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效能驱动系统共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高效能驱动系统共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高效能驱动系统共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高效能驱动系统共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顶板动态监测系统 KJ616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环行总线结构,可涵盖全矿井多类型矿压参数监测。顶板动态监测系统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兼容井下通讯电缆、光缆专线、以太网络多种数据传输模式。监测参数包括:回采工作面支架作阻力检测、巷道顶板下沉量监测、锚杆载荷应力检测、岩层(煤层)内部应力(钻孔应力)检测四个方面。深度剖析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科学原理为何? 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高,免维护特性的智能化数字模型显示的传感器是新一代机械分离传感器更新,其具有光控制的数字显示,报警,体积小,操作方便等特点,成为目前矿山压力检测系统方面的一大技术指标与加工方案,在保持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添加新元素,增加新感觉,为铸就最适合行业发展的技术设备奠定坚实空间。这不仅是追求的技术巅峰,更是为满足消费者与科技发展需要所必须深究的课题,相信经过我们的深度剖析,您会对该技术发展领域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其监测方法为:顶板离层仪的深、浅刻度读数等于移动量减初始值;当锚杆支护范围内顶板下沉时,顶板离层仪的深、浅两个基点的刻度都有变化,锚索支护范围内顶板下沉而锚杆支护范围内顶板不动时,顶板离层仪只有深基点刻度变化,若锚杆、锚索支护范围内的

顶板同时下沉时,顶板离层仪深、浅基点上的刻度都有变化,而深基点刻度的变化量即是顶板下沉量的总和。 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科学原理技术分析,前卫的技术思路,专注的行业发展,最严谨的技术方案,最有效的产品策略,质量坚实保障。 无线数据收发机让矿山压力监测神采飞扬 无线数据收发机是矿山压力监测系统中常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数据解析技术,不仅承接来数据交换中转站的作用,而且在保障整体技术前进的同时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该设备装在井下工作面与巷道交叉口,可随时根据采动需要调整安装位置与基站进行双向通讯,它既可接收井上下达的命令数据,也可主动向地面中心站发送采集数据信号。 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该技术的各种详情,为大家带来满意技术咨询。 1、低功耗设计,具备报警和通讯状态指示功能。 2、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 3、收发频率:433MHz;防护等级:IP54; 4、防爆形式: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标志为150℃。 系统结构与组成 "煤矿顶板动态监测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环行总线结构,可涵盖全

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研究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航空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研究 作者姓名:vvvvvv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指导老师:xxxxx 讲师

摘要 现代航空发动机功率和附件转速日益提高,需要高转速的附件传动系统与之匹配。高转速的附件传动系统,不仅能够传递更大的功率,而且减轻发动机的重量,提高推重比。 首先,论文阐述了附件传动设计的基本方法,对航空附件传动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了将起动传动系统与高转速附件传动系统联结成一个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法,并阐明了实现这种设计的关键是高速斜撑超越离合器。论文分析了将起动传动系统与附件传动系统联结成一个传动系统的关键件——超越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滑油系统是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其滑油系统的研究逐步深入,在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热分析”系统组成部件“润滑油”系统检测等几个方面正在从仿制走向自行研制的道路。对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类描述,总结了未来发动机研制滑油系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高速附件传动超越离合器润滑油系统

Abstract Modern aviation engine power and accessories speed increasing, need high speed matching accessories for transmission system. High speed transmission of attachment, not only can deliver more power, and reduce the weight of the engine, increase in esteem. First of all, the thesis expounds the attachment transmission design, the basic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viation accessory drive system; Will start transmission system is studied with high speed accessory drive system connected into the structure of a drive system design method, and illustrates the key is to realize the design of high-speed sprang overrunning clutch. Papers will start transmission system are analyzed and the accessory drive system connected into a transmission key-module, overrunning clutch working principle; Lubricating oi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echanical aircraft engin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viation engine, the lubricating oil system of research gradually thorough,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system “system thermal analysis system" compo nents “lubricating oil" system test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are developed by from imitation to road! Development status of engine lubricating oil system are classified description,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ngine lubricating oil system in the future。 Keywords: aero-engine, high-speed, Thehigh-speedtrans missionat tachment, Lubricating oil system

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公示内容

附件 2019 年环境技术进步奖“磷酸铵镁分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公示内容 一、项目名称 磷酸铵镁分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应用 二、主要完成人 黄海明,李兵,阳立平,陈新文,吴琪,赵彦龙,李衍亮,吕小梅,周孙林,戴建坤,王文君,赵宁,李晶 三、主要完成单位 东莞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环境科学研究院,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中山市蔚海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四、项目简介 氨氮是造成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污染物之一,氨氮的高效去除直接关系着我国水环境污染控制目标的实现。本项目通过持续产学研合作,开展了磷酸铵镁分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示范。申报人所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面向企业及合作单位的科技项目10余项,研发了多套磷酸按镁循环除氨工艺及设备,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累计经济收益超过5000万元,获10余项国家级知识产权,授权发明专利8项,发表学术论著40余篇,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项目主要技术内容如下: (1)磷酸铵镁三相体系分解循环除氨技术。该技术运用气液传质理论,在水溶液体系,以氢氧化钠为分解剂,使磷酸铵镁和水溶液形成气-固-液三相体系,通过空气内循环高速流动实现磷酸铵镁的分解,突破了磷酸铵镁传统热分解技术三大局限:1)使分解温度从200o C降低室温下进行,有效的避免了分解副产物的形成;2)较好的降低了分解时长,可控制在100min内完成分解;3)分解产物为固液混合物,可通过泵进行管道输送,并实现分解与再利用除氨连续运行。

矿井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技术规格书.doc

技术规格书 编制: 地测科: 地测副总: 总工程师: XX 矿 二零一零年七月十二日 一、总则 1、本规格书适用于矿综合水文动态监测系统。它提出了该系统及

其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实验等方面的技术参数。 2、本规格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保证提供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本规格书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的优质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境保护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3、如果供方对本规格书的条文没有书面提出异议,那么需方可以认为供方提出的产品完全符合本规格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格书中的意见和同规格书的偏差”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4、在签订合同之后,甲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甲方、供应方共同商定。 5、本规格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6、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认为包含在设备报价中,供方应保证甲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费用。 7、本规格书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在合同技术谈判时协商确定。 二、项目概况 矿井水害一直是制约我国煤炭生产的因素之一,严重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对采掘工作面的涌水量、水沟流量、含水层水位动态情况等进行监测,了解水文动态情况,及时发现危险征兆并采取预防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防治水工作。

目前,煤矿众多观测点的水文动态情况一般由人工定期逐点观测,一是需要观测人员多,且工作量大;二是观测密度满足不了水害预测预报对观测的实时性要求,特别是水害事故发生前,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三是难以同步获得各观测点数据;四是人工观测经常出现人为的观测误差。矿井综合水文动态监测系统可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三、系统总体要求 本次系统集成投标厂家需要建立矿井的综合水文动动态监测网络系统,包括地面水文遥测和井下水文监测2个子系统及其集成。 根据煤矿建设和生产的特点,此系统应满足: 1)硬件设备选型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定的型式检验。用于防爆环境的设备,还必须通过国家技术监督局认定的检测机构的防爆检验,并取得“防爆合格证”。下井设备还应取得国家煤矿安全局的“煤矿安全标志”,要充分考虑满足防爆、防尘、抗高温潮湿和电磁干扰的要求。地面系统充分考虑防雷和抗电磁干扰的设置。 2)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有考虑到网络通信的冗余,确保网络通路的安全。 3)系统应可靠、稳定性强、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4)方案厂家对整个系统元器件的选型和配置,要求质量可靠,设备一流。并对整个系统的性能及所需软硬件作介绍。

发动机传动系统及附件

动力传动系统及驱动附件AEB21.37 * 在发动机的运转转速范围内,动力传动系统必须避免扭振所引起的损坏。 * 用于机械变速箱的离合器,必须装有减震弹簧以控制传动部件的振动。 * 如果传动系统安装有高转动惯量的附件,如大型吹风机或泵,则传动系统必须进行扭振分析与/或试验,以避免由于扭振所造成的损坏。 * 发动机曲轴前端所驱动的任何附件所消耗的功率,不得超过发动机技术参数表的限值要求,曲轴后端所驱动附件的功率限值参见AEB 140.08有关REPTO的要求。 * 如曲轴后端驱动有高转动惯量的附件,则必须安装适当的联轴器且应符合AEB140.08的要求。 * 发动机飞轮的选择,必须与离合器减震弹簧及其摩擦介质相匹配。 * 如果使用超速传动变速箱,则传动轴及其长度限值必须符合AEB140.16的要求。 * 对于安装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变扭器,必须得到康明斯及变速箱生产者的认可。 * 动力传动系统不得向发动机曲轴施加静的轴向负荷。 * 施加于曲轴的动态轴向负荷,不得超过发动机技术参数表中关于最大持续及最大间歇轴向负荷限值的要求。 * 发动机机械驱动选件所驱动的任何附件所需的功率及扭矩,均不应超过康明斯选件手册中该选件所规定的限值。 * 任何发动机所驱动的附件,当其施加于发动机齿轮室的弯矩超过推荐的限值时,则应安装适当的支撑。 起动及电器系统AEB21.35 * 电瓶的冷起动电流CCA 及储备能力RC ,应满足发动机技术参数表中的最低要求。 * 起动电路的电阻,不能超过发动机技术参数表中的限值。 * 处于电瓶与起动马达线圈间的起动线圈控制电路的电阻,对于12V电器系统,其值不应超过0.010欧姆,对于24V系统,不应超过0.033欧姆。 * 起动马达继电器的安装,应使其柱塞轴与地面平行,并与车辆运动方向垂直,

直流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介绍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直流电机的转速,采用PWM调速方式,通过AT89C52单片机产生控制信号直接控制驱动芯片LMD18200,从而间接控制直流电机的速度、正反转,以及停止,并可以调节速度至预先设定的速度。 【关键词】直流电机;单片机;lmd18200;PWM调速 直流电机在机器人和各种自动化控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电机速度的控制尤其重要,传统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模拟元件,如晶体管、各种线性运算电路等,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要求,但线路复杂、通用性差,控制效果受到器件性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系统的运行特性也随之变化,故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及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事故[1]。直流电机的数字控制已经成为了电动机控制的发展趋势,用单片机对电动机进行控制是实现电机数字控制的最常用手段,但是仅仅使用单片机进行控制会使运行程序复杂。为了减小单片机的负担,本文使用专门的直流电机控制芯片LMD18200,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1.硬件电路的组成 系统硬件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单片机电路、稳压电路、转速检测电路、转数显示电路、隔离电路、LMD18200驱动电路等。 1.1 稳压电路 硬件系统需要两个不同大小的电压供电。一个电压是所用驱动芯LMD18200电源端口的电压,该电压最大可以使用55V,在该硬件电路中使用的是24V;另一个电压大小为5V,该电压提供给单片机、转数测量电路中的LM393芯片以及隔离电路中的光电耦合芯片6N137。为了减少成本,硬件调试方便及满足设计的合理性,本设计中使用了稳压芯片LM7805,从而实现一个24V电源对整个硬件电路供电。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左边接入24V的电经过稳压芯片LM7805将右边输出电压稳定到5V。 1.2 隔离电路 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包括PWM控制信号和转向信号。由于驱动芯片LDM18200的控制信号是由单片机产生的,而驱动芯片输入电压较大,如果电路发生问题,电流就直接流入单片机,这样会对单片机造成损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单片机和驱动芯片之间接入隔离电路,从而使单片机和驱动芯片进行隔离。同时考虑到PWM信号频率高[2],高达16.5khz,普通的光电隔离器件不能应用,故选用了高速光电耦合器芯片6N137。以PWM信号为例,转向信号类似,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该种连接方法在传输过程中逻辑状态不变,单片机产生的PWM 信号从芯片6N137的3号引脚输入,从网络标号PWM端输出。 1.3 转速检测电路 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直流电机的转速。在直流电机转轴的末端贴上一个黑白交替的塑料卡片,该塑料卡片由三层组成,上下两层由透明塑料组成,中间夹着十张均匀分布的小黑纸。根据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转动一周,光电传感器输出引脚输出十个脉冲信号。同时考虑到光电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不规则,将其输入到单片机后,不宜于单片机对其识别,因此在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引脚连接一个由运放芯片LM393组成的脉冲整形电路[3]。具体电路如图4所示,

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及其应用

二者互相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应用 Technology Application D I G I T C W 技术 200DIGITCW 2019.07 参考文献 [1] 王冰.关于电子信息工程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9(06):170-171. [2] 薛董敏.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7(23):73-74+79. [3] 孙涛,许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4):19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空间日渐复杂,地质灾害事件逐年增加,每年因地质灾害死亡的人数众多,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尤为关键。针对地质灾害防治的监测预警系统具有动态性,可以根据灾害的不确定性进行预警分析,系统实时接收灾害现场最新数据,并对数据实时分析,再将数据上传到系统内,利用数据驱动技术实现数据的处理分析。 1 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 1.1 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需要利用数据驱动技术。以数据库中的数据作为重要有,结合数据小波分析算法,从大量原始数据中获得有效信息,从而实现数据的预报、监控与诊断功能。人们利用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对地质灾害数据加以研究,并将数据综合处理,建立地质灾害专家知识库,根据系统监测到的实时数据,实现对地质灾害的预警功能。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位置、灾害发生时间,还是灾害形式,都无法确定,导致人们无法预测灾害带来的后果。因此,本文通过对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的设计,结合地质灾害机理、监测方案与相关技术,将监测预警系统应用于地质灾害的防治中。 监测预警系统的用户控制端,一共包含三种功能。第一种功能为数据库,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库内有历史基础数据与监测到的地质数据,还有系统对地质情况实时监测到的数据。第二种功能是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警功能。该部分内容包含预警模型库、初始预警分析以及校正结果,在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应用下,模型驱动了系统进行初始预警分析,并对校正结果加以检验,检验数据的真实性。第三种功能是可视化显示与表达,其中包含对地质灾害的危险分析,系统支持动态展示功能;针对地质灾害 事件的决策会商,为综合判断提供有效依据[1] 。1.2 监测预警系统的实现 动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以数据处理分析为主,通过地质灾害预警模型的建立,为监测预警系统的实现提供基础支持。监测预警系统中,信息管理平台是应用服务流引擎与动态数据驱动等技术研发而成的,并在物联网技术指导下完成对监测地质灾害数据的实时传输,利用预警数据库完成了监测预警系统的整体架构。系统共包含实时数据传输、动态数据展示以及系统管理等三 方面。 监测预警系统中实时监测数据集成模块是将各个地质灾害监测仪器上的数据,从数据库同步到监测预警系统监测中心,监测预警系统使用客户端程序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根据用户配置的时间间隔,监视到不同地质灾害监测仪器的数据变化情况,新增加的数据会通过WebService 传输到服务端,并添加到系统数据库内,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当前运行状态记录到系统日之内[2]。 2 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内一共包含5个模块,分别为数据配置、实时数据传输、监测数据处理、动态数据展示以及系统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一共包含了基础数据库层、数据中间处理层、通用模块层、专业功能业务层和用户端表现层,某地针对滑坡地质灾害进行监测时,就用到了该系统。该地区西高东低,海报高度超过1600米,地质岩性从上到下依次为:26-40米厚的黄土,结构比较松散,有垂直裂隙现象,部分地段黄土厚度超过40米;粉质黏土,厚度超过3米,低于19米,透水性较弱;砂卵石层六米,透水性较强,该地区每年都会发生滑坡灾害。因此,人们使用监测预警系统进行监测,对滑坡后缘裂缝处设置自动位移计,针对地表变形速率、速度增量情况加以预测,最终得出四个预警等级。其中最高等级的滑坡状态有着高危险性,需要监测预警系统保持密切监测状态,并对可能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进行疏散。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资源不断开发,使我国地势条件变得日渐复杂,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日趋频繁。对此,建立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地理信息情况,利用通讯系统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到监测预警系统数据服务中心,通过系统对数据的估算与分析,实现系统的地质灾害预警功能,从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频率。参考文献 [1]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6,27(02):2.[2] 谭明,丁华祥,李成钢.地质灾害GPS 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关键技术探讨[J].地理信息世界,2014,21(02):103-107. 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及其应用 罗晴明 (广州中海达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 511400) 摘要:根据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针对传统数据管理与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分析问题,建立基于动态数据驱动技术的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监测预警系统。以网络环境为载体的动态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地质灾害信息的实时查询与处理,系统可以绘制监测曲线,对地质灾害进行自动预警功能,从而提高地质灾害的有效防治。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动态监测;预警系统doi :10.3969/J.ISSN.1672-7274.2019.07.162中图分类号:TP274;TN967.1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码:1672-7274(2019)07-0200-01作者简介: 罗晴明,男,汉族,1988年生,江西省抚州市人,大专,研发方向为室内外定位系统。(接上页)

项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平台

技术部分 一、信息集成方案及详细描述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2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工作任务方案的通知》(国中医药办规财发(2012)27号)文件精神,为动态、准确、高效收集、分析和监控xxx基层单位中医药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基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项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平台(以下简称“国家级平台”),建立xxx中医药项目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平台(以下简称“省级平台”),直接监控xxx中医药项目执行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满足国家和xxx对中医药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省级平台是国家级平台二期工程的组成部分,为形成中医药项目国家级-省级-基层单位统一预算执行信息监控机制发挥重要作用。 1.2.建设目标 基于国家级平台,建设省级平台,监控中医药项目承担单位的项目预算执行动态过程,实现省级平台与国家级平台的有效衔接,规中医药项目预算执行,提升中医药项目经费合理使用水平,满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xxx中医药管理局对中医药项目管理工作的要求。 1.3.建设思路 在国家级平台的基础上,以提升xxx中医药项目经费合理使用水平为根本,以xxx中医药项目经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为导向,坚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统一目标、地方建设,统一标准、信息共享,统一机制、安全可靠”的原则,采用JAVA开发语言、SQL serve 数据库、B/S结构模式,构建省级平台,实现xxx 中医药项目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监控、汇总分析和数据交换。 2.需求分析 2.1.用户类型 根据不同的用户类型,省级平台分配的操作权限是不同的,主要从总体结构和权限管理角度进行分类说明。

安全可靠办公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适配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规范书(附件一)

附件一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招标项目 安全可靠办公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适配 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规范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二〇一二年三月

目录 1.总则 (3) 1.1一般要求 (4) 1.2建议书要求 (4) 2. 项目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6) 2.1项目的目标 (6) 2.2主要内容 (6) 3.技术要求 (9) 3.1总体要求 (10) 3.2功能要求 (10) 3.3性能要求 (14) 3.4安全性要求 (15) 4、主要经济指标 (17) 5.产业化要求 (17) 6.项目进度考核要求 (17) 7. 资金要求 (18) 8. 附录 (18)

1.总则 基于安全可靠CPU/OS的信息系统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促进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安全可靠CPU、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及办公套件等已基本实现与国外同比软硬件的功能。但在基于安全可靠CPU/OS的办公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国产软硬件之间尚存在部分兼容性适配问题,表现在整机性能、扩展能力以及系统运行效率、可用性、易用性、稳定性等诸多方面。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安全可靠办公信息系统软硬件集成适配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着力推动系统集成商与CPU、整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基础软硬件企业对面向办公领域应用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联合攻关,解决安全可靠CPU/OS平台上的国产基础软硬件间的适配问题,解决混合环境下的应用系统支撑问题,解决Java插件运行环境和Flash应用以及替代技术问题,解决安全可靠环境综合管理工具问题,解决基于安全可靠CPU的主板设计、整机研发问题,保障基于国产CPU/OS办公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 本规范书由项目招标方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写,用于提出项目的技术和进度等具体要求,供项目投标单位编写项目建议书及报价之用。项目投标方应在建议书中详细提出实现本规范书所描述各项技术要求的技术实现方案,并满足本规范书提出的各项要求。项目招标方保留对本规范书的解释和修改的权利。

“5G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主题专项申报指南

“5G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 重大主题专项申报指南 5G作为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高带宽、低延时、高速率、万物互联的特点,将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带来变革性的机遇。基于国家的5G 发展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基础,现启动实施“5G通信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重大主题专项,布局一批重点研发项目,重点研究5G应用基础理论与标准化,5G模块、终端与测试产品,5G网络及应用示范,力争打造5G完整产业链,加快5G应用拓展,支撑服务经济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1. 智能终端通信模组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研发满足3GPP标准(R15)规范要求的智能终端通信模组,支持2G/3G/4G/5G等多种通信制式,支持北斗、GPS定位技术,支持WLAN、蓝牙等技术,开发低成本、低功耗、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智能终端通信模组,并形成智能终端通信模组产业化。 考核指标:支持2G、3G、4G、5G通信制式;支持北斗、GPS定位技术,定位精度达到米级;支持WLAN、蓝牙等技术;工作温度不小于-30℃-80℃;产业化数量达到500万片,项目实施期间产品销售收入不少于1500万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支持方式:企业牵头申报,拟支持不超过2项,每项财政经费资助200万元。 2. 基于5G的移动智能终端研发与产业化 研究内容:开展国际和国内5G关键技术研究与标准化推动工作。分析与研究5G标准特性,结合应用场景和考核指标,确定5G智能终端技术特性;开展终端节能技术研究,多频多制式大带宽终端射频实现技术研究,智能终端业务连续性技术研究,5G智能终端设计开发;开展5G智能终端关键技术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互联互通测试,参与运营商组织的5G入网测试,推动5G产业化。基于GSM、WCDMA、CDMA、EVDO、FDD-LTE、TDD-LTE、5G等多模融合通信组网方式、通信协议、超高频射频通信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率先实现国产5G多模移动智能终端研发及量产。 考核指标:研发移动终端产品不少于1款;支持2G/3G/4G/ 5G等多种通信无线传输方式;显示屏尺寸分辨达4K及以上,屏占比达94%以上;支持WLAN、GPS导航/北斗导航; 满足低频、中频、超高频一个频段或多个频段的射频自适应匹配;数据下载速度达到500Gbps以上;申请专利3项;提交3GPP标准提案2件;项目实施期间产品数量达到500万部以上,销售额不少于10亿元。 实施年限:不超过3年 支持方式:企业牵头申报,拟支持不超过1项,财政经费资助300万元。 3. 5G移动式专用基站研发与产业化

主轴驱动系统和主轴电机发展趋势

主轴驱动系统和主轴电机发展趋势 050810133 李阳阳数控机床主轴驱动系统作为机床的最核心的关键部件之一,其输出性能对数控机床的整体水平是至关重要的。主轴驱动远不同于一般工业驱动,它不但要求较高的速度精度,动态刚度,而且要求连续输出的高转矩能力和非常宽的恒功率运行范围。目前,各主要机床生产厂家和研究单位纷纷把目光投向交流主轴驱动系统。随着功率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新材料和电机设计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矢量控制交流电机主轴驱动系统的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直流主轴驱动系统。交流主轴驱动系统正在逐步取代直流系统。 1交流主轴驱动系统发展趋势 交流主轴驱动系统的逆变器一般基于矢量控制原理,采用正弦波宽调制方式,功率器件采用ICBT。根据电机类型可分为感应电机主轴驱动系统,永磁同步电机主轴驱动系统,开头磁阻电机主轴驱动系统。 1.1 感应电机交流主轴驱动系统 感应电机交流主轴驱动系统是当前商用主轴驱动系统的主流,其功率范围为从零点几个千瓦到几百千瓦,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控机床上。 感应主轴电机基速以上的放展运动范围可以通过弱磁控制实现。其恒功率运动范围可达1:5.如果采用最新的绕组切换技术,其恒功率运动范围可达1:14.甚至更宽。目前,感应主轴电机最高转速可达100000r/min以上。尽管感应主轴电机结构相对简单,但其变频控制器价格却较高。而采用了磁场定向控制技术的变频器能提供连续的转矩/速度调节能力,较高的精度,运行可行性和较低的运行费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整个系统的初始高价格。 感应式主轴电机的控制无一例外地采用磁场定向技术。该技术又分为间接磁场定向和直接磁场定向两种实现方式,其中间接转子磁场定向控制技术由于较容易实现而被广为应用。它能提供较高的控制品质,但这种技术过分依赖于电机的参数,当参数变化时,控制性能将严重下降,遗憾的是,在电机运行过程中,转子时间常数可以在400%的范围以内变化,因此现代主轴控制器均采用辨识,估算和自整定技术对参数变化在线补偿。这项技术另一个难题是随着电机速度要求越来越高,在恒功率弱磁运行时,当转子磁场发生变化,而滑查增益无法动态补偿时,将引起磁通和转矩的振荡。近年来,随着自适应观测器和微处理器性能的提高,直接磁场定向控制技术在主轴驱动中有取代间接磁场定向之势。 1.2 永磁交流主轴驱动系统 永磁交流主轴电机分为正弦波驱动主轴电机和方波驱动直流主轴电机。此类主轴电机以转子无功耗,高效率和高功率/转矩密度著称。其低速运行时可获得更大的功率和转矩,因此在同步攻丝时的伺服锁定运行和快速定向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一般永磁主轴电机功率在10千瓦以下,速度低于8000r/min。但目前转速在20000-30000r/min之间,功率超过10千瓦的主轴电机已经在制造。永磁主轴电机在转子上不存在发热元件,显著提高了电机效率,同时高效铁硼材料的应用,使得永磁主轴电机在所有形式的交流主轴电机中具有最高的效率和最小的体积。PMSM和BDCM电机均可运行于高速范围。但调磁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使得速度不能很高。在控制策略方面,PMSM电机的定子绕组经特殊绕制后将产生正弦反电势,当绕组通入正弦电流后,便可以获得恒定的转矩。但是磁场定

数控机床驱动与控制标准系统

第四章数控机床的驱动与控制系统 第一节位移、速度、位置传感器 数控机床若按伺服系统有无检测装置进行分类,可分为开环系统和闭环(或半环)系统。也就是说检测装置是闭环(半闭环)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作用是测量工作实际位移并反馈送至数控装置,使工作台按规定的路径精确移动。因此对于闭环系统来说,检测装置决定了它的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数控机床对检测装置的主要要求为: (1)工作可靠,抗干扰性强; (2)使用维护方便,适应机床的工作环境; (3)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要求; (4)成本低。 通常,数控装置要求位置检测的分辨率为0.001~0.0lmm;测量精度为±0.002~±0.02mm/m,能满足数控机床以1~l0m/min的最大速度移动. 位置检测装置的分类列表于4-1中。本章仅就其中常用的检测装置(旋转变压器感应同步器光栅、磁栅、编码盘)的结构和原理予以讲述。 旋转变压器

是一种常用的转角检测元件,由于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且其精度能满足一般的检测要求,因此被广泛应用在数控机床上。 工作原理 当转子绕组的磁轴与定子绕组的磁轴自垂直位置转动一角度θ时,绕组中产生的感应电势应为 E1=nV1sinθ =nV m sinωt sinθ 式中n——变压比; V1——定子的输入电压; V m——定子最大瞬时电压。 当转子转到两磁轴平行时(即θ=90o),转子绕组中感应电势最大,即 E1=nV m sinωt 旋转变压器的应用 V3=nV m sinωt sinθ1 + nV m cosωt cosθ1 =nV m cos(ωt –θ1) ?感应同步器 感应同步器是一种电磁式位置检测元件,按其结构特点一般可分为直线式和旋转式两种。直线式感应同步器由定尺和滑尺组成;旋转式感应同步器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前者用于直线位移的测量,后者用于角度位移的测量。 它们的工作原理都与旋转变压器相似。感应同步器具有检测精度高、抗干扰性强、寿命长、维护方便、成本低、工艺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本节主要以直线式感应同步器为例,对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进行讲述。

数据驱动建模和控制系统设计案例研究

数据驱动建模和控制系统设计案例研究 Motor Control Case Study in Data-Driven Modeling and Control Design 迈斯沃克软件公司 作者:PravallikaVinnakota 摘要:本文以简单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为例,介绍如何从输入输出数据辨识对象模型,使用辨识的模型来设计控制器并予以实 施。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采集数据,辨识线性和非线性对象模型,设计和仿真反馈控制器以及在嵌入式微处理器上实施这些控制器以便实时测试。在物理原型或对象硬件上调节控制器可能造成不安全运行状态甚至损坏硬件。一种更可靠的方法是构建一个对象模型并进行仿真,在不同的运行条件下验证控制器,以便无风险地运行假设情景。当机理建模不可行时,备选方法是通过对象的输入输出数据来开发模型。一个低阶的线性模型可能足以用来设计基本控制器。但较高性能的控制器的详细分析和设计需要一个具有较高精度的模型,且可能是非线性模型。 直流电机:控制设计目标 物理系统是通过电机驱动连接到Arduino Uno 板卡上的一台直流电机(图 1)。我们想为这台电机设计一个用于跟踪参考位置的反馈控制器。该控制器将基于电机位置参考数据生成合适的电压命令。此电压作用于电机时,会促使电机产生扭转电机轴的扭矩。我们将使用电位计测量电机轴旋转的角度,然后将此角度反馈给控制器。 电机驱动集成电路 (IC) 增加了驱动电流并能够双向驱动电机。我们通过Arduino 板卡上的“模拟输入”引脚接收电机位置数据,然后计算参考位置与实际位置(控制器输入)之间的误差。我们将一个电压命令(控制器输出)发送到板卡上的两个“模拟输出”引脚,为 PWM 信号。这些信号连接到驱动电路,为电机提供适当的驱动电流。 控制器必须保持系统稳定,并以最小的稳态误差和超调量提供快速参考跟踪。 图 1. 连接直流电机的Arduino 板卡

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重点研发任务建议文字材料格式 重点研发任务建议的名称 纲要: 一重要意义 二研究基础 三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 四预期成果形式 五组织保障 一、重要意义 组织开展该重点研发任务的重要意义,如1)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2)在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瓶颈问题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研究基础 关于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如1)与该项研发任务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与产品、2)国际研究前沿、3)我国当前具备的研究基础、4)与国际的差距以及5)我国开展该项研发任务的优势、创新点及产业化前景。 三、总体目标与重点任务 关于总体目标与任务部署的考虑,如着重在基础前沿部署、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发部署、应用示范上开展部署,或者围绕任务目标开展全链条创新设计、一体化部署。对需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任务作出专门说明。 四、预期成果形式 预期取得的知识产权、技术标准以及商业模式,重点要说明预期形成的产业、产品及其市场应用前景。 五、组织保障 预计所需资金的考虑,包括总量资金、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和其他渠道资金等。提出组织各方力量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以及跨部门、跨区域的政策与组织保障需求。

重点研发任务建议参考题目: 1 “特色饲草料资源安全生产与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生物饲料添加剂研发与应用“大专家——畜产品安全 ——各省市 2 生物饲料添加剂 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应用对象“牛羊” 3 益生菌——酶制剂——植物提取物——肽——有机微量元素——发酵饲料 4 益生菌——健康和生长基础——评价——筛出菌研发产品——应用技术 5 酶制剂(针对牛羊的酶——纤维素酶/植酸酶)——表达/新型酶制剂的研究(结构与功能),包括新型酶制剂的表达和基因工程——获得酶制剂产品——应用技术 6 植物提取物—— 肽——功能肽(hepcidin) 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应用 基础研究???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摘要 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集成度高、运算速度快、运行可靠、应用灵活、价格低廉以及面向控制等特点,因此在工业控制、数据采集、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化设备和各种家用电器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发展非常迅猛。随着单片机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已经遍及几乎所有的领域。 与交流电动机相比,直流电机结构复杂、成本高、运行维护困难,但是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较大的启动转矩和过载能力强等许多优点,因此在许多行业仍大量应用。近年来,直流电动机的机构和控制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计算机进入控制领域以及新型的电力电子功率元器件的不断出现,采用全控型的开关功率元件进行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已成为直流电机新的调速方式。这种调速方法具有开关频率高、低速运行稳定、动态性能良好、效率高等优点,更重要的是这种控速方式很容易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实现,因此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本设计为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了PWM技术对电机进行控制,通过对占空比的计算达到精确调速的目的。由键盘控制电动机执行启停、速度和方向等各种功能,用红外对管测量电机的实际转速,并通过1602液晶显示出控制效果。设计上,键盘输入采用阵列式输入,用4*4的矩阵键盘形式,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对单片机I/O口的占用。

关键词:AT89C51 PWM 电机测速 一、硬件设计 1、总体设计

20 929303456781011121314151617318RFB 91112 10k 23

1918 2122232425262728 1.2.2 1602液晶显示模块 本模块实现了转速等显示功能。 D :方向;占空比;预设转速;实测速度; 1.2.3键盘模块 根据实验要求,需由按键完成对直流电机的控制功能,并经分 析得出需要16个按键,为节省I/O 口并配合软件设计,此模块使用了4*4的矩阵模式。并通过P1口与主机相连。 1.2.4 PWM 驱动电路模块设计与比较

关键技术研发及重大产业化项目申报书要点

附件三: 关键技术研发及重大产业化项目申报书要点 一、关键技术研发及重大产业化项目 围绕国家战略、社会发展需求,以应用为导向,以现代服务业龙头骨干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共同开展关键性技术与服务、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项目。此类项目应处于研发中后期阶段或产业化阶段,产业化条件成熟,三年内能形成较高的销售收入和就业需求,对东湖示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 二、项目申报书要点 1. 项目名称 2. 项目所属领域(新兴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科技金融业、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业等四大领域) 3. 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项目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或企业起到的带动作用) 4. 承担单位情况(包括牵头企业名称、合作单位名称、公司上年度的销售收入、企业利润情况、项目达产后企业的预计销售收入和利润情况、主要产品、知识产权情况等) 5. 项目内容(项目具体实施内容,主要技术与服务、产业化能力、是否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6. 项目实施目标 7. 项目关键技术特点和创新点(体现关键性、创新点,以

及和国际上的技术差距) 8. 项目产品成熟度和市场前景分析 9. 项目研发(建设)时间和地点(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10. 项目基础(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已完成的工作及形成的阶段性成果,正在进行的工作,下一步即将开展的工作)11.项目将产生的带动效应(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或企业起到的带动作用) 12. 投资预算与资金筹措(项目预计投资总规模、企业投资额、企业已落实资金、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需求) 13. 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目新增销售收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4.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技术、市场、政策、管理) 15.有关附件(与项目相关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文件等) 2

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水文动态观测系统 一、系统概述 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水文动态观测系统)适用于远程监测自然河流、人工运河、景观河道等的实时水文状况。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水文动态观测系统)在及时掌握河流水源变化情况并及时预警洪涝事故、避免人员和经济损失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二、系统特点 ◆通过国家水利部水文监测数据传输规约(SL651-2014)、水文遥测终端机(SL 180-2015)、“特殊区域水文、水资源数据安全采集系统RTU追加测试”等权威检测。 ◆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获得“水文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软件著作权证书。 ◆兼容各种类型的流速、流量仪表和水位、水温、水质、降雨、蒸发等传感器。 三、解决方案 1、系统组成 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水文动态观测系统)由监测中心、通信网络、前端监测设备、测量设备等四部分组成。 ◆监测中心:由服务器、公网专线(或移动专线)、水文监测系统软件组成。 ◆通信网络:GPRS/短消息/北斗卫星、Internet公网/移动专线。 ◆前端监测设备:水文遥测终端。 ◆测量设备:雨量传感器、水位计、工业照相机或其它仪表变送器。

2、中心配置 监测中心设备主要由服务器和公网专线组成,服务器上安装操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和水文监测系统软件。 水文动态监测系统(水文动态观测系统)软件采用C/S 结构设计。具有操作权限的管理人员,安装访问客户端后才可远程登入该系统,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3、通信网络 监测中心具备宽带网络(类型:光纤、网线、ADSL 等),并绑定固定IP 。 前端监测设备可采用GPRS 、短消息或北斗卫星等多种通讯方式向监测中心传输数据。 4、前端监测设备 ◆ 采用超低功耗设计,核心产品选用平升GPRS 低功耗测控终端,可大大减少太阳能供电 成 水文遥测终端机 DATA-9201 水文遥测终端机 DATA-92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