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四下《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下《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如意小学徐娟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新词并学会运用

3.通过互相交流理解“弱小”的含义,并能树立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并有所积累。

2.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品读感悟了解到萨沙一家把保护弱小当成自己的责任,并从小树立起保护弱小者的意识。

教学设想:

这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语言朴实简洁,层次清楚。在作者细腻的笔下写了当大雨来临时,萨沙一家把雨衣让给萨沙,但最后萨沙却把雨衣盖在了粉红的蔷薇花上,以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可爱的不甘示弱的萨沙的形象凸显出来,也给我们学生的心灵播下了一颗要保护弱小者的美好心灵的种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它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加上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所以本环节我准备顺学而导,以教导学,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都交给学生,以读促解,在书本里走个来回,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也就不言而喻了。

教学理念:

(1)以儿童的经验为源

即充分利用儿童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架设旧知与新知的桥梁。

(2)以儿童的发展为本

立足儿童的学习基础,顺应儿童的学习需要,为儿童的学习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力求问题由儿童所生,策略为儿童所用,疑难被儿童所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中“亚”等6个生字,只读不写一个二类字“薇”。理解生字新词,并能学以致用。

3.通过小组交流理清课文脉络,并尝试用文中部分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

4.初步感知萨沙一家保护弱小的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本课中“亚”等6个生字,只读不写一个二类字“薇”。理解生字新词,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难点:

通过小组交流理清课文脉络,并尝试用文中部分词语写一段描述雨景的话。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抓住文眼,揭示课题

1.理解“弱小”含义

在大家的眼里,什么样的人是最弱小的?

预设:没有力气的/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年龄最小的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读课题。

3.这句话是谁说的?——萨沙。

4.自由质疑:你想知道些什么?

预设:萨沙为什么要说这句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于中学段的学生应该要“能对于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疑”。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我有意地延伸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为提高阅读质量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课文,解决障碍

1.(出示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在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作上记号。

2.展示朗读,解决障碍

(1)指读第一段

①那天的天气非常——闷热。能给“闷热”找几个近义词吗?——酷热、炎热

②一家人到森林去,都有谁呢?

.“托利亚”的“亚”是个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提醒:点、撇是往里的。

.当“亚”作为一个整体字时,部首是第一笔。(横)

(2)过渡:这家人外出游玩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开火车读2-8自然段(相机正音)其他同学有个任务:找出文中与天气有关的词语

①出示句子)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

指读“旷地”“野蔷薇”

②咱们可以根据“旷”的字形猜猜旷地的意思。预设:很广的地方。引导:不仅广,而且非常空。我们可以给“旷”组词“空旷”。

(出示野蔷薇的图片)生带读。能夸夸野蔷薇吗?其实文中有一个词语形容它,(出示:娇嫩纤弱)

【设计意图: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就必须让他们广泛地接触语文材料,在不断的积累运用中发现语言的奥秘,激起对语文的兴趣。我启发学生利用字形猜想字意,巧妙地将2个不同的词放到一句话里,增添了语文味,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高密度地吸收知识】

A.指读

B.“娇”和“纤”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注意左窄右宽。(师范写)

C.文中还有一个生字和“纤”同音。(出示:掀)咱们能区分这2个字吗?(生自由说)

(3)总结提醒

(出示:托利亚旷地几滴掀起娇嫩纤细蔷薇)

我要提醒大家的是......

(4)自由质疑:

课文里还有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吗?

三.归纳词语,语言训练

1.积累词语

.你找到了哪些表示天气的词语

雷声大作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闷热

.大家是怎么理解“大雨如注”的?还能想出表示雨很大的词语吗?(倾盆大雨)(出示:雷声大作大雨如注滂沱大雨闷热附近纤弱)

2.请你选用一些词语,描述一段雨景。

(出示:刚刚还阳光明媚,可是天空突然 ......)

3.展示交流

总结:看来要写好一段话,必须得积累足够的词汇,还要注意观察生活。

【设计意图: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我们的很多语文实践活动都应该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把生活真正融入文本,引导儿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生动的生活场景中学字词、用字词,丰富语言的积累】四.理清脉络,概括内容

1.展示框架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这一家人让雨衣。

第一次:让雨衣给。(1-2)

第二次:让雨衣给。(3-8)

2.自由叙述

这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先自己在座位上说一说,然后小组内交流,补充完整。五.布置作业

作业巩固:修改好描写雨景的句子

六.教学板书:

我不是最弱小的

爸爸妈妈

让雨衣

萨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理解妈妈的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是如何保护弱小者的。

3.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树立自觉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重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揣摩人物的心理,理解妈妈的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是如何保护弱小者的。

教学难点:

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树立自觉保护弱小者的意识。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联接新知

(一)默写生字词

(二)自主校对

(三)围绕“让雨衣”事件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第一次:()让雨衣给()

第二次:()让雨衣给()

最后:萨沙说:“()。”

【设计意图:《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段的学生要求是“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一开始我就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立足于新知的生长点,让学生尝试概括课文内容,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

二.角色朗读,精读品味

(一)理解“弱小”

1.爸爸妈妈让雨衣的行为让萨沙很不理解,于是有了下面的这段对话。(出示对话内容)

2.自己读读这段话

3.萨沙问道?(指生读)

(1)你可以把“干吗”换个词吗?

(2)妈妈又是如何回答的?能用上“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中任意一种的句式说出原因吗?

预设1:因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所以爸爸妈妈把雨衣给了你。

预设2:爸爸妈妈之所以把雨衣给你,是因为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4.对于妈妈的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点红句子: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1)生各抒己见

总结: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护比自己年龄小的,比自己力气小的,或者比自己身体弱的人。

(2)爸爸妈妈是如何保护弱小者的?

(出示句子: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3)你注意到这个细节了吗?爸爸妈妈为什么忽略了托利亚,没把雨衣传给她呢?托利亚对于妈妈的行为有什么反应呢?(启示:观察书中的插图)

总结:看来萨沙一家人都把保护弱小者当作了自己的责任。

【设计意图:在品读感悟中,学习方式的多样,能让孩子在文本里走个来回,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积累规范语言,运用规范语言进行表达,其最终的落点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二)保护弱小

1.萨沙听懂妈妈的意思了吗?改为肯定句,可以吗?

总结:看来萨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

2.请你把妈妈的这句话改为另一种说法。比较读读,哪种表达更好?

总结:我们使用反问句,可以加强语气,也能使自己的语言更婉转一些

3.听了妈妈的话,萨沙会怎么想?当她看到雨中纤弱的蔷薇花时又会想些什么呢?请把她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师巡视指导)

4.此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朵美丽的蔷薇花,你从哪看出它很无助?

(抓住“冲掉花瓣、低垂着头、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

5.弱小的蔷薇花在最无助时受到了保护,此时萨沙的心情是怎样的?

预设:高兴/骄傲/自豪

6.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总结:此时萨沙已经明白了要时时刻刻去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7.同桌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体现在学生的探究、体验、感悟中。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理解是多元化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三.联系实际,总结全文

1.你遇到过比自己弱小的人吗?说说你是怎样保护弱小者的?

2.引导启发:萨沙一家保护弱小者的品质令人感动,刚刚发言的同学他们的行为也值得我们称赞。同学们,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总结:保护弱小是一种美德。

所以,当我们看到爷爷奶奶过马路不方便时,应该()

当我们看到小弟弟小妹妹摔倒时,应该()

四.布置作业

作业巩固:1.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

五.板书设计

14.我不是最弱小的

让雨衣:爸爸妈妈萨沙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蔷薇花

《雾凇》完美教案及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带着欣赏赞美的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及描述雾凇奇景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奇观、缀满、洁白晶莹”等词语,学习按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作者到吉林欣赏美丽的雾凇。读好课题(生读:雾凇)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会看见一道神奇而美丽的风景。那就是(雾凇)它被人们称为(板书:奇观) ▲理解“奇观”:“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 出示: ①看,查看,观看 ②看到的景象或样子 ③对事物的看法,认识 什么样的景象才能称作奇观?(特别美丽的、奇特的、罕见的)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把称雾凇为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细细体味吧。 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带着欣赏赞美的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及描述雾凇奇景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奇观、缀满、洁白晶莹”等词语,学习按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看到了怎样的雾凇?找到重点词语圈圈画画。 3.讨论交流: 你书中的雾凇怎样?(板书:美)从哪些词中体会出来的?(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读词,说说你的体会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真美,怎么读?还有谁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你来读(指名读)那霜花晶莹剔透,你再读。 洁白晶莹的霜花本身已经够美了,在阳光照耀下,这洁白晶莹的霜花变得银光闪烁,更美,读!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完整教案【教学设计】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冷和热 1 冷热与温度 2 热胀冷缩 3 水受热以后 4 水遇冷以后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5 地球 6 月球 7 太阳 8 太阳钟 第三单元昆虫 9 庞大的“家族” 10 养昆虫 11 探究昆虫的奥秘 第四单元繁殖 12 用种子繁殖 13 用根、茎、叶繁殖 14 动物的繁殖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15 生物与非生物 16 动物的庇护所 17 环境变化以后 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2021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与 实验计划 ××小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班级:四年级任课教师:×××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保持和发展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了解与认知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用科学语言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乐于探究、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具有创新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探究与兴趣目标 科学探究的8个要素: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 科学态度目标: 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 (三)科学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引导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与个人的影响,知道基本的科学方法,认识科学本质,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运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具体如下: ①发觉与描述自然现象因果问题的能力觉察、产生和叙述另有假说和理论的能力。 ②产生逻辑预测的能力。 ③计划和实施控制实验测试假说的能力。 ④收集、组织和分析实验数据与相关资料的能力。 ⑤作出和运用合理结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册科学包含五个单元,共17课,但是却包含了()个主要概念的分布: 1.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连续测量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并运用图表将数据记录下来,发现一杯热水变凉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 3.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运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当温度升高到 100℃时,水会沸腾,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

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雾凇》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

《雾凇》第二课时优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如何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雾凇形成的过程;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 一、齐读课题,指导写字。 “雾”是我们这课的生字,这个地方的横撇、捺要舒展,横折钩的收笔与雨头一竖要中心对齐;“凇”字的部首是-—两点水旁。 二、听写词语,白板出示互批。 弥漫笼罩淹没凝结洁白晶莹琼枝玉树 1、指名三学生板书,下面同学全写、 2、小结谁是优胜者,表扬书写正确而且工整或有笔锋的同学。 三、出示:写了什么?如何写的?什么缘故写?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伙儿讲讲课文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谁能用一、两句话来形容一下您所读到的或想象到的雾凇奇观?能够用上刚才听写的词。

2、想不想亲眼看看这神奇的景象呀?老师今天就带您们到画中游去!(图片欣赏,师用一、三段课文解讲、)假如此时您也站在了松花江边,您会如何赞叹呢? 3、出示江泽民诗句、瞧:江泽民总书记欣赏过吉林雾凇后,也欣然写下了如此的诗句—-(生读: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师过渡:瞧,与本课作者一样,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4。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第三个问题。课文是如何将这奇异的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来,看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指读探究任务 四、探究: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呢?默读第二自然段,圈画出相关词句,在书上空白处简要写写您的理解、 1、您从课文中读明白了什么呢? 2、同桌相互讨论一下第二自然段的哪句话最能概括一下雾凇的形成缘故?板书:概括(依照学生回答,课件出 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与的 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3、请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讲讲您会从中发现什么?如何理解?(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板书:水汽--遇冷--凝结4、老师想请同学们接着自由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我们还能够从哪些词句的具体描写中看出吉林具备这些条 件呢?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具体从哪些词感受

雾凇优秀教学设计公开课

雾凇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之精妙 3、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雾凇的形成、感受雾凇形成之美 三、教学过程: 导入语: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知道我国有名的四大自然景观吗?课件出示(山清水秀的桂林山水、神奇壮丽的长江三峡、天下第一奇观的云南石林、还有洁白晶莹、美丽动人的吉林雾凇)板书:雾凇。(注意,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雾”和“淞”都是形声字,“雾”上面是……“凇”字是两点水加一个松树的松。)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神 气而美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 银,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目标导航自学自强 一、自主学习,扫清障碍。正面学习,自主思考。 一读: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读顺全文,长句间注意停顿。 3、小组长带领着组员朗读词语,小组内检测词语。 二测: 检测词语:夜幕降临摄氏度十里长堤淹没模糊凝结 大地冰封凝结淹没模糊雾凇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 检测句子: 1、“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2、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三思考:什么是雾凇? 二、反面质疑交流辩论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板书 1、抽生汇报什么是雾凇? 屏显雾凇图(师口述)看,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 又象梨花缀满了枝头,把神州装点得分外壮丽。多美的雾凇啊! 2、大家边看边想,这些图片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粉状玉砌、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洁白无瑕……)

《雾凇》第二课时公开课优秀课教学设计

《雾凇》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雾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的第22课的内容。这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描写了雾凇奇观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以及雾凇形成的过程,作者对祖国大好山川的喜爱之情体现于课文的字字句句。 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很陌生,所以雾凇的成因和形成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通过欣赏图片、观赏视频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雾凇的特点,感受雾凇的奇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雾凇之美。 【教学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巧设情境,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读中入境,读中悟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景,进入课堂 1、大屏幕展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图片,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壮美,重点欣赏雾凇,让学生再次感受雾凇的奇特、壮观、美丽。 2、展示江泽民爷爷对吉林雾凇的赞颂之词: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咸此景,人间成万事出艰辛。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吉林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融绚丽的色彩、美妙的画面为一体的情境,再加上名人的赞颂之词,充分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情感移入文境。〗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思、画。 读: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体会奇特、美丽的雾凇,感受文章优美的语言。 思:你认为课文所描绘的雾凇美在哪里?奇在何处?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呢? 画:把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做上标记,反复读几次,并在旁边简要批注。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通过读、思、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围绕“雾凇是怎么样的美丽、奇特”,学习课文第一、第三自然段。共同交流,引导学生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 第一自然段: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1、导: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并投影出示相关的雾凇的图片。 2、品:(师生共同抓住以下重点词句进行体会) (1)“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理解雾凇之美; (2)把“缀满”换成“挂满”、把“十里长堤”换成“长堤”,通过对比,体会雾凇之多。 3、读:先自由美读,再互相美读。 第三自然段: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4、读,画 (1)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 (2)画出描写雾凇特点的词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5、品析 (1)“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那我们来看看雾凇都有哪些姿态?(出示雾凇清晰、多样的图片)它们像什么?你能把这个句子填写完整吗?

最新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 ●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2、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2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塑料袋、塑料管、餐巾纸、天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①我们的实验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空气可以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4、空气与其它物体的性质对比。 (1)还记得我们三年级时了解过的固体和液体么? (2)谁来说说固体、液体和空气在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3)书上的表格请你们讨论以后填写。 (4)学生汇报与补充。 三、巩固新课 (1)今天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性质,其中有一种在我们的生活重使用的非常多,就是压缩空气,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压缩空气? (2)他们是怎样应用的? (3)想不想做一个压缩空气的玩具?

四年级音乐下册 忆江南1教案 苏教版

忆江南 一、教学内容 1、唱:《忆江南》(苏少版新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2、听:《忆江南》改编版 3、看:江南舞蹈的片段《小城雨巷》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四、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2、学习用多种形式方法来表现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图片,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 ⑵感觉怎样?(什么风格) 2、结合图片内容引出赞美江南的诗词(学生吟诵) (1)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观看的一组图片是我们江南古镇的风景图,她们淡雅清新,纯净秀丽,有着女性般的柔美和委婉。我们江南,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自古就有许多文人墨客都被江南美景所陶醉,借景抒情,留下了无数的美文和诗篇,你们知道哪些跟江南有关的诗词呢? (2)幻灯片举例:江南的诗歌 师:唐代诗人白居易早年也在江南生活,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忆江南》, (3)揭题《忆江南》 (二)新授教学 1、诵 (1)朗诵诗词《忆江南》 师:这么美的江南,如果请你用音乐伴奏,你会选择怎样的音乐呢? (2)播放几首不同风格的音乐,请学生为图片与诗词选择合适的音乐

《雾凇》教学设计

《雾凇》教案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5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能结合课文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3、通过朗读,欣赏图片,感受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初步了解吉林雾凇的形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 生字、词语教学和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 教学难点: 感悟吉林雾凇的奇特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图片,介绍我国四大自然奇观: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吉林雾凇。(同学们,在我国这块辽阔而神奇的土地上,有着四大自然奇观:它们是:长江的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吉林雾凇。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素有“山水画廊”的美誉,以雄、秀、险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名列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云南石林以石多似林而闻名全国,是一个集自然风光、撒尼土著风情、休闲度假、科学考察为一体的5A级景区。桂林山水:它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主要特色,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接下来,就到“吉林雾凇”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写一写“雾凇”两个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带着学生板书“雾凇”二字,记一记“雾”字,在汉语拼音本上写三个“雾”。再用电子白板找出“凇”字,结合解释以及字形去揣摩“雾凇”的含义。 2、欣赏美丽的雾凇。

3、看到这些美丽的雾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4、出示文中描写雾凇的词语: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千姿百态 琼枝玉树霜花缀满 5、再出描写雾凇形成的词语: 弥漫缭绕蒸腾笼罩淹没模糊凝结 6、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课文是怎样写雾凇的?请哪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课文。) 7、指名读课文,同学传授读得好的经验或者互相点评朗读。 8、指名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自由发表) (三)咀嚼词句品味奇美 1、课文是怎样描写雾凇的奇特美丽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用“—”把它画下来。 2、交流句子。 (1)、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请用你发现的眼睛找一找,这句话写出了雾凇的哪些特点?(颜色白而美、数量多、) 抓住“洁白晶莹”“银光闪烁”“十里长堤”“缀满”,读出白美、多的特点。 采用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等形式朗读。 雾凇是在哪个季节出现的呢?(冬季)课文的哪个句子向我们透露了这个信息?(三九严寒,大地冰封)解释“三九”,背诵《数九歌》。(课件:出示第二句—重点词加点—出示第一句—出示《数九歌》—出示第三句) 引读第二句、第三句,齐读第一段。 (还有哪一句也是描写雾凇的美丽奇特的呢?) (2)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 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2、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3、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空气的性质。 2、难点: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一起研究一个人最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空气大家每天都在接触,你了解空气么? 2、空气每时每刻都存在我们的身边,你有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3、先不急着讨论,先来看看一个纸团的秘密。 二、学习新课 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 (1)实验一 ①如果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你认为杯子里的纸团会湿吗?说说看为什么? ②有的同学说纸团会湿掉,有的同学说不会,究竟结果是什么呢?下面请一位同学证明给大家看,看看哪种说法是对的?(学生演示) (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肺活量大?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 (3)做了两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 2、指导学生认识空气有质量。 (1)把两只吹了气的气球吊在小棒上,保持平衡,刺破一个,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变化? (2)说明了空气还有什么? (3)这个实验还可以怎么做?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 (2)自我设计实验

四年级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示范文本)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四年级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示 范文本)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四年级语文:雾凇教学设计(示范文本)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吉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体会作者描述的精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雾凇形成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 2、导入:我们知道,吉林雾凇同长江三峡、云南石林、桂林山水并称为我国的四大自然景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吉林雾凇的美景。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感受雾凇的特点:课文中哪些词语写出了雾凇的特点? 2、讨论交流:洁白晶莹、银光闪烁(板书) 3、齐读这两个词。 4、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5、指名朗读,齐读,初步感知雾凇的特点。 6、除了从色彩、光泽这两方面写出了雾凇的美丽动人之外,课文还写了雾凇的哪些特点? 7、交流:玉树琼枝、千姿百态(板书) 8、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雾凇的“千姿百态”。出示收集的雾凇资料照片。 9、说话训练:吉林雾凇千姿百态,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 10、小结:吉林雾凇真是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板书:闻名全国的自然奇观)

苏教版第四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生肖乐园 单元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十二生肖歌》、《小花猫和小老鼠》、《小猴子有礼貌》,学会用轻松、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2、通过欣赏管弦乐《母鸡与公鸡》,歌曲《小龙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这三首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的乐曲,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无穷的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通过歌表演,采集与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 单元重点: 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 单元难点: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十二生肖歌》 2、听:《母鸡与公鸡》 3、采集与分享、歌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 0 X|节奏。 2、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 3、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唱准 X 0 X|节奏 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音响资料、十二生肖玩具、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㈠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 你知道自己属什么吗?为什么有属老鼠的,没有属猫的呢?这里有个故事。(让小朋友听《生肖故事》。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㈡读儿歌:(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 1、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 马羊猴,鸡狗猪;

快到生肖乐园来; 唱歌跳舞乐一乐。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3、小朋友边读边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读儿歌这一环节,让学生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㈢教唱新歌: 师:小朋友,你们听,十二生肖在开音乐会呢! ⑴范唱歌曲,请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⑵请小朋友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⑶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⑷小朋友,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⑸我们一起来练一练:X X X X | X 0 X | X X X X |X 0|| 加上“哎”字读一读兔儿跳得快(哎) 兔儿跳得快。 鸡唱天下白(哎) 鸡唱天下白。 请把顺序排啊,请把顺序排。 ⑹请小朋友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 ⑺听歌曲录音,小朋友边听边轻声哼唱。 ⑻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哼唱旋律。 ⑼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⑽完整地演唱歌曲。 ⑾小朋友,愿意把优美的歌声送给大家吗? ⑿歌曲处理: ①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②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⒀戴上头饰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让小朋友自己选择演唱的情绪和速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创编动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㈣欣赏(《母鸡与公鸡》) 1、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2、听听,演演。 3、师讲解: 这首曲子的名字叫《母鸡与公鸡》,由法国作曲家圣.桑斯作曲的,下面请小朋友仔细听,哪里表现的是母鸡,哪里又表现了公鸡。用动作演一演。 4、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5、师小结 这首曲子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之后又用钢琴模仿公鸡报晓的啼叫——喔喔喔,公鸡和母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结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和吵架,生气盎然,十分有

苏教版小学语文《雾凇》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雾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重点难点: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这晶莹夺目的雾凇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0年1月9日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爷爷到吉林视察,在观赏了美丽动人的雾凇奇观后吟诵了一首诗,大家想不想知道? (出示多媒体)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1、我们一起来把江爷爷的诗读一下好吗? 2、树挂就是……(引导说出课题) 3、读了江爷爷的诗,大家现在最想看什么? 二、精读感悟: (一)、景观: ①精读第一自然段 1、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吉林去感受这美丽奇特的雾凇。(课件出示)讲解:

看,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挂满枝头,景观壮丽迷人; 它像银条,把柳枝装点得婀娜多姿; 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韵味浓郁,把神州点缀得繁花似锦;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菊,美丽皎洁,晶莹闪烁; 它像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精美艺术品,寓意深远; 它像排排雪浪,与蓝天白云相接,让人分不清天地的界限。 2、多美的雾凇啊!大家想不想再看一遍(想) 这次看,老师可要有任务了,大家边看边想,你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雾凇?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雾淞? (千姿百态、美丽动人、晶莹夺目、粉状玉砌、心旷神怡、美不胜收、洁白无瑕……) 3、大家说得真好,课文中是怎样来形容雾凇的呢?请大家打开课本122页,自己来读读第一小节。 (1)多美的雾淞啊!文中是怎样形容雾凇的呢? (2)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a、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你从这句话中哪儿感受到雾凇的美了? b、指名回答, 雾凇有着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那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4、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5、真美,老师请女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这句话。(女生朗读)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1)

2020新教材苏教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套 第一单元动物大家族 1 给动物分类 2 鱼类 3 鸟类 4 哺乳类 第二单元物体的运动 5 运动与位置 6 不同的运动 7 运动的快慢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8 力与运动 9 弹力 10 摩擦力 11 浮力 第四单元简单电路 12 点亮小灯泡 13 导体和绝缘体 14 电路暗箱 15 生活中的电 第五单元岩石与矿物 16 常见的岩石 17 认识矿物 18 矿物与我们的生活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1.1《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科学知识目标 1、动物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能让身体在一定范围内运动。 科学探索目标 1、按照一定标准给动物分类。 2、摸脊椎,体验脊椎特点。 3、做脊椎模型,研究脊椎作用。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动物的多样性。 2、认识某些动物具有共同特点。 3、了解珍贵动物资源,提高保护动物意识。 重点了解某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能给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难点制作脊椎模型,探究脊椎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1、播放《动物世界》片头视频,提问:你们认识哪些动物? 2、进一步提问: 你去过动物园吗? 你喜欢的动物可能住在哪个区? 展示动物园参观示意图。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动物园里的动物是怎么分 区的? 归纳: 按照某种标椎分区,比如生活习性、居住环境、珍贵程度、进化程度等。观看视频,回 答 看图回答 交流 从视频和旅游等 方面入手,让学 生知道动物的种 类很多,应该进 行分类。 讲授新课一、给动物分类 1、你会给这些动物分类吗? 提示:首先确定分类标准。 把分类情况记录下来。小组内确定标 准给动物分类 给动物分类需要 一定标准。按不 同标准会有不同 分类。

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竖笛》教案 (2)

小学音乐课设计 新津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吕倩 课题:《竖笛练习》 授课年级:三年级二班 教材分析:竖笛是欧洲一种历史悠久的木管乐器,从中世纪起开始使用,它起源于15世纪的意大利,十六至十八世纪盛行于欧洲各国。竖笛柔和、带有一点鼻音的声音和相对简单的制作,使它在很早的时候就成为一种流行的乐器。直笛音色优美圆润,是欧洲重要的管乐器,目前,竖笛在世界发达国家中,无论是在专业音乐表演还是在普通音乐教育中,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相对容易演奏,竖笛常被推荐为儿童初学的乐器。 学生情况分析: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端正,能自觉学习新知识。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竖笛吹奏方法,已经会简单的吹奏竖笛并能吹奏出简单的乐曲。本学期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气息的控制下,能更好的掌握控制气息、力度、速度的变化,让学生吹奏乐曲时更有感情、更加优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复习吹奏1234567,复习吹奏四分音符,复习吹奏八分音符。 2、学习吹奏新乐曲《小红帽》 情感目标: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通过吹奏竖笛激发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气息的连贯性。2、换气的方法。3、新乐曲的吹奏。 教学准备:竖笛、PPT 教学过程: 课堂常规:师生相互问好。 一、导入:(8分钟) 1、复习单音吹奏(2分钟) 1 2 3 4 5 6 7 7 6 5 4 3 2 1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2、复习吹奏四分音符(2分钟) 1 1 1 1︱ 2 2 2 2 ︱ 3 3 3 3 ︱ 4 4 4 4 ︱ 5 5 5 5 ︱ 6 6 6 6 ︱ 7 7 7 7

7 7 7 7 ︱6 6 6 6 ︱5 5 5 5 ︱4 4 4 4 ︱3 3 3 3 ︱2 2 2 2 ︱1 1 1 1 3、复习吹奏八分音符(2分钟) 1 1 2 2 ︱ 3 3 4 4 ︱ 5 5 6 6 ︱ 7 7 i i ︱ i i 7 7 ︱6 6 5 5 ︱4 4 3 3 ︱2 2 1 1 ︱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4、游戏“吹奏接龙“(2分钟) 二、复习曲目(7分钟) 师:还记得我们学习吹奏的《欢乐送》吗?我们一起来复习吹奏吧,要求是连贯、优美。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3. 2 2 —︱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1 1—︱ 2 2 3 1 ︱2 3 4 3 1︱2 34 3 2︱1 2 5 - ︱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1 1- ︱ 1、学生练习《欢乐颂》按压指法。(1分钟) 2、教师示范吹奏。(1分钟) 3、学生集体练习吹奏。(3分钟) 4、学生展示。(2分钟) 三、新课学习 1、教师吹奏《小红帽》 师:这首乐曲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因为我们以前一起学习过,这首乐曲叫做什么名字? 生:小红帽 师:那么,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呢? 生:欢快、活泼、高兴…… 2、学习乐曲的曲谱

小学四年级语文《雾凇》公开课教案

《雾凇》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案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雾凇》,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板书:奇观) 谁能告诉我“奇观”是什么意思?(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2、联系上下文,这里的奇观是哪种解释呢?(第一种)那么,课文中哪里能够看出他的雄伟、美丽、不同寻常呢?(第一自然段) 请你来读第一自然段。 ●二、感受“奇观” 1、提问:哪里能看出呢? 十里长堤、缀满:这些词语说明了雾凇的雄伟壮观。 (绵延十里,一路上都是雾凇,多么壮观!请你读一读。)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这些词说明了雾凇的美丽。 (多美的雾凇啊!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银色的长廊。请你读一读。) 闻名全国:这个词说明了雾凇是罕见的,特殊的,不同寻常的。 (因为这是我国其他地方很难见到的吉林雾凇奇观,所以才会——齐读:闻名全国。) 2、观赏雾凇图片,进一步感悟雾凇的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导语:这么美的雾凇,想欣赏一番吗?(课件出示图片) 3、朗读感悟。把雾凇的美读出来。 导语:你能把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一奇观展现在大家眼前吗?指名读,齐读。 三、了解形成原因及过程 1、过渡: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多美啊,多奇啊!看到这么美的雾凇,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吉林雾凇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这儿怎么没有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无声的默读有利于思考。 2、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且圈画。 3、提问:雾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你们找到答案了吗,谁来说说?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 从这句话中你能发现雾凇形成的两个条件吗?(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4、围绕这句话,学生质疑。 (预设:严寒季节到底有多寒冷?什么是饱和的水汽?雾气是从哪里来的?凝结是什么意思?雾气是怎么凝结成雾凇的?) 5、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寻找答案。 6、教师提炼问题后提问并相机指导朗读。 (1)雾气是从哪里来的?

苏教版音乐四上《绿色的祖国》教案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唱《绿色的祖国》 听《森林水车》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了解演唱形式。 2、欣赏《森林水车》,让学生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三、教学重难点 初步表现歌曲的意境,演唱时应注意气息平稳,并随旋律线的起伏自如地演唱。 四、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发音练习 (二)导入: 1、你们有没有见过小树林?还记得它的特点吗? 2、小树林中,最抢眼的是什么颜色?为什么是绿色? 3、你们能描绘一下不同季节的小树林吗? 4、展示不同季节小树林的图片,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加深他们的印象,并对此展开讨论,再把讨论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三)学唱新歌: 1、听歌曲范唱,初步把握歌曲的情感, 2、跟琴轻声演唱歌曲旋律;视唱歌谱。 3、轻声跟着钢琴伴奏哼唱歌曲,要求学生能唱准歌曲的节奏,对一些歌词集中的地方要唱清楚每个字,不能含糊地带过。 4、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哟应注意音准,速度和节奏。 (四)欣赏《森林水车》 1、我们用歌声表达了《绿色的祖国》,现在我们体验一下绿色森林中,水车轮子转动的美妙的声音。 2、听赏《森林水车》

3、跟着音乐感受水车轮子转动的声音。 (五)音乐游戏 1、教师宣布游戏规则: 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这个游戏的题目叫做《找一找》。老师这儿有只可爱的流氓兔,过会儿我会把它悄悄地藏在一个小朋友身边。老师还要请一个小朋友来找一找,小兔藏在了谁身边。在他找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边拍手边唱歌,可以给他提示,但是不是用目光(眼睛老盯着藏玩具的小朋友、或者直接告诉他,而是用你们的歌声和掌声的变化来进行提示。找玩具的同学离玩具越远,歌声、拍手声越响;离玩具越近,歌声、拍手声越轻。明白了吗?希望大家要遵守游戏规则。 2、教师总结:离玩具越远,我们的歌声就变强,而且是变强,还可以用哪个词。对了,是渐渐变强,所以我们就把这个变化叫做渐强,它是这样表示的〈。你还能想出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呢,也可以用一组图形来表示。 反过来,谁来说说看?(声音越来越弱)。也来画画,好吗? 谁来用你的手势来表示渐强渐弱。 3、结合游戏来演唱歌曲《绿色的祖国》 (六)课堂小结:(略)

雾凇教学设计3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 《雾凇》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新平县桂山一小毛玉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随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的意思。 2、正确、流利,带着欣赏、赞美的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雾淞的形成过程和描述雾凇奇景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词语,训练按顺序描述事件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借助理解词语,观看雾凇图片,感悟雾凇美景的奇妙,形成条件的奇特,形成过程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知道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 【教学难点】: 知道吉林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去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坐上2008次列车,驶向我国的北疆——吉林吧!出发啰!现在已进入冬季,但我们玉溪依然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然而,在我国北方——吉林,会是怎样的景象呢?那儿有令人向往的雪花,神秘壮观的冰雕,还有洁白晶莹的雾凇,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雾凇那壮观的景象吧! 二、视觉感悟雾凇的美 1、看,雾凇出现了,就在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作讲解: 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 它,像高山上的雪莲,韵味浓郁。 它,像银条,把柳条装点得婀娜多姿。 它,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壮丽多娇,让神州大地锦上添花。 2、看了这些景象,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太美了!) 三、初读感悟 1、让我们走进雾凇,尽情地欣赏吧!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自由读课文,读出雾凇的美。边读边画出描写雾凇美的词语。 2、配乐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心感悟雾凇的美。 3、交流汇报(指名回答,师适当板书)。 四、精读课文,细节感悟 过渡:同学们真是爱读书啊!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课文是怎样描写雾凇的美呢?请同学们再次朗读第一自然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是啊,雾凇太美了!文中的哪句话写出了这种奇特之美?(指名回答) 对,作者眼中的雾凇就是这样美! 2、课件出示句子:“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指导学习生字“堤”,注意读音) a、老师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来读读这句话,其他小组的同学思考,在这句话里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b、指名回答(课件出示: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雾凇有着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那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奇妙的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奇观。 2、这么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谁来试试?(指名读) 3、真美,老师请女同学们也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女生朗读)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在那三九严寒,大地冰封的时候,松花江畔的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小节,再次感受它的美。(齐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