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最新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最新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最新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试题及答案

2013年5月中英合作商务管理专业与金融管理专业管理段等数课程考试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11746) 第一部分必答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内部规模经济类型的是() A、废料的高效处理 B、辅助产业的存在 C、支撑性服务的存在 D、商业风险的分散 2、某国去年的贸易条件指数是150,今年平均出口价格指数增长了8%,平均进口价格指数增长了12%。对该 国而言,今年贸易条件指数的变化是() A、不利的 B、负的 C、正的 D、有利的 3、下列属于市场信息中一手数据的是() A、政府公布的数据 B、贸易统计数据 C、企业实地调查数据 D、在线数据库 4、在市场营销活动中,通常不易被关注的风险类别是() A、财务风险 B、监管风险 C、法律风险 D、渠道风险 5、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与新增市场相匹配的能力是指市场的() A、可进入性 B、可说明性 C、可行性 D、有效性 二、简答题 本题包括第6—8小题,共15分。 6、解释波士顿矩阵中“现金牛产品”和“明星类产品”的含义。 ●现金牛产品 ■是指已经很完善并在市场中有良好声誉的产品,几乎不需要促销或广告; ■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是市场增长缓慢; ■可能已接近生命周期的末期,产品组合中保留这种产品是因为他们可以“挤奶”来赚钱; ■公司只在广告和促销上投入少量的金钱是明智之举,因为市场很难再有增长,投资回报率很低; ■这些产品创造的利润可以用来开发新产品。 ●明星产品 ■是非常有利可图的产品; ■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处在高速增长的市场之中; ■往往处在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 ■企业可能不得不在广告和促销上花费大量金钱以确保其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7、解释控制系统的输入因素中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的含义,并各举一例说明。 ●可控因素是指企业可以进行控制的那些因素。比如:确定工资水平、建立转移模式; ●不可控因素是指企业外部因素,企业不能直接影响它们。比如;通货膨胀水平、汇率。 8、解释背驮式出口的含义。 ●背驮式出口是一家生产商利用其强大的海外分销系统在出口自己产品的同时,连带出口其他企业的产 品; ●出口的载体公司通常是大公司; ●这些载体公司通常拥有完善的出口设施和分销渠道。 三、案例分析题 仔细阅读下列案例,回答第9—12小题,共40分。

2017年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复习资料汇总情况

第1 章国际贸易的优势 一、名词解释: 1、土地:一切原材料的总称,指所有在地表下、河流中、海洋中、海洋中及在地表以上能够发现的和任何在地表上生长的材料。 2、劳动力:指愿意并能够工作的所有人形成的劳动力、人类的努力和人类所从事的劳动的总和。 3、资本:除了包括货币之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机械和建筑物。 4、专业化:★★★是一种生产方式,允许人们从事其最擅长的产品生产和服务或其中的一部分。 5、劳动分工:指工人中工作和流程的分工。 6、规模经济:由于大规模经济运行或大规模生产所产生的成本优势。 7、绝对优势:指在利用同样数量资源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商(国家)可以生产出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更多的特定产品。 8、比较优势:★★★★★当一个生产商(国家)在生产某特定商品时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效率相对更高。一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比较优势最大或相对劣势最小的产品;而进口比较优势最小或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 比较优势理论概述:首先判断一国在生产哪种商品或提供哪种服务方面效率最 高;其次,该国应该集中生产该种产品或提供该项服务,并使其产量最大化;最后,每个国家应该按照一个公平的汇率自由贸易。 计算过程(请看课本案例)

9 、机会成本:是生产某种特定商品的成本,它用我们不能生产的另一种商品来 衡量。★★★★★ 二、简答题: 1、专业化生产的优点是什么?★★★ 答:(1)雇佣的每个员工能够做他们最擅长的工作; (2)在不断地重复一项任务中掌握熟练技术; (3)减少对工具的需求成本,可以购买更专业的机器设备; (4)无需转换流程,节约时间 (5)与学习全部流程相比,工人只需要学习部分流程,花费更少的时间来掌握专门的技能; (6)雇主能更准确地估计生产成本和产量。 2、国际贸易的起因★★★ (1)由于气候差异,有的国家无法生产某些产品,国际贸易有助于某些国家获得自身无法生产的商品和服务; (2)国际贸易有助于贸易国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友谊; (3)国际贸易促进了技术的推广,对不发达国家有很大益处; (4)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 (5)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各个国家生产自己具有专业优势的产品,有助于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3、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有哪些?答:(1)约束国际贸易的战略性因素,个别政府或许在制定国内生产产品的决策时并不与国际贸易理论相一致。

国际营销中的标准化与本土化

一、标准化与本土化的含义 所谓标准化的国际营销策略,就是把在本国国内销售的产品及其营销方法直接带到国际市场,用同样的方法销售同样的产品,标准化将世界看作一个大市场,不必理会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别,企业的任务就是提供性能先进、可靠、廉价的全球化标准产品。因此,许多公司倾向于在其产品及营销活动中执行统一的标准,它们创造了所谓的“全球品牌”,即在全球用同样的方式进行营销。赞成企业营销本土化的人们认为,公司应该“做全球性考虑,但更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行动”,即总公司提出战略性方针,当地公司则注重个体消费者差异。由于各国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收入水平、产品的使用条件以及政府的规定等的不同,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对产品及营销方法进行修改,以不同的营销方法出售差异化的产品,以适应当地文化环境,更好的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二、标准化与本土化的两难选择 国际营销首要的战略决策,就是如何对待文化的国际差异性。也就是说,是根据目标市场的文化特点,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更改,适应异国文化,入乡随俗;还是审慎地克服文化阻力,用母国的产品和文化去征服异国消费者,创造市场?在日本企业看来,文化的国际差异性决定了企业在国际营销中要做到入乡随俗适应别国的文化和市场需求。日本企业在制定国际营销决策时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上的文化特点,根据各国文化的差异性来设计自己的营销策略,从而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不会触犯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宗教禁忌等,而且能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竞争优势对异国文化的高度敏感性,使得日本企业能够更深入了解各国顾客的需求特点和购买心理,从而为他们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在国际营销中扩大市 场份额奠定了基础。但相对于本土化而言,运用标准化又可获得以下优势:首先,通过产品标准化,企业可以在全球营销活动中降低成本。因为产品标准化可以实现批量生产,取得规模经济,大幅降低原材料、机械设备和其他生产成本。大量生产还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开发研究费用。包装、广告标准化也可以节约成本。其次,产品标准化可以使企业统一协调其营销活动。销售全球标准化产品有助于树立统一的企业产品形象当今世界,每天都有大量游客、商人往返于各国。特别是在欧洲,人员可在欧盟内自由流动。如果一个德国人在西班牙商店看到他所熟悉的品牌,他很可能会购买这种产品。更重要的是,由于在西班牙再次遇到这种产品,回国后他会成为该产品更忠诚的顾客。美国企业将自己国内的产品和营销方法直接延伸到国际市场,并不是因为它们忽视了文化适应的重要性而正是因为它们更看中标准化策略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和利润。此外,在美国企业看来,如果入乡随俗,那么当地企业可能每次都获得胜利,因为他们比外地人更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需求;况且,当地产品已经很多,外来企业如果想模仿当地产品,对当地意义并不大,只能增加“拥挤”程度,相反,有特色的外来产品对当地市场也许有点价值,甚至可以改变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促进当地的文化变迁,创造出新的市场。“二战”后不久,美国麦当劳等食品公司进入日本,几经努力,终于使日本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过去一直以吃蔬菜、鱼、米饭为主的日本人,逐渐对牛奶、面包、牛排发生了兴趣,到1981年,在日本大众的饮食结构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第一次超过了蔬菜的摄入量。 三、从4P角度对标准化、本土化的分析 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不能预先肯定自己的产品是否能顺利销往它国,所以应检查所有可能修改的因素,确定哪些修改能有助于国际营销。我们可以用4P分析法来对标准化、本土化进行一下分析。4P是指产品、促销、价格和渠道。 1.从产品角度的分析基甘(Keegan)把适用于国外市场的产品和促销的战略,区分为以下三种:一是直接延伸,即把产品直接推入国外市场,不加任何改动;二是产品适应,即不改变促销,通过改变产品的设计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爱好;三是产品创新,即生产某种新产品。 企业在国际营销中采取直接延伸、产品适应还是产品创新,须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产品本身的特征。根据产品受各国文化及消费习性影响程度的大小,可将其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第

(完整word版)国际营销学模拟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国际营销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区别主要在于( D ) A指导思想 B观念 C方法 D环境 2.目标市场是指( B ) A产品销售的区域 B产品销售的顾客群C产品销售的渠道 D产品销售的市场部分 3.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政府的政治干预?( C ) A没收 B本国化 C政治冲突 D外汇管制 4.( D )是跨国公司在内部贸易中广泛作用的工具,因此它也是跨国公司国际营销中独具特色的策略手段。 A统包价格 B提成价格 C成本价格 D转移价格 5.在国际市场上,许多产品的( D )与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有关。 A价格 B款式C档次 D市场消费量 6.在我国许多城市开设快餐的麦当劳快餐店,所采用许可贸易形式属于( D ) A技术咨询服务 B交钥匙工程承包 C合作生产与合作研究 D国际特许经营 7.当国家缺少外汇,而又需要进口大量机器设备和技术,适合这种情况下的技术贸易合作形式是( C ) A许可贸易 B技术咨询服务 C补偿贸易 D国际特许专管 8.某公司准备向市场推出一种新的专利产品,它最有可能采用的定价方法是(D ) A渗透定价 B心理定价 C差别定价 D撇脂定价 9.在某国市场规模比较少时,企业不宜使用( C )方式。 A直接出口 B间接出口C直接投资 D间接投资 10.以竭力保持其领导者地位为战略目标的企业,属于( B )战略型。 A市场挑战者战略 B市场领导者战略C市场追随者战略 D市场后起者战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在开展国际营销的企业营销战略中,可控因素包括( ABDE )。 A产品 B价格 C竞争 D促销E分销渠道 2.人口是构成市场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 ACDE )等方面的内容。 A人口的年龄和性别 B人均收入水平 C人口密度 D人口规模 E人口增 3.一个有效的微观细分,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BCDE )等。 A可分割性 B可衡量性C可接近性 D足量性 E可实施性4.产品生命周期主要包括四个阶段,即( BCDE )。 A产品构思期 B介绍期 C成长期 D成熟期 E衰退期5.针对消费心理,可以采用如下定价策略( BCDE )。 A盈亏平衡定价法 B整数定价法 C尾数定价法 D声望定价法 E期望价值定价法 6.国际市场促销面临的营销环境不同,包括( ABCDE )都具有特殊性。 A社会 B政治 C经济 D消费者 E法律 7.国外经销商包括( BCDE ) A经纪人B经销人 C贩货商 D进口批发商E批发商与零售商 8.( BCD )等商品不适于采用无差别营销策略。 A化肥 B服装C化妆品 D药品 E粮食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9分)

自考全国2014年自考【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模拟试题和答案(一) 代码11746

全国2014年自学考试《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模拟试题和答案(一) 课程代码:11746 一、本题包括1~5五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 l.以下不属于内部规模经济类型的是【】 A.技术经济 B.聚集经济 c.商业经济 D.风险承担经济 2.一国的进、出口商品总额分别为8000万美元、9000万美元,而进、出口服务总额分别为6000 万美元、7000万美元,则该国的贸易差额为【】 A.技术经济 B.聚集经济 c.商业经济 D.风险承担经济 3.假设每单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分别为4美元、5美元,则以下贸易条件变化表明有利的是【】 A.单位出口商品价格上涨为6美元 B.单位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为3美元 c.单位进、出口商品价格分别上涨为5美元、6美元 D.单位进、出口商品价格分别上涨为6美元、7美元 4.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货币贬值最可能成功的是【】 A.出口弹性为0.5,进口弹性为0.4 B.进、出口弹性均为O. 5 c.出口弹性为0.5,进口弹性为0.6 D.出口弹性为0.4,进口弹性为0.5 5.如果浮动汇率升值,最可能的长期影响是【】 A.出口收入下降,进口总额增加 B.出口收入增加,进口总额增加 c.出口收入下降,进口总额下降 D.出口收入增加,进口总额下降 二、本题包括6-8三个小题,共15分。 6.政府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具体举措有哪些? 7.简述规模经济及其分类。 8.简述浮动汇率下货币升值的含义。 三、本题包括9-10两个小题,共40分。 案例研究 假定一国正在统计其国际贸易账目,现收集到如下信息: 9. a.解释经常项目、贸易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平衡项目。

国际市场营销章后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1 章后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 第1章 □知识题 1.1 阅读理解 1)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简称国际营销,也有的称国际行销)指的是企业在跨越国境的基础上计划和实施交易,以实现满足个人和组织需要的交换的过程。这里其主要特点是跨越国境的交易。与国内营销的主要区别是:①国际营销比国内营销面临更多不可控因素;②国际营销比国内营销面临着更复杂的需求;③国际营销比国内营销更需要统一的协调和控制;④国际营销的目标市场在国外,它的产品(或服务)应该满足国外客户的需要。 2)开展国际市场营销,主要是为了让企业的决策者在综合考虑分析国内外市场营销环境的基础上,捕捉营销机会,避免风险,制定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策略,以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因此,企业开展国际营销的目的是:①拓展企业的市场基础,扩大企业的经营业务;②获得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资源,参与全球竞争;③获得全球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④分散化经营,规避经营风险。 3)这些环境因素包括三个方面。①营销可控因素。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就是营销的可控因素,企业要达到自己的经营目标,必须以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制定一个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营销方案。企业对外部环境认识得愈深刻,适应得愈好,效益就愈佳。 ②国内不可控因素,包括政治力量、经济形势和竞争环境等。这些因素往往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时政府一项政治决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营销机会;而另一项决定也可能使原来谈妥的生意告吹。国内经济形势的好坏,也会影响企业海外投资办厂的能力,以及在国际市场购买的多寡。竞争环境往往构成企业实现营销目标的直接威胁。③国外不可控因素,包括政治力量、经济形势、社会文化环境、科技条件、竞争因素、地理环境、分销结构等,这些都是无法控制而且更为复杂的环境,但它们又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制订营销规划的基础和依据。 4)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任务包括:适应环境差距,包括文化差距、行政差距、地理差距和经济差距;进行跨国的组织协调;确定和管理组织的全球化决策,包括战略的全球化决策、企业组织的全球化决策、产品全球化决策及全球品牌决策等。 5)国际市场营销的观念包括民族中心主义、多元中心主义、区域中心主义及地球中心主义等。国际市场营销观念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阶段以及组织形式是紧密相联的。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需要什么样的营销观念作为指导,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组织形式来实践这些观念。例如,企业实施出口营销通常是因为贯彻了“国内市场延伸观念”的国际市场营销观念;实施国际市场营销的企业多采用国别市场营销观念,即公司意识到国外市场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别市场的差异性;实施全球营销的企业奉行全球营销观念,即认为世界市场是一个具有同质化特征的整体市场,因此,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以近乎相同的营销组合来满足市场需求和欲望。

国际营销复习题及答案

国际营销复习题(题型:单选、多选、简答、论述、案例)单项选择题 1.国际市场促销的最基本的策略是 ( C ) A.识别/估测目标受众 B.提出购买建议 C.决定促销在国际营销中的强度 D.促销信息有效表达 2.企业选择中间商的标准不包括 ( D ) A.中间商的经济实力 B.中间商的合作态度 C.中间商的专业条件 D.中间商的性质 3.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对比较贫穷的国家和地区,对经销可口可乐的零售商赠送大型冷藏箱,属于对国际市场销售渠道的 ( B ) A.绩效评估 B.激励 C.监督 D.制约 4.国际市场营销渠道的改进策略不包括 ( D ) A.增减渠道中的个别中间商 B.增减某一销售渠道 C.改进整个渠道 D.增减促销措施 5.企业最基本最普遍的定价法是 ( B ) A.需求导向定价 B.成本导向定价 C.心理导向定价 D.市场竞争定价 6.国际市场营销学是源于( D ) A.经济学 B.国际贸易 C.商业企业管理学 D.基础市场营销学 7.构成一个社会物质文化的是( B ) A.宗教和法律 B.产品和技术 C.教育和艺术 D.风俗和习惯 8.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之一是( B ) A.保护者 B.管理者 C.协调者 D.控制者 9.美国学者西蒙认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工作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A ) A.决策 B.管理 C.预测 D.信息 10.出口打入模式的经营对象主要是( B ) A.服务 B.有形商品 C.无形商品 D.消费品 11.以“新产品—现有需求—国际市场”为基本思路的国际产品市场进入模式是( C ) A.多种经营型模式B.市场渗透型模式 C.产品开发型模式 D.市场开发型模式 12.技术独占许可协议的重要内容是约定使用技术的( C ) A.数量和质量 B.方式和方法 C.地域范围和期限 D.成本和收益 13.现代技术转移有两类方式,一类是非贸易的转移方式,另一类是 ( A ) A.有偿技术转移方式 B.技术书刊的出版发行方式 C.许可证贸易方式 D.技术咨询服务方式 14.跨国公司制定转移价格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D )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复习资料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复习资料 张玉亮老师编写第一、二、三章 张玉亮老师编写第四、五、六章 段金梅老师编写第七、八章 第1章国际贸易的优势 本章重点难点 1、国际贸易的本质; 2、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区别; 3、限制国家之间开展贸易的因素。 学习目的 理解国际贸易的本质及其背后的动因,学会运用比较成本数据计算开展国际贸易的可能利益,从而掌握国际营销。 考核要求 1、识记:国际贸易、有限的资源,专业化,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等概念; 2、领会:商业商业组织涉足国际贸易的原因;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区别。 3、应用:解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学会分析限制国家之间开展贸易的因素,从而掌握国际贸易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工作分解成能由单个工人完成的具体任务,这种做法指的是() A、委派 B、任务管理 C、劳动分工 D、劳动生产率 2、属于内部规模经济的是() A、集聚经济 B、辅助产业的存在 C、风险承担经济 D、支持性服务的存在 3、属于外部规模经济的是() A、金融经济 B、技术经济 C、商业经济 D、产业集聚经济 4、贸易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经济优势 B、资源丰富 C、其产品比其他国家好 D、国家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 U和R是拥有同样数量经济资源的两个经济实体,他们都是能够生产农业和工业产品。下 品的总产量是()

C、20 000吨 D、12 000吨 6、如果两个国家都决定利用其全部资源生产各自拥有最大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新的工业品总产量为() A、90 000单位 B、120 000单位 C、165 000单位 D、150 000单位 7、在U国,农业产品的机会成本比率是() A、1吨:4.5单位 B、6.0单位:1吨 C、10吨:60单位 D、8吨:45单位 8、在R国,工业产品的机会成本比率是() A、8吨:45单位 B、8吨:60单位 C、10吨:60单位 D、18吨:105单位 9、在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缋,可以忽略不计的是() A、生产成本 B、机会成本 C、运输成本 D、原料成本 10、第三产业的生产活动是() A、提供自然资源供给 B、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消费品 C、把自然资源加工成工业用品 D、向终端顾客销售消费品 11、属于第二产业生产活动是() A、石油提炼 B、石油开发 C、石油钻探 D、汽油销售 12、在自成立之初就自给经济的经济体中,最不可能看到的是() A、政府将限制与海外国家之间的贸易 B、政府将引进鼓励自给自足的措施 C、政府将鼓励企业出口货物和服务 D、政府将控制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数量 二、多项选择题 1、什么理论可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A、绝对优势 B、比较优势 C、国际收支平衡 D、发展需要 2、以下哪些内部的规模经济() A、技术经济 B、财务经济 C、商业经济 D、管理经济 参考答案: 1、AB 2、ABCD 三、名词解释: 1、土地:一切原材料的总称,指所有在地表下、河流中、海洋中、海洋中及在地表以上能够发现的和任何在地表上生长的材料。 2、劳动力:指愿意并能够工作的所有人形成的劳动力、人类的努力和人类所从事的劳动的总和。 3、资本:除了包括货币之外,还包括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机械和建筑物。 4、专业化:是一种生产方式,允许人们从事其最擅长的产品生产和服务或其中的一部分。

(完整word版)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内部题库

自考《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内部题库【代码11746】 自考《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内部题库【代码11746】 目录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1 第二章国际收支/11 第三章汇率的决定因素/20 第四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营销环境/25 第五章国际市场调研/33 第六章国际营销组合/40 第七章国际市场营销战略、计划和控制/54 第八章前沿问题/61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 第一节目际贸易的起因 [单选]国际贸易带来的最大益处是国家可以购买通常自身无法生产的产品和服务。 [单选]企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以及制定决策和承担风险的组织,它们是资本、土地以及劳动力的拥有者及雇佣者。 [单选]专业化是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工人之间划分工作和生产流程,也可以称为劳动分工。 [筒答]专业化生产的主要优点如下: (1)雇佣的每个员工能够做他们最擅长的工作。 (2)在不断地重复一项任务中熟练掌握技术。 (3)减少对工具的需求成本,可以购买专业的机器设备。

(4)无需转换流程,节约时间。 (5)与学习全部流程相比,工人只需学习部分流程,花费更少的时间来掌握专门的技能。 (6)雇主能更准确地估计生产成本和产量。 [筒答]规模经济的含义如下z 对于企业而言,为了保证盈利必须组织好自己的资源,以便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销售更多的产品或服务,达到上述目标的一个方法是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不仅能保证高产量,也能带来成本上的优势。如果企业提高它的产量,那么单位成本和平均生产成本都能降低。这些成本优势被称为规模经济或大规模生产经济。 [单选]内部的规模经济是指在企业内部节省资源,可分为六种类型。 (1)技术经济. (2)财务经济. (3)管理经济。 (4)商业经济。 (5)风险承担经济。 (6)研发经济。 [筒答]商业经济的含义如下: 当企业因为较大的需求而以较低的价格大批量采购时,就产生了商业经济。显然,企业规模越大,订购量越大,所能获得的折扣幅度越高,生产成本也就越低。规模较大的企业将获得较大的折扣a另外,随着货物数量的增加,单位包装成本和管理费用也将会降低。 [筒答]辅助产业的作用: 如果企业所属产业是支柱产业,那么所有属于辅助产业的企业立刻就可以为其所用。但如果该企业在产业聚集的区域内没有经营优势,则获得辅助产业的企业支持的代价将异常昂贵。因此,辅助产业对支柱产业的益处就是一个外部规模经济。这种益处之所以是外部的,是因为它不是企业自身生产活动的结果。 [单选]国际劳动分工的产生带动了特定产业或经济活动(诸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等〉的增长。第一产业集中在自然资源的开发,比如科威特的石油生产e 第二产业集中程制造业和建筑业,例如日本的汽车制造$第三产业集中在服务,比如伦敦提供的金融服务。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复习资料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复习资料 玉亮老师编写第一、二、三章 玉亮老师编写第四、五、六章 段金梅老师编写第七、八章 第1章国际贸易的优势 本章重点难点 1、国际贸易的本质; 2、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区别; 3、限制国家之间开展贸易的因素。 学习目的 理解国际贸易的本质及其背后的动因,学会运用比较成本数据计算开展国际贸易的可能利益,从而掌握国际营销。 考核要求 1、识记:国际贸易、有限的资源,专业化,绝对优势,比较优势等概念; 2、领会:商业商业组织涉足国际贸易的原因;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区别。 3、应用:解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学会分析限制国家之间开展贸易的因素,从而掌握国际贸易的应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将工作分解成能由单个工人完成的具体任务,这种做法指的是()

A、委派 B、任务管理 C、劳动分工 D、劳动生产率 2、属于部规模经济的是() A、集聚经济 B、辅助产业的存在 C、风险承担经济 D、支持性服务的存在 3、属于外部规模经济的是() A、金融经济 B、技术经济 C、商业经济 D、产业集聚经济 4、贸易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A、经济优势 B、资源丰富 C、其产品比其他国家好 D、国家能通过国际贸易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 U和R是拥有同样数量经济资源的两个经济实体,他们都是能够生产农业和工业产品。下面的表格说明了如果两个国家分别用50%的资源生产每种产品的可能产量。 5、如果两个国家都决定利用其全部资源生产各自拥有最大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新的农产品的总产量是() A、28 000吨 B、16 000吨 C、20 000吨 D、12 000吨

6、如果两个国家都决定利用其全部资源生产各自拥有最大比较优势的产品,那么新的工业品总产量为() A、90 000单位 B、120 000单位 C、165 000单位 D、150 000单位 7、在U国,农业产品的机会成本比率是() A、1吨:4.5单位 B、6.0单位:1吨 C、10吨:60单位 D、8吨:45单位 8、在R国,工业产品的机会成本比率是() A、8吨:45单位 B、8吨:60单位 C、10吨:60单位 D、18吨:105单位 9、在比较优势的基本理论缋,可以忽略不计的是() A、生产成本 B、机会成本 C、运输成本 D、原料成本 10、第三产业的生产活动是() A、提供自然资源供给 B、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消费品 C、把自然资源加工成工业用品 D、向终端顾客销售消费品 11、属于第二产业生产活动是() A、石油提炼 B、石油开发 C、石油钻探 D、汽油销售 12、在自成立之初就自给经济的经济体中,最不可能看到的是() A、政府将限制与海外国家之间的贸易 B、政府将引进鼓励自给自足的措施 C、政府将鼓励企业出口货物和服务 D、政府将控制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数量

国际市场营销_国内外市场营销环境异同点

国内营销环境与国外营销环境的异同 国内营销是在一个政治区域内部进行,而国际营销则必须跨越国家主权的界限,不同国家间,政府机构与银行系统会有很大差别,而这种差别必然会对企业的营销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分析国际市场营销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必然需要比解决国内营销问题更广泛、更全面的技能、阅历和洞察力。国际营销比国内营销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国内营销在本国范围内进行,面临的是一种相应比较单纯的市场环境结构,它由企业比较熟悉的国内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因素构成。国际营销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则是多层次的复杂结构。这是因为,凡是从事国际营销的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整个世界的市场环境的影响。各国都有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法律规范、文化传统、消费习惯等。企业进入的境外市场越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就越复杂。 无论国内或国外,任何市场都有其相似点与不同之处,但是营销学的概念、原理却是普遍适用的。基本的营销观念,如产品生命周期和基本的营销工具,如市场细分仍在被广泛应用。国际营销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其他环境等。以下就从这几方面来阐述下国内外市场营销环境的异同点。 一、政治法律环境 政府对环境的影响,是通过政府政策、法令规定,以及其他限制性措施而起作用的。政府对外商的政策和态度,反映出其改善国家利益的根本想法。因此,企业在进入一个国家之前必须尽可能评估该国的政治环境和法律环境。一国的政治环境主要包括:政府与政党体制,政府政策,民族主义以及政治风险等。 大部分国家的国内市场营销所面对的政治环境是单一的,政府政策大体相同,或者存在一些大国的不同的省市有不同的政策,在这点上与国际市场营销所面对的政府政策相似,其所面对的国际市场上的不同洲不同国家的政策是不同的。一个国内几乎不存在政治风险,而在面对国际市场时,譬如中东,非洲部分国家等地区的政治不太稳定,甚至有战火发生,所以在进行国际市场的选定时要注意各国的政治环境。东道国政治环境的另一方面是该国的政治稳定性。各国的政治环境都在变化,平缓的变化使企业有调整策略之余地,而突然的变化将使企业措手不及。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知识点整理(1)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 国际贸易起因和益处P7 “专业化”定义、优点P9 规模经济定义、六种类型P9-P10 外部规模经济定义、优势P10-P12 辅助产业作用P11 重点:绝对优势、相对优势 1、定义 2、看图表辨析各自具有的绝对优势产品是什么 3、看图表辨析各自具有的比较优势产品是什么 4、会画开展国贸后的生产示意图(P14) 5、专业化分工后各自生产什么?产量多少? 6、机会成本运用(比值) 诀窍:如果两种产品,比绝对优势,直接比大小,大的那个有绝对优势。然后两种产品之比(即机会成本比较),比值小的那个具有比较优势。然后计算。 如果多种产品,先比绝对优势(用数字直接比大小),然后再用绝对优势大的那两个进行比值,比值小的那个具有相对优势) 国际贸易制约因素:战略性因素、政治性因素 第二章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定义P27 经常项目定义P29 经常=有形贸易收支+无形贸易收支 有形=出口-进口 无形=出口服务-进口服务 资本项目=资本进口-资本出口 国际收支=经常+资本 出口>进口出超贸易盈余顺差 进口>出口入超贸易赤字逆差 贸易差额=出口-进口P30 贸易条件指数公式P31 贸易条件变化影响P31 贸易条件指数>100 有利 贸易条件指数<100 不利 贸易价格指数朝着有利方向变化的意义及产生问题P32 无形贸易三大类P33 资本项目定义P35 如何实现国际收支平衡P36 政府干预以调整国际收支措施P41-P44 国际收支平衡出现问题原因P40-P41 政府干预带来的问题(积极消极)P44-P46

第三章汇率的决定因素 汇率定义P52 金本位制运作机制备考P5 固定汇率体系的优势劣势P55 固定汇率体系定义优缺点P57-P59 硬软通货定义P59 固定汇率体系下汇率下跌及上涨的影响P60-P61 决定汇率成功转变的因素(出口进口弹性大于1)P62-P63 浮动汇率体系定义、运作机制P64-P65 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问题,该国政府如何通过汇率干预措施改善?备考P6 汇率变化对企业影响P65-P67 计算:当本币升值贬值情况下,购买相对应产品数量多少?《单元综合测试一第5页(四)》

国际市场营销_知识点整理

1企业为何要开拓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与威胁交换; 国外市场可能比国内有更多的利润机会; 获取更广泛的顾客基础以实现规模经济; 追随客户进入国际市场; 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以降低风险; 2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 3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差异 市场环境复杂 市场竞争激烈 交易障碍增多 营销风险增大 4国际营销的主要文化障碍 国际营销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最重要的文化障碍主要有二: 自我参照标准,即无意识地参照个人的文化价值观、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民族中心主义即认为自己的文化和公司最清楚应该如何做事。 自我参照标准和民族中心主义可能使国际企业意识不到文化差异的存在或其重要性,影响公司对在国内设计的国外市场营销组合方案的合理性评估。 5 建立跨文化分析框架 第一步:按照本国文化特征、习惯或规范定义经营问题或目标; 第二步:通过向目标市场国人士咨询,按照该国文化特征、习惯或规范定义经营问题或目标,但不进行价值判断; 第三步:分离自我参照标准的影响,仔细分析自我参照标准是如何使问题复杂化的; 第四步:在没有自我参照标准影响的情况下,重新定义问题,并解决问题,谋求最佳经营目标。 6国际市场营销演进的五个阶段 间接性对外营销阶段 偶然性对外营销阶段 有规律的对外营销阶段 国际市场营销阶段 全球市场营销阶段 7国际市场的含义及发展趋势 国际市场是指本国市场以外的各个国家市场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的复杂的市场整体。 既有全球化的特点,又有集团化的趋势; 既有激烈的竞争,又有很强的垄断; 既有较大的动荡性,又有稳步增长的趋势; 国际市场商品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 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发展。 8霍夫斯泰德的国别文化差异评价理论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 权力距离指数 不确定性回避指数 男性/女性化指数

(完整版)《国际市场营销学》课后习题答案

1.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主要动因是什么?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动因有哪些特殊性? 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及市场竞争激烈; 国际市场的吸引力; 政府鼓励与支持企业出口政策; 科学技术发展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物质前提; 我国动因: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国外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使国内市场呈现出饱和状态,企业为实现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获取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及先进的管理技术;利用俩种资源与俩个市场获取国外低成本的生产资源及引进外资; 2.什么是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营销同国内营销有何联系和区别? 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在一国以上把企业生产的商品或劳务引导到消费者或用户中去的经营活动; 一)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联系 1.基础的共同性 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都以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现代管理学、统计学、数学、会计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既可以指导国内营销活动,又广泛运用于国际营销之中。 2.观念的一致性 在当代经济活动中,国际营销观念与国内营销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以“市场观念”作为指导原则,以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需求为中心。所谓满足需求,一是指满足消费者和用户对商品或服务在使用价值上的需求;二是指满足消费者和用户的心理需求。由于观念的一致性,企业的国内外营销活动也具有一致性,即企业在国内外营销活动中都必须做到:(1)企业生产、销售产品与服务都要有自己的目标市场,即要有特定的用户作为自己的买主; (2)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在物质功能上而且在价值观念上,都要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3)企业销售产品与服务在时间、地点、方式、价格等方面,都必须便于顾客购买; (4)及时为顾客提供信息和满意的售后服务,以满足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对商品和服务的多种需要。 3.经营的延伸性 在经营上,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往往存在一定的联系。就其经营发生的过程来看,国际营销是国内营销的延伸。粗略说来,企业先从事国内营销,再逐渐发展到国际营销。也就是说,企业发展国际营销,一般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一渐进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企业旨在面向国内市场,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战略和销售组合策略,都以国内市场需求为导向,仅有部分产品由出口商销往国际市场。 (2)企业以国内市场为主,但遇有国内市场疲软、销售不景气时,则向国外市场寻找销路,伺机打人国际市场。 (3)随着企业进入国际上的目标市场,已能够及时捕捉国际市场信息,企业开始为国际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组织销售,以便能将越来越多的产品投入国际市场。 (4)在上述阶段的基础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进技术的采用、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营销经验的积累,企业有条件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甚至在全球进行跨国营销,实行国际化营销活动。从这一渐进过程可以看出,企业一般先从国内经营开始,然后逐渐向国际市场扩展,并不断扩大国际营销的范围。由此可见,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在经营上一般来说是有一定联系的。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11746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优势 1.国际贸易的起因 1)由于气候差异,有的国家无法生产某些产品,国际贸易有助于某些国家获得自身无法生产的商 品和服务; 2)国际贸易有助于贸易国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友谊; 3)国际贸易促进了技术的推广,对不发达国家有很大益处; 4)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 5)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各个国家生产自己具有专业优势的产品,有助于国际专 业化分工的发展。 2.资源(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 3.专业化:是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的一种生产方式。在工人之间划分工作和生产流程,也称为劳动分工。 专业化生产的主要优点: ●雇佣的每个员工能够做他们最擅长的工作; ●在不断地重复一项任务中掌握熟练技术; ●减少对工具的需求成本,可以购买专业的机器设备; ●无需转换流程,节约时间; ●与学习全部流程相比,工人只需学习部分流程,花费更少的时间来掌握专门的技能; ●雇主能更准确地估计生产成本和产量。 4.规模经济:企业通过提高产量,单位成本和平均生产成本都能降低,这些成本优势被称为规模经济或大规模生产经济。 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技术经济、财务经济、管理经济、商业经济、风险承担经济、研发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劳动力集中培训学习求职带动的教育培训、支柱产业需要的支持性的辅助产业、支持 性服务产业、产业聚集带来的机会和声誉影响。 5.产业分级:第一产业:自然资源的开发;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 6.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提出的理论。是指在同样数量资源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商(国家)可以生产出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更多的特定商品。 因此一个国家应该专业化生产自己擅长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取规模经济优势。 7.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理论。当一个生产商(国家)在生产某特定商品时比另一个生产商(国家)效率相对更高。 一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比较优势最大或相对劣势最小的产品;而进口比较优势最小或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案例分析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案例分析 1、甲企业是S市一家制造皮鞋的工厂,其生产皮鞋剩下的废料不仅没有用处还需要雇佣别人将其拉走,非差不划算。后来工厂规模逐渐扩大,于是搬迁至该市新建的产业聚集区,这里有很多家制造企业,废料数量巨大,于是有人专门收购废料,这样一来就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由于规模扩大,甲企业贷款时不仅获得更低的银行折扣,还可以以较低的价格大批量采购原材料。(1)案例中涉及哪些规模经济? 答:案例中涉及的规模经济有三种:搬迁至产业聚集区,废料收购解决,这属于外部规模经济;获得更低的银行贷款折扣,属于财务规模经济;低价格大批量采购原材料,这属于商业规模经济。(2)企业活动类型有哪些?甲企业属于哪一类型? 答:企业活动类型分为第一产业:采集业;第二产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甲企业从事皮鞋的生产活动,属于制造业,故其企业活动属于第二产业。 2、假定一国正在统计其国际贸易账目,先收集到如下信息: (1)解释经常项目、贸易平衡、国际收支平衡表、平衡项目。答:经常项目记录一国进、出口商品或服务的货币价值,分为有形贸易收支和无形贸易收支两部分。

《国际商务与国际营销》案例分析 贸易平衡是指一国在特定年度内外贸进出口总额趋于平衡,一般指基本平衡。因为纵观世界各国政府的外贸政策实践,绝对平衡几乎不存在。 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年)一国与另一国或全世界全部外部交易的财务报告。平衡项目是指被引入收支平衡表中的一个项目,用于确保收支表的全面平衡,通常应用于出现错误或者信息遗漏的情形。 (2)计算无形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差额、国际收支余额。 答:无形贸易差额=(服务+利息、利润和分红+转移支付)出口额-(服务+利息、利润和分红+转移支付)进口额=(250+280+400)-(300+200+500)=-70 经常项目差额=有形贸易差额+无形贸易差额=(2400-2600)-70=-270 =750-800=-50-资本出口额资本差额=资本进口额国际收支余额=经常项目余额-资本项目余额=-270-(-50)=-220(3)假定该国近几年的国际收支情况类似,根据计算出的国际收支余额,解释该国的贸易趋势。 答:由计算得出的国际收支余额为-220亿美元,且近几年国际收支情况类似,可知近几年该国国际贸易均处于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的状态,即国际支出大于国际收入,由此可判断出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问题——国际收支逆差。 )制定可改善该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策略。(4答:短期内,该国可以使用其储备项目填补贸易赤字,或者从其他国家借款缓解此情况,但若此收支情况长期以往,该国会陷入贸易储备耗尽或贷款无力偿还的地步,该国会出现经济动荡,从而引起其贸易来往国经济的不平衡。长期看,该国政府可出手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平衡问题,可以从增加出口、减少进口两方面入手。增加出口方

国际商务与国际市场营销

第一章: 1.国际贸易的起因:资源的有限: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本国的资源。 专业化:使人们能够提供其最擅长的产品和服务,使得国际间劳动分工可能,从而获得规模经济的优势。 2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和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是指利用同样数量资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可以生产出比另一个国家更多的特定产品。 比较优势是指当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特定商品时比另一个国家效率相对更高。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起因。绝对优势考察的是一国在某种产品上更有效率;而比较优势理论则主张一国将集中生产并出口比较优势最大或相对劣势最小的商品;而进口比较优势最小或相对劣势最大的产品。 3.简述国际贸易的制约因素? 战略性因素:有些事关国家战略问题的产品即便应该出口,但基于战略考虑也会由国内生产,即便违反了国际贸易理论。 政治因素:国家间是交友还是交恶也会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的进行,建立联盟的国家会促进国际贸易,而非同盟国家甚至是对立国家则可能减少甚至不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第二章: 1解释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 经常项目记录一国进口或出口商品或服务的货币价值,分为有形贸易账户和无形贸易账户两个部分。 资本项目记录资产负债的交易。进入一国的资产总额是进口资产,输出国家的资产总额是出口资产。资本项目的差额是进口资产额减去出口资产额。 2.请解释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总和。国际收支余额不一定为零,如果大于零则为国际收支顺差,会增加一国储备。如果小于零则为国际收支逆差,则会减少储备。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全世界全部外部交易的财务报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余额一定为零,是一种认为的平衡。 3.解释关税、配额与禁运的区别? 关税是限制贸易的措施,包括强制向进口商品增税。关税可能是特定的,也可能是从价的,主要是通过影响进口产品的价格,进而减少进口数量来限制贸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