆等;凡属热性温性的食物,同样具有温中、祛寒之功效。如:糯米、黄米、小麦等甘温食物,可选用于寒症病人。如脾胃虚寒、腹痛、泄泻等症,可用葱、韭、姜、蒜、辣椒等辛热之品,以达健脾通阳温中之效。而各种水果及一些瓜类,性味多偏寒凉,多有清热解渴之效,可选用于温病热盛伤津者。所谓“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食味。食物的 五味不同,具有的作用也不相同。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素问·脏气法时论》中又指出:“辛、酸、甘、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