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及知识点(人教版)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及知识点(人教版)

中学物理睬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t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更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更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x t at v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02=-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222

2o t s v v V += 留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须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公式

at V V t +=0 2021X at t V += X 2202a V V t =- 0X 2t V V V t +== 较合适的条件 不涉及到X 不须要求t V 不涉及到时间 t 求位

移 不知道 a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留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③下落高度221gt h =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t V V =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旁边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肯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旁边)

2、弹力,胡克定律:x F k =弹(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3、求 1F 和2F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2aT x =∆

平均功率 (4)求三个力的合力方法,先求出两个力的合力范围,看第三个力在不在这个范围内,假如在,则最小值可以取到0,最大值是三个力的和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F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即支持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其次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只要不动,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大小范围: O f m ax f m (m ax f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肯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肯定律:物体喜爱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即全部物体都具有惯性,这特性质称之为惯性。

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

☆2、 牛顿其次定律: ma F =合 或者 x ma F =合x (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建立直角坐标系之后,x 方向上的合力合x F 即为物体受到的合力)

2、牛顿第三定律: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 、F ´各自作用在对方,大小相等,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共点力的平衡:F 合=0

4、超重现象:G F N 〉 失重现象:G F N 〈(无论失重、超重,物体重力都保持不变)

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人超重 电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人失重

5、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时间(t )s ,长度(l )m ,质量(m )kg

四、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功 :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W:功(J),F:恒力(N),l:位移(m),θ:F 、l 间的夹角}

(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的含义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①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更

② 重力的功 ------量度------重力势能的变更

③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更

2、功率:t

P =

(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v F P = (v 为平均速度)

瞬时功率: (v 为瞬时速度) 注: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f max 额P V =

,f 指阻力) 3、动能和势能: 动能: 22

1mv E K ={Ek:动能(J),m :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重力势能:mgh E P =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N

f F F μ=0=合F 0=合x F 0

=合y F θcos Fl W =Fv

P =瞬

2

2224T r r r v a πω===向重力做功:W ab =mgh ab 只看初末位置高度差{m:物体的质量,g =9.8m/s 2≈10m/s 2

,h ab :a 与b 高度差(h ab =h a -h b )} ☆4、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更量。 ☆☆{W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是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即

321W W W ++ ☆5、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重力势能 + 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并不是说不受其他力)。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

公式:2222112

121mV mgh mV mgh +=+

或者 P E ∆减 = K E ∆增 五: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时间:g

h t 2= (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无关) 水平射程: (取决于初速度Vo 和下落高度h )

秒末速度(合速度) : 秒末位移(总位移)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an β=0

v gt v v x y

= 合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0

02221tan v gt t v gt x y ===α 2、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 角速度: =2πf =2πn 单位:rad/s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3、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始终不变,为g

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l ∆):米(m); 角度(θ∆):弧度(rad ); 频率(f ):赫兹(Hz );

周期(T ):秒(s ); 转速(n ):r/s ; 半径(r):米(m ); 线速度(V ):m/s ;

22224T

r m r m r v m ma F πω====向向r T r t l v ωπ==∆∆=2r v T t ==∆∆=πθω212k k E E W -=合0v v x =t

v x 0=gt v y =221gt h =gh v y 22=()22022t g v v v v y x +=+=

t ()22202221⎪⎭⎫ ⎝⎛+=+=gt t v y x S t t v x 0=

221r

m m G F =万角速度(ω):rad/s ; 向心加速度:m/s 2。

⑦同轴转动,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用皮带(无滑)传动的皮带轮,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六、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 2=K {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 (G =6.67×10-11N •m 2/kg 2,万有引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地球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22,gR GM mg R

Mm G ==;{R 地:地球半径(m),M :地球质量(kg )}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1.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Mm G

ma r =得2r GM a = 2.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2Mm v G m r r =

得v =3.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2Mm G m r r ω=

得ω=4.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r T m r Mm G 222⎪⎭⎫ ⎝⎛=π得GM

r T 324π={M :中心天体质量}

若星体在中心天体表面旁边做圆周运动,上述公式中的轨道半径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R 。

5、天体质量M 的估算:r T m r Mm G 22

24π=2324GT

r M π=⇒ 6、第一(二、三)宇宙速度:7.9km/s 1==gR v ;V 2=11.2km/s ;V 3=16.7km/s

7、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 。

8、变轨问题: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类似于从远日点到近日点)

七、电场·电流:

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 =1.60×10-19C);带电体所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 =kQ 1Q 2/r 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 =9.0×109N •m 2/C 2,Q 1、Q 2:两点电

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电场强度:E =F/q (定义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由本身确定;q :摸索电荷的电量(C)}

4、电场力:F =qE {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5、电容:C =Q/U(定义式){C:电容(F),由本身确定;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6、电容单位换算:1F (法拉)=106μF (微法)=1012PF (皮法)

7、电场线从正电荷动身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

8、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 =1.60×10-19J 。

9、电流:I =Q/t {I:电流(A),q:在时间t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C),t:(s)}

10、欧姆定律:I =U/R {I:导体电流(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电阻(Ω)}

11、电流单位换算:1A (安培)=103mA (毫安)=106μA (微安)

12、电功率:P 电=UI 热功率:P 热=I 2R {U:电压(V),I: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

13、焦耳定律:Q =I 2Rt {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八、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安培力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有洛伦兹力的作用)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特斯拉(T ),1T =1N/A •m

2、安培力:F =BIL (注:I ⊥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N),I:电流(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 =qVB(注V ⊥B){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留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左手定则推断安培力和洛伦兹力 右手定则推断电流或磁场方向 ————左力右电磁

九、电磁感应: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 t

∆Φ=∆{E :感应电动势(V),n :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更率} 2、志向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功率关系:U 1/U 2=n 1/n 2 P 入=P 出(只变沟通,不变直流)

3、有效值是依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殊说明的沟通数值都指有效值

十、电磁波及其应用:(电磁波谱: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组成)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更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 =3.00×108m/s ,λ=c/f {λ:电磁波的波长(m),f:电磁波频率}

十一、物理学史:

1、伽利略最早探讨自由落体运动,并获得极大成就。

2、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3、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最早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 。

4、富兰克林进行了闻名的风筝试验,发觉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

5、伏打于1800年春独创了能够供应持续电流的“电堆”——最早的直流电源。

6、以美国独创家爱迪生和英国化学家斯旺为代表的一批独创家,独创和改进了电灯。

7、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试验最早发觉了电流的磁效应。

8、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觉了电磁感应现象。

9、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试验证明白电磁波的存在。

10、我国的沈括最早发觉了地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是地磁的北南极。

十二、物理主要基本概念、规律:

1、参考系:为探讨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肯定静止,只是假定静止不动。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态的物体;是志向化模型。探讨运动轨迹时物体可以看做质点

3、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有方向的量,还有速度v,加速度a ,力F ); 、

路程: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没有方向的量,还有速率,质量m ,时间t ,功W )。

4、位移—时间(x-t )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

5、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6、速度—时间图象(v-t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匀变速(包括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夹角的正切值表示加速度;(也就是说斜率。直线的倾斜程度,越陡斜率越大)

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更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更快

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速度变更量的大小无关;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随时间变更,是恒量。(比如平抛这个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始终是g )

8、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假如忽视空气阻力,则是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间取决于初始高度)

9、试验:打点计时器(计时仪器)的应用

(1)电磁打点计时器用6V 的沟通电源,频率为50Hz ,周期为0.02s 。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220V 的沟通电源,频率也为50Hz ,周期为0.02s 。

10、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力变更物体的运动状态

11、力依据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

12、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13、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跟物体的几何外形、质量分布有关。不肯定在物体上

14、产生弹力的条件:两物体接触、且有形变;产生弹力的缘由: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15、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有弹力不肯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肯定有弹力。

16、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7、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18、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即F合=0)。

19、牛顿第肯定律(惯性定律)的理解:物体的运动并不须要力来维持;力是变更物体运动状态的缘由(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力是产生加速度的缘由。

20、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确定。

21、牛顿其次定律的应用:依据物体受力状况找出加速度a,再依据运动学公式推断物体运动状况

22、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但不在同一个物体上)

23、力学单位: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24、功: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功率是标量。

25、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26、试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试验原理:∣△Ek∣=∣△Ep∣试验不须要天平也不须要秒表

27、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变更,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8、物体实际所做的运动是合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29、平抛运动:被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考虑空气阻力)所作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30、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变更,但大小不变;速率、角速度、周期、频率不变。

31、开普勒第肯定律:全部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全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2、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放射速度均为7.9km/s。

3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摩擦和感应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

34、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方向规定: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35、电流的概念: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产生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36、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7、磁体和电流的四周都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规定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38、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39、不论是直线电流的磁场还是环形电流的磁场,都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推断方向。

40、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更。

41、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原理来避雷。电热毯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利用涡流工作的。天线是放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微波炉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加热食物。

42、马拉车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能相互抵消。

43、自由落体运动是只受重力,自由释放做的运动,是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44、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没有关系

45、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大小都不变,有方向的方向都变更,除了角速度

46、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由高度确定,高度相同,不管初速度多大,落地时间相同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及知识点(人教版)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及知识点(人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 t -=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 2 x t at v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 02 =-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 2 s V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 式)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 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 ③下落高度22 1 gt h =(从Vo 位置 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 t V V =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2aT x =?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及知识点(人教版)

中学物理睬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t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更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更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x t at v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02=-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222 2o t s v v V += 留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须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公式 at V V t +=0 2021X at t V += X 2202a V V t =- 0X 2t V V V t +== 较合适的条件 不涉及到X 不须要求t V 不涉及到时间 t 求位 移 不知道 a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留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③下落高度221gt h =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t V V =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旁边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肯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旁边) 2、弹力,胡克定律:x F k =弹(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3、求 1F 和2F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F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2aT x =∆

会考必备物理公式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表 一、《力》 1.重力:mg G =(2 r GM g ∝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合力:2121F F F F F +≤≤-合 平行四边形定则 二、《直线运动》 1. 位移:t v s ?=;2021 at t v s +=(匀变速) 2. 平均速度:t s v = (适于任何运动);t v v v t +=0(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3. 加速度:t v t v v a t ??=-= 0(速度变化率) 4. 速度:at v v t +=0;t s v v v v t t =+= =202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速度) 5. 速度位移公式:as v v t 22 02=- 6.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T s =? 7. 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特点:00=v ,只受重力,a=g 且方向竖直向下) (1)速度公式:gt v t =(2)位移公式:22 1gt s =(3)速度位移公式:gh v t 22 = (4)位移与平均速度关系式:t v s t ?=2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二定律:ma F =合 2.动力学两类基本问题解题思路:(加速度是解题关键) 四、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特点:初速度沿水平方向,物理只受重力,加速度a=g 恒定不变,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水平方向:00 ,v v t v x x ==

竖直方向:2 2 1gt y = ,gt v y = 经时间t 的速度:22 02 2 )(gt v v v vt y x +=+= 平抛运动时间:g h t 2=(取决下落高度,与初速度无关)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T r t s v π2= = (2)角速度:T t π φω2== (3)r v ?=ω (4)固定在同一轴上转动的物体,各点角速度相等。用皮带(无滑)传动的皮带轮、相互咬合的齿轮,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5)向心力:r T m r m r v m F 222 24πω===(向心力为各力沿半径方向的合力,是效 果力非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6)向心加速度:v r r v a ?=== ωω22 (7)周期:f T 1 = 3.万有引力定律 (1) 表达式:2 2 1r m m G F = (2) 应用:把天体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1) 主要公式:r T m r m r v m r Mm G 222 224πω===;mg r Mm G =2(应分清M 与m ,g 指物体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 2) 天体质量M 的估算:r T m r Mm G 2224π=2 3 24GT r M π=? 3) 卫星的环绕速度、角速度、周期与半径的关系: 由公式r T m r m r v m r Mm G 222 224πω===判断,r GM v =,3 r GM =ω,GM r T 3 24π= 4) 第一宇宙速度是指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7.9km/s ==gR v 。 5) 同步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T=24h 。同 步卫星只能位于赤道正上方特定的高度(h ≈3.6?104km ),v 、ω均为定值。 五、机械能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公式考点超全超实用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公 式考点超全超实用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要点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知识脉络 二、说明 1、质点: (1)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2)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或物体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往往是不一样的 3、路程和位移: 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速度与加速度: 速度V 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速度变化量ΔV 则反映了速度在某段时间内的变化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a 则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三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1、电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电压6V 以下,频率是50 Hz 时,每隔0.02 s 打一 次点. 2、电火花打点计算器:交流电源,电压220V ,频率是50 Hz 时,每隔0.02 s 打一 次点. 3、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思想方法,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粗略代表这段时间内的某点的瞬时速度.所取的时间间隔越接近试点,这种描述方法越准确.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知识脉络 二、知识点说明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沿着一条直线运动,且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2、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方法 对现象的一般观察 → 提出假设 →运用逻辑得出推论 →实验进行检验 → 对假设进行修正和推广 →…… 3、运动规律的推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结论 (1)在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 = 202t t v v v += 图象 位移-时间图 象 意义: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应用:①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止)②判断运动方向 (正方向、负方向)③比较运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主要关系 式: 速度和时间的关 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位移和速度的关系: 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 数值:在地球不同的地方g 不相同,在通常的计算中,g 取9.8m/s 2,粗略计算g 取自由落体加速度(g )(重力加速注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只要把v 0取作零,用g 来代替加速度a 就行了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全)

2F 会考-物理公式 一、力学 1、胡克定律:kx 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mg G =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求 、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 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 或者 x ma F =合x y y ma F =合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 ☆7、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 02 1X at t V += 几个重要推论: (1) X 22 02 a V V t =-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t V V V t t X 2 02 ?=+= 2 2 22 t o v v V S +=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4)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2:22:32……n 2 ; 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在第1米内、第2米内、第3米内……第n 米内的时间之比为 1: : :…… :(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 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6)自由落体:2 2 1gt h = 2 2t V gh = gt V t = 2 t V V = 平均 8、功 :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 (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的含义 (2)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①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② 重力的功 ------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③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9、动能和势能: 动能: 2 2 1mv E K = 重力势能:mgh E P =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 ☆10、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11、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重力势能 + 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 公式:2 22 2 112 12 1mV mgh mV mgh + =+ 或者 P E ?减 = K E ?增 12t W P = (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Fv P = (v 为平均速度) N F f μ=0=合F 0=合x F 0=合y F 2 aT S =?θcos Fl W =1 2k k E E W -=合 1F )12(-)23(-)1--n n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t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x t at v =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02=-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 2 s V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 ③下落高度221gt h =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V gh = 全程平均速度 2 t V V =平均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9.8m/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弹力,胡克定律:x F k =弹(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aT x =?

高中物理会考必背公式

高中物理会考必背公式 高中物理是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涉及到很多基本概念和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和考试至关重要。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中物理会考必背的公式,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动力学公式 - 牛顿第二定律:F = ma,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F1 = -F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重力公式:F = mg,物体受到的重力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 2. 力学能量公式 - 动能公式:E = 0.5mv^2,物体的动能等于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 势能公式:Ep = mgh,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 - 功公式:W = Fd,力乘以位移等于做功。 3. 电学公式 - 电流公式:I = Q/t,电流等于电荷量除以时间。 - 电阻公式:R = V/I,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 电功率公式:P = IV,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4. 磁学公式

- 洛伦兹力公式:F = qvBsinθ,洛伦兹力等于电荷乘以速度乘以磁感应强度乘以夹角的正弦值。 - 磁感应强度公式:B = μ0nI,磁感应强度等于真空中的磁导率乘以匝数乘以电流。 5. 光学公式 - 光速公式:c = fλ,光速等于频率乘以波长。 - 焦距公式:1/f = 1/v + 1/u,物体的焦距等于物距的倒数加像距的倒数。 - 光的折射公式:n1sinθ1 = n2sinθ2,光在两种介质中的折射率乘以入射角等于出射角。 以上是高中物理会考必背的一些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各种物理问题。在学习和应用这些公式时,我们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问题的分析方法。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题目,灵活运用这些公式,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除了掌握这些公式,我们还需要理解这些公式的物理意义和应用范围。物理公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总结出来的描述自然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我们需要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和应用这些公式,从而深入理解物理现象背后的本质。只有真正理解了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我们才能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而不是死记硬背。

高中物理会考必记公式

物理会考(文科)必记公式大全 一、运动学基本公式 1.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at v v t +=0 位移公式:202 1at t v x + = 推论公式(无时间):ax v v t 22 02=- 2、计算平均速度 t x v ∆∆= 【计算所有运动的平均速度】 2 0t v v v += 【只能算匀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 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平均速度V 平=△x /△t(定义式) ②有用推论V 2-Vo 2 =2ax ③中间时刻速度V t/2=V 平=(V+Vo)/2 ④末速度V =Vo+at ⑤中间位置速度2 2 22 t o v v V S += ⑥位移x =(V+Vo)t/2=V o t+at 2 /2 ⑦加速度a =(V-Vo)/t =△V/△t{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 ; 加速度(a):m/s 2 ; 末速度(V):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米; 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 2、自由落体运动: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V =gt ③下落高度h =gt 2/2(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V 2 =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9.8m/s 2≈10m/s 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4、打点计时器 (1)两种打点计时器 (a )电磁打点计时器: 工作电压(6V 以下) 交流电 频率50HZ (b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220v ) 交流电 频率50HZ 【计数点要看清是相邻的打印点(间隔0.02s )还是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间隔0.1s)】 (2)纸带分析 (a )求加速度公式: (b)求某点速度公式:t x v v t 22==【会根据纸带计算某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 二、力学基本规律 1、不同种类的力的特点 (1).重力:mg G =(2r GM g ∝ ,↓↑g r ,,在地球两极g 最大,在赤道g 最小) (2). 弹力: x k F ⋅= 【弹簧的劲度系数k 是由它的材料,粗细等元素决定的,与它受不受 特殊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 速度公式:2 02 t t t v v v v += = 22)(T n m x x T x a n m --=∆= 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速度公式:gt v = 位移公式:2 2 1gt h =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 gh v 22=

会考必备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新)

2F 会考物理公式一览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Kx 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mg G =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求 、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 7、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 at V V t +=0 202 1at t V S + = 几个重要推论: (1) as V V t 2202=-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t S V V V t t =+=202 22 22t o v v V S += 匀速:V t/2 =V s/2 ;匀加速或匀减速直线运动:V t/2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整理 。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1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3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测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具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心;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B)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受到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滑=μFN压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D)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和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A)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用两条表示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时,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进行分解;或把力沿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及其垂直方向进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冲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时间速率功功率路程电流磁通量能量三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者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 等大反向; 2在N个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任意第N个力与(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在任意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为零; 第2章直线运动 一机械运动:一物体相对其它物体的位置变化,叫机械运动;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 (1)质点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形状大小相对所研究对象小的可忽略不计时; 如:研究地球绕太阳运动,火车从北京到上海; 3时刻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是一点时间间隔是一线段; 如:5点正9点7点30是时刻,45分钟3小时是时间间隔;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总结 篇一: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F?kx 2、重力:G?mg F1、 3、求 F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F1-F2 FF1 +F2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x合?0Fy合?0F合?0 或 5、摩擦力的公式:滑动摩擦力: f??FN 说明:a、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 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f静fm 说明:a、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

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 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 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牛顿第二定律: F合?ma 或者 Fx合?max Fy 合?may ☆7、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规律:速度公式 Vt?V0?at 位移公式 X?V0t几个重要推论: Vt2?V02?2aX (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负值) A 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第 1 页共 4 页 12 at 2 V?Vt?X V=Vt?0 VS?2tvo?vt 2 22 注意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

202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必记公式知识点

202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必记公式知 识点 高中物理必记公式知识点 必修1: 1.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 = /t总(使用打点计时器) 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v = 2.匀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v = v0 + at 位移公式:x = v0t + (v0 + v)t/2 * t/2 推论公式(无时间):v^2 - v0^2 = 2ax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速度公式:vt = v0 + (v - v0)/2

加速度公式:a = (Δx/2 - x1 + x2)/t^2 (使用打点计时器)3.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比例规律 第一秒末,第二秒末,第三秒末的速度比: = 1:2:3:。n 前一秒,前二秒,前三秒的位移比: = 1:4:9:。n^2 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的位移比: = 1:3:5:。(2n-1) 4.自由落体运动公式:(常用于多选题) 速度公式:v = gt 位移公式:h = 1/2gt^2 位移和速度的公式:v^2 = 2gh(会考不常用)

5.胡克定律:F = kx(F是弹簧弹力,k是劲度系数,x是形变量)(单选题必考) 6.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f = μFN(计算压轴题必考) 7.两个共点力合力范围:|F1 - F2| ≤ F合≤ F1 + F2(单选题必考) 8.牛顿第二定律:F合 = ma(第一个计算题必考) 9.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 三个基本单位:米(m)、千克(kg)、秒(s) 必修2: 1.平抛运动: vy = gt

vx = v 水平方向分运动:x = vt 竖直方向分运动:1/2h = gt^2/2,t = (2h/g)^1/2 合运动:s = x + y tanθ = vy/vx,θ是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tanϕ = y/x,ϕ是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2.匀速圆周运动:(单选题必考) 线速度和周期的关系:v = 2πr/T 角速度和周期的关系:ω = 2π/T 2 5)完全弹性碰撞:动能守恒,动量守恒 6)非完全弹性碰撞:动能不守恒,动量守恒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睬考公式大全 一、导体的电阻 (1)定义:导体两头电压与经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 阻。 (2)公式: R=U/I( 定义式 ) 说明: A 、关于给定导体, R必定,不存有 R与 U成正比,与 I 成反比的关系,R 只跟导体自己的性质有关。 B 、这个式子 ( 定义 ) 给出了丈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C、电阻反应导体对电流的防碍作用 二、欧姆定律 (1)定律内容:导体中电流强度跟它两头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 反比。 (2)公式: I=U/R (3)合适范围:一是部分电路,二是金属导体、电解质溶液。 高中物理选修 3-1 知识点 ( 二) ( 一) 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挪动,电场力所做的功称 为电功。合用于全部电路 . 包含纯电阻和非纯电阻电路。 1、纯电阻电路:只含有电阻的电路、如电炉、电烙铁等电热器件构 成的电路,白炽灯及转子被卡住的电动机也是纯电阻器件。 2、非纯电阻电路:电路中含有电动机在转动或有电解槽在发生化学 反响的电路。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功的单位是焦(J) ,常用单位有千瓦时 (kW·h) 。 1kW·h=3.6 ×106J ( 二) 电功率是描绘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额定功率:是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耗费的功率,铭牌上所标 称的功率。 实质功率:是指用电器在实质电压下工作时耗费的功率。 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质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 高中物理选修 3-1 知识点 ( 三) (1)对同一导体,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头的电压成正比。 (2)在同样电压下, U/I 大的导体中电流小, U/I 小的导体中电流大。因此 U/I 反应了导体防碍电流的性质,叫做电阻 (R) (3)在同样电压下,对电阻不一样的导体,导体的电流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4)伏安特征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电流 I ,横坐标表示电压 U,这样画出的 I-U 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征曲线。 (5)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线性元件:伏安特征曲线是经过原点的直线的电学元件。 非线性元件:伏安特征曲线是曲线,即电流与电压不可正比的电学元件。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汇总 必修1、2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速度矢量:t x v = 2、位移与路程: 位移:是表示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可用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来表示, 大小为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 方向为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是矢量; 路程:是物体实际路线的长度,没有方向,是标量; 位移大小≤路程单向直线运动,位移大小=路程; 3、平均速度:t x v =- 与一段时间、位移过程对应,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x 方向相同 平均速率:t s v =-s 指这段时间内的路程,是标量;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标量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时刻或经过某位置时的速度与某时刻、某位置对应,是矢量 4、加速度:t v v t v a 0-=∆∆=单位为m/s 2,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a 的方向与速度变化v ∆的方向相同,与速度v 方向可相同,也可相反;t v ∆∆叫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 5、计时器有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前者交流电压为220V,后者为低压10V 以下的交流电压,但频率都是50Hz 每经过0.02s 打一个点;使用时,要先开电源使计时器工作,后放小车或纸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均匀变化均匀增加或减小即a 或t v ∆∆/恒定的直线运动 1速度公式t 秒末的瞬时速度:v = v 0 + at 初速为零,则v =at 2位移公式t 秒内:x = v o t +12at 2初速为零,则x =2 1at 2 3速度与位移关系:ax v v 2-202=v 、v 0分别是这段位移x 的末、初的速度 4平均速度:2 0_v v v +=即初、末速度的平均值仅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注意:匀加速直线运动,a 用正值代入;匀减速直线运动,a 用负值代入 这样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求平均速度有两个公式:_v =t x 或20v v +;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_v =t x 2/t v = 推导:2 21020at v t at t v t x v +=+==-,中间时刻速度:22002/at v t a v v t +=⨯+= 5初速为零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 ①在1s 、2s 、3s ……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4:9……n 2 ; ②在第1s 内、第 2s 内、第3s 内……第n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 -1; 6实验中求a 公式: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即 Δx =x 2-x 1=x 3-x 2= aT 2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T 一相邻点间的时间 打点计时器打C 点时的瞬时速度为:2T x 23-+===x t x v BD BD BD C v ; 说明:A 、B 、C…间没有点,则T=0.02s ;若以每5个点记为一个计数点,则T=0.1s

会考物理大题必考公式

会考物理大题必考公式 会考物理大题必考公式 引言 在高中物理考试中,大题是占据了相当重要的比重的。而其中的公式也是考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掌握并理解这些公式对于顺利解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一些高考物理大题中经常出现的必考公式。 力学 •牛顿第二定律:F=ma •力的合成与分解公式:F=F x+F y =m⋅a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式:F=Δp Δt 热学 •定义温度的公式:Q=mcΔT •热膨胀公式:ΔL=α⋅L⋅ΔT •热平衡公式:Q1+Q2=0 光学 •光的反射定律:θ1=θ2

•玻璃棱镜折射角公式:sinθ1 sinθ2=ν2 ν1 •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公式:1 f =1 DO +1 DI 电学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公式:U=IR •电功和电能的关系公式:W=QV •电阻和电导的关系公式:R=1 G 结论 掌握这些高考物理大题中的必考公式,对于顺利解题和取得好成绩是非常关键的。在备考期间,务必要对这些公式进行逐一复习和理解,同时也要灵活运用,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祝愿各位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力学 •万有引力公式:F=G m1m2 r2 •向心加速度公式:a=v 2 r •动能定理:W=1 2 mv2 •动量守恒定律:m1v1+m2v2=m1v1′+m2v2′

热学 •改变物质状态的公式:Q=mL •热力学第一定律:Q=ΔU+W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光学 •平凡光的光程差公式:n1d1+n2d2=(n1−n2)λ •几何光学的放大率公式:V=ℎ′ ℎ=−D i D o •反射和折射的球面公式:n2 f =(n2−n1)(1 R1 −1 R2 ) 电学 •电荷守恒公式:Q=It •电容和电势差的关系公式:C=Q U •欧姆定律:U=IR 结论 以上列举的公式涵盖了物理大题中的各个重要知识点,掌握这些公式对于高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备考期间,除了熟练记忆这些公式,还要注意理解和灵活运用。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在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物理会考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会考公式概念总结 9.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B 速度公式:at v v +=0 位移公式:2021at t v x += 位移速度公式:ax v v 2202=- 平均速度公式:t x v v v =+=20 12.自由落体运动 A (1)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2)实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做重力加 速度。 (3)规律:v t = gt ; h= 221gt ;v t 2= 2gh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 (2)加速度t v v t v a 0t -=∆∆=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at v v t +=0 位移公式 2012x t at v = + 几个重要推论: (1)ax v v t 2202=-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2t t V V x V t +== 2 s V =注意 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gt V t = ③下落高度22 1gt h = (从Vo 位置向下计算) 2aT x =∆

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物理睬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高中物理睬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 1章力 一、力: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用N 表示 ;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有向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 3、力的表示图:用一个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依据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等等; (1) 重力: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遇到的力; (A) 重力不是万有引力而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B)重力的方向老是竖直向下的 ( 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 (C)丈量重力的仪器是弹簧秤 ; (D)重心是物体各部分遇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只有拥 有规则几何外形、质量散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是其几何中 心 ; (2)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形变而对跟它接触 的物体产生的作使劲; (A)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 ; 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 (B)弹力包含: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 压力) 的方向老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 支持或被压的物体 ; 拉力的方向老是沿着绳索的缩短方向 ; (D)在弹性限度内弹力跟形变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 运动趋向时,遇到阻挡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A) 产生磨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向 ; 有弹力不必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必定有弹力 ; (B)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 ( 或相对运动趋向 ) 方向相反 ; (C)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F 滑 =μFN压力的大小不必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 (D) 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向的外 力 ; (4)协力、分力:假如物体遇到几个力的作用成效和一 个力的作用成效同样,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协力,那几个 力叫这个力的分力 ; (A) 协力与分力的作用成效同样 ; (B)协力与分力之间恪守平行四边形定章:用两条表示 力的线段为临边作平行四边形,则这两边所夹的对角线就表 示二力的协力 ; (C)协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