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2019)-

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2019)-

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2019)

正文:

----------------------------------------------------------------------------------------------------------------------------------------------------

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

(2004年4月28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04年5月29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根据2011年12月26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2012年3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若干规定〉等11件地方性法规中行政强制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9年6月21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19年7月26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集中修改、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线路管理

第三章客运管理

第四章设施管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维护营运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乘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是指利用公共汽车、电车、轮渡等交通工具,按照规定的线路、站点(码头)和时间,为公众提供客运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市交通行政部门是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对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行业实施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

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行使相关管理职能。

第四条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发展,应当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与其他公共客运交通方式相协调。

本市根据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原则,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发展和运行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投资、建设和经营,鼓励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经营和管理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第五条市交通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

第六条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营运活动,应当遵循统一规划、普遍服务、安全便捷、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原则。

第二章线路管理

第七条本市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客运线路(以下简称线路)的开辟和调整,应当根据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划,由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会同市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通过听证、论证等方式确定,并在实施之日的三日前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从事公共汽车、电车、轮渡营运,必须取得线路经营权。

线路经营权期限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对新开辟的线路、经营权期限届满的线路以及其他原因需要重新确定经营者的线路,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应当通过招标等公开方式确定经营者,并向社会公布结果。

第十条申请或者投标从事线路经营的,必须向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提交以下资料:(一)书面申请;

(二)经营方案。

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决定。对符合条件的,应当作出准予参加招标的书面决定;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理由。

第十一条凡取得线路经营权的经营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客运车船;

(二)有符合要求的停车船场地和配套设施;

(三)有与经营方案相配套的经营管理制度;

(四)有与经营业务相适应并经培训合格的驾驶员和乘务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应当与取得线路经营权的经营者签订合同。合同应当包括线路的名称、起止站点(码头)、行驶路线、开收班时间;车船数量与车船型;服务质量标准;经营期限;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终止与变更;监督机制;违约责任等内容。

第十三条经营者取得线路经营权后,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领取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核发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营运证,方可营运。

禁止涂改、伪造、冒用、转借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营运证。

第十四条经营者不得擅自转让线路经营权,不得以承包、挂靠等方式变相转让线路经营权。

第十五条未经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批准,经营者不得擅自停业、歇业;确需停业、歇业的,应提前九十日向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应当自接到书面

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是否准予的书面答复。

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准予经营者停业、歇业的,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重新确定经营者。

第十六条本条例实施前已经批准且未确定运营期限的线路,由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对经营者予以考核;考核合格的,授予有期限的线路经营权。

第三章客运管理

第十七条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按照核准的线路、站点(码头)、时间从事营运;

(二)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营运安全;

(三)执行行业服务标准和规范,保证服务质量;

(四)执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核准的价格;

(五)接受乘客的监督,受理乘客的投诉。

第十八条经营者投入的营运车船,除应当符合机动车船国家技术安全标准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车船整洁,服务设施齐备完好;

(二)在规定位置标明经营者、线路名称、行驶路线图和营运收费标准;

(三)在规定位置放置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营运证和标明服务投诉电话号码;

(四)无人售票车装有投币箱、电子报站设施,使用IC卡投币的车辆验卡设施完好准确;

(五)空调车装有温度计、通风换气设备;

(六)轮渡按照规定配备安全救生设施。

第十九条驾驶员和乘务员营运服务时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着装整洁,佩戴标志,礼貌待客,周到服务;

(二)按照核准的收费标准收费,向乘客提供有效的等额票据;

(三)按照规定的行驶路线准点均衡运行,不得追抢、超载,不得中途甩站、逐客;

(四)在规定的站点(码头)停靠和上下乘客,不得无故拒载或者滞留;

(五)规范服务,准确报清线路、站点(码头)名称,提示安全注意事项,为老、幼、病、残、孕及怀抱小孩的乘客提供必要的帮助;

(六)保持车船整洁,不得向车船外抛洒垃圾,并劝阻乘客向车船外抛洒垃圾;

(七)不得拒绝或歧视持规定证件免费乘车船的乘客;

(八)不得在车船内吸烟,并劝阻乘客在车船内吸烟。

前款规定,应当在车船内公示。

第二十条车辆在运行中出现故障不能继续运营时,经营者或其驾驶员、乘务员应当安排乘客转乘同线路后序车辆,同线路后序车辆不得拒绝和重复收费。无法安排转乘同线路后序车辆的,应退还已收票款。

第二十一条因城市道路、航道建设、维修和实施交通管制等原因致使营运线路暂时无法通行的,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及时通知有关经营者,并调整线路。

除突发事件外,临时调整营运线路,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应当提前三日通过新闻媒体公告。

除本条第一、二款规定的情形外,调整线路及站点对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进行补偿。

第二十二条遇有抢险救灾、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时,经营者应当服从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的调度和指挥。

第二十三条乘客享有获得安全、便捷客运服务的权利。遇有下列情形之一,乘客可以拒付车船费:(一)不按照核准的收费标准收费的;

(二)不提供有效票据的;

(三)核定票价中包含空调费而未开启空调的;

(四)电子读卡机未开启或者发生故障,所持电子乘车卡无法使用的。

乘客乘坐车船时,因非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意外伤害的,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乘客应当自觉遵守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乘坐规则,文明乘坐,并按照规定支付车船费。乘客违反乘坐规则或者不按照规定支付车船费,经劝阻拒不改正的,经营者或驾驶员、乘务员有权拒绝为其提供营运服务。

乘客不得要求驾驶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行车和停车,不得辱骂、殴打驾驶员、乘务员。

第二十五条市交通行政部门和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投诉受理制度,接受乘客、驾驶员和乘务员的投诉。市交通行政部门和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受理投诉,应当自受理之日起十日内调

查处理完毕;情况复杂的,可延长十日。依法应由其他部门调查处理的,应当及时移送其他部门。

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对未取得本市线路经营权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营运证从事城市客运经营的举报,并依法查处。

第二十六条市交通行政部门和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履行监督职责。监督检查人员履行职务时应当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第四章设施管理

第二十七条新建、改建或扩建城市道路、交通枢纽站、大型商业街区、旅游景点、体育场馆和住宅小区等,应当按照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划配建、增建公共交通场站设施。

按规划确定的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未经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改变用途。

第二十八条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场站设施,由市交通行政部门采用招标或者委托方式确定日常管理单位。社会投资建设的公共交通场站设施,由投资者或者其委托的单位负责日常管理。

对投入使用的公共交通服务设施,管理单位应当保持其整洁、完好,不得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作他用。

第二十九条电车供配电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定期对电车触线网、馈线网、变电站等供配电设施进行维护,保证其安全和正常使用。发生故障时,供配电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抢修,尽快恢复其正常使用。

第三十条设置公共汽车、电车站点和轮渡码头,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和交通流量实际,方便乘客安全乘坐和转乘。

未经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同意,不得擅自设置和变动公共汽车、电车站点和轮渡码头。

第三十一条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城市有条件的主要道路、桥梁划设公共汽车和电车专用车道,并设置优先通行标志。

符合条件的单向机动车道,应当允许城市公交车辆双向通行。

第三十二条禁止下列侵占、毁损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服务设施或者影响其使用功能的行为:

(一)擅自迁移、挤占;

(二)污损、涂改、覆盖、毁坏;

(三)在公共汽车和电车车站沿道路前后三十米内(以车站站牌为准)路段停放其他车辆、设置摊点、摆放物品,妨碍公共汽车和电车停靠、通行;

(四)在电车触线网、馈线网上悬挂、架设宣传标语、广告牌及其他物品;

(五)其他危及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公共汽车、电车和轮渡的站点(码头)名称,由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根据地名管理的有关规定确定。

第三十四条在公共汽车、电车和轮渡上设置广告,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广告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的有关规定。

车辆改变颜色的,应当到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第十三条规定,未取得本市线路经营权和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营运证从事城市客运经营的,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没收非法所得,暂扣车辆,按每辆车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注销车辆牌证。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三十二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擅自设置和变动公共汽车、电车站点和轮渡码头,擅自迁移、挤占、污损、涂改、覆盖、毁坏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服务设施的,由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按下列规定予以处罚:(一)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擅自转让或变相转让线路经营权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非法所得,按每车船处以一万元罚款。拒不改正的,收回线路经营权,吊销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营运证;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十七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收回线路经营权、吊销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营运证;

(三)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营运车船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按每车船处以三百元罚款。

第三十七条驾驶员、乘务员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的,由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予以警告,并责令改正;对情节严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处以五十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条例有关道路交通安全、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的部门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条市交通行政部门、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和其他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办理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营运手续的;

(二)不按规定履行监督管理职能,致使营运秩序混乱的;

(三)不按规定受理和处理投诉的;

(四)不按法律、法规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的;

(五)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有前款所列行为,造成他人经济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条例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

——结束——

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2019)-

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2019) 正文: ---------------------------------------------------------------------------------------------------------------------------------------------------- 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 (2004年4月28日武汉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2004年5月29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根据2011年12月26日武汉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2012年3月29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武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若干规定〉等11件地方性法规中行政强制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9年6月21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19年7月26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集中修改、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线路管理 第三章客运管理 第四章设施管理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维护营运秩序,提高服务质量,保障乘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城市公共客运交通是指利用公共汽车、电车、轮渡等交通工具,按照规定的线路、站点(码头)和时间,为公众提供客运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市交通行政部门是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行业的主管部门,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对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行业实施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 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行使相关管理职能。 第四条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发展,应当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与其他公共客运交通方式相协调。 本市根据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原则,对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发展和运行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参与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投资、建设和经营,鼓励在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经营和管理中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第五条市交通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 第六条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营运活动,应当遵循统一规划、普遍服务、安全便捷、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原则。 第二章线路管理 第七条本市公共汽车、电车、轮渡客运线路(以下简称线路)的开辟和调整,应当根据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划,由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机构会同市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通过听证、论证等方式确定,并在实施之日的三日前向社会公布。 第八条从事公共汽车、电车、轮渡营运,必须取得线路经营权。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条例 一、序言 城市公共交通对于现代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规 范城市公共交通,保障市民的出行需求,特制定本《城市公共交通管 理条例》。 二、公共交通的定义 公共交通是指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包括公交车、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 三、公共交通的运营管理 1.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具备合法经营资格,配备合格的车辆和驾 驶员。 2.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制定详细的运营计划,确保市民的出行需 求得到满足。 3.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加强车辆维护和保养,确保车辆的安全和 舒适性。 4.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投诉受理和处理机制,及时解决 市民的问题和意见。 四、公共交通的票价管理

1.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合理制定票价,确保运营成本得到覆盖, 同时照顾市民的经济能力。 2. 政府有权对公共交通票价进行监管,并及时调整票价,以适应市 场变化和经济发展。 五、公共交通的安全管理 1.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加强车辆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市民的乘 车安全。 2.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驾驶员 的业务水平和道德素质。 3.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加强对车辆的安全检查和维修,及时排除 隐患。 六、公共交通的环境保护 1.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推动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 2.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加强车辆尾气排放治理,控制空气污染。 3.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配备垃圾分类设施,促进垃圾的分类处理。 七、公共交通的智能化建设 1. 公共交通运营企业应当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升运营效率和 服务质量。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规范城市公共交通秩序,保障运营安全,维护乘客、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制定、设施的建设、线路的经营、服务质量和安全责任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运营结构,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第四条城市公共交通应当遵循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积极扶持、有序竞争、方便群众的原则。第五条国家鼓励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改进公共交通系统,推进智能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出租汽车由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具体管理部门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第二章规划

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应当组织编制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 第九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并保证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第十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确定公共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例和规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措施、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的衔接和优化方案。 第十一条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包括:各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构成比例和规模、公共交通设施的用地范围、枢纽和场站布局、线路布局及设施配置、公共汽车和电车专用道、无障碍设施配置等。 第十二条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应当包括:轨道交通建设的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集方案、线路走向、站点选址、沿线土地利用及用地规划控制、换乘站、枢纽站建设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方案等. 第十三条组织编制机关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公众和专家的意见。 第十四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一并报批.报批时应当附具社会各界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意见和意见采纳的情况以及未予采纳的理由。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报批.经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和建设必须符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

公交站亭管理规定

公交站亭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建成区公交站点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提高公交设施服务水平,保证公交车辆有序运营,方便广大群众乘车,依据《××省公共汽车客运管理条例》及《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2017年第5号令),结合××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公交站台设施,是指在公交站点设置的站台、(电子)站牌、候车亭、遮雨棚、坐椅、临时站杆等为公交线路运营提供服务的设施,不包括公交场站设施。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内公交站台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及维护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公交站亭建设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城市公交行业管理机构负责日常行政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各区政府、××实验区管委会、市高新区管委会、经开区管委会、规划、建设、民政、城市管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道路新建、改建、扩建时公交站亭应当与城市道路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 第二章建设管理

第六条公交站亭的设置及应据城市发展和《××市公交站点出租车停靠点专项规划设计(2019-2030)》由城市公交行业管理机构会同城市管理、建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交通流量实际进行设置。 第七条公交站亭应当由政府投资建设,也可由城市公共汽车客运服务设施日常管理单位负责投资建设。 第八条公交站亭建设式样应严格按照规划部门批准的式样进行建设,并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及户外设施设置安全技术要求。建设、更新、改造,涉及审批事项的,应及时报有关部门许可后实施。 第九条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场站等服务设施的日常管理单位应当按照有关标准和规定,对公交站亭进行日常管理,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保持其技术状况、安全性能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章运营管理 第十条公交站亭服务信息要完备、准确、及时,易识易辩。新辟、调整线路,应在线路开辟、调整前10日内安装站牌。提前安装的站牌上应设置告示,以方便乘客及时了解信息。 第十一条利用公交站亭设置广告的,其设置的内容、规格、材质应遵守《××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并经城市管理部门批准,并按照《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设置公益广告,广告内容及比例应满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全文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全文」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立法目的】为规范城市综合管理行为,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2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和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地区。 第3条【概念界定】本条例所称城市综合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客运交通、道路交通安全、市容环境、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公共水域(湖泊)等公共事务和秩序进行服务和管理的活动。 第4条【基本原则】城市综合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管理、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5条【管理体制】本市城市综合管理实行市区分级负责,以区为主,街道、社区为基础,部门联动的管理体制。 第6条【市级职责】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城市综合管理机制,制定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目标,监督管理全市城市管理工作。 市城市管理(执法)、城乡规划、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务、房屋管理、工商、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民政、商务、文化、教育、旅游、信息产业、卫生、农业、园林、广播影视、公安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城市管理职责,进一步向各区下放城市管理职权,加强对区级部门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 第7条【区级职责】区人民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和武汉化学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统称区人民政府)是各自管理区域内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区级各部门、街道办事处和镇(乡)人民政府开展城市管理工作。 第8条【街、乡镇、居委会职责】街道办事处、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落实辖区内城市管理的具体工作,统筹协调区人民政府各部门派驻街道的机构和力量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通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市区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公安机关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全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规划、建设、市容、交通、工商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 第四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方法,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科学化水平。? 市人民政府应当鼓励、扶持科研机构、院校开展交通科技研究,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第五条车辆驾驶人和行人应当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和管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纵容、指使、强迫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驾驶车辆,不得妨碍交通警察执行公务。 第六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交通警察的管理,开展经常性的法制和交通安全管理业务培训,提高交通警察的素质和管理道路交通的水平。 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 第七条机动车辆必须按规定的期限到具备资格的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机构接受安 全技术检验。对发生交通事故或者有交通违法行为的机动车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进行安全技术检验。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及其检验人员应对其做出的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八条机动车辆达到国家规定报废标准的,必须及时办理注销登记。报废的大型客车、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应当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监督下解体。 第九条机动车辆维修、改装经营者,承接改变车身颜色、车型、用途,或者更换车架、车身、发动机等业务的,必须查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变更登记凭证;没有变更登记凭证的,不得承接。? 第十条机动车辆号牌应当悬挂在指定的位置,并保持清晰、完整,不得遮挡、污损、倒置、折叠和重叠。? 第十一条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只供下肢残疾人单人代步使用,但二级以上的下肢残疾人驾驶 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可载一名陪护人员。?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二00七年四月十一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规范城市公共交通秩序,保障运营安全,维护乘客、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制定、设施的建设、线路的经营、服务质量和安全责任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运营结构,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第四条城市公共交通应当遵循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积极扶持、有序竞争、方便群众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改进公共交通系统,推进智能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第十一条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包括:各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构成比例和规模、公共交通设施的用地范围、枢纽和场站布局、线路布局及设施配置、公共汽车和电车专用道、无障碍设施配置等。 第十二条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应当包括:轨道交通建设的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集方案、线路走向、站点选址、沿线土地利用及用地规划控制、换乘站、枢纽站建设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方案等。 第十三条组织编制机关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公众和专家的意见。 第十四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一并报批。报批时应当附具社会各界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意见和意见采纳的情况以及未予采纳的理由。 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报批。经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doc

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实施细 则 发文单位:武汉市交通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4-8-1 执行日期:2004-8-1 生效日期:1900-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认真施行《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条凡在本市从事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和轮渡的经营者,以及从事城市公共客运服务的驾驶员、乘务员,应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武汉市交通委员会负责《条例》的组织实施,具体工作由武汉市交通委员会公共交通处(以下简称市交委公交处)承担。武汉市公共客运交通监察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公交监察办)

按照《条例》授权,负责对本市城市公交行业实施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负责有关行政许可的受理、审查、听证、发证;负责对违反《条例》的行为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第四条市交委公交处根据全市交通发展总体规划,负责组织编制本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专项规划,研究行业发展政策,包括鼓励吸引外资和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公交投资、建设和经营的相关政策,经武汉市交通委员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协调和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第二章线路管理 第五条线路新辟、调整程序: (一)市交委公交处根据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实际,会同市公交监察办提出线路新辟、调整方案。 (二)市公交监察办对提出的线路新辟、调整方案应征求公

安交管部门的意见,按《条例》规定的程序,会同公安交管部门组织听证、论证,并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条凡从事城市公共汽车、电车和轮渡等客运经营,必须按照《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取得线路经营权。 第七条对新辟线路、经营权期限届满以及其他原因需要重新确定经营者的线路,应当通过招标等公开方式确定线路经营者。线路经营权招标方案,由市公交监察办组织拟定,报武汉市交通委员会和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 第八条线路经营权招标程序: (一)市公交监察办负责向社会发布招标公告,受理投标申请和《条例》规定的其它资料,并对申请人资格和相关条件进行审查。 (二)市公交监察办根据线路招标要求编制招标文件。 (三)市公交监察办负责签收、保存投标文件,主持开标工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安全有序运营,保护城市公共交通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发挥城市公共交通对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及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应当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优先发展,确保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政策、城市规划、用地保障、设施建设、交通管理等方面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 第四条国家鼓励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经济环保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配置城乡公共交通资源,统筹协调城乡公共交通发展。 第六条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全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指导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城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影响城市公共交通正常运营的突发事件制定城市公共交通应急预案,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应当根据城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城市公共交通应急预案,制定本企业的城市公共交通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第八条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城市公共交通考核制度,定期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下级人民政府落实有关城市公共交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情况进行考核评议。 第二章规划和建设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交通运输、城乡建设、规划、公安等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当包括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目标、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构成比例和规模、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和线路布局、城市公共交通车辆配置、信息化建设以及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保障等内容。 编制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当征求社会公众意见。 第十条城市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应当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相衔接,并优先保障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用地。

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

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武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4.05.29 •【字号】 •【施行日期】2014.09.01 •【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已被修订 •【主题分类】交通运输其他规定 正文 武汉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2014年4月22日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14年5月29日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市、区人民政府(包括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应当建立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机制,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和社会综合治理考核,完善道路交通设施,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推进智能化交

通建设。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装备、交通事故处理等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增加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科技投入。 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救助基金由市财政部门指定的机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负责管理。 第五条市、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公安交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宣传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提高本单位人员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刊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信息。 第七条公安交管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公开办事制度和程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交通警察队伍建设,确保执法公正、规范、文明、高效。 第八条公安交管部门可以聘用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协助交通警察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劝阻、告知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但不得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2019)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2019)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武汉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19.07.26 •【字号】 •【施行日期】2013.03.01 •【效力等级】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市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已被修订 •【主题分类】城市管理 正文 武汉市城市综合管理条例 (2012年11月28日武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13年1月15日湖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批准根据2019年6月21日武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2019年7月26日湖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的《武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集中 修改、废止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理规范和标准 第三章管理机制和监督考核 第四章行政执法和法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市区和市人民政府确定实行城市化管理的其他地区。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城市综合管理,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客运交通、道路交通安全、市容环境、环境保护、园林绿化、湖泊保护等实施的规划、服务和管理活动。 第四条城市综合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依法管理、科学高效、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本市建立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市、区分级负责,以区为主,街道办事处(包括乡镇人民政府,下同)、社区为基础,部门联动的城市综合管理体制。 市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目标,建立城市综合管理协调和调度机制,研究解决城市综合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管理全市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区人民政府(包括开发区、风景区、化工区管委会,下同)是各自辖区内城市综合管理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级各部门、街道办事处开展城市综合管理工作。

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

吉林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条例【释义】 第一章总则 【原文】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公共客运管理,规范城市公共客运市场秩序,保障乘客、城市公共客运经营者以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公共客运事业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释义】本条主要阐明条例的立法目的和立法根据。 城市公共客运是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 行业,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条例的立法目的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通过本条例加强城市公共客运管理、规范城市公共客运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行为。二是通过本条例保障乘客、城市公共客运经营者以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三是通过本条例促进城市公共客运事业发展,满足人民出行需求。 无论是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各方权益,还是促进发展,核心都是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这是立法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穿于条例始终的主线。围绕这一主线,条例从实际出发,通过对我省城市公共客运市场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汲取我省在管理工作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制度、规定,借鉴其他省、市、区好的做法和经验,从解决我省公共客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人手,着眼于建立现代化城市公共客

运的长远目标设定了必要的法律制度,为我省城市公共客运管理提供了有效法制保障。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城市公共客运方面的法律、法规。我省制定条例的主要法律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法律。在具体管理制度上,参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4]81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以及相关的部门规章和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建城[2006]288号)等有关文件。 【原文】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公共客运规划、建设、经营、乘坐、管理活动。 【释义】本条是关于条例适用问题的规定。 条例从两个角度明确适用问题:一是调整的区域。明确条例在全省行政区域内都适用;二是调整的对象。明确条例调整的是城市公共客运的规划、建设、经营、乘坐和管理活动。 一是城市公共客运规划。城市公共客运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人民政府要在对城市公共客运现状、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公共客运为核心,通过编制实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公共客运专项规划,科学配置和利用交通

规划依据

一、规划依据 1、《湖北省、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湖北省建设厅《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 3、《东西湖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草案)》,2005.8.5,第八稿; 4、《湖北省骨架公路建设网规划》; 5、交通部《国家重点公路建设规划》,2001.12; 6、交通部《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04.12; 7、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8、《武汉市十一五公路规划》; 9、《武汉市港口总体规划》(送审稿);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4; 11、《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50192-93; 12、武汉市交通委员会《武汉市经济圈快速出口通道规划方案》; 13、《湖北省公路养护建设统计资料》; 14、《武汉市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条例》; 15、《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5年第10号;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国务院令第406号; 17、《武汉交通统计年鉴》,2003; 18、《2004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19、有关社会、经济、国土等规划、政策、规定等。 二、我区交通发展现状及评价 东西湖区幅员面积495.5平方公里,位于武汉市西北近郊,东以张公堤为界与汉口相邻,西以沦河与孝感分界,南与蔡甸以汉江隔江相望,北与黄陂以府河为界。区内有京珠高速公路横穿南北,107国道纵贯东西,市绕城公路将国道、省道、区场公路串为一体,形成了一个功能齐全、四通八达、布局合理、层次分明、连接有序、进出畅通的区域公路网络。同时,我区三面环江,区中心距天河国际机场及武汉客运港均为35公里左右,有汉渝铁路横贯全境,已初步形成一个以公路交通为主体,集铁、水、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