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梁茂信

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是美国革命时期自由与奴役悖论的最高表现,也是美国共和制度确立的前提。探讨其合法化进程不只涉及黑奴制本身,而且涉及其它重大问题的评价。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存在简单化现象,有些观点难以服人。本文拟提出粗浅看法,以期补苴罅漏,抛砖引玉。

一、黑奴制的合法化进程

美国的黑奴制形成于殖民地草创时期。1619年,首批黑人来到弗吉尼亚后,各殖民地为加快发展,在着力吸引欧洲移民的同时,大量引进黑人。由于黑人来自刚果和尼日尔等非洲不同地区,彼此语言不通,不懂白人的语言和法律,加上劳动中极易识别和管理,买卖和奴役黑人便很快盛行起来。从1640年起,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等殖民地相继颁布法律,逐步确立了黑人“永久财产”的地位,到1690年,黑人的一切权利被剥夺,至此,黑奴制度基本形成。此后,北美的黑人逐年增多,由1700年的217万增至1790年的7514万,其中,90%左右集中在南部地区。在这里,黑人占弗吉尼亚人口的4019%、南卡罗来纳的4317%、马里兰的3417%、北卡罗来纳的2618%、佐治亚的36%①。黑人多在南部,是因为这里气候湿润,地理条件优越,种植园的烟草等产品在欧洲市场广阔、利润丰厚,刺激了奴隶制的发展。到美国革命前夕,黑奴制已深深地扎根于南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之中。

自黑奴制确立以来,除了一些宗教人士谴责它亵渎神灵以外,几乎听不到抗议的呼声。1740年,“宗教大觉醒”兴起后,一些教友派领袖提出了废奴主张,认为黑人是

上帝的子民,有权享受自由和平等。1755年该教会规定,禁止其教徒奴役或买卖黑人,违者开除教籍。但是,这项规定仅限于该教会内部,没有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从18世纪60年代起,随着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以托马斯?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主义者以欧洲启蒙思想中的自然权利学说为武器,奋力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一些废奴主义者在抨击英国暴政的同时,对那些倡导自由的奴隶主提出了尖刻批评。他们问道:“你们假装倡导自由平等不感到脸红吗?你们这些无聊的爱国者们,

这些倡导人类自由同时又践踏非洲裔神圣权利和特权的人们不感到在自我嘲弄吗?”

①废奴者的呼声使人们将黑人同北美各民族的命运融为一体,解放黑奴由此成为美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之一。

面对这种形势,当时的一些人士乐观地认为,革命者迎来了“和平解放黑奴的绝

好机会”

②;“黑奴制已日暮途穷,几乎每个人都把它视为邪恶,必须以有效的方式废除”③。这种观点管窥蠡测,以点代面,过分相信了舆论宣传和一些奴隶主的言论,而没有对奴隶主维护黑奴制的行为与动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只看到了北方地区的大好形势,而没有看到废奴事业从一开始就在南部遇到了无法逾越的重重障碍。

下面我们从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

第一个层面是在各州内部进行的废奴运动。1774年10月大陆会议在决定抵制英

货的同时,呼吁“彻底禁止这种邪恶的、残酷的、违背人道的贸易”

④。随后,各地分别采取了两种步骤:一是禁止奴隶贸易,这一过程(除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到1787年完成;二是废除黑奴制,这一进程主要是在北部进行的。南部只有弗吉尼亚州和马里兰州于1782—1783年分别颁布了允许自愿解放黑奴的法令,其它州则无动于衷。在北部,到1784年各州分别通过宪法、司法或法令废除了黑奴制。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黑奴较多,分别占其人口的716%和717%⑤,所以争论激烈,进度缓慢,到1799年和1804年才废除了黑奴制。北部解放黑人,有三个促成因素:(一)地理条件复杂,小农较多,工商业发达,限制了黑奴制的发展;(二)在农闲季节,奴隶主将黑奴廉价出租,从事木工和铁匠等职业,影响了自由白人的就业,所以他们以私刑或恫吓等手

历 史 研 究1997年第6期 

①②③沃尔特?伯恩斯:《宪法与奴隶移民》W alter Berns ,T he Constitu tion and the M ig ration of

S laves ,《耶鲁法律学报》1968年第78期,第214页。

克莱芒?伊顿:《内战前的南部史》C lem ent Eaton ,A H istory of the O ld S ou th ,伊利诺伊

1987年版,第110页。

温斯洛普?乔丹:《白压黑:1550—1812年美国人对黑人的态度》W inth rop Jo rdan ,W h ite

O ver B lack :A m erican A ttitud es T o w ard the N eg ro 1550—1812,纽约1968年版,第290页。

段,使黑奴“变得懒散、游手好闲、腐化堕落,最终对奴隶主毫无价值”

①;(三)日益勃兴的市场经济机制推动了民主氛围的形成。1774年,宾夕法尼亚和纽约等地的废奴者成立了以富兰克林和汉密尔顿为首的废奴协会,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成为推动废奴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第二个层面是在南北部之间在废奴问题上所展开的争论,主要争论有三次。第一次是1776年7月1日至4日围绕《独立宣言》中有关黑人问题的阐释进行的,它共有三层含义:(一)英国国王是奴役黑人的罪魁祸首,侵犯了黑人“生命和自由的最神圣的权利”;(二)他压制殖民地制定禁止奴隶贸易的法律;(三)他鼓动黑人“靠屠杀在

他的强制下使用奴隶的人们来购买他从他们身上夺走的自由”

②。但是,这段文字在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的反对下被删除了,因为它们不想放弃黑奴贸易,这一主张又得到了北部一些从奴隶贩运中获利甚丰的州的支持。所以,在革命时期,黑奴贸易非

但未减弱,反而“达到了北美有史以来的顶峰”

③。第二次是同年7月30日至8月1日《邦联条例》草案第十款引起的争论。该条款规定,国会为共同防务或其它社会福利所需之费用由“各殖民地按其居民人数(不分

男女老幼和平等地位,不纳税的印第安人除外)的比例提供”

④。由于该条款将黑人纳入课税对象之列,因而涉及黑人的社会身份也即黑奴制的合法性问题。对此,南部各州坚决反对。马里兰州的代表指出,黑奴是财产,不是公民。奴隶主对黑奴的投资就像北方的农场主对牛羊投资一样,“按照南部农场主的人头和他的奴隶征收南方诸州的

税,和按照北方农场主的人头和他的牛羊头数征收北方诸州的税,都是没有道理的”

⑤。南卡罗来纳州的代表威胁说,“如果对黑奴是否属于我们的财产争论不休,邦联将由此

终结”

⑥。南部诸州的强硬态度不但迫使大陆会议改弦易辙,最终把各州“所有土地价值的比例”作为课税标准,而且将黑人作为“财产”写入了《邦联条例》

⑦,从而为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①②③④⑤⑥⑦米勒:《美国历史上的大辩论》第1卷,第250页。《条例》第四款界定了各州公民的自由权

利和义务后写道:“各州不得阻止迁入该州之财产转移至财产所有者居住之任何他州”。这里《美洲黑人编年史》,第53页。

米勒:《美国历史上的大辩论》第1卷,第240页。

马里恩?米勒:《美国历史上的大辩论》M ari on M iller ,G reat D ebates in A m erican H istory 14

卷,新泽西1970年版,第1卷,第239页。

戴维?戴维斯:《革命时代的奴隶制问题》D avid B .D avis ,T he P roble m of S lavery in the A g e

of R evolu tion ,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122页。

梅利尔?彼得森:《杰斐逊集》上册,刘祚昌、邓红风译,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25页。利昂?利特瓦克:《奴隶制之外:1790—1860年自由州的黑人》L eon F .L itw ack ,N orth of

S lavery :T he N eg ro in the F ree S tates 1790—1860,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7页。

第三次是1787年6月至9月制宪会议上的争论,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从辩论过程和宪法条文看,共有四项内容与黑奴制相关。

第一,宪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各州选派众议员和纳税时应以所有自由人口及3 5的黑人数为标准。这项条款是制宪会议上达成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妥协。7月7日,当代表们讨论国会席位分配原则时,詹姆斯?麦迪逊提出:“在一院中应按自由居民来确定,在另一院中将黑人如实统计并分配席位。”而南卡罗来纳州代表则主张在两院中

“将黑人与白人平等对待”①。对于南方既要维护黑奴制又要增加国会席位的企图,北方

代表洞见症结,坚决反对。7月12日,不甘心失败的南卡罗来纳州代表再次提出将黑人与白人同等对待的提案,结果又一次被否决。在此情况下,弗吉尼亚州代表埃德蒙德?伦道夫以1783年4月18日国会颁布的税额法为依据,要求将黑人以3 5的比例折算②。北卡罗来纳州代表附议时指出,自该法案实施以来,黑人一直是纳税者,分配席位时不应将他们的代表排斥在外,南部加入邦联至少必须以3 5的比例为条件”,如

果“将黑人彻底排除在外,制宪会议将就此结束”③。面对这种最后通牒式的态度,北

方代表别无选择,否则制宪会议必将破裂。北方作出让步后,黑人作为“半人半财产”被纳入了宪法条文中。

第二,宪法第二条第九款规定,在1808年以前,国会不得禁止引进黑奴,但每引进一名黑奴应课以10美元的关税。这项条款是在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亚州的代表坚持下各州让步的结果。制宪委员会最初规定禁止引进黑奴的时间下限是1800年,但这两个州却坚持以1808年为下限。虽然一些北方代表持有异议,但在最后表决中,除南部州以外,马萨诸塞和康涅狄格州也投了赞成票,因为这两州有不少商人从事黑奴贩运,倍受其益,南部代表声称,如果这项提案被否决,南部不仅会反对北方提出的航海贸易法条款,而且也不会批准宪法④。这样,双方再次达成妥协。

第三,宪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当黑奴逃往他州时,奴隶主有权追捕,各州不得阻挠或干涉。这项规定是8月29日由南卡罗来纳州代表提出的,目的是要防止黑奴通过逃跑而获得人身自由。因此时有关黑奴的身份和黑奴贸易的条款已定,各州没有产生分歧,一致表决通过。

第四,宪法第五条规定,若各州议会或国会两院2 3的议员提出修正案时,须经州议会或国会两院3 4议员的同意。这项条款旨在保证宪法条文的长期稳定性和有效

历 史 研 究1997年第6期 

①②4月18日国会制定税额法案时最初提出将黑人以1 2的比例折算,但南卡罗来纳州和佐治

亚州不愿多纳税,故提出1 4和1 3的比例,经各方妥协后,采用了麦迪逊提出的3 5比例。詹姆斯?麦迪逊:《1787年联邦制宪会议辩论纪录》Jam esM adison ,N otes of D ebates in the

F ed eral Convention of 1787,俄亥俄大学出版社1966年版,第225页。

性,但在客观上堵死了通过修改宪法条款来解放黑奴的有效途径。因为在当时13个州中,有5个蓄奴州,自由州根本无法构成宪法规定的3 4票数。因此可以说,它为黑奴制的合法化划上了句号。

从上文中不难看出,自革命伊始,虽然北部比较顺利地废除了奴隶制,但南部奴隶主维护黑奴制的决心坚如磐石,根本没有任何和平解放黑奴的可能。在南部与北部之间,每次争论及每项重大法律文件的制定与实施均以奴隶主夙愿得偿而告终,而1787年宪法生效后,革命时期和平解放黑奴的任何希望都化为泡影了。

二、《独立宣言》:自由与奴役的理论依据

我国的一些学者认为,1787年宪法承认黑奴制合法地位,“是对《独立宣言》庄严

宣布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的背叛”,“是根本违背美国革命的精神的”①。这些学

者只看到了《宣言》中的革命精神,而没有将《宣言》置于当时的实际环境中加以考察,因而没有看到其中含有且贯穿于革命始终的矛盾性。

为了揭示这种矛盾性,有必要引用《宣言》中最能反映革命精神的那段名言:“我们认为下述真理乃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以及谋求幸福之权。为了保障此等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

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

②这段文字不蔓不枝,闳中肆外,以自然权利学说为武器,与《宣言》中罗列的英国国王奴役殖民地人民的种种罪行一起,阐明了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同时,它通过强调人民的各种自然权利,摆正了人民与政府的起源、更迭、权力来源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立民治政府的原则和方式。

但是,理解《宣言》中的真谛,至少不应忽略两个方面:(一)《宣言》中的“人民”首先是指超越各殖民地不同阶层、性别和种族的抽象概念上的人民——美利坚民族。它同世界上所有民族一样,应该“根据自然法则和上帝旨意所赋予的权利,以独

立平等的身份自立于世界列国之林”③。(二)就具体概念上的“人民”而言,尽管在道义上和理论上,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自由,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并参与社会生活。但在实践上,《宣言》中的“人民”并不存在。因为殖民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事实上的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①②吉尔贝?纳希尔:《杰斐逊评传》,王丽华、李澍泖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

李道揆:《美国政府与美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7页;顾学稼、陈必

录等编著《美国史纲要》,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4页。

历 史 研 究

不平等格局已经形成,物质和精神上的财富差异已圈定了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由与平等的社会范畴。《宣言》作为一个争取民族独立的纲领性文件,其主旨不是要解决凸现在人们面前的社会问题,而是抽象地表达了建立自由平等社会的愿望和原则,不管其内涵是否存有局限性,它在实践上必因各种因素的制约而产生镜花水月的效果。

实际上,自《宣言》问世之日起,它的矛盾性已昭然若揭。虽然它保留了约翰?洛克的自然权利学说中的生命权、自由权,用“谋求幸福之权”取代了其中的“财产权”,但是,这并不等于它否定了财产权的重要性;相反,它在只字未提的情况下确立了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宣言》中有关黑奴的论述被删除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它将黑奴排斥在“人民”之外,在理论上承认了他们作为财产而非人的社会地位。此外,杰斐逊作为《宣言》的执笔人,并不抹煞财产权的重要性,而是把财产权视为一种公民权,认为它是人类实现自由和幸福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不仅主张政府保护财产权,而且把维护财产权视为人们参政的前提和依据,在弗吉尼亚着力完善以财产多少为选举资格的制度,来实现白人成年男性的普选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杰斐逊用选举财产资格制度为《宣言》从理论走向实践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一点与各州按照《宣言》的原则组织新政府时采用的财产资格制度是一致的。尽管杰斐逊及各州之间在这项制度上的标准迥异,但其特征和效用是相同的:(1)民主性较革命前明显增强;(2)黑人、白人下层民众及妇女都被排斥在选民之外;(3)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程度与拥有财产的多寡成正比。这与1776—1784年弗吉尼亚和马萨诸塞等7个州议会中的实际情况又是相互吻合的①。就是说,在实践上,《宣言》中的“人民”成了“白人成年男性有产者”。

把财产权作为民众参政的依据,具有双重的社会效用。一方面,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必须以能够独立表达意志并支配公民个人行动的集合体为条件,而公民的自由与独立又须受财产权的制约。用杰斐逊的话说,有了财产,人们就会安居乐业,自行其是,就会“精力最旺盛、自尊心最强、最有道德”,就会“用持久的纽带与他们的国家连结在一起”②。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将会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关心政治和国家大事,其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和品质则为共和制度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提供必要的力量源泉。换一个角度讲,如果失去了财产,人们就会傍人篱壁,俯仰由人,或者在利欲熏心之下走向腐化堕落或无政府主义的极端。无论属于哪一种,都会对共和制度构成极大威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杰斐逊指出:“依附性会导致奴役和腐败,窒

①科林?邦威克:《美国革命》Co lin Bonw ick,T he A m erican R evolu tion,伦敦1991年版,第

132—134页;彼得?奥努夫:《新的美利坚民族:1775—1820年》Peter O nuf,T he N e w A m e2

息美德的胚胎并为野心家准备了合适的工具。”

①这也是杰斐逊反对奴隶制度,敌视城市无业游民,倡导均分地产,建立小农社会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按照麦迪逊的解释:“组织政府是为了保护人……但同样也保护财产”,而政府官员又是“由社会上对政府的这个目标最感兴趣的那部分人选举的”。“因此,在挑选这些人时,应该注意财

产问题”

②。这就是说,个人的权利与财产是不可分割的,没有财产就无权利可言,而保护两者的有效手段就是选举中的财产资格限制,它可以将选民和被选举者限制在有产者范围内,使出类拔萃者进入政府,在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融为一体的前提下,既能保护个人的权利和财产,又能推进共和制度的发展。

对奴隶主来说,实行选举财产资格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说《宣言》只是在理论上将黑人排斥在“人民”之外,那么,这项制度则在实践上剥夺了黑人的选举权,使他们依旧作为“财产”,成为奴隶主爬上权力宝座的阶梯。这样,奴隶主不仅能够名正言顺地依据其州宪法和法律,首先在州确立黑奴制的合法地位,而且又因他们参与了立国进程中的重大决策,而能够运用手中的权力,依照自己的意志设计江山。如此,黑奴制被置于中央政府的保护之下,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当然,在黑奴制的合法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是《宣言》中的“自由”和“同意”原则。自由作为自然权利中的组成部分和追求幸福的必要条件,在道义上和理论上应用于抽象和具体两个概念上的“人民”。但是在运作上,则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单个人的人民之间;二是人民与政府之间,其中,政府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为只有它才拥有足够的力量和手段保护“人民”的权利。那么政府怎样才能保护而不侵害人民的权利呢?杰斐逊讲得很清楚,“良好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贤明而节俭的政府,它会制止人们相互伤害,使他们自由地管理自己的实业和进步,它不会侵害人们

的劳动果实”③。这段文字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制止人们相互伤害”既需要人民彼此

间的自我约束力,也需要政府的监护。个人行使自由时,应该是“按照我们的意志而

同时又受他人的相等的自由所制约的限度内的不受拘束的行动”

④。也就是说,在同等条件下,人们行使自由时,必须以不损害他人的自由为前提,这需要个人自身的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来约束,而政府将以评判者的角色,运用法律或行政手段加以界定和规范。第二,“被治理者的同意”是限制政府权力的重要环节,而人民有权“变更或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①②③弗农?帕林顿:《美国人思想中的主要思潮》V ernon L .Parrington ,T he M ain Cu rrents in

汉密尔顿、麦迪逊和杰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80页。

戈登?伍德:《美国革命中的激进主义》Go rdon S .W ood ,T he R ad icalis m in the A m erican

R evolu tion ,纽约1992年版,第179页。

废除”政府则是规范政府职能的杠杆。在此条件下,政府的所有权力只能囿于人民同意的范畴之内,不得以任何方式行使非经人民同意的权力,更不能越权干涉人民追求幸福之一切正当活动。它的首要和终极目标是保护人民的财产权及其他各种权利。所以,正像杰斐逊所说的那样,政府行使职权的首要前提,一是承认并保护私有财产权,不任意侵占人们的劳动果实;二是在管理上采取不干涉的原则,“让人民自由地管理自己的实业和进步”。这实际上就是何顺果教授曾说的盛行于革命时期的“自由放任”原则①。

对奴隶主来说,上述原则字字珠玑,如同金科玉律,为他们维护黑奴制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一方面,他们认为,黑奴是他们的财产和追求幸福的手段,解放奴隶必须以不损害奴隶主的自由和幸福为前提。在无任何补偿或非经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废除

奴隶制必然会根除种植园主的幸福、安宁和繁荣”

②。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弗吉尼亚州的奴隶主于1784—1785年向州议会呈交了1244份请愿书,要求将其转呈邦联国会,谴责北方的废奴者是“美国的敌人,英国政府的工具”。该州议会将这些请愿书综合后发现,“它们的语气不是充满内疚和自卫,而是强烈主张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利

和自由”

③。另一方面,依照“同意”原则解放黑奴也是杰斐逊和华盛顿倡导的最佳方式。杰斐逊认为,解放黑奴应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然后再“按照主人的同意处理,而不是靠消灭他们。”杰斐逊的主张与他本人倡导的自由放任原则是一致的,同时也因为他看到,奴隶主认为用不正当的方式解放黑奴,等于“夺走自己的生命和财产……是

对自由民的侮辱”④。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总统一再表示,应以合法方式解放黑奴,他

谴责费城的废奴者采用强制手段解放黑人是“实为压迫,毫无人道可言”

⑤。在奴隶主看来,他们参加反英斗争,目的是要保护自己的自由和财产权利。他们从来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同意”政府解放黑奴。是否解放黑奴,须依奴隶主的意愿处理,不属于他们同意授予政府权力的范畴。1782年弗吉尼亚卢嫩堡县的一些奴隶主上书州议会时明确指出,黑奴作为他们的财产,在《宣言》和《邦联条例》中得到“如此清楚的界定,如此充分的承认,如此严肃的批准和确认……丝毫不允许有任何模棱两可的解释,也

不允许用任何权力做任何细微的更改或削弱”

⑥。由此不难看出,奴隶主始终把《宣言》视为自己维护黑奴制的理论依据。而杰斐逊本人对“自由”与“同意”原则的解

历 史 研 究①②③④《杰斐逊集》上册,第310页;下册,第835页。

《革命时代的奴隶制的问题》,第168页。

杰克?格林:《美国革命的性质和局限性》Jack Green ,T he A m erican R evolu tion :I ts Charac 2

ter and L i m its ,纽约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页。

何顺果:《略论美国的“立国精神”》,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现代化历史经验》,东方出

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释和实践则表明:黑奴制的合法化并非对《宣言》的背叛,而是其中的矛盾性在实践中的反映。

三、妥协:各州唯一的选择

有的美国学者认为,革命时期,由于“无人考虑采取直接的革命行动”,致使废奴事业“功败垂成”。如果“在一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中全面解放奴隶,其意义不仅仅是一种临时性的武器,它会以辉煌的胜利告终,达到革命的顶点,罪责很容易推到英国人

身上,全国也会有一种自豪感”①。“开国元勋因其有所讥讽,错过了机会,使美国的废

奴进程步履蹒跚”

②。客观地讲,运用暴力手段解放黑奴,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而从当时的实际情况看,这种基础和条件并不存在。这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证。

第一,解放黑奴是一项庞杂的政治和社会任务。它需要有一个臻善而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强大的军队,需要在运用暴力打破黑奴制的同时,在政治、经济和教育等方面确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帮助黑人安居乐业并向自由公民的生活方式过渡。但是,由于废除黑奴制与立国事业是同步进行的,具备这种能力的中央政府并不存在。不仅年

轻的共和国四面楚歌,欧洲列强虎视眈眈,而且邦联政府软弱无力,“简直形同乞丐”

③。各州之间矛盾重重,国家债台高筑,民心不定,所以,当务之急不是解放黑奴,而是安邦定国,巩固革命成果。

第二,在殖民地时代,各殖民地只与英国发生联系,彼此间各自为政,互不隶属,它们在地域、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利益的差异使彼此间戒心重重,猜忌横生,由此滋生的地方主义使他们在殖民地时代的历次战争中,彼此冷漠相视,作壁上观。在独立战

争时期,“类似的短浅目光再度出现……又一次导致了近乎于灾难性的后果”④。战后初

期,地方主义的泛滥严重地阻碍了共和国的立国进程。对此,华盛顿曾忧心忡忡地说:

“13个主权国家彼此争斗,又一致瓦解邦联政府,这肯定会毁灭我们的国家”⑤。到1787

年,虽然各州都认识到了地方主义给国家带来的严重危害性,同意授予邦联政府更大的权力。对此,当今美国学者伦纳德?莱维却夸大了这种共识的作用,认为“制宪会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①②③④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开国立程》,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1987年中文版,第

414页。

丁?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上册,杨国标、张儒林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96页。威廉?弗里林:《开国元勋与奴隶制》W illiam W .F reeh ling ,T he F ound ing F athers and S lav 2

ery ,见《美国历史评论》1972年,第77卷,第82页。

《白压黑》,第342、374页。

议上最重要的特征是共识,而不是妥协”

①。实际上,妥协与共识并不矛盾,共识是制宪会议召开的前提,而妥协则是共识的发展和延续。没有妥协,制宪会议的破裂就不可避免,因为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及联邦主义者和州权主义者之间的诸多矛盾曾几度使制宪会议濒于破裂。正是“妥协抵销了帮派偏见,助长了

政治家的和解精神,成为抑制地方主义和党派主义的解毒药”

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地方主义的彻底消失,它在各州依然甚嚣尘上。1792年联邦党人弗希尔说:“州就是我

们的国家,我们对其它州态度冷漠,往往还带着仇视、恐惧和厌恶。”

③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地方主义不仅演化为全国性的孤立主义并在华盛顿的卸任演说中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此后很长时期内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可能把自由州团结在废奴大旗之下,而且,北方各州之间及南北部之间在制宪会议期间围绕黑奴问题上的分歧所产生的紧张气氛,使富兰克林和汉密尔顿等坚定的废奴主义者缄默不语,他们深知废除黑奴制对国家统一的大业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用汉密尔顿的话说,北方代表在综合了“各方不同的观点”后认为,“不承认黑奴制,联

邦制度就不会形成”

④。第三,退一步讲,即使北方州能团结一致,与南方兵戎相见,它们不仅会付出惨重代价,而且会葬送革命成果和立国事业。首先,独立战争已使南北双方损失惨重,北方现有的实力并不具备打败南方的条件。在地域上,双方各占国土的一半;在人口上,1790年北部为202万,南部为190万;在财富上,1774年北部为4905万英镑,南部为6052万英镑,扣除将奴隶折合的财富外,北方为4792万英镑,南部为4019万英镑,北方的优势并不明显。其次,一旦战争爆发,双方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为赢得战争的胜利,势必会寻求欧洲国家的支持。这不仅会火上浇油,而且很可能在无休止的混乱中使双方重新沦为欧洲的殖民地。最后,北方认识到,南部的黑奴制已根深蒂固,废奴理想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北方工商业也尚未发展到非废除奴隶制不能充分发展的程度。因此,对于刚刚脱胎的共和制度来说,承认黑奴制利大于弊。以此为代价,既能避免因暴力废奴而引发的战争,又能换得国家的统一和共和制度的确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南北之间达成妥协,承认奴隶制是当时唯一可行的选择。关于这一点,一直关心国家统一大业的华盛顿讲得很清楚。他说,美国面临的客观形势是,要么承

历 史 研 究①②③丹尼尔?布尔斯廷:《美国人:建国立程》,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1987年中文版,第

彼得?努弗:《名符其实的联邦:宪法的联邦主义与地域妥协》Peter Knupfer ,T he U nion A s

I t Is .Constitu tional U nionis m and S ectional Co m p ro m ise ,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伦纳德?莱维:《美国宪法论文集》L eonard W .L evy ,E ssay s on the M ak ing of the Constitu 2

tion ,纽约1987年版,前言第31页。

认黑奴制,完成立国大业,“要么回到绝对无政府状态并承受其恶果,没有希望加以改

变,也不存在中间的过渡形式”①。

奴隶主维护黑奴制,除了他们强调自身的自由和幸福权利外,还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

首先,在革命前,黑奴制度已枝繁叶茂,根深蒂固,不仅成为奴隶主操纵南部政治经济生活的基础,也使小农和其他白人因“大量使用黑人劳动”而能够享有比当时欧洲更多的民主权利②,形成了一个以种族等级为核心的社会秩序。在这个社会中,奴役黑人既是白人不同阶层间消除矛盾、联结种族感情的纽带,也是他们维护已有社会秩序的基础。而恰恰是因为这种秩序受到了英国的威胁,奴隶主才“成为美国革命时

期具有大胆独立精神的先行者”

③。他们曾以血的代价赢得了民族独立,又怎能使自己成为革命的对象?佐治亚州的奴隶主问道:“为何要废除黑奴制,伤害那些冒着丧失生

命和财产危险而换得社会的自由和安全的人们呢?”

④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在维护黑奴制的基础上,推进民主改革,巩固和发展已有的社会机制。而废奴者解放黑人的要求则会彻底打乱他们的计划,使南部社会产生他们不愿看到的革命性变化。所以,他们危言耸听地指出,普遍解放黑奴会给“自由公民造成贫困,痛苦和毁灭,使黑奴父母与儿童遭受遗弃,饥饿和死亡;所有强奸,凶杀和愤怒酿成的恐惧会无休止地蔓延,

造就一大批肆无忌惮的、一无所有的、满腔仇恨的、无情无义的歹徒”

⑤。这一点也是许多开国元勋不愿看到和最为担心的。因为此时他们已看到,北方的自由黑人因种种歧视和排斥而陷入日益恶化的困境,生计无着之际,一些黑人被迫沦为白人所憎恶的

“扒手、卑微的窃贼和非法侵占财产的恶棍”⑥。这些例证都成了奴隶主借以维护黑奴制

的口实。

其次,奴隶主坚持把黑人纳入国会席位分配原则中,主要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害。最明显的例证之一是,在战后初期,国会试图向各州课税,以偿还战时债务。由于大陆会议发行的债券基本落入北方人之手,南部人持有的总额不过16%⑦,而且在最后三年中,战争是在南部进行的,因当时的大陆会议财政拮据,其费用也是南部州通过发行债券自行筹措的。按照国会的设想,北方人的债务由邦联政府兑付,南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①②③④⑤⑥⑦艾伦?戴维斯和哈罗德?伍德曼:《早期美国历史上的冲突和共识》A llen F .D avis and

《美国革命的性质和局限性》,第243页。

《美国革命的性质和局限性》,第243页。

《美国革命的性质和局限性》,第243页。

《内战前的南部史》,第104页。

《美国革命的性质和局限性》,第241页。

《华盛顿选集》,第240页。

部州向国会缴纳税款后则由自己偿还战时所欠债务。例证之二,南部州一再要求邦联政府保护其在密西西比河地区的安全和贸易权益的提案屡遭北方否决后,北方却坚持国会颁布有利于自己的航海贸易法,缺乏船运公司的南部担心这会确立北方人在贸易运输上的垄断权,进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使南部相信,如果将黑人纳入国会席位分配原则中,南部的席位就会增加到50%左右①。当然,南部不仅仅着眼于眼前,还希望在此基础上,通过黑奴制向西扩展使更多的蓄奴州加入邦联。这不仅会保持永久的均势,而且很可能会使“美国的人口和权力重心向南部和西南部倾

斜”

②。早在1783年11月杰斐逊在给弗吉尼亚州长本杰明?哈里森的信中就明确提出了成立新州时必须坚持均等的原则。他说:“如果大湖区成立一个新州会增加北部的砝

码,那么在俄亥俄河流域成立新州也会增加南部的砝码。”

③依据这一原则,南部州在宪法生效后,加快了奴隶制向西部扩展的步伐,并在成立新州的问题上与北部展开了竞赛④,这种地缘政治上的争夺最终一步一步地把美国拖入了内战的深渊。

四、奴隶主的困境

美国学者托马斯?索威尔等人对废奴事业持乐观态度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杰斐逊、华盛顿和麦迪逊等许多奴隶主都“公开主张废除黑奴制,南方的许多人士也表

达了相同的观点”

⑤。实质上,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另一面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维护奴隶制。作为革命者,他们的废奴观与民主思想是一致的;作为奴隶主,维护黑奴制又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并行不悖。因为奴隶的劳动为奴隶主创造了安逸的生活条件。因此,当英国处心积虑地奴役殖民地时,他们果敢地举起了“主权在民”的大旗,决心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但是,奴隶主又不能不感到,他们习于豪华的生活方式及政治经济生活中唯我独尊的权力都建立在奴役黑人的基础之上。废除奴隶制必然会瓦解他们的根基,成为无本之木。所以,他们在高唱自由平等的同时,又一步一步地堵死了解放黑人的有效途径。华盛顿主张解放奴隶,但在制宪会议上却安之若素,始

历 史 研 究

①②③④在1820年以前加入联邦的自由州为:佛蒙特(1791年)、俄亥俄(1803年)、印第安那(1816

年)、伊利诺伊(1818年)和缅因州(1819年),蓄奴州有:肯塔基(1792年)、田纳西(1796年)、路易斯安那(1812年)、密西西比(1817年)、密苏里(1819年)、亚拉巴马(1819年)和佛罗里达(1819年)。这表明在早期,南北双方在新州加入联邦的问题上,基《早期美国历史上的冲突与共识》,第151页。

《1787年联邦制宪会议辩论纪录》,第286页。

戴维斯:《革命时代的奴隶制问题》,第104页。值得注意的是,宪法条款中规定南部的众议

员为29人,北部为28人,恰好与当时实际人口成反比。

终以调和者的角色劝说各方让步,维护现状①;梅森反对黑奴贸易,但在黑人3 5比例条款上却 如充耳,坐观成败。他们在关键时刻默许或维护黑奴制固然与他们维护立国大业有关,但他们不会忘记,革命前英国的盘剥及奴隶主自身奢侈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在赊账贸易中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在所欠英国的400多万英镑的债务中,一半以上在弗吉尼亚州,华盛顿、麦迪逊和梅森等人都是债务人②。他们不仅维护黑奴制,而且还多次参与黑奴贸易,以期摆脱困境。他们中间,唯有华盛顿和麦迪逊去世时才释放了自己的奴隶,而杰斐逊终生只释放了7人,余者都传给了后代③。

杰斐逊作为大奴隶主,民主思想最浓,废奴言行最多,矛盾性也最突出。我国学者刘祚昌教授曾深中肯綮地指出,“杰斐逊是一位充满矛盾的人物”,各种矛盾的统一,构成了他“独特的风格”。但是在具体分析上,却有一些与此相悖的观点。刘先生在将杰斐逊同其他奴隶主进行比较时认为,“他们大多数人陷入了既要维持对黑人的奴役,又要从英国奴役下解放自己的左右为难的窘境”。“惟有杰斐逊不存在这个问题”。又说,只要仔细分析,就“可以看到他的反对奴隶制的立场的坚决性、表里一致性及实践性”。“他本人身为奴隶主,但是他能突破本阶级的切身利害关系,勇敢地站到奴隶解

放的立场上来。”

④笔者以为,在本质上,奴役黑奴与杰斐逊的民主思想是水火不相容的,解放黑奴是他终生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并在言行上也确有超人之处。但是,杰斐逊身上固有的矛盾性使他在努力解放黑人的同时,又以种种方式维护黑奴制。归纳起来,这些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杰斐逊终生不仅没有解放自己的黑奴,而且还多次参与黑奴贸易。他的黑奴由70年代的100多人增加到去世时的267人,这还不包括被他卖掉的50多人和独立战争时期逃跑的30多人⑤。杰斐逊之所以蓄奴,是因为在他的大半生中被沉重的债务高利盘剥,使他常常左支右绌,窘迫不堪。他父母和岳父遗留的债务,以及他自己在1790—1809年借贷的债务不仅迫使他卖掉了1 3的土地和奴隶,而且将自己6000多册书籍以2139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联邦国会。1819年当他还清所有债务时,他的一个孙子却因经营地产和黑奴贸易破产,负债611万美元。同年,他为威尔逊?尼古拉担保,借贷2万美元,尼古拉破产后,债务及利息也落在了他身上,到他去世时,债务仍高达1017万美元⑥。在债务的压力下,杰斐逊布衣蔬食,精打细算,在着力改善

美国革命时期黑奴制合法地位的确立

①②③④⑤《托马斯?杰斐逊与奴隶制》,第506页。

《杰斐逊传》,第65、66—67、481页。

威廉?科恩:《托马斯?杰斐逊与奴隶制》W illiam Cohen ,T ho m as J ef f erson and the P roble m

of S lavery ,《美国历史杂志》第56卷,1969年第3期,第519页。

《新的美利坚民族》第3卷,第425页。

《联邦党人文集》,第277—281页。

农耕技术的同时,将所有10岁以上的黑奴劳力遣往田间和作坊。对于黑人育龄妇女,杰斐逊要求监工倍加善待,给她们留出足够的时间养育孩子,因为“她们每两年生育

一个孩子,利润比一个男性劳力生产的农产品还要高”

①。杰斐逊曾多次立志要解放自己的奴隶,但因深陷债务困境使他不得不降志辱身。1786年12月,他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凄惨地写道:“债务在身,颇感悲惨,一俟分文不欠,将随心所欲地改善我的奴隶

的处境。”

②翌年7月他在给内表弟弗朗西斯?埃普斯的信中再次表示,“一旦债务还清,我将试行某种计划,使他们的处境更幸福些”③。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实现自己的

诺言,而是把黑奴连同债务最终留给了后代,他倡导的自由平等原则就这样淹没在财产与利欲观念之中了。

第二,在1776—1779年间他作为弗吉尼亚州宪法和法律修改委员会成员,在积极地促成议会颁布禁止黑奴贸易的法令之后,又提出了全面解放黑奴的计划,主张在

“某一天后出生的一切人都可以得到解放,并且到适当的年龄迁往国外”

④。为此,他在主张保留原有黑奴法典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项规定:(1)禁止自由黑人迁入弗吉尼亚;(2)黑奴获自由后须在当年内迁往他州;(3)凡与黑人通婚或同居的白人妇女须在当年内迁往他州。此外,杰斐逊在修订有关公民法和选举法时,均将自由黑人排斥在外,甚至在他的民主理想国中也没有黑人的栖身之地,有的只是将黑奴迁往国外的主张。

第三,杰斐逊向来支持人民反对专制压迫,曾因此为法国大革命热情高歌。但是,在1791年圣多明各黑人发动民族独立革命后,他却一反常态地两次批准向该岛奴隶主运送武器,镇压革命。对于逃至弗吉尼亚和佐治亚州的奴隶主,杰斐逊深表同情,认

为“人类感情从未经历过如此深重的悲剧”

⑤,并且要求地方政府予以救济。1800年弗吉尼亚州爆发了上千名黑人参加的未遂起义后,南部社会至为震惊,一贯同情黑人的杰斐逊在给州长门罗的信中指出,应将这些犯有“阴谋罪、造反罪、叛国罪和叛乱罪”的黑人逐往国外⑥。他对这两次起义疾首蹙额,是担心其他奴隶步其后尘,威胁南部的社会秩序和白人的生命与安全。

第四,早在1784年,杰斐逊就明确表示反对黑奴制向西部扩张,对1787年西北土地法令中禁止黑奴制的条款亦欢呼雀跃。可是在联邦政府于1803年购买路易斯安那历 史 研 究

①②③④《杰斐逊集》上册,第49页。

《一面不同的镜子》,第69页。

《杰斐逊与他的时代》第1卷,第443页。

罗纳德?田垣:《一面不同的镜子:美国多元文化史》Ronald T akak i :A D if f erent M irror :

A H istory of M u lticu ral A m erica ,波士顿1993年版,第69页。

展的法令。最明显的是,在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联邦这一问题上,他毫不犹豫地支持了南部的立场,认为“把奴隶从一个州迁移到另一个州,不会使原来不是奴隶的人当奴隶,所以他们分散在一块更广阔的地域上会使他们个人较为幸福。”1820年12月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再次申明了这种观点,并谴责国会“不顾宪法规定而擅自调整诸州居民状态的权利”①。这种与早年截然不同的立场同他思想中的地方主义密切相关。他自1783年提出在成立新州问题上实行均等原则之后,竭力维护南北部之间的均势,认为中央政府在国税和债务等许多问题上“每当北方和南方的偏见发生冲突时,总是牺牲南方安抚北方”②。所以,每当南部利益受到侵害时,他头脑中的地方主义便 力而出,及锋而试。

第五,杰斐逊主张将解放的黑奴迁往非洲,直到去世也未放弃这个计划,因而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相互矛盾的深渊。他设想,国会颁布一项法令,规定某一天后出生的黑人皆为自由人。在他们成人前,由政府实施各种教育计划,使他们具备自力更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迁入非洲后再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直到强大起来为止。然而在实践上,杰斐逊遇到了两个无法克服的困难。首先,解放黑奴必须得到奴隶主的支持。可是奴隶主的态度始终与杰斐逊的愿望背道而驰。尤其是轧棉机问世后,棉花种植业利润倍增,欲壑难填的奴隶主对他的主张根本不屑一顾,结果陷入即鹿无虞之境地。其次,实施如此庞杂的计划不仅需要众多的人力进行统筹、教育和管理,而且需要运输黑人的商船队和保护殖民地的武装力量,其中每个环节的运作都需要巨额资金。对于这种只有风险而无利可图的事业,中央政府不感兴趣,社会上的支持者寥若晨星,踽踽独行的杰斐逊屡试屡踬,终于在失望中走完了人生历程。

那么,杰斐逊为何要坚持将黑人迁往非洲呢?笔者以为有三个原因。首先,杰斐逊担心,黑人获得自由后因厌恶强制性的劳动而走向自由散漫、无法无天的极端,或者因他们遭受奴役时的痛苦经历及社会上的种族歧视而加剧他们的复仇心理,最终导致种族冲突,结果“只能以不是这个种族就是那个种族的灭绝而结束”③。避免这种悲剧的最佳方式就是将他们迁出国外,舍此别无选择。其次,他认为,黑人形貌丑陋,四肢发达,身上总有“一股很强烈的、难闻的气味”,他们不懂感情,只有动物般的“炽裂的肉欲观念”;在智力、思维和想象力等方面,“黑人比白人低劣得多”④。他们获得自由后,一旦与白人交融,必然会污染白人血统的纯洁性,生成一个新的劣等种族。这对白人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最后,杰斐逊的思想中有一种强烈的种族使命感,认

《杰斐逊集》下册,第1684—1685、1703页。

②《杰斐逊集》下册,第1120页。

展的法令。最明显的是,在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联邦这一问题上,他毫不犹豫地支持了南部的立场,认为“把奴隶从一个州迁移到另一个州,不会使原来不是奴隶的人当奴隶,所以他们分散在一块更广阔的地域上会使他们个人较为幸福。”1820年12月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再次申明了这种观点,并谴责国会“不顾宪法规定而擅自调整诸州居民状态的权利”①。这种与早年截然不同的立场同他思想中的地方主义密切相关。他自1783年提出在成立新州问题上实行均等原则之后,竭力维护南北部之间的均势,认为中央政府在国税和债务等许多问题上“每当北方和南方的偏见发生冲突时,总是牺牲南方安抚北方”②。所以,每当南部利益受到侵害时,他头脑中的地方主义便 力而出,及锋而试。

第五,杰斐逊主张将解放的黑奴迁往非洲,直到去世也未放弃这个计划,因而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相互矛盾的深渊。他设想,国会颁布一项法令,规定某一天后出生的黑人皆为自由人。在他们成人前,由政府实施各种教育计划,使他们具备自力更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迁入非洲后再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直到强大起来为止。然而在实践上,杰斐逊遇到了两个无法克服的困难。首先,解放黑奴必须得到奴隶主的支持。可是奴隶主的态度始终与杰斐逊的愿望背道而驰。尤其是轧棉机问世后,棉花种植业利润倍增,欲壑难填的奴隶主对他的主张根本不屑一顾,结果陷入即鹿无虞之境地。其次,实施如此庞杂的计划不仅需要众多的人力进行统筹、教育和管理,而且需要运输黑人的商船队和保护殖民地的武装力量,其中每个环节的运作都需要巨额资金。对于这种只有风险而无利可图的事业,中央政府不感兴趣,社会上的支持者寥若晨星,踽踽独行的杰斐逊屡试屡踬,终于在失望中走完了人生历程。

那么,杰斐逊为何要坚持将黑人迁往非洲呢?笔者以为有三个原因。首先,杰斐逊担心,黑人获得自由后因厌恶强制性的劳动而走向自由散漫、无法无天的极端,或者因他们遭受奴役时的痛苦经历及社会上的种族歧视而加剧他们的复仇心理,最终导致种族冲突,结果“只能以不是这个种族就是那个种族的灭绝而结束”③。避免这种悲剧的最佳方式就是将他们迁出国外,舍此别无选择。其次,他认为,黑人形貌丑陋,四肢发达,身上总有“一股很强烈的、难闻的气味”,他们不懂感情,只有动物般的“炽裂的肉欲观念”;在智力、思维和想象力等方面,“黑人比白人低劣得多”④。他们获得自由后,一旦与白人交融,必然会污染白人血统的纯洁性,生成一个新的劣等种族。这对白人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最后,杰斐逊的思想中有一种强烈的种族使命感,认

《杰斐逊集》下册,第1684—1685、1703页。

②《杰斐逊集》下册,第1120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练习题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有学者对华盛顿拒绝“王冠”事件这样评价:“在这样的社会土壤下不会出现视名利如 粪土的圣人,只会出产能审时度势的绅士。”对此评论理解正确的是 A. 华盛顿不慕权势的崇高品质让他拒绝了做国王的请求 B. 独立战争时的美国缺乏实行君主制的社会基础 C. 创建民主共和制是华盛顿自始至终的愿望追求 D. 当时北美十三块殖民地人民希望建立君主制 2.美国独立战争爆发之初,古希腊时期雅典人在马其顿的大举进攻面前不肯齐心抵抗,以 致城邦沦陷的历史事实得到广泛宣传;而随着战争的结束,斯巴达人随时都准备为国家的利益而献身却成为反面的例证。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A. 牺牲个人利益以巩固国家的重要性 B. 独立后维护自由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 C. 动员美国民众参与对英战争的迫切性 D. 古希腊政治体制孕育了美国共和政体 3.费城是美国最老、最具历史意义的城市之,很多历史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①华盛顿在此地被推选为大陆军总司令②《美国联邦宪法》在此地通过③华盛顿在此 地举行首任总统就职仪式④华盛顿就任总统期间美国国会和政府机关在此地办公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 “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约翰·亚当斯认为( ) A. 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民族战争更是社会革命 B. 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 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 D.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表明美国实力强于英国

2021版新高考选考历史(人教版专题史)一轮复习精练高效作业:第13讲 美国联邦政府的确立 Word版含解析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约翰·亚当斯在谈及对美国革命的内涵和意义的看法时认为,革命并不等于独立战争,“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由此可见,约翰·亚当斯认为() A.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社会革命 B.美国民主共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受到英国影响 C.美利坚民族的形成是基于对英国的感情依赖 D.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美国建立的根本原因 解析:选A。题干中约翰·亚当斯认为“人民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的剧烈变化,乃是真正的美国革命”,说明真正的美国革命应该是在“原则、意见、观点和感情方面”发生剧烈变化,即美国革命不仅是一场政治革命,更是一场社会革命,故选A项。 2.1787年,美国政治家约翰·杰伊说:“一个引起战争可能性更小的全国性政府,相比几个规模更小、不安全因素更多的成员国政府来说,显然最有利于民族的安全。”这表明约翰·杰伊认为() A.联邦政府更利于维护国内和平 B.联邦政府享有对外宣战的权利 C.邦联制政府无法抵御外来侵略 D.独立战争加剧邦联体制的解体 解析:选A。材料中“全国性政府”是指联邦政府,“成员国政府”是指邦联制政府,材料信息可知,联邦政府更利于维护国内和平,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联邦政府享有对外宣战的权利”,故B项错误;材料意思是联邦政府比邦联政府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安全,“邦联制政府无法抵御外来侵略”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1787年,独立战争已经结束,故D项错误。 3.(2020·广东广州调研)美国1787年宪法中包括了联邦制度、三权分立等内容,却没有明文规定人民的基本人权,这部分内容直到1791年修正案才补上。这说明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 A.坚定地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存在着种族歧视的观念 C.致力于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教学资源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我校高二文科班学生,他们初中时学过《美国独立战争》、高一新授课时也学过本课,已掌握了美国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依据、完善的相关知识,因而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相对应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历史思维水平和知识迁移水平,这有利于在本节课展开参与性、自主性、探究性等学习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为人教版必修1第8课,课标对本课教学的相关要求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而本课所属的单元主题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实际上要强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特点。而本课标题《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属于历史事件,与单元主题强调的“政治制度”存有一定距离。所以认为本课的主题立意应为:理解近代以来,在各种力量的持续斗争和妥协中,逐步创立、发展和创新出美国式的民主政治体制,据此理出本课的教学主线是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的历程,从而确立本课的教学思路是:追求民主政治制度—确立民主政治制度—维护民主政治制度—美国民主政治制度发展历程的启示,围绕这个教学思路,就需要对以下教材内容实行整合:必修一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必修三第7课《启蒙运动》;选修二第三单元第1课美国《独立宣言》;选修二第四单元第3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 (三)近三年全国高考考情分析:

从以上表格分析,近三年以来考查的重点是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特别是三权分立制度和联邦制。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787年宪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全面分权与制衡特点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水平 (1)了解1787年宪法的背景、特点、内容、作用和美国两党政治的形成及特点。(2)对比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分析问题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以对话法、问题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各种文字、图片以及表格史料实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美国政治制度形成过程和特点。 (2)用时间轴构建本课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美国政治体制发展和演变,使学生理解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必然表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 (2)理解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但是渐进的,也是需要持续创新和维护的,更是需要各种政治力量相互妥协。 三、教学实施过程与效果分析; (一)导入: 师:(展示北美十三州地图和《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斯·弗里德曼概括美国成功原因的文字史料) 这是英国在北美最早建立的13个殖民地,他们在1776年走向联合宣告一个新的国家——美国诞生。239年过去了,如今的美国已是世界强国,GDP的绝对值居世界第一,人均GDP是中国的十倍,军事力量是排名第二到第九国家的总和。那么,在短短200多年的历史中,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它迅速崛起并日益强大?《纽

黑奴制

15世纪末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美洲之间开辟了新航线。那时候,商业在发展,贸易在扩大,从世界范围来看,欧亚两洲商贸发达,对于西欧、北欧的国家来说,亚洲无疑是千里之遥,而美洲、非洲则近得多,这便为“黑三角贸易”提供有利因素。于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等等开始殖民扩张。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利润的驱使下,殖民者于是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化非洲大陆,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 最初,奴隶贩子采用掠夺的形式掳掠黑人,后来他们改变手法,采用所谓贸易的方式。奴隶贸易的过程有三部分。首先,欧洲奴隶贩子的运奴船装着劣质商品,从欧洲港口出发,到达非洲,这叫“出程”。奴隶贩子到达非洲后,用价值很低的商品与黑人部落的酉长交换年轻力壮的黑人。尚处于野蛮愚昧状态下的黑人部落及其部落首领,在奴隶贩子的挑拨离间、威迫利诱下,黑人就像商品一般被奴隶贩子收购。接着,满载黑人的运奴船沿着中央航路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这叫“中程”。载非洲黑人前往美洲的船只,往往成倍超载,规定四五百人的船只,足足塞上近千人。黑人上船进仓,等于进了活棺材。舱里空气里污浊,供应的饮食极其恶劣,因此容易使人染上种种疾病,患病而死或染上种种流行病的黑人都被抛入大海,遭遇相当悲惨。到达目的地后,黑人再次被卖送到矿山或种植园做奴隶。在发展种植园的同时,殖民者还大量掠夺美洲的金银等贵重金属,拉丁美洲生产黄金、白银和宝石,殖民者除了从那里掠夺特有的热带农产品外,更多的是掠夺贵重金属矿产品。最后,满载金银和原料的船只返回欧洲,这叫

“归程”。运回来的金银和原料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奴隶贸易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在奴隶制度下,黑人受到极为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繁重的劳动,非人的生活待遇,监工的摧残和虐待,使一个健壮的黑人只消在种植园里劳动6、7年,就耗尽了体力,成为残废,很快死去。黑人是会说话的工具,是主人活的财产。黑人奴隶,不断奋起反抗,独立战争以前,单是有文字记载的起义至少有50次以上,黑人的斗争给美国黑奴制度以沉重打击。这就是黑奴制度 1619年荷兰人首先把20名黑奴运到弗吉尼亚的詹姆斯城,卖给英国殖民者。最初,黑人数量较少,到17世纪中叶不过300人,其法律身份也不确定。17世纪下半叶,各殖民地先后制定法律,确定了黑人的奴隶身份。黑奴制度继承了古代奴隶制的野蛮传统。黑人是会说话的工具,是主人活的财产。 1776年6月7日, 弗吉尼亚殖民地代表亨利〃李在大陆会议上,提出宣布“殖民地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并且按其权利必须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的议案。 1783年,英美签订的《巴黎和约》的具体内容 英国正式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国家,放弃对美国的统治和领土主权的一切要求;确认美国疆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两国人民从此永久和平,

电影《帮助》中的美国黑奴文化

美国黑人奴隶制度 ——电影《帮助》中的黑人奴隶现象学号:201213136070,院系班级:网络工程1203,姓名:闻畅,编号:112 电影讲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密西西比依旧深受“黑人奴隶制”阴影笼罩的社会现象。一位大学女孩斯琪特非常看不惯美国社会对黑人女佣的不公平对待,她采访了女仆艾比琳和米妮,想通过写出那些女仆的内心想法来帮助这些女佣脱离困境,以一种平静而同样充满力量的行动去帮助他们发起一场民权运动。 影片的一开始,就是斯琪特和艾比琳的对话,黑人女佣对着镜头平静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当被问到“在你小的时候,你知道你长大会成为女佣吗?”艾比琳点头说:“是的,女士,我知道。我妈妈就是女仆,我奶奶就是家奴。”当问到“你曾梦想到做些其他的事情吗?”艾比琳毫不犹豫地点头并且嘴角露出了微笑,然而听到“当你照顾着那些白人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却被别人照顾时,你是什么感受?”艾比琳的笑容消失了,她望着自己孩子的照片,半晌说不出话来。几个简短的问题,营造出了一种低沉的氛围,60年代的美国,虽然黑人奴隶制度已经废除,但这种制度早已在白人心中根深蒂固,黑人根本就没有摆脱做奴隶的命运,这个时候,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还在酝酿,然而从那些女佣叙述时的无奈表情可以看出,她们也不甘于命运,她们想自由,想实现自己的梦想。 电影中很讽刺的就是,白人的小孩一直都是由黑人女佣照顾的,就像艾比琳一共照顾过17个白人小孩,白人小孩和她们特别亲,反而对亲生母亲很冷淡,但就像艾比琳自己说的,等那些白人小孩长大了,她们会像她们的大人一样对待女佣,歧视、嘲笑和使唤黑人。这种事情想想便是觉得很痛心的,黑人女佣像母亲一样付出对孩子的爱,甚至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得到的结果却还是不平等地对待。 在每个白人家里,基本上都有两三个黑人女佣,因为她们的孩子不可能去别的地方工作,自己是女佣,自己的孩子也是女佣。影片中,以为看似高贵的白人女士西莉拒绝与黑人女佣共用一个卫生间,她认为所有的黑人都携带病菌,并鼓励所有白人家庭都在屋外建造供黑人侍从使用的单独的卫生间。还调侃说这是属于她们VIP专用的。以至于到后面,受尽嘲笑侮辱而敢于反抗的米妮当着女主人的面在她的面前使用屋内的卫生间,并表情得意地冲着马桶,任由女主人发疯似的在门外咒骂。这个镜头看着很有趣,并很让人解气。也可以看出,黑人心中对自由的向往,被白人压迫的怒气是越来越多。 当然整部影片并不是只反映黑人是怎么受欺侮的,斯琪特就是一个正能量的出现,她并不像大多数长大的白人小孩那样对待黑人,她爱和她一起长大的黑人女佣,她视那些善良朴实的女佣为朋友,并且与她们一样厌恶那时的黑人奴隶制度,所以她大胆邀请女佣做采访,当然,一开始都被拼命拒绝。“任何人不得要求白人女性在有黑人的房间或病房哺乳;白人和有色人种学校间的书籍不可互换,只得由第一个使用它们的人种继续使用;有色人种的理发师不得给白人女性理发;任何人擅自印刷,出版或传播要求社会或公众平等对待白人与黑人的刊物都将被监禁。”这是当时密西西比州的法律明文规定的内容。所以黑人也在担心着自己,走在街上随时被开枪打死也是一件无所谓的事,自己的房子也可以轻易被白人烧掉,自己只要稍微惹主人不快,就会丢掉工作而饿死街头……就在影片中的米妮因为擅自用卫生间而被解雇后,西莉还大声宣布到“我要告诉这街道上的每一个人家,让你永远也不可能找到工作!”。 当米妮被解雇后,另外一个黑人女佣的双胞胎儿子是优等生并且高中毕业了,但其中一个的学费还差75美元,她向西莉小姐借钱并承诺每天免费工作偿还贷款,而西莉皱紧眉头说: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习题

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讲义练习题 巩固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上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文中的“建筑物”是指 A.总统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邦联制 2.(2016 广州潮州期末)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实行 A.共和主义 B.平等思想 C.民主主义 D.三权分立学说 3.富兰克林在独立战争时期创作的漫画《要么联合,要么死亡》(如下图)流传很广,并在不同时期被人们赋予不同的含义。以下对该画的解读与时代特征不吻合的是 A.1775年:要么联合反抗,要么死亡 B.1776年:要么联合独立,要么死亡 C.1783年:要么中央集权,要么死亡 D.1787年:要么建立联邦,要么死亡 4.(2017 湖北天门、仙桃期末)华盛顿1786年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材料反映1787年美国宪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B.解决奴隶制的存废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 D.保障人民民主自由 5.下图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就职典礼演出上发表讲话时以林肯纪念雕像为背景拍摄的的照片,被称为具有深刻历史寓意的“千古绝唱”。这张照片的深刻历史寓意是

美国黑奴制的来龙去脉

美國黑奴制的來龍去脈 ----- 讀懂美國史5 奴隶制早在人類文明開始劃分階級時已經產生。無論古埃及、古希臘,還是古印度、古中國,都存在奴隶制。殖民美洲時的英國也存在大量奴隶。但美洲黑奴的發明權卻不在英國人,畢竟英國只是美洲殖民的後起之秀,這個發明權還要算到殖民老大哥西班牙和葡萄牙頭上。只是用“發明權”這個詞容易誤導,其實美洲黑奴制有一個自然漸進的形成過程。 早年非洲各王國及部落之間因戰俘、犯罪或債務原因,已經存在奴隶。這些奴隶多數為奴隶主的家傭,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部分財產,可以與自由人結婚,不少人還可以重獲自由。這時的奴隶勞動並不普遍,更不是經濟支柱。公元十世紀前,統治北非的阿拉伯人已經有買賣黑奴的習慣,他們將黑奴賣到阿拉伯半島或歐洲及亞洲,但也以家奴為主,因而數量有限。大約十五世紀中頁,葡萄牙人最先將非洲黑奴賣到歐洲,之後西班人、荷蘭人、法國人也參與了黑奴買賣。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開始向美洲殖民。他們原想利用當地印度安人作為主要勞動力,想不到印地安人對殖民者帶來的歐洲流行病如天花牛痘等沒有任何免疫力,這導致印地安人大量死亡,很多地方是整個部落滅絕性死亡。現代專家估計,歐洲人殖民美洲後頭一百多年,印地安人因染上歐洲流行病而死亡的約佔總人口八至九成。換句話說,歐洲人想將印安人作為他們主要勞力的打算落空了。1501年,西班牙國王批准向美洲輸出非洲黑奴,次年,250名黑奴首次由葡萄牙轉運至現中美洲的海地島,開始了跨大西洋黑奴交易的濫觴。殖民者意外發現,黑奴不但耐勞性較印地安人好(印地安人長年以狩獵為生,沒有農業勞動習慣),尤其難能可貴是他們對歐洲流行病有免疫力。再加上他們的膚色令他們逃跑的可能性較印地安人低得多,因而很受殖民者歡迎。很快,黑奴貿易便成了歐洲商人一個主要貿易項目,黑奴販運也從歐洲轉運改為從非洲直接進口。 1619年,英國海盜第一次把黑奴帶到維珍尼亞的詹姆士城(Jamestown)出售,這是現美國境內第一次出現黑奴。但這些黑奴是海盜從西班牙奴隶船上搶來的,西班人曾為他們施洗。按英國法律受洗者不為奴(基督徒不奴役基督徒),且當時英國的美洲殖民地還沒有奴隶制的法律,因此這批人被當作契約勞工,同白人契約勞工一起勞動。當契約期滿,他們將重獲自由。這時的英國殖民者對奴隶的需求還很有限,直到維珍尼亞確定以種植煙草為生存之道,勞力不足問題才顯得迫在眉睫,輸入黑奴也隨之發展起來,尤其是南方以種植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地區。男性多被安排在大田裡耕作,女性則多留在主人家作傭工。這些女傭同主人發生性關係的情況很常見。1656年,維珍尼亞一名混血的黑人婦女向法院上訴,通過舉證證明自己是英國自由人的女兒,以此為自己及兒子赢取了自由。這下好了,混血的黑人後代多了去了,都成了自由人,殖民者不但喪失了勞動力,殖民政府還要為這些自由人分配土地。英國人嚐到了黑人勞工的甜頭,但卻為無法盡情使用他們感覺很糾結。限制黑人成為自由人甚至讓他們世代為奴的要求在白人社區中日益高漲。1662年,維珍尼亞通過了一條顛覆英國習慣法的法律,規定奴隶隨母。即不管父親是否自由人,只要母親是奴隶,子女就隨母為奴。這條法律不但保障了奴隶主可以對女奴為所欲為,還為這種行為增添了動機:一但“搞出人命”, 可為奴隶主增加財產和預備勞力。1667年,維珍尼亞又頒佈一條顛覆性的法律,規定皈依基督教的奴隶不能因此解除奴隶身份,也即基督徒可以奴役其他基督徒。為了抑制黑人自由民的數目,法律還規定任何混血後代為非法,也即不允許白人與黑人通婚。1705年,維珍尼亞議會通過奴隶法(slave code),除將以往的法規集合成冊外,還加入了白人至上的原則:奴隶是主人的財產,要絕對服從主人的意志;他們可以被買賣、出租或租用,而且隨母親延續後代;奴隶不得集會,不得接受教育;黑人包括自由民不得擁有槍枝,也不得傭用白人勞工;白人可以隨時要求黑人出示自由民的證明或主人簽署的出行證明,白人可以拘押任何無法證明其合法身份的黑人。 這時的歐洲和英國正經歷了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洗禮,自由平等和人權的思想在英國以及英殖民地的上層知識分子中被普遍接受,殖民地政府開始糾正一些對白人勞工的不人道待遇,但對黑人沒有任何涉及。這種社會主張和生活對比自然會影響到黑人社群,從而引發黑人的不滿和抵抗。1739年,南卡羅萊納(South Carolina ) 數十名打出“自由(liberty)”條幅的黑奴襲擊了一間白人倉庫,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10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解析版)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 考点10 美国联邦共和政体的确立 【十年真题】 1.(2019·江苏高考·16)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 准宪法情况见右图。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 A.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B.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C.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D.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答案】 A 【解析】“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可知体现的是在宪法确立 过程中矛盾和分歧较大,这也说明联邦体制经历艰难历程,故A项正确;各州的矛盾和分歧无法消除,因而后来爆发了南北战争,故B项错误;美国1787年宪法协调了南方与北方的矛盾,故C项错误;邦联政治体制在美国独立后就正式建立,故D项错误。 2.(2018·海南高考·18)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 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答案】 D 【解析】据材料“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内阁成员是因为腐败而被迫辞职, 与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无关,故A项错误;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秉持相同的阶级立场,故B项错误;当时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议会并非权力的中心,故C项错误;据材料“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 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可得出当时美国民主党利用控制的众议院制衡共和党,两党 制体现了制衡原则,故D项正确。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 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 亚当斯此举( )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答案】 C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联邦政府内部总统和内阁成员之间的矛盾斗争,与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无关, 故A项错误;依据1787年宪法,总统和内阁有明确的权限划分且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故B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 故C项正确;材料中美国总统亚当斯和内阁成员都属于联邦党人,两者政见不同是属于联邦党派内部的斗 争,故D项错误。 4.(2016·江苏单科·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方案一(弗吉尼亚方案)方案二(新泽西方案)最终方案(康涅狄格方案) 设立一个按人口比例分配表决权的国会设立一个各州无论大小 有同等表决权的国会 设立各州享有同等表决权的 参议院和按人口数确定代表 名额的众议院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答案】 C 【解析】材料表格主要体现美国制宪会议形成国会建设方案的过程,但没有涉及到选举问题,故A项错误;上表的内容是国会建设方案的形成过程,没有涉及到国会的地位问题,故B项错误;国会建设的最终方案 充分照顾考虑了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利益,协调了大州和小州的矛盾,说明政治具有妥协性。故C项正确;

美国的黑人奴隶主

美国的黑人奴隶主 南北战争结束美国奴隶制前,有少部分奴隶主是黑人。据1830年的美国人口调查,全国共有3775名黑人奴隶主,他们集中在南方,拥有12760个奴隶。当时全国的黑人自由民已超过30万人,他们或者生而是自由民,或者是被解放的,或者赎买到自由。黑人奴隶主的蓄奴动机,多数出于商业需要,毕竟南方的农业生产流行使用黑奴。极少数黑人奴隶主会出资赎买自己的家庭成员,当时的法律环境下,购买处于奴隶地位的亲属的所有权比使他们获得自由要更容易。船舱内的黑人奴隶们,男女皆有,还有许多儿童,他们正被运离家乡。这幅木刻制成于1884年。 绝大多数黑人奴隶主,认可奴隶制是一种合理的制度。南卡罗来纳州的种植园主、扎棉机制造商威廉?埃里森,是一个实力雄厚的黑人奴隶主,他有100多名奴隶。埃里森对待自己的同肤色同胞非常冷酷,决不允许他们将自己的地盘作为“通向自由道路”(逃到北方)的落脚点,甚至禁止他们谈论自己的经历。声名狼藉的马里兰州黑人奴隶主内特?布特莱尔,假装为逃亡的黑奴提供藏身处,同时假扮成追捕者去联系这些奴隶的主人,试图让对方将逃亡者折价卖给他,他赚取颇丰。

不乏有黑人奴隶主在战时坚定支持南方邦联,埃里森便是其中一员。1860年年底,几个居住在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黑人奴隶主,联名在新奥尔良《三角洲日报》上发文声明:“路易斯安那的自由的有色人……拥有奴隶,并且深深地依恋着他们的故乡的土地……他们已做好了流血的准备以保 卫自己的家园。” 希特勒“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 1940年6月23日,法国投降第二日,希特勒来到巴黎。艺术爱好者希特勒对巴黎仰慕久矣,刚抵达这座城市时不断惊叹。在市区内旅游,希特勒只带了几个顾问、一小队卫兵、两名他最欣赏的艺术家――建筑师阿尔伯特?斯皮尔和雕塑家阿尔诺?布雷克尔。希特勒和两位艺术家在埃菲尔铁塔前合影。 一行人来到巴黎圣母院,曾仔细研究过它的希特勒十分得意,临时客串导游。他一度停下来宣布有一个房间消失了,工作人员解释这屋在维修时被墙堵住了。“你们瞧,我对这里有多熟悉。”希特勒洋洋得意地说。在埃菲尔铁塔前,希特勒与随同的两位艺术家合影,成为一张著名的照片。来到荣军院里的拿破仑墓时,希特勒对拿破仑的棺材注视良久,自言:“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这一天,希特勒花了三小时完成巴黎之旅,他在圣心圣殿结束了旅程,直接去戒备森严的机场。

美国奴隶制度与三本名著

美国奴隶制度与三本名著 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班级:水利水电工程12级 姓名:李梦霞学号:1201021319 看了《美国我们的故事》后,我深感美国在奴隶制度废除后的巨大变化想写一篇有关奴隶制度的报告。而美国奴隶制度的废除要归功于南北战争,不得不使我想到三本与南北战争有关的名著。 美国奴隶制度起源于英国殖民者定居于北美洲的维珍尼亚州开始,至美国正式立国后奴隶制度仍然存在,直到南北战争后美国国会签署《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议案》,才正式废除美国奴隶制度。 美国由于是一个地多劳动力少,农产品出口市场广的地区,因此美国从殖民地时期开始,包括北方,就有着输入黑奴从事农业开发的经济动力。美国第一代宪法中的黑人是被代议制,南方的人民代表投票的权重,按奴隶数量增加60%。美国奴隶制就是由奴隶主的党内民主,代表了黑奴们的先进性。而另一方面,以弗吉尼亚为例,奴隶被作为农奴,与白种移民一样被授予50英亩的土地。土地产权当然是归属于奴隶主的。这样很简单的算术也发现,就算是穷鬼白人,贷款从码头上买回黑奴,用黑奴的名额申请50亩地,也有40%的劳动余额。南方的白种移民成了信仰基督教的奴隶监工,穷鬼也能贷款当主人,只要黑奴没早早死掉,就能无本生利,否则土地要给州政府收回。 弗吉尼亚还进一步订法,禁止将黑奴出借用于非农业生产的用途。这样就禁止了用黑奴劳动力于工商业。黑人不可能被出借用于其他行业,就只能与土地捆绑。黑人死了就土地没了,奴隶主就不会随意杀害黑人了。所以美国黑奴的实际地位是农奴,和土地捆绑在一起,每年上缴农产品,终生隶属于主人。奴隶主的主要利益在土地上,按现代学者的研究,普遍采用家庭承包制的方式管理黑奴。 黑人五分三人头票数+按人头授50英亩土地的制度,催熟美国的奴隶制;但是在土地分清光以后,就自然而自地走向衰落。农业并不发达而早早分光了土地的美国北方各州,从1800起就开始慢慢废除奴隶制。南方的土地一直到1850年以后,才慢慢告尽。当北方废奴主义开始激烈时,正是南方奴隶制也走向衰亡的时侯。不久后林肯用强烈的废奴主义的演说上台了。 描写奴隶制的三部世界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飘》、《根》。前些日子,我拜读了斯托夫人的成名之作《汤姆叔叔的小屋》。这本书讲述了以前美国南方黑奴和奴隶主的故事。当时在美国仍然存在着奴隶制度,而这本书的作者斯陀夫人非常反对这种无用而令千百人陷入痛苦的法律。在南方,主人可以像狗一样对待奴隶,奴隶有时连狗都不如。主人不仅不给奴隶自由的权利,还随意折磨奴隶、甚至举办奴隶拍卖会。故事的主角汤姆叔叔是个能干、忠厚并信仰基督教的黑奴。这本书中,汤姆的遭遇令人同情。在奴隶们纷纷逃跑的情况下,他自己没有逃跑。他从小就忠顺于主人,甘愿听从主人摆布。在这期间他被转卖到新奥尔良,成了

2018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五年真题分类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选择题 2016年题组 1.(2016·江苏单科·16)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考点】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1787年宪法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表中未涉及选举在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故排除A项;B项表述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不符,故排除B项;表中“最终方案”对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不同规定,体现了大州与小州间的妥协,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未涉及“分权”,故排除D项。 【答案】C 2.(2016·海南单科·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与共和制原则) 【解析】参议院代表由各州两名代表组成,在国内中代表各州的利益,不是少数人利益,故A 项错误;众议院代表根据各州人口分配名额,与参议院相互制约,并不是分享联邦权力,故B项错误;参议院的代表由每州各派两名代表组成,充分尊重了各州的权利,使每个州在政府有充分的话语权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而国家权利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共和制原则,故C项正确;美国参众两院主导立法权并相互制约,不只是众议院主导,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6·上海单科·15)“‘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

美国的民间传说 - Folk Tales

Folk Tales (Part 1 of 6)美国的民间传说 In the world of American folk tales, almost anything can happen: A cowboy rides a tornado without a saddle. A huge lumberjack digs the Great Lakes to give his giant blue ox drinking water. A rabbit's big mouth gets him stuck in a bunch of tar. Sometimes, though, this world seems more like real life: A young farmer plants apple trees everywhere he goes. A man wins a race against a machine. Above all, this fantasy world finds people struggling against circumstances--and winning. 在美国民间传说的世界中,几乎任何事都可能发生:一位牛仔可以不用马鞍而骑在龙卷风上;一个身材宏伟的伐木工人挖了「大湖」,好给他蓝色的巨牛喝水;或是一只兔子因为爱说话而被卡在焦油里。虽然如此,有时候传奇世界又似乎更像真实生活:一位年轻农夫在他所到之处种下苹果树;一个男人在比赛中胜过一台机器。综观在这些充满了幻想的世界里,人们总是与环境对抗——而最后赢得了胜利。 tornado (n) 龙卷风;飓风 saddle (n) 马鞍 tar (n) 黑油;焦油 Folk Tales (Part 2 of 6)美国的民间传说 Tall tales, extraordinary tales of ordinary people and events, sprang from the days of the American pioneers. As the early settlers faced a rugged environment, they told stories of superhuman heroes. Paul Bunyan was a giant lumberjack who helped settle the Northwestern Territory. Bunyan could cut down a whole forest in less than an hour. His giant blue ox, Babe, could carry off the logs in one load. 在美国先民拓荒的岁月中,流传出许多平凡人和事的夸大传奇。由于早期的移民者面临了恶劣的环境,他们便传说着一些超人式的英雄人物。保罗.邦阳是一位伐木的大力士,他帮助到西北部来拓荒的移民安顿生活,他可以在一小时内砍完整片森林,而他蓝色的巨牛——宝贝,可以一车就拉完所有的木材。

黑奴贸易有多久

黑奴贸易有多久? (肖洪文湖南省邵阳市第一中学,邵阳422000) 笔者有幸参加了2011年邵阳市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命题,有位老师出了这么一道试题:“从15~19世纪的近四百年间,黑奴贸易使非洲丧失了上亿人口。大量非洲黑人被贩卖到A.大洋洲B.亚洲C.欧洲D.美洲”乍一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题干来自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28页,正确答案选D。可是在最后审题过程中,我们扳手一算,不对呀,从15~19世纪怎么也不是近四个世纪呀!要么是四个多世纪,要么应该是近五个世纪才对。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么究竟什么是黑奴贸易呢?黑奴贸易是从何时开始?到何时结束?黑奴贸易进行了多长时间呢? 人教版教材必修二中写道:“在美洲,西班牙殖民者抢夺大量财富的同时,成千上万印第安人由于被屠杀、奴役或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去,加勒比海一些岛上的印第安人甚至全部死亡。为了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大量非洲黑人被掳掠到美洲为奴,这就是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按此理解,所谓黑奴贸易是特指欧洲人所进行把非洲黑人奴隶贩卖到美洲的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角贸易”。 其实远在欧洲人之前,阿拉伯帝国自公元八世纪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就已经开始从事黑奴买卖,他们不断地从东非输入黑奴,押至南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进行农业生产。1441年,由安陶·贡萨尔维斯和努诺·特里斯陶率领的一支葡萄牙探险队,在布朗角附近沿海劫掠了10名非洲黑人,带回里斯本出售,这是欧洲人进行黑奴买卖的开始,在15世纪后半叶,葡萄牙人从西非沿海贩运黑奴去本国充当家务和农业劳动力,或贩运至马德拉群岛、加那利群岛和佛得角群岛等大西洋岛屿新辟的甘蔗种植园中工作,但这些都还不是传统理解的跨越大西洋运往美洲的黑奴贸易,而只能叫黑奴买卖。 关于欧洲人跨越大西洋运往美洲的黑奴贸易开始的时间,史学界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①另一种观点认为,“葡萄牙人……始于1510年,当年向美洲大陆运送了第一船非洲奴隶。”②虽然两者在时间上有点差异,但运往美洲的黑奴贸易始于16世纪初已成共识。从16世纪开始,奴隶贩子从欧洲出发,乘船到达非洲,在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俘获黑人之后,他们把黑奴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黄金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这就是被称为一本万利的“三角贸易”,控制“三角贸易”的在16世纪是葡萄牙,17世纪的大部分时间是荷兰,18世纪以后则是英国。 一般认为,黑奴贸易的衰落是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它的衰落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根源。第一,进入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逐渐与奴隶贸易发生矛盾,因此,奴隶贸易日益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第二,黑人的反抗斗争动摇了奴隶贸易的基础,加速了它的衰亡;第三,西方各国废奴运动的兴起,给奴隶贸易和奴隶制以有力的冲击。 18 世纪后半期社会各阶层中要求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的呼声不断高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洛克、孟德斯鸠和伏尔泰等人都谴责和批判过奴隶贸易。在英国,1787年出现了废除奴隶贸易协会,1823年,又出现了反对奴隶制度协会,1833年议会通过了一项在英国本土彻底废除奴隶制并向蓄奴者提供2000万英镑赔偿费的法令。并且英国政府逐渐说服欧洲其他国家以它为榜样,允许英国军舰捕捉挂有别国国旗的贩奴船。1803年、1863年、1888年海地、美国和巴西先后废除奴隶制,古巴大约也在1888年废除奴隶制,此后还有一些别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案)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教案)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权力结构,联邦制产生发展的历史条件。 (2)理解“分权与制衡”原则,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分析、概括和理解的能力。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美国现状讲述美国联邦制发展的历史,通过学习,体会现实、反思历史、探究学习,发现问题。 (2)指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从美国联邦制的内容中分析其积极作用与局限性,使学生分步骤、分层次掌握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地宝贵遗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观。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历史地、客观地看待事物,正确地对待历史发展进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评价1787年宪法;“分权与制衡” 【教学难点】理解“分权与制衡”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比较法列表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到美国我们能想到什么?美国用了不到300年的时间成为当今世界头号强国,为什么美国会成为世人趋之若鹜的“自由国度”呢?美国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让我们一起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中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二)推进新课: 一、美国1787年宪法产生的背景: 师:从初中历史我们知道,从17世纪英国就在北美进行殖民扩张,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这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反抗,于是1775年北美13州的人民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独立战争。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独立,1781年英军在约克镇投降,这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因此,北美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板书:1、前提:美国独立 师:那么独立初期的美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邦联制的国家) 教师进一步提问:邦联制的特点?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归纳:各州作为独立主权之邦建立松散的联盟,地方权力很大,中央权力很小,软弱无能,极大地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外,缺乏共同防御、抵御外敌的合力,使美国面临许多内外矛盾,用华盛顿的话来讲就是:沙子扭成的绳子,一碰即碎。因此美国迫切需要一部宪法。 板书:2、必要性:邦联制的弊端 3、理论来源:“三权分立”思想 师: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国王只能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应当分属议会和法院,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可以防止权力的滥用。美国人吸收了英法启蒙思想家们的先进思想,并进一步发展,最终把它们转化为行动与实践。 过渡:美国1787年宪法到底是一部怎样的法律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相关知识。 二、美国1787年宪法: 1、时间地点:1787年,费城;机构:制宪会议 2、内容: 师:美国1787年宪法首先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联邦制和邦联制的主要区别,为何联邦制更适合于美国的发展呢? 教师在学生自由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如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权力的分割。在联邦制下,中央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地方政府(各州)可以在不违背联邦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联邦制既避免了邦联制的松散,又防止了权力过于集中,有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所以,联邦制更适合于美国的发展。 师:1787年宪法还规定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其权力结构是怎样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结合课本上的“美国联邦政府示意图”来思考回答。

黑人奴隶制度

1、黑人奴隶制度是与南部种植园制度同步发展的。 1619年。首批20名黑人由荷兰船运到了詹姆斯敦。开始时,黑人是被当作契约佣工看待到17世纪40年代,法律规定黑人的奴隶地位。1661年弗吉尼亚的一项法律规定黑人终身为奴;1662年弗吉尼亚的另一项法律规定黑人奴隶所生子女是奴隶。1664年,马里兰的法律规定:马里兰境内的黑人是奴隶,并终身为奴。1667年,弗吉尼亚议会通过法律,规定:受洗礼不会改变一个人受奴役的地位或自由的地位。这样,信教的黑人也得不到耶稣的拯救。1671年,马里兰也制定了同样的法律,其他殖民地纷纷效仿。1705年,弗吉尼亚议会通过法律,把黑人看作是一种不动产“所有黑人奴隶,黑白混血奴隶和印第安人奴隶在法庭上,在这疆域内,应作为不动产来占有,对待和裁判。 杰斐逊在1781年仍提出黑人“在身心上,禀赋上劣于白人”。北方的资本主义自由劳动力制度要求有更多的自由劳动力。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要求扩大奴隶数量,因此双方矛盾和斗争集中表现在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废问题上。 19世纪30,40年代,美国兴起一股改革热潮,其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时废奴运动。 1819年,密西西比河西岸的密苏里申请建州,加入联邦。而当时美利坚合众国有11个自由州,11个蓄奴州,双方在参议院中的人数势均力敌。因此密苏里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1820年,国会通过了《密苏里妥协案》,确定密苏里为蓄奴州,同时从马赛诸塞州分出缅因州,

作为自由州加入联邦。 辗转到了1860年,共和党在竞选纲领中提出,不再给奴隶制一寸土地,而共和党候选人林肯的当选无疑给南方的种植园奴隶制敲响了丧钟。南方奴隶主要求扩张奴隶制的美梦破灭了,于是在1861年手下挑起了内战。 1862年7月,林肯签署了《没收法案》规定没收叛乱分子的全部财产,解放他们的奴隶,但是更具划时代意义的是1862年9月24日发布的《解放黑人宣言》规定,自1863年1月1日起,所有难不参加叛乱各州种植园主的奴隶应当被视为自由人。 2、从1686—1786年的100年间,约有25万非洲黑人被贩卖到英属北美殖民地。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后,制定了联邦宪法。但宪法保留了奴隶制,维护了奴隶贸易。到1860年,美国黑人奴隶已达到400万 19世纪上半期,美国人民开展了广泛的反对奴隶制运动。30年代起,废奴主义在美国广为流行。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发表《解放黑奴宣言》,宣布黑人奴隶获得自由,从而从根本上瓦解了南方叛乱各州的战斗力,扭转了战局。1865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修正案》,规定奴隶制或强迫奴役制,不得在合众国境内和管辖范围内存在。1865年12月18日,《宪法第13条修正案》正式生效,从此,奴隶制在美国被废除了。

【知识点总结】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宪法与联邦政府建立的背景 1、美国独立,但形势严峻 2、独立后邦联制国家:中央、各州?经济 3、目的:? 4、受到()思想影响(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提供理论依据) 二、美国1787年宪法 1、内容 (1)国家结构---()制国家:联邦权力?;各州权力?;特点:?和?结合 (2)国家权力---分为ABC ①国会:由(AB)组成,掌握?权;(议员产生?任期?) ②总统:地位ABC;掌握A权、提名任命权、缔约权;产生?;任期? ③最高法院:掌握AB权;产生?;任期? 2、原则: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制约平衡); ①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分立,分别归于总统、国会和联邦法院。 ②制约平衡:总统有权否决?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可用?的多数再次通过。总统与外国缔约,须得到?批准才生效。 (补充:国会可对总统提出弹劾。最高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的行为,如果它认为总统的某些法律、条约和政策“违宪”,可宣布其无效。在职的美国联邦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3、结果:确立总统制共和制(美国的的代议制,也是根本政体)和联邦制(美国第一任总统?) 4、特点: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中央集权原则 5、评价:进步性与局限性 (1)性质:? (2)作用:①突出?原则,有一定的?精神;②在美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从世界意义看,对世界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立法意义重大。(3)局限性:①宪法制定之初并没有给予人民更多的民主权利②承认了奴隶制③不承认ABC具有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三、两党制的的形成和发展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时期 2、特点:特色?本质? 3、作用:360P25 四、了解:邦联”和“联邦” (1)邦联: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指主权国家的联合。其特点是:①各州保留主权,自由独立,重大事务的决定必须至少有9个州的同意;②邦联只设有国会作为中央权力机构,没有设置行政首脑和司法长官,也没有对违抗邦联权力的行为实行制裁的相关规定。这种松散的邦联制度,无法解决独立战争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2)联邦: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指联合的主权国家。其特点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各州在不违反联邦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可制定自己的宪法和法律,同时在政治、经济、财政和文教等方面享有一定自主权。 第9课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