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概论本科复习提纲及答案

概论本科复习提纲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毛泽东思想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本科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考试形式:开卷

二、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三、复习范围:

1、毛泽东思想、p13-p15邓小平理论、p22-p2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p27-p30、科学发展观p32-p36的形成、发展、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p4

3、发展p45、内涵p48和重要意义p52

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是什么?P74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统一战线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策略思想的重要内容。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革命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决定了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韵、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三个法宝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时间和基本经验是什么?

答:1956年.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现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实践证明,党坚持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对于在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保持社会稳定,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中国的这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进行和平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质。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方面,用事实向农民表明合作化的好处和给农民带来的利益,使农民拥护党的政策。手工业者的情况和农民基本相同。同时以和平赎买的方法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把对资本主义企业的改造和对资本家个人的改造结合在一起进行。对资本家实行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不仅稳定了资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保证了改造的顺利进行,而且将几十万资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干部。这不仅保证了社会的稳定,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总之,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5、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

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这一社会主义目标。

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内涵。P146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含义是什么?P137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问题?P142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如何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答: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它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从解放生产力,还是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这个转变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都是一场新的革命,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总的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

根据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不改革没有出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二是以改革为名,改变社会主义性质也没有出路,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所担负的任务所决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P179-182

9、如何看待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P185-p190

10、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P201-202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P214-216

1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什么?P211如何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P211-212

12、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P236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P238

13、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P250

14、十八大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答: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重要意义和总体思路p276-282

16、“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p302-304

答:(1)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围绕台湾问题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经历了复杂的发展变化。面对内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重要论断和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概括起来主要有六点:第一,明确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定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第二,在坚持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础上,提出“文攻武备”的总方略。第三,首次提出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创造性地发展了关于两岸谈判的主张。第四,将做好台湾人民工作提升到“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基础”的战略高度,努力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第五,指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第六,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阐述了解决台湾问题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强综合国力。

(2)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

2003年以来,台湾当局在“台独”分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台海局势日益严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做出了关于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论述、新主张,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可以概括为五点:第一,明确提出反对和遏制“台独”是新形势下两岸同胞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第二,提出两岸关系现状的定义,丰富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内涵。1949年以来,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就是两岸关系的现状。第三,提出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第四,强调和平统一工作也要体现以民为本、为民谋利。第五,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

17、当今国际形势发展和主要特点、p317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p323、“和谐世界”理念。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和平发展进入21世纪新时期的外交理念,是以胡

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新领导集体关于国际政治、对外关系的认知与主张的集中体现。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演讲,首次提出了“和谐世界”的理念[1]。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年12月6日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作了题为《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2]的演讲。这两篇演讲就“和谐世界”的理念内涵作了密集阐述。2006年仲夏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提出建立“和谐地区”。2007年春,胡锦涛访问非洲时倡导“加强中非团结合作,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可以综合概括为:以开放包容的思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对话与合作谋求共存共赢。

18、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线是什么?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思想建设和作风

建设部署的同时,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已经成为重要的环节。为此,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要突出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特别要注重制度建设,以完善的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维护中央权威,保证全党在重大问题上的统一行动。

第二,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数以百万计的党的基层组织,使之成为能够团结和带领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斗堡垒。

第三,必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数以万计的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培养和选拔大批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形成坚定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干练

而充满活力的领导层。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落到实处”,抓紧建立和健全确保企业党建持续、规范进行的长效机制。建立企业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企业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实际,结合党员干部队伍现状,着眼于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和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建立健全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促使党员不断增强科学发展观意识。按照这个精神,我们对一部分未转制企业的党组织进行了调整,先后对综合修配,纸箱厂的党的班子进行了调整,对破产中的水泥厂综合工业公司的党组织进行了调整,加强了党对企业的领导。“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P237

20、结合我国近一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谈谈应如何在新时期弘

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爱国主义伟大精神。

爱国主义和时代精神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社会基储历史主题和具体内容。当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祖国整体利益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共同基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利益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爱国主义的基础也发生了变化

第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致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首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化为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

其次,每个爱国者都应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第四,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是指历史地形成的忠诚和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和感情,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

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做坚定的爱国者

21、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历史定位

一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历史定位

1. 总结十年奋斗历程

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怎么来的解决什么问题什么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3.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5. 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胡锦涛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22、十八大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两个“百年”目标

一个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两个百年目标必将成为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两座里程碑。

“五个方面”充实完善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从“建设”到“建成”,这一字之变,是个质的飞跃;这一字之改的“含金量”很高,为我们扎扎实实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阶段性目标,把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美好前景,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必将极大激发全国人民的奋斗热情。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要求分别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

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3、建设“三型”执政党“三型”是对执政党自身建设规律的更全面把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目标,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是个关键词,服务也是个关键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贯穿报告始终,为人民服务也贯穿报告始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部署,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贡献。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

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郑重确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此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可以表述为“两位一体”。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对绵延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历时几百年的工业文明的继承、发展和超越,代表着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十八大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八大同意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一部分写入党章并增设专段阐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在充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同时,根据十七大以来的新实践新认识,还对党章总纲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部分内容进行了充实和相应调整

四、论述题(从下列题目中选取,每题都要准备,每题至少200字)1.结合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分析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及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区域梯次开放的格局,实现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领域不断拓展的开放格局,呈现了从数量小到数量大、从质量低到质量高的开放新趋势。中国正在以开放的新英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开始了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开放格局经过先试验后推广,采取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的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从出口商品结构看,30年来,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工业制成品为主,以轻纺

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到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利用外资发展迅速,连续多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外资的进入,弥补了长期困扰我国的资金和技术双缺口,推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税收和就业机会,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加快了我国经济全面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改革开放初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后,我国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方式相对单一,一直以绿地投资为主,并购投资和到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等方式很少。三是建立战略经济对话机制。

2.结合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的相关理论,谈谈应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个人收入差距较大的现象?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就是按劳分配方式与非按劳分配方式并存。非按劳分配方式,主要是指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方式。

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构想,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和社会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符合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效率优先”就是使生产要素投入者能按投入要素的数量、质量、贡献取得报酬,承认个人在生产要素拥有的质和量以及个人对生产或财富创造上贡献大小的差别,进而承认个人之间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的差别。

(2)形成收入差距的原因

合理和合法的原因有:

① 由于人的劳动能力不同,按劳分配本身包含着人们富裕程度的差别;

②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法则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两级分化;

③ 由于人们占有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的不同,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会产生人们富裕程度的不同;

④ 我国改革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也会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人先富起来。

其中不合理的原因有:

① 一些行业依靠行政资源,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和瓜分本属于全社会的经济资源,由此造成垄断部门的从业人员与所占有的资源的比例极不协调。

② 由于对统一市场的不合理分割和地方行政干预导致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不能正常、合理地流动,从而形成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异。

不合法的原因有:

① 以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为主的偷税漏税收入;

② 各级党政官员的腐败贿赂收入;

③ 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的收入;

④ 走私贩假等其他的非法非正常收入。

不合理和不合法的原因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十分巨大的阻碍作用,即使是合法和合理的原因产生的收入差距也应是适当的和有限度的。

(3)调节收入差距的措施

① 保护合法收入。② 取缔非法收入。③ 整顿不合理收入。④ 调节过高收入。⑤ 保障最低收入。

3.在台湾问题上,我国一贯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则。请结合台海局势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变化及最近台湾局势发生的积极变化和两岸关系呈现出的良好发展势头,谈谈新阶段应如何做好对台工作,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继续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以坚定的信心、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1进一步密切两岸经贸金融交往,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扩大两岸双向投资,继续鼓励台湾企业来大陆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积极推进两岸金融业合作。深化两岸产业合作,促进两岸各类企业建立优势互补的合作关系,重点加强有规划指导、有政策支持、有产学研共同参与的新型产业合作

2 大力推动两岸民众和社会各界扩大交流,全面开展以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推动落实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形成的“共同建议”,提高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水平

3进一步加强对台宣传工作,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积极有利的舆论环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准确宣传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积极宣传两岸各项交流和人员交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不断增进台湾同胞特别是基层民众对大陆的认识,充分调动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性

4要在工作中注重抓落实,求实效,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改进不足,把各项对台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稳。加强调查研究,切实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P37

5.试论述在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下中国应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

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快形成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实施自由贸易防战略。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6.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外交政策,谈谈对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中国提出“和谐世界”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如何理解和谐世界理念

首先,和谐世界理念与我们的外交基本理念一脉相承。中国外交的根基是独立自主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的提法来源于这一根基,同时又在此根基上有所发展。和谐世界要求各个国家、各种制度和各种文明之间不仅仅是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井水不犯河水,还进一步发展为和谐共存,增添了彼此尊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等一些新的内涵。换句话说,增加了各类国家和各种力量之间积极互动的新要素。从和平共处到和谐共存,体现了中国外交理念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第二,和谐世界理念是迄今我们提出的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延伸。建国以来,尤其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根据不同时期所处的国际环境,以及维护我们根本利益的需要,相继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解决和平与发展两大课题、推进世界多极化进程、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等一系列重大外交战略思想。和谐世界理念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我认为,这一理念具有更大的包容性,具有更鲜明的时代特征,也涵盖了更多的普世价值,体现了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这就使和谐世界理念能够获得外界更多的共识和共鸣,也能够得到国际社会更多的认可和支持。第三,和谐世界理念传承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中国文化或者东方文明的精髓之一,就是重视和提倡“和”这个概念。和谐世界发出的第一个强烈信息,就是“和”。所以说,以“和”为核心的理念,以及今后可能由此而逐渐发展完善的一个理论体系,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关系理论数百年来的权威学说。和谐世界理念不仅使东方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了现代化意义,也将为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国际关系理论开辟道路。第四,和谐世界理念初步勾画了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环保五个方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基本要素,从而使和谐世界的理念实际上涵盖了我们迄今陆续提出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文明观以及新环境观,尽管还只是一个框架,但是否可以说初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世界观。第五,和谐世界理念全面启动了中国建设软实力的进程。任何一个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不仅仅需要硬实力,也需要具备相应的软实力。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要下气力进一步增强软实力的新阶段,或者说到了一个下力气来发掘我们软实力巨大潜力的新阶段。和谐世界理念提出

之后,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理解和接受,这本身就反映了我们的影响力、感召力在不断扩展。

7. 为什么说我国不能照搬照抄西方三权分立的制度,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在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们党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决定的。我们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四、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模式,即使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存在着差异,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政治发展道路综上:所以我国不能搞三权分立。在我国搞三权分立,既无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更无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如果不顾我国国情,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照搬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必然从根本上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动摇我国政治稳定的根基,导致民主倒退,社会大乱,人民遭殃!如何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1坚定信念,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2立足国情.只有认识到了基本国情,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做好本职工作,要勤奋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锐意进取、知难而进

8.“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请你结合社会生活中诚信缺失的种种现象,谈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一)诚信是构筑社会基础的基石,不同的行业对诚信的具体要求是不同的。但不讲诚信造成

的结果却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信用程度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对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来说,由于他们的发展历史是那么短暂,如果他们不讲诚信,他们的发展壮大的根基就会动摇。

(二)诚信是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如何使中国共产党成为最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的代表,诚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政府、公务员只有取信于民、诚信于民,才会真正地成为人民的政府。(三)诚信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经济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条条框框,经济效益的好坏直接由市场决定,因此少了更多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信用显得尤为重要,它存在于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方方面面。由于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在抓经济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信用的建设,造成了企业在经营中形成大量的“三角债”,银行贷款的呆账、死账、偷税、骗税的现象。因此,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健康、快速地发展,我们各行各业都必须时刻保持应有的诚信,坚定地按朱总理告诫的“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信条的从事经营。诚信建设的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首先,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其次,诚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诚信。再次,诚信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化包括科学技术和思想道德两大领域,诚信是思想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9.2012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习近平主席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首先,我们需要为我们中国梦、为我们中国社会的奋斗,它要

赋予意义。我们都知道,人奋斗的动力是物质利益,利益是人奋斗的动力,但是,利益不能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和追求。这些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也很快,很多人也有钱了,但是我们发现,没挣到钱的人,他心里面感到难受,挣到钱的人,心里面也不太高兴,为什么呢?其实在我们奋斗过程中缺少一种梦想和追求。第二,其实中国梦又把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更加形象化、通俗化地表达出来了。其实我们中国社会并不是没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中国社会的共同理想。但是,我们也实事求是地也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样一种表述方式比较抽象化,也比较有一种意识形态味道。所以,对于我们很多普通的老百姓来说,就感觉到好像离得有点远。此次“中国梦”的提出,是一个非常贴近普通百姓,容易让13亿中国人理解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梦想。习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等

①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②人民民主不断扩大,③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④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