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元法在几何与物理中的一些应用_邓智维

微元法在几何与物理中的一些应用_邓智维

微元法在几何与物理中的一些应用_邓智维
微元法在几何与物理中的一些应用_邓智维

微元法在几何与物理中的一些应用

摘要:微元法在几何、物理、力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都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是解决定积分应用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本文特别阐述了微元法的原理及其过程,对微元法在几何问题和物理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微元法在定积分的应用中如何确定所求量的微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应先将实际问题合理转化为适合的数学模型,设定积分变量,然后运用微元法建立积分表达式。因此使用微元法的关键是在局部上建立微元表达式,从而可将讨论问题表示为定积分。

关键词:微元法;微元;几何应用;物理应用

Micro Element Method In Geometrical And Physical Abstract:Micro element method has widely application in geometry, physics, an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i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solve the definite integral probl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inciple and process of micro element method, to discuses the application problems of geometrical problems and physics. It is analyzed that how a solid is divided into some microelements when definite integral is applied to calculating its volume, when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firstly let the actual problem turn into suitable mathematical model rationally and set the integral variable, and then apply the micro elements method to establish the integral expression. The key point of using micro element is established the micro elements expression in local, thus, to discuss problems expressed as definite integral.

Keywords:Micro element method; Micro element; Geometric applications; Physics application

目录

1引言 (1)

2微元法介绍 (1)

2.1微元法 (2)

2.2 微元法的步骤 (3)

2.3 微元法的使用条件 (4)

3 微元法在几何中的一些应用 (4)

3.1 直角坐标系下平面图形的面积 (4)

3.2 已知平面截面面积的几何体的体积 (6)

3.3 直角坐标系下平面曲线的弧长 (7)

3.4 旋转体的体积和侧面积 (8)

3.4.1 旋转体的体积 (8)

3.4.1 旋转体的侧面积 (9)

4 微元法在物理中的一些应用 (10)

4.1 机械运动问题 (11)

4.2 液体压力问题 (12)

4.3 电学做功问题 (13)

5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5)

微元法在几何与物理中的一些应用

07级信息与计算科学 邓智维

指导教师:庄思发 讲师

1 引言

应用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时,通常并不是通过定积分定义中的四部曲“分割,取近似,求和,取极限”得到定积分表达式的。而是利用步骤更简单的微元法得到定积分表达式。[1]简单来说“微元法”就是根据定积分的定义抽象出来的,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定积分的一种简单直接方法,就是将研究对象分割成许多微小的单元,或从研究对象上选取某一“微元”加以分析,从而可以化曲为直,使变量或难以确定的量成为常量、容易确定的量。通俗地说就是把研究对象分为无限多个无限小的部分,取出有代表性的极小的一部分进行分析处理,再从局部到整体综合起来加以考虑的科学思维方法。在处理问题时,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微元)分析入手,达到解决事物整体的方法。这是一种深刻的思维方法,是先分割逼近,找到规律,再累计求和,达到了解整体。因而,对微元法的理论和其在几何与物理中的应用的讨论,能提高人们利用微元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熟练程度。 2 微元法的理论

2.1微元法

定积分是分布在区间上的整体量。因为整体是由局部组成的,所以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定积分,必须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具体做法是:首先将区间上的整体量化成区间上每一点的微分,亦称微元,这是“化整为零”;其次,对区间上每一点的微分无限累加,连续作和,这是“积零为整”,从而得到了所求的定积分。这种方法称为微元法。[2]

首先引入曲边梯形求面积问题,如图1曲边梯形由连续曲线()(()0)y f x f x =≥、x 轴与两条直线x a =、x b =所围成。则曲边梯形面积为()b

a A f x dx =?。 为求上述图形的面积,可以在[,]a

b 上任取一点x ,并任给一个“宽度” i x ?(分割),那么这个微小的“矩形”的面积为i A ?,则

1n

i i A A ==∑ (1)

计算,取近似值:第i 个窄曲边梯形的面积i A ?近似等于以()i f ξ为底、以i x ?为高的窄矩形面积,即

()i i i A f x ξ?≈?,i i x ξ∈? (2)

求和:则曲边梯形的面积A 近似等于n 个窄矩形面积的和,即

1()n

i i i A f x ξ=≈?∑ (3)

求极限,得A 的精确值:

01lim ()n i i i A f x λξ→==?∑()b

a f x dx =? (4)

为简便起见,对单个矩形作讨论,省略下标i 。A ?表示任意小区间[,]x x dx +上的窄曲边梯形的面积,则

A A =?∑ (5)

取[,]x x dx +的左端点x 为ξ,则

()A f x dx ?≈ (6)

于是

()A f x dx ≈∑ (7)

01lim ()n

i i i A f x λξ→==?∑ (8) 可简化为

lim ()()b

a A f x dx f x dx ==∑? (9) 这些问题可化为定积分来计算的待求量A 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区间的可加性;另一特点,即找任一部分量的表达式:

()A f x x x ε?=?+? (10)

然而,人们往往根据问题的几何或物理特征,自然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找()f x x ?这一项。但这一项与A ?之差在0x ?→时,应是比x ?高阶的无穷小量(即舍弃的部

图1 微元法的意义

分更微小),借用微分的记号,将这一项记为

()dA f x dx = (11)

这个量dA 称为待求量A 的元素或微元。用定积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求出微元。

设()f x 在[,]a b 上连续,则它的变动上限定积分

()()x

a A x f t dt =? (12) 是()f x 的一个原函数,即()()dU x f x dx =。于是,

()b b

a a f x dx dA A ==?? (13) 这表明连续函数()f x 的定积分就是(10)的微分的定积分。

由理论依据(11)可知,所求总量A 就是其微分()dA f x dx =从a 到b 的无限积累(即积分)()b

a A f x dx =?,这种取微元()f x dx 计算积分或原函数的方法称为微元法。[3]

2.2微元法的步骤

设函数()F x ,所求量A 可以表示为:()()A F b F a =-,然后实际进行以下三步:

第一步取dx ,并确定它的变化区间[,]a b ;

第二步设想把[,]a b 分成许多个小区间,取其中任一个小区间[,]x x dx +, 相应于这个小区间的部分量A ?能近似地表示为()f x 与dx 的乘积,就把()f x dx 称为量A 的微元并记作dA ,即

()A dA f x dx ?≈= (14)

第三步在区间[,]a b 上积分,得到

()()()b

a A f x dx F

b F a ==-? (15) 这里的关键和难点是求dA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本着dA 是A ?的线性主部的原则, 这样计算的A 为精确值。[4]

(完整)高中物理解题(微元法)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解题方法 微元法 方法简介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引起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赛题精讲 例1:如图3—1所示,一个身高为h 的人在灯以悟空速度v 沿水平直线行走。设灯距地面高为H ,求证人影的顶端C 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该题不能用速度分解求解,考虑采用“微元法”。 设某一时间人经过AB 处,再经过一微小过程 △t (△t →0),则人由AB 到达A ′B ′,人影顶端 C 点到达C ′点,由于△S AA ′=v △t 则人影顶端的 移动速度h H Hv t S h H H t S v A A t C C t C -=??-=??='→?' →?00lim lim 可见v c 与所取时间△t 的长短无关,所以人影的顶 端C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如图3—2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球 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球面上放置一光滑均匀铁链,其A 端固定在球面的顶点,B 端恰与桌面不接触,铁链单位 长度的质量为ρ.试求铁链A 端受的拉力T. 解析:以铁链为研究对象,由由于整条铁链的长度不能 忽略不计,所以整条铁链不能看成质点,要分析铁链的受 力情况,须考虑将铁链分割,使每一小段铁链可以看成质 点,分析每一小段铁边的受力,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出 整条铁链的受力情况. 在铁链上任取长为△L 的一小段(微元)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分析如图3—2—甲所示.由于该元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受力平衡,在切线方向上应满足: θθθθT G T T +?=?+cos θρθθcos cos Lg G T ?=?=?

高考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及其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 1.超强台风“利奇马”在2019年8月10日凌晨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6级,对固定建筑物破坏程度非常大。假设某一建筑物垂直风速方向的受力面积为s,风速大小为v,空气吹到建筑物上后速度瞬间减为零,空气密度为ρ,则风力F 与风速大小v关系式为( ) A.F =ρsv B.F =ρsv2C.F =ρsv3D.F=1 2 ρsv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t时间内吹到建筑物上的空气质量为m,则有: m=ρsvt 根据动量定理有: -Ft=0-mv=0-ρsv2t 得: F=ρsv2 A.F =ρsv,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F =ρsv2,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 C.F =ρsv3,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F=1 2 ρsv2,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 故选B。 2.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内杯中水上升了45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唾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1×103kg/m3) A.0.15Pa B.0.54Pa C.1.5Pa D.5.1Pa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于是估算压强,所以不计雨滴的重力。设雨滴受到支持面的平均作用力为F。设在△t时间内有质量为△m的雨水的速度由v=12m/s减为零。以向上为正方向,对这部分雨水应用动量定理有 () F t mv mv ?=--?=?

物理 物理学中微元法的应用 巩固复习

物理学中微元法的应用 【高考展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微积分已经引入了高中数学课标,列入理科学生的高考考试范围,为高中物理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数学工具。教材中很多地方体现了微元思想,逐步建立微元思想,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不仅需要从研究方法上提升学习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利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屡屡出现“微元法” 的问题,较多地出现在机械能问题、动量问题、电磁感应问题中,往往一出现就是分值高、难度较大的计算题。在高中物理竞赛、自主招生物理试题中更是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知识升华】 “微元法”又叫“微小变量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微元可以是一小段线段、圆弧、一小块面积、一个小体积、小质量、一小段时间……,但应具有整体对象的基本特征。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得到求解。利用“微元法”可以将非理想模型转化为理想模型,将一般曲线转化为圆甚至是直线,将非线性变量转化为线性变量甚至是恒量,充分体现了“化曲为直”、“化变为恒”的思想。 【方法点拨】 应用“微元法”解决物理问题时,采取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微元)入手,达到解决事物整体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取微元用以量化元事物或元过程; (2)把元事物或元过程视为恒定,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写出待求量对应的微元表达式;(3)在微元表达式的定义域内实施叠加演算,进而求得待求量。微元法是采用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四个步骤建立所求量的积分式来解决问题的。 【典型例题】 类型一、微元法在运动学、动力学中的应用 例1、设某个物体的初速度为0v ,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则物 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2 012 x v t at =+ ,试推导。 【思路点拨】把物体的运动分割成若干个微元,t ?极短,写出v t -图像下微元的面积的表 达式,即位移微元的表达式,最后求和,就等于总的位移。 【解析】作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甲、乙,把物体的运动分割成若干个小元段(微元),由于每一个小元段时间t ?极短,速度可以看成是不变的,设第i 段的速度为i v ,则在t ?时间内第i 段的位移为i i x v t =?,物体在t 时间内的位移为i i x x v t =∑=∑?,在v t -图像上则为若干个微小矩形面积之和。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微元法

高中物理解题方法----微元法 一、什么是微元法: 在所研究是物理问题中,往往是针对研究对象经历某一过程或处于某一状态来进行研究,而此过程或状态中,描述此对象的物理量可能是不变的,而更多则可能是变化的。对于那些变化的物理量的研究,有一种方法是把全过程分割成很多短暂的小过程或把研究对象整体分解为很多的微小局部的研究而归纳出适用于全过程或整体的结论。这些微小的过程或微小的局部常被称为“微元”,此法也被称为:“微元法”。 二、对微元的理解:简单地说,微元就是时间、空间或其它物理量上的无穷小量,(注:在数学上我们把极限为“零”的物理量,叫着无穷小量)。当某一连续变化的事物被分割成无数“微元”(无穷小量)以后,在某一微元段内,该事物也就可以看出不变的恒量了。所以,微元法又叫小量分析法,它是微积分的理论基础。 三、微元法解题思想: 在中学物理解题中,利用微元法可将非理想模型转化为理想模型(如把物体分割成质点);将曲面转化为平面,将一般的曲线转化为圆弧甚至直线段;将变量转化成恒量。从而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使中学阶段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 微元法的灵魂是无限分割与逼近。用其解决物理问题的两要诀就是取微元----无限分割和对微元做细节描述----数学逼近。所谓取微元就是对整体对象作无限分割,分割的对象可以是各种几何体,得到“体元”、“面元”、“线元”、“角元”等;分割的对象可以是一段时间或过程,得到“时间元”、“元过程”;也可以对某一物理量分割,得到诸如“元功”、“元电荷”、“电流元”、“质元”等相应元物理量,它们是被分割成的要多么小就有多么小的无穷小量,而要解决整体的问题,就得从它们下手,对微元作细节描述即通过对微元的性质做合理的近似逼近,从而在微元取无穷小量的前提下,达到向精确描述的逼近。 例1、如图所示,岸高为h ,人用不可伸长的绳经滑轮拉船靠岸,若当绳与水平方向为θ时,人收绳速率为υ,则该位置船的速率为多大? 例2、如图所示,长为L 的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立于船头的人质量为m ,船的质量为M ,不计水的阻力,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问:船的位移为多大? 例3、如图所示,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匀质细圆环,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若圆环以角 速度ω绕环心O 转动,试证明:(1)圆环的张力π ω22R m T = (2)圆环的动能2)(2 1 R m E k ω= 例4、一根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匀质铁链条,被竖直地悬挂起来,其最低端刚好与水平接触,今将链条由静止释放,让它落到地面上,如图所示,求链条下落了长度x 时,链条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例5、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半圆形绝缘细线上、下1/4圆弧上分别均匀带电+q 和-q ,求圆心处的场强. 例6、如图所示,在离水平地面h 高的平台上有一相距L 的光滑轨道,左端接有已充电的电容器,电容为C ,充电后两端电压为U 1.轨道平面处于垂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在轨道右端放一质量为m 的金属棒,当闭合S ,棒离开轨道后电容器的两极电压变为U 2,求棒落在离平台多远的位置. 例7、(1)试证明:质量为M 的匀质球壳,对放置在空腔内任意一点的质量为m 的质点的万有引力为零。 (2)若将上述质点移至球壳外距球心O 距离为r 处,求此时系统具有的引力势能为多少?规定∞→r 时,系统引力势能为零

高中物理竞赛方法集锦微元法针对训练

高中物理竞赛方法集锦微元法针对训练 例18:如图3—17所示,电源的电动热为E ,电容器的 电容为C ,S 是单刀双掷开关,MN 、PQ 是两根位于同 一水平面上的平行光滑长导轨,它们的电阻能够忽略不计, 两导轨间距为L ,导轨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平均磁场 中,磁场方向垂直于两导轨所在的平面并指向图中纸面 向里的方向.L 1和L 2是两根横放在导轨上的导体小棒, 质量分不为m 1和m 2,且21m m <.它们在导轨上滑动 时与导轨保持垂直并接触良好,不计摩擦,两小棒的电阻 相同,开始时两根小棒均静止在导轨上.现将开关S 先合向 1,然后合向2.求: 〔1〕两根小棒最终速度的大小; 〔2〕在整个过程中的焦耳热损耗.〔当回路中有电流时,该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可忽略不计〕 解析:当开关S 先合上1时,电源给电容器充电,当开关S 再合上2时,电容器通过导体小棒放电,在放电过程中,导体小棒受到安培力作用,在安培力作用下,两小棒开始运动,运动速度最后均达到最大. 〔1〕设两小棒最终的速度的大小为v ,那么分不为L 1、L 2为研究对象得: 111 1v m v m t F i i -'=? ∑=?v m t F i i 111 ① 同理得: ∑=?v m t F i i 222 ② 由①、②得:v m m t F t F i i i i )(212211+=?+?∑∑ 又因为 11Bli F i = 21i i t t ?=? 22Bli F i = i i i =+21 因此 ∑∑∑∑?=?+=?+?i i i i t i BL t i i BL t BLi t BLi )(212211 v m m q Q BL )()(21+=-= 而Q=CE q=CU ′=CBL v 因此解得小棒的最终速度 2221)(L CB m m BLCE v ++= 〔2〕因为总能量守恒,因此热Q v m m C q CE +++=22122)(2 12121 即产生的热量 22122)(2 12121v m m C q CE Q +--=热

高一物理竞赛讲义第3讲.教师版

第3讲运动的关联 温馨寄语 前面我们讨论了物理量以及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变化率变化量的关系。我们还学习了非常牛的几个方法:相对运动法,微元法,图像法。 然而,物理抽象思想除了物理量之外,还有一大块就是模型,而各种模型都有自己的一些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些模型的运动学性质。探究这些性质就成了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 知识点睛 一、分速度和合速度 首先速度作为矢量是可以合成和分解的。但是同样的作为矢量,速度的合成和分解,和力这个矢量有一点不同。这个不同在于,两个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力,可以直接合成。但是同一个物体,已经知道在两个方向上的速度,最后的总速度,并不一定是这两个速度的矢量和。 (CPhO选讲)例如: (这里面速度是通过两个速度各自从矢量末端做垂线相交得到的) 第二个原则就是:合速度=真实的这个物体的运动速度矢量。

这里力和速度的区别是:我们看到的多个力,不见得是“合力”在各个方向上的投影;但是我们看到的多个速度,就是“合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速度。所以,当且仅当两个分速度相互垂直的时候,合速度等于两个分速度的矢量和。 这个东西大家可以这样想。遛狗的时候,每个狗的力是作用在一起的,所以遛狗越多,需要的力越大。但是每个狗都有个速度,最后遛狗人的速度和狗的速度大小还是差不多的,不会因为遛狗个数越多就速度越快…… 二、体现关联关系的模型 1.绳(杆)两端运动的关联:实际运动时合运动,由伸缩运动与旋转运动合成。 实际运动=旋转运动+伸缩运动 【例】吊苹果逗小孩儿有两种逗法,一种是伸缩,一种是摆动。 不难总结: 一段不可伸长的细绳伸缩运动速度相等——沿绳(杆)速度相等,转速无论多大不可改变绳子长度。 2.叠加运动的关联 先举个例子:如图的定滑轮,两边重物都在竖直运动,并且滑轮也在竖直运动,设两边重物位移分别沃为x 1x 2,轮中心的位移为x 。 不难由绳子长度不变得位移关系: 12 2x x x += 对应的必然有速度关系: 12 2v v v += 加速度关系: 12 2 a a a += 我们用运动关联的目的是为了使未知量变少。 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把现实中的物体抽象成为理想的模型,然后用物理原理以及模型对应的牵连关系来解决问题.常见的模型有杆,绳,斜面,等等. 3.轻杆 杆两端,沿着杆方向的速度相同\ 4.轻绳 绳子的两端也是沿着绳子的方向速度相同\.绳子中的力是可以突变的,突变的条件是剪断或者是突然绷紧等等. 5.斜面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 微元法

微元法 方法简介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引起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赛题精讲 例1:如图3—1所示,一个身高为h 的人在灯以悟空速度v 沿水平直线行走。设灯距地面高为H ,求证人影的顶端C 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该题不能用速度分解求解,考虑采用“微元法”。 设某一时间人经过AB 处,再经过一微小过程 △t (△t →0),则人由AB 到达A ′B ′,人影顶端 C 点到达C ′点,由于△S AA ′=v △t 则人影顶端的 移动速度h H Hv t S h H H t S v A A t C C t C -=??-=??='→?' →?00lim lim 可见v c 与所取时间△t 的长短无关,所以人影的顶 端C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如图3—2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球 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球面上放置一光滑均匀铁链,其A 端固定在球面的顶点,B 端恰与桌面不接触,铁链单位 长度的质量为ρ.试求铁链A 端受的拉力T. 解析:以铁链为研究对象,由由于整条铁链的长度不能 忽略不计,所以整条铁链不能看成质点,要分析铁链的受 力情况,须考虑将铁链分割,使每一小段铁链可以看成质 点,分析每一小段铁边的受力,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出 整条铁链的受力情况. 在铁链上任取长为△L 的一小段(微元)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分析如图3—2—甲所示.由于该元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受力平衡,在切线方向上应满足: θθθθT G T T +?=?+cos θρθθcos cos Lg G T ?=?=? 由于每段铁链沿切线向上的拉力比沿切线向下的拉力大 △T θ,所以整个铁链对A 端的拉力是各段上△T θ的和, 即 ∑∑∑?=?=?=θρθρθcos cos L g Lg T T

微元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微元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 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夏桂钱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它是将研究对象(物体或物理过程)进行无限细分,从其中抽取某一微小单元即“元过程”,进行讨论,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对这些“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使用此方法可以把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起到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一、挖掘教材中微元素材,认知微元思想 微元法思想在新课标教材(人教版)上时有渗透。如在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时,教材从平均速度出发,提出从t到t+△t这段时间间隔内,△t越小运动快慢的差异也就越小,运动的描述就越精确。在此基础上,再提出若△t趋向于零时,就可以认为△t的平均速度就是t时刻的瞬时速度。正是这种无限分割的方法,可以使原来较为复杂的过程转化为较简单的过程。再如,我们要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显然不能直接用s=vt,原因就在于速度本身是变化的,不能直接套用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我们把整个过程的时间分成无数微小的时间间隔,我们分得愈密,每一份的时间间隔也就愈小,此间隔内,速度的变化亦就愈小,如果分得足够细,就可以认为速度几乎不变,此时就可将每一份按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完毕之后,再累加即可。 必修2第五章第四节《重力势能》中,计算物体沿任意路径向下运动时重力所做的功时,先将物体运动的整个路径分成许多很短的间隔,由于每一段都很小很小,就可以将每一段近似地看做一段倾斜的直线,从而就能利用功的定义式计算出每一小段内重力的功,再累加得到整个过程重力的总功。第五节《弹性势能》中关于在求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时,先将弹簧拉伸的整个过程分成很多小段,在足够小的情况下,每一小段位移中可以认为拉力是不变的,从而也能直接利用功的定义式来计算每一小段内拉力所做的功,再累加得到整个过程拉力的总功。这两个功的计算,前者的难点在于物体运动的路径是曲线,后者的难点在于力的大小在变化。教材中的处理方法是前者采用了“化曲为直”的思想,后者采用了“化变为恒”的思想。

知识讲解 物理学中微元法的应用

物理学中微元法的应用 编稿:李传安 审稿:张金虎 【高考展望】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微积分已经引入了高中数学课标,列入理科学生的高考考试范围,为高中物理的学习提供了更好的数学工具。教材中很多地方体现了微元思想,逐步建立微元思想,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不仅需要从研究方法上提升学习能力,而且还要提高利用数学方法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高考试题屡屡出现“微元法” 的问题,较多地出现在机械能问题、动量问题、电磁感应问题中,往往一出现就是分值高、难度较大的计算题。在高中物理竞赛、自主招生物理试题中更是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知识升华】 “微元法”又叫“微小变量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微元可以是一小段线段、圆弧、一小块面积、一个小体积、小质量、一小段时间……,但应具有整体对象的基本特征。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得到求解。利用“微元法”可以将非理想模型转化为理想模型,将一般曲线转化为圆甚至是直线,将非线性变量转化为线性变量甚至是恒量,充分体现了“化曲为直”、“化变为恒”的思想。 【方法点拨】 应用“微元法”解决物理问题时,采取从对事物的极小部分(微元)入手,达到解决事物整体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选取微元用以量化元事物或元过程; (2)把元事物或元过程视为恒定,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写出待求量对应的微元表达式;(3)在微元表达式的定义域内实施叠加演算,进而求得待求量。微元法是采用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四个步骤建立所求量的积分式来解决问题的。 【典型例题】 类型一、微元法在运动学、动力学中的应用 例1、设某个物体的初速度为0v ,做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 ,则物 体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为2 012 x v t at =+ ,试推导。 【思路点拨】把物体的运动分割成若干个微元,t ?极短,写出v t -图像下微元的面积的表 达式,即位移微元的表达式,最后求和,就等于总的位移。 【解析】作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甲、乙,把物体的运动分割成若干个小元段(微元),由于每一个小元段时间t ?极短,速度可以看成是不变的,设第i 段的速度为i v ,则在t ?时间内第i 段的位移为i i x v t =?,物体在t 时间内的位移为i i x x v t =∑=∑?,在v t -图像上则为若干个微小矩形面积之和。

高中奥林匹克物理竞赛 微元法

微元法 方法简介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引起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赛题精讲 例1:如图3—1所示,一个身高为h 的人在灯以悟空速度v 沿水平直线行走。设灯距地面高为H ,求证人影的顶端C 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该题不能用速度分解求解,考虑采用“微元法”。 设某一时间人经过AB 处,再经过一微小过程 △t (△t →0),则人由AB 到达A ′B ′,人影顶端 C 点到达C ′点,由于△S AA ′=v △t 则人影顶端的 移动速度h H Hv t S h H H t S v A A t C C t C -=??-=??='→?' →?00lim lim 可见v c 与所取时间△t 的长短无关,所以人影的顶 端C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如图3—2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球 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球面上放置一光滑均匀铁链,其A 端固定在球面的顶点,B 端恰与桌面不接触,铁链单位 长度的质量为ρ.试求铁链A 端受的拉力T. 解析:以铁链为研究对象,由由于整条铁链的长度不能 忽略不计,所以整条铁链不能看成质点,要分析铁链的受 力情况,须考虑将铁链分割,使每一小段铁链可以看成质 点,分析每一小段铁边的受力,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出 整条铁链的受力情况. 在铁链上任取长为△L 的一小段(微元)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分析如图3—2—甲所示.由于该元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受力平衡,在切线方向上应满足: θθθθT G T T +?=?+cos θρθθcos cos Lg G T ?=?=? 由于每段铁链沿切线向上的拉力比沿切线向下的拉力大 △T θ,所以整个铁链对A 端的拉力是各段上△T θ的和, 即 ∑∑∑?=?=?= θρθρθcos cos L g Lg T T

高考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一)含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汇编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一)含解析 一、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 1.如图甲所示,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 开始沿x 轴正方向运动,F 随物块所在位置坐标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图线右半部分为四分之一圆弧,则小物块运动到2x 0处时的动能可表示为( ) A .0 B . 1 2 F m x 0(1+π) C . 1 2F m x 0(1+2π) D .F m x 0 【答案】C 【解析】 【详解】 F -x 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拉力F 做功的大小,可知F 做功的大小W =1 2F m x 0+14 πx 02,根据动能定理得,E k =W =12F m x 0+14πx 02 =01122m F x π?? + ?? ?,故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运动粒子,每个粒子质量为 m ,单位体积内粒子数量n 为恒量,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粒子大小可以忽略;其速率均 为v ,且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与器壁碰撞前后瞬间,粒子速度方向都与器壁垂 直,且速率不变.利用所学力学知识,导出器壁单位面积所受粒子压力f 与m n 、和v 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21 6 nsmv B .2 13 nmv C . 21 6 nmv D .2 13 nmv t ? 【答案】B 【解析】 【详解】 一个粒子每与器壁碰撞一次给器壁的冲量2I mv ?=,如图所示,

以器壁上面积为S 的部分为底、v t ?为高构成柱体,由题设可知,其内有1 6 的粒子在t ?时间内与器壁上面积为S 的部分发生碰撞,碰撞粒子总数1 6 N n Sv t = ??,t ?时间内粒子给器壁的冲量21·3I N I nSmv t =?=?,由I F t =?可得21 3 I F nSmv t ==?,21 3 F f nmv S ==,故选B . 3.为估算雨水对伞面产生的平均撞击力,小明在大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0分钟内杯中水位上升了45mm ,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 。设雨滴撞击伞面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3 3 110kg/m ?,伞面的面积约为0.8m 2,据此估算当时雨水对伞面的平均撞击力约为( ) A .0.1N B .1.0N C .10N D .10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雨水由动量定理得 Ft mv Shv ρ=?= 则 0.72N 1.0N Shv F t ρ= =≈ 所以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高考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练习题 一、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 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1/8光滑圆弧轨道左端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在大小恒为F 、方向始终与轨道相切的拉力作用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左端切线水平,当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此时小球的速率为v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A 2FR B .此过程拉力做功为 4 FR π C .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1 2Fv D 2Fv 【答案】B 【解析】 【详解】 AB 、将该段曲线分成无数段小段,每一段可以看成恒力,可知此过程中拉力做功为 11 44 W F R FR ππ=?=,故选项B 正确,A 错误; CD 、因为F 的方向沿切线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则拉力的功率P Fv =,故选项C 、D 错误。 2.“水上飞人表演”是近几年来观赏性较高的水上表演项目之一,其原理是利用脚上喷水装置产生的反冲动力,使表演者在水面之上腾空而起。同时能在空中完成各种特技动作,如图甲所示。为简化问题。将表演者和装备与竖直软水管看成分离的两部分。如图乙所示。已知表演者及空中装备的总质量为M ,竖直软水管的横截面积为S ,水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为g 。若水流竖直向上喷出,与表演者按触后能以原速率反向弹回,要保持表演者在空中静止,软水管的出水速度至少为( )

A 2Mg S ρB Mg S ρC 2Mg S ρD 4Mg S ρ【答案】C 【解析】 【详解】 设出水速度为v ,则极短的时间t 内,出水的质量为 m Svt ρ= 速度由竖起向上的v 的变为竖起向下的v ,表演者能静止在空中,由平衡条件可知表演者及空中装备受到水的作用力为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装备对水的作用力大小也为 Mg ,取向下为正方向,对时间t 内的水,由动量定理可得 22()()Mgt mv m v v Sv t S t ρρ--=--= 解得 2Mg v S ρ= 故C 正确,A 、B 、D 错误; 故选C 。 3.2019年8月11日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青岛,导致部分高层建筑顶部的广告牌损毁。台风“利奇马”登陆时的最大风力为11级,最大风速为30m/s 。某高层建筑顶部广告牌的尺寸为:高5m 、宽20m ,空气密度3 1.2kg/m ρ=,空气吹到广告牌上后速度瞬间减为0,则该广告牌受到的最大风力约为( ) A .33.610N ? B .51.110N ? C .41.010N ? D .49.010N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广告牌的面积 S =5×20m 2=100m 2 设t 时间内吹到广告牌上的空气质量为m ,则有

物理竞赛微元法资料

三、微元法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引起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例1:如图3—1所示,一个身高为h 的人在灯以悟空速度v 沿水平直线行走。设灯距地面高为H ,求证人影的顶端C 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该题不能用速度分解求解,考虑采用“微元法”。 设某一时间人经过AB 处,再经过一微小过程Δt (Δt →0),则人由AB 到达A ′B ′,人影顶端C 点到达C ′ 点,由于ΔS AA ′= v Δt 则人影顶端的移动速度: v C =CC t 0S lim t '?→??=AA t 0H S H h lim t '?→?-?=H H h -v 可见v c 与所取时间Δt 的长短无关,所以人影的顶端C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如图3—2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球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球面上放置一光滑均匀铁链,其A 端固定在球面的顶点,B 端恰与桌面不接触,铁链单位长度的质量为ρ 。试求铁链A 端受的拉力T 。 解析:以铁链为研究对象,由由于整条铁链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计,所以整条铁链不能看成质点,要分析铁链的受力情况,须考虑将铁链分割,使每一小段铁链可以看成质点,分析每一小段铁边的受力,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出整条铁链的受力情况。在铁链上任取长为ΔL 的一小段(微元)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如图3—2—甲所示。由于该元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平衡,在切线方向上应满足: T θ + ΔT θ = ΔGcos θ + T θ ,ΔT θ = ΔGcos θ = ρg ΔLcos θ 由于每段铁链沿切线向上的拉力比沿切线向下的拉力大ΔT θ ,所以整个铁链对A 端的拉力是各段上ΔT θ的和,即: T = ΣΔT θ = Σρg ΔLcos θ = ρg ΣΔLcos θ 观察ΔLcos θ的意义,见图3—2—乙,由于Δθ很小,所 以CD ⊥OC ,∠OCE = θΔLcosθ表示ΔL 在竖直方向上的投 影ΔR ,所以ΣΔLcos θ = R ,可得铁链A 端受的拉力: T = ρg ΣΔLcos θ = ρgR 例3:某行星围绕太阳C 沿圆弧轨道运行,它的近日点A 离太阳的距离为a ,行星经过近日点A 时的速度为v A ,行

高考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

高考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 一、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 1.如图所示,某个力F=10 N作用在半径为R=1 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保持在任何时刻均与作用点的切线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为() A.0 B.20π J C.10 J D.10π J 【答案】B 【解析】 本题中力F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都在变化,属于变力做功问题,可以考虑把圆周分割为很多的小段来研究.当各小段的弧长足够小时,可以认为力的方向与弧长代表的位移方向一致,故所求的总功为W=F·Δs1+F·Δs2+F·Δs3+…=F(Δs1+Δs2+Δs3+…)=F·2πR=20πJ,选项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应注意,力虽然是变力,但是由于力一直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可以直接由 W=FL求出. 2.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1/8光滑圆弧轨道左端有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大小恒为F、方向始终与轨道相切的拉力作用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运动,轨道左端切线水平,当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此时小球的速率为v,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此过程拉力做功为 2 2 FR B.此过程拉力做功为 4FR C.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1 2 Fv D.小球运动到轨道的末端时,拉力的功率为 2 2 Fv 【答案】B 【解析】【详解】

AB 、将该段曲线分成无数段小段,每一段可以看成恒力,可知此过程中拉力做功为1144 W F R FR ππ=?=,故选项B 正确,A 错误; CD 、因为F 的方向沿切线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则拉力的功率P Fv =,故选项C 、D 错误。 3.为估算雨水对伞面产生的平均撞击力,小明在大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0分钟内杯中水位上升了45mm ,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 。设雨滴撞击伞面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33 110kg/m ?,伞面的面积约为0.8m 2,据此估算当时雨水对伞面的平均撞击力约为( ) A .0.1N B .1.0N C .10N D .100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雨水由动量定理得 Ft mv Shv ρ=?= 则 0.72N 1.0N Shv F t ρ= =≈ 所以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4.水柱以速度v 垂直射到墙面上,之后水速减为零,若水柱截面为S ,水的密度为ρ,则水对墙壁的冲力为( ) A .12ρSv B .ρSv C .12ρS v 2 D .ρSv 2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t 时间内有V 体积的水打在钢板上,则这些水的质量为:

物理竞赛中的数学知识

物理竞赛中的数学知识 一、重要函数 1. 指数函数 2. 三角函数 3. 反三角函数 反正弦Arcsin x ,反余弦Arccos x ,反正切Arctan x ,反余切Arccot x 这些函数的统称,各自表示其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为x 的角。 二、数列、极限 1. 数列: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 项。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a 1,a 2,a 3,…,a n ,a (n+1),… 简记为{an },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 项a n 与项的序数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通项公式a n =a 1+(n-1)d ,前n 项和11(1) 22 n n a a n n S n na d +-= =+ 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 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通项公式a n =a 1q (n-1) ,前n 项和11(1) (1)11n n n a a q a q S q q q --= =≠--

所有项和1 (1)1n a S q q =<- 3. 求和符号 4. 数列的极限: 设数列{}n a ,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若通项n a 无限接近某个常数A ,则称数列{}n a 收敛于A ,或称A 为数列{}n a 的极限,记作A a n n =∞ →lim 否则称数列{}n a 发散或n n a ∞ →lim 不存在. 三、函数的极限:在自变量x 的某变化过程中,对应的函数值f (x )无限接近于常数A ,则称常数A 是函数f (x )当自变量x 在该变化过程中的极限。 设f (x )在x>a (a >0)有定义,对任意ε>0,总存在X >0,当x>X 时,恒有| f (x )-A |<ε,则称常数A 是函数f (x )当x →+∞时的极限。记为+∞ →x lim f (x )=A ,或f (x ) → A (x →+∞)。 运算法则 lim x x →[f (x )± g (x )]=0 lim x x →f (x ) ±0 lim x x →g (x ) lim x x →[f (x ) ? g (x )]=0 lim x x →f (x ) ?0 lim x x →g (x ) ) (lim )(lim )()(lim 0 0x g x f x g x f x x x x x x →→→=,其中0lim x x →g (x )≠ 0. 四、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1.若0)(lim 0 =→x f x x ,则称)(x f 是0x x →时的无穷小量。

高中物理竞赛.微元法详细解读+例题分析(附完整答案)

微元法 方法简介 微元法是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中的常用方法,也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使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用我们熟悉的物理规律迅速地加以解决,使所求的问题简单化。在使用微元法处理问题时,需将其分解为众多微小的“元过程”,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引起巩固知识、加深认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 例1:如图3—1所示,一个身高为h 的人在灯以恒定速度v 沿水平直线行走。设灯距地面高为H ,求证人影的顶端C 点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该题不能用速度分解求解,考虑采用“微元法”。 设某一时间人经过AB 处,再经过一微小过程 △t (△t →0),则人由AB 到达A ′B ′,人影顶端 C 点到达C ′点,由于△S AA ′=v △t 则人影顶端的 移动速度h H Hv t S h H H t S v A A t C C t C -=??-=??='→?' →?00lim lim 可见v c 与所取时间△t 的长短无关,所以人影的顶 端C 点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2:如图3—2所示,一个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球 面放在水平桌面上,球面上放置一光滑均匀铁链,其A 端固定在球面的顶点,B 端恰与桌面不接触,铁链单位 长度的质量为ρ.试求铁链A 端受的拉力T. 解析:以铁链为研究对象,由由于整条铁链的长度不能 忽略不计,所以整条铁链不能看成质点,要分析铁链的受 力情况,须考虑将铁链分割,使每一小段铁链可以看成质 点,分析每一小段铁边的受力,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得出 整条铁链的受力情况. 在铁链上任取长为△L 的一小段(微元)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分析如图3—2—甲所示.由于该元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受力平衡,在切线方向上应满足: θθθθT G T T +?=?+cos θρθθc o s c o s Lg G T ?=?=? 由于每段铁链沿切线向上的拉力比沿切线向下的拉力大 △T θ,所以整个铁链对A 端的拉力是各段上△T θ的和, 即 ∑∑∑?=?=?=θρθ ρθc o s c o s L g Lg T T 观察 θcos L ?的意义,见图3—2—乙,由于△θ很小, 所以CD ⊥OC ,∠OCE=θ△Lcos θ表示△L 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R , 所以 ∑=?R L θ c o s 可得铁链A 端受的拉力 ∑=?=gR L g T ρθρcos

物理竞赛思想

微元法在静电场中的应用 江苏省海门中学 张 森 物理学中许多量都是连续量,例如时间、分布性电量、分布性场能等等,连续量的处理常借助微元法来分析,微元法就是把有些物理量化成无限逼近零值又不为零值的“元过程”(微元)来分析,而且每个“元过程”所遵循的规律是相同的,这样,我们只需要分析这些“元过程”,然后再将“元过程”进行必要的数学方法或物理思想处理,进而使问题求解。使用此方法会加强我们对已知规律的再思考,从而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作用。竞赛题涉及微元比例、微元关联、微元近似和微元累加4个方面。下面介绍这一方法在静电场中的应用 一、非点电荷问题的微元法求解 在静电场中F=2 21r Q Q k 、E=k 2 r Q 、r Q k =?等公式均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当我们遇到与带电体不能 看作点电荷时,就可采用微元法利用上述公式求解问题。 例1.一无限长均匀带电细线弯成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其中AB 是半径为R 的半圆弧,AA ′平行于BB ′,试求圆心O 处的电场强度。 解析:据图形明显包含的对称性,可以估计到左上侧四分之一圆弧电荷对O 点的场强贡献与右下侧半无限长直线的电荷对O 点的场强贡献必相互抵消.若证明了这一点,左下侧与右上侧对应部分对O 点场强贡献自然也会相互抵消. 左上四分之一圆上的微元△l 1与右下直线的微元△l 2间,具有如图10—5所示的角微元 ? ?对称关联.△l 1电荷与△l 2电荷在O 点产生的场强21E E ??与方向相反,只要证明21E E ??与大小相等, 便可得圆心场强.00 =?E 设电荷线密度为常量ρ 因△l 1=R ??, 所以有.2 2 11R k R rR k R l k E ??ρρρ?=?=?=? 各参量,,r ?△l 1, △l 2, △l 2′的几何含义已在图中标出 所以有. 2 22 R k E ?=?ρ 而..cos ,,cos 2 222 2R r l r R r l l l ?????= ??? ? ?? ?? ??? =??=' ?' ?= ? 因此 .12E R k E ?=?=?? ρ 又由于△E 1与△E 2的方向相反,所以圆心O 的电场强度为0。 此题是通过建立微元关联、近似而得以解决的典型题。 例2.无穷远处有静止状态的带电粒子,它受均匀带电半圆环吸引,沿AB 线运动(如图所示),在A 点和B 点速度之比v A /v B =η,求粒子在这两点加速度之比。 解析 设在A 、B 两点电场强度为E A 和E B ,加速度为a A 和a 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qE A =ma A ,qE B =ma B . 由此可知: .B A B A E E a a = 即粒子在A 、B 两点加速度之比等于半圆环在这两点产生电场强度之比。设A 、B 两点电势为U A 和U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